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和计划。在写总结时,我们应如何处理那些无法明确归类的事物或情况?总结范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示了不同人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一
从古到今,中华上下五千年,许多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流传千古。
在这些诗中,我最喜欢的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集》。她擅长书画,精通音侓。虽存诗不多但咏史抒怀,却充满慷慨悲愤之情。
生当做人杰观后感大全,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借古讽今,接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抒写了对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情怀。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列,有力的地讽刺了只顾套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这首诗语言质朴,气概豪壮,讽刺尖锐。
活着应该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鬼中英雄!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背诵自身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
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
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会读。
(1)同学自由读。
(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
(3)请生读,其余同学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
(4)听示范朗读。
2、我会认。
(1)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
(2)考考同桌。
(3)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
3、我想问。
同学自由质疑,感知古诗。
三、读中感悟。
1、同学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四、深情朗读,深入体会。
1、听课件朗读。
2、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
3、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配乐齐读。
五、熟读成诵。
六、拓展。
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家长听。
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七、板书。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三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全诗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前言】。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滴。
【译文】。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鉴赏】。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四
原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诗意: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
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这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
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赏析: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此刻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下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学习总结(3):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五
夏日绝句,字面意思是写在夏季的绝句。夏季,是一个渐渐走向炎热的季节,匆忙的流逝中,唯有诗词可以点缀我们的生命。夏日绝句这种文学形式,常常把握生命中一瞬即逝的瞬间。在我看来,夏日绝句不仅有着绝妙的审美体验,更深入地体现了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的不可避免。
首先,夏日绝句让我体会到时间的快速流逝。夏季是四季之中最短暂的一季,几乎就在眨眼之间,就流逝了大半。夏日绝句写到的往往是夏天里一瞬间美好的画面,但是当我们一下子回过神来,发现原本如此美好的夏天也悄然逝去了。毫无疑问,生命也是如此。一转眼之间,我们就从孩子变成了青年,又从青年之身度过了人生的大半。而夏日绝句为我们提供了短暂美好时光的珍视,唤醒了我们珍惜每一个与美好相遇的瞬间的内心。
其次,夏日绝句也启示了我人生的价值追求。夏日绝句是一首越到后面越短小的诗歌,但就是这几个字,却也是诗人内心一股强大的营养流。绝句的结构独特,让每一个字都能够道出文字之外的更深层的内涵。所以,夏日绝句更像是一个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越往后越能够只字不落地贯穿人生中的价值意义。所以,夏日绝句也让我更加热爱生命,珍惜人生这场漫长、短暂、美好又残酷的旅途。
第三,夏日绝句有培养人的写作能力的价值。夏日绝句是与时间流逝最有关联的文学形式之一,意味着它有着独特的时间性。时间性意味着每一个字都起到丝毫不同的作用。这就需要写作者有着想象力和灵感,去创造出一幅幅层次丰富的画面。夏日绝句,是培养人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一个词语都如独立的美术作品,在其中含蓄地蕴藏了深层的思想和印象,让大家沉浸在文字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第四,夏日绝句也让我更加热爱自然。夏日绝句中常常写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自然的鸟语花香、流水声,常常成为夏日绝句中的主题形象,不同的作者通过这些自然界的元素,创造出了各种优美的意境。正如李清照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浸润和人之间的和谐,思考到人类始终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夏日绝句带领我们去探索人和自然之间的秘密,在生活中珍视大自然,真正的去了解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最后,夏日绝句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尽管它一直在急速的流逝中,但是我们人类,一直致力于为它打上印记,让那些美好的时光借着文学作品留存下来。夏日绝句,是这些印记中的一道。它给我们留下了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重要,给了我们珍惜和安慰,甚至成为了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这是无法形容的收益,重视夏日绝句让我想起了青春是什么,它是自然、是时光、是创造美好时光独一无二的力量。正如夏日绝句里写到的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须多言,青春如此美好!
总之,夏日绝句,是写在夏天的一首绝妙的诗歌。它珍视人生短暂而有效的时间,教我们珍惜生命。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与自然和谐共存,去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它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句句绝妙的话语勾起时间与梦想,让我们在文字中捕捉到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重要,体味生命的真谛,真正地了解生命的价值。我热爱夏日绝句,更热爱那一刻美好生命的记忆。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古诗词赏析」。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夏日绝句》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七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写作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赏析】。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八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九
夏日绝句,一首简短的四行诗,道出了夏日的魅力与暑气,也打开了我们下笔作诗的大门。在写夏日绝句的过程中,我们领略到了夏日的美景,也学习到了诗歌的魅力,在此分享一下心得体会。
第二段:夏日美景
夏天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季节,天空湛蓝,阳光温暖,花草繁茂。“绿竹疏影里,红桥晚照中”,这样一幅美景,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诗歌中,都能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美好。而夏日绝句正是从这样的美景中得到灵感,让我们也能在诗歌中感受到夏日的生机和美丽。
第三段:诗歌的魅力
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在夏日绝句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如何抒发情感,也体会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无论是承袭古诗风格,还是注入自己独特的感悟,都能让我们在写作中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在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表达情感,更能让情感表露得淋漓尽致,既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更是对读者心灵的感染。
第四段:写作技巧的应用
写夏日绝句既有传统古典的技巧,也有现代人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做好学习和思考,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后,还要勇于创新和突破。在文学创作中,模仿和借鉴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追寻自己的声音和思路,写出能代表自己风格的作品,从而在诗歌创作中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第五段:总结
夏日绝句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夏日的美景,也为我们开启了诗歌创作的大门。在写作和欣赏夏日绝句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诗歌的魅力和美好,也深入了解了诗歌的技巧和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写作中,我们都能够运用这些经验和心得,在诗歌创作中创造出更加优美和高质量的作品。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
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这首诗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收集爱国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咀嚼诗句——温情。
1、(投影出示)《静夜思》。
学生齐读。
2、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4、过渡:“诗中寓情,情中育诗”,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李白和王唯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愁,触摸到了那细腻的情感。那再让我们来感受一种浓烈的情感。
(设计意图:“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情感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让他们在感受诗人情思的同时,激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明白古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初读寻疑——酿情。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归纳并出示。
2、我很想了解一下李清照。
3、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4、诗人为什么会怀念项羽?这和她所要表达的感情有什么联系?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诗人和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积累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新课标中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三、细读品味——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品读3、4句。
a.提问:从哪两句诗看出诗人怀念项羽?
生答并出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齐读。
b.引导:那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
重点理解“思”字后,指名读。
c.点拨: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他?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项羽这个人物?
学生回答。
引述: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这种宁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诗人深深地怀念呢?孩子们,让我们把诗人这种深深的怀念之情读出来吧!(齐读)情感再浓烈一点(齐读)。
d.冥想:(播放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引述)。
点拨:此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孩子们,请用你的声音表现出对项羽这个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请你声情并茂地传递对他的崇敬。
引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a.生齐读出示: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
b.提问:“人杰”、“鬼雄”你是怎样理解的?
谈谈你这两句诗的理解。
c.指导朗读:一个内敛、含蓄的女诗人却有如此宽广的胸襟,人们怎么不为之动容呢?所有的女生让我们站起来,把这种气魄读出来。(女生读)你们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来,男生们,拿出你们的男儿气概。(男生读)面对浩瀚的江水我们一起来吧!(师生齐读)。
指名读,并请学生相互评价。引导“亦”应重读。
e.点拨:孩子们,我们的女诗人此时此刻想表达出一种什么情感?
(生答)。
这份宁死不屈的爱国热情真是荡气回肠呀!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份浓烈的情!(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以诵读体味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注重在诵读中涵泳、意会、体味。创设情境,使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让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这样静态的阅读中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意境逐渐显现。让学生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感受诗歌永恒的本色。)。
四、拓展延伸——释情。
1、讲述:在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文人过客如李清照一样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那份挚热的情感吧!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古代爱国诗篇,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2、提问:那这一首首爱国诗篇,这一颗颗赤诚的心与你有什么关系呢?(生答)。
3、总结:是呀!爱国热情是不会受空间限制,也不会随时间而减少的。我们欣赏古人,我们佩服古人,我们会把他们传承下来的爱国热情继续加温,让崛起的中国更加强大。
(设计意图:教师除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之外,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独特感受,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再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民族文化的因子逐步融入学生的骨血,为他们的生命着上民族的底色。)。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二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写作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三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尽管离现在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仍为我们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是闻名中外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的诗人,像满天星斗一样。这些诗人所作的诗保存在全唐诗中。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俗,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眼睛,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比如锄禾就写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诗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呢!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呢!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发,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以后还要漫漫品味这唐诗三百首。
今天上了文学院开设的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原本认为艰涩的.课程,在吴浩军教授的精心备课和个人实例讲述下被上得妙趣横生,学生心底也激情澎湃,对中国古典文献及其保存、保护有了更为崇高的理解和体会。
课后,为完成考察作业而拜读了葛兆光先生为《古诗文要籍叙录》写的再版序言。还未读过的舍友问起来:“你读完有没有千思万想汹涌出来的感觉?”我的回答是“没有”,因为我的感受就是沉淀后的娓娓道来,而不再那般顶礼膜拜。
葛先生的这篇序言可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提起中华书局重印旧着的事,十七八年后再版写序,自然回想起了当年的种种艰辛。为了给导师金开诚先生编写教材而接下撰写《古代文学要籍介绍》(后定书名为《古诗文要籍叙录》)的任务,当年还心高气傲的葛兆光先生决心抛开讲义,彻底推陈出新,这必然要面临巨大的考验。严寒酷暑、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除了这些都还烙印在葛先生的记忆中外,还有的,就是从故纸堆里发现资料的喜悦感。
第二部分,葛先生开始介绍《古诗文要籍叙录》,其体例有三:一是梳理文献的成书、刊刻和流传;二是考察内容的缺佚和真伪;三是讨论选本和注本的优劣。葛先生在考察古籍成书、对比校勘、注释讨论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不可人云亦云,要“在不疑处有疑”。
第三部分,也是要细读的一部分――文献学的意义。葛先生认为,他与导师金开诚先生的这次合作,是他后来做学问的基础,有了这些打底夯实,才有了后来的巨大造诣。目录学让人迅速查找资料,校勘学使人发现新知,“小学”用以判断学术,于是,葛先生重提了古典文献的意义。
读过葛先生的再版序言之后,似乎原本崇高而不可捉摸的文献与文献学,变得亲切了许多。对我们个人来说,背负着巨大的民族责任去学习文献学,虽是动力,却也是束缚。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的,对这一学问的学习,不像百米赛跑般激动人心,而更像马拉松――后半程见功力,学习文献学时所下的苦功夫、笨功夫,是积累,也将是本钱。
意义,在于个人的追寻,而不在于他人的灌输。用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说服自己,“为什么”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我们一定要做下去!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四
南宋女诗人李照清博学多才、智慧过人,着作了许多古诗词。《夏日绝句》就是其中一首。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感触甚多。
每当读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时,我就会怀念起中国千千万万个人民英雄: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他们有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有的为了祖国的兴旺而牺牲,但他们都是我们永远忘不掉、永远铭记在心的革命英雄。因为人民英雄的这种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就像诗里说的一样: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做一个人中豪杰,就算是死了,也要死得壮烈,有价值,要做一个鬼中英雄。到现在,还敬佩项羽的伟大壮举,宁可要对着乌江自刎,也不肯屈服于敌人,不肯回江东苟且偷生。这是一首颂咏历史时候的诗。诗中怀念、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项羽,称颂他作为英雄生,也作为英雄死,宁可壮烈牺牲,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诗中前两句为佳句,壮志豪情,广为传诵。
这首诗也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讽刺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卖国求荣行为。也表现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我们也要向以前的英雄、诗人们学习,爱国爱人民。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五
今天休息时,我从古诗集中读到了一首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这首诗。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大多数都是以北宋灭亡为界限,她的诗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这首诗金兵入侵中原,砸烂了宋王朝的琼楼玉苑。后来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的丈夫为了保住生命不思平叛,临阵脱逃了,后来李清照为国家和丈夫感到深深的.耻辱,就在路过乌江时,借着项羽的悲壮,创作了此诗来暗自讽刺国家和丈夫。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的第一句意思是:当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算是死了也要死的有价值,要做鬼中的英雄。第二句是:到现在,我们都还敬佩项羽的伟大壮举,那种宁可对着乌江自刎,也不肯屈服于敌人,回江东保自己的生命的气节。李清照用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用伟大的宁死不屈的豪杰项羽来讽刺自己丈夫和皇帝那贪生怕死,遇到危险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的生命安危,自私的这种表现。
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同时又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们屈辱偷生的这种行为。一个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子能写出这样的与她风格完全相反的诗,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我们也要向李清照这样的诗人学习,学习她的风骨和气节!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六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1、背诵自身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
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
1、我会读。
(1)同学自由读。
(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
(3)请生读,其余同学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
(4)听示范朗读。
2、我会认。
(1)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
(2)考考同桌。
(3)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
3、我想问。
同学自由质疑,感知古诗。
1、同学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1、听课件朗读。
2、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
3、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配乐齐读。
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家长听。
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七
南宋女诗人李清照博学多才、智慧过人,作了许多古诗词。《夏日绝句》就是其中一首。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感触甚多。
这是一首颂咏历史的诗。诗中怀念、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项羽,称颂他作为英雄生,也作为英雄死,宁可壮烈牺牲,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诗中前两句为佳句,壮志豪情,广为传诵。就像诗里说的一样: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做一个人中豪杰,就算是死了,也要死得壮烈,有价值,要做一个鬼中英雄。到现在,我还敬佩项羽的伟大壮举,宁可对着乌江自刻,也不肯屈服于敌人,不肯回江东苟且偷生。这首诗也赞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卖国求荣行为,表现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每当读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时,我就会怀念起中国千千万万个人民英雄: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他们有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有的为了祖国的兴旺而牺牲,但他们都是我们永远忘不掉、永远铭记在心的革命英雄,人民英雄的这种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我们也要向以前的英雄、诗人们学习,爱国爱人民。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八
《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徽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
教学。
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二、说学情。
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
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学诗五步:解题目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意境。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对夏日绝句的体会篇十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同学们琅琅的读诗书声在走廊回荡。这不是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吗?那激动的情怀啊。
当时,金兵满山遍野,有点像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感觉。他们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王朝一片混乱,只好被迫南逃,从此有了南宋。
到后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不但不思平叛,还居然用绳子临阵脱逃!一个大将军居然逃跑!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无比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李清照诗性大作,创出此诗。同时也暗讽了南宋王朝和自己的丈夫。
这首诗是写给李清照丈夫的,提醒他回去治理国家、军队的。这是一首怀古抒情诗。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将那种生死都无愧的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眼前,让人肃然起敬。“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两句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不苟且偷生的精神。在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相当可贵。“不肯过江东”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以抒写满腔爱国之情,以此来讽刺南宋王朝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言行。整首诗主次分明、起调高亢,鲜明而强烈地提出人生的价值取向,激起人的爱国情怀,是首极致的爱国佳作。
其实,当时宋代的岳飞也是和项羽一样的英雄。他是闻名中外的抗金英雄,是个舍已为人的大英雄,最后竟被秦桧一个奸臣害死了!
在我们身边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中的七十二烈士,也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他们甘愿牺牲自我,为广大人民群众换来一个繁荣、昌盛的祖国!在祖国危难的时刻,他们有勇气挺身而出,不惧牺牲自己生命,拯救了祖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翻开中华历史篇章,从屈原、杜甫、陆游、李清照等爱国诗人,到岳飞,文天详、林则徐爱国人事,到李大钊、刘胡兰等更多革命英雄事迹,无不教育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个有价值的人,要竖立坚定的爱国情怀,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节义廉退,颠沛匪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74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