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论文(优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4:25:14
地理学科的论文(优质20篇)
时间:2023-11-05 04:25:14     小编:QJ墨客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总结的完美是基于对自己成长的真实认识和未来发展的展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秘诀,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一

地理课程主要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模块,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也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教师应意识到地理教学优势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针对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探析,同时提出一些科学的养成途径。

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按,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追求,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提炼、培育、总结和发展的,人文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由于地理学科具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双重属性,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教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对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来说相当关键。

地理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一环,教材内容是展开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养成的主要依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创新。因此,地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内容,还需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当地地理环境,精心融合人文和科学精神,整合出适当的地理教学资源。例如,在“地势和地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让学生观察我国的地势特征,以及主要地形类型,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或视频短片,让学生思考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地形,对整体地形产生感性认识。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些我国不同地形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搜集课外内容,诸如布拉达宫、都江堰、苏州园林等人文景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江三峡、江南丘陵等自然景观。如此,让学生对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产生整体印象,并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学方法比较关键,让他们掌握地理知识的探索过程,不仅可使其全面、系统的学习地理课程,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还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为此,地理教师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采用丰富多样、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向课外,或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融入人文精神。比如,在教授“多民族的大家庭”时,教师可采用音乐渲染、趣味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告知他们:我国民族数量多,分布不均,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然后,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中国民族文化”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系列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民族舞蹈,认识到我国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运用这样的地理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他们民族自豪感,并在学习中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不少地理知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内容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其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地理现象,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整合,利用生活信息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所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努力需求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探究地理知识,思考人文现象,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他们,借助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养成优质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一些农产品带到课堂上创设情境,包括小麦、玉米、花生、大米和红薯等,让学生知道虽然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离不开基本的农业支持,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和重要性。教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贸市场、农业基地或农田,了解发展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通过对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应用发展其人文精神。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所以,地理教师需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创新和整合教学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二

环境教育课程能够在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全球持续变暖、干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使人类不得不思考生存环境的未来变化,不得不警觉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灾难,而有序人类活动可以避免环境的持续恶化,实现人地协调发展[1]。否则,可持续发展将仅停留在一个空洞的概念上,难以落实、无法操作,所以有序人类活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或措施,并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开放和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师范院校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使学科综合研究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彰显,也使地理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是对学生工具使用能力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类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计算机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现代科学意识。

针对地理教育专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加强高等数学中的线性代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具有地理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该课程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推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国际互联网被定义为商务、政府和个人计算机在世界范围的电子通讯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全方位的渗透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知识获取、转化、技术推广、成果交流、教学手段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面貌焕然一新。

3.3.1互联网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模式。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具有微观有序、宏观无序的特点。网络形成了庞大的多学科、多文种而又分散、无序的数字化信息。学生先要学会使用互联网信息搜索引擎工具,然后才能快速查阅和检索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生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他们利用互联网赋予的“力量”,对于他们应该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怎样尊重权威的传统智慧有了个人的认识和见解。不盲从、不迷信。他们在探究自己感兴趣问题时,遇到困惑会到互联网上去寻求答案。他们也向老师请教,但如果老师给出的答案无法令人信服,就会引经据典地指出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结论或解释,还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唤醒内心潜藏的创造激情,引燃创新的思维火花。探究性、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和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的开放性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

3.3.2互联网能够增进师生互动和提高。

网络信息资源还具有交互性。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读者之间、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实现互动,使计算机网络工具成为实现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除了在课堂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之外,课后教师使用电子邮件布置和批改作业;使用电子邮件公告阅读参考书目、课程复习思考题、学习内容要点和问题讨论提纲;使用电子邮件传送、修改毕业。师生之间通过在线提问、观点质疑、公布讨论结果。利用网络,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不同地理空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差异或者同一个地理空间的要素特征、分布和演化过程。在信息化时代,地理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教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学生有条件通过各种媒体获得有关信息来检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灌输”的结论。网络讨论突破了时空障碍,加强了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实现了师生在思想上互相启迪、借鉴,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3.3.3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但是,在网络资源利用上也是有利有弊的。例如在互联网信息材料的搜集、处理和利用上,无节制、不加甄别地使用互联网信息的倾向会使人们渐渐地放纵、懒惰和“白痴化”。因为通过google,困难问题能够找到容易的答案,但是学生却无法分辨这些答案究竟是来自严谨治学,还是仅仅来自浅薄的观察和粗浅的概念[3]。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分类和甄别,对各种各样的研究结论进行审慎的分析和缜密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只是让我们做事情更有效率,但是决不能取代我们的思考。

3.3.4推广网络球面坐标工具的应用。

googleearth是一种个人电脑桌面应用程序,能够以web方式浏览虚拟数字地球系统,从而实现全球地理数据共享与三维仿真。它能够实现城市和旅游区地形和重要建筑物的三维仿真、显示三维影象地图,广泛应用于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旅游区规划等实际工作中。8月,googleearth还增加了switchtosky功能,提供在线浏览宇宙深空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光影图像、太阳系天体的周年运动及它们的天文数据检索功能。对中学地理教师来说,googleearth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球面坐标搜索工具和天文观测、天体坐标定位以及天体、天体系统信息检索的工具。可是关于它的应用有很多中学地理老师还不知道。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了解它到对它产生兴趣,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它的天球坐标功能及地图搜索功能。使用googleearth使整个地理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3.4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

开放式的教育需要开放的课堂,需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观测、观察、操作和实验活动,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加深对地理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达到具有初步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水平。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到实验中去,通过实验手段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深化,形成多学科融合,互相借鉴、综合发展、不断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4结语。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借助于地理学科文理兼容的综合研究优势,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作为开放性课堂教学和研究的主题,以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作为重要的研究条件,通过对多个学科和专业一些相关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发挥地理学科资源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3]王亮亮.网络搜索影响学生思考[n].环球时报..1.15.(4).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三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秉承20世纪初欧美体系,又参考前苏联学制,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一直参考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并没有形成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特色。教学体系的某些局部虽有不小的变革,但并非根本性的改变。近年来虽在广泛开展如何在教育中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讨论,并进行有关课程改革,但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仍未改变。

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开放式教育体系将针对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优化组织教育过程,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创造力的开放式教学体系。

一、开放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

实施开放式教学体系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引起教学实践中的许多环节,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完全学分制的实践中,追求的目标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然而,要真正做到开放式的“淡化专业,突出课程”,并非只是把原有各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都平行而直接地呈现在选课表上。开放式体现的教学规则,对课程建设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要求。它必须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在开放式管理的机制下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实验。

课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开放式的核心。课程确定以后,课程本身的标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一方面,它既是教育者培养目标和教学意图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学生也是通过对不同课程的选择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范围。而且,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的绝大多数课程呈现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之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是非线性的,这也就是说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呈跳跃式的。过去,我们一般都是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现在所谓的'专业教学计划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已经失去了意义,课程由学生自己来选,培养的计划也就处于一种变化之中。开放式教学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就是比较量化,它包括课程名称、代码、学时数、学分数、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基本要求、教材与参考书目以及作业要求和考试方式等。通过一些数字来明确课程教学的要求,尽量避免过去一些艺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那种模糊性、随意性和无效性;同时这个标准也成为有关部门对教学进行检查和督促的依据。

二、开放式的课程选择与专业的确定。

在专业课的平台上,所有的课程都是由学生任选的。也许有人会担心,虽然整个学习的过程始终体现了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但以后学生究竟以什么专业毕业,是不是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就不分专业了呢?其实不是。上文中我们提出的一个口号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那么就专业界定的问题,我们提出的第二个口号是“先选课程,后定专业”。也就是说在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提出毕业申请时,系部可根据学生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所学的课程的性质或类别确定他的专业归属。可能出现的情形无非是以下三种:一是所学课程集中在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课程群中;二是所学的课程虽然广泛,但仍表现出明显的学科或专业倾向;三是所学课程繁杂,学科或专业特征不明确。从开放式教学体系来讲,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学校都应该准许毕业。但后一种情况究竟以什么专业毕业还值得商榷。

1.社会实践与产、学、研相结合。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院系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实行工作室制的产、学、研教育模式,由设计师、专业教师共同负责专业教学、生产和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和学科交叉思想融入教学之中。另外,改变仅在毕业设计时,才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参加实际设计项目的做法,根据课程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结合设计公司的设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由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指导,面向社会的实际设计实践,才能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缩短了学习与工作的距离,熟悉了未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综合性的多方面训练。

2.建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起着导向性作用。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公共课、理论课,提倡开卷考试,充分利用课题设计、计算机绘图综合训练等多种形式来评定成绩。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级考证,获奖或取得证书的学生给予奖励学分。实行完全学分制,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程,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发挥和培养特长,这也符合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规律。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开放式教学是动态发展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以上几方面是笔者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实行开放式教学的一些研究和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充实提高。笔者将在专业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寻找更加适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季翔.高职教育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2]孔保华,刁新平.开放式教学与实践教学[j].教书育人,2002,8.

[3]孙湘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装饰,2002,6.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四

所谓活动作文就是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由于活动包括游戏性活动、探究性活动、表演性活动、智力活动、竞赛性活动等,因而活动作文的内容是较宽泛的。如游戏作文《踩影子》、《钓瓶子》,比赛作文《左手夹豆比赛》、《脚力夹球比赛》、《碰蛋比赛》以及表演类作文《看表演猜成语》、《我演……》等都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大玩了一把,然后下笔成文,学生的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科学小品文语言精炼、说理透彻,而更吸引学生的则是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在小学生心目中是高尚而神秘的,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自破解科学之谜,对他们来说是件很兴奋的事。选择实验作为作文的题材,放手让每个学生去动手,去观察、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条理就较清楚,描写也较具体。据此,我们老师还可将这种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探究、多实验。如我班有位学生看到书上介绍蚂蚁的判断力很强,就用蚂蚁、棉线、糖等东西做实验,写成了探究性作文《蚂蚁的智商有多高》,很有意思。其实探究并不局限于科学知识,我们还可以把范围扩大,如“你知道校名的由来吗,写一篇调查记好吗?”、“学校是市级文明单位,校园里该处处盛开文明之花,你认为我们学校当之无愧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知道小港有哪些动物资源?”等,都是很好的探究性作文主题。此外,还有童话作文、想像作文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五、开放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了评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循环往复的、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教学评价的开放是指单一到多元。开放式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主要是在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上的开放。

1.自我评价。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并在文后写下“我最欣赏自己_____,我还待改进之处_____。”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和孩子们共同修改文章。在这个共同的修改过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多元的,它应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兴趣将越来越浓厚,作文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作文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2.互相评价。

学生有了自评自改的基础,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评互改。我们常常采用自找伙伴互相评改,按相同内容或按相同表达形式为小组互相评改,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本全部展出,让学生自由选择评改等方式,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认识的问题,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学生在批改作文方面所展露的想像力,语言创造力,有的让老师也自愧不如呢!如:(1)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遗失伞?(2)句子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炎热夏天喝了一瓶冰镇汽水,舒服极了!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角色不断转换,使他们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学会合作,学会评改。

3.合作评价。

这里的合作评价,就是指开展灵活而有趣的改文活动,如设立“作文病院”,让学生做“大夫”,相互合作“诊断治疗”;建立“啄木鸟兴趣小组”,把修改的典型文章寄给《宁波晚报》、《未来作家》专栏;组织“编辑室”,让学生修改、编发稿件等。

4.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也是我们常用的评价方法。家长对评价自己的孩子的作文很有兴趣。如果家长能够慢慢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有助于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每一篇习作有同学、家长、老师多人的评语及签名。若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本保存下来,那将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五

在现代汉语中,“开放”一词的一个义项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内涵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开放作文教学目标。

开放作文教学目标是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习作本身的需要。

浙江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院汪朝教授认为,开放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多元性、交际性、个体性和内隐性的特点。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目标也应具有以上特点。

(1)多元性。笔者认为至少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感的张扬三方面内容。

(2)交际性。开放式作文教学提倡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倾吐与理解、表现与欣赏等,这就赋予了作文另一层意义――交际性。书信化、日记化、表演化等就突出了它的交际性目标。

[1][2][3][4][5][6]。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通过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性教学也有称个性化教学或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而进行的教学。

“差异教学”承认和照顾学生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彻底改变了“一刀切”教学的弊端;它是建立在对学生教育测查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其运用教育心理测评和诊断技术准确掌握学生的差异及需求,追求教育民主,实行多元有效教学管理,对教学目标、方法、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差异设计,以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多是中考成绩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的学生,加之社会背景、家庭状况、学习环境等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差异性较大。在教学中,面对这些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上课时如果用同一内容、进度、方法授课,仍按传统教学方法“一锅煮”,没有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势必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要扭转这种教学被动的局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必须实施差异教学。

1.对学生来说,可以唤起自尊和自信。在中职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实行差异教学,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而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定学习目标,突出主体地位,极大地满足了自身的表现欲,能有学习上的成功感,极大地唤起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对教师而言,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作为当代的教师,不但要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观、人才观,而更要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生态资源观、多元智能观、全纳效能观、差异发展观和多维评价观,差异教学正是从新的角度诠释了这些教育观。差异性教学的开展为中职地理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教师施展自身的才华,实现由“知识型”向“研究型”转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通过差异教学的实践,一方面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开展差异性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性”教学,使“差异性”教学能顺利开展,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学过程的“差异”、作业设计与批改的“差异”、学生评价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先通过调查、摸底,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情况,把学生分为a、b、c三种层次类别:a类为文化各方面相对基础比较好的学优生,b类为中等生,c类为相对各方面比较弱的学困生。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使学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习困难生“吃得了”。

1.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别学生的要求,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即教学目标的“差异”。在设立教学目标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有差异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的“差异”。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将各种程度的问题有机地穿插,分别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因人提问、差异设题的办法。比如,让c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提高学习兴趣;让b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通过地理原理来归纳总结的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综合性的提问。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当然,通过学习掌握到一定程度后,也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同一训练目标。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相互启发影响,使他们都能掌握地理知识。教学过程的“差异”,全班学生都有参与问题讨论的机会,老师有目的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使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3.作业设计与批改的“差异”。作业设计与批改,是“差异”教学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设计要“因类制宜”。差异性的作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别学生的能力,设计有难易度不同的几组作业,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组,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地理作业时,要因人给予不同的评语。比如,对于有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可在其作业本上写些鼓励性批语,同时客观具体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作业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要表扬,对其学习成果给以肯定。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记录,教师通过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做好准备。

4.学生评价的“差异”。差异性教学的评价不仅仅从考试、作业中进行,还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地理的催化剂。基础好、进步快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不好、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时常得到成功的喜悦。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科学、恰当的评价,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消除自卑心理,使其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之中加倍努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个性潜能的发展。

四、实施“差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心理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作为一种科学而艺术的教育方法,差异教学是教育的良好形式,符合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但面对学生时还需要注意其心理感受,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采用“隐形分层”的方式,即层次不同,辅导不同。对学习较好的学生采用深化、扩展知识面的教法,对学困生则采用深入浅出,通俗化、兴趣化的教法。这样就可以解决有意分层可能带来的不良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在发展与变化中,对学生a、b、c三种层次类别,要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划分。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a类学生可能会变为b类,c类学生也可能变为b类,这就要求教师应对不同类的学生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无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多关心、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锲而不舍的进取热情和稳定的学习情绪,以保证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牢,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七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秉承20世纪初欧美体系,又参考前苏联学制,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一直参考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并没有形成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特色。教学体系的某些局部虽有不小的变革,但并非根本性的改变。近年来虽在广泛开展如何在教育中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讨论,并进行有关课程改革,但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仍未改变。

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开放式教育体系将针对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优化组织教育过程,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创造力的开放式教学体系。

一、开放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

实施开放式教学体系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引起教学实践中的许多环节,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完全学分制的实践中,追求的目标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然而,要真正做到开放式的“淡化专业,突出课程”,并非只是把原有各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都平行而直接地呈现在选课表上。开放式体现的教学规则,对课程建设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要求。它必须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在开放式管理的机制下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实验。

课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开放式的核心。课程确定以后,课程本身的标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一方面,它既是教育者培养目标和教学意图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学生也是通过对不同课程的选择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范围。而且,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的绝大多数课程呈现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之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是非线性的,这也就是说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呈跳跃式的。过去,我们一般都是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现在所谓的'专业教学计划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已经失去了意义,课程由学生自己来选,培养的计划也就处于一种变化之中。开放式教学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就是比较量化,它包括课程名称、代码、学时数、学分数、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基本要求、教材与参考书目以及作业要求和考试方式等。通过一些数字来明确课程教学的要求,尽量避免过去一些艺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那种模糊性、随意性和无效性;同时这个标准也成为有关部门对教学进行检查和督促的依据。

二、开放式的课程选择与专业的确定。

在专业课的平台上,所有的课程都是由学生任选的。也许有人会担心,虽然整个学习的过程始终体现了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但以后学生究竟以什么专业毕业,是不是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下就不分专业了呢?其实不是。上文中我们提出的一个口号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那么就专业界定的问题,我们提出的第二个口号是“先选课程,后定专业”。也就是说在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提出毕业申请时,系部可根据学生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所学的课程的性质或类别确定他的专业归属。可能出现的情形无非是以下三种:一是所学课程集中在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课程群中;二是所学的课程虽然广泛,但仍表现出明显的学科或专业倾向;三是所学课程繁杂,学科或专业特征不明确。从开放式教学体系来讲,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学校都应该准许毕业。但后一种情况究竟以什么专业毕业还值得商榷。

1.社会实践与产、学、研相结合。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院系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实行工作室制的产、学、研教育模式,由设计师、专业教师共同负责专业教学、生产和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和学科交叉思想融入教学之中。另外,改变仅在毕业设计时,才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参加实际设计项目的做法,根据课程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结合设计公司的设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由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指导,面向社会的实际设计实践,才能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缩短了学习与工作的距离,熟悉了未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综合性的多方面训练。

2.建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起着导向性作用。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公共课、理论课,提倡开卷考试,充分利用课题设计、计算机绘图综合训练等多种形式来评定成绩。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级考证,获奖或取得证书的学生给予奖励学分。实行完全学分制,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程,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发挥和培养特长,这也符合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规律。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开放式教学是动态发展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以上几方面是笔者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实行开放式教学的一些研究和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充实提高。笔者将在专业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寻找更加适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季翔.高职教育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

[2]孔保华,刁新平.开放式教学与实践教学[j].教书育人,2002,8.

[3]孙湘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装饰,2002,6.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八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一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为宗旨,通过合作、竞争的形式,不仅强调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同时兼顾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合作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可以看成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则创造晴境。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从教师或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主动建构知识,通过激活学生现存的认知结构或构建新的结构来接受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从制定目标、组建小组、营造环境、提出问题、个体尝试等方面来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

1.选择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合作学习前应选择恰当的地理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及适当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通过合作高效率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其次,教学内容应新颖以及贴近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小组活动的激情以及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如“收集、整理、分析气候数据”这一节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和生活实际贴近,可让学生收集当地各月降水量数据分析气候状况,可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展开本节地理教学。地理合作学习中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之后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即和学生已有知识以及当地文化地理环境相贴近的目标,从而为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营造氛围。组建有效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教师的任务是要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心理相容、关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不论学业成绩好坏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消除种种顾虑,敢于回答问题,乐于讨论问题,勤于探究问题,实现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多边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学会与他人交往。合理组建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编组的基本原则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差异、性别差异、能力理轰育20xx年第l0期教法探析j;;樱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分成互补型学习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学习小组组建之后,教师还应致力于改善组内关系,明确个人责任,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教师还要对小组长轮流培训,使其能组织大家共同进行有序的讨论。小组长可以采取自主承担、轮流负责的形式,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获得学习、指挥、管理的机会。

3.提出问题.教授实用的学习方法提出之前准备好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即教师对学习进行指导的过程。由于活动刚开始,此时的学习指导还是概要的宏观方法指导。这是从合作学习目标制订过渡n4,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过程,教师重在提出一些问题,讲解一些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其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则开始理解学习任务,进入独立思考,初步感知学习内容,做好活动的心理准备。如在“收集、整理、分析气候数据”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应布置收集降水量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作业:一让学生收集当地各月降水量数据,填在表格中;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中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三让学生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描述其降水特征。

如此可为接下来小组内的合作做好准备。

4.个体尝试.体验课堂探究的乐趣合作学习的基础是个体独立学习,没有个体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不少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马上就让学生合作讨论,结果部分学生未形成自己的观点,过分依赖他人,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缺乏深度,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使合作流于形式。教师应为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时间,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自主能动地、自由有目的地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突出个陛化学习,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揭示地理因果关系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北美洲地形空间结构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可做如下工作:一是给出北美洲略图,让每位学生对照地形图作三大纵裂带的模型;二是用箭头表示气流(也可包含更多的探究)。这样,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组内合作,感受合作学习的意义在独立学习阶段,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小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和启发,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每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组内每位学生轮流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在全班发言讨论。如“北美洲地形空间结构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做模型、表示气流,已对北美洲地形和气流运动有了初步认识,可是组内每位成员对该问题的理解不是很全面,都是重点从某一个方面来阐述:有的`学生认为北美洲地形地势对当地气候的形成起主导作用;有的认为大气运动对当地天气起着制约性作用;也有学生认为洋流对天气和气候影响重大等。这样,在表达、倾听、交流以及讨论中,学生对该问题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成果交流,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组间交流,各组代表汇报本组合作讨论的初步成果,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使每个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并在合作中增强交往能力。为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j、组人员要合理搭配,应有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发言交流做到有序有效,教师则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即通过组间交流,各小组在新信息的反馈、刺激下,对自己前段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深入思考,从而产生修正自己原来部分结论的愿望。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小组独立认知知识水平,结合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不同“支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表述、思维等能力,使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更高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支架,笔者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分别用以下案例加以阐述。

1.巧用情境支架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式支架”教学,即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教学场”,让其在“自主探究”的文化心理过程中展示生命活力、呈现生活内涵、回归生态和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中,可以假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投资者,都想投资建厂,那么在建厂之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这样学生可以进入情境,进行思考探索。通过这种情境支架,有助于将地理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活跃学生思维,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2.巧用活动支架培养动手能力。

地理课程是活动性极强的课程,加强地理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指导,可让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积累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直接经验。学习“城市的空间结构”时,可成立调查小组,在当地调查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布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地价、交通和人员流动状况,写出调查报告,有助于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完整知识。地理教学中巧妙利用合适的活动支架,可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基础上的再创造过程,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极其宝贵。

在“澳大利亚”的学习中,各小组经过成果展示、相互提问、深入交流,可激发新一轮学习高潮,如组间提问道:“除袋鼠外澳大利亚还有什么特色动物?为什么澳大利亚多特有动物?”“澳大利亚东西两侧均濒临海洋,为什么西侧降水少?”“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如何?”等,都使有关小组不得不继续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7.结果测评.师生及生生合作中全面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后的总结十分必要,一方面对合作内容做出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自觉弥补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做出评价i生总结。评价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应注意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对协作良好的小组予以表扬,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反馈,促使学生改善学习。该阶段的总结评价,最好以学生自我总结形式出现,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但评价的原则应遵循‘‘标准参照”原则,即只要学生相对于自己有进步,就应给予肯定。同时,也应兼顾“常模参照”原则,对成果水平出色的小组给予适当表扬,以肯定其所保持的先进地位。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九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培养发展。把地理教学和教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1.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2.加强学科组的`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组成员都有进步。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渗。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工作。全组所有成员努力将工作做到最优,能成为学校放心的教学骨干。

3.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四定一公示”,一定时间地点,二定主持人,三定活动主题,四定研究形式。

4.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学科备课要求及备课检查细则和作业布置要求及批改要求及作业检查细则。规范老师们的备课、作业,对备课和作业实行周查月考核制度。

5.教研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课程改革中的探索性问题,研究教学常规中普遍性的问题,重点是要研究课堂。围绕本学期教研室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意见,全体地理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方式,集体构建出本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也要加强与县立项课题《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融入地理教学策略研究》相关的主题研究。

6.在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方面,在教研活动时组织老师们进行业务理论学习,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优秀书目。教研时也会自觉关心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及时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及时总结经验,力争到学期结束写1篇有份量的教研论文。

7.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教学,利用好学校所建地理教室的优越条件,研究怎样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增大课堂容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变抽象为具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这学期还要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增强浓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个人备课实行超周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集体备课主要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为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中较难把握的内容。活动前组长确定备课内容和人员,活动时重在分析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针对重难点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典型习题设计。形成相对成熟的备课资料。

3.教师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托学科组,加强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策略,多人实践体验,深入研究。注意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积累教研成果。

4.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5.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到外校听课、学习考察的老师,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来。

6.参加各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修。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4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遵循教导处的工作安排,学科的教学计划及学科的特点,精心,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并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汕头市采用的地理教材是湘教版,并不加入中考成绩,只在第二学期参加生地会考。在学生心中这是副科,所以他们对地理这门课程不够重视。正是这样的特点,上课前的备课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认真的听讲。地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总是把知识渗透到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中去。备课的过程中,我认真的贯彻义务地理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地理思维和学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其实地理就在身边。让他们学会运用学会的地理知识才解释生活中碰到的一些有关地理的现象。如在讲述中国区域的时候多讲述各个地区不同的人文地理知识,让他们感受有趣的异地风俗。从而提高他们上地理课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地理。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把握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尽量准确无误的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

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知识的准确传授外,课后的辅导、检测也至关重要。在每一节新课过后我都会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布置一定量的基础知识题,起到对新授课内容的复习效果。在课后辅导工作中,我尤其重视阶段复习,在每一章结束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认真的学习政治思想理论,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地理教学方面,不断的加强地里知识学习,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积极的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并经常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改进工作,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总之,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并多做总结,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一

20xx年9月开始,我担任了高二1、2、3班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面临理科班会考。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参与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二、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学生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有的难度较大,与学生的会考目标比较不符。

每届学生的特点都不同,为此我们组内经常交流借鉴经验,经常进行组内教师的互相听课活动。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

对于上课过程,考虑教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怎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知识。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并且把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延伸到课外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是我经常在备课中思考的问题。因为我很清楚,学生仅凭几堂课和几本课本是学不好地理的,地理是纵横万里的一门学科,尤其有一些地理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只有跟随时代变化才能培养起学生这种习惯。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尽量把课本的知识结合最近发生的时事或者是新的科学发现的内容,提起学生的兴趣,尽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另外,今年的主要任务是会考,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还注重教授给学生解题的技巧,针对地理的一些同类的题目归纳解题思路,而且还专门对于一些热点的专题进行细致的讲解复习。然后再进行小测和单元自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于学生初高中地理衔接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尽量做到在讲课前或过程中能把初中的知识联系综合到本节课的内容中,帮学生做好衔接。又或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上课时再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入,使学生能有所巩固。

在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我们备课组加强了集体备课和交流,统一做到前面复习以及关注重点。在帮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和热点问题再做加深巩固处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答题的思路以及规范上,让学生能尽量抓住得分点。对于学困生,我们就以会考纲要为目标,抓紧学生对会考纲要的掌握,使学生尽量能把得分的知识点熟练应用。

在同备课组以及年段教师集体的帮助下,今年会考的复习工作能顺利展开,也算是圆满结束,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当然我做的不算最好,也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在新的学期能审时度势,弥补缺点尽量做好。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二

本次联考地理学科整体考得不好,本一、梯队、本二三档均没有完成指标(22/43/64),班级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教师考前教育和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审题不认真,抓不住关键词、应变能力差等错误发生。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不清。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在学生,是由于普通班大部分学生平时不思考、不理解、不质疑、不问题导致。其实,即使老师把问题掰开揉碎讲透,也不如学生自己去反思总结有用。这也是进行课改的原因之一。虽说学习要目标明确,提高效率,但知识的沉淀吸收需要花费时间、耗费脑力,学习也很辛苦,所以会导致有些学生每天学习疲于应付。

3.学生考试态度问题不够严谨,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对待考试,没有用心去做题,从卷面就能体现出来,字迹了草,答题随心所欲,答非所问,甚至乱七八糟。

每次考试都是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其意义在于查漏补缺和总结进取。发现成绩与目标的差距,教师除了要进行各方面反思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下一阶段期中考试,制定迎考措施:

1.结合往年期中试卷练习,找出中间学生做错的题,耗时较多的题、摇摆不定的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分析错误原因,整理学生的薄弱知识点。

2.进行选择题限时训练,提高学生选择题准确率;主观题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3.本一生多关注,梯队生多鼓励,减弱学生的焦虑情绪,想方设法培养学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出现疲倦状况。

4.读书时间安排?

总之,地理组教师会一如既往,同心尽力,与文科班学生齐努力,最终赢得期中考试最佳成绩!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三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2、七年级、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研讨工作。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3、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指导教师领会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探索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高三复习工作的研讨。

对高三复习工作加强策略指导,为总结推广先进复习经验,提高高三复习整体质量,本学期将在固镇二中举行20xx年地理学科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通知另发)。

年级。

期末教学进度。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

高一。

必修二。

高二。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含地球运动、大气等自然地理基础)。

注:如组织质量监测,将按照此进度进行。

周次。

参加教师。

活动地点。

召集人。

2.21。

学期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

市教科所。

吴岱峰。

2.28。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教材分析。

高二教师。

市教科所。

吴岱峰。

3.6。

20xx年高考复习研讨会。

高三教师。

固镇二中。

孟庆纪。

王玲。

3.13。

——七年级单元备课乡土地理教学。

初中教师。

蚌埠五中沈红。

3.20。

——环境保护。

高二教师。

蚌埠二中。

叶国萍。

3.27。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1.课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观摩。

2.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介绍。

市35岁以下。

青年教师蚌埠实验。

中学。

吴岱峰。

匡昌林。

4.3。

高考专题复习教学研讨课。

——气候专题。

高三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三中。

曹斌。

4.10。

xx届省高中地理学业考试。

复习研讨。

高二教师。

教研组长。

蚌埠九中。

吴岱峰。

叶峰。

十一。

4.24。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研讨课。

高一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铁中。

韦军。

十二。

5.8。

1.八年级教学单元备课。

2.学业考试复习专题。

初中教师。

蚌埠六中汪翠华。

十三。

5.15。

高考命题趋势专题研讨。

(要求:以校为单位准备近年高考试题分析材料、原创试题一题)。

高三教师。

蚌埠一中。

贺广明。

六、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周四上午8:20—11:00。

要求:请各位教师准时参加。认真准备,积极研讨,共同提高。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四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五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地理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为了有利于今后的地理教学,现将期中前的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地理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学生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其他学科,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树立探索自然的信念。

二、在教学中,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做贡献的信心。

总之,半学期的地理教学就按照以上思路,具体工作,学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地理成绩不理想。在下半学期,我将严要求,和学生共同努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六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2、七年级、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研讨工作。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3、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指导教师领会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探索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高三复习工作的研讨。

对高三复习工作加强策略指导,为总结推广先进复习经验,提高高三复习整体质量,本学期将在固镇二中举行20xx年地理学科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通知另发)。

年级。

世界地理复习(含地球运动、大气等自然地理基础)。

注:如组织质量监测,将按照此进度进行。

教研活动安排一览表。

周次。

——七年级单元备课乡土地理教学。

初中教师。

1.课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观摩。

2.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介绍。

市35岁以下。

1.八年级教学单元备课。

2.学业考试复习专题。

初中教师。

:周四上午8:20—11:00。

要求:请各位教师准时参加。认真准备,积极研讨,共同提高。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七

地理学科教育的特点包括客观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等。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地理学科学生评价的范文,欢迎阅读!

学有体会,教有所得,我认为教学不总结就不能升华为理论。写好总结为的是把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提高到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水平,使自己的能力提升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深深地感悟出一个道理:要让同学们学好地理,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语言,是学好地理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是地理教学的一个侧重点。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读图基础,没有较高的综合辨别能力就无法学好地理。

一、看图,以图释文,图文并茂。

图像系统的增加和文字系统的精减是人教版新教材相对老教材的一个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更符合中学地理学科体系。课本每幅图像都是紧密配合课文而精心绘制的,但每幅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和方法往往不一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怕麻烦,不愿看图,甚至放弃看图,只是死记课文的文字。这样学起来既辛苦,效果又不理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培养学生养成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即是运用有关的地图解释课文内容。其次是引导学生根据各种图像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看,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观察和多幅地图迭置阅读,由点到面,由简到繁,达到整体性看图。最后让学生不依课文独立地运用地图描述地理现象。例如:《聚落与居民》一章中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内容,如果只读课文,使学生有“空中楼阁”之感,不易理解,更难以掌握空间分布;运用课本中的“世界地形图”、“世界降水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图像,分别从地形、降水、气温三方面分析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更突出重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密切配合课文,指导学生一一阅读这几幅图像分组讨论,做到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知识。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直观,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图像;从而使学生能初步具有从图上独立汲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析图,以图提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观察地图,获得图上信息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析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取纵向联系,横向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剖析,先是单要素、分部门、小地区的分析;再是把这些要素、部门联系起来,进行多要素、多部门的综合,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然后我围绕图像向学生提出适量的问题。例如:讲到“世界气温的分布时”要求学生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提出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极地逐渐降低的规律,接着设疑,等温线为什么不跟纬线一致?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北半球的曲折较多?启发学生进一步读图,分析海陆分布及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南半球海洋宽广,等温线受纬度影响较大,受陆地和地势高低影响较小,故平直;北半球海陆交错分布的影响大,故曲折。以图设疑,把形象、生动的图与思考题紧密结合起来,变“索理于文”为“索理于图”,把学生的思维水平推进更广阔、更高级的创造性思维层次。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等能力。

三、填图,以图训练,巩固知识。

填图是地理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是看图、析图的归宿,也是巩固看图和析图知识的重要手段。由于课本中有很多分散的、零星的知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利用地图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编成综合练习,让学生做。例如: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我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如果有两艘油轮由波斯湾出发到日本和西雅图,它们应怎样走?沿途经过哪些海洋和大洲?这样,使学生在积极、兴奋、愉快的填图练习中获得知识。既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善于读图的能力。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填充图册、读图练习将地理知识巧妙地融之图中,使知识与插图恰当结合,起到以图记文,以文析图,图文并茂的作用,从而取得教与学,知与能的和谐统一。

经过一个学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之后,了解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之前还没有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还以为自然地理知识单纯的讲地理知识,因为自己以前地理方面比较薄弱,所以会觉得这会是门枯燥的课程。

其实不以为然,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通常会穿插许多的相关知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学到的东西也就更多了,并不是局限。特别是做了地理这个网络小组的组员之后,因为平时偶尔整理下交流论坛,逛多了这个网站的论坛之后,对这门课的有了明显的知识拓展。大家有心搜集回来的资料,可是十分珍贵的,能被自己吸收可以说是件好事。

学期快结束了,回想起来,我这个学期到底学了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层的特征要复杂得多。在这里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物质同时稳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渗透。只有在地球的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产生和繁衍的条件,并成为生物圈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因素。人类出现后,又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

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的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学科。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特征的学科。区域自然地理学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的学科,也是区域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古地理学是研究和重建地质时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现象的学科。历史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近一万年来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也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另外,有普通自然地理学,它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形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也有人认为它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部门性的分支学科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是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成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动态及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它们的形成与某些自然科学有关,是自然地理学与相邻的其他科学的边缘学科。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大气科学的边缘学科。

水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变化与时程分配,以及分布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水文学的边缘学科。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的边缘学科。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植物学的边缘学科。动物地理学是研究动物在地璋表面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动物学的边缘学科。以独特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冰川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冰体的形成、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冻土学是研究冻土的形成、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化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化学的边缘学科。医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医疗保健机构和设施地域合理配置的学科。它既是地理学与医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此外,还有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荒漠学、河流学、沼泽学等分支学科。现代自然地理学不断加强定量分析、生态化和应用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开始进行地理预测研究,并将更加重视全球环境问题。同时,自然地理学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研究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当然这些知识都是基本的,也就是说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这一丁点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认为不管是学习什么,兴趣都是很重要的,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明显的增大很多,对于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来说也是会广纳接收并且也能好好的运用。

经过一个学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之后,了解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之前还没有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还以为自然地理知识单纯的讲地理知识,因为自己以前地理方面比较薄弱,所以会觉得这会是门枯燥的课程。

其实不以为然,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通常会穿插许多的相关知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学到的东西也就更多了,并不是局限。特别是做了地理这个网络小组的组员之后,因为平时偶尔整理下交流论坛,逛多了这个网站的论坛之后,对这门课的有了明显的知识拓展。大家有心搜集回来的资料,可是十分珍贵的,能被自己吸收可以说是件好事。

学期快结束了,回想起来,我这个学期到底学了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层的特征要复杂得多。在这里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物质同时稳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渗透。只有在地球的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产生和繁衍的条件,并成为生物圈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因素。人类出现后,又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的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学科。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特征的学科。区域自然地理学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的学科,也是区域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古地理学是研究和重建地质时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现象的学科。历史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近一万年来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也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另外,有普通自然地理学,它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形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也有人认为它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部门性的分支学科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是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成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动态及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它们的形成与某些自然科学有关,是自然地理学与相邻的其他科学的边缘学科。地貌学又称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大气科学的边缘学科。

水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变化与时程分配,以及分布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水文学的边缘学科。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的边缘学科。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植物学的边缘学科。动物地理学是研究动物在地璋表面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动物学的边缘学科。以独特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冰川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冰体的形成、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

冻土学是研究冻土的形成、特征、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化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化学的边缘学科。医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医疗保健机构和设施地域合理配置的学科。它既是地理学与医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此外,还有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荒漠学、河流学、沼泽学等分支学科。现代自然地理学不断加强定量分析、生态化和应用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开始进行地理预测研究,并将更加重视全球环境问题。同时,自然地理学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研究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当然这些知识都是基本的,也就是说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这一丁点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不管是学习什么,兴趣都是很重要的,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明显的增大很多,对于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来说也是会广纳接收并且也能好好的运用。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八

一年来全市初中地理教研培训工作,力争符合科学的地理教研观,以努力深化地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切实提高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为目标,着眼于教师的新课程理念的内化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着眼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了课题带动战略,加强了问题解决地理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试验,和加强了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试验。努力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向培养学生地理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及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方向趋近。并在这一目标的追求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志们的相互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初中地理学科的教研培训工作任务。

(一)学科方面。

1.坚持常规听课。

有计划地深入基层学校听课,听课后与执课教师本着平等互动的原则认真地交换意见。交换意见的内容既有严密知识的问题,也有教学策略优选的问题;既有教的问题,也有学的问题。通过听课与课后交流,在帮助提升基层地理教师的同时,也提升了作为地理学科教研员的自己。

2.学科教学技能展示。

本学期在三十七中学进行了全市初中地理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来自7区9县的三十多名地理教师参加了教学技能展示。通过教学技能展示这个平台使与会教师开阔了眼界,达到了互相学习的目的,有益于我市初中地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3.送教下乡和课改调研活动。

(1)上半年与部里全体同志一道先后去龙江县和梅里斯区进行了送教下乡和课改调研活动。并按部里安排执笔了该两次送教下乡活动的情况总结。在上半年的送教下乡活动中,先后为龙江县基层教师和梅里斯区基层教师做了题为《浅谈校本教研的讲座》。为讲好这个讲座,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家里家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力争通俗、准确、实用。在讲座的同时,既体现了服务基层的宗旨,也使自己进一步内化了理论,有利于自己今后教研水平的提升。

(2)下半年与部里全体同志一道去铁锋区进行了以“看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课改调研,按部里安排先后执笔了调研计划和调研总结。又应梅里斯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邀请,在梅里斯区教师进修学校多功能教室,为参加全区基地校展示活动的全体教师进行了题为《课程改革与有效教学》的专场讲座。

4.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研讨会。

为推进《中学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验》课题(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本学期在建华区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多功能教室召开了全市初中地理审美化课堂教学研讨会。来自七区九县的近百名初中地理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的杨征雪老师做了题为《东南亚》的审美化地理教学研讨课;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街基中学的李艳红老师做了题为《日本》的审美化地理教学研讨课;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的刘华兴老师做了题为《澳大利亚》的审美化地理教学研讨课;齐齐哈尔市第四十五中学的白絮梅老师做了题为《西双版纳》的审美化地理教学研讨课。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地理教研员石万金老师,代表龙江县做了审美化地理教学课题研究的经验介绍。还有20多名教师进行了审美化地理教学设计的说课和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的论文交流。市初中地理教研员韩景文做了题为《审美化地理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会议历时一天,圆满结束。此次研讨会对于提升基层地理教师关于审美化地理教学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5.问题解决地理教学课题结题。

本学期认真进行了《问题解决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验》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的结题工作。经教育部课题组专家验收评审,顺利结题。通过结题准备工作期间对资料的汇集、分析、判断和整理过程,使我们更清晰了此项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比较可喜的结果。

(1)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有了基本的认识。诸如: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终点。在学习具体的教学内容时,步骤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境中;“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法教学需要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以问题作为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与动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不能只是事先设计好问题和答案,并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预设好的结论,逼学生总是费尽心思地去迎合教师。另外,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不能只是提自己事先想好的,而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免偏离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初衷”。问题解决教学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教学对话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

(2)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使地理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增大了知识存量和提升了教学能力。

因为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增大了知识存量和提升了教学能力是适应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所必须的,否则问题解决教学就无法进行。因此,实验教师为适应实验的需要,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增大了知识存量和提升了教学能力。这自然就达到了提高教师的目的。(3)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应用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是课堂观念有所变化。问题解决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的做法,而是变成了突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它着眼的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展智慧的殿堂,成为体现和提升个人潜能的快乐场所。

“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被教学对话、提问讨论、引导探究等方式所取代。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课程资源状况,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学、探中学、思中学。并把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统一起来。

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教学那样教师高高在上地“师道尊严”,而是变成了“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顾问,是意见交换的参与者,是情感沟通的朋友,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长者。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更多的是体现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而不再是通过命令、威胁和责罚来表现自己的权威,发挥控制作用。

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无需讳言,由于长期以来我市中考科目计总分没有地理学科,造成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状况是:学生学地理是对付,没兴趣;老师教地理是应付,没劲头。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无需讳言。通过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实验,由于问题的引领加之教师精美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6.地理学业考试复习研讨会为配合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本学期在建华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全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研讨会。来自七区九县的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年段的任课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建华区二中的刘慧范老师做了复习研讨课;昂昂溪区化工厂子弟中学的魏九鹏老师做了地理学业考试复习的经验介绍;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的舒艳红老师做了复习课教学设计的说课;富拉尔基区一重二中的赵阳老师和梅里斯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荆树新老师,先后详细介绍了20xx年的齐齐哈尔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的命题情况。市教研员韩景文最后做总结,对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工作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地理学业考试命题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和地理课程标准,落实省《地理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既充分体现学业考试的评价与选拔功能,又要结合我市地理学科教与学的实际,注重导向性、生活性、人文性,以不断推进地理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命题工作。此次命题主要体现了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原则;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原则;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践的原则;利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原则;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遵循命题基本要求的原则。命题依据主要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市初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和我市学生学习实际等因素。

在命题准备阶段,我们认真研读课标、考试说明及人教版教材。细化命题基本原则:(1)依据课标,教材版本服从课标。即注重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空间规律和相互联系;注重考查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形成过程等内容;注重考察学生的地理观念、环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的内容,使试题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综合性。

(2)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即试题设计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注重开放性;体现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考查;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体现对学生基本地理观念的考查;试题情景设置注意了体现人文性、生活性、趣味性和地方性,以引导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价值。

(3)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即试题素材注意反映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试题提供的材料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注意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有利于学生的地理观念、观点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升华。

(4)利于中学地理教学。即注重考查了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重视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考查,以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导向性,从而有利于初中地理教学。注重了试题的科学性、适度性,导向性。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部分承载的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是巩固练习。命题时要考虑到对此部分素材的整合,以通过命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对此部分知识进行处理。

(5)利于学生发展。即试题注意表达了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适当体现了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努力达到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使学生全面发展;注意了引导学生从试题所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问题进行拓展性的思考,进而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分体现试题的人文性,使得学生能够达到地理知识的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注意了引导学生使用实例概括地理特征,揭示地理规律,说明地理原因,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追寻地理技能、技巧的实用性,进一步达到命题的导向性作用;命题时注意了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注意了试题的适度性,杜绝了偏题、怪题,尽量减少单纯死记硬背和思路烦琐的试题,确保试题的难度、效度、信度和区分度。注意了试题叙述的简约和题量的适度,使学生答题时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在命题前我们确定了科学可行、符合实际的命题思路:(1)要突出“双基”,主干知识、地理综合能力的考查,覆盖面要高。(2)命制的试题要情境化,情境要具有真实性、生活性、人文性、趣味性、实用性;试题设计要追求生动性、开放性、创新性、生活化,宗旨就是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3)要关注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与地理知识的整合。

(4)试卷结构简约,题型搭配合理。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注意试题的开放性。合理调控难度系数。难度比为7:2:1。

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子课题《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始启动,效果初显。我市以光碟形式报送的初中地理学科团队展示成果(团队成员:富区七中李桂荣、富区进修校赵、富区重二中姚伟、市教研院韩景文),在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第七届年会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经验交流会上,荣获一等奖。

9.地理教学评价设计材料征集及我市教师参加省研讨会情况为推动我市初中地理教师学好、用好国家《课程标准》,全面把握各种版本教材,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方法与途径,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师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完善课堂教学的能力,我市按省教育学院初中部的文件要求,组织了地理教学评价设计材料征集活动,为省会议征集了8篇优秀的评价设计文本材料。

7月911日,我市组织8名比较优秀的初中地理教师在哈尔滨参加了省教育学院举办的全省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展示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在来自全省的众多选手中,我市有6人进入了前20名,其中3人进入了前10名。讷河五中的范玉丽老师荣获第4名的.好成绩,前3名均为省城哈尔滨的选手。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与会的我市许多选手说:此前对评价设计认识模糊,不知如何适从。通过这次会议看到了他人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清晰了自己的认识,增强了进一步探索好评价设计的信心。

10.应用网络平台进行教研工作情况。

本学期比较充分地利用了齐齐哈尔市教育教育研究院网和齐齐哈尔市教育信息网开展地理教研活动。收集和整理好的文章转到该两个网站的初中地理空间,活动通知、活动报道和活动总结能够及时上网。好的文章能够及时与教师见面,供教师们学习和借鉴,这种利用网络的教研拉近了教研员和基层学校教师在日常教研工作中的距离。

由于时间原因,网络教研还做得远远不够,需要继续努力,尽快跟上教研手段和方式现代化的步伐。

11.落实月教研活动计划情况。

本学期,按着部里搞好常规教研工作的要求,认真制定学科的月教研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学科的月教研工作任务,增强了地理学科教研工作的紧迫感和实效性。为保证学科月教研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计划的活动总体上不求大、不求全,始终以抓学科常规教研为主。12.教师岗培班课程设计和课程准备情况按院里的工作要求,认真设计了初中地理教师岗培班课程。并带领任课教师认真准备了教学讲稿和课件。并于7月1623日在二厂二中大教室进行了岗培工作。授课教师队伍由市、区两级教研员和基层学校业务优秀教师构成。

1.赴泰来县中考巡视情况。

本学期被市教育局和市招生办抽调到泰来县巡视了中考的考试情况。按照市教育局和市招生办的要求,认真进行考点考场的考风考纪巡视工作。与泰来县县教育局和招生办的同志密切配合,以预防为主,严格履行巡视员职责,顺利完成了巡视工作任务。

2.参与读书交流、“百家讲坛”等活动情况。

认真参与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读书交流活动,在做齐齐哈尔市教研院网为期一周版主的时间里,认真寻找有价值的文章和有意义的话题上传。为完成院里交给的“百家讲坛”讲座任务,认真寻阅资料,认真整理和思考,把这当成一次促使自己学习提高的过程,基本完成了任务。讲座稿主要内容在《齐齐哈尔教育》杂志20xx年第12期发表。

二.教研员自身建设情况。

作为教研员要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思想修养等,在新的历史时期紧紧跟上时代步伐,保证自己的教研工作始终适应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和适应全市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此市教研员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以带动县区教研员的业务提高。作为市教研员一年来认真阅读了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季羡林的《人生》等书籍。还自己订阅了《中国国家地理》、《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杂志,经常翻阅,以为学科教研工作之参考。同时,在工作中注意学习其它学科的教研方法,受益匪浅。在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全国第四届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评选中,经各省级地理学会推荐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差额评审,共评选出120名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其中有我市初中地理学科2人(梅区进修校荆树新、市教研院韩景文)。作为学科教研员,我们深知自己工作的不足,深知做得远远不够。为此决心在新的一年里把我们的初中地理教研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实做好。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十九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相互关联,学科的体系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我通过探讨合作学习的理论含义及其特点,提出了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具体措施,通过营造合作氛围,以建立学习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合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旅游地理学其知识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对学生素质,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适应中国和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学科基本素质能力,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当今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就可以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助的学习关系,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地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多专业兼容的边缘性学科,旅游地理学科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学生应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然而,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精通多门学科,因此,旅游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有在不同方面擅长的同学相互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并能做到接受不同意见、学会积极的合作精神。所以旅游地理学科的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贯穿着各种方法措施去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易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当学生对旅游地理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思考、认识合作、大胆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因此,旅游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旅游地理的兴趣,为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营造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从积极的师生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交流合作学习是指在班组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师生间的合作讨论,互相交流信息,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交流合作,使课堂气氛更为融洽,而合作氛围浓厚的课堂则反过来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教师应基于旅游地理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合作精神在学习发展以及生活实践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能够自主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对旅游地理的学习进一步的由被动为主动。在旅游地理的课堂上,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加入到多人合作学习中,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能力,从而达到获得多方面信息的目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学习,还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行成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并积极地展开竞赛。在自行成组的过程中,学生倾向于寻找与自己谈得来的同学一起合作,这样,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的个人能力,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合作配合,群策群力不仅能使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新要求,一般由一个小组的成员共同探讨完成。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能够更深刻的掌握旅游地理的学科知识,且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帮助引导学生找到可研究的课题。

旅游地理学科的多元化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易激发学生突破课堂限制,探讨需要解决的待定问题。而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需要,一个学期有选择有目的地布里2-3个探究性课题,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搜集有关材料,或者调查取得实验数据,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旅游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将各相关学科的内容有机地整合为一体;把有利于比较、有利于多元解读、有利于多角度思考、有利于激发讨论的内容,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这样给学生提供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才更具有可行性,学生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才更容易进行分工合作。

旅游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还有其可以进行的现场教学模式。如在讲解岩川河流的时候,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带领学生到具体的地点去考察学习。在出发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配给他们学习的任务。引导小组间的同学在野外的学习中互帮互助,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凝聚力。通过现场的实地考察,能够极大的激起学生对旅游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带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试着解释现实中的地理环境,这无疑不仅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鼓励了其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比如,在学习有关人文旅游资源的时候,可以就广州的人文旅游景观,组织带领学生到陈家祠参观学习。在去之前,提前几个课时的时间告知学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先将问题准备好,分别分配给不同小组学生,让学生分别去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学生先了解陈家祠的相关历史发展,建筑构造,各种雕塑的介绍,小组内的资料共享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各小组的学生到目的地,按照不同小组的学生收集的不同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求小组派代表向全体同学讲解陈家祠。其他小组的同学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由该小组同学一起回答。教师最后总结,分析学生的讲解及其提出的问题,归纳学生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到实地参观,能够相当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积极的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通过共同收集资料,到最后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讲解,需要小组中口头表达能力强与搜索能力强的同学们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学习。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加以指导,及最后需进行总结,保证学生能够从中有所获益,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带学生到现场,旅游地理教学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了赢得比赛,小组内的同学势必会团结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通过比赛,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语言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此项训练使学生通过多方的辩论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地理学科的论文篇二十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主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切不可因学生提出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68551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