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制定方案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以减少可能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一
1、gsm-r无线通信系统。gsm-r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应用在铁路通信中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2g无线通信的基础设施来实现对列车内的高级语言进行服务。gsm-r无线通信系统,最基础的功能包含好多系统,主要是交换系统和终端的智能网络系统等等。这项技术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但是仍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目前,无线通信的基础设施的进步,从2g网络到3g再到4g,这种改变已经使这项通信系统逐渐落后,这种移动数据的较大变革,使铁路通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通讯的需求。如今铁路的通讯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已经从最基本的信号传递到不断的满足铁路通信系统发展的通信需求进行转变。
2、let系统结构。let这种系统具备很多的功能,除了有nodeb这种功能以外,还有rnc等等很多的功能,其中的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无线介入进行许可控制,但是从整个系统的结构来看,mme这项功能作为sae控制的中心,在整个系统当中,主要负责输入和用户接入等控制命令。但是这项功能和网管的功能是隔离开来的,在整个系统中,只有通过这种模式才能够实现更加全面更加灵活的网络分布。
3、lte技术。这项技术在整体的结构看来,他属于移动通信从3g到4g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这项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可以使其称为3.9g技术。从最基本的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项技术不但采用了mimo还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了ofdm,这样综合起来使得lte技术能够在移动通信的变革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具有新一代移动宽带的意义。但是和传统的通信网络相比,lte这种技术网络结构十分扁平,在这网络的组成方面花费也很小,但是对于网络的灵活性却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通过使用lte技术可以使铁路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增强,而在铁路的无线通信中采用ofdm这种技术则可以使无线通信在高频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对诸多路径的干扰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使,干扰区域变小而且协调性更高。
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
1、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范围。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因此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的比例未来也会越来越大,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存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
2、无线网络的融合性增强。目前由于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同时无线通信网络这方面也存在着变化趋势。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无线网络的融合性,根据目前的网络使用范围来说,要想重新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因此,为了改善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需要把各种目标和各处的网络进行融合,才能够形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覆盖系统。这样就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方便的网络共享。
3、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在如今网络覆盖十分广泛的如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在网络上会进行很多的通信交流以及信息的浏览。因此就会涉及到很多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有关的部门必须,对这些方面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以避免一些违法犯罪人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而无线网络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因此在日常的宣传过程中,需要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不要轻易暴露个人信息,这也是无线通信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到的一个问题。保证好网络的安全性可以加快无线网络的发展。
三、结束语:
铁路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交通之一,这种运输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将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应用到了铁路方面,大大提高了数据通讯的需求,满足了人们的更多愿望。因此,以无线通讯系统的技术代表着新一代的铁路运输系统的出现,使铁路无线通信成为了可能。通过以上的叙述分析,铁路无线通讯技术的特点,以及对于现如今所使用的这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可以不断促进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帅涛.分析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及运行[j].电脑知识与技术,,13(21)。
[2]郝小军.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及运行[j].科技创新与应用,(36)。
[3]崔慧.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及运行[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二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人员。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三、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基本知识。
2.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
3.掌握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4.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5.了解电子产品营销知识。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1.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学会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图和工艺文件。
3.能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
4.能操作、使用、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
5.初步学会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
6.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7.初步具备电子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
(三)技能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初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书)、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初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书)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无线电装接工中级工证书、家电产品维修工中级工证书等,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含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三项;选修课主要是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各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建议课时数在指定的课程范围内选择或另开课程。
(一)文化基础课程(必修)。
1.德育(177学时)。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哲学基础知识(49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语文(22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198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25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13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6.体育与健康(16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7.物理(102学时)。
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学、电学、振动和波、热学和光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一般计算和应用、分析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专业课(必修)。
8.电工基础(109学时)。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了解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能绘制信号的波形图,掌握中级以上装配电工应知理论知识。
9.电工基础实验(47学时)。
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能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能对测量数据进行一般处理,并能绘制实验曲线;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10.电子工程制图(60学时)。
理解电子工程图的投影原理,了解图样表达方式的种类和方法,了解《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国家标准,了解尺寸标注、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11.电子线路(150学时)。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外特性;理解各种基本的模拟与数字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种常用电子线路并能说明电路中每个元器件的作用;能计算简单电子线路的参数;了解通用集成电路(ic)的性能特点,能画出常用ic应用电路;能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及有关资料并合理选用。
12.电子线路实验(75学时)。
能熟练操作各种常用电子仪器;能熟练搭接实验电路并用各种测量仪器对电子线路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与调试,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能绘制各种测试曲线;能分析并排除典型电路故障;能编写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13.机械基础(60学时)。
了解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牌号与用途;了解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机械运动基本原理;了解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的种类、性能;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仪器与工具。
14.传感技术及应用(45学时)。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典型压力、温度、光电传感器的外特性,并能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查表选型;掌握几种常用物理量(如长度、速度、压力、温度、磁场等)的测量方法,会分析典型传感器的应用电路。
15.电子产品结构工艺(60学时)。
理解环境对电子产品的影响和产品可靠性的概念;了解电子设备的三防、散热设计、减振、屏蔽的基本知识;掌握元器件布局、走线的知识;掌握印制线路板设计的步骤、方法;掌握工艺文件编制原则、要求。具有根据电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能力;能对典型电子产品进行结构工艺分析;能调试组装、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整机。
16.电子整机原理(102学时)。
本课程按电子整机产品类型分为三个选修模块。
(1)音响设备。
了解音响设备中常用电路的组成、功能并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音响技术中特殊元器件或部件的用途、构成及工作原理;能识读音响设备的典型整机线路图;能合理选购、搭配及布置音响设备;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来判断故障部位,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
(2)数字视听设备。
掌握典型数字视听设备的组成原理;了解光盘机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特点;了解典型数字视听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能读懂典型数字视听设备的整机线路图;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故障部位,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
(3)彩色电视机。
理解电视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度学基本知识;了解电视信号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参数;了解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电路的功能;理解pald制彩色电视的编码和解码原理;理解彩色电视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彩色电视机主要元器件、电路和整机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了解电视机一般附属电路的功能与工作原理;具备测试彩色电视机元器件、单元电路和整机性能指标的初步能力;能读懂典型彩色电视机的整机线路图;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故障部位,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了解彩色电视机的有关新技术。
17.电子测量仪器(68学时)。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维护。
1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85学时)。
了解单片机技术的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熟悉mcs-51单片机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典型应用实例;能正确操作、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说明常用指令、寻址方式、接口的特点及用途;初步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调试、检测、维修的能力。
19.专业英语(68学时)。
了解科技英语的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和构词法的基本知识;增加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难度的专业英文资料;能用英语书写个人推荐信、专业介绍等简单的应用文;能进行简单的专业英语方面的交流。
(三)集中实践教学项目(必修)。
20.钳工实习(30学时)。
能按初级钳工的规范要求对工件进行锯割、锉削、划线、钻孔、攻丝、套扣、套形、装配;能熟练使用千分尺、卡尺、角尺等常用量具。
21.电子整机装配实习(90学时)。
了解常用元器件和材料的规格、型号及基本特性参数,能正确检测、合理选用常用元器件;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理论;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新技术、新工艺;了解表面安装技术;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仪器仪表及专用装接设备;掌握电子整机的手工焊接、装配、调试、装接检验的基本技能;能识读电子整机生产的技术文件。
22.电工技能训练(30学时)。
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初步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能力;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以及常用低压电器元件和一般设备的型号、规格与功能;了解与电工技能有关的技术规范。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能借助手册查阅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能正确选择使用元器件和材料;能熟练地装接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调试;解决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能对所制作电路的指标和性能进行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
24.电子产品检验实习(30学时)。
了解标准体系的原理;了解电子产品检验的一般概况、检验标准(gb和gb/t)及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典型电子整机产品性能指标检测方案;能正确处理测试数据和填写规范的检验报告。
能理解典型电子整机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能读懂整机电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和装配图;能叙述典型电子整机的一般维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维修流程,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熟练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掌握常用维修工具和仪器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能熟练拆装实习用整机;能注意维修安全,并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注:电子整机维修实习中典型整机的选择应与《电子整机原理》课程所选内容一致。
26.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90学时)。
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能说明单片机编程的一般方法,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用汇编语言编制并调试一般性程序,能用单片机实行对典型应用电路的控制。
27.岗位综合实习(360学时)。
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专项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或产品设计论文。
(四)集中实践教学项目(选修)。
28.收音机装配与维修实习(30学时)。
理解普通收音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能叙述收音机各功能电路的作用,能根据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工艺文件组装并调试收音机,能查找与排除收音机的一般性故障。
29.电话机维修实习(30学时)。
能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能读懂电话机的电原理图、印制电路图和装配图;能叙述电话机的一般维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维修流程,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30.电热与电动器具维修实习(30学时)。
了解电阻式、红外线等电热器件及温控器件的作用与性能,掌握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按操作要求对这些器具进行拆装,能够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进行检测,能正确判断和排除常见故障。
3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习(30学时)。
能叙述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与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与性能,能正确装配计算机软、硬件并进行调试,能对计算机的一般性软、硬件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
(五)选修课程。
32.文学艺术欣赏(30学时)。
本课程可有以下几种选项:
(1)音乐欣赏。
了解简谱与五线谱乐理知识,了解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了解常见歌曲与乐曲的体裁;了解中西常见乐器;能理解音乐语言,领会歌曲内容。
(2)美术鉴赏。
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了解美术的基本特点和种类;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等常识;了解美术作品常见的几种表现方式;能赏析中外名画,能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进行欣赏。
(3)诗词欣赏。
了解诗词的特点及一般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理解各个历史时期名家名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流露的思想感情;了解诗词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各种流派的风格特点;了解诗词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3.会计学基础(30学时)。
了解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会计核算体系的一般内容和具体方法,理解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能编制工业企业主要会计报表。
34.市场营销(45学时)。
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企业的四种主要营销策略。
35.办公自动化(45学时)。
理解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和意义,能建立一套基本办公自动化系统,掌握传真机、复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现代办公设备,排除传真机、复印机的常见故障。
36.英语口语(68学时)。
能听懂比较规范的英语和日常生活用语,能进行一般的会话,能用英语简单描述企业情况和工作环境,介绍产品和工艺,询问或回答商业信息。
37.英语资料阅读(51学时)。
了解科技英语的一般语法知识,能借助字典简明扼要正确翻译电子类科普性英文资料。
38.多媒体技术(68学时)。
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能正确使用常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软件。
39.材料与元件(51学时)。
了解常用的电子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掌握阻容元件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掌握阻容元件的命名、标识;了解电感元件、电接触件的应用;掌握晶体管种类、特点及应用;掌握常见的各类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理解传感器件、显示器件、压电器件、电场、声控器件的原理及应用;能结合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的特点,理解其应用的要点。
40.电机与电气控制(68学时)。
掌握控制用电机及常用低压电器的性能、结构、用途;理解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能用常用仪器仪表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检测,能分析、排除一般的电气控制线路故障。
41.开关电源(51学时)。
理解开关电源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技术特点;了解开关电源技术中功率变换器(dc/dc变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pwm开关变换器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技术指标;了解开关电源最新软切换技术的原理、特点;能叙述开关电源的特点、指标及工作过程;会简单估算主要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及电源功率、效率;能分析比较常用开关电源的性能、特点,会利用常用或专用设备维修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
42.公共关系(51学时)。
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和实施步骤,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共关系的作用;能进行简单公共关系的策划,了解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方法。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三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我校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校原来主要采用传递一一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教学模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
2、现有师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我校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常常是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例如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既教理论,又教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个过程展开。
3、学科本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学内容及教材与教学方法是统一的,方法总是特定教材的方法,教材总是方法化的。我校职业教育课程是以学科为体系。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还是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普遍缺乏对新教学法的适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新教学法需要应付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这确实是一件相当吃力的工作。
1、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模式制定,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性环节。其中实践性环节实行理实一体化家学,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区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
2、例如《维修电工技术训练》每天六节课,四周为一个阶段完成一个教学模块,并组织参加工具维修电工中级工技能鉴定,下一个阶段再进行四周的《无线电调试工实训》教学模块或四周的《电工实训》及两周的《电子cad实训》教学模块。同一模块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一位教师主讲,同时实践教学还根据课程的需要安排一至两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辅助实践教学。
3、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买来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这种教学方法,将利用暑期组织电子信息部部分专业老师编写教学计划中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校本教材初步准备编写六本《通用电工电子仪表应用实训》《电工技能实训》《电子技能实训》《家用电器综合实训》《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钳工技术训练》。
4、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不仅不是理论知识丰富,还要实践技能过硬。为了切实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除了暑假送老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外,将组织老师进行技能训练并集体考取技能等级证书。
5、理实一体化教学最重要的支撑就是实训设备,我们将在本学年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添置一部分实训设备,改造实训环境,设立讲学岛。
电子信息部。
2009.6。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四
1、资源、资源、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2、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或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的存在。
3、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确调查中,通过遥感图像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等数据,为农业等部门提供服务。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五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国家级示范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河南省骨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适应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可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中技能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基础与技能、电冰箱空调原理与维修、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终端生产、智能家电生产、集成电路制造、仪器仪表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等各类电子产品生产企业。
也可参加对口升学,升学品牌学校: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机电高专、新乡技术学院等。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国家示范校重点支持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生产、服务单位,培养能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运行工作,或从事机电设备操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aotucad、数车加工、数铣加工、plc、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等。
就业方向:
进行普通机电设备、自动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相关的工。
也可参加对口升学,升学品牌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机电高专、新乡技术学院等。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重点发展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汽车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实践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改装、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技术管理、汽车营销等,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程主要有:《汽车维修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构造、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企业或个体从事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钣金与涂装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警示语: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
汽修学校专业介绍。
要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维修人员。
培养目标:
理论和技能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交际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等工作。
技能考证:
电控操技术证书、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证等。
主要专业课程:
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电控发动机与维修、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等。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六
(初稿)。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子电器行业企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推动我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方向,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构建理实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适应我省实际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坚持“教、学、做”合一,开发“理实一体”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教材;开发本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全省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在全省形成示范效应。
坚持以育人为本,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坚持产业发展与学生需求兼-1-。
顾、高质量就业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继续学习打基础。坚持从职业分析出发,突出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要求。坚持“教、学、做”合一,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坚持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依托行业、企业、政府部门整合学习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发展和提高发展;反映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
课程改革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
一、成立课改革工作委员会(2012年2月25日之前)。
主任委员: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董国军。
副主任委员:成都市高级技工学校欧环。
重庆海尔集团。
成员:(按英文字母排序)。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刘新艳。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巫友富。
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彭永福。
达县职业高级中学崔庆文。
绵阳永利电力学校李俊基。
泸州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杨建。
双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刘贤切。
四川机电技术学校董维。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黄强。
南溪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陈忠明。
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康红。
新都职业技术学校黄德开。
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张正武。
重庆格力电器。
达运精密工业(成都)有限公司。
杭州纽创电有限公司。
深圳市振帮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中江生产基地)。
tcl王牌电器(成都)有限公司。
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二、组织开展企业调查(2012.2.8—2012.2.20)。
开展行业、企业、高校对人才需要、职业岗位需求、典型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标准、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广泛调研。
三、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2012.2.20—2012.3.10)。
通过调研形成分析报告和调研报告,确立本专业培养目标。
四、制定本专业课程体系(2012.3.10—2012.4.10)。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对人才、岗位的要求和终身学生的要求,按基础模块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组织成员学校制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五、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形成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
(2012.4.10—2012.5.10)。
组织各成员学校根据课程体系研究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科大纲、专业设备标准、顶岗实习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双证制制度、学分制度等,形成我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六、开发核心教材(2012.5—2012.11)。
组织成员学校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如《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材(如《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小家电维修技术》、《电视机组装与调试》、《制冷设备组装与调试》等)。
七、数字资源建设(2012.9—2013.3)。
1、学科课件制作;(2012.9—2012.12)。
2、学科题库建设。(2013.1—2013.6)。
八、课程实施阶段(2012.6—2013.6)。
依据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展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
九、教师教学能力培训(2012.6—2012.9,2013.6—2013.9)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团队培训、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手段的教师、培训及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十、教师企业培训(2012.6—2012.9,2013.6—2013.9)。
组织开展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能力培训,使教师熟悉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
十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012.9—2013.9)。
引企入校,在校建厂,安排学生到联办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工程师、技师到校上课等,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十二、健全教学评价制度(2013.3—2013.12)。
建立评价体系,制定学生评价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
十三、精品课程上报评审(2013.12)。
推荐本专业开发的精品课程参加上级评审。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七
在这个寒冷而又温湿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制定了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生物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八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的调度电话: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的调度电话主要由调度台、调度分机以及数据通讯连接等部分组成,其中对于列车的调度主要利用的是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操作来来实现对于列车各沿线车站值班员进行群呼、组呼等的呼叫并进行相应的通话,对于货运列车则利用专用的系统来实现对于货运列车运行沿线的各车站进行通信,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所采用的数字共线方式能够将各区段内的与列车调度相关的各部门连接在一起并进行相应的通信,此外,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还将各区段原先的列调回线并入到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作为备用方案。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对于区段内的区间通信可以通过拨号呼叫的方式与区段内的每一个站台、调度台等进行呼叫连接,通过设置在各区段内的上、下行电话回线来完成区间内的通信,此外,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还能够将区间的抢险电话接入到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从而完成全区段区间内的通信。
站场通信是铁路通信中的重要的一环,其通过铁路中的调度电话、专用电话等进行联系,对于站场通信主要依靠的是放置在站内的分系统来加以实现的。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铁路沿线中的各区间的通信,依靠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所具有的区间转机功能采用电话拨号的方式来与铁路列车运行沿线各值班室中的通话联系,同时也可以依靠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来对铁路各分站点、列车值班员等进行呼叫通话,其中电话通信回线接入到列车车站的上行和下行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接口中,通过利用铁路通信系统中主系统所具有的交换功能完成对于区段内每一区间内的通信连接与列车的调度。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应用于铁路列车调度中时,其主要实现的是对于系统内的行车、客运以及货运的调度,并且在铁路沿线中的各调度台中设置与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进行直接连接的调度分机以实现对于铁路列车的合理调度。
在各区段的调度台中都设置有相应的单个呼叫、全组呼叫、状态显示等的功能,此外,对于呼叫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可以通过分组处理或双通道处理等的.方式来予以解决,同时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对于呼叫还具备自动或是选择性应答的功能,从而实现与区段内各站点的直接通信以完成形成完备的通信调度网络,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取代了原先列车调度所使用的车站电话集中机构建起了对于列车运行完备的调度网络,以便对铁路列车进行更为合理的调度。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还具有良好的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功能,通过设置网管来对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维管,以确保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使得对铁路调度系统中的各支线及枢纽场站的数字化改造的需求日益紧迫,必将推动对于铁路系统中的各支线及枢纽场站的数字化改造。
但是现今在铁路列车调度系统中仍然有大量的模拟机在役,如对全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成本巨大,因此需要选择一种简便、实惠的数字化改造方案来做好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调度中的应用。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中应当做好铁路干线中的各数字调度设备的更新,将原先铁路沿线中所使用的调度设备更新改造为fas型数字调度系统,并积极与铁路中的lte无线通信网络相连接,提升铁路通信系统的通信能力与列车调度能力。
做好软交换技术在数字调度通信中的应用,软交换技术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中的技术核心,通过运用统一开放的平台能够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的多种数据的信息传输,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数字调度通信将为铁路调度通信从原先的语音调度向多媒体调度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调度系统正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变,现今在各铁路线路的改造中由于资金、技术等改造条件的不同使得铁路调度系统的改进有所差异,现今对于铁路高铁客运线中主要使用的是fas型数调系统,而对于普通铁路干线中的数字化改进中主要采用的是普通的数调系统,并在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配合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
文章在分析数字调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九
施全方位教学改革,以进一步提高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
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实施现状。
造业的龙头地带,对高素质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当旺盛。
工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企业中的比例一般超过70%。
根据近几年技术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分析,要求中等职校毕业生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个主要方面。
务、创新就业模式来拓展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内涵和空间。
到充实专业、苦练内功、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通过课程改革更好地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的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为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富民强省”
和“两个率先”服务。
就业导向、职教富民的宗旨。
基于以上课改目标,本轮课程改革应主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的总体要求,研究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
学习,建立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式多样的评价方式,真实反映学生智能类型和水平,并鼓励和促进其发展。
学习者自主选择课程的管理等制度。
高教师的课程素养以及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创设有利于课程实施的学习环境。
6、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不断创新的有效机制。
系列学习模块,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企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尽量缩短教学与职业岗位之间的情境反差。
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施,必将带来原有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研体制等多方面管理的配套改革。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建立起项目课程开发制度、完善学分制、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制度、教师业绩评价和教师发展制度、课堂管理制度、实验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制度、教学计划开发和管理制度等。
切结合。
究过程的控制,加强课改成果的实验论证和完善,保证研究成果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研究重点转向课程改革实验方面来,不断加强校本研究。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展情况。
机制,经费运作方式应起到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并不断取得新成效的作用。
主旨,有意识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内外及国外相关培训、交流活动;提高一线教师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强调校本研究的基础性、主干性地位,强化教研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校本研究。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
1、21世纪,遥感技术不仅将为社会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的认识。
2、是搞洪救灾与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遥感技术所具有的和的特征,给水文预报,洪水分析等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一
铁路通信作为铁路运行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铁路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通信技术也有着重大的突破,通过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做好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得铁路通信系统更为简化,从而有效的提高铁路对于通信服务的质量。
做好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铁路运行能力,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特点。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是一种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将铁路沿线中的各个站点和单位的通信业务通过已有的数字通道的形式实现对于各种功能的综合所形成的集成化的铁路通信系统。
数字调度系统在继承并实现原有调度系统所有功能的同时,也对原先所使用的各种模拟调度功能进行了良好的简化,从而使得铁路通信系统的结构更为合理、简洁,并使得与铁路沿线中的各个小站点的通信也更为通畅。
相较于传统的铁路调度系统,数字调度系统具有以下的一些优势:(1)信号传输质量高,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使用数字通道来进行信号的传输,相较于普通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保真效果好、噪音小,通话质量有保障。
(2)安全可靠性高,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大量使用的集成电路并采用分散式的控制方式,并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采用热备份件作为系统的核心件确保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工作中如发生故障则备份可以投入运行以使得系统能够尽快恢复工作,通过这种自愈环的方式确保铁路通信系统不会造成中断从而使得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能够良好的进行工作。
(3)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兼容性强,接口丰富能够良好的满足现今铁路通信系统中对于组网的要求,从而为后续铁路通信网络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组网上根据组网特点可以将其分为链状、星状、树状以及其他综合型等,根据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应用范围的不同及铁路系统管理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需要在数字调度系统中采用链状的组网方式。
此外,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通信系统是其主要的系统,调度系统则为其分系统,铁路数字调度系统通过接入到铁路通信系统中用以完成对于铁路列车实时运行信息的监控并具备使铁路值班人员能够与调度人员完成通话的相关功能。
通过将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应用于铁路通信中能够极大的提升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从而有效的降低铁路运行中的安全风险,此外,通过使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可以使得铁路列车的管理与调度更为方便,铁路通信系统也更为完善,使得铁路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此外,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所具有的大量的接口也使得其能够完成多样化的业务且拓展性大为提高,使得铁路能够更为安全、高效的运行。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二
课题。
秋天。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时间。
30分钟。
授课。
教师。
田甜。
单位。
黑龙江中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4][5][6][7][8][9][10]。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三
世纪之交的通信技术是先进的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它将向着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个人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通信要彻底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出行的旅客也需要在列车上享受如同在办公室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比如同其它人进行语音、数据、传真、图像等信息交流,还要接入国际互联网。另外,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迸,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要求建立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随着我国电信业垄断格局的打破,拥有仅次于中国电信的庞大铁路通信网络的铁道部,可以利用现有的专用网络设施积极参与竞争,向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电信业务。
要想使上述构想成为现实,就必须打破常规的铁路通信网的接入方式,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铁路接入网技术的现状。
由于铁路列车具有高速运动的特点,因而无线(移动通信)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固定位置的车站(场)、单位以及各种固定设施之间的通信方式,首选方案仍是采用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进行组建,同时应考虑采用atm交换以及网络ip通信等先进技术来构成通信主干网及光纤用户接入网。比如采用“双纤单向环”接入方式,其不仅具有高速、安全、传输质量高、价格合理等光纤通信特有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路由迂回、设备备用等特点,从而具备自愈合功能,并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另外,采用远端用户单元(rsu)和数字环路载波(dlc)设备,组网更灵活、方便。组网的过程中要把投资与效益综合统筹来考虑,使系统不仅满足现在乃至几年内铁路通信的需求,而且还能够为出行的旅客及地面用户提供先进的电信业务,并且还需具备便于扩容的功能。
按照通信网被分为主干网,局域网和接入网等三部分的构思来看,铁路通信网也可以通过上述划分方法进行。就铁路的通信网来看,接入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包括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部分。铁路有线接入网的情况与电信的接入通信网相似,铁道部将在未来的1~2年内建成可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铁路互联网,它是由铁路部门依托于基础铁路电信网,组织建设的可以支持众多信息服务的、具有多媒体通信能力的全国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铁道部将有可能成为我国第六个面向大众的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单位,为铁路通信走向市场做准备。关于有线接入这里不再叙述,下面主要讨论铁路的无线接入网,为此首先回顾一下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1.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由模拟到数字,由频分多址到频分+时分多址,再到码分多址(cdma)的发展过程,并即将向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大体可分为二代,第一代是以模拟技术为主,频分多址,工作在400~800mhz频段。由于模拟系统存在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设备复杂、抗干扰性能差、保密性不强、价位高、业务面窄等固有缺点,不能满足通信市场急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诞生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化、时分多址方式等全数字化技术,克服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缺点,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的移动通信数模兼容,以数字系统为主。随着用户对信息接入量的需求呈指数的增长,电信工作者们着手建立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2][3]。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四
遥感技术并不神秘,从字面上说就是从远处感觉事物。广义地讲,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地收集关于某一定对象的某种或某些特定的信息,从而了解这个对象的性质。一般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观测,并以电磁传播与接收技术,以收取目标的讯息并加以进行分析的技术。
简单理解,就像是在飞机或人造卫星上,安装一台功能强大的照相机,通过图像分析获取想要得到的数据。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进行市容规划的时候,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情况,如果采用地面测量,工程量将会是非常巨大的,而使用遥感技术,通过空中拍摄取得规划区域的图像信息后,只需要分析这些图片就能够得到这一区域的土地资源信息——绿色的是植被,规则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建筑物,深色的是河流„„一目了然,快捷准确。
很早以前,人们就希望从空中来观察地球,当时人们使用的是普通的照相机,后来发展成为专门的航空照相机。航空摄影的技术在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基于这种照片的识别技术也得到了提高。随着飞行器技术的提高,尤其是火箭和卫星的出现,遥感技术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现在,遥感技术也日新月异,成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技术。
遥感学什么?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该专业的全称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属于工学中的测绘类。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测绘科学与技术类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类。
各院校根据培养特色不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异。如北京建筑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课程包括: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摄影测量基础、数字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原理与方法、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应用、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城市遥感。该校遥感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是,掌握遥感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兼具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遥感专业人才。
遥感人才好像“破译员”
这里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遥感的主要作用就是“拍照”:从空中拍下照片进而获取有效信息。实际上,遥感绝非“拍照”这么简单,遥感技术的真正作用是将信息从“照片”中提取出来并得以应用。
北京建筑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庞蕾老师说,遥感中收集到的信息,就是物体发射或者被它反射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包括近紫外、红外线、可见光、微波等。遥感技术就是收集这些数据,再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对象信息的技术。虽然目前遥感信息获取系统已经较为完善,但由于地球大气、陆地和水体非常复杂,不同物质反射电磁波的特性各不相同,遥感图像出现误差的情况难免会发生。遥感技术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今年马航失联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世界多国调集了几十颗卫星搜救马航失联客机,依然无功而返。
如果说遥感技术是密码,那么,遥感专业人员就是解读这些密码的破译员。遥感专业人才就是要学会获取对象信息,并把它们解读出来。
一位从事遥感专业教学多年的老师介绍,无论你的专业方向偏重哪方面,学习遥感专业必须学好英语,还得学会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才能更好的提升专业水平。
二、专业与就业。
目前运用在哪些领域。
卫星遥感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它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成就。随着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究竟能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
1、观测pm2.5。就拿目前最受关注的雾霾治理工作来说,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对70多个城市开展了pm2.5的监测,同时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从空中监测灰霾的影响范围。
2、用于防灾减灾。遥感卫星可以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如地震、火山活动、土砂灾害等。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国家共调集国内外18颗遥感卫星,对地震灾区紧急成像,获取鲁甸地震区域卫星影像数据近百景,为抗震救灾发挥了巨大作用。
3、资源普查。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普查地球资源,例如水、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藏储量。今年8月,我国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号送入太空。它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4、天气预测、掌握海面温度、海洋资讯。如果没有气象卫星,我们无法全面监测大气成分,无法做好气象预报预测;如果没有海洋卫星,我们很难解决赤潮等问题;如果没有陆地遥感卫星,我们不能有效地监测森林、沙漠等的变化情况。
5、考古研究。遥感技术在我国的考古工作中运用越来越多。在新疆的北庭古城、高昌古城,陕西的汉长安城,河南的汉魏洛阳故城、安阳殷墟等很多古代遗址的考古工作中,遥感技术获得的影像资料,为学者们发现遗迹现象、摸清遗址范围和内涵、了解遗址过去和当下的保存状况等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帮助。
6、农作物生产预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掌握全球耕地分布,监测大宗作物的长势与估产。遥感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统计数据的获取途径发生重大变化,有了遥感技术,一个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7.军事。遥感在军事科学上的应用是显然的,因为可以远距离地观察目标,而且可以获得相对宏观的分析数据。在军事上,遥感可以对目标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状况的监视。监视对方军事部署和大规模的军事移动。在具体的作战中,遥感可以帮助分析局部的地形、资源状况,从而帮助己方进行战术行动的方案判断。
毕业生少就业率高。
人们越来越需要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地球,了解它的资源,了解他的变化,以便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活动。可以说,遥感技术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地球的“眼睛”。
在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包括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规划、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意义,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并不多,毕业生规模仅为800-900人。但从连续三年的就业形势来看,该专业的就业率区间从2011年的85%升高到2013年的95%,就业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国土资源与开发、环境、交通工程、海洋、国防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与行政管理及生产部门,从事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三、报考指南。
各校遥感专业掠影。
目前全国开设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共有20余所,包括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等。其专业方向也多集中于学校自身特色方向,包括矿业、交通、农业、海洋、气象以及土地利用等领域。
在我国开设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中,武汉大学是办学历史较早,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被业界誉为中国测绘遥感领域人才培养的摇篮。目前,该校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设有“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国情监测”2个本科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拥有遥感信息工程、摄影测量、地理信息工程等三个专业方向。
2013年以前北京地区仅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设有该专业,前者的遥感专业偏重于仪器类航空航天遥感,而后者则侧重于环境遥感。2014年北京建筑大学也开设了遥感专业,其专业特色建立在建筑测绘、城市遥感等基础上。
报考应当注意什么?
由于学习遥感专业,要运用很多专业软件,并且要进行很多编程实习。所以,不喜欢电脑,对编程完全没兴趣的同学,选报时一定要慎重。当然,没有编程基础,也完全不用担心,经过几年的学习你也许会成为一个电脑高手。遥感专业和其他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比不算太高。当然,各校的情况不同,生源和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不排除遥感专业抬高分数线的可能。学生在选择报考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情况综合考虑。另外,色弱、色盲的同学要认真阅读所选院校的招生章程,谨慎选择。
推荐专业源自高校学生实名推荐数据。当前累计投票数量超过200万人次。通过实名注册的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根据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投票,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下图仅展示了部分高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推荐情况,星号为推荐指数。可查看更多专业推荐数据。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五
成员:xx。
三、活动对象及内容。
1.活动对象:全校50岁以下的教师。
2.活动内容:
结合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及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组织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五个一”活动:
一是全体教师每人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论文。每位教师能够充分吸收和应用优质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探讨教学应用研究,撰写应用心得和模式应用论文(如: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报告、教学反思等)。该活动内容可以以博文的形式发表在xxxx教师新浪博客圈里。
二是全体教师每人每周设计一篇规范的'教学方案。要求根据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至少写出一篇教学设计。
三是全体教师每人每周做一个精品课件。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结合本学科教学,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制作一件具有原创性的精品课件,网页、ppt、flash等形式均可。
四是全体教师每人每周上一节优质整合课。要求每一名教师能通过农村远程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利用优质资源(含光盘),至少上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优质整合课,学校将组织教师观摩、研讨,总结经验教训,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该项活动因受学校教学条件所限,不是每位教师每周都有机会在多媒体厅上课,学校将对每个教研组在多媒体厅上研讨公开课的时间作出安排(见附表一)。
五是每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展一次德育活动。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将德育寓于学科教学中,通过远程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利用优质资源(含光盘),开展一次德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卫生防疫知识教育和主题班会等。该项活动将与每周的班队会课结合。
四、活动安排。
1.组织动员(20xx年2-3月):学校召开动员会,部署安排活动,向教师宣讲实施方案,做好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2.培训实践(20xx年3月15日——6月20日):培训学校骨干队伍;学校根据教师实际情况,有目的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并于5月中旬进行考试验收效果;学校启动“五个一”活动,50岁以下每位教师按学校要求,每周按时完成“五个一”活动的任务,并及时上传到xx现代教育技术网“五个一”活动专栏。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和信息处具体负责活动的检查与落实,确保活动有实效。形成由教务处、教研室和信息处负责,教研组或年级组具体抓,教师人人参与的分层管理、各司其职、逐级落实的组织管理机制,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将组织“五个一”活动领导小组的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过程指导和督查,将广大教师对此方案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或随机抽查,将实施的情况作总结、分析,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3.成果集结(20xx年6-7月):活动过程中,教师每周应及时将各类成果上传至xx现代教育技术网“五个一”活动专栏,并作为学校考核开展活动的依据(注:电教优质课、德育作品:市直学校每学期各选送二节,要求学校拍摄制作光盘上报)。20xx年6月初学校对上学期的各类成果进行评选,建立学校资源库,并从中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各类成果征集活动(20xx年7月10日)。
4.交流反思(20xx年9月):举办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总结反思前半年工作,部署后半年工作。
5.实践提高(20xx年9月——12月):在总结前半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应用活动。选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参加xx市举办的首届全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综合应用大赛。
6.总结表彰(20xx年12月):组织开展后半年成果评选和推荐,上报活动总结及优秀成果。我校学期末将组织对各类成果进行汇总,给在“五个一”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研组授予优秀教研组,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表彰授牌,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7.拓展延伸:在开展“五个一”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建立长效机制,使“五个一”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六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信息获取、空间数据处理、影像解译与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影像上提取空间信息、识别影像目标属性并进行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能在城市、农业、水利、交通、军事、地质、环境、海洋等领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等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测量学基础,航空与航天摄影,摄影测量学基础,数字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近景摄影测量,遥感图像解译,微波遥感,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视觉。学生毕业后,可在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冶金、电力、石油、医学、机械、矿山、煤炭、国防、军工、城建、环保、文物保护、航空摄影、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应用等行业和部门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生产、设计、规划和管理及有关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七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观念决定行动,思路造就出路,市教育局提出了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五个一”活动,我校根据文件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实施,现制定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五个一”活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校园网络平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育教学经验为重点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和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把增长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三个转变(转变学习行为、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三个提高(提高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和应用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领导。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八
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收视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音频质量高,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
2、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不易受处界的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
3、传输效率高。利用有线电视网中的模拟频道可以传送8—10套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
4、兼容现有模拟电视机。通过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机顶盒即可收视数字电视节目。
5、提供全新的业务。借助双向网络,数字电视不但可以实现用户自点播节目、自由选取网上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增值业务。
数字电视的基本原理。
将电视的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其数据量是很大的,非常不利于传输,因此数据压缩技术成为关键。实现数据压缩技术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信源编码过程中进行压缩,ieee的mpeg专家组已发展制订了iso/iec13818(mpeg-2)国际标准,mpeg-2采用不同的层和级组合即可满足从家庭质量到广播级质量以及将要播出的高清晰度电视质量不同的要求,其应用面很广,它支持标准分辨率16:9宽屏及高清晰度电视等多种格式,从进入家庭的dvd到卫星电视、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都采用了这一标准。二是改进信道编码,发展新的数字调制技术,提高单位频宽数据传送速率。如,在欧洲dvb数字电视系统中,数字卫星电视系统(dvb-s)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opsk);数字有线电视系统(dvb-c)采用正交调幅调制(qam);数字地面开路电视系统就(dvb-t)采用更为复杂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调制(cofdm)。
数字电视的用途。
在数字电视中,采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增加了交互能力,赋予了电视许多全新的功能,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各种网络服务,包括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新业务,使电视机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家电。数字电视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就是视频点播(vod)。vod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收视方式,它不像传统电视那样,用户只能被动地收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它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选择权,更强的交互能力,传用户之所需,看用户之所点,有效地提高了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针对性。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就是朝着点播模式的方向发展。数字电视还提供了其它服务,包括数据传送、图文广播、上网服务等。用户能够使用电视现实股票交易、信息查询、网上冲浪等,使电视被赋予了新的用途,扩展了电视的功能,把电视从封闭的窗户变成了交流的窗口。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十九
快视图:[查看大图]。
卫星:landsat7。
条带号:130行编号:42。
行象元数:1000列象元数:1100。
传感器:etm+。
接收站标识:pfs。
数据获取日期:20110209白天/夜晚:day
左上云量:0。
右上云量:0。
左下云量:0。
右下云量:0。
太阳方位角:143.00465393。
太阳高度角:40.90883636。
中心纬度:25.98835中心经度:101.92129。
左上点纬度:26.92758左上点经度:101.17262。
右上点纬度:26.65255右上点经度:103.06684。
左下点纬度:25.31472左下点经度:100.78824。
右下点纬度:25.04337右下点经度:102.65691。
下载[文件大小:239.02mb]。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二十
世纪之交的通信技术是先进的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它将向着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个人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通信要彻底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出行的旅客也需要在列车上享受如同在办公室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比如同其它人进行语音、数据、传真、图像等信息交流,还要接入国际互联网。另外,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迸,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要求建立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随着我国电信业垄断格局的打破,拥有仅次于中国电信的庞大铁路通信网络的铁道部,可以利用现有的专用网络设施积极参与竞争,向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电信业务。
要想使上述构想成为现实,就必须打破常规的铁路通信网的接入方式,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铁路接入网技术的现状。
由于铁路列车具有高速运动的特点,因而无线(移动通信)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固定位置的车站(场)、单位以及各种固定设施之间的通信方式,首选方案仍是采用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进行组建,同时应考虑采用atm交换以及网络ip通信等先进技术来构成通信主干网及光纤用户接入网。比如采用“双纤单向环”接入方式,其不仅具有高速、安全、传输质量高、价格合理等光纤通信特有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路由迂回、设备备用等特点,从而具备自愈合功能,并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另外,采用远端用户单元(rsu)和数字环路载波(dlc)设备,组网更灵活、方便。组网的过程中要把投资与效益综合统筹来考虑,使系统不仅满足现在乃至几年内铁路通信的需求,而且还能够为出行的旅客及地面用户提供先进的电信业务,并且还需具备便于扩容的功能。
按照通信网被分为主干网,局域网和接入网等三部分的构思来看,铁路通信网也可以通过上述划分方法进行。就铁路的通信网来看,接入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包括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部分。铁路有线接入网的情况与电信的接入通信网相似,铁道部将在未来的1~2年内建成可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铁路互联网,它是由铁路部门依托于基础铁路电信网,组织建设的可以支持众多信息服务的、具有多媒体通信能力的全国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铁道部将有可能成为我国第六个面向大众的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单位,为铁路通信走向市场做准备。关于有线接入这里不再叙述,下面主要讨论铁路的无线接入网,为此首先回顾一下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1.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由模拟到数字,由频分多址到频分+时分多址,再到码分多址(cdma)的发展过程,并即将向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大体可分为二代,第一代是以模拟技术为主,频分多址,工作在400~800mhz频段。由于模拟系统存在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设备复杂、抗干扰性能差、保密性不强、价位高、业务面窄等固有缺点,不能满足通信市场急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诞生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化、时分多址方式等全数字化技术,克服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缺点,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的移动通信数模兼容,以数字系统为主。随着用户对信息接入量的需求呈指数的增长,电信工作者们着手建立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全球化、智能化、个人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工作在mhz波段,采用宽带的cdma技术,涵盖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包括海陆空三维服务面,集成话音、数据、视像、isdn和多媒体多种业务。这一系统以多种空中接口和接入方式,可向高速和慢速移动用户提供服务。
2.铁路无线接入网现状。
铁路通信网是为旅客和铁路公务、应急抢险、行车维修等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以提高服务等级和运输效率。保证列车的安全,达到高效运营而建立的,它是一种集列车公务通信和区间移动作业通信为一体的列车移动通信系统。但是铁路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该系统与公用移动通信网和区域性的专业移动通信网的差别,它是一种属于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链状网。
铁路通信的无线接入部分目前仅有的是400mhz的无线列调系统,它完成车站值班员与进入其管辖区段的列车车长以及列车司机之间的通话联系。当列车即将进站或即将出站时,这些通话才进行,否则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则在列车运行于区间时,通话一般不进行,这主要是从节约频率资源,减少同频干扰的角度出发的。但是,随着铁路现代化改造进程的迅速推进,从前单一的无线列调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铁路无线通信的需要,这样就迫切需要建设一套适合于铁路现代化运营指挥需要的先进的无线通信系统。这一系统应该采用小区制,并完成大三角功能。也就是说,系统必须可以实现调度中心与车站值班员之间、车站值班员与列车司机之间、列车司机与调度中心之间的通话功能,必须可以实现线路管理区间的公务移动通信功能,同时还必须能够实现调度中心与列车司机室之间实时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基于这一想法,构成铁路无线通信接入网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方式的集群通信方式、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式、cdma移动通信方式。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通信与微处理机技术、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集交换、控制、通信于一体,通过无线拨号的方式把一组信道自动最优地动态分配给系统内部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资源和频率资源,降低系统内呼损,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它具有群呼、组呼、强插、强拆等功能,特别适合于调度指挥以及应急、抢险等场合,并较好地解决了通信频率合理分配的问题,因而倍受专业运营管理部门的青睐,被确定为现行铁路移动通信方式的首选类型。但是这一系统还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包括采用动态的频率分配,没有考虑与周围公用网的有效融合问题,没有先进的路由合理选择功能,并且在建立通路和自动过网时存在信息丢失现象,保密性不强,容易受干扰等,这些缺点对于话音通信的影响不大,但是会对列车与调度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双向数据通信造成较大的误码,因而对于要求较高数据通信误码率的场合并不适合。
即将动工的秦沈客运专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400mhz的无线列调系统和800mhz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考虑到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在越区切换过程中会存在信息的损伤,因此将数据通信部分交由无线列调系统来完成,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仅进行区间通信(如大三角功能的话音通信,公务通信以及应急抢险通信等),并留有调度电话进入的余地和接入公用通信网的功能。这一系统也是我国铁路以集群通信的方式为无线接入系统的第一例,是我国铁路通信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二、铁路无线接入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应高速列车通信的需求,而且要以铁道部的全程全网的优势全力发展电信增值服务及经营与中国电信业务范围一样的电信业务,参与同中国电信的竞争,使旅客和网络覆盖区的广大用户方便地享受信息的服务。比如随时随地的提供铁路客货运输资讯信息、订购火车票等服务,在列车就能享受语音、传真、数据、视频、移动通信及internet等服务。不过,铁路现有的通信网络设施庞大而落后,这是目前该网络发展的最大障碍。
80年代开发应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信道利用率高、组网灵活等优点,能够确保旅客通话的高质量和优先等级,可供列车公务人员进行业务通信,也可利用调度功能组成临时的应急通信和收容沿线的移动作业通信,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的铁路通信的需要,秦沈客运专线就是采用这一系统来实现铁路移动通信的功能。但从更高的通信目标来说,比如为了实现列车的实时定位、追踪,让列车上和列车下的公务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整个路况信息,实现列车运行、调度等自动控制,能够为广大旅客提供除语音服务外,还能提供传真、数据、视频、移动通信及internet等服务,还有向铁路沿线的居民提供电信业务,随着这些业务的出现,原有的通信系统就不能满足要求,应该应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对铁路通信网进行改造,建立新的、必要的移动通信系统,比如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是第三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当然,建造铁路通信网,应根据铁路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线和无线接入系统。
考虑到未来铁路发展对通信的需求,认为在通信系统寿命期内,运输会出现明显的增加,作为用户联络手段的通信系统,在规划其指标构成时,必须计算一定的弹性需求。此外还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容量扩充性问题,选择便于扩容的通信方式。从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出发,还必须与别的系统(如微波/租用线路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此提供必要的备份。
在欧洲,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决策,最初确定的是两种系统,一个是gsm,另一个是tetra(泛欧集群无线通信)。后来由于gsm的`技术日趋成熟,使用范围迅速扩大,造价逐渐下降,并且又由于在用户迅速扩展的情况下,集群移动通信解决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鉴于此,欧洲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最后定位于gsm的方式,并将铁路移动通信所具有的特色(群呼、组呼、优先级别、强插、强拆等功能)加进去,构成gsmr(用于铁路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
铁路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着与公用网相融合的方向,并达到与公用网的统一。从而使得用户无比是在运行中的列车上,还是在铁路网的覆盖区域均能够通过铁路通信网进行如同办公室一样方便的信息交流,如进行电话联络,宽带的数据通信和图像传输,接入internet等。而要满足这一要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远远不够,gsm(r)和现行的cdma技术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惟有第三代的cdma技术才可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因此,铁路通信网的无线接入部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是朝着第三代cdma的方向。当然,并不是说第三代的cdma技术就可以直接用来完成未来的铁路无线接入系统的功能,如同gsmr一样,必须将铁路通信所必备的功能(如群呼、组呼、优先级别、强插、强拆等功能)融入这一技术之中,形成具有铁路通信特有要求的公用无线通信接入网。
另外,考虑到铁路已经延伸到很多较为偏僻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公用通信网尚未建立起来。利用已经建立好的铁路通信网,并将其经过适当的扩容改造,比如建立单基站无线接入系统,增加移动交换功能,广泛发展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从而取得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铁路通信网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有力工具。本文讨论了无线接入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铁路通信网应该顺应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潮流和市场的需要,在保证铁路通信要求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接入方式,特别是无线接入方式,逐步达到同公用网的统一,从而参与同其它电信部门的竞争,为出行的旅客以及网络覆盖区域的用户提供高质量、方便、快捷的电信服务。
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篇二十一
(xxxx大学理学院光信-2班xx2xxxxx)。
摘要:红外在通信领域中有具有许多优点他的抗干扰能力,和无线传输功能用途十分广泛。将来在通信方面会有大的作为。随着机器的高度自动化,它在无人驾驶方面会有大的用途。
关键字:红外通信,红外应用,无人驾驶。
1、红外辐射的特点。
红外辐射既有与可见光相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又具有粒子性。此外,红外辐射还有一些与可见光不一样的独特性:
(1)人的眼睛对红外辐射不敏感,所以必须用对红外辐射敏感的红外探测器才能探测到;
(3)红外辐射的热效应比可见光要强的多;
(4)红外辐射更易被物质所吸收,但对于薄雾来讲长波红外辐射更。
容易通过。[2]。
2、红外无线传输的优点。
一个比较完整的红外系统通常包括光学系统、调制盘(或扫描器)、红外探测器、电子线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目标是红外系统所探测的对象,目标的辐射在传输过程中将受到大气中某些气体分子的选择性吸收以及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散射而衰减。透过大气的目标辐射被光学系统接收,并聚焦到红外探测器平面上。调制盘将连续光调制成交变电流并进行空间滤波,而扫描器输出的信号经过电子线路完成放大处理。显示记录装置将经过处理的信号进行显示和记录。如果是用于监控的红外系统,还需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入监控装置,以驱动执行机构工作,实现自动监控。与雷达系统和可见光仪器相比,红外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尺寸小,重量轻;
(2)能有效地抗可见光波段的伪装;
(3)比雷达有更高的角精确度;
(4)对辅助装置要求最少。[3]。
3、红外无线通信和遥感的应用。
基于以上红外线的优良特点,红外线可以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应用。随着家庭电器的智能化。许多电器将有一个中央控制器进行控制。如果各个电器都以线路连接将给连接、安装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红外装置连接将是很好的发展前景。红外通信装置还可运用到汽车机车的无人驾驶方面。以汽车为例,在汽车上安装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在专门铺设的无人驾驶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装一个红外发射器。当无人驾驶的汽车到达这种路段时,汽车将自动切换成无人驾驶模式。通过汽车内的红外接收装置,测量车子到路两边的红外发射装置的距离,按照设定好的统一标准进行调整运行。车子与车子之间也通过红外装置进行测距与通信。来保持车距,和处理突发事件。根据物体辐射红外线的特点不问白天黑夜,也不问有无生命都会发出红外线,所以道路上还可以用红外探测仪来探测道路上的非车辆。遇到有异常时以信号方式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或转道避让。之所以选用红外线,是因为他比可见光信号和无线电波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比雷达有更高的角精确度而且对辅助装置要求最少有更好的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张建奇方小平《红外物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p4。
[3]张建奇方小平《红外物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p4-p5。
[4]吕乃光《傅立叶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p1。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10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