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伦理道德论文范文(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11:08:08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范文(22篇)
时间:2023-11-05 11:08:08     小编:梦幻泡

在工作生活中,总结是提高效率和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尽量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我们的观点和结论。接下来是一些成功者的心得体会和分享,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一

幼儿园的教师,是除去父母以外,第一个带领孩子去认识世界的角色,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观念、思维、性格及习惯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是关乎孩子未来学习与发展好坏的核心环节,所以家长与教育行业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作为幼儿教师,其自身的知识素养、教育心态及课程意识等多方面的素质,是教育部门和家长最为关心的方面,特别是在课程意识上,教师只有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及性格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对课程设计方面有足够的敏感度,能够设计出更加有趣、更加有实效性的幼教游戏活动,才能够真正得到教育部门及家长的认可。

一、课程意识的内涵。

课程意识主要指代的是教师对于课程的敏感程度,其中包含着对课程资源的研发意识与课程理论的自主构建意识、一个教师自身课程意识的强弱,通常决定着其教学质量是否理想,也决定着其教育改革工作的效果。

二、教师课程意识与幼儿主题游戏教育。

(一)现今主题游戏教育的现状与重点。

主题游戏的教育模式,自开始在幼儿园教育当中进行运用,便得到了较好的回馈,教师依据不同课程主题,可以选择相应的趣味游戏,让孩子在玩乐当中,学到更多知识,这是对于孩子来说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但主题游戏的设置是与教师自身的课程意识息息相关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有所了解,能够合理的依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游戏设置,才能使主题游戏教育发挥其真正的效果,但如果教师的游戏设计偏离了主体或失去了趣味性,便会适得其反,不但无法让学生兴致勃勃,也偏离了课程的本身主旨。

(二)优秀主题游戏教育的基准。

主题游戏教育的应用逐渐广泛,但并不代表所有幼儿教师都能够对主题游戏教育进行合理的利用。而设计不合理的主题游戏教育,甚至会降低孩子的兴趣与热情度,所以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优秀的主题教育应当符合哪些基准,其一是教师对幼儿阶段学生的兴趣及需求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及活动,让孩子深入其中。其二是尊重学生意愿,调节游戏内容,在教育当中,学生是永远不变的主体,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对孩子不喜欢或不愿参与的游戏,要找出其不受欢迎的原因,并进行及时的调节。其三是游戏要有所创新,孩子对于已经了解而且参与过很多次的游戏,兴趣度会大幅降低,所以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及课程意识,设计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新游戏,让孩子每天都以趣满满的状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

(三)主题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

主题游戏教育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及教师队伍,对幼儿时期学生的各方面特色进行充分分析之后,得出的高效幼儿教育模式,依据幼儿时期孩童的.特点来看,其普遍具有爱模仿、爱动、思维图像化、好奇心强等特征,而利用这些特征,开发出能够创建教学情境,促进孩子想象,提升孩子兴趣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获得更多知识,便是主题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比如在大班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商店”主题的游戏,找出在“商店”中销售各种物品的小朋友,给予其相应数目的产品卡片及钱卡片,之后让其他扮演顾客的小朋友到商店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让作为商家的小朋友,对自己的“商品”进行销售及推荐,并在“顾客”购买后,给其找出零钱。在这样的玩乐中,孩子不但能够体验到小店员与小顾客的角色扮演乐趣,也对经商小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样寓教于乐的课堂,不但孩子喜欢,教师教起来也更加顺利。

(四)主题游戏中的教师能力提升。

主题游戏的教育模式,不但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拓展其教育思维,提升其课堂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想要让学生爱学,首先就要提升自己对信息的洞察力与敏感度,比如教师发现许多孩子最近都十分喜欢的动画或玩具,便可以作为主题,来制定出符合孩子兴趣的游戏,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喜欢。其次,教师还要着重提升自身思维的清晰度,例如在环保主题之下,教师就应当找出促进孩子环保意识,帮助提升孩子环保理念的游戏,避免偏离主题。最后,教师还要对自身的把控能力进行提升,幼儿时期,学生的秩序意识并未建立,所以在游戏时,教师要对秩序进行掌控,避免游戏场面一片混乱的问题。只有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才能给孩子更好的课堂。

【结语】。

课堂意识,是教师的教育意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主题游戏教育,是对于幼儿园学生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时代发展加快,社会对于教育业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幼儿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课堂意识,对游戏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改善,使其更加符合孩子的兴趣及发展需求,才能打造出更加有效的幼教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光东.论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及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2】汤慧丽.困境的呐喊――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重构【j】.当代幼教,2011(7)。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二

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学习的智能心理结构说”,强调了学习者主体的智能的和可发展的能动性。幼儿“自主探索”学习就是以这样的学习心理为依据,建构“确定目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积极创造——评价分析——强化心理”的自主探索结构模式。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习的能力,全面发展学习的整体素质。

在幼儿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探索”,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效率,就应该从幼儿独特的心理特点入手,相应地采取教学对策,有效地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的学习心理。

一、尊重和信任幼儿,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意向动力的一部分,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幼儿喜欢学习什么,怎样学,都可以和老师、和同伴共同确定下来,使幼儿的学习成为一种自己的心理需要,成为自己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信任幼儿,允许幼儿提出各种学习目标或学习方法,包括与教师相反甚至错误的见解。比如在中班幼儿的主题活动中,很多幼儿对汽车很感兴趣,于是教师就抓住“汽车”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和孩子制定了学习目标,请幼儿自己设计,并以网络图的形式分列目标。目标包括关于汽车名称的网络图,关于汽车用途的网络图,有围绕“汽车”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可能性的网络图,十分清晰地呈现了阶段学习目标和整体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注意,要让幼儿无拘无束,坦露心声,并逐步形成自尊、自信的品质。在这个基础上,幼儿会对学习目标充满兴趣和欲望,学习目标自然容易达到了。正如“汽车”这个主题活动,由孩子们自己提出了各种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活动积极有序,效果非常地好。

二、创设和激发“两境”,积极增大学习动力。

“两境”是指学习环境和学习心境。“两境”的创设和激发能力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培养其坚强意志力。“自主探索”中“两境”的创设就是要求教学利用实物演示、表演体会、语言描绘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同时建立友好的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参与,唤起幼儿良好的学习心境。在数学教学活动“认识大小”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优良的教学情境,春天的花园里有着五彩缤纷的大小花朵,令幼儿身临其境,轻松愉悦,再加上电脑设计的数学答题令幼儿觉得活泼有趣,同时教师扮作可爱的春姑娘,用亲切的态度,恰当的表情,有效地增大了幼儿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果。这样的“两境”创设,就是以最大限度调动与增大学生学习的意向动力,促使智力与能力快速、稳步地提高。

三、支持和强调激疑拓展,努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激疑拓展”强调的就是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产生创造的欲望,获得创造的成功,这是“自主探索”中尤为重要的一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幼儿创设问题提出的情境,启发思维,启发质疑,要创造一种“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的“多思”教学模式,通过激疑拓展这一环节,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心理。比如在科学教学活动“磁铁的秘密”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不同特征的磁铁玩具,让幼儿在初步的玩中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拔后认识了磁铁,然后再在磁性的问题拓展幼儿的思维:“两块磁铁,为什么有的相吸,有的相斥?”请幼儿带着问题的质疑步步探索,幼儿的思维得到了步步激发,问题提出了,思路开拓了,乐于自主探索的思维品质也就逐步养成了。

四、调节和控制教学思维,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心理,除了要求教师创造有利于幼儿自身学习的情境之外,还非常强调让幼儿自己发现、自己探索和自己解决。这“三自一体”能够使孩子有效学习的各种心理认识能力,得到综合的锻炼,促进幼儿学习心理因素的形成。教学活动应该以幼儿的活动为主,让幼儿学会学习。如何调节和控制教学因素是教师的艺术,更是培养幼儿学习心理的着急在控制教学因素中,要注意三个并重:智与能的并重;动脑、动手的并重;智能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比如在设计语言教学活动:“我会说话”中,教师要让教师讲述的课堂变成幼儿讲述学习的课堂,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有足够时间去参与对话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热情,来发展幼儿口语能力。其次,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学习心理,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参与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走出封闭的课堂,不能滞留于师生间,同学间的横向参与,还要逐渐开展形成多样的纵向参与。

五、注重和提高评价效果,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

让幼儿不断的成功,不断的满足,不断的激励,导致不断的努力,是幼儿“自主探索”学习心理的良好体现。这就要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和提高评价效果,进一步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评价要以激励学习为目的,可采用即时性评价激趣。如在教学过程中,某幼儿的即时表现出色,教师就可以这样评价:“你说得真好!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或者采用阶段性活动评价激趣。让幼儿根据阶段性的学习表现,采用个人表扬、小组推荐、全班表决的形式,定期推选“优秀小评论员”,让幼儿在自我评价中进一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在评选“绿领巾”活动中,大班幼儿自主探索,自由评价得到了最佳体现,他们在向他人学习,对自己完善中,进行对比与评价,思索与学习,幼儿学习状态被彻底激活了,学习心理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对于幼儿而言,养成了“自己探索”的学习心理,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学得快,学得活,学得轻松。作为探索者,在当今“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教育思考下,要扎扎实实培养好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心理,让幼儿更好更快地发展。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三

前面讲了,清净智慧你才有方法安立;你没有智慧,如果凭感情用事,设立许多机构,时间不久就出问题了。现在这个社会,问题真是层出不穷,你要问什么原因?没有教。教学为先,他把教学疏忽了,也就是说教育没有办好。现在学校很多,但学伦理道德教育校教育偏了,它不是全面发展,它偏了,偏在科技,偏在经贸,偏在这上面。伦理道德人文疏忽了,这个东西不教了,像鸟两个翅膀只有1个,那个翅膀没有了,飞几下就掉下来了,就这么回事情。

教育的根本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教你做人,人,在接受科学技术的教育,他能够为社会大众造福。为什么?他不为自己。伦理道德要是失掉了,人自私自利,他没有科技还好1点,有了科技,尽量整别人,起心动念1切作为决定是损人利己,他干这个。今天社会的**没有别的,就是这个,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为了自己利益,置人于死活在所不顾,这还得了!这是世界末日。

往年我在台湾,我听台湾同修告诉我,台湾的农民种植的蔬菜,菜拿出来样子好,真好看,拿到市场卖,大量喷农药。那个菜他自己吃不吃?他自己不吃,他自己吃的是另外种1点点,他自己吃,家里亲戚朋友他都关照那个菜不能吃,有毒。有毒拿到市场上去卖给人家吃,这不叫谋财害命?损人利己,这个话讲的很文明,讲得不好听,谋财害命,干这种事情。

医生不错,念书念得很好,医学院毕业出来当医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钱让他满意,见死不救。什么原因?伦理道德教育没有了,你只偏重这1边。农家种粮食,米,我们看到米很漂亮,在市场上卖,米里面掺杂着滑石粉,所以很好看。他自己吃的米跟他卖给别人的米不在1起种,卖给别人的那些米,农药都很重,自己吃的是另外的,现在讲是有机的,他自己种植1点点,自己吃,自己用。卖给别人的那真正叫「损人利己」,现在仔细想想,哪个行业不是干的「损人利己」?好像不干害人的事情,我自己就得不到利益,这个观念错误!

印光大师1生当中极力提倡《了凡4训》,什么用意?我发现他老人家针对现在众生错误的思想来对治的。《了凡4训》你要真正看明白,看懂了,你决定不会做害人的事情。为什么?害人是真正害自己。你得到那1点点利益都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头没有的,你决定得不到。何苦害人?何苦用不正当的手段?大错特错!

《了凡4训》要大力的提倡,让人明了,1个人1生在世间,确确实实「1饮1啄,莫非前定」。你1生能得多少财富,命里定的;你能活多大岁数,也是命里定的,真的是「1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但是佛法给你讲,命运有,但是命运不是1成不变,命运从哪里来的?是自己造作的。前世造作善恶业因,这1生得的吉凶祸福的果报。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四

论文提要:每个儿童都根据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和意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儿童在相应的情景和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教师不再是美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应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从题材的选择、过程的指导、作品的评价等全方位,以更开放、包容的心胸,更灵活的沟通,以及更卓越的教学技巧来协助幼儿主动建构经验、大胆想象创造,使美术教学培养儿童创造力和审美力的宗旨真正得以体现。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每个儿童都根据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和意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儿童在相应的情景和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教师不再是美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应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从题材的选择、过程的指导、作品的评价等全方位,以更开放、包容的心胸,更灵活的沟通,以及更卓越的教学技巧来协助幼儿主动建构经验、大胆想象创造,使美术教学培养儿童创造力和审美力的宗旨真正得以体现。

一、创作兴趣的激发者

1.根据幼儿身心特点,精心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用蜡笔水粉画、吹画、线描画、剪贴画等不同美术表现形式让幼儿欣赏并了解到:原来美术不仅可以用水彩笔来表现形象,还有那么多有趣的表现手法,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喜欢在玩中学,所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也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如画人物动态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幼儿画不好就不会感兴趣,在画人物动态之前,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幼儿玩游戏——“会动的影子”,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人的手臂和腿的动态变化,觉得非常有趣,然后再配以“活动小人”的学具,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不知不觉对画人物动态产生了兴趣。

2.培养幼儿学习兴趣需要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全过程。幼儿美术教学开始部分可以用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导入,直接引起幼儿的兴趣。如画蝴蝶时,教师可以先讲了一个“蝴蝶谷”的故事,用形象的语言向幼儿描绘了一群美丽的蝴蝶仙子,使幼儿产生了想画的欲望。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花仙子的口吻帮助幼儿激活思路,乐意表现。最后,再用鼓励、欣赏的语言评价幼儿的作品,使幼儿获得满足,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美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3.积极发挥教师对培养幼儿美术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些在美术工作者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通常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其实是环境对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孩子美术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美术活动有兴趣和热情,这样可以创造一个容易引起幼儿兴趣、轻松和谐的美术活动的环境。其次,教师自身的绘画水平也直接影响孩子的绘画水平和兴趣。例如,在一次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中,我也画了一幅线描画,并和小朋友的作品一起展出,当孩子们看到我的作品时,都齐声地说:“哇,好漂亮!”“真好看!”从那以后,许多原来觉得线描画比较单调的幼儿都喜欢上了线描画,产生了创作兴趣。这样的效果是欣赏其它作品不一定会达到的。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创作题材的发掘者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却抽走了最生动、最丰富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把美术教学看成按教师的主观意愿设计、安排的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们教师必须做个细心的观察者和倾听者,在幼儿的生活中、学习中,关注、追寻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掘出幼儿想画、能画、能创造的生动的题材。 新《纲要》中的艺术观强调感受与创造并重,把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教育范畴内,强调对幼儿审美感受的培养。

1.多渠道,让幼儿感受美。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主张。带孩子走进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领略大自然赋予的美,接受大社会赠予的礼物,可以使幼儿在审美的体验中产生情绪上的兴奋,大自然中的声音、形态、色彩等形式的美给幼儿的眼、耳等感官以愉悦,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的感性趣味。

加强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所谓“画内工夫画外学”,通过为幼儿提供各种形式的、有情感色彩的美术作品,如世界名画、工艺品、雕塑、建筑等实物或图片,也可以是儿童画,再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完全可以使幼儿感受到其中体现的生命与情感,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敏锐的感知,激起审美欣赏的兴趣。美术欣赏可以通过“诗画结合”、“音画相伴”等形式,让幼儿置身于一个美的意境中,这样既能稳定幼儿的情绪,又能陶冶幼儿的情感,可以全方位地进行审美感知教育。

2.多引导,让幼儿发现美。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与科学活动中的感知,它具有非实用功利性、完整性、超越性、情感性等特点,强调的是“美”。这种美实际上是对眼前事物几个最突出的特征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因此,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感知事物的审美特征。例如对杨柳树和宝塔松的欣赏感知,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从树冠形状的不同、树叶颜色的深浅及形状的差异进行观察、分析、在微风中感受杨柳树的柔美和宝塔松的挺拔向上等情感特征。

在引导幼儿发现美的过程中,教师语言的运用也很讲究,启发、引导性的语言可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启迪幼儿去发现。如“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等,尽量不要问幼儿“好不好?”“是不是”等封闭性的问题,以免造成幼儿的惰性。另外,艺术性的语言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儿的审美情感,发现事物的美。例如我们在教幼儿画鹅时经常引用的一首古诗——咏鹅,不仅生动地刻画了鹅的形象特征,而且给幼儿展示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面。

3.多体验,让幼儿表现美。要让幼儿获得审美愉悦,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所需要并喜欢、感兴趣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是他们熟悉的。其次,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让幼儿乐在其中。第三,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在大胆的尝试与操作中得到审美愉悦。

三、创作过程的支持者、引导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美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更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1.丰富幼儿的表象,激发幼儿创造想象的源动力。想象需要依靠内在图示的存储,储存的图示越多,幼儿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诗意魅力,会让孩子们流连忘返。飘舞的柳条、潺潺的流水让他们驻足不前,清脆的鸟鸣、花儿的芬香,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这些具有无限的吸引力的欣赏材料,能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观察,细心地去体会。加强户外实践教学,有利于扩大幼儿的知识视野,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同样,大社会也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2.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让幼儿乐于创造想象。一切立体的或是平面的事物,只要是美的,都能激发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和想象创造的欲望。如在主题“我爱大自然”的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漫步在林荫道上,一阵微风吹来,路边的杨柳随风飘荡,幼儿会惊奇地叫道“这多像妈妈的长头发呀!”于是孩子画中的柳树便成了可亲的柳树妈妈,用她那一头的长发保护着一群鸟娃娃。幼儿在大自然中的奇思妙想,绘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使孩子体验到了想象的乐趣,从而变得乐于创造想象。

3.优化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大胆创造想象。适宜的环境是创造发展的土壤,保证幼儿情感自由、探索自由和活动自由,对孩子的创造性发展是有益的,大自然、大社会就为幼儿创设这样一个宽松愉快、充满感情色彩的环境,孩子们在其中表现无拘无束,在老师启发下,他们更能大胆地想象,勇敢地创新。在他们的眼里,小雨像透明的窗帘,像颗颗珍珠......在他们笔下,春天像一个淘气的娃娃,又像是美丽的小姑娘......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幼儿的情绪情感,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并一直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的意见,充分地尊重每个孩子的奇想,肯定孩子的创意,使孩子们更加地自信、自主,大胆地创作出了一幅幅感人、充满创造想象力的优秀作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大胆地去进行创造想象。

4.提高绘画技能,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提高技能与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之间并无矛盾,关键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绘画技能,可以引入“单元教育”和尝试“先行组织者”策略,提高幼儿的技能。例如对小班幼儿进行“线条”的单元练习,学习内容包括横线、竖线、斜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将绘画与游戏和故事结合起来,安排“下雨了”(结合歌曲‘大雨和小雨’来添画长短不同的直线)、“美丽的格子布”(练习交叉线)“大河里的轮船”(添画波浪线)、“小兔的青草地”(练习锯齿线)、“小猫绕毛线”(练习螺旋线)等内容。通过单元练习,幼儿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线条”这项基本技能。

也可以尝试运用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这种策略运用在教幼儿学各种动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时特别有效。例如,在学画小鸡动态时,幼儿通过前一次画小鸡,已经对小鸡的基本形象有了了解,这时,我出示会动的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让他们发现:原来,小鸡动的时候,头、身体、腿等部位形状不变,位置发生了变化,由此,幼儿在原有技能和新技能之间找到了不同处和共通点,画出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小鸡形象,不知不觉提高了技能。

四、创作成果的肯定者、支持者

每位孩子的作品都是他们根据自己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创作成果。《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我们应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方式。”教师应从他们的创作成果中发现许多独特的想法和创新表现,通过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的审美创造力的提高和发展,并使之在感受成功快乐中,增强自信心。

我们欣赏幼儿的作品,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他们的画,耐心地倾听和洞察,就能发现他们作品中富有个性的想法和表现。

创造从幼儿的作品中可随处撷取,可有时他们自己也许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需要教师从中寻找、发现创造的火星,通过适时的提醒和鼓励,激起他们新的创造热情,燃起新的创造火花。

幼儿是美术活动的主体,教师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给予不断的支持、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能使他们发挥创造的天性,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充满童真和幻想的作品,让我们目睹到“天生的艺术家”的风采。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五

伦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道德现象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揭示道德的社会实质和发展规律,以规范人类道德生活行为的具体理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研究不仅缘于伦理学教学理论研究的需要,更迫于大学生伦理学学习效果欠佳的现状。

一、大学生伦理学学习效果欠佳的重要成因。

(一)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边缘化影响大学生学习伦理学的兴趣。

伦理学理论隶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主要涉及善与恶、该与不该等价值问题,其效用是善化心灵、规范行为,提高人性的涵养。但是,自近代始,相对于揭示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自然科学,以及效仿自然科学的量化研究方法而日益追求社会现象的确定性和公信度的社会科学来说,无法立即为人们提供实证知识或实用职业的人文科学一直难以得到人们的器重。很多时候人文科学教育成为了学校的一种装饰和摆设,失去了它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应有的位置。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只对计算机、经济学、各种自科类课程等所谓的“正课”、“主课”倍加关注,而对学习伦理学不感兴趣,这与伦理学这类人文学科在受到实用主义教育的排挤后被沦为一种边缘化的学科直接相关,因为在崇尚“惟实用是真、惟就业是用”的大学生和教师心中,“成才”是比“成人”更具实际意义的事情"。导致在一些大学里,学习伦理学理论几乎成为了大学生的一件敷衍之事,不少大学生的内心甚至从来就没有爱学的倾向。

(二)有效教学方式的供给不足影响大学生对伦理学理论的认同。

大学生通过伦理学教学能否产生自觉认同伦理学理论的学习效果,其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立足教材中的那些利于大学生准确把握自身存在意义和公正合理地应对各种现实利益关系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得到有效教学方式的供给中能够自觉认同正确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为他们主动践行伦理学理论奠定必要的道德心理基础。

遗憾的是,在我国高校,一些伦理学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些教师由于忘记了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育人课程,错误地将伦理学看成是一门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课,这就决定了这些教师的教学经常是出于“完成政治任务”的需要,热衷于向学生简单地讲解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并强制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当作确定的“知识”予以背记,其结果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困惑没能得到有效的化解,致使大学生们常常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来接受这一理论,而且所接受的理论也只能成为一个个硬结,不是被融入而是被嵌入到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之中,引发理论认同的缺失。

(三)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的可信赖性缺失影响大学生对伦理学理论的践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比例很高,这说明大学生的道德理论认知水平并不低。一些具有高道德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并不具有高几率的道德实践,一个突出的表现就道德理论的知行分离。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其通过对伦理学理论学习而具备较高的理论认同度后并不会必然地导致伦理实践的发生。大学生践行伦理学理论,除了需要对该理论的高度认同,还需要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等道德情感的催化。

净化社会伦理道德环境以培育大学生伦理道德情感,从而促进大学生能够主动践行伦理学理论的关键就在于保持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在倡导和践行伦理学理论时的可信赖性。令人惋惜的是,一些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在践行伦理学理论方面并没有赢得大学生的充分信赖。学校在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时由于经常不能得到一些主流媒体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导致大学生对学校教育失去信任。

有些时候即使大学生在学校准确理解了应该掌握的社会道德生活准则和要求,一旦他回到家庭或进入社会后看到家长和主流媒体坚持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道德生活准则和要求,这就易使大学生怀疑学校伦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其对伦理学理论的怀疑就变得更加严重,对践行伦理学理论更是心灰意冷。

大学生即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的伦理观对于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大学生来说,形成一种与其身份相符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种意识就决定了,他们会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运用手中的知识和能力,是用来造福社会还是危害社会。因此,大学生的伦理学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社会、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一项内在要求,是一项重要的道德指标。就像我们社会公认的: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更是心理上的没有疾病,及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伦理学教育,即使从道德层面使他们接受正常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素养及道德品质,不仅仅是一种防范性的减少道德事故的手段,更是有利于他们最大化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加快自我发展的积极措施。总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立德为先。

参考文献:

[1]蒋凯.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j].现代大学教育,(3):14.

[2]孟三爱.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效性的伦理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8).

[3]郝晓玫.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1).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六

选题,就是指在对已获取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方向和目标。选好了论题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

论文的价值在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找到一个有价值的论题,自然可以把它看作是论文之半了。

一般而言,选题要注重新、准、实。

所谓新,即指选择的论题、观点,具有“异于前人的新意,要发前人未发之覆。”不落入俗套,不重弹老调。选题过于一般,没有新鲜感,也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所谓准,即指谈及的问题应切合幼儿教育的现状,能解决众所关注的困惑;同时,准也包括量力性的含义,即选题时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努力做到开口小一点,挖掘深一点,写得新一点。

一般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从成功的经验中选题。

包括个人的、同行的经验以及各种信息载体上传输的经验。要从自己擅长的方面入手,小到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大到一个周期较长的教改实验,都可能成为论题。当然,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还必须收集各种报纸、杂志、网上提供的比较成熟的、系统的经验,那些是上升为理性的东西。经过选择和整合,可对个人经验起良好的补充、参考和延伸作用,拓宽选题的视野。

2.从失败的教训中选题。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失败与挫折,往往是理论上的误导和方法上的失当所致。要变失败为成功,就必须端正幼儿教育思想,纠正错误方法。要通过思考领悟找到理论根据和矫正对策,从而恰当地确定选题角度,使论题切中时弊,触及症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也就是从有争议、有疑问、敏感性的问题中去发现选题。抓住带争议性的问题,就可能在其说不一、众说纷纭以及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得到某些启示,发现新的线索;或是吸取争论各方的合理成分,去另辟蹊径,创立新说;或者择其善者而从之,补充新的论据,改变论证方法,使论证更为充分、更加严密等。对某些传统的理论、观点,用批判的眼光提出质疑,寻找他们的缺陷,指出其偏颇甚至谬误,从中也可得到许多值得人们思考的新认识、新看法和新的选题。

4.从幼儿教育的热点中选题。

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实际上是幼儿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或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的背后有许多重要和急需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这些问题要深入挖掘。选取热门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应避免现象罗列或泛泛而谈。注意作一点深层分析,充分挖掘其蕴涵的意义。当然,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招”以及怎样跟进。

5.在经常思考的领域里选题。

幼儿教育研究论文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认识的深度。只要我们对某一个问题经常深入思考、不断质疑、不断探究、长期积累,就可能产生独到的见解,有所发现。这样,找到适当的论题也就不难。如果我们做有心人,在阅读书报资料、与人交谈、听课、评课甚至回答幼儿提问时,都能找到幼儿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选题。当然,这类选题,应避免停留在一般性的思考水平上。如果认识不深刻、不新颖、不独到,则不要选择该选题。

找准论题的关键是自己确有所思、所得,他人尚未论及,或虽已论及,观点尚可商榷,材料还可补充。此时应围绕需要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料,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筛选,研究他人的看法。惟有如此,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或者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研究方法、解释工具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写出新意选题。

确定之后,不仅要在实践中对所选课题不断检验、反复研究,而且应该从理论上加以论证,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将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独到的经验在它比较成熟又很新鲜的时候进行提炼、概括,把它表达出来,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总结提高。

1.嫁接法。

当然,这样做的关键是要将有关的理论吃透,真正理解理论的本质及操作方法,切忌生吞活剥,将与自己的实践无关的、貌似时髦的理论强行移植过来进行嫁接,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是不可能把文章写好的。

2.转换法。

即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找准文章的切入点。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是顺向思维,按常规去想,久而久之,思想就易僵化。如果能够经常变换一下角度,从逆向、侧向思考,新思想、新观点就会纷至沓来。因此,对选定的论题要反复揣摩:人家已经发表了哪些看法?哪些已讲得很透,哪些还没讲透?哪些观点对自己有所启发?就这个问题自己有哪些发现或新的见解?并再三思考:是从正面谈,还是从反面谈?抑或是重新选择一个角度把有关的信息组合起来谈?总而言之,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家谈一点,我就谈全面;他人谈应用,我就谈理论。反之亦可。一句话,要经常揣摩自己的观点,并努力使自己的视角新一些,与众不同。

论文写作技巧。

3.本科论文写作技巧。

4.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5.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6.论文写作技巧。

7.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8.学术论文写作技巧。

9.论文摘要的写作技巧。

10.论文关键词的写作技巧。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七

摘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教育界反复论证,但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将童话教育当作是一个常规教学手段来使用,这与高校小教专业培养缺乏相应拓展模块有关。目前童话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忽视童话教学是专项技能训练的本质;过度强调了童话的教化功能;忽视趣味性从而丧失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在小教专业中应增加童话写作应用的针对性教学环节,才能让他们具备驾驭童话的能力。

关键词:童话写作;小教专业;去中心化;趣味性

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全学科,而他们也是按全学科内容覆盖的培养方式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强调突出实践、应用环节,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加中小学见习实习的模块。但在小学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不少同学自进入高校学习伊始,就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自身未来的职业定位。针对此类同学在专业化训练上尚有完善的空间,开设童话相关课程对完善该专业同学的职业化训练大有好处。

一、童话与小学教育的关系研究概况

教育界对童话的研究涵盖了方方面面,以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七种:一是关注儿童成长心理方面:从儿童成长心理需求方面入手,如:战胜恐惧的需求———战胜女巫(恐惧)的情节设计,对儿童自我认定有巨大的影响;克服困难的信念———成功都要经过艰苦奋斗;满足幻想功能———对黑暗和阴影的恐惧与隐藏在森林和黑夜之中的怪物猛兽对应等。二是儿童教育规律方面: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入手,探讨童话的作用。如: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分析,包含超现实的儿童幻想世界,自我中心的状态;“泛灵性”思维;“同化”心理等。三是童话在教育中的功能,具体来说包括:开启思想、发展想象、培养美感、愉悦童心等。四是在中小学课堂如何利用童话资源;如《浅谈中小学语文中童话的衔接教学》、《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等。五是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进行研究。六是童话自身的艺术价值。七是童话在中国的发展史。可见,多数研究停留在如何认识童话及对童话功能的讨论上,一线教师反复论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但是却不能把童话教育当成一个常规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技能缺乏。小学教师有足够的童话理论修养,但实践环节略显薄弱,与高校该专业学科童话写作教学的实践环节少的模式是一脉相承的。在小学教育中已经充分认识到童话的价值,但在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却没有相应课程给予指导,未将童话素养纳入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体系中。在高校的小教专业教学改革中,把童话教育的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与该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童话和童话教学的问题

在高校对小教专业的培养规划中,针对童话的教学环节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整体对童话的认识存在误区:

1.对童话的认识误区

(1)童话是雕虫小技。我们通常说的文体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童话作为虚构类的一种,甚至还不能列入其中。因为受众低龄,知识层次低,语言追求朴实简单,还不能用技巧繁杂的叙事手段。这些写作针对的读者都是一些文化水准不高的群体。但在高校承担写作教学的老师,多数是专业作家或者写作学研究者,他们关注的问题更多是文学性较强的传世之作,但童话的浅显和“低智化”让他们避而不谈。尤其是文学中“结构主义”的批评观点,主要分析的对象即是童话———模式化的定论让诸多学者认为,童话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东西。然而,对于儿童而言,童话的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他们的幻想。尽管情节雷同,结构相似,自有其审美特性。

(2)童话需要承载着教化功能。“童话是给孩子看的书,一定要反映某种思想、主题,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教义:比如勇敢啊,做事要认真,团结友爱,坚强啊等等,否则,没有什么意义。”[1]追寻意义是文学研究批评惯用的方式,如哲学的追索,是为了理解世界的本质,宇宙的真相,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对童话的期待远远超过于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将文本思想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是惯用的逻辑;阐述做人的道理和伦理价值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一教学思维移植进了童话教学,就很难把童话本身的优雅和趣味当成教学的重点。童话如何开拓个人想象去理解世界的本质,以及童话背后那些鲜活的灵魂被彻底忽视。语文教育中过度提倡教化功能,把微言大义作为学习童话的主要目的,是让受众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意义被承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好故事,我们更应该去关注故事本身之美。抛弃故事中好的细节和充满魔力的语言而去追求一个干涩的教训(结论)是本末倒置。我们应该在童话阅读中追求审美性高于追求意义,而不是追求意义高于审美。“童话的本质属性是诗性、游戏性、幻想性。”如何理解儿童世界的诗意,是理解童话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天性中的诗意远远比我们意料之中来得充分,笔者曾经带3周岁的女儿在公园玩到天色将晚,她突然指着天边的水墨一般的云朵说:“爸爸,你看!天上的云快溢出来了。”这是她对诗意的自我阐释,笔者并未有任何提示;而游戏性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另外一种特性,我们一生都在扮演着不同角色。比如,过家家等,艺术起源说中把“游戏说”当成是可靠的起源之一。童话让孩子们能迅速地找到自我角色认同的可能。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听过《白雪公主》后,“公主梦”会成为她一生相伴的理想梦境,美丽、善良和优雅还有友爱会成为公主的自我追求。再者,幻想性是人类世界的基本表征,我们通过幻想完成自己的平凡世界与诗意世界的联接。比如:用比喻等修辞完成对本体的想象,获得审美的空间,而童话则通过对虚拟世界的假想,获取来自超现实世界的生存经验,尽管多数幻想现在看来不切实际,但终有一天,会成为照进现实的可能。而童话中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出发点,对儿童观照世间万物,体会平等和学会尊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童话写作教学的问题

(1)写作教学理念落后。写作教学基本停留在写作常识和理论的普及上:比如、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观察的分类,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化(构思);内化(内心)的表达(外化),如何表达;表达的技巧(修辞)等。另外附加一些好文章的鉴赏。这些基础知识是多年来人们对写作研究的某些共识,但以共识来概括写作本身是个误区,这些共性的东西很难成为写作成功的法门。另外,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忽视童话故事的写作和其他文学创作的差异,导致未来的小学教师丧失对童话最为直观的感受力,而是把写作的理论当作是解构童话的重要依据。(2)写作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部分授课教师因为缺少创作经历,缺乏儿童视角更是造成童话审美和写作本身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且童话写作缺少相应的教材,因此童话写作很难进化成专业化的写作教学。

三、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高校小教专业的培养中,必须建立并贯彻职业化教育的理念,针对性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设计。以语文方向为例,对童话的教学和写作要增加新的内容。

1.建立并贯彻职业教育的理念

当下的小学教师分工也日益精细化。教招考试已经要求他们在入职之前选择好自己的学科方向,更好的做法是让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要预先作好职业定位。对于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目标的同学,应该也有职业化的素养拓展模块。职业教育的观念应该也成为学校该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有三个基本元素:职业、技术和教育[2]。小学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自然也需要系统化的教育,比如需要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培训,以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当然,也包括教师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听、说、读、写、唱等基本功,主要涵盖了教师作为授课主体需要的基础能力,相对应的技能主要是教育思想理论、三笔(硬笔、软笔和粉笔)一画(简笔画)等以及艺术方面的基础表达。因为课程有限,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基础课程为主,比如写作———主要是普及基本的写作规律和技巧。但这却忽略了他们职业化的需求———面对一群特殊群体(儿童),那些理论概念化的规律和技巧,很难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三笔一画等技能作为小学教师的外功,是极为基础的要求,但是童话教育不仅仅是外功的一部分,也是内功的一部分。尤其是对童话的审美和把握,对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童话能极好地保护儿童想象力。当下小教专业和幼教专业的设置已经被大众接受,但是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却依然有很大的讨论空间。童话写作,作为写作课中常被人忽视的一环,在小教专业却极为重要。

2.审美化的语言训练

随着教育的深入,语言的程式化是所有高校学生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多数学生在写作时选用的语言表达,常常可见模式化的痕迹。一方面受初高中应试作文培训影响,喜欢生硬植入名人名言;另一方面,则是在报纸等媒体的渲染下,习惯了某些口号式的词汇和句式。这些词汇和句式被应用于文学写作之中。比如,我们在童话里可以读到“在士兵的精神感召之下,王子学会了勇敢坚强”之类的表达。这些表达一旦程式化,学生就很难摆脱语言的惯性,并且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不得不承受语言表达同质化的后果。这些语言的特点是僵化,生硬,含混,看似表达了什么,其实又什么都表达不清,看似通向公众话语,但语义的指向性却不明确。另外,同学们习惯了陈述,而非描述。陈述式的写作,大多数是介绍式的,像记流水账,把人物的行程遭遇陈述一遍;而描述是对写作的基础要求之一,描述意味着填充细节,用我们通常所说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段,和各种修辞技巧,把故事形象化,具体化。写作是极其私人化的工作,童话写作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可以按照结构主义去设置情节人物,但如果童话要出彩,必然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加突出的地方。需要有更多有趣的想象来作为构思情节,填补细节的部分。当然,语言的生动活泼也是让童话有趣的重要方面。因此,摆脱固定的语言程式,学习审美化的语言表达,是改变写作状态的根本。

3.童话写作要重趣味,轻意义

如前所述,多数同学习惯了追寻文章的意义,包括童话,总希望让童话承担教育别人的功能。小学教材的课文和老师的讲解,附加着许多这样的内容,比如:《落花生》教育我们要朴实无华;《狼来了》教育我们不要说谎……正是这些看起来冠冕堂皇的道理,伤害了文学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比如《落花生》中的段落: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这个段落被我们解读为值得提倡的某种生活哲学,人生态度。但它也可能是不同人群之间分歧的源头:苹果、石榴、桃子长果实,其实也是生来如此。它们和花生的区别不在于强行提升的生活哲学,而是作为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事物的美,而不能为了突出某些品质,而贬低另一些品质。这本是值得每个老师带着孩子们去讨论的趣味性议题,却被盲目追求意义的行为强行切割了。对于孩子而言,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文让他们选择成为花生,即使成为花生,也不可能杜绝它们对光鲜生活的艳羡。反倒是种下了歧视差异的种子,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日益同质化。对于儿童而言,趣味的魅力远远超过道理本身。《猫和老鼠》之所以长盛不衰,即在于它们带来的谐趣成分远远多于教诲。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把故事当成故事,而不是有意识提升的教诲,也许我们的童话写作和教学,都可以呈现出新的格局。可以说,童话是一条与诗意和优雅联接的通道,在保护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小学教师时,将童话审美和写作教育带入课堂是十分紧要的任务,通过这一途径,能让孩子接受到更多的童话艺术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师范生不仅参与童话的听、说、读,还都会参与童话创作,对童话的创作规律,会有更深的了解。当他们走上小学讲台,诸多小学童话教育难以推广的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更有利于开启“寓教于乐”的新教学模式。长期推广该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理论建设2005(7-8):19.

[2]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大学,2012.

[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八

摘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教育界反复论证,但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将童话教育当作是一个常规教学手段来使用,这与高校小教专业培养缺乏相应拓展模块有关。目前童话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忽视童话教学是专项技能训练的本质;过度强调了童话的教化功能;忽视趣味性从而丧失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在小教专业中应增加童话写作应用的针对性教学环节,才能让他们具备驾驭童话的能力。

关键词:童话写作;小教专业;去中心化;趣味性

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全学科,而他们也是按全学科内容覆盖的培养方式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强调突出实践、应用环节,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加中小学见习实习的模块。但在小学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不少同学自进入高校学习伊始,就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自身未来的职业定位。针对此类同学在专业化训练上尚有完善的空间,开设童话相关课程对完善该专业同学的职业化训练大有好处。

教育界对童话的研究涵盖了方方面面,以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七种:一是关注儿童成长心理方面:从儿童成长心理需求方面入手,如:战胜恐惧的需求———战胜女巫(恐惧)的情节设计,对儿童自我认定有巨大的影响;克服困难的信念———成功都要经过艰苦奋斗;满足幻想功能———对黑暗和阴影的恐惧与隐藏在森林和黑夜之中的怪物猛兽对应等。二是儿童教育规律方面: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入手,探讨童话的作用。如: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分析,包含超现实的儿童幻想世界,自我中心的状态;“泛灵性”思维;“同化”心理等。三是童话在教育中的功能,具体来说包括:开启思想、发展想象、培养美感、愉悦童心等。四是在中小学课堂如何利用童话资源;如《浅谈中小学语文中童话的衔接教学》、《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等。五是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进行研究。六是童话自身的艺术价值。七是童话在中国的发展史。可见,多数研究停留在如何认识童话及对童话功能的讨论上,一线教师反复论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但是却不能把童话教育当成一个常规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技能缺乏。小学教师有足够的童话理论修养,但实践环节略显薄弱,与高校该专业学科童话写作教学的实践环节少的模式是一脉相承的。在小学教育中已经充分认识到童话的价值,但在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却没有相应课程给予指导,未将童话素养纳入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体系中。在高校的小教专业教学改革中,把童话教育的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与该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在高校对小教专业的培养规划中,针对童话的教学环节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整体对童话的认识存在误区:

1.对童话的认识误区

(1)童话是雕虫小技。我们通常说的文体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童话作为虚构类的一种,甚至还不能列入其中。因为受众低龄,知识层次低,语言追求朴实简单,还不能用技巧繁杂的叙事手段。这些写作针对的读者都是一些文化水准不高的群体。但在高校承担写作教学的老师,多数是专业作家或者写作学研究者,他们关注的问题更多是文学性较强的传世之作,但童话的浅显和“低智化”让他们避而不谈。尤其是文学中“结构主义”的批评观点,主要分析的对象即是童话———模式化的定论让诸多学者认为,童话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东西。然而,对于儿童而言,童话的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他们的幻想。尽管情节雷同,结构相似,自有其审美特性。

(2)童话需要承载着教化功能。“童话是给孩子看的书,一定要反映某种思想、主题,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教义:比如勇敢啊,做事要认真,团结友爱,坚强啊等等,否则,没有什么意义。”[1]追寻意义是文学研究批评惯用的方式,如哲学的追索,是为了理解世界的本质,宇宙的真相,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对童话的期待远远超过于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将文本思想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是惯用的逻辑;阐述做人的道理和伦理价值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一教学思维移植进了童话教学,就很难把童话本身的优雅和趣味当成教学的重点。童话如何开拓个人想象去理解世界的本质,以及童话背后那些鲜活的灵魂被彻底忽视。语文教育中过度提倡教化功能,把微言大义作为学习童话的主要目的,是让受众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意义被承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好故事,我们更应该去关注故事本身之美。抛弃故事中好的细节和充满魔力的语言而去追求一个干涩的教训(结论)是本末倒置。我们应该在童话阅读中追求审美性高于追求意义,而不是追求意义高于审美。“童话的本质属性是诗性、游戏性、幻想性。”如何理解儿童世界的诗意,是理解童话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天性中的诗意远远比我们意料之中来得充分,笔者曾经带3周岁的女儿在公园玩到天色将晚,她突然指着天边的水墨一般的云朵说:“爸爸,你看!天上的云快溢出来了。”这是她对诗意的自我阐释,笔者并未有任何提示;而游戏性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另外一种特性,我们一生都在扮演着不同角色。比如,过家家等,艺术起源说中把“游戏说”当成是可靠的起源之一。童话让孩子们能迅速地找到自我角色认同的可能。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听过《白雪公主》后,“公主梦”会成为她一生相伴的理想梦境,美丽、善良和优雅还有友爱会成为公主的自我追求。再者,幻想性是人类世界的基本表征,我们通过幻想完成自己的平凡世界与诗意世界的联接。比如:用比喻等修辞完成对本体的想象,获得审美的空间,而童话则通过对虚拟世界的假想,获取来自超现实世界的生存经验,尽管多数幻想现在看来不切实际,但终有一天,会成为照进现实的可能。而童话中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出发点,对儿童观照世间万物,体会平等和学会尊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童话写作教学的问题

(1)写作教学理念落后。写作教学基本停留在写作常识和理论的普及上:比如、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观察的分类,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化(构思);内化(内心)的表达(外化),如何表达;表达的技巧(修辞)等。另外附加一些好文章的鉴赏。这些基础知识是多年来人们对写作研究的某些共识,但以共识来概括写作本身是个误区,这些共性的东西很难成为写作成功的法门。另外,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忽视童话故事的写作和其他文学创作的差异,导致未来的小学教师丧失对童话最为直观的感受力,而是把写作的理论当作是解构童话的重要依据。(2)写作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部分授课教师因为缺少创作经历,缺乏儿童视角更是造成童话审美和写作本身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且童话写作缺少相应的教材,因此童话写作很难进化成专业化的写作教学。

在高校小教专业的培养中,必须建立并贯彻职业化教育的理念,针对性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设计。以语文方向为例,对童话的教学和写作要增加新的内容。

1.建立并贯彻职业教育的理念

当下的小学教师分工也日益精细化。教招考试已经要求他们在入职之前选择好自己的学科方向,更好的做法是让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要预先作好职业定位。对于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目标的同学,应该也有职业化的素养拓展模块。职业教育的观念应该也成为学校该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有三个基本元素:职业、技术和教育[2]。小学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自然也需要系统化的教育,比如需要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培训,以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当然,也包括教师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听、说、读、写、唱等基本功,主要涵盖了教师作为授课主体需要的基础能力,相对应的技能主要是教育思想理论、三笔(硬笔、软笔和粉笔)一画(简笔画)等以及艺术方面的基础表达。因为课程有限,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基础课程为主,比如写作———主要是普及基本的写作规律和技巧。但这却忽略了他们职业化的需求———面对一群特殊群体(儿童),那些理论概念化的规律和技巧,很难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三笔一画等技能作为小学教师的外功,是极为基础的要求,但是童话教育不仅仅是外功的一部分,也是内功的一部分。尤其是对童话的审美和把握,对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童话能极好地保护儿童想象力。当下小教专业和幼教专业的设置已经被大众接受,但是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却依然有很大的讨论空间。童话写作,作为写作课中常被人忽视的一环,在小教专业却极为重要。

2.审美化的语言训练

随着教育的深入,语言的程式化是所有高校学生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多数学生在写作时选用的语言表达,常常可见模式化的痕迹。一方面受初高中应试作文培训影响,喜欢生硬植入名人名言;另一方面,则是在报纸等媒体的渲染下,习惯了某些口号式的词汇和句式。这些词汇和句式被应用于文学写作之中。比如,我们在童话里可以读到“在士兵的精神感召之下,王子学会了勇敢坚强”之类的表达。这些表达一旦程式化,学生就很难摆脱语言的惯性,并且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不得不承受语言表达同质化的后果。这些语言的特点是僵化,生硬,含混,看似表达了什么,其实又什么都表达不清,看似通向公众话语,但语义的指向性却不明确。另外,同学们习惯了陈述,而非描述。陈述式的写作,大多数是介绍式的,像记流水账,把人物的行程遭遇陈述一遍;而描述是对写作的基础要求之一,描述意味着填充细节,用我们通常所说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段,和各种修辞技巧,把故事形象化,具体化。写作是极其私人化的工作,童话写作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可以按照结构主义去设置情节人物,但如果童话要出彩,必然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加突出的地方。需要有更多有趣的想象来作为构思情节,填补细节的部分。当然,语言的生动活泼也是让童话有趣的重要方面。因此,摆脱固定的语言程式,学习审美化的语言表达,是改变写作状态的根本。

3.童话写作要重趣味,轻意义

如前所述,多数同学习惯了追寻文章的意义,包括童话,总希望让童话承担教育别人的功能。小学教材的课文和老师的讲解,附加着许多这样的内容,比如:《落花生》教育我们要朴实无华;《狼来了》教育我们不要说谎……正是这些看起来冠冕堂皇的道理,伤害了文学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比如《落花生》中的段落: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这个段落被我们解读为值得提倡的某种生活哲学,人生态度。但它也可能是不同人群之间分歧的源头:苹果、石榴、桃子长果实,其实也是生来如此。它们和花生的`区别不在于强行提升的生活哲学,而是作为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事物的美,而不能为了突出某些品质,而贬低另一些品质。这本是值得每个老师带着孩子们去讨论的趣味性议题,却被盲目追求意义的行为强行切割了。对于孩子而言,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文让他们选择成为花生,即使成为花生,也不可能杜绝它们对光鲜生活的艳羡。反倒是种下了歧视差异的种子,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日益同质化。对于儿童而言,趣味的魅力远远超过道理本身。《猫和老鼠》之所以长盛不衰,即在于它们带来的谐趣成分远远多于教诲。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把故事当成故事,而不是有意识提升的教诲,也许我们的童话写作和教学,都可以呈现出新的格局。可以说,童话是一条与诗意和优雅联接的通道,在保护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小学教师时,将童话审美和写作教育带入课堂是十分紧要的任务,通过这一途径,能让孩子接受到更多的童话艺术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师范生不仅参与童话的听、说、读,还都会参与童话创作,对童话的创作规律,会有更深的了解。当他们走上小学讲台,诸多小学童话教育难以推广的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更有利于开启“寓教于乐”的新教学模式。长期推广该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1]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理论建设2005(7-8):19.

[2]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大学,2012.

[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九

摘要法律是通过授予一部分人权利使其享有合理的利益从而使人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得到肯定,使人的社会本性与价值得到呈现与褒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它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平衡利益分配与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法律良心必须向道德要求开放,然而在专利法的传统中,被认为高度技术化的专利法领域,历来缺少伦理审视。功利主义成为影响专利法实践的主要因素。功利主义伦理观对专利法实践发挥着实质性影响。其内在的理论缺陷促成了分配非正义和忽视人权等基本价值的现实局面。本文指出专利法应该建立在伦理正当性的基础之上,从功利回归道义的专利法正义观,其中应包含社会利益的考量。

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使生物经济成为了各个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着重投资并展开激烈争夺的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项科学技术像基因技术这样对人类社会既存的伦理观念与准则提出了如此广泛、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从转基因动植物、胚胎干细胞、克隆人到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修饰,纷纷要求社会伦理道德给予正确的价值评判,继而要求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法律相应做出调整,专利法作为直接调整保护科技成果及其利用的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也要回应这些冲击和挑战。

对专利申请进行伦理道德考量的过滤机制是通过专利法中的公序良俗规则得以实现。我国《专利法》第五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道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欧洲专利法公约和日本专利法也有类似公序良俗的规则。美国专利法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判例法的发展使得法律实践操作中将公序良俗解释为实用性的要求。

华尔街日报重要新专利的专栏里描述美国农业部和岱字棉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通过修改控制生长的基因片段,可以阻止植物产生能够发芽的种子而这项新发明加强了对种子的商业控制,使得农民必须每年从种子公司购买所需要的种子。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称这项新技术为“终结者”,是对农民,生物多样性和食品安全的一种全球性威胁。如果终结者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将赋予种子和农业跨国公司以控制世界食品供应的前所未有的,极其危险的能力。

当孟山都宣布收购岱字棉之后,孟山都和岱字棉公司的交易最终被政府反垄断管制否决了。

在给投资者的信中,休·格兰特称:“当我们不能控制天气、生产面积甚至现货价格,我们仍然可以控制住那个直接使我们业务增长的因素——种子。”种子里面的转基因链,是孟山都持续裂变出金子的法宝。”

发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遗传资源的利用应当遵循国家主权、知情同意、惠益分享的原则,并明确规定,专利制度应有助于实现保护遗传资源的目标。目前,一些国家已经通过专利法律制度保护遗传资源。为防止遗传资源流失专利法修改剑指“基因窃取”。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

主题游戏教育是现今许多幼儿教育机构都在广泛利用的教育模式,也由于其趣味性及教育性等优势受到广泛的推崇,但其有效率是与教师的设计息息相关的,幼儿时期的学生,思维及学习方式都是以自身兴趣为主要导向的,所以教师只有强化自身的课程意识,因势利导,设计出更加适合幼儿兴趣及发展的课堂游戏,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让其拥有积极正面的观念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而这样的有效引导,都需要其自身的课程意识与教育观念来作为支撑,所以,对于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及现今的幼儿游戏教育进行改善,是至关重要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一

论文摘要: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的实践活动,要真正实现“至善”的价值目标,就不得不从人性的理念出发,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即教师的德性和行为进行伦理的反思。学生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提升德性、规范行为的视角对教育伦理道德建设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提升德性;规范行为;教育伦理。

教育伦理问题实质上是价值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教育应该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怎么样的问题。教育伦理作为在培养人的活动过程中的伦理道德,既不是从某种绝对的道德理念推导出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在教育活动中的表达,而是产生和形成于现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伦理对教育的作用,即教育伦理的价值,是由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者的美德与善行是教育伦理价值取向的两个维度,是教师教育伦理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

一、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的省思。

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是道德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伦理学理论的基本类型。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可以成为人们行为导引和品德塑造的价值取向,但两者具有不同的伦理品性、伦理旨趣和实现机制。

规范伦理研究道德规范及其性质、结构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以及规范的论证等问题,它主要以人的行为及其道德标准为研究要义,探讨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之间的界限与标准,给人们行为提供准则指引,为人类社会探索理想的规范系统。它具有最广泛的可行性、可接受性,甚至具有某种必须性,是社会秩序、人际关系最基本的伦理需要。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康德的绝对命令的义务论伦理学,乃至现代西方以罗尔斯正义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或个人主义等等,都是一种规范伦理学。它们都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之上的,认为人们选择一种行为,可能不是因为他们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必须按照规则而行为。

美德伦理本质上属于一种“人格伦理”,即是一种指向更真人生尽力、更善人生价值和更美人生境界的人格的自我完善。道德不只是外在的遵守,更是内在的实现、内心的诚服和以此为基础的行动。儒家作为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美德伦理或者说德性论点的典型代表,以美德和修身为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起点,强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围绕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前苏联伦理学学家季塔连科因此认为“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可以说是关于德行的学说,’(季塔连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美德伦理“重视美德,并把人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在关于美德问题上,规范伦理和美德伦理的理论侧重和实践导向不同。规范伦理侧重“美德是出于规则而行动的愿望”,认为美德源于规则;美德伦理则侧重“应当通过美德来定义规则”,坚持规则源于美德。不同的伦理导向将塑成完全不同的人才规格。内心的诚服和以此为基础规范伦理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一种以规则为本位的知性人才培养模式;美德伦理的价值取向本质上追求的是一种以人格健全发展为本位的德性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着一种重视规范伦理而轻视美德伦理的倾向。重视规范伦理的观点主要有“底线伦理”论与制度伦理论。上述两种观点均是从社会伦理之视角与维度出发,强调在当代道德建设中首先要注重规范伦理建设,不过前者强调了这种规范的基础性即底线性,后者则强调了这种社会规则的制度维持手段。但是如果现代道德把伦理学几乎变成纯粹外在约束规范的设计,使伦理道德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的规则体系,会不会使道德规范本身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没有现代人自身的德性品格作为现代伦理运作的内在主体基础,道德规则又如何得以实施?美德和规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伦理学所应当必须涵盖的内容,合理的选择应当是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有机整合,既提倡既通过遵循规则,规范行为,指导行为,同时又高扬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自主自愿的主体精神,通过培养优秀的美德和塑造良好的人格,提升德性,规范行为,指导行为。

当代中国教育伦理既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深的理论资源,也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然而,面对利益追求和实用理性的挑战,我国的教育道德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教育目标选择的道德缺失。

我国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要求学校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然而考试选拔学生的重要方式,使得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方式主导了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应试能力训练,轻素质养成培养。考试在教育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被赋予“指挥棒”的尊称。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不但抑制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而且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学生在准备大学人学考试过程中,是“以智害德”、“以智害体”、“以题害智”。教育在培养人的招牌下却在摧残人,这已是教育目标道德迷失不争的事实。

2.教育伦理中师生关系的生态失衡。

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中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因子在系统结构中的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它相关因子相联系,都与结构状态和周围环境紧密相联。教师、学生作为教育伦理生态的重要两极,每个人都应有利于各自生存发展的生态位,二者之间要保持一个合理的空间,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教育和学生成长的和谐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政治特质和教育领域中“政教合一”的形式以及师道尊严的历史渊源,形成了教师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性,形成了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居地位优势以及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常常被异化为权威的象征。这种师生关系在教育伦理生态中是一种单向度的“授一受”关系,全然忽略了教育活动是“动态成长”的双向活动。

功利主义是指一种以眼前利益的获取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典型表现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完全无视教育在提升人性方面的价值,功利主义教育理念虽能带来教育的表面繁荣,但却不能使教育处于真正的发展之中,同时也妨碍教育道德理想的实现、教育完整意义的展开。

精英主义教育是一种认为教育主要应以培养少数英才为目的的,学校的设立并不在于提高全民素质,而是以培养政府所需人才。这种教育实际上是通过学校教育实施的社会分层。中国的传统教育从来就是一种精英教育,时至今日,在我国教育中的精英主义色彩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大批精英,然而培养精英不能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教育道德效益实现的重要标志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不应仅仅是专家群体的形成。

三、提升德性,规范行为:加强教师教育伦理道德建设。

在教育伦理建设中,要使教育的内在伦理精神得以体现,要使我们所设定的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原则得以实行,我们必须对教师的德性和行为进行磨练,提升德性,规范行为。

教育者总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从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出发,对社会所昭示的教育伦理进行理性认识,对行为准则给予填密的审视和斟酌,从而做出一种合理性、合目的的'正确选择。因此教育者的道德意识其本质可以看作是对教育伦理合理性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认同,它是教育者实现道德行为的内在条件和认识论前提。所以,若要通过教育者的自觉实践而实现教育伦理向教育善行的有效转化,就必须唤醒教育者的教育伦理道德意识。坚定的教育伦理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伦理价值目标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执著的追求的精神动力,是促使教育者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力量源泉。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不可缺性,以及自己职业道德的社会性、塑造性和未来性,进而产生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历史感和光荣感,赋予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道德价值。另外教师要拥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要真正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坚持教育向善的伦理价值取向,有效地抵制各种不正确思想的侵蚀和影响,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思想境界;此外还应了解一般的教育道德规范,而且能够透过规范看到其背后的伦理信念。教师的“执教之道”是以教师职责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行为规范和道义信念,取决于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教师也要对教育伦理关系有正确的把握,解决好知识与德性之间的关系。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就是知识”,培养教育者的道德知识、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是实践教育善的理念之开端。人们只有对一定的道德关系及其道德要求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才能培养起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2.加强教育道德规范制度化建设,规范教师教育伦理道德行为。

伦理道德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把正确的教育伦理理念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教育伦理道德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力量和活动创造的,离开教育实践活动无所谓教育德性,因此,良好的教育伦理行为和习惯,既是教育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所在。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履行教育伦理行为,检验伦理认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一步步实现从观念向行为转化。

另外,伦理道德其本质上属于自律道德,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规则,并且靠社会舆论、教育及人们的自我修养来促进个体道德的生成,因此,道德的规则要求是带有倡导性和建议性,而不是带有强制性的命令。伦理道德的自律性要求大家自觉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它对教育者、教育活动的规范制约常常是一般的导引,而不是具体的严格规定,因而,教育道德法则通常是笼统的抽象性原则。在社会秩序体系不稳固、人们觉悟水平不平衡的社会环境下,教育道德的劝导性就会缺乏感召力。并且道德教化对人们品行的塑造,常常是一种主体的内化过程,一旦教育道德不能很好地被个体内化接受,其作用状况就很难显现。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其教育伦理道德自身具有不完满性。

与教育道德自身的不完满性相比较,制度对人们品行则具有强大的形塑功能。由于制度是明确的标准,因此对人们品行的塑造就是直接而深刻的,制度有详细的规范要求和操作程序,便于人们掌握和遵守以及做出明确的道德判断。另外,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特点,对违法背德行径的发生具有遏制作用。因此,通过教育道德制度的建设来规范教师的教育伦理道德行为就成为必要了。

教育伦理道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伦理认同提高、伦理情感熏陶、伦理信念培养,伦理品质锤炼、伦理行为实践的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伦理认同对于教育者个体人格的塑造,德性磨练具有基础意义。滴水穿石、积善成德,是教育者个体在追求教育德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正是如此德性的磨练在教育者的教育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要塑造教育者内在的教育人格,还应当有外在的拓展和建功立业的能力,将内在的人格转化为外在的良好的道德行为,实现教育者德性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从美德向善行的转化需要一定的道德能力,道德能力是将道德由理论理性转化为实践理性的主体性保证。提高教育者的教育道德实践能力对于防范和避免教育道德危机的发生和蔓延至关重要。尤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遭遇到的道德冲突也越来越复杂化,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走向多元化,教育者在具体的道德境遇中有一个如何抉择教育伦理的问题。即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和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教育伦理准则。只有教育者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及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使教育伦理的精神客体化,教育者的行为方能充分扬善,即教育善的目标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所以,教育道德能力的高低对于教育善的获得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是举足轻重的。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二

[摘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孟学说为基础,主张“仁德”修养,提倡仁爱、明礼、守信、和义的伦理观念,培育人的身心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与天人和谐、国家的政令和谐、世界的协和万邦。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重视道德教育。弘扬优秀的伦理文化,通过制度建设保障道德教育,强化教育者和领导者的垂范作用和律己意识,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仁德。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弘扬优秀的伦理文化。借鉴传统的道德教育,对于切实改进和加强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传统伦理与人生幸福。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道”的本义是指道路、途径。经过儒家的扩展,“道”的涵义用来指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宇宙秩序。简单地说,“道”表示自然而然的、本来如此的规律。而“德者,得也”,是指人理解和体认“道”之后,成为得道之人(也称作“圣人”)所获得的品质状态。人伦关系的发展规律是社会和谐之道,即孟子提出的“五伦”学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中国古人那里,培养人的美德并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以深刻洞察天道为基础的。《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从自然现象所包涵的一盈一虚、一消一长的道理,可以推及人事的一盛一衰、一忧一喜等。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现。形象的天道是个太极图,半边黑,半边白,中间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均衡,就要起变化。这叫做“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讲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物极必反。

天道非常简单: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吃亏的,要受到补益。中国的圣哲,儒家、佛家、老庄的垂训,都在反复说明这个道理。孔子奉行“温、良、恭、俭、让”的德行,而他以后的人又奉行孔子提出的品德教育思想,直传现在,经久不衰。

《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们面对的一切人、一切物,都有天理存在其中。因此,儒家认为,对他人做事、说话,起念头、表示脸色,都要格外注意。他人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儿、寡妇,我们都不能欺凌他们。相反,对于这些无力无助的人,我们要心存慈愍,设法帮助他们。

因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儒家的圣人。在观察、明了天道的基础上,提出劝人为善的伦理道德学说。在儒家那里,道德不是强加于人的外在东西,而是培养符合人性的美德,是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对于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孔子提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论断。《说文解字注》也讲:“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有德的人就是得“道”之人。外在地看是得道多助;内在地看。是安宁心灵。因此。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特别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进行道德修养,首先要培养人的羞耻心。孟子曾经着重诠释“耻”这个字。明朝袁坤仪的《了凡四训》则作出进一步发挥:“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人如果没有羞耻心。不懂得用礼来节度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沦为会说话的禽兽。所以,圣人才制礼作乐。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

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抓住了“耻”这个对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字。学习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www.荣辱观,获得的是道德智慧。这种道德智慧可以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帮助人们化解人生的烦恼、实现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

近年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一整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同时把提高社会和谐的能力作为衡量其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其中蕴涵和传承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和谐理念。

儒家认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但是,仅仅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道德的进步、精神的充实和社会的和谐。“既富矣”,要“教之”,在人们过上好日子之后,必须及时开展伦理道德教育,使人们明白基本的人伦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要求,形成全社会普遍尊奉的道德价值观。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熳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经济发展了,人们富裕了。如果没有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就会出现骄奢淫逸等不良社会现象。而这些问题恰恰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和西方发达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既能够保持各民族大团结的统一局面,又能够不断融合外来民族、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秉持“和而不同”、“不同而一”的价值理念,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道德观念。它们能够被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认同。成为全社会普适的、判别是非善恶美丑的统一标准。

因此,我们党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后,相应地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它们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确定了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为法规设计、制度安排、政策制定提供了永恒不变的内在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表达人类的精神文明,从来没有忽视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只是它所维护的核心价值不同于西方国家。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中。制度文明是围绕着公平与正义这个核心价值展开的。它通过惩罚和约束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却不能因此培养出人的爱心、同情心和团结互助的道德品质。而仅仅具有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也可能是精神空虚、道德颓废、人情冷漠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不过是以令人厌恶的方式来遵守法律,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所以,当代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如青少年犯罪,以及吸毒、酗酒闹事、离婚率上升等。这些触犯法律或者没有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对社会和谐造成了不良影响。更进一步地讲,即便通过严格的法律惩戒和制度约束,可以把不良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甚至把触犯法律的人关进监狱,借以警示社会。教育人民,却未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一系列严重而深刻的社会问题,不能依靠自身来解决。于是,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博士在系统研究各国文化史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提出,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和大乘佛法。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开会,面对全世界的诚信危机、环境危机和恐怖主义,也认为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多年前的孔夫子讨教智慧。

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非构建“法治社会”或“民主社会”的命题,就在于和谐比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一个更具有终极价值意义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特色之所在。谈到和谐,人们不免担心是否会陷入不讲公平正义的“一团和气”、高压带来的非自主和谐、丧失活力的和谐等。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见,公平与正义仅仅是制度文明的部分因素,不是全部因素。用和谐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或核心价值。并以此进行制度安排,能够有效地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有信心。建立起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好的民主政治模式,决不能照搬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

必须指出,“和”并不排斥矛盾,而是作为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内在机制,把不和谐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因而包括身心和谐、人际和谐、政令和谐、天人和谐及协和万邦等十分广泛的内容。

在身心和谐方面,心胸坦荡、仁民爱物的君子是实现社会和谐、天人和谐的基础。儒家的经典――《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人际和谐方面,儒家没有抽象地谈论社会平等和平等的人际关系,而是根据客观存在的伦理关系,明确人们在不同关系中和不同地位上的道德责任,认为处理好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伦秩序才会走向和谐。

在政令和谐方面,孔子很早就提出“苛政猛于虎”的论点,孟子更是提出“仁政”、“王道”的理念,都是要求国家政令必须符合天道、人道和民族传统。

在天人和谐方面,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与自然相通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大自然)的运动和人的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争取人与大自然的协调一致,做到“天人合一”,顺应宇宙秩序和发展规律,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才会减少或者避免天灾人祸,最终得益于人类自身。

在协和万邦方面,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仁爱。仁爱之德建立在孝敬父母与友善兄弟的基础之上。当仁爱被向上提升、普及到社会大众的时候,仁爱成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互爱。而互爱向上提升,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互助。互爱互助再向上提升,是“大同世界”。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齐之以礼”,培养和谐观念与仁爱精神,因而形成举世无双的礼仪文化。中华民族饱经忧患,但始终不可征服,就在于她的人民世代接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深处凝结着正确的耻感。

从前,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经过众多的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郑和带给当地人们的是茶叶、丝绸、陶瓷和先进的造船术、造纸术,并没有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时至今日,郑和仍然受到东南亚人民的纪念。在日本,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和“日本金融之王”的涩泽荣一,“一手执论语,一手执算盘”,开创了日本儒家式的经营之风,也为儒家文化的现代复兴作出了贡献。新加坡加强法治建设,同时提倡中国儒家式的道德教育。自1983年起,该国中学的三、四年级便开设《儒家伦理》课,注意用制度建设来强化道德教育,因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了西方国家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

如今,在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成立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汤池中的重要作用,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改造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效果,引起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2006年10月。“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总部,结合汤池镇构建“和谐社会示范镇”的活动。汇报他们在传统价值观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效,为各国提供了通过道德教育、改善社会风气的成功案例。受到192个国家驻法使节、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好评。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增强了与会代表开展道德教育的信心,也让人们领略到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到了解决冲突、恢复和平的希望。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世界、改造社会、教育人民的范例,启发我们深入思考中国伦理文化指导人生、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怎样的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富于效率、维护公平的社会,更应当是引人向善、促进道德进步的社会。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政令和谐、天人和谐、协和万邦的传统伦理文化,是近年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来源。这些理论之所以能够对内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对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震撼力,就在于我们尊重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力图用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因而受到了广泛理解和普遍尊重。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下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现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人类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和谐社会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而忽视道德教育同样不能构建和谐社会。谈到道德教育,现在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我们长期以来的思想道德教育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其实,这并不是因为道德教育本身不起作用。而是我们所进行的道德教育没有遵循道德教育本身的规律。解决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不得力的状况,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可以提供借鉴。

第一,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共同构筑道德教育的完整体系。

《礼记・学记》早就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政权,领导一国的老百姓,教育首当其冲,至关重要。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是挽救人的过失,不断增长人的善良。办好教育,使人伦关系得到协调,就容易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道德教育不容忽视。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从来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因此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天,我们所进行的道德教育也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当前,网络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全新的途径和方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社会教育对于道德观念的引导作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音乐、歌舞、戏剧、诗词、小说等。大多秉持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理念,以宣讲道德、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我们的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等。更应当承担起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为倡导正确的道德观、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宗教教育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十分特殊的作用。各大宗教的教义尽管不同,但根本上都是教导人们仁慈博爱。这与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因而能够促进社会形成淳朴向善的民风和安定和谐的秩序,并且成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注意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通过制度建设保障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有先后顺序。它从培养人的孝悌之心开始。又不是一蹴而就。作为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

众所周知,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儒家关于仁的教育。始于家庭,建立在“孝”这个根本基础之上。外国人不懂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道理。中国人祭祀不认识的祖先,这个情存得多么深厚、多么深远!远祖不忘。对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儒家从纵的方面讲孝敬父母和关怀子女,从横的方面讲友善兄弟。还把它推广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见,孝悌教育做好了,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就会理顺。

老师肩负着推行孝道的重大责任。因此,孝亲和尊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孝是由老师来教导的。这在古礼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男子20岁行冠礼意味着,从此以后,他的亲属亲戚不再叫他的名,而改称他的字,甚至连皇帝也是如此,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只有父母和老师还可以称他的名。老师与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在丧礼中,父母去世,要守丧3年;老师去世,要守(不穿孝服的)心丧3年。皇帝见老师,也要降阶,不能以君臣之礼接见,必须以宾主之礼相见。可见,儒家何等重视师道尊严,把孝道和师道看成是教育的大根大本。

儒家讲的“孝”,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心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尊敬父母。一般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尽了孝道。针对这种看法,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把“养”当作“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养犬马而言,也是“养”。不敬重父母,就与养犬马无法区别了。侍奉父母,重要的是子女从内心真诚地发出对父母的尊敬之情,使他们心情愉悦。

养父母之心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不能让父母常常担心。《论语》讲:孝是使“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仅为自己的疾病担忧,而完全不必为任何其他事情担忧。古代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通过孝的教育,培养起来的是恩义、情义。一个人如果没有情义、恩义,就会形成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这样的人很容易忘恩负义。所以,古代又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不无道理。中国自汉代开始。国家便通过乡举里选之制选拔官吏,地方官员都负有“举孝廉”之责。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就能够忠诚国家;一个人能够做到廉洁,就没有贪腐之嫌。

中国古代重视道德教育,并且依靠社会的各种制度加以强化。社会弘扬什么,制度就激励什么:社会反对什么,制度就约束什么。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第三,突出教育者和领导者的率先垂范作用。

《说文解字注》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儒家推崇的道德教育,是身体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是开启人的爱心、羞耻心而不是强制灌输的理念。这种道德教育特别强调“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强调教育者、特别是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的道德示范作用。孔子多次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关乎、甚至左右社会能否形成良好风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道德价值观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某些领导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执掌的公共权力明目张胆地进行权钱交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资本,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践行“八荣八耻”。

第四,培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律己意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社会风气的好坏,与我们息息相关。对于社会风气的好转,领导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环顾世界,所有的冲突、各种各样的不和谐,根源都在于利己与利他的冲突。要化解冲突、平衡不和谐,首先要反省自身不足,而不是去指责对方。“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因此,从自己做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承担、也必须承担的道义责任。

振兴中华民族,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使我们的伟大祖国自立自强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这是每位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为此,就必须坚实地“走自己的路”,弘扬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传承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和平方式发展起来的中国,必将以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希望。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三

摘要:本文从增强大学生主体性的网络道德自觉意识入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增强大学生主体性的网络道德自觉意识,研究具体教育对策,推进大学生网络行为向道德化和文明化的方向健康地发展,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点。

一、树立符合网络活动特点的网络道德教育新理念。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但在其落实过程中其效果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育理念陈旧、思维模式单一等。因此,教育者必须树立教育新理念。

1.树立网络道德教育的开放性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虽然对调节人们之间正常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网络是一个虚拟、开放的空间,跨越了地区、国家的界限,其信息的交融更替周期极快,且信息量巨大。传统的教育理念已明显不适应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了。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树立符合网络特点的开放性教育理念,将开放性教育理念与网络自身特点和要求同步,有效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动态,面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对德育信息的开发力度,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利用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德育信息资料库,方便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德育信息选择和学习。

2.树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网络信息的迅捷性和开放性,使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主体越来越“大众化”、“个性化”,其价值理念呈“多元化”趋势。随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变革,这些多元的价值差异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消解和融合,且也越来越不可能由任何权威机构施以简单的“正误裁决”便可决定取舍,达到所谓的共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现代优势,学会选择应该具有的品质与技能,将成为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主题。这种形式的选择并不是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而是在教育者价值引导下自主地作出选择,把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传承变为主体自主选择、自主建构的过程,而这一切客观地选择就要求对传统德育的任务、方法、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观念角色的更新。因此,教育者务必要树立让大学生自主学习、在自我生活中感悟、自我实践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道德品质的形成。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着内容含混不清、不新颖、不切合网络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违规失范问题突出。要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急需完善教育内容,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

1.坚持以网络法律法规为基础的教育。

网络法律法规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网络法律和法规,以维护网络秩序,保证网络安全。结合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入口通道管理办法》、《中国公民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国内外相关网络法律法规,正确认识网络法律法规存在的意义,规范和约束自身的网络道德行为,以保证网络合理有序地运行。

2.开展以传统透德规范为核心的教育。

虽然网络道德是由于虚拟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新事物,与根植于物理空间的现实道德有所不同,但不能因其存在的差距而认为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道德体系。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经过筛选和考验的,其运行机制反映了人们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并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绝大多数传统社会的公德既适用于网络社会,也是网络社会所不可缺少的。这些基本的公德主要有:(1)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勿偷盗、勿剿窃;(2)诚实、守信,不散发恐怖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3)自尊自爱,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语言;(4)坚持正义,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弘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等。教育者适时应用这些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对充实网络道德教育和提高教育实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3、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

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教育者应利用各种有效载体,以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这是因为,个案教育属于显性教育,它的功能突出表现为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对教育对象思想认识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从客观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显性教育方法彰显公开的特性中,刺激量和暴露程度能较好地达到引起教育对象注意的限度,能使教育对象在不一定自觉的情况下,认识和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传达的信息。通过有代表性的个案,让大学生认识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虽然内容虚无缥缈,但其真实含义又根植于现实,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将危害现实社会。这种危害的结果却给大学生以一个旗帜鲜明的视觉导向,使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明确其自身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这样有针对性的反面教育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教育途径单一的现状,教育者应积极探索其多方面的教育途径,寻求最佳的教育对策,以期达到教育的目的。

1.强化学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网络道德教育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不能放弃这个渠道,应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抢先进行渗透式教育。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认识发生发展的进程时,发现了认知过程存在的首因效应规律。即当人们对某一事件一无所知时,最先进入人们知觉结构的信息和观点,占据其最大的空间,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不仅最容易被知觉结构接受和内化,而且还会形成心理定势,对后续出现的相关信息和观念进行过滤,积极接受与原有的信息和观点同质的内容,抵制与原有信息和观念异质的内容。由此可见,积极引导,抢先灌输可以在人的认知结构上产生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使教育过程变得容易和顺利,使教育对象优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和倾向,进而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信息影响。教育者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适时向大学生“灌输”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目标、作用、重要内容等,这将会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2营造文明理性用网的团体氛围。

班级既是大学生的学习集体,又是他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交往互动的活动组织。面对那些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甚了解的家长与教师,大学生更愿意与同是“网上新生代”的同学交流网络知识和使用经验,形成班级内同学之间网络活动观念和活动方式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现象。根据这种特点,应积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为载体、正确的网络活动观念和活动方式的班级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理性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氛围,推动网络教育向大学生第一课堂和大学生互动影响的空间延伸。

如今高校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一所普通院校少则几十个学生社团,多的上百个,且社团的规模和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积极引导,利用社团组织开展大学生自主性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亲身体验自我教育的丰富内涵,又乐在其中,这是课堂教育所无法达到的,也是课堂教育必要的有益补充。

3.加强与大学生的网上沟通与交流。

学校在利用课堂教学的同时,应结合网络传播及时性、交互性特点,开设相关的网络伦理网站。课堂传授网络道德,大学生接受起来有一种脱离网络实际的感觉,上网时,面对不良网络信息的诱惑,往往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忘得干干净净,课堂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内化和巩固。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开设一些相关的网络伦理网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培养既精通网络原理、技术、特点,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德育目标和大学生自身实际,设计教育教学软件,开设道德课程,在网上开辟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栏目,让德育工作进人网络,客观地洞察学生在网上的反映和表现出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能够利用网络,针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与学生交流,成为大学生的网上朋友。教育者只有通过网上与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真正了解和掌握其网络道德表现动态,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帮助大学生克服缺点,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四

中国早期的股评家中,最后转型为注册证券分析师的为数不多,周龙华便是其中一个。

a股市场发展20年,一直浸淫其中的周龙华不可谓资历不老。他是中国首批注册证券分析师,曾任南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中投证券研究所负责人,现为深圳富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而在拥有这些头衔之前,周龙华只是一位大学教师。在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不久,从中意识到商机无限的周龙华决定辞职下海,由此与当时的南方证券结缘,之后开始在《证券时报》撰写股评。

在本次活动的发言中,周龙华说:“我对市场的判断是很谨慎的,仅将20多年的个人研究心得与大家做简单交流。”回忆起早期所写的股评文章,他认为,在当时绝大部分国人尚未弄清楚股票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a股就开启了交易的大幕,因此那时他们这批股评家做的更多是针对投资者普及股票知识的工作,不过确实非常有意义。

周龙华是中国第一批注册证券分析师,也是第一批写价值研究报告的市场人士。他特别希望投资者能做好价值分析的操作,他提出了做好价值分析应该具备的三个方面要素:首先,要具备必要的知识,没有知识基础,靠运气做投资,长期来说是靠不住的。其次,要具备一定的经验,经验积累要多久,看个人悟性,但多积累无疑是必须的。经验包括企业调研经验等,投资者不多跑企业,是看不懂财务报表的。最后,信息因素不容忽视。价值分析是建立在投资者掌握信息的基础之上的。这里的信息不是指小道消息,而是行业信息、上市公司公开的信息等。研究行业趋势,收集数据理所应当,仅仅了解一个上市公司的数据,是很难理性判断整个市场的。

周龙华还给大家讲述了几个典型的价值投资分析的例子。据他介绍,2002年初烟台万华上市时,他曾派人去该公司做调研,调研完的结论是该公司的股票价值被高估。紧接着,周龙华又派另外一名分析师去再做调研,而这次调研得出了正好与前次调研相反的结论。烟台万华最后的行情走势也证明第二次调研结论的准确性,周龙华对此表示,同样一家公司不同的调研人士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实际上就是前面提及的价值分析三要素的差异使然。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四川长虹(600839,股吧)的`。1994年电视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到了1997年,四川长虹在其市场份额37%的基础上大幅扩产,并预期第二年继续实现大幅增长。但周龙华觉得值得怀疑。他认为37%的数据不是长期的,因为从世界各地耐用消费品的市场占有情况来分析,消费者的偏好是不稳定的。据此周龙华判断,四川长虹未来将可能出现产能过剩。1998年,长虹的市场份额骤降到10%,股价也从60多跌到3元多。对于这个准确的判断,周龙华总结说这是价值分析中的经验要素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周龙华还认为,任何公司的短期股价都可能波动很快,从长期来看,市场才是最好的天平、裁判,好的股票最终会经沉淀而显露。所谓价值,就是现金流的折现,周龙华相信中国股市能够反映中国经济未来的调整方向,结构性牛市也必然得以延续。具体而言,代表新兴产业的股票和大消费相关股票是周龙华坚定看好的。未来才是企业的价值核心,而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现在。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五

摘要:介绍了梁漱溟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成因的历史文化元素与西方的不同。肯定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秀部分在中国3-“代的可继承性.认为现代公民伦理是给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注入新的因素,要在公民伦理的前提下提倡私人道德的新发展。

对于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后的形态,有一种预测是包含公民伦理的新的私德的重新发展。公民伦理是指来源于私人社会,在人们公共交往中形成的习惯和基于这些习惯而在观念中建构的、被视为常识的和相互有效的彼此对待的方式、态度等’。私德是指相对于公共生活的私人生活或日常生活中的私人道德。新的私德不同于传统私德,它来源于传统,但经过现时代的公德洗礼而得到更新。新的私德是传统优秀道德与新时代公德的融合,它可促进社会公德的完善与发展,具有帮助更公平、更正义的社会秩序建立的能量。

梁漱溟总结了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认为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诺大民族之间同化融合”,并且“历史长久”。中国文化能够使得多民族相互融合,并形成长久和大一统的历史,而西方的文化不是促进融合的,西方因而最后逐渐分裂为若干小国家。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系统,与印度、西洋文化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中国文化能够绵延甚久,并且保存了大一统和长久的中华历史,即使是一治一乱的循环,也只是起到改朝换代的作用。西方则容易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z:}i,革命后独立成欧洲诸国。西方文化前进的地方,会产生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德莫克拉西(民国初年,与democracy内涵接近而又被广泛使用的是“共和”、“宪政”等词语。“德莫克拉西”是对democracy的多种中文名称的一种统一,如民权、民治、平民政治、民主。民权是民主的最早的别名),而中国“不是尚未进于科学,而是已不能进人科学;不是尚未进于资本主义,而是已不能进人资本主义;不是尚未进于德莫克拉西,而是已不能进于德莫克拉西”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保持一统,但是其方向不是朝向科学的方向,而是朝向文化的一面。在文化,它是一种早熟,是一种“因其过而后不及”一2;55。换句话说,就是因中国文化的发展着实高过于西洋,而后才会在科学方面不及西洋。超过西洋部分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中国伦理人事的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无“国家”而有“天下”的观念,也影响到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建构。一般国家都是阶级统治,而中国却趋向职业分途,缺乏阶级对立,此其一。其二是中国缺少国家应有之功能,“太平有道之世,国与民仿佛两相忘,则是中国真情”。其共是中国缺乏国际对抗性,疏于国防,重文轻武。最后,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极度缺乏国家观念,而总爱说“天下”。旧用“国家”之意,并不像今天“国家”的涵义,而仅是指朝廷或皇室;“自从感受国际侵略之后,又得新观念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才出现“国家”二字一“185-189。因此,在这样的超国家的“天下”文化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伦理也是超国家、达天下的。

“安天下”的“安”衍生出中国伦理文化的怀柔。中国封建社会中强大的家族制度和过早的职业分途、无阶级,使得民众无集团化的生活,倾向与相安的状态。万一民说:“中国文化之特色,即重在解决安的问题,并且过分地把保和养两问题,亦当作安的问题来解决。”“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句话,显然是把原属养的问题转移到安的问题上。对若干民族纷纭复杂的矛盾,中国也一向都采取融合的态度,也是由于把原属保的`问题转为安的问题。因此,中国注重伦理上彼此顾恤,互相负责,其化阶级为职业,不使经济上趋于兼并垄断,认为安的问题可以解决养和保的问题,因此便不重在向自然界发起进攻以解决养的问题。又抱有四海一家之天下主义,怀柔远人而同化之,不从对外斗争上解决保的问题2j266。从向内求安的解决手法来看,国人的方法是向内解决的,而不是向外解决问题。

这样,向内解决问题的方式影响了中国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中国人的心思聪明确是用在人事上,而不用于物理}21w7。向内的功夫,便只要求修己。如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荀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都是一个意思,)273。总之,不在向外寻觅方法,却须把心思聪明反身向里用。“修、齐、治、平”以修身为本,且必求之于“格、致、诚、正”2,273。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如此深刻的向内对于人本而言是一种早熟的文化,理性的早启。孔子的礼乐揖让启发理性,伦理名分亦是启发理性。其要点在于,根据人类廓然与物同体之情,不离对方而有我的生命.处处以义务自课。

因此,从古代社会内部形势如家族制度、职业分途、安天下观念等,势必导致理性与文化的早启,而理j胜与文化的早启,更转促社会形势之缓和。如是互为因果,使得中国传统伦理循环推进,发展不已。

中国古人在封建时期没有走上西方的科学之路,也是由于其文化是向心发展的,先向内用力。西方人是首先向外用力的,从身体开始发育成长,而后才是理智理性的成熟。中国是在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之时便先开启心智,因此便会屏弱。换句话说,就是未曾彻底的向外用过一番心思。西方与中国相比,用与外心过多,物的研究、工具的研究甚多,自少用内在心思,即便有心思、理性的大发展,但也和中国心思的发展路子分岔开来。

因此,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秩序寄托于个人道德,其社会构造形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以修身为本”的局面,向内用心乃时刻之所必要。这种必要使得中国人在个人道德方面的修为可以称得上是极高,例如在伦理社会中重视以对方为重早以超过“承认旁人”等。但其文化也偏失在此,即“个人永不被发现”,“一个人的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21289。然而,西方社会境况下产生出在陌生人方面结成的公民社会中,其社会秩序寄托于公民、集团的公共道德,产生出与中国不同方向的德莫克拉西,即关于民主、权利的一种相对符合西方历史、文化的制度[[21342中国人理性早启,冷静不足,辗转相引,越来越长于理性,短于理智。西洋人正相反,他们是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一z13z}0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因特网的特殊因素的出现,使得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全球化也使得陌生人的交往更开始大规模的发展和蔓延,中国也跨人公共的生活。陌生人的集团生活,需要陌生人之间的规则,熟人社会的规则便不适合。

西方长期发展起来的由陌生人组成的集团生活,恰好适应今天的全球陌生境况,因此他们的发展似乎比较顺畅一些。依据梁漱溟先生的考察,用他的话说就是,西洋人长期的集团生活帮助他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道德规范,他们的公共道德,即在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和法治精神这四方面,发展的是相当充分的[}zn}。他们用公共伦理弥补其理性不足的缺陷。

如果说,中国原本的文化进程突然间被打断后很多优秀的文化暂时被遗忘,但是也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重新给中国注人了新鲜的血液。这个血液的样本,便是西方的科技文化和他们的公民伦理。在科技上的学习发展,可有助于我们民族文化基础的修补与巩固,如前面所说,重新从身体出发,建立健全的心智。

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成员都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了社会整体的公共道德、公民伦理,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道德的基础。贾新奇博士描述道:“首先,在道德主体方面,全体公民作为公民道德的主体具有基本平等的地位,这意味着从根本上讲,不同公民群体在道德生活中都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道德对于整个共同体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次,在个体道德的构成上,每个公民的道德都是齐备的,即包括家庭道德、特殊的私人道德、一般的私人道德和政治道德,并且这些道德构成因素上的齐备性是与所有公民相关的,而不是仅仅与少数精英相关。最后,在道德内容上,公民道德是以相互范导的道德为主的,自我范导的道德只是次要的辅助部分。;f3〕在公共社会中,中国道德的现状是于上被斩断上古历史文化的联系,于下又没有及时的出现新的道德规范,于是各种道德依据鱼目混珠,造成当前社会道德的无序混乱状态。贾新奇提出的道德主体、道德构成与道德内容,正是联结中国传统与现代,将传统的优秀道德精髓与现时代要求相结合,是具有可实践性的。道德主体方面,已经不只是精英分子,而是广大民众;在道德构成上,除去个人的私人交往方面,提倡应注意到与陌生人的交往方式,注意到作为国家一份子的作用,而不只是局限与家庭与特殊私人之间的关系;在道德内容上,在自我范导的道德上也应当可以要求自我的权利,应当与他人或多人进行商榷,最后形成能够保障相互之间最大利益的恰当方法或模式。

然而,正如廖申白教授所言,在中国,“伦理的概念早已被人们在超出中国人的‘人伦之理’的更广泛的意义上被理解了”,公民伦理“在交往中可以相互提出的那些有效性要求”这样的解释仅是“合于今天人们理解的常规”〔‘]。也就是说,公民伦理在公民社会是一个普遍伦理,但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伦理。人类历史发展的,到目前为止,最高伦理应是中国传统的优秀伦理理念。

伦理与道德,伦理的概念与范畴比道德范畴来的大。伦理可指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范,道德则主要指个体内心所重视和j咯守的准则和价值。伦理的有效性是相互的,道德的有效性则是个人的。廖申白教授认为:首先,伦理一词在中国本来就是诉说交往关系上的规范的,他的准则、规范和被视为恰当的态度等等都发生一与相互的关系;道德一词则因“德”字的特别的意义而主要指个体内心中所重视和悟守的准则和价值。其次,就道德本身的价值来说,他们的有效性是人的,是一个人对于他或她自身的,不是人们可以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伦理的最重要的心智莫过于它的相互性,在于它在交往关系的双方面起作用,而不是只在一方面起作用。第三,作为对于一个人自身的有效性要求,道德也不像伦理的要求那样具有准强制性。依据目前的一些观念,道德―即便是范围更广泛的伦理―也都倾向于指向于个人的,而不是向社会或他人要求什么。社会的公民伦理不属于法律,也不适合国家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公民伦理的执行还是依靠人本身。即使是在公民社会,公民伦理在某些时候仍然不能起到很强的规范作用。例如在某一公民可以脱离或者游离社会,换句话说,就是他可能处在社会的最上端,在拥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时候,还拥有可能的公民所不能享受到的一些其他权限,这时候发生背弃道德的机会便很大。另外,公民伦理在遭受到外界物质或其他事物的攻击时,会被破坏其规范作用。例如社会道德基础的信托关系,它体现在人们享有最基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权利。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毒、山西的溃坝事件,危害了人们这些基本的信托权利―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权利,就会影响公民伦理的诚信度,破坏其道德的基础。当然,这样的事件发生在公共社会,肯定也在于当今公民伦理的仍然不够健全。但是,仅仅依靠公民伦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中国传统中向内要求的良心道德。当一个人的良心诉求达到足够高的状态,那么他绝不是极端的物质主义者认为的提倡和实践道德重建的人都是伪君子,而是真真正正的君子。当一个人的良心诉求达到足够高的状态,他的意志必定相当坚定,那么他就不会“基于对当下利益的考虑,即使可能貌似以明智的考虑形势出现,而取自己不应得的利益”cat’s。当一个人的良心状态保持良好时,就会像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一样,认为不需要思虑获得实践的一些基本的始点,因为“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性质的感觉本身就是一个始点,如果它对于一个人是足够明白的,他就不需要再问为什么”。

中国的传统道德中优秀的还不只是良心,良心论是其顶峰理论的一个代表,还有许多优秀伦理传统,例如孝的伦理、家庭的伦理等等。如果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其他任何生物成长的过程一样,有幼年、童年、青少年和成年,那么在经历成长过程之后,人类社会的成熟则表现为智慧、团结、理性、诚实、仁爱,具有负责任的精神。中国古老的道德戒律似乎是在验证的过程中锤炼:时间和空间把中国那早熟的道德文明在今天的渐渐高度发展的物质中狠狠的锤炼。经过复杂境况敲打而留下来的是中国早熟文明的重新蜕变,在今天的公民社会中得到补充,将中国传统道德的主体和眼界扩展开来,从而将会更加坚实.成长为更加成熟稳健的、新的个人私德的重新发展。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六

摘要:本文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认知理论与动作技能的关系,并把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认知、分解、联系定位和自动化四个阶段,最后探讨了钢琴演奏者的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关键词:认知理论动作技能培养途径教育心理学家把动作技能定义为“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因此,动作技能是指学习者在一定操作程序的要求下,通过练习而逐渐掌握。从而顺利完成某种肢体协调任务的能力。钢琴演奏动作技能就是操作琴键的技能,从广义上讲,则包括与音乐有关的所有能力,如感受、辨别、记忆、创造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形成以掌握相关音乐知识为必要条件,演奏者对音乐程序性知识掌握越牢固,越有助于演奏动作技能的形成,同时演奏动作技能一旦形成对新的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促进作用,从对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研究的成果看,认知理论是心理学家解释动作技能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认知理论的观点对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一、认知心理学理论与动作技能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左右,许多偏向于用认知的理论来解释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连接的同时,更加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中要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必不可少的认知成分的参与。1968年,维尔福德(welford)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提出了用动作技能形成模型来说明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国内的教育心理学界也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从音乐和钢琴演奏的学科特点来看,用认知理论解释音乐动作技能会加强音乐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主观因素和强化音乐动作技能形成的主动性。维尔福德的动作技能形成模型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感觉接受阶段,知觉到运动的转换阶段,效应器阶段。1.感觉接受阶段钢琴演奏者在这一阶段面临短时间内输入的信息量多少的问题,钢琴演奏者要通过直觉有选择性的对信息加以注意,才能把相关的重要信息储存在短期记忆中。从认知理论的角度看,钢琴演奏的动作技能的练习都是在大脑支配下的运动,信息进入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区域将发动所需的骨骼、筋腱、肌肉等引起一系列的行为,这种行为引起的运动程序是多种感觉机能进行联合活动的结果,2.知觉到运动的转换阶段在这一模式中,动作的主体作出的决定和信号的传递直接决定了反应,认知理论认为通过学习和训练使演奏者的已有动作和新动作间达到同化与融合,从而缩短其反应,这就是技能的学习。处于这一阶段,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形成应在具有明确的练习目标和正确的方法指导下进行大量的练习,从而得到巩固和提高。3.效应器阶段效应器是由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从而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当完成知觉到运动的转换后,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会沿着运动神经纤维传到相应的效应器官,这样动作就产生了。钢琴演奏者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能自如地把弹奏的知识与实际的弹奏相结合,同时还能自己受到声音反馈的调节辨别音色和力度,用以修正演奏的动作技能使演奏技巧趋于完善。虽然动作技能的形成模型中把动作技能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但实际演奏过程中三个阶段是统一的整体。在钢琴演奏技能形成的后期,特别是表演方面的动作水平要求越高,越需要演奏者有较高水平的认知。二、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钢琴演奏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能够熟练操作,这种技能是自如掌握和运用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克服所演奏的音乐作品中的各种难点的`能力,即动作技能已经能够达到较高速度、较高准确度、流畅灵活自如,并且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动作组成成分的状态,动作完整的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包括动作自动化、能利用细微线索、动觉反馈作用加强、形成记忆图式和能在不利条件下也能够维持正常操作水平,根据演奏技能形成的标志和特征,演奏技能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自动化阶段。1.认知阶段认知阶段是任何动作技能形成的必经阶段。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技能培养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把已经接受的信息在头脑中初步加工,把动作的要点形成完整的动作映像储存于大脑记忆中,并以此为以后的技能形成进行控制和调节。从动作技能的反应特征上看,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和重点,掌握组成技能的局部动作。从信息编码和提取的角度看,认知阶段主要对当前任务的知觉和对有关线索的编码,它决定了钢琴演奏者认知的质量和弹奏的时间。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看,演奏动作技能的认知阶段不仅要对动作技能本身的特征有所认知,也要对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当有了一定的音乐文化素养之后,就可以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曲式结构、旋律特点、主体性质、发展手法以及和声、复调等。这样的认知分析对演奏者正确把握动作技能背后的音乐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解阶段钢琴演奏者在初学某种动作技能时注意的范围狭小,且不善于注意分配与转移,往往只能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因此演奏者在这一初始阶段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但要注意动作的分解练习要与动作的连贯练习交替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前后动作交替和过度上的困难,其次长期停留在分解动作的练习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对动作的连贯性具有负面影响,诸如动作忙乱、表情呆板、姿势不协调和动作顾此失彼等。因此演奏动作技能的分解阶段应注意避免可能会发生的“逆向迁移”现象。3.联系定位阶段联系定位阶段的特征是把局部动作综合成为更大的单位,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动作层面,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初步动作系统的阶段,正如加涅认为“必须建立动作连锁”。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演奏者通过大量的实际练习,获得了来自效应器官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动作的联系与调节,也有助于对原有动作印象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在经过反复练习后,视听分析器与动作分析器间以及动作分析器的动觉细胞和运动细胞间会形成暂时的联系系统,并经过联系得到逐步的巩固,也就有了“动力定型”。一旦形成了动力定型,连锁动作反应就能由起始动作信号所引起,并一个动作连续一个动作的完成,让所有的动作程序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从而达到自动化的转换形成动作系统。4.自动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是演奏动作的协调和技能完善的阶段,也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演奏的动作技能逐渐脱离意识的直接控制而走上“自动化”,自动化阶段各个局部动作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固定下来,各个动作的相互协调是整套动作技能按照准确的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并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的关键。技艺精湛的钢琴演奏者在完成弹奏的作品时,对每个音的下键、离键、触键以及情感处理会接近完美和精细,从力度的轻重到风格的把握一气呵成,达到精确、轻松、高速、连贯和流畅的演奏。钢琴演奏的动作技能是分阶段形成的,每个阶段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各个阶段又相互联系,而且不可能截然分开和相互孤立存在的,每个阶段应该紧密相连并相互渗透,才能促进动作技能的完美呈现。三、认知心理学理论下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培养途径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分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进行有目的、有指导、有计划的训练。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认知与元任何技能的经验学习,并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实现“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根据认知理论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启示,我们认为演奏动作技能的培养首先应创造认知情境。1.创设钢琴演奏动作技能学习的认知情境认知心理学中的情境认知隐喻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不是把知识作为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对于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培养而言,认知情境的建立分为三个方面:诱发练习动机,明确练习目的和把握练习过程。当代钢琴家刘诗昆也认为,技术和音乐是学琴的两个方面,技术训练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音乐吸引孩子,而不是枯燥地进行手指训练。所以钢琴演奏者在学习某种动作技能时应该意识到学习动作技能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不仅可以陶冶个人的情操,提高音乐素质修养,更是演奏者情感升华的一种表达,当演奏者领悟了动作技能的练习关于个体、情感和艺术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时,便能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高演奏者学习的自觉性。同时,明确练习目的,可以充分调动演奏者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演奏者要明确演奏动作技能将要达到的目标、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评价和自我认知,从而调控钢琴演奏练习的认知进程,最后,正确的把握演奏的练习过程在演奏动作技能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钢琴演奏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规律。练习的时候应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正确掌握练习过程中的方法可以避免盲目的尝试,提高演奏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2.有效的讲解和示范培养钢琴演奏动作技能的一个中心环节是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作的动觉表现相结合,并由视觉控制转化为动觉控制。因此在演奏动作技能的培养中,有效的指导、讲解和示范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关键,要运用娴熟的演奏动作技能出色并艺术地呈现出一部音乐作品,传递出乐曲的灵魂,指导者有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技能的特征和要领,培养演奏者运用技能对作品再创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对作品结构整体细致的分析能力和情感处理能力。经过有效的讲解钢琴演奏的原理,进行动作技能的分解示范,并在实际演奏中将两者适时结合起来,使演奏者通过练习实践,把外在的知识、技能和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演奏技能,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3.科学的练习和反馈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演奏技能都必须要通过练习才能形成,最后达到娴熟和完美的程度,练习也绝不是弹出或简单机械的重复,而应是有目的、有步骤和有指导的进行,同时还要及时进行科学的反馈。在钢琴演奏动作技能培养的练习方法上。基于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认知过程,可以采用多种练习方法,比如实地练习法,即让演奏者依据所学到的动作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如当众演奏等。其次可以采用程序训练法,即运用程序的教学原理,把演奏者的动作技能划分为若干阶段,要求循序渐进的练习。最后可以采取心理练习法,即指演奏者身体并不实际活动,而是采用头脑内思维进行练习的形式。在所有的练习法过程中,要克服练习的“高原”反应,避免演奏者动作技能的波动起伏,可以变换练习方法来克服困难。练习之后,及时反馈才能了解演奏的动作技能是否合乎要求和标准,没有了反馈就没有了强化的机会。在练习初期,要通过外部反馈来获取练习效果的信息:在练习后期,主要通过运动感觉来获得反馈信息,通过反馈和强化练习把正确的动作技能巩固下来以提高练习的效率。四、结语钢琴演奏对于欣赏者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对于演奏者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只有演奏者的娴熟动作技能才能在阐释音乐作品时赋予它鲜活的生命,给予音符跳动的灵魂,而音乐作品的价值的充分实现也只有通过善于把握与利用天赋的表演艺术家在演奏动作技能方面给予足够的空间来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一切都依赖于钢琴演奏者的动作技能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展示。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七

这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入世后市场经济主体及行为的复杂化,新闻媒体中有一个话题日见趋热:市场要不要讲道德?什么样的商业行为才是我们应该提倡和遵行的?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短,大量问题涌现,商业诚信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中国商业伦理的建设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关注。很多学者对此发表意见时均源从西方主流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领域中寻找理论,动辄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等等,本文拟略换思路,讨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是否可寻找些重建现代商业伦理的契机。也许国人于传统文化中能接受和汲取的会更多更深。

一、何谓现代商业伦理?

经济伦理指的是直接调节和规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内在于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其实很广泛,商业伦理对财务数据的准确、合同的遵守、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是很显然的。此外,产品质量、环境影响、知识产权、雇用关系也都是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如果一个公司始终坚持商业伦理,那么其员工会有自豪感,从而会激发出更多的热情与创造性;如果产品始终是可信赖的,最终会获得客户的信任;与供应商的交往也是如此,供应合同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如果能获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合同不完备的问题就能很容易得到解决。当然,有些时候,坚持商业伦理是有代价的,尽管最终会有收益,但长期收益可能是当时无法预见的,这就需要一种勇气。

二、中国传统商业伦理中的可取之处

尽管我国历代君王都有重农抑商的思想,因此我国商业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发展却十分缓慢。甚至长期把商人视为社会底层人物,但正是这样一个阶层在与社会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发展出了很多充满商业智慧的好的商业伦理。略举如下:

1.“诚信为本”、“薄利多销”的企业理念

2.价实、货真、量足、守义的企业伦理道德

传统的企业理念体现在企业道德行为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企业的行为准则;价实,是说的商品价格,历代把“口不二价”作为经营者的美德;货真这是说商品质量。《礼记・王制》云:“布帛精细,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量足,是说商品计量,这里不仅是说商品绝对数量的足量,还指计量单位的统一;守义,是谈经商作风,也是一种企业风尚。中国传统道德观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信义不欺,一诺千金”。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商业伦理发展中所提倡的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其实也和这些思想息息相关。

3.富好行德,周济贫民,捐赠国家的企业传统行为

商业社会中的商品交换行为不应当是无序的,必须有一整套商业伦理原则和规范进行制约。我国商业伦理产生最早,其中最重要的规范就是“勤”、“俭”、“察”。我国古代商业企业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商人的行为而表现出来。乐施于民成为商人的美德。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是商人的道德行为准则。

4.体现着强烈的民族爱国意识,观念文化起主要作用

三、从传统商业伦理中寻找建设现代商业伦理契机

当前西方商业书籍流行极广,中国悠久的商业文化和伦理道德几乎已成被遗忘的对象,甚至完全没有话语权。相关学界和企业界人士应该认识到:加强我国现代商业伦理建设是一个必经阶段。国外的很多管理思想和方法未必一定能完全为我所用。当前最应考虑的一个话题显然应该是如何在现有国际化大背景下,勿忘现有历史资源。不仅是把优秀的传统商业伦理封存在记忆中,或者仅作为讨论谈资。重要的是应考虑如何从可操作层面上探索建立完整现代商业伦理体系的方法和模式。比如政府、企业、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如何引导互动,相关理念的宣传贯彻,文化表达权和话语权应如何树立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贵资源,经过去粗存精,结合现代思想,必将大放异彩。不要忘了我国的传统商业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个大循环,当我们在埋头拜读西方相关著时,西方也在认真学习我们的论语和道德经。

参考文献:

[1]《经济伦理学研究什么》夏伟东《江苏社会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八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论述了关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承担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任义不容辞。我们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新传统伦理道德在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内涵,充分认识传统伦理道德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将其引入大学生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调整、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冲击着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大学生中日渐式微。很多学生“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涵不了解,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意识和感悟较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过时的,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个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诚信缺失、缺乏责任感、好逸恶劳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脱节,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行为,比如:不尊敬师长、考试作弊、学术不端、自制能力差等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马加爵事件、北大学生硫酸泼熊、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悲剧不绝于耳,令人叹息。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也因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践行不足最终会导致社会范围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同危机,最终不利于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成。

“目前高校的德育课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政治性的内容所占比例过重,传统伦理道德内容没有占到一席之地。学校基本上没有建立起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平台,没有找到大学生道德建设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契合点”。虽然一些高校举办过有关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的论坛、讲座,但一般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不具有教育性和普及性。

“马克思・韦伯认为现代道德与传统道德之间具有连续性、同一性的关系”。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适应性与教育意义,并且这种传承性依然可以并有必要在大学生道德建设过程中加以延续。

(一)知识目标方面。

引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髓,使学生了解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事、治家等方面的经典章句,了解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重视人文精神和文化教养的特点对今天市场经济发展之下的大学生道德建设,具有十分深刻的启发意义。“这些思想和传统美德,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尺,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规范着大学生的行为举止”。

(二)能力目标方面。

通过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学习,培养大学生自省能力,自我判断能力,具备判断是非和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所学所悟,增加服务社会的能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有利于大学生个人行为的规范和自律,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进步和发展。

(三)情感、价值目标方面。

通过学习教育,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对家庭、他人、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汲取传统伦理道德可用之精华,教会学生们做人处世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如何借助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的具体工作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两方面入手,寻找工作的着力点,提升道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一)教育手段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重点加强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其养成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的习惯。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关于民族精神的表述不胜枚举。吸收传统伦理道德中关于感恩精神的表达,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自然、感恩长辈、感恩社会。以课程为载体,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髓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

2、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传统伦理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拓宽渠道和平台,丰富实践内容和形式,建立多样的教育实践基地。把说服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变宣传教育为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显性课程教育与隐性课程影响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新知,坚持知识、情感、行为的有机统一。

3、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道德教育手段。

网络在大学生当中已相当普及,可以把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内容做成网页、网站,利用动漫、视频、电视台、学校刊物等传媒手段加大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宣传力度,使课堂教育转变成自我教育,使强制教育转变成自我约束。无形当中使道德教育的场所无所不在,增加了受教育的机率,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环境方面。

1、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伦理文化。

学校作为育人场所,要积极营造一个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校园环境。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载体,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学校的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文景观当中,让大学生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在耳濡目染之中时时接受教育。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育机制。

学校领导要关心、重视大学生道德建设,学校各部门要齐心合力开展工作,为大学生道德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保障。鼓励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斗争,促进针对违反学术道德、学术伦理的惩治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让大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道德行为。

四、结语。

罗国杰先生说过:“一旦一个民族抛弃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或者被别的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么这个民族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无启发。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一环,从而使他们自觉按照党的报告中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婉楠,刘晚霞。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2011(29)。

[3]任锦香,张三继。从传统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强化高校德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罗国杰。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传统[j]。道德与文明,1998(1)。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十九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为我们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图形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应有的认识,许多平面设计师将传统图形文化融入到作品之中,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出了一份力。图形在平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让平面设计作品变得形象生动,也可以承载平面设计作品的灵魂。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往往被当做作品的文化象征,要让作品具有文化底蕴,传统图形文化的融入显得至关重要。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内涵。

(一)代表着信仰。

在古时的社会生活中,人类有着图腾崇拜的传承并以此来表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信仰与敬畏。在原始社会中,每个部落都有他们特殊的图腾图案或建筑。这些图腾以生活中的事物或这些事物衍生出的形象为原型,是部落的信仰与崇拜,同时这些图腾还是保护部落的象征和标志,这些图腾还有便于部落首领对部落进行管理的作用。凤凰就是人们熟知的一种古时图腾。据文献记载,凤凰的羽毛共有五种颜色,外观十分美丽。而凤凰身上五种颜色的羽毛分别代表着信、义、仁、德、顺,因此凤凰拥有庇护天下的能力,只要凤凰出现于世间,那就意味着天下太平。于是凤凰的形象就成了人们表达向往幸福生活这一愿望的思想寄托。

(二)代表着思想。

几千年以来,我国人们的思想经过了多次变化,但经过无数次的沉淀,最终在儒、释、道这三大思想的影响下构建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人们的社会生活也以这种心理结构为核心进行运作。对于儒、释、道这三大哲学思想,无疑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最大。其中孔子创立的以伦理道德维护人际关系的血缘宗法制度至今仍被沿用。而孔子创立的这种宗法制度中的五种人际关系都有图案与其对应。这种思想上的寄托在中华民族沿用了几千年,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三)代表着民间习俗。

在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吉祥的装饰手工图案,这些图案则代表着各个民族的不同习俗。我国人民在春节期间都有贴年画的习俗,这些年画图案各异,但它们都是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的标志。表面上是一张普通的画作,其实年画具有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我国传统图案在其它很多民俗项目中都有体现,虽然各民族的手工图案没有统一的内容,但他们都能起到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

二、传统图形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的好处。

(一)赋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瑰宝,其形成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同时它代表着祖先们几千年的智慧。我们现在很容易在电视或其它媒体看到旗袍展出,与其它现代风格的衣服相比,旗袍一点也不显得落伍。和旗袍一样,我国的传统图形有其独特的文化,只要用心去感受,都能体会到它给人们带来的文化熏陶作用。

(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

现代平面设计大都以独特的图案来博得受众的青睐,但是想要一直都能设计出既让人喜欢,又与已有的完全不同的图案基本上是不能实现的。这时候就可以将传统图形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只要找到正确的运用方法,那就一定能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

(三)保证平面设计的受众数量。

因我国的传统图形文化在国内早已众人皆知,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文化感兴趣。传统图形文化别具一格,其历史价值巨大,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巨大需求势必会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我国的传统图形,而带有传统图形的平面设计作品也会随之变得受人关注。

三、传统图形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图形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对设计师的文化内涵要求极高,如果不能把握好传统图形的运用方式与文化的融入点,反而会使设计作品变的不如人意。为了能更好的将传统图形文化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传统图形的色彩搭配与形状进行借鉴。

在平面设计中,图形的色彩搭配与形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图形的形状与色彩搭配将其所处时代的人文风情与情感表达方式融入到一起,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在对传统图形的色彩搭配与造型进行借鉴的时候,应当深入了解图形出现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的人文风情,然后将其与现代社会特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这样能创作出有时代特色且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达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二)把握好传统图形的意蕴并将其传承下去。

传统图形之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且一直被人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是因为不同的图形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是不可取代的。对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师应该在明白图形的意蕴的前提下再将其与作品结合,这样能够使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当然,对传统图形意蕴的应用并不是关键,真正需要设计师做的,是将图形的意蕴传承并发扬。

(三)重视传统图形的精神内涵。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从未间断。图形的精神文化是人们思想境界的载体,每一个不同的图形都在表达一种思想。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作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其内涵,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明白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思想。所以设计师在将传统图形融入到自己作品中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图形的精神文化的表达,因为它代表着自己的思想。

四、总结。

传统图形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随着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图形融入到了作品中。传统图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内涵需要人们慢慢品味。而在对这些传统图形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不然作品达不到理想效果。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二十

(一)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

统计分析不同年份的文献数量,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该领域研究趋势的分布特征。我国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为主题的文章最早于公开发表,此后到,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开始出现下降,又开始回升,开始又逐渐下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的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已逐渐关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二阶段是-的飞速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共发表相关论文784篇,占发文总量的28.11%,与第一阶段的发文量相比,增加96.31%。第三阶段是-的蓬勃发展阶段,此时大学生信息素养已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国内学者共发表相关论文1975篇,占发文总量的70.81%,是第二阶段发文量的2.5倍多。以上数据表明,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二)刊源分析。

数据显示,筛选出的2789篇论文发表在833种期刊上,分布范围较广。这与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相一致。但是,过于分散的发表现状对提高该研究影响力有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形成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核心期刊群,也不利于学者快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程度和前沿内容。对发文最多的期刊以及核心期刊的研究表明,图书情报类期刊仍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关注的.“主战场”,其次是教育类期刊。这说明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说明高校图书馆承担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共现频次分析统计与“大学生信息素养(质)”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以此分析该领域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热点。基于关键词非受控的性质,研究通过对关键词频次归并处理,形成最终的关键词共现频次。经sat13.2软件统计分析,可知“大学生信息素养(质)”与“高校图书馆”共现频次高达318次,由此反映出在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时,专家、学者更加注重高校图书馆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大学生信息素养(质)”与“文献检索课”“现状调查”“培养策略”的共现频次也比较高,说明目前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调查、培养策略等方面。而“大学生信息素养(质)”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共现频次只有3次,反映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虽然受到了学者的关注,但不是关注的焦点。

2.共现关键词网络图谱分析通过ucinet6.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共现关键词网络图谱,图中节点处密集度和中心位置呈正相关。“大学生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技术”等处节点非常密集,可以代表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仍是和“大学生信息素养”密不可分的几个关键词。此外,“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信息检索”等处节点比较密集,也是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热点。

(四)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文献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利用文献和吸收信息的能力,也反映了学科的成熟水平和完善程度。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文献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越高,在本领域内的影响力也越高。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中被引频次最多的是桑新民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的《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23次),其次是邹志仁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217次)。进一步研究表明,被引频次排在前10的文章中有8篇发表在图书情报类期刊上,其余2篇发表在教育类期刊上,研究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二是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比较;三是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五)作者分析。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二十一

1.纵观毕业生。

(1)一些毕业生缺少综合素质。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时期仅仅掌握了文化课程,而不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面,思维不活跃,缺少动手能力,并且表达能力差,因此难以适应社会。毕业生自身较低的素质跟社会的要求之间的差异性也导致学生难以就业。

(2)滞后的就业观念和太高的就业要求跟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差异性。一些学生依旧希望留在大城市和环境优越的城市。新时期气的就业需要跟毕业生的这种思想存在相悖之处,这造成了一些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纵观用人企业。

(1)太过要求工作经验。一些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加喜欢经验丰富的人才,用人企业的这种要求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2)用人的要求过高,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才。人才是用人企业发展与生存的根本,然而一些企业未能够立足于自身现状,过于注重高学历。

3.纵观高校。

(1)在我国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影响之下,高等教育业已越来越大众化。在没有显著增长的社会人力资源需要的基础上,这种改变的量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

(2)高校缺少有效的就业指导。在学生求职的技巧、方法等方面以及怎样启发学生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教师的指导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3)高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不少高校在扩招之后,硬件和软件装置难以实现要求,缺少师资力量等,这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比较低,进而难以实现企业的需要。

(4)高校设置的专业跟社会的需要不相符合。导致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立足于整体上,毕业生的数量不是非常多,然而从毕业生的专业来讲,存在失衡的结构性矛盾。

4.纵观社会就业环境。

(1)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发达的东部区域有利于毕业生的基就业,然而在西部区域存在大量的岗位缺少大学生。

(2)不合理的就业结构导致明显的供需矛盾。社会总需求和毕业学生总供给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跟高校的迅速发展不协调的体现。

(3)不健全的就业市场和转变的就业模式之间存在矛盾。纵观当今的现状,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健全。

(4)毕业生存在严峻的供需矛盾。每年增多的毕业生数量导致社会用人的供大于求,这导致毕业生难以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毕业生应转变就业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改变就业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对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进行确定。毕业生应当持续地使就业思想更新,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具备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意识,立足于实际情况就业。

(2)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关键性要素是团队意识、专业特长、能力,以及素质等,毕业生想要取得就业中的竞争优势,就务必以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的手段,持续地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以使自身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进而实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高校应符合社会办学的要求以及指导毕业生的就业。

(1)进一步地改革教育,确保设置的专业跟社会的要求相适应。高校需要结合社会的要求,对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针对市场和社会办学。进而对自身的教学知识、专业设置、办学水平、办学模式等进行确定,积极开设社会需求高的专业。

(2)注重指导学生的就业,给毕业生搭建一个好的择业平台。高校应当以座谈、就业咨询、就业讲座课等一系列的方式,指导学生转变就业思想。并且应积极地联系用人企业,从而拓展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渠道。

3.用人企业应根据需求选用人才。

(1)应结合需要对层次不同的毕业生进行引进。用人企业应转变思想理念,根据需求选用人才。层次较低的毕业生是为了对应用操作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而层次较高的毕业生是为了对开发技术和科研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只有适宜地吸引层次不同的毕业生,才可以实现用人企业对层次不同人才的需要。(2)注重储备人才。用人单位需要把握住好的机会,不断地引进毕业大学生,注重储备人才,以实现人才结构的调整。

4.政府应当改革体制,从政策上支持毕业生的就业。

(1)创建以及健全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以共享资源。通过对一系列信息的搜集、筛选,评估,使供需的两方共享资源。有效地体现网络的功能,各个级别的教育和政府部门需要建设就业信息网络。

(2)从政策上给予引导,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偏远区域、中小企业就业,政府应当创造条件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区域的工作。像是提供给毕业生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激励他们去基层就业,以及对标准化与长期性的渠道进行开辟,且强化引导和宣传。此外,还需要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进行健全。总而言之,坚信在整个社会以及毕业生自身的一致努力下,就一定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生难就业这个问题,毕业大学生也一定能够完全地就业。作为我国庞大劳动力与巨大人口队伍的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砖添瓦。

教师伦理道德论文篇二十二

这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入世后市场经济主体及行为的复杂化,新闻媒体中有一个话题日见趋热:市场要不要讲道德?什么样的商业行为才是我们应该提倡和遵行的?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短,大量问题涌现,商业诚信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中国商业伦理的建设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关注。很多学者对此发表意见时均源从西方主流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领域中寻找理论,动辄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等等,本文拟略换思路,讨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是否可寻找些重建现代商业伦理的契机。也许国人于传统文化中能接受和汲取的会更多更深。

一、何谓现代商业伦理?

经济伦理指的是直接调节和规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内在于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其实很广泛,商业伦理对财务数据的准确、合同的遵守、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是很显然的。此外,产品质量、环境影响、知识产权、雇用关系也都是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如果一个公司始终坚持商业伦理,那么其员工会有自豪感,从而会激发出更多的热情与创造性;如果产品始终是可信赖的,最终会获得客户的信任;与供应商的交往也是如此,供应合同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如果能获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合同不完备的问题就能很容易得到解决。当然,有些时候,坚持商业伦理是有代价的,尽管最终会有收益,但长期收益可能是当时无法预见的,这就需要一种勇气。

二、中国传统商业伦理中的可取之处

尽管我国历代君王都有重农抑商的思想,因此我国商业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发展却十分缓慢。甚至长期把商人视为社会底层人物,但正是这样一个阶层在与社会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发展出了很多充满商业智慧的好的商业伦理。略举如下:

1.“诚信为本”、“薄利多销”的企业理念

2.价实、货真、量足、守义的企业伦理道德

传统的企业理念体现在企业道德行为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企业的行为准则;价实,是说的商品价格,历代把“口不二价”作为经营者的美德;货真这是说商品质量。《礼记・王制》云:“布帛精细,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量足,是说商品计量,这里不仅是说商品绝对数量的足量,还指计量单位的统一;守义,是谈经商作风,也是一种企业风尚。中国传统道德观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信义不欺,一诺千金”。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商业伦理发展中所提倡的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其实也和这些思想息息相关。

3.富好行德,周济贫民,捐赠国家的企业传统行为

商业社会中的商品交换行为不应当是无序的,必须有一整套商业伦理原则和规范进行制约。我国商业伦理产生最早,其中最重要的规范就是“勤”、“俭”、“察”。我国古代商业企业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商人的行为而表现出来。乐施于民成为商人的美德。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是商人的道德行为准则。

4.体现着强烈的民族爱国意识,观念文化起主要作用

三、从传统商业伦理中寻找建设现代商业伦理契机

当前西方商业书籍流行极广,中国悠久的商业文化和伦理道德几乎已成被遗忘的对象,甚至完全没有话语权。相关学界和企业界人士应该认识到:加强我国现代商业伦理建设是一个必经阶段。国外的很多管理思想和方法未必一定能完全为我所用。当前最应考虑的一个话题显然应该是如何在现有国际化大背景下,勿忘现有历史资源。不仅是把优秀的传统商业伦理封存在记忆中,或者仅作为讨论谈资。重要的是应考虑如何从可操作层面上探索建立完整现代商业伦理体系的方法和模式。比如政府、企业、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如何引导互动,相关理念的宣传贯彻,文化表达权和话语权应如何树立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贵资源,经过去粗存精,结合现代思想,必将大放异彩。不要忘了我国的传统商业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个大循环,当我们在埋头拜读西方相关著时,西方也在认真学习我们的论语和道德经。

参考文献:

[1]《经济伦理学研究什么》夏伟东《江苏社会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8208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