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果你正在编写教案,以下是一些教案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一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结合课件)。
(一)导入语(屏显“嫦娥奔月”图和“万户飞天”图)。
(二)自主学习(屏幕显示)依据自主学习原则。
1、了解通讯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2)完整性。(3)评论性。
目的:了解通讯自身的特点。方法:边读边划。
2、词语积累(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耸入云天扭转乾坤一鼓作气不同凡响。
翌年横亘酝酿尘封。
方法: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三)合作学习-----教师质疑,学生讨论。依据合作学习原则。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屏幕显示)。
目的: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2)梳理主体部分: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情感目标)。
(3)综合全文,理解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双重含义(屏幕显示)。
(四)分析与探究依据探究学习原则。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2)谈谈本文的结构特。(屏幕显示)。
目的: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
目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本文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很清楚,是大家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三、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2.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过,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四、分析与探究。
1.【提问】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
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
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三
三、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
2、能力目标:继续学习新闻的写作特色和方法,学习拟定标题和撰写导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大事,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使之树立为祖国繁荣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获取有用信息;。
2、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时事政治,培养其多读报纸,增长见闻的好习惯。
五、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背景材料占导主体地位,首尾圆合型结构;。
2、初步学习撰写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的模仿与创新。
六、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整合法、引导法。
七、教具:彩图系列《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神六”双雄》、《太空风光》。
八、教学课型:略读、导读课。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远古时期的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屈原的仰望宇宙发天问,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闻名中外的“爱国飞行师“冯如……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边讲解边展示彩图,让学生轮流传阅)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梦想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有幸了解到这个历程,解开先前的种种疑惑。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天”历程。
(二)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时间为线索,特点为“时间为经,事件为纬”)。
航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激励中国也立项研究;。
1958年,毛泽东提出“人造卫星”计划,专家学者制定发展规划方案;。
天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关键)。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
大1980年,返回式卫星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1986年,“863”计划出台。
事1992年,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神舟系列(一至四号)”成功飞天。
记20,“神五”成功飞天,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干净利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锦上添花)。
(三)情感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我们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以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明确:“我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航天员……。
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四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语文必修“沟通与应用”板块中的一篇通讯。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新闻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外,还有生动性、完整性和评论性的特点。本课从“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史,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使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写法。课文的结构简单,它不但具备新闻的基本结构特点,而且还有首尾圆合型的结构特色,要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结合课件)。
(一)导入语(屏显“嫦娥奔月”图和“万户飞天”图)。
(二)自主学习(屏幕显示)。
1、了解通讯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2)完整性。(3)评论性。
目的:了解通讯自身的特点。方法:边读边划。
2、词语积累(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耸入云天扭转乾坤一鼓作气不同凡响。
翌年横亘酝酿尘封。
方法: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三)合作学习-----教师质疑,学生讨论。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屏幕显示)。
目的: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2)梳理主体部分: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情感目标)。
(3)综合全文,理解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双重含义(屏幕显示)。
(四)分析与探究。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2)谈谈本文的结构特。(屏幕显示)。
目的: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
目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本文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很清楚,是大家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五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结合课件)。
(一)导入语(屏显“嫦娥奔月”图和“万户飞天”图)。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1.了解通讯。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目的:了解通讯自身的特点。
方法:边读边划。
2.词语积累(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耸入云天扭转乾坤一鼓作气不同凡响。
翌年横亘酝酿尘封。
方法: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屏幕显示)。
目的: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2)梳理主体部分: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情感目标)。
(3)综合全文,理解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双重含义(屏幕显示)。
(四)分析与探究依据探究学习原则。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2)谈谈本文的结构特色(屏幕显示)。
目的: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
目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六
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飞向太空的航程》年级高一学期上期学段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闻稿的基本特征;2.了解并学习本文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下,学生结合史实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热爱祖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树立攻坚克难、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
教学重点新闻特点:时效性和目的性。
谈论法。
读书指导法教学资源教材。
多媒体。
国外媒体对“神舟”五号升空的报道;。
“神舟”五号发射视屏;。
一、新课导入1.(ppt展示相应图片和视屏)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再次回顾这段历史!
2.(ppt展示国外媒体的相关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称中国首次载人飞行具有里程碑意义;法国《解放报》一篇报道写道:“神舟”五号的成功再次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的伟大,但是中国不太可能在未来空间站的探索中独自行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看看中国记者又是怎样报道这一伟大事件的。
1.在图片展示和视屏观看中,感受中国的航天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阅读课文,对比国外媒体的报道。
1.用图片和视屏导入,非常的直观,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有一个了解。
2.将这篇新闻报道与国外媒体的新闻进行对比式阅读,从中发现出不同之处。
二、研读课文。
1.(探究新闻结构)同学们读了这篇新闻,一定发现了这篇新闻并没有按照事件顺序简单的记录“神舟”五号发射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梳理全文,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大意。
2.(小结新闻结构)这篇新闻的结构非常有特点:主体部分没有继续叙述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过渡到对航天研究发展史的回顾中,这样就使得本文与一般的新闻在写法上有很大不同,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我们在前面的两篇新闻里接触到了。同时这种由现实回顾历史、又从历史回到现实的“饺子式”结构,不仅展示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实现的艰辛过程,而且使得事件的意义和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1.(1-3)新闻导语:“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举国关注。
(4-26)新闻背景:中国航天历史回顾。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30)结语:中华民族飞天梦圆。
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都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七
通讯是以叙述、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好处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状况、社会风貌等,都务必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就应具有务必的思想性和典型好处。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务必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必须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能够描述、抒情、对话,能够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必须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但是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述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资料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透过描述、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透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好处,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务必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取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必须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必须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3、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务必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那么揭示人物行为好处,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述,“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八
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这是人类航天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__在中共__届__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今天,已经可以透露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而对航天员的挑选则早在1969年就开始酝酿了。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
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__批准。这就是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__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征程。
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九
1、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
2、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
3、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互相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十
培养阅读和写作新闻的能力,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如报刊、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并品读相关词句,感受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
2、析标题的含义。
3、体会新闻选材的时效性和目的性。
【教学课型】自读课。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钱学森讲“万户飞天”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
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实际上,早在明代我国便发明了二级火箭。多级火箭为我国首创,是人类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如今,科技实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2003年,中国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想——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重新感受那份自豪与骄傲以及重温那段艰难的航天历程。(写出课文标题)请同学们看屏幕画面,以自豪的神情去回顾我国的航天历程。(放映幻灯片)。
二、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即找出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三、解决几个问题:
1、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有两层含义:其一,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这篇新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说明。――用了大量的数字来体现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一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4、谈谈的结构特点。
一般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线形结构、网状结构和圆形结构。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结合,课外搜集资料编写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十一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能力目标: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难点: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自主合作。
多媒体网络视频。
一课时。
一、导入——视频导入。
利用神舟五号发射的`网络视频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神舟五号的发射状况。
二、神舟五号发射的相关资料介绍。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1、根据新闻结构,理清本文脉络。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时间事件。
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激励中国也立项研究;
1958年,提出“人造卫星”计划,专家学者制定发展规划方案;
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关键)。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
1980年,返回式卫星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1986年,“863”计划出台。
1992年,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1999——2002年、“神舟系列(一至四号)”成功飞天。
2003年,“神五”成功飞天,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数字列举法。
3、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哪儿?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自己选题,就身边的热点新闻做一不少于三百字的报道。
(略)。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十二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2、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翌年扭转乾坤横亘。
[课文分析]。
一、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以大量的翔实的材料叙述了中国人近半个世纪的飞天梦想。叙事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十三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二、能力训练目标。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教学设想。
三、联系《别了,“不列颠尼亚”》,互相参照体会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难点: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介绍。
2.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三、分析与探究。
1、请根据导语、主体、结尾的结构将文章划分成三个部分。
1~3——导语。
4~29——主体。
30——结尾。
2、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3、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1958.5.17,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幕;
1960.2.19,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4.24,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92.9.21,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1999.11.20,“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19,“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325,“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1230,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1015, “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4.【提问】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5、分析本文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7、探讨交流 : 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呢?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十四
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经典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结合课文内容,试编写“中国航天大事记”。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神舟”五号,进行话题的搜集和整理。
4.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5.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可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却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一神话变成了现实。(学生兴趣被激发)。
【多媒体出示英雄杨利伟的图片】。
师 图片中的英雄是哪位呢?
生 (大声)杨利伟。
师 他是干什么的呢?
生 民族英雄。(学生笑)。
生 我国第一位宇航员。
生 准确地说,他是我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宇航员。
……。
师 看来,大家对时事都非常了解啊。不错,他是一位宇航员,更是一位英雄。他的成功凝聚着许多中国人民的期望和汗水。xx年10月15日清晨的瞬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恒的骄傲和不朽的回忆。(学生的热情被点燃)。
师 下面,我们通过新闻报道《飞向太空的航程》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的航天事业。
【多媒体出现课题】。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 屈原曾经仰望浩渺宇宙发出天问,敦煌的飞天壁画诉说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一个梦想,飞天是那么坚定的一个幻想,走进无数智者的梦境。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是一条怎样的漫漫长路呢?请大家迅速阅读课文,给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编一份大事记。
师 经过快速的阅读,下面我们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的进展。掌声有请。
小组代表 谢谢大家的掌声。我们小组经过阅读筛选,觉得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编排是比较合适的。我们选用了表格的表现形式,请大家一边看我们组整理出来的表格,一边可以在课文中找相对应的句子,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师 发言人的嘴可真厉害。
小组代表 从时间来看,我们找到的重要发展过程有:
1.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卫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震撼。
2.1958年5月17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决心要“搞人造卫星”。同时,全国各地的科研所、科学家迅速行动起来并制定了计划。
3.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4.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同时,中国宇航员的选拔工作结束。
5.1986年3月,以邓小平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批准了“863”计划,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6.1992年9月21日,以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7.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年1月9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
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9个月后,“神舟”四号发射成功。
10.最为辉煌的时刻:xx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师 非常精彩,非常精彩。整个信息筛选合理准确,发言人流利清楚,很有水平。让我们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 下面,我们通过录像片段再来重温一下这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发射的瞬间以及杨利伟返回地球的瞬间】。
师 xx年10月15日上午9点整,“神舟”五号正式升空;9:33分,飞船和地面的第一次通话实现;17:04分,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俯视我们美丽的地球;18:00杨利伟在飞船内展示联合国和中国国旗;次日,中国第一位太空人从太空归来。
生 是我们可爱的科学家,他们为之付出了智慧和心血。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生 是那些工程师,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梦想变成现实。如果给我一束鲜花,要送给发射现场的人,我会挑工程师的。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神舟”四号发射时,只有零下38度,一位技术人员为了扶住倾倒的仪器,伸出的手粘在上面,拿下来时已经血肉模糊。在“非典”时期,曾经有一位技术人员患病倒下,全部技术人员几百人进行隔离,但他们通过电话和网络坚持进行工作,商讨技术方案,保证了“神舟”五号当年成功发射。
师 我想起了作家魏巍在抗美援朝的报告文学中说的一句话: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啊!
生 我觉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在我们国家国力比较微弱的时候,毛主席就能以超常的魄力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此外,邓小平、他们也功不可没。
生 我觉得大家还忘了一个人没有说,那就是我们的人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花了近十亿人民币,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这些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人民的血汗钱啊。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没有人民是不行的。“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学生大笑)。
……。
师 很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要指出谁的功劳最大实在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这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的成功是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人民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梦想许久的飞天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啊!
生 我觉得这篇报道的手法运用比较有新意。“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在瞬间被所有的中国人知道了。因为现在的传媒那么发达,如电视现场直播等,让有心了解的人第一时间都可以了解。如果第二天的报道仍和昨天一样,那就没有什么特色了。所以,在安排结构上作者动了脑筋,他把飞船发射作为线索,以“神舟”五号的发射为引子,借机回顾了中国的航天史,让读者接受了更多的信息,最后,又以“神舟”五号的发射作为结束。这样,首位都是最新消息,具有时效性,中间部分,合理地安排了相关的知识。整篇报道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学生报以掌声)。
生 我觉得课文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已经高度地概括了它要表达的内容了。“航程”包括了一个过程,从起始以来的漫漫征程都是可以说的,所以在报道中,作者抓住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作为线索,将中国航天发展的简史表述出来。
生 我补充一点。航程包括起点和终点,我们现在只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个航程中写下了精彩的一页,但还不是结束,还有更辉煌的前景在等待我们。所以,课文标题还贴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还有更精彩的。
……。
师 两位同学都抓住了标题来谈。我们常说,好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篇课文的标题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一般情况我们如何拟好新闻的标题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媒体课件显示】。
一是宜明不宜隐。如果标题能一下子抓住观众,激起观众“想看”的欲望,才能谈及内容是否“耐看”,如:“一桩假药案两命归黄泉”。这个标题不仅言简意赅、浅显明白,而且震撼人心,富有吸引力。相反,“我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收效明显”这个标题看上去没有问题,但不够明白,收到的效果是什么,观众在标题中无法看出来。
二是宜实不宜虚。尤其对一些十分重要的新闻报道,利用标题可以把新闻的重要价值和报道意图很好地体现出来,进而在有限的时空传播更多的信息,让观众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到他们最需要获得的事实。如一个区的残疾人参加残联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内容是上街为民免费修理家电。记者写的标题是“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街头献爱心”,这个标题不仅太虚,而且不够准确。若将其改为“××区残疾人上街为民义务修家电”,修改后的标题虽然很一般,却使原来的虚题变成了实题。
三是宜短不宜长。必须用最简洁的文字,明白地标出新闻中最新鲜的、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形成视觉第一冲击波,以此吸引观众。
【学生一边记一边体会】。
课堂小结。
古有屈原发天问,今有嫦娥飞天梦。飞天的梦想,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它,这是我们的骄傲,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英雄,把我们的航天事业推向世界的顶峰。这个目标交给谁了呢?就要靠各位同学的努力和进取。
布置作业。
任选一个身份,如学生、工人、农民、华侨等,给杨利伟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神五”升天的看法。
板书设计。
飞天——梦想——无数人的努力——实现梦想——路,还很长……。
拓展阅读。
太空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身高1.68米,1965年出生在绥中县。
父亲曾是该县农副产品公司高级经济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其姐姐和弟弟现仍在绥中县工作,家庭状况在当地也算是小康水平。
杨利伟在母亲同事的介绍下,与同县姑娘张玉梅相识相恋,1990年冬天喜结良缘。当时部队规定飞行员结婚后其家属可以马上随军,杨利伟的爱人婚后即随同杨利伟到西安,后又到四川。
中国开始进行航天载人飞行试验后,杨利伟通过考试与全国选拔的12名“太空飞人”来到北京航天城进行艰苦的训练。期间按规定每4年才能有十多天的时间回老家探亲。在他进行太空人训练的3年期间没有见过自己的弟弟和姐姐。
不过,杨利伟的父母每年都会到北京小住,与儿孙团聚。杨利伟每逢周末亦会结束训练回到家中与亲人相聚。杨利伟的爱人也任军职,在航天城里工作,儿子则每天乘坐航天城的班车到市内上学。
目前薪水万元常寄钱给父母。
据杨利伟的姐姐介绍,杨利伟小时候身体很好,很少生病。姐姐说,他们的父母70多岁,但身体一直很硬朗。她说,小时候弟弟就喜爱体育运动,喜欢游泳、滑冰,常在外面玩耍,入伍后田径项目仍名列前茅。
由于十年前杨利伟就被选拔成为太空人进行训练,家人也知道部队的纪律,从不过问他在部队上的事情,只知道他平日的工作就是训练,只见过他身穿宇航服的照片。
杨利伟入伍后,因工作原因很少回家,即使回到家中也只是陪父母聊聊天,尽量不上街,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所以,他与同学们很少往来。xx年,杨利伟回到家乡过春节,之后姐姐与弟弟再没有见到他。
姐姐介绍说,弟弟上学时成绩一般,但理工科成绩很好,到部队后也一直坚持学习,回到家中探亲时也会玩玩电脑,特别喜好摆弄各种电器。据了解,杨利伟目前的薪水有一万元,与民航飞行员相比略低,但他时常寄钱寄物给绥中的父母以表孝心。
杨利伟的父母于十几天前来到北京航天城杨利伟的家中,并将家中有关杨利伟的照片带到北京,交给有关部门。目前,只有杨利伟的姐姐与弟弟还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老家。
绥中县委书记刘向阳说,杨利伟是绥中县的骄傲,绥中也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而倍感自豪。
杨利伟成当地学生“名人”
提起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绥中白梨”和“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都颇具名气,如今“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再次使国人关注的目光聚集在绥中县。
不知是绥中人的身体特质还是其他原因,部队常会到绥中县高中选拔飞行员。杨利伟就是在1983年从绥中县第二高中,被部队选拔培养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检,挑选一批身体素质较好的进入复检,再到锦州部队医院检查,最后只剩下几名同学,再到沈阳一家部队医院进行最后测检后,即确定入选飞行员。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恢复高考,能够成为一名飞行员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绥中第二高中,有2名学生被部队选走,杨利伟与另一名同学,一下子成为当地学生中的“名人”。
20年过去了,曾教过杨利伟的教师大多已退休,但提起当年选拔飞行员的事情,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可见当时“选飞”的影响。
被评为一级飞行员。
1983年9月,杨利伟考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空军某部飞行员。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人大队太空人之前,杨利伟是一位拥有1350小时飞行经验的强击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
他在空军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太空人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太空人。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太空人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鉴赏提示: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记者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将文章分成三部分,记叙了杨利伟被选拔为优秀飞行员并最终成为太空英雄的过程。在表现人物时,文章没有像记流水账式交代杨利伟的成长经历,而是选取一些横截面刻画人物性格,并通过杨利伟姐姐的转述以及杨利伟中学时师友的称赞来侧面烘托人物。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人物通讯的写法。
习题详解。
一、命题意图:标题是新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积累、鉴赏好的标题。
参考答案:本文标题有两层含意: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是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二、命题意图:本题旨在由这一典范的文章了解一般新闻作品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本文导语部分是第1、2、3段,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是一个国人瞩目的事件。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国人的飞天梦,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科学家们所作的不懈努力。
另外,这篇新闻还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总结:新闻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三、命题意图:一方面梳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重大科技事件。
参考答案:略。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十五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2.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过,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飞向太空的教案篇十六
教师:我国从古至今对飞天的梦总是抱有很深很浓厚的憧憬,这个梦想终于在2003年10月17日得到了实现。这一天可以说是全国上下万众瞩目的一天,也是我们的自豪感得到空前提升的一天。这一天,让我们用一些定语来给它下定义。
同学们看书,自己找词语,或者自己形容(时间为3分钟)。
教师归纳、概括、点评:中国第一位宇航员、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几百年的梦想……(这些词语可以由同学们自己找、自己说,主要的目的是让他们对这一天的意义有所了解)。
教师:在课文的开始,开头的三段,给我们介绍了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叫作新闻的导语。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的精辟议论组成。
明确: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
教师: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以本文为例来看这些部分的作用。标题,告诉我们新闻的内容;电头,告诉我们时间和发布新闻的报社等情况;导语,刚才说过了,是介绍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围绕导语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结语,就是结束。
新闻中,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次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叫作倒金字塔结构。
教师:同学们,再从整体上看看课文,课文结构的安排很有特色。前面和后面都是记述“神五”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这个回顾是简要的),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这是一种首尾四合型结构。
(提示:按照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提示,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并概括。)。
教师:困难是巨大的,但是我们总算走过来了,我们相信未来我们的国力会更强,未来蓝天上将会有很多中国人的影子,有很多的飞机上都写着“madeinchina”。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34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