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和应对变化。在写总结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事实和效果,避免泛泛而谈。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有助于我们了解总结的结构和内容要点。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一
摘要:
对电解铝施工组织进行管理,目的是发挥电解铝车间的作用,将质量控制的更好,使得施工通风、通信、消防、排水等各个方面的使用功能得以完善。所以,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对项目的发展和推进起到决定性作用,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管理。本文主要从各个方面对电解铝施工的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解铝车间;施工;组织研究。
一、引言。
电解铝的原理就是通过电解形成的铝。当今电解铝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是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溶剂是熔融冰晶石,溶质是氧化铝,用碳素体为阳极,而铝液则为阴极,通过强大的直流电通入后,在950~970℃的温度下,在电解槽里的两极。产生电化学反应,就是电解。
二、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设计。
施工前工程质量控制: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技术质量标准明确,人员经培训持证上岗,检测手段满足要求。
1、对单位工程进行划分,并提交质量质检站、监理处备案。
(1)对外协施工队伍,加工制作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合格确认。
(2)投入工程的原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应附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复验和抽检。
(3)主要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并进行标识。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并制定质量检验计划。
(2)施工现场的测量,定位放线及高程水准复核无误,并进行定期沉降观测,设置长期固定明显标志。根据质量手册,制定相应措施。
(3)制定关键工序控制点,严格工序管理的控制。严格工序交接制度和隐蔽工程的验收检查,未经甲方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发现未经检验和擅自替换、变更的工程材料使用在工程上,立即下达停工指令,并上报查明原因。加强现场巡检力度,不定期组织质量联合检查,发现一般质量问题当即向操作人员提出口头整改,发现操作人中违章施工,立即加以制止,存在较大质量问题应下《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并视情况下达《质量罚款通知单》,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应申请复验。
(5)施工单位应保证质量记录的真实、完整、准确、规范,项目部质检部门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及时提出整改。及时向质量监督站和监理工程师申请工程实体的中间检验。各工种施工负责人认真审核熟悉图纸,向施工班组作好交底。施工过程中按工序检查工艺执行情况和施工效果,及时纠正差错,按工序及时填写检查项目的隐、预检单,接受质检人员检查,督促班组执行自检、互检。工程设计变更一律在施工前,如发生结构或质量问题,必须及时上报不准擅自处理。
(6)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参加施工。加强计量管理,施工用的测量工具必须经过检验。制件,安装检查必须使用经统一标准核对过的钢尺。钢构件在安装前必须对编号、外形尺寸、焊缝质量、螺孔位置进行全面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安装。钢构件的定位轴线,标高要精心测量,丈量时轴线要用整根钢尺,防止因分尺丈量产生积累误差。标高测量应尽量用一个水准点,避免引测带来误差。
(7)喷砂后的磨擦面不得沾有污垢脏物。钢结构制作安装完工后,要整理出全部工程记录的技术资料。作为竣工验收的主要文件。机电安装工程用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及使用的调试、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完整的材质单、合格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并经业主(监理工程师)认证后方可使用。埋地敷设的各种管线必须位于冻土层以下。
(8)仪表工程施工要着重注意导压管的施工,其敷设坡度、连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仪表的调试必须要有施工记录,安装时记录的整理应与施工同步,每一单项工程自检合格后方可报验,工序的交接必须有凭证,一个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工序。
3、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工程完工后,应组织工程自检和竣工验予收,达到要求后,向项目部提出检查申请。严格按xxx《交工验收管理办法》和《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规定》进行工程资料的'整理及质保资料的审核,审核合格后,交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等级核验,及时与甲方进行实物和交工资料的移交。执行xxx《回访服务管理办法》定期组织质量回访,征求用户意见,组织进行质量问题整改。
三、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组织设计。
1、安全施工是党和国家保护建筑工人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搞好生产保证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做到安全施工人人有责,全体职工遵守施工现场有关各项规定。建立安全活动网,各作业组要设建筑安全员在项目部安全科指导下活动,施工现场要有醒目的专栏标语。
2、施工小组坚持每天班前安全讲话,每星期一为安全活动日;贯彻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现场施工人员一律配戴安全帽,无安全帽者一律不准进入现场。
3、高空作业人员一律配戴安全带,手用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空中传递不得抛掷。吊装机械要严格按其性能使用,一般情况下严禁超负荷使用。吊装构件时要设专人指挥,信号统一,配合密切。吊运构件时严禁任何人在构件下通过或工作。现场电器设备接地可靠并设防雨棚。
4、电焊所用工具,必须安全绝缘;电焊机的接线,开关板的安装均应由电工操作;地线不得接在易燃易爆介质管道上。电焊工在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在潮湿地方或雨天作业,要穿绝缘胶鞋做好防护措施。铆工打锤、钻孔时严禁戴手套操作。严禁用手清除铁屑。喷砂工要穿特殊防护用品戴有不宜破碎玻璃的面罩,用强制通风的方法通过面罩胶皮管导入空气;喷砂作业岗位应通风良好。
5、油漆作业现场严禁焊接,严禁气焊和刷漆同时作业。无损检测时,操作人员要配戴防辐射劳保用品;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辐射区内。根据地理环境,特设医疗站一座,配备救护车一台,以应急职工高原反应及日常医疗保障。
四、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设计。
1、首先根据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编制详细的年、季、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用年、季、月、周计划保工期目标的实现。配备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和职能人员,对工程项目和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协调管理。
2、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流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作用。采取三班工作制,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砌体、模板、钢筋工程,白天施工;混凝土工程可夜间施工、夜间上料。
3、在施工中合理划分流水段和工序穿插,紧紧抓住关键工序,充分利用平面空间组织交叉作业,为各专业施工创造条件。逐月对影响工期进度的干扰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逐月进度完成统计表和主要材料逐日进场数量统计表;施工顺序安排符合逻辑程序,材料供应均衡地满足施工要求。
4、根据实际进度完成情况和计划完成情况的不断比较,妥善调配机械配置数量和技术改造措施,不断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的完成。落实项目班子进度控制部门的人员,按部位时间要求,按工种工程定额要求,具体落实各分项分部工程的具体控制任务。
5、进入冬雨季,制定详细的冬雨季施工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施工现场每日下午,由项目经理亲自主持碰头会,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材料、机具、人员等问题。
五、降低成本设计。
1、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密切配合,把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节约日常管理费用。抓好现场管理,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制订施工工序、流水作业、减少窝工。
2、套材下料提高利用率,合理安排下料顺序,节约材料。合理使用周转材料,提高周转次数。施工分两个标段,机械配备较多,通过施工管理,尽量使用能完成结构和设备安装的主导机械,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6结语电解铝行业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其功能多样,对生活生产有巨大的帮助,在工业上,电解铝需要做好有关施工组织管理的工作,不然只会是以一盘散沙,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分析,希望对以后有所帮助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文献军。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判断与建议[j]。中国市场,,1。
[2]梁高卫。基于热点转换的铝电解槽侧壁预热发电研究[c]。中南大学,,3。
[3]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电解铝企业实行阶梯电价政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4,1。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二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目前博物馆运行较为常见的一种思维,这是因为现在博物馆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仍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费由财政支持,使得博物馆缺乏危机感和使命感。传统的管理体制束缚了博物馆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博物馆积极的转变经营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最终导致了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清晰,文化宣传窗口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彰显。
本文以ha博物馆为例,围绕非营销组织营销,釆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将非营利组织营销这一理论与ha博物馆的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非营利组织营销在博物馆运行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营销策略在博物馆实际运行中的一些创新点。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公益性博物馆营销理论;第三章,ha博物馆的现状及竞争环境分析;第四章,ha博物馆营销策略相关建议;第五章,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对ha博物馆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特征以及其所展出展品的性质和对观众的研究,为非营利组织营销在博物馆中的实际运用找到一个立足点。
第二,鉴于博物馆的社会属性,其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通过pest分析法研究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环境对博物馆营销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通过swot模型,分析了ha博物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博物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综合博物馆的内部、外部因素,针对ha博物馆,提出了一些符合博物馆实际的、创新的营销策略,以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营销理论与公益性博物馆营销。
2.1公益性博物馆的界定。
2.4营销理论在公益性博物馆中的运用。
第三章ha博物馆现状及营销环境分析。
3.1ha博物馆现状概述。
3.2ha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存在的问题。
3.3ha博物馆pest分析。
3.4ha博物馆swot分析。
第四章ha博物馆营销策略。
4.1观众为中心的顾客导向。
4.2场景布置智能化。
4.3重视有效沟通。
4.4办好特展。
4.5满足观众购买博物馆商品的需求。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方面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高层建筑项目管理应该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因为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个项目展开严格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本文就从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施工过程;高层建筑;项目管理。
我国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在城市中的住房压力也是日趋严峻,由于城市中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为了减少土地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各种各样的各层建筑在城市的各角落拔地而起,城市建筑工程项目高层化的趋势也愈加突出。不管是商业写字楼还是居民住宅,都大量采用了高层建筑的结构。因此,为了保障住户的安全和建筑的美观实用,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高层建筑的项目管理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好坏会对工程进度、工程造价以及工程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应该不断完善高层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在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来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建筑施工技术所产生的问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都有既定的位置空间和技术要求,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在众多的施工项目之间又要有科学、合理的`时间顺序,以及足够项目施展的空间位置,需要将这些施工技术和施工项目进行有机协调,它们应该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保持高效、高质的施工作业。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由于没有全面综合地考虑各项技术,使得一些交叉重叠的部位出现细节问题,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还有现代建筑个性化的要求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大增加了各项目之间产生矛盾的概率,新兴技术和产品也是层出不穷,施工人员不能及时熟悉并掌握新的技术,也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小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当的问题也非常普遍,施工单位在分包阶段,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会给界定工作范围带来很多麻烦,使得项目工作得不到明确落实,在工序上出现众多的遗漏现象,给建筑施工项目协调管理增加了难度。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造成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给具体的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
2.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高层建筑在施工阶段涵盖的工作非常多,尤其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保障建筑工程可以安全、有序地开展各项施工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相关建筑施工技术的整体管理,制定全面、系统的施工技术方案,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工艺要求指导项目施工,健全据相关规定落实好技术检查工作,必须把关好各分项的验收工作,及时总结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缺点,以便快速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水平。其次,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还要提前做好技术准备的管理工作,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确定该项目施工需要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和人数等,还要将建筑工程的图纸审查清楚,配备好相关的规范、章程等,将各阶段的工程量计算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应该制定专项设计方案,必须编制好相关专项方案。最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还包括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查看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是否安全、合理,确保建筑施工的物流有序运行,各项项目工程按进度开展,尽量避免出现二次倒运的情况,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起到积极作用。这些都是通过加强高层建筑技术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
2.2增加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中的危险来源是多方面的,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而注重高层施工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高处作业工程的特点,以及工程周边环境因素设置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结构,并将各项防护措施落到实处。一方面,深基础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的前提,要依照上层建筑的施工情况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全部安全防护措施都应该经过严密精确的计算,对于那些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还应该让专家验证后才能着手安全防护施工。深基坑已经完成的部分还要在下雨、解冻后及时观察土层的情况,一旦有安全问题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排除险情,只有在现场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施工。另一方面,建筑工程在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其涉及到的安全防护技术的范围很广,既有传统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警示标志、隔离网等,还有一些专门的特殊安全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采用最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共层给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在作业的时候,必须严格遵照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始终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施工理念,在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施工作业。此外,所有参与高层建筑现场施工的人员都应该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并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进入到现场作业,这是控制施工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而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规定,切实保障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是当前我国最典型的建筑工程之一,为了使房屋高层建筑的施工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必须注意加强建筑施工的项目管理工作,保证我国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同时,还要尽量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不断向前发展。
[1]熊亚军.基于施工过程的高层建筑项目管理[j].江西建材,2016,08:269+273.
[2]姜艺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23.
[4]李锦花.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73.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对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服务为宗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经验和技能,才能更好的运作和完成组织的使命。
第二段:人员管理。
人员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资源,而管理者要保证组织人员的稳定性和合理的分配。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需要考虑到人员的特殊性。管理者需要懂得尊重和平衡员工的动机和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传递组织文化和价值创造平台。组织需要有清晰的核心价值观,明确组织使命,以此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员工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段:财务管理。
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商业目的,资金的来源和运用非常有限,所以管理者要制定严谨的预算计划,并在各方面严格控制开支。同时,也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募款、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使各项措施合理、可行、有效,保证组织能够持续稳定地运作。
第四段:项目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也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一个好的非营利项目需要很多人和力量,一个好的项目管理则保证项目能够有序开展。管理者需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和任务,确定合理的计划、预算和目标,规范实施过程,精细管理成本。在项目实施中,也需要抓住项目中的关键点,保障项目能够按时达成项目目标,提高项目效率和组织的行动力。
第五段:公众关系。
管理者还需要关注非营利组织的公众关系。因为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宗旨就是服务于公众,所以与公众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组织的存在和服务,同时加强与厅上部门和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组织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心得体会的总结。作为管理者,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公众关系等多个方面,做到细致、有序、合理、高效的运作,为组织的稳定运作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了更好的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管理能力,持续推进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五
摘要: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一些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需要对比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基于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会计制度较之西方也有很大的差异,今天我想谈一下关于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改革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政府、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改革问题、中西方对比
前言:虽然我国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发展迅速,且逐年完善,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异,要缩小这段差异,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真正的实力及国际先进的高度。正所谓:“见贤思齐”就是这个道理。
一、政府会计改革
1、我国政府的会计制度及缺陷
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没有建立。因为我国在现有制度用语上还从未出现“政府会计”之类的字眼,更多的是“预算会计”,缺乏完善具体的政府会计标准及目标,再加之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是对各级政府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透明度差,这是一个主要的矛盾的来源。再加之我国的会计体系属于纵向财政会计体系。它的主要缺点是:预算会计体系造成会计制度条块分割,下属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并强化了内部结构体系之间的利益关系,相比较而言是“弊大于利”。
随着我国的财政体系不断完善,但由于预算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性较差。一方面存在交叉重叠,另一方面又存在空白之处,影响了预算管理效果;再加上,我国事业单位的组成相对较复杂。因此,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适用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我看来,现有的预算会计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的需要,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2、我国的会计改革方向
政府会计要服从于政府整体受托责任的实现,并服务于政府整体受托责任的全面真实反映。政府会计系统为公共财政管理的控制、管理及计划目标服务。如果没有政府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各级政府的控制、管理和为计划目标服务的功能就难以实现。
在我看来,我国现在距离西方国家的会计制度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会计改革方向很明确:结合本国国情,合理地借鉴西方的先进制度,取长补短,合理的完善我国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1、我国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及弊端
非盈利组织的范围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我国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投入、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投入等,仅以“以拨作支”反映在当年的财政支出中,一旦支出,就不再对其进行有效的追踪与监管。更不可能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从而无法反映政府耗用资源的情况,无法提供政府运营成本费用信息。而所形成的资产及投资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不予以确认、计量。这种模式不仅这种现状不利于政府提高公共产品与绩效管理,掩盖了铺张浪费,甚至贪污现象,也不利于国有资产包括存量与增量的管理,更易导致国有资产大量的流失,大大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另外,对已形成的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越相背离。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预算会计的缺陷。
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分布范围比较广,但针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出台较晚,预算会计又不能满足核算要求。
2、我国对非盈利组织会计改革的研究
为了改善我国非盈利组织的会计现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会计制度的透明度。现在网络风传的郭美美炫富事件就是因为会计制度的不透明,所引来社会对非盈利事业的质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改革将会惠及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但在现行的社会形态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对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会计预算及支出等有一定的了解,这就强调了会计制度的透明性。
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人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这样就会有效避免一些现有的缺陷。在权责发生制下,收人和费用都是按现金收人支出或者未来现金收人支出(即债权债务)来进行确认的,而不是像收付实现制那样,以现金的收人支付来确认收人费用。简单的来说,权责发生制就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人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
这未尝不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但是真的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中西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对比
1、中西方会计改革的相同点
中西方只有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是相同的—————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不同,中西方在政府的一些其他定义及追求目标上,就没有相同的了。但中西方在会计制度的改革方向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相同点的:目标相同————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便民利民。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机制,使大家的规范性更强。
2、西方会计制度的先进性
3、如何在会计制度方面取长补短
西方国家会计制度的透明度高,无论是政府,还是非盈利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都是非常透明的。这样的话会使大家安心。但如果不透明的体制,无论它是如何健全,运作如何正常,给每个人的心里造成一种负担,大家不会真正理解政府及非盈利组织做出的决定。
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向西方国家学习他们的一些先进性,比如说,他们不强调统一性,与求同存异是一个道理,大家的理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另外,守住原则底线就行,不必强调必须的一致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具体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经济业务的情况和个人的判断,在准则的指导下进行会计操作。
结语:我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改革还有很长的路遥走。但只要我们认清当前形式,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我们一定会赶超西方列国,成为世界先进。
参考文献:
[1]杨正清、中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经济、2007、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非营利组织有着特殊的性质,通常是以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而非创造利润的商业目标。这意味着非营利组织需要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在管理非营利组织的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体会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本文中,将讨论几个我认为对于管理非营利组织非常重要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团队建设(250字)。
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如何建设一个强大而有效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在个人成功的同时,团队合作也是成功的关键。作为管理者,我认为尽可能地让团队成员参与决策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团队的认同感和自发性。此外,定期召开会议以及鼓励成员间的沟通和合作也是建设一个强大的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段:财务管理(250字)。
维持非营利组织健康的财务状态是很重要的。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此外,组织需要制定财务计划和预算,以更好地理解收入和支出。最后,组织还需要为未来做好准备,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因此,定期审计财务和评估预算变更是否实质性可以有效地保持组织的健康财务状态。
第四段:领导与管理(300字)。
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在表现出色方面表现出色,而且也能够对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以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最终愿景。这需要对组织的目标和使命有深入的理解,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合适的战略。除此之外,管理者还需要有效地激励员工并建立一个激励的组织文化。
第五段:适应性管理(250字)。
最后,我认为非营利组织需要具备适应性管理的能力。由于政策、经济和社会变化的广泛影响,非营利组织必须能够在它的控制之外进行调整并接受变化。管理者应该采取一种更灵活的方法,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变化,并调整计划、目标和策略。同时,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坦然面对挑战并持续优化组织的运作。
结论(100字)。
在管理非营利组织时,需要考虑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如领导,团队建设,财务管理和适应性管理。通过合理的技巧和技能,如适应性管理,非营利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些文中提到的心得体会将有助于管理者在这个特别的目标下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实现目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七
非营利组织,正如其名,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服务社会、回馈公众。作为这类组织的一员,我不仅要做好对外的服务工作,还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内部管理工作,以保证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在这条坎坷漫长的探索路上,我积累了一些管理心得,并在此文中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制定明确的目标。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首先要面对的是公众的期待、政府的监管、捐助者的审视等诸多因素。在这种困境中,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执行团队的协作,明确目标定位,制定可行的发展方案,减少管理复杂度,逐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愿景。
第三段: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促进员工团队合作,提高员工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在非营利组织中,员工是资源的主体,因此建立积极向上、激励员工的组织文化尤为重要。在组织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做到: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赋予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传递清晰的组织价值观,使团队更加凝聚共识,共同实现公益事业的使命与价值。
第四段:科学有效的资源分配。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大多靠捐款、拨款等渠道,相对于企业,经费渠道通常了解,需要科学有效地分配。管理者需要了解组织现有资金状况和预算,考虑到各项开支的必要性和优先级。在资金分配中,我们建议: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注意项目的风险和难度,保障重点项目的投入;采取合适的措施,增加组织的非常规收入,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第五段:加强信息透明度。
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需要靠信息透明度来维护。为保障捐赠者对组织的信任,加强信息公开,对捐赠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和公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是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信息透明度,可以提高组织的公信力,有效保障捐赠者和公众的权益,为组织稳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作为非营利组织工作者,我们面临着巨大的使命和责任。适时总结反思,汲取他人的管理经验与思路,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工作,是我们不可言虚的使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注重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加强资源调配和信息透明,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践行公益使命,为公益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八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政府不断的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改革,采取了规划实施区域卫生、建立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资金退出、转让机制等措施,同时还积极的鼓励和吸纳优质的社会资源进入到医疗卫生领域,以此来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为医疗卫生行业的机制体制创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管理方面,国家将医疗机构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执行不同的财政和税收制度。主要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论述,研究探讨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会计处理。从制度、科目设置、政策、社保缴纳方式、财务报告五大方面进行对比。
关键词:营利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会计;处理;研究;。
0引言。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国家将医疗卫生机构分成了两大部分———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如此一来更加便于管理和发展。在这两大性质的医疗机构中,有许多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在会计处理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分别体现在制度的不同、科目设置的差异、政策的不同、社保缴纳方式的不同、财务报告的对象等内容的差异。
1使用的会计制度不同。
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会计处理方面的第一个不同就是使用的会计制度不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顾名思义,它自身具有一定的福利智能,属于一种具有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它的经营目的不是营利,因此国家要给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一定的财务补贴,并且不用缴纳税款。但是,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不可以随意设立,必须要接受区域卫生规划的管理,按照政府制定的一些价格和规定进行运营,着重体现了社会效益。但是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与之相反,它的运营目的是营利,能够自主的安排的规定一些经营方式,自主制定相关的价格,在医疗费用的制定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两者之间的这种区别注定了他们所使用的会计制度是不相同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必须要执行《医院会计制度》,而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执行的会计制度要根据主营业务的类别来确定,以销售为主的主营业务执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以服务为主的主营业务执行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
2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使用的会计制度是企业的会计制度,与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使用的不同,因此两者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也存在着差异。营利性医疗机构在设置明细科目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税务审计进行纳税调整的需要和业务收支类似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特点,二者要兼顾。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主营业务是以医疗服务为主时,要设置以下几个会计科目:在“营业收入”总账科目之下设置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一级明细,在一级明细下设置门诊和住院收入的二级明细,同时在医疗收入之下再设置挂号、床诊、诊察、检查、治疗、手术、化验等几个分栏。在“营业成本”总账目之下设置医疗支出、药品支出一级明细,二级明细根据《医院会计制度》来制定。“财务费用”这一科目中的相关内容要求比较严格,要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来执行和制定,与《医院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有所差异。
3税收的政策不同。
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中的相关价格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来制定的,它所取得的医疗服务方面的收入是无需缴纳税款的,但是医疗服务之外的一些收入需要缴纳,如租赁收入等,这些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之后进行税款的缴纳和抵扣。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中所取得的各项收入都要按照规定缴纳税款,但是,用于改善医疗条件,以该机构作“营利性质”鉴定之日算起,在三年之内可以不用缴纳营业税。对于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运用过程中使用的房产、土地、车辆等,三年内也是不用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费的。超过三年之后,要按时的缴纳相关的`税款。
4社会保险的缴纳方式和依据不同。
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许多的不同,二者的社会保险的加纳方式和依据是不一样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需要按时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除此之外,在养老保险的缴纳方面,存在这样的规定: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中的正式员工视同缴纳,非正式员工合同制的职工按照规定的金额缴纳,每个月单位给每个人负担373元,非正式员工个人每个月负担130元。在失业保险的缴纳方面也与养老保险相似,单位负担一部分,员工个人自己负担一部分。但是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就与之不同了,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纳都贵地税主管部门进行管理,核定标准参考员工的上年度工资总额,单位帮助员工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百分之二十,个人负担百分之七,单位帮助员工负担医疗保险费用的百分之六,个人负担百分之二。由此可见,不同的经营性质导致二者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也不尽相同。
5财务报告报送的对象和内容不同。
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财务报告的报送对象方面存在着差异。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财务报告主要报送给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财务报告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和基金变动表。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财务报告的报送对象是企业所在地的国税机、地税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特定的情况下也需要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报送。在报送的内容方面,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大致相似,只是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务报告内容中要包含向国税局和地税局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以及一定情况下需要现金流量表。
6结语。
在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会计处理中,除了上述的几个不同,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构成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内容等几个方面同样存在着差异。两种医疗机构共同服务于人民,为国家的发展奉献力量。在今后的发展中,二者要共同进步,不断创新,实现国家医疗事业的更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建平.浅谈非营利医院物价管理工作[j].管理与财富,,(1):7.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九
摘要:本文分析的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的现状,对如何提高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提高专用铁路的运输生产能力,安全高效的完成运输生产任务,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管理。
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一般来说,专用铁路大都是企业自己投资修建,自备机车车辆,用来为完成自己企业自身的运输任务的铁路。本文结合淮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处专用铁路的现状,浅谈专用铁路的运输组织,对如何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进行初步探讨。
一、专用铁路现状分析。
铁路运输处地处淮北市烈山区,为淮北矿业股份公司二级核算单位。主要担负淮北矿区原煤入洗、煤炭外运和进矿物资运输任务。现管辖铁路专用线534公里;拥有内燃机车23台,轨道车18台,车辆723辆。与上海铁路局青町车站、天齐庙车站、青龙山车站等接轨。专用铁路基本位于矿区,沿线有塌陷路段,线路等级不高,而且平交道口较多,很多为无人看守道口,严重影响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基本不能严格按图运行。
1、线路养护、维修跟不上。
线长、点多、面广、机械化程度低、人员不足,致使线路养护、维修跟不上,加之矿区塌陷使线路下沉,给线路的维修带来更大的困难。很多情况下线路维修需要封锁区间,尤其是咽喉区间,导致很多车晚发或取消。
2、机车运行速度低。
鉴于线路临近村庄,区间无人看守道口多,路外事故偶发的现状,机车限速40km/h运行,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而且对机车磨损严重,相当一部分机车带病作业。在特殊天气下,尤其是大雾,能见度很低,为了安全,基本只能停止作业。
3、部分矿站装车系统落后。
装车的快慢对车辆的周转有一定的影响,部分车站装车系统落后,装车速度较慢,而且对车辆有一定程度的损坏,比如车梯等。随着收入的逐步减少,作业人员装车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敞车的捆绑加固、车厢及车体的清理要求高,增加了装车时间。
二、车站工作组织。
1、货运工作组织。
专用铁路运输工作基本上都是货物运输,我处主要承担矿区的煤炭和进矿物资运输。秉承安全第一的方针,为加强货运管理,提高铁路货运管理水平,切实做到计划运输、合理运输,明确运输部门和托运人、收货人的责任,安全高效、经济便利地组织货物运输。车辆到达前认真检查线路等,到达后及时对到货位,督促矿(厂)方及时装车(卸车),做到快装、快卸,加速车辆周转并做好信息传递及相关统计工作。严格货车延期使用费收取,同时及时取送车,尽量压缩车辆在矿(厂)的停留时间。
2、调车工作组织。
对于编组站来说,调车更是其日常的主要生产活动。车站能否按时接发列车,能否有效的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能否完成生产计划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车工作组织和调车作业水平。调车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单一指挥。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统一领导。严格执行《技规》、《站细》及其他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作业安全、高效。
3、车站工作的'协调。
车站的工作质量,以及车站的作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车站各项技术作业之间的协调,以及车站工作与区间列车运行之间的配合有着密切的联系。车站应协调好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站务人员应加强现场的监督力度,不留死角,确保作业安全。
三、作业计划及调度指挥。
货物运输年度、季度计划由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编制,并下达铁路运输处。铁路运输处经营管理部门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季度计划,并结合矿区实际产能及销售运输情况制定月度运输计划,铁路运输处运输信息中心根据月度运输计划和运销处有关运输要求负责编制并下达月度运输实施方案。通过制定作业计划来组织指挥日常生产活动。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等。班计划主要根据铁路运输处月度运输生产计划和运输实施方案;矿、厂当日生产情况及存煤情况;铁路局批准的旬、日装车计划,交接站的路车交接时刻与装卸车计划;机辆段(机务段)提供当日机车运用计划;施工计划、有关技术作业时间;其它临时运输要求等编制。阶段计划根据本阶段各装卸点能装卸情况;选煤厂的配洗需求和卸车次序;路车取送计划;路内外施工检修情况等编制。调度人员主要通过编制阶段计划进行调度指挥。但是,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能原来拟定的计划实现时,调度人员应及时采取必要的调度调整措施。调度人员应当及时准确收集各种信息,合理绘制列车运行图,减少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四、专用铁路运输组织信息化。
tdcs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目前新区各站已经基本覆盖,通过该系统实现对专用铁路所有列车进行实时、集中、透明指挥,用计算机辅助调整运输方案,通过计算机网络下达行车计划和调度命令,实现自动报点和车次号自动跟踪,改变过去车站值班员用电话向调度员人工报点、调度员用电话向车站下达计划和命令,车站手抄再复诵的落后方式。列车实际运行图自动绘制,自动过表,车站行车日志自动生成。这些都大大减轻了行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工作强度。tdcs工程建成后,优化了运输调度指挥管理手段、提高了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但是,该系统只能对信息进行初步处理,不能自动调整列车运行计划,还要靠人工来完成。列车调度人员应综合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优化运输组织,压缩车辆(尤其是敞车)在专用铁路的停留时间,减少货车延期使用费的支出。在目前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减少运输成本成为已成为企业健康、长期发展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佟立本.铁道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作者:王蒙单位: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
[观点概要]风险投资是一个比较幼稚的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对其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扶持的措拖是完善税收政策,改革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使我国的税收制度更力,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
风险投资是指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向处于起步阶段或发展初期、具有市场前景和风险的高科技项目进行的投资,是一种高风险和高收益的长期投资,它不需要任何资本抵押和担保,一般通过企业上市或收购、兼并获得回报。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在拓展融资渠道、克服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障碍、加快高技术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持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了提高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体系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探讨如何对我国风险投资进行扶持。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1985年,中央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科技工业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同年初,选择以深圳为代表的华南地域四个经济特区作为第一批研究风险投资可行性的调研地。9月,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一一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成立,1987年全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在深圳成立。
90年代后期,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超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形成。例如,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与研究,中国国家科技部、深圳市科技局、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国情证券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于1912月决定成立“深圳科技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的规模为10亿元。再如10月28曰由中青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创立的“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至底,全国规模超过1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超过30个。
国外的风险投资资金也开始进入我国,例如,中外合资的“北京太平洋优联风险技术创业有限公司(bptv)”,它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所属的美国太平洋技术风险基金会与北京市优联科技发展公司共同创办的。该公司拥有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3000万美元。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积极地引进外资,例如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最初是在吸引500万港币种子贷金的基础上创立的,它经过长期准备与精心挑选,终于得到美洲银行罗世公司、华登国际投资集团、艾芬豪国际集团等三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650万美元新投资。
显然,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它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和成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只经历了较短的发展历史,至今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无法独立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在发展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
1、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不足。据统计,1990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的资金总额为1257.3亿元,而实际仅投入资金188.49亿元,存在1068.8亿元的缺口。
2、风险投资主体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风险投资总会看到政府的身影,主角大多是政府,或者是带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
3、风险投资人才极度缺乏。搞风险投资既要有经验丰富的风险资本家,又要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管理能力的风险企业家或创业家。而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匮泛的。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不利于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1][2][3][4][5]。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一
各级残联及所属的残疾人服务机构、有关残疾人专门协会要充分利用在残疾人服务领域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开展助残社会组织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政策咨询、智力引进、服务购买等工作,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助残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将促进助残社会组织发展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强化评估、规范和监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各级残联、民政部门要加强合作、及时沟通、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助残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本意见所称助残社会组织,是指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增进残疾人福利、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宗旨,以开展残疾人所需的各项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二
3.1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一个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统。第一,建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扁平化”管理结构,压缩科层制结构体系,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精简上下对口的事务性部门,合并职能交叉重叠的管理部门,向院(系)一级放权,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建立教授治校的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学术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改变以行政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局面。第三,以资产为纽带,深化高职院校后勤和科技产业改革,推行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四,遵循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选拔和聘任行政管理专业人员,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第五,发挥学校职代会、教代会、工会的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机制和行政人员考核机制。
3.2改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应当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管理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目标诉求来进行,树立起服务意识,为教学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主动服务师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科研服务,为教师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服务于社会搭建桥梁和渠道,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于社会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形成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服务的学术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高校行政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为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种服务。通过完善办学制度,改变目前高职院校评价制度过于功利、用人制度价值错位的现状,净化校园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促进学术活动为科研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生产服务。现实的做法就是通过切实推行专家或教授治校等措施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3建立高水平管理队伍和合理的考核体系。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是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管理队伍应结合本学校特色,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院校的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招收适合本校管理体系的行政管理人员,建立起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高职院校还可聘请企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行政管理人员,利用他们在一些工作岗位上的丰富管理经验,和他们在这些单位练就的指导能力,很好地带动其他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合理的行政管理考核体系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保证,也是改革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重要保障,要想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水平,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考核体系,设置精细的考核标准,运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设置有区别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考虑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既有考核标准的严肃性,也应有合理的应急机动性,保证考核的效果和意义的实现,充分调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将现代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引入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系,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行政管理的质量效益,在质量管理的推进过程中逐渐提炼并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价值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强化与改进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就应当学习科学的管理方式,树立起服务意识,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以此实践服务育人的目标。另外,想要更好的保证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还应当不断总结管理经验,从实际出发,按照教育的规律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行政管理工作计划,改变管理工作的被动从属性,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
3.5科学的决策机制。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进行民主化决策,现代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试行理事会制的办学体制,学校的重大决策都由理事会的常务理事会来进行决策,理事会成员的构成比较丰富,不仅是学校的成员,还包括行业、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使得决策更加合理可行。同时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还应该采用决策问责制度,通过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强制性的措施来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决策者对相应的决策要负责到底,决策的过程中不得任意增加决策主体,可以采取高层次的专家咨询和听证制度,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切实帮助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开展,更加优质地为高职院校的师生员工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突飞猛进,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的宗旨也更加明晰,逐渐成了占了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行政管理固然不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益好与坏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完善结构体系,精简行政机构,配备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结合各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起合理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制度,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工作效益,改善行政管理的官僚作风,保持领导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同时要做到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三
目前,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有许多,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但归纳起来,其内涵其实是大体相同的,通常是指介于政府与营利性企业之间,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它既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企业单位,它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发展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
2应从税法角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界定。
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本身应该是出于税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中的非营利部门是因税法而形成的。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还没有统一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这也就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政策在选择上呈现多样性、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一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所以,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规范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含义。从税法角度考虑,给予非营利组织以税收优惠政策,至少应当对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进行明确的界定。
作为税收优惠主体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非营利性,二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特征是指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但并不排除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公益性特征是指非营利组织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他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的。
只有真正从税法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才会使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更加有针对性,从而也防止了税收政策被滥用。只有这样,非营利组织才有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3应按行为而非主体标准制定税收政策。
针对非营利组织,单纯以“主体”为标准来确定税收优惠政策是不尽合理的。所谓主体标准也就是说,组织一旦通过了主体标准的认定,就自动获得了相应的税收优惠待遇,而不再具体区分其所从事的活动领域,进一步细化税收优惠政策。其实,不应该单以主体标准来进行判定,更多的是应该以主体所从事的活动领域为标准来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这样才能减少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平市场竞争秩序所造成的损害,从而也能促进市场中组织的发展。所以,对于非营利组织,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不能单凭组织的主体标准就盲目地给予其税收优惠待遇,而是视其行为,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上给予区别对待。
20世纪90年代初,非营利领域的知名学者塞拉蒙教授就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作出了这样的界定,他指出,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在于:“非营利”应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即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组织的根本宗旨;二是不能进行利润分配,即非营利组织允许从事一定形式的经营活动赚取利润,只是赢余收入不能在成员间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三是不得将组织资产转为私人资产,即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是属于社会的,不归任何个人所有。由这样的定义看来,非营利组织完全可以开展一定形式的经营性活动及产生利润,只要该活动遵循上述“非营利”的原则即可。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项目对全球22个国家的统计结果显示,各国非营利部门的平均收入来源是:会费和其他商业收入占49%、公共拨款占40%、慈善捐赠占11%。调查结果也证实,商业收入是当代非营利组织不可缺少的资金来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市场驱动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介入营利领域,以商业收入来支持公益事业的做法日益普遍。这是因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靠传统的资助模式已不足以维持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它们必须自谋生路,全力寻求资金来源上的自给自足。在我国,慈善捐赠尚不盛行,政府投资能力也十分有限,那么,非营利组织介入营利领域的经济活动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发展公益事业所需的资金将更多地依赖服务收费和商业运作的收入。
目前,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都在积极寻求通过商业化的渠道筹款,以维持组织的运作和提供服务,保证完成组织的社会使命。有调查显示,在相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中,能够较容易获得资助的总是那些筹资能力强、社会影响大并能使捐赠资金不断增值的非营利组织。正向弗斯顿伯格所说:“现代非营利机构必须是一个混合体:就其宗旨而言,它是一个传统的慈善机构;而在开辟财源方面,它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组织。当这两种价值观在非营利组织内相互依存时,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
三、通过税收政策的合理制定规范非营利组织的活动。
由于非营利组织介入营利领域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都越来越重视对非营利组织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规范。
具体来说,为确保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公益性宗旨不偏离,防止税收的流失,相关的税收政策至少应该解决这样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2)对与组织宗旨相关的商业收入和无关商业收入应该怎样进行区分;。
(4)对经营收入的资金流向要怎样从税收上加以管理。
关于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性活动的税收政策制定其实是个难点。它既要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又要体现出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还要使政策的执行具有简易、经济的特点。目前,我国在税收立法上,显然还没有明确上述问题的做法,针对上面几个问题,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相关做法,并寻找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政策制定方法。
动是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的,而一旦超出这个比例,则要就其超额部分或者全部商业活动收入缴纳税款。与此同时,也应规定,非营利组织不得从事一些高风险的商业经营活动。这是从保障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安全的角度考虑的,虽然非营利组织可以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但其毕竟与一般营利性企业有本质区别,所以必须对其可以从事的商业性经营领域也进行一个严格的限定。
在明确了上面的问题之后,再来看对于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具体应该怎样对其征税’这也是税收政策制定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规定。当前,国际上关于这一问题的做法,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对非营利组织从事的一切经济活动生成的利润实行全面征税制;第二类,对商业活动的所得全面免税,而不需考虑产生收入的活动是否与非营利目的相关。但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所有收入必须全部用于非营利目的;第三类,是只对与非营利目的无关的商业收入征税,也就是将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分为与免税目的相关而免税的收入以及与免税目的无关而征税的收入;第四类,非营利组织参与营利性活动的收入有权享受低于企业所得税率的税收优惠。
上述几类税收规制方法其实是各有利弊的,比如,第一类做法,虽然确保了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防止了国家税收的流失,但它使非营利组织缺乏独立性和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抑制了组织规模的壮大。而第二类做法,与全面征税制相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但是对非营利组织所得全部免税很可能误导组织的投资选择,使大量资金流向营利领域,造成不公平竞争并助长逃税漏税的不良风气。后面两类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非营利组织因免税待遇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及国家税收的流失,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使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导致其在营利领域的创收很少。那么到底哪一种税收规制方法才是真正适应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的呢?一般而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社会环境较好,筹资渠道较多,资金较充裕,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和数量较大,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会对营利组织构成竞争上的威胁。反垄断、消除不平等竞争、维护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政府首要的经济责任,因此,它们针对非营利组织,通常对其采取与普通营利组织一视同仁的税收政策。而在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环境较差,非营利组织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且非营利组织规模较小,参与竞争性商业行为对市场有效竞争的影响也比较小。因此,发展中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性活动应采取减免税的方法以支持其快速发展。鉴于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尚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全面的征税制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类做法,显然不利于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而与之对应的全面免税制,却有可能误导组织的投资选择,有可能致使组织的公益性宗旨的偏离。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能够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税收规制方法,应该是一种折衷的方法,应注意区别与非营利事业相关的商业活动和与非营利事业无关的商业活动,实行差别对待。比如,对非营利组织向全社会或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的活动,给予免税待遇;对非营利组织与收益人之间虽然存在金钱或其他利益的给付现象,但收益人的给付与获得的利益无等价关系的活动,也可给予减免税;对非营利组织与收益人存在服务,买卖关系的活动,与组织公益性宗旨无关,视同普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征税。
最后,就是要如何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的问题,也就是怎样对非营利组织商业经营所得资金的使用进行限制。目前,为保证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收入尽量用于公共目的,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限定非营利组织每年最低的公益性支出的比例,以保证资金尽可能地用于与其宗旨相关的活动。毕竟立法允许非营利组织从事经营性活动是为了使其具备为社会提供更多福利的能力,而不是使其财源丰厚,更不是让其利用减免税的特权进行投资经营,使个人受益。要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首先要做的是区分非营利组织支出的类别。按其性质,支出可以分为公益性支出和非公益性支出两大类。公益性支出是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公益宗旨而发生的各种资金支出;非公益性支出是其他方面发生的各种资金支出。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目的和宗旨,公益性支出应当在非营利组织支出中占绝对大的比例,而非公益性支出则应当被限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那么在税收政策的制定层面上,应该怎样来贯彻这一思想,使非营利组织最大限度地将资金用于为其公益性宗旨服务的活动上。其实从另一个层面看,也就是限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与其公益性目的不相关的渠道。那么从税收政策制定的角度考虑,是不是可以对非营利组织的非公益性支出征收一个“支出税”呢。这样使得组织的非公益性支出的成本加大,从而也就必然会降低这部分支出的比例。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其实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比如,怎样正确划分公益性支出与非公益性支出;“支出税”具体的征收方法应该是怎样的,是全额征收还是对超额部分征收,具体的税率应该如何制定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合理性,都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抑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另外,限制非营利组织与关联性的营利单位进行关联交易以及限制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等做法,也都能有效地控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
四、结语。
如何制定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政策,其实也就是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权衡的问题。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绝不能以破坏市场的效率与公平为代价。当然,税收政策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激励作用始终是有限的,非营利组织真正的发展壮大,关键还是在于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相关的税收政策只是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项措施,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是需要多方面的创新和努力的。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四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本来应该围绕着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发挥引导和梳理的作用,使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更加顺畅和高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办学目标。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权力较为集中,学校决策也是自上而下的,此种行政化的管理导致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不少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渗透着传统的政府部门科层制思想,侵染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官本位现象非常严重,一所学校俨然像一所小衙门,等级森严,官味浓郁,校长、院长、处长、科长行政职位包含很浓的官僚意味。很多学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书记,俨然就是一个“小诸侯”,决策一言九鼎,开会一言堂,一个系主任往往在系里也俨然就是一方霸主,教授副教授都只是系主任这个行政领导的棋子,资源大都被这些行政领导所控制,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资源往往都是向这些领导讨、要、等,没有一些自主权。并且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机构众多,官员林立,比如一个三四千学生的高职学校,要配七八个院级领导,加上校办、教务、人事、科研、学工等等行政处室领导,各类行政级别的官员就有好几十人,甚至近百人,设立正处长、副处长、正科长、副科长、正主任、副主任、党总支正书记、副书记等等各种官职头衔,学校里充满着某某长、某某书记的称谓。更有甚者,有些小的机构往往就几个人,甚至就两三个人,却有正副处长或正副书记,真正办事的只有一两个人。而这些部门这些人一旦有了这些官衔,往往就会有高高在上的官员思想,不会亲自动手去做具体事情,总是想着挥挥手指挥别人去干,哪怕职员只有一两个,因为受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觉得当领导就应该有所谓领导的作派。最为重要一点就是,学校这些行政领导,有时候严重侵占了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本来可以用来改善教学和科研的资金,他们可能会巧立名目用于行政开支或其他开销。网上有报道说一个高校的后勤处长占有的学校资源远远高于很多教授所拥有的用于科研和教学的资源,由于行政的干涉和侵占,使得很多高校的资源偏离了教学和科研的原始目的,造成高校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阻滞着学校的教科研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五
[1]王国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4,01.
[2]赵志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质改革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
[3]刘丽君,左文进。关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29.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六
进一步做好助残社会组织的年度检查和等级评估工作,并将其结果作为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接受财政补贴、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等的重要依据。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建设,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级残联助残社会组织统计台帐信息系统作用,为促进助残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基础信息保障。引导助残社会组织在自愿基础上成立自律性联合组织,发挥管理服务中的枢纽作用,建立助残社会组织服务标准、行为准则和行业自律规则,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廉洁自律建设,提升助残社会组织公信力。将助残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和自律建设情况纳入征信管理系统,建立奖诚信罚失信的奖惩机制。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七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获取回报,清算时资财提供者不能获取清算财产,承担一定的受托经营责任。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没有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非营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以确定,不同的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对比,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以进行考核评价。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客观评价工作绩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最大效用,使非营利组织得以生存、发展、壮大,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一、重视员工的参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人与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发展。如:通过绩效工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绩效评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让员工感到公平,对员工产生吸引力等等;通过帮助员工排除工作中的障碍以及对其进行培训等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通过目标设定来激励员工。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绩效管理要重视员工的参与,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施计划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到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沟通。这种参与式管理方式满足了员工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非营利组织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现代激励理论认为,只有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如适度的目标设定、良好的工作氛围、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才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层次和素质相对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外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绩效优先的公平分配体系、科学合理的岗位设计和系统有效的员工行为规范,使员工长期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力。
非营利组织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信息资源,提高其运行效率。合理构建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非营利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有助于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应变能力;建立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数据库,提高非营利组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实现非营利组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建立internet,达到非营利组织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进一步整合非营利组织的各项资源和服务要素,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建立extranet,使非营利组织与合作伙伴、顾客或消费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接通internet,获得与非营利组织有关的信息,充实信息资源。
非营利组织对所获得的信息可进行全面、系统的行业分析,以明确合作的潜力和障碍,便于预测哪些计划将面临资金困难。在财政紧缩时期,非营利组织之间不得不就捐款和财政拨款展开竞争。如果非营利组织管理者能够确定其竞争对手,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影响非营利组织行为的各种力量,从而使非营利组织受益。
三、完善预算编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非营利组织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应该首先考虑能够反映其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通过预算的形式将既定战略加以固化与量化。在编制预算前,非营利组织还要考虑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把非营利组织的整体战略与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相联系,确定员工个人的行为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这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首先分解到部门,然后到一个团队,最后具体到个人,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基于预算的绩效考评,是对非营利组织调配资源以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评价和检验。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十八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96号)和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财社〔〕13号)的精神,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助残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试点经验,将适合由社会组织开展的残疾人服务工作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服务岗位等形式交由助残社会组织承担。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购买助残社会组织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标准规范、监管机制、绩效评价和保障措施等。各级残联、民政部门要积极会同财政等部门不断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残疾人服务的目录,制定具备承接项目资质的助残社会组织的规范和标准,为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提供服务平台和依据,推动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66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