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热点(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22:02:12
金融论文热点(优秀18篇)
时间:2023-11-06 22:02:12     小编:FS文字使者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应对的挑战。高效职场人士总结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启示。

金融论文热点篇一

摘要:在新形势下,开展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出我国财政的重要职能,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进而更好地顺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路径进行展开深入的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依据。

目前,开展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已经得到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要想将财政金融审计工作落实到位,赋予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企业资金来源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给予我国宏观调控顺利实施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

(一)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主要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一定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宏观调控,我国政府可以调整和干预相应的经济活动。其中,对于宏观调控方式来说,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正确利用宏观调控工具,为我国经济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我国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因此,在我国宏观调控方式中,财政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目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属于监督工作之一,其目标就是需要执行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相关政策。要对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审计[1],引导政府的财政和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将自身的职责履行到位,所以可以发挥出我国操作的重要职能。

(二)有利于落实我国的全面监督。

现阶段,财政金融审计机关,需要对下级政府部门的预算情况、本级政府的预算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在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已经实现了向上审下、同级审计相结合制度形式的顺利过渡,基于这一制度的变化,可以扩大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相关领域,进一步强化审计力度,并且还可以形成更为全面的财政监管方式。与此同时,完善的财政金融审计制度可以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为政府掌握預算执行情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一)独立性严重缺失。

在金融审计工作中,高度的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审计功能。在新时期下,我国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薄弱点和空白点。现阶段,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我国财政金融审计工作,财政局、银行等机构属于管理对象和审计机构成员。一般来说,金融审计内容和审计任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管理者的思想观念[2],在实际上,对同级政府活动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造成了金融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严重缺失。

(二)审计权威性尚未体现,影响职能发挥。

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权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由于人员思想观念的误区,金融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其参与程度也明显不足。如果在审计中发现问题,没有严格进行追究,再加上缺少完善的整治机制,相关工作受到了高层管理者的制约和限制,其监督力度严重缺失。

(三)行政干预比较大,责任不清晰。

现阶段,在财政金融审计机制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要分别负责管理行政和业务方面的工作,财政金融审计受到了双重性的制约和限制。如果在审计工作中,查出存在与当地利益相关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听从当地政府的安排和指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财政金融审计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地方行政干预行为,审计工作与依法查办和公正审计相差比较大,严重影响着审计执法力和公信力。

此外,在实际财政金融审查过程中,对经济责任界定比较模糊、混淆,在财政金融审计实施过程中,很难对资产核算与清查进行深入清查,审计工作重点仅仅局限于会计数据方面,难以准确确定新旧资产的损益责任。

在财政审计工作中,要想实现公平性和公正性,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财政审计制度,将审计工作人员的执法权限规范化、明确化[3],实现财政金融审计部门的人力、物力的独立性。并且还要具备相关法律法规来作为保障,赋予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加强自身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将财政审计工作落实到位。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分工审计管理工作,做到权责明确,为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提高财政金融审计权威性,强化部门之间联系。

在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要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并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同时,还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授权审批制度、会计控制系统等审计内容,及时修复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将审计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对于不严格遵守金融制度的人员或行为,要及时给予警告或处理,必要时要交由司法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确定第一责任人,进而强化金融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加强金融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构建财政金融审计平台。

在网络信息不断发展过程中,要将审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加强金融软件的开发[4],实施联网审计,对监督与控制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构建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全面发挥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审计的作用,集中整合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方法,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控财政金融审计工作,这也更加明确提出了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确保财政金融审计水平的稳步提升。

同时,要构建全新的财政金融审计平台,实现金融数据与财政数据之间的无缝对接,根据国家财政统一账户体系,要确保资金收入的来源途径固定化、稳定化,严控财政资金流向。实施财政资金账户交易制度,将各个财政支出科目进行明确区分,采用最为适宜的财政资金支付方法,将银行数据和财政数据紧密连接在一起,全面分析和对比预算、国库支付以及账户流水等内容,规范资金流。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金融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要想更好地顺应新形势下,要将国家审计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实时跟踪审计机构,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审计标准,采取可行的审计培训措施,确保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并且加强知识竞赛或业务测评等活动方式的灵活运用,保证审计人员较高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具备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

除此之外,审计工作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知识,胜任岗位的新技能。审计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端正态度,学习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强化审计人员的创新观念,与金融体制创新要求相协调,对企业资产的完整性进行全面审查,对资产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严格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势在必行,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出审计工作的职能效应,确保财政金融审计高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2]刘军.新形势下做好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措施分析[j].知识经济,20xx(09):51.

[3]仝迎涛.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xx(04):121.

[4]李红翠.新形势下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xx,25(16):116.

金融论文热点篇二

全球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带动开放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临很多挑战,不可避免的米德冲突与内外平衡目标的冲突是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的挑战关键。本文介绍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金融政策的效能,进一步分析全球经济调整对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的挑战,阐述了中国尚不完全具备采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挑战有多方面,特别是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在中国是否能够逐步具备,财政金融政策要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性能,需要依靠微观经济主体对政策变量的反应程度以及通畅的传导机制。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囊括了内、外平衡两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内外平衡之间产生冲突,有必要调整政府宏观经济的思路。从封闭经济条件下到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与作用机制已经有较大的改变。到现在为止,开放经济条件下,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仍然是分析与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重要工具。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理论中指出,浮动汇率制度中,比较有效果的方法是利用货币政策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固定汇率制度中,可以使用财政政策这个有力工具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从目前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试行短期的浮动汇率,大多数国家施行的财政政策是固定汇率制度,我国现在施行的是在有管制的前提下浮动汇率。一般情况下,需要达到一定就业率的国家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是最佳的方法。然而,实现就业率的前提下,还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才能稳定经济政策。由于这一点涉及到需要实现内、外平衡,需要调控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国内的需求量满足就业量视为内部平衡,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净流出与贸易出超保持均衡状态视为外部平衡。由此可以看出,解决内部失衡的有效工具是财政政策,解决外部失衡的有力武器是货币政策[1]。

目前的全球经济处于失衡与调整的过程中,中国宏观调控模式过于重视调整内部平衡会面临较大的冲击。国际游资的投机性以及国际间经济被动传递,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而造成中国财政金融政策产生内、外部矛盾。

首先,我国现在市场调节人民币汇率正在逐步完善,人民币的升值在面对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产生很大的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部门产生不利的影响,出口产生波动也会影响到国内需求,使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进一步加剧。顺差虽然使国际储备数量保持增长,通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放大而扩张国内信贷量,促进国内需求增长,但由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过热的状态下,顺差会使国内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政府必须要政策调节顺差与汇率。

其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信息传递的速度、质量与数量都有很大的增长。在信息化时代下,微观经济主体增强了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趋于理性的预期行为,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甚至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反应会使宏观经济政策变得完全无效。为了改善二者之间动态不能保持相同的情况,政策需要建立宏观经济政策信誉。政府要遵循经济规则用信誉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行为,由动态不能保持相同转向动态相同的合作形式。所以,政府要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避免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模式对信誉产生冲击。

再次,wto组织的多边规则约束了中国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wto组织约束国际收支调节,不允许采取直接管制办法,禁止直接补贴原则,不能随意提高关税的方法限制进口,调节国际收支运用汇率与外汇管制要符合wto组织规则。另外,针对国内财政、金融、科技、税收、环保等方面的实施方式也要符合wto组织的要求与规范。可以看出,中国加入wto组织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因此,中国要改变宏观经济调整的模式,适应wto组织的规则与要求[2]。

最后,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是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实现积累知识、技术来提高国际竞争力。积累知识、技术是循序渐进的,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技术,在漫长的实践中积累而成。在全球知识信息量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果通过诱致性变迁机制来实现知识积累,则不能适应全球知识信息量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知识增长速度,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增长模式。全球竞争以知识为基础,就需要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快速积累。

中国在宏观经济分析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每次争论的焦点就是把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宏观调控实践如何相结合。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是追求完美的市场经济理念,在宏观经济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观点上,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存在质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需要谨慎运用这种经济学理论。这种抽象的均衡关系模型可以起到借鉴使用,但在实践中则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与研究,通常采用is-lm模型及其扩展形式is-lm-bp分析框架。但是,is-lm-bp分析框架需要有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市场化,对利率具有灵敏反应等等。如果中国不完全具备这种条件而采用这种框架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会导致结论错误的情况发生。

中国现在的市场制度还不够完善,非国有企业属于微观主体,能对市场价格信息反应比较灵敏,国有企业虽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在行为上还是比较依赖市场与政府,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经济主体,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国有企业是体制外企业,而国有企业是体制内的企业。微观主体能够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理性反应,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畅通的政策传导机制。中国现在的利率可是说是由政府来确定,对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并不能真实反映,利率传导机制不存在市场化,is-lm-bp分析框架就失去了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传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存在很大的制约,需要灵活借鉴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

金融论文热点篇三

财政和金融共同主导着社会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都对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有重要作用。财政和金融相互作用,使得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对国家财政安全产生了交互影响。要规避或减轻两种风险对国家财政安全的影响,需建立国家财政安全预警系统。

国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使国家经济避免受到外内外诸多危险因素的威胁,或减轻国内外危险因素对国家经济的威胁,如果国家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并持续发展,说明国家经济安全。近年来世界市场中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使得各国认识到防范财政风险、维护财政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国家财政安全预警系统是监控经济安全、应对经济财政风险、维护财政稳定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1.财政、资金对国家财政安全的交互作用。

财政和金融共同主导着社会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极大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二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冲突[1]。财政与金融都以资金作为载体,均担负着合理、有效调控经济以稳定物价、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职责,有效调控的实现需要以财政和金融的健康运行为前提,也需要财政和金融从不同角度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因此二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协调性,正是二者的协调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保障。然而,财政资金的筹集具有强制性,资金的使用具有无偿性,而调控重点在改善经济利益分配上,与金融非强制筹集资金、有偿使用资金、着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特点格格不入,因此,二者也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2]。这些矛盾冲突处理得当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有助于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最终也会危机国家财政安全。

2.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对国家财政安全的交互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无处不在。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产生于多元的经济活动主体和不确定的经济活动,存在于一切金融活动[3]。由于金融与财政息息相关,一旦国家出现金融风险,国家财政为稳物价、保增长,势必扩大支出化解或减轻金融风险,扶持金融机构。这就打破了财政原有平衡,增加了财政负担,使得财政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危机。

由于经济运行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国家财政也面临着一定风险。财政具有分配资金的功能,因此当面临风险时,国家财政会动用一定金融手段来解决消弭风险,这就将财政风险转嫁给金融,增加了金融风险,进一步削弱了对国家经济的调控能力,对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是极其不利的。

综上所述,财政和金融各自存在着一定风险,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通过财政与金融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国家财政安全。要规避或减轻两种风险对国家财政安全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对财政与金融的交互作用进行监控、预警,即建立国家财政安全预警系统。

目前,财政领域中极少有从财政金融交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建立国家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案例,但有学者通过研究国内外大量财政和金融案例,发现了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在形式与危害上的相关性[4]。因此,本文认为,要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亟需着眼于财政和金融的交互影响,建立一套能够有效预警风险的体系,防止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转嫁,引起国家财政和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失控。

1.系统的建立原则。

财政金融交互影响下的国家财政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应坚持国情性、国际性、宏观性、可行性等原则。

国情性原则是指系统建立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警戒线、风险权重等需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选取、设定,需符合本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政策,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特点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风险预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系统建立的国际性是指系统需基于国际认准的金融风险管理指标和先进的财政风险管理理念,如《巴塞尔协议》、财政风险矩阵等[5]。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这样,国家财政就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双重风险。因此,建立的国家财政安全预警系统需在指标概念及相关理念上与国际权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同时预警国际、国内的风险,有效维护国家财政安全。

国家财政安全预警是国家财政风险的宏观管理,这就要求预警系统能够从宏观角度出发,整体性地反映财政风险。宏观性原则要求预警系统的指标具备高度概括性,且相互补充,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财政风险的总体状体和变化,能够实现对宏观财政风险的完整描述。

可行性是指预警系统中的各项指标是切合国家财政宏观管理工作需要的,是适应国家财政发展和改革需要的,且在数据获取方面具有方便、及时、准确、权威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警系统得到切实落实,才能真正发挥风险预警作用。

2.国家财政安全预警系统指标。

财政风险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其中显性风险包括直接显性风险和或有显性风险,隐性风险包括直接隐性风险和或有隐性风险。有学者结合汉娜财政风险矩阵和我国实际情况,指出国家安全财政预警系统应包含4个子系统、23个风险预警指标。4个子系统即直接显性风险系统、或有显性风险系统、直接隐性风险系统、或有隐性风险系统。

直接显性风险系统中包括财政集中率、税收弹性、财政赤字率、外债负债率、国债负担率、国债偿债率、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等10个指标,或有显性风险系统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资本充足率、失业率、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经产项目差额/gdp、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等7个指标,直接隐性风险系统包括预算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预算外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财政支出对财政收入的弹性3个指标,或有隐性风险系统包括m2增长率、股票市值/gdp、股票市盈率3个指标[6]。其中,直接显性风险系统中的指标透明度和确定性最高,风险可控性最大;有显性风险系统和直接隐性风险系统中的指标不确定性较大,可控性较小;或有隐性风险系统中的指标的不确定性最大,可控性最小。

这些指标涉及了对国家财政安全有重要影响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财政活动和金融活动,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家财政管理面临的风险因素,确可作为国家财政安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指标。

在国家安全预警系统中,直接显性风险系统因其涉及的指标最能反映现阶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管理情况,在4个子系统中的权重最重。然而经济环境和风险因素是动态变化的,现行系统中权重较轻的指标在未来有可能成为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因此,预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风险预警作用。

金融论文热点篇四

我国实际上存在着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出于解决长期以来因国家“隐性担保”而导致的银行业不公平竞争及高道德风险的问题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中小储户利益的需要,我国都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然而,受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根深蒂固的国家信用、利率尚未市场化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应该以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为前提条件。

存款保险;制约因素;国家信用。

我国有关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使得国内学者开始于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内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主流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而反对意见则通过各自的研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不应操之过急或者不那么必要。另外,一些学者则分别通过国外经验借鉴与实证方面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因为其运行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否,乃至全球的金融安全状况。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金融环境、法律基础、监管状况等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我国有关存款保险的讨论已久,至今尚未推出,纵观我国各方面的状况,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仍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需要解决:

(一)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一个理想的银行业风险防范体系应有三道防线: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审慎监管,以及存款保险。这三道防线是相辅相成的,每前一道防线是后一道防线的前提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吴庆博士通过研究表明:在银行业承担的全部风险中,第一道防线过滤掉90%,第二道防线过滤掉大约10%,第三道防线承担剩下不到1%的风险。

然而,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畸形的发展模式。受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资金需求旺盛的影响,银行业整体坏账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加上存贷款利差受到保护,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就变成简单的规模至上的发展模式。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乃至信用社将会发股上市,继续规模至上的发展模式。

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情况下,上述这种发展模式或许会存在,但没有理由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实际上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畸形的模式。繁荣的表上数据掩盖了银行可能存在的问题。我国银行这种发展模式是有一定的特殊原因的。其一,在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性银行的重组和改革中,为了避免出现产业资本控制银行的问题,监管部门对私人资本参与银行股权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制定了最高参股比率以及诸多的其他限制性条件。最直接的便是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不一致,而不断地扩张银行的规模则符合前者的利益。其二,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国有企业参与银行股权或者通过政策实施来对银行施加影响,甚至是实际控制地方性银行。地方政府的这一动机正好使得银行管理层更好的来争取地方政府各项政策和资源的支持。由此就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目前的主流发展模式。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缺乏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下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弱不禁风的。我国当前病态的银行公司治理严重制约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此问题的改善或者解决将是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国家信用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中的全部存款承担着全额的担保,强大的国家信用深入人心。近几年,我国的一些重点银行进行了股权改革,国家信用也有一定程度的退出,但这种程度很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当存款机构具有破产能力时存款人才有损失利益的可能,此时保护存款利益才有必要。我国金融主管当局或地方政府对出现经营危机或支付危机的存款机构总是采取财政资金援助或者是通过行政主导兼并等办法处理,不允许存款机构破产即存款机构无破产能力,因为总是有相应的机构保障着存款者的存款利益,因此,我国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是没有破产能力的,而存款机构具有破产能力却是存款保险机构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故而在我国的国家信用退出达到一定程度以及有关问题银行退出的法律标准出台之前,存款保险制度的效用是非常不明显的。

(三)利率尚未市场化。

考虑到存款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存款保险基金的负担及投保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一般会设立一个存款保险限额。国际上比较认同的做法是使90%以上的存款人的存款得到全额偿付。因此这便存在“被保险存款”和“未保险存款”两种存款,显然这两种存款的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当前我国尚未实行利率市场化机制,对居民存款执行统一的基准利率,如果在存款保险制度执行以后仍执行统一基准利率,势必会有失公平于以上两种存款的存款人,同时这也有悖于风险补偿的经济学原理。这一不公平待遇会导致“未保险存款”的出逃,如果这部分流出银行系统的资金进入股票或房地产等市场的话,必然会较大幅度的推高相应资产的价格,从而产生“泡沫”。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未实行利率市场化,因此每个投保机构的经营状况差别,尤其是信用风险的不同不能通过货币市场的利率差别敏锐的反映出来,那么根据投保机构风险状况而设计的差别保险费率就没有操作依据。如果实行统一保险费率的话,为了追求统一保险费率的公平,多数好银行将会像坏银行那样冒更大的风险去追逐更高的利润,从而使得整个银行体系因银行整体质量的下降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1)加强金融创新,拓展地方融资渠道。

为巩固银行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还需进一步的深化。为改变我国银行业畸形的发展模式现状,引导其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可着重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加强金融创新,鼓励银行研发新的金融产品,拓宽银行的盈利渠道,而非如今以存贷款利差为主。另外,银行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或开展金融服务创新来吸引投资者或存款人,而非通过高息揽储;二是拓展地方融资渠道,如允许地方政府定量发行地方债券等,弱化地方银行作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杠杆的作用,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防止政府盲目扩大银行规模以增加地方政绩。

(2)放松金融管制,淡出国家信用。

我国的金融领域之所以存在着这么强大的国家信用主要是因为我国存在着严格的金融管制,金融机构的设立仍是计划经济特色的行政审批或特许经营。严格的金融管制就意味着金融领域由国家政策垄断,大众就会把对金融机构的信任等同于对国家的信任。因此,弱化国家信用负效用的关键是要从放松金融管制着手。而我国在放松金融管制之前要先完善我国银行业的产权法,银行的投资人拥有与其出资额相称的正当股权并受到严格保护,并且保证银行股权交易的自由化,此时可以适当提高私有投资人的股权比例,以使得银行的投资人更加多元化,同时,这样也会激励投资人对银行的经营进行监督。需要强调的是,国家信用不能完全退出,适当的国家信用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的需要。

(3)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银行经营自主性。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又一前提步骤。只有当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等一些存款机构在存款利率上拥有自主权,其才能够对“被保险存款”和“未保险存款”做出利率上的合理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存款人因未得到风险补偿而转移资金的情况发生。同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供求状况、经营状况、业务风险程度等灵活确定业务交易的价格水平,实行差别化价格策略,从而引导银行的竞争方式由传统的营销机制、科技力量等非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使得资金价格能够更多的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资本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另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坚强后盾,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金融形势下。因为我国中小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存贷款利差,而利率市场化后这些银行的盈利压力增大,业绩将会出现分化,甚至可能造成部分银行的经营困难,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存款保险作为其辅助制度。故笔者认为,我国在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有关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遵循“先法规、后筹资、再构建”的顺序,在利率市场化后的适当期限(不宜过长)内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以保障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2]陆桂娟.存款保险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研究.20xx(5)。

[3]汤洪波.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公司治理[j].金融研究.20xx(7)。

金融论文热点篇五

【摘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地表的平均温度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导致全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如果此类状况持续下去,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和淡水供应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经济发展应该摒弃传统的模式,应该按照低碳经济的方式进行各类生产。

关键词低碳经济 金融支持 体系

1.1碳金融市场的要素

1.1.1按照交易机制划分

按照交易机制对碳金融市场进行划分,碳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础在于碳交易市场的完善,这个市场主要分成两个不同的市场,其一是在交易中以配额为基础,在交易中以排放权指标为基础。配额市场是对总量限制,在交易机制创建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涉及排放权的交易。其二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市场,在减排的环节中,完善减排的交易。在进行配额交易的环节中,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相互的关联,但是现在由于总量产生一定的限制,就不会产生更加严格的激励。所以,在配额市场交易的环节中,其成本更低,但是会产生更大的流动性。

1.1.2按照交易动机划分

在对交易动机的分析中,碳金融市场可以划分成强制性履约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其中,强制性履约碳市场促进了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很多国家已经通过履约的方式,发展了区域内的节能减排项目,在发展的环节中,有效的对各方的利益进行了平衡。而且随着低碳市场的不断的发展,自愿减排发展非常的迅速,而且交易额不大,在标准竞争的环节中,可以实现有效市场的挖掘,对主体的积极性进行调动。

1.2碳金融交易所

现在,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且在全球碳交易的环节中,各个国家还在尝试的建立碳交易所,对不同区域的碳交易模式进行探索。现在,全球范围内,最有名的交易所是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这个交易所的发展规模非常大,而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3碳金融市场参与者

碳金融市场的参与的主体非常多,不仅仅包括碳排放权的使用者,也包括碳排放权的供应者和投资者。

碳排放权的最终的使用者是面临碳排放约束的国家和企业,在《京都议定书》中已经明确的对发达国家进行了相应的约束,并且对自愿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进行了相关的约束。碳排放权的最终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己实际的碳排放量购买配额,从而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防止在生产和经营的环节中受到类似的损失。碳排放权最终的使用者一般是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成为碳金融市场的最大的购买者。

1.4碳金融交易工具

碳金融产品指的是在碳市场上参与各类交易的产品,近年来,碳交易市场在不断的完善,金融机构已经实现了碳排放权的转换,已经将其转换成及时的交易的商品,而且,形成了各类碳金融产品,各类衍生产品也出现。金融机构实现了创新,不斷的完善金融产品生产的创新能力,防止在节能减排项目实施的环节中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收益的减少。

通过对碳交易市场的实践能力的分析,碳金融产品主要分成碳排放权的远期、期货等。远期交易指的是双方应该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从而在特定的时间和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碳排放交易权。

2.1构建平台,创新机制

2.1.1构建统一的碳金融市场

要完善交易平台的构建,促进中国排放权交易的一体化,完善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能力。在低碳经济发展的环节中,离不开各项技术的支持,还要不断的创新知识,在技术创新的层面上应该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支持,而且各项技术要实现配套,并且完善知识密集型人才的培养。上述的要求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如果依靠融资的方式,也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需求,所以,应该尽快的建立起更高层次的金融市场。

2.1.2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

与传统的金融产品存在差别,碳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比较大,所以,在风险等级的评估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的环节中,应该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上,进行各项规划,建立完善的金融发展体制,确保体制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步调一致。商业银行应该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共同的创新低碳经济和碳金融领域的商品,完善碳金融的发展规模,从而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应该鼓励银行等机构在低碳经济的主题下进行基金等产品的创新,建立完善的碳金融产品,研发各类衍生工具。

2.2抢占碳交易定价的话语权

我国应该推动人民币计价国际化的进程,由于在进行碳交易的过程中,价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价格的波动也非常大,会产生很大的交易风险。中国在进行碳交易的环节中,由于各类技术还不够高端,这就导致了中国不能占据碳排放权的定价话语权,要防止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该将中国的货币与碳排放权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对货币体系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将我国的货币与碳金融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2.3加大金融信贷支撑力度

加大金融信贷的支撑力度,促进各类低碳产业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信贷服务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的环节中,应该完善金融信贷的服务的力度。所以,银行等机构应该对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统一环境质量评估的要素,建立完善的绿色信贷评估体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而对企业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金融机构应该完善相关的政策,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可以使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

2.4培育中介服务市场

本文把握了经济和金融领域发展的最新趋势,将低碳经济和金融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低碳经济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碳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

金融论文热点篇六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税费缴纳、就业等多种问题的中坚力量,并从根本上提升工业的生产总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开始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多的外来企业开始在国内生根发芽,使得竞争白热化的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只有构建完善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体系,确保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推动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中小企業作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市场机制进行灵活的反应,并也作为最有活力[1]、波动频率较大的重要部分。针对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现状,例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中小企业都在进行快速发展,这些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水平也都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大幅提升。由此可见,促进中小企业进行发展,是帮助我国构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举措。

(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便是其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类型,虽然其生产的产品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也并不会对员工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其就业方式极为灵活,为农民以及相关无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有效缓解了我国所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与此同时,中职院校、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也可是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是维持我国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

(三)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便是产业整体规模较小、资金充足率较低、科技含量要求不高等特点,这便使得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综合水平发展的主要部分。各类企业并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也是现代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不断转型、拓展,对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调整。

(一)内部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少,导致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无法在市场中树立形象、自身品牌[2]。这也是造成中小企业无法抵抗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并作为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比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基本处于创业阶段,其整体素质差距较大,使得管理工作开展的较为艰难,基本是采用个人管理、家族式管理模式。以这两种管理模式进行发展的中小企业,虽然在企业建立初期,由于家族的凝聚力,使得其可顺利经营。但在后期生产运营过程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便开始出现各种矛盾、冲突,并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在部分中小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也对其健康、持续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二)融资困难

从贷款制度方面来看,目前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制定的贷款制度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在目前我国实施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条块分割模式,但政府部门中会存在职能重叠、机构设置重复等问题,这也导致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规范性服务,也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专门设置融资服务机构。从商业银行的贷款方面来看,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途径较为困难。针对目前我国对金融体制的优化、改革,使得商业银行开始朝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发展,由于商业银行过于注重自身的利益,并不愿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另外,从中小企业方面来看,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其内部的财务制度也会出现不健全的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偿还能力持怀疑态度,并不愿意付出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自商业银行的贷款理论开放之后,银行并没有将自身的自主定价权利合理应用,金融定价存在较大的漏洞,导致中小企业承担的贷款利率较高,并不要达到高额利率、高担保的需求。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政策扶持是一项较为复杂、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但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融资担保制度、信息网络制度、科技技术力量的整体水平并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利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并么诶有设置类似美国sba结构的管理部门,使得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构建完善的投资引导资金

在我国,中央政策是引导地方政府响应、跟随的主要措施,相关部门应鼓励出台政策,并对地方政府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起到完善投资引导资金的目的,最终形成中央-地方政府模式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扶持体系。其中要注意的是,在中央引导资金与地方引导之间的关系是以股权的方式存在的,并不是一般的行政上下级关系。也可以将其看作为,由中央政府为主导的资金,对地方政府资金具备知情权、质疑权、决策权等,但不能对其直接命令,要让引导资金确保其独立自主的存在形式。

第一,政府应不断提升资金的投入力度,才能更好地惠及中小企业。第二,政府应将创新投资引导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并确保具备保本、循环利用的效果。政府的引导资金通过上市、并购、股权转让等多种退出形式获得可观的利益汇报,从原则上来说,可以进行第二轮的引导,并将资金转向下一波中小企业的引导中。第三,要将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由政府出资的引导资金,可以将其以4倍进行放大,并对其他社会中的各项资本产生吸引,便会出现二次的放大效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市场手段优势充分发挥,并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完美解决。

另一方面,从管理模式方面来说,由于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创业引导资金发展进程较快且较为成熟,因此便可以将其引导模式、运行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范围推广。这种运行模式中主要包括参股、跟进投资、融资担保等。

(二)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贷款扶持政策

1.转向贷款扶持政策构建设计方案

在对专项贷款机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四方主体作为主要设计框架。其中主要包括:第一,要将财政资金进行整合,从而确保转向贷款资金不会出现分散以及碎片化的现象发生。针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使用的转向资金,要加强对其使用、效益等情况的掌握程度,并对专项资金客观存在的重要性、规模性、合理性进行科学评价、管理,才能确保专项资金被赫尔利利用,达到集中财力做大事的目标。第二,要将政策性国有银行作为扶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枢纽,要将审查、监管、资金使用等各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中主要包含对各种政策性专项贷款的规划制定、政策性国有银行对商业银行提出的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另外,对于封校较高的项目来说,要将中小企业的信用[3]、资质等各方面发展情况了解清除。第三,要将商业银行当做主要承办对象。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具备专业较强的風险评估作用,并可以对各方信息进行充分采集与加工。商业银行的主要作用便是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并使其信息系统、业务操作流程尽量规范,可以对中小企业进行准确的评估,并促进中小企业不断加快融资速度。

2.操作专项贷款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将普通的专项贷款举例,例如在其中的升级贷款中,第一,要确保同一申请人只能对升级贷款申请一次。如果申请人的偿付能力、信誉、经营状况都较好,便可以向政策性银行再次对该贷款进行申请。第二,应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如果中小企业提供可以足值低压的物品进行担保,便可以对其贷款额度进行重新设置。第三,申请人在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要求过程中,可在月底对政策性银行申请利息补贴。

(三)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为了加强中小企业发展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水平,在构建信用担保体系的过程中,应将政策性担保作为基础,其也是对我国财政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补充。针对目前我国信用担保市场运行现状来看,要想实施政策性担保,便要将组织能力、机构属性、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业务水平、运行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共同提升,才能加强政策的整合力度,确保政策性担保可以对中小企业融资形成良好的帮助。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水平低下、融资难等。但相信政府在对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探索,可以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体系,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信贷能力较差等多种制约发展的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2]陈成天.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xx.

[3]陈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政策[j].品牌,20xx(9):44.

[4]吕芳芳.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d].云南大学,20xx.

[5]周峰.湖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xx.

金融论文热点篇七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在二氧化碳减排、改善气候变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xx年12月11日签订的《巴黎协定》被视为全球第一个气候框架协议,随着中国到20xx年碳减排的新承诺,中国已被看作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是减少碳排放,我国的碳减排市场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利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量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适当施以行政手段,配合强制减排政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节能减排的深化。

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税收对策。

要完整和准确地判断一国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既需要考虑客观物质层面各种因素的变化,也需要考虑主观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因素,如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指标考核体系、低碳产业政策、低碳科技政策、碳税、碳交易等一系列有关低碳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安排和举措。

运用财政政策有效激励企业,引导全社会提高对低碳的认识,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支持。中央和地方财政在预算编制与资金投入时有必要做出倾斜,加大对低碳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和刺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在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还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除采取上述方式外,还要采取产业投资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搭建投融资平台、信用担保、保费补贴、发现引进项目和人才奖励等新形式,加大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领域节能减排资金,加强统筹安排,提高使用效率,促进资金投入与节能减排需求相匹配。

四是对大力兴建环保设施的企业实施补贴奖励政策;五是实施生态税改革;六是实施能源税收的优惠政策,促进工农业生产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能源开采和利用等行业的企业用电和取暖,采取生态税率优惠政策;七是对大力推广环保的企业,免除部分税收或享受折扣优惠。当然,财税、价格政策机制也可以抑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负外部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所以,可以通过财税政策制约高碳经济、高碳产业的发展,比如通过限制性税收政策、开征环境税并辅以适当的政府行政手段、完善高能耗行业的差别定价和差别税收制度等。

加快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观念转变。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科技研发型项目上,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之前的生产制造型的项目,特别是要密切关注那些有助于提高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型项目。要尽可能降低外商投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加快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观念转变,鼓励外商投资投向现代农业、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领域。有必要强调的是,各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实际,大力整合各方资源,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包装,切实加大绿色项目推介力度,提高对外招商竞争力,实施精准化招商、积极推动股权招商、大力开展绿色主题招商等。

成立中央绿色发展基金,给予适度规模。可以考虑由中央财政引导资金、开发性金融资金、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资金共同组建中央绿色发展基金。采取公司制办法,即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基金投资的主要范围是符合国家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要求的大中型、中长期、战略型绿色项目。作为具有可持续性示范效应的绿色项目,基金投资的模式可以是股权投资,也可以通过债权投资担保的方式进行。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除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作用以外,还应该注重发挥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作用。目前,从国际上看,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绿色金融为主题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已开始影响全球。在国内,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产业结构问题、技术利用问题,更是一个体制和制度问题。

完善绿色信贷体系,支持绿色债券发行,设立绿色银行。商业银行要明确绿色信贷涉及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绿色生态、现代服务产业等领域及其重点项目和客户,明确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区域发展任务等,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优化信贷结构。在发展绿色信贷的同时,还要加快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要鼓励商业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包括加快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的步伐;还要设立绿色银行,通过低息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以及优先贷款等方式,解决商业信贷在低碳经济基础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缺位问题。要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按照国际标准和中国银监会相应规则的要求把控信贷资产的投放,努力打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绿色银行。

拓展证券期货类碳金融创新体系。其一,持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排放权金融服务、绿色融资服务和个人低碳消费金融服务等领域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低碳公益类理财产品为载体,在投资人购买金融理财产品的同时,通过建立“个人绿色档案”,鼓励其在预期投资收益中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培养大众环保意识,实现自愿减排;通过开发环保益民的“绿色管家”服务,立足于服务大型环境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使用和调拨的集中管理以方便环保客户,从而极大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碳金融方面推出购碳代理、碳资产质押授信、核证碳减排量履约保函等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鼓励商业银行以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缓解节能服务公司有效担保不足、融资难的问题。

其二,商业银行在传统产品、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基于绿色金融融资和碳排放权交易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排污权抵押融资、碳资产质押融资、节能减排融资等新兴产品,不断满足节能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企业等对融资租赁服务的需求;提供节能减排设备服务商、制造商融资模式,提供包括债券承销、融资租赁、引入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并积极探索以能效信贷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证券公司可以考虑推出碳证券相关业务,主要包括碳债券和碳资产证券化等,加快开发碳质押、碳期货、掉期交易等创新型碳金融业务,推广担保型ccer远期合约;要积极探索适合新兴产业和企业特点的私募债和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要构建完善的绿色股票指数,有效降低绿色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融资成本。

其三,推广绿色投资银行业务等相关顾问咨询业务,包括评估单个减排项目预期产生碳减排信用的可能性和数量,评估相关债券发行的潜在市场,为碳信用买家和卖家进行风险分析和交易决策提供便利;也要筛选相关行业有融资需求且环保意识较高的客户,为其设计绿色投资银行业务综合性解决方案。

其四,保险公司也可以推出与碳排放有关的碳保险市场产品,为低碳企业及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各方搭建资金筹集和风险规避的交易平台。一方面,利用保险形式刺激各行业实现低碳减排,例如低碳汽车保险、绿色建筑保险等;另一方面,可对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信用危机和交易危机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规避和担保,例如森林碳保险、碳排放权信用保险等,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引导保险机构提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保险产品。

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投融资平台,发展小微金融公司。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筹措资金,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统筹考虑环境与碳排放的税种税率等,降低碳排放量;要积极推进场外市场建设,发展股权交易所,打造全国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还要尽快提升产权交易所的功能,促进金融资产交易、土地交易、能源交易、知识产权、排放权、农村产权等交易平台的建设,加大与“新三板”市场对接的力度。此外,还应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为低碳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解决低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要积极支持并鼓励低碳企业发行低碳债券或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总之,构建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切实调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进行碳交易的积极性,并最终形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和碳金融交易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

金融论文热点篇八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经济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特性。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严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立环境税收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手段、完善碳交易市场和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等建议。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能够与生态环境相平衡,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开发新能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可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有以下三个特性:第一,经济性。低碳经济追求的是以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治理环境问题。第二,创新性。低碳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技术的创新,通过对能源利用技术等的革新,提高生产效能,从而实现绿色发展。第三,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可持续,既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又保障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如何降低资源能耗、治理环境污染又保障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履行大国责任成为全球瞩目的问题。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实严峻。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进一步强调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但是,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依然很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虽快但贡献率仍有待进一步加強。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我国是以煤炭为能源结构主体的国家,且需求量巨大,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难度较大。同时,我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力等资源的利用和推广需要循序渐进,资金、技术、管理等配置很难一步到位。能源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讲,需要实现技术的创新。而技术的突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长期钻研,我国在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方面尚欠缺长期的投入机制。

环境税收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环境税制,对能源消耗所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缺乏补偿机制。现有的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虽然针对资源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税收调节,但并未突出其补偿能源消耗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功能,且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其环保节能的作用较弱,利用税收手段进行有效调节的目的难以实现。相较而言,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收体系较为完善,不仅能够利用税收收入补偿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成本、利用税收调节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进行生产。

财政支持投入不足且手段单一。一方面,通过我国公开的政府预算可以看到,财政支出用于资源和环境治理的金额较少,所占比例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据测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缺口较大。另一方面,财政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单一。在目前我国采取的政策手段中,占最大比例的是财政支出和财政补贴手段,而其他财政税收形式利用的较少,如间接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等手段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我国虽然是世界上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多的国家,且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但是,由于缺乏交易系统等建设,我国长期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上一直都处于低端位置。20xx年,我国全面启动碳交易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和发达国家相比,不仅起步较晚,且相关的金融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对碳金融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交易平台尚不成熟,交易价格不合理。这不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技术革新、发展低碳经济。此外,我国碳交易市场上的碳金融衍生品较为缺乏,金融体系发育不足,不利于多元化的投资。

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支持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的贷款等支持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绿色金融理念。金融机构需要建立间接融资等多方位的体系支持低碳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并加大支持力度,依靠金融创新服务于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追踪管理,从而保障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管理。

针对上文分析出的问题,本文对财政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四条政策建议:

建立和健全环境税收体系。在资源税改革和环保税推出的背景下,要加紧落实环境税收体系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税收成本的手段促进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转型,突出环境税种的环保节能的功能。同时,税收收入作为负外部性成本的补偿,应成立专项基金,用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生态恢复的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支持手段。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政府预算中用于资源和环境治理的比例,并整合专项资金、完善资金管理配套措施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的支持力度。同时,要丰富利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优化补贴等支持环节,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对于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也需要提供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以便于企业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提高生产质量和绿色研发。

完善碳交易市场,开发碳金融衍生品。一方面,我国需完善碳交易市场,在排放权交易中加强金融创新,并积极拓展绿色中间业务,开展风险投资基金等。另一方面,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开发各类碳金融衍生品,如碳基金、碳期权、碳期货、碳信托基金等,丰富投资渠道,并完善相关机制降低投资风险,推动市场发育。此外,对于低碳企业上市融资,要加强政策支持,设立绿色通道,促进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绿色生产。

建立绿色金融理念,健全金融支持体系。金融机构应树立绿色金融的理念,积极建立银行绿色信贷、间接融资、信用担保融资、风险投资机制等支持体系,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完善环境评级标准和风险评估机制等,从而发挥金融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对贷款等资金的追踪管理和监督,并通过融资政策引导企业开展能源审计,从而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金融论文热点篇九

在新形势下,开展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出我国财政的重要职能,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进而更好地顺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路径进行展开深入的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依据。

目前,开展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已经得到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要想将财政金融审计工作落实到位,赋予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企业资金来源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给予我国宏观调控顺利实施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

(一)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主要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一定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宏观调控,我国政府可以调整和干预相应的经济活动。其中,对于宏观调控方式来说,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正确利用宏观调控工具,为我国经济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我国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因此,在我国宏观调控方式中,财政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目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属于监督工作之一,其目标就是需要执行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相关政策。要对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审计[1],引导政府的财政和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将自身的职责履行到位,所以可以发挥出我国操作的重要职能。

(二)有利于落实我国的全面监督。

现阶段,财政金融审计机关,需要对下级政府部门的预算情况、本级政府的预算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在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已经实现了向上审下、同级审计相结合制度形式的顺利过渡,基于这一制度的变化,可以扩大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相关领域,进一步强化审计力度,并且还可以形成更为全面的财政监管方式。与此同时,完善的财政金融审计制度可以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为政府掌握預算执行情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一)独立性严重缺失。

在金融审计工作中,高度的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审计功能。在新时期下,我国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薄弱点和空白点。现阶段,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我国财政金融审计工作,财政局、银行等机构属于管理对象和审计机构成员。一般来说,金融审计内容和审计任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管理者的思想观念[2],在实际上,对同级政府活动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造成了金融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严重缺失。

(二)审计权威性尚未体现,影响职能发挥。

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权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由于人员思想观念的误区,金融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其参与程度也明显不足。如果在审计中发现问题,没有严格进行追究,再加上缺少完善的整治机制,相关工作受到了高层管理者的制约和限制,其监督力度严重缺失。

(三)行政干预比较大,责任不清晰。

现阶段,在财政金融审计机制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要分别负责管理行政和业务方面的工作,财政金融审计受到了双重性的制约和限制。如果在审计工作中,查出存在与当地利益相关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听从当地政府的安排和指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财政金融审计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地方行政干预行为,审计工作与依法查办和公正审计相差比较大,严重影响着审计执法力和公信力。

此外,在实际财政金融审查过程中,对经济责任界定比较模糊、混淆,在财政金融审计实施过程中,很难对资产核算与清查进行深入清查,审计工作重点仅仅局限于会计数据方面,难以准确确定新旧资产的损益责任。

在财政审计工作中,要想实现公平性和公正性,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财政审计制度,将审计工作人员的执法权限规范化、明确化[3],实现财政金融审计部门的人力、物力的独立性。并且还要具备相关法律法规来作为保障,赋予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加强自身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将财政审计工作落实到位。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分工审计管理工作,做到权责明确,为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提高财政金融审计权威性,强化部门之间联系。

在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要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并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同时,还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授权审批制度、会计控制系统等审计内容,及时修复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将审计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对于不严格遵守金融制度的人员或行为,要及时给予警告或处理,必要时要交由司法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确定第一责任人,进而强化金融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加强金融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构建财政金融审计平台。

在网络信息不断发展过程中,要将审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加强金融软件的开发[4],实施联网审计,对监督与控制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构建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全面发挥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审计的作用,集中整合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方法,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控财政金融审计工作,这也更加明确提出了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确保财政金融审计水平的稳步提升。

同时,要构建全新的财政金融审计平台,实现金融数据与财政数据之间的无缝对接,根据国家财政统一账户体系,要确保资金收入的来源途径固定化、稳定化,严控财政资金流向。实施财政资金账户交易制度,将各个财政支出科目进行明确区分,采用最为适宜的财政资金支付方法,将银行数据和财政数据紧密连接在一起,全面分析和对比预算、国库支付以及账户流水等内容,规范资金流。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金融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要想更好地顺应新形势下,要将国家审计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实时跟踪审计机构,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审计标准,采取可行的审计培训措施,确保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并且加强知识竞赛或业务测评等活动方式的灵活运用,保证审计人员较高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具备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

除此之外,审计工作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知识,胜任岗位的新技能。审计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端正态度,学习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强化审计人员的创新观念,与金融体制创新要求相协调,对企业资产的完整性进行全面审查,对资产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严格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势在必行,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出审计工作的职能效应,确保财政金融审计高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抽空审阅我的求职信,给予我毛遂自荐的机会。

我叫xxx,是xxx学院金融证券专业的,怀着对贵公司的尊重与向往,我真挚地写了这封自荐信,向您展示一个完全真实的我。从xx年入校到现在,我一直恪守“奋力攻坚志在必夺,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这句格言在学校努力学习。同时在老师的`指点下,在知识的熏陶中,在实践的砥砺上,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我热爱自己的专业,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无论是手工记帐还是应用财务软件,都可以熟练操作。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课程有:金融市场学、货币银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保险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投资经济学等。

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的,我热爱金融及其相关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系统学习了会计、国际金融及企业管理业知识,通过实习积累了转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学期间,本人始终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曾担任过校学生会会员等职。在工作上我能做到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力求做到最好。在学校里让我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工作经验,使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如何与人共事,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务实求进的思想。沉甸甸的过去,正是为了单位未来的发展而蕴积。

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更进一步!殷切盼望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20xx年xx月xx日。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一

证券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证券的发行、交易以及证券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性的监督管理活动。多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市场与市场主体的成熟与否与证券监管的成熟与否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完善的证券监管体系是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保障,是证券市场基本功能正常运转的外在条件。伴随金融对外开放,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必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有效的市场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己成为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

我国目前证券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证券市场有明确的监管原则和目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阶段,使证券监管并不能充分而有效的`运行,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集中统一型监管模型,也称政府主导型模型,其特点:一是强调立法管理,具有完备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设立统一的全国性的证券管理机构承担监管职务,与自律性监管模型相比,这种监管模式更具有权威性,更加严格、公平、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能。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市场发育程度,目前选择集中统一型监管模式无疑是明智的,但仅仅依靠监管会及其派出机构,显然是无法搞好证券监管的,需要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包括自律组织在内的监管体系。同时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失灵,又使监管环节中断,无法预警和防范市场风险,整个监管体系出现机构残缺、功能缺损的现象。

(二)证券市场自律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是自律组织不健全,据统计在目前近千家证券商、中介机构中,加人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团体仅为121个;其次是自律组织管理混乱,现阶段的自律组织,形式上由两个证券交易所及其证券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和地方证券业协会组成,但实际运行中,各方彼此独立,地方证券业协会隶属关系各异,难以协调工作,中国证券业协会和地方证券业协会大多属于官办机构,机构负责人多是由政府机构负责人兼任,与《证券法》规定的自律组织是通过对自身会员的自身约束、相互监督起到对政府监管的补充作用的精神相矛盾。另外,作为证券市场的组织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由于管理机制不同,对证券监管力度也存在差异,致使各证券交易所在执行仲裁和行使惩戒职能时会出现不一致,所以,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作用不强。

(三)现行证券法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还不完善。其一,缺乏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如《证券交易法》、《证券交易所法》、《投资公司法》等有关法律尚未出台,这不仅使国内现有的交易行为缺乏必要的管理依据,而且证券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可避免的带来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其二,在具体的交易规则等方面,影响公平、公正交易的因素尚未得到有效禁止,如《公司法》缺乏有效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条款,这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其三,在法律体系的协调方面存在不足,最突出的是地方法规和全国性法规的矛盾;其四,对证券市场证券商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执法存在局限性,尤其表现在对一些特殊主体监管不力,如对少数证券公司在从事证券及非证券自营业务时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理缺乏力度。

(四)政府监管职能错位。

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资本市场的监管相比,我国政府的监管存在明显的职能错位,这也是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并由此造成了政府管理效率下降和行业自律作用削弱。目前证券监管部门疲于应付证券市场中不断出现的经常性问题,缺乏中长期的证券市场战略规划研究;同时在监管手段上,仍注重计划与审批手续,将指令性管理手段照搬于证券市场,这种违反证券市场操作的强制性管理方法成为证券市场秩序混乱的诱因,也是几年来证交所自律作用微弱,证券协会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自律功能的主要原因。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二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崛起,同时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经济不断地下滑、萎靡,国际的金融环境已经悄然的发生了变化,同时这种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金融市场。金融环境的改变就促使着金融的创新。针对国际金融创新的相关问题,该文详细的进行阐述和分析,希望通过该文的阐述和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员了解并且掌握国际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的相关内容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具体概念;第二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具体内容。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概念就是将金融行业中的各种组成部门进行重新的整合,让金融重新具有实际竞争力。细化的阐述金融创新就是就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这两个方面来重新考虑金融业的组成部分。这其中包括了:第一金融机构;第二金融制度;第三金融产品;第四是金融市场;第五金融技术。上述的五个金融业组成部分的机构性变革和采取的实际开发活动就是金融创新。

国际金融创新内容包括了五个部分,即第一个部分是金融产品的创新;第二个部分是金融技术的创新;第三个部分是金融机构的创新;第四个部分是金融市场的创新;第五个部分是金融制度的创新。上述的五个创新内容就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创新内容。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点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持续增长;第二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第三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金融产品的不断需求;第四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有金融市场的放松管制和放松监督;第五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在金融市场的不断激烈竞争;第六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依靠巨大的利益驱使。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动力一:国际金融创新依靠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持续增长。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断发展和推进,世界的经济格局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世界的金融出现变化。金融的生存形式和金融行为,主要是金融的供需关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原因就直接的导致了国际金融进行相关的创新,以适应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

2.2动力二: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今科技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将发展成果渗透到每一个相关的领域中,金融领域也不例外。高科技不断地应用在金融活动中,为了适应高科技的渗透和应用,金融机构只有进行相关的创新来面对和解决。高科技应用下的金融领域,能够在交易成本和工作效率方面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因此,要求金融管理不断地创新,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

2.3动力三:国际金融创新依靠金融产品的不断需求。

2.4动力四: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有金融市场的放松管制和放松监督。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形式在不断的变化,导致了各个国家对于金融领域的相关管制力度和监督力度不断地变化,总的趋势是松管的趋势。这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体制和金融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出现变化;另一方面必然会随之改变。

2.5动力五:国际金融创新依靠现在金融市场的不断激烈竞争。

现在金融市场已经全球化,这样就直接的导致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竞争不断提升,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金融领域进行创新和改变,以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

2.6动力六:国际金融创新依靠巨大的利益驱使。

影响利润的因素很多,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管制以及金融市场、工具的创新等,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金融企业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促进发展。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的相关影响,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正面影响;第二个方面是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正面影响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国际相关金融机构的运转效率不断提升,同时拓展了金融机构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第二个方面是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交易种类不断地增多,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投资者的金融抗风险能力;第三个方面是促使政府相关的金融部门不断地强化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地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进而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国际相关金融机构的运转效率不断地提升,同时拓展了金融机构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当代金融创新具有密集型和广泛性的特点,是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商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消费者的生存空间。

(2)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交易种类不断地增多,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投资者的金融抗风险能力。金融创新创造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提供了多功能、多样化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降低了持有和交易金融工具的成本,方便了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使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3)促使政府相关的金融部门不断地强化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地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进而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必然会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创新会使国家监管难度加大,政府会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了金融市场的顺利进行。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金融货币相关政策不断的出现时滞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货币的管理难度;第二个方面是金融货币的工具效力不断的被弱化;第三个方面是致使金融市场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能;第四个方面是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金融货币相关政策不断的出现时滞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货币的管理难度。

大量的金融创新活动使金融资产的替代性明显加强,作为货币的货币和资本的货币难以区分。

(2)金融货币的工具效力不断地被弱化。

(3)致使金融市场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能。

金融创新和管制的放松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使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

(4)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

国际金融创新在被广泛使用之时,改善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也使商业银行从中获益,但是创新活动既能防范风险和增加收益,又会增加风险和降低收益。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三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老师:林宇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朱光瑶

学号:2009080503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以惊人的速度出现,随之也给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与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中国航空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航油)因为从事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在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传出后,该事件很快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时间,金融衍生工具成为“罪魁祸首”。在1995年2月,我们都知道的英国巴林银行因投机于日经指数期货交易而失败,造成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使四百多年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一时间,金融衍生工具似乎成为了危机和灾难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一面。现在就从风险角度来分析它。

一、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风险

1.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格变动包括利率、汇率、股票、债券行情变动等。管理市场风险,要的是要及时、准确地评估市场价值,随后计算总敞口额度,严格交易程序,模拟在市场崩溃或流动性引发价格剧烈震荡情况下交易者的承受能力,即所谓“压力测试”。

2.信用风险即交易合约的对方无力履行义务的风险。与市场风险一样,控制信用风险也是要测定和估算衍生商品的敞口头寸,并使敞口头寸与所确定的交易对方的信用额度相匹配,然后可以像传统信贷业务一样,控制和减少风险。

3.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的风险。一是市场业务量不足或无法获得市场价格而造成的市场价格风险;二是由于用户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无法在市场上出现逆势时按要求追回保证金而造成的资金流动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实现降低风险。

4.操作风险即人为因素或交易、清算系统故障而造成失误蒙受亏损的风险,它们本质上均属于管理问题。因此重点应放在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素质,提高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效率,并在内部管理上实行职责分开,以确保风险处在可控制及可承受的范围。

5.法律风险指因合约在法律上的缺陷或无法履行导致损失的风险。在管理中,首先应保证一批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专家参与交易法规的制定。另外,应尽量改善内部风险管理,增强交易透明度和披露要求,强化安全的结算制度以控制法律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性,如有关会计处理方法、衍生产品真实质量等重要信息通常未能在合约中得到充分披露,而合约双方在合约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极易引发信用风险。

2.从宏观层面上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即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场不完全有效在现实中则往往表现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投机失败和国际游资的肆意炒作引发。这些都会加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扭曲资本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二是实体经济金融虚拟化。金融体系中的储蓄并非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进入实体部门,转化为实物投资,另一部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成为虚拟资本,并没有实物资本与之相对应。虚拟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运动过程中有脱离实体部门的趋势,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走向泡沫经济。而衍生金融工具正是金融虚拟性最强的虚拟资本。

3.从微观层面上看,风险的产生主要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风险爱好型管理层对于投机业务则跃跃欲试,很容易形成赌博心态,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大量风险和突发事件冲击,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衍生风险的划分和标准,各国都着手研究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措施并根据各自的经济金融体系特点订出了适合自身的不同的监管原则,以确保市场的有效性,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防止金融衍生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为了控制风险,我们可以针对其不同类别的风险对衍生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1.加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监管。第一,从制度方面进行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来促进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对于利率类衍生工具来说,由于我国银行商业化的转变进展缓慢,利率管制还直接控制着利率水平,资金价格无法随市场供求变化而上下波动。所以,要发展利率类衍生品市场必须先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化的利率。但利率市场化是以银行充分商业化为前提的,而银行的商业化又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巨额呆账、坏账和以后的资金来源问题。因此,利率的市场化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要等国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清,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得以理顺后才有可能实现。第二,通过外部力量进行监管。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不仅需要在金融企业内进行风险控制,而且还须要管理机构进行外部监管,以防风险扩大,酿成金融**,甚至产生金融体系风险,但衍生工具自身的许多特性导致监管面临许多困难。第三,建立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对各类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分类,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和衡量指标,同时对不同阶段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级别的界定,最后根据风险的级别和风险的权重事先制定相应的规避风险或者减小风险的措施和方案。

2.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它是指对超过交易主体所能承受的风险总规模的市场风险部分,采取对冲措施或头寸重组的方法实行“自我保护”,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将市场风险转移给市场上的风险爱好者。

3.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机构应对市场上交易的所有品种按不同的顺序进行评估,控制风险。市场主体可以采用净额结算主协议和各种信用加强措施,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净额结算协议,指在实际交易中,机构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支付净额结算的方法来降低信用风险。各种信用加强措施如交易双方通过提供担保的方式提升自己履约的信用度、在合约条款中加入一些条件来降低信用风险等。

4.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最主要的是控制参与流动性较低的产品的交易量,对这类产品,需要使用能够长期占用的资金。管理资金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对资金流动缺口实行额度控制,从而保证资金流入与流出的平衡。

5.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操作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比其他风险更为严重,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但它往往被机构所忽视,巴林事件就是很好的一例。完全避免操作风险是不可能的。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管。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要培养和配备既精通衍生品交易,又具备准确迅速的业务处理能力的人才,还要配备相应的系统。

6.对于法律风险的管理。为了防范法律风险,交易方首先要确保其交易对手具有足够的权利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并确保对手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履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履行金融衍生品合约义务;其次,在合约条款中,明确规定交易对手的抵押品或保证金用于弥补交易方的损失,并清楚列明交易对手违约时应支付的罚金。中航油因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投机操作不当,导致巨额亏损,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的处理不当,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金融衍生交易实际上是利用交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对冲式操作。所以,任何有经验的机构都会通过对冲交易,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很不幸的是,在中航油的金融衍生交易中,恰恰忘记了风险的规避,在卖出看涨期权之后,没有预见到可能由此带来的巨额损失,进行对冲操作,将风险降低,而是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坐等购买人行使自己的权利,而这样一来,中航油不仅仅损失了保证金,而且必须为购买人行使权利支付价款。这是其造成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工具非但不是风险的万恶之源,恰恰是风险管理的必备工具。有关政府部门及国内企业不可因噎废食,仅仅因为一些事件就放慢或停滞国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建设步伐。相反,国内的大型企业更应该积极介入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有效控制自身的经营风险。当然,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学习,加强企业内部对操盘手和交易员的风险控制,是介入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前提条件。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四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1990年6月5日)

居住地:西安

联系电话:

e-mail:/jianli

最近工作[9个月]

公司:xx有限公司

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职位:证券部经理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金融学

学校:西安邮电大学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目标地点:西安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证券部经理

工作经验

2014/10—2015/7:xx有限公司[9个月]

所属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证券部证券部经理

1、负责起草公司股权管理制度、证券动作控制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及相应实施细则,上报总经理、董事会审批。

2、贯彻实施证券部各项制单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3、负责起草集团公司证券动作计划、本部门的年度和月度工作计划。

2013/5—2014/9:xx有限公司[1年4个月]

所属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证券部证券部经理

1、负责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新客户,销售公司发行或代销的金融理财产品。

2、负责维护销售渠道,维护老客户,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等服务。

3、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和客户建议,向客户传递公司产品与服务信息。

教育经历

2009/9—2013/6西安邮电大学金融学本科

证书

2010/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自我评价

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感恩意识,勤勉务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善于创新,拥有优异的创造性思维。责任心强,对待工作尽职尽责,进取意识烈强烈,虚心好学。有良好的团队组织能力及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承担较大的'工作量及较强的工作压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五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形势也不断变化,各种热点新闻层出不穷。本文将对当前的金融形势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自己的心得体会。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金融市场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呈现出高度互联和相互依存的特点。全球股市、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使得各国对于金融市场风险的认识日益加深,金融监管日趋严格。此外,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金融行业的格局,金融科技的兴起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段:国际贸易战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贸易战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受到影响。此外,贸易战还对各国货币汇率产生明显影响,人民币汇率贬值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以减少金融资产的波动风险。

第四段: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挑战。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兴起是金融行业的又一大热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出现,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了冲击。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特点和区块链的可追溯性,使得金融交易更加透明和高效。然而,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管机构面临着如何平衡创新和风险的问题,同时,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技术安全性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

结尾段:展望未来。

金融形势的变化和热点问题的出现,无疑给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们应该注重对金融形势的了解,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加强与各国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挑战。只有在不断学习和适应中,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形势的变化,实现自身和行业的发展。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六

[1]茅于轼.石油价格与市场的默契[j].财经,,(3):70.

[4]杨青,鲁玉珍.油价预测理论初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5.

[5]李优树.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分析[j].财经科学,2000,(6):1-6.

[6]安瑶,谢龄.石油价格对中国股市走势影响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1):1.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七

1.扩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背景下,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增长,中央政府推出四万亿元人民币投资挽救股票市场计划。

为了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政府放松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约束,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同时加大对“三农”、重点工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消费信贷。

这一政策使全年各项贷款新增9.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69万亿元,并且这一规模在不断扩大。

2.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作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结算货币的美元和欧元的汇率都经历了大幅波动,我国企业与很多贸易伙伴国企业均希望可以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来规避风险。

20,我国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以及东莞5个城市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通过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截至底,我国跨境结算业务规模已经是当初试点时期的800多倍。

根据汇丰银行预计,人民币在将成为全球三大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之一。

3.新增常备借贷便利工具我国央行在20开始利用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简称slf),在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出现短暂性波动时选择性运用。

这种货币调控新工具的特点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与金融机构进行定向交易,交易对手覆盖范围广,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

常备借贷便利主要以抵押方式发放,信用评级较高的债券、优质信贷资产等均可作为抵押品,有时也可采取信用借款等方式进行发放。

这种政策工具期限一般为1~3个月,利率水平是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因素进行综合确定。

二、效果评价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包括近期使用的常备借贷便利政工具,对于我国货币政策非常规工具对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

(一)金融市场方面央行的货币政策非常规工具使基础货币大幅增加。

投资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货币投放。

政府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与此同时,在中央财政资金投放不到4千亿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达到了11万亿元规模。

在银行借款主体结构中,地方政府融资贷款规模迅速扩张。

截至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平台贷款额达7.38万亿元,比20增加了近3万亿。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到年6月末,我国政府性债务余额已经超过30万亿,其中全口径地方政府性债务共17.89万亿。

这些新增信贷规模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成为银行业不良信贷资产的隐忧,盲目投资和资金的低利用率现象也会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供给的相对不足。

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快了我国经济复苏,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

我国自2013年初创设常备借贷便利以来,央行通过综合运用常备借贷便利工具来管理流动性,已收到了显著成效。

在货币市场受到冲击出现短暂的波动时,通过利用常备借贷便利进行金融市场的调控,带动了实体经济发展,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得到央行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这也顺应国家对宏观调控的要求。

在金融市场上利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供给,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从而可以防范金融风险。

(二)宏观经济方面据统计,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步回升,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同期,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1%,比2009年同期高出3.7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在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7.7%的增长。

说明通过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其重要作用是要避免出现通货紧缩。

但随着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快速恢复以及此前国家出台的扩张性政策,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以及银行系统信贷投放,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现象,从20开始进入新一轮的通胀期,我国的cpi平均值为3.8%,3月至10月这8个月的cpi都超过了5%。

由以上数据可知,政府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于减缓通缩压力的效果不明显。

随着政府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且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通信和城市公共事业等就业弹性较低的行业,刺激就业增长的效果也不显著。

年,由于受到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尤其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失业人数大幅增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结合的四万亿挽救股票市场投资计划以及央行面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在短期上没有缓解就业压力。

由此可见,我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为商业银行和信贷市场均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对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非常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抑制通胀方面。

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维护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央行应当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控制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也应加强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创新使用,长期稳定发展常备借贷便利政策,并注重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时机。

金融论文热点篇十八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求职信,您的信任就是我的动力!

久闻贵公司实力不凡。年轻有实力的工作团队使贵公司不就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公司业绩也不在非凡的竞争力上完美得体现。据悉贵公司为了做大做强,正在招聘员工,所以特写此自荐书,希望加盟贵公司,成为你们优秀团队的一员。

本人基本情况如下:我是从四川xxx学院刚毕业的应届生。在校期间,依照我所学的金融与证券专业,学习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比如,《金融期货》《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等,还有专业课程如《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等,对于计算机,也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不仅如此,本人在校期间还通过学习取得了计算机一级证书。

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了解证券市场,我还积极的实地了解了很多证券公司,在网上关注证券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因为我知道,想要在证券市场上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除了对证券着行业有独特的偏爱以外还要有属于自己的炒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这点上我还是有明显的自信的。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的女孩,能够在认真够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能较好的融洽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证券着行业,我知道良好的沟通能力十分长重要的,刚好,这一点是我的强项;开朗的性格也能让我对生活变得坚强,从容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用积极热诚的态度迎接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挑战。我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

如果我进入公司,时间会证明一切。仔细、负责、热情是我的个性。我清楚的认识道:过去的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我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坚持不懈的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我会尽力为贵公司付出我的一份赤诚的力量,真心的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展现平台的机会!诚实做人,忠实做事是我的人生准则,“自强不息”是我的追求。我相信我能胜任不同的工作。

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未来的辉煌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创造和实现。在这斑斓多彩,日新月异的年代,只有高素质,高质量,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后附个人简历表,盼面谈,诚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精英满天下。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53314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