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总是有许多需要总结的时刻。一个好的写作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供参考的优秀范例。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一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
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
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二
作为一种思潮,唯美主义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即便是今天,唯美主义也仍旧在启发着当代艺术思潮。
在古希腊时期,卡利马科斯曾创造出一种亚历山大里亚诗体,被认为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最早起源。在后来的古罗马晚期诗歌和文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是从理论上论证唯美主义的开端。康德之后,莱辛、歌德、席勒等人也对唯美主义进行探讨,而19世纪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口号推动了唯美思想明确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诗人、作家爱伦坡在《诗的原理》中响应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英国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亦积极回应戈蒂耶的主张。在19世纪的英国,唯美主义两次达到高潮,王尔德是这一思想的中坚代表,是继承者亦是实践者。
唯美主义者反抗社会功利、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艺术纯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尖锐批判物质社会,倡导应享受美的形式,充分享受个性。作为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从来是艺术理论探讨的重点话题。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超现实、超道德和无目的性,所谓超现实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可以反映道德,但艺术是纯粹的,仅受艺术家道德观念的影响,艺术本身并无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所有的艺术都是无用的(allartsisquiteuseless),不应该被利用来获得任何经济或社会效益,或者巩固道德的地位。
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观点相对,不仅开拓了题材,也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王柯童,曾海珠,,p68)。但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评也不少见,比如有学者认为唯美主义反对为教义而艺术,这是进步的,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宣扬艺术并非来源于生活,力图以艺术来美化生活,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是艺术脱离现实,这又注定是行不通的;并且由于过分强调超道德而陷入感性崇拜,反而使美庸俗化。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张莉、刘晓茜,2015,p38-39)。
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也很深远。20世纪初,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问世,唯美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本土。
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介是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端,随后陈独秀对王尔德喜剧《莎乐美》的介绍,及代表五四新文化的《新青年》、《新潮》杂志对王尔德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使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一股王尔德热潮,还有朱维基翻译的《谎言与颓败》,林语堂翻译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等,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90年代,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重视,认为唯美主义虽然唯心,却明确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极端,却构建了真、善、美相结合的审美观;虽然片面,却主张艺术与现实的关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选题撰写框架。
拟参考的书目。
专著:
[1]王佩兰.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龚翰熊.欧洲小说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三
《小妇人》是外国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我国文学创作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史的进步和发展。小说通过讲述几位女性的生活故事,表达了期待女性独立的愿望,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小妇人》主要内容介绍。
该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有位马奇先生住在新英格兰小镇上,后来赶到战场成为了随军牧师。他家中有四个女儿,还有一位妻子。当他去了战场以后,妻女都过得十分艰苦,但她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她们乐于助人,经常帮助邻居赫梅尔一家。虽然作为女性的她们,也有着爱美之心,渴望能够过上优渥的生活,可以天天穿美丽的服装,吃好吃的食物。在这样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她们对将来充满了幻想,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她们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面对命运的种种挑战。小说的前半部分写了马奇一家在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情况,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当马奇赶去战场之后他的妻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经历。大女儿叫做梅格,她天生爱打扮,对爱情有着浓厚的期望。二女儿叫做乔,性格独立,文笔很好。三女儿叫做贝思,是一位听话的乖乖女,十分讨人喜欢。小女儿叫艾美,非常喜欢画画。小说讲述了这四位女儿逐步成长的故事,也描写了她们追逐幸福的过程。其突出表达了人的尊严以及自强自立的个性,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
二、《小妇人》的写作特征。
1、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美国夫权统治时期,那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基本都是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传统思想禁锢了女性的个性发展,也阻碍了女性的精神成长。作者意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这一问题,所以决定创作这部作品,希望可以促使女性得到解放,让其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小说中塑造了几个追求梦想和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四姐妹虽然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但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即使在现实中碰到种种难关,但皆能坚持下去,成为新时代女性。马奇的妻子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女性,她的生活自律而活跃,最终她和自己的几位女儿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部小说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女性地位不受重视的当时,该小说的创作将解放女性作为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具有独特的形式。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位就是贤妻良母,这种传统思想阻碍了女性的发展。所以,作者写下这部小说,希望借此唤醒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该部小说的创作形式比较独特,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有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各自的主见,不为生活的困难所屈服。这是一部以家庭日记作为基本表达形式的作品,讲述马奇夫人及四个女儿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小说将马奇一家的生活日记作为主要线索,逐步铺展开来,记载了每个人的不同经历,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得呼之欲出。这样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属于文学领域的创新形式,可以说是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先河。该写作形式具有贴近生活的优点,能够更为深入地表达出文中的主题思想。
3、具有现实意义。男女平等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这种矛盾就开始凸显,乃至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之后,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不少有关解放女性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现,而《小妇人》就是其中之一。该部作品较为深刻的体现了解放女性思想的需求,点醒了许多处于困惑中的传统女性。小说中的四姐妹都经受了情感的纠葛,在这之中又表现出了独立和坚强。这对于当时禁锢女性思想的社会背景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该部小说的写作特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4、女性多于男性。小说中重点讲述的是马奇夫人及其四个女儿的故事,对于女性的描写明显多过对男性的描写。男性形象主要有马奇先生和劳伦斯等,但是出现的频率都比较低。即便有男性形象出现,也是为了对女性形象进行烘托。比如马奇先生病重时,是他的妻子对他悉心照顾,才慢慢恢复了健康。劳伦斯先生由于痛失爱女而受了严重打击,是在贝思的关心下他才逐渐走了出来。由此可见,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描写并不高大,着重突出的是女性的乐观和坚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们也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也是该部作品的写作特点之一。
三、结束语。
《小妇人》是一部倡导女权的作品,其通过讲述马奇夫人与四位女儿的故事,表达了女性的乐观和坚强,呼吁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发扬自己的个性。小说具有许多特点,比如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具有独特的创作形式,现实意义浓厚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其能够唤醒女性的潜在思想,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四
摘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文精神就成了伴随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永恒话题。外国文学著作中涵盖的人文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本文以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纯朴人文精神以及在面对生存、发展中的阻碍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同时主人公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作者对构筑理想社会的深刻观点也值得我们探讨与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五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维吉尔:古罗马最重要的诗人,代表作品《埃涅阿斯纪》。
二、中世纪文学。
文学类型: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
但丁,意大利人,著名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拉伯雷: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巨人”,其代表作《巨人传》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
塞万提斯:代表作:《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
薄迦丘: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蒙田:代表作《随笔集》。
乔叟: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四、十七世纪文学。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代表作:《伪君子》、《贵人迷》和《吝啬鬼》,《吝啬鬼》塑造了著名的吝啬鬼典型阿巴贡。
弥尔顿:英国诗人,是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的桥梁。代表作:《失乐园》。
五、十八世纪文学。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首倡者和领袖。代表作: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
卢梭:启蒙运动中最具民主倾向的代表。代表作:《爱弥儿》、《忏悔录》。
歌德:德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代表作:《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开创英国文学的讽刺传统。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六
作为一种思潮,唯美主义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即便是今天,唯美主义也仍旧在启发着当代艺术思潮。
在古希腊时期,卡利马科斯曾创造出一种 亚历山大里亚诗体 ,被认为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最早起源。在后来的古罗马晚期诗歌和文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是从理论上论证唯美主义的开端。康德之后,莱辛、歌德、席勒等人也对唯美主义进行探讨,而19世纪戈蒂耶 为艺术而艺术 (art for art s sake)的口号推动了唯美思想明确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诗人、作家爱伦坡在《诗的原理》中响应 为艺术而艺术 的口号,英国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亦积极回应戈蒂耶的主张。在19世纪的英国,唯美主义两次达到高潮,王尔德是这一思想的中坚代表,是继承者亦是实践者。
唯美主义者反抗社会功利、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艺术纯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尖锐批判物质社会,倡导应享受美的形式,充分享受个性。作为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从来是艺术理论探讨的重点话题。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 超现实、超道德和无目的性 ,所谓超现实是指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 ,正如王尔德所说, 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 ;艺术可以反映道德,但艺术是纯粹的,仅受艺术家道德观念的影响,艺术本身并无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 所有的艺术都是无用的 (all arts is quite useless),不应该被利用来获得任何经济或社会效益,或者巩固道德的地位。
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观点相对,不仅开拓了题材,也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王柯童,曾海珠,,p68)。但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评也不少见,比如有学者认为唯美主义 反对为教义而艺术,这是进步的,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宣扬艺术并非来源于生活,力图以艺术来美化生活,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是艺术脱离现实,这又注定是行不通的 ;并且 由于过分强调超道德而陷入感性崇拜,反而使美庸俗化 。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张莉、刘晓茜,2015,p38-39)
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也很深远。20世纪初,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问世,唯美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本土。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介是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端,随后陈独秀对王尔德喜剧《莎乐美》的介绍,及代表五四新文化的《新青年》、《新潮》杂志对王尔德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使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一股 王尔德热潮 ,还有朱维基翻译的《谎言与颓败》,林语堂翻译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等,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90年代,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重视,认为唯美主义虽然 唯心 ,却明确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 极端 ,却构建了真、善、美相结合的审美观;虽然 片面 ,却主张艺术与现实的关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选题撰写框架
拟参考的书目
专著:
[1] 王佩兰.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龚翰熊. 欧洲小说史[m]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 徐葆耕. 西方文学之旅[m] .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
[4] 薛家宝. 唯美主义研究[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期刊:
[5] 宫昀. 王尔德《道林 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体现[ j] . 考试周刊,2015(11)。
[6] 田红燕. 王尔德的艺术和人生[ j] . 聊城大学学报,2015.
[7] 张介明. 从《道林 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 . 外国文学研究, 2015, (4) .
[8] 傅琦.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7)。
[9] 王柯童、曾海珠. 《论唯美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j]. 中国比较文学,2015,(3)。
[10] 张莉、刘晓茜. 《清醒的扑火飞蛾》[j]. 中州大学学报,2015,(4)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七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现状:《复活》向来是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作品,近些年对它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这其中有对其复活主题的研究,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过程复杂性及复活原因的探究。有对作品中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研究,对作品中表现的托尔斯泰主义的解剖。有对作品背景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研究,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秘等等。
课题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对《复活》的研究涉及作品的各个方面,然而对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复活过程的研究并没有很强的系统性,不能就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灵复活道路给予其联系和比对,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理论提供支持和研究,另一方面是太过聚焦于作品中人物的具体行为和心理表现,不能联系到相关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无法抽象出有价值的成果和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托尔斯泰的《复活》向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巨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复活更是值得反复研究的主题。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道路的对比,试通过群体及个人意识的理论构架,对其中人物心灵复活的具体过程进行剖析,形成该理论认知下的另一角度的解读,将复活的主题放置于群体于个人意识的相互关系下加以理解,帮助我们对社会群体环境下个人意识复活的形式与本质有深入的探索。由此对小说《复活》和作者人道主义思想提供别种形式的理论支持,对主体在实际中处理社群及个体关系给予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 [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m],人民文学出版社,;
[2] (法)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7] 蒋正初.浅析《复活》的心理描写.[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3)
[8] 胡敏中.论个体认识的发生.[j].汉江论坛.1990.(7);
[9] 维之.论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社会科学.(1);
[10] 耿正忠.由《复活》所想到的.[j].自贡师专学报..(1);
[15] 高玉秋.《复活》中的基督教婚姻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2011.(9)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1.研究内容: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结合文本探寻《复活》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表现。首先探寻小说中当时病态社会的群体意识,其次探究男女主人公在各自人生道路伊始坚持的个人意识。引入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互动的理论加以概括阐述。
第二部分尝试阐述群体意识压力下个人意识的妥协,就文本内容展现两人被群体意识同化的过程,以表现群体意识的无形力量。男女主人公在从纯洁走向堕落的过程中,群体意识的作用不容忽视。总结起来看,两者的堕落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意识压力下个人意识的妥协,是个人的悲哀和不幸。
第三,论述群体意识作用下个人意识的复苏与觉醒,表现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积极影响和正面作用。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复活道路是截然不同的。涅赫柳朵夫的心灵复活是个人式的主动的觉醒。然而玛斯洛娃的复活则要复杂得多,更多是依靠所处群体的感召才最终完成精神上的全然复活。相比个人主动的觉醒,群体感召的形式使其略显被动,但其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深层次影响。
第四,论述群体意识中不朽个人意识的存在与表现。涅赫柳朵夫的个人式觉醒,独立于其所处的腐化堕落阶级中的心灵独白和忏悔;玛斯洛娃堕落后的潜存的献身精神重生。这些都是在群体意识作用下未曾妥协的生命自觉和人性光芒,或者说是个人意识在群体意识感召作用发生之前就固有的意识存在,同样是男女主人公个人意识复活的重要因素。
第五,从作家原因分析托尔斯泰对文本的影响。托尔斯泰贵族阶级立场的转变和农民立场的坚持,使其个人意识在当时时代群体意识中的卓尔不凡。作品中所展露的托尔斯泰主义也是其个人意识对其文学创作的指引。
2.预计解决的难题:
1.系统探寻《复活》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表现,从理论角度加以论述。
2.结合作品论证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积极作用,及其相对个人主动式觉醒的深层次影响。
3.理解托尔斯泰贵族立场的转变以及其个人意识在作品中相当程度的表现。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例证法: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恰当引入来源于文本的人物作为分析的例证。
3.理论分析法:结合马克思哲学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等理论进行阐释。
技术路线:
1. 围绕选题搜集相关信息,通过图书馆资源下载相关图书、期刊;
2. 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4. 拟定写作提纲;
5. 熟悉并把握学术论文的行文规范,开始本论文的写作。
四、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1、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修完了规定学分;
4、具备了阅读相关中外文文献的能力。
五、进度计划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20xx.12.31 下达任务书,指定参考文献
20xx.1.11-1.17 调研阶段(毕业实习与实习报告)
20xx.1.17-1.20 参考文献查阅、文献综述初稿、拟定论文大纲
20xx.1.21.-2.20 完善论文大纲、论文第一稿、翻译外文资料
20xx.2.21-5.20 论文第二稿、文献综述定稿
20xx.5.21-5.29 论文第三稿(定稿)、检查、文成全部毕业论文材料
20xx.5.30-6.5 提交全套毕业论文材料、答辩准备工作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八
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国人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路径
摘要:在全球化、多元化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
本文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具体分析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路径,即采用“三自、三化、三面向”的生态化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路径的理论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教育;外国文学教学;生态化教学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就我国而言,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新世纪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等研究项目,试图推进大学教改的顺利进行。
目前,许多大学虽然进行了所谓的改革,但大都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很多教师不能深入理解教改的精髓,过于注重对教学外在形式的翻新,未能从多元化视角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主客体进行再认识,从而使教改形成表面上繁荣但实际虚空的现象,这种状况也突出表现在大学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
二、生态化教学相关概述
大学教育应保持独立的品格,不但要对社会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而且要运用多学科的话语解读教学的意义。
20世纪初,生态学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学科”,其“颠覆”的是3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价值观、世界观,但“颠覆”的同时意味着一种知识体系和文明范式的转换。
目前,一些生态学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也逐渐引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了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英美等国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最早由美国学者克雷明提出,旨在把教育看作一个有机系统,研究其结构、功能和规律,进而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开展教育生态化研究,以方炳林、李聪为代表,而大陆相关主题研究较晚,代表人物是郑雪。
目前,生态化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并决定了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但纵观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大学生态化教育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入手,主要阐述环境与人类教育活动的交互关系,而从微观角度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某一具体课程教学问题的并不多。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凝滞、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质量。
因此,建设生态化课堂已成为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实现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的路径
教育教学之所以能够与生态学相联系,是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角度看,学校中的教学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具有的信息的采集、编码、翻译和利用过程,也就是人和环境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活动体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同时,由于教学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又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大学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态学原理提出“三自、三化、三面向”的生态化教学模式。
(一)“三自”——从主导者到引导者,从被动学习者到主动研究者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主导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服从者。
生态化课堂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关系,因此,应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三自”原则——“自主合作”“自我调控”“自我内省”。
1.自主合作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主导性,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自主合作,其包括学生自身内部的自我合作,以及学生之间个体化的合作,其中自我合作是基础,个体化合作是深化。
自我合作,是指学生在课前可通过各种媒介主动探索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个体化合作,是指学生在自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合作研究,可采用讨论、辩论、演绎的方式,这是由外国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决定的。
外国文学首先突出的是“史”的线索,其次是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
因此,讨论、辩论、演绎的教学方式能实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由于学生个人喜好和知识结构不同,讨论可将学生研读时发现的问题和各自的观点呈现出来,从而拓展思维。
辩论,是比较集中的对一个或几个争议较大的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其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演绎,是对作品进行外化形式的反馈,外国文学作品体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戏剧、散文和诗歌,教师可将课堂变换为舞台,让学生化身演员或者朗诵者,以使其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人物的心路历程。
2.自我调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前明确设立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要求所有学生接受统一的教学内容,采用统一的思维方式,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由于外国文学课程容量大,而教学课时有限,所以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既要有教师的统筹,又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在课前设计好总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从教学总目标中选取与已有研究相匹配的目标作为专题性研究目标,并自发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专题研究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自我的思维方式及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做整个研究过程的自我调控者。
3.自我内省自我内省是在每一次自我调控式的研究之后,学生总结研究经验。
这种经验往往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外国文学课程性质和规律更为深入的把握;二是学习外国文学课程最切合自身状况的方法。
(二)“三化”——从单一、粗暴的评价到立体人性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考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传统外国文学教学中,这种评价往往单一、粗暴,主要以期末考试试卷得分为准,且试题内容往往重记忆轻能力,答案设置缺乏开放性和创造性。
这种考核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
而生态化教学评价是一种立体、多元、人性化的评价体系,其采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即由过去教师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拓展为由众多因子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也就是说,除教师外,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生、学校都可以参与到教学评价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有资格对教学状况作出评价;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质量的监控者,也有资格对教学情况作出评价。
这种多元化评价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内容全面化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置较为丰富,所以教学内容的评价也需要全面,即不仅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此外,还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完善做出评价,以显示学习对生命和生活的巨大指导意义。
3.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必然带来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不应局限于试卷的得分情况,而应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研讨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评价。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三面向”——从固守知识到可持续育人
“三面向”是指“面向自我,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这是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的目标。
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目标往往是取得优异的卷面成绩,这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盲从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即把教师所教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几千年的人类思想丰富当代人的生活,并最大限度地指导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同时,为实现学以致用,学生要面向自我,尊重自我的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以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为改变高校当前的外国文学教学现状,突显教学价值,需要探索积极有效的新教学路径。
生态主义价值观为重新构建教学价值,实现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并体现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的生态价值意义。
因此,运用生态学理论开发以“三自、三化、三面向”为主要实施路径的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模式,将极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谈外国文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方式
[摘要]我国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快速发展,增加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而与此同时,外国文学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却一直以来被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所忽视,使得学生素质出现短板。
为此,我们极有必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补充外国文学知识的力度,并细致思考具体的有效补充方式,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真正提升上去。
[关键词]外国文学;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有效方式
因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再加上全球化进程的稳步向前,近一段时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内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成为各所院校学时较长、学生耗费时间与精力较多的课程。
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并非是完善的,其中依然存在一些显著问题。
比如,教师处在教学定式框架之中无法脱身,过于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却忽视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学生以四六级考试为指针走应试学习的老路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出变革,真正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妙处,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外国文学知识的引入,毫无疑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一、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一)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是表达的艺术,而文学则是这种表达艺术中的独秀之枝。
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特质的文学,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存在风格的不同、背景的差异,其语言结构可以给英语技巧训练提供很大的帮助,特别在进行语法分析和解释过程中,这种帮助的效果尤其明显。
此外,一部甚至一篇文学作品中,通常都含有极为丰富的语境功能,受此影响,相应的词汇和句子学习与记忆便会变得非常容易,而将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英语写作结合起来,则可以让学习者接受到词语妙用、文学风格、体裁变化的训练。
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包含了数不尽的俚词妙语,生动再现了英语语言的精髓,如果能够善加利用,无疑会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起到很大帮助。
(二)丰富语言文化知识
毋庸置疑,文学作品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并且可以让人类共性的基本命题得到呈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上的悠久积淀,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映照,它可以将时间上的限制、空间上的隔膜化解开来,使处在相异文化环境之中的人们得以完成思想深处的交流,保证了语言的流动性。
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外国文学知识进英语课堂的活动,将会使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各地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等。
(三)提高语言应用素养
虽然并不在具体语言知识考点范围之内,却同样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有益内容,接触与认知这些内容后,学生将会更进一步体悟到西方文化的魅力。
可以说,这是一种视野上的开拓、情操上的陶冶、心灵智慧上的启迪,是另一种对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补益。
二、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策略
(一)文学知识和教材的结合
文学知识和教材的结合,是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策略的基础,其中,切入点的寻求非常关键,它能够让外国文学教学有机会成为平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九
外国文学新颖论文题目
1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精神
2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主要形象论析
3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俄狄浦斯与自我认识
5论《美狄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6中西文学中怨妇形象比较
7从古希腊到
18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
8《埃涅阿斯纪》主题的原型意义
9试论基督教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
10但丁与基督教文化
11哥特式小说与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12中国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的比较
13《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
14《堂吉诃德》元小说特征
15《巨人传》的狂欢化特特征
16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7试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艺术
18《奥瑟罗》悲剧冲突艺术
19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20论《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21《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抒情艺术之比较
22试论莎士比亚喜剧风格
23莎士比亚的喜剧与莫里哀的喜剧艺术比较
24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意义
25《伪君子》的喜剧艺术技巧
26论《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
27《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8论《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
29论卢梭《忏悔录》的自审意识与超俗意识
30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
31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唐璜》浅析
32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33《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34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35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
36司汤达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37成功与幻灭――拉斯蒂涅(《高老头》)与吕西安(《红与白》)之比较
38于连与高加林(路遥《人生》)比较
39于连与拉斯蒂涅比较
40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文化意蕴
41论《包法利夫人》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十
《小妇人》是外国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我国文学创作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史的进步和发展。小说通过讲述几位女性的生活故事,表达了期待女性独立的愿望,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小妇人》主要内容介绍
该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有位马奇先生住在新英格兰小镇上,后来赶到战场成为了随军牧师。他家中有四个女儿,还有一位妻子。当他去了战场以后,妻女都过得十分艰苦,但她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她们乐于助人,经常帮助邻居赫梅尔一家。虽然作为女性的她们,也有着爱美之心,渴望能够过上优渥的生活,可以天天穿美丽的服装,吃好吃的食物。在这样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她们对将来充满了幻想,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她们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面对命运的种种挑战。小说的前半部分写了马奇一家在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情况,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当马奇赶去战场之后他的妻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经历。大女儿叫做梅格,她天生爱打扮,对爱情有着浓厚的期望。二女儿叫做乔,性格独立,文笔很好。三女儿叫做贝思,是一位听话的乖乖女,十分讨人喜欢。小女儿叫艾美,非常喜欢画画。小说讲述了这四位女儿逐步成长的故事,也描写了她们追逐幸福的过程。其突出表达了人的尊严以及自强自立的个性,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
二、《小妇人》的写作特征
1、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美国夫权统治时期,那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基本都是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传统思想禁锢了女性的个性发展,也阻碍了女性的精神成长。作者意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这一问题,所以决定创作这部作品,希望可以促使女性得到解放,让其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小说中塑造了几个追求梦想和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四姐妹虽然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但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即使在现实中碰到种种难关,但皆能坚持下去,成为新时代女性。马奇的妻子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女性,她的生活自律而活跃,最终她和自己的几位女儿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部小说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女性地位不受重视的当时,该小说的创作将解放女性作为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具有独特的形式。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位就是贤妻良母,这种传统思想阻碍了女性的发展。所以,作者写下这部小说,希望借此唤醒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该部小说的创作形式比较独特,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有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各自的主见,不为生活的困难所屈服。这是一部以家庭日记作为基本表达形式的作品,讲述马奇夫人及四个女儿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小说将马奇一家的生活日记作为主要线索,逐步铺展开来,记载了每个人的不同经历,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得呼之欲出。这样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属于文学领域的创新形式,可以说是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先河。该写作形式具有贴近生活的优点,能够更为深入地表达出文中的主题思想。
3、具有现实意义。男女平等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这种矛盾就开始凸显,乃至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之后,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不少有关解放女性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现,而《小妇人》就是其中之一。该部作品较为深刻的体现了解放女性思想的需求,点醒了许多处于困惑中的传统女性。小说中的四姐妹都经受了情感的纠葛,在这之中又表现出了独立和坚强。这对于当时禁锢女性思想的社会背景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该部小说的写作特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4、女性多于男性。小说中重点讲述的是马奇夫人及其四个女儿的故事,对于女性的描写明显多过对男性的描写。男性形象主要有马奇先生和劳伦斯等,但是出现的频率都比较低。即便有男性形象出现,也是为了对女性形象进行烘托。比如马奇先生病重时,是他的妻子对他悉心照顾,才慢慢恢复了健康。劳伦斯先生由于痛失爱女而受了严重打击,是在贝思的关心下他才逐渐走了出来。由此可见,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描写并不高大,着重突出的是女性的乐观和坚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们也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也是该部作品的写作特点之一。
三、结束语
《小妇人》是一部倡导女权的作品,其通过讲述马奇夫人与四位女儿的故事,表达了女性的乐观和坚强,呼吁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发扬自己的个性。小说具有许多特点,比如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具有独特的创作形式,现实意义浓厚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其能够唤醒女性的潜在思想,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十一
摘要:鲁迅一生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所做的三件事: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几十年来,文学研究者对于鲁迅的创作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重视,对这两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追索,而鲁迅的翻译活动较之前两者却明显地受到冷落,这是与鲁迅在翻译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绩非常不符的。笔者认为,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应该受到文学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具体的资料着手,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进行数字统计。通过具体的数字研究,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借以说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不是无所根据的,其中包含着他对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道路的思考。外来文学一直被认为具有启发、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外国文学;翻译
这一概括无一字虚夸,符合客观事实。自19译出法国雨果的《哀尘》起,到1936年临终前赶译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止,鲁迅在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上,努力始终不懈,共译出14个国家、近一百位作家的作品,总字数超过三百万,和他的创作数量大体持平。
鲁迅是如何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使之成为启迪国民思想觉悟,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武器的?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并由此探讨鲁迅的期待视野是笔者以下要做的工作。这一工作分两部分进行:(1)整理统计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2)以前者的统计结果为依据,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
对于鲁迅在1903至1936年间对外国文学翻译所做的选择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文学体裁。首先,从文学体裁的角度看,1903年至1936年鲁迅共译文学作品206篇,体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杂文和童话,翻译面非常广泛。表1是笔者对鲁迅在翻译过程中的体裁选择所做的大致的总结:
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外国文学译作823434137206
百分比39.8%1.4.9%19.9%18%100%
从这些数字看,小说译作高居翻译之首,受到鲁迅最大的关注。诗歌、杂文、童话分居二、三、四位,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甚微,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中占有几乎相等的重要地位。戏剧只有3部译作,其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前四种体裁,显得微不足道。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与冷淡是与他自身文学创作上的努力相一致的,因此,鲁迅的创作倾向由其对外国文学体裁的选择中可见一二。
(二)国别文学。从国别文学的角度出发,笔者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的翻译情形作了一个统计。如表2所示。
表2鲁迅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总表(1903―1936)
国家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俄国(苏联)43253080
日本111133156
法国5229
德国22
美国11
英国1616
波兰11
西班牙16117
匈牙利7613
芬兰22
荷兰213
奥地利22
保加利亚22
罗马尼亚11?11
总计14国823434137206
在206篇被译的文学作品中,占据最大板块的非俄苏文学莫属,其次是日本文学,而第三位应归西班牙、匈牙利、芬兰、荷兰、保加利亚等国文学,也就是被鲁迅称之为“弱小民族”或“被压迫被侮辱”民族的文学,英、美、法、德文学则居于末席。
鲁迅对外国文学所做的体裁以及国别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眼光的落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与他自身的期待视野有密切关联的。
二、鲁迅的期待视野
鲁迅对于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视野,值得关注的仍然是具体的数字。
在小说体裁方面,译者的眼光集中在俄国,有43篇译作,占小说译作总数(82)的52%。西班牙居次,有16篇译作,占总数的20%。日本居三,有11篇译作,占总数的13%。
在戏剧方面,只有3部译作:俄国戏剧《桃色的云》和《被解放的堂吉诃德》,日本戏剧《一个青年的梦》。
在诗歌方面,英国居首位,有16首译诗,占总数(43)的37%。其次是日本,有13首译诗,占总数的30%。匈牙利居三,有7首译诗,占总数的16%。在杂文方面,日本受到最多关注,有31篇译作,占总数(41)的76%。其次是俄国,有5篇译作,占总数的12%。
这里,鲁迅所做的选择是与他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密切相关的。鲁迅主张文学创作“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而他“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鲁迅:《致董永舒》(1933年),《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引入新思想、新文学,从外国文学中吸收滋养,以外国文学为师。
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视野看,这些文学创作上的导师各有其用。小说方面,鲁迅最为推崇的是俄国的译作,认为“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鲁迅:《〈竖琴〉前记》,《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这些“为人生”的作品中他“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运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鲁迅主张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以“为人生”为主流的俄国小说自然极为契合鲁迅的标准,加之中俄国情上的相似,使俄国小说十分贴近中国现实,这进一步加深了鲁迅与俄国小说之间的共鸣。因此,俄国小说被鲁迅视为了文学上的导师。
居俄国之后的是西班牙小说,共16首译作,全部译自巴罗哈的小说,其中又是什么引起了鲁迅的重视呢?鲁迅在为这些小说所撰写的译者后记中明确指出自己译介的目的并非为着文学的乐趣,而是因为作者的技艺。这里,引起鲁迅重视的作者的技艺指的就是巴罗哈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看来鲁迅通过翻译小说想要向国内的创作界输入的不仅是新的意识形态、小说内容、小说形式,也包括新的写作手法、小说技术,这些均为他所重。
戏剧方面的导师,在鲁迅看来应来自俄国和日本,因为仅有的三部译剧就是译自这两国的作品。
诗歌方面,英国虽然以16首译诗居首位,但这16首作品采取的是周作人口译,鲁迅笔述的翻译方式,并非鲁迅的独立翻译成果。而居次位的日本,其大部分译诗都出自《谷虹儿画选》,鲁迅译介这些诗作主要是出于对美术的兴趣。因此,英、日两国都不能视为鲁迅在诗歌方面主要的学习、借鉴对象,以7首译诗居于第三位的匈牙利才是鲁迅在诗歌方面的外来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所翻译的7首匈牙利诗歌均是裴多菲的作品。裴多菲是位极具影响的爱国诗人,他以诗歌作为反抗外族侵略、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其诗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激情和革命精神看来对鲁迅有很大的吸引力。
杂文方面的外来楷模,在鲁迅眼里应是鹤辅,有20篇译作,居外国被译作家之首。鲁迅认为鹤见辅的杂文在观察世态,评论人物方面“都很有明快切中的地方,滔滔然如瓶泻水,使人不觉终卷”。[鲁迅:《〈思想山水人物〉译者题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在以草木虫鱼、酒色财气为主题的小品文日趋没落的背景下,鲁迅通过对鹤见辅的作品的翻译,为他所大力提倡的杂文写作提供了可观摩的成功范式。
童话方面,俄国和匈牙利居突出地位。这两国译作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强烈地讽刺与揭露了社会与人性的弊端,主题上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现实主义的文学倾向看来是其受到鲁迅所重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所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的接受走向虽然不同,但是接受的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希望以外国文学启迪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激发人民改革社会的革命精神,同时,在文学方面想“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鲁迅:《木刻纪程小引》,《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从他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中,可以清楚地触摸到他理想中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十分确凿地证明外来文学于他重要的启发、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5]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篇十二
一、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四、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五、参考书目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1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