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以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阅读教案范文,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有更清晰的规划和把控。
谈中国诗教案篇一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为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涵与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挖掘都会有收获的。总体来说,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组织紧密、严谨,学生应该是有所收获的。当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细化的地方。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五实”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在设计、处理《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也力图向这五个目标靠拢。
第一、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教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我在本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上秉承这一理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加深对中国诗诗创作和鉴赏的认识。2、能力目标: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中国诗歌同类现象。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完成情况看,对照本课的三维目标,我认为学生了解了钱钟书的生平及作品,分析、提炼出了中国诗的特征,并且能够运用掌握到得中国诗的特征,学以致用的分析具体的诗歌,知识和能力目标实现了。课堂上大家积极投入,对中国诗的特点有了完整的认识,并且通过品读部分诗歌,激发了学生对中国诗的热爱,学生积极的参与,愉悦的表情表明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实现了。所以,我认为本堂课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让学生在“学到东西”“锻炼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级意义上均有所收获。
第二、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范围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应该说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本堂课我立足文本,在解决教学重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上,采用了“跳读勾画——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把握文章观点,从课堂效果看学生能够较好的运用提供的方法,思路清晰的提炼出要点。课堂能够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从而达到高效率的结果。
第三、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应该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新课标》中在对“阅读和鉴赏”的要求中,直接提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注意个性化阅读”的要求。总体来说,在课堂的生成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例如课堂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结合《寻隐者不遇》体会诗歌暗示性的特征,学生就能够深入诗歌,积极思考,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深入挖掘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加深对中国诗暗示性特征的理解。
第四、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不仅是比赛时可以上,应该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上。所以我认为一堂课应该多些实际有用的东西,少些花架子。我就意图体现这一理念,我有意只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他们对内容自主分析、提炼、归纳。当有学生出现疑惑或错误时,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比较中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这一环节中,有位女同学归纳说:“中国诗讲究在篇幅上讲究短小精悍,外国诗篇幅较长。”她没有注意到文本中很重要的一句话“外国诗歌篇幅越短越妙。”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否定了她的观点。文章的要点就在智慧的交流与碰撞中越辩越明。我想如果在课堂上能长期坚持,假以时日,定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本堂课,在时间驾驭上还是有遗憾的,由于在“比较中国诗和外国诗的的特征”这一教学环节上费时较多,导致对诗歌暗示性特征在具体诗歌中的体现和达到的效果挖掘还不深入,结尾比较匆忙。除此之外,在个别地方教学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谈中国诗教案篇二
《谈中国诗》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四、美育渗透目标:1.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解决办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例如,关于作者的资料,关于课文内容的资料。如有条件,指导学生自己进图书馆查找或者上网搜索。学生也可以分成小组,合作寻找有关资料,然后供班上集体使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2.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3.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长篇小说《围城》,其作者就是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钱钟书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主要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钱钟书的学术著作除上述几种外,尚有《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1943年《北京图书馆刊》英文版)《旧文四篇》(1979)《也是集》(1984)等。他的许多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围城》已被译成多种外文。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意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抒情诗出现得异常之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有。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1)篇幅短小。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第4、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作者在第6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原因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例如,外国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明确]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2.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明确]主要特点是: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3.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的哪些特点?[明确]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雅而不奥,俗而不庸。作者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等具体的例子,作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没有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读者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在课文中,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那就更多。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识取胜。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论文,往往是艺术的谈笑风生。课文中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当然,学者的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位。难怪有人把这种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3.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明确]这篇课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在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中,阐释中国诗的特征。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谈中国诗教案篇三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投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啥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谈中国诗教案篇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3、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钱钟书,字,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学术著作:《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
1、自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话语。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3、抓住关键句,筛选出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所具有的特征。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
很忙很忙。开学才几个星期,却觉得已经过了大半年。假期的休息似乎没有了一点痕迹。
又要上公开课。第二周上了《陈情表》,是适合自己性格的文章。我的特点是善于煽情。第二次听课时上亲情的作文指导,也是可以上得让学生泪流满面的课型。
星期一下午才知道下周又要上公开课。现在有进步的是面对问题不是很烦躁了。
平常我备课的时候,还有急于去课堂展示的冲动。可是这次呢?一边写教案,一边觉得自己太没有激情。可是必修五的教材只有钱钟书的这篇文章还好上一点点。自己也知道性格并不适合这种睿智、逻辑性超强的文章。可真是给自己找了个极大的挑战机会。
谈中国诗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一、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一、感知文本。
(一)诵读课文注意四个方面。
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3、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4、注意品位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过程。
1、作家作品。
2、识记成语。
(1)一蹴而至:蹴:踏;至:达到。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轻鸢剪掠:鸢,指一种鹰科鸟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与风筝飞行姿态类似。愿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比喻简短轻灵!
(5)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
(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形容力气极大。
3、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关键句:
第一段: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第二段: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第三段:关键词:简短。
第四段、第五段: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第六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七段: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八段: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谈中国诗教案篇六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
1文章从哪些方面展开了论述?
2论述时侧重于哪些方面?为什么?
3谈一谈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的作用。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4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5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二、拓展、应用。
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某种文艺现象,比如元曲、戏剧小品、通俗歌曲、踢踏舞等等。
谈中国诗教案篇七
《谈中国诗》一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外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则不然,先有抒情诗,后有戏剧诗,没有史诗。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是由于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又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2.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3、.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5、学法: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谈中国诗教案篇八
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2.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2.理解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深入研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过程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听听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除了创作出大量的有非凡的思想原创性和学术开拓性的论著,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因而使得研究“钱学”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亦成为反思百年中国人文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主要作品有《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另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三、简介背景、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是作者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
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文章共有8段,思路如下:
第1段,谈“中国诗”的前提与立场。第2段,中国诗的发展“早熟”的特色。
第3段,中国诗篇幅简短,但意味无穷。第4、5段,中国诗的含蓄的特色和形成这一特色所用的手法。第6段,中国诗清淡、安和的诗调。
第7、8段,中国诗内容上的特色:和外国诗大同小异。
五、重点解读。
谈中国诗教案篇九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二.补充资料:
1.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同: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大。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基本上平定了中国北部。这首诗是曹操在行军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是我国写景诗中最早的名作。开头两句,叙写游览的地点,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写观海所见景物。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写诗人观海所见。一个“何”字写出了游客惊叹的神情;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吗?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与诗的正文没有关系,但有加强表达感情的效果。这首诗的重要特点是借写景来透露感情。全诗写景,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但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
《致大海》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地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地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地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绿虑的路径?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吧我带到什么地方?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地峭岩,你地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鉴赏:《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普希金的激进思想和他那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原想把他流放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的说情,后让他去南方当差(其实是变相流放)。由于他性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浩渺的大海,更使诗人流连忘返。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诗人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诗人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这正是诗人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它是既多曲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断承和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xx年一19xx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桎梏的方向冲击。假如说,首创“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的作品的,则历史性地留给了稍后出现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胎记诞生的:“首先是在科学与民主以至社会主义的新思潮推动下,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了的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确立了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的诗歌境界;其次是力图摒弃僵死的文言词语,而以口语入诗,作所谓白话诗,以利于反映现实表现真情。从而走上了“诗体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就便是自由诗的诞生,在音律形式上它自然也曾对外国诗歌有所借鉴,但主要都加以溶化,在中国现代口语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来,而形成为中国的自由体新诗。它是“五四”以来新诗运动对于旧传统的突破,属于创造性的新发展。放在中国诗歌流变的长河中来看,如商周四言,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隋唐律绝,宋词,元明曲令,都是递嬗升降,各自打着时代烙印;那么“五四”以来便是自由诗。自由诗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堵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这是诗人戴望舒在《论诗零扎》中指出的。它如同行云流水,临风作态,随物赋形,虽然变化莫测,但并非没有理珞可寻。讥讽自由诗是“分行写的散文”,无非是僵化了的审美偏见而已。
谈中国诗教案篇十
2.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1.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
2.理解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深入研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过程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听听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钱钟书(1910——1998),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等。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除了创作出大量的有非凡的思想原创性和学术开拓性的论著,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因而使得研究“钱学”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亦成为反思百年中国人文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主要作品有《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另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是作者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文章共有8段,思路如下:
第1段,谈“中国诗”的前提与立场。第2段,中国诗的发展“早熟”的特色。
第3段,中国诗篇幅简短,但意味无穷。第4、5段,中国诗的含蓄的特色和形成这一特色所用的手法。第6段,中国诗清淡、安和的诗调。
第7、8段,中国诗内容上的特色:和外国诗大同小异。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请找出你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注意句不离篇)(讨论)。
示例: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理解: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理解:“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理解:“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理解: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
“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理解: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6.贵国爱伦坡(poe)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理解:这里作者的用意在于衬托中国诗的超出想象的短小精练,而不是嘲笑爱伦坡的目光短浅。“太可惜了”,给人以遗憾的感觉。这样说,也注意到了听者的心理反映,让听者有亲切感。
课堂拓展:钱钟书语言精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本文外,你还知道哪些钱钟书的趣言妙语呢?请说出几句与大家共同分享。(自由发言)。
(2)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灵感》。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有致。
另外,本文还巧妙地引导美国朋友把目光逐步聚焦在中国的古诗——中国古代的抒情诗——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并注意调动听众的知识积累,时不时地进行对比,也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1.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2.幽默风趣是钱钟书作品的一贯特点,我们写作时有意为之,可使作品收到特殊的效果。下面是一篇学生作文的一部分,语句不够幽默,请打破拘谨严肃、死板乏味的人物描写套路,重新写作,使它生动幽默,富有情趣。
“我的班主任个子较高,身材微瘦,虽然年轻,却已稀顶,幸亏周围头发还算茂密,才不至于让人误认为是一个老头。”
谈中国诗教案篇十一
“喜马拉雅山冰川加速融化,洪水海啸干旱交替肆虐恒河三角洲。”在印度有一个地方原来是绿树葱茏的小岛。可是现在人们看到的现象却是:“树木枯死,遍地淤泥,跨掉的房屋,有不少村庄被洪水完全毁坏,很多人丧生,不少人被迫背井离乡。”这是去年十二月份的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这就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恶果。
在上个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加快发展工业,忽略了工业烟尘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使全球气候变暖,以致造成上面讲的后果。还有从报纸上看到大片森林被砍伐,山体滑坡,人们流离失所。连动物也没了生息场所。
现在,我们的国家,经济大发展了,工厂多了,汽车也多了。因此,排放的烟尘也多了,但也不能忽略对环境的影响。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也直接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工厂里,排出的污水流到了原本清清的河里,使河水变得脏兮兮的,不能饮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我还从报纸上看到在我们苏州市的某条河里有死鱼。我听大人说前几年还吃到过带有“洋油味”的鱼,其实这是化学物质苯和酚,这是对人体有害的,这些都是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生态平衡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经济发展了,我们更要注意治理和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天长地久地生活下去。
我们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来为人类作出贡献。
谈中国诗教案篇十二
1、初步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
2、学习作者善用比喻的语言风格。
一、导语设计。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4.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3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4.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54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