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在写总结时,我们要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进行思考,做到有条不紊、层次清晰。这些总结范文经过认真挑选,包含了一些典型的写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一
有的家长则用“自我强大理论”来回避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烦恼,教育孩子只有把自己变得优秀与强大,才能让同伴服气,因而减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独自增强自己的其他本领,等有朝一日让大家对自己“刮目相看”。但是儿童的朋友圈恰恰不是这样的。他们建立朋友圈的主要规则是“有趣”,也就是说相处带来轻松与快乐,就可以成为好朋友。这个“有趣”也许是孩子的新玩具有趣,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但是到了4岁以后,孩子越来越靠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交往能力给人带来快乐,而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可见,当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家长首先要抛弃成人的方式,而是尊重孩子用儿童的方式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善于“吃亏”
一个小男孩长得很俊秀,平时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这天他的衣服搞得很脏,而且脸上青一块肿一块,妈妈关心地问:“宝贝儿,你今天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孩子说:“对不起,妈妈,我不想告诉你。”妈妈也就没有问下去。但仍有不少家长通常会对孩子刨根问底,即便争端是由自己的孩子引起的,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可能就会替孩子兴师问罪,对孩子的交往进行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孩童之间经常发生的“小事”,在任何“小事”上都“不能吃亏”的人,长大一定是不幸福的。处处争强好胜的人咄咄逼人,人缘一定好不了。
别忽视“不显眼”的人。
在群体生活环境中,“显眼”的人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主动与“显眼”的人交朋友的人也很多,这本无可厚非。但孩子都有一颗天真纯洁的心灵,应该鼓励孩子广泛交往,主动找“不显眼”的小朋友聊天,在他生日这天送给他一件小礼物,他一定又惊又喜。当“不显眼”同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要敢于为他说公道话等等。
积累交朋友的“资本”
东东从小就对宇航知识感兴趣,爸爸妈妈给他买了许多关于宇宙、航空方面的图片、书籍和光盘,东东积累了丰富的宇航小知识。一有时间,他就做一些模型,在同学们中间是小有名气的“宇航专家”。走到哪儿,谈起宇航,东东的知识都让伙伴们羡慕不已,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有的同学发生争论,不由自主地会说:“不信,咱们问问东东去。”因此,东东的朋友非常多。可见,如果孩子对某一方面萌生了兴趣,及早地满足他的需要,为他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让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深入的了解,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和“专家形象”。同时,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长处的时候,既要让孩子表现自己,又不能骄傲自满。骄傲和自满会把已经拥有的朋友拒于千里之外,让一个人变得孤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
与男孩女孩交往时策略不同。
宁宁转到一个新的学校,以前他在班里的朋友很多,现在刚来到一个新环境,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他担心别的同学不跟自己玩。爸爸知道了,启发他说,你一定会交到新朋友的,想想以前为什么那么多同学爱跟你玩。宁宁说:“女孩子爱听我讲笑话,男孩子爱与我做游戏。”第一天放学回家,他兴奋地对爸爸说:“真是神速,今天才第一天,我就认识了三个新朋友。我跟后面的一个女孩子讲了一个幽默故事,跟旁边的两个男同学玩武术,他们都挺喜欢我的。”宁宁以自己的直觉领悟到对待男孩、女孩的不同策略,因此,他比较快地适应了新的人际环境。
与老朋友合作交新朋友。
波波和晨晨住在同一个小区里,他们的爱好不同,波波喜欢游泳,晨晨喜欢小提琴,于是他们在业余时间报了不同的兴趣班,并在各自的兴趣班里认识了新朋友。一天,波波过生日,邀请晨晨和他的小伙伴来自己家里玩,经过波波的介绍,晨晨和波波的这些同学很快也交上了朋友。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丰富的朋友资源库,孩子们也不例外。比起成人来说,儿童更容易进入一个新的群体,因为他们天真、纯洁,对别的孩子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因此,以老朋友为桥梁结交新朋友,是扩大朋友圈的好办法。
热心帮助他人。
独生子女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很多,但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机会不多,甚至很少想到别人,这样就不容易交上朋友。家长要多多提醒孩子关注别人的需要,主动伸出热情的手,享受助人的快乐。与此同时,不管在家里或者在外面,如果孩子有过度自我中心的言行,家长都要明确表示自己的否定态度,并指导孩子正确的交往观念和方法。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二
首先,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观念有待改变。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为了适应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培植资源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些行政管理观念尚未摈弃,诸如直接干预、微观管理、人治管理等,在部分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相反,许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观念,如民主参与的管理、法治化管理、自治管理等,又尚未建立起来。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将难以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竞争。因为在市场经济要求下,首先约束的是政府行为,要求政府必须遵守市场法则,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运行规则,尽快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观念,加快行政体的制改革的步伐,清除旧的管理体制、观念和垄断利益。我们要尽快摈弃那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被实践证明已经是过时了的行政管理理念,形成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理念。
其次,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市场经济要求在一切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以法律手段为主,尤其是在对外活动中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接轨。为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中国在加入,-.的谈判中,承诺按照,-.规则办事/即应该按照被时间和实践检验了的、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接受和公认的、迄今为止仍被视为公正和节约成本的国际规则办事,再也不能片面强调所谓的“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过去,我们虽然也宣称要按国际规则办事,但往往是中国化的“国际惯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也实行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这样一些国际惯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据国家有关部门对+0个国家投资项目的稽查发现,其中真正公开、公平招投标的只有’1,有“21的项目招投标失灵,未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我们要切实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坚持以法律手段为主,建立一套规范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并使这套法律体系与国际上的规则相衔接,以便形成真正公平的市场竞争。就目前而言,必须系统地清理各部门的法律、法规,对那些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法规、规章,必须逐步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第三,我国行政管理的程序有待完善。我国至今尚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既缺乏行政程序的宪法规范,也没有缺乏法典化的行政程序予以规则。并且在现有的行政程序立法中,往往重事后程序,轻事前和事中程序。行政程序的参与性弱,公开度低,对违反行政程序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行政程序的参与性的强弱和公开度的高低,是行政程序民主化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行政程序缺乏民主性和参与性,没有说明理由、听证程序,甚至于当事人没有申诉权。市场经济需要我们按照行政管理程序办事,提高办事的效率,真正做到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这对我国现行的行政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按照法治化的要求构建完备、透明、适应国际规则的行政程序体系。
第四,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的要求。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还不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也比较低,开放市场后,国外企业进来了,要求与国内企业平等竞争,从而需要政府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对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和行政领导的决策能力,这也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说,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
二、完善行政管理对政府行为的要求。
完善行政管理对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政府行为的民主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而非政府才是唯一的经济主体,企业的经济自主权是其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政府应将蚕食、侵夺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政府行为的政治价值定位是追求民主。通观历史,国家权力重心下移是历史的潮流和内在选择,其趋势表现为国家本位让位于社会本位,官本位让位于民本位。入世后,中国的这一历史进程必将加快。民主在经济纬度上表现为企业主位,在政治纬度上则凸现为人民主位,政府政治行为的民主性是其经济民主性的集中体现,社会经济主体的地位不断强化和实现,必然促使其作为政治主体地位的强化和实现,这一历史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决非仅在经济框架范围,更是政治观念、制度设计及运作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民主宪政观念下的传统文化改造、构筑民主的生存土壤对我们而言决非轻松,更非过时。政府行为的民主性是经济民主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制度设计、运作符合民主的人文关怀,摈除传统体制下的政府行为的非民主性及民主不充分性,加快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的现代政治行为模式转换。政府行为的民主性是其科学性的前提。广泛、充分地实现民主,汲取社会力量和资源,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政府行为科学性的实现。
其次,政府行为的科学性。实行市场经济,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仅仅意味着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更意味着政府应在全球视角下解读其管理行为。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政府间的交融、沟通进一步加强。借此机会学习、借鉴它国政府行为所体现出的时代进步意义和科技成果,可以促进我国政府行为的科学性。电子政府与网络政府的迅速成长,行政信息的快速膨胀、政府行为的公开性与透明性等都需要我国政府摆脱传统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陈旧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同时,在加入世界统一大市场后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将进一步加深,与此相适应,政府间交流也应上升一个更高层次,诸如选派优秀的公务人员出国学习、交流,邀请国外优秀的管理专家到我国讲学,加强政府间信息的沟通等。政府行为的科学性体现的是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无关的实践理性,是全人类共同的进化文明。从政府行为的行政成本而言,科技界乃至政府内部都应努力提高我国行政技术的科技含量。在追求政府行为科学性的过程中,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这也是企业化政府、廉价政府的内在要求。
第三,政府行为的法治性。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文明的成熟性是市场经济实现的必要条件。政府行为的法治性是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体对政府行为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不论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不但要符合形式法治的要求,更要符合实质法治的要求;不仅要符合实体正义的内涵,更要符合程序正义的内涵。在法治行政下,社会的主体地位从以往隐性、附从地位上升到显性、主体地位。政府行为的法治性要求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诸环节加强法治建设,即严格依法行政,树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和终裁的法治意识。政府公务人员应该率先垂范,任何对法治的破坏即是对正义的最大讽刺。政府行为的法治性应在开放性、全球性的视角下,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更多地与国际接轨,而非盲目自闭地强调特色。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从法制行政到法治行政,对我们而言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目前而言,要有效地控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构筑社会权利的保障机制,这是政府行为法治性实现的重要举措。
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市场化的集中要求是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及社会多元化,对政府职能、管理模式、管理观念的准确定位是经济市场化生存的外在需要。从政府行为的民主性、科学性、法治性层面上而言,民主性是灵魂,科学性是基础,法治性是保障。
三、完善行政管理的途径。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
首先,严格依法行政,将行政行为契合在法律和理性的框架之内。依法行政就要做到既严格地合法行政,又充分地合理行政。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正当的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第三,加快行政程序建设,保证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要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并严格实行回避的制度。要切实保证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事前陈述和申辩,事后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以及对重大事项,要求听证的权利。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须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权力侵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通过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完备规范,切实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程序权利。
第四,完善行政管理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要完善人大监督,对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严格实行依法报送备案的制度,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权力机关必须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不能使这种备案审查流于形式。要完善司法审查制度,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管理活动依法实施监督,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予以审查。同时,还必须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包括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和专门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通过层级监督,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工作,并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互通有无,形成监督合力。最后,要完善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促使行政管理工作严格依法、公正地进行。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三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及移民搬迁的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三峡水库正式蓄水发电之后,库区的主要发展任务集中在“稳得住、能致富”的阶段,各种社会教育事业逐步走上了正轨。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对三峡库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以便为进一步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改革提供对策建议。
1.农村幼教整体滞后。
三峡库区由于大城市、大山区和大库区并存,农村经济还不发达,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相对落后,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很缓慢,甚至在少数乡村依然存在幼儿没有条件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目前三峡库区农村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通过村级学校举办的学前班、幼儿园以及各种民办幼儿园的形式来实现的,主要接收5-6岁的幼儿进行学前教育,偏远地区的3-4岁幼儿几乎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整个地区农村幼儿教育呈现出民办园条件差、质量低、规模小、分布散,家庭型圈养式幼儿园比较多。学前班教育内容和方法小学化倾向严重。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场所,缺少教具、玩具等设施。
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三峡库区的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也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
2.师资匮乏。
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职前培训,也没有幼教专业背景,职后学习和培训几乎是空白,年龄普遍偏大。由于待遇偏低,老师数量少,每30-50人的学前班仅配1名教师。农村幼儿教师还身兼保育、保健、集体保姆等角色,既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无法将保教质量落到实处,不利于实现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初衷。
3.设施设备简陋。
三峡库区农村幼儿园与学前班主要依靠收取儿童的保育费以维持生存和运营,为了节省开支,园舍简易、不规范、设备稀缺,且存在安全隐患。不仅不能为幼儿创造必要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条件,反而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形成阻碍,并影响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品行塑造。
多数民办幼儿园利用民居作为园舍,房屋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健全。教室一室多用,既是教室,又是寝室,还是活动室。室内面积狭小,采光度低,空气流通差,没有适宜幼儿身高的桌椅、床铺。卫生设施简陋,几乎没有消毒设施设备,没有专门的保健室和保健人员,甚至有的民办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卫生间。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农村,只要租个场地,放几张桌子,请个人教儿歌、写字、算术,就成了一所幼儿园。
4.家庭幼教观念落后。
家庭条件也是幼儿享受教育资源的`关键所在,这些地区由于观念落后,加之幼儿父母常年外出打工,隔代教育抚养很普遍。而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的幼儿教育意识严重不足,潜意识里没有送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想法。对于附近有幼儿园或校中园的农村,仍有半数以上3-4岁的幼童未能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离幼儿园较远地区仅有很少一部分幼童可以进入幼儿园进行教育。
1.加大政府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中的主体责任。而目前的农村幼儿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严重偏低,经费投入的保障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这方面要依靠立法进行明确投入的主体责任和考核管理机制。各级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明确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
运用财政及政策支持来提高学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解决农村幼师工资低的问题。鼓励优秀的幼教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实现人才流动。同时,各地政府还应运用财政拨款对农村幼师进行按月补贴,为其购买商业保险,完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
2.加大师资力量建设。
农村学前教育要得到保障和提高,重点充实教师队伍,提高综合素质,应逐步完善幼儿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积极组织中小学富余教师参加幼儿教师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合理提高老师工资,使之与付出相匹配。
加强在职的幼儿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幼师专业学历教育,让每个教师持证上岗。幼儿园必须制订切实可行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打造自己的团队,创建自己的幼教品牌。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多组织城市幼儿园与乡村幼儿园的教师轮岗交流培训活动,这样可以让乡村幼儿也可以及时享受到一定程度的都市先进教育理念的培养,同时对提高乡村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也有积极意义。
3.加强硬件设施供应,超前规划幼儿教育的布局。
统筹规划资源,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由于三峡库区的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农村空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财政硬件投入在幼儿园的布局规划上不应全面开花,避免对有限的财政资源造成浪费。近年要重点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以上财政拨款为主的公办幼儿园,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及教师等资源,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幼儿园和村小学前班。
由于经费有限,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玩具数量很少,可操作性差,趣味性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而三峡库区自然资源丰富,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制造玩教具等可以就地取材,石头、麦秆、谷壳等农村常见物品皆可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所用。因此,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的农村自然资源,就地取材,为教师提供操作性强的教具,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是改善农村幼儿教育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
4.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幼教事业。
随着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思想观念不断进步和改善,库区农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要求所有的幼儿园都实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和地方特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幼教模式,充分发挥民办幼儿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于三峡库区特点的幼儿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由于三峡库区地处大库区和大山区,交通不便,在某些人口较少的村由于幼儿数量少,建设完备的幼儿园存在入不敷出、投资效益低的现实情况。因此,作为过渡政策,为了满足偏远乡村的幼儿教育需要,还可以鼓励建设流动幼儿园,组织流动交流幼儿教师,流动交流教学教具等机动灵活的幼儿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的存在。甚至可以向先进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购买一项或多项专业性较强的幼儿教育服务,以弥补艰苦偏远地区幼儿无法及时接受到先进的学前教育的困局。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尤文双(1981―),女(土家族),湖北咸丰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儿童语文教育。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愈发的被人们所关注。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对幼儿的教育主要还是偏重智能和体格的训练,而对他们的心里健康往往忽视。本文详细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现状,并提出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解决途径;。
近些年,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旋律,在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之后,健康和教育逐渐的被老师和家长所意识和重视。教师和家长们认为:幼儿是人生的初级阶段,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为以后人生各个阶段提供很好的帮助。所以,教师开始在幼儿园各学科教育中培养幼儿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设计特色教室,为他们提供思考、沟通交流等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多学、多沟通、多操作的“三多”能力。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
幼儿心里健康概念,概括的说,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表现为:1、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客观认识;2、具有诚信自立精神;3、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4、适用周围社会环境,顺应时代发展。
通过对周围幼儿了解,发现很大一部分幼儿平常都在看电视或者手机,而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主观动手能力,非常欠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被教师和家长不重视。通常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缺失幼儿教育观念和理念。
一个幼儿好的教育一定是全面的,但是现在大多数幼儿园过分重视教室高上大,玩具多而新等硬件建设,片面的认为只要幼儿园装修够豪华,生源就肯定不会少,而幼儿健康成为的软环境建设,他们大多数认为没有必要。
2.2专业性的教育手段匮乏。
现阶段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数已经开设,但是开设的质量和专业性令人担忧,举例来说: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兼职,主要是为了完成这项工作,责任心通常不足,如果这个心理健康教师受过专业教育还好,如果没有后果不堪设想。
2.3不注重培养幼儿情商。
目前,大多数老师偏重喜欢那些智商高,学习好的幼儿学生,认为学生只要在幼儿园,特别是学前班,只要成绩好,家长就肯定高兴和满意。所有,有些幼儿园甚至开始设置小学的学习内容。这是严重的教育观念缺失,幼儿的成长是全面,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但是现阶段幼儿的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等均被教师和幼儿园忽视了。诚然,一些幼儿园开始尝试设置特色学科,比如:手工课、实践课但是开设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大多数幼儿园开设的质量也不高。
3.1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念。
幼儿学习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幼儿园在完善硬件环境的同时,幼儿的情感教育更不容忽视,幼儿园要让幼儿学会怎么合理控制情绪,如果遇到心情烦躁,要引导幼儿有效缓解。另外,幼儿的人际关系良好成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幼儿能很好的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教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这个幼儿的良好性格,那么这个幼儿之后进入社会也会很好的适应周边环境,处理好与周围人员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如果幼儿园不能创造或者教育幼儿适应周边的环境,那么这个幼儿进入社会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除此之外,幼儿园还要为幼儿营造谐和的创造环境,让幼儿要早一点体会到创造带来的兴趣。幼儿教师还要学会鼓励幼儿自然大方的进行表现,让幼儿在得到表现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表现思想,让他们具有饱满的热情。总之,要想幼儿教育成功,一定要多思考、多培养,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3.2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2.1多方位的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状况:。
幼儿的一些简单心理行为问题等不是真正的社会心理障碍,如果要防止这些行为频繁发生,全社会都要增加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的意识。首先,对幼儿展开情感教育:幼儿在生活或者学生中,如果遇到心情烦躁,家长和教师不能一味的责怪,二应该对这种行为进行有效引导,让幼儿学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提高自己处理心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周围幼儿的人际关系,不能跟幼儿一味的争执,做到周围的幼儿或者幼儿园教师都喜欢自己。只有这样养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后进入社会才能对幼儿健康的心理有所帮助。否则,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社会心理问题,影响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再其次就是进行移情训练:所谓移情就是假想自己与他人进行交换环境,能够考虑或者想到他人现在想法的一种能力。如果注重幼儿这种能力的培养,把这个幼儿放到社会那么他就会具有一种与社会熟悉的感觉,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将所有改善。但是,幼儿园和社会很少对幼儿这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定程度,他们始终认为这样的能力可有可无,不应该作为幼儿成长的必须一部分;最后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和幼儿教师保持长期沟通,建立起长期的沟通机制,让幼儿明确,只有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了,家长和老师才能开开心心,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关注幼儿的想法、心理活动,尊重幼儿,不能烦躁和过分责备,为幼儿成长贡献家庭和学校应有的努力。
3.2.2认识个体差别:。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小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不同于另外一个个体的一面,幼儿作为这个小个体,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因人施教,而不能千篇一律。首先、可以进行个性教育。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总结不同的教育方法,尽可能的对幼儿进行分类教育和指导。其次,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开展心理疗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幼儿,有一些只要施加指导就能改变的问题,教师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候不能回避,认为不是自己的事情,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治疗,尽可能的让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
3.2.3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于幼儿实践活动中能起到有效作用。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的在一些好玩的实践活动中满足幼儿的正确要求。不恰当的教育和想当然的干预都容易让幼儿的各方面需要受到一定影响。实践活动是独立性能力养成的重要方法,在角色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处理好与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助于幼儿合群意识的养成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一些教育的、社会的实践活动等让幼儿学会协作的精神。
3.2.4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期要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防止幼儿过高或者过低的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这有助于增强幼儿养成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当然,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也是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重要方面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在幼儿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发现幼儿的点点进步,对他们有效地开展教育。
3.3在幼儿教育中,把智力和和品质教育结合起来。
人的品质教育始于幼儿时期,幼儿时期是人生最基础的阶段,如果这个时期教育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人生的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品德和意志力的培养占据重要位置。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心里健康的孩子不容易被影响。所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适应能力是幼儿乐观、自信的关键。当幼儿碰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作为教师、父母不应该首先进行责备,而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学会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全面的成长,而如果幼儿全面成长了,我们民族的素质教育才有更深的意义。
总之,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美好心灵。只有我们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孩子这份工作,我们才能把幼儿教育事业做好,才能让孩子在祖国的大家庭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将来所从事的事业不是一个小小的事业,而是为我们国家培养未来花朵的事业,我们一定要使出浑身力量,尽自己所学给孩子一个向上的成长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全社会也要参与进来,同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倩蕾.浅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11)。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五
摘要:幼儿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上涌现多种形式的幼儿学前园,并随之产生了多种幼儿学前教学风格和课程模式,在实践上推动了幼儿学前教育的繁荣。
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学前教育已被大众们广泛关注,并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当今时代幼儿学前教育成了教育界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幼儿学前园教育是一种自我意识培养教育的同时也是是一种启蒙的教育。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幼儿学前需要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培养,通过积极的活动来进行思维的开放以及模仿能力的增强,从而使他们能渐渐地学会学习并且适应社会。因此选择幼儿学前园也成了家长们的首要重大问题。然而,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盲目特色化。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对办学的竞争压力和社会的期待,各幼儿学前园办出自己的特色已是众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推出双语、钢琴、美术、舞蹈、书法等作物幼儿学前园的特色。但是,这些办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些特色是不过是心增设了一些课程内容,这与有利于孩子的多方面健康发展并不是成正比。反而,在某种情况下,外界带来的压力会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2.课程上追赶潮流。
由于幼儿学前教育交流的“国际化”,出现了许多课程的模仿不当的现象。造成了盲目的模仿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经验,采用“拿来主义”且忽视了地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例如,在课堂上,盲目的提出新问题后让孩子们自由发言,或者让孩子们动手做或画他们所想象的东西等。一味的追求新思维、新模式而忘记教育幼儿学前的初衷,使幼儿学前教育陷入一片混乱中。一味的模仿也会形成无形的负担,会对幼儿学前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研究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并且,使幼儿学前教育得到相应的发展。
3.课本内容超载现象。
课本内容超载是指,幼儿学前园里的课程增多,超出了幼儿学前所能担当的量。家长关心怎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更多是关心用什么方法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然而这些都很少考虑甚至忽略掉了幼儿学前是否按照自己身心快乐成长的问题。因此,随着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所谓的特色幼儿学前园,开始了他们任务繁重的幼儿学前园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甚至有些家长从幼儿学前园开始就让孩子学习电脑,幼儿学前园开始就提出对孩子的.“谋略教育”。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哪一方面会落后,在接送幼儿学前园的同时,也会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提前复习小学知识等。
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孩子们的幼儿学前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因此,最基本的幼儿学前教育成了引起家长和社会关注重大的问题。以下是对于这些问题要提出的相应对策。
1.了解”特色“的实质。
所谓的”特色”不能一味地单方面追求独特风格,或者新增独特课程。而是应该根据该幼儿学前园的环境和教师队伍以及孩子们的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特色模式。特色并不是特色班和兴趣班的代名词,也不是指盲目的艺术教育。因此,应该共同探索具有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科学教育,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和增加孩子们的兴许和爱好。好的特色不仅有利于幼儿学前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学前园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教育要从促进幼儿学前全面发展出发,将好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计划渗透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从而达到幼儿学前真正获得更好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创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课程要避开盲目追赶潮流的现象,不能盲目模仿和直接吸收国外所谓的先进教学模式。应按照孩子们的正常水平规划教学计划,并且研究相应的教学模式。由于环境对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创造有助于幼儿学前探索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指,幼儿学前园外部的装饰以及教师营造出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的教育阶段里,教师的一个眼神和吴昕的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应该经常用“不许这样”、“这个不行”等强制性的词语,而应党用“你能行”、“试试看”这类词对孩子进行鼓励,营造相对放松且快乐的氛围。这些气氛中进行的幼儿学前教育,可以给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敢于尝试的勇气。
3.课程的平衡化。
幼儿学前的课程应满足幼儿学前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幼儿学前园的课程首先要关注孩子们的需要和要求。幼儿学前的课程不能像中小学一样,以课本中的知识为主。应在自由、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因此,社会和家长要摆正想法,不应该一味的把幼儿学前教育当作起跑点,而是要更多的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建立健全的、合理的课程的基础上,也要相应的避免课程内容选择的过分随意和无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课程超载的同时也要做到课程的平衡设计。要在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要多提供动手创新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让孩子们直接接受难以理解的知识。应当更注重让孩子们在对这些知识和实验的充分观察引出对其好奇心后再一一进行解释,从而达到在求知的期盼和现象的感悟中理解其中的道理和知识的效果。并且通过动手能力能产生极大的自信与满足感,从而有利于幼儿学前全面健康发展。现阶段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学前教育倍受家长和教育界的关注。由于在这阶段中能培养很多良好的习惯和有助于智力的开发,因此要重视这个阶段中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学前教师不仅要交给孩子们的基础和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自主能力。并且,应随时察觉出他们的需要和关注孩子们的活动,同时,应努力去培养他们各项方面的能力。通过良好环境的创造来促进孩子个性的和谐发展并且让孩子们在感受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成为健康活泼、兴趣广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学前。通过以上几点的改善来更好的进行对孩子们的幼儿学前教育,并且在孩子们的成长和社会交往方式和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与改善。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六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之城市普遍较低,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从而影响了对其子女的培养,同时缺乏实施家教的有效措施。
不同家庭中幼儿家长的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培养,父母文化水平高的,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反之,父母的文化水平低的,在顺其自然成长的思想支配下,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好多家长也想教育好孩子,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对孩子的学习方法指导不了,苦于没有方法,不知道应该怎样引导孩子。还有就是农村家长平时很少读书看报,家庭缺乏学习氛围,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孩子成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家长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方法没有针对性,也不是很科学。
(二)教育观念片面,农村家长依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游戏活动的观念。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但家长却认为游戏就是“瞎玩”,是无用的东西,他们希望孩子能“少玩多学习”,而学习主要仅指识字、算术,有家长在评价孩子时,都将“爱玩”作为孩子的缺点。家长虽然为孩子大量购买图书,但这些图书中却多为幼儿识字、算术、唐诗、拼音等知识传授型的书籍,而图画故事、手工、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教育书籍所占的`比例很小。对家长与幼儿主要活动的调查显示,“教孩子识字、学算术”位居榜首,而“和孩子一起游戏”则排在倒数第一。间接反映出家长教育观念中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轻视,这一观念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协调的原因之一。
由于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的限制,农村家庭教育存在教育观落后,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法陈旧等多方面的问题。父母对子女的照顾无法亲力亲为,就委托他人照顾其子女,有一部分交由祖辈,而祖辈的教育方式大多不太正确,有可能会由于溺爱引起不良后果;有一部分交由亲戚朋友帮忙照顾,这会让留守幼儿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还有一部分交由临时监护人照顾,与孩子缺少沟通,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使幼儿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三)家教方法单一,“家长制”观念仍根深蒂固。
农村家长轻视家庭教育,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长关系不大。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只停留在物质层次,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其他方面顺其自然。忽略了孩子必不可少的情感心理关怀,品行和道德培养等,把本来属于家长责任范围的事一股脑推给了学校和社会。重智育轻德育,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通过与部分家长的面对面座谈,感到有些家长口头上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实际做法上更看中孩子学业的分数,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层次普遍较低,往往停留在是否听话,学习有没有进步,挨没挨批评等浅层问题。和祖辈父辈相比,更多地表现在减少了孩子从事劳动和做家务的时间,而从优生优育角度,针对孩子不同成长时期的不同特点,主动实施家教方面则显得不够。家庭的主要成员父亲单独与孩子交流或游玩几乎没有,家庭经济投入不理智。
(四)农村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
部分家长将幼儿园当做小学的向下延伸,片面强调要幼儿识字、算术,甚至要求幼儿园布置作业。他们对幼儿园教学过程不了解,对课程设置不理解,与幼儿教师缺少沟通。幼儿在园内学到的东西如儿歌、舞蹈、美工等不被家长认可和鼓励,在园内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中得不到强化和保持。家长没有家—园合作的意识,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全靠你们教师了”,送幼儿入园似乎是责任交接的仪式,而对自身职责与家园沟通却没有清晰的认识。
农村留守家庭不注重幼儿生活、卫生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营养膳食、健康保健等知识了解匮乏,同时家庭和幼儿园的膳食没有相互结合,这就造成留守幼儿的营养状况不佳,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发育,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劳动力素质。
(五)农村幼儿父亲教育缺失,隔代教育问题显著。
在谈到孩子在家主要由谁看护时,有大部分的孩子是由母亲,有一部分是爷爷或奶奶,由父亲看护的少之又少。有父亲表示“我主要在外面跑活工,家里的事主要由孩子他妈来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下,幼儿教育被归为“内”事,被视为母亲的责任。农村有大部分的家庭为主干家庭,孩子的父母与祖父母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施加影响,而年轻家长与长辈幼教理念、方法及目标的不一致,长辈的过分袒护、溺爱等,容易造成家庭教育失败,如何协调与长辈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是年轻家长们的困惑之一。
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农村留守幼儿亲情缺乏,与外界接触机会少,有一定抑郁心理,性格内向封闭、不善于与人沟通,自卑感严重,同时存在着自私、缺乏人情味等心理问题。
(六)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责任真空。
在被调查的家长中,有部分孩子的的监护人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亲戚,其中大多数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这些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较低,当提到他们的职责时,他们的回答是“把孩子看好”,而当提到教育时,回答是“那是他爸他妈还有老师的事情,我们不行”。孩子的教育责任就在祖辈与父辈间的含糊状态下被真空起来,父母想教“够”不着,爷奶“够着”教不了。
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增加了家庭的收入,改善了经济状况,但是却减少了与子女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由于缺少正常家庭环境的熏陶,缺乏了父母的言传身教,以至于留守幼儿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在群体生活中表现出孤独、疏离,这种感觉很容易和“被遗弃的”感觉联系在一起,这就促使留守幼儿产生了社会交往方面的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幼儿由于年幼,思想单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辨别是非能力低下,加之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临时监护人特别是年纪大的祖辈监护人不能有效监管,意外伤害事件及患病医治不及时等事件屡次发生。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七
一是数量不足。首先,南涧县目前的学前幼儿园数量还无法满足幼儿入学需求,在全县的8个乡镇中共有80个村委会上千个自然村,有公办独立幼儿园2所,小学附属幼儿园46所,民办幼儿园21所,但是目前可以统计的学前幼儿园不足70家,难以达到每个村委会一间幼儿园的配置,更不用说分配到自然村了,因此南涧县学前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二是区域分配不平衡。在南涧县现有的学前幼儿园中,大部分分布在人口数量居多且村民收入较为丰厚的村委会。同时,一些质量相对较好,规模稍大的学前幼儿园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周边村庄,而相对偏远的村庄则没有幼儿园或者只有小规模、质量落后的幼儿园,因此导致整个县儿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不均衡。
2、师资力量缺乏。
南涧县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缺乏,使得学前教育教师不足,师资质量欠缺。具体表现为,公办独立幼儿园教师68人,小学附属46所,公办临聘教师104人,民办幼儿教师149人。幼儿教师的数量少且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以女性教师居多,多数幼儿教师为临聘教师,很多具有专业幼师资格的幼儿教师都不愿来到农村地区从教,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对于美术、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知之甚少,无法实现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另外,在幼儿教师编制上也缺乏保障。在当前国家开发二孩政策的形式下,多数已婚女教师比较向往二胎,于是出现一大批女性幼儿教师请假的问题,更是加重了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3、管理存在疏漏其一,南涧县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依然存在。因受多年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许多小学把学前班教学小学化,加重孩子负担,结果却适得其反。其二,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科学规划。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疏漏,导致对学前教育办学缺乏有力监管,管理松懈、执法不严,造成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的无序发展,孩子学前教育未取得实效。此外,南涧县学前教育办学还存在规模较小,发展难度大,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等问题。
1、构建多元模式,均衡地域分配。
南涧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儿童学前教育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全县农村地区主要是以山区为主,村庄分散,高山陡峭,交通困难。因此,在南涧县农村地区普及学前教育的难度很大,如果一味采取与城镇地区相同的方式进行学前教育办学模式,则不适宜该地区实际全科,只有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普及、因地制宜的步伐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才能实现南涧县学前教育资源的地域分配均衡,从而提高南涧县学前教育办学的有效性。
2、强化师资建设,完善教师编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根据南涧县学前教育教师配备的具体需求,配足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资格的专业教师,也可以对本有的中小学富余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择优录取,为南涧县学前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多专业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完善学前教师编制。对于优势的准入制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建立学前教师工资保障制度,为学前教师提供具有公职身份的教师资格保障,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资源加入到南涧县学前教育的发展事业中,促进南涧县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3、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构。
首先,明确和落实政府责任。从南润县农村幼儿教育看,推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保障是县乡两级首先明确自身职责,明确自身的职责内容才能清楚的执行相关政策。其次,要加强对幼儿园负责人、保育员和教师培训,建立县内学前教育发展的考评机制。最后,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加强有关部门分工合作。此外,在强化南涧县学前教育办学过程中,还应突破公办和纯民办观念,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人格及学习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后期的学习非常不利,也容易造成后期教育中学困生的大量存在。因此,要办好学前教育,首先要端正学前教育办学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强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系,强调幼儿教师编制问题,优化和丰富幼儿师资,尊重儿童教育和成长规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八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教育的发展并非是齐头并进的。而现今,随着我省发展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甘肃省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明显、优势和劣势对比鲜明的省份。在西部大开发日益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中央对省上的全方位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大,我省在教育方面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省应利用这个契机抓紧黄金时间将提高学前儿童的在园率以及学前教育办学质量列为近期发展战略目标。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滞后现象剖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我省地区面临着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经费投入没有达到合理水平,师资短缺、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学前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学前教育在我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变换视角改善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我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全面发展。
1.经费投入不足,办园基础薄弱。
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最开始系统地接受教育的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应想方设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学前教育质量,为经济困难家庭适当减轻负担。然而到今天为止,学前教育财政拨款在任何一个省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因此,确定财政拨款比例,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迅速建立起低收费的国民学前教育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在合理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的同时,我们应通过法律层面的定性规定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予以合理保障,从源头上稳定财政投入。在各级财政预算中都对此部分经费进行明确规定,并严格监管以确定经费的流向明确,利用合理。严格执行甘肃省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使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都能得到资助从而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以政府责任为主体,以社会投入、合理家庭负担为辅助,建立一体双翼的有效投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规范力度。
2.区域发展不平衡。
当前的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尤以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漏洞最为严重。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呈现出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少于民办幼儿园的现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公办幼儿园不得不依赖民办。这些民办幼儿园有的并不具备办园资格,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学历和专业素质较低,绝大多数教师并未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办园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教学保育设备基本不达标;交通车辆安全隐患多,超载现象严重。除了在财政拨款和相关政策政府应有意向农村倾斜外,笔者认为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在基层,因此农村基层领导应该对学前教育重视起来才能在学前发展中做到有的放矢,在相应的行政机构中安排专职人员来主管这一项工作。
3.师资匮乏。
学前教育的师资决定着教育质量,要推动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学前教育师资问题。目前,我省的学前师资依然存在幼儿教师严重不足,质量不高。补充机制不健全,教师待遇低,性别结构失调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根据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比例,灵活转换工作思路,多管齐下有计划分步骤强化幼儿教师的培养。首先,应将学前教育的教师培训与中小学教师培训直接挂钩、有效结合。鼓励和支持幼儿教师提升学历,积极提升学历,参与专科和本科的学习,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各种有效路径加快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各层次幼儿园在国家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园内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园园交流,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效结合。其次,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延伸到农村幼教职称评定工作中去,并向农村倾斜。
2).应当建立以园本教研为载体的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建立起教研机构,自由组成有教育专家、一线幼教、领导阶层三位一体的教研小组,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目标开展行动研究。在问题有效解决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教学质量。
3).实施男幼儿师范生制度,增加幼教中的男性比重。男性性格中的刚毅、坚强及果敢对幼儿的性格发展及人格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在我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应当有计划地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计划和免费学前教育师范生中男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在校期间免交住宿费和学费,经过培训取得任教资格的男性幼儿师范生到生源地参加招教双向选择,并规定在一线任教时间。
三、结论。
推进我省学前教育快速长期发展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制约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有利于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九
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对钢琴的掌握能力也不同,很多的学生基础较好,而部分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这就使得学生的钢琴水平呈现出高低不同的现象,在整体上降低了钢琴教学的水平。因此,抓好学生的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打好基本功,需要做到如下几点要求:首先,要加强对学生指法的挥动练习。钢琴主要是由手来进行操作,因此,指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钢琴教学中,要重视对手指力量、速度以及基本接触方式的练习,要掌握好对钢琴的控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弹奏出优美的旋律,这也是钢琴教学的基础。教师不断的对学生的指法进行练习,使得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各种手指,在操作上更为有利和统一,从而使得弹奏的声音更具有力度,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钢琴教学的真正作用。其次,要加强学生对大拇指的掌控能力。提高大拇指的掌控能力,可以有效的保障操作的精度。但是,拇指不具备如其他手指那样能在琴键上垂直上下混动动作的天然动势,它只有两个节,有些笨拙,因而,它的力量支撑点不可能像其他指那样放在指掌关节,而必须伸延到掌腕关节。事实上,在弹奏音阶和快速跑句(尤其是练习曲)时,拇指的作用就相当重要,所以要加强练习,让拇指奏出理想的声音。
2、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专业的学生,不但应该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术,弹奏规定的一些教程外,而且应该注重边弹边唱、即兴伴奏和试奏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来说,边弹边唱在教学中具有实用性。它既能提高识谱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又可以让孩子身边只要有了钢琴就能独立进行演唱的训练或表演,使得幼儿教学更有活力。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把掌握“弹法”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这显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虑:
1、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作品,高师钢琴教学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多向学生传授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开设钢琴教学法、钢琴教育理论、钢琴心理学等与钢琴教学相关的课程,增加四手联弹、双钢琴、协奏曲与室内乐合奏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学生演奏的体验和教学经验,弥补我国高师钢琴教学的薄弱环节。
2、改善教学方法。
根据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大课和小课两种教学方式。大课主要针对钢琴程度相近或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以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一教学单位,教师通过现场演奏、讲解,向学生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和钢琴教学中涉及的理论性知识,从而实施高效率地钢琴教学。
3、探讨多种教学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各种范围和各种形式的讲座、公开课、座谈、讨论。它既可以是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性质的,又可以是教学示范、经验交流性质的,总之,应该把这些行之有效的形式作为传统授课的一种有益补充。同时,高师钢琴教学中还应该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多组织学生观摩一些优秀讲座,欣赏经典音乐会,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为相互交流和学习提供良好机会。
综上所述,要想保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到基本的钢琴技巧,就需要积极的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的提升学生练习钢琴的积极性,也要注意在开展钢琴教学的同时,在思想上使得学生树立坚固的专业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的排除心理障碍,通过教师所设置的教学课程大纲,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钢琴技巧,从而为学生进入到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
摘要: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关键词:人文素质幼儿教学。
一、何为幼儿园的人文教育。
本文先介绍幼儿园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立足于当前幼儿园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幼儿园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育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幼儿期是人生长与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敏感期,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对幼儿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怎么样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呢?,在此本文对幼儿园的人文教育进行一些方面的阐述。
二、一个团体中人文素质的相互影响。
一个幼儿园的整体人文素质一定是从上到下的,不仅幼儿园,每个团体单位亦是如此,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人格素质的如何更为凸显为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影响,因此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也是由上至下、由下往上。
从园长到重要的传递媒介--老师,再到直接受影响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彼此影响、彼此观照的关系。从最小的事上去抓紧做正面的事情,一点点微妙的影响会渗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真叫人敬畏。因此老师的个人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孩子在适宜学前教育时期接触更多的是老师,在此我简单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如:幼儿园大家最为常见的动植物角,在小中学、大学没有要求有这样一个区域,但是幼儿园将这个角落视为一种教育的契机和爱心培养的所在,但是这个角落的功能是否真的被老师看重,或者真的.只是一个抵上头领导检查或只因幼儿园都有植物角存在的观念,因此有的幼儿园植物角就为此诞生了,若是如此,我想这个角落会成为动植物英勇牺牲的所在,一个枯干凄凉的角落。若是如此我想不会起到任何教育或爱心影响的辐射作用,更可能产生副作用,反射出老师的生活现状。及工作现状。说到老师的个人人文素质,不得不提到就我个人了解到的大众老师的工作生活状况。老师常常忙于各项事务,回家还要疲于面对许许多多家人和社会活动的需要,老师的体力和精力上产生极大的倦怠,热情被消减,精力变枯干。许许多多的事情变成应付,连对孩子简单的说上几句话很难,童真童趣的话更是如宝石般稀少。
这是一种可怜的状况,更别谈人文教育,那是一种奢侈,像是在天堂才有的现状。这和整个国家幼儿教育的现状,幼儿的人数多出老师的精神上所能长期达到的范畴,一个父母在家里都较难长期耐心的辅导和关爱孩子,做到周到顾全。因此老师的人文教育和整个幼儿教育的现状急需国家的重视和给予扩充各方资源,不论物质或精神上都需翻倍的扩充。在此我也为私立幼儿园的孩子感到忧心,一个打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幌子进行招收、急为扩充生源的园所,真的很难为孩子提供文明科学的幼儿教育。(当然这里并不是一概而论,只是有这样的现状存在)个人也参观过一些私立幼儿园,也渗入了解一些孩子的活动现状,不仅孩子的人均占有空间少的可怜,就连孩子吃喝睡的地方都不能自由的有进出的空间,这样的地方不是为了培养出一群有骨气吃苦耐劳的孩子,更是许许多多的争端的滋生地。也许有些我观察的不够全面细致,以致在某些方面存在纰漏,仅是个人观点。再一个简单的事情就可以看到孩子真是一群无力说不和问为什么的人群,他们只是默默的接受一切别人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好的不好的影响。再一个令我消极的印象是,分发午餐。在这里我简单的阐述自己所知道真实的有这样的现象,但不是包罗万象,仅是我看到的一点,有一个大班的班级,保育员的孩子也在这个班里。
有一天学校为孩子准备了炒饭,这炒饭里有切得细碎的肉丁和一些豌豆、香菇,当饭刚搬到教师,保育员老师不是急着给孩子们分发食物,而是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碗,将肉丁和一些豌豆、香菇,挑选进碗里,上面再盖上一点饭。完事后,才开始为孩子们分发中餐。本来肉就少的可怜,这下大家只能浅尝辄止了。孩子们的眼睛继续盯着电视边看便发出酣畅的爽朗的笑声,孩子们的可爱和简单,孩子们对电视画面的注释,和心无旁骛集中在挑肉的保育员老师,我为此感到汗颜,若是大人能有点像小孩子的样式,教育更透彻,能见度更大。
三、《指南》中指出幼儿教师如何胜任教师一职。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顺利完成保教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总和,主要包括:领会和把握教育活动目标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活动研究能力、与幼儿有效沟通能力等等。我想幼儿园教师所有的专业能力可以后天慢慢积累,但作为一个教师,和孩子直接接触的个体。那么老师的人文素质应该是第一点,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这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是否完善发展。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幼儿园教师没有完善的人格。如岭南幼儿园被曝光的新闻还有不断曝光的幼儿园丑闻,如何会这样发酵和爆发,这不是老师专业的问题。
为何幼儿教育无法达到社会各界的预期要求,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尊重,幼儿园教师的群体专业地位也无法得到保障。成为一个令人崇尚的事业必定有令人崇尚的事情发生。那么全国,乃至全是世界的老师一起建立,从最小的事情上对孩子衷心和忠心。做一个和孩子平等的老师。老师这个职业也是一种服务,参观服务员提供的是餐饮服务,老师提供的是文化和人格影响的服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谦卑自己,认识自己的身份,虽贵为老师,但绝不是只教书不育人。有才无德所培养的是对社会有害的人才。如何教养孩子走当走的道这是全社会当关注的焦点,如何教育在你如何认识教育、教育为何之后。
四、幼儿园教育的春天--社会重视幼儿园老师人文素质的教育。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一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自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学仍然问题重重,既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又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对策,进一步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1、教师的主导地位很突出。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已经根深蒂固,非常老旧,即使实施了新课程改革,这些传统观念仍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部分教学观念已经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如果教师仍给学生灌输这些观念的话,学生会遵照教师强调的模式进行学习,一味地服从教师的要求和安排。这样一来,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学生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主要的考核标准,所以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全然不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数学知识点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改革将会变为一纸空文。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那么他们很难发现不同知识点和不同题型间的关联,制约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1、从课堂教学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趣且新颖的教学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极大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所有解题的方法都告诉学生,而应要求学生积极努力地探索解答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高中数学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放下“架子”,经常与学生交流探讨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改革的推波助澜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教师借助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知识的讲解以及练习,可以教会学生更加灵活地处理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带着相互尊重的心态关心学生,那么就能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让学生跟从教师的教学步伐,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4、融合新旧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自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数学知识被分成了很多板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模块进行教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教师是分开讲解不同的知识点,但是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融合新旧知识,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对新知识感到陌生,还能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既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又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在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广大高职数学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和认真对待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剑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2011,(4).
[2]程保益.试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科教新报,2011,(31).
[3]张占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学周刊,,(3).
[4]邹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二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基础,对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过去相比,我国现有的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还有诸多教育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小学教育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对于现有的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都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笔者作为小学教育一线工作者,围绕工作实际,分析小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现实的解决方案。
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特指九年义务教育,而小学教育则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小学教育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变化。例如,小学教学设施有了较大的提高,校舍也进行了修缮改造;小学师资也受到重视,给予一定学习机会,师资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教学器材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教风学风得到相应改善。但是由于小学教育存在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一些顽疾人就存在,需要逐渐去努力改变。
1.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评判。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一直是以应是教育为主,虽然近年来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应是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部分教育者还是以成绩为核心来评判学生的优良好坏。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的成绩评判系统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创造力都受到了压制,从而形成了许多“书呆子”,只会读书,其他能力较弱,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均较弱,与社会当下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综合人才的要求相悖。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小学教育新课改进行过程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小学教师队伍有部分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教育责任感,无法与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相匹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其一,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与时代要求相悖。有部分教师始终以传统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较为落后。有个别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通过体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都会造成学生身心不健康发展。其二,现代专业知识不够完备。小学教师常年工作在一线岗位,虽然有一定学习机会,但是由于工作性质较忙,相对来说,培训机会还是较少,小学教师利用现代化先进教学设备、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小学生健康心理成长的引导方式都亟待改进。
3.家校联合亟待完善。
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一方面责任,应该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而大部分学校往往只注重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认为校园之外的生活和教育是与学校不相干的,因此导致了家校二者信息沟通的不对称。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仅限于小学生出现重大问题,而平时二者的沟通很少,这也间接导致了学校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充分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心理,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法真正体现出来,对于新课改的充分实施有一定阻碍作用。
1.传统应试观念的转变。
针对部分教师单纯以学习成绩好坏定论学生,对学生进行评判评价的弊端,作为教育者应当及时对此种传统应试教育观念进行转变。针对现行的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教育者应该制定更为适合现代社会的评价体系,应把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标准,培养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小学时期,因学生年龄较小,无法拥有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此时作为教育者,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基础的文化知识和简单的社会经验。因此,学习成绩虽然可以作为其中一个指标,但是更多应该是注重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培养,使小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部分小学教育者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教育责任感这一问题的解决,小学一线教育者应该随时更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技能,多提供给一线教育者培训学习的机会,并提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和手段,让教育者能够通过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手段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维模式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在快乐的教育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在广西部分地区,当地生活水平较低,教育条件有所制约,小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新鲜事物较少,其思想也较为落后,对于未来没有较大的理想,对于生活也缺乏较高的追求,而且留守儿童也较多,因此,小学教育者面对这一问题,更应该去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先进的教育手段和理念能迅速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业上的难题。
3.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视。
小学教育教学,并非是学校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可以这样说,校园是第一战场,家庭则是第二战场,两个战场相互支持配合,才能获得胜利。学校应该形成一个畅通的与家庭沟通的桥梁,转变传统的被动形式,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座谈、家访等传统的沟通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为小学生制定合乎其个人个体发展的具体教学计划。同时也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的网络社区,让学生家长与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同时教育者还可利用朋友圈、微博等网络阵地,开发教育者个人的公众号,及时发布相关的教學信息,让家校两个战场真正联合,为学生学业保驾护航。
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在教育中身心获得健康全面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小学教育教学的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有着只管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解决当前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小学教育者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家校联合的作用,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1]吴久安.对小学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小学教育.(10).
[2]周焕新.浅谈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中国校外教育.(04).
[3]赵娜.浅析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08).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实现了一系列的变革。近年来,新课改的实施使小学的教育呈现出新的变化,开始关注科学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科学教育起步比较晚,且在师资力量、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进行新的改革。本文将着重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为广大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当前,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对科学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对科学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索精神,使其能够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从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来看并不容乐观,必须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教学体制改革。
1.教师科学素养普遍偏低。
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缺乏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师资队伍,因此,大多时候是由文科教师或其他门类的教师兼职代课。由于缺乏专业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照本宣科,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学原理只能够简单带过,讲解不够深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的语言,不能够转化为相对直观的语言,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许多疑问与模糊不清的地方。再加上当前的科学检测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对该课程有一种惧怕心理,导致科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
2.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不足。
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比较重视,分数至上,成绩至上,科学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新课改下,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仍然侧重的是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忽略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科学教育的思想认识。
3.科学教育设备不完善。
科学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它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的课堂知识讲授不能够直接地反映某种科学原理,必须借助一些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对科学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然而,我国当前的科学教学实验仪器十分有限,一些小学甚至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这就使课堂教学只能局限于课本中,收不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改善对策。
1.提高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与其他专业文化课相比,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对科学教育教学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加上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本身起步晚,发展缓慢,这就更使小学的科学教育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充分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另外,要对小学科学教育模式进行新的革新,改善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观点中科学学习更为突出,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科学的美,让学习成为自身的发展需要。
2.培养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团队。
要想使小学科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教师团队。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的培训力度。目前大多数教师缺乏科学知识能力,或者即使是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课本层面,未能对其进行实践探究。因此,在对教师进行科学教育培训时,要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与进修的机会,增强学校的科学教学师资力量。
3.加大对科学教育的经费投入。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费不足,以至于许多小学的科学实验设备短缺,实验室机构构建不完善,一些实验设备已经老化,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正常实施,必须对这些实验设备进行改进与更新。科学教育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且实践性比较强,基于科学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必须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实验设备,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室,为科学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使课堂教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当前,我国对小学的科学教育已经开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学校及教育部门已经普遍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时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科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新的改革,促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进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四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世居于这片沃土上的有13个民族,为推动区域文化的积极发展,教育要先行,高校教育所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要了。双语学前教育教学是近几年新疆文化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措施,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是不同于普通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它的内容设置、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都是有待探讨的。
一、双语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现状。
1、概念界定。
双语学前教育:本文双语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汉语或汉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与专业班舞蹈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民族舞蹈动态元素之后,并会结合儿童动态元素进行儿童舞蹈的表演与编排,对元素的化简及熟练运用相结合,更注重学生舞蹈综合能力的培养。
2、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动态元素,学生回答不上来,在对普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都忽略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在对双语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加强该内容。例如在给学生进行哈萨克族舞蹈动态元素的教授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该民族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年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舞蹈动态特征:动作朴素、活泼、潇洒、豪放,上肢动态多于下肢动态,这些肢体动作的产生与哈萨克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其次,让学生了解了该民族的民俗文化之后再加之动态元素的教授学生会领悟较快,模仿教师动态元素时,会显现出该民族的生活环境,从而更轻松地完成教学内容。在有些高校对双语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减少了民族舞蹈动态元素的学习,只浅显地学习了一点动态元素,就开始让学生进行舞蹈视频的成品模仿练习,这样教学,学生即掌握不好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态元素,也领悟不到成品作品中的动态元素的重组及技巧特征。
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说,学生一无所获,其实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现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在有些院校对双语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只注重给学生教授儿童舞的动态、手位、步伐,民族民间舞蹈动态元素则没有涵盖到教学内容中,这只重视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性而忽略了该课程的专业性,这种教学是对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造成的。由此可知,目前双语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中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如何去做,是很关键的。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学校与学校的不同,该内容的设置与安排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来制定,情况各异,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不能抹杀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同时又要体现该课程的专业性。
二、双语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具有儿童性、专业性、文化性。
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专业特色、专业性来选择教学内容。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应突出其文化性、专业性、儿童性。文化性在舞蹈教学中常常是被忽略的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培育下一代儿童的重要任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将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传授给孩子们,培养孩子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她们最直接的信息,以动态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最好的传承方式,让孩子们在舞蹈的过程中认识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身边的各个民族,直观、形象又生动。舞蹈作为无声的肢体语言,用其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承载着文化的动象,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更替,所以,文化性在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要有所体现,并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文化特征。文化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去体现,这是很重要的。首先,可以增设舞蹈文化课,或增设舞蹈欣赏课,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了解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形态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下的风土人情;其次,教师在教授一个新课内容的过程中,将文化与动态元素相结合,进行分解地讲解,让学生边思考边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可在一个舞种结束的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动态元素的风格性,让学生对该民族舞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自然而然的将文化性融入实践教学当中。
专业性,是学习舞蹈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我们这里针对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性要体现在对各民族舞蹈动态元素的熟练掌握和化简转化的简单运用上,学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能熟练运用各动态元素进行转换化简练习,专业性强调学习民族舞蹈对风格的把握,体现在基本专业技能的过硬,体现在对各舞蹈种类的正确掌握,并由肢体动态清晰的表达出来。如在学习汉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的过程中,要掌握东北秧歌的动律、体态及风格特征“艮中浪,浪中俏”的风格特征,动作干净利索,快板与慢板动态元素的.抻与收、脚下有会说话的表现方式,这就体现出舞蹈教学中的专业性,对动作精、准的要求较高,风格把握要到位。专业性在双语学前教育专业中还体现在将所学动态元素进行分解与化简,将所学民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进行由繁到简的拆解后进行幼儿舞蹈律动之中,让孩子对肢体的局部动态活动起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
拆分与化简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在每堂课教授动态元素的过程中强调动态元素的分解讲解,由整体到局部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学习动态元素的过程中体会拆分的方法。具体拆分可将舞蹈动态元素进行化简,运用于幼儿歌表演中,让学生反复练习,总结经验。专业性在双语学前教育专业中还体现在对舞蹈动态元素掌握的规范性上,这个要求对从事任何行业的舞蹈工作者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从动态元素的领悟能力到动态元素的感知能力到动态元素的接受能力都要具备才行,这是对学习该专业最基本的要求。儿童性在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将所学舞蹈动态元素运用于幼儿舞蹈教学当中,在幼儿艺术教育之中体现出舞蹈的儿童性。
舞蹈的儿童性是从舞蹈语汇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可将民间舞蹈动态语汇化简,变得清晰,易于理解,让孩子在最直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会舞蹈语汇,使其又不失民族风格,这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是要认真思考、合理计划地进行实践教学,而不能用成人的教学方式给孩子灌输教学,要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真、善、美”的三元素,让孩子具有最初的舞蹈审美意识,陶冶孩子的情操。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在儿童性这一特点的教授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学习一切动态元素有美的意识,让学生深入生活去体味动态元素的变化与发展,在学生学习后能熟练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如歌表演、音乐律动、舞蹈律动、幼儿舞蹈中等等。在该教学内容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舞蹈语汇的儿童性、舞蹈情感的儿童性、舞蹈情节的儿童性,让孩子用舞蹈来交流,用舞蹈动态语言进行传情达意。双语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文化性、专业性、儿童性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体现出新疆高校的办学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而丢失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整合分析。
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整合应以教学内容整合与教学方法的整合为基点。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整合首先应从教学内容着手。两年四个学期的舞蹈教学要设计好教学内容。基训教学在第一学期是必须要开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该内容的设置是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必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减小了专业的难度,达到训练目的,让学生具备“开、绷、直”的体态特征。民族民间舞部分,要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和舞蹈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如藏舞在大一第一学期就要进行,这是结合人体的特征规律进行的,先让学生学会放松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自如运用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是学习藏舞的主要目的。蒙古族舞蹈是较藏舞之后稍有难度的民族舞蹈,该内容的教授,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如肩部、手部、脚下、整体各一个组合,或选有代表性的两至三个组合就可以,因为双语学前专业不同于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对民族舞蹈风格的把握能够准确掌握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汉族民间舞中的云南花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在西南地区的汉族人们的生活习惯,她的舞蹈体态语汇和北方的东北秧歌形成鲜明的对比,云南花灯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强调身体姿态“无崴不成灯”的线条弧度,对脚下动势成一条线的流动,流动的过程中身体轻盈左右微摆,姿态柔美;东北秧歌在教授的过程中要从地域环境、风土人情入手,分析东北的人物性格特征对掌握东北秧歌的动态元素及风格特点有促进作用。其他民族舞蹈的学习要考虑区域特征,在新疆的高校给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加入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学习,如新疆地区的高校就应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加入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的舞蹈动态元素,让学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所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为今后更快的适应教学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双语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方法的整合也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在对普通班级进行舞蹈教学时,强调的是专业性,是对所学内容的把握及动态元素的准确掌握,而在对双语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所调整,如在每讲授一个新课内容时要进行该舞种的文化介绍,在教师进行动态元素的示范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会对要学习的民族舞蹈印象深刻且完整的把握动态元素,在局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舞种风格的把握。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示范、讲解、对比、分析、拆分、举例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掌握,并学有所获。如在给学生进行回族舞蹈屈伸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一做藏族舞蹈的快板组合,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对比,看有何异同,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回族舞蹈的屈伸步伐。再如给学生教授维吾尔族舞蹈体态时,让学生对南北疆维吾尔族的服饰及节日习俗进行简单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运用于学习动律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更准确的掌握其动律特征。
四、结语。
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她不是单一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舞蹈是文化的元素,它的学习过程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是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发展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对该专业发展的促进,对该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过程;推动双语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促进与融合,及时改进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文化性、专业性、儿童性更好的体现,发展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艺术门类课程的同步发展。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五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研究是为了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小学阶段的顺利过渡,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俗来讲,学前教育是为学生更高阶段学习做准备,是以探究如何开展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为更高阶段的扎实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能更快融入到新的教学模式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展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的研究意义。
从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为促使学生健康学习,能尽快适应更高阶段的学习,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但其研究的目标多数是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方法,而学前教育作为儿童到学生的过渡初始阶段,并不受关注。初入小学,很多学生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新的课程压力而导致厌学逃学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小学教育基础工作产生了阻碍。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使学生消除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陌生感,使其更快融入到集体当中;可以促进学生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准备。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体系因未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很多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教学期间因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学生学习基础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这对教学的衔接带来了很大影响。下面笔者就现阶段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探究其改进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二、衔接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时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学前教学方式不当、衔接协调工作未做到位、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等。
(一)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1、学前教学方式不当。目前,国内学前教育形式、方法并不统一。很多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学时采用小学教学模式,要求幼儿以学习为主,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学前教学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始目的,更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对小学教育产生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
2、衔接工作未做到位。幼儿模仿、学习能力强,但因为是独身子女,所以在独立自理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学前教育期间,一切事宜都由教师或家长等打理,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一切事宜皆由自己完成,还要面对稍显繁重的作业。如在此期间无教师或家长从旁疏导,幼儿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厌学等情绪,并且难以融入到整个学习环境当中,无法正常与同龄人交往。
3、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现代很多家长在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时,常常以成绩单上的分数决定。在学前教育期间,家长注重的不是对幼儿兴趣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是为其报多个培训班或提早学习小学知识,完全未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能力与承受度等,导致在进行小学教育时出现一些问题。如入学初期,学生在拥有储备知识后感到学习很轻松,上课不认真;在后期知识越难时,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适应困难,导致出现学习缺乏动力等问题,使得学前到小学教育衔接难以顺利开展。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改进措施。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渡任务。衔接需要达到的基本标准是:幼儿对小学学习产生兴趣,能融入集体,拥有基本的独立自主能力。要使得学生在小学教育时达到标准,使幼、小衔接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学前教育机构、家长、小学三方共同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1]。
1、幼儿园。幼儿园在办学时要明确教学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多方面的发展能力。所以,在学前教育期间,要注重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新与合作能力;加强教师的学习,培养对小学与幼儿教育方式都了解的教师;加强与小学的沟通,尤其是在大班下学期,开展好幼、小衔接工作,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小学、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活动,帮助家长和幼儿做好幼、小过渡工作。
2、家长。家长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在幼儿学习期间应多注重其兴趣的培养,在额外学习其他课程前多了解其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多与幼儿进行互动,在衔接中多与其沟通,了解幼儿心理状态,有问题时及时进行疏导。3、小学。小学入学初期,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帮助幼儿及时调整焦虑等情绪,使其能够更快地融入集体。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其实就是幼儿学习的过渡阶段,为促使幼儿更好地学习,需要小学、学前教育机构、家长等的全力配合。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状况提早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幼儿更快地融入到小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六
摘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养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如今大多数农村幼儿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宠着惯着滋生了很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要想引起家长对行为习惯的重视,就要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家园共育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来培养农村幼儿行为习惯。
关键词:引导农村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了解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要想培养好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一、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不,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影子教师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农村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三八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七一爱党的教育等等。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三、培养农村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适合中大班幼儿),要让孩子自己说我需要养成什么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地区遵守常规。
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杰出人物好习惯进行榜样教育,身边的成人也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老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需要持久的训练,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坚持训练,才能保持好习惯的养成。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评估表扬,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才能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的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情随时与家长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要通过家长会,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的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老师这次有机会参加20xx国培计划的学习,让我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武汉永红幼儿园影子老师跟岗实习的一个月里让我受益匪浅,永红特别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幼儿的教育也应该把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和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可以相信只要我们辛勤付出,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更轻松。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南京大学出版社。
《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七
小班新生家长中有一位妈妈在幼儿园的网站中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孩子刚上小班,孩子的适应情况表现喜忧掺半。在家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惯坏了,4个老人争着宠孩子,深怕委屈了孩子。现在的社会,421模式,4个老人就这么一个孙子,哪个不疼?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深感这样下去对孩子没有好处。可是,有时候我们以我们的方式训导孩子的时候,反而遭来老人们的教训,孩子看到有爷爷奶奶们的撑腰,更加得意了。我们的话,现在也不听了。所以,我真切希望,贵园能多举办一些教育讲座,针对如何教育孩子,给家长们上上课。”
这位家长的话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因为这是家长的心声,作为幼儿园,我们是家庭教育的合作方,教育的另一块主阵地,我们应该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上的帮助和支持。那么,家长中有多少这样的情况呢?对于隔代教育又是怎么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我们幼儿园小、中、大班各抽取了一个班进行了一个调查,征询我们家长对于隔代教育的意见,结果,反馈回来的情况竟然不约而同地显露出了同样的焦点。
反馈一——关爱无度。
“对隔代教育有困惑,感觉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孩子一发脾气就是哭,爷爷奶奶会去哄,我想教育时,爷爷奶奶总是要我由着他,怎么沟通都没用,我们不好意思多说,怕老人不高兴,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反馈二——教育无法统一。
“平常我们工作比较忙,大多数都是由老人带着,孩子的教育上给我们很大矛盾。比如在接孩子回家路上,老人总是给孩子买零食吃,我们说这样不卫生的东西不要给孩子吃,并教育孩子不准再要求爷爷买。可改天爷爷还是继续给孩子买,因此,孩子也无视于我们的教育,更加难教育了。”
反馈三——科学育儿观念落后。
“我们有时间就会陪孩子看看绘本故事,做做迷宫,下下趣味棋等,在做家务时也让孩子参与做力所能及的事,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可是老人总是反对我们这样做,说孩子要多休息,吃好睡好就可以了。我们不在的时候要么给孩子看一天电视,要么就是为孩子包办这个包办那个,孩子的习惯在反复中越来越坏了,真着急。”
从刚才几位家长的反馈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隔代教育确实已经给一些年轻家长带来了困惑,深刻感觉到年轻的父母们力不从心的烦恼。而且从家长接送孩子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孩子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祖辈照顾的,祖辈送孩子的占了总人数的85%以上。而且我们还注意到,小班的祖辈家长们送孩子进来很多都是抱着孩子进幼儿园的,手里还常拿着一些零食。这个现象也促使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家庭的同步教育,解决隔代教育的一些问题。我们有目的地进行了多方位的家园共育活动。
一、“隔代教育的喜与优”话题沙龙,初步达成教育共识。
我们邀请了祖辈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话题沙龙。首先让祖辈家长们了解了反馈表中子女的心声,我们选择代表性的几份读给他们听。当祖辈家长们以这样的方式听到子女对他们敢怒不敢言的烦恼后,低下了头进入了深刻的反思中。为了缓解这样的气氛,我还有意识地将子女对于他们照顾孩子的感激之情大声宣读,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受着子女的爱戴,但是却给子女教育孩子起了一定的阻挠作用,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而接着,我又结合身边的例子和幼儿园孩子教育的目标,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上提醒他们正确的家庭育儿经验,建议他们从以下几方面配合孩子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
1。从教育孩子的角度上看,年轻的父母思想活跃,身体力行,更能够接受新的知识,更具有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办的作风,有利于孩子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孩子学习交往和社会性的培养。教育要靠子女,祖辈要在家庭中配合子女形成统一的教育方法。
2。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独立的习惯。
别总认为孩子小,不能独立,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独立。总会有家长和我们老师特别交代:“老师,我家孩子不会拉裤子,不会穿鞋子,老师帮照顾下啊”“老师,我家孩子不会吃饭,不吃什么菜,要人喂的。”老师听惯了这样的话,不奇怪,当然也都会按照家长要求帮助这些孩子完成那些事,但是我们老师更会帮助他学会吃饭,学会穿衣穿鞋。我们幼儿园在进行好习惯课题研究,小班孩子是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孩子学会如何独立进行生活自理,包括卫生习惯、睡眠、穿衣、吃饭等。孩子们在活动中进步非常大。请我们家长还孩子独立的权利,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要让孩子飞得远就要早点让他们学会如何飞。
3。让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做一个个性健全的孩子应该是个性开朗、积极向上、会包容、会交往、懂礼仪。家庭应该注重从小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少争吵,多感恩。在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他的心里也都是爱。虽然大多是独生子女,但是我们仍旧可以培养他会分享,会交往。家庭成员间,有东西大家一起吃,不要总是只给孙子留着,孙子优先的法则。我们中班研究课题就是交往习惯的养成,我们会通过故事、情景表演等告诉孩子如何与同伴交往,享受分享的快乐。有些父母也比较注意让孩子能与同伴分享,带孩子喜欢的东西进来让他与同伴一起,与朋友礼貌相处,谦让。因为他知道这样才会成为同伴喜欢,大人更疼爱的好孩子。
4。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习惯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从小有个好习惯是你给孩子终身的财富。在家要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要让孩子能科学安排自己的活动,有原则。生活上要独立,交往中要有礼仪,学习上要让孩子学会坚持、专注,热爱阅读。
通过本次话题沙龙,打开了祖辈们的心扉,他们脸上舒展开了笑容,也在相互交流着一些经验,表示今后会与子女多沟通,以子女的教育方式为主进行配合教育。
二、发起“家长教育感言”征集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
教育是要多方合力才能有效的,学校是纽带,将家庭与学校紧紧相连。为发挥家长的教育凝聚力,我们特意发起了一次“家长教育感言”征集活动。并有意识地邀请祖辈们也参与其中。活动的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我们也将一些好的感言进行走廊环境布置,将家长的`感言连同家长和孩子的名字与照片一并展示,使好的教育观念大家分享,相互促进,相互勉励。如:“走好路,吃好饭,睡好觉;能自理,善听讲,会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才会拥有更大快乐”、“教育是慢的艺术,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等等。我们还将以些儿歌进行环境布置的一部分,孩子看看说说中得以巩固习惯。这个活动也得到了祖辈家长的积极支持,使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三、家园开放互动,推进教育同步和谐的效果。
在专题活动外,我园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如家长知识讲座、亲子游戏互动、班级论坛交流、家长助教活动、课堂教学展示、大班幼儿毕业典礼、六一演出汇报、亲子教育进社区等。有的活动我们鼓励孩子的父母来参加,以促使他们担当起作为父母应该担当的教育责任。有的则让爷爷奶奶们参加,如重阳节感恩爷爷奶奶主题班会活动,就专门请祖辈们与孩子共同游戏,接受孩子亲手制作的卡片,看孩子们为他们表演的节目。每次活动过后,我们读征询家长的意见,填写活动反馈表,从家长反馈表中提取有价值的因素,作为新的家园共育的话题内容。在不断交流互动中,我们发现与家长的关系更密切了,家长对于幼儿教育更支持了,更重要的是,每次家长反馈表中反映隔代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幼儿园经常举行家长活动的感谢与赞美。
教育需要合力,家庭与幼儿园都是密不可分的载体,在相互交流中不断促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保教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我们相信,只要有着共同的目标,家园就能携手,教育就无忧愁。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八
摘要: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儿童接受小学教育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存在实质性的区别,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如果将学前教育小学化,那么势必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通过探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以此来为今后学前教育的合理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1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聘用的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妇女来担任,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说有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只是会单纯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甚至还会因为幼儿不听话对学生进行体罚。比如说,在上课期间,窗外飞过一只蝴蝶,儿童好奇的看上几眼,教师就会以不认真听讲的理由让对儿童进行惩罚,从而导致儿童的好奇心被压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儿童的综合教育。
1。2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处于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大多都在3周岁到6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发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都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的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灌输,长期下去,孩子必然会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让学生们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无论是在教育方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2。1教学方式的不同。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每个学科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个学科都是通过教师正常上课、布置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比如说在对《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通过课前观察、激发兴趣以及谈话导入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说一说”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学前教育论文网而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2。2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小学教育通常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课程一般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自然、体育以及美术等。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内容,通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加强幼儿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上文提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也必然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危害。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这些危害进行分析,我们分别对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和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两所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情况做了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将两所幼儿园的部分儿童集中在同一教室里开展了一场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遇到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比如说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变黄了?下雨时为什么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而且这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却表现的极为消极,对学习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儿童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幼儿的认识方式,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爱霞。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j]。中国校外教育,(07)。
[2]何馨芳,彭亚男。学前班教育教学小学化的表现及危害[j]。甘肃教育,(11)。
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篇十九
随着网络助学形式的兴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新形式下自学考试遇到的新挑战,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助学形式弊端日益凸显,考生的学习方式已影响了学习效果。学前教育专业资源库建设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赋予考生更大的学习平台和更大的学习自由,使其不受空间、时间、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是自学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学考试;资源库;网络助学。
教育资源的基本功能是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它具有支持教学和提高教育效果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种教育形式的出现,带动了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空间。1998年初,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及早使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走上科学、系统、规范的轨道,完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任务,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重视学习体系。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资源在自考制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助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促使网络教育资源建立迫在眉睫。
(1)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性的社会学习体系,“个人自学”、“国家考试”、“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制度的三个要素,在学习阶段,更多的强调学习者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网络助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面授助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和进度,满足了不同个体的需要,另外也降低了教育成本和学习费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成了这个时代重要的学习模式,网络助学形式是社会助学必然趋势。
(2)多种社交网络工具的开发利用,使师生交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赋予了师生全新的人际交往方式,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也为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可能。一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在传统面对面教学中不敢提问,而在虚拟的网络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避免了课后学生有问题而找不到老师解答的弊端。网络学习资源库的建立支持和促进了网络助学形式的顺利进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果。
(1)全日制自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来自高考失利的普高生、职高生,学习意愿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坚持的毅力,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老师上课时不做笔记,甚至不带书,上课内容几乎没有印象;对书本涉及的知识不感兴趣,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睡觉、聊天说话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无法迁移,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差,不会主动寻找有利的学习资源,学习心理上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学习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水平和考试通过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依赖远大于对教师的依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高。所以学习资源在自学考试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中央电大对媒体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教师和67%的电大学生反应平时使用时间最多的还是网络教程媒体。这表明,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比其他教育体系的学生较多地依赖于教程学习。所以说,教学资源建设是自学考试制度下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1)各自考助学机构自考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缺少高等教育课程教师或水平达不到要求,专职教师少,外聘教师多。外聘教师一般只负责上课,课后的辅导和交流无法实现;相同的课程、不同学期经常由不同的教师授课,甚至有些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完成,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无法落实,学生缺少除面授以外的学习途径,考生可利用的资源有限。考生除了课本和历年真题及一些劣质的模拟题外,很少有配套的教师用书和学生辅导用书、实训教材。自学考试所有课程都是严格执行教考分离,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繁多,考试题目往往设计教材的绝大多数章节,既有知识的考核,也有知识运用和能力的考核。因此,仅靠课本和做题无法满足考试需要。
(3)自考助学机构在教学上缺少科研与合作,专职教师几乎不做科研,没有仔细研究自学考试教学规律,缺少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有些问题仅采用传统的面授形式无法在短期内解决,且经济投入较大。自考学前教育专业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学生可以随时分散学习,弥补以上不足,帮助学生在课外更深入地自行学习。
我国资源的建设如课程资源、网上资源库、师资和多媒体资源等有了一数量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这些资源基本都属于高校内部资源,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局面。我国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各个试点院校之间相互独立,阻碍了资源建设和共享,学校自身的各种网络资源建设也不能很好的衔接,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虽然现有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学习资源的共享、合作学习提供了基本技术支持,但个别教师制作的资源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标,使用性、针对性强,难以实现规模化的资源共享。网络教育中公共免费站点非常少,大多是带有商业性质,如一些培训机构网站、个人出售学习资源网站等。学前教育资源库的建立,将免费提供师生使用,建设者和使用者可自主扩充资源内容。
国务院颁布的《高等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第二条中写到“本条例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与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所以,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也是一种高等教育形式。杜刘家在《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文中提出,我国自学考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实现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模式转变;由原来注重考试的主导和促进作用逐步向考试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转变;由关注人才培养逐步向培养与就业并重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更需要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仅依靠一纸文凭难以适应职业竞争。以获得学历文凭为主要教育目的的助学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现行的自学考试制度下,自主学习并不仅仅指孤立地学习,而是要为自主学习的考生提供充分的、便捷的、有效的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系统。自学考试资源不仅包括有形资源,还包括了无形资源,如组织资源、政策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学前教育资源库的建立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无形资源,使学生有机会涉猎多领域知识,了解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并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健康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随着网络化的到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极大冲击了传统的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式。学前教育资源库的建立,赋予自考生更大的学习平台和更大的学习自由,使学习过程不断克服空间、时间、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是自学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要建立完善的自学考试资源库还要靠多方的努力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
[2]胡三宁、自学助学网络助学体系建设[j]、应用研发-教育信息化,。
[4]催巍、自学考试与社区教师资源整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0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