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00:23:05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7篇)
时间:2023-11-08 00:23:05     小编:JQ文豪

方案的评估和调整是不可或缺的步骤,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以便达成共识。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实际操作,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和步骤,供大家参考。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一

由于本次实施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难免会在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经验,造成在实施细节上不够连贯,以下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污染治理、环境修复、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评价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以及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设置污染预防与控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等两个专业方向。重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突出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特色,并且具备环境评价、管理综合的能力。

化学、生物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

理学学士。

本专业须修满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课程总学分160学分,其中必修课93.5学分,选修课39.5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27学分,方准毕业。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二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职船舶电气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向国内、外的航运公司就业,担任船舶电子电气员职务,面临着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学生必须要满足stcw最新公约的任职资格要求和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标准的要求。船舶电子电气员的前身是船舶电机员,上世纪末stcw公约95修正案取消了对船舶电机员的强制性配置要求,部分航运企业取消了电机员岗位,电机员的工作转由轮机员分担,但部分轮机员由于缺乏电子电气知识和信息技术而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造成部分职能缺位,对船舶的安全营运造成一定的影响。国际海事组织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于20xx年通过了stcw马尼拉修正案,该修正案明确提出设置船舶电子电气员这一新职务,强调了电子电气员的必要性,并规定了具体的任职要求。为了履约中国海事管理机构也发布了新的海船船员考试发证规则,制定了船舶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由于stcw公约95修正案生效后部分航运企业取消了电机员岗位,多数航海类院校基本上都停办了船舶电气专业,我院则由于认识到船舶电气管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而一直保留着该专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专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培养方案不太合理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较大,船员的综合能力比较差。

高职航海类学生的专业思想、业务技能等方面相对较好,是未来中国海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因此基于以上背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电子电气员,实现我国成为船员强国的目标,有必要对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优化。

1.1 人才培养目标有待重新认识

我国的航海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制,虽然高职航海类院校的定位是职业教育很明确,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只有两年半,而培养高级船员的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是相同的,要和本科学生参加同样的资格考试和评估,因此高职航海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还是有点定位不清,尚未形成既有特色又能与普通高等航海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此外教育部20xx年10月发出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中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提法,因此我们需要对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研究优化。

1.2 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我国航海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按学科体系建构的,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必须满足海事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通识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岗位与本科院校相同,学生要和本科院校的学生通过同样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和评估,拿到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而学制比本科院校少一年,因此课程体系基本上属于本科压缩型,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是相同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是将本科的教学计划斩头去尾。

另外随着船舶朝着大型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船舶电气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船舶,这就要求船舶电子电气人员的业务知识必须跨通信、导航、电气、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部分技术内容以前不属于船舶电机员的职务范畴,但是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将它们划归船舶电子电气员管理,如船舶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等,这部分内容在过去的课程体系里也没有涉及到,所以我国船舶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海上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和国际航运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需要对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优化。

1.3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船舶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船舶电气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以前还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已逐渐被淘汰,而被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所代替,而以前部分课程还在讲授这些比较陈旧的内容;有些新技术在以前的课程体系中没有涉及到,但是目前已经在船舶上广泛应用,如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力推118进技术等,这就使得部分船员对于船上的新设备不会保养、不会管理、不会维修等,严重影响了船舶的航行安全。此外船舶电子电气员和以前的电机员相比增加了通信导航技术和船上人员的沟通与管理等内容,因此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要能跟上这些航海新技术的变化和满足公约的最新变化,培养出符合高科技时代要求的航海类高端技能型人才。

1.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由于高职教育比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在教学上教师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阶段,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理论不能有效地联系实际。

1.5 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为了培养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能有效对接的高技能人才,我院自20xx年起在省内率先推行“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邀请订单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聘请一些与学院联系密切的航运企业的电机员作为兼职教师。由于定位准确、措施有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办学体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航运企业对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参与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面还需进一步扩大,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1.6 师资力量配备不尽合理

高职船舶电气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总体上来看师资结构还是不尽合理,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年龄结构上,老教师偏少、新教师偏多;双师素质结构上,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多、研究生学历少;职称结构上,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另外个别核心专业课程还未形成具有一定纵深和发展潜力的教学梯队,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

1.7 实验实训设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高职船舶电气学生毕业后在远洋船舶上负责船舶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动手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而需要特殊的专业训练设施和实习训练船。但是目前高职船舶电气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着没有学生专用实习训练船,实验室设备比较陈旧,有些设备不够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为了主动适应国际海事组织全面审查和修改后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国家海事局有关海事法规的要求,适应航海事业发展和航海科技进步的需要,提高我国船舶电子电气员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针对以上培养方案的不足或不太合理的地方对我院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

2.1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制定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邀请航运企业参与进行职业分析,对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和分解,描绘出职业能力的整体构架以及维持这些能力的支撑知识,确定该专业的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从而制定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国内海事机关的有关规定要求,着重考虑船舶电气专业的国际通用性和行业准入性,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端技能型船舶电气人才,因此高职船舶电气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和国际化特征,除了如道德品质、身心素质等最基本的大学生素质要求外,还要紧密结合船舶电子电气岗位的需要,体现出该岗位的特定需求,如具备专业英文资料和业务函电的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会话能力;掌握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规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无限航区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电子电气员适任评估和考试,获得船舶电子电气员证书;掌握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评估,获得各项专业证书;具备相关的海运法规和船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等。

2.2 优化调整课程体系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船舶电子电气员必须具备“电气、电子和控制工程”、“维护和修理”、“船舶操作控制和船上人员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因此我们根据这些岗位功能的能力要求,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调整体功能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调整、优化、重组课程,建立与职能要求、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教育体系。

制订课程体系时以适应国际航运人才市场的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线,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突出高职特色,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教育和培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覆盖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3000kw及以上船舶电子电气员的适任标准。

船舶电气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对船舶电气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培养时应坚持突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在传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他们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程体系优化调整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实训的时间和内容,以使学生扎实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管、养、修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3 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紧跟行业发展和国际公约及国内法规修订,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由于船舶新技术已大量使用,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多年来变化不大,造成船员的知识陈旧;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也对船舶电子电气员提出了一些新的职务要求,因此高职航海类院校应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人才培养能够符合公约要求和航海技术发展的需西。

在课程内容设计时,一方面我们以“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减少传授理论知识的比重,增大实操训练的比重,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例如《船舶电机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而在实际船舶电气管理方面应用又很少,所以我们将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大幅度删除,增加大量的电机维护与保养实训内容;对专业课程如《船舶电站》、《机舱自动化控制》、《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控制》等,均设置了较多学时的相应实践课程,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为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我们大幅度更新课程内容。船舶电气技术更新换代很快,许多以前还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已逐渐被淘汰,而被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所代替,我们就将以前部分课程中这些已不太适合的教学内容删减掉,及时将船舶电气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引进课堂,比如《船舶电站》课程,以前的教学内容还涵盖着一些晶体管控制设备,而目前船舶已大量采用微机、plc等控制技术,我们就将以前的这些已淘汰设备的内容删除,引进比较先进的微机控制设备。有些新技术目前已经在船舶上广泛应用,但是在以前的课程体系中没有涉及到,如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力推进技术等,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也引入课堂,因此我们增加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lc及现场总线》、《计算机网络应用》和《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四门课程。还有部分技术内容属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新划归船舶电子电气员职务范畴的,如船舶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等,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时也增加了这部分内容,因此我们增设了《船舶通讯与导航系统》、《电航仪器》两门理论课程和《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维护》实训课程。船舶作为一个对外交流活动很频繁的行业领域,目前设备的技术资料基本上都是英文版,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要求很高,所以我们在《船舶电气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也增加了船舶导航系统、通信技术以及相应技术手册等资料。

我们在调整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进行了必要的课程整合,例如《船舶电机学》的内容我们将其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删减后将其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合为一门课程;《将自动化理论》和《机舱自动化控制设备》合为《船舶机舱自动控制》一门课程。

2.4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模拟器和现代化模拟机舱,推行“教、学、做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练并重,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目前我院已经建设了包括现代化模拟机舱、轮机模拟器电站模拟器等多套大型模拟器,正在建设电力推进和高压电力系统模拟器,并大力提倡模拟器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教师120在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院现代化模拟机舱和模拟器等实训设备,采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开展角色模拟,置身于模拟的工作情景、场景及仿真环境中学习、操练以提前适应工作岗位。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船舶电气专业课程规划和制作了大量的课件、音视频教学资料等,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与模拟器紧密结合、互为补充,能从根本上改变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三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我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校园千兆互联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实现办公、教学、管理的电子化和现代化,能够满足本专业进行网络教育的教学需要。本专业教师除了完成了部分专业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外,还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进行了部分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这些课程在网上建立了包含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实习大纲及实习指导书、教案文本、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导、习题集及习题解答、在线测试、网络互动等在内的课程教学平台。

2.5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以“适任技能为本位、创新深化并重、多种模式共行”的思路,在继续深化“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效果最优化。我院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过程中针对航海行业的特点,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创新并形成了基于生产性实习船的“双向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高端技能型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缩短毕业生岗位适应时间。“双向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形式为“校?船”双向和“学院—生产性教学船—学院—实船”四个阶段,我们也考虑下一步将“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中。

2.6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保障,我们采取“内培外引、校企合作培养、专兼结合”的原则,努力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我们大力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航运公司的先进远洋船舶上上顶岗工作或到有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一线进行锻炼,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方面大力加强教师的引进工作,从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在航运企业中广泛遴选兼职师资,聘为兼职教师,但是由于船员的流动性比较强,兼职教师的稳定性不够,因此我们还积极探索与合作企业联合招聘人才的模式,合作企业招聘的船员在公休期间可以到学校任教、利用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现场指导学生实践和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比赛等,学校则在船员的职务晋升培训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倾斜,这样既能保证船员能够顺利晋级,又能加强学院双师队伍的建设,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2.7 完善实训设备

船舶电气专业作为我院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一直受到学院的高度重视,已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已经建成了“现代化模拟机舱”、“船舶电力拖动实训室”、“船舶主机遥控实训室”、“船舶电站实训室”、“主机遥控实训室”等大型实训室。但是由于以前的船舶电气是以强电为主,电力拖动及电站这方面的设备一般较多,但是网络、导航、雷达、无线电话等设备则相对较少,这方面的实训设备需加强。因此我们在现有教学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新建与扩建,建设融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以满足船舶电气学生培养的需要。

船舶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公约及国内法规的修订使得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较大,为了培养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电子电气员,我们依托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船舶电气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对我院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完成后,在20xx级船舶电气专业进行了试运行,教学效果显示本方案较好地符合船舶电子电气员职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三

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学术界有较为广泛的讨论,对人才培养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二是商务技能必须非常熟练;三是要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介于三点要求,笔者对当前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对商务英语进行学科定位时,由于教师看法不同,致使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出现比例失衡现象,从而无法保证商务课程与英语课程之间的协调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英语课程涉及的系统性商务知识比较少,因此,学生只能零散、笼统地了解一些商务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完整地掌握商务英语应用方面的知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商务知识的学习效率,阻碍了学生综合商务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模式应用性不强。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务英语方面的相关知识,给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应用性不强,教学活动的设计不科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材不完善。

在商务英语教材从外贸流程的相关知识扩展到谈判技巧以后,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在世界各国不断往来的情况下,商务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还不够完善,急需更新,这对于促进学生商务技能全面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不断优化。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不断优化,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重视,并高度重视商务知识的讲解,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一般情况下,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中,理论课程是指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是指经贸知识、国际金融等方面);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商务技能课程、英语技能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等多个方面。例如:在英美文化、综合英语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鉴赏能力,让他们了解西方的民族风俗、国际礼仪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从而为培养应用型商务人才提供重要基础。

(二)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有效完善。

在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将能力提升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在加强课程教学与实践联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注重国际商务语言环境的营造,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例如:在实训教学课程中,组织学生对还盘、询盘相关知识进行自学,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模拟整个商务交际过程。如此一来,不但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商务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教材的更新和科学引进。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材的更新和科学引进是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选择具有时代性与实用性特征的教材,对于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高等院校使用频率较高的《剑桥商务英语》,不但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商务环境,还能为学生学习商务知识提供指导,对于bec考试、获取相关证书等也有着极大作用。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商务英语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只有结合新时代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四

职业教育逐渐摆脱了学科体系的制约,回归其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因此,如何将职业教育和企业的用人需求联系起来就成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物流管理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承担这样一个连通的作用:一方面,大赛项目设计都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体现了对岗位工作技能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将项目上的内容融入其中,并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从而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职业教育逐渐走出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规划是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并提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来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技能大赛,既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手段,又是加强校企合作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体现,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和实训内容的建设和制定,教师团队的结构和建设以及课程日常的教学工作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实现的,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成为必要。

1.1 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大赛的项目设定是在充分调查市场的基础上,将当前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与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前沿理论进行深度融合。大赛项目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契合。这样,通过对大赛项目的理解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可以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从而达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

1.2 将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强化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真正的实力较量是教师团队的较量,因此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多年来各高职院校一直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实现。一是“传帮带”制度,对于新进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二是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运营的相关过程,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引进行业或企业的人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大赛和实验实训。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有保障,从而达到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

2.1 以赛促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高考中分数比较低的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不爱传统的学习,但是动手和实践能力比较强。如果还是采用学科教育体系,无疑就将这部分学生的缺点放大了。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成就感使得学生信心逐步提高,因此,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2 以赛促教

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按照科目分类之后融入课程标准中,“课赛相融”需要对原有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破以理论课和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技能教学和岗位实践。将每一门专业课都体现出技能大赛的相关能力要求,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项目的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将大赛由传统的少数师生参与转变为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化转变。

2.3 以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职业技能大赛是践行这个模式的重要平台,对于专业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融入大赛元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强化职业技能大赛方向与技能培养。有针对性地将赛事项目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充分借鉴大赛组织、大赛评价、过程控制等形式,完善课程实训项目的建设,充分实现“课证岗对接、学训赛相通”。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理念,为了充分实现这一理念,就应当着力构建基于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物流职业技能教学大赛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关键就在于三个主体的建设,即教师、学生和企业。

3.1 教师团队的构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新型要求,由于之前我国单一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只具备单一的知识技能,这和职业教育的本质相差甚远。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完成。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恰恰是“双师”能力展现的主要平台,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的试金石。

3.2 强化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发挥“双证联动,半工半读”的作用

物流技能大赛的重要特点是不仅要比赛参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考理论知识,以行业从业者的标准和要求,从“知”和“会”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比赛。因此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拿出一半左右的课时,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

3.3 引企入校,将企业需求与教学体系构建深度融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环境建设和企业的生产运作实际是相吻合的,同时结合院校实训基地的条件而构建的,这样使得竞赛环境既能满足生产型需求,又能满足教学型需求。学校在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来编制实训方案。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引企入校”,将企业所需的设备和学生实训所需的设备相结合,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基地。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不同于本科学科竞赛封闭式模式的典型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如果技能大赛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来参与,就违背了“职业性”的特征。因此,物流职业技能大赛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学生等多方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物流技能大赛必须借助企业的资源条件,将实训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将物流前沿理论和生产实践进行融合,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同时可以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职业院校师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广泛参与技能大赛,从而实现促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三赢”局面。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五

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国内高校极受欢迎,近些年来,学校招生人数增多,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为国家和社会输出了不少人才。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就业难现象已成了社会焦点难题,毕业生规模与企业用人需求不符是原因之一,前者远远多于后者。这也导致企业的用人要求提高,竞争愈发激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缺乏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各高校应当认清形势,结合企业职位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将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同时付出,所以从一开始,就应正确定位,树立明确的目标。如果定位错误,目标不合理,之后的路会越走越偏,甚至会走上错误的方向,对最终人才的输出不利。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展开实际调查,了解企业所需。我国中小企业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数量骤增,对人才需求很大,但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企业需要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远远少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从岗位来看,高层管理人员需求相对较少,一方面企业建立者不会轻易放权,另一方面要求太高,毕业生缺乏能力和经验,难以胜任。它们需要最多的是中层、基层管理人员。所以,学校要了解实际情况,正确定位,明白人才培养到底是在培养哪方面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如此才能制定更详细的目标。当前很多高校在目标定位上都不合理,比如不清楚毕业生去向,是往企业输送人才,还是位科研机构输送。以企业为例,小型企业、中型企业、高端企业、国外企业,哪个是重点?这些都需要去调查分析,对国内外的社会环境进行对比,而且一定要符合本校条件,切不可照搬外来经验。

高校管理层应当树立全局意识,认清当前国内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缺陷,并能够深人分析原因,加以总结并反思。教育在改革,高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也要及时更新,经常调整思路,试着从别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来说,教育工作者要理清楚各方面关系,多方借鉴,结合自身条件,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新思路。学校培养人才,关键在于教学,教的重点在教师,学校应当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学的重点在学生,既要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还要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难题。所以,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围绕教与学展开,进而以目标为指导,制定整体方案,主要涉及课程设置、教学体系两大块。前者又可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后者则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思路,接下来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这些专业都和市场经济以及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既要反映实践,又要应用于实践。而当前社会复杂多变,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日新月异,教材作为最直接的课堂教学工具,若不能跟紧时代变化,则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实践,也就无法完全应用于实践。所以教材内容应当及时更新,对于应用较多而且合理可行的新理论、新管理模式,要主动推荐和学习。理论基本上是死的,有时理论并没有错误,但并不能指导实践,所以要灵活适当地根据经验加以修改。每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所高校的实力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实际上并不存在完全统一的教材,而需要教育工作者自主钻研,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既要顺应市场规律,符合国内外大环境,又要考虑当地经济状况及学校特点。一般可以由资深的专业教师编写,或者与当地其他高校教师商榷讨论后共同编与。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凸显出多元化、综合化、应用化、人文化、灵活性、市场导向性等特色。技能型人才重点在于技能的培养,要求相对较低,而应用型人才则是一个新的层次,除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有创新意识,能够应用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实践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是设置课程时必须考虑的要素。之所以强调人文化,是因为人文素养在工商管理中也不可或缺,而且当前时代提倡人文主义。同教材一样,课程也不是完全固定,而要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课程设置要灵活,能够根据实际所需而调整。

理论和实践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具体的方法包括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实际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邀请企业管理者举办讲座等。在此着重谈谈实践教学体系,这也是当前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非常重视的部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基础实践阶段。在学习完理论课程后,需要结合实践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逐渐适应实践环境。很多高校都建设有综合实验室,能够创设情境,模拟真实的市场环境,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交流中能够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特点。在交流过程中,适当涉及矛盾,令学生自主解决,可锻炼他们独立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综合实践阶段。工商管理类专业各门课程既独立,其间又存在着联系,所以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写,都要体现出内容的联合,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也应经常总结对比,将各门课程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综合实践则主要是针对多门专业课展开的实习实训活动,毕业实习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社会实践阶段。一般的本科院校,在校四年,有大量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常会选择暑假,既能接触和了解社会,又能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第四,创新实践阶段。有创新才有发展,很多毕业生水平相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呢?创新能力此时就显得无比重要。在校期间可以经常举办相关的校园活动,或者开发科研项目,强化其创新意识。

产学研一体化、校企联合等新模式在当前高校备受欢迎,校企联合是一种双赢互惠的方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学校负责人才培养和输出,企业负责实训基地、实习岗位等投入。以本科高校为例,前三年的实训活动主要集中于实训基地,第四年则可尝试进人企业实习,在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双重指导下参加实践。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如果愿意,毕业后可与企业达成协议,直接上岗就业。

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还应建立起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应用型人才评估。建立行业化和社会化的高校教学质量专业指导和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反馈机制必须严格,使评估院校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纠正。

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要完善保障机制。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包括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实践、思想品德等方面,不再是传统单一的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指标。评价主体加人学生自己、用人单位以及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评价。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六

1.物流管理方向(logistics management)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质,掌握物流系统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基本的应用工具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能够从事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经营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向(purchasing and supply)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质,系统化掌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的,能够从事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3.国际物流方向(international logistics)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质,系统化掌握国际物流管理和经营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的,能够从事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业务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1.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了解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身心健康;

5.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基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习制为3-8年。

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学科

运筹学、物流学、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物流设施设备、港口物流等。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七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国家职业标准》、《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1、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2、学制三年。

(一)专业定位。

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职业定位。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或汽车制造类企业,作为汽车修理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检测员、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员等技术工人,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电气维修、汽车性能检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

序号。

(二)岗位要求。

汽车维修技术工人岗位主要有:发动机维修、车身维修、电气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车身清洁维护、涂漆、轮胎动平衡及修补、喷油泵、喷油器维修、曲轴修磨、气缸镗磨、空调维修、四轮定位检测调整、喷油系统维护、散热器维修、汽车装潢、汽车玻璃安装等各类专项维修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牢固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达到汽车维修服务的专门化人才,能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八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较宽厚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基础,掌握市场营销基本技能并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熟悉经济政策、法规及商业惯例,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市场拓展、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素质、专业素养、行业体验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销售管理、营销策划两个培养方向。销售管理方向的毕业生应熟知企业营销和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能够胜任中基层销售管理工作,可有效地开展市场调查、谈判与推销、网络营销等业务及管理工作;营销策划方向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诊断、团队学习与创新能力,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营销分析、策划以及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商业惯例及营销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汉语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8.获得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及相关技能证书。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管理学学士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销售管理、网络营销、商务谈判、营销财务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九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但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借鉴国外相关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针对我国高校实际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式,以此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海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主要包括:(1)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和实验室已有设备解决问题,通过解决一些专业问题,达到展示和设计实验项目所需的基本技能的目的[1],这个过程是与国内高校培养的主要差别。(2)提供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以及辅助的数学、科学、计算机知识,通过这些基础知识学校,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3)对于海外高校而言,他们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习,能够为他们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海外高校同时还非常注重社会服务,很多高校在开设专业课的过程中,嵌入一些专业实践环节,这些专业化实践课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合作、领导力、服务和专业化的组织等方面。

在美国高校当中,对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而言,大学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满120至180的学分。在这些学分中,基础课程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1/3,而且必须修满60学分的专业课程;修满8-12学分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对于独立项目或研究计划,要求高年级学生用1年至1.5年的时间参加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以此作为课外实践。近年来,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已经不是以往的工科专业课程为主,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美国人和高校发现了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美国高校甚至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也是目前相当多的美国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与此同时,美国高校的电子工程专业对本科生的要求是,在四年内必须修满180个学分,其中数学和科学课程加起来大于等于45个学分。工程课程加起来大于等于68个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专业写作、特殊领域课程、设计类课程及选修课程等。剩下的其他课程加起来大于等于60个学分,包括人文科学、通识教育、语言等课程。

(一)每学期的总学分数适中,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海外高校通常将每个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在每个学期内,学生的学分数一般在12-18学分左右,换句话说,学生每星期只上12-18节课,其余时间参与学术研讨、自学和工程实践等活动。

(二)数学、科学课程与工程学专业课相配套,且专业课涉及面较广

在给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前,开设与专业对应的数学课程作为数学工具,同时开设科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在这些课程当中,不仅包括了一般专业基础课程(如信号与信息处理),而且包括仿生视觉、机器视觉等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反映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发展超前的专业视野。

(三)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不可轻视

很多海外高校为了学生全面素养,开设了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学生在四年时间内必须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人类和社会学四大领域,选择学习多门通识教育课程。

(四)为了填补工科学生表达能力的不足,高校开设专业英文写作课程

在前面三年的学习中,每一年的一个学期开设写作课程,而且是专业英语写作。在专业实践方面,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室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电子工程科学研究过程,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为了给学生提供接触实践的平台与机会,很多高校联合电子企业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甚至有些美国高校要求学生修满12个学分的项目,为此鼓励一些优秀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

(一)应用型与创新型相结合原则

应用型与创新型是同一目标下的两个不同侧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创新驱动,以及创新意识的训练、创新成果的转化,而不断创新才能确保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原则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适当压缩学分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课程群和跨学科专业选修课,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学位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能力的复合化。

(三)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凸现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对接

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处理好通识教育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关系,系统优化课程结构。以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适用性与前沿性为着力点,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重点解决课程内容过时、分割过细等问题,增设社会经济发展最新需求的课程,构建逻辑严密、前瞻性强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丰富课程形式,鼓励开设讲座式课程。

(四)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原则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和“双创”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在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还需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方法和能力培养。

[1]白鹏飞.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6).

[2]叶红.美国高校电子工程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xx(6).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

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的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走模块教学道路。

教学改革模块教学汽车维修高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xx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xx年超过870万辆,20xx年达到930余万辆,今年1至5月,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截至20xx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1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38.5%,高中阶段51.5%,专科及以上10%,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22.4%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2.2现行教育体制滞后。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

在划分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3.1实施模块教学的意义。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3.2推行模块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采用模块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切实提高为中心,着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深刻领悟“模块教学”的本质内涵。“模块教学”不能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后产生的教学模式。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扎实稳步推进。我们应当联系院内外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年级具体情况,分头实施,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整合方案。第三、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知识模块的整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实践能力越强越好。

模块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结合了当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仿真模拟教学技术,使得整个模块教学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相长。通过模块教学,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走入社会所具备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成为汽车维修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一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软件需求分析、软件系统设计、程序实现及其测试、网站搭建等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与运营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知识要求: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3)掌握搭建网站的基本知识;

(4)掌握移动互联软件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能力;

(2)具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现的能力;

(3)具备开发互联网及移动应用软件的能力;

(4)具备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5)具备文献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综合素质要求: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好的身心素质。

4、适宜就业方向:在计算机软件、移动信息服务、网站设计与开发等行业,从事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和运营维护等工作。

准学制2年,学习期限为2-3年

毕业学分:55个学分

授予学位: 工学学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二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在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上都很短缺,在规划、建设、运营、经营等各环节都缺乏高素质的群体。面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如何培养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是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通过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我院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了“厚基础、强能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建设、发展,到20xx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5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达3万公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成总里程达6000多公里,到20xx年底,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交通运输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促使该行业急需一批在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应用型人才,而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用人需求量也很大,其供求紧张关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随着科技技术含量的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的全面实施,将会对铁路、地铁员工的素质、技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1)培养目标模糊、定位不明确。[2]部分本科院校大多重视学术型人才,而轻视应用型人才。部分高校明确提出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却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模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定位,学的知识多而杂,最终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性不强。

2)实践教学力度不够。目前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由于理论教学大多采用以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起来轻车熟路,教学成本较低;而实践教学对场地设备有较高的投入还要不断探索创新,因此部分高校对于模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校企合作等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则较少采用,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不够。

3)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整体薄弱,缺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需要一大批熟悉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而大部分高校教师多年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缺乏在相关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往往不能落到实处。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陕西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当前,同类重点高等院校注重理论知识及学术研究,实践技能相对薄弱;而同类高职院校虽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却有局限。交通运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学科,专业性质和将来的职业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我院在交通运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目标必然成为人才培养内容的重中之重。

(3)我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平台及有力措施。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按照“彰显特色、系统集成、合众举一、各尽其能”的建设思路,集中全院各种资源支撑轨道交通大系统建设。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地铁车辆结构与运用实训基地”分别被确定为“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和“省级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设有城轨行车调度指挥实训室、城轨综合仿真驾驶实训室、安检实训室、旅客自动售、检票系统实训室等;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新建了425米电气化铁路线路,配套了“交院号”电力轨道车、货运油罐车、货运敞车、客运空调软卧车,以及渼陂车站、牵引变电所、行车调度室、检修棚、综合检修工区、通信信号系统等,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的需要,学生可以在基地实践不同的岗位角色,锻炼和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可以模拟不同的设备故障、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作业流程,实现特殊作业的锻炼。另外,学院还投资建设了tdcs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实训系统,同时,还在校外企事业单位建设有22个实习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为交通运输专业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与实训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也为我院实现真正有特色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1)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我院组织教师和学管人员到新丰镇、西安西站、宝鸡车站、户县车站等地实地学习,组织专业教师到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等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调研,确定培养目标。

2)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内容,构建应用型教学体系根据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岗位能力要求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设置模式。

3)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的关系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占据基础地位,这是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所决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能力基础,为专业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应加强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途径。

1)通过就业单位的信息反馈找准培养方向;同时通过对其他同类高等院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准我院存在的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2)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采用新的实训大纲和教材、评价体系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效果调查,及时调整方案和修改实训内容,保证我院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3)对我院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分别采用上述新人才培养方案和传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效果对比。两个年级的课程设置、教学环境和授课教师均相同。期末考试按教学大纲要求命题,实行教考分离,采用同样的试题及实训模块进行考评,对比教学效果及实践动手能力。

交通运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途径上也仅初步确定了研究内容及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及教科研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在实践中实现“厚基础、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吴彪,庞然,齐晓杰.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项华录,何春艳.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3.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三

[论文摘要]文章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对完成工作任务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所得的结果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构思。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教高[20xx]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人才培养既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也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拔高,而是培养掌握必备知识结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确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紧紧围绕高等性与职业性共融的主线,以素质培养全程化、能力培养对应化、岗位选择多元化的思想为指导,加以正确定位、认真设计、稳健落实。

(一)高等性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基准

商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人才的培养定位应以高等性为基准,但它绝不等同于商科普通高等教育连锁经营管理的高等性。199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高等教育划分为5a、5b两个类型,5a类是理论型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教育,“主要目的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按此归类,我国现阶段以文化知识延伸、学术研究为主的学术、教育型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当属5a教育;以技能操作、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当属5b教育。因此,商科高等职业教育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不是商科普通高等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压缩”,而是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两套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商科高等职业院校更强调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知识、技术的应用性而非创造性。

(二)职业性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根本

由于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属性,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能力要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工程技术类高职院校相比,商科类高职院校的技能更具有柔性而非刚性的特征,更强调工作实践的层级积累和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的培养。此外,同一职业属性的内部还具有层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活动范畴的限制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的高低和所需知识深广度的多寡。所以,即使同属商科类的职业教育,商科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也不是商科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拔高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注重某一特定岗位操作能力的培养,只需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即可;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性人才的教育,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技能外,还需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

由此可见,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失的两特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既不同于中专纯技能型人才培养,也不同于本科或研究生创造性的高级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零售企业服务管理一线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零售服务工作中从事多岗位的复杂性和关键性的劳动,能够有效带动和组织协调其他人员完成目标任务,能够将最新的理论、设计、技能要求成功变成高品质、高效益的服务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基准就是:连锁经营企业服务第一线门店店长、大型综超各部门经理、总部各部主管等。

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在明确了“培养什么人”以后,围绕“怎么培养人”这一中心而展开关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划分析,包括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架构体系、具体课程设置等要素。只有建立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笔者认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应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促学生全面发展

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重点突出对学生定向性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与可迁移性能力(解决学生的发展)的培养。职业素质又分三个层次,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为人的基本素质”(做人)、“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做职业人)、“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做有专业特长的职业人),三者之间呈现出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趋势。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设置中,实践课程解决“怎么做”,理论课程解决“为什么这么做”,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课程相辅相成。因此,能力型课程体系下的课程设置不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对原有理论课程的深浅、实践课程的多少进行调整,而是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使理论知识从属于实践,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工作任务引领理论教学的新的课程设置。

(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工学结合包括以下三个阶段: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即通过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以及到相关企业工作实习,让学习者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去体验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及技能要求,了解企业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流程,逐步完成从学生到合格职员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基于高等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其职业素质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以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可迁移能力为导向、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能力型课程架构体系。

(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通过对连锁经营管理所属行业(主要针对零售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确定专业就业服务面向和岗位(群)要求,对岗位(群)进行职责任务分析,在这里的岗位分析对象不是相对孤立的一个个单项能力,而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以此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并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根据商科行业背景,最终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为现代零售业的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百货店、购物中心业态的服务、管理领域,从事的工作岗位有门店的理货员、收银员、超市及专卖店店长、大型综合超市部门负责人及总部商品部采购、配送中心库管等。

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通识能力培养为导向,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的能力型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理论适度、专业技能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特色。实验、实训、实习是体现高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三个关键环节。因此,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融于三个环节,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相辅相成,既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功能。

(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初次就业,也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选修课程。在遵循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规范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教学形式,力图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如理论课的教学中,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采取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多样话的教学方式;实践课教学采取技能训练、模拟实验、工学交替、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在课堂、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交替进行、良性互动。

(四)产学合作,多方介入,共同培育“教育产品”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应主动争取相关协会、企事业单位专家的参与,并与企业建立互惠合作的长效机制,在项目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办学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断推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朝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四

本着该原则,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如下:

本方案立足黑龙江省,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适应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我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方案结合我省旅游资人才需求现状,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适用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即中高职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明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课程设置依据“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优化,兼顾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计划制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保持中高职阶段课程的连续性,中职阶段注重基础性教育,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设语文、中国历史常识、音乐等公共课,以及旅游概论、管理学、服务礼仪等专业基础课,此外,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开设职业素养课程,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有所了解,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

要培养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将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相接轨。因此,只有通过到旅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才能确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及所需要的具体能力,从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结合行业特点,形成知识、技能、应用一体的职业课程体系;首先坚持以旅游管理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加强课程设置的职业功能性;其次,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中职阶段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在高职阶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2+3”培养方式即前2年进行高职学习,后三年进行高职学习的培养方式。后三年的高职学习实行“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根据我省旅游市场自身的淡旺季的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旺季到旅游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时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模式。第一阶段从第一学期9月起至第六学期6月,学生主要完成从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任务:一是礼仪技能训练(形体训练、服务礼仪训练);二是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三是岗位的初步体验,即由旅行社和学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考察酒店和各主要景区景点,打破原有的先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入学就直接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环境接触。第二阶段是第六学期6月至第七学期10月,正值我省旅游旺季。由学院联系、企业、学生双向选择,学生带着实践课题进入旅游企业见习,帮助学生确立为岗位服务意识和过硬职业技能意识。

第三阶段从第七学期10月至第八学期6月,学生主要完成职业技能证书所必备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导游证考试。在此期间,根据职业素养课程安排,学院会与合作企业联系,选派优秀工作人员或我院优秀毕业生来开展讲座或座谈,传递企业最新服务标准、服务理念,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质以及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第四阶段从第八学期6月至第十学期,这段时间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全部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对学生的表现及撰写的调查报告等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企业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该思路的基础上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根据岗位能力确定教学任务和开始的课程,从而制定服务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五

摘要:随着电力在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发挥作用的日益显著,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于高素质的电气工程专业工作者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因此为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要着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电气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最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之一。[1]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担负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电力电气行业的建设者的重任,必须切实以市场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持续有效地提升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随着电气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滞后

电气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特征,随着电气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日益显著,今天的电气工程已经涵盖了几乎包括所有与电子、光子等有关的工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气工程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各种现代电气工程工作所需的实践经验,成为能够胜任现代电气工程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性应用性人才,但在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对电气工程专业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的理念较为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电气工程行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现代电气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很多毕业生难以更好地胜任有关电气工程的相关工作。

(二)课程体系设置科学性缺失

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所要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重大问题,这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环。[2]当前,我国高校中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依然更多地延续传统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在各个年级依次布局的传统做法,课程体系设置依然以“知识传授”为基本导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契合度不够,未能体现电气工程专业应用性能力培养这一根本要求,同时在各个课程模块之间缺乏横向的内在有机联系,未能很好地服务于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三)教师队伍建设脱节,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有效推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保障。[3]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在电气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依然滞后,尤其是缺乏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这对于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推进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必须加快予以解决。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牵扯面广,必须以系统思维为指导,综合统筹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重构以及应用型师资打造等多个方面综合入手,从点、线、面立体式综合探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创新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加快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首先必须从树立市场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发的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全过程中去,同时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为导向来加强对于现有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4],尤其重点是要将电气工程行业标准、职业标准以及电气工程企业最新案例等融入培养方案乃至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更好地指导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二)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平台建设

针对新修订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定位,学校要努力完善电气工程专业课堂体系的改革与相关的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全面评估现有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之间的吻合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要努力根据电气工程行业需求来构建课程,强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同时要努力与电气工程行业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完善深度的产教融合机制,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完善和推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队伍

为有效推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学校要按照电气工程专业的市场发展需要,努力依据专业特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队伍,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此,高校要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或地方企业技术骨干入校任教,同时建立教师深入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同时要花大力气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充实现有的电气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持续打造电气工程专业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总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面广量大。高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统筹入手,稳步推进,努力推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

参考文献

[1]赵换丽,张亚峰。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xx。3。

[2]栾广宇,李爱传,汪东欣,李琳。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4):45。

[3]王涛,熊建斌。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xx(3):24—25+33。

[4]张忠,李韦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xx(14):36—37。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六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了解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能在医院从事医药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建模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医学信息学等。

(1)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高等数学、离散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基本理论及应用。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软件工程、软件建模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人机交互、系统集成与体系结构、web系统与技术等基本理论及应用。

(4)了解国家关于计算机软件产品的设计、研发、维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软件工程的新理论及相关边缘学科知识,了解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动态。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专业道德和心里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本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有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的专业能力。

(6)具有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熟悉中医药学及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医药信息处理及软件系统开发的工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中药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学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和学科的发展同步。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交中能够有效地用英语交际,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化修养,以适应社会发展之国际化需求。

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专业学科意识、综合分析的素养、求真求实创新精神、不惧困难持之以恒的毅力;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中的八个项目均为学生必修,学生可结合自身需求、兴趣自主选择具体修习内容,至少修满6学分。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十七

:观察近些年的情况可知,计算机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提升,而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计算机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正在逐渐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由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存在,所以在当前时代下,做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将会显得非常重要。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将会引领信息时代的发展。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是当前技术发展速度最快、市场竞争力最佳、应用前景最好的新型技术产业。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其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就目前情况来看,整个社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方面,关于开设移动互联网领域课程的内容非常缺乏,而且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处在一定的探索过程之中。以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后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其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所以加紧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计算机教育的主要问题。

从国内当前的情况观察可知,近些年来,我国对于移动互联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通过有关大数据的分析可知,大约200多万,但是实际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却只有大约70万人。这两者数据明确表明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缺口是非常巨大的。观察当前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策略可知,整个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以及实际的专业设置同市场的需求都存在一定的脱节,计算机专业人才数量较为缺乏的情况不单单是因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其还同社会的培养有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说来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计算机社会化教育培训较少,其不能够为当前移动互联网输送等量的计算机人才。正是因为这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展开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可以为当前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切实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才需求,同时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较多的专业计算机人才,这样必定可以促进计算机专业改革得到顺利的开展,同时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全新活力。除此之外,需要明确的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是当前社会所必然要求的,同时也是整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因此,移动互联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是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意义的。

就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来说,移动互联网是我国当前所开发的一种新型战略产业,其越来越受到各地区的重视,并且始终是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突破口。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使得当前时代下移动互联网的人才数量急速增加。不仅如此,我国电信和联通的共同推动,也不断使得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从目前社会的应用情况看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普及,另一方面,第五代通信技术正处于不断研发的过程之中,这一系列的因素最终使得移动互联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需要明确了解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大量的计算机人才的,如果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那么相应的通信技术的研发速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正是因为之前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还较为缺乏,所以整个通信研发速度还处于有待提升的状态。将我国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同欧美国家的专业人才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察觉出,欧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数量是要比我国的计算机人才多的,正是因为如此,欧美发达国家的移动互联技术也相对较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之所以欧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人才数量与整个社会技术发展相适应,是因为它们拥有一套更加完善的体制,在这个体制的作用下,计算机专业人才数量源源不断,也正是如此为欧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源泉。

(一)移动互联时代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情况分析。

根据有关大数据的分析可知,目前国内移动互联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高涨。但是实际的计算机人才数量比例与需求的岗位却存在着极大差别,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两种情况是目前社会中非常鲜明的对比。国内的移动互联技术始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相应的,这种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必须要对此作出相应的重视才行。当前社会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具有多元化,不能沿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对当前计算机人才的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以此来适应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总之,在移动互联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改革需要使得计算机人才更加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目前我国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看来,整个专业的培养机制较少,不论是高校,还是社会的计算机专业培训机构,所开设的培养机制都存在模式较为单一的情况,不仅如此,所开设的培养机制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问题。所以根据有关人士的分析认为,由于当前整个社会处于移动互联的时代,要想在这个时代使得相应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就必须要紧密联系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移动互联网计算机人才,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如此才能使得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模式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比较于以往的计算机行业,现如今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熟练的应用实践能力,换句话就是,移动互联时代下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一定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得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技术在之前的时代里,已经具备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培养方案,但是时代始终是不断变迁的,任何方案必须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适应所处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变化如此迅速的移动互联时代下。移动互联时代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不仅要体现出具体的培养目标,还要使得这个目标必须要有一系列成熟的教学内容,因为这对于最终的培养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落实到具体的实施过程来说,首先改革工作需要综合考察移动互联时代下相应的变化特点,不断深入了解当前社会下相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当掌握何种知识技能,将这些调查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最终科学合理地确定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要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进行周密的考察,确定出该方案的可行性是怎样的,如果还需要补充,再进行补充,以此最终形成完善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

任何一项改革方案,体系都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计算机专业不同职位的能力要求,根据不同的能力要求,创建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构建体系,整个体系要综合地注意不同能力维度上的提升。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方面,要切实根据社会的实际要求,构建一套完善的培养课程体系。这套体系应当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计算机操作实践手册、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这样才能形成一套重基础、强实践的核心培养体系,并且才能适应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

(三)强化移动互联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其离不开专业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的建设,拥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人才。在移动互联时代下,计算机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应用型人才的诞生。正是因为这样,也就需要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教师不仅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说互联时代下的计算机培训教师,应当具备双重能力。具体的措施是,要建构完善计算机教师培养机制,定期对社会上有资质的计算机培训教师展开考核工作,以这种方式来监督其计算机相应的综合能力素质,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还应当定期为这些教师举行相应的比赛,这样计算机教师就能够极大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果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相应的计算机人才的专业能力必定也会随之提升。

上文主要从意义、现状情况、需求培养情况以及措施等四个方面着手分析,目的就是要表明,在移动互联时代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是势在必行,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信只要有关部门能够充分从思想层次上加以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在之后的落实过程中,自然就会更加顺利高效,如此一来,整个计算机专业人才数量一定会与社会的需求量相持平。

[2]李杰.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xx,(34).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631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