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18:23:04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大全(17篇)
时间:2023-11-06 18:23:04     小编:笔砚

教案中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的详细说明。教案的编写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后,再次提醒大家,教案只是一种参考,具体的教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一

1.了解山谷回声现象,学习接唱歌曲。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原声?和?回声?的强弱变化。

3.体验表现山谷回声的乐趣。

1.课前引导幼儿了解山谷有回声的自然现象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1.请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谜语:山谷有个淘气包,躺在暗处学人叫,腔调和你一个样,睁着眼睛找不到。

2.带领幼儿开展练声活动。

提问:你在哪里听过回声?原声与回声有什么不同?

可将难点前臵,与幼儿玩?山谷回声?游戏。例如:用?小朋友你好?或?xx 你好?的问好方式,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原声?和?回声?的不同,?原声?声音强,?回声?声音弱,为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3.请幼儿欣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感受歌曲的旋律。(1)播放音频,幼儿倾听歌曲,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美丽山谷真稀奇??

鼓励幼儿随音乐做肢体动作,如拍手、拍腿来感应歌曲。(3)幼儿再次完整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

4.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带领幼儿用?啦?字哼唱歌歌曲的旋律。

(2)用钢琴弹奏音乐旋律,指导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指导幼儿学习用接唱的方法来演唱歌曲的弱唱部分,也可利用不同的形式合作演唱。例如:歌词部分全体幼儿一起演唱,回声部分请一半幼儿与另一半幼儿对唱。

(4)教师鼓励幼儿通过接唱、合唱等方式学唱歌曲,可根据幼儿的演唱情况请幼儿加入动作表演,进一步了解回声现象。

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c2/4

美丽山谷 真稀奇,真稀奇,唱歌讲话有回音,有回音。啊,

啊,啊,啊,山谷回音真好听,真好听。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二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就要结束了,小朋友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心里有许多不舍:不舍和老师的朝夕相处,不舍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游戏活动。《老师,再见了》这节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小朋友在幼儿园所学习的本领以及离别的心情。在设计教案中,通过创编替换歌词,总结了幼儿在幼儿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本领,并通过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恋恋不舍之情。

1、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能用较抒情、舒展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3、结合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为歌曲第一段中的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

1、有回忆、讨论并学习毕业献词的基础。

2、配套的音乐cd。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引发孩子学唱歌曲的愿望。

幼:我们可以唱歌;我们可以跳舞;我们可以说笑话;我们可以画画。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小结:我们还可以朗诵诗歌、表演节目,也可以唱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新歌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1―2遍,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可鼓励幼儿用拍手表现歌曲的节奏。

(2)老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

师:你们刚才听到老师唱了些什么?(鼓励帮助幼儿,用歌曲中的语言来回答)教师有感情的念歌词一遍。

(3)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随琴声学唱歌曲2―3遍。2、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让幼儿随着歌曲旋律拍节拍,随着歌曲旋律歌唱,并注意唱出歌曲的节拍重音。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启发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怎样才能唱得更好听呢?”“歌曲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唱得一样吗?”

(3)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

讨论:在幼儿园里老师还教了你们哪些本领?让我们把这些事唱进歌里。根据幼儿的回答请幼儿替换歌词并随音乐演唱出来。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由结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在学习《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曲时,我事先让幼儿通过《毕业献词》来回忆三年在幼儿园的生活,想想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了,让幼儿有着恋恋不舍之情。歌曲中幼儿知道自己在即将离开的幼儿园中学会了许多知识本领,也许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所以在从整个唱的过程中,虽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但幼儿还未能表达出对老师、对小朋友的恋恋不舍,在歌唱中小朋友们都能表示出要做一名遵守纪律的小学生。过程中幼儿通过歌曲旋律边拍节拍边唱,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在结束部分我让幼儿用优美的身体动作来自由表达、创造性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三

孩子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在生活中当与同伴合作时,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当小小的摩擦在不经易间产生时,他们的表情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我在生气!别惹我!”当一切都风平浪静时,两个好伙伴又会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快乐的游戏了!从他们的脸部表情中,你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孩子们不同的情绪变化。

这就是孩子们的表情世界,歌曲《拉拉钩》正是从这样一个侧面、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体现出孩子们真实的情感世界。选择这首歌曲作为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意图让幼儿在欣赏、感受、理解、创编的过程中,看见自己与小伙伴昔日的影子,反映出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写照。在培养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了解同伴,懂得珍惜身边的小伙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宽容!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重难点: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情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1、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1、欣赏歌曲、情感体验

刚才小朋友都介绍完了,现在老师也给你们介绍两个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的来看一看他们怎么了?出示图片让幼儿自己讨论"这两个小朋友怎么了?"

图片一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生气了?

师:你们生气的时候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及时总结幼儿的生气类型,遇到幼儿回答问题一致时,归纳总结)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生气时,心里很难受,时间长了,我们会生病的。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到底是不是生气了。

(演唱歌曲第一段。总结幼儿生气的感受,结合图片内容引出歌曲的第一段,环节过渡比较自然,幼儿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兴趣较高。)

师:你听到了什么?

师:那么你们猜猜,他们两个为什么会生气呢?

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生气的原因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图片二

师:原来当我们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可以交换玩、轮流玩、等别人玩好再玩……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以后小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要记得用你们刚才的这些好办法去解决哦,让自己快乐起来!

图片三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让我们听听他们到底是怎么和好的。(听最后一段音乐)

师:你听到他们是怎么和好的?

现在他们和好了,真开心,让我们从头到尾完整的听一遍好不好?

2、学唱歌曲

我们现在完整的听一遍,小朋友要听一听这首歌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同?

(完整播放,幼儿欣赏)

幼:前面是生气的,后面是和好了,高兴的。

师:谁来说一说前面应该怎么唱更能表现出来生气的样子?

(动作——手叉腰等,表情——噘嘴皱眉等,声音——断顿的)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好不好?(随音乐唱)

请个别表演好的幼儿表演唱(幼儿说说他哪里好,师总结)

我们一起唱一唱。(随音乐唱)

请个别表演好的幼儿表演唱

3、运用简单动作表演唱

小结:“和好朋友一起表演真开心”对了,小朋友们在一起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也会有一些小矛盾。只要我们能互相谦让,和这两个小朋友一样很快就能和好,那我们一定会很愉快的,让我们都来做好朋友吧!"

1、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词内容。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引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四

1、理解歌词内容,唱出句首重音,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

2、能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三拍子歌曲,能互相合作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3、体验二声部演唱的快乐,感受春天柳树的姿态美。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1、教师带幼儿到院子里或小河边观察柳树。

可提问:春天来了,柳树有什么变化?柳枝随风飘舞,像什么?引导幼儿想象拟人化的柳树姑娘形象,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柳枝随风飘摇的优美姿态。

2、幼儿熟悉儿歌《柳树姑娘》,和声图示。

1、教师范唱,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唱新歌。

(1)教师有感情、准确、清楚地翻唱歌曲《柳树姑娘》,在句首重音处以琴声暗示,提醒幼儿感受句首重音。

可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引导幼儿了解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并拍出三拍子的强---弱---弱变化。

(2)教师画出图谱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学习歌词内容。

教师边画边说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通过跟图谱、琴声说歌词等方式掌握歌词内

2、幼儿学唱歌曲,可采用集体唱、男女孩分组唱、表演唱等方式。

可引导幼儿说一说:前面4句表现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连贯、优美)后面几句表现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的演唱会有什么变化?(活泼、轻快)让幼儿学习用连贯优美、活泼轻快两种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情绪变化,从中感受柳树的姿态美。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1)出示二声部图谱,引导幼儿学唱衬词。

教师可引导幼儿:春风也想来和你们一起唱歌,看它是怎么唱的?教师指图示引导全体幼儿在前4句每句最后一个字后唱“啦啦啦”,从第5句开始全体合唱。

(2)采用教师与幼儿合作、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并互换等形式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幼儿倾听别人的歌声,注意与同伴声音协调。

《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孩子们有对春天现象的回忆与经验,在本次活动中,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时重点,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有学习的兴趣,却总掌握不了学习的关键,后来我做起了指挥,让孩子们看指挥来唱衬词,并提醒他们要唱的清,主唱的呢要唱足三拍,这样多练习了几遍以后,效果就好了许多。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五

1、学习雄壮有力地演唱进行曲,在无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歌唱。

2、根据提供的不同情境,用断顿、中强、渐慢、渐弱等方法演唱歌曲。

3、通过活动,体验和逐步形成大胆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1、海军帽一顶。

2、认识海军,了解海军的特征与他们所承担的任务。

1、复习歌曲《看大桥》。

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划船和结伴划船等动作。

齐唱歌曲,唱准节拍,唱清歌词。

2、感受雄壮有力的《小海军》歌曲旋律。

倾听音乐,简单说出感受。如:很有力、很有精神……等。

在座位上随乐拍手,轻轻踏步等体会歌曲的节拍及力度。

3、学唱新歌。

教师出示海军帽,并提问:“这是谁戴的帽子?”以此导入歌曲。

教师范唱。

组织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内容,并集体朗诵。

完整学唱,并用全班唱、分组唱、男女生唱等方式进行练习。

4、有表情地歌唱。

唱出进行曲行进的感觉。“怎样唱出小海军勇敢、神气的样子?”(断顿、中强音量)创设情境。“小海军的炮艇悄悄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应怎样唱?” (断顿、紧张、中弱音量)“小炮艇越来越远地驶向远方,又应怎样唱?”(渐慢、渐弱)提供一系列情境,幼儿用相应的声音表情歌唱。

“小海军勇敢地起航出发”,“悄悄穿过敌人封锁线”,“小海军继续前进,驶向远方”。

5、无伴奏歌唱,幼儿在没有琴声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演唱,以便更好地唱准音,并边唱边听旁边同伴的歌声,学习与他人的歌声整齐协调。

6、歌表演。

幼儿用小椅子当做炮艇,边唱歌边表演。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六

《五只鸭子》选自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动物与孩子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喜欢和小动物一起嬉戏玩耍。假日里,孩子们会自己去抓一些昆虫或买来一些小动物饲养;在幼儿园,运动的时候,我们会做动物模仿操热身。在一次游戏时,我们用《五只鸭子》的旋律做伴奏,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打节奏,并且说这首歌曲很好听。这首歌趣味性较强,而且节奏欢快,虽然歌词篇幅较长,但内容易于孩子们所接受,非常适合大班孩子学习。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欣赏、学唱及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1、学习歌曲《五只鸭子》,能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体验歌表演的快乐。

1、歌曲《买菜》、《五只鸭子》cd、多媒体、伴奏、小鸭头饰

(一)练声

要求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

(二)复习歌曲《买菜》

师:今天天气真好呀,我们一起上街买菜吧。

要求: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唱歌。

(三)学习歌曲《五只鸭子》

1、请幼儿听一遍歌曲,感受歌曲。(播放多媒体)

(1)欣赏歌曲,初步感知歌词

(2)提问:这首歌听上去感觉怎么样?你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跟唱歌曲

(1)听第2遍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3、教师边弹边唱一遍,帮助幼儿掌握节奏。

(1)提问:你觉得哪里唱得很快的?

(2)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打节奏。

(3)第一、二段师生一起打节奏;第三、四、五段请个别幼儿尝试边念歌词边打节奏;最后一段师生一起边歌词边打节奏。

4、全体幼儿随着音乐唱一遍歌曲《五只鸭子》。

分别以不同形式(集体、个别)进行演唱。

(四)歌曲表演

1、在《五只鸭子》旋律伴奏下,请6名幼儿根据歌词进行歌表演。(1名幼儿扮演鸭妈妈,5名幼儿扮演五只小鸭子。

2、请全体幼儿分成2组,相互商量分配角色,每人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进行歌表演。

1、评价

2、总结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七

1、理解故事大意,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情境。

2、朗诵故事,感受古诗《悯农》的韵律。

3、对古诗《悯农》的表演产生兴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悯农》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领会古诗《悯农》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理解古诗,喜欢朗诵表演古诗。

一、图片导入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你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引导幼儿从时间、地点观察)

二、播放课件,欣赏古诗,感受古诗表达的情境。

三、出示背景图,逐句理解欣赏古诗大意。

1、艳阳高照,锄禾的老农(活动图片,贴在背景图上,理解第一句:锄禾日当午)

教师:酷热的当午,一位老农在锄禾

4、饭座上的米粒(活动图片,贴在背景图上,理解第四句:粒粒皆辛苦)教师:人们每天吃的粮食,一粒一粒都是汗水和辛苦换来的啊完整描绘大意,体会5言诗的美妙韵律。

四、朗诵诗歌,感受韵律。

1、教师示范朗诵。

2、划分古诗节奏,引导幼儿朗诵出古诗的抑扬顿挫。

3、配乐诗朗诵。音乐:萤火虫之舞。

五、表演诗歌。

用熟悉的旋律老表演唱古诗。

六、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5言诗《悯农》。在古代还有许多像李绅一样的大诗人,比如李白、孟浩然等,他们写了许多的美好古诗,这些古诗有五言诗、七言诗等,小朋友从小学习古诗,会发现古诗的乐趣。

这节活动通过我们教研组教师集体研讨,我一共改了3次备课。最后完成的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首先从教学环节上我从欣赏诗歌到理解诗歌再到表演诗歌,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教学过程水到渠成。这节活动最大亮点在于,表演诗歌环节,我引导孩子用熟悉的旋律来表演诗歌充分引起了孩子表演的欲望,孩子们思维特别活跃,有用学习雷锋好榜样曲调来唱诗歌的,有用黄梅调来唱诗歌的等,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八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3)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4)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5)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6)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7)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8)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

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九

1、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欢快、风趣的特点。

2、通过道具游戏、肢体造型感应每句末“蛀牙”次数。

3、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1、经验准备:知道蛀牙的危害。

2、材料准备:音乐《大蛀牙》、鼓、故事图片。

活动重点:了解歌曲内容,并通过道具游戏肢体造型等感应每个句末的“蛀牙”次数。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听辨每句末尾木鱼声的次数。

1、热身活动。

(1)教师敲击鼓面,幼儿走各种步伐感应拍子。(指导幼儿根据鼓声的快慢变化,走出各种步伐如跑、跳、蹲走、弯腰走等。)。

(2)教师敲击鼓边,幼儿原地拍手或两人互拍出教师敲揍的.节拍。

2、观察图片,故事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自由讲述图片内容。

师:你看见了谁?它们在做什么?

故事讲述。

3、欣赏歌曲:

(1)完整倾听,感受歌曲的欢快与风趣。

(2)再次倾听,肢体感应歌曲节拍。(教师按三段歌词,随拍子拍肢体的三个部位,引导幼儿听蛀牙的次数。)。

4、进行道具游戏,感应每句末“蛀牙”的次数。

(1)打棒敲击次数。(引导幼儿听辨句末的木鱼声,并用掌声拍出来。)。

(2)点手心游戏,感应次数。

玩法:幼儿手一只手摊开,当唱到“有一颗大蛀牙”时用另外一只手在手心点一点,两颗,三颗大蛀牙则依照歌曲节奏快慢点上两点或三点。(注意提醒幼儿边唱边玩。)。

5、做肢体造型,感应句末“蛀牙”次数。

(1)教师伴随音乐,在句末木鱼处做肢体造型。(注意提醒幼儿两人合作,一人创作,另一个模仿,合拍做造型。)。

(2)幼儿两个人合作玩肢体造型游戏。(提醒幼儿随“蛀牙”的次数做肢体造型,之后请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几个幼儿站在中间按歌曲节拍做动作,其余幼儿模仿,每段间奏时换人)。

6、小结评价。

提问:怎样保护牙齿?

小结: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护牙齿身体好!

附: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会织布的动作。

2、感受乐曲欢快的特点,能跟着音乐节奏熟练做动作。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金瓶似的小山》、《小孔雀告诉你》。

2、练声:《山谷回声真好听》、《小鸟醒来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老师:听老师弹的是什么曲子?。

2、复习织布的基本动作老师:我们大家来复习织布的动作。

3、幼儿创编动作,教师进行指导。

(1)老师引导幼儿逐句编动作,逐句学习。

(2)引导幼儿编第二遍音乐接沙头的动作。

3、完整练习。

(1)将动作组合,跟着音乐跳给幼儿看,提醒幼儿观察:用了哪些人想的动作?。

(2)放慢速度,幼儿完整练习。

三、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雨中接妈妈》,结束本活动。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一

根据《纲要》中艺术领域方面的目标,要求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还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依据这些目标,我为大班幼儿设计的这个音乐活动主要从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入手,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歌唱技能,同时让幼儿感受到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给幼儿美的体验。

(1)这首歌曲虽然有两段歌词,但主题突出,内容浅显易懂,歌词中句式多次重复,刻画了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且大班幼儿掌握歌词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地提高,他们可以较完整、准确、快速地掌握歌曲的歌词。

(2)整首歌曲旋律优美、舒缓,相连的各个小节之间没有大的跨度,因此幼儿在音准的把握上应该没有什么难度。这首歌曲的难度就在于,弱起小节和休止符的掌握。在节奏表现能力方面,大班幼儿对歌曲中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已掌握得较好,甚至能够较好地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另外,歌曲中有很多连音符号,这就要求声音要保持连贯、延续,就必须要用较长的气息有控制地均匀持续冲击声带,这对幼儿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大班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看,这时期的幼儿对歌词的听辩、理解、记忆的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多数幼儿都能比较自如地把握常见的幼儿歌曲的节奏;在适宜的音域范围内,一般幼儿都能基本唱准曲调。因此,从幼儿能力和歌曲特点两方面考虑,我确定本次音乐活动的目标有个:

(1)感受歌曲的优美与舒缓,学习用较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演唱时适时换气,注意唱准休止符,并在教师引导下掌握弱起小节的唱法。

(3)能感知歌词所表现的美好意境,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义,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本次活动有三个主要环节:我喜欢、太阳喜欢、唱出喜欢,第四个环节“太阳还喜欢”,即仿编歌词,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1、环境会对幼儿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艺术教育,更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孩子发现和感受美的环境。因此,活动中,大片的彩色皱纸很好地给予了幼儿色彩的视觉感受。让孩子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感受色彩的美,并积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以及看到这种颜色所想到的东西,这个环节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观察经验,并激发幼儿对这些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达到了让孩子熟悉歌曲旋律的目的。

2、以图谱的形式让幼儿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该环节中,设计了三个提问:太阳喜欢什么?太阳给了他们什么呢?为什么?从孩子的回答中引导幼儿感受苹果、橘子、田野、彩虹与色彩的对应关系,进而初步感知秋天成熟的景象,体验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3、简单明了的图示符号对孩子情感的表现起到提示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把这些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从而达到促进孩子长远发展的目标。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并运用“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词;

2、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过程与方法:3、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童话的思想意义。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情感与德育:5、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丑小鸭教案点击下载。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个人吗?(不认识),那你读过《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吗?(生:读过)这就是为同学们写出这些童话故事的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屏幕显示安徒生简介)。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个人吗?(认识)那么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出示安徒生简介)】。

师:谁来介绍一下安徒生?(生读),《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你以前一定读过吧?(读过)。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根据安徒生童话故事改编的课文——《丑小鸭》(板书课题,“鸭”是我们这节课需要会写的字,请同学们跟老师静静书空)。

二、识记生词:

1、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生字你都认识了吗?(齐读生字)。

2、小老师领读(2人),师强调:“欺负”“篱笆”应该读轻声。

“负”在读单个字时读四声,“笆”在读单个字时读一声,在这里组成词后读轻声。

3、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一会我们进行抢答,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快速读一读。

4、这些词语当中有一个abb式的词语,它是——暖烘烘,像这样的词语谁还会说?(生:亮晶晶、美滋滋、热乎乎……)那什么东西是暖烘烘的?(生:太阳、火炉、暖气……)(引导学生完整说话)在这篇课文中什么东西暖烘烘?(太阳)。

5、是啊!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它的孩子出世。一只只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卡片单字齐读),这一次我想找坐姿最端正的同学给这些字找个朋友?(第二遍组词),“啄”字,有点难!谁有好方法能够记住它?(生交流)重点记住“啄”字的小点。

三、朗读感悟:

1、生字我们都已经学会了,如果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读的更加流利,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它是一只的丑小鸭?开始!(提示好习惯:注意坐姿,读完后轻放书)。

生3:他是一只善良(难过)的丑小鸭(师将学生说的答案板书)——的丑小鸭。

2、初读课文大家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真是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读课文,并且画出描写丑小鸭可怜、难过、孤单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句子2第三自然段)。

师:在这一段中,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丑小鸭的可怜?

生:欺负、咬、啄、讨厌。

师:如果你就是这只被欺负被啄被咬的丑小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伤心、难过)。

师:带着你的伤心带着你的难过我们一起再来(齐读)。

师:谁还想来读?(生读)真是一只可怜的鸭子啊!

3、那我们课文当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鸭子,谁来读?(生读第四自然段,同时出示课件:句子3,)谁还想来读读这只可怜的鸭子?(生读)。

师:在这几句话中,你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丑小鸭的可怜?

生:讥笑、追赶、躲。

师:“讥笑”是什么意思?

生:嘲笑。

师:如果你是那只小鸟你会怎样讥笑丑小鸭?(生模仿小鸟的讥笑)。

生2:你怎么这么丑啊!

师:将丑小鸭的可怜、害怕融入到这段文字当中吧,齐读。

它被哥哥姐姐咬,被公鸡啄,被小鸟讥笑被猎狗追赶都是因为它——长的丑!所以大家都来嘲笑丑小鸭,那它究竟长得什么样?(课件:句子1)一二:生齐读。它真是一只丑小鸭啊!

师:谁再来读读它的丑?老师听出来了,这是一只丑小鸭阿!谁还想读?从你的读中老师看到了这真是一只丑小鸭阿!

4、因为它的丑,所以大家都欺负它,丑小鸭就是在别人的欺负和担惊受怕中悄悄地过日子,转眼间到了秋天,谁来读:(课件:句子4一天傍晚,……)。

师:如果你是丑小鸭,现在你会惊奇的对天鹅说什么?

生:哇!你太美了!

师:你又会羡慕的对白天鹅说什么?

生可能会说:要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该多好啊!

师:是啊!洁白的天鹅从天边飞过,那么优雅,那么高贵,丑小鸭多么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变成美丽的天鹅,带着这种惊奇带着这种羡慕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课件)。

(生可能会说:可怜的丑小鸭,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勇敢啊!)。

师:正像同学们所希望的那样,丑小鸭在好心农夫的帮助下,终于活了下来。

6、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到了,谁来读?它扑扑翅膀……(课件:句子6)现在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板书:白天鹅)。

大家还记得丑小鸭以前的样子吗?它的毛……那时候的他虽然很丑,总是受别人的欺负,但是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它依然很坚强,没有放弃自己对美丽地向往,没有放弃对美丽地追求。最后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看他现在长的什么样?引导生读: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师:如果你是这只丑小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可能会说:高兴、激动、开心、兴奋。

师:那你高兴的(激动、开心、兴奋)来读一读!

这个天大的惊喜怎能让它不高兴,怎能让它不激动呢,现在让我们和它一起高兴一起激动吧!齐读(课件: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呀!)。

老师现在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只美丽的白天鹅!

四、拓展。

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有很多话要说,你想对欺负过丑小鸭的那些人说?你想对帮助过丑小鸭的妈妈和好心的农夫说?你想对丑小鸭说?(把你想说的话写在练习本上)。

生交流。

看来这节课大家的收获都非常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安徒生童话故事精选》中你喜欢的故事,下课!

善良、孤单、可怜的丑小鸭。

经理磨难坚持、坚强。

白天鹅。

作为青年教师,必要的磨炼会促进我们更快更好地发展。这次的同研一节课我们选择的是《丑小鸭》这篇课文。

在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

“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是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自由朗读、范读、个别读、等,从初读到细读,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在情景中朗读,指导学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首先通过自由朗读感悟出丑小鸭的可怜,这个可怜包括在家和离开家以后,由丑小鸭的可怜展开想象,体会文中的情感,在感悟的同时又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了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从而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丑小鸭的感受,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来到小树林,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讲到这里,我问,“讥笑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怎样讥笑丑小鸭?”“一个躲字你能体会到什么?”让学生充分的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在教学快结束的时候,我这样引导:“丑小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之后依然很坚强,从没有放弃对美丽的追求,对美丽的向往。最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学完这一课,你一定有许多话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有的孩子对欺负过丑小鸭的人说:“你们不应该看不起别人,我以后会比你们更出色呢!”有的对农夫说:“谢谢你救了丑小鸭,我以后也会像你一样帮助别人的。”“丑小鸭你很勇敢业很坚强!”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再一次与教学目标相吻合。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

2、掌握xxxx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大书、事先在地上画好一个圈。

2、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教学活动:

一、师幼听《郊游》的音乐走入活动室,并自由表现郊游的情境。

二、逐页翻阅大书,学习掌握动作节奏及肢体表现。

第一页:

1、引导幼儿观察书的第一页。

2、有感情的唱歌曲。

3、探索有节奏的走步。

1)自由探索。

2)交流探索。

3)集体用手的动作表现。

4)尝试用脚的动作表现。

5)在圆圈上练习有节奏的走步。

第二页:

1、幼儿集体唱第二段。

2、自由探索白云、阳光等动作。

3、交流各自的动作。

4、完整用动作表演第二段。

第三页:

1、观察,引导幼儿发现与第一幅图的异同。

2、在圆上表现有节奏的跳。

三、游戏活动《郊游》。

神奇的大书给我们讲了一个会唱会跳的故事,现在我们听着会唱会跳的故事,听着录音机的音乐,一起手拉手去郊游吧!

1、幼儿完整表现一遍,最后融入游戏情节。

2、我们再继续去郊游。(幼儿再次表现)。

四、小朋友回家。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五

1,感受歌曲中的幽默与诙谐,学习快乐地歌唱。

2,体会对胆小鬼的否定情感。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情境表演头饰音乐。

1,情境表演导入,了解歌曲中蕴含的故事情节。

2,以提问的方式回忆所看表演,学习歌词。

师;表演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3,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4,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6,幼儿集体表演《胆小鬼》。

歌曲《胆小鬼》是一曲风格诙谐的歌曲,幼儿在演唱歌曲是体验旋律美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思考的空间,在歌唱活动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故事性为歌曲服务,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我以设置情景表演方式贯穿整个活动,这样的活动,孩子的情绪很高涨,表现力很强,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对幼儿表演游戏有了一定的思考,孩子们自主选择游戏时,资源的匮乏造成了游戏的单一,形式多样的`表演方式是平常工作的一个侧重点,孩子们也会分角色扮演歌唱游戏,再现课堂的影子,孩子们喜欢新鲜,喜欢新奇,多种体验就象给孩子储备粮食,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说:“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一个只是伴随简单的肌体动作,富有故事情节的表演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富有游戏性,让游戏更接近孩子的生活,歌唱是个点,但点能带面,让孩子快乐地生活,在游戏中更好的成长!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六

1、让孩子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

2、引导孩子学习为歌曲《新年好》配上打击乐。

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1、一些打击乐如:腰鼓,录音机,钢琴。

2、教师事先布置好教室带过年的气氛。

1、发声练习《苹果歌》、《我爱我的小动物》、《火车快飞》、《讲卫生》。

2、律动练习《日生活模仿动作》、《我们大家做得好》,《这是小兵》。

1、教师让孩子观察活动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呀?

孩子:有灯笼和对联。

师:为什么?我们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孩子: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

2、引出本次活动内容:为歌曲《新年好》配上打击乐伴奏。

1、教师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一遍,小朋友你们听听钟老师是怎么样来庆祝新年的。

2、教师要求孩子有表情地演唱。

3、请孩子分男、女演唱,要求孩子在唱强拍时拍一下。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节奏?(如拍一次手,拍两次脸:拍一次手,拍两次腿:跺依次脚,拍两次肩等等)。

2、孩子听教师弹琴《新年好》合着拍子的节奏,自由用动作表现强弱弱。

3、请个别乐感强的孩子听琴声《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1、让导孩子尝试用打击乐为歌曲《新年好》配伴奏,如强拍敲击什么乐器?两个弱拍敲击什么乐器。

2、将手持腰鼓棒,腰挂腰鼓乐器的孩子分成2——3组,教师指导孩子看指导,听《新年好》音乐打击乐器。

3、孩子听《新年好》音乐,完整地演奏。

4、孩子换乐器,听《新年好》音乐边唱边演奏。

教师带领孩子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这首乐曲。

大班歌曲捏面人教案篇十七

1、感受进行曲的乐曲风格,并能雄壮有力演唱歌曲。

2、学习用断顿的方法,用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意境。

3、积极参与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海军的图片、海军帽子、音乐。

1、感受音乐。

幼儿随着“小海军”音乐模仿海军站士开炮艇、挥旗、开炮等动作感爱音乐。

2、学习歌词。

1、欣赏歌曲,感受哥曲雄壮有力情绪。

2、理解歌曲内容。

师:小海军们在做什么?

3、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尝试用断顿演唱方法和中强音量演唱。

(2)师:用什么样的声音能唱出小海军勇敢、神气的样子?

(3)如果是白天,小海军开着小炮艇时用怎样的声音唱?

(4)完整演唱歌曲。

4、歌表演。

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表演。

活动延伸。

提供打击乐器,让幼儿在区域中听音乐尝试打击乐活动。

附歌曲《小海军》。

1=f2/4。

(5·、55|5·55|55556|55)|1·325|13|5·556|5—|。

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

3·36|5·53|2·223|2—|1·325|。

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炮艇开得。

13|5·、545|6—|5·、566|553|。

快,大炮瞄得准敌人胆敢来侵犯,

xx|x0|6665|23|10||。

轰轰轰,打得它呀海底沉。

本节课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喜欢海军这一特点,激发幼儿情感,通过学歌曲将海军的.形象植入了幼儿的心中。幼儿能够较主动的说出唱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尤其是三个“轰”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多一些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做好引导,让幼儿在尽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4599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