最热小学体育论文(汇总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23:01:10
最热小学体育论文(汇总22篇)
时间:2023-11-02 23:01:10     小编:笔尘

总结是对过去的记录和总结,也是为未来的规划和目标铺垫。在撰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事实的客观描述。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和学习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小学体育论文篇一

小学体育传统的教学中注重体育技能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的热情。新课程改革了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就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学情。应试教育和学生的主体发展并存的大环境下,如何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教学尝试,教师要在应试教育和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大胆尝试。

小学体育;探究性;教学;合作;探究。

自从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课堂教学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更加贴近学科的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科学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小学的体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符合从发现到探究的科学认知规律。正是传统的教学中注重体育技能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的热情,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法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还体育教学的本来面貌。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谈一谈小学体育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就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学情。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一切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比较浅显的活动教学,要注意避免陷于枯燥乏味的教学境地。教师的教学要充满感性成分,活动探究的设计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感知入手,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带着问题去一探究竟。在这样的教学中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肢体语言或是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氛围。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摆脱枯燥的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探究的乐趣。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既面临着应试教育的严格要求,同时又要践行课堂改革的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要求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人舞台,而应该是孩子们处于主要的地位,也就是说教师要尊重和支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是不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再进行体育知识教育了呢?我想不是这样的。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的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应试教育和学生的主体发展并存。很多老师认为应试教育和学生的主体发展是相互矛盾,无法调和的。其实,这种说法和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欣喜发现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些有益的探索告诉我们应试教育背景下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思想是既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基础教育和基本训练,更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把这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我们当下对教育的要求。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同时教学活动中要存在基础训练环节,扎实的进行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发挥并不是说几句话或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够实现的了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这些课堂活动中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们参与的多了,学生的精力就会变得集中。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活跃的思维正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条件。课堂观察发现,只有当学生无拘无束、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才能闪现出创新的光芒。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然的课堂氛围。怎样才能让课堂氛围变得宽松自然呢?我想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设计和组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其中。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懂得互相尊重,让课堂变得宽松而有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在课堂,努力让自己变得诙谐幽默。教学语言要亲切不拘谨。教师亲近的形象能让学生放松心情,进而乐于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活动中来。在实际教学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有道理的。教师的关爱和学生的尊重在课堂上形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高效的实施探究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备好课、组织好课堂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理性对待应试教育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要辩证统一的看待这样的问题。教学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要一丝不苟的开展基础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体育论文篇二

1.目的明确。

以游戏来辅助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另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让学生获得娱乐。游戏有很多种,有的是重在提高学生某些素质,有的是重在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有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有的是侧重调节学生的情绪和休闲娱乐。

2.有较强的教育性。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是一项既有组织也有纪律的一种集体活动,其中一些游戏还有特定的情节和主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按一定的规则举行一些体育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些难得可贵的精神,例如:机智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精神。

3.方式有很大的可变性。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根据教学上的某些要求,在游戏动作上可以作相应的调整变动。例如:道具可以就地取材,因陋而简;规则也可繁可简,可粗可细;跑、跳、投、走等动作,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二、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它可以促进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与各种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的专门游戏,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强,博得广大学生的欢心,因为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之间的.学习积极性。

1.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

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主要是通过走、跑、跳、投、支撑、搬运等基本动作表现出来的。小学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各种游戏来培养学生各种身体活动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学习和巩固已学会的技能、技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例如:大家喜闻乐见的“老鹰抓小鸡”游戏“、捉迷藏”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敢的优良品质。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了配合教师完成体育课的任务,运用游戏来辅助小学体育教学,例如:通过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为了实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通过一些短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长跑800米、1000米等体育运动来增强学生的心肺能力,增强学生的肺活量以及其他运动器官的功能。

3.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养成经常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在沙池场地进行立定跳远考试或者测试。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要点、要领,然后亲身做示范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及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同时还挑选一些跳得比较远的学生做示范,诱导其他学生原地跟那些跳得远的学生模仿,建立自身感觉,领悟跳跃方法,引发他们对立定跳远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学习,努力掌握跳跃动作,学会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发展他们的弹跳力、灵敏、力量等素质,使他们树立信心,体验到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及取得成功的快乐,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4.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起跑学练,在实践中寻求自我发展,从中获取自身感受,积累创新意识,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在运动场地进行一个50米来回跑的比赛或者测试。教学生起跑方法和跑的正确身体姿态,体验跑的乐趣。发展学生灵活、敏捷的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奔跑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竞争、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单元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最为基本的完整单位,只要教师抓住了这一基本单位的设计,那样就可以把课程整体设计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长期以来,我们所理解的体育单元教学一般都是以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划分的,而且是以单一的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划分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落实在每一环节之中,并贯穿于体育课堂的单元教学始终,与竞赛评比有机结合,营造一种丰富活泼、团结进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氛围,从而使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全面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节课上得好与否,学生是否愉快地上完一堂课,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与教师对学生在思想上的教育以及运用游戏在组织上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为了充分利用游戏辅助参与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合理地选择相关游戏内容引入教材内容教学当中,可想而知,这节课一定上得非常好。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用非常重要的,利用游戏辅助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创造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更新知识层次,积极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论文篇三

体育游戏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与竞技性,较普及且易于开展。开展体育游戏无明显的条件限制。如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开展的拔河、接力跳绳、400米接力等。体育游戏在开展中不断展示着人们自身的美,是人们体力与智力完美集合的结晶。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将小学体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游戏导入是教师首要注重的问题,好的导入能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小学生,因其年龄因素拥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且容易受人诱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特性,以体育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对此,教师在导入游戏时要注意导入方式,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不仅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还能让学生完成课前热身,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这样引导学生:“小青蛙是同学们经常见到的小动物,它是如何移动的呢?”这时,学生努力回想并在操场上进行模仿。接着,教师说:“我们今天开展一个小游戏便是学习蛙跳,现在以小组的方式,10个学生为一组排成一排,听到开始哨声后边以蛙跳的`方式调到指定地点,比比哪位学生学得最像、跳得最快。”教师在讲解完游戏规则后并自身示范,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并主动积极地参与,个个遵照教师的指挥,玩得不亦乐乎。学生做完游戏后,教师问学生:“同学们,蛙跳和我们即将学习的立定跳远非常相似呢!”就这样,通过学习蛙跳的小游戏,教师很自然地将立定跳远的学习目标导入了课堂,并完成了课前热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结合教材内容,合理选择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步骤通常是由开始、热身、准备、结束四部分组成,为了能让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可以从以上四个部分入手,将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合理结合,要服务于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学生在完成教学所要求的基本教学目标时,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加以巩固。例如:在教学快跑过程中,学生在掌握了快跑技术与起跑姿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接力赛跑或追逐赛的方式开展体育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快速跑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衔接,在安排游戏时要注意调节,保证体育游戏的顺利开展。

三、善用体育游戏,培养创新思维。

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形象的语言提出问题,开发学生大脑,使学生能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例如:在开展游戏“割麦子”时,学生需遵守游戏规则,并合理利用体力、技能、发挥团队精神,从而获得最后的胜利。教师要引导失败的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原因,缩小与胜利队伍之间的差距。因此,体育游戏不仅要学生参与游戏,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培养学生的智力以及团队合作中互相帮助的精神。此外,学生还能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改进或补充游戏规则,使游戏更具趣味性,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四、采用灵活游戏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开展体育游戏时要注意科学地组织活动,游戏组织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在教学小学体育过程中,采用讲解示范法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教师要加以示范与讲解,重点讲解游戏的开展方式和规则。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语言简单易懂,形象生动。如将“障碍接力”的活动名称改为“险地求生”,将故事化的情节加入游戏内容中,将游戏中设置的障碍物视为“高山”“悬崖峭壁”等,增添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学习教学动作之余培养了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不仅能让教学活动充满趣味,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开展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加以积极引导,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论文篇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从20世纪开始,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政策。在新课改全新教学理念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国小学体育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将素质拓展训练更好地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成为了相关在职授课教师的教学重点。

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教学政策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新型教育教学手段。通过体育项目的训练以及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磨练和提升学生的个人意志是小学体育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宗旨。在现今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中,小学体育教学也被提出了全新内容的要求。如何将素质拓展训练更好地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所谓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具体指的就是相关在职授课教师通过利用多种经典教学情景与相应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搭配组合,在一定的客观教学环境下对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安排,对学生展开一系列体育相关知识内容教学的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人体育项目挑战是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关在职授课教师能够应用的最为主要的两种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和实现学生在体育综合素养、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培养,是将素质拓展训练更好地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终极教学目标[1]。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相关在职授课教师以及教育专家近三十年时间的学习和探索,素质拓展训练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2]。但由于我国小学负责体育教学的相关在职授课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上的研究和应用时间较短、讲演尚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部分授课教师仍旧不能更好地摆脱中国传统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将学生放置在被动学习的教学位置,种种弊端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水平以及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3.1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提高小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是将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更好地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的终极教育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小学体育教学追求对促进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均衡发展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工作在目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在此基础之上,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方式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手段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将相应的训练项目更好地融入到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之中,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到的学习方法更加深入地磨炼体育训练方面的个人意志,是素质拓展训练最主要的训练方式。与拓展训练基本训练方式相同,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也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体育方面的素质以及技能水平。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方式与小学体育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基本目标理念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2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过程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小学生的安全是相关在职授课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教学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人身安全保障既是素质拓展训练的首要任务,也是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相应的体育拓展训练项目需要经过相关体育专业工作人员以及授课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指数评定,得到符合拓展训练教育教学安全保障标准的体育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才能被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之上,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建设资金以及发展规模方面的限制,在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硬件教学设配的配备上有时不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负责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授课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学生个人体育素质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适当降低素质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对硬件教学器材配备的要求水平。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在已有的体育教学器材上更多地开展与之相类似的拓展训练项目。除此之外,在将体育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应用在小学体育科目教学的过程之中时,相关在职授课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摆脱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的局限以及束缚。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相关在职授课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自己则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体育知识引导者的教学身份。相关体育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设定,无论是训练项目的内容还是在拓展训练难易程度的设定上,都要最大限度地依据本班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是需要相关在职授课教师尤其注意的教学重点。

3.3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对教学器材的研究水平较低。

对相应教学器材的要求水平较低,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过程中的又一项较为显著的特征。在对相应小学体育教学器材的购置以及维护的经费支出上,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有效控制在相应学校可承担的能力范围之内。负责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相关在职授课教师,可以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场地前期的建设过程中采取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作为后期教育教学工作训练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化强有力的前提基础。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器材的要求水平较低,有时在空地或者空教室之中都可以展开相应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和教学。长短绳、体操垫、接力棒等一些经济价值较低的体育器材,都可以作为相关在职授课教师在将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辅助器材[3]。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的应用,是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新型教学理念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现今社会科学、文化以及社会成员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相关在职授课教师真正认识到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理念,最终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1]张剑靖。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8):116—117.

[2]雷瑛,张禾。构建以拓展素质训练为主线、三大拓展素质训练平台为基础的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xx(6):55—57.

[3]吴士东,柯敏。拓展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4):265—266.

小学体育论文篇五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探求知识、获得能力、丰富内心生活的强大内驱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因而对学生主动、自觉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并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不断培养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

一、加强教育、诱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

“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了一切。”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如采用报告、专题讲座、广播、电影、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形式,教育学生真正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目的等,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

一个人可以不会推铅球,但不能没有健康。中小学体育教材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其陈旧性可见一斑;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怪乎,学生无兴趣而言。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儿童化、趣味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如在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的教学中,我利用一张旧报纸,让学生分别站在30米的跑道上,前后间隔3米,进行追逐跑。将旧报纸对折,再叠成圆柱状,夹在学生裤腰上当“尾巴”,教师发令后学生迅速起跑,要求后面的学生力争赶上前面的学生,抓住并取下其身后的尾巴。或者换一种练习方法,将旧报纸置于胸前,教师发信号后,学生迅速起跑,要求学生快速跑进,动作正确,用力协调,“看谁本领大”,尽量不让报纸落地。利用报纸还可以做出“迎风飞舞”、“艰难前进”、“挤车”等多样的练习,这些形式和方法简单、活泼、新鲜,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三、通过增加游戏教学内容及安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竞赛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要利用游戏娱乐性、趣味性的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即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跃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领会了学习要领,克服了跳山羊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短跑的教学中,我们可利用“迎面接力赛”、“追球法”等练习,让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运动基础、素质水平、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为照顾学生这些个性特点和差异,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分层教学。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某一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出改进与提高动作要求,但要特别关注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他们一方面怕自己的成绩差被别的同学看不起,怕被笑话,怕教师指责;另一方面他们同样希望与其他同学一样在体育方面有所进步,受人尊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耐心辅导和帮助鼓励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例如:在我教的学生中曾有一位女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只有一米五左右,对体育的兴趣就不言而喻了。根据她的情况,我选择了软式排球,作为她的突破口,对她进行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的练习。最终,排球成了她不可缺少的锻炼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出现了想动、要动、爱动的显著效果——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了。

五、不断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和内容。

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新颖多变,不能总是老一套。如准备活动每次都是慢跑后徒手操,学生就会产生抑制,提不起兴趣,效果也不会好。如果能结合课的内容,运用一些集中注意力练习、兴趣报数、花样跑、活动性游戏以及双人体操、多人体操、健身操等练习手段,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效果就大不一样,教学组织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做完上一个练习,就盼下一个练习。在教学中,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的欲望,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例如:在教蹲踞式起跑时联想“飞人”刘易斯的起跑特点,教足球时介绍世界杯足球赛及我国的足球超级联赛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师的身教及讲解示范。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不仅受内容、教法等因素的影响,也受教师语言、行为、态度及情绪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而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的教育技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要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

七、适时准确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一旦发现学生有精彩表演和良好表现,特别是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展,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小学体育论文篇六

体育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提高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小学教师和学生对其是不够重视的,甚至将体育课作为其他学科的替代品,导致很多小学生现今身心不能得到一个健康的发展,迫使很多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体育必须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应当时刻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体育产生兴趣,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不断地摸索探究中,我们发现合作教学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围绕“促合作,共进步———小学体育教学的合作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近年来,随着小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完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运动的自主性,很多体育项目的开展也都是以团体运动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必须要通过合作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在小学体育中使用合作策略,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其能够给更加迅速的了解彼此,增强其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对其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在这种相互合作的模式下,更能有效满足其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其获得强大的集体荣誉感。

在以往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分组合作形式大多过于简单,自由性较大,不能很好的将合作优势发挥到最大。因此,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优化组合形式,打破传统的自由组合形式,立足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育运动能力和性别等因素进行灵活分组,而小组内成员也可以按照体育项目的不同进行优化分组,保证小组内的成员能够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同时也要给组外的学生提供更多相互竞技的平台,形成一个良性的体育学习氛围。比如在进行篮球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划分成男女两大组,并在小组内根据其身高、基础篮球技能掌握的不同进行细致划分,因为小组内成员水平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因此教师可以让技能较好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动作展示,并帮助其他学生进行动作讲解,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以此渲染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

当下很多中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已经逐步实行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就其取得的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矛盾,在面对这些矛盾时学生往往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会使得矛盾激化,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避免和解决这些矛盾,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合作的效率,促使合作模式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来达到提高合作效率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都推选出一名组长,让组长负责小组内的体育合作活动,在出现一些问题时,由组长组织讨论,起到一个领导带头作用。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投票、抓阄等方式来解决一些有分歧的问题,这就能够让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在小组自由活动中,有的同学想进行踢毽子的比拼,有的同学想玩丢沙包的游戏,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投票决定最终的活动。最后,要让学生们学会倾听,相互尊重,在别的学生发表意见,进行活动时,其他学生不要无故打断插话,影响其他学生活动的完成,要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多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模式,合作策略学习所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就其模式而言,对小组内成员的分工要求也十分细致,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弄清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如一个小组中可以由小组长、观察员、记录员、联络员、评价员和汇报员构成,在参与对应的体育训练时,每个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分工,不仅能够互相配合,还能充分发挥团体的重要性,使得小组内的成员能够快速的掌握对应的体育技能。比如在进行足球技能相关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性别、身体素质、足球基础技能掌握情况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并让他们就如何提升足球技能进行思考,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学生进行学习,让观察员对小组间的成员进行观察,观看他们的运球等动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学生成功射门的次数,联络员负责将消息传递与学生与教师之间,评价员负责将学生们表现的成绩进行归纳和总结,汇报员负责将最后整理的成果发给教师,由教师做出最后的评价。另外,就这些角色而言,相互之间也可以就项目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初次接触到跨栏运动的时候,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很难接受,不能够一下子就掌握动作的要领,教师在对基本的分解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后,除了让各小组学生在课堂进行自由的练习之外,还应当由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循环练习,比如记录员可以兼做喊跑的动作,在打出发令枪之后立马掐秒表开始计时;观察员可以多设置一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动作,一位观察学生手臂摆动的动作,一位专注观察学生的腿部发力动作,使得观察能够更加仔细;而汇报员和评价员可以进行合并,将整理好的内容直接汇报给学生和教师,让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学生,可能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单独辅导,让其能够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使其专业技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合作教学策略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十分有帮助,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合作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教学优势,提升学生运动水平。

[1]陆菲。磨目标:牵一发而动全身———合作教学中如何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j]。新教育,20xx年20期。

[2]潘诚。谈小学英语生态课堂与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机融合[j]。好家长,20xx年34期。

小学体育论文篇七

从大教学论的角度来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目标在整体上是趋同的。但是,从学科的具体特点来看,小学体育由于其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及差异性,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有着自己的特色与内涵。按照《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小学体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而设定的教学中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各种教学教学游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基础的体育爱好与习惯,为其身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与中学、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相比,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标的基础性。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中,由于小学生自身生理特点的缘故,其教学目标的的内容和维度都比较基础。换句话说,目标在达成过程中的难度系数想对来说比较低。小学生只要经过适当的努力和引导就可以实现。其次,目标实施的灵活性。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实施的考核过程中,不能通过简单的考核标准来进行实施,要小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才有多变灵活的实施策略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最后,目标的人本性。在小学阶段,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参加与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与情感需求,通过人性化的沟通和教学方式,逐步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体育活动的参加及体育活动的学习等方面能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

任何教学目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从实施策略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地为其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必要的支持。

2.1教学游戏的补充: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开始系统对接受必要的体育技能的训练与练习。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羽毛球、足球在内的诸多球类运动,以及游泳、体操、武术等体育项目都可以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体育教学与专业的体育训练进行一定的区分。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一定的教学游戏的补充。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这种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方式也是今后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方向。

2.2刚柔并济:

小学是学生建立基础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由于父母或者长辈的过于保护或者宠爱,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就会表现出一定的骄纵。这一点在体育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在本着爱护孩子,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施刚柔并济的教学策略,进而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自我修正与完善。

2.3改善教育惩罚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阶段,需要教师去加以引导,然而口头枯燥的说教,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的左耳进右耳冒,教师应改善教育惩罚方式,从行为中,而不是从语言中让学生学习尊重秩序和规则。学生犯错很正常,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我们要让学生在改正错误中成长,在承担责任中建立责任意识。但是从行为中学习尊重秩序绝不等于使学生受到体罚,教育惩罚不一定要让学生感到痛苦,但一定要触及学生的内心,使之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教育惩罚的方式并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智慧来因材施教。

2.4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来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来共同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家长作为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成长环境中,学生会不断地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与动力,在学校体育课程的参加过程当中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应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爱已经变质成了溺爱,而溺爱并不是爱,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对孩子的纵容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方面应该理性的看待教育惩罚,只要教育惩罚合法合理,就应该配合学校教育,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管教,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真正扶持孩子健康成长。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不应该做温室里禁不起风吹雨打的花朵,只有经过了风雨锤炼他们才能绽放光华。

体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从基础教育阶段,引导小学生树立好良好的体育学习目标,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则会呈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说,当前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与管理中,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与提升空间。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内涵与特点出发,对其今后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助力于今后小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完善。

小学体育论文篇八

一、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能有效地通过体育的课堂训练以及课间活动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有效地坚持下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的意识,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爱好。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同样,学生能通过体育大课间的锻炼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强化训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

2.有利于提升教师水平

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通过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自身教学的不足,并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从而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能有效地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来有效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爱好以及不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制订体育训练计划。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

1.没有真正地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运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健康教学的教育观念,但是小学体育教师并未从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教学模式及观念仍然停留在技能教学中,并未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真正意义,因此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将体育大课间落实到体育实践中,从而没有达到体育大课间开展的最终目的。

2.没有真正地同体育教学接轨

小学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他们接受的教育仅仅是专业的技能教育,而在体育大课间中,教师更多的是向学生阐述体育理论,这便让体育教学明显的程序化,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造成学生思维单纯、想法狭隘、观念顽固,这样的教育是古板无趣的,而体育大课间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场所以及时间进行体育实践,这样,教师在固有教学模式下失去了创新能力,一味地按照旧有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这样只会逐渐让学生对体育失去信心。

3.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

当前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缺乏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及方案,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整体把握不够完善,究其根由就是现如今的教育供求失调造成的,现如今,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注重学生自身努力,仅仅重视教学结果以及体育成绩,以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努力,这样的单一评价体系往往忽视了学生本体,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教学的主体,没有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而如今也只会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旧有的教学理念制约了体育的发展以及进步。

4.没有完善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设施

随着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确立,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不断地改革,但现如今,小学体育场地无论是修葺还是运动器材的购买或者是体育设施的完善都还需进一步的'改善与加强,但,由于各种经费的缺失,场地与器材都无法得到改善,甚至连学生喜欢的运动都无法得到实施,这样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的解决对策

1.以学生为本

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发挥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热情,从根本上将体育课转型为素质教育课程,并且在教学中逐渐偏向于对学生有益的事项的教育,同时重视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有效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主动性。其次,在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上应该更加贴近生活,重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做到兴趣与健康并存的体育教学模式。最后,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根本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主动吸收。并且还应遵循新课标要求,加强体育基础建设,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

2.转变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

改革便是改变固有思维,发展新思维。首先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认识改革,让教师真正地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在教学中精炼规则、降低学习难度等,同时可以将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形象化、生活化以及娱乐化,通过借助其他外部工具来改变固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并不仅仅是运用寻常的教学方法去教育学生,而是让学生身入其中,乐在其中,让体育大课间活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加强师资素质建设

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直接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务必提升自我价值以及能力,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这样,不仅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并掌握体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其最新的成果,还要求教师不断地积极涉及与体育相关的其他区域的知识学习,多角度地看待学校体育教学,深入了解“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学生更是社会的未来,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在面临高考升学压力下,往往只关注文化课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将体育课视为可有可无,这样一种错误的理念只会让学生更加忽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如何改变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中之重。根据上述的相关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及教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认识,让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同时还应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改变现在的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从而达到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标准。

小学体育论文篇九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在我国,这种思想产生于80年代。所谓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在形式上是以快乐地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本质含意是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体能教育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识体育,接受体育,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快乐体育”中,最能于体育中见快乐的是游戏。(本文主要指体育游戏)游戏起源于人类生活,属于教育范畴。游戏是以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为特征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为传统体育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体育游戏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娱乐性、智能性和知识性等。体育游戏的易行性为体育设施差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采用此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也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体育游戏内容广泛,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而且场地器材可多可少,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和开展。同时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观性,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因而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在立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那么何来快乐?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健康伴随着学生呢?教学实践,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教材的选用与搭配要实用、新颖、故事化,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极易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乐趣会慢慢的消失。如果把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再创造,根据学生的年龄与生心理特征,把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游戏化、故事化,引入童话世界,让儿童扮演各种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欢乐之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如选用与动物动作相联系的:蛙跳、袋鼠跳、鳄鱼爬、大象行等练习穿插一些儿歌、游戏、趣味活动,在故事与童话中,边做边说边唱来完成。又如:“大鱼网”游戏,儿童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学生就会开始觉得单调乏味,不再吸引他们。为此我把游戏改成“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在规定区域内比作“大海”,区域以外比作“岸”,并创编了“大海的景象”,圆木柱作为“礁石”、呼啦圈内作小鱼的家,还有水草、鱼网,老师是渔夫,学生是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儿童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再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传“导”作用,精心挖掘教学内容的引导因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易学、乐学、善学”,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

小学生的学习处于科学文化的启蒙阶段,每门课程的开设都必不可少,因此对体育课的重视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课程有序合理的开展,对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发育,以及学习情绪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随着现如今新课程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也应该跟上课程的步伐,老师以及校领导都应该予以重视。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生体育教学也被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运用“游戏”进行科学的体育课程安排,成为了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这种轻松娱乐的方式,旨在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烦恼,活跃身心,使他们可以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更加有效地去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将游戏融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体育活动里面,来提升小学生体育课程的效率,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1.1扩展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处于对任何事情都尚且懵懂的年龄段,教师通过将游戏与体育课堂完美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进活动中来,致力于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我,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与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丰富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2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游戏课堂的方式,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创造精神,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策划和分组完成,最后由学生自己作出评价,教师点评。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角色扮演,躲猫猫等游戏,让学生进行自我分组,决定奖惩规则,这样在整个游戏中,就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3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为响应新课程对小学生素质提升的需求,体育课堂的创新改革也以此为基点,在游戏课堂的过程中,让学生全方位完成教师制定的游戏任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彼此的配合和努力才可以到达游戏的目的,提高学生之间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信心。

1.4提升小学教学效率虽然新课程改革,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日益加重,但是新课程同样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安排适当的体育课也是对小学生的适量放松,一味地进行“灌输式”的死板教育,只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所以体育课也是一个活跃气氛、减轻压力的方式,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过程,来放松愉悦学生的身心,也有利于教师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幅提升教学效率。

2.1注重游戏内容多样化仅仅将游戏环节穿插进体育教学中,没有好的设计理念也是无济于事的,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必须要注重游戏内容的多样化,拒绝单一、简单、枯燥的方式,太过无趣的游戏设定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形式多样、新奇多变的游戏内容才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大的好奇心理,让他们更加想要参与进游戏中去,这样保证了课堂的效率,达到了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目的。

2.2明确游戏规则和目的总体来说,小学生的意识都还处于浅薄的认知阶段,对过于含蓄和复杂的规则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活动目的明确性,在开展之前也要讲清楚游戏的具体规则,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有准备去更好的完成游戏任务,另一方面,就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说,也可以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

2.3保证所选游戏的安全性小学生的身体都属于比较稚嫩的阶段,在发育的过程中不易做高度剧烈或者危险的游戏,所以教师在制定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活动的安全可行性,并且游戏的主题需要迎合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和性格特点,在锻炼学生体育素质上,要考虑学生的身体情况和承受范围,不可超负荷作业,在选取器材和游戏辅助工具时也要特别注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不能强迫学生完成一些游戏活动。

2.4游戏内容贴合教育意义主题新课程的改革基本的任务还是教育意义,因此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还是体育课程,都要体现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游戏的设计上注重内容的教育目的,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安排游戏,这样学生浪费了时间,也对自我提升没有起到帮助。游戏作为一个媒介,各个过程环节都应该围绕小学生的教育展开,不管是文化教育还是心灵人生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在游戏里学习到一定的课外文化知识,扩展视野,接受更广泛的品德教育,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的。

3.1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课堂效率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而课堂氛围对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环境也同样重要,在体育课上,一个优美的体育馆、干净舒适的操场,井然有序运动场都可以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舒适的环境、良好先进的体育器材和物质条件,也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消除压力和烦恼。

3.2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输者,应该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一个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教师适当地鼓励学生,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3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学以致用,所以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也应该为其服务,教师设计好游戏内容之后,应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异思维。结束语新课程要求下的体育课堂游戏理念符合现当代对小学生体育教学的要求,所以这种将游戏贯穿进课堂的做法也应该被各个小学所引用,只有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体育课堂的发展,才能达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也因当被重视,来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陈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xx,07:27.

[2]郭伟利。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xx,02:154.

[3]陈余军。人教版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反思[j]。新课程(小学),20xx,07:143.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一

小学体育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要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在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小学体育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到中心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开放性的体育课堂氛围,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趣味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生活泼爱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但是,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阻碍教学质量的问题,比如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枯燥,小学体育器材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占用等。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趣味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让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堂,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教学内容,体现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和独特魅力。通常,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会得到小学生的好评,并且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根据小学生爱模仿的个性去改编设计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以体现体育教学的作用。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当作体育器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有新的认识。小学生都看过报纸,所以我给每位小学生发放一张旧报纸,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的利用这个报纸进行游戏。这时有的小学生把报纸折成了纸飞机,有的小学生把报纸团成球当雪球,有的小学生把报纸卷起来当体操棒,甚至还有的小学生把报纸放在胸前向前跑而报纸不会掉下来等等。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趣味性的教学,不仅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还极大的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小学生节约和环保的好品质。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口头上表扬学生,实际并没有发挥作用。激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根据学情转变具体的教学方式,争取全面优化小学生的综合实力。我会根据班级中小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在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中强化小学生的学习意识。比如在进行走跳练习的时候,我会参与到为小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假设小学生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请小学生分别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这时课堂氛围不断高涨,有模仿小兔子的,有模仿袋鼠的,有模仿小青蛙的,然后教师提出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必须要快点回家。这时小学生要用模仿的小动物的姿势回家,利用这样的趣味教学方式轻松的引出了课堂教学内容,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使小学生对跳有了新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习惯。同时,也避免了小学体育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小学体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小学生既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身心。但是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部分小学体育课堂还沿用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小学生机械的去模仿体育教师,整节体育课看不到小学生的笑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要实施“教”与“学”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发育期,他们的力量小,骨骼硬度弱,心率快,易疲劳,这些现象表现小学生不易运动量过大,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体育课堂要张弛有度、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同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玩”能够促进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挥个性,在“玩”中成长。比如在教小学生体操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小学生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去做体操;在进行队列练习的时候,可以穿插着花样,使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生活、活跃。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在新课程背景下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实施体育趣味教学。

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合理运用体育游戏,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下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养成小学生尊敬师长的好品质。比如在教小学生接力跑的时候,体育教材中只要求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接力跑技巧和正确姿态等,而我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小学生对于速度的了解,我会带领他们进行追逐跑或者花样接力跑等一系列体育游戏,让小学生通过游戏能够熟练掌握快速跑的技巧,并且逐步提升快速跑的能力。我对接力跑进行了创新和改造,把传递接力棒换成击掌,当第一名小学生跑到第二名小学生跟前时要互相击掌,然后第二名小学生在向第三名小学生跑去,以此类推。同时,小学体育教学还是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在具有生活化的体育课外活动中锻炼小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体育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和家人、朋友等开展各种有益的健身活动,从而使小学生受益终生。总而言之,小学体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必须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现代化教学的体现。通过趣味教学,使小学生在体育课堂集中精力,勇于探索,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立足学情,面向未来,积极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对趣味教学的改进和尝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体育素养,进而形成高效的体育课堂。

[1]吴其宏。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法的有效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xx年第14期。

[2]冯发容。小学体育趣味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20xx年第1期。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二

小学体育教育想要有效地进行就必须在教学中准备充足。在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后作业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决策,策略落实到每一个阶段中。本文将通过实际的教学例子讨论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途径。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了在上体育教学前的教案制定、场地器材的准备、对学生身体情况做基本了解等活动。其中的教案制定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保证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制定教案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上课时间等综合考虑,制定出最合适的教案。如在教授学生投篮球技术时,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身体素质、上课的时间段制定出合适的教案。如果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高的限制以及力量的不足,还没有达到三分球投篮的要求。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站在篮板下做定点投篮练习。而女生对于篮球的掌控没有男生强,教师可以安排他们练习传球技术,先把基础动作练习好。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当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他们也就不会感到任务繁重而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体育技能。

死气沉沉的环境是无法以视觉上兴奋起来的,他们在活动时也会无精打采。而相反的,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就要创设好的教学环境。如在教授羽毛球技能时,教师要以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关系。鼓励学生对羽毛球保持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讲述我国羽毛球在国际赛台上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安排学生之间进行羽毛球技能竞赛。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愉悦,掌握体育技能的能力也会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就需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重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质量。保持教学的热情,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1]钟林。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途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xx(9).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三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课程总体目标。在平时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体育教学当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树立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到体育教学与活动中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学生的主体性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例如,在田径项目的教学中,旧的教学方式是很多教师注重追求学生的运动成绩。看重哪个学生跳得高、跑得快、掷得远等,忽略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真正目标———健康第一。因此,我们在今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更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提高和体育锻炼方法的培养,使学生能做到自我锻炼,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教法。

有道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都应该考虑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够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所采用的方法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只有灵活地选择最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最佳的教学方法。1.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游戏是体育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内容丰富、形成多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如我在教学投掷沙包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甩手练习游戏,两两结合,比比哪组做得最好。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投掷的动作要领,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能力和投掷能力。学生懂得了投掷沙包取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要认真的学习投掷技巧,否则单靠用蛮力是投不出好成绩的,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尽力练习。2.采用竞赛展开教学。我们知道,在体育课教学中,如果所采用的教法老套、形式单一,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而变化多样,能根据学生好胜心理特点。引入竞赛机制,那效果就不同了。如我在以往教学60米短跑时,分组让学生跑,学生总是跑两次就厌烦了。后来我改变方法,让学生胸前贴报纸快速跑,并且进行分组比赛,规定速度快、纸掉下少的组为胜队。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场面活跃,积极性高涨。这样,学生就会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全身心投入,从而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培养良好品质。

意志品质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体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内容。现如今,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意志力都显得较差,更应该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充分发展。1.开展一些弹跳之类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等。此类活动,部分学生会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要善于帮其寻找原因进行有效的引导。首先,教师要先讲清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解除他们的害怕心理。其次,降低“山羊”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让他们觉得安全,从而鼓足勇气,获取成功,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快乐。2.开展一些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灵活地处理自己所碰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果敢机智、灵活应变等良好意志品质。3.开展一些培养学生耐力训练的活动,如1000米长跑或200米接力跑。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出现心律加速、呼吸出现困难、口干等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就会失去信心,中途退出,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四、讲究教学效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学习之本,没有了快乐,学生如何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而且更谈不上讲究教学效率。因此,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引导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寓乐于教。因此,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学生水平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指导“摸高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身高的特点,按身高进行分组,自选高度,并且随时调换高度,使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使他们有种跳一跳就你能尝到果子的滋味。而且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引导并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判断,从中获得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快乐。

总之,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体育课堂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教法,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中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让体育教学回归他的本质,让体育课堂更具有活力,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四

摘要:

新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评价分析摘要:当前,新课改明确指出要积极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激发学生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课教师应该做到对学生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评价;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要秉承引导和鼓励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通过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去进行体育训练,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一、即时评价,鼓励学生增强自信

即时评价是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改善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1.及时发现学生的潜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但不要总是用同样的评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及时、准确的,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在体育课上有些学生跑步成绩比较优秀,教师就应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不骄不馁。而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就要耐心的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原因,及时在别的地方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帮他们增强自信。2.努力调节课堂氛围通常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增强学生们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运用幽默、鼓励性的评语,能够让学生们轻松、愉快的进行体育学习,活跃的学习氛围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改善师生关系,进而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对体育训练的欲望。若是教师的评语很生硬,表情严肃,学生们就会感到气氛压抑,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这种压抑的氛围使得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也就降低了对体育训练的热情,甚至会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直接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交流,甚至整个教学效果。比如在平时考试多的时候,很多同学总是拿着别的科目的复习资料去上体育课,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进行,这时若是老师直接命令学生们不准复习别的科目,就会使得课堂学习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更影响了学生们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及时用愉快的语气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如果可以认真的把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老师就同意你们复习别的科目哦。”这样就使得学生们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3.有区别的进行评价一个体育教师可能需要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给予有区别的评价。对于那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充分顾及到他们的年龄小,身体素质较弱,对一些体育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灵活度也不如高年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即时评价的时候,要把评价的标准设的低一些,这样就有利于提升低年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比低年级的学生要好些,反应能力以及灵活度也较强,对他们进行即时评价时,就要把评价标准设置的略高一些。

二、发展性评价,扩大学生的进步空间

除了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之外,对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体育课堂上,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因此想要非常正确的评价学生的训练状况,还是要经过多次的观察才能下结论。所以,在评价学生们的体育学习状况时,要运用动态化的评价模式,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训练状况和身体素质,致力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来观察、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身体素质以及思维状况,真正做到正确、科学的评价学生。因为只有在一定的时期内观察学生,才可以真正掌握一个学生的自身状况,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把学生往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引导,进而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体育学习档案,对学生每次的学习效果、课堂表现以及进步和退步状况等进行记录,按照实际状况可以把评价等级分为a、b、c等级,每学期根据实际记录状况对学生进行评优,并对所有学生在这一学期的表现状况进行评价,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要继续保持。对于c等级的学生进行耐心谈话,分析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并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争取下学期获得较大的进步。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正确评价一个学生,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单凭一次的课堂学习或许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要用动态的评价模式去评价学生自身各方面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互评,增强对自身认识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的评价也是体育课堂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帮助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一般都有喜欢模仿的天性,也总是喜欢模仿老师夸奖或是批评学生,因此这种天性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往往这种同龄人之间的互相评论是很容易让人记忆深刻的。学生彼此间开展评价时,一方面,互评双方能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可以从对方的口中得知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得知自己在体育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获得较大的进步。另一方面,学生进行互相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在评价别人某个体育项目做得不好的时候,同样也会思考自己在这方面的状况,在分析别人的优点与不足时,就会更容易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这对学生本人进行自我反省以及更为全面的认识自己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小学体育课中学习踢毽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动组队去练习,在其中一个学生进行踢毽子的时候,队友们可以指出他的不规范动作,使得学生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努力练习更加标准的动作,这样使得学生们在彼此互相评价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了体育训练,也同时使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四、结语

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们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小学体育教师要把不同形式的课堂评价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对他们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不断的给予学生鼓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成长,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激发他们开展体育训练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满怀自信,更加轻松、愉快的进行体育学习。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五

摘要:体育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是在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转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谈课堂上如何引趣激情。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低年级教学体育教学。

体验表明,直接兴趣是低年级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出发点,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对活泼的形式感兴趣。有趣的过程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成为他们最初学习、锻炼的动力。我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从教学过程情趣化入手,以具体的情节和活泼的形式作为诱发上课兴趣的引线,使学生对即使枯燥的教材也不觉乏味,从而乐于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便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一)融于游戏之中儿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形象、角色和竞争机制等特点,利用游戏的这些因素,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便能使教学任务在儿童逞强好胜心理驱使下顺利完成。如:在教一年级“立正”这个单调的动作时,让学生初步知道动作方法后,就不在反复进行口令或演练,不然会越练越疲沓;而是让学生做一个“捉不会立正的人”的游戏,游戏中谁也不甘被捉住,于是便都认认真真地做“会立正人”。教师在进行一步鼓励和纠正,“某某小朋友的立正姿势真好!”,“嘿,某某也不错!”、“瞧,某某多精神!”······儿童在忘情的练习中,积极而主动,紧张而愉快,动作质量不断改进、提高。

(二)借助故事情境。

借助故事情境使儿童随着活动的烟花感受乐趣,愉悦身心,获得知识,提高活泼能力。如:在进行队列综合练习,提高反应速度的教学时,创编了一个“下雨了”的故事情境。

教师:“天空多么晴朗,小朋友们,快出来玩吧!”于是,孩子们做着各种自己想象的动作,欢快的活动起来。

教师:“看,阴雨啦!”

学生:“不怕!”教师:“刮风啦!”学生:“不怕!”教师:“下雨啦!”学生:“快跑回家!”迅速跑到规定的家里。教师注意观察和评价动作迅速,达到队列要求的队,并逐渐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如:站成横队、纵队、圆圈队等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阴、雨、电的自然常识,使儿童知道沐风浴雨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但是,遇到恶劣的雷雨天气就必须躲避了,于是又增加了“打雷了”,“快跑回家”的情节,冰逐渐提高了集体动作反应快捷和协调配合能力的要求,促进了集体意识的增长。

把一项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不论是新授教材或是复习教材,通常是先讲解、演示,接着让学生随着描摹动作过程,然后再一人接一人或一组接一组地操练。这样的教学沿袭了几十年,认为这就是“规范化”的教学规律。随着教学观念的演化,我逐渐感悟到这种“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我令你行”的“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典型表现。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以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程式为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课前准备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要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较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课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和教具,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多种自主学习活动是学习主动参与的关键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就必须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学习模式,应创设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体会,主动地学习。从学习氛围的创设和学习方法的创新中,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动参与的关键。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都是为学生的学与练服务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善于表现自己,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短。为培养他们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

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思考,鼓励与众不同,做他人之所不能。例如,在一年级学生跳绳中,教师请同学们在半分钟之内不但跳得多,而且能跳出2-3个花样来。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不少学生做出了许多新动作。有的后摇绳,有的两脚交换跳。还有的体前两笔交叉跳等。学生的思维真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学生想象碰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他们,使其想象得合理,创新的成功。

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已促进身心发展。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习情境结合,使他们身处活泼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在学习中创新在与同伴的结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一年级教材《小鸭子舞》的学习中,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鸭子一天的活动”的故事,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模仿,采用音乐、头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场地学生尽情地模仿:鸭走、鸭叫、鸭子游泳等。在课中紧紧扣住故事的情与景,使情景交融,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玩,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不但身心得到发展,而且懂得了小鸭子一天的生活。分组活动是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小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缩影。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学习这一形式,使学生体验到个人融入群体的主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构建体育教育内容时,不仅考虑学生学什么,更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和需要出发,体现学生的针对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降低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热爱学生,努力学习和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与教学要求的关系,在教学中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低年级体育课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六

创新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小学生好奇心强,我们应保护好这种好奇心,所以我从简单的、平淡的集合队形入手,用不断变换队形的方法,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体育课集合队形一般常规采用4列横队,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单调。为此我引导学生去想一想,在集合队形上能否变化一下,于是,同学们很高兴,个个想办法、出主意,每次课后根据学生提出确定下次课的队形,这样,每节课都有新的花样,而且这样一来,学生兴致高、集合快、精神面貌大大好转,学生们早早的排好队在等待老师的到来。对创新也充满了信心,对体育课的关注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

(一)自由组合的分组。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的分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

(二)互帮互学的分组。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三)分层次教学的分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八个小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

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如在游戏练习中,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为绕过"敌人的哨岗"、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一节课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分层次分组,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教学中,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为a组(素质好)、b组(素质中上)、c组(素质中)、d组(素质差)。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这样,使到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围绕了体育的各种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等,细化了评价项目,确定了的体育常识、运动素质、技能技巧、出勤表现、身体素质等项目对学生进行评价。将百分制改用a(优秀90-100分)、b(良好75-89分)、c(中等60-74分)和d(尚需努力60分以下)四个档次。实践中,各项目的评价只对学生公布等级的档次,而不直接公布具体分数。这样,减少分数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差异的减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和自尊心,达到全面、中肯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要上好有创新意义的课,老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敢于尝度,敢于摆脱原有的模式,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具有不断创造的欲望,不断活动的欲望。同时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本领。只要我们多尝试、多实践,体育课堂一定会有一片崭新的天空。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七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灵魂,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下发展的必然。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基础作用。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更要求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提升。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创新思维。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解放了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从实践中提升身体素质,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使用创新思维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拓展训练中进行运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的关键。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在体育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课,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配合教师的训练节奏,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制定创新的教学手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以强迫的教学方法来教授体育课程,虽然在严厉的纪律下学生都能够有秩序的完成体育课程,但实际上学生心里对体育充满了抵触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课堂保持好奇心,愿意主动的跟上教师的训练节奏。例如在教授学生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表演一些花式篮球的技巧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充满好奇心,有想学习的欲望,再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学生也愿意乖乖的完成。

2.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来与学生互动。

体育训练项目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在练习时经常被教师打断,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例如在学生训练长跑过程中,教师跟着学生跑一段路,让学生观看教师是怎样跑的,跟上教师的步伐。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在跑步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在学生训练仰卧起坐时,教师发现学生手的位置摆放不正确时,直接为学生进行一个动作失范,学生就能够掌握正确的技巧,更好的提升训练效果。当学生练习成功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失败时也要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明白失败并不可怕,要再接再厉。

3.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充满灵动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训练方法,不断创新,精心设计教案,在安排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例如采用体育游戏法进行教学。在训练学生篮球技能时,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学,从最初学生学习如何运球时,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一名学生在圈中开始拍球,在教师喊停之后,学生要迅速的将球传到下一个同学手中,然后再进行运球,当学生学会一些基础的运球方法后,教师就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熟练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操场上设置起点与终点,学生必须运球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再转回起点,将球传到下一名队员手中,看看哪一组学生完成的时间最少。利用体育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将训练融入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在游戏中提升,对体育课堂也不会感到枯燥,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4.采用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制教具是选用学生生活中的器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更能够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使用自制教具时,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制作的教具中,也会在上课过程中珍惜自己做的器材。例如在投掷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投掷的道具;在武术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自制武术棍,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一些绳圈、简易版哑铃等,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展现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自制教具大赛,给出相同的道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能创造出哪些有关于体育方面的器材,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5.巧设拓展性提问,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提问对于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提问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的提问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提问带领学生更好的开展新的体育课程。例如在教学排球时,教师可以选用悉尼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26年终于又站上最高领奖台事件,问问学生是否知道,对排球又有多少了解,从而引入到新课程当中。在教学乒乓球时,可以从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开始提问,问一问学生知道多少个乒乓球运动员等等。让学生对新课程产生兴趣,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点评式提问,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提升自己。

总之,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教学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有着促进作用。

[3]罗万祥。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灵活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10):133.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八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开题报告范文: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社会实践。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3]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4]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

[6]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8]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9]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小学体育论文篇十九

摘要:

新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评价分析摘要:当前,新课改明确指出要积极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课教师应该做到对学生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评价;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要秉承引导和鼓励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通过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去进行体育训练,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一、即时评价,鼓励学生增强自信。

即时评价是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改善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1.及时发现学生的潜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但不要总是用同样的评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及时、准确的,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在体育课上有些学生跑步成绩比较优秀,教师就应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不骄不馁。而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就要耐心的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原因,及时在别的地方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帮他们增强自信。2.努力调节课堂氛围通常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增强学生们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运用幽默、鼓励性的评语,能够让学生们轻松、愉快的进行体育学习,活跃的学习氛围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改善师生关系,进而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对体育训练的欲望。若是教师的评语很生硬,表情严肃,学生们就会感到气氛压抑,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这种压抑的氛围使得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也就降低了对体育训练的热情,甚至会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直接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交流,甚至整个教学效果。比如在平时考试多的时候,很多同学总是拿着别的科目的复习资料去上体育课,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进行,这时若是老师直接命令学生们不准复习别的科目,就会使得课堂学习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更影响了学生们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及时用愉快的语气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如果可以认真的把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老师就同意你们复习别的科目哦。”这样就使得学生们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3.有区别的进行评价一个体育教师可能需要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给予有区别的评价。对于那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充分顾及到他们的年龄小,身体素质较弱,对一些体育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灵活度也不如高年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即时评价的时候,要把评价的标准设的低一些,这样就有利于提升低年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比低年级的学生要好些,反应能力以及灵活度也较强,对他们进行即时评价时,就要把评价标准设置的略高一些。

二、发展性评价,扩大学生的进步空间。

除了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之外,对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体育课堂上,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因此想要非常正确的评价学生的训练状况,还是要经过多次的观察才能下结论。所以,在评价学生们的体育学习状况时,要运用动态化的评价模式,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训练状况和身体素质,致力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来观察、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身体素质以及思维状况,真正做到正确、科学的评价学生。因为只有在一定的时期内观察学生,才可以真正掌握一个学生的自身状况,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把学生往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引导,进而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体育学习档案,对学生每次的学习效果、课堂表现以及进步和退步状况等进行记录,按照实际状况可以把评价等级分为a、b、c等级,每学期根据实际记录状况对学生进行评优,并对所有学生在这一学期的表现状况进行评价总结,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要继续保持。对于c等级的学生进行耐心谈话,分析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并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争取下学期获得较大的进步。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正确评价一个学生,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单凭一次的课堂学习或许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要用动态的评价模式去评价学生自身各方面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学生互评,增强对自身认识。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的评价也是体育课堂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帮助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一般都有喜欢模仿的天性,也总是喜欢模仿老师夸奖或是批评学生,因此这种天性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往往这种同龄人之间的互相评论是很容易让人记忆深刻的。学生彼此间开展评价时,一方面,互评双方能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可以从对方的口中得知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得知自己在体育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获得较大的进步。另一方面,学生进行互相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在评价别人某个体育项目做得不好的时候,同样也会思考自己在这方面的状况,在分析别人的优点与不足时,就会更容易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这对学生本人进行自我反省以及更为全面的认识自己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小学体育课中学习踢毽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动组队去练习,在其中一个学生进行踢毽子的时候,队友们可以指出他的不规范动作,使得学生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努力练习更加标准的动作,这样使得学生们在彼此互相评价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了体育训练,也同时使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四、结语。

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们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小学体育教师要把不同形式的课堂评价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对他们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不断的给予学生鼓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成长,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激发他们开展体育训练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满怀自信,更加轻松、愉快的进行体育学习。

小学体育论文篇二十

一、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特征

1.目的明确。

以游戏来辅助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另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让学生获得娱乐。游戏有很多种,有的是重在提高学生某些素质,有的是重在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有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有的是侧重调节学生的情绪和休闲娱乐。

2.有较强的教育性。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是一项既有组织也有纪律的一种集体活动,其中一些游戏还有特定的情节和主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按一定的规则举行一些体育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些难得可贵的精神,例如:机智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精神。

3.方式有很大的可变性。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根据教学上的某些要求,在游戏动作上可以作相应的调整变动。例如:道具可以就地取材,因陋而简;规则也可繁可简,可粗可细;跑、跳、投、走等动作,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二、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它可以促进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与各种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的专门游戏,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强,博得广大学生的欢心,因为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之间的.学习积极性。

1.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

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主要是通过走、跑、跳、投、支撑、搬运等基本动作表现出来的。小学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各种游戏来培养学生各种身体活动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学习和巩固已学会的技能、技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例如:大家喜闻乐见的“老鹰抓小鸡”游戏“、捉迷藏”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敢的优良品质。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了配合教师完成体育课的任务,运用游戏来辅助小学体育教学,例如:通过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为了实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通过一些短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长跑800米、1000米等体育运动来增强学生的心肺能力,增强学生的肺活量以及其他运动器官的功能。

3.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养成经常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在沙池场地进行立定跳远考试或者测试。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要点、要领,然后亲身做示范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及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同时还挑选一些跳得比较远的学生做示范,诱导其他学生原地跟那些跳得远的学生模仿,建立自身感觉,领悟跳跃方法,引发他们对立定跳远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学习,努力掌握跳跃动作,学会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发展他们的弹跳力、灵敏、力量等素质,使他们树立信心,体验到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及取得成功的快乐,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4.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起跑学练,在实践中寻求自我发展,从中获取自身感受,积累创新意识,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在运动场地进行一个50米来回跑的比赛或者测试。教学生起跑方法和跑的正确身体姿态,体验跑的乐趣。发展学生灵活、敏捷的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奔跑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竞争、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小学体育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最为基本的完整单位,只要教师抓住了这一基本单位的设计,那样就可以把课程整体设计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长期以来,我们所理解的体育单元教学一般都是以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划分的,而且是以单一的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划分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落实在每一环节之中,并贯穿于体育课堂的单元教学始终,与竞赛评比有机结合,营造一种丰富活泼、团结进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氛围,从而使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全面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节课上得好与否,学生是否愉快地上完一堂课,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与教师对学生在思想上的教育以及运用游戏在组织上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为了充分利用游戏辅助参与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合理地选择相关游戏内容引入教材内容教学当中,可想而知,这节课一定上得非常好。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用非常重要的,利用游戏辅助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创造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更新知识层次,积极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论文篇二十一

体育课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它肩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使命。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因其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有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逐步改变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惯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所以就无法谈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就需要转化教师思想,提高文化素养。让家长知道身体是第一位的,上好体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思想,这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边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

(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

(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

(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和“育心”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学生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体育论文篇二十二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而小学教育则养运动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主,并起到育人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小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我在教学中发现教学组织得好,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男学生爱好,女学生也喜欢。他们的学习沉浸在玩中学、练中玩。

要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就要有科学的教学标。就要从课程设计到

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小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去创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 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对小学生中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确姿势应讲明危害性。要主动帮助纠正,教会一些矫正方法,同时应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现及时向小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小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

(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小学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操作处理。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如:铅球标枪时,不能向着多人的地方投掷。

(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如:见同学有危险时,大声提醒。看见器材出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告诉老师。

(3)爱器材:教会小学生器材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这也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9411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