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个思考自己成长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机会,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在写作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数据和事实,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以下是关于总结的一些经典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总结写作上提供一些参考。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也正因如此,对石油工程钻井技术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石油工程导论总结论文,欢迎阅读。
而如何做好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也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该文研究者既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从我国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现状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并分析了现今石油工程钻井的主要技术,最终提出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广大同行在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中起到有益的参考。
伴随着我国高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生产工艺,开采设备已经在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满足了国内社会经济生产对石油的需求量。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做好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研究、创新以及完善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该文研究者即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与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发展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勘探与开发,石油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水平被引入到石油工程技术中,使整个世界的石油能源格局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与此同时我国的石油工业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多段压裂增产改造以及水平钻井完井技术的使用,更是大大的增加了我国油气的储备量,并从传统的地表开采转向深层、海洋等高难度的油气藏领域,大幅度的提高了我国的油气产量。也正因如此,进一步做好石油工程钻井技术与装备的创新、改善,则成为现今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
2.1井下控制及测量技术。
信息传输、控制技术以及井下测量在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这些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石油钻井的自动化发展,并且增大石油产量。因此,井下控制及测量技术也是石油钻井技术中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石油钻井装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逐步实现了钻井装备的国产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对石油工业的控制与掌握。尤其是大功率钻井泵、机械式钻井、电动式钻井等先进钻井装备在石油工业上的应用,更是将我国的石油工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并已初步形成规模。
2.3井控技术。
井控技术,是指形成井下压力检测盒预测的技术。目前,我国在井控技术上已经能够做到四级井控的压井技术以及掌握了各种方式的实施技术。同时,一些井口装置与井控装备也逐步实现了国产化,并迈入国际化市场。其中尤为突出的则是石油钻井中的油井灭火技术,俨然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3.1我国对石油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
可以说无论是任何行业,其在生产中都离不开石油资源,也正因如此,对石油的需求,也推动了石油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目前我国各项经济事业发展迅猛,对许多工业行业而言石油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在巨大的石油需求下,引入先进石油钻井技术的同时,不断的完善石油钻井技术,进一步提高石油的勘探、开采质量与产量,早已成为石油工业的重中之重,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石油工程钻井技术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
3.2我国政府对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创新持鼓励态度。
创新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根本。尤其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任何行业包括石油工业在内,想要得以持久发展就必须拥有创新意识,与时共进。而我国政府对石油钻井技术的创新意识始终持鼓励态度且为其提供必备的政府支持,而这也就成为我国钻井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同时,也可以看到,在近20年的石油工程钻井技术发展中,我国的石油工程钻井技术与时俱进,不仅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国产技术水平也在石油工业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巩固。目前,我国的石油工程钻井技术水平俨然已经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
3.3对石油工业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石油资源,作为社会基础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布建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而言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正因如此,我国始终将发展石油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根本给,并对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仅在石油工程钻井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还将石油工程钻井技术列入到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之中,这为推动我国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世界上的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总结来说,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深入、更加迅速、更加经济、更加环保和更加安全。伴随着这样的发展趋势,石油钻井技术在满足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之外,还可以使石油的勘探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尤其是通过分析,可以得知石油钻井技术的特点就是高技术、高投资、高汇报以及高风险。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钻井技术势必会向着集成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而不断的完善。并实现在石油钻井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从功能构建一跳传统意义上的石油通道向着提高开发采收率以及勘探成功率方面转变。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最大化的增加石油产量,所以,在未来的工作中,这就要求了广大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科研人员、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钻进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研发出更先进的钻进技术满足国内石油需求,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总之,石油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其不仅对我国的基础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还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因如此,发展好石油产业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关键。而钻井工程技术恰恰在石油工业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也可以说进一步提高与创新钻井技术早已成为做好石油工业产业的重要基础,值得广大工作者深入研究与探讨。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二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频发,对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设出高质量、高安全性的工程项目,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具体分析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及优化措施,希望对提高建筑工程的监理水平有所帮助。
建筑工程监理是一项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主要指的是业主委托监理单位,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安全、造价以及进度,管理合同、信息,并协调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
建筑工程监理根据不同的工程阶段主要分为设计监理和施工监理,在设计阶段的监理主要是为了确保设计的质量和时间等目标满足业主的要求,而对设计项目进行的有效监理工作;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是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满足业主的要求,而对施工阶段的施工工序以及各个环节的监理。
同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
在开展监理工作时要坚持公正、诚信、守法以及科学的准则,保障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2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
施工质量控制是监理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评价和调整工程项目进程,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全局控制、协调各方合作关系、审查施工方案以及工程质量验收。
有效的工程监理工作能够监督和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并督促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地整改,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第二,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监理人员要全过程跟踪施工进度,并根据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变化及时对施工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内部要求的变化、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等众多因素,从而实现各施工工序和施工内容的进度相平衡,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建设。
第三,合理控制建筑工程的投资。
监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投资进行合理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评估工程造价、跟踪和调整各项成本费用的消耗,是一项全过程的管控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投资的全过程中开展。
此外,还要与社会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进行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一项长周期的、高效益的施工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第四,充分协调各参建方的关系。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参建人员众多,这就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组织,监理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进行妥善、有效地处理,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第五,管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资料。
每个建筑工程的规模、使用要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各方协议、资金流、物资采购及使用、机械设备配置等诸多方面的资料管理也不相同,监理人员应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对这些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便于以后的查阅,明确施工的内容和职责,是对建设细节进行相应的调整的重要依据。
2.1完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最基本内容,监理工程师在开展监理工作时应遵循预防为主和事前控制的原则,抓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以及各施工工序的管理等环节。
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和奖惩机制,用规范的标准和数据对施工人员加以指导,重点检查土建、电气安装以及暖通工程等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严格监督其过程,以保障整改后的质量符合要求。
另外要加大检测、核实施工材料的配用,例如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2.2加强进度控制。
监理人员根据施工总进度目标书,将各施工项目具体分解为季度、月、周进度计划,并按时检查、监督及管理协商各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程度,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整改策略并加强监督其执行落实效果。
同时对于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的施工工期的施工项目,监理人员要与建设方充分协商,按照合同的规定采取例如索赔、赶工等进一步的措施;对于非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应及时予以办理签证并报告甲方代表。
另外,监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监理报表反映具体的进度情况。
2.3强化造价审核。
将甲乙双方的承包合同和投标报价分解并制成工程量清单和造价表、进度款拨付计划表等,承办商根据工程量编报月进度款申请,各监理人员核准自己所负责的已完工并质量合格的工程量,并对工程的正常进度量进行有效的规整,将根据详细的造价清单计算出的应付额报表上报给总监理,之后总监理进行核准,甲方根据总监理核准无误后签发的月进度款付款通知进行审核拨付。
针对没有监理签发的付款通知甲方不予以付款。
2.4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时监理人员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合同审核承建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并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初步验收,对使用功能复杂的建筑工程还要开展系统功能试验、检测。
对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并对照整改要求逐项进行核查、落实,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满足业主的要求。
同时勘察设计单位也要充分参与到竣工验收工作中。
3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监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涉及环节多以及工作内容复杂的工作,应将其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三
2、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围标现象探讨。
3、地方政府对公共建设工程监督过程现状及问题研究。
4、基于并行工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务研究。
6、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研究。
7、实验室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8、建设工程项目设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对策研究。
9、场地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10、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研究。
11、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12、建设工程施工进度bim预测方法研究。
13、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
14、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研究。
15、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
16、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的理论与实现方法研究。
17、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研究。
18、建设工程合同效率研究。
19、建设工程契约信用制度与体系构建。
2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21、论路基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变更处理。
22、论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3、论工程造价的审核。
24、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5、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实施多项目的协同管理探讨。
27、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28、浅谈工程招投标报价的标底编制问题。
29、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探讨。
30、论建设工程价格的合理确定。
3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3、论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
34、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35、论工程质量失控原因及质量控制管理。
36、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7、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及质量管理问题。
38、论工程施工过程中综合危害的防治。
39、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方法探讨。
40、建设工程施工索赔与技巧。
41、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滞后原因分析及对策。
42、论住宅小区工程监理。
43、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44、论施工过程合同的管理。
45、论工程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
46、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中监理的`作用。
47、房地产市场调整考验政府执政能力。
48、房地产交易中“柠檬市场”分析。
49、基于金融创新的廉租房融资途径探究。
50、对“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的思考。
51、小产权房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52、政府在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中的作用。
53、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54、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55、小城镇建设中房地产开发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56、工程索赔方法探讨。
57、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8、论小户型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59、房地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博弈观。
60、建立保障性住房运作机制探讨。
61、产权论视域下的小产权房问题探究。
62、我国当前商品房价格过高的原因分析。
63、试述合理的建筑产品价格体系建立的对策。
64、论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制。
65、论我国工程招标投标制的完善。
66、论工程招标的优化方法。
67、浅谈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方法。
68、浅议施工企业安全控制管理。
69、工程项目施工投标管理研究。
70、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研究。
71、工程项目设计合同管理研究。
72、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及控制。
73、工程项目施工时间管理研究及控制。
74、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及控制。
75、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76、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77、工程项目施工索赔管理研究。
78、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研究。
79、工程项目设计成本控制。
80、工程项目设计进度控制。
81、工程项目设计成本控制。
82、工程项目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报价比较分析。
83、工程项目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研究。
84、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模式选择比较分析。
85、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
86、房地产开发项目时间控制。
87、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
88、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控制。
89、房地产开发项目决策管理研究。
90、房地产开发项目营销策划研究。
91、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市场分析。
92、房地产价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
93、房地产价格评估市场化研究。
94、物业管理市场培育研究。
95、物业管理费用测算研究。
96、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分析。
97、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研究。
98、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99、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市场培育研究。
100、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营销策划研究。
10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与实践。
102、代建制项目管理方式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研究。
103、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决策与对策分析。
104、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105、基于cic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集成管理研究。
106、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107、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研究。
108、沈阳化工建设工程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109、建设工程招标评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110、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研究与应用。
111、建设工程项目群管理研究。
112、业主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概念模型及其测评方法。
11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
114、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15、建设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研究。
116、某招标公司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及规范化研究。
117、中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18、建设工程全面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119、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0、建设工程招标评标方法应用研究。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四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层建筑成为都市建筑的潮流,然而高层建筑施工对施工技术却有更高的要求。一旦某个技术环节出现了差错,那么不但会威胁到居民的安全,还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殊为不利。为此,就需要加强高层建筑关键施工技术的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要求,以期对高层建筑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关键技术。
现代都市中,高层建筑是主要建筑结构,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城市的科学技术可以从高层建筑施工上看出来,高层建筑施工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当今的城市中,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而能够技术对建筑施工质量影响甚大,为此,加强对高层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相较于多层建筑,高层建筑施工有自己的特点,具体如下:
1.1建筑地基深。
稳定性对高层建筑至关重要,地基深度有一个硬性的要求,那就是要在建筑整体高度。
1/12以上。打桩时候所需桩基,也需要在整体高度的。
1/15以上,至于那些不包括桩基的长度,也要在地下室空间的高度。正因如此,一般的地基都有5米深,如果建筑属于超高层,地基的深度则需要超过20米。总的来说,地基施工十分复杂,如果施工地带是软土的话就更加复杂,故而施工时间以及成本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2技术要求高。
钢筋混凝土、钢材结构材料是高层建筑比较常见,故而高层建筑多会用到相关的施工技术。现浇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方式,为此在实际的浇筑之前需要了解诸多施工技术,其中不但包括工业化模板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结构安装技术,还包括钢筋连接技术、建筑制品技术。此外,装饰、防水、设备等也是需要重要的内容。
1.3施工周期长。
多层建筑一般需要10个月的施工时间,高层建筑却是多层建筑两倍多的时间,要缩减高层建筑施工时间,除了减少结构施工,就是在装修时间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的高层建筑,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正确的模板选择对现浇型混凝土高层建筑十分关键,利用好的话可以有效地减少时间以及成本。
1.4施工量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的面积不断增加,这就带来了巨大的施工量,日益多样化的项目,而要完成这些项目就需要更多的部门和工种。在高层建筑施工之前,就需要积极的筹备,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这无疑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唯有更加精确的管理,才能减少高层建筑施工量大、层数多的问题。
2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有了清晰地认识,因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能够中,我们需要对一些关键施工技术予以分析与研究,具体包括如下几种: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周期长、工程量大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典型特点,受到气候及工作条件的影响,混凝土的发散程度会产生变化而影响强度,这样就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要确保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强度,就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混凝土浇筑,在施工浇筑的时候要采用分层分段施工方法,如此一来就能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连续性,施工缝不需要预留。在分层浇筑环节,需要把握的就是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一旦初凝就浇筑上层混凝土,这样就能形成等级相同、连续的混凝土强度。其二,加强配比工作,计量工具要尽量精准,确保原材料的重量可以被准确称量,依据设计人员的配合比准确控制混凝土的级别,在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拌合技术的应用。其三,振捣,必要的振捣工序是浇筑必不可少的。泵送混凝土装置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常用,在作业面上铺设混凝土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一面进行作业面修正,一面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方式应该坚持两个要点,一个是从上而下,另一个是快插慢拔,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遗漏的出现。
2.2高层泵送技术。
将双渗技术应用到高泵程混凝土输送中优势明显,不但可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涉及要求,还能保证混凝土的泵送高度。这里所说的双渗,一个是掺粉煤灰,另一个是掺化学外加剂。泵送到顶的技术可以确保泵送预设浇筑高度的实现,确保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施工质量。
2.3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从建筑功能角度来看,高层建筑上部要用小空间轴线布置,而下部正好与其相反,需要大空间轴线布置,这和结构力学正好契合。然而在实际布置的时候,由于高层下部楼层受到很大的压力,而上部的压力却不是那么大。故而下面不但需要很大的刚度、密集的柱网,还需要大量的柱墙,而到了上部墙和柱都慢慢的减少,轴线的间距也越来越大。要使建筑功能要求得到满足,就需要以常规相反的方式布置结构,上面布置小空间,而下面则布置大空间。以剪力墙布置在上部,以框架柱布置在下部,要实现这种效果,就需要设置转换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在当前的工程中还是比较常见的。随着转换层上移,应以桶装结构予以置换。
2.4深基坑技术。
为了避免建筑物倾斜、沉降等情况的发生,就需要使基坑具备更强的荷载能力,故而在基坑施工中对施工技术就有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不但包括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还包括基坑支护等。正是因为高层建筑要求深基坑,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采取适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技术。
这就需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大型高层建筑往往在繁华地段,大量的管线密集分布在地基周边;其二,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难以得到很好地保证;其三,施工手段要安全,确保基坑工程符合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
2.5模板施工技术。
模版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整体爬模法,另一种是整体滑模法。其一,整体爬模法。一般来说筒体结构都采用整体爬模法。
具体来说,先用千斤顶将大模板顶升到位,确保其达到高层后对其进行校正,确保无误后完成混凝土浇筑环节;待楼层面与模板下口等高,水平结构施工就可以顺利进行。其二,整体滑模法。整体滑模法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施工中,这样对主体结构的整体性有很大的好处。此外,通过这种方式,附着、运转、管网敷设等工作将会减小,加设工具、模板装置费用也将减少,施工作业面得以扩大,施工的速度大大加快。
3总结。
如今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现代都市建筑中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主流,高层建筑不但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人口紧张问题,还能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为此,加强对高层建筑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以期对高层建筑施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凡.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20xx(23).
[2]赵江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分析与研究[j].
城市建筑,20xx(02).
[3]梁胜佳.高层建筑施工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07.)。
[4]郭宝仓.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xx(06).
[5]蒋学勤.也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20xx(24).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五
为提高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文件《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土木工程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二、工作目的。
(1)知识方面。
巩固和深化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资料查阅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建设方针、政策和规定,正确使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方案论证、工程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或者使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训练学生计算机应用、外文翻译、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素质方面。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工作流程和要求。
1、工作流程。
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包括计划、设计、答辩、总结四个阶段,总体的工作流程见下图6。
2、计划阶段的程序和要求。
(1)组建领导小组。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之前,组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决策、监督、调整和总结。领导小组组长由教学院长担任。
(2)学生资格审查。
教务办公室依据《鲁东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审查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3)教学初步安排。
教务办公室根据学生人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有关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做出初步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周(70个工作日),生师比不大于8。
(4)遴选指导教师和拟定设计题目。
教研室根据教学初步安排遴选指导教师,与指导教师共同拟定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应符合《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的条件,初级职称的人员一般不得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5)提交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根据拟定的设计题目和学生人数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提交教研室审核。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应明确每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
(6)申请校外设计和提交接受单位函、设计任务书。
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向校内指导教师和教务办公室提出申请,递交接受单位的回函和接受单位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有关校外毕业设计的工作应遵守本细则“四”的规定。
(7)综合审查和审定。
教研室对各设计(论文)题目的可行性、指导教师资格、设计任务书、生师比、教学条件等进行综合审查,由教学院长审定。
设计(论文)题目应符合本细则“五”的规定。对于审定的设计题目,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应有教研室主任和教学院长的亲笔签名或印章。如需变更,应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更审批表》,经教研室审查、教学院长审定、教务处批准后,方为有效。
(8)教学安排。
教务办公室具体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分组、指导教师配备、设计室安排、总体时间安排等。
审定后的设计(论文)题目可向学生公布,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题目,由学院整体调整后确定。
3、设计阶段的程序和要求。
(1)查阅、翻译资料。
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查阅资料,翻译外文资料。
学生列入设计说明书中的参考文献不应少于8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篇;列入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2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学生翻译的外文资料应有1.2万以上的外文印刷字符或者翻译出的中文稿应有4000以上的汉字,中文稿应由指导教师批阅。
(2)提交开题报告。
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审阅,进行开题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应有指导教师、开题答辩小组签署的意见。
(3)开展设计活动。
学生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设计或研究活动,撰写设计说明书和绘制图纸,或撰写论文。
学生应遵守《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以及学校、学院的其他相关规定,按计划在指定地点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一次请假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周,累计请假的时间不得超过两周;并按要求填写《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汇报表》,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设计说明书和论文的撰写应符合《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在下列情况下,指导教师应向教务办公室上报有关情况,由学院对学生继续参加毕业设计的资格进行审核:学生请假外出的时间超过规定期限;或累计旷课的时间超过一周;或有严重的违纪行为;或在某阶段的考核不合格,且一周内未能改正。
(4)教师指导和检查。
指导教师履行《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的职责。
指导教师应定期指导学生的设计、研究活动,每周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请假应征得学院同意。
指导教师应监督和考核学生的设计、研究情况,及时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手册》,分阶段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按学院安排填写和提交《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5)教学过程监控。
校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和院领导、教务办公室、教学督导小组按照各自安排检查学生的设计、研究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
院教务办公室应在初期组织检查毕业设计工作的落实情况,在中期组织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在末期组织检查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院教务办公室应组织学生每2周填写1次《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过程调查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院领导、教务办公室、教学督导小组的检查活动均应有书面记录,由教学办公室负责保管。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教务办公室,由教务办公室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和教研室负责人、教师的岗位职责,组织落实整改措施,或将相关问题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如果所发生的问题已构成教学事故,教务办公室应根据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起草教学事故处理报告,交由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
(6)提交设计成果。
参加设计的学生提交下列成果:开题报告,外文资料和中译稿,设计说明书,图纸。参加论文的学生提交下列成果:开题报告,外文资料和中译稿,论文。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封页,扉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应在10000字以上,单独装订成册。图纸中应有计算机绘制和手工绘制的图纸,手工绘制的图纸至少应有1-2张(2号或2号以上)。如果设计过程包含建筑、结构两个阶段,各阶段手工绘制的图纸都至少应有1-2张(2号或2号以上)。
论文应包括下列内容:封页,扉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论文的字数应在15000字以上,单独装订成册。
(7)成果批阅和评定。
指导教师批阅设计说明书、图纸或论文,评定学生成绩,提交教学办公室。
指导教师应用红笔批阅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在正文部分的`末页用红笔签署全名和日期,在图纸的指导教师栏和日期栏签署全名和日期,并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按百分制和本细则“六”规定的原则评定学生成绩,撰写评语,明确学生是否具备答辩资格。
对于有建筑设计的,建筑、结构指导教师应分别批阅相应阶段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分别评定学生成绩,明确学生是否具备答辩资格,并由结构指导老师负责撰写评语。
指导教师原则上应保证设计小组的优秀率不超过20%,优良率不超过60%。
(8)成果评阅。
评阅教师评阅学生的设计说明书、图纸或论文,评定学生成绩,提交教务办公室。
评阅教师应具有同指导教师一样的资格,由教研室指定。指导教师不得担任所指导学生的评阅教师。
评阅教师不在设计说明书、图纸或论文上签名,但应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按百分制和本细则“六”规定的原则评定学生成绩,撰写评语,明确学生是否具备答辩资格。
评阅教师原则上应保证设计小组的优秀率不超过25%,优良率不超过65%。
8、答辩阶段的程序和要求。
(1)成立答辩委员会。
学院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指导各专业的答辩工作,下设若干答辩小组。
专业答辩委员会设院长1名,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设组长1名,专业答辩委员会组建之后,应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申报表》,报教务处审批。
(2)答辩资格审查。
教务办公室根据指导教师、评阅教师提交的评定结果以及学校、学院检查的结果审核学生的答辩资格。
如果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评定某学生不具备答辩的资格,经学院审批,取消该学生的答辩资格。对于特殊情况,学院可通过组织预答辩重新审核学生的答辩资格。
(3)答辩工作安排。
教研室组建答辩小组,教务办公室组织、安排具体的答辩工作,包括学生分组以及答辩小组、教室、总体时间的安排等。
答辩教师应具有同指导教师一样的资格,指导教师不得担任所指导学生的答辩教师。教学办公室应将典型答辩的时间、地点提前上报教务处。
(4)典型、正常答辩。
教务办公室组织典型答辩,答辩小组开展正常的答辩活动。
答辩时,学生应出示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成果,由学生本人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答辩小组应按要求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5)答辩成绩评定。
答辩小组根据学生介绍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所提交成果的情况,共同评定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小组应按要求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和本细则“六”规定的原则评定学生答辩的成绩,撰写评语。
提交教学办公室。
9、总结阶段的程序和要求。
(1)成绩汇总和评定。
教务办公室汇总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提交的学生成绩,评定和公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成绩,并上报教务处。
教务办公室应根据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提交的学生成绩按55%、15%、30%的权重确定学生的综合成绩,填写《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综合)。如果指导教师提交的学生成绩包括建筑、结构两个部分,应按20%和80%的权重综合两部分的成绩。
综合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对于不具备答辩资格以及答辩未通过的学生,其综合成绩按“不及格”计。
各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优秀率一般不得超过20%,优良率一般不得超过60%。优秀率、优良率可按统一的评定标准调整,由教学院长审定。
(2)优秀师生评选。
教务办公室组织推荐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由相关部门评审。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推荐,教学院长审定,人数分别为应届毕业生人数的5%左右和指导教师总人数的20%左右。被推荐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应分别填写《鲁东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报表》和《鲁东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登记表》,报教务处参加评比。评选通过的学生应按要求撰写3000~5000字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向教务处提供相应的纸质和电子文档。
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推荐,教学院长审定,按规定报相关部门参加评审。
(3)教学资料归档。
教学档案室验收和归档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资料。
学生组长负责整理和提交下列教学资料:
图纸(论文类题目无此项)。
外文原文和中译稿。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应整理和提交下列教学资料:
《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汇报表》。
《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教学过程中应提交的《鲁东大学校外毕业设计申请表》、接受单位回函、《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更审批表》等其它资料。
教学档案室应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归档资料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和归档。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总结内容应包括:工作概况,执行相关规定的情况,工作特色,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四、有关校外毕业设计的规定。
(1)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需向校内指导教师和教学办公室提出申请,填写《鲁东大学校外毕业设计申请表》,并签名承诺相关事项。在接受学院委托之后,负责联系和递交接受单位的回函和接受单位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接受单位在回函中应对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指导资格予以说明,校外指导教师应按要求填写和提交《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教研室、学院综合审查和审定后方可实施。
(3)校外毕业设计的学生应遵守接收单位和学校、学院的有关规定,服从学校、学院的教学安排,按时完成和提交《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以及学校、学院要求完成的其它任务,包括查阅和翻译资料,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参加校外开题答辩,撰写设计说明书和绘制图纸等,并按时返校参加答辩。
(4)校外毕业设计的学生应接受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应定期主动与校内指导教师联系,汇报进展情况,并按学院安排填写《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汇报表》,由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审阅签名,按时提交教学办公室。
(5)校外指导教师应按学校、学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指导和监督学生的设计活动,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和提交相关材料。如遇特殊和重要的问题,应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协商解决。
(6)校内指导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进展情况,通告学校、学院的相关规定和安排,协调相关事宜,与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审阅学生提交的设计成果和相关材料,并负责提交教学办公室。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选题原则。
(1)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原则。
(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包括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调查、软件开发等类别,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与工程实际或学科发展结合。
以综合技能训练为重点,包括资料查阅、外文翻译、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训练。
完整、独立,可实现“一人一题”,杜绝雷同现象发生。
难度适中,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按时完成。
工作量适宜,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分析重要问题和完成制图、写作任务。
2、“一人一题”
(1)设计小组可选用1个总题目,如“…………办公楼”,但每个学生的具体题目宜不同,且应避免设计题目与常规相差太大。
(2)在保证设计方案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该类题目的指导教师应共同商定多个参数的取值范围,供学生选择。
(3)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应设置学生填写的技术参数栏,由指导教师签名认可。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评定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综合成绩则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各类成绩时应遵照下列原则:
(1)优(90-100分):能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或创新;其成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完整,论证详尽,计算正确,层次分明,说明书、图纸符合规范,且质量高;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独立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答辩时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
(2)良(80-90分):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完整,计算及论证基本正确;说明书(论文)书写较规范,图纸符合要求且质量较高;完成的软、硬件基本达到规定性能指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答辩时概念较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3)中(70-80分):能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基本完整,计算及论证无原则性错误;说明书(论文)的书写规范,图纸质量一般;完成的软、硬件尚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表现较好;答辩时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4)及格(60-70分):能基本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说明书(论文)质量一般,无大的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质量较差;完成的实物性能粗糙;答辩时讲述不够清楚,回答问题有不确切之处或存在若干错误。
(5)不及格(60分):未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说明书(论文)有重大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质量差;完成的软硬件性能差;答辩时,概念不清,原则性错误较多。
七、其它。
1、下列制式表格可从鲁东大学网站的教务管理系统中下载或向教学办公室索龋。
(1)《鲁东大学校外毕业设计申请表》。
(2)《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更审批表》。
(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4)《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汇报表》。
(5)《鲁东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6)《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手册》。
(7)《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申报表》。
(8)《鲁东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报表》。
(9)《鲁东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登记表》。
2、下列制式表格与学校提供的制式表格存在差别,应向教学办公室索龋。
(2)《毕业设计过程调查表》。
(3)《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4)《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
(5)《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
(6)《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7)《鲁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综合)。
3、后附毕业设计(论文)制式表格的目录和格式。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六
班级:
河北工程大学。
摘要: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必然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工程活动中内在地存在着许多深刻、重要的伦理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伦理的含义、工程师的责任和工程师的诚信与道德问题。
1.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大工程的出现,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合作要求高,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巨大,对环境和人类未来的影响十分重大,生态保护等工程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开始关注工程伦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工程伦理根据工程师的特殊职业要求,提出了工程师的责任、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和工程师在科技活动和工程实践中如何实践道德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为一名未来电子信息工程师,我们应该清楚自己将来作为一名工程师的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道德。
工程活动是人类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涉及许多复杂的伦理问题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人工世界中。工程和科学一起,使人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它们在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使我们遇到了众多的风险和挑战。工程伦理问题实际上已成为我们时代的诸多问题之一。
工程伦理是多层次和跨学科的,它要求我们超越对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纠缠,以一种更为积极、主动和前瞻性的态度,去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并且把责任扩大为人类的集体责任,通过政府、企业、公众与科学家、工程师携手合作,共同引导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程伦理是一种实践伦理,工程伦理不只是“思”,同时也是“做”,是行动。实践推理不仅是导向行动的,而且是“行动中的”。当代许多伦理学家都十分强调对话,不同的社会角色、各种价值和利益集团的代表的参与、对话并力求达到共识,是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最重要的环节。
工程伦理学研究范围包括两个层次的道德现象:一是工程师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良心、道德行为。二是工程组织的伦理准则。一方面要求对它们进行描述性研究,弄清楚它们的现实状况、具体含义。另一方面,诉诸各种基本伦理理论对上述道德概念、道德行为和标准、制度进行分析、论证或批判。
工程师最重要的伦理责任就是对社会负有的责任。虽然工程活动在实施之前经过了周密的论证,做了详尽的策划和安排,但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工程师社会实验”,对于这种社会规模的实验,工程师一定要审慎,也就是要对社会负责,这一点至关重要。当然,工程师们对社会所负的责任能力也是有限的,但是工程师们还是有理由来负这个责任的:
第三:工程师门有职业上的责任,增进福祉,避免伤害。作为专业人士,人们期待工程师能产生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以及服务,并赋予工程师以权威、责任及信任。社会责任肯定并推崇公众的信任。
最后,社会责任借由增加公众对于工程的支持,推动了公众对工程事业的支持和对工程职业的信赖,借由服务社会,树立工程师们的正面形象。
4.工程中的诚信与道德问题。
工程伦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工程师们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即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工程中涉及哪些道德问题及主要准则。
从实践来看,各国学者均十分重视工程活动的道德规范与诚信。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工程师应该保证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应该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服务。同时,应该以客观的、诚实的方式发表公开声明,避免欺骗行为,以自己政治、可靠、道德及合法的行为增强本职业的尊严、地位和荣誉。也有根据工程师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社会的普通一员,有事掌握特定技术的工作人员,来讨论其道德问题,入麦克莱恩将工程师所遇到的道德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技术道德;第二层,职业道德;第三层,社会道德。比如一个建筑师,首先应该遵守建筑工程的技术规范一保证建筑的安全与质量,其次必须遵守职业规范与道德,如重视,勤勉等,最后应遵循社会道德准则,即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5.结束语。
学习了工程伦理,我个人感觉收获颇多,这一门课是我上过所有课中最有意思的,因为它贴进实际社会,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不像其他课程一样,理论占绝大部分;此外,我喜欢老师讲课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找了很多的案例让我们分析,再有就是老师经常与同学们互动,自然拉近的与同学间的距离,这也是其他老师没有的。这门课告诉我们工程种的责任与义务,它警示我们伦理责任与利益。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了解了工程伦理学的作用、意义与方法,它有助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伦理不仅控制人的行为机制,更重要的是它高于法律等社会机制——伦理对一切行为、政策、社会现象是否正当进行思考和评价。工程伦理学思考怎样的工程师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培养工程师做负责任的人。作为一名工程师有职业上的责任,增进福祉,避免伤害,作为专业人士,人们期待工程师能产生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以及服务,并赋予工程师以权威、责任及信任。所以在我们将来工作的时候,要时刻将一个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牢记在心,担负起自己作为一个工程师所肩负的责任!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七
工程伦理课,作为一门针对工程师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引导工程师在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工程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伦理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工程伦理课的心得体会的总结。
首先,在工程伦理课中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伦理道德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体现。作为一名工程师,我的职责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并造福于社会。通过学习工程伦理课程,我认识到了我所承担的责任远大于我个人的利益,而是要为整个社会、人类的福祉着想。只有承担起这种责任,我才能做到合格的工程师,为社会作出正面的贡献。
其次,工程伦理课让我认识到了伦理决策的重要性。在工程实践中,工程师常常会面临各种决策,有些决策甚至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决策必须要考虑到各种利益因素,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和风险,并且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做出选择。工程伦理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权衡各种因素,做出符合伦理要求的正确决策。每一次案例分析都让我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以及如何权衡各种利益,做到风险控制等,这些思考使我更加理解决策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工程师作为决策者的责任。
第三,工程伦理课程教会了我如何处理职业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工程实践中,工程师可能会面临职业道德与私利之间的抉择。课上讲解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冲突解决方法,让我明白了道德与利益并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合理的利益追求与道德行为可以相辅相成,只有在遵循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的利益,才能做到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权益。这种认识对于我今后从事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让我明确了在职业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取舍要有度。
第四,在工程伦理课程中,我还学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在课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伦理决策的研讨。这些过程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工程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倾听其他人的观点,还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协商解决矛盾。这种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过程提高了我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协作能力,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是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最后,工程伦理课程让我明白了伦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工程师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实践中做到公正、正直、诚信。伦理道德修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学习,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诚信、正直、责任等道德准则应该贯穿在工程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成为自己的内在素质。只有不断培养和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合格的工程师。
综上所述,工程伦理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了我的决策能力和道德修养,提醒我工程实践中需要权衡利益与道德的关系,以及重视团队合作和沟通。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并且对我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将始终坚守伦理道德准则,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八
自xx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半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本人主要负责核心技术领域,信息中心机房扩展设计与建设维护,报业信息系统建设与项目管理,网络与网络安全设计与研究完善,技术管理创新,以及协助推进报业集团信息生产一体化等工作.严格履行个人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
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开开心心生活”,对自己,我严格要求,工作认真,待人诚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遵纪守法,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xxxx”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知荣明耻爱报社”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我为报社改革发展献一策”活动中获得过三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集团先进工作者,并获得过“市属机关优秀团员”称号.
二,负重锻炼,鼓劲挖潜,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xx至xx年来是报业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正朝着规模化、多媒体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管理理念、业务流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报业快速变革时期,记者编辑的数量增加,集团办公区域的扩大,并且在技术人员不足的环境条件下,集团采编流程,经营流程,网络安全,机房建设,信息化成本研究等方面的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设计建设与完善。在信息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在较少技术支持下独立研究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很多系统与网络核心维护,以及大量其他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报业集团这些日子里,较好的完成了集团领导下达的责任目标.
1.报业集团信息中心机房平台安全运转,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工作有序开展,集团网络与系统总体正常运行,信息机房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空调通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系统,机房ups配电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得到提高.
2.报业系统集成,管理流程得到提高,报业采编流程系统逐步升级.渊博系统已为报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文检索功能,报社经略广告系统的研究,使的广告管理模式电脑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广告数据更加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报业集团的发行系统实施已大大推动报业自办发行的进程与规模.二次开发报业业绩考核管理系统,统计出记者和编辑业绩情况,以便对其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全体员工办报的热情.
3.实现创建集团的域控制系统,采编数据库系统,文件服务器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监控系统,也同时协助设计与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与监控,逐步完善财务经营管理一体化.
4.协助完成集团报业数字化大楼建设,监督与完善3楼发行中心,8楼商报7楼行政经营区域结构化布线子系统,,网络系统接入性,扩展性,使其稳定性得到提升,让区域需求得以改变,使的网络能够逐步向成熟期过渡.并且完成22个镇区网络接入,系统与报社中心整合运行已向多分支性机构过渡.
5.架设网络版防病毒防御系统,并与硬件防病毒墙进行联动,降低网络的安全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性。xx远程办公系统与报社网关级别防毒墙设计与规划实施为报人提供安全的信息多元化通道,完善的网络存储集中备份,为整个网络中的数据实现统一的存储控制管理,从而防止物理损坏,以及部分逻辑损坏,保护好集团的数据资源。实现核心交换机的双机热备份,维持核心网络层安全、稳定的运行,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的风险。上网行为监控的研究与设计实现。规范报人上网行为,使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报业集团竞争力。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相关的灾难恢复,数据库管理,存储策略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加强了网络安全,为报人服务,深度研究与准备架构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安全体系: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模块.找出网络,与系统运行规律,进而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趋势.
三,加强责任感、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
这些年来,集团的技术领域特殊的环境使我能够以大局为重、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这些年来很多时候都在超负荷工作,甚至几天几夜才能睡上几个小时,每一次技术改造与创新,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与架设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即要协调维护好集团及报人家庭将近上千万的信息设备,又要进行预测,研究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敢于尝试,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实施过程中,提出高效的解决方案,又要对集团技术管理进行阶段深入研究。
四,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
潜心研究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吸收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关技术难题,并且能指导工程师工作和学习。并且也加强了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为了加强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于xx年度在微软授权培训中心接受微软系统工程师培训,并获得中国微软颁发的mcse系统工程师证书时.同年也获得北大方正采编高级系统管理证书,在xx年在cisco授权培训中心接受cisco网络工程师培训,同年获得美国思科颁发的`ccna网络工程师证书,并自学ccnp网络专家课程.为了掌握更扎实的技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从xx年开始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生专业,并且在xx年底顺利拿到工程硕士文凭。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九
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以及媒介传播上缺少正确的价值导向催生了网络暴力的频频发生。但是,“网络本没有暴力,网络的暴力来源于网络后面的人和人性。”因此,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网络暴力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及特征。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网络暴力是网民中的个体或群体无理由或基于一定的原因,运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对近期发生的某些具有舆论性的事件进行的网络言行攻击。这些事件往往违背了传统价值观念,触及了社会道德底线。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空间的延展,是网络世界道德失范的显著表现。它主要表现为发表具有煽动性、侮辱性、攻击性的失实言论;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公开其个人隐私;将伤害行为从网络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二)网络暴力的特征。
1.基于道德名义,实施暴力。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中有真正怀着正义之心想借网络的力量解决问题的人,有在网络发泄自己不满与愤怒情绪的人,更有不怀好意利用网络轰动效应获取私人利益的人。他们虽然动机不同,但大都以维护道德的名义来触动大众的道德神经和内心情感,引发大众对该事件的关注。殊不知事情发展早已超出了伦理道德的底线,演化为网络暴力事件。
2.利用匿名身份,肆意妄为。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一般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甚至有的还穿着马甲,如在常用的id之外注册暂用的、不易被人知道的id身份,或者填写虚假信息达到隐藏身份的目的。网络暴力的参与者正是仰仗自己的匿名身份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自己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惩处。
3.发挥群体力量,集体围攻。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众多,包括事件的发布者,跟帖者以及网络看客等。网络暴力往往是由少数网民在网上发表煽动性言论以激起其他网民的回应,以群体的力量进行攻击。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大多数参与者缺乏理性、缺乏独立的判断,因此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真相和信息的真伪。
二、网络暴力的伦理根源。
(一)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意识缺失。
(二)网络暴力是现实社会道德失范的折射和放大。
人们在网络上遇到的所有的伦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踪迹甚至原型,网络暴力问题也不例外。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由此引发的社会道德风气滑坡、社会道德失范也日益显现出来。网络暴力就是现实社会失范的折射和扩大化。网络暴力针对的往往是一些触犯道德底线的不良行为,或者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公平正义问题。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民在匿名性的掩护下,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压力夸张显现的同时,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道德缺陷也被加倍放大。
(三)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的运行受阻。
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在现实社会中运行良好,是因为现实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依靠“熟人”的道德他律,即社会舆论的强大力量,加上自身的道德信仰,社会道德规范往往能得以维护和遵守。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共同构成了统一道德防线。但是,在网络世界中,这一道德防线被打破。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数字化以及网络主体的匿名性、身份多重化,使得现实的人转变为一个个枯燥单一的“符号”。“符号”背后的现实人可以隐蔽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实言论,攻击伤害他人,而社会舆论却无法指向真正的对象,其道德他律功能无法发挥作用。当社会舆论的他律功能被消解时,个人依靠内心信念的道德自律能力也相对弱化。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统一防线被打破,社会主导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的运行受到阻碍。
(四)网络伦理规范建构不完善以及网络监管工作滞后。
针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网络伦理建构不完善,以及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督工作相对滞后,是网络暴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首先,网络伦理建构不完善。网络伦理是在网络社会中调节和约束人们言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因此,难以从伦理道德上规范人们的网络言行,参与网络暴力的人也不能受到网络伦理道德的规制。其次,网络监管工作滞后。较之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关于规范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即便法律法规对某些暴力行为作出规定,但也是侧重于事后处罚,而疏于事前预防,对一些发表攻击性的言论、进行“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管。
三、规制网络暴力的伦理对策。
(一)增强网民的道德规范意识,倡导文明上网。
在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日益渗透、相互交融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又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因此,增强道德规范意识,文明上网是每个人应肩负的责任。首先,自觉格守道德规范,增强道德自律能力。在缺少社会舆论监督的虚拟环境中,网民应要保持清醒的自我约束,自觉按照社会主导伦理道德规范开展网络活动。其次,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网民应冷静、理性地看待事件,尊重事件真相,尊重当事人隐私,坚持自己言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当遭遇别人的言论攻击,成为网络暴力的攻击对象时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作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行予以回击,通过正当合理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加快网络伦理教育步伐。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早已经开设了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例如美国的杜克大学向学生开设了“伦理学与互联网”这一课程。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在我国各级学校中还未受到重视。将网络伦理教育纳入到我国的各级学校教育中,是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重要举措。具体途径有:培训网络伦理课程教师,开设专门的伦理课程;在相关课程中增设网络伦理教育的内容;在高校举办“网络伦理”系列讲座等。需要注意的是,各类、各级学校在进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能力等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切实发挥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伦理意识,使社会伦理规范内化于心,使他们能够本着不伤害的原则、尊重的原则以及公平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网络言行习惯。
(三)对媒体舆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
发表具有煽动性、侮辱性、攻击性的失实言论是网络暴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要遏制网络暴力现象,就有必要正确引导和合理规范网络舆论。首先,要充分发挥社会典型的示范功能,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政府和各类媒体需积极向社会传播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和事迹,建立民众信赖和消解社会矛盾,用社会正能量感染、感化人们,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的基本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合理规范网络舆论。尽管现在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仍是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但网络媒体却是将各类新闻信息进行广泛迅速传播的整合器和放大器。而很多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源于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类媒体为了换取舆论噱头肆意扭曲事件真相,而网络凭借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将之大范围扩散,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媒体行业要加强自身的行业道德意识,舆论责任意识,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让网民更好地了解真相,尊重和满足网民的知情权。
(四)网络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建设并轨。
实现网络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建设的并轨进行,是解决网络暴力问题的关键性举措。一方面,构建网络伦理规范,明确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增强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发挥道德的约束功能和规范作用。但是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柔性约束手段,单纯依赖它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需要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手段作为支撑和补充。“法律的存在能帮助预防不道德和破坏行为,法律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使得大多数人可以在此道德规范内进行他们的活动。没有界限就很难确保没有影响和侵犯他人的情况。”因此,必须要针对网络暴力问题立法,明确各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对发表不实言论,侵犯他人隐私权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暴力实施者予以法律惩处。只有坚持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和法律规范建设的同步并举,才能遏制网络暴力现象。
结语。
网络暴力的实施者与参与者在对当事人进行侮辱、攻击时,其行为早已超出正常的理性范围,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也已触及了社会道德底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遏制网络暴力现象,函待运用道德、法律以及教育等手段的合力对其进行规制。而网民只有保持必要的理性与客观,才能真正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十
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和隐蔽性虽然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信息交流的机会,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但是网络信息中的假象和欺骗及漏洞也不断威胁到信息安全。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频繁出现,研究和升级安全防护技术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燃眉之急。
信息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强调的重大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网络用户的财产和信息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目前为止,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针锋相对的主要是以下几个网络安全问题:
1.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威胁网络安全的形式。它是一段人为编写且具备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功能的代码。与生物病毒相似,计算机病毒同样具备传染性,破坏性和隐蔽性,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快速蔓延,并且常常难以根除,传播的迅猛之势也难以抑制。然而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病毒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有人恶意为之。病毒编制者将病毒植入指定的计算机之中,改变原有计算机指令,达到对计算机进行破坏、信息盗取等目的。通过局域网传播,大范围内的计算机都会受到牵连,极大程度上影响到网络安全。
1.2垃圾信息传播。
在互联网的高速高效传播群众信息之时,大量的垃圾信息也通过这个渠道大肆网络。垃圾信件、垃圾广告等诸如此类的无用信息,不仅是用户计算机的鳌余,而且加重了网络负载,大量网络自卑被无意义地消耗,同时也降低网络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1.3ip地址被盗。
ip地址被盗也是经常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之下,互联网用户无法使用设置的ip地址,被告知ip地址被占领,因而无法使用互联网。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局域网中,因在局域网里ip地址被盗特权更高。不仅侵犯了用户的权益,也会因此盗取用户的信息威胁到网络信息安全。
针对上述几个主要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其余的安全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网络工程的安全性,从而保障互联网的健康稳定。就此,笔者列举几种主流防护技术如下:
2.1病毒防护技术。
网络用户在是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冲浪的时候,应当做好防范电脑病毒的准备。最一般的做法是用户自己在计算机上装杀毒软件,定期为软件的病毒库升级,定期对电脑的磁盘进行安全扫描和病毒查杀,这样做不仅利于用户自身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也有利于减少扩散到局域网的病毒所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整个网络安全管理者也应当做好网络系统维护的基本工作,比如说优化相关的管理机制,以及普及计算机病毒危害和预防的知识,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识别能力以及杀毒水平等别的措施。
2.2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类似于居家生活中的警鸣,一旦计算机接受未知来源的信息或者是程序的载入,这类型的技术工具会警告用户,并且对于威胁性较大的信息、程序等实行拦截。入侵检测技术的装载可以阻止黑客入侵、木马植入等外来风险于电脑门外,此外对于入侵破坏性强、出现频率高的安全问题,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做到一个不留,至于风险性不明的文件和程序,入侵检测系统同样可以通过询问用户来大幅降低计算机可能受到的伤害。
2.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防治黑客入侵电脑获得非法信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在内部局域网和外部互联网之间设立类似检查站的机制,将用户的计算机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并且任何流入用户计算机的信息能否进入计算机都要经过防火墙的允许,使得可疑、有害的入侵还未发生之前就被拦截在用户计算机系统之外。除此之外,防火墙还可以阻绝某些来历不明的网络地址的访问,极大程度降低了计算机被入侵、破坏以及信息盗取的几率。
3.1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用户对目标数据进行备份处理。这种预防手段可以减少用户和局域网管理者的数据损失。由于在黑客恶意入侵之后,目标数据将会遭到破坏和窃取,数据备份能够减少被攻击者的信息损失。除此之外,数据备份还可以为被入侵者提供一个不二的选择,摧毁正在被外来程序操作的数据或者软件,达到终止入侵者的进一步破坏的目的。
3.2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
最直接的黑客防治办法是运用防火墙技术,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是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关键。通过在外部网络和lan设置防火墙,网络防火墙为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软件,它是位于一个网络连接之间最有效的保护手段,局域网和外部网络地址可以被分割开,计算机所有网络业务流是要经过防火墙,防火墙过滤可以过滤掉一些攻击,所以它是在目标计算机上执行的,增加内部网络的安全性。此外,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还禁止特定端口的通信流量,阻断木马。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定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3.3拒收垃圾邮件。
垃圾邮件中往往蕴含着钓鱼软件或者不明网址,再者就是其他的无用有害的信息。用户接受这类信息不仅占用磁盘空间,而且点击这类邮件中的链接或者下载程序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譬如木马入侵,病毒破坏,甚至是黑客的攻击。最好的办法就是拒收这类垃圾邮件,将有可能发生的灾祸拒之门外。
网络工程安全在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升级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打击网络犯罪,促进互联网健康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网络安全的防护工作不仅是工程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个普通计算机用户的责任,减少病毒的散播、恶意网址的发布以及木马的制作和传播是每一个网名义不容辞的义务。为了促进网络的平稳有效的进步,网络工程安全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去注意和解决。
[1]彭德芳.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3.
[2]卫寅晨.基于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
[3]范黎明.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4]黄俊.浅谈网络环境中信息安全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十一
工程伦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在我们的专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更是培养我们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基石。在工程伦理课上,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和观点,使我对工程伦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几段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总结。
首先,工程伦理课程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困境。有时候,我们会面临着是否应该为了利益去违背伦理原则的选择。而工程伦理课上,我们学习到了专业道德的重要性,明确了我们作为工程师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我们要始终坚持诚实、公正和负责任的原则,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违背伦理规范。只有明确了正确的道德观念,我们才能在工程实践中坚守自己的底线,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工程伦理课程教会了我们如何应对道德困境。在实践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困境,如何应对这些困境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在工程伦理课上,我们学习到了一系列解决道德困境的方法和原则。例如,我们了解到了伦理决策模式,通过分析、决策和行动三个步骤来解决道德困境。我们还学习到了职业道德准则,它帮助我们明确我们作为工程师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在工程伦理课上,我们还进行了许多实践活动,通过讨论、分析案例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了我们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这些方法和原则为我们应对道德困境提供了指导,使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再次,工程伦理课程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作为工程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更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在工程伦理课上,我们学习到了工程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切实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安全,尽力减少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工程伦理课程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我们在工程实践中能够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最后,工程伦理课程促使我们思考和讨论工程伦理的重要问题。在工程伦理课上,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和原理,还进行了许多思考和讨论。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和写作等方式,交流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讨论激发了我们的思维和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们研究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如科技创新与道德责任的关系,工程师个人权利与职业责任的平衡等。通过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增强了自己的思辨能力,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对工程伦理的认识。
总而言之,工程伦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教会了我们正确的道德观念,教会了我们应对道德困境的方法和原则,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我们思考和讨论工程伦理的重要问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坚守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始终保持对工程伦理问题的敏感和关注,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十二
工程伦理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于工程师的成长具有极大的意义。通过学习工程伦理,我深刻地认识到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对于工程实践的重要性,也对工程师应当遵循的伦理准则和规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下面,我将总结我在工程伦理课上的心得体会。
首先,工程伦理课增强了我的职业道德意识。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如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伦理准则。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工程师,我们的每一项决策都会对环境、社会和他人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并将道德要求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例如,我们可以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遵循诚信的道德规范,保护用户的权益等。通过工程伦理课的学习,我逐渐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并明确了作为一个工程师应当如何行动。
其次,工程伦理课提高了我的责任意识。在课程中,我们了解了工程师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以及通过合理的决策保证项目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工程师,我应当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始终保持严谨和谨慎,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中勇于担当责任。例如,在设计阶段,我应当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仅满足最低要求,还要积极追求高品质;在施工过程中,我应当严格控制质量,并确保操作符合规范,以免给用户和社会带来安全风险。通过工程伦理课的学习,我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明确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范围和责任要求。
再次,工程伦理课教会了我如何应对伦理困境。在工程实践中,我们会面临各种伦理困境,例如,我们可能面临经济利益与道德选择的冲突,或者面临不同方面利益间的平衡。工程伦理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了我解决伦理困境的能力。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如寻求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参与、进行权衡和谈判、遵循法律规定等。通过讨论和实践,我学会了如何在伦理困境中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运用它们。
最后,工程伦理课加强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工程伦理课中,我们经常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案例研究。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和沟通,我们学会了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些能力在工程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工程项目通常需要多个专业团队的合作,而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是保证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工程伦理课为我提供了关于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深入理解,教会了我如何应对伦理困境,并促进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高。通过工程伦理课的学习,我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到了提升,还在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这些经验和体会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工程伦理总结论文篇十三
工程伦理学之所以重要,在于工程的存在影响到社会和公众的权益。确保工程在全寿命周期符合社会价值,是有良知的工程师义不容辞的伦理责任。但是,作为雇员的工程师,会将为雇主获取最大化利润作为首要选择,而置公众福祉于次要地位,这种满足生存需求的理性选择无可厚非,这也从另一侧面更加凸显了通过志愿加入工程社团与志愿恪守工程社团所订立的伦理规范,使其伦理抉择具备高度自控的重要性。技术进步在提升工程品质的同时,也给工程共同体提出新的挑战:现代工程复杂多变的建造过程所产生的违和感、自然环境不断遭受工程侵占的焦虑感、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逐渐工具化的虚无感。这些困扰工程共同体的悖论,共同吁求伦理与工程的深度融合。
(1)工程共同体需要贯彻“知情同意”原则。既然工程是工程师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公众为试验对象所进行的社会试验,那么首要义务是保障人类受试者的安全并尊重他们同意的权利。在此基础上,预估可能的外部不经济,将自主参与权归还给项目所在地居民。
(2)工程共同体要树立“预防性伦理”的观念,运用“主动性责任”(positiveresponsibility)避免陷入伦理困境而无法摆脱,即主动践行“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对工程有可能带来的危害保持高度警惕。
(3)充分发挥工程社团或行业协会的作用。作为工程师的自治组织,工程社团不仅要制定出“职业成员共同承诺”的伦理章程,以供工程共同体如何从事职业活动寻求伦理指导,而且要为积极检举揭发企业不良行径的工程师提供道义上甚至实质上的救助。
(4)重塑积极的工程文化,承认工程师应当获得的社会地位,大幅提升一线工程师的收入水平,让公众理解“工程在本质上是创造与创新的职业”,从而有助于工程师自觉扮演“当责者”。
(5)大力推行工程伦理教育。一是在高校加强工程伦理学的教育,引导“毛坯工程师”提升发现工程中存在伦理问题的敏感性;二是在工程企业内部开展职业培训,借助工程实践问题帮助现场工程师逐步跃升至道德自觉的更高境界;三是净化社会风气,为工程建设营造“讲诚信、重责任”的营商环境。
4结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19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