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事情的一个梳理和总结,是我们进步的一种方式。在写总结时,可以采用论证、对比、举例等方法,增加总结的说服力和可读性。以下是大师级人物总结的人生智慧,与大家分享。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一
作为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名考研生,我在备考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总结,我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在这里,我愿意分享我的考研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即将参加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考研备考需要有条不紊的规划和准备。在我准备考研之前,我详细了解了考研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份合理的备考计划。这份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以及每周的重点复习内容。在制定备考计划时,我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高效的学习。
第二段:坚持每天的学习和复习。
考研备考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备考期间,我每天都坚持按照备考计划进行学习和复习。我每天早上早起,充分利用清晨的时间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下午则进行自习和做题,晚上主要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通过坚持每天的学习和复习,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复习效果。
第三段:注重做模拟和真题。
模拟和真题是考研备考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做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复习情况。在备考期间,我注重做大量的模拟和真题,通过不断做题和总结,逐渐提高我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做题也可以帮助我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盲区,及时调整备考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练习。
第四段: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辅助资源。
考研备考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学习的数量,更注重学习的质量。我积极探索和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辅助资源。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我会查阅相关资料和教材,寻求更加详细和清晰的解释。同时,我也利用网络资源和考研群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帮助和监督。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方法,我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研所需的知识。
第五段: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考研备考是一段压力很大的时期,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消极情绪。而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时刻告诫自己要相信自己,坚持到底,只要不放弃,成功就会属于自己。同时,我也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考研成绩。
总结:通过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坚持每天的学习和复习、注重模拟和真题、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辅助资源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我成功地通过了考研。这个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让我认识到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备考方法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你也能坚持下去,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和城市新区,大力发展我区旅游业,根据《黄山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我区实际,现制订徽州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区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黄山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总目标,全力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深入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成功克服了冰雪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困难和影响,取得了可喜成就。旅游业开始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多元产品转变,向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型转变,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旅游经济开始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全区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9.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48.8%,旅游接待总量年均增29.9%,其中入境游客年均增长43.1%。2010年,旅游总人数达242.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78亿元。全面超额完成了徽州区“十一五”计划目标任务。
——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徽州区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实施意见》、《徽州区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十个一”工程实施意见》、《徽州区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实施意见》、《徽州区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意见》、《徽州区旅游综合开发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徽州区“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区直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增加投入,从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大力度,旅游发展氛围浓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旅游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区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良好机遇,强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共有8个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2亿元,预计“十一五”末可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潜口民宅清园、谢裕大茶博馆建成对外开放;华商山庄一水半街、丰乐湖德懋堂会所、阳光大酒店阳光阁、龙山山庄等一批休闲酒店相继建成并对外营业;呈坎、潜口、唐模旅游“三个节点”79个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纳尼亚小镇、自驾车营地、中法合作唐模国际乡村酒店、丰乐湖二期养生天地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为我区旅游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
——旅游基础设施日趋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旅游设施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开通了呈坎/潜口/唐模、呈坎/灵山/蜀源旅游公路,拓宽了岩寺/潜口、岩寺/西溪南旅游大道,实施了g205国道和潜口紫霞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在主要交通干道及路口设置了旅游标识标牌21块,实现了景区间交通网络化。徽杭高速和京台高速合铜黄段相继开通,黄山高铁站选址徽州区并开工建设。
——旅游行业创建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唐模、呈坎、潜口民宅、丰乐湖等景区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徽州文化园、新四军军部旧址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华商山庄、阳光大酒店分别获国家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称号,丰乐湖黄山毛峰观光园、竹艺轩获“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殊荣,徽州区荣获“安徽省旅游经济强区”称号,呈坎镇、潜口镇荣获“省最佳旅游乡镇”称号,岩寺镇获“省优秀旅游乡镇”称号。同时,创建了省星级农家乐25个、市级旅游示范村4个。
游直通车现已达35个城市。
——旅游商品研发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已逐步形成了徽州木雕、竹雕、竹编、徽墨、黄山毛峰茶叶、蜂王浆产品等系列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拥有徽派雕刻研究所、竹艺轩、竹溪堂、竹编工艺厂、曹素功徽墨厂、谢裕大、宏星、养生源等10余家旅游商品生产骨干企业,研发和生产的旅游商品已达60大类1000余个品种,商品销售产值超2亿元。旅游商品在全国、省旅游商品大赛及博览会系列活动中多次获得金奖,在旅游市场形成了一定影响。
——文旅结合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我区通过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百佳摄影点建设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促进了古村落、古民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提炼和开发了徽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时代生命力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潜口民宅“非遗”传习基地和谢裕大茶博馆为代表具有浓郁徽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旅游业已成为保增长的新兴力量,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正确判断形势,沉着科学应对,奋力抢抓机遇。
——从国内宏观环境看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把旅游业提高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这是我国旅游产业地位的历史性提升。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减弱,全球经济形势趋向好转,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观。
——从省市经济发展看省委省政府已确定加快推进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实施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为黄山市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目前,全市正扎实推进“十大工程”、“四区建设”,加快“三条高铁”和“黄山北站”建设,全力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黄山大建设、大发展、大突破的热潮已经来临。
——从徽州区自身发展看在黄山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徽州区已被确立为中心城区,黄山高铁站选址落户徽州区,徽州与周边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将显著接近,徽州区的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旅游节点建设和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区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存在问题。
——旅游经济总量偏低,品牌效应尚未形成。2010年我区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完成242.01万人次、9.78亿元,仅占全市的8.7%和6.1%,总量偏低。同时,旅游业发展的外向度偏低,观光产品依然占据主体地位,游客参与互动性的项目少,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国内外知名度较低,旅游品牌尚未形成。
——旅游资源经营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旅游经营效益低。
——旅游企业经营水平低,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化程度低,市场拓展能力弱,产业形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旅游宣传缺乏对游客有吸引力的主题,营销手段较单一。旅游景区资源与周边市场同质化,没有突显的对市场吸引力强的主题产品。
——旅游业态停留在以景区观光为主的状态,乡村旅游局限在以餐饮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家乐。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流动性大不稳定,不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三、“十二五”时期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全面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富民战略的重点,促进旅游“六个转变”,不断壮大旅游经济总量,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带动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区旅游接待总量达480万人次,年均递增15%(其中:入境游客人数达22万人次,年均递增21%);旅游总收入达36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其中:旅游创汇8600万美元,年均增长25%)。乡村旅游接待量占全区旅游总量的75%。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到7家(其中:争创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5家);新增四星级及以上酒店5家;所有乡镇创建安徽省最佳或优秀旅游乡镇;省星级农家乐达到50个;市级旅游示范村达到15个。把徽州区建成要素齐全、功能基本完善、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旅游接待基地。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
一、加快旅游节点和重点项目建设。
1、突出抓好呈坎、潜口、唐模重要旅游节点建设。完善景区(点)票房、参观点、停车场、游步道、标识标牌、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保障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唐模的水口园林文化、呈坎的风水文化、潜口民宅的徽派建筑文化、丰乐湖的山水生态文化、新四军军部的红色文化等,围绕游客需求,开发好游客能参与体验互动的旅游项目。逐步建成呈坎国内最佳风水文化体验区和丰乐湖山水生态文化体验区,唐模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潜口徽州乡村旅游集散中心和徽文化展示基地。
2、着力推进旅游综合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加快纳尼亚小镇、自驾车营地、丰乐湖二期养生天地、岩寺新四军军部红色旅游文化提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黄山国际健康产业基地、华商休闲度假基地、枫丹白露、西溪南古村落旅游开发、丰乐湖三期、唐模国际乡村酒店二期等项目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认真谋划旅游项目,开展旅游项目招商,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二、组织实施“111”工程,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
“111”工程即“一环一带一道”,“一环”即呈坎、灵山、蜀源、潜口旅游环,包括呈坎景区、灵山古村落、蜀源古村落、潜口民宅、唐模景区、潜口金紫祠和潜口老街、自驾车营地、健康产业基地、枫丹白露酒店等项目,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和休闲产业集聚区。“一带”即丰乐河休闲度假带。从鸳鸯湖到文峰公园,沿丰乐河两岸景观带,以西溪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和岩寺新四军红色旅游文化提升项目为核心,打造红色旅游、徽商文化体验、户外休闲拓展运动基地。“一道”即绿道,通过环境营造、绿色质量提升,打造专为行人、自行车和自驾车建立的休闲旅游线道。沿景区(点)、乡村、河滨、溪谷、山脊建设人行步道、自行车道、自驾游车道、停车场、自行车和汽车租赁店、旅游商店、特色小吃店等设施及绿色小景。通过“一道”的建设,把徽州山里乡村和山外城镇社区联结起来,把四镇三乡的生态优势转化成旅游资源优势,把景区景点、乡村、农家乐、城镇社区串联成片,把全区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深度挖掘徽州当地特有的人文、民俗、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生态优势,以中法合作唐模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和“百村千幢”工程实施为契机,以乡村自然风貌和古村落为载体,以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乡村意境为依托,以徽文化为核心,形成融“活动参与+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鼓励发展特色农家乐和乡村客栈,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适应不同层次游客消费需求,打造游客向往的乡村休闲度假胜地。
四、加快发展红色旅游。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我区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要以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为核心,以丰乐河景观带为依托,通过实施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红色旅游文化提升项目,以及岩寺老街、颖溪河的改造提升和休闲旅游业态打造,整合文峰塔、点将台、上荫山、丰乐河水上旅游等资源,深入挖掘革命老区富溪、岩寺小练等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户外休闲拓展基地。
五、深化旅游整体营销。
1、拓展“三进营销”。在主要客源地市场以投放社区广告、现场推广活动为主要方式“进社区”,以网络促销为主要方式“进校园”,以景区(点)、旅行社、农家乐“结对子”为主要方式“进企业”。
2、强化“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鼓励旅游景区、酒店、企业办好网络,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络结算等活动,同时,与各大知名网站联合,开展网上营销,提高徽州旅游营销成效。
3、创新“节庆营销”。与知名媒体合作,探索创新办节模式,打造“中国徽州国际乡村旅游节”节庆品牌,以节庆促营销,举办黄山毛峰茶文化节、徽州茶花节、环黄山国际自行车赛、油菜花摄影节百佳摄影点系列摄影活动、西溪南湿地婚纱摄影节、“休闲养生在徽州”摄影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鼓励各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利用节庆活动平台,不断扩大徽州区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六、积极开展旅游行业创建。
鼓励乡镇、村和旅游企业开展各项旅游行业创建。不断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逐步启动呈坎景区和唐模景区争创5a以及新四军军部旧址、徽州文化园、西溪南古村落和茶花园、金紫祠创4a级国家旅游景区工作。启动实施黄山丽景湾大酒店、自驾车营地、黄山国际健康产业基地、德懋堂万怡酒店、枫丹白露酒店等争创四星级及以上酒店,积极争创最佳、优秀旅游乡镇以及旅游示范村和星级农家乐等。
七、加强旅游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
1、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百村千幢”工程实施为契机,策划打造推出文化客栈、酒吧、蜜吧、茶社、农家乐以及徽州非遗技艺和民俗展演等旅游业态,把徽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提高文化旅游综合效益。
2、加强摄影与旅游的结合。加快百佳摄影点摄影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摄影点的培育力度,持续开展“休闲养生在徽州”摄影比赛活动,吸引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艺术创作家来观光摄影体验,提升旅游人气,扩大旅游宣传,推动摄影旅游产业的发展。
3、加强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引导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田园风光的生态优势,结合农事特点,开发农事体验、瓜果采摘等游客参与互动的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利用我区山区丘陵地貌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与各类自驾游、户外运动、单车俱乐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拓展运动。积极引进各类知名体育品牌赛事来徽举办,提升徽州知名度,促进徽州旅游发展。
八、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鼓励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在弘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开发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使徽州木雕、竹雕、竹编、徽墨、黄山毛峰茶及蜂产品等形成产业化,扩展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通过举办最佳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评选活动,促进旅游商品生产与旅游的结合,开发更多符合游客需求旅游纪念品、工艺品。
九、加快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
群,注重新媒体运用,加强与旅游知名网站的联系和链接,扩大徽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2、加快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建设,在主要旅游景区(点)、酒店等旅游集散地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立起一个高效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增强发展大旅游的意识。
各地各部门、各旅游企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定位的认识,深化旅游业在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徽州中心组团和城市新区中地位的认识,树立大旅游、大发展观念。把发展旅游业摆在优先位置,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全区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强化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充分调动乡镇、村、农户和企业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制订出台激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乡村旅游扶持奖励办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旅游营销奖励办法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兴办旅游业、支持旅游业发展。
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宣传营销、节庆赛事、品牌争创、旅游发展扶持奖励等,并逐年有所增加。同时,各乡镇每年也要安排相应旅游工作专项资金,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旅游项目用地的政策扶持力度,对符合徽州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国土部门优先报批、优先供地。强化金融支持,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旅游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3、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开展旅游咨询员、景区讲解员、酒店服务员、乡村旅游接待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四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企业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把人才培养和使用作为企业重要的经营资源来投资和开发,而不是作为成本来控制,激发旅游人才的创造力,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4、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加强对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督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经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构建诚信经营服务机制。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鼓励、引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文明、诚信、守法经营,深入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把徽州区建成黄山市重要的休闲观光旅游接待基地。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三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时期。为引导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编制本规划。本规划属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在严格遵循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同时,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发布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为重要依据,旨在确定“十二五”时期江苏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调整方向、布局重点和措施保障。本规划突出宏观性、指导性、操作性,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是编制工业内部各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主要成绩与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并迅速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升级等计划,实施一系列扶持性政策,多策并举,帮助企业平稳渡过国际金融危机,最大程度化解危机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全省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健康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32224家增加到64136家,实现增加值由8119.0亿元增加到21223.8亿元,实现利税、利润分别达9316.0亿元、597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是“十五”末的2.61倍、3.90倍和4.31倍。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总量首次位居全国第1位,产值占全国比重近1/8。主要行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产值超万亿元的工业行业由“十五”末的机械1个行业,增加到机械、纺织、电子、冶金、轻工、石化6个行业,其中:机械、纺织产值居全国第1位,电子、冶金、石化居全国第2位,轻工居全国第4位。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2010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工业企业达到75家,其中超千亿企业3家。“十一五”期间,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保持在50%以上,2010年为51.9%,贡献作用显著,规模实力增强,不仅创造大量的就业和税收,还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先进制造业加速成长。
“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创新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制造业加速成长。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035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4%提高到33%。5年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幅高于全部工业20个百分点,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比“十五”末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600家,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均居全国第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上升到23%。光伏、风电设备、海工装备、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其中光伏产业约占全国的1/2,继电子信息产业后,成为又一个世界级制造基地,船舶产业规模占全国近1/3,成为国内第一船舶制造大省。无锡传感网、苏州生物纳米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业在国内外已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我国先导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生产研发基地。
(三)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全省按照“产业带、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三个层次,加快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全省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和沿海临港产业带的布局框架逐步明晰。开发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2010年,我省23家国家级、99家省级开发区,创造了全省2/3的工业增加值、3/4的进出口总额。全省15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创造了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泰州医药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分别成为全国唯一的医药高新区和建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授牌认定的60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产值规模达到1.56万亿元,40家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船舶海工、电力电器、高档纺织、精品钢材等优势产业基地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20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基地规模总量加速扩张。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积极推广信息化、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技术,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5年间,全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8万亿元,机械、电子、石化、纺织、冶金等重点行业40%以上主要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5%以上骨干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两化融合”加快推进,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达0.71,提前1年实现国家提出的“十一五”目标。5年间,全省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505万吨、炼钢657万吨、水泥3320万吨、印染4.2亿米,关停小火电机组728.6万千瓦,连续开展两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累计关停并转5000余家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累计实施节能改造、循环经济项目1500多项,6000多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010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顺利实现下降20%的“十一五”约束性目标,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超额完成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2%、用水量下降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9%。
经过5年努力,全省工业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业经济在规模实力、结构层次、质量效益上跃上新台阶,主要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产业布局趋向合理,企业抵御外来风险、破解经营难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十二五”全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将发生新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未来5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跨越1万美元重要台阶,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将加快推进,进入到以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时期。
(一)国际环境呈现新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变革,既孕育着机会,也伴随着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各种形式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加上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影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随着我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趋紧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上述变化,一方面加大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我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更多机遇。二是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技术革命,生物、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发达国家纷纷加紧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积极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正进入加速成长期。我国已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我省新兴产业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部分领域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可能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赢得新的发展空间。三是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生产组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布局。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我国以智能化基础设施、协同化创新体系、精准化管理模式等为重点,着力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
(二)国内环境呈现新特征。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利条件也没有改变,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持续加快。未来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空间仍需进一步释放,内需主导、消费拉动的发展路径将进一步突出,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信息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大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三是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我国工业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矿产资源对外依赖加深,原油、铁矿石、造纸原料等重要资源的进口依赖度超过50%。国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工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已成为环境主要污染源,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全省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业经过发展乡镇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两次战略转型,既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实力,也造成了一些结构性、深层次问题,必须加大力度、重点解决。一是工业附加值需要提高。我省工业增加值率为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缺乏自主品牌,产业总体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制约利润空间和附加值增长。二是要素利用水平需要提高。水、电、土地、钢材等生产要素利用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高消耗、低利用”必然带来高排放,环境承载空间越来越小,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特别是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要素瓶颈成为“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三是产业集聚度需要提高。全省九成以上行业在各省辖市均有布点,产业分布趋于雷同,导致集聚度不高,甚至有些市、县的产业与当地区位条件、资源条件明显不相符合。相对分散的产业布局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集聚发展,紧紧抓住智慧技术和低碳技术两大潮流方向,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尽早改变我省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加工贸易的发展格局。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未来5年,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充分认识苏南、苏中、苏北工业化进程中的新定位、新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促进全省工业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优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主导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工业集中布局和集约发展,努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实现江苏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新跨越。基本要求是: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切实把加快工业发展与调整工业结构、提高发展效率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城乡发展的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幅度提高工业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动国际技术交流与引进,更加注重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互动并进,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坚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着力规范市场和培育需求,完善配套产业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和主导产业高端发展。支持集团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健全约束机制和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坚持集聚集约发展。围绕“四沿”发展战略,以特色基地、园区为载体、骨干企业为依托、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推动工业集中布局,建设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链。坚持环保优先方针,优化工业发展生态,推动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转变,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国际化经营。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的重要机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调整出口结构与优化进口结构并重、提升开发区集聚水平与创新功能并重,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第二节主要目标。
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全省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按照全省工业发展新要求和新任务,力争经过5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规模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7万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工业企业利税年均增长15%左右,工业增加值率稳步提高。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6%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
(二)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支撑的先进制造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确保达18%,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发展区和全球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三)创新能力。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以上。全省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2%,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1200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45万件,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企业专利授权量达到240件。
(四)两化融合。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83,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实现成套设备和传统产业整机产品信息化率分别超过40%,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60%,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超过60%。
(五)产业布局。区域生产力布局进一步集中,产业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苏北、沿海三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别提高到20%左右和18%左右;建成100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基本实现“一县一基地”,基地产值规模达5万亿元。
“十二五”时期,积极融入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明确阶段性的发展任务。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要抓住利用好国内外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集聚集约,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壮大10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能源产业。
“十二五”时期,把江苏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技术利用产业、风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和核电关联产业等。以研发创新、规模生产、市场应用为目标,重点突破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薄膜电池、集成系统与设备、大功率风电发电机、生物质能发电机组、第三代核电装备关键零部件等技术。依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完善以无锡为核心区,苏州、徐州、常州、扬州、镇江、南通等各具特色的光伏产业发展布局;以沿海为重点,南京、无锡、常州等为支撑的设备制造、研发应用的风电产业发展布局。
(二)新材料产业。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确立我省新材料产业全国领先地位,重点发展制造业高端化所需的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共性基础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集成电路及led用封装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积极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温耐蚀材料、新型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重点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纳米材料、膜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进入国家战略产品。加快建设无锡微电子材料、苏州纳米材料、昆山和南京新型显示材料、扬州半导体照明材料、镇江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一批国家级战略性产品基地和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十二五”时期,把江苏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集聚区与增长极,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育种和生物制造等。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生物试剂、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等六大产品集群;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工业、生物农业和生物环保等四大产品集群。加快建设泰州医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苏州、无锡、连云港、南京等地各具特色、互补发展的全省新医药产业布局。
(四)节能环保产业。
“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新装备与产品,确立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依托一批节能环保重大工程,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与环保服务、环保工程设计等产业。加快研发、生产和应用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重点扶持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盐城、宜兴等六大节能环保产业区,加快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五)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
“十二五”时期,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的核心产业与关联产业,树立江苏“感知中国”品牌,打造国际知名的物联网和云计算创新示范区。物联网产业重点发展信息传感、组网与协同处理、物联网系统集成、应用抽象与标准化、共性支撑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物联网产品、软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核心领域的发展。云计算产业积极开展虚拟化、云计算应用平台、云安全、云储存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高性能服务器、海量数据存储、智能终端等设备的产业化。重点支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云计算创新服务城市建设,积极打造以无锡为核心,南京、苏州等为重要支撑地的产业与应用示范先行区。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
“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和高端软件产业,推动我省信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下一代信息网络集中力量加强下一代关键技术、设备、系统、智能终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围绕整机系统应用需求,重点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技术,着力推动应用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打造国家基础电子产业基地。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重点推进高世代液晶面板及其关键配套产业,着力推进激光显示、3d(三维)显示、电子纸等新型显示技术及下一代视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高端软件产业积极对接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计划,加强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软件等基础软件开发和产业化。以沿沪宁线电子信息产业带为重点,加快苏锡常地区国家级和省级显示产业、集成电路等产业基地发展,加快以南京为龙头的高端软件产品集群建设。
(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装备和系统,将我省打造成轨道交通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集聚区。轨道交通装备依托高速铁路和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城市轨道列车牵引传动、传导控制、安全保障、通信信号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重点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大力发展与航空产业关联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和航空维修服务产业,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重点推动南京、常州、苏州、无锡等地轨道交通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建设昆山、南京、镇江航空发动机及配套产业基地。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
“十二五”时期,以多种动力技术为主导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将我省打造成多种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加快开发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天然气客车,以出租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乘用车,以市政、邮政、电力、旅游行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等新能源专用车。
(九)智能电网产业。
“十二五”时期,坚持以智能电网建设带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智能电网储能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等六大装备,确保我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和智能二次系统的全国领先地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开发滤波电抗器、并网控制器、超级电容器、碳纤维导线、智能电表、遥控遥测装置、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等产品集群。加快打造形成以南京、无锡、常州、扬州等智能电网装备、控制系统、高端电缆相互支撑的全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格局。
(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加快提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实现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千亿元级、百亿元级品牌企业和十亿元级品牌产品。
(一)装备制造产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十二五”时期,以构建现代装备体系为目标,着力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和系统集成水平,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船舶、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链。工程机械重点发展机电液一体化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振动压路机、大型高等级路面摊铺机、路面养护机等。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客车、货车、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配套。船舶产业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舶。新型电力装备重点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超超临界火力发电系统、高效节能锅炉、电站环保设备等。数控机床重点发展大型、精密、高效(速)、高性能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形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单元及系统等。重点打造徐州、常州等工程机械产业,沿江、沿海地区船舶产业,南京、盐城、苏州、扬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南京、无锡、常州、扬州等数控机床产业等。
(二)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重点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升级、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化、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品牌化、新型电子元器件高端化等四大工程,加快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兼并或参股拥有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核心专利、人才团队和营销渠道的海外企业,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重点打造苏州信息产业、南京软件产业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启动建设10家以上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构建宿迁苏州工业园、淮安富士康科技城、苏通科技产业园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三)石化产业。
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在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对东部地区石化产业调整的要求和发展定位,“十二五”时期,我省石化产业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高端化、精细化、节能化、低碳化”为基本要求,重点发展基础石化产业链、通用和专用合成材料产业链、新领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盐化工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农用化工产业链等。利用沿江地区已有化工原料、人才集聚及技术领先优势,做强做优沿江石化产业带,进一步增强辐射能力。推动苏北地区在盐化工、碳一化工、农用化工、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大石化项目,通过大石化带动沿海区域上中下游衔接发展。
第三节传统产业。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加大全省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重点传统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一)纺织产业。
纺织工业是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纤维及产业化、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和品牌服装为重点,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推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原料行业积极研制生产高性能纤维和生物质纤维等;纺织面料行业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技术,积极运用阻燃、仿真、抗皱、抗静电等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服装行业着力提高先进技术的应用与设计开发水平,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开发土工合成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工业过滤材料等;积极开展纺织机械关键制造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化水平。引导和推动苏南纺织服装加工产业向苏北转移,支持有条件的纺织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鼓励纺织企业走集聚发展道路,提高规模效益。
(二)冶金产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与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进步等方式,加快钢铁行业“普转优、优转精”,重点发展特钢、优钢、精品钢材和特种合金等。力争到2015年,全省特殊钢、优质钢比重提高到65%,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6吨标准煤以下,吨钢新水消耗降到4吨以下。加强高性能、高质量及升级换代钢材产品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快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采用大型化、连续式、高精度、低损耗冶炼和轧制设备,集成式、循环型工艺流程,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支持部分中小企业转换主营业务,有序退出钢铁产业。根据国家钢铁产业发展确定的布局原则,严格控制内陆和沿江地区产能,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以及城市钢厂搬迁,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发展信息、新能源、交通运输、高端制造等领域用新材料,主要包括高强高导铜合金、主承力结构用的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高性能纳米和大晶粒硬质合金刀具、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和储氢材料。鼓励发展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
(三)轻工产业。
轻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等重要任务。“十二五”时期,按照“高端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要求,提升轻工品牌经济比重,力争到2015年,全省轻工行业品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食品、烟草、盐业、造纸、家电、塑料、五金、自行车、轻机、电光源、电池、陶瓷等重点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重点发展功能性安全食品、高档纸及纸制品、智能化家电、环保型可降解塑料、大功率led节能产品和生产技术等。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限制和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技术、工艺、装备及产品。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镇江、淮安、盐城等地盐及后道加工产品,以宿迁为龙头的苏北酿酒、制奶、肉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以昆山、锡山、泰州、徐州为主的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产业,提升发展苏州刺绣、宜兴陶瓷、南京金箔、东海水晶、泰州乐器、扬州玉器等地方传统特色产业。
(四)建材产业。
围绕“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引导作用,重点实施六大任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步伐。
第一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互动发展。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推动主导产业和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全面提升制造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新格局。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和实力提升。突出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新技术突破带动形成新产业。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连云港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机遇,促进城市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发展,重点培育500家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千亿元级的科技领军型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攻克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在传感信息、纳米材料、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新型环保、智能电网等已具有一定基础的领域,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联合攻关,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400项技术进步项目,重点实施300个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优化产业发展格局,以产业链条化为目标,采取“一区多园”、“联动开发”的方式,发展专业特色园区,促进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30条特色产业链,建设3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施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组织实施绿色发展、惠民服务等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培育市场需求,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对接延伸。
坚持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围绕高端化发展方向,加快提升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冶金、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层次水平,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重要的产业配套,实现两者产业链对接融合。重点支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高成长性的“四高”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整机制造、终端产品,加快发展成套设备、核心器件等。装备制造业结合风电、核电等产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延伸配套发展新能源装备产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强化新型电子装备以及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在行业发展中的应用;石化产业利用化工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升级,延伸发展相关化工新材料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产品,为后续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加快发展高强度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多功能纤维,为新能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提供专用材料。
(三)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渗透生产制造领域。一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产品和装备设计、制造的融合,提高产品、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商务活动的网络化,实现企业管理、服务现代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信息服务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示范区、试验区建设,推动南京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探索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两化融合”发展新模式。鼓励数字化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工业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工业园区从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三是实施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企业“两化融合”示范标准,深入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制定行业“两化融合”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通用解决方案和共性技术的普及。重点培育行业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扶持具有较大影响的行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发展。
第二节促进产业布局与空间开发优化发展。
根据现有产业分布与区位条件,按照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要求,加快形成各具特色、集聚集约、分工协作的全省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布局与空间开发优化发展。
(一)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抓住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围绕“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苏中经济国际化新高地、苏南经济转型升级”三大区域发展的新定位,在更高层次上优化生产力布局。
沿沪宁线产业带。该区域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建设用地趋于紧张,属优化开发区域,以集约发展、提升发展为主。重点布局和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的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具有技术优势的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鼓励园区以外分散布局的现有企业进区入园,城郊布局的重度污染企业异地搬迁或就地关闭,园区内现有企业重组优化。鼓励该区域内企业实施跨行政区兼并重组。
沿江产业带。该区域经济集聚能力、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运输条件较好,属优化开发区域,以集约发展、壮大规模为主。重点布局和发展吞吐量大、交通条件要求高、产业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石油化工产业、冶金材料产业、汽车产业、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具有先发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沿江园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严格限制散点新建缺乏治污条件和应急处置能力的中重度化工项目。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该区域交通便捷,劳动力丰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集聚功能开始显现,其大部分地区属重点开发区域,以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为主。依托区域中心城市优势,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布局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装备产业、新医药产业和资源型非金属材料产业、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控制发展高耗水产业,引导园区以外分散布局的现有企业进区入园。沿海产业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运输潜在条件较好,以港口、城市为依托的经济集聚能力较强,其大部分地区属重点开发区域,以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为主。根据沿海地区区位特征和重点港口开发进程,重点发展以利用特定自然条件为主的风电装备及应用、船舶及海洋工程、核电、海洋资源开发等产业,积极创造条件高起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冶金材料和新型造纸产业。鼓励现有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有序进入经批准建设并具备环保条件的各类专业园区。
(二)提升空间集聚水平。
按照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企业集团3个层面,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在空间上的集聚水平。开发区是全省先进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区域,充分发挥现有23家国家级、99家省级开发区在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推动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叠加、资源共享和优势再造,把开发区建成科技创新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约发展示范区。根据地域差异,合理规划布局不同区域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苏南地区开发区着重建设高附加值、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产业;苏中地区开发区着重提升国际化水平,围绕优势产业,加快做强做精,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支持开发区向专业性园区方向提升发展;苏北地区开发区着重加强承载能力建设,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发展,增强纺织、轻工等产业转移的接纳能力。
特色产业基地是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抓手,是产业特色比较鲜明、主导产品竞争较强、市场化机制较为健全、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中区。围绕“一县一基地”的布局目标,着力培育建设100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其中,3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基地工业产值占全省30%以上,成为推动各地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重点培育建设骨干企业支撑型、科技创新推动型和产业链条带动型三类特色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支撑型基地依托“高、大、快”的重大项目,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科技创新推动型基地以自主创新和自有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条带动型基地依托特色产业链上下延伸,实现规模持续增长。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产业政策综合协调,引导信贷、土地等重点支持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电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光电、船舶海工、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基地发展,积极推动纺织、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基地向高端攀升。
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产业发展水平、参与区域竞争的主体力量,围绕做大做强大型骨干企业,做优做精中小企业,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合作配套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组织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发展。鼓励大企业抢抓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与同类型的优势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联合,着力培育100家主业突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企业和500家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促进科技型、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三)积极引导产业转移。
“十二五”时期,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把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创建作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实施自主创新“双百工程”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围绕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切实加强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创新,鼓励企业兼并收购国外技术团队和科研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每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00家以上,到“十二五”时期末,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超过3000家,全省80%以上的研发投入来自于企业,80%的研发平台建在企业,80%的研发成果出自企业。
(二)推进产学研深入融合。
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创新资源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改变科研与产业、研发与应用相脱节的状况。引导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打造重点产业链,建立各类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联盟。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在企业新产品和技术改造中的应用,扎实推进“百项千企”技改工程。建设创新型园区、归国留学生创业园、科技成果孵化器等载体,促进大型研发基础设施和平台开放使用,放大科技成果转化效应。
(三)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支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支持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联动发展,每年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企业进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建设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科技咨询、融资担保、网上直销、合同能源管理等内部管理创新,大力推广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四)加大品牌创建力度。
以打造品牌强省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制定实施品牌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升、推广等工作,推动更多江苏名牌向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跃升。积极引导、鼓励具有名牌产品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建设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重点引导骨干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兴服务业企业注册商标,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打造集体商标和著名商标。
第四节强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
围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推动产业协作分工,大力发展直接为制造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与生产性服务的有效融合。
(一)推进制造业生产服务环节的主辅分离。
按照生产制造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在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贸易营销、信息和商务服务等服务环节,形成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按照时间、空间有序有效原则,分步推进制造业生产服务环节的主辅分离。优先对制造企业中的物流、贸易、营销等流通服务进行专业化分离,积极推进对信息、商务、研发及服务、项目集成、设备维修等生产服务的分离,延伸主辅分离的范围与深度。支持鼓励企业利用存量资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已分离企业的资源整合,培养发展一批有实力、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
(二)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在更高水平“引进来”的同时更大步伐“走出去”,积极推动投资贸易由引资、出口为主向双向并重转变,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层次,推动全省制造、研发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
(一)优化利用外资存量和增量。
一是加快开发区功能整合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开发区功能创新,注重城市配套功能、产业服务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等功能的建设。加大对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整合,支持全省出口加工区积极创造条件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放大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效应,放大“区港联动”效应,扩大“属地申报、口岸放行”区域,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通关一体化。积极探索在特殊功能区基础上建设自由贸易园区。二是主动选资,加大合资合作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合作力度,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基础和特色,引进、培育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我省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创产业新优势。推进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共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鼓励外资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在合资合作中扩大溢出效应,打造具有本土竞争力的产业链。三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顺应全球并购潮流,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水平;营造吸引境外创业投资基金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境外上市,加大间接利用外资力度。
(二)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鼓励家电、纺织、轻工、冶金等传统行业建立海外原料供应基地和境外加工生产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境外先进技术、优势品牌、营销网络、研发中心,重点建设“四大网络”。一是研发网络。鼓励、支持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通过并购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国际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掌握前沿技术和管理。二是营销网络。引导企业建设国外销售网络,鼓励、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或并购各类营销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带动出口品牌发展。积极培育打造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国际展会平台。三是资源能源合作开发网络。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项目合作开发,重点推动铁矿石、煤炭、木材、有色金属等领域的投资合作,缓解资源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制约。四是生产加工网络。加强双边合作,引导省内优势产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建成一批产业集聚区或工业集中区。
(三)加快建设境外投资载体。
加快建设好现有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继续推进柬埔寨西港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两个国家级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形成规模产出效应。积极推进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认定工作,争取在欧洲、美洲、澳洲等国家设立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我省特色商贸城到境外设立商品城,实现海外供应链联盟集群式“走出去”。发挥苏港、苏新和苏台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与香港、新加坡及台湾等投资促进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友好关系省(州)双边投资合作的协调和磋商。
第六节推进生产制造与资源环境友好发展。
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制造体系,积极推进生产绿色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推广低碳技术应用。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开发轻质材料、可再生能源等低碳产品,在冶金、建材、石化以及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低碳技术,结合低碳示范市、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工业园区的低碳化发展。建立起企业、园区、行业以及城市等不同层面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研发和应用等领域参与到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低碳发展奠定基础。
(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在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行业选择重点企业,组织实施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再利用、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利用、废旧金属再生利用、装备再制造、废旧轮胎橡胶、废旧电池及生活垃圾资源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提高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率。
(三)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创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普遍开展重点流域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进一步加强冶金、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和涉重金属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污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物质企业,全面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持续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鼓励企业积极依托先进技术开展污染防治,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的目标。
(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组织实施以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节约替代石油和能量系统优化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工程。加快实施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烟气脱硫工程,抓好13.5万千瓦燃煤机组、水泥生产线烟气脱硝工程,对超标排污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和提标改造。积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建立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开展“万吨千企”节能行动。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支撑作用。
(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落实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差别电价等政策,倒逼落后企业和产品退出市场。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对禁止生产和使用的产品、技术及装备,在国内处于落后水平的技术和工艺,重污染、高物耗以及产生严重有毒有害物的产品、技术和企业,限期予以淘汰。在控制排污总量的基础上,坚持有保有压,将有限的环境容量用于支持高端产业发展。
第五章政策保障。
第一节加强产业政策指导。
“十二五”时期,从产业准入、信息公开、发布预警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指导。
(一)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准入标准。
对钢铁、汽车、铝、焦化、铁合金、乳制品等行业,严格执行国家已经出台的准入标准,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对尚未制定、发布产业政策的其他行业,根据国家制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以及节能、节水纲要等规定的条件,准确把握,严格执行。
(二)适时适度提高本省准入标准。
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和区位特征,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与技术水平、投资强度、产品方案挂钩,“南高北低、梯度排列”,体现节约用地、清洁生产、循环发展要求的供地政策、环保政策。除苏北地区执行国家基准政策外,对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原则上适时适度地提高标准。
(三)加强信息公开。
地方各级投资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项目核准、备案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品、技术目录,有效化解企业、投资人信息不对称的矛盾,避免重复建设和社会财富的浪费。
(四)产业风险预警与防范。
地方各级投资主管部门要会同质监、商务、科技等相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分析重点产业供求形势、投资动态,准确把握重大技术突破、普遍性技术替代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技术和环境壁垒以及特保措施等重大信息,及时发出预警,引导企业主动调整,及时应对。针对主要出口产品和敏感行业,及时掌握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建立敏捷高效的技术性贸易风险预警机制。
第二节实施综合配套政策。
积极调整财税、金融、土地、能源、环保、人才、外贸、政府采购等政策,科学配置公共资源,强化综合配套政策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保障。
(一)财税鼓励政策。
根据“助大做强、助特做精”的原则,采取财税部门补助贴息、减免税费,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采用低碳技术,推动技术装备大型化。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使用方式和方向,筹措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本地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用地保障政策。
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推动转型升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项目,优先供地;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低水平重复行业、高能耗、高污染、与产业发展方向不符的项目,停止供地。对符合条件的省以上核备的重大产业项目,执行省级用地计划指标“点供”政策。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指标,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倒逼机制,建立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
(三)金融支持政策。
以建设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为契机,积极引导产业金融与现代产业支撑发展,加快形成一套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金融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扶持各地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促进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机构加快发展,重点鼓励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证券、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担保规模,着力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能源供应政策。
强化煤电油气源头保障。巩固深化我省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重点用煤企业与省外矿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差别化能源供应政策,对采用先进节能技术装备的企业,实行能源优先供给、保障供给。对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单位能耗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企业,实行有限制的供应措施,限期更新。对未按国家规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的企业,依法采取停供措施,限期淘汰。
(五)环境保护政策。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四
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来校视察指导工作。2013年,安徽省、教育部、工信部签署协议,共建合肥工业大学。根据协议,安徽省、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支持共同推进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支持该校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5年,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合肥工业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题词。学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万多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安徽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341.739万平方米,共分四个校区:屯溪路校区(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1250亩,翡翠湖校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大学城)1500亩,已经投入使用的宣城校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3135亩,六安路校区(合肥市庐阳区六安路269号)。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五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特别是2008年被列入“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以来,我区商贸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效益快速提高,为“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消费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我区商贸服务业凭借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强力推进“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9.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45亿元,年均增长19.9%,一举跨上40亿元台阶,总量和增幅位居全市首位。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出5.9个百分点。
(二)各类专业市场初具规模。近年来黄山农产品批发大市场(绿色食品城)、黄山茶城、金太阳凯利家具建材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深华小商品批发市场、展望家居名广场、汇鑫建材广场等特色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开业,并初具规模。绿色食品城和国家“双百市场工程”——黄山茶城,2010年交易额达11.15亿元,同比增长62.8%。
(三)连锁经营向社区和农村延伸。以合家福、家得利、厚朴、世联等为代表的连锁经营企业入驻屯溪区以来,促进了中心城区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心城区经营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达29家,2010年实现零售额3.68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世联超市、厚朴超市、市兴徽农资公司和省辉隆集团黄山分公司,从2005年以来,在5个镇、54个行政村(含村改居)共建镇、村级加盟连锁店76家,其中:日用消费品加盟农家店53个、农资加盟连锁店23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已覆盖所有镇、行政村,有效推动了商贸服务业城乡一体化进程,方便了乡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消费需求。
(四)社区商业服务更加便民。从2006年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以来(即: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大力开展商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现已创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4个(阜新、五福街、戴震路、杨梅山)、省级商业示范社区6个(荷花池、跃进路)、市级商业示范社区9个(柏树路、黎阳街、稽灵山)。通过商业示范社区创建,促进了社区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完善了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有效的改善了居民消费环境,对社区商业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五)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2299万美元,年均增长30%。比“十一五”规划目标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全区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576.48万美元,同比增长60.02%。
(六)实际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6657万美元,年均增长26.5%,超“十一五”规划目标(5359万美元)1298万美元,提高6.5个百分点,是“十五”时期的3.4倍。
二、“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商贸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从中央到地方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城市发展的机遇。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政策的机遇。由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商贸服务业将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四是消费升级的机遇。从消费水平看,居民的消费正从日常消费向住房、汽车等高层次跨越。从消费结构来看,消费需求由实物消费为主进入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优化,为我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面临挑战。
目前我区商贸流通业整体上仍然以传统业态为主,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先进业态的集聚度不高;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业态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区经济总量偏小,中心城区人口少,消费水平不高,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商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三、“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体系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全面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促进屯溪区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商贸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和现代服务水平,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营造优秀的商贸服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原则。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主动学习国内外商贸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资本转移,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和跨国商贸企业落户我区,进一步完善商业业态,加快外向型发展。
产业互动原则。坚持与旅游、文化、交通、会展、制造等产业互相配合,联动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扩大消费规模。
市场导向原则。尊重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积极履行政府在促进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消费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和适度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
便民利民原则。推进商贸服务业网点和设施建设,建立安全、诚信、舒适的购物环境,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给。积极发展高端商贸服务业,不断完善社区商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功能完善的消费服务体系。
(三)预期目标。
到2015年,屯溪区商务发展的预期目标为:
1.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5亿元,年均增长18%。
3.引进1-2家世界500强商贸流通企业。
4.新建、改建2-3个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
5.改造、建设3-4个标准化农贸市场。
6.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
7.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亿美元。
四、“十二五”时期商务工作的主要任务、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按照对外开放、产业互动、市场导向、便民利民的原则,积极引进国内外商贸骨干企业、国际高级品牌和新型业态,鼓励商贸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重塑商贸业发展格局,培育商贸业新的增长点,确立核心商业中心,打造区域性商业集聚区、商业特色街、社区商业中心等较完善的商业网络布局体系。形成网点布局优化、业态先进、综合功能完善、专业市场提档升级、专业商业街特色突出、社区生活服务便利的商贸业发展新局面。
(二)空间布局。
“十二五”时期,重点在老街片区、主城片区和江南片区打造“一核四区”的商贸发展格局。提升改造以屯溪老大桥、延安路以东(包括老街片区)至前园路以西传统商业中心的核心商业区;依托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的机遇,加快湖边现代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屯光大道、天都大道片区商贸流通集聚区;以高铁站和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打造新潭片区商贸物流集聚区;加快江南新城建设,完善江南新城高端商务设施体系,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江南新城高端商贸集聚区;加快黎阳小镇、黄山徽商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与已建成的高尔夫、香茗酒店、梅地亚酒店等自然形成黄山市重要的酒店集群,以此打造黎阳片区旅游商贸集聚区。
(三)发展重点。
1.加快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推动“传统商贸”向“品质商贸”“现代商贸”转型。以大型购物中心、综合超市、货仓式商场为招商重点,大力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建设高档、新型商贸业态。积极发展连锁、加盟、代理、配送业务,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商贸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2.着力发展社区商业。社区商业发展主要是保障安全、便民便利和完善功能。一是推进社。
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设置和管理标准体系,加强规范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创塑“菜篮子”商品品牌,开设品牌销售网点,鼓励生鲜专卖的连锁、规模化发展。二是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社区传统商业网点资源,大力发展功能齐全的社区商业中心和连锁便利店,推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的连锁网络建设,服务社区居民。
3.大力发展特色商业。按照“彰显特色,诚信服务,管理规范”的思路,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建设和培育商业特色街区。为彰显徽菜饮食文化,加大培育徽菜美食休闲街、徽菜文化传习基地;深入实施屯溪老街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实现老街业态升级转型,深度打造屯溪老街“一马路古玩特色街”、“二马路休闲风情街”、“三马路文化体验街”使其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徽文化气息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加快推进元一柏庄多元化国际商情街、新黄山步行街等特色街区的建设。引导特色经营,提升品位,完善商业特色休闲的综合商务功能。二是推进景区商贸发展。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区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增加和完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开发综合性的娱乐休闲项目,在层面布局、行业设置、业态结构上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内外游客的购物休闲需求。三是培育发展家政、保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服务业;引导和促进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发展。
4.调整提升专业市场。坚持“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管理创新,品位提升”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商品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发展,发挥商品交易市场新的发展优势。到“十二五”末,力争新建、改建2-3个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一是提升市场档次。提倡支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现代流通方式,对传统商品市场进行改造、提升,促进市场经营策略从价格竞争向品牌优势转变,市场交易从现货交易方式向展示、订单和网上交易拓展,实现市场功能的转型和提升。二是整合市场资源。发挥区域优势与特色,对“低、小、散、重”市场实施“关、停、并、转”,从而逐步实现我区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现有的市场要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向规模型、特色化、外向型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市场主体法人化、经营公司化。
5.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着力推进物流功能区建设,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充分利用皖、浙、赣三省交界交通枢纽的地利优势,积极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和物流中心。建成以新潭合兴来物流仓储中心和湖边现代物流中心为依托的两个物流功能区。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使屯溪成为辐射皖南周边地区的物流配送中心。支持指导“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加强配送中心建设。不断提高物流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构筑高效、优质的物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打造立足皖南、对接长三角、面向国内外的区域物流中心。
6.积极培植外贸新增长点。培育发展外贸出口业务,鼓励外贸企业不断扩大工业外贸产品出口量,积极拓展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出口贸易。大力提高外贸出口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力扶植我区外贸出口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壮大外贸出口队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鼓励外贸出口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打造开放型、外向型、国际型的外贸产业体系。
7.积极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抢抓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的契机,加快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转变,丰富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和方式。积极引进外资建设大型超市、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经营、兴办旅行社等方面的合资合作,促进金融、保险、教育、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切实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更好地结合起来,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进入,积极引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在我区经济中的比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顺流通行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流通主管部门和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作用,形成部门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商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二)重视商贸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商贸流通服务业专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鼓励采取多种渠道,引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现代商贸流通业务、拥有营销技能的各类高级人才为我区服务;支持流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开展合作,培养一批适应流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化流通人才;加强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流通领域人员素质。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流通领域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审核备案,健全规章制度,推行电子政务,做到公平透明,提高政府对流通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食品、药品、餐饮服务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和非法传销活动,加快推进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加强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建设。支持商贸流通行业协会的建立和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协会在引导行业发展、反映行业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开展专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完善行业协会职能,逐步将政府行使的应该由协会承担的行业信息收集、行业标准制定及行业自律等工作移交或委托授权给行业协会,不断加强协会建设,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五)营造有利于促进商贸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以及各级流通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开拓市场,促进消费,支持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综合运用政策奖励、银行贴息等手段,对龙头流通企业、重点商品市场、商贸流通设施、发展现代流通,以及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六
1、车辆工程推荐指数:4.8(1150人推荐)。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7(969人推荐)。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8(857人推荐)。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5(527人推荐)。
5、建筑学推荐指数:4.8(492人推荐)。
6、土木工程推荐指数:4.7(448人推荐)。
7、自动化推荐指数:4.7(241人推荐)。
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推荐指数:4.7(209人推荐)。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推荐指数:4.8(157人推荐)。
10、测控技术与仪器推荐指数:4.8(135人推荐)。
11、经济学推荐指数:4.0(129人推荐)。
12、会计学推荐指数:4.6(118人推荐)。
13、热能与动力工程推荐指数:4.8(110人推荐)。
14、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4.2(104人推荐)。
15、通信工程推荐指数:4.8(97人推荐)。
1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7(93人推荐)。
17、电子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7(90人推荐)。
18、电子信息工程推荐指数:4.8(89人推荐)。
19、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4.3(89人推荐)。
20、工业设计推荐指数:4.6(85人推荐)。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七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备受各类考研学子的青睐。作为一名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的学生,我在备考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选择正确的考研课程非常重要;其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规划是成功的关键;再次,只有付出持久的努力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最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些经验教训,我成功地通过了合肥工业大学的考研,获得了理想的分数和录取通知书。
首先,选择正确的考研课程非常重要。合肥工业大学有多个专业供考研学子选择,而每个专业的考试内容和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考研课程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合理的选择。我选择了与本科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复习,这使得我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并且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选择正确的考研课程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规划是成功的关键。考研备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坚持每天的学习和复习。为了高效地学习,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此外,我还注重遗传学科知识和做题技巧的培养,通过不断的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逐渐增加了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良好的学习规划是在考研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再次,只有付出持久的努力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考研是一项极其艰辛的过程,考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和训练。考研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只有睡眠时间和学习时间,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积累和题目的练习。我坚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每当遇到困难和疲惫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不放弃。最终,通过持久的努力,我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备战考研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压力,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和厌烦的情绪。然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取得好成绩非常重要。我学会了积极面对困难,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同时,我也学会了适时地放松自己,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缓解压力。通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在考研中克服了各种困难,并成功地完成了考试。
通过以上经验教训,我成功地通过了合肥工业大学的考研,获得了录取通知书。选择正确的考研课程、制定良好的学习规划、付出持久的努力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我成功的关键所在。我相信,只要准备充分、付出努力,任何人都能够取得理想的考研成绩。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八
我于20xx年11月15日加入于加入集团ac这个大家庭,将进三个月招商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有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及帮助下使我更快的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掌握各工作安排,并不断提升自我工作技能与更好的完成公司及领导交付的各项指标与任务。在工作中某些方面还是感到不满意的,也是自己之前没有做好工作前的工作准备,为了20xx年工作进展的顺利,我为自己的工作拟定了职业发展规划书,目的在于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以至于把工作做的更好,自己有信心也有决心把明年的工作做的更好,励志在20xx年度拿优秀员工奖及适当的机会争取做个管理层。
(一)专业市场考察:
(二)、工作细致化:
1)协助部门的整体项目工作的定位、招商的各项事务。
2)配合并协助部门处理与客户的各种关系,做好客户的管理工作。
3)负责制定自己的招商业态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主要是以招商部门等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
4)每周总结当周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下周工作的目标及任务。
5)在工作中以公司利益为重,做到公正、公平地开展招商,在工作中不得以公谋私。
6)积极参加公司开展的每项活动,协助部门引导同事一起参与公司的文化生活的体验。
7)根据公司领导安排积极参与电子行业相关的活动展会,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积极推广项目,扩大项目影响力,增加自己的客户资源。
8)招商业态客引进商家如:大型百货、大型超市、医药保健、旅行社、商务中心、航空的售票点、电视购物点、玩具反斗城、电玩城、图书馆、运动器材馆、音像馆、银行等其它服务机构等等。
1)科学合理的业态布局划分将会使经营商家的经营利润的充分体现,使园区形象更为鲜明,层次更为丰富,同时使采购商及消费者前来采购时更为顺畅和轻松愉快。所以园区业态的划分是否合理与否,不仅能够体现园区开业后本项目商品的组合丰富多样,也是月其市场的创新模式。还考虑商家的实用性及合理性。
2)车库的问题:客户多次考虑到车位是否能在明年开业前能否做好车库,能够为采购商提供更方便的购物环境。
3)招商团队的人员配备:从招商专员到招商文员及管理阶层建议合理的增加,使的招商工作及招商岗位更有优势,能及时的完善工作。
最后祝公司项目越做越强!越做越红火!立足深圳,辐射全国乃至全球!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九
近年来,考研热在中国大学生中愈发高涨。作为一所著名的理工科院校,合肥工业大学的考研备考也备受关注。作为一名合工大考研生,我参加考研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于合工大考研的心得体会:
首先,规划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考研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在备考过程中,各科目的知识点复习、真题训练和模拟考试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合工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侧重点,确保全面复习。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教材也是至关重要的。考研的学科众多,复习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教材。有的同学喜欢自学,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教材或者网络课程;有的同学喜欢听课,可以参加一些考研辅导班,听老师讲解重点难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此外,做好时间管理也是考研的关键。时间管理是一门艺术,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利用时间。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避免时间的浪费,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不要陷入拖延症,避免整天浑浑噩噩。可以利用一些时间管理的工具,如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帮助自己提高效率和专注力。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研是一次对自己能力和毅力的考验,其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惑。但我们不能气馁,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调整心态,通过和同学的交流互助,向身边的优秀同学学习,并理解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都可以帮助我们渡过困难时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考研过程中的备考方法和学习技巧也是需要不断摸索和调整的。不同的科目,不同的题型,都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考研经验分享,了解别人的备考思路和方法,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要善于总结,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备考效果。
通过这几年的考研备考,我深切体会到了努力和付出的意义。合工大的考研生活充实而充满挑战,但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才能收获理想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自信、坚持和毅力,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总之,合肥工业大学考研备考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但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教材,做好时间管理,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不断总结和调整备考方法,相信我们都能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合工大的同学们都能勇敢前行,迈向更高的学术的殿堂!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
近日,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大学排名,其中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排行第66名,相较于2014年的排行第68名,排名上升了2位。
年份。
全国排名。
总分排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声誉排名。
2014。
68。
64.31。
62.59。
65.28。
67.18。
2013。
65。
63.22。
6.24。
7.11。
13.84。
2012。
64。
7.89。
5.9。
7.07。
13.74。
2011。
66。
8.02。
5.69。
7.22。
22.49。
2010。
70。
7.28。
5.45。
7.34。
17.76。
2009。
70。
7.12。
4.73。
7.59。
17.75。
合肥工业大学(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创建于1945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111计划”高校,首批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项目签约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合作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被誉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 根据2014年12月官网显示,学校有4个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入选国家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99项;3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1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5门,57部教材遴选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5部教材遴选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教材入选第一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61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4个专业获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还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 注:中国校友会连续25年做中国大学排名,主要评价指标有教学水平、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杰出师资、创新基地、科研项目、办学层次、社会声誉和国际化水平等,在大学排名领域还比较权威。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一
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黄山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屯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成就及当前的形势。
(一)“十一五”科技工作主要成效。
一是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2006年,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安排了“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表彰奖励了11项区级科技成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屯溪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屯溪区专利申请资助暂行办法》等一批政策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711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1.51%,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性作用发挥明显;举办了5届“携手建设创新型屯溪”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组织开展了“科技四进”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并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
二是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共29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8项,市级12项,总共获得近880万元的无偿资金支持,实施区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72项;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有1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鉴定,其中7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学技术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区专利申请量专和授权量大幅增长,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列全市区县榜首,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被授予“安徽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荣誉称号,黄山良业阀门有限公司被列为省知识产权优势工程培育企业。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6亿元,按照国家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通过新一轮认定了3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企业被列为省“千企培育”企业,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8个,省自主创新产品2项,新增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8家,累计达到22家,一批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是农村和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组织实施以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特派员等为重点的一批农业科技发展项目,引进推广了农业新品种40多个、新技术20多项,支持建立了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扶持培育了50多个科技示范户,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畜禽水产品良种普及率均达到95%以上。连续两届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一次,区科技局获全省科技局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奖,屯溪区被命名为“科技强警示范区”称号。
国家科技部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
(二)面临的形势。
——国内外科技发展形势。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开始成为发展的主流模式。我国正处于由外向型向内源型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支撑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省、市层面来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在我省开展,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在我省实施赢得了先机,以此为契机,黄山市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着力推进“十大工程”、“四区建设”,为我区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我区科技发展形势。我区正处于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关键期,围绕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四大片区”,着力打造“七大基础工程”,强力实施“471”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步伐,既是推动屯溪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也为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的科技创新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我区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全区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还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是区域内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规模较小、科技投入不足,区域内缺乏高校和没有科研院所,人才引进工作的难度大,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相对紧缺,区域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屯溪的总体要求,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推进科技富民惠民,积极推进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建设,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到2015年,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使全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家以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消灭“零专利”。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关键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初步建立九龙低碳经济园区为核心的技术基地。全区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低碳产业比重逐步提升。
——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资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区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到2%以上,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保持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扩大中小企业创业基金规模。科技型企业以不低于当年销售额3%的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费,高新技术企业以不低于当年销售额5%的比例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费。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立企业研发机构。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建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3家。
——发挥区域农业优势,拓展新兴农业产业。农业重点领域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推广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主要农作物、蔬菜、果林等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97%。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搭建起对外开放平台。建立健全全区科技数据库、信息库,实现区、街(镇)科技、经济信息互补、共享;探索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载体,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经济发展是强区之基、富民之要。“十二五”期间,坚持工业强区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构建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集成提升现有特色主导产业。以现有的黄山泵业、良业阀门、顺昌电汽、广远光电等一批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加大科技工作的引导、扶持、服务的力度,着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全力推进我区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确立“工业强区”的支柱地位。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研发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增强主导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产品,逐步形成技术先进、关联度高、产品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日普产业园、东晶产业园、兴乐产业园和锦江百浪、优尚家居、金箭照明等一批新引进的科技型企业为科技工作抓手,在新产品研发、科技项目凝练申报、科技成果鉴定、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新能源低碳环保、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健康食品等为代表的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主导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引领作用。
——大力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着力点,做好抓放。
结合,带动现有产业的优化升级,快速提升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有针对性选择一批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
——大力促进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以九龙低碳经济园区为载体,加强科技孵化、政策试点、信息交流等政策扶持,努力建设集研发、转化、培训、展示、生产、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园区,打造高水平的低碳技术研发示范载体;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孵化器,支持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和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经管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强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植发展中小型民营科技型企业。进一步明确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战略地位,支持并培育民营科技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贯彻落实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采取聘请有关机构和专家开展诊断与咨询、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运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发展。
(二)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按照发展城郊都市农业要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以科技进步引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力引进推广农业种养植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节水、节肥、节药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渗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
——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一核一环”空间构架,加快建设“七园”建设,大力发展集生产、观光与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继续抓好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比高、辐射带动力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扶持一批种养科技专业户和专业村,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推广优质农产品认证标识制度,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为全区农户提供技术、政策、市场等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技“110”服务热线,为“三农”工作提供便捷服务方式;继续施行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完善激励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培育和发展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形成政府公益型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推广服务组织相互协作的格局;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有效模式,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技能培训,为农村社会培养出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三)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全面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强公益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水平,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旅游信息化建设。以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契机,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以信息化的发展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主要是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数字化管理以及支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黄山”、“三网一库一热线”和“智慧黄山”框架下的精品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
——城市公共安全。以防灾减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火灾与爆炸等领域为重点,进行多部门、多领域、跨学科的合作攻关,加大科技理论基础研究和公共安全预防、预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项目,推广应用一批公共安全先进技术,逐步提升城市的公共安全科技水平。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百村千幢”保护工作,重点推广古民居木质构件的防霉、防虫、防火、防水和防腐的处理、砖体结构的加固和维护、通风采光、修旧如旧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技术,为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迁建到提供科技支撑,逐步实现“百村千幢”工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人口与健康。积极推广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新技术,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科学指导优生优育;围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和中医药研究等工作重点,促进医疗卫生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攻克疑难病的能力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
——城市人居环境。加强工业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城郊河道生物修复与景观建设等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示范,逐步建立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建立低碳技术开发利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研究适合我区生态环境特点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技术,促进城乡环境协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优化结构。
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建立财政预算协调机制,设立科技专项资金,加大对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项目、重大科技项目等的投入和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公共科技领域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公益性研究机构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为支撑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资新体系。
(二)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宏观协调和管理科技工作的职能,完善科技创新条件和环境,推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力争在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的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扶持具有一定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组织或个人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以技术创新、技术交易、技术咨询、项目评估、策划设计、人才与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网络。
(三)加强高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选拔、引进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特别是加强对关键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军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科技团队,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建立起合理的人才结构。
(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编制技术引进指南,制定企业技术引进目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采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为目的,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承担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真正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面。
(五)进一步规范科技服务职能。
加快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方式的创新,规范和强化公共科技服务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为目标,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发挥各级科协组织和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二
“十二五”时期,是辽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建设特大型城市,推进工业“五项工程”,壮大产业集群,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是工业总量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十一五”以来,围绕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以及市场、资金、人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30户,销售收入超十亿元企业1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户),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5%;资产总额110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从业人员14.5万人,是“十五”末的1.2倍,年均增长5.6%;实现销售收入1607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1%;实现工业增加值442.2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18.9%;实现利税139.7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2.9%。化工化纤塑料业、冶金及金属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建材业五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化工化纤塑料业实现销售收入529.2亿元,占全市的32.9%,年均增长18.2%;冶金及金属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9亿元,占全市的28.7%,年均增长27.7%;矿产建材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元,占全市的23.9%,年均增长58.4%;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占全市的8.8%,年均增长32.8%;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9.5亿元,占全市的4.9%,年均增长8.7%。矿产建材业、装备制造业、冶金及金属加工业发展持续加快。
二是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土地、资金、环评、电力等诸多问题,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全市共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62项,是“十五”的2.5倍,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8亿元,是“十五”的4.7倍。市、县两级政府给予重点项目各类政策资金支持8.6亿元,争取国家和省各类支持项目专项资金5.3亿元。年产80万吨pta、年产40万套高压共轨系统、年产60万吨铝合金工业型材等一批重大结构调整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辽阳石化公司实现了1000万吨炼油能力,精己二酸产能达到14万吨居全国第一;华兴集团天然脂肪醇产能达22万吨居亚洲第一;瑞兴集团二硫化碳产能达24万吨居世界第一;忠旺集团铝合金工业型材产能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并有一半产品份额出口北美、欧盟等发达国家;全市钢管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总产能已超过150万吨,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钢管生产基地;新风集团柴油机燃油喷射高压共轨系统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生产工艺技术形成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跻身国际先进水平;金兴集团中高档汽车内饰产品生产能力达到80万辆(份),综合竞争实力位居国内第二位;全市新上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配套建设11座大型水泥粉磨站,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1200万吨。通过实施大规模的钢铁、水泥产业升级改造,产业层次和水平大幅提升,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建筑钢材和水泥生产基地。
三是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五个新兴产业,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实施新兴产业项目105项,完成投资9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11.8%。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8家,占全市的5.8%;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利税2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4.3%和16.5%。
四是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十一五”以来,工业战线把工业集中区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突出抓好园区规划、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芳烃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市经济开发区、河东新城工业集中区、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辽阳县刘二堡工业集中区、灯塔铁西工业集中区等重点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到“十一五”末,主要工业集中区总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开发面积37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9多亿元、项目建设资金234多亿元;入驻园区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196户。芳烃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首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辽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辽阳经济开发区、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辽阳县刘二堡工业集中区、灯塔铁西工业集中区被省政府授予新城、新市镇建设“省级重点工业集聚区”。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全力打造芳烃深加工、工业铝材深加工、日用化工、高压共轨、钢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六个产业集群。
五是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力推进企业并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产品适应性调整,大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市工业累计开发新产品602种,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9%,比“十五”提高1.6个百分点;累计投入新产品开发资金近50亿元,是“十五”的2倍;多晶硅切割液等25种新产品荣获省政府“优秀新产品奖”,夏利n5轿车全内饰等23种产品被省认定为“专精特新产品”;忠旺集团、奥克集团进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行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4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户、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150户;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3种(枚),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95种(枚);建设省级公共技术平台4个。1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合作研发项目200多项。完成并购企业3户。
六是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阶段性成果,节能和循环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推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强力淘汰落后产能,资源、能源有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实施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67项,完成投资149亿元;关闭取缔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企业547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2.65吨标煤,比“十五”末的4.29吨标煤下降38.2%,完成省下达“十一五”目标的129.4%。
“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工业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少;部分企业管理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不高;企业家整体素质不高,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些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尚不适应企业新的发展需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工业经济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新的发展跨越为主题,牢牢抓住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和“科技兴企”战略,全面推进工业“五项工程”,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工业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加工制造向设计制造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转变,努力把辽阳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特大型城市。
(二)发展目标。
1.工业总量大幅攀升。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18%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实现875亿元,年均增长15%,力争实现1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2.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到“十二五”末,实现园区功能科学划分,新兴产业园区集约化发展,打造以芳烃精深加工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铝合金工业型材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高压共轨系统及配套产业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三个高端产业,培育10户占据行业制高点、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高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河东新城工业区、芳烃基地率先实现产业新型化,灯塔日用化工产业集中区、佟二堡皮装裘皮产业集中区、刘二堡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向阳高压共轨产业集中区实现园区专业化。
3.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打造支撑现代工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0户;开发新产品1000种,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达到30%;构建起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研发体系。
4.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构建起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增强科学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重点任务。
1.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要不断发展壮大独具我市特色的六大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努力实现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力争经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每个集群拥有3-5个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六个重点产业集群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000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和销售收入均占全市的75%。
四、碳。
五、碳。
九、碳十等五大产业链,形成聚酯及特种聚酯、酰胺、塑料及深加工、合成橡胶及加工、精细化工等五大产业。到2015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从业人员2.5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全面建成全国最大的芳烃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工业铝材产业集群在辽阳河东新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做大做强忠旺集团,围绕挤压管、棒、线、型材和冷热轧制板、带、箔等新型铝合金材料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交通运输、石化、模具、机械与装备制造等深加工产业。新建、引进工业铝材深加工企业40户以上。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50户,从业人员2.7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铝材高端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心。
高压共轨产业集群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以新风集团为依托,建成国际先进、全国最大的高压共轨及配套产业基地。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从业人员1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基本建成世界先进、全国最大的高压共轨及配套产业基地。
日用化工产业集群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以辽宁华兴集团为依托,引进宝洁、白猫、纳爱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发展独具特色日用化工终端产品,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日用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4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超100户,从业人员1万人,年销售收入200亿元。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日用化工产业基地。
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以刘二堡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为载体,建成东北地区特色钢材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高强度建筑钢材、大型锻铸件、石油专用钢管、特种钢材制品等专用、特种钢材高端产品,加快钢材产品交易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7平方公里,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0户,实现改造升级企业30户,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从业人员2.5万人,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建成东北地区特色钢材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以辽阳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建成沈阳经济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汽车配套、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从业人员1.8万人,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建成沈阳经济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十二五”时期,要全力构筑新兴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五个新兴产业。
精细化工以芳烃基地、灯塔铁西日用化工集中区为重点发展区域,依托芳烃、烯烃等基础化工原料,大力开发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开发环境友好型涂料,防腐专用涂料,环境友好型颜料,特殊用途颜料,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型胶黏剂产品,新型催化剂,电子化学品,水处理剂,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新型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工等精细化工终端产品,强力推进年产20万吨表面活性剂、年产10万吨减水剂等37个重点项目建设。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50亿元。
新材料以河东新城工业集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大力开发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围绕忠旺集团挤压管、棒、线、型材和冷热轧制板、带、箔等新型铝合金材料,重点发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交通运输、石化、模具、机械与装备制造等特种铝型材金属新材料,全力打造工业铝及铝合金产业集群;围绕辽化、芳烃基地,重点发展上下游一体化的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弹性体、复合材料、塑料合金等化工新材料。强力推进年产200万吨特大高精铝及铝合金板带箔项目、年产20万吨ptt树脂等16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130亿元。
先进装备制造以辽阳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打造以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为主的汽车配套产业集群;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着力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发展柴油机整机、大型数控机床、工程设备等整机成套设备;加快建设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提升基础元器件和关键零部件、加工辅具基础配套水平,提高系统设计技术,推进水力/风力发电机组核心部件、汽车内饰等配套产品升级;全面掌握新型造纸机械、时速200公里以上轨道交通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强力推进年产200万套高压共轨系统、年产200台(套)大型数控滚齿机床等25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32亿元。
电子信息以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河东新城工业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把握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依托新兴产业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重点发展高精写写帮文秘助手波指示雷达、高精度铜板带材、新型漆包线、集成电路、smd表面贴装石英晶体等电子信息产品以及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软件产品,不断提升独具我市特色的数字矿山、数字城市软件产品水平。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应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强力推进年产3000吨电子信息产品用微细绕阻线、聚进科技it产业园等10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0亿元。打造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以灯塔地区、弓长岭地区、辽阳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把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与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重点节能环保工程、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治理,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产业企业,积极开发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全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构建经济、节能、环保、清洁、安全的节能环保体系。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组件、地热机组、镍氢电池等产品。重点开发推广应用替代燃煤锅炉节能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开发生产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工业废液资源化利用等关键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引进消化吸收生活垃圾发电和生产水泥新技术,研究开发尾矿、矿渣等综合利用技术。强力推进华能电厂、沈煤煤矸石电厂二期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80%以上,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达100%,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将灯塔市、弓长岭区打造成全省矿业开发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3.强力提升传统产业。
“十二五”期间,要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为突破口,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加速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钢铁加工、矿产建材3个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石油化工以辽化为依托,以芳烃基地为重点发展区域,以140万吨/年重整及100万吨/年px芳烃联合装置为龙头,按照“炼化一体、集约化模式和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的要求,提高原油加工能力和水平,扩大重整规模,提升芳烃生产能力,延伸石化产品加工深度。强力推进年产16万吨已二酸、年产15万吨环氧丙烷装置、庆化整体搬迁改造等27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100亿元、利税165亿元。打造国内最大、国际重要的芳烃生产基地。
钢铁加工业以辽阳县刘二堡为重点发展区域,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合理布局、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优化品种结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重点发展石油输送专用管、400兆帕以上高强度建筑钢材、大型锻铸件等高端钢材品种。强力推进年产100万吨高速线材、年产30万吨石油专用管、年产200万吨铸锻件产业园等26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利税80亿元。
装备制造业以辽阳经济开发区、白塔铁西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围绕大型宽幅高速造纸机械、锻压机床、制药机械等传统装备产业,加快提升企业规模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两化融合,全面实施退二进三,通过企业搬迁升级改造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提升。大力推进辽阳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搬迁、富奥辽阳弹簧有限公司搬迁等35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40亿元。
矿产建材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提升铁矿采选、水泥两个重点产业发展水平。整合铁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规模和装备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铁矿产品加工深度,配套建设铁矿球团生产企业。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水泥行业联合重组,建成全省重要水泥产业基地。强力推进年产400万吨铁矿石和120万吨铁精粉、5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等19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利税70亿元。
4.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培育品牌效益,做强皮装裘皮、农产品加工两大优势特色产业。
皮装裘皮以佟二堡皮装裘皮集聚区为重点发展区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建成功能设施完备的大型综合购物商场100万平方米,引进和创建知名品牌50个,高档皮装裘皮加工企业1000户,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50亿元。打造东北亚地区最大最强的皮装裘皮产业基地。
农产品加工以灯塔市、辽阳县为重点发展区域,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装备水平,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重点发展大豆深加工、肉制品加工、果蔬深加工以及特色轻工纺织产品,构建东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强力推进10万头肉牛屠宰深加工、年产20万套汽车成型毯、年产1000万件高档家具等18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利税30亿元。
(四)保障措施。
1.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充实完善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沈阳经济区我市的4个新城和4个新市镇规划建设,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大手笔科学规划建设与新城、新市镇相适应的工业集中区和产业体系。二是加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高集中区承载能力。每个工业集中区每年用于基础设施投入不低于5亿元,重点工业集中区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0亿元,为引导企业和项目向集中区集聚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三是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建立催生产业生成、适应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发展新的体制机制,赋予工业园区引领现代工业发展新的管理职能。
2.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围绕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强力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谋划、推进、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牵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积极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环评、电力等问题,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力推进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较强牵动力的5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力促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到“十二五”末,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00项、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00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50项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力争达到25%;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30项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新增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100个(枚)。二是强化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抓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紧密科技研发战略联盟,大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培育10户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四是全力推进企业并购工程。充分发挥全市基础条件好、外向度高、行业优势强的骨干企业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并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和产品档次升级,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20个企业并购项目,力争掌控3-5项世界顶级核心技术。完成企业并购15户,实现并购额1-3亿美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五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管理能力、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加快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带有项目或科研课题的专业带头人,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到“十二五”末,培育优秀知名企业家100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0.5万名、各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0.5万人、高技能人才0.5万人。
4.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一是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和空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开展工业集中区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支持重点企业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的合资合作。三是突出抓好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精细化工、工业铝材、高压共轨系统等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鼓励骨干企业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5.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二是设立工业“五项工程”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每年安排一定配套资金,为“十二五”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各金融机构在对大中型骨干企业提供重点支持的同时,对小企业要积极运用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支持发展。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对重大工业项目投入,保障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四是强力推进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技术改造、联合重组等多种举措,鼓励和支持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500户)。其中,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到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7户;销售收入超十亿元企业达到50户。
6.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强化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管理机构,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年耗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节能。到“十二五”末,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2.05吨标准煤,年均下降5%以上。二是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重点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80项,完成投资270亿元。到“十二五”末,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大幅提高,粉煤灰、煤矸石等主要工业废弃物和化工废渣当年利用率达到100%。三是强化节能监管。大力实施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能效对标管理,开展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提高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效对标整体水平。到“十二五”末,重点用能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科学编制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强化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监管。到2013年底,我市凡属淘汰标准范围内的落后产能基本淘汰,建立起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7.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一是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建立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在重点工业集中区或产业集群加快构建起面向广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应用、信息服务、人员培训、质量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产品交易与物流配送、金融风险投资、金融担保等公共平台。三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强化对重点企业煤电油运气和流动资金协调,优先保证重点企业生产要素供应。通过组织召开产品推介会、产品说明会、产品博览会、集群配套产品交易会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三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经济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活力明显增强、消耗不断降低、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进入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形势变化,超前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过硬措施,设立亿元规模骨干企业临时还贷周转金,实施“两暂停一严禁一规范”,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坚定了企业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信心,保证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2009年,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以“重点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加大投入,调优结构,积极推进工业调整振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运行主要运行特点:
加1818户。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1%,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5.3:55.2:29.5调整到2009年的12.4:54.6:33。
(二)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结构日趋优化,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突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明显、区域比较集中、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化体育用品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2009年,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集群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4亿元,实现利税283亿元,利润141亿元,分别占比重的73.8%、73.4%和71.8%。其中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四大优势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7亿元,实现利税243亿元,利润119亿元;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体育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0亿元,实现利税93亿元,利润46亿元。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完成产值7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5%,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产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09年的61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由17家发展到34家,过20亿元的由4家发展到17家,过30亿元的由3家发展到7家,过50亿元的从无发展到2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48家,比2005年增加552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达48家,比2005年增加27家,过3亿元的企业达15家,比2005年增加12家。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趋势看好,我市工业快速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
有利因素:从国际经济形势看,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触底企稳,出口加速下滑势头将得到抑制,下一步,国际市场需求将会增加,出口企业的订单数量有望进一步回升。从国内因素看,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们直接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我市因素看,国家正在制定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两大“国字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提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京沪高铁、德大、济邯等铁路和德滨、济乐等高速公路的集中建设,都使德州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也为我们发展工业经济带来了难得良机。
剩成为“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更为紧迫。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基础条件,“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工业经济既面临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全新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战略转型任务,和国内外经济全面复杂带来的严峻考验。
面对上述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驾驭局势、趋利避害的能力,努力实现我市工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经济总量。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50亿元,年均递增15%;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年均增长16%;利税850亿,年均增长15%。
——工业结构。到2015年,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0户;特别是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5%以上。
——重点企业。到2015年,争取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过50亿元企业10家。
四、“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调度分析,确保目标实现。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扩大监测范围,完善监测调度,抓好重点企业运行的组织协调、监测分析和调度服务,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和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搞好预测预警,有针对性地谋划,研究应对措施。搞好节日生产调度,保证节日期间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二是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十二五”期间,重点是抓好市场转型,实现单一市场向内销外销均衡型的转变。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消费政策,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增加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创新营销方式,以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及“网上世博”等为契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加强供需衔接,努力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不定期的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国家信贷政策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掌握企业资金需求数量,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有利于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体系和工作平台,努力保障企业资金供求总体平衡。
四是加大淘汰落后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务院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若干意见要求,突出建材、钢铁、电力、有色、造纸、棉纺等重点领域,继续抓好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腾出市场空间。要把淘汰计划分解到市,落实到企业,加强调度检查,确保工作进度。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四
近年来,工业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合肥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更以其独特的工业景观成为了工业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在我最近的一次合肥工业旅游中,我不仅对合肥的工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工业旅游带给人们的意义有了新的感悟。以下是我对合肥工业旅游的心得体会。
首先,合肥工业旅游让我深刻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很多人对工业抱有偏见,认为工业只是一些烟囱和机器的堆积,缺少美感。然而,在合肥的工业园区参观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现代工业创造的景观不仅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元素,还展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成果。比如,在巧妙运用绿化和水景的烘托下,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群体别具一格,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感的启迪。
其次,合肥工业旅游激发了我对民族工业的自豪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合肥的工业区域集聚了众多的国民经济龙头企业。参观这些企业的过程中,我对中国工业的发展高度评价。这些企业既有华为、富士康等走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巨头,也有安徽七力、合肥通用等在行业中拥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这一切都让我体会到,中国工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不仅实现了从跟随他人到引领者的转变,更开创了一条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深深的自豪。
此外,合肥工业旅游还加深了我对工业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在过去,城市的工业区总是与污染沾上较多的关系。然而,合肥的工业区不仅实现了工业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更将工业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参观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科研机构所处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完全打破了我对工业园区的传统印象。这让我明白,工业既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最后,合肥工业旅游启发了我对工业旅游的未来发展的思考。工业旅游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和厂房,而是以人为中心,通过融入艺术、文化等元素,为游客创造出独特的旅游体验。合肥的工业旅游模式将带给我更多的灵感,我相信,通过将工业旅游与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相结合,我们可以开创出更加多样化和具有趣味性的旅游方式,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心灵享受。
合肥工业旅游体验使我对工业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我对中华工业的自豪感,增进了我对工业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也让我思考了工业旅游的未来发展。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工业旅游将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旅游方式,同时也有望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合肥的工业旅游之旅让我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工业的魅力,也使我对工业旅游充满了期待。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五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作为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自主招生资格高校之一,我校2017年继续面向全国各省市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需要,切实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
一、领导机构。
我校招生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在招生领导小组领导下,招生办公室具体实施选拔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具有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以下报名条件之一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1.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获得者(具体竞赛名称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全国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可持续发展能源、工程、环境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2.理科学业表现特别突出,对我校自主招生某一专业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有志在相关领域发展,并具备显著的'相关学科特长和一定的创新潜质者。
三、招生专业、计划。
我校2017年自主招生总计划数300。
四、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3月18日08:00—4月2日23:30。
2.报名网址:登录“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zzbm/)注册、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填报我校志愿。
3.材料要求:
(1)自主招生申请表。含基本信息、中学信息、成绩信息、志愿信息、综合信息等。申请表由系统生成打印后,考生亲笔签名,中学负责人签字。
(2)证明考生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各类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
(3)高中阶段成绩证明。含五个学期期末成绩及模拟成绩(须注明单科满分)、年级排名(按文理排名,如中学不提供排名者请出具证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成绩复印件。
(4)个人陈述。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学科特长及取得的成果、选择合肥工业大学的理由、进入大学后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不超过1000字。要求手写并签名。
(1)(2)(3)类材料均须加盖中学公章。考生必须全部上传申请材料至报名平台。不需要邮寄纸质材料。上传扫描件申请表编号必须与系统一致。所上传的申请材料必须使用扫描件,不要采用翻拍方式,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如上传申请材料不完整、不清晰,我校不予审核。
4.确认志愿。2017年报考我校自主招生的考生,报考高校总数不得超过2个。
五、选拔程序。
(一)审核。
我校将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评审组对考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初审合格名单,并报我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初审合格名单将于4月30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站和“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10天;公示期结束后,考生可登录“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zzbm/),系统显示“初审通过”者正式取得参加我校自主招生考核资格。我校不发书面通知。如发现考生材料有弄虚作假情况,一经查实将取消相关考生申请资格,并报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
(二)确认考试及缴费。
初审合格的考生须于5月1日—5月20日通过“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确认是否参加我校自主招生考核并缴纳报名考试费。根据皖价费函【2015】45号文件精神,我校自主招生报名考试费为120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交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考核资格,学校对交费成功的考生不做退费处理。考生可于考核前一周登录“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三)考核。
1.考核形式及内容所有取得自主招生考核资格的考生均需参加面试,按面试成绩择优选拔。
面试专家组由3位及以上相关学科教授组成,专家独立打分,综合评价。专家名单和考生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杜绝暗箱操作。考核过程全程录像。
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心理素质、对中国文化常识认识与理解的广度与深度等。
2.考核时间和地点。
注意事项:
(1)现场报到查验身份证及所有报名材料原件。审核通过者准考证盖章生效,方可参加面试;未报到者,材料不全或者不实者将取消面试资格。
(2)具体报到及面试安排届时详见网页公告或短信通知。
3.资格认定及公示。
按照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我校将依据面试成绩,择优确定入围合格考生名单。
入围合格考生名单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6月22日将上传我校本科招生网站及“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
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最终确定入围合格考生名单,并将名单报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院备案。届时考生可登录“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查询是否获得入围资格。我校不再单独发放合格证。
六、录取办法与优惠政策。
获得我校2017年自主招生入围合格考生,均需参加2017年高考。
(一)志愿填报。
1.批次:入围合格考生须在自主招生批次填报合肥工业大学(不含宣城校区),具体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以考生所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规定为准。
2.专业:入围合格考生填报1-3个专业志愿。建议填“专业服从”,否则存在退档风险。
(二)录取优惠政策。
1.优惠分值。
(1)入围合格考生高考成绩最低达到我校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一批次同科类最终模拟投档线下30分以内,且不低于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第一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
入围合格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我校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一批次同科类最终模拟投档线10分以上者,确保第一志愿专业录取。
(2)入围合格江苏省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江苏省本科第一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成绩要求1个a、1个b及以上,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
入围合格上海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
入围合格浙江省考生高考成绩达到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15分,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
2.录取说明。
(1)根据入围合格考生高考成绩总分、经公示的优惠分值、我校最终模拟投档线决定录取与否,原则上于本科第一批次前完成录取。
(2)我校最终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所有高校在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
(3)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省(直辖市、自治区)入围合格考生按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3.通过我校自主招生录取的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励获得者,入校后直接进入“创新实验班”相关专业培养(根据志愿结合面试成绩择优确定专业)。“创新实验班”旨在探索和实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行小班、导师制,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及奖学金等方面均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注意事项。
1.自主招生及招生专业,均在生源地自主招生入围合格考生中进行排序,与非自主招生考生不作比较。
2.非我校原因导致考生未能享受自主招生政策的,我校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3.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执行。
七、监督机制。
1.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自主招生工作。坚持做到程序规范、办法公开,加强自主招生规范管理。
2.学校未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自主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3.初审合格名单、入围合格考生名单、录取名单均实行三级信息公示。
八、联系方式。
本科招生网:
e-mail:hfutzb@。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六
根据《徽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徽州区“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期间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支撑体系和保障措施。规划的制定为徽州区未来五年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促进徽州区加快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徽州区政府将通过制定规划,调动全区人民的积极性,确保完成“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
一、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
“十一五”期间,我区工业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着力点,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招商引资,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1.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末,全社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7.85亿元,同比增长71.1%,实现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税3亿元,同比增长6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100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技改投入10亿元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6%。
2.经济运行质量步入良性循环。我区获得省“专精特新”企业7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户,高新技术企业10户,高新技术产品20个。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个,省级著名商标7个,省名牌产品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户,获得各种专利67项。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企业38户,通过iso14000环保认证企业5户;获得外贸自营进出口权企业65户。
3.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以“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一区三园”建设,园区新增开发面积5.43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区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户,新增税收收入超百万元企业30户。
(二)“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区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基础进一步夯实,在精细化工行业已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制约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需继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需要转变。与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扎实推进“工业提升”行动计划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和规模有待进一步做大。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4%和15%,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现有的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具有较强带动性的大企业和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招商引资和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连创佳绩,但企业规模不大、投资力度不足、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强,对调整经济结构起到的影响不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虽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其所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仍然不大,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多,工业投资不足问题依然显著。
三是人才培育和融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致使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现象日益严重,对行业的发展已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大部分企业由于技改、研发等投入致使资金周转不畅,流动资金短缺现象突出,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严重影响到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步伐。
推动由出口导向、投资拉动转为内需、消费为主战略的政策,为徽州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2.省市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促进经济有利增长,全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三条高铁”和“黄山北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徽州区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3.自身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徽州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拥有一批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和具成长性的新经济增长性企业,增长能力可持续释放,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园区拓展为主题,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加强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加快“一区三园”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和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加快工业化和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2.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的原则。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分工地位,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壮大提升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努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3.坚持优势产业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我区优势特色产业,发挥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专业镇和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强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步伐,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环境、制度和市场等优势,着力形成自身的特点,突出重点把主导产品做大,集中力量把支柱产业做强。
4.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原则,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品牌和商标,加强科技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培养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5.坚持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的原则。把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拓展循环经济工作,积极发展绿色化工、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等绿色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徽州经济优质绿色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五个显著提升”。一是工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两番,年均递增32%,工业增加值总量达45亿元。
二是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120户,比“十一五”末翻番,其中园区企业占95%以上,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80%以上。培育20亿元产值企业2户,培育10亿元产值企业2户,亿元产值企业达35户。
进出口完成1.7亿美元。
四是工业技改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完成工业技术改造60亿元,年均递增40%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户,国家驰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20个。省级名牌产品20个,国家名牌产品实现零的突破;上市企业3—5户。
五是园区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园区新增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新签招商入园项目200个。园区竣工项目10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实现税收收入7亿元。
四、主要任务。
按照“提升企业形象,加快产业发展,打造千亿园区”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扎实推进“工业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形成以新型精细化工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强力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引领、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作为增强全区工业经济实力的主要抓手。加快新型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的集聚和资源整合,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形成以恒远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皖南机床为龙头的机械电子产业集群,以通源服装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谢裕大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集中财力、物力,培育、发展现有的产业规模,实现企业迅速扩张裂变,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紧紧抓住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的机遇,广泛宣传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着力把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关联度大的产业链。以黄山精制药业为龙头,加大科研投资力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逐步形成集聚度高的新兴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生物医药及其他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家,产值70亿元以上,形成3个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把发展工业的重点放在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优势,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集中力量建设好“一区三园”(徽州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低碳经济园、总部经济园)。以深入实施“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为载体,扩张园区发展空间,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园区环境和入园项目建设力度,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化推进的示范区。以化工企业搬迁为契机,加大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进园区升级改造。发展供给型和配套型企业,打造以化工原料及产品、建筑建材、电子信息和商贸流通等现代化服务基地。
(四)扩大投资规模,强化产业发展保障。
科学把握合理的投资方向,使投资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把投资的着力点放在规模效益突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上,在抓投入中优化产业结构,在上项目中提升产业层次。全力推进对上争资,增加资金投入来源,结合区情实际,突出发展所需,积极论证、包装、储备、编报一批对接性好、牵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提高项目编报质量,扩大对上争取资金份额。积极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激发民间发展活力,真正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主导的良性循环。
(五)发展循环经济、总部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施建设,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建设集中供热、集中治污、集中脱盐设施,实现污水和二氧化硫集中治理、盐集中综合利用。建立企业内部、企业间、园区内外资源“三大循环体系”,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和严格的考核体系,坚持项目预审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杜绝不符合产业政策、“两高一低”项目入园。围绕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抓好重点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提倡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绿色”发展。
五、支撑体系和保障措施。
(一)突出做好政策落实,加快工业发展步伐。
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关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实行的有利政策机遇,认真执行区政府已经出台的《关于印发徽州区促进城循环经济园入园企业建设和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徽州区加快打造千亿园区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强化抗风险、抢机遇、保稳定、促发展的意识,全力以赴保护和支持企业发展。
(二)全面拓宽发展思路,加速工业结构调整。
以园区整体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东低碳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降低化工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科技为动力加快调整步伐,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坚持走“产学研”之路,吸引科技、管理等高技能人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等,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早日实现“工业强区”目标。
(三)推进园区经济建设,加快工业项目建成实施“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加快徽州经济开发区低碳经济园二期、三期、循环经济园、总部经济园的建设。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创名牌产品等谋划项目,做到高起点、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避免盲目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努力培植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工业招商质量。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环境和产业优势,实施重点区域招商,不断扩大工业招商覆盖面,积极引进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协作配套型工业企业,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配套,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五)创新金融工作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通过政府协调,促进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创新融资方式,鼓励优势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规范民间资本进入融资市场的运行与管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通过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鼓励企业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实行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运用erp系统等先进管理模式,促进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大力推动企业通过互联网推销产品、收集市场信息和技术情报,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实力。
(七)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打造创新型人才培育平台。
引进熟练掌握实用技术的技能人才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我区工作,结合我区产业特色,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有效地合作机制,加强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建立对高级人才的奖励制度,加快培育形成一支高素质、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企业家队伍,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在我区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七
(一)报考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同时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8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8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领域外,报考我校其他学科和专业领域的考生,须英语通过国家四级(成绩为425分以上);且还应有地市级以上科研获奖证书(排名前2位)或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有与本学科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其他报考附加条件同上面第(3)点)。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三)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四)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中1、2、3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六)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中1、2、3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3.满足我校管理学院的报名资格审核条件,资格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网上报名。(具体审核程序请咨询管理学院)。
(七)我校全日制各专业、领域(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和工程硕士中项目管理领域外)均接收推荐免试生。推免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进行。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查询我校招收推免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复试及待录取通知。(最终推免生录取名单及新生学籍注册均以“推免服务系统”备案信息为准)。
未涉及其他报考情况、报考条件以教育部有关文件为准。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八
可谓是合肥工业大学在当今高科技实力与高素质人才角逐中制胜的“杀手锏”,也是合肥工业大学人数最多,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专业,该专业提倡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涵盖原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设计及制造、机械电子工程、汽车与拖拉机和真空技术及设备等九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多面手,很多单位都抢着要!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是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学院拥有现代测试与制造质量工程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现代精度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测量实验室、“211工程”重点建设研究室等研究基地,设有中心实验室、本科生、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践条件。
车辆工程。
是在合肥工业大学原汽车专业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新专业,也是这个学校的一大亮点。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如汽车底盘系统的智能控制、车辆动力学与现代设计技术等都是走在前端的学科。在这里学生不仅要学习车辆设计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车辆制造、营销以及管理等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合肥工业发展规划篇十九
在合肥工业旅游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参观了许多精彩的工业景点,也体验了工业发展的魅力。感受深刻的同时,我也对合肥工业旅游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合肥的工业景点令人印象深刻。我参观了合肥光电科技园,这里集聚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光电企业,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技创新,这里的企业技术水平非常高。参观时,我被这些企业的先进设备和高效生产流程所震撼。此外,合肥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业景点,如合肥经开区、安徽汽车城等,让我感受到了合肥工业的繁荣景象。
其次,在合肥工业旅游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工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合肥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工业经济发达,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成为全国工业经济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工业园区,我看到了大量年轻的技术人才忙碌的身影,他们是合肥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我还参观了合肥的一些创新创业基地,看到了一些年轻的创业者正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些创新创业的力量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合肥的工业发展具有无限的潜力和活力。
再次,合肥工业旅游让我对工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就业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在工业景区,我看到了很多农村转型城镇的成功案例,这些转型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福祉,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农业转向了工业。这使我更加明白,发展工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后,合肥工业旅游让我更加明白合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合肥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在工业园区,我参观了一些科技成果展示厅,看到了许多科研人员和企业合作取得的成功,他们的技术成果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工业的进步。通过参观,我更加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合肥工业旅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切感受到了合肥工业的繁荣景象和无限的发展潜力。我意识到,工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同时,我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工业发展的关键。合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推动工业的发展。我对合肥的工业发展充满信心,并期待着合肥工业的更大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14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