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心得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3 18:52:07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范文(15篇)
时间:2023-11-03 18:52:07     小编:纸韵

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过程,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总结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一

梁惠王上是《庄子》中的一篇文章,是作者透过讲述梁惠王为人处世的故事,来阐述其关于“仁义”与“权力”的看法。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人性的洞察。以下是我对于梁惠王上这篇文章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梁惠王的陷阱。

这篇文章开头,讲述了梁惠王遭遇的巨大陷阱以及他的聪明才智。我觉得,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引入梁惠王的形象,同时强调了他作为一位有权力的君主所面临的种种考验和挑战。作者用生动的叙述方式,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梁惠王的为人处世,从而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梁惠王被描述为一位极具仁义之心的君主。他对待人民和官员都非常慈爱和亲切,甚至还对囚犯们表现出了同情和怜悯之心。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于仁义的高度重视。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君主应该有执政为民的可贵品质,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权力和地位。

第三段:权力的陷阱。

虽然梁惠王是位优秀的君主,但是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权力的诱惑。在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他听从了宠臣的建议,过度放纵自己的享乐之心,导致最终陷入了困境。这部分内容让我深刻体会到,权力确实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并且容易影响人的判断力和思维方式。因此,一个优秀的领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权力所迷惑,即使在困难的时候也要坚守原则,不背叛自己的信念。

第四段:仁义与权力的平衡。

梁惠王在陷入困境之后表示,自己宁可失去王位也不愿意背叛仁义之心。这说明他对于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有着强烈的坚持立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试图说明的是,仁义和权力并不是毫无关系的概念,而是需要保持平衡的。一个优秀的君主应该以仁义为核心,同时掌握权力,以此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段:对于人性的理解。

通过梁惠王的故事,作者将人性深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我看来,这部分内容是本文最具有启示性和思考深度的部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到,一个人不可能一直处于顺利的环境之中,都会面临诱惑和磨难。但是,只有那些能够坚持自己信仰和原则,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这种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洞察,让我深受感动。

以上就是我对于《梁惠王上》的心得体会。这篇文章深刻地反映了人性和权力的关系,对于当代管理者和领袖具有非常有启示的意义。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要像梁惠王一样,时刻保持信仰和原则,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优秀领袖和管理者。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二

孟子见梁惠王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对话,孟子在这次对话中向梁惠王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道德观念。这次见面,对孟子来说意义重大,同时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我将从孟子见梁惠王原文中选取多个经典场景进行分析和思考,尝试探究孟子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演变过程产生的深刻影响。

第一段:时间的背景。

孟子和梁惠王见面的时候,正值春秋战国时期的中期。当时战国七雄七雄争霸,内忧外患。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乱象丛生,生产力落后,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人民生活日渐艰苦。孟子此刻和梁惠王见面,正是因为孟子深受这种社会矛盾的折磨,一心希望能够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治乱肆虐。

第二段:孟子治国思想的阐述。

孟子见梁惠王的时候,探讨了很多关于如何治国的问题。在他看来,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本性是善良和正义的。因此,国家应该采取一种证明人们美好品质的理念去治理国家。比如,孟子提出了“有敬则君子、有爱则民”的说法,这可以让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尊重彼此,从而减少社会冲突。此外,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爱民”、“利民”和“保民”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强调了治国者应该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实现国民福利的全面发展。

第三段:孟子与梁惠王在慷慨激昂的辩论中的观点。

在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中,孟子一直强调道德框架的重要性。但是梁惠王却认为国家应该尊重权力和利益。在对话的过程中,梁惠王提出太子与秦王之间争夺王位的情况,并认为只有利益才是权力的最终指向。但是他意识到孟子的道德立场,因此他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孟子的建议并试图根据孟子的教导来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式。这场互动对辩论式思想的思考提供了很好的背景。

孟子见梁惠王的思想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思想和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思想强调了政府与平民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强调了国家的道德和品格等细节问题。孟子鼓励他的学生认真研究有关社会问题的文章和学说,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理念和教育转化了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固有观点。孟子的学说最终被确立为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段:结论。

通过分析孟子见梁惠王的原文,可以看到孟子这位哲学家、思想家不仅对中华文明的思想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为当时深陷政治乱象和人民苦难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期望。他的思想启示了人们去追求善良、强调正义,以构建一个更美好、公正的社会。他的理念坚持了中国传统学说的重要影响,直到今天仍广泛传播于中国文化传统中。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三

孟子一直被誉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于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的思考和理论,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更在人类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孟子曾在梁国任职,与梁惠王有过多次交流。其中,孟子一次见梁惠王上,所谈及的种种思想感悟,不但让梁惠王受益匪浅,也可以给我们今天的社会和个人带来启示。

首先,孟子在对话中强调了“仁者爱人”的观点,提出了“爱人者,与之同乐;恶人者,与之同忧”的思想。他认为,作为人,我们应该以仁为本,以爱人为己任。只有当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关心别人的感受,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共荣。而这种关爱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家人或亲戚之间,应该达到广泛化的程度。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特别宝贵。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交领域,孟子的“爱人”观念都应该成为我们符合人性需求的基础。

其次,在对话中,孟子谈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臣子应该懂得“以礼为本”的道理,尊重和侍奉君王,而君王则要“知民者,稳民之所居,聘民之所好,蚕民之所食,唯恐湛于民事而不达于民意。”孟子试图通过倡导“仁政”来解决当时社会的难题。他提倡的是忠良的君子和道德高尚的君主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构建一个公正、和谐和稳定的社会。当今,尊重人性、践行仁政、建立良好行业沟通机制成为各国政治家最热衷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孟子的思想,来增强我们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中,他还提出了“敬天而爱人”的观念。他认为我们的爱必须以敬天为前提,才能真正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不断发展的科技和快速变化的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既然我们已经决定发展科技,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环境。孟子的“敬天而爱人”的理念,对于我们维持生态平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着十分珍贵的意义。

最后,孟子在对话中孜孜不倦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怠而不学则殆。”这是孟子反对敷衍学习和懒散自满的一种论调。他认为学习是自我完善的必要途径,孜孜以求随时积极进取是实现自我意识的不二法门。它与孟子探讨“天赋人权”的思想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着人作为社会人的重要价值和社会融合度。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时代,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更新和升级个人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变化莫测、不断升级的职业要求和社会变化。

总之,孟子的思想强调了学习、关爱、敬天和仁政,它们都是当今社会极为有价值的思想宝库。他的对话与梁惠王的交流揭示出了许多宝贵的人性和社会的真理,为我们摆脱眼前的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当我们认真学习孟子的思想,铭刻推崇他的精神追求,我们更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与人建立起互惠互利、相互理解、悖论封建、现代文明的真正平衡。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四

孟子见梁惠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著名故事。当时,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有民,有财,有王的令”,并阐述了“仁政”的概念。这段对话成为了传世的哲学经典,对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里,我将谈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我认为孟子对“仁政”的阐释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他认为国家的政治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民的生活福利,要用爱心、关怀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国民,而非强迫和施压。他的思想深刻、精辟,强调了人性的东西,在古代中国的治国哲学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在现代,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其次,从孟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非常理智、有远见、注重实际的思想家。他不仅考虑到了国家的财富和领导的权威,更关心民生和百姓。他的思想充满深度和广度,对于国家治理理念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我们常常看到那些“玩弄社会”、“过度追求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地追逐权力”的案例,我们应该反思并借鉴孟子这种将理智与善良相结合的治国思想。

第三,从孟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的弱势群体非常关心。他所说的“有民”,对应的就是对全体公民的爱心和呵护。他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公,并鼓励贵族和政府领导人照顾弱势群体,实现人民平等。这种与社会上热点问题直接相关的治国思想,可以引导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活力,提高社会的和谐度。

最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其实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启示。历史上,国王和大臣常常只关心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将最普通的国民生死置之度外。然而孟子的思想却告诉我们,政治家应该把百姓利益放在重要的地位,并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正是这种有民主、体贴、关爱的治国方式,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从而取得最大化的统治效果。

总之,孟子见梁惠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故事,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今天依然非常突出。这个故事传承的思想,不仅可以启迪我们的生活,更是为政治家和社会发展者带来了莫大的启示。要把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和繁荣创造条件。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五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其思想深邃,成为后世历史文化的典范。在孟子晚年时,在梁惠王的支持下,孟子开始创作一部哲学类著作——孟子,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对社会的认识。其中,孟子见梁惠王的原文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孟子见梁惠王的原文心得体会。

第一,责之以国家利益。梁惠王原文中提到:“今者琴瑟弹唱之间,悲怒哀乐,庶几有钧正之音,足以御疾移情,足以合群。”孟子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国家不应该将文艺作为治国的手段用于管控民众,而是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导向,发配罪犯才是根本之策。他认为,只有将责任和作用与国家事务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国家的实力和忠诚度。

第二,追求教育普及。孟子在梁惠王原文中看到的问题是,当时社会中富裕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家教、门楣和陶艺等方面的教育,而较贫困和普通的家庭则没有获得同等机会。为改变这种状况,孟子提倡广泛教育,并提出了“教育没有地位”和“教育应该是一种基本人权”的观点,这在当时诸侯国中是不同的声音,值得称赞。

第三,强调品德人格。孟子认为,在梁惠王原文中,梁惠王重视礼仪、仪态和声乐,却忽略了品德上的正直、诚实和谦虚,以及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他提出“道”的重要性以及“仁、义、礼、智、诚”的五种基本品质,倡导维护公正、诚实、勇气和良好的品德人格。

第四,强调国家政策。孟子还通过梁惠王原文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他的治国理念。他认为,国家政策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政府必须在它们感兴趣的事情上进行广泛的社会咨询和集体决策。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福利体系,确保最基本的人权和福利保障。

第五,关注权力分配。在梁惠王原文中,梁惠王曾询问“对权力和财富的分配应该怎样做?”孟子的回答是,“哈哈,这是一道好题!”孟子认为,权力均衡分配是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形式。在孟子的治国思想中,儒家文化的关键问题不仅是要合理地分配国家资源和财富,还要关注弱势群体对各种政策议程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在权力分配上给予弱者更多的权力,这样才能践行人民代表,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孟子的治国思想强调以国家利益为导向,注重教育普及,强调品德人格,关注国家政策并重视权力分配。这些思想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中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六

孟子见梁惠王原文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孟子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梁惠王是战国时期梁国的一位君主,而孟子则是他的大臣之一,因其高深博学、善辨能言,为梁惠王所倚重。在他们两人的相处中,孟子曾多次对梁惠王提出关于人治国、德治国和王道的建议,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兼爱非一日之功”、“在耳濡目染之中学习”以及“仁者,人也,不仁者,亦人也”等言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通过阅读《孟子》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深入体会孟子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价值。

第二段: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从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于政治的理解和思考。孟子认为,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应该依据“仁道”,即仁德的理念。他强调,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来治国,需要注重德义教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坚守道德规范。孟子主张不以利或权势为先,而以“天下为一家”的思想,提倡以“仁”为本的王道,使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善良、公正和爱的力量,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共识,进而达成和谐、稳定的状态。

第三段:孟子对待君王的态度。

孟子对于君王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孟子对梁惠王提出了多条建议,要求他改善国家政策,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计划。然而,梁惠王却没有听取孟子的意见,而是贪图权力和虚荣,导致最终的政治结局很悲惨。面对梁惠王的不理睬,孟子并没有气馁退缩,而是坚守自己的政治理念,一如既往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着奋斗。这种立场和决心,值得我们今天的政治家们汲取智慧。

第四段:孟子对人的关怀和思考。

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人类的关怀和深入思考。他始终认为人性本善,但受缺少教育或恶劣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不良。因此,他鼓励人们勇敢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并设法改变不良的个性。他对家庭和社会均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要先从小家庭抓起,倡导家庭和谐,从而达到整个社会和谐。至今,这些思想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第五段:结论。

总之,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流传至今,仍不断为我们带来启示。他一方面强调了政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仁政和道德教化的理念,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民主。另一方面,他还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对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于人性本善的信仰。我们应该将这些思想传承下去,为创造一个和谐繁荣的世界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七

梁惠王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篇名篇,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的社会,这篇文章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细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可以从中吸取到启示和教训。本文将探讨从读梁惠王上中所感悟到的心得体会。

段落一:梁惠王上的内涵与精髓。

梁惠王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篇名篇,被誉为“中国世界五大散文之一”。作者凭借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生动地展现了梁惠王作为一位贤明的君王所表现的智慧和品德。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描述了梁惠王为达到治国理政的良好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最后一部分描写了吴起秦时的崛起和梁惠王的失策。在全篇中,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总结为:一个聪明的君王应该保持深入了解国家形势、充分发挥智慧、重用人才、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以及团结支持全国人民等诸多方面。

段落二:人才使用是治国利民之关键。

在梁惠王上这篇文章里,作者多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在“犯法者不得受赏,遇法者不得受罚”这一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待人才应该轻重分明,让有才干的人才能够扬其所长。在当今社会,也有类似的做法,比如说,企业为了招募到合适的人才,会通过提供福利、晋升机会等方式来吸引人才入职。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更应该要充分发掘优秀的人才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只有乘风破浪,不断积聚人才,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在和未来的挑战。

段落三:目光远大方能判断形势。

在梁惠王上中,梁惠王对于国内外形势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在“若无吴起,则无中国”这一情节中,作者表现了梁惠王的敬将之心和长远的发展眼光。人们说,只有把握形势才能掌控未来。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利益,难以看到外部迹象和潜在风险。而如果我们在国家、企业或人生的发展中,能够放眼远方,认真分析形势,那么我们所做的事情,就会更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决策中做到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积蓄强大的力量。

段落四:修身养德是成为贤明君子的基础。

在梁惠王上这篇文章中,作为一位贤明的君王,梁惠王其实也没有绝对高傲的态度。他不仅重视人才,同时也关注个人修养,抵制奢侈和浪费的行为,以身作则。在当代社会,我们所呼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更多是注重素养和修身养德。我们常常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对一切事物进行审慎的反思和选择。因此,我们在读梁惠王上时,应该从中领悟到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不只是聚焦于某一方面。

段落五: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责任。

作为古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的梁惠王上,在浸润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积淀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和高度的价值。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通过读梁惠王上,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并将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传承和文明交流。

在总结中,梁惠王上是一篇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贤明君子的品质和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内蕴与深度。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的本真,尊重传统、承接创新,不忘本、不失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作出应有的努力。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孟子·梁惠王上》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这句话深深寄托了两千多年前孟子希望构建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与孔子“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敬老、养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人之生命体肤受之于父母。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父母生养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然而,人世间最难报答的也就是父母恩。孝敬父母长辈不能等,俗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待,莫等失去时才后悔没有及时行孝。

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当前全国约有1。67亿老年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他们年纪大了,有的甚至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照顾和爱护,安享晚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现代家庭形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小型化单个家庭已无力承担赡养老人的重任。据报载,超过七成的“80后”感觉照顾老人力不从心。

养老问题事关社会的安定稳定,事关和谐社会的建设,切不可等闲视之。首先,敬畏法律。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由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保护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其次,制度保障。要通过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逐步消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第三,道德养成。人是社会人,老年人同样害怕孤单,担心被人忽视,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理解和关怀。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成为全社会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建立起一个充满爱心与温馨的和谐社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生活尚不富裕的背景下到来的。一句话,“未富先老”。因此,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从而对稳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老干部是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是老年人中的精华,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全力做好老干部工作,真诚服务、真心关爱,着力提升服务的精神和感情含量,使老干部晚年生活的更加幸福。

关爱老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九

孟子为了实现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于各国,游说于各诸侯之间。然而,孟子的游说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一点作用。孔子说,春秋无义战。而在战国更是如此。即使这样,孟子还是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够为天下苍生谋求哪怕只是一国以内的和平。而前往了被秦国所打败,亟需重振国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见面梁惠王就说了“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对于梁惠王而言,利吾国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却不明白怎样的利才是利吾国。于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义”实于天下,将使天下皆幸矣。这种利不是小利,不是个人之利,而是以百姓为优,以天下为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帮助自己重获土地,重新获得昔有的声誉与威望,这种利才是他所要的利。但这只是蝇头小利,只是为了梁惠王一个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后来孟子又有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所以,司马迁说:“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这样的一个庸人而已,却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么就可以有利于整个魏国百姓。只是,这样的希望最终也成为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讲利,只是不讲私利,不讲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义,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义。这样的坚持,使得孟子没有能够像驺衍等人一样取的生前的光辉,但这样的坚持也使得孟子为后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始,曾有好友壶遂问他:孔子为什么要做《春秋》?意思即是问他为什么要做《史记》,当时,司马迁说明了两个理由:一为刺讥,即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批判意识,辨明是非,决断疑惑,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治国者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让他时时警觉,把握前进的方向。二,则是颂扬。但是由于李陵事件,司马迁被迫施以宫刑。智者修身,仁者爱施,忠义之士好施舍,忍受耻辱必须勇于决断,行事在于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于世的根本。所以,祸之大者莫过于利欲熏心,悲痛之极莫过于伤心,行为的丑陋莫过于侮辱祖先,耻辱之极莫过于宫刑。

而司马迁就接受了这样的耻辱,是一死了之还是忍辱偷生?司马迁选择了后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说过的“利”。对于司马迁而言,自己一死确实可以解脱这种在世的耻辱和痛苦,但是,那样既不能完成《史记》的重任,也会被认为是求生乏术,罪大恶极,不能自免才去死的。如果活下来,那么《史记》就可以完成,那么至少为后世后人留下可供学习参照的只言片语,为后代的君王治理国家,后来的贤臣义士提供一点依据,为百姓创造一点福祉。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司马迁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

这样的.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孟子与司马迁的身上得到了映证的。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十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乐意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承教:接受您的指教(2)刃:刀子(3)异:不同(4)且:尚且。

(5)恶:厌恶(6)恶:怎么。

(7)其:代词,指代“最初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

2.翻译。

(1)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3.上文中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孟子引用孔子的“始作俑者”来隐喻梁惠王领导无方,孟子批评梁惠王王府里那么奢侈,而老百姓却面带饥色,竟然饿死。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十一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原文: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原文: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

原文: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十二

孟子梁惠王上读后感,孟子中有一个故事就是讲梁惠王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孟子梁惠王上读后感,欢迎阅读!

2012年的春节来了,终于可以放假,我泡上杯茶,在家里看了会各个台的春节晚会,非常热闹,其中东方卫视表现出众,搞得我这几天基本锁定东方卫视在看,我估计,以后有一天文艺中心会从北京转移到上海的。

于是,我拿起《孟子》这部书,再次穿过历史的时光的迷雾,来了解那些先哲的智慧。

所以,今天让我们接着来聊孟子吧。

话说上一次,梁惠王因为治国成绩不好,被孟子痛批,被骂“带着动物吃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估计面子实在难以挂住,难免心情低迷。

孟老先生觉得这位也应该有个反思的时间,于是俩人交谈暂告段落。

过了些时日,孟老先生突然再次接到梁惠王的邀请,要再次探讨问题。

彼时,孟先生正端着茶杯,望着院落里的一地阳光,想着未来的日子。

突然听说梁惠王有请,孟先生喜出望外,心想这辛苦还真没白费,估计这位老梁终于想明白了,一定是对仁政有了心得,要是这样,那也是百姓之福啊,于是再次带领着研究生们,兴冲冲来到了宫殿。

此时,梁惠王也是两眼放光,很有心得地对孟子说:“孟老,您也知道,我们晋国以前那叫一个强大,应该也是天下最强的吧。”

呵,孟子心里这个高兴,心想这位看来志向开始远大了,于是点头。

原来,这个魏国的前身,就与晋国有关,春秋的时候,晋国非常强盛,称霸诸侯,地位估计跟今天的美国差不多,后来在最强盛时期,很有做为的晋献公打仗俘虏了一个女人叫骊姬,这女人八成儿是妖精变的,把晋献公迷晕了,于是想立骊姬生的儿子,就把自己以前的儿子赶了出去,从此晋国内乱,走向衰败,这叫“骊姬乱晋”,虽然后来经过晋文公时期重新称霸,但是后来国力还是衰败下去,若干代后,辅政大臣六卿的力量逐渐增强,国君慢慢被架空,最后剩下这六家互相掐架,结果剩下赵、魏、韩三家,这三家最后干脆把晋国分掉,这叫“三家分晋”,建立了赵国、魏国、韩国,晋国最终灭亡。

所以梁惠王说自己是晋国的,听着体面,但是有点不厚道。

我们再聊回来,话说孟子听梁惠王说当年晋国最强,心想这位开始目光远大,于是点头。

结果,梁惠王的面色突然变得非常不忿,很有些恼火地说:“可是,国家传到了我的手里,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手气太不顺了,就跟点儿背的时候进了赌场似的,东边,我败给了齐国,连我们家那大儿子,也在打仗的时候被他们做掉了;西边,我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地方,别提多丢人了;这还不算,南边,说起来更丢人,连楚国那帮小子都欺负我,您瞧瞧,我这都混到什么份儿上了?”(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我估计大家一看到这,一定很晕,这位梁惠王都说什么呢?原来,他在讲他的心酸史。

我们前面提过,梁惠王刚当上国君的时候,还是很进取的,后来,则错误不断,使用了庞涓做军事统帅,这庞涓心眼特小,使阴招把孙膑给陷害了,挖掉了髌骨,于是孙膑忍辱逃到了齐国。

当时正好梁惠王发兵攻打赵国(大家一定奇怪,怎么总是打来打去的?这是当时他们这些国君的主要工作--看那个国家稍有虚弱,立刻发兵攻打,来增加自己的地盘),赵国因为被攻打,所以向齐国求救,齐国一看,打啊!早就看魏国不顺眼了,于是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

这孙膑是个打架的好手,脑袋机灵,他让田忌不直接去救赵国,而是直捣魏国老巢,好比打群架你出拳打我朋友的脸,我不去替朋友挡,而是直接出拳打你肚子,你肚子疼了,自然收回拳头(各位原谅我写的暴力,实际上战国的情形和打群架实在有的一拼)。

结果魏兵不得不撤兵回救,两军于桂陵相遇,齐军大破魏军。

这是孙膑第一次雪耻,也是“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来历。

结果过了十三年,魏国与上次挨打的赵国和好,两国又一起出兵攻打韩国(瞧瞧,您又吃惊了,其实当时就是这样的,乱作一团,今天打,明天好,然后再一起掐别人,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国君的利益),韩国又向齐国求救,齐国一看,呵,机会又来了,你们哥几个还真照顾我,总是互相乱打,你们打得越乱,就越是给我机会插手啊!于是再次出兵,两军相遇,孙膑设计,让齐军先退,同时每天把做饭的炉灶从十万减至五万,再减到三万,庞涓大喜,觉得齐军害怕,逃兵很多,于是轻率进军,最终,孙膑于马陵设伏,在一棵大树上刻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让齐军夜里一见到树下有火光,就万箭齐发。

庞涓追到树下,见有字,就点火看,“读其书未毕”,也就是说刚看了一眼,就成了靶子,魏军被射杀大乱,庞涓见大势已去,说了句“遂成竖子之名”,于是自杀。

同时,魏国的太子被俘,魏国就此衰落下去。

这就是梁惠王说的“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梁惠王说的“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指的是后来,马陵之战以后,秦国又打败了魏国,占了不少土地,导致魏国迁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至于他说的“南辱于楚”,原来是南边的楚国曾经进攻魏国,并占领了一些地盘。

孟子正兀自发愣,就听到梁惠王接着说:“孟老您说说,什么叫耻辱?这就是耻辱啊,我现在特想做的,就是为那些死难的人报仇雪恨,洗刷耻辱,您能给出个主意吗?您说我该怎么干,才能报仇雪恨?”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我估计,当时孟子望着这位不争气的梁惠王,心里一定特沮丧,之前的话这位到底听进去多少,孟老先生心里实在是没谱,怎么办呢?朽木也要雕啊,于是,再接再厉,接着开始教育。

孟子说:“您不就是想取得天下吗?别急啊,我告诉您,别说您现在魏国这么大了,如果按照我的措施执行,只要有百里见方的小小的国土,也能够取得天下!”(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梁惠王一听,立刻睁大了眼睛,就像一个正在街上闲逛的小偷,突然看到街边的一个桌子上摆着一堆钱,他既想立刻把这堆钱纳入囊中,又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有这么一堆钱摆在这没人动,于是狐疑:“有,这等好事儿?”

孟子接茬儿说:“有啊!就我们俩这关系,我还能蒙您吗?我告诉您,秘诀就是,大王您需要对百姓施行仁政(估计老梁一听“仁政”两字手就麻了),大王您只需要少用刑罚,减轻赋税,然后让老百姓深耕细作,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即使他们拿着木棍,也能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早料到会如此,于是接着讲:“您还别不信, 您看看他们秦、楚那边,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搞得百姓连农活儿都干不了,结果根本就没有粮食来奉养父母。

最后怎么样?他们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

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老梁听罢,觉得将信将疑,觉得有些道理。

孟子见此情况,最后说:“大王请千万不要怀疑这句话,那就是‘仁者无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这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就此,《孟子 梁惠王上》的第五篇结束。

那么,孟子的这篇,到底是在讲什么呢?除了治国之外,我们还能理解到什么呢?

原来,孟子在这篇里,讲的是“通过增加内在积极的能量,来改变周围的环境”的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看看孟子让梁惠王对老百姓做些什么吧。

孟子让梁惠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这里面“省刑罚”与“修其孝悌忠信”是对应的,我们知道,刑罚是消积的行为,刑罚用多了,生机就会被压抑,所以刑罚虽然是惩戒行为,但是总有些消积的影子。

而“修其孝悌忠信”,则是积极的,是预防的措施,两者虽然都很重要,但是这两个比起来,孟子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的手段。

而“薄税敛”,则也是让民心积极的手段。

当税收收得多的时候,民间的生机难免被抑制,所以民心会不快,这个民心可千万不要小瞧,非常的重要,如果民心都是积极阳光的,这个国家一定会有所发展,如果民心都是忿忿的,则会问题多多。

孟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君子用其一,缓其二。

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孟子 尽心下》)这话的.大概意思是税收的种类可以很多,但是有道的统治者只会收很少的税,这样可以让民心积极平稳,社会安定。

如果多征了,老百姓就会有挨饿的了,如果再多征,则老百姓就会父子离散了,所以要慎重。

所以“薄税敛”是使民心安定、积极的一种方法,古代管这叫休养生息。

那么,孟子讲的“深耕易耨”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深耕”,是干农活耕地的一种要求,要把深层的土壤翻上来,表层土壤覆下去,现代的要求是一般要深于22厘米。

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虽然耗费劳力,但是可以明显促进产量,深耕则庄稼长得好;“易耨”的耨读音是nou,四声,是指除草,易耨的意思是经常的除草。

“深耕易耨”这个词就出自《孟子》这里,这两个行为看起来只是农活的要求,实际说明的是什么?其实孟子在这里说明要让民心安定,因为只有民心安定了,才能踏踏实实地仔细地干活,也才能有心思把地耕得深一些,有心思常来除草。

所以,像孟子这样的大学问家,讲的话我们必须往深了理解,否则就会只理解一半的含义。

所以,孟子教育梁惠王的内容,“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从其实质来讲,都是要让国内的民心安定,积累积极的能量。

原来,这个“壮者”并非体力壮的意思,而是成人的意思,古代讲人到了三十岁就被称作壮年了。

比如《礼记 曲礼》中说“三十曰壮”。

那么,孟子为什么要单单提出这个“壮者”呢?这必须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才能明白,否则总是搞不清楚孟子在说什么。

原来,孟子是在“哪壶不开提哪壶”。

当年这个国家的壮者都干什么了?都去打仗了。

在魏国,过去老百姓壮年的时候,都去备选魏武卒了。

要说起这个魏武卒,可是大名鼎鼎,那是早年间吴起训练出来的,每个魏武卒,要带三重铠甲,操十二石之弩,背着五十箭,带着三天的口粮,半天行军一百里,吴起带领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在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吴起以五万魏武卒,击败了五十万秦国的军队,把秦国压缩在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所以,别看后来秦军很利害,可是在当年那还是不成,当时最为彪悍的军队,就应该是魏国的魏武卒了,这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可是,即使有这么强大的部队,魏国就强盛了吗?并没有,说衰落马上就衰落了,孟子这里面直指问题的核心,壮年人该干的事儿,不是去打仗,而是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就是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所以,孟子重视的是建设内在,使内在更加积极阳光起来。

对于这点,基本上大家都表示怀疑,不但梁惠王不怎么信,后世的学者也都不信,连司马迁都认为孟子迂腐,大家都想:您别逗了,您为了宣传您的孝悌忠信的学说,也不能这么胡说啊,噢,学了这个,连拿着木棒都能打胜仗,您这也太夸张了吧。

那么孟子确实是在蒙梁惠王吗?他说的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孟子是在教我们,从一个大的格局里面看问题。

很多时候,当一个国家里面老百姓安居乐业,另外一个国家穷兵黩武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认为这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会被穷兵黩武的国家打败,但是,我们往往发现,那种穷兵黩武的国家,可能暂时会胜利,但是却无法长久,比如秦国刚统一天下没多久就灭亡了,倒是休养生息的西汉持续了很长时间。

所以,从大的格局来看,一定是以仁政对待百姓的政权可以长久。

所以,穷兵黩武常常可以占一时的便宜,但终究会倒霉,因为他忽略了民生的根本。

在当时,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君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看的都是眼前的利益,占邻国多少个城池,国君就乐得睡不着觉了,所以打仗那是家常便饭,可是,到头来暂时的胜利却总是带来最后的倒霉,比如齐国强大,曾经把燕国差点灭了,国都都给占领了,这是多大的便宜啊,结果,这事儿却埋下了齐国灭亡的种子,后来燕国后代复仇,终于灭齐。

所以,孟子教育梁惠王,搞好自己的国家,让国家强盛,当我们老百姓丰衣足食、孝悌忠信的时候,那些相邻的国家,因为老百姓食不果腹、妻子离散,所以一定会向我们倾斜,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这就是增加内在积极的能量,以此来改变周围的环境的道理。

其实,孟子所讲的道理,我们不能仅仅认为是治国用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个道理。

我们在生活中,环境复杂,周遭会给你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这是人生常态,但是如何对待这些境遇,确是有学问的,任何一件事,其实都有两种态度来对待,一个是积极的,一个是消积的。

比如,冬天我们把被子拿到阳光下暴晒,晚上收回来,会有什么味道?大家一定说,有阳光的味道,这个味道非常的好闻,甚至闻着它,晚上睡觉都香。

可是,这个味道到底是什么呢?据说有科学家研究了,他们发现被子里面有很多螨虫,这些螨虫被阳光照射,会死亡,尸体爆裂发出的气味,就是这个阳光的味道。

大家听了一定很晕,其实,这就说明同样一件事,我们从两个角度去看,结局是完全不同的,一个让我们愉快,一个让我们恶心。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无数的这样的事儿,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它,这非常关键。

如果我们消积对待,则一生充满痛苦,这样的人,整天不开心,当然身体也会毛病多多,因为肝气不舒啊,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大多数,因此会有:“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说法。

现代人这样的问题尤其多,根据我的体会,无数的所谓的疑难杂症都与此密切相关。

可是,如果我们积极对待,则会开心很多,因为每个看似糟糕的境遇,都可能是一个包装得很精致的礼物。

比如,我们开车迷路了,这看似糟糕,但是我们却可能因此而发现从未见过的美景,这就是好事了。

遇到挫折了,我们才能借此发现自己的问题,努力修改,积蓄力量,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有这种心态的人,其实无论遇到别人看起来多么糟糕的事儿,在他们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他们心中自有化解困境的阳光。

这样的人,则心宽体胖,身体当然会健康很多。

那么,这个化解困境的阳光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能使我们积极起来呢?这事儿说起来挺难的,浅层的方法是我们每天告诉自己积极,对着镜子说“积极”,这是一种程式的训练;而更深层地分析,这个能让我们积极起来的阳光,其实就是一颗仁慈之心,我们用这颗心对待人,则坦诚愉悦。

我们用这颗心对待世界,则处处晴朗。

孟子告诉我们的,在治国的时候,国君要有仁慈之心,其实“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其中所有的措施的核心就是“仁政”的“仁”字,是这个“仁”字使得老百姓变得积极起来;同样,在处理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凭借的,也正是这个“仁”字。

有了仁心之后,我们的生活才能处处阳光。

有了仁心之后,我们才能积蓄自己积极的能量,才能感染他人一同走向阳光。

这种仁心的获得,这种积极心态的获得,其实是通过学习实现的,这事儿谁都不能吹牛,说自个儿是天生的,连孟子都是在孟母的教育下,自个儿又努力学习才最终成材的。

所以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您学习一点,就比不学强,多修炼一点,就会多受益一些。

这个过程我自己也有体会,我曾经说过,我以前的性格非常不好,急躁、自私等等坏的品性多多,后来接触到佛教,明白了一些慈悲的道理,又接触到古代大医的事迹,性格才开始慢慢改变,所以我知道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当然,我现在也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犯错误,很多道理,就是昨天或者今天翻书才知道的。

没准儿,如果未来的我遇到现在的我,也想上来打一记耳光让我精进,也说不定的。

其实不会的,这正是孟子在这篇里面要强调的,这样的人,处处受欢迎,因为人人都喜欢心态阳光的人,都讨厌暴戾阴暗的人,这是人之本性。

心态阴暗、处处算计的人可能暂时会占点便宜,但是大家一定会绕着他走,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微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心态阳光、心怀仁慈的人。

一个国家,如果充满这种积极的能量,会让周围的国家受到感召而接近;一个团体里面,如果有人内心充满这种积极的能量,他的光芒会从内心散发出来,感染这个团体的每个人,最终这个团体都会因此而改变,变得积极向上,变得富有活力,变得光芒四射。

这就是孟子在这一篇里面所讲的“仁者无敌”的道理。

其实,“仁者无敌”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你去打谁都能打赢,而是仁慈的人,根本就没有谁愿意与他为敌。

2010年暑假,利用休息时间翻了翻尘封许久的四书五经,在读至《孟子·梁惠王章》时,见孟老夫子与齐宣王针锋相对,旁征博引,利用梁惠王的诸多谬论式的发问,避实击虚将自己的论点反拨回去,同时还起到了谆谆诱导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我对孟子的辩论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与个别后进生对峙时,可以轻松的拆招破招。

昔有章沧授先生分析归纳孟子“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针锋相对地辩驳答难,二是引出话题,抓住要害,步步紧逼,势如风雷,三是对比论辩,尖锐深刻,淋漓痛快,从而形成了孟子“锋芒毕露、剜心入骨”的气势与风格。

另外,孟子辩论颇具技巧和方法,能够在说服别人,且不得罪对方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自己的不吃亏。

自古君王只要沾上“声、色、货、利”一点,对于治国平天下都有影响,而齐宣王全都爱好。

幸好齐宣王很坦诚,一一向孟子表白。

孟子则是将其所讲的问题,像打太极拳一般反弹回去,变成了自己的论点:行王道,施仁义,君民齐心,以宽政达到统一。

齐宣王向孟子讲说自己喜欢音乐,孟子马上以上古陶冶心性的礼乐来讲解。

宣王把头一摇,称自己喜欢的是流行音乐而非高雅音乐,孟子却说,爱好现代音乐并没有什么不对,提出“独乐乐”与“众乐乐”哪一个更快乐的问题,只要你能够把这好乐的精神推广开来,与民同乐,方可君民无隙,齐国得以治理顺畅。

在这里,孟子没有采取全盘的否定,说齐宣王听流行音乐不合礼法,而是更换看问题的角度,易于君王实行,便于王者接受,将一个不愉快话题的阴影化于无形。

又如,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

诗云:古公檀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先说说“好货”,齐宣王说自己喜欢金钱物资,孟子佯装不懂地说,作为一国之君,喜欢财富是应该的,就像周朝的先祖--公刘开创基业时,积极的从事经济发展,创造财富,救济国人的话,齐国必富强。

看来孟子毕竟是圣人,提醒宣王应扩充好货的境界。

再说“好色”,孟子引用《诗经大雅绵》中说,古公父潇洒,带着美人骏马。

清晨水边兜风,来到歧山脚下。

盖起宫舍新居,相伴美人安家。

那时在古公父的领导下,姑娘们都能找到如意郎君,小伙子们没有一个打光棍的。

现在大王你好色,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能像古公父那样,将心比心,让天下的男女皆成眷属,天下百姓家庭美满,这岂非是大好事。

由这篇文章,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孟子的辩风。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只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找准对方荒谬言论中一丝有点正确感的内容,将其大而化之,引入到教师的立场上来,使其在无话可说的状态下,再由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学生的缺点,辨证施治,以取得教育的效果。

还要说一句的是,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不要觉得无药可救。

齐宣王问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对曰:保民而王。

而何以为之呢?孟子说应该具有仁爱之心。

而怎样“保民”呢?其认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府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想想我辈现今的生活,也还难以达到。

真是惭愧!是工作不努力?还是社会环境不好?看来都不是。

大学毕业后,工作20多年了。

除了工作环境导致职称和别的同学相差1-2个档次以外,自认为也还是努力工作的;而且由此导致的工资差也就是1-2百元而已(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最多相差200元左右吧,我没有细算)。

虽然每月的生活费是不成问题,个人不下岗的话,也没有养老的问题;而且也有基本医疗保险。

但是,现在的医疗费用却如此之高,没有那个工薪者能支付起一场大病的。

自己都没法保障,仰更难以助养父母了,可悲!!所以,我们常可以在报刊上看到一些孩子患了大病的家庭呼吁社会善良的人们捐助的报道。

更有甚者,有一则报道一个老人因患病,不知是没钱医治了,还是难以负担高企的医疗费用。

其家人不顾孝道而将老人遗弃在医院的事件。

这也让我想起了20多年前在医院实习时遇到的一位农村病人来,那时的他也只有50多岁,因为患结核性脑膜炎留下后遗症,家里又承担不起医疗费用而遗弃在医院里,靠着医务人员带点吃的维持着生命。

由于病后营养不良,病人瘦得皮包骨,皮肤干厚而没有一点弹性,肌注都有点困难。

当时我还年轻,并没有一直关注着这个病人,后来不知道他的归宿如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报刊上此类的报道好像也没有见少。

其原因为何?我个人认为是:国家没有将经济发展增加的税收这些财政收入增加投入到国民的健康保障事业中去。

我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也不广,没有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的公共性,可以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社会医疗保险。

要做就要钱,而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富裕,财政收入还很低。

所以企事业单位外的其他人员要参保,可以自己交钱了。

我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帐户里的钱,对于没有疾病的人是尚有点节余的,但是对于年老或多病的人来说,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我的母亲就经常自费买药来吃(因为卡中经常没钱)。

医疗是一笔很大的预备支出,我们得留点钱。

同时,孩子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得留点钱。

不然到时孩子考上大学,特别是哪些收费很贵的专业或学校,拿不出学费来,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孩子呢?只能到媒体上请求社会上的善良人们捐助了!

看来,孟子的“保民治国”理念还是很好的嘛!“四人帮”搞的什么批林批孔,批孔孟之道。

对其错误的一面,现在我才有了深切的体会。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十三

原文摘自《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仍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孟子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十四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赏析。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孟子梁惠王下心得篇十五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第9章)。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洿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对下列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d、孟子提出了他的施政思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19、上面两则选段反映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8.c(2分)。

19、(4分)先富后教,以德治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3025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