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23:45:08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模板19篇)
时间:2023-11-04 23:45:08     小编:紫衣梦

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重要信息。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适当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这是一份编写精心的教案,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

1.学习四分休止符:通过直观的卡片与指挥引导幼儿掌握四分休止符。

2.英语游戏:whereisthebug?overthere.

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

1.学习四分休止符。

(1)排“哒哒空”,“哒哒空”空格的地方不出声,请幼儿自行发现是否拍过这种类型的节奏。

(2)教师指挥幼儿看卡片拍节奏。

(3)将空这个音放到节奏型中,解释休止符的意义。

(4)综合节奏的练习。

2.英语游戏。

(2)教师带入英文“whereisthebug?”“overthere.”的英文对话。

(3)听歌曲“毛毛虫”,玩节奏传递游戏,歌曲停止时毛毛虫在谁的手中,拿毛毛虫的幼儿就要说出英文对话。

3.课本音符涂色练习,幼儿听教师指令进行涂色。

很久前我就曾看过一位名师上过这个音乐《懒惰虫》,对我的印象很深,整个活动非常的诙谐幽默是很好的一个音乐教材。我发现现在的自理普遍较差,一方面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对孩子太过宠爱,普遍存在事事包办的现象。作为一线的,对进行地、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发现这个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的教育因素,于是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修改。我把整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即学唱歌曲并知道做懒惰虫是不好的;第二部分是创编做个“勤快人”。活动开始部分是边唱边玩“找懒惰虫”的,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和爱好。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懒惰虫不是很理解,于是我作出了解释,孩子们都觉得做懒惰虫不好。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二

1、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音节变化。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音乐《握手舞》《库企企》。

一、问好环节,音乐热身律动。

1、《握手舞》。

2、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宝宝好。

幼儿:老师、老师、早上好。老师好。

3、小音符游戏。

二、感知音乐《库企企》。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要想得到这些财宝必须说出一句咒语才能打开城门,而这句咒语就藏在音乐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1、初步欣赏音乐。

师: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咒语。

2、引导幼儿逐渐展开活动。

3、创编声势动作.

在这首音乐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三、创编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带幼儿一起动起来。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幼儿一起动起来。表扬每位幼儿的`表现。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三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四

1.让幼儿复习并巩固固定节奏。

2.音乐游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惰虫》。

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

1.固定节奏问答。

(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助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3)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并回答节奏(要会排也要会念),幼儿排节奏卡教师念出节奏。

(4)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音乐游戏。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时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4)教师拍"哒哒空"的节奏,让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

(5)幼儿拍"哒哒空","哒哒空"的节奏,边拍边唱歌曲。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歌曲敲奏。

很久前我就曾看过一位名师上过这个音乐《懒惰虫》,对我的印象很深,整个活动非常的诙谐幽默是很好的一个音乐教材。我发现现在的自理普遍较差,一方面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对孩子太过宠爱,普遍存在事事包办的现象。作为一线的,对进行地、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发现这个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的教育因素,于是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修改。我把整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即学唱歌曲并知道做懒惰虫是不好的;第二部分是创编做个“勤快人”。活动开始部分是边唱边玩“找懒惰虫”的,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和爱好。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懒惰虫不是很理解,于是我作出了解释,孩子们都觉得做懒惰虫不好。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五

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1、手偶动物。

2、音乐。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音乐主要是感情艺术,音乐总是以它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等来表达人们的心声:或者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者师法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寄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进行曲是用行进步伐的节奏写成的乐曲,一种进行曲是供队伍行进时奏唱的,以统一的步伐、是鼓舞人心的。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六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

丫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七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音乐、丝巾。

一、引入课题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3.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忆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小狗:汪汪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咩-小鸡:叽叽叽叽。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九

1、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音节变化。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音乐《握手舞》《库企企》。

1、《握手舞》。

2、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宝宝好。

幼儿:老师、老师、早上好。老师好。

3、小音符游戏。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要想得到这些财宝必须说出一句咒语才能打开城门,而这句咒语就藏在音乐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1、初步欣赏音乐。

师: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咒语。

2、引导幼儿逐渐展开活动。

3、创编声势动作.

在这首音乐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带幼儿一起动起来。

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幼儿一起动起来。表扬每位幼儿的表现。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

1、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1、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复习歌曲:火车司机。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

4、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5、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6、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习。

7、听音乐,完整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8、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习。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一

我班转入了一名女孩,她长得挺漂亮的,她叫杨晴芳。她很乖、很懂事,可她的话语不多,看上去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都很喜欢她。平时没有看到孩子脸上应有的笑容,她有着这个年龄所不该有的“沉默”,是什么让她如此忧愁呢?由于孩子不爱说话,所以和小朋友们不合群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变得活泼一些,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原来杨晴芳小朋友是单亲家庭,她三岁时,爸妈就离婚了,妈妈另有归宿,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她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过日子,她奶奶又是一个独臂老人。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从来不完成家园联系上的作业了。

我要给孩子更多的爱,也算是我对她受伤的心灵做一点补偿吧!从此,她的家园联系册再没有带“回家”,是我们代替了她的家长,家园开放日、小小运动会,老师给她当妈妈,同她一起参加活动。记得那次小小运动会上,其中一个项目是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都拿好参加的号码,准备进行夹球比赛。我看那杨晴芳小朋友脸上露出的忧愁样子,就代替了她的家长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在活动中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她和老师的配合下,比赛得了第二名,那时,她是那么的开心。平时在生活中,给她剪指甲、天冷了把她的棉被加厚等等,在我们的关心下,孩子渐渐变得活泼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和小朋友们一起欢笑,一起舞蹈,一起游戏,她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以上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我们幼儿教师是扮演着多种角色: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孩子;要像爷爷奶奶一样疼孩子;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心和帮助孩子。爱能温暖着孩子的心,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让我们倾注所有的爱,同时让我们的爱多分一点给那些更需要关心的孩子。我们既要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到家的温暖,还要体会到集体的温馨。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活泼地成长。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二

这段时间,班里的孩子们玩起了“剪子、包袱、锤”的游戏,一遍一遍,乐此不疲。“剪子、包袱、锤,看看谁能赢?!”润泽出了包袱,浩然伸出了小剪刀,“咔嚓咔嚓,耶耶!”浩然的小手高高举过了头顶,两个孩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孩子的快乐如此简单。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想起了我们的小时候。我们上幼儿园时条件不如现在,根本没有这么多玩具。但就是小时候那些简单的游戏让我们至今仍记忆犹新。“拾果果”“跳方格”“跳皮筋”,这些看起来很单调的游戏,带给我们许多的快乐。而今天的孩子拥有了太多的玩具,遥控汽车、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孩子原本多彩的世界变得更加五彩缤纷。但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游戏仍然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就像班里最近盛行的“剪子、包袱、锤”,孩子们就玩得不亦乐乎。

事实上,孩子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游戏中的体验。只要能从游戏情境中体验某种乐趣,孩子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所以,最重要的并不是给孩予买多少玩具,而是陪着孩子一起玩。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也比较关注,但往往因为怕孩子在游戏中摔着、碰着而不敢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去玩。于是,孩子们常常只能一个人孤单地抱着自己的`玩具,没有同伴的游戏,孩子怎么能够获得快乐?杜威说过,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孩子的参与,再多的玩具也只是一种摆设。我们应该学会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借助玩具在同伴的共同游戏中获得自己的快乐体验。

就让孩子们尽情地玩吧!哪怕只是一些很简单的游戏,孩子们也能获得许多快乐!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

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

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

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

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

2.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四

马上要吃午饭了,孩子们开始走进盥洗室洗手,陆陆续续差不多都要洗完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声音:毛巾呢,毛巾怎么都没有了?我一看,原来新毛巾还没挂上去,转念一想应该让他们自己把毛巾找出来挂到自己的名字下面。于是我说:“昨天下午毛巾们和高老师说了几句悄悄话,它们说今天要和小朋友们捉迷藏,现在它就在盥洗室里,哪位小朋友先找到了它们,就可以第一个把它挂到自己的毛巾架上。”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四下里行动起来,有的甚至着急的走出了盥洗室,在老师的再次提示下又回来继续找,不多会儿,有孩子发现了壁橱架上的黄盒子,马上指着说:“是不是在那里?”我故意拿出错的给他看,孩子一看不是说:“快找吧,它是不是被别人拿走了。”又有孩子提议查看壁橱和壁柜有没有。几番周折之后再次有人提出壁架上的两个黄盒子:“会不会在那里?”我拿下正确的一个放在矮架上,里面是干净的'毛巾,孩子们高兴极了,每个人用最快的速度挂上了自己的毛巾,有的孩子还吐了口长气,可能感觉好不容易吧,五分钟之后,我们非常高兴地走出了盥洗室准备吃早餐。

以后应该这样,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给孩子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小狗:汪汪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咩-小鸡:叽叽叽叽。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小百科: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六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离开“听”,音乐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到:音乐课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培养终身热爱欣赏音乐的人。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欣赏也是表现音乐的基础。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用歌喉去展示表现音乐,但是我相信百分之一百的孩子都有一双正常的耳朵,能欣赏音乐。教会孩子欣赏音乐,应该比教会孩子唱几首歌更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孩子处在变声期,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喜欢欣赏课,爱上欣赏课。

如何上好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呢?经过这几年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欣赏音乐创设情境很重要。

“创设情境”就是设置与乐曲情绪及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样,例如,在六年级上期第一单元《迷人的弦乐》中欣赏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老师可以通过讲作曲家的故事,然后播放波西米亚优美的风光录像,让孩子们去体会作曲家作此曲时当时的心境,让孩子很快就能与作曲家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欣赏一些乐曲时也可以用光线、挂图片,甚至可以在教室环境布置上做文章。恰当地设境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让学生做好欣赏乐曲的心理准备。

通过老师语言的引导,激发起学生欣赏乐曲的欲望,并打好与乐曲情绪产生共鸣的感情基础。老师的语言应用力求确切、简洁。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不可不讲,但又不能多讲,因为音乐是不可用语言来代替的。只有当学生不满足老师对乐曲的介绍而产生一定要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急切欲望时,欣赏教学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遵循音乐艺术的特点,多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果要让学生欣赏一首乐曲,听一遍是不够的,至少2――3遍。欣赏乐曲时的“听”,就是通过听某首乐曲,听出情,情投入。每一遍的听,老师要有不同的要求,老师所提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欣赏内容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去听,去完成老师的要求。例如,学生初听乐曲不可能对之有深刻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得到的,那就是对乐曲情绪的理解。是喜,是忧?是活泼还是沉重?是柔和还是跳跃?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地作出判断。那么老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如,在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欣赏《溜冰圆舞曲》《乒乓变奏曲》,首先欣赏之初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可先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很特别的乐曲,听完之后请你选择它们分别为哪项运动配乐,为什么?听完第一遍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出第一首表现的溜冰,第二首表现的乒乓球,简单地阐述自己的理由。再听第二遍《溜冰圆舞曲》就可以提问:乐曲的情绪有没有变化,是怎么变化的,选择线条表示?老师用不同的线条表示不同的情绪。

音乐老师的欣赏提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面部表情与动作的。对于一些结构较复杂的曲目,教师可在第一遍欣赏之后对乐曲作补充性的解说,并随之让学生重听全曲或分段欣赏。

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听乐曲反应冷漠,甚至在听完之后有大失所望的感觉,那就势必会使欣赏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尽力帮助学生,使他们通过欣赏乐曲能进入音乐情境。

三、欣赏音乐,让学生领悟音乐表现手法。

欣赏音乐,“领悟”就是理解乐曲,其中包括对乐曲内容及思想感情的理解,对乐曲表现手段的理解。

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引起了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对乐曲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可以有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分析的内容可包含乐曲的主题思想、乐曲的结构、乐曲的风格、乐曲的速度与力度,以及旋律、节奏、和声等要求素。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来确定分析的角度和深度,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刨根究底。采用边分析边逐段细听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做便于保持学生已经产生的特定情绪,并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主动地去探究乐曲的内涵。让孩子理解一些音乐的表现手法,也是教给孩子欣赏音乐的一种能力,只是老师要掌握好这个“度”,教给孩子欣赏音乐的方法,让孩子终身受益。

四、教会孩子欣赏美、创造美。

当学生听懂了某首乐曲,不等于此次欣赏教学目标就可以“划句号”了,教师应适时地启发学生创造。每位学生欣赏同一首曲都有不同的理解,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能欣赏美而不能创造美,那么这种欣赏肯定是肤浅的。这里所说的“创造”并不是指专业的作曲。

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创造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欣赏完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后,让孩子们分小组创编一曲踢踏舞节奏,然后小组设计动作表演。孩子们很乐于去做,而且做得很认真。有时还可以让他们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所听到的音乐;用简易乐器富有表情地演奏乐曲的主题;根据乐曲主题习作简单的变奏谱;绘出简单的图画,表现乐曲的基本情绪和基本内容等。所有这些创造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动情”.教师应努力启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欣赏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让孩子感受音乐之美,引导孩子欣赏音乐,教会孩子欣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会欣赏音乐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上好欣赏课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欣赏――将为孩子们打开音乐之门,真正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音乐无穷的魅力!

[为孩子打开音乐之门教育随笔]。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七

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篇题为“被家长‘忽悠’长大的孩子更优秀”的文章,文中说道,某教师在家长会上与孩子的妈妈沟通时,说了孩子总是坐不住的.缺点。这位妈妈很有智慧,回家后跟孩子说,老师今天表扬你了,说你以前只能安静地坐2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有进步了。孩子听后很开心,渐渐地他能安静地坐5分钟、l0分钟、15分钟……后来成为了优秀的大学生。故事中,妈妈以善意的谎言让被老师批评的孩子重新焕发自信,逐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妈妈的“谎言”与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现象不谋而合。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触动,因为我班也有这么一位总是安静不下来的孩子,我用了很多方法都没能改变他的行为。我想能否借鉴故事中妈妈的方式?我立刻和班上另一位教师沟通,并达成了共识。

在一次午饭前,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我发现业业又开始“动”了起来,一会儿逗旁边的孩子说话,一会儿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我忍住了想要批评他的冲动:“哟!业业刚才安静地坐了3分钟,有进步!”业业看了看我,马上坐了下来。一段时间过去了,我们一直坚持采用这种方式引导业业,我发现他好像有了一些变化。

一天,业业来到积木区玩了起来,我特意观察他能专心玩多久。可没过一会儿,他就“蠢蠢欲动”了。这时,我连忙对他说:“业业,你刚才专注地坐了5分钟,还搭了一间小房子,有进步,真棒!”听了我的话,业业继续玩起了积木。还说:“老师,我要搭一间高高的房子。”我说:“好!那你专心搭房子,我等会再过来欣赏。”又过了几分钟,业业还在专注地搭房子,我依约欣赏了他搭的房子。游戏结束后,我奖励了他一张漂亮的贴画。他笑得很灿烂。

虽然孩子的进步有些缓慢,但他的确在一点一滴地提高着专注力,现在我似乎领会到了“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这句话的含义。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八

我们班上有个特别聪明漂亮活泼的小宝贝,英文名叫xx,不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她都能很快的学会,也很听话。所以,不单是老师们喜欢她爱她,连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她。可是,由于家庭一些关系,她现在变得特别没有安全感及自信心。和小朋友们接触的少了,也不爱说话了,总喜欢自己一人坐在椅子上发呆。而且,一碰到什么事总喜欢用哭来解决。有一次,小朋友轻轻不小心碰到她一下,马上就嚎啕大哭了,还有一次,鞋子上的小花掉了,就站在那里就开始哭了,也不说话,把你急的。看到这样的她,我们都很担心,于是,通过了解了一些情况,我们商讨了一些办法。

每天,我们都会很热情的和她说话,总会不时的抱抱她亲亲她,多鼓励她。在课上,我们总会让她积极的发言,积极的表扬她。在游戏时,我们也会让小朋友们领着她一起玩,一起闹。在休息时,我们都会有老师陪在她身边和她聊聊天并告诉她,她今天做了什么,那些事是不应该的`。

让她知道,她并不孤单,她有这么多人爱着她,有老师,有小朋友们,我们都会陪在她身边。这样,一星期下来,果然有了很大的效果,小宝贝又变回了以前的她,还是那么活泼,那么聪明,但还是喜欢哭。不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是爱孩子们的,她们总会越变越棒的,我们有信心,对这些孩子们更充满了信心。

只要给予孩子们爱,孩子们回报给我们的也一定是爱。

快乐的小农夫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九

怕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染上“坏”习性,家长就把孩子锁在家中“圈养”;放任孩子去疯玩,家长又担心从小缺少管教,太野蛮没教养。在“圈养”还是“放养”的育儿观念上,家长愁上心头。在传统的德育观念中,好像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好孩子就是要循规蹈矩;不为人先,不为人后……于是,多少家长恨不得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24小时监护。然而,教育专家指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缺少付出和挫折教育。

“圈养”之爱,择邻而居。

高先生夫妻俩是上班一族,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小家伙大部分时间由保姆带,保姆每天都带孩子到院子里和一群小伙伴玩。孩子两岁,正是喜欢模仿的年龄,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染上吐口水、踢人等坏毛病。“家里没有人教孩子这些,肯定是在外面学坏了”,夫妻俩反应迅速:让保姆把孩子“圈”在家中玩。

古代孟母择邻而居,如今父母有过之无不及。专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时,关键是父母要多跟孩子在一起,告诉孩子对错。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总会学到坏毛病,但不能因此就不让孩子和其他同龄人在一起。有时候孩子学吐口水等,无非是想引起注意,倒不见得是“学坏了”。家长不去强调,反而没事。

有的早教机构还指出,“圈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溺爱,家长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于是,有的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出气而去邻居打架;孩子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家长就给孩子写“病假条”……一批自私任性的小皇帝、小霸王就这么成长了。

“放养”并非“放任”

“放养”确如家长们担心的那样会让孩子“放荡不羁”吗?一位父亲的教子经验让人反思。他儿子在两岁时,他曾尝试教儿子认字,一天教几个,全部可以记住。但孩子不知道学习认字的目的,所以放弃了这个“教学计划”。于是,他开始让孩子在外面野,每年假期专门送回东北老家乡下去“野”,打野仗,堆雪人,扔泥巴,爱干什么干什么,甚至学会乡下骂人的土话。现在孩子上学了,没有学坏,既不打架,也不骂人,仍旧是很爱学习的小神童。

其实,“放养”并不是不教养,有的家长把“放养”当“放任”,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打工赚钱的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教育专家认为,在现代社会,家庭中应尽量避免封闭式、隔绝式的“圈养”,也应摒弃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式的“放养”――这都易导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问题儿童”。

亲近自然,科学“驯养”

早教专家认为,学龄前孩子的“任务”应该就是玩。“圈养”或“放养”都不利于儿童身心的成长。关键是要在玩中培养其规则意识,可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导。

专家认为,孩子从小应有自己的同龄人群体,不要仅仅成为大人的.“玩物”和附属品;父母应该像高明的教练,对孩子进行科学的“驯养”,才能塑造真正的“千里马”。

事实上,有专家提出一种新型的家庭教育即自然教育,就是让孩子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身体,锤炼出了坚强的性格,培养了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让孩子渐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外一则:网友分享孩子放养之后的变化。

第一,勇敢了。以前要让他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可费劲了,他总是扭扭捏捏,现在可以主动地给小朋友讲故事,而且绘声绘色。还主动给小朋友唱歌。

第二,乐于帮助别人。他所在的幼儿班是蒙氏实验班,大家都知道,蒙氏教育都是混龄,一个班中有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他每天帮助比他小的同学洗手,午睡后,帮助小同学穿衣服,帮老师叠被子。从家里带糖给小朋友吃,以前,他可舍不得。

第三,懂礼貌了。老师告诉我,在幼儿园里,他碰到别班的老师会主动打招呼问好。老师蹲着的时候,他会帮老师搬椅子,嘴里还说:“老师请坐!”

第四,做事专注。他现在无论是看电视,还是写作业,或者玩玩具,都特别专注,即使在写作业的时候,旁边开着电视,他也象没有听见一样。老师也反应,他上课是最专心的一个,一直跟着老师(他们现在学习学前班的课程),而以前,他经常坐不住。

第五,生活习惯改善。他以前从不在幼儿园大便,非要憋回家来,搞得大便一直不太正常,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第六,独立性。他每天骑车上幼儿园,从我家到幼儿园有一公里的路程,路上要过一条五六十米宽的交通主干道。他已经可以自己去了。我还可以放心地让他到七八百米外的超市独立购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5909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