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下面是一份以项目学习为主的地理教案范例,希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一
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图形。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面在体上”的设计思路。为了形象生动,通过物体给这些图形拍个照片,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努力给学生现实的、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数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用不同颜色的图形纸贴出来的)
哇,好漂亮!是不是给我们的奖品呀?
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想知道新朋友长得什么样?”
“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儿?”
“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爱好?”
……
那大家想和这里的图形交朋友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生说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3、它们长什么样呢?
“长方形是长长的;
正方形是四条边一样长,方方的;
三角形有三个角;
圆没有角圆圆的。”师奖励学生图形,
说得真棒,这个奖品“长方形”送给你。
4、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觑)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木块,用手摸摸它们的面。
“老师、老师,正方形住在这儿。”(师点点头,奖给生一个正方形)
“老师、老师,长方形住在我书的上面。”(师奖给生一个长方形)
……
5、我们给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吗?
“没相机,怎么拍呀?”
师:有铅笔和白纸吗?(师示范了一个)生拿着积木,铅笔、白纸,描了起来,然后剪下来,师启发学生还用印泥印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找到新家后,就把这些图形贴的那些物体的面上。”
墙壁上、门窗上、开关上、钟面上、流动红旗上,水桶上、地面上……点缀了一层。
7、全课小节,并板书课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二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三
新授课。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数数活动。
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一套。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你们会从1数到10吗?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看图数数。
二、激发兴趣。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用数字几表示。
(2)生答有一面国旗,一位老师可以用数字“1”表示。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红旗呀,花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四、请用火柴棒从1摆到10。
五、作业:开心数数。
六、板书:数一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四
1、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
2、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3、会在数射线上比大小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结合生活实际来探求数射线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初步认识数射线及其特点(方向,起点,单位长度)
在数射线上标数、比较数的大小
实物投影仪。
1.两幅树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树。你喜欢哪副图?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他排的整齐呢?
师:我们都喜欢排列的整齐的事物,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排队的时候也要像他们一样排在一条直线上。
(多媒体)出示2副树的图
2.生活中的队列
1.初探数射线的特点(起点,单位长度,方向)
师:你们觉得谁应该排在第一个呢?
(板书:0是起点)
师:0排好了,那接下去的就应该是几?
师:接下去就应该是2了,你们来说说2排在这里好不好?(不好)
师:那你认为应该排在哪里?上来指一指?
师:你能告诉下面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排在这里吗?
师:把2放在这里,看看从0-1,再从1-2,他们每格一样长吗?
师:原来每格应该一样长,
(板书:每格一样)
师:现在数宝宝都整整齐齐的排好了。看,谁来了?(11)
师:11说,我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你们觉得应该把它放在哪里?
师:好的,我把这根线延长,把11放在10的后面。这样行吗?
师: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符号,用箭头来表示,这个箭头就表示往右还有好多数宝宝。而且你们仔细观察,这条直线上,起点是0,从0往右数,越数越大。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数射线。
生齐读数射线。
(板书:数射线)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数射线,谁能说说看它有什么特点吗?(同桌讨论各自观点)
同桌讨论,交流汇报
师小结,齐读板书
2.巩固练习判断,哪些是完整的数射线?用手势表示。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1 2 3 4 5 6 7 8
(3)1 2 3 4 5 6 7 8 9 10
(4)0 2 4 6 8 10
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数射线上每一个间隔都是相等的,数射线上不但要
有起点“0”,还要有正方向(用箭头表示)。
学会标数
送数宝宝回家
师:这些数宝宝都迷路了,他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不能帮忙找找看啊?
找邻居
师:看着这条数射线,你能知道他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吗?
(练习:___, 6 , ___ ___ , 3 , ___ 4 , ___ , ___ ___ , ___ , 2 想一想,看一看,用数射线来验证)
动物跳远比赛
1、小熊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熊猫从起点起向前跳,一格一跳,跳三下,成绩是3)
2、小兔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兔从起点起向前跳,2格一跳,跳4次,成绩是8)
3、小袋鼠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袋鼠也是从起点起向前跳,3格一跳,跳3次,成绩是9)
学会比大小
起点相同,比较大小
比一比,谁跳得最远。
(1)小兔: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老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袋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跳得最远
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要注意小动物们的起跳点不同,所以不能光从跳到哪一点
来判断。可以通过数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看数射线比较图形大小
(师小结:数射线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
巩固练习
看数射线,比7小的数有哪些?比2大的数有哪些?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步导学第22页
数射线
0是起点
每格一样
是正方向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五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4+2=6。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4+2=66-2=4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6-3=3。
(三)猜数“1”和“5”
1+5=65+1=66-1=5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五)小结。
三、活动三:口算抢答。
3+4=7-4=7-3=7-5=1+6=2+5=。
6-3=7-1=7-7=4+2=3+3=1+5=。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六
教学内容:1——2页
教学目标: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品教育。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让儿童在数数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老师这里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图,你们还想不想看看?
学生观察:这所校园有些什馍?同学们在干什麽?
观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0]
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原来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到处有数学。
课后记:
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让儿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能认识、读、写10以内的数,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会用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交流。
2、让儿童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在比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过程中,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初步体验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计算过程。
4、注意数字,符号。算式的规范书写,培养儿童认真看,认真算,认真写的良好习惯。
5、-让儿童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的经验与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22课时
1、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4——5页1——5的认识例1——例3
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培养良好的习惯
3、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二、教学例1
(1)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
(3)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
(1)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
(2)老师指圆,学生说数,
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
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
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
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
1、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
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
3、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
4、教学在田字格里面规范书写
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
(3)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
三、课堂活动
1、6页1,写数
2、6页3,圈一圈,写一写。
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
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2页1、2
课后记:
第三课时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正确书写0
5、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一、谈话引入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老师示范书写0
2、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8页1——2
2、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老师: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依次多1,从右往左,依次少1
3、12页3
课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9页比较大小,例1——例2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正确使用
3、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
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你能用那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
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较多少。
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
怎样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们要学会一个一个对着摆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花和蜜蜂,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2、比较多与少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蜻蜓和蜜蜂,你发现了什麽?
3、观察讨论
4〉33〈4,你发现了什麽?
小结: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儿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一样,你会吗?
练习:(1)摆3个圆,5个三角形,比较大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七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略)。
四、完成课外作业。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作为基础,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方法经验。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对竖式已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问题,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挂图、气球图片、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前安排学生唱《赶海的小姑娘)
刚才,小朋友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给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曲讲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伴随海浪的声音,出示情景图,同时揭示课题:赶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沙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5)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直接数出来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立即解决,如3、4、5题。教师板书1、2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1、探究:
引导引导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验证一下得数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先把两个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一位数相加。)
(2)先算26+10=36,再算36+2=38。
(3)先算26+2=28,再算28+10=38(:先把12分成10和2,再计算。)
(4)摆小棒: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然后一数,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5)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先让学生边说边拨,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拨珠并解释结果。)
是38(让学生边说教师边写,要强调列竖式时的注意事项)
3、: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给与适当与鼓励。
(二)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1、探究: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2、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已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算法:
(1)先算20+10=30,3+1=4,再算30+4=34。
(2)拨计数器(边拨边说):先拨2个十,3个一,表示23,再拨1个十,1个一,表示加11,一看就是34。
(3)摆小棒计算(边摆边说)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竖式计算方法。对竖式稍作后)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34+13?52+27=?)
师:(指黑板上的四学生说出得数后,让学生列竖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
3、:
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四个竖式,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为什么26+12中的2和1对齐?引导学生得出:因为计算时要把两个整十数加起来,两个一位数加起来,所以十位对齐,个位对齐。
师:说的真好。概括起来就是“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在这一环节中,教材只通过一个例子就作了,不符合学生学生认知规律,而要通过多个例子才能作出,因而以上教学对此作了改变,利用四个竖式作概括]。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小壁虎找尾巴。
师:赶海的小朋友在海边玩够了,就提着小桶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们遇见了几只断尾巴的小壁虎.看,多可爱的小壁虎,它们的尾巴哪里去了呢?你能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尾巴吗?(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展示看看?(让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并有选择的让学生表达计算过程。)
师:在找尾巴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这条尾巴找到它的身子吗?(引导学生找出得数是43的一些加法算式,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练习量,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收集信息。
上一节课我们随着赶海的小姑娘到了海边,见到了许多可爱的小虾小螃蟹,还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幅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挂图,让学生观察,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
师:谁能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听听?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梳理故事:森林里住着小刺猾一家人,有一天,剌猾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堆又大又红的草莓,剌猾哥哥高兴极了,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哥哥一下运回了32个草莓,妹妹运回了24个草莓.......
(在这个环节中,力图使数学与语文学科相互融合,创设一种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编故事时,可由大家互相补充一个人哪怕只说一句话也应予以肯定,尽可能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哥哥和妹妹一共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2)哥哥比妹妹多运回了几个草莓?
(3)妹妹比哥哥少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4)为什么哥哥运的多,妹妹运的少?
(老师板书问题1,对于问题2、3可允许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放进47页的“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对于问题4可立即解决。)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有的放进了“问题口袋”里,现在咱们来解决“一共运了多少个草莓?”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二、摘气球
1、师:(把自主练习第2题、第4题做成气球图片,一边往黑板上贴一边说)刚才,小朋友把老师带来得两幅画编成了非常精彩的数学故事。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气球,小朋友看多美啊!有红的、黄的、蓝的、还有绿的,你想得到吗?要得到它们可不容易,得付出你的劳动才行。下面请组长摘气球,只要你能算出后面的题,这气球就是你们组的了。
(小组长摘气球:算出后面的题并说出算法。其余学生。)
师:大家都想得到气球吧?不要急,人人都会有的。下面请小组长揭开小气球,让组里的小朋友算后面的题,谁算对了就把小气球奖给谁。(小组活动,老师巡视,注意算法交流)
三、商店购物
师:小朋友们都从组长那里得到了奖品。现在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出示第6题挂图,挂图中增加第7题中的三角板图片一套。)
师:商店里有什么?它们的价格是多少?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两种物品,并算出需要多少钱.
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1)我最喜欢彩笔和小狗,需要36元。算式是25+11=36。
(2)我最喜欢文具盒和蛋糕,需要22元。算式是14+8=22。
(3)我需要25元。
(此时可以让其他学生猜这位同学最喜欢的物品)
师:那就赶快从你桌上的信封里拿出图片来摆一摆吧!
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学会了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了讲故事,知道了要认真听别人说话。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不少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为你们取得进步感到高兴!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
本课时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利用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
1、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 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一)、游戏感知规律。
1、师:上课之前,先贴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奖品智慧花吧。老师要把它奖给善于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和学习快乐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吗?(有)哇,盒子里有好多呀!
老师贴两朵花。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
你猜老师接着会贴什么颜色的智慧花?(生猜师贴)你猜对了吗?
2、再猜、再贴;再猜、再贴。预设学生一定会越猜越准。追问学生原因。
3、师边与孩子一起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分组的虚线。红、黄,又是红、黄,还是红黄。
师揭示课题:像红黄这样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跟老师学读一遍)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齐读:找规律。
(二)探究发现规律
第一次探究:找一找
(出示课件主题图)
1、师:一群小学生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
2、师: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同桌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得多。
3、汇报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
(生说到哪种事物便点击课件使之放大)
(1)我发现小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
(2)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
(4)我发现小朋友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
4、师:我们找出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队伍它们排列的规律。像灯笼的一紫一红、小花的一绿一红、彩旗的一红一黄、小朋友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一黄一蓝,我们都把它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
当我们找图形排列的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后面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齐读)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第二次探究:摆一摆
摆学具
师:小朋友找规律找的很不错,老师摆一个规律看谁能接着摆(摆例2第一个规律)。啊!你们真厉害,我再来一个(摆例2第二个规律)。
师:来,告诉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
师问:你们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摆的吗?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同时发现图形既可以从形状上找排列规律,还可以从颜色上找排列规律。
第三次探究:涂一涂
师:孩子们,还能用我们灵巧的小手涂出漂亮的颜色吗?小朋友们翻书89页看例3,独立完成涂色,教师注意订正。把学生涂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追问这样涂的原因,并表扬涂得漂亮的同学!
师:有些同学涂得真漂亮,看谁涂得又对又漂亮。(完成89页的“做一做”)
第四次探究:练一练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谁找能找出生活的规律吗?(出示练习一)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来一个呢!好的,来一个难点看谁能战胜。(出示例3)
(三)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吧!(出示练习)
师: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除了老师说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吗? 今天晚上“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下节课汇报自己找到的规律。看谁能找到生活的规律,成为小小发现家。
(四)活动总结。
师:是呀,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我们生活中的规律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小朋友回家再去找找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学会分类方法。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
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1~10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一
做个加法表。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1、整理加法表。
讨论写卡片。
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4
这个加法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对,想一想第二列往下写哪个算式呢?
学生可能猜测: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9+0,8+1……
师:按课前划分的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仿照这个开始整理,完成这个表格吧!
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可能发现:
横着看第一排算式都是加0,第二排都是加1,第三排都是加2……
竖着看第一列算式得数是10,第二列算式的得数是9,第三列算式的得数是8……
从右上到左下斜着看,每个算式的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算式多1,得数比前一个算式多1。
每一个算式的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就增加1,算式的得数相等。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来整理减法算式,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二
教学要求:
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讨论、解决问题
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
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
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
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三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
新知识点:
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别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教学要求: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如何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认识平面图形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平面图形的拼组
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新知识点:
1、 十几减9的口算。
2、 十几减8、7、6的口算。
3、 十几减5、4、3、2的口算。
4、 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
1、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 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
1、 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 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发展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实际是把老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4、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达到熟练、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是到学期结束时逐步达到的,到那时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根据学生特点,多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小猫钓鱼”和“蜜蜂采蜜”等方法进行练习,在玩中学、玩中练,运用激励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5、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四
数学在我们平常人眼里都是一门难学的科目,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借鉴!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复习:
1、把下列图形或图案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 2 3 4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2、教师出示风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风车)
3、你们喜欢风车吗 ?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钉、小棒、纸)你知道风车的风叶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吗?(正方形)
1、你们说的很对,做风车的风叶需要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已经和我们见过面,是个老朋友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这节课我们继续约会这些老朋友,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
2、请大家拿起一张神奇的长方形纸,像老师这样指一指上边。谁知道和上边相对的`变在哪里?对了,我们边指边说下边。我们可以说上边下边叫对边。
(用尺量、用绳量、对折)我们选择一种方法来证明一下。这样上下对折,发现了什么?(上下对边一样长、上下对边相等、上下对边完全重合)
4、请你观察长方形里还有另外一组对边吗?(有,左右对边)凭你的观察,左右对边的长短怎么样?(相等、长短一样)现在我们有没有方法证明左右对边相等?一起来像这样左右对折,发现了什么?(左右对边一样长、左右对边相等、左右对边完全重合)
5、 通刚才两次对折,我们可以概括地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遍我们动手验证的结果。(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对折。学生边说边做动作)请你上来做老师的合作伙伴。看看这个角和这个角叫对角,我们这样折这叫沿对角线对折。看,还有另外一对对角,再沿对角线对折,你发现了什么?(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遍我们动手验证的结果。(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7、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折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变成了4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正方形变成了4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
也就是说,一个图形可以变成很多个同样的其他图形。
8、请同学们再拿出一张神奇的长方形纸,谁有办法把它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把一条短边和一条长边重合)右边多出来一个什么图形?
(长方形)轻轻地剪掉长方形。看,神奇的长方形纸里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利用刚才的经验,把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又变成了什么?
(四个小的三角形)
很好。请小朋友把手放好,摸摸耳朵仔细听,小手放好看老师。(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刚才我们用一张神奇的长方形指变成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又把正方形指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小三角形,等一下又要用剪刀轻轻剪开。剪的时候注意,这里有一个中心点,减的时候不能剪刀中心点,剪出三角形边的一大半就可以了。然后拿起三角形的一个角往里捏,留下一个角再往里捏……,看看做成了什么?(风车)
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你的风车,如果有困难同桌帮忙做一下。
快让你的风车转动起来吧!观察风车转动时是什么图形?(圆形)
9、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做风车的过程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原来啊,图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想知道图形中跟多的秘密吗?我们一起快乐的摆一摆吧!收好风车,下课时装饰教室。
10、你想玩拼图吗?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请拿出学具盒里的长方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图形?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用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拿出正方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图形?
用相同大小的4个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拿出三角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图形?
小组合作,用4个 三角形卡片, 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用9个三角形卡片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你能用一个圆剪出一个正方形吗?
你能用多少根小棒拼出这些图形?
(展示学生拼组作品)同学们的想法真多,你们真棒!
1、接下来我们来变个魔术吧!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到28页,看做一做。
你会用一个圆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请小小魔术师们动动脑筋,按照书上的步骤剪一剪。指生边说边做,说明每一步图形的变化。
(把圆形对折,变成两个半圆形,再对折,变成四个扇形,在扇形两边的端点描出点,连成线,减下去就变成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们真是太聪明了!
2、哎呀,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我想用两种颜色的三角形拼成一幅漂亮的装饰画,可是我对自己设计的图案不太满意。
你们愿意帮助设计一些漂亮的团吗?
拼图比赛
(出示29页第1题)学生动手拼图形。互相交流欣赏,展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拼组,同学们学的很投入,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拼成的图案,你们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展示七巧板拼图)
用正方形纸设计地砖铺成图案,比一比谁拼出的图案又多又漂亮!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五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师讲授的顺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和记忆“”和“”。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课件,猴子、梨、桃、香蕉图片,三种符号图片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回顾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1~5)
2、小猴欢欢今天过生日,它邀请了2位好朋友一起参加生日派对,欢欢的爸爸、妈妈帮它们准备了很多好水果,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二)激发兴趣,类比迁移
1、认识关系符号
(1)教学“=”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将3和3一样多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等于3)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2)教学“”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
2、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4)辨析: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小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出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或“=”连接。教师演示游戏玩法。教师出示5和3,学生选择“”摆在两个数中间。
(2)同学之间进行游戏,一人出题,其余人摆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六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
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一、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七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 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 确地读、写整万数。
2、在教学中,设置合作学习的情景,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 作、探索学习。
3、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 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 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 数的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4、在情景导入中渗透德育,通过学生欣赏神舟 6 号视频,树 立学生要努力学习知识的信心,在认数的困难,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 数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学过程:
出示(神舟 6 号视频)
同学们,看了神舟 6 号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想成为一名宇航 腾燕 员到太空探索它的秘密吗? (想) 想成为宇航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 还要有较硬的知识。那我们就从现在努力学习吧!
神舟 6 号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据, “神舟 6 号在太空飞行了 115 小时,绕地球 77 圈,行程 3250000 千米。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有困难吗?哦!3250000 不会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数。
1、认识万级计数单位。
师: 同学们, 我们在前面学习过那些计数单位? (从左往右板书: 万 千 百 十 个)
它们相邻间的进率是多少?(10)也就是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 是一百;
师:今天,我们就从最高位的万继续往下数,同桌合作拨一拨, 会有什么发现?。
(1)在万位上一万一万地再往下数,一万、二万、……九万、十 万。
万位上拨了十颗珠,表示多少个十万?可以这样表示吗?(不 能)应该去掉万位上的十颗珠,在十万位上拨一颗珠, (为什么要这 样呢?因为,相邻间的计数单位进率是 10.)十万位上一颗珠表示多 少?表示十万。 (板书:十万) 。
(2)10 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的在数下去,又发现 10 个十万 是一百万。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 (板书:百万)
(3)10 个十万是一百万。如果百万位上拨了 10 颗珠呢?学生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又得到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板书: 千万)
2、今天,我们又学习哪些计数单位?(从右往左 万 百万 十万 万)
练习:读出下面的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写数。
五万 写作:50000( 为什么这样写?因为万位上是 5,个、 十、百、千位上没有,要写 0 占位。 )
百一十六万 一千五百八十二万 (小组合作,并汇报。 ) (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一些数有什么特点?同桌先互相说一 说,在汇报。 )
3、像这样的整万数,在生活中有很多。我国 20xx 年茶叶、甘 蔗、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个、十、百、千位上都是 板书:千 (出示茶叶的 ppt)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写数。 (77 个万是 770000) 引导学生说一说:多少个万是多少。 (出示甘蔗、油菜籽的 ppt) 引导 学生完成。
4、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 按照我国对计数的习惯, 从右边数起, 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 位、十位、百位、千位,它们属于个级(板书:个级) 。
今天,我 们又认识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它们属于万级, (板 书:万级)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
1、读一读,比一比。
85 和 850000 850 和 8500000 8500和 85000000
可以先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再交流,读的时候有什么好的建议? (可在后面 4 个 0 前面加一短竖, 这样就可以使个级和万级区分得更 清楚。 ) 说说两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看上去,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多 了 4 个 0;读的时候后面的数要再前面数的基础上多读一个计数单位 “万”)
2、第 2 题。独立在书上完成,展示汇报。
3、第 1 题。读数感受整万数。
今天你在整万数的读、写中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整万数的读、写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篇十八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一)情境导入
生:左右。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说,上下楼梯应该从哪边走啊?
生:右边
师:我们这节课就开始学习左右。现在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应该从哪边走啊?(展示图片)。
(学生指出从哪边走,指对的给予表扬,指错了请其他同学再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举起左手,认识一下左手,再举起右手,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左手和右手有什么区别(请同学单独说)
引导学生说出左手和右手手指的顺序不同。
(二)活动中感知,认识左和右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我们思考一下,我们的两只小手平时用来做什么呢?
生:右手写字、吃饭,左手压书。
师:左右手师一对好朋友,它们配合起来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你身上还有这样的“左”和“右”的好朋友吗?快来找一找。
生:左腿和右腿,左眼和右眼,左脚和右脚等等。
师:大家说的很对,下面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请几位同学到台前来做游戏,他们要听老师说的话做动作,大家看看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不对,错的最多的同学,我们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开始
师: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请表演错误最多的同学表演节目)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几位同学,从前往后说他是第几人,从左往右数他是第几人。
老师先做一次示范,再让学生起来说。
师:出示一张和教室座位一样的图片,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图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请几位同学找出自己的位置。
数学书p12第4题。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一共学习了几个位置。
《左右》教学反思
《左右》这节课,我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游戏活动。学生始终在老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的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特点,转化为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教学活动。
二、游戏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这节课中,我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增强成功感,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和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掌握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些同学对新知识的掌握还不够。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这方面我会更加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29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