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状态和提升效率。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在总结过程中的思考和观点。
动物学心得篇一
动物学是生物学基础学科。在中国近代第一份生物学高等教育专门的课程表中动物学实验安排在第一学年,每星期10个课时,仅次于第三学年的植物学实验20课时,位于第二。1913年1月12日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生物学分为动物学与植物学两门,并对两门学科的课程进行了明确规定。20年代中后期,一批留学生学成回国,从事生物学教育,实验生物学课程也纷纷发展起来,如1929年,寿振黄在清华大学开设胚胎学课程;1930年,蔡堡在中央大学开设胚胎学和实验动物形态学课程。解放以后至1956年,全国各所大学生物系基本上设置的是生物学专业。1991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根据国内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专业设置过细的问题,提出了宽口径培养的人才培养规划。
根据国家教委的`指导精神,1991年生物学教指委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探讨了生物学专业设置问题,提出了国内生物类本科生专业设置的指导性建议,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逐渐走上了模式,即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6门主要课程,另外根据学校的不同和特点,设置了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课作为补充。1998年以来,全国高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在211工程、基地建设项目、世行贷款国家财政拨款项目及国家有关部委与地方政府共建项目契机下,深入进行实验课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探讨出了一条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较强综合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面向21世纪生物学人才需求的实验课改革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道路。
知识学习的重要方面是学会运用它,并用它来启迪智慧、塑造性格,动物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多数接受过动物学科严格理论学习、实验训练的学生来说,无论他们进入产业界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到中小学当教师,他们将是医药、农学、生物技术产业最优秀的人才资源。
动物学心得篇二
近期,我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习了脊椎动物学,这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课程。通过学习脊椎动物学,我对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脊椎动物学的心得体会,包括对动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的认知、对人类与动物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通过学习脊椎动物学,我对动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的认知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课堂上,我了解到脊椎动物是一类具有脊柱和骨骼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了解动物的进化历程让我明白,脊椎动物是从早期的鱼类进化而来的,他们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同时,学习动物的内外部结构和功能,例如不同动物类群的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让我明白到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
其次,学习脊椎动物学让我深入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人类作为一种高级脊椎动物,与其他动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依赖。我们与动物共享相似的生理和解剖构造,例如我们与其他哺乳动物都有相似的心脏和呼吸系统等。此外,动物也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饲养宠物、动物实验和动物饲养业等。通过学习脊椎动物学,我对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动物以及如何保护动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学习脊椎动物学也使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采矿、森林砍伐、工业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动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学习脊椎动物学,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与动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系统,才能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地球的生命多样性。
总结来说,脊椎动物学是一门让我收获颇丰的学科。通过学习脊椎动物学,我对动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加入到保护动物和环境的行列,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地球做出贡献。
动物学心得篇三
大学生的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动物学实验作为其中的一门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观念和动手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作用。我在大学期间也有幸参加了动物学实验,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本文将分享我对大学生动物学实验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动物
在动物学实验中,首先需要认识各类动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观察和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我对它们的外貌、行为以及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在观察昆虫类动物时,我发现蜜蜂对于花的花蜜有极强的吸引力,在花蜜流行季节,蜜蜂会花费大量时间在不同花朵间穿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足够的花蜜以供自身生活需。
第三段:实验方法与技巧
在动物学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是决定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在实验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例如,在观察小鱼的游泳轨迹时,我们需要使用显微镜,并将小鱼放在适当的液体环境中,以确保观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此外,为了保证可重复性,我们还需要严格控制变量,并进行充分的重复实验,以验证结果的有效性。
第四段: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
动物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总结来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我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我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例如,在观察昆虫类动物的取食行为时,我发现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类型的食物有着不同的选择偏好。
第五段:实验的价值与意义
动物学实验对于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行为,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动物学实验还能够拓宽我们的学科视野,使我们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有更深入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动物学实验能够激发我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创造力,为我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尾:
通过大学生动物学实验,我深刻体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动物学实验不仅提供了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这些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动物特征和行为的了解,还增强了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拓展自己在动物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动物学心得篇四
在大学生物学课程中,脊椎动物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校开设了脊椎动物学实训课程。在这门课上,我深入了解了脊椎动物的分类、特征、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了实际操作。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实践,我得到了很多收获。以下是我的脊椎动物学实训心得体会。
首先,脊椎动物学实训课程让我对脊椎动物的分类体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脊椎动物是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类生物,对于科学家们来说,准确地将它们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训课程中,我通过观察和对比不同类群的脊椎动物标本,学习了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特征和区别。例如,哺乳动物通常具有温血、胎生和哺乳的特征,而两栖动物则具有两对肢和没有鳞片的特点。这些知识不仅加深了我的生物学理论基础,还为我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脊椎动物学实训课程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在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听讲和观察,还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对脊椎动物的认识。例如,我们进行了解剖实验,通过对标本的切割和观察,了解了不同脊椎动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实验不仅让我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还培养了我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实践技能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脊椎动物学实训课程加深了我对动物保护的认识。脊椎动物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类群之一,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变化,许多脊椎动物的生存状况日益严峻。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脊椎动物的知识,还了解了保护脊椎动物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学习熊猫的保护工作,我明白了仅仅依靠人工饲养是无法保护物种长期生存的,我们更应该通过保护栖息地、控制人类活动等措施来保护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
最后,脊椎动物学实训课程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课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在小组合作中,我学会了与同伴进行有效沟通、分工合作以及共同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对于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团队合作非常重要。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逐渐学会了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脊椎动物学实训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生物学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它不仅增加了我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它也让我深化了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并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中,为保护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动物学心得篇五
脊椎动物学实训是我们大学生物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于脊椎动物的特点、分类以及生态习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训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在脊椎动物学实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脊椎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在实训的第一堂课中,老师详细讲解了脊椎动物的特点,例如具有脊柱、有四肢等。这些特点不仅让我对脊椎动物的身体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而在学习分类时,我们通过实物观察和灵长类动物的骨架模型进行分类实验,不仅加深了对于不同类群特点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观察和辨别的能力。
其次,在脊椎动物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技巧。脊椎动物实验课程中,我们需要操作显微镜观察和解剖小鱼、小鸟等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显微镜,调节镜头和光源等,以便更清晰地观察样本。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动物解剖的技巧,例如正确切割和定位,保持组织完整性等。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仔细观察和耐心的习惯。
第三,脊椎动物实训中的团队合作让我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团队合作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协调时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通过与队友的相互配合,我不仅学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进一步了解到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结果。
此外,脊椎动物实训使我对脊椎动物的生态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验课程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野外动物、观察动物行为以及分析饲养动物的习性等,深入了解了自然界中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观察和实践使我更加关注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意识到,作为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动物的生物学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到保护和研究工作中,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最后,通过脊椎动物学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也加深了我对于脊椎动物生态习性的理解。我相信,这些在实训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将对我的专业发展和未来的科研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脊椎动物学实训是我们生物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和实地考察,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提高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这门课程也让我们对脊椎动物的生态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推动生物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动物学心得篇六
6月29日全班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龙谷的路上,坐在车上大家纷纷议论和猜测恐龙真正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与几千万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龙零距离接触,心情就别提有多激动了。
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神奇的恐龙谷,这里有很多的与恐龙体型比例1:1的恐龙塑像,看见这一个个实体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叹恐龙之大。当我们来到化石馆,看到这一具具恐龙的化石时,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震撼二字。身边的这些恐龙化石让我不由得幻想起那个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的繁盛世界。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有关恐龙的许多知识。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它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普遍为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6500万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强烈的撞击导致海啸和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铺天盖地的灰尘使地球数月乃至数年不见天日,地球气温随之骤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长,恐龙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动物学心得篇七
第一段:引言(100字)。
脊椎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脊椎动物的形态、生态、系统分类及发育等方面内容。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习脊椎动物学,不仅提高了对动物世界的认识,也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深化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第二段:多样性的奇妙(250字)。
脊椎动物学的学习让我惊叹于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从鱼类到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例如,鱼类通过鳃呼吸,在水中自由游动;鸟类拥有轻巧的骨骼和羽毛,能够高飞;哺乳动物则具有恒温、哺乳喂养的特点。这些适应着不同生态环境的特征,让我更加了解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机制和遗传基础。
第三段:进化与适应(250字)。
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形态层面的差异,更是生态适应和进化的结果。进化理论解释了脊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因。学习中,我了解到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是进化的核心概念。通过研究化石、比较胚胎发育和基因序列等信息,可以了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脊椎动物还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特化结构和生理适应,这表明了生物在进化中的巧妙。
第四段:生态环境的影响(300字)。
脊椎动物学的学习让我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与脊椎动物密切相关。例如,森林中的鸟类为了追逐不同的食物资源,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嘴形和足形;水域中鱼类的行为模式受到水质和水生植被的影响。脊椎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将导致许多物种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脊椎动物的多样性,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第五段:知识运用与展望(200字)。
通过学习脊椎动物学,我明白了知识的运用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例如,了解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和促进生态平衡。同时,脊椎动物学的学习也为我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对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机制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希望能够深入研究,为揭示生命奥秘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尾(100字)。
通过对脊椎动物学的学习,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培养了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脊椎动物学的心得体会将伴随我终身,影响着我的行为和选择,成为我拥抱自然、热爱生命的动力。
动物学心得篇八
实验动物学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舍。记得最初选修这门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没低,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动物实验,(由于专业的原因吧)虽然很想学,可又担心会跟不上其他同学,甚至会考试不过影响学位。不过最后还是选了,如果不学也许就永远不知道它其中所蕴含的乐趣和那种追求医学研究时所必须的严谨,现在想想当时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正是因为这次犹豫中的选择,让我爱上了这门课。记得第一次实验课是让学捕捉实验鼠,并做常用的给药方式,第一次抓到老鼠时的兴奋至今还难忘,这个实验还算简单,所以很顺利就做完了老师所要求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学好这门课。以后每次试验课我都会早早的去,很用心的去记录老师讲的每个实验细节,直至最后一节课。有时候看到那些可爱的实验动物总不忍心去实施残忍,每当看到因为自己操作失误而致动物大出血,最后挣扎到死亡时,心中都有种莫名的难受。也有同学对我说既然选择去做实验就不能有怜悯,手要狠,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可是我需要去慢慢的。适应。后来我就笑着对同学说,如果不能避免残忍,那就让我们认真的去做好每个实验,合理的去利用每一个实验动物,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最好一鼠多用,虽然最终都是要处死的,但至少死有所值吧。
随着对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实验在医学、药学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它的重要性将会被更加重视。医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有些问题单凭临床经验积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或者虽花费很长时间,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而通过动物实验有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迅速解决。在我们追逐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忘记去适时的保护这些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动物,如果说,实验是为了更长远的社会利益,那几乎所有的医学科研成果是以无数动物的生命作为代价的,所以请让我们用仁慈的心去善待那些有生命的动物们吧。
通过学习这门课,最大的收获我觉得并不是学会了多少种实验的操作(当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是通过实验更让我们受益的是它需要的这种执着,细心和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有那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任何一个实验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完成,任何一个细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就要求我们去负责的对待每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只要把握好整个过程,就会顺利的达到预期的目的。
最后,更要感谢的就是这么多天来一直陪伴我们,不厌其烦、耐心教诲的所有实验室老师们,是你们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激起了我们对实验课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从你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对那种学术热爱、严谨的精神和为人师表的优秀风范,也许我们以后就不需要再做实验,也许这真的就是我们研究生生涯的最后实验课,但你们的精神和教诲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动物学心得篇九
动物学野外实习距现在已经结束近一个礼拜了,不同于植物学野外实习,那次实习我只坚持了5天就阵亡在了肠胃炎里,还在第9天的时候被提前送了回来,我认为就参与时间上看本次野外实习还是有所进步的。
大学里最后一次的野外实习就这样以说快不快、说慢不慢的速度结束了,最后一天坐火车回来时尤记得十几天前,李松老师开的动员会,再回想起十天里每天做的事,好像时间就是这样,你以为它是静止的时候,它流走的飞快,就像已经身为大二的我还记得小学四年级趴在栏杆上,单纯的想着时间是静止的吧,然后转眼间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眼前的每一刻最后都留在人的记忆里,像树的年轮,一天又一天,一圈又一圈,等到时过境迁,才恍然发现,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不同于植物实习,动物实习算是真正的体会到了,将课本还原到实践的感觉,蝴蝶的口器真的是一圈又一圈的,小虫虫们的触角真的是有尖的有圆的,好像知道是这样,又好像不知道是这样,真正看到和体会到的那一刻,有种“诶,真的诶”的新奇感,人类在初次尝试研究和分类这些昆虫和动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充满着好奇、兴奋或者开心的呢,人在大自然中只占了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同人类不一样但是同样栖息在这个地球上的生物,它们同人类一样鲜活有生命力。
动物要想活下去就得适应环境,人也一样。虽然我不是什么从小在大城市里长大没见过山,没下过河的孩子,但是,每天出野外,做标本到深夜,再去抬水洗漱的生活这还真是人生第一次。其中一天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询问实习怎么样,很简练的讲了一句这里的饭没有家里好吃,妈妈在电话那边笑了,讲了当年她们下乡插队,天天都只能吃土豆南瓜的事,末了感叹一句,也不知道那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或许有了对比,本来有些许疲惫的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坚强一点,不太善于表达的妈妈,在零星的聊了一会儿后,以“放假早点回家”结束了她的问候,没有想哭的情绪,觉得暖暖的。
我一直认为人生来不是为了一直舒适的环境里生活然后直到生命结束的,我喜欢学习很多不同的东西,也喜欢尝试不同的生活,我认为生活永远不止一面,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应该尝试新鲜的事物,学习新的东西,为兴趣也好,为生存也罢。
可能这次的实习是一些同学最后一次接触野外活动,但是就我这种喜欢折腾的生活的人而言,可能就不一定了,不过相信这两次野外活动的经验,可以为未来的生活做一些铺垫。
生活本来多彩,千万不要当色盲。
动物学心得篇十
该教学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在学习了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后在动物学方面进行的一次教学实习。目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观察海洋生物、了解生物生活习性并进行实物标本制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动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l.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不同海岸生物的观察和描述,巩固课堂上讲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加深学生专业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2.通过实习路线的讲解、室内标本的制作及实习报告的编写,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训练,为学生今后阅读、撰写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文献、收集相关专业资料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实事求是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开阔眼界,激发专业兴趣。同时增强体质,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二、实习要求。
实习要求学生掌握野外生物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动植物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生物种类是别和签定、海洋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等。
一直很欣赏“理论结合实践”的作风,所以两个星期的野外实习时间是短暂的。不过,体会相对深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的同学说动物学学习不如植物学实习,两个星期就这么转了一圈,却什么也没学到。不过在我看来,这次野外实习更多的是注重自主和体会。实习之前老师的讲解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关键是想让我们提前了解。然而,不管是昆虫、水生动物的捕捉或标本的制作,还是哺乳动物、鱼类、螺类、两栖类的观察或识别或者是剥制标本的制作等等,都需要我们主动去了解每一个步骤,并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学习,而不应该怀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只要用心去干每一件事,又何谈“无得”?起码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捕捉制作标本,学会如何利用工具书对动物不同的种类去鉴别分类,学会如何进行破之标本的制作。其实,若善于实习后去总结、去体会,这些就是数不尽的收获!
“团结就是力量!”分组实习是明智的。由此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单单学到了课本的知识,还感受到知识以外一种精神和力量。组员之间要是积极配合,实习的整个过程就会显得轻松而愉快并顺利,实习的收获就大,实习的效果就高。一举多得,划算之举,何乐而不为。本次野外实习,我们组员积极分工合作,互相帮助,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珍贵的财富!
四,收获与建议。
野外实习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加上老师在旁边的讲解,学习起来更轻松,对学过知识的印象也更深刻。经过这次实习,与自然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既激发了对动物学的兴趣,让我对生物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获颇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更让对我今后学习方向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都大有帮助。总之,这次实习让我既难忘又受益匪浅。通过十多天的实习,让我们由肤浅的认识昆虫生物到实地亲自观察了解了缙云山昆虫及其他生物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亲自采集并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标本并制作标本;通过查数据进行物种的辨识,这些过程,让我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一切都很重要,我们在实习中实现了将理论转化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这也将成为我们的一种能力。
实习期间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些许艰辛。实习正是重庆的雨季,在采集标本时,我们都本雨大湿了。我们用的是福尔马林来固定标本,那种味道不仅刺激着我的鼻子还刺激着我的眼睛,但坚持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这让我体会到了搞科研的不容易。道路难走,唯有坚持。
3.在此提两点建议:1、希望以后的实习,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地采集标本。2、希望学校能给配备雨靴.
实习过程中的参考书籍资料有些不足,有些问题不能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此外,实习工具也应再充分些,无法保障每人都亲自动手参与。建议今后对资料和工具做相应补充。
总之,这次的实习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更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动物学心得篇十一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遗传和变异的单位。
有机体的一切病理现象都是细胞病理反应的结果,所以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从细胞中得到解答。
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在分子水平上逐步揭示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始研究组织内和组织间细胞的相互关系和分子关联,这是现代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特点。
细胞生物学作为基础课,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验教学,教学内容量大面广,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
教学内容要反映科学的发展,细胞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新内容层出不穷。
因此,我们本着“实、宽、新、活”的原则,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各细胞器间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掌握和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热点课题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生命信息流和细胞信息网络的研究、信号传递与细胞识别、蛋白质的加工、折叠与分选、发育的分子机制及遗传控制、细胞增殖、调控与编程死亡等。
《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
既能作为本专科生的自学和教师教学使用、又能作为相关研究人员有价值的参考网络课程。
通过学习,掌握了课程的基本原理、内容体系、相关的研究手段以及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应用,同时了解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和网站,使自己既具有扎实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又训练了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总体教学模式是自主学习型。
通过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手段为网上学习者展现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化解难点。
教学的重点体现在既兼顾基础,又注意与分子的衔接,重点是细胞器的结构体系和生物学功能。
从章节内容考虑,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第五章(细胞的信号传递部分)、第六章(细胞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第十章(细胞骨架)、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和第十三章(细胞凋亡部分)是细胞生物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此外,研究内容还包括了生理功能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进行的调节机制和规律。
由于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本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加强调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细胞生理学为主的有关生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生命活动调控有关的神经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学及内分泌生理学;血液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代谢与体温调节、泌尿生理学、生殖生理学等。
该课程是以动物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此为基础,在功能这一层面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生理学是从功能这一层面比较系统的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从知识来看,是以阐述生命活动规律为核心,重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
因此,内容十分复杂,范围广,难度大。
学习生理学应该做到两个准确,两个灵活,坚持一个主题,一个基本原则。
即准确把握知识的框架体系,准确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思考,灵活思考各个主题内容,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整个生理学课程以兴奋性为主题,以稳态及其维持为基本原则。
全部内容按系统分章节,各章节之间是有联系的,先做到章节内知识的联系,后做到章节间的知识联系,系统地提出问题,分部深入学习理解,然后再进行系统的总结总之,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
#
#
动物学心得篇十二
明天就要进行动物学实习的展示了,好紧张,会不会抽到我答题呢很有可能,看来不能随便乱抱佛脚,我会努力准备,不会让组里成员失望的,当然,前提是抽到我啦。
动物学实习是我们在野外实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收获了很多。这次的实习不仅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锻炼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实习不仅仅使我们亲近自然,得以观察到学校里没见过的动物,弥补了学校中大多都是标本或标本不足的情况,而且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课堂上记忆抽象概念而没有动物图像的不足。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经验,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老师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实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都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或草丛中,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尝试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峰山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绿色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绿色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飞走。我觉得自己有点邪恶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动物学之后,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虫子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个人考试,让我们很感动!
动物学心得篇十三
在这次的动物学实习中,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也许有点累,但是值得,因为快乐,因为收获!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保持动物学实习中的激情,学到更多的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动物学实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为期4天半的动物学实习就这么结束了,总结这4天半的生活,是冒险,是收获。
在实习之前就听过师兄师姐们跟我们分享过他们之前动物学实习的一些趣事和感受,所以一直对动物学实习充满期待,同时也有点惶恐,因为自己对于毛毛虫、蜥蜴、蛇等动物都很害怕。
实习前晚,小组开了个短暂的会议,选出了组长和副组长,而我也自荐成为了副组长,这样子自己也会多了份责任,责任二字让我在面临恐惧时不会轻易退缩。我们组是个特别的小组,因为我们组没有男生,全部都是女生,我说我们组是“女子十一钗”小组,十一个看似柔弱的女生就此开始了充满冒险和未知的动物学实习之旅。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老师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很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毛虫我们都很轻易地捕了后放进毒瓶,大家都不肯轻易放过任何一种眼里看到的新鲜动物。一开始我们捕到的都是一些很常见的小昆虫,如蚂蚁、蜜蜂、苍蝇、小蝴蝶等昆虫。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在一颗木瓜树上看到了一只体形很大的蜘蛛,大家看到的第一反应都是尖叫,只有一个组员说她不怕,她去捉,可是由于她用了大大的镊子去夹,一下没夹准,反倒让它逃进了中空的木瓜树,很是可惜,就此与那只大蜘蛛擦肩而过。在此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听到一些组有捉到蜥蜴、水蛇等爬行纲动物,我们很是羡慕,对于这些比较高等的动物我们也是充满了欲望,但是就是遇不到,真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战利品。在下山途中组员们都已筋疲力尽,对于捕动物也是有心无力了,但我还是很想遇到蜥蜴,所以沿途多将眼光放于路边的树木上,也因此捡获了只很长很粗的蚯蚓,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皮肤干燥,趴在水泥地上无力地伸缩着,我们把它拾获后将它置于空水瓶中并给淋了一些水,它果真就恢复了一些精力。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捕到的动物简单地做好分类后小组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将捕蜥蜴的愿望寄予在第二天的火炉山之行。
实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火炉山,火炉山的环境和帽峰山的环境还真是不一样,帽峰山的环境是相对比较干燥的,而火炉山那儿是想对比较潮湿和阴凉的,所以在火炉上我们又捕获了一些新的动物品种,如马陆、蜈蚣等动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一女子特别行动组真的在火炉上完成了我们捕蜥蜴的心愿,事实上那只变色树蜥是其他组的人发现的,但是他们一不小心没捕到,反倒把蜥蜴从一颗大树上打到山壁下的树底,而就在附近的我们当然不会放过,眼光直跟着蜥蜴,11个人都迅速围在了那颗树下,拿着捕蝶网、烧烤叉在那儿拍打着,那只狡猾的树蜥死活不愿出来,有些组员都想放弃了,但是也有组员坚持蜥蜴是很难遇到的,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在我们的坚持下那只变色树蜥终于坚持不住了,跑出来了,最后我们齐心协力地将它网住了,在捕到它的那一刻,我们组沸腾了,那是一种靠自己去收获的成就感,大家都特别激动和兴奋,所以在那一天,我们组的士气也相对比较高涨。一路上山,看到最多的是马陆,随便翻一下树叶,就能看到它们缩成一团的样子,我们还观察到马陆爬行的时候它的足是怎么动的,就像是一波波的海浪涌过去的感觉,很可爱,但还是觉得它太多脚了,有点恐怖不敢用手去碰。
火炉山还有很多蝴蝶,但是我的捕蝶技术太烂了,总是捕不到大只的漂亮的蝴蝶。所以在第三天的处理标本中,我们也发现了我们的蝴蝶太少,蜻蜓太少,还没有鱼虾,总结出我们缺的动物类别后,在第四天的大学城之行中,我们7:30就去搭车,最早去到大学城,在还没有集队之前我们就收获了很多蝴蝶了,也发现了一个规律,早上的蝴蝶是比较少的,等到太阳出来后,空中的蝴蝶是逐渐变多的。另外还有一件趣事,我们发现有一只蜻蜓一直在同一片区域来回飞行,由于捕蝶网太短,我们无法捕捉到它,所以我们一直在等,在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的翅膀基部逐渐变大,黑的区域也越来约大,而且那只蜻蜓一直没离开过,也没驻足过,一直在飞,所以我们猜测它在产卵,不过也只是我们的猜测,毕竟没能捕到它,这也是一个遗憾,不然可能就知道它到底在干嘛了。
在最后一天的标本展示中,我们组也是分工明确,大家都比较配合和投入,虽然一开始准备地不太充分,但是最后的结果我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相比来说,我们组捕到的动物类群还是比较多的,涉及的门和纲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都很开心,感觉组员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这就够了,在快乐中学习总是让人充满活力和激情,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在这4天半的实习中,我对动物的分类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认识,对动物生活的环境和各种动物的习性也有了一些了解,在动物标本制作过程中更是亲自动手实践过,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也许有点累,但是值得,因为快乐,因为收获!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保持动物学实习中的激情,学到更多!
最后,要感谢各位陪伴我们一起去实习的老师,他们也很辛苦,但是他们一直陪着我们,谢谢老师们!感谢我的组员们,是你们让我体验到合作的愉快,是你们给了我一个这么美好又难忘的回忆!
动物学实习是我们在野外实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收获了很多。这次的实习不仅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锻炼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实习不仅仅使我们亲近自然,得以观察到学校里没见过的动物,弥补了学校中大多都是标本或标本不足的情况,而且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课堂上记忆抽象概念而没有动物图像的不足。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经验,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老师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实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都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或草丛中,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尝试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峰山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绿色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绿色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飞走。我觉得自己有点邪恶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动物学之后,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虫子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个人考试,让我们很感动!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分布和规律,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动物学。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在暑假期间,我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cctv10的动物世界,这次的节目进行很大的改动,比如“最毒的动物”,或者是“致命毒液”其中都讲到了一种相当出名的杀手——黑寡妇。黑寡妇也许是世界上声名最盛的毒蜘蛛了,但一般来说,被黑寡妇咬伤并不会致命。黑寡妇的腹部有红色的沙漏状图案,这是它的标志性特征。“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会在交配后立即咬死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具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它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大型蜘蛛,热带及温带地区发现。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另外黑寡妇蜘蛛这一名称一般特指属内的一个物种latrodectusmectans,有时也指多个寡妇蜘蛛属的物种,其中有31已被识别的物种包括:澳洲红背蛛和褐寡妇蜘蛛。
黑寡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ricus被发现几乎遍布全球。其他的品种通常比较稀少,并且分布范围稳定。然而,颜色花纹的多种多样并不是黑寡妇之间的唯一区别。这个物种也能从猎食方法,外形特征,网的编织,卵包的形状,躲避场所,体型大小,交配方式等等不同来区别。即使从毒性上也能区分不同种类。应该注意的是成体雄性是没有毒腺的。当你被雌性黑寡妇叮咬以后,你死亡的风险只有百分之五。但你的身体都会遭受剧痛。尽管是轻微的叮咬,他们的毒性直接影响到中央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
个黑寡妇叮咬过的受害者将立即感到急性的严酷疼痛,这是因为,毒素直接刺激你的“过度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带来其他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副反应。和所有蜘蛛一样,它们是食肉动物(说食肉不如说喝肉更确切),它们首先将用蜘网网住的动物用它们的毒汁蛰昏,然后将其肉分解成液体再吸其肉液。
如腺苷(adenosine),鸟苷(guanosine),肌苷(inosine),和2,4,6-三羟基嘌呤(2,4,6-trihydroxypurine)。毒素的转移机制是起先由淋巴系统携带最终进入血液系统。一旦进入血液,毒素随循环系统分布到机体各处的神肌接头处,并在那里沉积。影响最严重的是背部、腹部和大腿的肌肉区域。在神经肌肉接头处,latrotoxin蛋白与钙离子通道结合,使后者持续打开,大量钙离子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进入神经细胞,触发乙酰胆碱从突触小泡释放,不断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分布在肌肉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肌肉的持续收缩,从而导致痉挛——持续、强烈而痛性的肌肉收缩。标准治疗方案一般为对症治疗,包括止痛、肌肉弛缓,较少情况下也使用抗毒血清。毒素一般不在咬伤口处致病,除非有继发感染。
黑寡妇的毒液比草原响尾蛇还厉害15倍,在美洲市场,它的价值比黄金贵千百倍,一盎司最少230万美元,此外,它的蛛丝强度超过目前所有已知的天然纤维,甚至连以坚韧著称的钢丝和凯夫拉纤维都望尘莫及,它的韧性,在拉断前足可以延伸27%,强度则超过普通蛛丝的2倍。
但是尽管其毒素的毒性很强,但注射剂量很小,且黑寡妇蜘蛛咬人导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少。所以大家不用特别害怕的。
动物学心得篇十四
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肺水肿为内科危急重症,临床症状凶险,病情发展急剧,易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极高,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目前,国内外复制实验性肺水肿的模型很多,如油酸诱导,注射生理盐水,吸入光气等方法,都有很明显的现象。我们采用切断迷走神经的方法,对大鼠肺系数等指标进行观察,观察肺水肿模型是否建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d大鼠24只,体重做任何处理;b组为实验组,将大鼠称重麻。
体抽搐等体征变化,0.5小时后处死所有大2方法鼠。在解剖时,先结扎气管以免液体外溢,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个组,a组b组c然后将肺和心脏一同取出,剪去心脏和表面组各8只大鼠。a组为假手术组,将大鼠称的脂肪组织,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最重,麻醉(用3.6%水合氯酸麻醉,按后分别将各组大鼠肺称重,计算肺系数(肺100g/1ml的量)后,仅找出迷走神经,不系数=肺重量(g)/大鼠体重(kg))。
3实验结果现象。
肺水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综合病症,有很多的致病因素。由于对其发病机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常常借助于一些动物模型进行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的试验研究。结扎迷走神经是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是常用的一种动物模型。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在这次试验中,结扎迷走神经一段时间后,即可观察到b、c与a组对照出现的显著性差异,首先为大鼠的呼吸急促、紫绀;试验中观察到a组大鼠双肺呼吸音清晰,试验b、c两组大鼠双肺呼吸急促浑浊,并且有少许的红色粘液出现在鼻孔,显示试验组发生肺水肿,肺泡弥散功能严重降低;试验后解剖各组大鼠,对照组双肺饱满,呈粉红色,表面光滑,未见淤血,肺切面未见溢出粉红色液体。试验组肺体积明显增大、被膜光亮、湿润,表面呈现红褐色或暗紫色,可见片状淤血出血斑。目前,国内大量研究表面,肺重系数是一个衡量肺水肿比较好且准确的指标。
#
#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82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