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专业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12:31:17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专业18篇)
时间:2023-11-06 12:31:17     小编:飞雪

别人的欢笑,是对你付出的肯定;总结要突出重点,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参考提供的相关素材。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一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二

朝阳湖学校邹玲。

教学目标:

1、复习8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er,能区分ei、ie和ui、iu的发音和字形。

2、能熟练地掌握声母与复韵母相拼的音节。

3、完成书上的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仪、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带领学生闯关。

(一)比一比,记一记。

1、出示复韵母卡,抽学生读。学生读一张,老师往黑板上贴一张卡片。

2、请孩子们找一找,哪些复韵母长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齐读复韵母ei、ie和ui、iu。

4、师总结过渡: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二)画一画,连一连。

1、“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智慧树,我们的智慧娃娃也赶来给大家带路了,由于走地匆忙,他连自己的身上的几个器官都忘带了,请孩子们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带的器官是什么。”师在黑板上贴出音节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学生拼一拼音节。

3、请学生在书上将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头发画上去,并将这些器官和对应的音节用直线连起来。师巡视指导。

4、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5、与学生一起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帮智慧娃娃带来了他的器官,他为了感谢我们,决定带我们一起闯过第三关。

(三)读一读。

1、投影出示第二题的词语。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读一读。

3、检查认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师总结过渡:恭喜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三关,下面进入最后一关。

(四)把字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投影出示第四题的生字,让学生自由认读。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读,并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音节卡,抽学生拼读,并将音节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书上第四题的练习,老师先示范第一个字的做法。

5、师巡视指导,在投影上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真棒!闯过了最后一关,智慧树出来了,孩子们请摘果子吃吧!

三、游戏: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树,抽学生上台摘果子:把会拼的音节摘下来,教全班孩子读一读。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三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13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一、导入。

在宋代有一个人叫范成大,与尤、杨万里、陆游合称“四大家”。他很有才气,多次做官,他常常写一些描写农村风俗的诗。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带农忙的时候,他来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黄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麦也到了扬花授粉的阶段,油菜花多数都已经谢了,可是却不见人影,原来人们在大忙的季节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飞过。看到了此情此景,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夏日》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一)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诗中的意思。汇报。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重点讲肥、稀、惟、蛱、篱。

3、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梅:形声字,可用拆字法识记。木﹢每=梅。

1、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味酸。2、梅花。3、梅的果实,本课取此意。

杏:会意字,指一种果子,即杏子。杏子是一种果树,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所以木下加个“口”。

肥:会意字。从肉,从巴。肉作偏旁变写为月。本义指胖,左“月”是肉的变写,右“巴”像一低头坐睡的人形。可灵活识记为:懒人整天吃了就低头坐着打瞌睡,所以肉很肥。引申为土地富饶、肥沃。

字谜:月儿长尾巴,胖得像猪娃;庄稼一枝花,全靠他当家。

麦:字谜“春夏交替”。“下面折文脚,上面王出头;此物获丰收,餐餐吃馒头”

采:爪字头儿。

菜:字谜:采草而非草,每餐离不了。

一种植物(草字头)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这当然是“菜”了。比较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色彩,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来用脚踩,加上草头就是菜。

无:字谜“天脚下拐弯”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处理课后练习。

1、连一连。

2、读一读。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3、写一写。先读后写。

4、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针对学生反义词的训练。

5、背一背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三、作业。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复习8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er,能区分ei、ie和ui、iu的发音和字形。

2、能熟练地掌握声母与复韵母相拼的音节。

3、完成书上的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仪、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带领学生闯关

(一)比一比,记一记。

1、出示复韵母卡,抽学生读。学生读一张,老师往黑板上贴一张卡片。

2、请孩子们找一找,哪些复韵母长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齐读复韵母ei、ie和ui、iu。

4、师总结过渡: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二)画一画,连一连。

1、“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智慧树,我们的智慧娃娃也赶来给大家带路了,由于走地匆忙,他连自己的身上的`几个器官都忘带了,请孩子们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带的器官是什么。”师在黑板上贴出音节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学生拼一拼音节。

3、请学生在书上将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头发画上去,并将这些器官和对应的音节用直线连起来。师巡视指导。

4、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5、与学生一起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帮智慧娃娃带来了他的器官,他为了感谢我们,决定带我们一起闯过第三关。

(三)读一读。

1、投影出示第二题的词语。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读一读。

3、检查认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师总结过渡:恭喜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三关,下面进入最后一关。

(四)把字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投影出示第四题的生字,让学生自由认读。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读,并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音节卡,抽学生拼读,并将音节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书上第四题的练习,老师先示范第一个字的做法。

5、师巡视指导,在投影上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真棒!闯过了最后一关,智慧树出来了,孩子们请摘果子吃吧!

三、游戏: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树,抽学生上台摘果子:把会拼的音节摘下来,教全班孩子读一读。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五

1.用心观察游戏过程,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技巧。

1.用心观察游戏过程,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技巧。

1课时。

一、图片激趣,谈话导入。

学生自由畅谈。(出示各种游戏图片)。

导入新课:今天一起来说说做游戏的事情。

二、互动交流。

1.交际指导:

(1)明确一种游戏的游戏过程,并能说出来。

(2)可以自由做同学们所说的游戏。

2.观察图片:

(1)这是什么游戏呢?

(2)预设:贴鼻子。

(3)你观察到了什么?

(4)他们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试着说一说,做一做。

3.提出交际要求:

(1)分小组进行;

(2)每个小组在进行中要开展“说游戏”和“做游戏”的练习。

(3)学生自由表述。

4.大家讨论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我的练场。

1.练习话题:老鹰捉小鸡。

2.练习话题:丢手绢。

3.练习话题:跳绳。

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4.展示交流:边讲游戏,边做游戏。可以帮助同学了解游戏规则,一起做游戏。

5.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和同学一起表演做游戏,边讲解边游戏。

6.我的分享:

进行做游戏练习:

(1)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体会合作。

四、课堂交流。

1.我的发言:

(1)想:想一想做什么游戏。

(2)说:说一说游戏规则和游戏内容。

(3)做:按着游戏规则来做游戏,体会游戏中的快乐。

(4)要介绍自己是谁。

2.进行练习——做游戏。

3.说话展示: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游戏过程,有的说,有的做。

4.我的:

这次口语交际需要我们:

(1)遵守游戏规则,懂得游戏过程。

(2)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说一说游戏的.过程和规则。

(3)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和游戏的快乐。

五、结束语。

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做游戏是童年里快乐的过程,让我们在游戏中感悟童年,感受成长与快乐吧!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要求:

1、复习本单元生字,积累词语。

2、能规范、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3、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不同用法和语气。

4、在有趣的儿歌中体会语言的美,在教材创设的生动情境中自主识字。

重点难点:写字与积累词语,感知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认读足字旁、提手旁、日字旁和目字旁,认读相关的生字,分析结构。

2、补充带有这些偏旁的其他生字。

3、教师补充另外的偏旁,让学生举例。

二、你还认识我吗。

1、同桌互读词语,小组教读词语。

2、找出词语排列的规律,试着举例。

3、汇报交流:

(1)指读词语,集体评议.

(2)找规律,举例子(三字词,四字词,五字词)。

三、读读想想。

1、自读,说说这些标点符号像什么。

2、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标点符号的句子,试着读读,注意读出语气。

3、汇报交流:指名朗读,评价,总结。

4、试着练习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说话写话。

四、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己拼读。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分节抽读,正音。

4、师生合作背诵儿歌。

五、练一练。

1、认读生字:干、巾、本、禾、果、虫。

2、引导学生这些生字找出关键笔画(主笔)——竖笔的书写位置。

3、示范书写,学生摹写。

4、评价交流。

六、试一试——自主识字园地。

1、自己认读,记载数据。

2、同桌互读,然后计数。

3、全班汇报交流(摘苹果练习),然后自己认读计数。

4、总结:在生活中识字。

七、安全教育一分钟。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七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带壳花生)因为它特别香,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吃它。其实不仅我们喜欢,小松鼠也很喜欢吃它。有一次,小松鼠发现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可是它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读音)(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文字。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置疑:哪些发音有困难?

4.根据学生提出的难读字,及本课的生字,出示带音节词卡。(指名三个各读一遍,老师注意纠正,然后由一个人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识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领读。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说一说记字方法。

5.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再次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

2.同学们按字的结构给字分类。

3.分类指导书写。

4.同桌互查,交流写字心得。

(五)总结。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八

课文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小动物们往小河里倒垃圾,弄脏了小河;后来在小鸟的启发下,不再往小河里倒垃圾,结果小河又变清了。小河的变化和小动物们的行为紧紧相连,由此告诉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人人从自己做起,我们才会有整洁、美好的家园。文章以一些小动物前后行为的变化,导致小溪水的变化作为线索,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学生刚开学就接受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环保意识教强。文章通过小溪水与小动物们前后不同的表现,让学生再次接受了一次环保的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病、清、扔、丢、变、黑、自、己”等8个生字。学习笔画“横折折折钩”,认识“疒”,能描写“扔、病、自、己”四个汉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读准带有轻声的词语“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积累这些词语;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

3、知道不随便扔垃圾是一种好习惯,培养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并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部首“疒”。能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生字:“生、病”,学习生字:“病”。

交流: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怎么会生病的?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童话故事:小溪生病了(出示课题后,指名读、齐读)。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媒体出示配有小溪动画的课文录音。思考:你喜欢这条小溪吗?为什么?(清澈见底,清凌凌,清清的,绿绿的)。

2、出示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指名开火车读,齐读。

学习生字“清”。

过渡:过了些日子,小溪变成什么样了呢?

3、出示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学习生字“变、黑”。

过渡:最后,小溪又变成什么样了?

4、出示句子:“又过了些日子,小溪病好了。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它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窝……”指名读,分组读。

5、溪水怎么会发生变化的?读读课文第2、4、5节,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1)学习生字:“扔、丢”。

(2)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折钩”,边读边书空。指导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小溪水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4)“你们自己就是医生。”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后,读读这3节。

6、齐读全文。分角色读,描写小溪生病前后变化的句子。

三、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小溪的病好了,它会对小动物说些什么呢?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评一评:谁说得清楚、连贯。

四、游戏巩固,知道写字。

1、游戏巩固认读生字:听音取卡片。

2、读词语:“看病、清清的、扔下、自在、自己、变黑”。

3、写字。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九

这是一个开放的单元。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化与融合,记录了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地名命名的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其他多种形式命名。

同学们对道路名称比较熟悉,但对于祖国的地理知识比较匮乏,课外书读得不多。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同学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同学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身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掌握更多的有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由同学先查找资料,以备上课使用。课堂上通过互相交流,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在我们学校和家庭的周围,有许多有趣新颖的地方,它们有的折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变化,有的对应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出示:丁丁家乡的地图

1、小组讨论:你发现青岛的地名有什么特点?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

2、交流:

如:中山路 鲁迅公园 这是人的名字

香港路 哈尔滨路 北京路 上海路等,这些是城市的'名字

八达峡 团岛 小鱼山等这是地理的名称

1、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收集了不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地名,现在我们将这些地名进行分类:

含有方位词的:

表示颜色的词:

含有和水有关的词:

含有地方特产名称:

人名:

姓氏:

2、你还知道特别命名的城市的名字和外国城市的名字吗?

3、你在收集、介绍城市名字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样解决的呢?

安排作业

预习初显身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地名里的学问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一个地名游艺会。

教师要参与到同学中,可以设计以下的形式:

1、猜城市名

金银铜铁

倾盆大雨

四季温暖

风平浪静

双喜临门

飞流直下三千尺

天无三日晴

水边人家

两个胖子睡一头

戈壁滩

2、找一找诗中的地名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今在江苏扬州市城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3、抢答,说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

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说出带“海”字的三个城市名。

4、填成语,组地名

至高无____ ____底捞月

人定胜____ ____落石出

语重心____ ____暖花开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一

一、导入:

出示乌鸦头饰,问:这是谁?有谁认识它,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吧!

板题:乌鸦喝水。

问:看着课题,你知道课文会讲一件什么事吗?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认字:

1.出示带拼音要认的字,指名读。

2.同桌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

3.汇报记字方法,强调形近字的区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开火车读。

5.齐读。

6.认读生词。

(二)检查读文。

1.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同桌检查自然段序号标记是否正确。

2.指名段读,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三、指导写字:

1.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要写的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2.分类指导。

3.书写展示。

四、总结。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笑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经常看《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动物的小笑话。

1.讲述《小白兔和蚂蚁》这个小笑话,还可以结合自制动画片让学生欣赏这个小笑话。

2.学生间交流小笑话的可笑之处。

3.指名汇报你为什么笑?你觉得什么地方让你笑?帮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了解故事中两种动物的特征。

4.自读笑话《小白兔和蚂蚁》,体会小动物的语言,读出感觉。二、自读感知学习知识窗:

动物王国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走近黑猩猩,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学习知识窗《有趣的实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有趣的实验》这篇小短文。

2.有趣的实验指的是什么实验?有趣在什么地方?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3.小组间交流学习心得。

三、师生交流学习查字典:

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学得认真,说得准确,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词或句子吗?(全班交流。学生如果有,就请同学们谈谈是怎么弄明白的。再导入今天学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明白意思的字,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导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用一个游戏的方式进行,学生举例说一个字,教师借助字典就很快说出这个字的意思,多说几个字,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方法好,把学生查字典的兴趣激发起来。

2.自主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老师是怎么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上查字典的方法,结合手中的字典明确查字的过程。

3.交流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请小组推荐查得好的学生到前面交流演示查的过程,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确音序查字典的关键步骤。

4.强化练习查字典的方法:进行小竞赛,选拔班级查字典的高手,评出小状元。鼓励学生回家继续练习。

四、激励鼓舞学习名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表现令人非常满意,老师送你们两句名人名言:

1.出示名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袁枚。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弗郎士(法国)。

2.谈学习感受和对名言的理解。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言。

4.学会收集和积累名言。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三

板书设计。

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时间:年月日。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四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五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六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七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大海》的课件。看了片子,你想说什么?

2、激趣导入:大海真美呀!今天,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海边玩玩?

3、出示课题。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组词。

3、检查学习效果。

4、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认生字。

5、组织学生开火车认字。

6、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内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用铅笔做上记号。

2、教师板书:大海、沙滩、浪花、海螺、贝壳、小娃娃。

3、自由、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白、的、又、和,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请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及笔顺。师范写。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朗读课文。

1、复习认字。

2、做游戏,识字。

3、比赛组词。

4、齐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课文,课文描写的大海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样子?

2、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3、朗读指导:课文的语句非常优美,读出轻松、活泼、愉快的语气来。

4、小组展示读。

5、边听边欣赏。

三、再读课文,加强训练。

1、组织女生赛读第一段。

2、自由练习:大海、蓝蓝的,沙滩、黄黄的……。

3、自由练读第二段。

4、谁来品评最后一段。

5、评读。

四、积累短语,拓展练习。

1、出示课后,“说一说”,请学生先自己说,再全班交流。

2、拓展练习:填一填。

()的大海。

()的沙滩。

小小的()。

彩色的()。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篇十八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

两只小狮子》2课时。

小伙伴》2课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33965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