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有效的知识整理与归纳方式。如何通过阅读名家作品,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一
即拍摄者参与到所记录的事实当中,摄影机和被纪录对象之间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发掘事件的真实面貌,推动事件的进程,并将整个参与的过程拍摄下来,作为记录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与式记录可以溯源至弗拉赫蒂的探险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其极端发展即为50年代法国出现的真实电影,强调在人为的环境中发掘出隐蔽的真实。
参与式记录可以运用在各种题材的记录当中。
在现实题材的拍摄中,对拍摄事件的介入及与拍摄对象的亲密接触,都会给记录打开一个多维空间。
美国纪录片导演詹妮弗・福克斯在拍了一部9个小时的长片:《比尔和开瑞:一个美国式的爱情故事》,以真实电影的形式呈现一对黑人和白人及他们的两个女儿组成的家庭生活。导演fox用超8毫米摄像机自行拍摄,她的制片担任录音师。她们和这个家庭共同居住了一年的时间,次年又以一年的时间访问了他们的亲朋和同事,拍摄了850小时的素材,最后剪成了9小时的片子,以对日常生活的把握,折射出美国社会的种族融合现象。
90年代初的《望长城》,就是以长城内外普通人的追踪、采访、记录,发出了中国纪录片第一声呐喊,《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采访了315人,其中跟踪采访66人,展开了一幅在日留学生的生活画卷。
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由于题材的局限,不可能获得太多的直接素材,更强调以参与式的记录来回顾历史,譬如法国纪录片《证词:犹太人大屠杀》,克洛德・莱兹曼用了1年来拍这部长达9小时的纪录片,全部是通过对见证人的采访而将历史再现于今天。这当然是个特例,其中所耗费的精力和财力可以想象。
我国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录片也多采用了参与式纪录,大量采访相关人物,重访遗址遗迹,让史料在记录者所营造的环境中鲜活起来,重现历史的真实。譬如近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解放啦》,就是以对各色人等在“解放啦”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所见所闻所感的采访、回顾,结构了全片,每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认知,由于采访,存留在不同人等不同记忆中的瞬间集合在了一起,同一个历史时刻,同一个历史事件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走了过来,有一些复杂,有一些厚重,又有一些戏剧的况味。
参与式记录的长处在于纪录片工作者可以尽可能的去探究表象之下的真相,对表现内心世界、过去时空、以及赋予记录戏剧性情节性上非常有效,但由于是以对生活的介入而激发出一些非常态的东西,掌握不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活的原生态。
2、旁观式记录。
即在对生活的记录中采用的是一种旁观的方式,也就是摄影机与被拍摄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的就是争取把摄影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剪接时强调一种连续性,从技术的角度就尽力避免表露作者的感情色彩和道德取向,尽量完整地真实地表现人物与事件的本来面目,创造一种包含着不同意蕴的现实模式。
旁观式记录起源于最初的纪录短片,并在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直接电影中得到极端发展。“‘直接电影’的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角色,‘真实电影’的艺术家担任了挑动者的任务”。(《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
美国纪录片工作者怀斯曼一直坚持不做任何介入的直接记录,以视觉形象和片中人物的话语来呈现事件,其记录方式俨然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体现了空前的执着与坚持。这也与他一贯选择的记录题材有关:学校、军队、警察、医院、监狱及为人们提供帮助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此探索当代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的近作《缅因州的贝尔法斯特》中,一如既往地用镜头解剖机构和人,藉此得到“对20世纪最后1/3时间中美国生活的一个印象化概述”,其高达1001的片比保障了其信仰的实现。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二
电视纪录片是运用现代电子、数字技术手段,真实地记录人类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经过创作者的选择、重组、集中、强化,结构而成一种完整的电视节目形态,它的素材保留着生活的鲜活、真实的信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客观性,供观众观察、体验和思考,而在选择和结构过程中,则有创作者主观的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兴趣、爱好的介入,可以说纪录片是客观生活与主观认识的一种保有较大空间距离的结构,它既能将真实的生活物化成为一种可以复制、保存、传播的形态,留给人们一段活的历史,又能给观众提供一个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角,供观众评价和欣赏。
与其他的纪实类电视节目相比,电视纪录片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依附于电视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程,在节目形态上也有其个性化的自我完整的结构,这是由于纪录片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与其他纪实类节目或专题片相比,纪录片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
首先,它的主题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它不像专题片,专题片有直接的主题目标和宣传的功利效果,它的主题趋向于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内容。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影片,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
我国的纪录片到90年代与专题片有了较为明显的分野,体现了创作者对纪录片本质特性的全新理解,《沙与海》、《半个世纪的爱》、《藏北人家》、《望长城》,及以后的《重逢的日子》、《德兴坊》、《龙脊》、《神鹿,我们的神鹿》、《山洞里的村庄》、《影人儿》、《婚事》等,都调整了纪实语言结构,体现了对人的深层关注,都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重视人的本质力量,去除了许多直接的功利心,多了一些人文性。
《望长城》之所以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分水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关注的一个人文主题,在《望长城》中占据镜头最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些普通人。带着孩子逛土龙岗却不知道脚下就是长城的李秀云;民间歌手王向荣和他的母亲;统万城惟一的住户马老汉一家等等,关注的是长城脚下的生存状态;其后的优秀纪录片莫不如是,《德兴坊》以从未有过的姿态,真实地记录着上海一条老式弄堂中人的生活,他们的窘迫,他们的愿望,他们相互间的争吵与互相的关怀,给人们带来多重的生活感受。《远去的村庄》拍摄的是山西省平陆县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鸡子坡村,在面临干旱年时,一些人要先修水利,一些人要迁出这个村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就是它的主题,人的真正生活就是它表现的对象。《山里的日子》将视线投向四川省东北部的大巴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里的邓有仁一家,邓有仁是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原型人物的孙子,影片记录了《父亲》的作者罗中立重返大巴山的经历以及邓有仁一家及其他乡亲们的一段真实生活。山里的每日生活就成为生命本身的缩影,对山村生活的感情以及对人的一种本质关怀,让这个片子真切地反映了普通农民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生存状态。
在今天,数字技术条件为这种对人的关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近来国内就有一些专业或非专业创作者采用更为个人的方式走近人;利用小型数字机,呼吸与共地在记录身边的人,譬如《江湖》、《老头》等就是独立制片人以微型数码相机方式拍摄,近距离微观地记录下的日常生活,在这些片子中拍摄和剪接尽管粗糙,但其对人的关注,具有一种历史、人文的价值。
专题片主题重在说明问题,阐释政策、观念,如“科教兴国”、“20人”、“中华之剑”等,虽然这些专题片中也有精彩的纪实段落,也有对人的关注,但那只是采用了纪实手段,只是用人来说明某个特定的主题。而纪录片以人为本,更接近人类学和民俗学。
其二,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动态过程,重感受和体验的共时性,因为对人的个性化表现需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人作为生命体存在是包含着特定的时空内容的,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它与栏目化的纪实节目不同,栏目化的纪实节目,定时定点播出,制作周期短,关注的是正在进行的生活层面,结构较为自由,宽容度大,而纪录片对生命的本质关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的,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中,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人类生存的某个阶段的活的历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发性和丰富的细节,以及经过交流和反馈之后积累的情绪氛围,展现更为丰富的人文背景。
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都是有一定的时间流程的。
弗拉哈迪在其拍摄中有个预定的模式:住在拍摄地点,亲身体会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然后与当地人交往、建立友谊,此时才开始拍摄;而以36年的时间记录了高尔佐的孩子们的德国纪录片工作者认为其日常琐碎的记录的意义在于:人们可在时光流转之间获得对生命的体验与解释;认为“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的小川绅介,每部纪录片拍摄的时间长达三至五年,拍摄《古屋敷村》时,在山村住了好几年,租了房子和稻田,和农民一起种稻;我国的《山洞里的村庄》以人类学的视野,关注着山洞中这个村庄的生存状态,以一年的时间记录着在一些事态中人们的表现,想法和行为,保留其生活的全方位的原始信息;《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历时3年,由于在人物发生重大变动的几个阶段摄像机都在场,记录了完整的过程段落和细节,依照生活自身的逻辑发展来结构人物故事,在动态取材中使生活的各种原始信息得以保留,片子也因而有了生命力。其他像《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神鹿》等都有一年以上的时间过程,在过程和细节中具有了一种记录的品格。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三
电视纪录片不仅是视觉艺术,而且是听觉艺术。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传播电视纪录片的影像意义与表达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涵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逐渐演变为影响电视纪录片创作与鉴赏的重要手段。随着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践的不断拓展与深化,电视纪录片已不可缺少音乐作为其中的元素。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表达手段,音乐拓展了电视纪录片的风格表现空间与主题表达视域。
通常而言,音乐给人们的印象似乎只是电视纪录片的一种若隐若现的点缀,一个若有若无的配角,但是,音乐实质上是电视纪录片的灵魂所在。音乐运用与调控得当,能够直接提升电视纪录片的艺术底蕴,丰富电视纪录片的思想内涵,使电视纪录片更加具有形而上的审美价值指向。因此,创作与鉴赏电视纪录片应该关注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开发与拓展,解读电视纪录片音乐的美学特征。
一、动态特征: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
电视纪录片声音的三种构成要素为音乐、音响与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作品中,声音与影像相互融合。由于融入影像,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已经不再是原本意义的纯粹音乐。换而言之,电视纪录片音乐研究应该立足于声音与影像的相互结合与实时互动而展开。音乐与影像既犹如两个单词,组合到一起就会产生新的意义,又类似一双筷子,需要在彼此协作中才能更佳地诠释电视纪录片。融入电视纪录片的音乐,获得了一个具有可视感的影像空间。音乐与影像的结合,使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视纪录片影像的空间转换涉足了电视纪录片音乐的时间流变。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往往以时间为轴线,来表现变迁当中的动感。作为电视画面来讲,这种空间感和时间感的拓展难度较大。而运用音乐艺术,来表现这种跨度,以音乐风格变化来实现场景的转换,则相对容易很多。音乐与影像的互相渗透与彼此融合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将升腾跌宕而具备听觉美感的声音乐符跳动与生动形象而具备视觉美感的影像画面运动彼此结合,不仅使电视纪录片音乐的灵动性绘声绘色地表现于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情节中,而且使电视纪录片影像的流动性生动传神地体现于电视纪录片的声音乐符中。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与影像的实时互动,既鲜明地突出了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又出色地显现了电视纪录片的基调,不仅使电视纪录片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而且使电视纪录片的意象更加丰富多彩。音乐空间是电视纪录片空间的独立单元。
二、感受特征:视觉与听觉的综合体验。
从本体特征来看,电视纪录片其实就是音乐与影像在时间与空间的共同演绎中塑造视听银幕形象。作为电视纪录片两种不同的媒介表现材料,音乐与影像是在相互协作中引发观赏者感知视听艺术魅力的。观赏者既要从影像中获得观赏电视纪录片的视觉满足,又要从音乐中强化观赏电视纪录片的听觉感知。由此而形成的电视纪录片音乐,将影像带来的视觉形象与音乐引起的听觉意象相互融合,实现欣赏电视纪录片的视觉与听觉直观体验的和谐统一。
电视纪录片的观赏者是结合着电视纪录片的镜头来感受音乐的,而音乐又强化着观赏者对电视纪录片的感受。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听众就是其银幕前的观赏者,视觉与听觉的共同感知,呈现了电视纪录片音乐欣赏与一般音乐欣赏之间的差别。音乐的播放与影像的变化作为整体共存于电视纪录片作品的同一时空中,观赏者的听觉在感受音乐信息时,视觉也在感受影像信息。音乐与影像同时传递给观赏者时,视听器官运用大脑迅速交流与反馈,获得单纯用听觉感受音乐或用视觉感受影像所无法体验的复杂艺术感受。电视纪录片音乐不再是纯粹的时间艺术,而是蕴含了一般音乐所无法具备的视觉信息。音乐与影像共同塑造了电视纪录片复杂而综合的视听艺术形象,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复杂而综合的视听艺术感受。
电视纪录片当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空间延展的独特作用。非独立性和协调性音乐本身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它的这一特性在表达和展示艺术气氛渲染艺术效果上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电视纪录片的.剪辑制作当中,声音导演将音乐表演艺术家的音乐通过剪辑整合,把它们对于原作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恰到好处的表演,将音乐形象传达给听众,使听众获得艺术美的享受。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与通常概念下的音乐具有不同的艺术形态,它是专门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编配的音乐作品,它既具备了一般音乐的特性,如长于表现而拙于再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等,又具备了独特的具体可感性,它要表现完美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与画面及其它表现手段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可以说画面与音乐的契合,是构成电视纪录片声音制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
三、指向特征:创作与欣赏的审美指向。
一般音乐的审美是人们单纯借助听觉而体验与感悟其所蕴涵的美学真谛的,属于抽象层面的审美过程。与一般音乐的审美有所不同,电视纪录片音乐具有独特的创作与欣赏的审美指向。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审美指向,大体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电视纪录片音乐创作的审美指向。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创作应该基于综合考虑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容、风格特点与时代特色等因素,使电视纪录片音乐的旋律基调、演唱风格等与电视纪录片本身相符合。因而,电视纪录片音乐的创作具备了明确的审美指向;其二是电视纪录片音乐欣赏的审美指向。在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与影像通常是同时呈现出来的。电视纪录片音乐不仅烘托了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容与环境氛围,而且展现了电视纪录片的内在意蕴与潜在旨趣,使观赏者产生一种多感官、全方位的共鸣体验。因此,电视纪录片音乐的欣赏也具备了鲜明的审美指向。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四
记录片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为人们再现了历史发展进程,因此,选题策划时,一定要做到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一种启迪意义,这是纪录片选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其价值所在。例如,2015年,由媒体人柴静策划并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受到亿万国人的关注,好评如潮。该纪录片以当下泛滥的“雾霾”为主题,为人们再现了令人担忧的环境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携手,治理环境,还原洁净的自然面貌。柴静将女儿的病情作为开题,让观众感到震惊和心疼,可以说制作这部纪录片是出于社会人的责任感,同时也是出于一位母亲的本能,记录片中除了再现当前各个省市的雾霾现状,也对雾霾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度调查,说明了这一环境问题对人们造成的严重影响。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其选题与时下问题亲密相连,关系到每一个人,其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环保问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2]。
2.2追寻文化渊源
记录片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不仅是再现事实,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思。因此,进行选题策划时,不仅要关注当前事件,更好关注这些事件背后的文化与习俗,引导人们追寻传统文化渊源,发挥一种文化传播的作用,发挥纪录片的真正价值。近几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这绝不仅仅是因为片中为我们展现了各地美食,更是因为其引发了人们的思乡情缘,这是对美食背后蕴含文化的一种关注和认同。在介绍查干湖冬捕这一期节目中,节目就为人们展示了冬捕前的仪式,除了鱼的各种做法和吃法外,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人们从自然中获取食物,需要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感恩、崇敬之心。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追溯了全国各地美食背后的文化渊源,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这是其选题策划的成功所在。
2.3尊重事实、强调故事性
“讲故事”是当代新闻媒体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因为故事往往比其他形式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纪录片选题策划过程中也要善于运用这种方式,抓住观众心里,尤其是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更应当推广使用这种方式。例如,纪录片《百年人・日照魂》中,就将丁惟汾及其家族作为主题,在选题策划初期,就将这一人物及其家族的轨迹作为线索,再现了辛亥革命元老的风雨一生。纪录片中既展现了革命中各个党派之间的冲突,同时再现了丁氏家族血浓于水的亲情,成功将“大家”与“小家”的故事融为一体,引人入胜,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这与最初的选题策划角度是分不开的。值得注意的是,选题策划之初无论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都必须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否则就不能将其称之为“纪录片”了[3]。
3总结
纪录片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众最喜爱的文化节目之一。为了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必须要重视选题策划这一环节,要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追寻文化渊源,尊重事实、强调故事性,发挥纪录片弘扬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五
其三,纪录片要求自身有独立的严谨的结构和个性化的风格样式。纪录片一般都有较长的篇幅,独立成章,表现人文内容应有一定的结构力,有起始、发展、重点段落、某种结果等,创作者还要把握叙事的技巧,注意节奏和韵律,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叙述方式,形成不同的风格样式。比如《神鹿,我们的神鹿》、《龙脊》、《阴阳》等影片,就各自有不同的风格。
其四,纪录片需要较大的精力和资金的投入,较长的创作周期和个性化的操作方式,因此,难以在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水线上操作,事实上,现在各电视台都是组织一支精粹队伍,投入较大的资金,可以说是特殊形式的制片人操作模式,而且随着电视节目市场化的进程,社会投资、个人投资、独立制片人式的操作方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会成为纪录片的主要生产方式。
世界市场对纪录片的认同,也是更加人文化、个性化,更长的过程性,更大的时空容量的,所以纪录片应不限日期,不限题材,适于独立制片人的全身心投入。资金运作走市场,将是今后纪录片创作的走向。
基本记录方式。
撇开纷纭繁杂的表象,传统纪录片的记录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介入其中的参与记录;其二为作壁上观的直接记录。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情趣之一,自“有无”到“阴阳”,自“空灵”到“妙悟”,哲学中的“虚实”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领域,成为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虚实相生”的文艺创作手法在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电视纪录片配音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为了将文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意蕴、引发思索地传递给观众,配音者要将解说词的内容进行虚实、有无、隐现等转化,创造出情境美、交流美、和谐美、留白美,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达到审美愉悦。
再现文字的情境美。
电视纪录片配音是将已有的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现形式。对配音者的要求绝不仅限于单纯的发音规范、字正腔圆,而要通过解说再现文本的意境美、情感美。
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解说词在表现手法上会运用文学作品中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或化虚为实、或以虚带实、或实中存虚、或虚实相映。备稿时,配音者必须依据影像的拼接步骤把握解说词的内容及特征。
如纪录片《唐之韵》的解说词,以散文诗般的语言记述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和诗人们丰富的生活经历及其风格迥异的代表作品,情感跌宕,大气磅礴,极具文学色彩。这就要求配音者要将未闻、未见、未体会过的情与景转化为已有的积累和体验,感受“象”外之旨,由实感虚、由虚悟实,形成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其中有这样一段:
于是陈子昂来了,像巨人一样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高唱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多么悲壮的歌声,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审美的冲击波!
在解说这段话时,高峰用心灵与历史交融,用情感与诗人共享,其中对诗歌内容的朗诵以虚声为主,其余用声偏实,将声音的虚实变化与解说词的意境虚实融合,产生与诗人心灵在宇宙生生不息、虚实相依的律动中对话,在感觉与想象交织的灵境中达到共鸣与默契。
再如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用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闻名于世的古建筑的辉煌壮观。周志强配音时非常注重在平实中展现情景美:
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赏亭”。
这段话是用历史故事来诠释“赏亭”得名的由来,其间对饮酒作诗的场面与细节虽没有作过多的渲染,但是古代文人们的洒脱豪放、酣畅淋漓依稀隐现在字里行间。周志强的解说非常细腻,通过声音中细小的变化,以溪流淙淙、垂柳依依、酒杯顺流而下,将文人吟诗作对的情景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浪漫情怀。
袁行霈先生曾经说过:“鉴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赋予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解说词中的情景不是配音者都经历过的,解说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让思想感情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才能感受到文稿中的情与景,创造情景美的效果,进而增强艺术表达的感染力。
产生具象的交流美。
根据有无交流对象的存在,可将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环境分为“虚实”两种情况,即无对象交流和对象交流,而纪录片解说明显属于无对象交流。从专业角度上来说,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无对象交流”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人”,即对交流对象的感知要具象,不仅要想到通常所说的交流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还要能想象到听众的眼神、动作、服饰以及听到语言信息后的反馈,真正做到通过眼神交流达到心灵的共鸣。
纪录片对解说者的要求亦是如此,对交流对象的想象越具象,听众的感知就越鲜活、越真实,通过想象与联想同观众交流,接受反馈,便于准确地把握解说词的基调、节奏、风格等,同时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解说状态。
如《北京记忆》是从对北京大杂院、饮食、娱乐、交通等点滴生活的感受中反映北京的发展变化,这些都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配音者所想象的对象可以是亲人、邻居、同学、朋友,就像拉家常、聊见闻、谈感悟,相互之间产生亲切感、信任感、美感。
老人又回到了以前的旧居,她曾在这间二十平米的小屋子里结婚生子,夫妻相濡以沫,拉扯四个子女长大成人。点滴往事一如大多数中国普通百姓曾经的生活场景,伴随着记忆正在渐渐远去。
在这段配音中郭炜语气亲切自然,时而平和、时而低沉,让听众感到很强的交流感,此刻配音者用自己声音推开了历史的闸门,让听众在时空的隧道中触摸到那段远去的历史。交流对象质与量的具象化产生的真实美,让配音者找到了活跃积极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向观众传达情感。配音者运用虚实相生的原则将虚无的听众转化为实在的交流对象,在向想象中的对象不断倾诉、呼应、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互动与灵犀,达到用声音传递美、用心灵感受美的效果。
传递声音的和谐美。
置身于浓妆淡抹的图画里,帕奈博士经常情不自禁地赞叹,举世也只有九寨、黄龙的水有如此巨大而神奇的力量,而它眷恋着人间独钟着中国,就在这中国西南的深处角落渲染出一片彩墨山水。
对于九寨沟和黄龙,水是美丽的缔造者,也是它们生命的源泉。水,在这里幻化了神奇之后,也将从这里走出深山,流向几百公里外的长江。
李易配音时,吐字柔长、用声舒展、虚实结合、虚声偏多,使声音与明丽、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相融合,充满了意蕴美,整体形成蜿蜒的旋律,产生美感。
再如《同饮一江水》运用富有感性和思辨的语言,讲述6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中不可割舍的关系。解说词娓娓讲述着不同国家的风情和生活故事,绘出一幅大湄公河次区域丰富资源、灿烂文明、独特人文的精彩画卷。
大海与河流在纵向和横向上,将次区域各国更多元地融合在一起,河流联结了次区域六国,大海将次区域各国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河流哺育了次区域六国的人民和这里伟大的文明。而大海是所有这些走向世界的通途。大海意味着次区域未来更广泛的交流、友谊与发展。
刚强的解说整体以讲述与渲染相结合,既接近生活语言表达又不失饱满的情感。吐字用声适中,节奏舒展平缓,极为自然流畅。用声以半实为主,根据内容或为半虚。“更多元地融合”声音由虚到实,“交流、友谊与发展”中由实到虚再到实。刚强的声音在整体和谐中,时而平实自然,时而舒展柔和,时而厚实凝重,形成了有声语言自有的韵律感和质感,也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本片所宣扬的“和平、友谊、合作、发展”的主旨。
构成停连的留白美。
“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句就是对留白艺术作用的描述。留白之美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大放光彩。绘画、书法、建筑、园林、舞蹈、音乐、电影、戏曲中无不留有留白所产生的无限遐想空间、广袤深远意境。
电视纪录片画面拍摄手法中注重留白的运用,而声音的配音也应当有的留白存在。声音的停顿为虚、情感的连接为实,正是所谓的“声断情不断”,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回味无尽。这种“停顿”,是一种画面的转换和延伸,情感的过渡和回味,恰当运用声音留白,能产生言已尽情未止、声已落味更浓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想象、回味、思索和判断的空间,这样比喋喋不休的直白表达更自然、更深刻。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留白让观众有空间思索和判断,与起初的感性认识相互作用,从而加强对纪录片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如《圆明园》运用充满诗意的语句描写出了圆明园的奢华与气派,而在残垣断壁之下埋藏着历史的辉煌。
给这段的配音时,李易在每一省略处都运用了大量的留白,观众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想象圆明园华丽的外观、精美的装饰、奇妙的布局,可谓是神奇瑰丽,亦梦亦幻。如果在解说时取消了这里的留白,就会显得节奏过于紧凑,也剥夺了观众回味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不会产生最终意味深远、令人惋叹的效果,削弱了对主题的表现力。留白之美是一种表达手段,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一种艺术追求。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以其长久的生命力影响着中国的文艺领域。在电视纪录片配音创作中“虚实相生”的原则也以其无穷的魅力由内而外地渗透到各个环节,配音者与文字在体验与联想交织的对话中达到心灵的契合,与观众在声音与想象互动的交流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说明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进展,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变之中。纪录片是文化产业中的活跃部分,深受人们喜爱,研究纪录片的策划选择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1策划含义概述
从现代意义的角度理解,所谓的策划就是在一些信息素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创意以及方法等,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依据。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电视节目创作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名电视人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选题策划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方面,这项工作为节目创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以说策划已经成为节目创新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策划是节目制作的第一步,可以有效避免决策失误问题,提升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说做好策划工作,一个电视节目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纪录片选题策划中,虽然由于节目固有性质导致创作的自由度受到限制,但是选择策划仍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记录片是将真实事件以艺术的`方式再现出来,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提高节目的感染力。总之,纪录片选题策划工作非常重要,是在现有信息上的一种选择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创作过程[1]。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八
论文是研究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后,为表述科学研究成果而撰写的理论性文体,又称科学论文,简称论文。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的空前发展,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旧的观点不断得以更新,论文就是这些新观点、新见解、新发明的研究结晶。它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阐述各个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结论,探讨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论文的撰写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近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论文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论文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反映。
论文属于应用文体,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和严格的规范。无论哪类学科,哪门专业,哪种类型的论文一般都具备以下六点共性:
一、科学性
论文的这一特点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阶段发展。因此,学术论文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这一精神贯穿着论文写作的始终。
首先,论文的论点和结论必须科学。它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论点绝对不能主观臆造,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和偏见。
其次,论文的论证和论据必须科学。学术论文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对立论进行严密而富有逻辑性的科学论证。所引用的论据无论是实地调查来的,还是实验中来的,或是文献中摘引来的,都要求真实、典型,真正成为论点的支柱。
再次,论文的论述必须科学。措辞严谨,概念准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才能体现正确的认识过程,令人信服地传达科学的学术见解。
论文的科学性要求写作者从探求科学真理的目标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采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揭示出来的客观规律形诸文字,加以科学的表述。
二、学术性
论文反映的是某专业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的价值即体现在学术性上,而论文的学术性又突出地体现在专业性上。
学术是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它往往以学科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科门类繁多,各学科之间虽然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差别是主要的,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有自己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术语,形成了专门化的知识体系。比如经济学方面的论文,需要研究和解释的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和现象,那就必须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而管理学方面的问题,其分析问题的方法、工具、表述方式则必须符合管理学的学科要求。
人们通常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两类之下又可逐层划分下去。分工越细,学问也就越专门化。论文要研究和阐述的就是这些专业知识中的某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本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基本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从而进行学术研究。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使用的语言都必须与所论述的学科密切相关,这是论文的显著特点。
三、独创性
论文不仅要进行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而且还要报告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创造是科学的本质,独创性是论文的.生命。是否有创见,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高低的标准。
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它不能重复已有的知识,甚至也不同于一些学术专著。有些学术专著主要用于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因而比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常规性,但论文绝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创造性地解决某一专业领域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创造能力可以有大小,创造水平可以有高低。大到能够开创一门新学科、创立一个新学派,小到发现一条有价值的资料,但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研究者而言,独创性这一点都必须是研究者从发现问题开始,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到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追求。
具体说来,独创性可以体现在研究和探索前人未曾涉及的领域;可以纠正或补充前人的观点;可以综合前人的研究,揭示今后研究的方向;可以为前人的立论提供新的事实材料或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等等,不一而足。
四、理论性
学术论文不能停留于事实、现象的罗列,必须探究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写论文必须运用理论思维,通过对事实的抽象、概括、说理、辨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论文的基本框架是逻辑的,是以中心论点为核心,以分论点为支柱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充满了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等事理关系。
很多作者的论文水平不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论文缺乏理论性。没有理论支持的论文,只能囿于事实材料的堆积,不能从一般的现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论文的理论性是作者的学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反映。
五、实践性
论文要充分考虑到文章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只有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从科学进步需要出发,才能写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真正能够体现论文价值的文章。
不同学科的论文,其应用性、实践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它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往往比较直观,甚至可以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对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所研究的学科本身都具有较明显的现实意义;社会科学方面论文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虽然常常不如自然科学方面论文那么直接和明显,但社会科学方面论文提出的新观点、新发现、新理论,对本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样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因而也同样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六、规范性
论文具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和语言规范。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的编写格式已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为了便于交流和应用,论文必须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系统和符号系统进行表述。这也是论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之一。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九
[1]李三强.动画纪录片——一种值得关注的纪录片类型[j].中国电视,2009(07).
[2]聂欣如.动画可以成为纪录片吗?[j].中国电视,2010(02).
[3][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朱思晔.当代法国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j].世界电影.2012(6):188.
[5]张同道.《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6]谢勤亮.《影像如何记忆——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十
无意间在网上看见一组关于美食的图片,其中就有我们东北主食粘豆包,明天就是腊八让我想起一句谚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于是,每进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发上几盆黄米面,蒸上一大缸粘豆包,一蒸豆包就有了年味儿,因为“粘”与“年”同音,意味着吉祥。
做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我对粘豆包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吃着粘豆包长大的。粘豆包的做法虽说简单,但也有讲究。主要材料是大黄米(糜子也叫黍去皮),加小米(谷子去皮,也叫粟),掺在一起。比例要适当,大黄米多了会变粘,不成个,小米多了会笨,没口感。把这两种米碾成面,用温水和了,用大盆装上放在炕上发酵,过一两宿,发大了,会有酸味,发小了,不筋道,这个只能是凭经验。将粘面做成小窝窝包进红小豆馅,(豆馅主要用爬豆或小豆制作,也就是现在人们用来制作豆沙的东西)。用苏子叶做底,一呢,防止豆包粘连,二呢,苏子叶的味道清香,然后放在大锅里蒸,这时候如果你去串门你会看见每家每户的地下或炕上长长的桌子上晶莹透剔的小豆包排得整整齐齐,等凉透的时候就会拿到外面冻上,放到下屋的缸里里想吃的时候再拿回来用锅蒸一下。或者干脆把豆包埋在火里烧,烤熟的时候就会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甜味,用拨火棍搅拌几下火,立刻露出了外焦里黄熟透的豆包。冬季的夜晚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时候手里还经常拿着冻的梆梆的粘豆包啃,外面的皮啃没了只剩里面的豆馅还舍不得一口吃掉,那时候的胃肠咋嫩好呢?对了,为了粘豆包我还当了一次小偷呢,邻居的王大爷家人口少,他的豆包每年都吃的很长远,有一次到底没禁得住诱惑,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堂姐从他的小竹筐里拿了豆包就跑。以至于大爷去世的时候我吓的三天没敢出门,怕他找我还豆包。
如今人们关注的再也不是豆包能吃到什么时候,更多的是怎样把豆包做精做细、做出特色,让它更有年味,更具地域风格和时代内涵。
今天咱们来说一说国菜,民以食为天嘛、尤其是中国人民,主要以美食为主,就跟韩国人以文化产业为主,新加坡,泰国以旅游业为主,日本以av动画为主是一样的,中国其实也不是以吃为主,主要是爱吃,在中国,结婚开业要吃,同学聚会要吃,全家团圆要吃,自己没事在家也琢磨着该怎么吃,总的来说,没有一个说不爱吃的,就是一乞丐还整一个叫花鸡来吃,可见中国人对吃是情有独钟。
要说中国人民最在行的绝对是吃,随便拉出一个来,就能做两拿手好菜,这是西方任何一国家都比不了的,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说这世上最享受的事就是,住英国房子,用中国厨子,娶日本女人,拿美国工资.而最要命的事,是住日本房子,用英国厨师,娶美国女人,拿中国工资,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是由此可见,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系最多,厨师的技艺也勘称一流,而且中国餐饮确实遍布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中餐馆,而且基本爆满,由此可以看出大家都喜欢中国餐饮。
要说西方国家爱吃吗?也挺爱吃的,但是相对中国而言差点,美国弄一汉堡,三明治,英国弄一炸鱼薯条,巴西弄个烤牛肉,日本吃个沙西米,法国高档一点吃一鹅肝,反正总的来说吧,都是位餐,一人一盘,里面有点薯条,几块牛排,不像中国吃饭一大桌子,都放不下了,菜叠菜,先吃凉菜,撤下去在上热菜,或者像广东,菜没来先上一养生汤,相比之下,西方人是比较爱玩的,喜欢吃的比较少,就是有也是特别宠爱中国菜,国外的饮食我们就不说了,晓松老师有一期《美国生活成本报告》里说过这事,咱就不说了,而更有意思的是国外厨师还来中国比赛,那简直就是班门弄斧,来作死,最后发一安慰奖回家了,这里苏苏要声明一点啊,我可没有说促进中西方餐饮文化交流是不好的事,只是说国外的厨师有点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说实话其实苏苏本身也是一吃货,非常爱好美食,也算吃遍大江南北吧,所以今天不自量力跟小伙伴们聊一聊中国美食。
相信爱吃的朋友基本都知道中国八大菜系,川、粤、鲁、湘、浙、徽、苏闽、现在说八大菜系,以前其实只有四大菜系,也就是,鲁菜、川菜、、粤菜,江浙菜,而所谓菜系是指某一区域的代表菜,如川菜代表西南地区,鲁菜代表北方,江浙菜代表华东地区,粤菜代表华南地区,而鲁菜也光荣的战胜其他三大菜系成为四大菜系之首,当然现在不是了,现在川湘菜是龙头,遍布全国各地,川菜也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在川菜没火起来的时候,粤菜跟淮阳菜比较火,前两年人们讲究养生,只要你在家一打开电视全是讲养生的,今天一专家明天一专家,虽然讲的也不怎么养,就是听一热闹,粤菜和淮阳菜基本都是那个时候带动起来的,应为粤菜和淮扬菜比较讲究养生,而现在川湘菜比较火的原因就是,接近大众口味,价格也比较便宜,更接近平民消费。
而粤菜和淮扬菜做工比较讲究,淮扬菜非常注重刀法,刀功,粤菜讲究火候,锅气,两者都是用料高档,做工精细,当然价格也比较高,而且口味以原味为主,比较清淡,北方人接受不了。
咱举个例子,我有一朋友,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他家是内蒙古的,在南京学的淮扬菜,也是一淮扬菜大师,在南京打拼出来,于是回老家来发展,回家第一天给家里人煲了一锅鸡汤,晚上兴高采烈的让家人品尝,结果把老父亲气个半死,气的老父亲口破口大骂,你这小王八蛋,厨师怎么学的,做个鸡连酱油连也不放,还加了一锅水,酱油不放也就算了,还你娘的忘放盐了,当时把我这朋友弄的哭笑不得,结果本地人也接受不了这么清淡的菜,最后没办法我这朋友又回到南京工作了,而最意思的是直到现在内蒙古大多数地区还是一样,清水煮羊肉撒把盐,也是内蒙古独特的名菜红食(红食既肉食)中的一种,“手把肉”蒙语管“手把肉”叫“乌兰伊德”。
总的来说吧,在中国最不会吃的也就是内蒙古地区的人民了,你要说什么地方的人最会吃,那无疑就是四川和广东了,四川人什么都敢做,比如醉虾,广东人什么都敢吃,比如三吱,还有句玩笑话,说广东人天上飞的不吃飞机,水里游的不吃轮船,四条腿的不吃板凳,两条腿的不吃人,剩下什么都敢吃,你要是说最不会吃的除了内蒙古也没其他地方了,要说其他地方不会吃可能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但是内蒙古地区有钱人还是很多的,应为游牧民族嘛,每一户牛马羊都有很多,当然也有穷人,但毕竟很少,蒙古人吃饭很有意思,煮一锅手把肉,早晨端出来喝茶,茶里泡几块奶豆腐,(奶茶)中午端出来喝酒,晚上来一朋友把煮肉汤拿出来放点大米,喝肉粥,一年四季基本上很少吃青菜,主要以手把肉,奶茶为主,尤其是牧民没有说炒一菜来吃的,蒙古人虽然不爱吃,但是爱喝,每顿饭基本离不开酒,应为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讲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很豪爽,具体咱们就不细说了,反正什么菜系能被蒙古人民接受,那就代表这个菜系也能被别的地方接受。现在川湘菜在改良之下,已经很好的打开了内蒙古的市场,也渐渐的被蒙古人民接受了,所以说粤菜和淮阳菜没有大众话的原因还是没能更好的与大众口味结合,或者可以说川湘菜更接近家常菜,更贴近生活,要说川湘菜,其实本质上是大不相同的,川菜以麻辣为主,湘菜以香辣,酸辣为主,烹饪川菜的辣椒主要以二荆条为主,而湘菜主要以小米椒为主,最有意思的是,一些比较外行的说,川菜最好做,放把辣椒,扔把麻椒就是川菜,其实不是,川菜只是代表性的菜以麻辣为主,比如毛血旺,水煮鱼,干锅鸭头,而川菜的味型是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其实从开水白菜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吊汤技术跟广东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烹饪川菜的灵魂绝对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郫县豆瓣酱,其实我们说的川菜只是统称,川菜一般分为“上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三类。
“上河帮”就是蓉派川菜,流行于川西平原地区;“下河帮”即渝派川菜,流行于川东盆地边缘山区;而“小河帮”以盐帮菜为主,流行于沱江流域的自贡、内江等地。在川渝以外的地区,川菜餐馆的菜品口味多为蓉派川菜和渝派川菜,盐帮菜则相对较少。不过,最近几年盐帮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蓉派川菜主要源于省府成都流行的官府菜,讲求用料上乘,配比精细准确,严格以传统经典菜谱为准,菜品色相较高,口味相对温和;渝派川菜源于四川盆地东缘的重庆,以用料大胆,不拘泥于传统食材,广泛选择下脚料,制作手法亦不拘一格,常常有烤、炸等传统川菜较少采用的手法,口味丰富多变,色相上相对不太讲究。盐帮菜则以精致、奢华、怪异、麻辣、鲜香、鲜嫩味浓为特色,但是重庆菜要比成都菜好吃,这个是餐饮界大师公认的,可不是苏苏信口雌黄,比如说川菜中典型的毛血旺,辣子鸡,酸菜鱼,江水煮江鱼(水煮鱼)都是重庆菜,而湘菜中代表菜有农家小炒肉,剁椒鱼头,手撕包菜,霸王别姬,至于和川湘菜完全截然不同的就是粤菜和淮扬菜了,我们先说说粤菜,粤菜以吊汤为主,和川菜不一样,川菜主要炼油,粤菜汤分为,清汤,浓汤,和黄汤,粤菜以中国广东省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构成,比起淮扬菜和鲁菜,属于起步比较晚的后起之秀,但是影响深远,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国外的中餐基本上都是粤菜。
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粤菜是海外中国的代表菜系,粤菜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博采众长,把京都风味、姑苏名菜、扬州炒菜以及西餐的长处融会贯通,形成了有其独特风味的菜系,“食在广州”的美名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粤菜主要以潮州小炒皇,和烹饪野味海鲜为主,讲究火候,擅长煎、炒、焗、炸、烧,讲究鲜、脆、爽、嫩、滑,有酸、甜、苦、咸、辣之别,粤菜的厨师也大致分两种,一种主要以潮州小炒为主,另一种主要烹饪高档食材,燕、鲍、翅、参、肚、当然还有广东的糕点,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比较的,广东人开酥和炒蔬菜绝对是一绝,而到广东不能不吃的菜当属,蒜蓉系列,比如蒜蓉蒸扇贝,蒜蓉蒸澳龙,烧腊系列的烤乳猪,蔬菜系列的,西芹百合,最具代表的,龙虎斗、白灼虾,葱姜局蟹,白云猪手、蚝油牛肉、脆皮鸡、鼎湖上素等等吧,至于淮扬菜,是以淮安府和扬州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淮安、扬州、镇江等地区[1-2]。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誉。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以追求本味、清鲜平和为主,在所有菜系里是最讲究刀功的菜系,最具刀功代表的就是大煮干丝,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而国宴也是以淮扬菜为主,尤其是现代。究其原因,一是因其精美,精细,包括刀功、火候、搭配、造型等等,无一不体现功夫;二是食材朴实,取之容易,不像粤系代表菜等采用生猛海鲜,甚至是国际性保护动物,比如鱼翅等现已被禁用的食品;三是味道偏淡或甜,不像川湘菜等味重,老外吃了辣的直蹦高,但是正应为维扬菜做工精细,耗时耗力,口味偏淡或甜菜较多,在大众社会,反而没有川湘菜等入门较快的菜系热门,著名菜肴有扬州炒饭、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等。
最后我们在来说说官府菜,和国菜,官府菜一般会所比较常见,现在基本上会所和高档粤菜管都关门了,应为“习大大”上台,这个大家都懂的,我就不说了,酒店也是有的,但一般都是3星以上,像凯悦、卡尔森,希尔顿、万豪国际、雅高、和香格里拉等等吧,官府菜绝对属于高端菜系,官府菜也比较好理解,就是过去官老爷们,士大夫们吃的菜,也包括一些出自豪门之家的名菜,官府菜主要分为,孔府菜、东坡菜、云林菜、随园菜、谭家菜、和段家菜,官府菜中谭家菜最被大众所知,但要说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还是孔府菜,孔府菜属于鲁菜系列,是从孔子他老人家,家里流传出来的,而“谭家菜”作为一种官府菜能流传下来也实属不易。
在20世纪初,京城最出名的三大私家烹饪,军界的"段家菜"、财政界的"王家菜"、银行界的"任家菜"都随着官府老爷的盛衰而起落,最终灰飞烟灭,而谭家菜,这个清朝官僚家庭产生的私家菜却由于独树一帜的色、香、形,等特点得以扎根京城,就拿从业厨师来说,随便一谭家菜厨师工资就在7000多人民币以上,手艺高超的,一般在两万到三万人民币(一月),从工资就可以看出谭家菜在所有菜系中的地位,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谭家菜用料高端,选料考究,下料好,火候足;慢火细做,精于干货发制,和烹饪海八珍,(海八珍,燕窝、海参、鱼翅、鲍鱼、鱼肚、干贝、鱼唇、鱼子)官府菜也融入了所有菜系名菜之所长,而且厨艺是只传授自己家人,从不外传,会做官府菜的人很少,可以这么说,你要学川湘菜,三年能学出来,你要学粤菜和苏菜四五年也差不多了,你要是学官府菜,不是自己家人,你这辈子都不一定能学不出来,还有就是你要是经常在厨房,就会发现川菜和粤菜始终不和,应为同属两大菜系,有点你看不上我,我也瞧不上你的意思,最有意思的是川菜厨师看粤菜厨师炒菜,说你看那个瓜娃子,菜都糊了还在锅里炒呢,这时候粤菜厨师会说,我顶你个肺,这叫“锅气”但所有厨师对做官府菜的都非常客气。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多数人以为官府菜是私房菜,其实官府菜跟私房菜区别还是很大的,私房菜就是我们说的拿手菜,不属于大菜,善烹小鲜,用的原材料很普通,但是做的好吃精细,可以说私房菜是家常菜的升级版,属于无宗无派的菜肴,您要是常去私房菜馆你就会发现,私房菜种类很少最多30几种,但是每道菜都非常精细,有独到的口感,而私房菜本身并不是代表上层文化,相反,它更加贴近老百姓和工薪阶层。官府菜跟私房菜恰恰相反,属于高端菜系,烹饪的食材稀有名贵,极大部分的菜肴主用燕、鲍、翅、等昂贵材料,属于高端消费,一般都是上流人士,土豪,和签单的这类人消费较多,至于中国的国菜也是大家争议最多的,因为中国菜系繁多,一般说国菜被广为流传的就是满汉全席,满汉全席分为南北菜,南菜54道,北菜54道,总共108道菜,但是由于菜数众多,一般都是开国宴,招待外宾,影响力虽然广,但是离人民很远,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而在世界名声最响,也最多人知道的就是饺子和全聚德“北京烤鸭”,饺子虽然贴近人民生活,但是属于主食,不能属于菜品,而全聚德烤鸭,属于大众消费,也很受国外友人追捧,口味南北方人都能接受,除了有点油腻,被评为国菜也不为过,至于中国小吃我们就不多说了,传统的当然很好也很卫生,但也有很多不怎么样,而辣条被卖到美国,英国市场,也算是报了当年鸦片战争和圆明园的仇了,当然中国菜系博大精深,苏苏上述也只是说个大概,近些年来中国菜系又结合西方的烹饪手法,推出了,分子菜,融合菜,意境菜,等等吧,总体来说都是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毕竟烹饪的原材料是有限的,节目最后奉劝小女生一句,有钱还是雇个新东方厨师,至于嫁个新东方厨师就算了,厨师一般在家都是不做饭的,最后祝愿史正良大师一路走好。
工作以后,很少吃到家里做的饭,自己又天生对烹饪没有兴趣,于是失去了很多吃美食的机会。
所谓美食,并不是要山珍海味,也不是要制作得多么可口精致,只是一点,要那种爱的滋味。
于是很自然的,在这个秋意流淌的夜里,在这个寂静的时刻,忆起了很多遥远的味道,忍不住温柔的回忆。
一张温和而多皱的脸就这样渐渐浮现在眼前。她是奶奶,小时候的我们很不愿意回去探望的人,不止是因为每次去都要冒着严寒凌晨几点去等车,不止是因为那颠簸的山路让我的胃总是翻江倒海,不止是每次大雪封山我们都要步履蹒跚地往回赶。还因为,从小很少见面,对她,似乎总有一份隔阂,不够亲热。可是一回家,所有的不快都被她和爷爷的热情融化,饿了一天的我们嚷着让奶奶张罗吃的。爷爷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把水烧得滚滚的,他们的脸都是开了花的。奶奶把我最喜欢吃的熏肉挑上一块最瘦的、最好的,洗得干干净净,切得薄薄的,和上他们自己种的辣椒一炒,别提多香了!那肉不同于外面的腊肉,有一股久远而迷人的熏香味,嚼起来十分劲道,再配上打了霜的小白菜,浓郁中带点清甜,食欲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奶奶还会做腌制红辣椒,那个很有些年代的坛子里满满的都是她的成果,每次妈妈一回去就吵着要吃。我怕辣,没敢尝,可看着那鲜亮的颜色,闻着那特有的酸味,听着他们吃得嘎吱的响声,嘴里也不禁溢满了酸水。
老米酒也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不知道她是怎么酿的,那酒呈现出乳白的光泽,汁水酸甜,自有一股淡淡的酒香。那作酒糟的米也是极可口的,糯糯的,甜甜的,一吃就忍不住吃一大口。想一想,在那山村的冬夜里,外面山风呼啸,夜黑如鬼魅,我们一家人却坐在温暖的小房子里,共同围着一个火炉,看着柴火在里面静静燃烧,火星跳着欢快的舞,火炉上还烧着一吊子的水,每个人的脸都被印得红红的,边喝着奶奶做的甜米酒,边说着那些过去的岁月,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奶奶还会什么呢?烤土豆、烧红薯……边敲着这些文字,那各种味道就仿佛穿越了时光、穿越了距离,悄悄地萦绕在我的舌尖,悄悄地钻进了我的心里,让我不可抑止地去想念。遗憾的是,昔人已乘仙鹤去,此时空余泪望眼。
好看的美食随笔【第四篇】:什么事美味。
八十年代末期,有了女儿,我在城里工作,妻子带着孩子在农村种地,家里日子过的很是拮据。妻子很能吃苦但也是很要强的一个人。
记得那时候,父母给我们兄弟分家,我分了一个独院加五间房,这五间房有两间没有盖房顶,盖了房顶的那三间下雨时也总是漏雨。妻子一心要把这房子拆了重盖。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紧把起来。
妻子没跟我结婚的时候,也是在城里工作的,只是有了孩子才回到农村。其实地里的活计她是一点都不懂的。但她很知道用心,看人家怎么种她就怎么种,而且有一股玩命的劲头,只要走到庄稼地里,假若庄稼地里的农活半天干不完,她就会在地里摘些自家种的西红柿、茄子之类的蔬菜垫补一下,然后一整天不回家,直到把庄稼地里的农活干完为止。
待到收获季节,妻子的勤劳使我家的地里收入,居然比别人收的还要多。特别是妻子种的花生,不但收成好卖钱多,那种出来的一堆堆匀称饱满的花生,也让好多种花生的行家里手都赞叹不已。
她还在家里养鸡,晚上用一个灯泡在鸡窝里照明,据说这样可以让母鸡下更多的蛋。但不管这老母鸡下再多的蛋,她都是舍不得让我和孩子吃一个,大都是换成钱。记得妻子听说有公鸡的老母鸡下的蛋更值钱,她便去集市上买只大公鸡抱回家来。
那时候我也是很节俭的。每次在单位打饭,我都是等到别人都打完了才去,那样,好吃也很贵的菜卖完了,我只能买最便宜的菜,这样既省了钱也保全了自己的面子。记得那次单位组织去旅游,包管每个人的交通费和景点门票,但是不管吃饭,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有去,因为我兜里仅剩的二十元钱,给了妻子十元,剩下的这十元是留着我在单位吃饭用的。
那一天大概是我生日,妻子格外开恩,中午去地里将她自己种的一垄芹菜拔回家洗净了,先是把鸡蛋炒熟,那鸡蛋像涂了黄颜色一样焦黄焦黄,然后把芹菜用开水焯一下,那芹菜更是嫩嫩的翠绿,这两者搭配起来,黄的焦黄,绿的翠绿,好看又好吃,我足足的就着馒头吃了半小锅。
啥叫“美味”?那时候妻子炒得这一盘芹菜炒鸡蛋便是“美味”!
记忆中的“美味”还有很多很多。
前几天在超市买了几个粗糙的窝窝头,做饭时腾热了,妻子和女儿便跟我来抢,也许这窝窝头如今在不少人的眼里已经成为“美味”了。
翻开尘封了很久的往事,记忆里的“美味”历历在目,比如红薯面窝窝轧出来的饸烙面,榆树叶子和玉米面篜成的窝窝头,玉米面烙的“翻身饼”等等。这些记忆中的“美味”有的在时代的变迁中消失了,有的成了怀旧饭桌上的香饽饽,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美味”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这烙印因人而异,在透着酸甜苦辣的人生之路上,书写着各不相同的滋味。
好看的美食随笔【第五篇】:什么事美味。
八十年代末期,有了女儿,我在城里工作,妻子带着孩子在农村种地,家里日子过的很是拮据。妻子很能吃苦但也是很要强的一个人。
记得那时候,父母给我们兄弟分家,我分了一个独院加五间房,这五间房有两间没有盖房顶,盖了房顶的那三间下雨时也总是漏雨。妻子一心要把这房子拆了重盖。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紧把起来。
妻子没跟我结婚的时候,也是在城里工作的,只是有了孩子才回到农村。其实地里的活计她是一点都不懂的。但她很知道用心,看人家怎么种她就怎么种,而且有一股玩命的劲头,只要走到庄稼地里,假若庄稼地里的农活半天干不完,她就会在地里摘些自家种的西红柿、茄子之类的蔬菜垫补一下,然后一整天不回家,直到把庄稼地里的农活干完为止。
待到收获季节,妻子的勤劳使我家的地里收入,居然比别人收的还要多。特别是妻子种的花生,不但收成好卖钱多,那种出来的一堆堆匀称饱满的花生,也让好多种花生的行家里手都赞叹不已。
她还在家里养鸡,晚上用一个灯泡在鸡窝里照明,据说这样可以让母鸡下更多的蛋。但不管这老母鸡下再多的蛋,她都是舍不得让我和孩子吃一个,大都是换成钱。记得妻子听说有公鸡的老母鸡下的蛋更值钱,她便去集市上买只大公鸡抱回家来。
那时候我也是很节俭的。每次在单位打饭,我都是等到别人都打完了才去,那样,好吃也很贵的菜卖完了,我只能买最便宜的菜,这样既省了钱也保全了自己的面子。记得那次单位组织去旅游,包管每个人的交通费和景点门票,但是不管吃饭,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有去,因为我兜里仅剩的二十元钱,给了妻子十元,剩下的这十元是留着我在单位吃饭用的。
那一天大概是我生日,妻子格外开恩,中午去地里将她自己种的一垄芹菜拔回家洗净了,先是把鸡蛋炒熟,那鸡蛋像涂了黄颜色一样焦黄焦黄,然后把芹菜用开水焯一下,那芹菜更是嫩嫩的翠绿,这两者搭配起来,黄的焦黄,绿的翠绿,好看又好吃,我足足的就着馒头吃了半小锅。
啥叫“美味”?那时候妻子炒得这一盘芹菜炒鸡蛋便是“美味”!
记忆中的“美味”还有很多很多。
前几天在超市买了几个粗糙的窝窝头,做饭时腾热了,妻子和女儿便跟我来抢,也许这窝窝头如今在不少人的眼里已经成为“美味”了。
翻开尘封了很久的往事,记忆里的“美味”历历在目,比如红薯面窝窝轧出来的饸烙面,榆树叶子和玉米面篜成的窝窝头,玉米面烙的“翻身饼”等等。这些记忆中的“美味”有的在时代的变迁中消失了,有的成了怀旧饭桌上的香饽饽,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美味”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这烙印因人而异,在透着酸甜苦辣的人生之路上,书写着各不相同的滋味。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十一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标准格式:
1、题目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
题目应能概括全,引人注目。
2、前言(背景和目的)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方法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
4、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
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对比:历史对比他人研究对比本调查中不同特征人群对比推断: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前提条件: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讨论: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要紧紧围绕结果,以及可能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把调查结果上升到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内在联系。
与他人结果相矛盾的地方,讨论发生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论点明确。
5、结论与建议结论用扼要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文字结构应该准确,完整,精练,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建议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6、参考文献列出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论据。
具体格式见文献综述中讲述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7、附录在论文中只有局部使用或完全没有使用,但又与论文有关的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程序,各类统计表,统计图等都可以放在附录中,有利于说明和理解调查报告,又可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十二
[1]李莉.纪录片中的动画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臧飞.后现代语境下动画纪录片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5]清史研究——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
[6]万彬彬.科学纪录片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36.
[7]钟里满.清史研究——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李思蓓.《电视人文纪录片的.怀旧趣味》[j].《浙江传媒学报》,2012年2月.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十三
弗拉哈迪的另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摩阿拿》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亚兰岛人》描绘爱尔兰人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纪录了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远古部落”的“异国情调”,这一方面源于卢梭的人本主义,他们信奉“最原始的及最少开化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不会堕落的一群”,他们认为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所谓文明,其实是将人类拥有的善良本质毁损殆尽,所以他们更愿意在纪录片作品中展示异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人类在依靠直觉和传统中所学习的技巧来生存。[2]另一方面,当时大众传播还不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以此类内容来组织影片,比较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收视率。
这是对纪录电影产生初期的题材选择的简要分析,但是当纪录片遭遇电视而发展至栏目化,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
当人们习惯了在《沙与海》中《流浪北京》,厌倦了在《天安门》前寻找《彼岸》,忽然有一天眼前一亮:咦?邻居大妈怎么出现在了电视上?于是,这种讲述现实生活中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的节目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以收视率为支撑杠杆的栏目纪录片不得不迅速改弦更张,将目光从“天涯海角转到家门口”。
纪录片的极大成功出现在90年代初,当时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没有差别,人们只需要了解邻居就可以了解到整个国家。而到了9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开始体会到社会转型的种种阵痛。中央电视台原纪录片编导刘春认为,90年代初期的纪录片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在于“购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向商品化的;医疗保险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让大家不再有医疗报销;种种福利制度都是在那个时候表现暧昧性质的转移,开始从计划走向市场。[3]这种人心里的普遍仓皇,引起了个人心里的悲伤。在仓皇和悲伤之中,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自己的日子”。所以这段时期的纪录片更像是观众心理的一面镜子:从他人的生活中折射出自己的状态。这个时期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类型的纪录片正好迎合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状态。
此外,电视这种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私人化的媒介环境,在这种媒介环境中,观众更容易接受那些大众化的、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传统的那种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的纪录片在电影院里收看会更加合适。
所以栏目纪录片创造者纷纷收起长线,把眼光放在自己身边的普通百姓身上,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再经媒体抛光、放大,在受众群中形成一定的影响。这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以后在题材选择上的主要取向。
二、“烹制快餐”--由故事转向情节。
栏目纪录片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像栏目外的纪录片那样为了表现真实而把整个故事过程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尤其是短时长的栏目纪录片营销的就是“情节”,而不是“故事”,它要求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让观众获得最多、最直接的信息,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就吸引住观众眼球。“人们不是怀着研究的目的看电视的。他们是在同家人,同朋友一边聊天或一边用早餐时收看电视的”。所以电视的观赏方式是那种追求消遣娱乐的软化和放松的单纯游戏过程。那种单调的长镜头只能被观众的遥控器无情地毙掉。好莱坞的商业制作技巧开始被中国纪录片编导们不约而同地采用:矛盾的展开、线索的缠绕、不懈的追查、谜底的揭晓,解说词迅速进入、主持人频频出镜,可能是一个并不怎么迂回曲折的故事,但在情节的安排上一定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栏目纪录片的叙事节奏不能过于缓慢。长镜头在栏目纪录片里备受冷落,一是由于栏目时间长度的限制,长镜头虽然记录了生活的原生态过程,但往往太过拖沓,不利于故事的叙述;二是因为长镜头容易让观众产生倦怠感和视觉疲劳。栏目纪录片创作者的制作要求逐渐倾向于“事件必有悬念,而且悬念必须是一个接着一个”。节奏不仅是快慢的问题,而且是与纪录片编导生计紧密相连的商业性问题。
三、“大众口味”--由深刻转向普遍。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立场首先是迎合大众,这与传统纪录片的精英文化视角有很大不同。
我们说电视栏目纪录片有三个关键词:(一)电视;(二)栏目;(三)纪录片。
电视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它的信息可以扩展到整个社会中去,同时,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与其他媒介相比有一个巨大优势:即声画信息的直观传播。这使得电视迅速赢得了受众的喜爱,而且电视对受众的要求不高,所以电视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但同时,由于电视具有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特点,电视不适合传达深度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打开电视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看看情景喜剧、肥皂剧、戏剧、音乐电视、电影、体育报道、智力竞赛节目等,目的是要获得身心放松、心理逃避、享受、愉悦、消遣或诸如此类情趣。[4]所以电视的娱乐本性正力图渗透到所有的电视节目领域,电视节目的深刻性逐渐降低,转而越来越注重大多数人的收视需求。
栏目化则更注重纪录片对大众的效果以及商业影响,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所以在栏目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上,更倾向于创作一些为多数受众所喜爱的大众化的片子,叫好又叫座;在题材选择上从远古部落、异域文化逐渐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平凡人物;在叙事方式上着重于“讲述一个好故事”,满足人们听故事的欲望,而不是电影镜头语言的尽情展现;在主题定位上更倾向于通过表现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来映射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纪录片似乎一下子从天涯海角回到了家门口,人们逐渐从纪录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缺少了一些深度,却增添了一些亲切。
而栏目所固有的拍摄周期,也使得一些纪录片达不到该有的深度,那些获奖的优秀纪录片一般拍摄时间都比较长。有些纪录片甚至拍摄几年、十几年,这些纪录片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们的拍摄时间。而栏目纪录片创作者缺乏这样的自由驾驭时间的权利。
中央电视台的孙玉胜说:“检验栏目纪录片的好坏,应该还给大众,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架设的神坛,把纪录片变成观众看的平淡无奇,而创作者却能从中进行哲学思考的玄学。”
追求大众口味,满足大众需求是栏目纪录片的必然发展趋向。
四、“委曲求全”--由个性化转向标准化。
传统纪录片充斥着个人化的风格和意义表达,传递创作者个性的思考和观察方式,是创作者个性的抒发,叙事结构一般是开放式结构,事件结局和结论不是由作者给定,而是由观众根据作品所提供的事实自行判断、推理、想象。就像任远所说的那样:“纪录片应当省去的是结论,留下的是思考。”可在电视产品极大丰富、过剩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感知逐渐麻木,他们逐渐放弃必要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为此,很多娱乐节目日趋热闹、刺激、搞笑,很多新闻节目也呈现出信息量大、节奏快的特点。这种传播环境,使得大量的栏目纪录片转向了封闭性的叙事结构。因为人们在收看电视栏目纪录片时,更倾向于在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而不是还要浪费脑筋来猜、猜、猜,所以很多栏目纪录片采用封闭式结构叙述故事,将事件结局、结论直接表述出来。任何创作者的个性只能向栏目统一的标准看齐,受众并不想在片子中观看你的个性。
另外,栏目化运作容易培养一批固定受众,对于这些固定受众来讲,他们已经接受并习惯了栏目统一的风格样式,如果创作者一味地要抒发自己的个性,而破坏了整个栏目的和谐性,就很容易使受众流失。所以,在纪录片遭遇大众传媒、被商业化再造之后,不得不委曲求全,做出让步,牺牲自己的个性而成全栏目整体的标准与和谐。
综上,电视栏目纪录片首先是一个电视栏目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纪录片,它采用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主要运用客观纪录的手法完成对受众的传播,它与传统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视栏目纪录片虽然力图呈现生活的原汁原味,但是它不是自然主义的奉行者,而是具有明确传播意图的劝服引导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纪录片为符合电视栏目传播特性,不得不对自身进行由内到外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受众青睐,完成传播过程,实现传播效果,收获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文献[g].单万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5.
[2][5]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5、88.
[4]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
随着电视机大量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电视文化已悄然形成,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电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电视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对幼儿的影响尤为显著。如何更好地认识电视文化的影响,确立正确的电视文化导向,为青年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是教育作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今社会,电视已经代替父母与伙伴成了许多孩子的主要伴侣。电视的出现,早已困扰着我们的儿童教育,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均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地进行着各类调查研究。然而,各位专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尤其在电视作为教育媒介对于幼儿的影响方面,更是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一、幼儿认知特点与电视文化的关系
幼儿对电视具有某种特殊感情,其原因是与幼儿自身的认知特点、电视的特殊功能以及家庭因素分不开的。
(一)幼儿认知特点与注意倾向
皮亚杰曾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材料证明了儿童的认知与成人有着质的不同,而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各具特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初具个性倾向等三个一般特点,但也存在幼儿初、中、晚各个时期的不同。其中“无意性”最为显著,其各种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像等典型特征。
发展心理学认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三:客观事物的特征(刺激强度、活动变化、新异性、生动性等)、刺激物与主体兴趣爱好的关系以及主体的情绪与需要状态。幼儿对于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集中注意力,但又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幼儿能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记住多次重复的信息和场景,同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这种无意识心理活动基础上的认知行为,是幼儿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二)电视适应于幼儿的独特“刺激”功能
于存在着一个允许其同化的结构。”电视首先以娱乐传递者的身份掌握了幼儿的心理,避免了父母言教可能使其产生的某些抵触情绪,成了幼儿乐于接受的、有意义的刺激信号来源。换言之,幼儿的认知结构很容易被电视提供的刺激信号所“同化”,因为电视节目保证了他乐于理解、容易理解的信息和场景。电视声音、图像、色彩、动作俱全,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娱乐性,能使同一信息和场景反复呈现,这对注意力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差尤其是还不识字的幼儿来说,极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研究还指出,婴幼儿两三个月时会无意地扫一两眼电视,稍大开始注意画面,一岁左右看到有趣画面会笑或手舞足蹈,一岁半会自己开电视,二岁时有了连续注意,二三岁时可以自己辨认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由此形成了最初步的选择能力”。电视作为教育媒介,对婴幼儿语言学习、词汇扩充及认识事物和社会角色方面有很大帮助,在移情训练、亲社会行为训练方面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和老师。这进一步说明,电视对于幼儿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和作用。
(三)家庭因素促使幼儿与电视的结合
国内有人曾对某乡镇中心幼儿园近500名幼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占98.5%,4-5岁幼儿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2-2.5小时,多数幼儿晚上及星期天的主要活动便是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就是说在婴幼儿所接触的家庭媒介中,电视成了最主要的。客观地说,现在父母或社会最担心的还不是婴幼儿对电视的偏好,而是其童年后期甚至整个青少年期对电视或其他媒体如电脑的沉溺。往往存在这样的事实:在某些家庭中父母会为幼儿经常能“陪”他们看电视感到高兴;又或者由于一些原因,有些父母有时只好拿电视充当看管孩子的“保姆”。生活在农村的人可能对此深有感触。婴幼儿从出生到走进幼儿园之前的三四年中,活动范围仅限于“家”,自然无法避免与电视的高频率接触,除非不打开电视或没有电视,而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不可能的。条件略差的地方,一直到7岁左右上小学前,孩子都处于这种自然沉浸于电视中的状态。
二、电视文化对幼儿发展有着双重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电视文化所容纳的知识类型多样、视野开阔、视角新颖,创造了一个现代文化活动方式,开阔了幼儿学习的文化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其一,电视文化集纳广泛,对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有着直接的作用。电视具有百科全书式集纳广泛的特点,在形式上从文艺、娱乐、宣传、教育、科技等无所不包,在内容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无所不有。这样就使得幼儿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其二,有利于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言语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通过言语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语言交往实践的多少,对幼儿言语的发展有很大作用。研究表明,从小受到较多言语刺激的幼儿,其言语发展也较快。电视文化的特殊声音艺术,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言语刺激,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刺激中,能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发声技巧和规范的语法,还能丰富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
其三,有利于幼儿的注意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注意通常是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地位。鲜明、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刺激物以及刺激物突然的、显著的变化,最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电视正具有引发幼儿无意注意的这些“元素”。因此,幼儿在观看符合“口味”的电视节目时,能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这样对提高注意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也能促使幼儿注意的合理分配。
其四,有利于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想象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而幼儿想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外界的刺激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电视播放的动画片、艺术表演、音乐欣赏、儿歌朗诵……为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另外,电视文化对幼儿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等等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电视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说过:“所有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由于电视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对幼儿发展发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
其一,电视文化的不可规定性,容易导致幼儿榜样选择的偏差,而使行为失范。幼儿的是非判别能力差,对电视呈现出的各种信息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只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加以接受,因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行为模仿。《中国教育报》1993年1月20日“电视的忧虑”载,某幼儿园的一个男孩子强行抱住女孩接吻,在教师批评他时,却振振有词地申辩“电视里就这样”。
其二,电视文化中一些低品味的节目对幼儿知识的掌握、审美的取向产生了误导。近年来,一些电视片为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片面追求娱乐、新奇,传播一些艺术性差、审美层次低、缺乏历史真实性、违背科学规律的内容,影响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正确概念的形成。以致于3岁幼儿也开始学着某“歌星”的样子,拿腔拿调,历尽沧桑似的:“我拿青春赌明天……”。
其三,幼儿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激增,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幼儿过多地观看电视,势必会减少与同辈友伴和亲子之间的交往时间,削弱了家庭生活中形成人格所需的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丧失较多的进行社会比较和社会适应的机会。人际直接交往的减少,造成幼儿社会心理的分离而变得孤癖、抑郁。
其四,电视文化中大量的“舶来品”,不利于幼儿民族自信心的确立。“猫和老鼠”、“机器猫”、“米老鼠和唐老鸭”……等等一大批“儿童片”均来自外国。广告片同样不甘示弱,日本电器、巴黎时装、美国可乐……过多的外来片,容易诱发幼儿媚外的心理,形成“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心理定势,这便出现了幼儿的吃、穿、玩均以“外国货”为荣的现象,以致于到了“只有开水是中国产”的危险地步。另外,过多地观看电视对幼儿视觉,听觉及人体其它各部分的正常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加强对电视文化的规范,扬长避短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电视文化对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作为家长与教师的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电视文化所带来的问题,处理好电视与幼儿的关系,趋利避害利用电视文化的正面影响,避免负面影响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做到这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增强“传播者”的教育意识。电视节目的制作者要精心制作出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节目,为幼儿发展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精神食粮。从幼儿的生活特点出发,科学地安排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和顺序,保证幼儿能接受到积极的、有效的教育。
其次,父母要肩负起“守门者”的职责。
(一)注意控制幼儿的收视时间
(二)为幼儿选择好的电视节目
(三)教育幼儿对电视中出现的事物不可以全部相信
(四)将幼儿的注意力调离电视
做到这一点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应用,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
1.陪伴幼儿收看电视
2.多与孩子一起游戏
3.教师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
随着人类向文明社会的不断迈进,电视文化对幼儿的影响也将日益显著。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幼儿,并共同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职责,使电视文化融知识的真、教育的善、娱乐的美于一体,才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100字)
近年来,美食已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而美食纪录片作为展现美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在拍摄这类纪录片过程中,我深感美食的魅力和纪录片的挑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我发现了一些通用的心得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前期准备的重要性(200字)
美食纪录片的拍摄要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做起。首先,我们需要对美食的背景知识进行充分了解,从历史、文化、制作过程等方面掌握全面的信息。其次,选择适合拍摄的美食和地点,精心策划好整个拍摄过程,并与相关人员协商好配合事宜。此外,准备好拍摄设备和后期制作所需的技术和人员,确保顺利进行。
第三段:拍摄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00字)
在美食纪录片的拍摄中,技巧和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拍摄计划,明确分镜头和取景方式,合理安排时间和流程。其次,需要注意灯光和角度的选择,通过合适的光线和视角展现美食的诱人之处。同时,还要注意声音的采集,保证音频质量的清晰度。除了技巧,还要注重细节,例如注意餐具的摆放和美食表达的细致入微,以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与主人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使观众能够跟随纪录片了解美食的故事。
第四段:后期制作的重要性(300字)
美食纪录片的后期制作是整个拍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剪辑、配乐、字幕等手段,可以让纪录片更加生动和吸引人。在后期制作中,需要完善拍摄素材的整合和剪辑,保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紧凑性。此外,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增加观影的趣味性和情感共鸣。同时,字幕的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美食的文化内涵。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通过美食纪录片的拍摄,我认识到美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同时也明白了纪录片拍摄的艰巨性和挑战性。我深刻体会到了前期准备的重要性,拍摄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后期制作的关键性。随着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我相信美食纪录片会在未来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对传播美食文化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创作更好的美食纪录片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食纪录片的论文篇十六
既然是手机的特性,自然是作为一种新媒体与其他媒体不同的传播特性。
总结的看上述分析,手机传播的最主要的特点不是在传播的一端而是在接受的一端。手机的轻便所带来的优势,以及现阶段接受者对手机功能的依赖性都使得手机拥有了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3.1传播中时空束缚的进一步释放
手机比其他的媒体更有效的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手机轻巧易带让接受者可以随时随地的拥有它。电视机太过于笨重而且有大量繁复的线圈缠绕着,注定只能待在某个地方。电脑倒是简单了不少,笔记本电脑更是可以自由活动,加上无线网络使电脑也成为一种很便捷的传输工具。报纸倒是便捷,但是它单媒体的传播途径实在是让人不太满意。对不停发展的各个媒体历史而言,可以看作是后出现的对前一种的传承和发展。例如,相对于报纸,电视有了多媒体,更加形象生动。相对于电视,电脑继承了电视机的多媒体系统同时增加了交互性和及时点播的功能。而手机收纳了电脑的一切优点还克服了方便携带的问题。
以前我们认为网络能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能力非常感叹,而手机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用电脑控制群发一个短信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同时还能确定信息被我们期待的接收者确实收到了信息。
3.2即时联通强迫性的传播
关于这一点在上一个部分,已经做出比较详细的解释。总结起来因为手机信息的发送成功率好,发不出去的短信很少,一旦手机上收到这个短信就一定无可避免的要先浏览一遍。哪怕从接受到短信再到用户阅读短信内容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也无法确定用户对这样的信息是非感兴趣,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信息已经安全到达了。而直接拨电话的方式,信息的到达与否和信息反馈更是立即明了。同时,因为手机无线通信方式缩短了信息的传播时间也就降低了成本,语音声讯系统更是大大提高了效率,信息反馈的结果也是一目了然。
3.3对信息传播载体的依鞭
市场上现存的手机功能差别非常的大,这是手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太过于迅猛而造成的。手机的质量还不错,用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若保护得好估计能永久使用,任凭市面上的机型功能卓越,我们对最基础的功能要求却不高,能打电话就行。先进的技术支持下产生的专属于手机的彩信业务和手机剧功能就被限制了。但这些功能是能够方便人们生活的,普及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手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以超越了人类想象的速度发展的,所以这手机载体在用户中更新速度的问题估计还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一个限制。
3.4其他媒体的延伸
以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制作电视的理论和立场相对于报纸媒体而言并没有很大差别,只不过是在能使用的工具上有了飞跃式的前进。再到网络,网络的文字信息跟报纸几乎异曲同工,当然对于网友自行发表的博客内容等不属于这个范畴,他们并不属于专业的媒体人,而视频新闻也是与电视新闻一脉相承。现在兴起的手机报、手机剧概念哪个又不是沿袭传统媒体的概念呢。简单一点,我们可以把媒体的发展看成简单的技术发展,沿用以前的传播理念用于新的载体上,然后在熟悉这新的载体以后我们又创造性的开始发展新载体的新优势,从而形成新的传播理论。科技和理论就如此互相推进的发展。
4结论
要好好发展新媒体的功能,或者说想尽快的从新媒体里面崭露头角获得好处就应该直接抓住它与众不同的传播优势,比如网络,互动是他明显的优点,所以现在发展的好的有特点的网络板块都是博客和播客一类。对于手机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一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传播理论(第7课)[ob/ol].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手机传播的定义[ob/ol].
[4]手机通信原理及使用安全[ob/ol].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9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