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思考的表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作者的观点、观念和思想。写读后感时,应注意分清个人情感和客观评价,做到客观公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一
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匹诺曹》,里面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
一个叫泽皮德的老人用一块能哭能笑的木头雕刻了一个木偶,并把这个获得了生命的木偶作为他的儿子。这位老人为了儿子上学卖掉了他的外套。然而,木偶是如此喜欢玩,以至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卖掉他们的课本去观看这出戏。我从酒店好心的老板那里得到了五枚金币。我在回家的路上被狐狸和猫骗了,差点被它们吊死。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仙女,被救了。在被狐狸和猫骗走金币后,他被一个愚蠢的乡村法官扔进了监狱。出狱后,他被一头野兽抓住,被迫成为看门狗。他非常后悔,心想:“如果我像其他好孩子一样喜欢读书和工作,现在我会和我的父亲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不会在这里当看门狗。”
晚上,他通过帮助主人抓黄鼠狼而获得自由。他想成为一个努力学习的好男孩,但是他受不了诱惑。在坏同学的鼓励下,他逃学去海边看鲨鱼,然后被引诱去乡下玩。经过几天的疯狂玩耍,他变成了一个混蛋。后来,仙女救了他。最后,他们的父亲和儿子意外地在鲨鱼的肚子里相遇,并设法逃到海边生活。从那以后,木偶每天都在工作,得分为0,并且编织篮子。他们晚上读书写字。最后,他们成了诚实、听话、爱学习、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这个童话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学到了一些知识,他们将如何被欺骗。如果他们有做好工作的信念,他们怎么会有危险?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二
对《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的阅读诞生于对一种金色的、太阳般光华的遥想。但在正午到来之前,黄昏就降临了,褐色的暮霭涂抹在天际,包裹着一团赤红的夕阳。尼采的书还能是什么颜色呢?“在所有的书写中我只爱其人以其血所写。以血作书:如是你将体会,血就是精神。”
不过,谈论尼采之前可以先讲讲海德格尔,讲讲一种由海德格尔所渲染的情绪,一种带着尼采似颜色的情绪。情绪,stimmung,琴弦。海德格尔虽然没有诗人的才华,却总能敲打出藏在语言缝隙里那些动听的声音。调定的琴弦,有着参差的音高,人的情绪也是如此。所有游离在《存在与时间》的字隙中的人,在他们身上都将有种本然情绪被它调定。但本然情绪,源自渊深之处的东西怎能被人为调定?焦尾琴的音色跟工匠的手艺有关吗?也许,可以借用书中一个词语来说:它是被“唤出”的。
什么听从呼唤而来?一种畏惧,一种战栗,一种惊恐不安。海德格尔在反复谈论着畏,绝然跳出自身,面对无何有之乡那一刻的畏惧。回想最初阅读的时光,一个夏天,捧着《存在与时间》,午后闷热的睡梦里,脑海中依旧翻搅不息的是不久前才从眼前滑过的字句。可哪里有让人难以承受的畏惧?反倒是欢欣与兴奋呢。无何有之乡,在海氏书中被描述为一无所有、一无所在之地,却可以被视为一个秘境,一个唯我所有的领地。没有惊恐,甚至那惊恐本身也转化为亢奋,就像看到塔克夫斯基的《索拉利斯星》最后一幕,整个我们所立足的地球显现为索拉利斯星云中的双重镜像,于是兴高采烈地说:“嗬,一种让人恨不得抓破头皮的毛骨悚然。”
洋洋自得地玩味这种情绪吧,尤其在阅读尼采之后。《悲剧的诞生》中讲述了西勒诺斯的传说:弥达斯国王在林中捕获了酒神的伴侣西勒诺斯,逼问他,对人来说什么是最好最妙的事?精灵一声不吭,最后再也忍受不了这愚蠢的问题,发出刺耳的笑声,说道:“可怜的浮生呵,无常与苦难之子,你为什么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对于你还有次好的东西——立刻死去。”多么精妙地表达了那种情绪啊。闻者心情如此激动,势要找人一吐心曲,最好撞上一个女人,兴冲冲想告诉她,却又怕将她惊吓,到了嘴边的话生生咽下,不过嘴角势必模仿西勒诺斯的笑容。敏感的女人看到这笑容似乎若有所悟,可怜她还没有学会那种奇妙的颠倒,那种颠倒可以用一个精炼的公式表达:存在的无意义状态就是存在的惟一意义。这是西勒诺斯的第二重智慧:对于人,最坏是立即要死,其次坏是迟早要死。我们不该祈祷吗?祈祷我们的生活美满如意?这样,在平静而幸福的日子里就能欣然享受冷漠之酒与荒诞之粮。如是,好亲自上演一场悲剧,将生活撕裂,撕出一道裂缝,或者说找到生活中本身就存在的那处根本的裂缝。那时,难道不该响应厄琉西斯秘仪上的召唤吗?苍生啊,肃然倒地吧!
人生当成为一场悲剧。谁会得出这么荒唐可笑的结论?但这不过说的是尼采说过的话:人生当成为一件艺术品。尼采本人即如此行事。他视拜伦爵士为楷模,因为拜伦的一生显得壮丽、优美、波澜起伏、充满生命力,酒神的充沛,日神的光华。“在英雄周围一切都成为悲剧。”这种精神感染了人们,于是,最初的洋洋得意与欢欣鼓舞显形为高傲与自豪。多么骄傲,但不针对任何人。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拥有这种骄傲,即便是像蟑螂一样的列比亚德金上尉,因为他照样明白这回事:从创世第一天起,为什么这个简单的词就充斥整个宇宙。但列比亚德金们不愿意回答,就让我们来回答为什么吧,那就是让人生成为一场悲剧。
为了上演一场悲剧,为了完成酒神信徒式的魔变,便采取一种生硬笨拙的模仿,这种模仿又是效法海德格尔的教条:将自己从人群中撕裂开去,自我弃绝,抛入一个孤决的境地,一条弃绝人寰之路,那样就能直面存在或者虚无,两者一样。自我孤离,然后吟唱“英雄的颂歌”。
但可笑啊,生活如此贫乏、苍白、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与悲剧精神反正毫不相干。不过,模仿者在这个过程中至少发现了对存在者整体的思考,于是他们安身于悲剧精神的对立面——理论认识。认识之于模仿者成了惟一的行动。无法在壮美的静观中瞥见摩耶面纱的飘动,便要用认识揭穿面纱背后的真相。众神与人过着同样的生活,从而为人的生活辩护,这充足的神义论对认识者演化为需要一个至高理智保证对罪恶之渊薮的理解。尽管在《悲剧的诞生》中被尼采称赞的康德为摩耶面纱背后的酒神世界划出了不可侵犯的畛域,德国观念论的自由精灵们却挥出理智之光,如同有守护神相伴的苏格拉底,要用思辨逻辑和因果律整理混乱的原始混沌,认识什么是至善。模仿者尾随其后,亦步亦趋,为苏格拉底唱起“半神之歌”。无论是法厄同冲向太阳的壮烈还是塞默勒对雷电神威仪的迷醉,似乎都多少填塞在模仿者胸中,但其实,他们不过是装上蜡质翅膀的伊卡罗斯,当飞近太阳时,翅膀熔化了。
“在半神周围,一切都成为萨提尔戏。”自我孤离的模仿者,自我认识的模仿者,你们啊,上演的就是这么一出滑稽的萨提尔戏,或者说不准还是一出最大的悲剧呢,一出不再可能有任何悲剧的悲剧。瞧啊,模仿者在两种精神中都不再有出路,酒神精神与苏格拉底精神在他们身上都没有出路。明白了这些,高傲就变成折磨。“痛苦的烧灼,高傲的光芒”。荷尔德林这句哀歌在模仿者身上打了倒转。
逐渐地,会滑向另一重同样来自悲剧的情绪,或者说,两重情绪一开始就缠绕在一起。好像《伊翁篇》中的那个青年,“我在朗诵哀怜事迹时,就满眼是泪;在朗诵恐怖事迹时,就毛骨悚然,心脏悸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也这样谈论悲剧:“人们愿意看自己不愿遭遇的悲惨故事而伤心,这究竟为了什么?一人愿意从看戏引起悲痛,而这悲痛就作为他的乐趣。这岂非一种可怜的变态?”犹如奥古斯丁幼年行窃,他所爱的不是所偷的东西,而是偷窃与罪恶,是作恶本身,是自我毁灭。顺着自我孤立,滑向这种情绪自然而然。人们会爱上痛苦的感觉,形影相吊,自怜又自艾。
所幸,微妙的变化还是在发生着,发生在相同的事物上。读一读《杜伊诺哀歌》,最初是这样读的:“如果我呼喊,在天使的序列中有谁将我听见?”模仿者因为他们的骄傲而呼喊,呼喊却不渴望被倾听。呼喊中的沉默,“沉默吧,绝望的心”,绝望因为根本不想拥有任何希望,希望不过是一团愚蠢的火。而现在读的是下面一句:“甚至设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他更强悍的存在令我晕厥”。期待一种真正强大的存在之域吧?模仿者垂下湿润的眼帘,安坐其间,倾听无声之音。
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隐约中,只能借助诗人之笔描述那种存在的颜色:
当绿色的无声之境。
心与善终于和解。
倚高树之清凉。
人以温暖的手分发肴馔。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三
在这本书里尼采开门见山的解释了希腊悲剧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所谓日神精神就是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所谓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酒神精神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前者用美丽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
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而音乐正是日神与酒神精神的一种综合情绪的表露。尼采把悲剧看作是阿波罗精神与狄俄尼索斯精神而这的合成物。但是从实质上他更欣赏狄俄尼索斯精神。这也就是他所说的音乐精神。尼采认为,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通过个性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快感。现实的苦难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作了世界的喜剧,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与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的真实含义。”“重估一切价值,重点在批判基督教道德,审美的人生态度首先是一种非伦理的人生态度。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万物都属于永恒生成着的自然之‘全’,无善恶可言。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视生命本能为罪恶,其结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恶感和自我压抑,审美的人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罪恶感,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欢乐。”所以尼采有这样两句话:“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悲剧的诞生》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前十五章为尼采文艺理论的阐释部分,十六章到最后则是将前文提出的文学、美学思想在德意志文艺复兴中的方法论应用,故而下面的内容概括以第一板块为主,后十章的内容与前文多有重复,可以用于对前面概念的佐证和解释。而由上文可见,尼采《悲剧的诞生》存在着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古希腊悲剧起源的探讨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另一层则是潜藏在这些讨论背后的、真正的内核——审美对于人的存在之意义的决定作用,即所谓“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最初形式。后者是尼采美学的核心,是我们理解其日神-酒神理论的基点,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
关于尼采《悲剧的诞生》,学者周国平有过一段概括:“关于《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原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辨、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科学)的人生态度。”
尼采在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还出在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尼采在本书第五节中,应用叔本华音乐哲学的观点,说道:“我希望我是在他自己的意志下认识他的。”在第四节中显示提出一个概念——“永在痛苦和矛盾的‵原始太一'”,又称“存在的基础”这与叔本华的把宇宙看作是意志的表象观点十分相似了。果然在第十六章中,他就明确的提出“我们可以称世界为具体的音乐,正如我们称它为具体表现的意志”,暴露出了他的唯意志论的观点。后来提出“权力意志”的命题已经在此显现出了端倪。而能够实现权利意志的所谓的“超人”,即“有艺术才能的专制君主,”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奴役群众。这种超人哲学也在本书中也有眉目。在第十八节中,尼采呼唤“一个具有大无畏眼光,具有指向那未经发掘的世界之勇敢冲力的新兴一代”,这是些非理性的“天才人物”是否认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和达到普遍目的的主张,并且开始打破所谓人类可借因果关系而探索宇宙的那种信心。这就是说超人在行动时无需理性的指导和制约,只需要抽象的意志和原始的本能。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四
读了《恐龙王诞生》这本书,我感到恐龙世界的悲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而弱者将要被淘汰,恐龙的世界也有高贵之分,当上恐龙王之后,会有好多的恐龙想抢夺王位,把恐龙王杀死,恐龙王有高贵的品质,中国人也有这样的高贵品质,中国人也有这样的品质,因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人面对再大的困难,都会去克服,就像抗日的时候,日本人抢夺中国的土地,中国人民拼死也要保护中国的土地,龙王也有这样的品质,保卫自己的领土。在《恐龙王诞生》之中,也有品质好的,也有品质坏的恐龙,坏龙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里面可恶的宰相,宰相把马尔斯王国的王子带到国内后,打败了帆古尔国,弄坏了王后的所有恐龙蛋,但是还保留下一颗恐龙蛋,交给了三角龙侍卫,这个侍卫叫做莫里。莫里把这颗恐龙蛋带出王国,在和平与战争的世界中,小王子雷诞生了,莫里把王子雷抚养长大,莫里把王子雷的身世说了出来,不久,莫里便去世了。
王子抱着一个复仇的决心,带着恐龙卫兵,进攻马尔斯王国,在这场战争,死了多少无辜的恐龙,王子雷带领的恐龙军队,打败了马尔斯王国的军队,马尔斯王国的军队是恐龙世界最强的军队,但王子雷带领的帆古尔国的士兵,打败了侵略者,帆古尔国的士兵斗志燃烧了起来,马尔斯过战败,帆古尔国虽然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恐龙军队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了,王子雷终于为自己的父母和莫里报仇了。几年后,帆古尔国有着品德高尚的国王和强大的军队,无人能敌,这就是伟大的恐龙王。中国人也有着像雷一样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拼死保卫自己的国家。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五
缪朗山译的《悲剧的诞生》,这是读的第一本尼采的书。大大出乎意料。不知道一个如此著名的哲学家,写得竟然是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虽然说得是希腊悲剧的诞生,却讲得是希腊悲剧的精神,并希望以这种精神作为生活的原动力。
已经很久不考虑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了。首先是脑子不够用,其次是年轻时代仅有的几次苦思冥想,也都会领我到一种虚无的苦痛与彷徨中去。现在,每当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时,反倒习惯性的用电视,这种更无意义的事情来填补不知如何是好的时间,然后再重新站起来,投入到无穷尽的琐事中去。
倒是前几天看的童明先生在论述木心风格的意义时,简短介绍的从尼采引申而来的希腊悲剧精神的解释,让我觉得得到一点安慰:“所谓悲剧意义,是深知人与自然比微不足道,很不和谐,却在这样的基础上坚持:人因为有生命有创造力可以和自然一样伟大,人因为这种伟大而美。这种生命意志的咏唱、陶醉、起舞形成的人的尊严,就是悲剧艺术的境界。”
同样,童明认为:“尼采哲学无疑是现代的、世界性的美学思维最重要的索引。”
那么,对于尼采的理解,也不是仅仅看看这一本书就可以的,不是仅仅看一遍就能做到的。还有必要继续看下去。
也许应该在看尼采的书时,放着瓦格纳的歌剧唱片?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六
在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大人就开始给我灌输要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的思想。我虽不懂大人口中的被社会淘汰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他们是想让我好好学习。在众人的'期盼中我升入了小学,可是令他们头疼的是我不喜欢书本中的枯燥的知识,也不愿意去辛苦的思考1加2为什么等于3。但是,我酷爱故事书,那里没有太多的问号,有的只是精彩的生活。看到《匹诺曹》,我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一个木偶会有什么啊?结果整本书看下来,可真是翻江倒胃。
老木匠杰佩托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了木偶,并把木偶当成自己的儿子。和许多男孩一样,木偶匹诺曹调皮、捣蛋,做事任性,很少考虑后果。他给他的亲人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父亲因他而坐牢,还差点送了他的命;好心的仙女因悲伤过度而“溘然长逝”。他自己也遭到了一次次的惩罚:食火者曾打算把他投入火炉当柴烧;狐狸和猫骗走了他的钱,又把他吊到一棵大橡树上;农民用捕兽夹逮住了他,强迫他当看门狗;渔夫把他当作鱼抓回去油炸;在玩乐国,他和灯芯都变成了驴子;逃命时,他又掉进了鲨鱼的腹中经过种种遭遇,匹诺曹终于认识自己的错,决心痛改前非,并努力学习、辛勤劳动,最后救出了父亲。匹诺曹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在故事里,在匹诺曹身上,我看到了我的影子:调皮、捣蛋,做事任性,很少考虑后果。母亲在将饭热了一遍又热之后,小声翼翼的喊我起床,我怀着一肚子委屈(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唠叨的妈妈啊)起床,慢吞吞的吃完饭之后,呀!快迟到了,呜呜呜(都怪妈妈没早叫我起床)。每当做作业的时候,我都会在心中埋怨妈妈什么都不会,只会在我心烦意乱的时候,让我吃这喝那。当和小朋友打架,人家妈妈上门来找算我时,妈妈就像个老母鸡一样,紧紧地将我护在身后,但是,之后没人的时候,就是一番唐僧念经似的碎碎念。
曾经我并不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对,我对父母的关心木然的接受,并且毫无止境。我有时甚至自私地认为母亲将我带到这个世上来,就应该负责我的一切。在刚开始读《匹诺曹》时,我还会为匹诺曹的调皮捣蛋叫好,可是随着我慢慢地读,我开始埋怨他,有时候还会在心里咕哝上几句,或是和妈妈说有一个叫匹诺曹的小孩子是如何如何不听话的。
“匹诺曹”长大了,我也长大了。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七
古希腊戏剧或者说生活有明显的的两种倾向:日神倾向和酒神倾向。悲剧来源于酒神倾向。
歌队的表演是自觉的,即自己认为自己是剧中人物,而非有意识地扮演角色。这种表演是酒神倾向的。
音乐本身就是两种倾向的表现,而非表现的载体。
日神倾向和酒神倾向是纠缠在一起的。
古希腊悲剧的观众也是自觉的,即认为自己是剧中一部分,或者认为自己在观赏真实的;而不是有意识的将自己作为观众或者意识到观赏的是某种表演。
自苏格拉底后的悲剧是市民的世俗的,是酒神倾向的毁灭,是不同于古希腊的悲剧的。歌队,观众,音乐已经各自脱离了戏剧本身。
德意志文明的发展的要点不在于是否要排除法兰西文化,然后真正地追根溯源,找到属于自己的日神和酒神。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八
尼采的第一本书,看完不禁感叹,他确实是一位天才。这份才不仅仅是哲学上的造诣,还有他文学上的造诣。他的文字洋溢着狂热的味道,扑面而来。字里行间包含着专属于他的纯真,尽管此时的他已经认清世界在形而上的悲剧结局,可是他毫不老道,鞭辟入里却又疯狂忘我。
世界在形而上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这一点他与叔本华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与后者不同的是,他认为我们还可以有所追求,他认为我们还能在世界上找寻到美的存在,并为之度过不凡的一生。
在本书中他介绍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则象征着,人类发现美,并认识到自己是宇宙美的一个原子,在缘起缘灭中参与宇宙这宏大的剧目,把自己的生命看成轻盈的一抹色彩,直面真实,直面结局,直面虚无,反而摆脱了俗世的种种枷锁,在精神上高度愉悦,从而无畏死亡。
酒神精神则象征着,人类发现美,并认识到自己是宇宙美的一个原子,在缘起缘灭中参与宇宙这宏大的剧目,把自己的生命看成轻盈的一抹色彩,直面真实,直面结局,直面虚无,反而摆脱了俗世的种种枷锁,在精神上高度愉悦,从而无畏死亡。
在这次阅读中,带给我最大反思的是,尼采对于苏格拉底式的求学派的否定。科学不能够解决人生的虚无,科学的边界清晰可见,它不会是人类的出路。是啊,自诩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我们,到底是在改变什么命运,它改变了我们的外观,我们衣冠楚楚,它改变了我们的历史,现在的我们在科技爆炸中忙碌,愈来愈加重了对于知识的焦虑,因为知识和阶级挂钩。我们始终不幸福,也始终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我们无法找到能打破形而上的意义虚无,因为我们始终不能跨越造物主,成为造物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如老子所言。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九
我首先想申明两点。
其一,我是悲观主义者,但努力做最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其二,我是唯心主义者,但努力做最现实的唯心主义者。
之所以说我是悲观主义者,首先,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人的生老病死都不由己。终其一声也不过是一个走向坟墓的过程。而且,在这过程中,痛苦远远多于快乐,而仅有的快乐又都是基于痛苦而产生的。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一下,比如,你获得了某种成功,你为其快乐,更多的是为你的“付出有了回报”而快乐。而付出的过程势必是痛苦的。所以说,你只是在快乐“我的痛苦已经过去”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人生就是一场悲剧,虽然有高潮有唯美,但落幕必然是悲剧。
之后,为什么说要做最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呢?既然人生是悲剧我们怎么办呢?
最近在看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总结道,艺术是可以拯救悲剧的。或者说,艺术可以暂时拯救悲剧,但不断会有新的悲剧诞生。而艺术拯救悲剧的方式有两样。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精神通俗的来说就是,我们会做美丽的梦,但我们即使是知道那仅仅是梦,是终究会醒来的梦,我们也是要做的,因为这是我们获得快感的途径。酒神精神就是,明知道是悲剧,但我们享受表演悲剧的过程。“悲剧以其壮丽和快慰”吸引我们。说到底,我们理智的知道人性是功利的,人生是悲剧,但我们用艺术(非理性)来掩饰真理周国平的原文是“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用艺术的‘谎言’去掩盖某些可怕的真理”。
正如我那篇文章所说。“我爱你,只是爱你的价值和我的付出”,很多人都跟我说,我觉得对,但,太寒心。是啊,我们宁愿相信戏台上双双化蝶的故事,我们宁愿相信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艺术的美来掩盖真相,从中获得快感。这就是日神精神的体现。
是啊,如果将一切看透,人生尚有什么乐趣?就让我们做一场华丽的梦吧!
总之,如果认为自己不幸,我们总能找到不幸的理由。如果认为自己幸运,我们总能找到幸运的理由。(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也是“强力意志”的体现。)
但是,在“唯心”的同时,我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认同普遍的价值观,因为我生活在这个社会,也是受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影响所长大的。我需要通过别人的反应来确定我的行为,从而认同自己的价值。所以,我的行为永远不会过于偏离大众的价值观。我安分守己地做好大众价值所认同的事,比如,做个好学生,比如,做个好员工。也许,将来按照适当的模式结婚生子。因为我不能不承认,符合大众的某些物质或是精神追求比较容易引发我的“幸福感”。比如别人的欣赏,比如用自己的才能换得的金钱和地位。总的来说,社会认同感是我“幸福感”的最主要来源,所以我必须学会现实。
我用美丽的“艺术”装点生活,同时也享受“听天由命感”。
既然我们无法逃离生活,那我们就学会享受而非忍受它。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
就让我这个自认为庞大的系列从最基础的读后感开始吧。《悲剧的诞生》(德语原文: die geburt der trag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也译作"悲剧从音乐精神中的诞生")是公认的尼采的处女作。1872年初次出版, 1886年再版。
这是我目前最爱的一本书,没有之一(第二爱的则是《尼采诗集》,不得不说,周国平的翻译真的很好,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
不过并不是十分推荐每一个人阅读,毕竟思考量是巨大的,我能想象有很多人会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读物。但是如果满分10分打分的话,我给12分。其实给多少分都是完全不够的,就姑且超出满分一下吧。
之前看过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后文简称《如是说》),其实感觉就还好,读完这一本书是真的完完全全被尼采圈粉了。
说一个可能没人会对这本书做出的评价 -这本书是极具治愈性的。尽管很多人把《如是说》称为"鸡汤本鸡",说看完的人都会充满热情地活好剩下的人生;尽管我不否认这个评价或者这个说法的可能性,但是,在我看来,与《悲剧的诞生》的治愈性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特别是当你对世界感到失望或者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时候。
不管是否热爱生活,不管是否热爱思考,不管热爱的是哲学、宗教、生活还是艺术,又或者已经觉得"无爱了",这本书总能指一条明路。它让我感觉到了已经消失的存在,充满意义的虚无,和已经死亡的活着。
无奈的是,这种治愈感不是文字能够轻易描述的,我也渴望向你们描述这种跌落于虚无的万丈深渊之后即将触底时拉住我的无形力量,可恐怕也唯有阅读才能切身体会了。
看的过程中,我经常忘记这是尼采的书,只有像"德国", "乐观"这种字眼偶尔会把我带回现实-他是如此直击灵魂地描述着世界的本质。
那么的自然,自信,逻辑是那么的完善;就好似,哪怕世界不是这样,也将被上帝改造成这样。就好似,他就是上帝,而这,是一本圣经。
读的过程中,最痛苦、差点导致我放弃阅读的,是第十九讲-德国精神是酒神精神复兴的希望。我无法阻止我自己想一个问题-一战之前的德国和二战之后的德国,真的还具有同样的艺术精神吗?这个想法让我(第一次)无终止的质疑这本书的内容。
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始。不过,所幸的是,这是极为短暂的一个过程,这章一过,便又重新沉浸在了这个被描绘出来的好似本真的世界当中。
现实也不允许我停止阅读。停止了24小时不到,感觉就像,蚂蚁在身上爬来爬去,在虚空中不断的坠落。这一刻我几乎要认识到,不仅人生和世界本身没有意义,人生和世界的本质就是虚无。
空间和时间都是假象,然而看透了这个假象之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之后,等待我们的不会是升华,而依然只会是无尽的虚无。然而我清醒的意识在把我从那个形而上的世界越拽越远,进而荼毒我的灵魂。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一
每天,当我沐浴着晨风踏入校园之时,学校门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发人深省的校训:“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一行刚劲有力的文字,督促着我们全校师生。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无不需要教师,特别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我们唯有摆脱社会纷繁芜杂的诱惑,与书为伍,静静地吮吸书香墨韵,才能有资格继续站在讲台上。
毕业之时,我曾用单纯的情怀去设计桃李满园,用年轻的心热情地去描绘锦绣前程。可是,经过了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是积累了,内心却越是胆怯了。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过这样的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是啊,正如吉诺特所言,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如此的明显。《学记》曰:“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啊!那么我这一桶水够满吗?再满的水,如果不补充,不是也有被舀完的一天吗?成为怎样的老师才能无愧于学生呢?我陷入了沉思。
终于,我在学校图书馆翻阅书籍时,和《智慧型教师的诞生》这本书相遇了。细细读来,醍醐灌顶,仿佛大海中的船只遇到了岸边的灯塔,它为我后来的为师之路指明了航道。让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教育的真谛,书中每个章节都给了无尽的启示:
“智慧型教师的历史寻踪”带我沿着先哲的足迹去探询教育智慧的真谛。
“智慧型教师的现实素描”让我透过一位位名师的平凡生活,看到了他们的智慧人生。
“智慧型教师的动态生成”让我明白了教师是是钥匙,是拱顶石,是地图的图例,是音乐的和声。
是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学者文豪,不是科研巨人,而是踏踏实实的智慧型教师啊。智慧型教师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努力,每个教师都可以成长为智慧型教师。
我自知目前离智慧型教师的境界还相差甚远,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我突然决定我要努力向书的作者学习,向书中介绍的智慧型教师们学习,借助榜样的力量,见贤思齐,()努力提升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智慧型教师呢?我的第一点感悟是:有爱,才有智慧。
书中有这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智慧天使、成功天使和爱的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邀请他们三位到家中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就去一位吧,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择我们中的哪一位。”母亲回家商量后,决定邀请爱的天使。当爱的天使起身进入时,奇怪的是其余两外天使也随后而入了。母亲很是惊讶,天使答曰:我们两位是跟着爱的天使来的,哪里有爱,哪有就有成功和智慧。这个故事给予我一个启示:智慧和成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爱,就没有智慧,也就没有成功。
要成为智慧型老师,首先要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爱自己的学生。有了坚定的职业信念才能使教师摆脱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漂浮无根的惶惑,使平凡的工作得以升华。
在我们的学校,广大教师每天都是“随车潜入校,润物细无声”般地工作,这是因为: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是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最高尚的爱。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种无私的爱。
我们深知:教师的爱一种神圣的爱。“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魏书生老师有这么一段话:“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响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是啊,前几天,有个叫牟凌涛的学生便在qq上给了我一个惊喜:他告诉我,身为大二学生的他参加浙江省程序设计大赛获得了第二名。喜讯将我带回了四年前,当时的牟凌涛,瘦小的身材,叛逆的表情,让我印象深刻。我发现,这个孩子信息课上操作非常好,其他学生理解不了的算法,他总是应对从容。然而,信息课上表现优异的他,其他学科却总是上课瞌睡课后抄作业,成绩一塌糊涂,长此下去,升学无望啊!这让我很着急啊,我该怎么帮助他呢!于是,我鼓励他参加台州市中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台州市中学组的一等奖。借此机会,我和班主任老师多次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对他的潜力表现出绝对的信心。同时,我总是找机会和他聊天,跟他描绘大学的生活以及他喜欢的计算机专业。有了自信和目标,他终于考上理想的大学和心仪的计算机专业。很多类似的案例让我明白:我们用爱的眼睛去观察学生,用真诚和智慧去引领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是可造之才。
当我们内心充盈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大爱之时,机房维修变得不再烦琐;备课改作变成了我们的兴趣;学生的课堂捣乱变成了思维的闪光;教研进修变成主动的爱好。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形容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我认为,当我们捧着一颗爱心而来,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我们收获了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他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要成为一名爱心教师,还要成为有内涵的智慧型教师。
我的第二点感悟是:开学习之源,才能增长智慧。
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在工作之余,继续开学习之源了,才能源源不绝地吸收更多养分,滋养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不可能慷慨解囊。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
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教育学生。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时代的孩子,是聪慧的,是创新的。他们闪着智慧的奇思妙想、妙语连珠常常让我震撼不已,他们带着好奇的连串问题有时让人招架不住……这些,都让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迫切的需要拓展视野广泛学习。
我们不仅要去钻研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领域,我们还要涉猎古今名著、中外;。
我们不仅要捧起纸质的书籍,我们还要钻研电子书;
我们不仅要汲取知识,我们还要领悟、升华知识。
我的第三点感悟是:尊重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成就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的诞生》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点醒了我:智慧在本质上是高度个性化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智慧,每个人的智慧都深深打上自己的烙印的。
边楚女老师的教学风格源自于她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累积,在她的课堂上看似随意的提问探究,里面包含了她积累了多年的教学智慧。
我终于明白了,要想成为智慧型教师可以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分析,但是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那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先尊重自己的风格。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经年累月的课堂教学会默默地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它,重视它,发展它。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而不是彻底否定自己,盲目模仿。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样的玫瑰,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老师。
有了这个自信后,我便不断地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自我关注,自我分析,自我总结。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告诉我们,教师职业的智慧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无限度地激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机械单向的知识传递和训练不是智慧的教学,启迪心智的师生辩论和引导才是智慧的活动。
在氤氲书香中增长教育的智慧,在三尺讲台上积累教学的经验,在学习探索中形成独特的风格,我坚信,只要我们爱学生,爱教师职业,爱教育事业;只要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我们都可以成为启迪学生心智的智慧型教师。
说明:这是我的学生小同事高微的参评演讲稿,当时她让我帮忙润色,稿子就留在我这里了。小高现场发挥相当出色,获得台州市信息技术组教师演讲一等奖。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二
与《哈姆雷特》相比,《奥赛罗》的“悲”更体现在悲哀,这出悲剧仿佛是莎士比亚对人性一隅的窥探。我想没有人可以否认伊阿古的邪恶,他好似撒旦,在奥赛罗的耳边引诱着他,引领他打开了内心的洪闸,黑暗的一面倾泻而出,而嫉妒与暴怒又恰是教义中七宗罪之二,这无疑给这部戏剧蒙上了一层宗教的面纱。我时常怀疑伊阿古到底是人类还是撒旦,因为在他身上我不曾看到过一丝人性的光辉。可以说他欺骗奥赛罗的手段极为高明,在说谎的同时总不忘说些表面上劝阻主帅的话进一步激发他的怒火。他能如此的以假乱真,不知是否有时也会对自己的谎言信以为真?令人欣慰的是,虽说是出悲剧,最后还是以邪恶势力的化身的死亡为结局,可以说是让我们相信了邪不胜正吧。
《奥赛罗》中两位重要的女性角色的形象也吸引着我。苔丝狄蒙娜美丽、痴情,却死于一味的顺从。然而这位女性最伟大的一点却在这儿——当爱米利娅猜测有小人进谗并诅咒这个“万劫不复的恶人”时,苔丝狄蒙娜却说:“要是果然有这样的人,愿上天宽恕他!”我想她一定是相信人性的善的,相信这能迎来人性的救赎,甚至愿意牺牲自我来换得别人的救赎。若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个人的爱情是小爱,那么这,便是大爱,感人肺腑。而爱米利娅最终对丈夫伊阿古的不服从、敢于道出真相的勇气也是令人倾佩的,她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不愿她侍奉的贞洁的苔丝狄蒙娜蒙冤而去。而作为一个本是没有教养的妇女,渴望性别平等的爱米利娅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让他们好好地对待我们吧;否则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所干的坏事都是出于他们的指教。”我想,这或许也掺杂着莎士比亚本人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三
尼采在这本书的后序里,直言不讳的说他年轻时候的这部著作是非常混乱而无序,有奇特的论点和巨大野心却缺乏论据的天书(天书是我起的,跟他老人家没关系)。我总能想象到这本书在当时,甚至直到今天,他的批判面之广,批判力度之大,他的极端个人经验的感性化论述,足以导致这是本离经叛道的禁书。这本书的知己少之又少,其中一条就是要对古典音乐有极为深入的理解和专业度,这就已经劝退了不知道多少读者,更别说这个读者还得有个异常健康和强韧的思想觉悟和艺术家般的卓越审美能力,再不济至少也得“忍受”得了他啰嗦混乱的梦呓般的文字(我完全属于这个范畴的读者)。而他的打击面的“敌人”多之又多:宗教不可信、道德很虚伪、科学家太崇拜理性、学术界太学究,苏格拉底完全错错错,甚至他的哲学之师叔本华也免不了被他委婉的批评其观念的狭隘悲观,他就像个孤独的勇士,存心要和现代文化的一切成果唱反调,他试图重估一切价值,颠倒因果逻辑,抽掉你活着的一切意义,然后像个严厉的完美主义者高声令喝道:扔掉那些虚无的拐杖,从现在起靠自己的意志力而活,不但要勇敢的活,更要快慰的死!不但要像个艺术家那样用审美的角度思考人生,更要学会超越自我,洞察永恒。
那个永恒的真理就是:活着没有意义,人就是在生与死的动态循环里的产物,其个体生命的活着的状态只是宇宙无意识状态下的一小段截屏而已。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悲剧如何诞生,以古希腊神话悲剧为切入点,代入了他的神神叨叨的日神论和酒神论,但尼采这种有着坚强意志的人来说,这却是一本反悲观主义的书,这种肯定生也直面死的境界,是超越了肤浅的世俗化乐观主义(追求享乐,只为荷尔蒙般的激情而活)的悲观主义(快乐转瞬即逝,唯有痛苦和毁灭永恒),也是超越了局部悲观主义(只盯着人生而无意义的内核,用看破红尘般的厌世姿态而活)的宏观的乐观主义(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在他的著作里能明显感觉到他在日神(以阿波罗为形象象征,对生命的美丽外观的幻觉)与酒神(以狄俄尼索斯为形象象征,通过毁灭个体生命而显现了人类悲剧命运的永恒真理)的二元冲突里明显偏袒于酒神,即在美(日神形式)与真(酒神形式)之间,更多的选择为真辩护。这种偏袒并不是说尼采多么悲观,而是以矫正人们对日神的偏袒为基础的。毕竟人们理解日神艺术是相对容易的,一个普通的躯壳经过对它外观美丽的幻想之后,首先让人产生了心情愉悦的满足感,人一旦有了梦想,就有了追求,进而感到了生命的美好,并为之动容,陶醉其中。然而酒神那种想冲破日神美丽动人的外衣,试图揭示其残酷的需要个体牺牲来达到永恒的真相却往往不容易被人接受。我们同情那些视死如归的英雄,为他们的牺牲感到遗憾,但我们忘了,同情心怜悯心恰恰是否定悲剧命运的一种迫不得己的情绪,而不是真的为他的牺牲而感到愉悦和充分的肯定。
托尔斯泰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这里我要反过来说:幸福的人生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生却有着人类相似的苦难。酒神精神正是借由这相似的苦难,让个体不再执着于自我,而回归到人类共同的命运当中去,在醉的状态下,我们不再感到孤独,我们不但理解了人类,我们也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这种状态让我想起《那不勒斯四部曲》里面莉拉所恐惧的“界线消失”状态,也许她所恐惧的正是酒神精神侵入了个体之后,消解了个体,让其融化进万物里去的感觉吧。那种失去自我形体边界的不安全感,导致了我们紧握自我意识的概念而难以与大自然的神秘音律和谐共振,我们只会为个体的消亡感到惊恐和不安,无法全然做到用愉悦和满足感的态度去看待酒神精神。除非我们凭借闪电般的直觉在瞬间感受到,这种毁灭又重生的动态过程,是永不磨灭的,是生命永恒的律动。打个最贴切的比方,我们的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作为一个个体化的神,凭借其强大的意志力让这个混沌世界得以清醒,他透支了他的身体撑开了天与地,终于因为确认了天与地再也无法合二为一,心满意足的倒下了,他的死亡具有神话的悲剧性色彩,然而他却通过死亡用另一种形式生存下来:他的身躯变成了大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河,他的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整个的身体融化进了万事万物,与自然同在,与天地共生,这种毁灭本身所具有的生的意志,在宇宙中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
然而尼采也并没有因此否定了日神的作用与意义,人为了避免直视痛苦带来的巨大心理伤害,将日神对外观的美丽幻觉不断召唤出来,在一层美的滤镜中远观真理的现实,让我们得以为生命的存在做审美方面的辩护,而不至于厌世和精神崩溃。
而希腊悲剧,这个借着日神的外观形象来表述酒神精神的话语的舞台艺术形式,将日神和酒神第一次智慧的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的媒介就是音乐。音乐作为与世界意志同等水平的存在,直接震撼到我们的灵魂深处,在音乐中,一切眼前的事物都升华到另一种高度,甚至一度觉得眼前的景象配不上音乐本身。因为音乐是普遍存在的真理,而眼前的事物是真理中的具体表象。作为真理而存在的音乐,其本质是酒神性质的。据说尼采本身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早年的朋友瓦格纳更是他写这本书的创作动机之一,其中大段大段的引用叔本华对音乐的理解,和尼采本人对音乐形而上的思考,在他给瓦格纳看这本书时获得了肯定和认可。因此尽管这种对音乐的论证非常个人化和依赖于自己的独特经验,但由瓦格纳和叔本华两位大师作担保,我们也应该相信尼采的音乐直觉是对的。而悲剧的衰败,首先做的就是将音乐抽离。失去了酒神精神为内核的悲剧,在苏格拉底所倡导的“先理解然后美”的逻辑思维的迫害下,将神性的,不可言传的灵活的远古精神塞进一个狭义的,为世俗所用的理性思维中去,越发的堕落和简单粗暴了。而自苏格拉底之后人们对知识的盲目崇拜,对求知欲的无限贪求,抛弃了人性中感性的直觉认识,让理智占了绝对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这里我认为尼采并不是完全否定了求知的意义,他否定的是一种没有自己根基,没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具有功利色彩的求知,其本质是对知识和其他国家民族文明的野蛮掠夺。他肯定神话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意义,是我们的祖先用她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的民族编织的美丽摇篮。没有神话,就没有我们对自己从何而来的丰富幻想,其后果必然是不顾一切代价,移植他国的文化,而这种畸形嫁接的文化产物一定是不长久的,无法自足的。
一旦一种思想和文化完全占了上风,他就敏锐的察觉到倾斜的天平该往回调整一下了。他批判宗教,但是他却是个在宗教式家庭长大的孩子,因此对宗教有天生的理解和感悟,他批判道德,是因为这种宗教狂热带来的矫枉过正的强硬的道德准则完全损害了人的天性,违背了人的本能,他批判苏格拉底,批判理性,无非是他希望给感性和直觉一丝正义的存在空间,他所有的批判都有其根源,他所有的不满意都是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怎么做的更满意,而不是完全推倒了重来。然而让尼采失望并且继续失望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没有能力重现希腊悲剧的绚丽曙光,我们活着依然依赖于不同的拐杖而无法独立生存,我们需要一切形式的精神麻醉,宗教的,文学的,艺术的,为的正是逃避那种古老的酒神精神。如果在那个血气方刚的极度健康和精力过剩的古希腊时代诞生了悲剧和悲观主义,就像一个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般,那么我们这些如此推崇物质享乐与自由,拼命证明我们活着多么快乐多么健康的现代人,恰恰印证了时代的病态和低靡。我们既是自己的病人又是别人的医生,我们达不到尼采对人类那种近乎苛刻的完美要求,因为意志力对我们来说,太薄弱了,在物质享乐的现实面前,在精致的利己主义占上风面前,在崇拜权威与金钱,贬低弱者,既懒得做精神上的巨人,又甘于做行动上的矮人面前,在虚幻世界里宁愿掩盖真实的自己也要美到无懈可击的流量担当面前,在拥抱大数据忽略个性化成长教育面前,我们对一切真理说不。这是一个既不美也不真的世界,或者说这是个自以为是的美和自以为是的真的世界,这个世界远离饥饿与贫穷了吗?人类的意识觉醒能赶得上科技发展的速度吗?我们能超越这个时代,做那个接过尼采的接力棒,掷地有声的批判一切的人吗?我们不能。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命运所在。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四
我第一次接触尼采是从这本书开始的,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周国平不是翻译家,他是哲学家。这本书的前面,他写的那部分易懂,后面他翻译尼采的那部分原着更是通俗易懂,所谓译者与原作者的思想有差别是众所周知之的,所有的哲学家和翻译家都必须承认,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周国平在译完本书后不忍心结束,为了凑页数,掺杂了很多尼采着作的节选,而且那些节选没有丝毫的章法,甚至有的完全是断章取义。周国平是高产作家,写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难免有偶尔不尽人意的作品,况且他毕竟本行不是翻译,这种质量已经十分难得,不可再奢求。对比翻译风格:
1、周国平译本的句式较短;杨恒达的译文是长句,大定语大状语,大排比句和从句,不太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习惯。
2、二位译者背景差异导致,对其中的一些句子的理解略有不同,但还能够理解。
3、翻译的核心意思有重大差异,举个例子,周国平译本“在书名页上见到那被囚禁的普罗米修斯”,杨恒达译本则是“如何注视着扉页上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小小一句话的翻译如此大相径庭,两位译者对尼采思想理解竟然差别这样悬殊。
译者的思想居然能够影响一部作品的风格和正的语言风格就是如此,狂妄不羁,才高八斗。他这个人的书面语言风格本来就十分晦涩,甚至经常使用诗一般的语言,这是尼采的个人语言风格,不是译者的风格。尼采喜欢使用大定语,大状语的长句和排比句,让很多国人都对译者非常不满意。但是我认为这种排比句更能显示尼采早期的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风格和非凡的力量。杨恒达的直译更能体现尼采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转折,如果放到大背景反观尼采的话,杨恒达的这个译本还是不错的选择。周国平把尼采的大长句的语言切碎了,得到了绝大部分国人的称赞和认可。
的确能够协助绝大部分人突破语言壁垒,更容易理解尼采,走近尼采。第二点,日耳曼民族的整体思维就是这样,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就是这样的。杨恒达追求直译,对于无法打破语言壁垒和习惯壁垒的读者来说,欣赏杨恒达直译的作品会很痛苦,如果能突破这些,感受尼采语言的气势和力量的话,杨恒达的直译无疑比周国平的意译更加吸引人,更加充满了力量。但是如果选择看尼采的书仅仅想了解他的观点,还是选择周国平这种顺口,清晰一些的版本吧。译者是直译,意译,各显其能。读者就各取所需吧,没有好坏之分,仅仅看自己个人的口味。
值得赞美的不但仅是周国平的语言比较中式化,很容易读懂。更重要的是,他是哲学大家,思想,论调,口气和哲学风格,大家都已经很熟知了。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五
痛苦被看成了意志在快乐的创造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和副产品。
叔本华认为,悲剧是把个体生命的痛苦和毁灭展示给人看,其作用就算使人看穿生命意志的虚幻性,从而放弃生命意志,所以悲剧是”意志的清醒剂“。尼采却认为,悲剧不但没有因为痛苦和毁灭而否定生命,相反为了肯定生命而肯定痛苦和毁灭,把人生连同其缺陷都神话了,所以称得上是对人生的”更高的神化,造就了“生存的一种更高的可能性”,是“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两者综合起来,便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又可疑的特征。
在这本书里,悲观主义是被看做‘真理’的,但是真理并非被看做最高的价值标准。这本书甚至是反悲观主义的,即在这个意义上:它教导了某种比悲观主义更有力、比真理”更神圣“的东西——艺术......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
自苏格拉底之后,科学主义世界观迅速战胜了由神话、希腊悲剧、前苏格拉底哲学所代表的审美世界观,在欧洲思想中取得了长久的支配地位。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核心是一种”形而上学妄念“,即坚信”思想循着因果律的线索可以直达存在至深的深渊“,凭借逻辑可以把握世界的本质。
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支配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生存状态上,由于回避人生根本问题,“用概念指导人生“,使现代人的生存具有一种”抽象性质“,敷在人生的表面,灵魂空虚,无家可归。现代人的这种生存状态必然反映到文化上,其表现是精神上的贫困和知识上的贪婪。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六
在尼采的世界观里,世界的真理是无常和残酷的,任谁见了都了无生趣。但是,不同于叔本华停留于悲观主义,尼采以满腔的勇气要超越悲观主义,寻找生的意义。他把眼光放在了所有民族的典范——古希腊文化,攫取了日神与酒神两种艺术形态,并把酒神奉为最高的神祗。在他看来日神和酒神两种冲动都源于世界的真理,但是日神是希腊人用来掩盖残忍现实的美好形象,因为靠着日神的幻影保护,才免于直视血琳琳的真相,才能引诱人有活着的强烈欲望。但酒神却直接映出赤裸裸的事实。在酒神精神里的人,个体化原理崩溃,无生存意志,处于无意识的极大痛苦及无比快乐中。
而悲剧的诞生就在日神与酒神的碰撞中,日神的月桂碰了醉酒者,让他的无意识感受得于形象化、概念化,而他才得于看见。所以,希腊悲剧开始只是歌队,酒神的信徒们沉溺在酒神精神里,主角酒神只是被假设在场。后来酒神才被具体化为形象出现在舞台,而歌队则改为用于隔绝外部世界的屏障,但仍保留酒神信徒的性质。只是后来,酒神精神被驱逐后,歌队就退化为无关紧要的陪衬。
尼采惊世骇俗的言论在于悲剧的破灭解释,日神与酒神的观点只能算是独特视角。本来日神与酒神精神都直接来源于大自然的感受,无关个人知识和经验,是大自然的回响。但是当科学观历史观追究因果关系和证据的时候,神话就破灭了。酒神赖以生存的乐土也就被毁了。
酒神精神被苏格拉底的“理解然后美”,被世人无穷的求知欲和贪念逼到了黑暗的深渊。反抗酒神的结果也断送了日神艺术,之后所追求的艺术都是无生命的仿造品。这完全是反理性,反科学,反学术的极端态度。此话一讲,思想界学术界的极端愤怒使它对尼采这部得意之作保持沉默3个月之久,才爆发了浩荡的声讨。
尼采看到悲剧文化的毁灭留下了巨大的空白,但他当时有完全的信心预告此精神将在德国高贵性格中再生。而被寄予希望者是当时与他有热烈友情的音乐家瓦格纳,他的音乐体现了世界的声音,召唤神话,唤醒沉睡的悲剧文化,到达歌德、席勒等都未达到的地方,接过古希腊人的文化旗帜。
他认为从日神、酒神、苏格拉底延伸出三种人:一种人被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欲束缚住,妄想知识可以治愈生存的永恒创伤;另一种人被眼前飘展的诱人艺术美之幻幕包围住;第三种人求助于形而上的慰藉,相信永恒生命在现象的漩涡下川流不息,他们借此对意志随时准备好更普遍甚至更有力的幻影保持沉默。当然他说这三个等级属于天赋较高的人,他们怀着深深的厌恶感觉到生存的重负,于是挑选一种兴奋ji来使自己忘掉这厌恶。
尼采说《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年青人勇气和年青人的忧伤的青年之作,即使似乎折服于一个权威并表现出真诚敬意的地方,也仍然毫不盲从,傲然独立。”他是一个可爱的叛逆者,这权威可以说是瓦格纳,也适合叔本华。崇拜偶像却个性倔强地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真心崇拜,真心迷恋,可也是真心叛逆。后来尼采与瓦格纳友情破裂,与写《悲剧的诞生》迷恋心境不同的是,后来他频频抨击瓦格纳,不但不把最高艺术形态悲剧文化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还称他为浪漫主义的虚弱者,而且认为错识瓦格纳是本书最大的错误。当然他与叔本华也决裂了,还有他大学时代不惜转学追随的导师李契尔因为对此书与社会一同沉默,让他难于接受,反应亦异常激烈,发出了一封语气傲慢的信。
如果说,古希腊人永远是孩子,尼采也是个孩子!
邮票诞生记读后感篇十七
在读了这本书后,我感受很深,懂得了当下的课堂教学中缺少的也是当前教师的素质中急需加强的就是“教育智慧”。而教育的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开放和创造的状态,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及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教育的一切方面。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过去,我只片面地认为要教师的素质很重要,它包括个人文化素养、教学技能、技巧,而这次看到智慧型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意义更大。除了教师本身个人文化、能力等素养外,更要靠个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精神修养。
文中说到,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之中,自身也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变化,要有创造性。
我认为,首先要在实践中自塑自立。教师要通过学习理论,参与实践,不断各方面“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的智能。其次就是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并加以反思、总结、提高,进而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由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时会突然产生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智慧的开始。因此,今后我会认真学习、掌握教育理论,在长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为开展教育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我认为要学会创造智慧。创造出智慧,开展教育创新活动,是智慧型教师的目标。智慧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只有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有机结合起来,由自身提高自身,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创造出智慧才有可能渐渐形成。
在教育教学中爱心和耐心就是从事特殊教育这一职业的教师的基本条件。教育的对象因语言或智力等残疾,其接受力不比常人。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不仅要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他们的信任与喜爱,还要研究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何启发学生感兴趣地去学。所以我认为智慧型的教师既要有爱心,又能坚持因才施教,努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每一个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努力。
教师们需要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断教学、反思、学习、改进、创新中发展自我。另“有效教学”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学生真正从我们的教学中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有了哪些能力与发展。教学中我常感到特殊的学生,他们常常不会按照你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去学习,常常突发的事件让你无法教学,又或者是你的设计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我也在教学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发现只有通过及时的反思与总结,才可能总结好的教学方法,找出教学中的弱点,才会自我提高,以后的教学也就更为有效。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相当不容易,它要求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去研究、去探索,要花费不小的精力。因此,我认为保持良好的精力与心态是很重要的。我认为一边教学,一边研究,一边自我调节与心存善念与感恩是教师促进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作为一名教师,善于反思也能更好更快地成长、发展。在学习中我也常联想到自己的工作,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乐趣,促使自我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59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