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我们的依靠和支持,他们的关爱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引用一些权威的资料和数据,增强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请看下面的一些示例文本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因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在这种环境下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工程施工造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建筑施工单位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土木工程中的造价控制。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控制方法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管理控制。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土木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这三方面。关于土木施工造价的概念,它就是指某项工程建设在进行决策时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审计变更阶段等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控制。
1土木工程项目施工造价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施工单位对工程中的设计变更次数较频繁,影响建设工程施工造价。
在对建设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影响的因素中,工程设计最为突出。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在这三个方面中,技术设计阶段对其影响程度最大。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都不注重技术设计这个影响因素。因而导致施工单位不仅没能做好设计工作,而且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边施工便改变方案的现象。
1.2建设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想能够长期发展下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根据这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式来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数量在增长的同时,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还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业务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施工单位在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程施工的影响。施工单位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就要根据建筑工程设计的图纸来制定解决方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工和土木建造过程是与设计图纸理包含的内容相一致的。施工单位在对土木工程进行施工时,要想能够降低它的预算以及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就要对影响施工造价的一些因素做好控制,从而加强项目管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企业只注重对成本的缩减而却忽略成本维护。
1.4建筑材料价格的浮动。
目前,土木工程在施工中的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动主要是跟随市场价格的变动而调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已经取消的造价项目没有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从而导致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增加。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而快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按照产地、材料质量来进行分类,并且将建筑材料换不同的地方和产地,从而造成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升。
1.5施工单位虚假报价。
在现阶段,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主要通过有关部门招标选定的方式来确定施工单位,但是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会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报价时采用瑜伽的报价方式,而达到获取高利益的目的。对于这种虚假报价的形式不仅严重威胁土木工程管理成本,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难度。
2.1加强对土木工程项目全过程施工造价控制。
建筑企业要对土木工程中的设计阶段进行重点的造价控制,通过主动控制来完善设计,从而避免频繁出现设计变更。企业还有注重土木工程项目竣工后的造价审核,并且要将所支出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要能够确保工程结算的真实,从而能够实现各部门利益的维护。
2.2保障市场监督体系的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开始建立完善的的市场监督体系,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市场规律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不仅能够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且还使得各个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能够遵纪守法。对于如何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则需要政府发挥它自身的监督职能。其在对市场竞争环境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进行宏观上的操控。
2.3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
完善的土木工程管理体系与监督系统是对控制建筑工程预算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于土木工程在施工中的成本超过预算也与管理人员素质有关系。因而造成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没有达到标准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不到位。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例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获取最新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方法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另外企业要加强员工的业务考核,促使管理人员在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满足工作上的需求。
2.4使用先进的建筑机械设备。
现在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就能够运用到科技,从而能够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对工程施工时,其要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防止对施工造价带来不利的影响。
2.5加强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招投标阶段主要就是对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审核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施工单位利用招投标的形式对工程造价进行虚假报价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健全投标市场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这些虚假的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惩。
3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经常会面临很多影响工程造价的问题,对于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控制。对于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造价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施工单位改变对其自身的管理模式,还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市场监督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土木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煊.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5(30):120,12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二
摘要:
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促进土木工程的科学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现今土木工程管理分析的基础上,强化对贯穿于土木工程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的分析,从而能够为实际促进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作的改进发挥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土木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现代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系分析
现代土木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市场创新建设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实际土木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其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需要各个方面协调配合的管理工作。简言之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是一样系统化的、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的管理工作。那么,现代化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其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追求的是投入产出效应的最优化,力图能够通过成本的合理控制,保证土木工程建设企业关于土木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建设目标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投入的最小化。所以,能够看出现代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是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管理的目标之一,而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是落实土木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实现途径。总之,土木工程管理与土木工程造价控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2从日常土木工程管理工作出发,强化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分析
土木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进行的.之初,则是能够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及一系列的决策生成的时期,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案,其对于后期依靠管理方式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是非常基础性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完成能够为后期相关工作的进行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那么,针对这一方面的工作,为了能够制定出符合土木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决策和方案,首先需要成本控制管理人员能够强化对工程建设需求的分析,严格施工方案的选择,认真的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将有关的经验和数据信息及时的反馈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其次则是强化对土木工程项目可行性的研究与分析,在工程建设目标指导的前提下,结合市场化的发展,科学的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然后,则是决策阶段成本控制工程的进行最为重要的则是管理单位能够选择额合理的投资预估方案,管理人员能够在强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积极的利用数据模型和数据资料,确保方案选用的精确度,公平、公正、透明化的进行方案的选择,以此为后期成本的控制做好前期的基础性工作。
3重点性的工作是做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3.1积极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土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工程正式建设之前一定的工程招标工作而实现的。管理团队能够通过对工程设计招标工作的进行,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选择合理化的、最优化的、科学化的成本设计方案。并且在市场化的竞争方式上,成本设计方案的选择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功能的全面性和结构的合理性等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需求。所以,积极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制度既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又能够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
3.2优化设计方案
土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必须要在前期设计方案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其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优化设计方案,管理团队能够本着在最大化的促进工程目标建设完成的情况下,保证工程造价利用的最优化的实现,科学的分析工程建设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强化对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功能建设的需求分析,细化建设预算,以此促进方案的优化设计。
3.3积极运用土木工程限额设计方案
现今土木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运用限额设计方案,能够在明确资金确定的前提下,促使施工管理团队能够严格按照资金预算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确定,以此能够限制某些不必要的功能建设的存在,降低不合理变更现象的出现,以此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4关键性的工作是做好工程实施阶段造假控制
工作土木工程实施建设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整个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最为重要的保证。针对这一方面工作的进行,首先要强化施工单位的选择,这一工作的进行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资质较高、能力较强、经验较为丰富的施工单位,并且在中标价存在的基础上,严格签订合同,按照合同条款进行相关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其次,则是强化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对于施工设计变更工作的审查,积极的监督施工过程的进行是否按照施工方案所进行的。最后,施工管理团队能够积极的促进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涉及工程造价工作的完善,保证现场工程签证存在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及时的做好现场材料、人员、设备等各方面工作进行的管理工作,强化监督工作的进行,积极的防止工程结算工作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造假的现象,灵活调整控制方案,以此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5小结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一项相互穿插,相互联系的系统进行的工作,在实际进行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实施阶段等三个方面的工作协调配合,以此即能够促进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进行,又能够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合理实现。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三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我国的制造业也是发展迅猛。可是经济的发展支柱是工业经济,并且,在工业竞技的发展中,机械工程经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占有者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较为高超的发展阶段。但是,现在由于世贸组织的建立,世界的经济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在面对世界各地的经济市场是有着很大的市场压力。而在压力面前就只有实现技术工程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更好地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新型的技术创新人才。
现代的机械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并与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解决一些设计制造与安装运用维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一工程分为很多种类型,其中包括了:机械的制造、机械设计以及机械电子等还有更多的方面,同时,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而产业,机械工程是所有工程领域的发展良好的前提。
经过很多呢的发展,现在的机械工程的面貌变得逐渐完善起来,并且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的后盾,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地位的不断突出使得机械工程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机械干音的发展正处于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所以在现阶段,在这个关键的阶段,这个行业的经济结构的发展与调整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1.1机械创新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现在的各国都拥有很强大的机械工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各国很注重机械行业的发展地位,不仅因为它有很强的连锁能力,还对其他各行各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机械工程不仅仅能够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也能对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机械工程是以机械工业为基础的,而机械工业是以科学的技术物化为基础的,一个产业的结构优化必须依靠一些高新技术为前提的,这样才能做到技术的突破,达到将机械工程的真正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作用。机械工程其实就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将生产的经济性作为目标来触发新的机械技术的出现。不过,这有一定的风险,主要还是环保的压力,随着环保的不断普及,现在的机械工程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现在机械工程的发展将会把减轻甚至消除环境的污染作为当务之急,并将全力避免环境污染的发生,做到及时治理并减少污染的出现,促进机械工程工业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
1.2技术的创新――tris。
tris理论是俄国的学者阿利赫舒列尔和他的朋友最先提出来的,是一种创新理论,能够适用于发明过程中出现的很多新问题,帮助人们找到这些问题的最快的解决办法。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了多个成功的专利研究,已经大大的充实了tris理论的发展。它能够有效的解释发明创造过程中的内在的定律以及创新原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完全的解决发明过程中的矛盾,最终获得最后的理想解释。
实践证明,tris理论明显是可以加快人们的创造和发明的进程的,最后可以通过创新获得高质量的成果。
2机械创新的开发实现。
我国的机械工程在很多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位我们的机械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1虚拟化应用。
在现在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我们必须合理的运用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仿真技术,这是实现机械工程虚拟化应用的最基本的需要。
在对机械工程进行虚拟化的应用时,需要运用到一下较为先进的虚拟的仿真技术,这对于机械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虚拟化应用在机械的制造过程中能够给予问题解决的相关技术帮助,也是能够有效的解决创新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的问题,能够缩短它的产品的生产周期,并且在降低企业的很多的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得到综合力竞争的胜利。
2.2智能化的应用。
在机械创新的过程中将技术与先进的人工智能结合起来,进而取代人工操作,能够有效的实现机械创新的智能化。智能化的应用也大大提升了机械操作的时效性,也可以更好的处理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性问题,避免更多的问题的出现。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更能提高一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3集成化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到达提高整个企业制造水平的目的,集成化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帮助企业达到其最终目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集成化应用就是通过一些手段让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将其组成另一个整体,通过它的整体效益的提高来促进企业产品制造的实用性,使企业在服务态度、自动化技术和实践发展等方面有一个相应的发展改善。并通过这些种种的完善,将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以此来提高国际的竞争力。
3机械创新的作用。
3.1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在机械创新的过程中,具有基础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具备很强大的创新意识,为了促进机械工程这块的发展,还必须要注意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时就要其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的技能知识,在理论的基础上还有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树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工程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强大的世界各国的竞争压力,而我国的机械工程制造业要顶住这一系列的压力就必须注重机械设备的发明以及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多多利用我国的创新型人才来促进我国的机械工程的发展。同时,还有学会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竞争实力水平。这样,才能够在当今这个竞争力很大的机械制造业中获得喘息的机会,并在技术的推进下加快国民的工作效率,进而在最后制造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在这个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业占有主要地位,从而使得机械创新成为当务之急,由于一些制造业的竞争压力很大,对我国的机械工程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我国的机械工程的发展面临很严峻的市场环境压力。为了摆脱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将机械的创新与人才的培养还有技术的实践发展应用结合起来。这才能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机械工程创新的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陈鹏。浅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创新实践的发展[j]。电子世界,2014(06):233.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四
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已经被社会的各个行业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生产中使用自动化技术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机械工程行业是对技术相当依赖的行业之一,因此机械工程行业应当需要大规模的使用自动化技術,从而提高机械工程行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了,但是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1.1较低的发展水平
虽然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旧不能和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因此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并没有非常的广泛,换而言之就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尚未满足机械工程行业对其的要求。目前,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刚性自动化技术,这种自动化技术并不能提高机械工程的生产能力。我国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并不高,而且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2落后的管理模式
想要让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就一定要高水平的管理模式辅助。然而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在使用自动化技术的时候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比较的落后的,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难以发挥出它应用的作用。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的国家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信息化的管理模,这种管理模式是契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是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作用的,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应当加以借鉴。
1.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保障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发挥出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和引进专业的自动化技术人才是相当的重要的。然而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中是缺乏大量的专业的自动化技术人才的,这些人才包括拥有超强自动化技术设计好开发的技术人员,这是导致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难以适应机械工程行业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我国还缺乏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自动化技术人才,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作用难以被充分的发挥。
自动化技术是拥有着一定的应用广泛性的,因此自动化技术是能够适用于社会中的各个行业的,是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机械工程行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应用比例也逐步的提高。虽然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技术还不能和国际上发达的国家相比,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也会逐渐的成熟,下面列举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应用方式。
2.1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柔性自动化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新型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不断能够实现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的效果,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的能力。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柔性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也开始投入财力去购买能够帮助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计算机设备了。在未来,柔性自动化技术将会逐渐的发展成熟,将会幅度的提高机械工程的生产水平。
2.2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集成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的自动化技术,其特点就是将繁杂和毫无关联的生产制造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使他们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富有竞争力。集成自动化技术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方便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是为了充分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提高和进步,集成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的发展成熟。机械工程行业中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运用集成自动化技术了。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型的技术,它充分的融合了集成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自动化技术的优点。所谓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从而使自动化技术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变强。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是能够充分的提高机械工程的工作能力的。
众所周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的。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必也将会飞速的进步。在未来自动化技术必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技术将会向高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全面的替代人工,从而被充分的运用的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去。机械工程行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必将会在未来大规模的使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的能力。总而言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在机械工程中的使用前景是光明的。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现今的自动化技术逐渐的发展成熟,在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也开始被充分的应用,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机械工程行业的生产水平。虽然现今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自动化技术依旧有着比较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大幅度的提高机械工程的发展水平。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五
对于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一直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下面笔者主要就围绕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些现行的相关的要求,来提高机械专业高校毕业生的一些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些培养模式作为探究的目标,针对现代机械设计系列的一些现行的特点出发,对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究。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一些发展方向就是向着人才强国战略进军,当然,随着现在的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的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的一些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现阶段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的。如何更好的对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进行培养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主要对于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希望能有一定的帮助。
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的提出是经过了非常多的讨论通过的。有一定的时效性,当然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计划的提出是非常明智的。下面笔者主要从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对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1什么是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为卓越计划,它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一起,在2010年6月,启动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要就是以培养适合时代性的新型人才做的一项重大的策略。当然,它是非常有效的进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的一部分,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将对促进高等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诸多的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及相应的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的提出就是要基于现在的工程中的一些弊端所进行的。对于现阶段的工程形成的本质而言,工程师一般就是科班出身的一些人,而现阶段,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具备着科班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的态度来的一个兼具着施工能力强,对于工程的整体把握以及创新能力都非常好的一种新型人才。对于这种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工程教育回归于工程。本文,笔者真正的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案研究,并介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等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
1.2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针对着现在工程师的一些缺陷所进行的。主要是借鉴了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成功的经验。结合着自己国家的国情所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工程的一种教育模式。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既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各高等院校,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1.3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对于现在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方面来说,主要是它是基于工程形成的,能够真正的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一种比较正确的机械工程活动。当然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综合应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技术手段等,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必要的实践活动。因为整个的机械工程具有相对的复杂性,综合性,交叉性,以及迁移性等一些比较特殊的技术特征。对于整个工程的整体把握上就相对不是太容易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而言,现代机械工程中,无论是可采纳的材料还是其中的技术,都是可运用的分析,以及设计手段都更趋复杂化了。可以说是典型的机械工程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主要环节的工程链的问题了。可以说现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就是基于这种现状所提出的,有一定的长远性的目标,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其中对于整个的机械工程来说的,整体性非常强,每一环节都不太可能孤立地去解决,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了工程间的问题解决和工程整体的顺利的完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方向,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改革方案。现阶段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主要加入的就是对于工程能力方面的培养。加入了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对整个的工程有实效性的一些课程,这样的话,对于整个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就更好的对此有了一定的深入。下面笔者主要对于此方案的培养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究。主要是从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索。
2.1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高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当然一般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其核心是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也是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相关的高校,在编制或修订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在整个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针对社会上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做一个相关的动态分析之后,才能进行面向行业、企业、现实社会生活的专项培养,一方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与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还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始终保持对市场和企业的高敏感度,强调企业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突出社会对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育。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对整个的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一定得建立足够的教学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适应能力以及革新能力的完整体现。
2.2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也是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相关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就解决了现阶段的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为更好的将卓越计划发展开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综上所述,人们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不难看出,人们现在的机械制造中,有创新性人才的企业单位的效益往往好于其他的单位。这样看来,整个的培养计划中必要的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整个的培养模式现在还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对于现阶段的培养模式的探究中,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问题,希望本文给出了比较重要的答案。
[1]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
[2]汪木兰,周明虎,李建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订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
[3]罗家莉,周永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叙述和研究,其次分析现代理念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的理念,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建筑贡献重要力量。
中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理念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当前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其施工管理内容包含了建筑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把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创新性的融入到其中,通过对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科学性的运用传统的施工管理经验,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将因此获得更高的地位,以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获得更高的成就。
当前建筑行业之所以没有取得有效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占据了主要原因。当前在建筑企业中,受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针对企业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上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企业快速、高效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运用现代理念分析建筑企业中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问题上着手,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有效实现发展。当前建筑企业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其管理模式需要有效运用现代理念进行科学性的改革和创新,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给予当前阶段的施工管理以充分的重视,让管理焕发新生机;其次,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针对强硬的施工管理手段提出有效的措施,实现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管理;第三,提高基础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理念并有效规范施工人员自身的行为,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降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推进当前建筑企业完善管理漏洞,为其转变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奠定重要的基础,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飞速发展[2]。
(1)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有效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基本要求,而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中的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需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其能够有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同时提高其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操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1]。
其次,设立独立的部门,使其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并充分体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三,加强对基础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硬件配备的标准,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实现现代化标准提供重要的支持,推进当代的建筑企业实现科学化的发展。
(2)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完善监管体系。在现代化标准下,建筑企业应该具备较为完备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但是实际的发展却与理论有着一定的差距[3]。
当前的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管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不断提升监管的力度,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当前监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完善监管的制度,并且需要对现场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性的监督和检查,针对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建筑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对其提高监管的力度,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在不定期的检查中,一旦出现质量工程质量低劣的建筑,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4]。在时代的发展中,良好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相关部门要对其提高监督的力度,在监管中充分融入现代化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的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的进步。
(3)应用现代化的理念,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材料进行有效检验和运用。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现代化的思想下,要求建筑行业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并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其环保的理念。在当前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施工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在这方面,可以引进当前较为先进科学技术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其次,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提倡运用新型的环保材料,这样能够促进资源节约的同时,保证建筑具备较强的环境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贯彻和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体现其现代化的管理标准,为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提升施工管理中的技术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建筑企业中,进行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非常多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都具备了单一性的特点,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系统,对建筑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和技术处理系统,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设计,保证实际施工中的技术应用与计算机处理中的技术应用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技术的有效应用,对现场中有问题的操作以及施工管理进行指导,为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提升中国建筑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重要的内容,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对其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而且当代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建筑企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运用现代化理念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步,这是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办法,同时促进建筑行业进行转变的重要基础。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七
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机械制造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技术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升,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益的。但是由于我国的现代制造技术水平仍与国外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仍有极大的发展与进步空间。文中将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展开探究与讨论。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竞争愈加激烈,各国都逐渐意识到人才与技术的竞争才是世界竞争的关键与核心。工业化水平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而机械制造又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对机械制造予以足够的重视,关于其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最终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工业,乃至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此展开探讨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2.1柔性制造技术
柔性制造技术属于自动化制造中的一种,其核心为数控柔性机床指导单位以及数控机床,自动化物流系统可以帮助其实现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从生产方式上来说,这一生产技术具有变批量(这是一种生产模式,谢谢!)这种明显特征。在我国的现代机械制造工厂中,柔性制造技术可以满足市场动态化发展、产品更新等基本需求。在提升生产效益方面,柔性制造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范围较广,焊接、冲压、切削加工等工作都可以利用该技术完成,制造加工与生产管理可以同步展开,该技术的应用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
2.2虚拟制造技术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作中,监理等工作的展开都以仿真技术、虚拟技术等为基础,根据产品的实际设计需求展开建模,在网络技术、计算机基础的支持下,工作人员可以对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处理。在机械生产中,这种仿真与模拟可以使工作人员找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继而有针对性的对方案进行完善与优化,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资源等都可以得到优化配置,最终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外,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升机械制造工作的敏捷性,提高生产精度与效率,降低风险,使产品性能能够较好的满足现实需要。
2.3敏捷制造技术
敏捷制造技术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制造技术,其创新体现在人员、管理结构以及制造精神等众多方面。这一技术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呈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与活力。在敏捷性技术的支持下,企业能够给根据机械制造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构建合理的基础结构,并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将这一技术纳入到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体系当中能够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使企业及时作出应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可靠性,避免出现库存积压等不良问题。
3.1自动化与绿色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也逐渐意识到了技术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技术需要向着自动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并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保证精密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现代化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发展中,要关注三种技术的研究,第一是精密成型技术,保证焊接、切割、锻造等工作都可以实现高度精密,加强对技术过程以及结果的有效控制;第二是无切削液加工技术,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废液,降低废液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环境效益的提升;第三是快速成形技术,利用添加与积累的原理进行熔化沉积以及分层实体制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避免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3.2积极研究特种加工技术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机械制造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特种加工技术将成为主要方向之一。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工作中,企业多使用宝石、耐热合金、淬火钢、金刚石等材料作为原料,而这些材料具有加工难度大等特点,无法满足高精度、高压、高温等机械制造需求,如果需要对其进行打孔等精细加工,则会极大的浪费时间与原料。而特种加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电化学能、电能、光能、热能、化学等、声能等展开切削等机械加工工作,提高工作的精度与效率。
3.3智能化与集成化发展
近年来,社会生产、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为了使机械制造能够满足现实需求,应当关注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需将集成技术、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中,努力使现代化机械生产技术向着智能化与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积极研发符合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实情的计算机集成系统,利用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处理设计、生产、加工、装配、销售等一系列工作中的问题,实现整个过程的一体化,提高机械制造的集成化水平,推动相关企业的健康发展。
3.4虚拟化发展
虚拟化发展是机械制造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虽然当前虚拟制造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实际的机械生产工作中,但是这一发展趋势仍然不可被忽视,当前的仿真模拟操作主要集中在设计与生产阶段,而未来,虚拟技术将向着检验等环节进行拓展与延伸,努力提高生产加工过程的合理性,探究生产工艺的优劣,实现从生产过程、组织管理、生产调度、供应链、销售、物流等全过程的虚拟化。
柔性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以及敏捷制造技术都是我国机械制造中常用的现代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为了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应当推动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向着自动化、绿色化、集成化、智能化、虚拟化以及特种化方向发展。
[1]冯莎莎.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民营科技,2016(09).
[2]李洹.浅析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4(14).
[3]刘志民,刘美峰.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化工管理,2013(16).
[4]斯建钢.浅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15).
[5]石道永.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3(17).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八
当前形势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范围的扩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针对该技术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应采用科学的改进方法进行处理,满足实际生产活动开展的多样化需求。基于此,本文就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展开论述。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改进方法
为了确保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效果良好性,应在有效的改进方法支持下,对该技术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因此,需要提升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认知水平,灵活运用不同的改进方法处理好该技术的相关问题,发挥该技术优势的同时为社会整体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一)人才资源并不充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中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方面的人才匮乏,既有的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致使该技术使用中遇到实际问题时未能得到科学处理。当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受到了人才资源不足所造成的较大影响,制约着该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宽,需要采取科学的改进方法进行处理。
(二)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当前我国工业化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机械化整体水平依然有待提升,与之相关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具体表现在:
(3)未能根据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中的要求,加强该技术管理,致使其使用中无法达到生产要求,给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推广使用带来了阻碍作用。与此同时,受到投入成本的影响,使得机械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中的创新性并不突出,导致其管理缺乏有效性。
(三)发展规划缺乏合理性、配套设施不完善
受到我国基本国情及技术水平影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使用中依然存在问题。其中,该技术的发展规划缺乏合理性、配套设施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未能与实际的生产要求充分地结合起来,致使该技术使用中的潜在价值挖掘不充分,影响着其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确保人才资源充足性
机械自动化应用的完善和提高既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也离不开自动化管理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要重视对机械自动化领域相关人才的教育工作。从学校来说,要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培养机械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要注重研究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可以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在企业里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这些举措的灵活使用,有利于增强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有效性,降低该技术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发生率。
(二)更新管理理念,重视技术管理工作
机械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中存在着成本高、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着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因此,为了促进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应对其实践应用中的管理理念进行必要的更新,并落实好技术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在:
(2)在运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应结合其技术特点及实际的应用效果,给予其必要的重视,将相关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在管理中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确保其管理工作高效性。
(三)注重其发展规划的合理制定,完善配套实施
在加快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的过程中,应注重其发展规划的合理制定,并完善配套设施。具体表现在:
(3)优化自动化作业流程,加大自动化系统装置设置中的投资力度,确保机械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性。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高效利用,对于社会生产水平提升机相关领域产业规模扩大至关重要。因此,运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完成相关的生产计划时,应重视其中存在问题处理,加强针对性强的改进方法使用,促使该技术实践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巢大为.浅谈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10).
[2]王普.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
[3]祝溪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18).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九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一些发展方向就是向着人才强国战略进军,当然,随着现在的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的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的一些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现阶段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的。如何更好的对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进行培养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主要对于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希望能有一定的帮助。
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的提出是经过了非常多的讨论通过的。有一定的时效性,当然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计划的提出是非常明智的。下面笔者主要从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对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1什么是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为卓越计划,它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一起,在2010年6月,启动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要就是以培养适合时代性的新型人才做的一项重大的策略。当然,它是非常有效的进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的一部分,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将对促进高等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诸多的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及相应的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的提出就是要基于现在的工程中的一些弊端所进行的。对于现阶段的工程形成的本质而言,工程师一般就是科班出身的一些人,而现阶段,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具备着科班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的态度来的一个兼具着施工能力强,对于工程的整体把握以及创新能力都非常好的一种新型人才。对于这种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工程教育回归于工程。本文,笔者真正的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案研究,并介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等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
1.2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针对着现在工程师的一些缺陷所进行的。主要是借鉴了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成功的经验。结合着自己国家的国情所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工程的一种教育模式。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既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各高等院校,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1.3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对于现在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方面来说,主要是它是基于工程形成的,能够真正的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一种比较正确的机械工程活动。当然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综合应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技术手段等,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必要的实践活动。因为整个的机械工程具有相对的复杂性,综合性,交叉性,以及迁移性等一些比较特殊的技术特征。对于整个工程的整体把握上就相对不是太容易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而言,现代机械工程中,无论是可采纳的材料还是其中的技术,都是可运用的分析,以及设计手段都更趋复杂化了。可以说是典型的机械工程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主要环节的工程链的问题了。可以说现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就是基于这种现状所提出的,有一定的长远性的目标,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其中对于整个的机械工程来说的,整体性非常强,每一环节都不太可能孤立地去解决,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了工程间的问题解决和工程整体的顺利的完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方向,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改革方案。现阶段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主要加入的就是对于工程能力方面的培养。加入了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对整个的工程有实效性的一些课程,这样的话,对于整个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就更好的对此有了一定的深入。下面笔者主要对于此方案的培养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究。主要是从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索。
2.1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高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当然一般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其核心是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也是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相关的高校,在编制或修订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在整个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针对社会上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做一个相关的动态分析之后,才能进行面向行业、企业、现实社会生活的专项培养,一方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与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还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始终保持对市场和企业的高敏感度,强调企业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突出社会对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育。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对整个的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一定得建立足够的教学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适应能力以及革新能力的完整体现。
2.2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也是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相关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就解决了现阶段的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为更好的将卓越计划发展开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综上所述,人们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不难看出,人们现在的机械制造中,有创新性人才的企业单位的效益往往好于其他的单位。这样看来,整个的培养计划中必要的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整个的培养模式现在还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对于现阶段的培养模式的探究中,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问题,希望本文给出了比较重要的答案。
[1]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
[2]汪木兰,周明虎,李建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订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
[3]罗家莉,周永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卓越工程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
针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当前课业评价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考察评价及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课业多元化考核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材料类及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即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强调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1]。该课程从材料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阐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对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具备根据机械零件的性能要求和服役工况,对机械零件进行合理地选材并正确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2]。因此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工程应用的桥梁,是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要求高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践能力及创新意识[3-,4],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交汇,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机械工程材料的课业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因此有必要进行课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价体系。
当前,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仍以传统的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大部分偏重及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及评价,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存在下列问题。
1.1 教师教学的功利性
传统课业评价方式单一,以卷面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亦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导致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的功利性,即“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则怎么教”,大都只注重相关理论的研究和论述,工程实际应用练习不多,重基础、轻应用,不能很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教学的功利性又导致教学内容的片面性及局限性;出现“一门课仅读一本书”的现象[5],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1.2 学生学习的应试性
传统的考试方式,学生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及期终试卷两方面组成,其中试卷成绩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这样的考核方式片面,脱离工程实际[6],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背诵的都是相互独立的“点”,没有理解贯通成“线”,对知识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及如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并没有掌握,而恰重要的。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多元化考核方案,即以学生为单元的自主学习考核占10%,以小组为单元的案例讨论考核占20%,大作业考核占20%,考试考核占50%。改革后的课业评价方案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各组元所占分值比例均以上述培养目标为基础,是上述目标的综合反映,并为多年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2.1 以学生为单元的自主学习考核
对材料类相关专业学生,该课程前几章与材料科学与基础课程有较多的重复,但该部分是基础知识点,亦是材料后续选材及热处理的理论依据,结合各校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该部分内容并不能完全删除,因此采用引导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的作业、章节总结及随堂小测验为考核标准,教师仅对重点,难点知识做讲解,相应减少该部分课时量的分配。同时,自主学习考核可包含学生日常出勤、课堂讨论,其目的是鼓励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
2.2 以小组为单元的案例讨论考核
在工程项目化分组讨论教学中,每个小组(5~8人为一组)会收到一份工程项目任务书,任务书中说明了某机械部件的名称及部件的结构,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查询相关资料,明确该部件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并依此进行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序,阐明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及性能,最后完成相应的工艺报告。该过程中不仅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概括、总结和应用,更是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的结合,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及分工协作能力,是该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2.3 大作业考核
该部分给出大作业题目,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独自完成相关作业要求。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论文的考核可以打破学生单纯应试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2.4 考试考核
当前,考试考核虽有局限性,但仍不失为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公平有效的方式。精心设计的考试题目涵盖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而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完成熟练选材及材的基础。
通过对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进行系列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方面起到显著效果:第一,实现了全程化管理。多元化考核方式从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大作业和考试等方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该过程不但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而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的交流,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解决生产问题,探索问题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关联,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所需信息,该过程中不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理解、归纳及应用创新的能力,并从中收获成功的快乐。通过对比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较课业评价改革之前得到显著的提高。第三,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工程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使机械工程材料成为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的桥梁。
机械工程材料学业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多元化考核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改革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精力及教学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为我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添砖加瓦。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叙述和研究,其次分析现代理念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的理念,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建筑贡献重要力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弊端;现代化的理念
中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理念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当前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其施工管理内容包含了建筑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把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创新性的融入到其中,通过对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科学性的运用传统的施工管理经验,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将因此获得更高的地位,以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获得更高的成就。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行业之所以没有取得有效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占据了主要原因。当前在建筑企业中,受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针对企业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上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企业快速、高效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运用现代理念分析建筑企业中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问题上着手,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有效实现发展。当前建筑企业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其管理模式需要有效运用现代理念进行科学性的改革和创新,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给予当前阶段的施工管理以充分的重视,让管理焕发新生机;其次,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针对强硬的施工管理手段提出有效的措施,实现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管理;第三,提高基础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理念并有效规范施工人员自身的行为,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降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推进当前建筑企业完善管理漏洞,为其转变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奠定重要的基础,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飞速发展[2]。
3现代理念下,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途径
(1)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有效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基本要求,而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中的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需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其能够有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同时提高其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操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1]。
其次,设立独立的部门,使其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并充分体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三,加强对基础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硬件配备的标准,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实现现代化标准提供重要的支持,推进当代的建筑企业实现科学化的发展。
(2)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完善监管体系。在现代化标准下,建筑企业应该具备较为完备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但是实际的发展却与理论有着一定的差距[3]。
当前的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管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不断提升监管的力度,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当前监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完善监管的制度,并且需要对现场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性的监督和检查,针对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建筑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对其提高监管的力度,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在不定期的检查中,一旦出现质量工程质量低劣的建筑,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4]。在时代的发展中,良好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相关部门要对其提高监督的力度,在监管中充分融入现代化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的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的进步。
(3)应用现代化的理念,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材料进行有效检验和运用。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现代化的思想下,要求建筑行业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并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其环保的理念。在当前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施工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在这方面,可以引进当前较为先进科学技术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其次,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提倡运用新型的环保材料,这样能够促进资源节约的同时,保证建筑具备较强的环境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贯彻和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体现其现代化的管理标准,为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提升施工管理中的技术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建筑企业中,进行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非常多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都具备了单一性的特点,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系统,对建筑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和技术处理系统,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设计,保证实际施工中的技术应用与计算机处理中的'技术应用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技术的有效应用,对现场中有问题的操作以及施工管理进行指导,为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提升中国建筑的水平和质量。
4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重要的内容,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对其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而且当代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建筑企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运用现代化理念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步,这是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办法,同时促进建筑行业进行转变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二
随之产生的便是教育方式的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而藏族地区也在2017年开始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尤其加大了藏语文的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新形势下的新的教学方式。藏族语文教学是以藏语教学为主,以汉语教学辅,如何改善传统藏语文的传统教学策略,在新形势下教好藏语文教学是摆在每一个藏语文教师面前的理由。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旨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启发学生智力。新课改形势下的藏语文教学策略因为其特殊的地位而有着特殊的特点,表现如下:
在没有实施新课改之前,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藏语文教学更偏重于单一的藏语教学,而忽视了汉语教学,导致了藏族学生日益和占主流的汉语文脱节。而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藏语文教学逐渐开始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向着藏语和汉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的方式发展。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藏语文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也决定了藏语文教学策略的多样性。如在藏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对比法、提问法、探索法、实地考察法、作业法、欣赏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发策略,以此来激发藏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步伐,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藏语文教学,达到藏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三
建筑工程合同风险较大,化解风险是建筑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建筑企业要正确评价风险,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一、风险的来源
建筑工程合同风险属于建筑工程风险,建筑工程周期较长,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多,风险较大。虽然参与工程的各方均有风险,但承担风险的大小却有所不同。具体来讲,在一个工程中,在建设工程决策阶段,业主承担主要风险,投资决策失误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失败。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建筑企业承担的风险远大于业主。正是这个原因,建筑行业中增大了建筑企业的索赔权限。建筑工程合同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投资风险;二是非建筑企业原因造成的社会风险和客观风险,如地震等自然灾害,这种风险一般难于预料和防范;三是主观类风险,这里特指不讲诚信的欺诈类风险。
二、风险的识别
应该看到,任何建筑企业在承揽工程时不可能不承担风险,但如何承担风险,承担多大风险,以及如何化解风险是一个建筑企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化解风险之前必须对其进行识别,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识别、确定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过程。
建筑工程风险识别有以下特点:
第一,个别性。由于建筑工程的地点不同,投资方不同,地区间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工程的风险有很大的差异。反映在合同风险中,建筑企业应对投资方拟建工程的意图和投资方诚信度作出专门考察,认真研究其项目风险的个别性。第二,风险的识别是由人来完成的,无论是专家团还是领导层都面临本身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在风险识别时,要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第三,鉴于建筑工程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要尽量对风险评级,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初始风险清单。第四,对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要作出适当的预测,且不要过于乐观,因为它是随时间和事态的发展而变化的。
总之,只有在充分认识拟建项目风险的特点后才能正确评价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判断。风险评价尤为重要,在准备合同文件和谈判之前,风险评价是必须的,其结果将会直接影响风险对策。在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上,风险评价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目的,要对不诚信类风险高度重视和充分评价,因为许多投资方诱使建筑企业垫资承揽工程项目,待工程竣工后,这类投资方或长期拖欠工程款或将工程出卖转让抵押等,并不打算给付工程款。这类事件在国内发生不少,给建筑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风险的防范措施
1.底线原则
预测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所以防范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防范措施就是制订相应的`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并在合同中用条款形式加以明确。建筑企业在投标报价时,要定出最低的赢利目标,当跌破最低的赢利目标线后达到成本线时,就可能引起经济风险。所以说,最低的赢利目标是一个底线,如投资方不能满足时,可考虑拒绝对方。在确保经济利益的原则下,要对投资方的诚信和社会信誉度进行评价和提出风险对策,对其提出的条件要加以审查和研究,以防和约陷阱。如有的投资方希望建筑企业垫资施工,建筑企业如同意,很有必要在合同中加入防范条款,比如说加入索要履约保证金或银行履约保函或有效的担保条款等。
2.提前约定原则
有的投资方的拟建工程所需手续不全,如土地使用许可证等。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在合同中要特别指明由此造成的后果应由投资方负责,在施工过程中由此引起的损失也要由投资方负责。有的投资方希望建筑企业在工程竣工后,分若干年交付工程款,建筑企业则应在合同中加入要投资方寻找合适的担保人的条款。在合同中加入变更和索赔的条款也有利于防范和转移风险,如对设计变更和其他变更的工程量的确定,以及对由此引发的工程价款的确定,这些有利于建筑企避免损失。加入必要的索赔条款有利于化解投资方和其他第三方给建筑企业造成的损失,对客观风险如不可抗力等巨大灾难带来的损失要特别注意,要在合同中尽可能加入工程保险条款。实践证明,虽然风险化解的方式很多,如风险回避、风险自留、损失控制、风险转移等,但能使自己损失最小的方式还是风险转移,工程保险就是风险转移的最好手段和途径。
3.专家指导原则
为了防范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组建以工程经济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法律顾问为主的合同管理机构也非常重要。现今,投资方在拟定投资方案工程合同时一般都充分咨询造价师事务所或专业工程咨询机构,他们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他们的合同谈判实施方案中一般含有对承包方反索赔条款,故建筑企业在合同谈判中必须拥有与之相匹敌的专业力量。
4.应急处理原则
执行合同时,积极处理风险后果也是防范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合同管理应当贯穿工程承包建设的整个过程,所以合同风险也贯穿工程承包建设的整个过程,对这一点许多建筑企业认识不够。风险发生后,应启动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对出现的风险后果进行认真地研究,找出实际结果和预测结果的差异,并用货币量来衡量,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补救。如投资方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则可考虑在合同限定的有效时间内提出索赔。总之,建筑企业在合同谈判阶段,要详细地制订各种风险的初始清单,对照它一一落实防范措施,并最终体现在合同中。
参考文献:
[1]张建.项目风险分析过程、方法及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四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我国的重点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建设速度。新型技术不断发展,对传统土木工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顺应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潮流,土木工程必将转向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应用之中。本文根据土木工程的意义与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总结出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土木工程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由原始的伐木采石,建造出模仿天然掩蔽物的人类居住场所,到新时期的超高层建筑、水利工程、超高长跨度桥梁,土木工程的发展与变化,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历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的理论、分析手段、施工技术、地基处理都有了更多的发展与突破。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经济飞速发展为土木工程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根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土木工程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土木工程发展意义。
土木工程的根本含义是征服大自然,通过人力实现自然界带来的效果。随着各项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桥梁、水利工程、公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土木工程是提高人类居住环境与交通的核心产业,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完善土木工程发展体系,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是土木工程发展的重点。人类需要良好的生存空间,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加优秀的土木工程技术将不断出现。
土木工程发展现状。
为了明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明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出土木工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理论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摆脱了传统设计的缺陷,全面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环境、经济、安全等因素。新型材料、结构、工艺、施工方法不断出现,人类可以将土木工程的规模扩大化,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长,超超高层、超跨度复合结构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土木工程设计逐渐向长、高、柔方向发展。土木工程设计建立在基础理论上,随着土建项目要求更加复杂,土木工程设计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只有及时吸收新技术,把握住新优势,才能使土木工程设计更加优秀。目前,土木工程设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受力、形式方面比较成熟。
土木工程施工发展。
施工发展主要体现在材料、设备、工艺这三个方向,其中材料中发明了复合高强钢材、碳纤维、玻璃纤维、双层玻璃、镁合金、镀膜玻璃、铝合金、节能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材料在许多建筑中得到应用,也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工程实施设备更加自动化、科学化、机械化,通过新型施工机械,可以使大规模土木工程得以实现,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在城市地下工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施工工艺,例如明挖、暗挖、盖挖、盾构、沉管、冻结、注浆等工艺技术,为地下空间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国土木工程在理论、设计、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新型结构、新型材料、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完美结合,帮助土木工程收获更大的成果。
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型城市与超大型城市数量飞速增长,人们对生活空间的作用提出了许多要求,寸土寸金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共识。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基数,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有限的城市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建筑体系,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城市飞速扩张的同时,不仅仅对生存空间提出了要求,也对电力、能源提出了许多要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我国建设大型公共土木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我国能源分布较广,一般在西南地区存在较多的能源储备,所处地区地形特征较为复杂,并且山区、高原、丘陵等环境较多,导致资源开发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大型土木工程建设速度,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项目,采取大跨度桥梁与隧道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从以上几种发展形式来看,未来的土木工程将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能源运输等工程之中,通过大跨度桥梁与超长隧洞,改变自然环境带来的阻碍,实现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通过精密的理论研究、新型工程材料、先进施工工艺,实现大跨、复杂结构、高层的土木工程建设,逐渐将大型土木工程普及到工程建设中,这就是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
结语:
我国土木工程部分领域已经在世界中名列前茅,但是土木工程理论、设计、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水平,需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土木工程技术,合理运用土木工程技术,实现经济腾飞发展。在未来的土木工程研究中,需要加强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探索与研究,也需要加强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实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任秋荣,叶龙,李向召。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xx(12):150—152。
[2]李青柱。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浅析[j]。民营科技,20xx(06):181。
[3]薛扬欣。土木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山西建筑,20xx(27):277—278。
[4]祝彩霞,刘慧。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15):164。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五
一、对效益审计的理解和认识
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我们理解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各种财政资金及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财政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五是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因此,我们理解的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是:由独立的、具有法定资格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公共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从决策、计划、执行到管理等所有阶段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分析、对比、评价,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监督活动。
在效益审计的实践中,我们认为我国的效益审计与国外效益审计相比,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结合。国外审计建立在比较真实、合规的基础上,一些国家已明确地将审计划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效益审计专指财务审计以外的所有审计,而我国在不真实、不合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还不能完全脱离财务审计、独立的开展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还必须建立在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二是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全面开展了效益审计,而我国效益审计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能在短期内全面铺开,要抓住数量大、影响大、政府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从中取得和积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审计面,做到循序渐进。
三是可以实行多个项目的对比审计。受管辖体制的限制,国外效益审计是就某一个项目审某个项目,就某个部门审某个部门。而我国《审计法》规定下级审计机关接受双重领导。这就使上级审计机关能够在管辖的不同地区选择相同的资金、具有可比性的行业和职能相同的部门,组织下级审计机关进行效益审计,并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客观地评价某个项目和行业的效益情况。
四是可以实行上审下.我国《审计法》还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对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审计。这样对于政府决策失误、错误等同级审计部门不便审计和评价的事项,上级审计机关也能够采取上审下的审计方法,超脱地进行审计和评价,从而降低审计风险,达到效益审计的目的。
五是在开展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配置上更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中,上级审计机关可以抽调本系统知识面广、审计技能高、职业判断能力强的审计人员集中开展审计,从而使审计资源组织的更加合理和优化。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领域与方法探讨
当前,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实中的审计工作重点也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移,就目前来讲,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还处在另散的、单个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完全独立的审计类型,大多在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反映出一些效益审计问题,从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因现实的审计对象和范围不同,现而带来的效益审计的目标、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地方审计机关而言,应根据审计机关的职责既监督对象和范围,科学合理地确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我们将经济效益审计从对象上作出以下分类: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根据各种审计对象类型,我们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方式和手段上进行探讨。
(一)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首要内容。财政资金管理效益审计主要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管理的经济性。从财政分配入手,审查预算编制对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上是否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公共支出安排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重视总量控制,分配中是否注重财政公共支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是否退出竞争性领域。二是财政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效果性。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促进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有效地执行。三是财政部门自身管理的效益性。财政部门是实施财政监督管理的具体部门,对其进行审计,是财政资金管理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审计中,既要对财政部门自身的经费收支进行审计,看其有无挤占挪用公共财政资金的问题;又要看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划拨、分配中是否认真执行计划和相关规定,各项监督措施是否及时到位,有无只拨不管、监督乏力、支出失控的问题,在审计评价上,主要以实际支出占计划支出的比重、各项支出占实际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等为指标,对支出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以各项财政政策执行后的增收节支率为指标,对财政政策(制度)执行的效率性进行分析;以财政部门挪用公共财政资金占其经费支出的比重、超预算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率、财政收入入库率、违纪违规资金的降低率等为指标,对财政部门履行监管理职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二)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按照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对部门预算执行的效益审计。突出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看有无编制虚假预算、扩大开支范围、搞人情预算的问题;二是对部门收入的.合法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看其有无收入不纳入预算、截留挪用预算外收入、收入不合法,以及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三是对部门经费支出的合法性、效率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分析各项支出是否适当,有无铺张浪费、扩大行政成本、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四是对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和资金进行效益审计。审计中,主要依据部门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各项收入占部门收入的比重、收入增长率,各种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部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人员经费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中各项费用占公用经费的比重、经费支出增长率等指标,进行综向、横向地对比分析,评价部门对预算的遵循情况,以及部门收支的质量;通过部门经费支出与业务工作量(如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审计机关的项目完成数、公安机关的破案件数)进行比较,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和支出效率。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建议,促使提高部门经费的使用效益。
同时,由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具有单位多、资金量大等特点。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力量安排上,要打破行业分工,整合审计资源,以财政专业审计人员为主,抽调审计技术水平较高、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的专业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合,聘请相关专家参与,使审计组知识结构最大可能的优化。审计中统一行动,适当调配,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审计结束后,财政审计机构出具预算执行效益审计报告,专业审计机构将审计资料运用到本行业审计之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四)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与其他效益审计相比,相对单一,审计中,在项目立项为龙头,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对照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项目计划、质量控制标准、考核方案等为基本指标,对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以及项目完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考核其运用的效率和效果;揭示其中存在的立项不科学、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五)关注领导班干部和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反映的评价的必然要求,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的内容与其他效益审计相比,要相对广泛。它包括:预算外内(外)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运用财政资金履行部门职责的效率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行政成本的节约情况等,在审计方法上,要运用方案比较法、投资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对决策情况进行审计,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分进行预测审计,运用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等。剖析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损失浪费的原因,并分清领导干部应负有的效益性责任,达到既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双重目标。
三、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困难和难点
尽管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我们对效益审计进行了探索,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审计种类和形式,目前效益审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观念根深蒂固,效益审计的理念尚未完全树立,不少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财经法纪审计上,对效益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大都满足于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的审查与判断,仅仅着眼于微观,立足于宏观的不多;审计的目的更多地局限于纠错防弊,缺乏对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分析与评价,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二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效益审计标准高的要求,开展效益审计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采用多样化的审计方法,采取多种审计手段。而当前由于多种原因,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不能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审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效益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层次高的需要。
三是审计力量不足,制约了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作为地方审计机关,除完成上级审计机关指令性项目外,还必须完成本级安排的审计项目,以及地方政府临时安排的各项审计任务,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上,没有更多的人力和精力来实施效益审计。
四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审计计划,难以形成效益审计的大环境,近年来无论是上级审计机关还是地方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计划时,往往只是对审计项目及其所涉及的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等提出明确要求,侧重于财务收支审计,而没有突出地强调效益审计,在审计力量的调配和审计实施的全过程中没有依照效益性的要求统一行动,侧重点没有放在效益审计上,尚未形成效益审计的大环境。
五是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加大了效益审计的风险,由于效益审计涉及的对象千差万别,审计部门很难采取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如对高速公路系统效益性的审计,审计人员可以用实地检查的办法,确定高速公路的运行状态和维护系统是否有效;而对医疗、福利、教育、公共安全等部门的审计,审计人员必须更多地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审计人员要更多地关注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但由于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无法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可能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乃至造成不良后果,使效益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
六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影响了效益审计的推广,目前效益审计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明确的、广为认可的专业指南。因为效益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很难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差别。总体来看,我们目前已开展的效益审计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类资金的效益性的审计分析与评价,不够系统。制订和完善一整套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审计评价标准,是当前影响效益审计大范围推广的原因之一。
四、对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与建议
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为未来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地方审计机关,我们应该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要求,结合实际,调整审计工作思路,推进整个审计工作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我们提出如下工作意见和建议:
1、牢固树立效益审计理念,明确效益审计的目标,我们将加强对绩效审计知识的宣传学习、理论研讨和业务实践,使审计人员都认识到效益审计是未来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内外审计发展形势的要求,是审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效益审计意识和理念。努力形成一个积极研究效益审计、深入探索效益审计、努力实践效益审计的好环境。
2、突出工作重点,选准效益审计的突破口,效益审计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在大规模地开展效益审计的基础和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作为试点,整合审计力量进行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为今后的审计工作大规模的向效益审计转移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效果性为重点,以财政资金成本效益为突破口,以检查财政资金支出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中心环节的效益审计的新模式。
3、坚持常规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在计划安排审计项目时,要加大效益审计的内容,将效益审计贯穿于每一个审计项目。特别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效益审计内容,注重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对财政资金运用效益情况的评价和衡量。
4、建立符合各行各业实际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在上级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制定和出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作必要的效益审计理论探索,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如对财政部门预算效益审计的标准和规范;对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标准和规范;对重大投资和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对政府管理的各类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对政府管理的各项债务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等,以指导和推动效益审计的开展,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5、着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适应效益审计的队伍。因此,我们将从现在开始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类型地培训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理论上准备,实际上探索,增强审计人员的效益审计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的工作水平,以迎接日益临近的效益审计。
为推动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将效益审计纳入年度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相似的行业、相邻的地区、相同的项目、相同的单位,开展效益审计。不仅评价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项目、一个单位的效益。还可对行业之间、地区之间、项目之间、单位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为各级领导决策、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2、在安排常规性审计项目的同时,要明确要求审计人员更多地关注项目中的效益问题,树立效益审计理念,明确效益审计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在上报的报告中充分反映效益审计事项。
3、要针对不同类型行业进行研究,制定效益审计标准及操作指南,以指导各级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
4、对于同级难以开展效益审计事项的,特别是涉及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事项,应采取上审下的方式进行,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5、要组织效益审计试点,培育一批效益审计骨干力量。同时举办效益审计实务培训班。大力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工作的水平。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六
程度高低不同的书院,通过某种机制组成联合体,在相互比较中可以看出其等级差异。宋代最典型的例证是见于《宋史·尹谷传》的“潭州三学”,即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学学生月试积分高等而递升,三学为三个层次,此为论者所熟知,不必赘言。有意思的是类似的情况在清代也出现过。乾隆年间,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隔江相望,虽同属省会书院,但岳麓在全省招生,城南在全长沙府招生,程度有别。湖南巡抚陈宏谋规定,每年年底“将两书院生童传齐汇考一次,核其有无精进,以定次年去留。城南书院生员中有佳者,送岳麓书院。”(注:清·陈宏谋:《申明书院条规以励实学示》,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1585页。)可见,岳麓书院由潭州三学而确立的湖南最高学府的地位,到清代仍然保持未变,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宋代的另一例在今江西,由江东提举袁甫实施,事见其《番江书堂记》,其称:
或问余曰:“子创象山书院于贵溪,兴白鹿书院于庐阜,而又建番江书堂,何也?”余曰“子岂知余尽哉!……两书院盖士友所宗之地,振而起之,责实在余。故凡士愿处象山若白鹿者,名随其行辈与其望实,或畀领袖之职,或在宾讲之选,衿佩咸集,彬彬可观矣。而余之所深虑者,已成之材虽易于振拔,而后来之秀未保其嗣续。况士友之纷至,非按其语言参诸履行,则未可得其为士之实。于是,选通经学古之士,率生徒而课之,余暇日亦数加考察。俟其立也,乃分两书院而肆业焉。此番江书堂之所以建也。”(注:宋·袁甫:《番江书堂记》,《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版,第145-146页。)
非常明显,作为一种预备学校,番江的书堂程度要大大低于“士友所宗之地”的象山、白鹿二书院。按番江书堂在饶州鄱阳县,位于贵溪、庐山两地之间,有达源、止善、存诚、养正四斋,规模不小。可知,袁甫在三地远距离构建书院教育体系,比起潭州三学同城隔江组成的教学体更有创意,此则或可视作今日远程教育之开端。
与以上不同书院间通过某种机制联合组成一个等级差异有别的共同体不同,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地几所不同教学层次的书院共存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的情形。如福建省会福州,康熙年间由巡抚创建鳌峰书院,雍正十一年(1737)定为省会书院,专课生童。嘉庆二十二年(1817),总督汪志伊等创建圣功书院,专课童生。同治三年(1864),总督左宗棠又建正谊书院,专课举人、贡生。(注:民国《闽侯县志》卷三十三。)又如天津,有辅仁、问津、三取三书院“鼎峙为三”,“皆为生童而设,孝廉不与焉。”至同治十三年(1874),官绅创建会文书院,“专课举人”。(注:光绪《天津府志》卷三十五,马绳武《建立会文书院记》。)童生、生员、举人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各书院程度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书院的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变化。如苏州府平江书院,创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凡吴、长、元三县童生,邑选十人入院肄业,诸生亦与焉。其后诸生尽入紫阳、正谊两书院,而平江书院专课童生。”(注: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十分明显,苏州府属的平江书院,由生童并课到专课童生,其地位由高而低,出现了变化。
同一所书院内部也有高低层次的不同。如山西夏县涑水书院,由元至治年间邑令贴木儿不花创建,祀宋儒司马光,有“堂七楹,中设司马文正像,颜曰粹德堂,左延宾,右延师,辟斋五,聚造士之俊选与幼学者分授焉。游息之所,讲肄之堂,庖廪井厩靡不俱备,复入田亩若干,岁入以赡,且以供祀事。”(注: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六。)可见,涑水书院是成人与幼年分班授课。又如清代湖南平江县爽溪书院,为同治七年(1868)邑人李元度创建于李氏家庙之西的家塾,它延请“经师一、蒙师二,以分教子弟,先太高祖后裔皆入焉。”(注: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卷十六,《爽溪书院记》。)经师、蒙师所授内容不同,知识深浅有别,不言自明。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程度的学生同处一院而“分授”、“分教”,和有些书院的“分班回讲”一样,是分级分班上课的表征,它是书院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比之近代西方学校的分班授课,其依照程度而组织教学的原则相通,所不同的是,对这种教学规律性的认识与实践,书院要比西方学校早几个世纪罢了。
书院教学程度的不同,可以用大学、小学这样的传统方式表述。如元代建康府明道书院,就将自己的生徒明确分成“大学生员”、“小学生员”两类。“大学生员”十四人,又分“治经”、“治赋”两个专业,各七人肄业。其“课试”规定:“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每日照旧例行供讲课。每日课治,治经义者小经冒议,治赋者省诗。午后纳课呈山长,晡后书院会食,课办呈公堂,放学。”“小学生员”无名额记载,其“课试”规定:“每日从小学教谕出题受书训导,每遇三日一次供诗;每日背诵隔日书,授本日书,出本日课题,省诗对句,食后习功课,午后说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小学》之书,《通鉴》,出晚对,供晚对。”(注:《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年版,第425页。)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其程度的不同明显而具体。
与明道书院一院同招大学、小学生员肄业不同,明代山东临朐县朐山书院“以小学为教”,所招全是小学生员。朐山乃嘉靖十年(1531)知县褚宝创建,其创建缘由、内部规制及运作情况,详见于当年的山东提学副使所作的《朐山书院记》,其称:
又以储材在学校,而蒙养必先小学,乃仿古社塾遗意,创书院于邑城中,前为养正堂三楹,后为景贤堂五楹,翼以书舍十六楹,环以左右塾八楹。于是选民间之秀彦,立塾师以教之。朝钟暮鼓,聚散惟时,辩方书,正句读,吟诗习礼,考论名物器数,居处慎其(与)长幼,明其(节)勤惰,示其惩劝。令虽日事案牍不暇给。稍间,辄与诸生督课,时校艺,而进之右塾,升之左塾,升之堂。升之堂者,以需进于庠校。于是,邑之士咸观而向化。……嗟乎,今书院之设遍山左,然未闻以小学为教者。(注:嘉靖《临朐县志》卷四。)
这条材料十分典型,不仅可以说明临山书院是小学,它可以与遍设山左的其他大学程度的书院并行特立,而且又以堂塾分成高低程度不同的三级,由右塾而左塾而升于堂,内部实行等级管理,便于激赏以提高生徒的学习积极性。更有甚者,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情况下,它又可将升之堂者进于庠校,使小学层次的书院可以回归社会,不致因缺失生存环境而出现无以为继的困难,可谓规划周详。事实上,清代虽行政区变化,临朐县附廓于海州州城,朐山曾一度升格为州级招收生童肄业的大学层次的书院,但到嘉庆七年(1802)知州唐仲冕率一州两邑士民创建石室书院之后,朐山书院又“改为小学,延诸生之勤笃者为童子师,属学官董之。”(注:嘉庆《海州志·书院》。)
和小学层次的`书院再分高下等级一样,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也存在着诸多等级差异。前述第一、第二种情况是大学类书院教学与学术水平高低不一的两种表现形式。另一种则是区域性差异。受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的文化教育整体水平各不相同。虽同属县级、州级、府级书院,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相比,其教学程度却不能相提并论。兹举陕西略阳县嘉陵书院为例,它位居县城,属县级书院,设山长掌教,有斋长经管院务,设院书、院舍宽敞,经费充足,规制谨严,在全县招数十名生童肄业。但其地接青海,距省城一千余里,属落后地区,其教学要求,仅为熟读六经而已。有关情况,见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为其制订的“成规”第一条《定膏火》,其称:
前以读经书定膏火,读经者给膏火,不读经者不给,期于士皆通经。然亦有勤于用功而读经不能如数者,自宜略为变通。今定膏火五十分,读经膏火三十分,不读经膏火二十分。读经以《易》、《书》、《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六经为定。六经尤以《春秋左传》、《礼记》、《周礼》为主。《春秋左传》十二本,《礼记》十本,《周礼精义》六本,诸生童于是三经,能二十日读一本者准膏火。……《易》、《书》、《诗》,每部均限八十日,能读熟者准膏火。然必《周礼》、《礼记》、《春秋左传》读完再读此三经者方准膏火,但能读此三经者不准。……其不专予读经,或读经不能如数者,生员膏火十分,童生膏火十分。(注: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9页。)
《周礼》等三经共28本,以20天读熟一本计算,需要560天,《易》、《书》、《诗》三经,以80天读熟一本计算,要240天,六经共计800天才能读完。书院一般每年放假两个月,按照规定的进度,满打演算,每个生童必须在书院肄业三年方能读完六经。这样的教学水平太低,显然是不能和东南地区的县级书院相比的。
大学类书院的程度差别更突出的表现是,通过官办书院系列的行政级差而表现为县级、州级、府级、道级、省级这样一个由下而上的宝塔型书院结构体系。(注:《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55-103页。)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官府的级别越高,其权力就越大,就能支配更多的经费,聘请更好的山长主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区越大,读书人就越多,书院招生时选择的余地也越多,能够做到优中选优。二者合一的结果,自然就会造成书院教学水平随行政区域的扩大而提高的局势,由州县而府道,由府道而省级,节节上升,构成一个由低而高的结构模式。上述湖南省城岳麓、城南二书院,之所以出现年终汇考,城南优秀生可以次年送入岳麓的情况,就是因为岳麓由湖南巡抚主持,在全省招生,而城南由长沙府知府主持,只在长沙府属各县招生而造成的。
总之,书院的教学程度具有多层次,从低到高,各个层次都有。既有大学一级的,也有小学一级的,而且大学、小学又各有高下之别。这种层次的丰富性,历代皆然。到明清时期表现更加突出,尤其是清代,由家庭、乡村、州县、府道、省会乃至联省,书院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完整的等级之塔,自成体系,差不多承担起国家的全部教育任务。(注:清·程廷祚:《与陈东皋论书院书》,《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1页。)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读书人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并在这种满足中赢得自身的壮大与发展。这正是书院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与官私二学相比而特立独行的表征。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用了“书院非大学”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字眼,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承认有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存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书院教育的层次性。书院既有大学一级,也有小学一级,不能只讲大学而不讲小学。在清末,书院教育的层次,被光绪皇帝等一代君臣所洞察,诏令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使古代书院通过改制,而与近现代学制血脉相通。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七
体育运动心理学是体育专业研究生必修课之一。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内容庞杂,缺乏针对性,没有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材体系,课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笔者在此拟从体育专业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出发,对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课程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存在问题
1.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建设有待加强。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教材。任课教师需要自编教学大纲和教材,导致教师在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讲授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些院校甚至没有与本科教材区分开来,其深度和难度也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正式出版的体育心理学教材和运动心理学教材有十余部,但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仅有一部,即张力为编于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可供研究生教学参考。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固定的教材,一般都是从几个教材中选出几个专题。这导致教材的结构体系缺乏整合性,不能围绕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组合。无论体育心理学还是运动心理学,都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科学地预见、推测体育行为,并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技术,按照规律干预、控制体育运动行为。目前,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讲授多是强调描述功能和解释功能、理论模型的建立、陈述性知识的深入评价,缺少贯穿整个学科的主线,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强。而且,可供借鉴的参考书侧重不同,各有千秋。应注意吸收国外一些新的理论方法,研究生的教学尤其需要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动态。国内编著的参考书,由于出版时限的原因,不能满足研究生获得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最新信息的需要。适当引进原版教材,对研究生的教学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2.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设计缺乏合理的知识框架。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难以体现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递进性。课程设计中缺少应用性课程作为补充,难以适应体育专业研究生多元化就业的要求。由于缺少案例分析,忽视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或是社会体育指导时,不会利用所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解决教学、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任课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
3.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在授课方式上,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做法,辅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原因是,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扩招,导致研究生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多。教室资源是有限的,有的院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原因,连讨论都取消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难实现,现场的个案分析就更加不切实际了。
4.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评价方式缺乏创新。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而且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以评促建,提高质量的目的。期末考试是传统评价手段的核心,平时作业是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系统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开展研究生教学评估,教学环节不够完善。体育运动心理学也是其中之一,其评估指标的确立和相互配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建设的对策
1.以母学科为基础,优化课程设计。体育运动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要提高现有课程的深度,反映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以及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内容要求新颖,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方法、新观点”,以使研究生尽早获得第一手学术信息,形成与本科生有区别的高层次培养模式。要重视现场个案分析,突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特色。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根据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生课程要由以讲授性教学为主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为主的方向转变。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启发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的自学能力。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到体育教学或运动比赛现场进行开放式教学,或充分利用网络开放、快捷的特点,结合比赛现场进行同步教学,积极探索适合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授课模式。
3.加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教材建设。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关心学生的原则,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应力求全面、创新,因此各章可包括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主要结论、案例分析、参考文献和推荐参考读物等。对于参考文献和推荐参考读物尤其应精挑细选,列出与本章有关的有影响的中外图书及文章,以满足学生拓宽学习视野、深入研究的愿望。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突出科学性与时代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同时,注重基础性与创新性,以反映当代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要以学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内容为主线,构建新的教材结构体系。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建设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积极编制精品课件,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形成包括基本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指导书、电子教材、案例分析教材的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4.完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监督作用。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促进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包括任课教师自评、研究生评价和校方评估。任课教师自评主要是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设计、教学体会、教学方法等进行反馈性评估。研究生评价指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估,充分了解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教师授课的,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基础理论与现场案例分析的比例。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促进体育运动心理学知识的掌握。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研究生导师组制度,加强对体育运动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与监督。任何一门研究生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水平。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而且要拥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体育运动心理学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接近体育运动实际。同时,教师对国内外前沿研究一定要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外语及查阅第一手资料的能力。此外,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鼓励年轻教师去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较好的国家去交流或攻读博士学位。聘请国内外的一些名师为客座教授,把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带进来。
三、结论与建议
1.体育运动心理学作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体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正确把握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方向,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材结构,突出科学性与时代性特点,网络教材与电子书相结合,形成教材的立体化。
3.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引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高水平的导师团队。
4.完善评价体制,发挥监督作用,力争把体育运动心理学建设成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精品学位课程。
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篇十八
自动化技术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是我国尖断科技的结晶。以下是“对机械工程的认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已经被社会的各个行业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生产中使用自动化技术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机械工程行业是对技术相当依赖的行业之一,因此机械工程行业应当需要大规模的使用自动化技術,从而提高机械工程行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了,但是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1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1.1较低的发展水平
虽然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旧不能和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因此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并没有非常的广泛,换而言之就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尚未满足机械工程行业对其的要求。目前,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刚性自动化技术,这种自动化技术并不能提高机械工程的生产能力。我国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并不高,而且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2落后的管理模式
想要让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就一定要高水平的管理模式辅助。然而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在使用自动化技术的时候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比较的落后的,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难以发挥出它应用的作用。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的国家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信息化的管理模,这种管理模式是契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是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作用的,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应当加以借鉴。
1.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保障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发挥出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和引进专业的自动化技术人才是相当的重要的。然而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中是缺乏大量的专业的自动化技术人才的,这些人才包括拥有超强自动化技术设计好开发的技术人员,这是导致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难以适应机械工程行业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我国还缺乏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自动化技术人才,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作用难以被充分的发挥。
2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式分析
自动化技术是拥有着一定的应用广泛性的,因此自动化技术是能够适用于社会中的各个行业的,是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机械工程行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应用比例也逐步的提高。虽然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技术还不能和国际上发达的国家相比,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也会逐渐的成熟,下面列举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应用方式。
2.1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柔性自动化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新型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不断能够实现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的效果,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的能力。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柔性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也开始投入财力去购买能够帮助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计算机设备了。在未来,柔性自动化技术将会逐渐的发展成熟,将会幅度的提高机械工程的生产水平。
2.2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集成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的自动化技术,其特点就是将繁杂和毫无关联的生产制造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使他们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富有竞争力。集成自动化技术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方便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是为了充分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提高和进步,集成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的发展成熟。机械工程行业中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运用集成自动化技术了。
3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型的技术,它充分的融合了集成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自动化技术的优点。所谓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从而使自动化技术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变强。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是能够充分的提高机械工程的工作能力的。
4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的。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必也将会飞速的进步。在未来自动化技术必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技术将会向高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全面的替代人工,从而被充分的运用的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去。机械工程行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必将会在未来大规模的使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的能力。总而言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在机械工程中的使用前景是光明的。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现今的自动化技术逐渐的发展成熟,在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也开始被充分的应用,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机械工程行业的生产水平。虽然现今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自动化技术依旧有着比较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大幅度的提高机械工程的发展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38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