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猫听课感受范文(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7:23:30
2023年四年级猫听课感受范文(12篇)
时间:2023-11-08 17:23:30     小编:雁落霞

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帮助我们共同实现目标。写总结时应注重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色彩过重,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一

语文教学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本次活动更让我明白重点是建构“生本课堂”。的确,以生为本的课堂,要求我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发展,投向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所呈现的有效教学行为。高连伟老师向我们展示的《乡下人家》,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行云流水的流程,水乳交融的对话,润物无声的评价,水到渠成的实效,成功地诠释了这一生本课堂理念。

学习一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事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学习一个文本,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要做好这些,首先得看教学“预设”怎么样。如果“预设”的教学流程都做了“精确”的设计,那么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死水一潭。一问只有一答,一项任务只有一种努力的方向;且哪个问题先问,哪个问题后问,和流水线操作没有两样。这样的设计,从客观上抑制了课堂“生成”的可能。

在高连伟老师《乡下人家》一文的教学中,采用了“非线性”的“版块预设”。只安排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导读,激发兴趣;第二板块:初读,整体感知;第三板块:研读,感悟文本;第四板块:拓展,积累语言。整整40分钟没有多余的教学环节,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每个板块都留足了充裕的时间,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随机调整,适时点化,让每一个版块都有可能成为动态生成的亮点。如在片段一,第二版块推进的过程中,高老师大胆取舍,舍弃说课文主要内容的细枝末节,取“看看乡下人家都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让学生圈划、板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因为预设的问题“作者都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哪些美丽的画面?”为学生留足了生成的空间,就呈现了以上值得回味的一幕。既让学生理清了文中景物描写的顺序,又为下文巧妙地做了铺垫,巧度难关。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说:“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回味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质疑和释疑,引领教学一路前行,让学生在富于挑战的思维情景中,和课文充分对话;让学生的视野和作者的视野得以对接与融合,实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丰满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不回避质疑的地方,在质疑中达成“视野的融合”,才能显现充满思维张力的课堂。如果没有质疑,那么学生也很难将眼光落在这几个标点符号上,也不会将这几个标点符号和“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联系在一起,文本中的这句话所体现出的“朴素中带着华丽”的农家风光也很难体会到了。这样的质疑,情感和文本的融合水到渠成,这样的质疑,来自于学生,回归于学生,是学生对文本感受的自然流露。

语文课堂,我们不提倡“逢课必拓展”的做法,也并不排斥一切语文课本以外的东西。我们提倡的是适度的拓展,拓展之后有提升的过程。这个提升,也是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让课堂更具文化的张力。

在《乡下人家》的最后一个板块教学里,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之后,老师设计了一段拓展练笔。他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适当放低难度,出示了一组词语: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绿绿的浓荫,鲜艳的棚架……学生之前已经体会到了语言中藏着的情味,能从颜色、变化和心情等几方面去感受乡下人家的.清新与生气。不管学生有没有去过乡村,了不了解乡村,至少在这里学生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有共鸣了。这样的小练笔整合了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前面对文字的咀嚼、品味来实现“语言积累”的目标,孩子们在这种言语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精神活动,使乡下人家的各种画面和他们心中的美好想象相结合了。

如歌,如画,如诗的一堂好课看似很难,其实也很简单:读好手中的这本书,以发展学生为本。大道至简,如是矣!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二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听课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听课后你肯定会有很多感悟,写一篇听课报告,记录下来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囚歌听课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学校的公开课展示上有幸听到了张老师执教的《囚歌》一课,张老师的课虽不华丽,但是一堂实实在在以读为本的语文课,从朴实的课堂中能感到老师的功底非常深厚,是一堂让听课教师受益颇多的课。现选取几个亮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是语文诸多目标中的中间环节。而且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读为主是这堂课一个显著的亮点,首先是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朗读训练,使课堂教学体现读书为主与训练为主的有机结合。从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读题目,还是读诗歌,老师都尽量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同学,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另外,从课堂上可以看到老师善于精心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循情入镜,悟出真情实感。例如指导第一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一句,当学生没读好“紧”字时,老师提醒“没紧啊”,当学生没有读好“锁”字时,老师又提醒“没锁啊”,当学生声音太小时,老师又提醒“听不到啊”,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学生马上知道了该怎样读。这比我们平时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很空洞地说:“要读得有感情哦!”要实在得多。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课上的好多问题,都可以靠读这个工具来解决。因此,以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是本堂课的又一亮点。在这堂课中,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学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老师介绍完时代背景之后,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让他们提出疑问,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诗歌内容,在读中感悟诗歌含义,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堂课中,张老师设计了一个填补空白即写的训练:“叶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想……。”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充分地合理地想象叶挺的心理活动。从学生的所写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叶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但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我们也发现,可能是因为本首诗歌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张老师就干脆将一些难理解的字词用课件出示,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课。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三

听课内容:中国结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新课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板书:同心结。

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四

开心的时候触摸大自然的活力。

你可以拿着你喜欢的东西,看看你周围的一切。

去看在暖风中伸出头来的柳齿。

听听活物睡觉时的鼾声。

轻轻地闻一朵娇嫩的花的香味。

去和朋友在月光下编一首歌。

去和荡秋千的朋友分享一本有趣的书。

去坐在摇篮里,梦见爸爸妈妈在聊天。

去坐在飞机上向外看。

上船去,闻闻窗外的大海。

去山上喊。

去海滩捡贝壳。

荡秋千。

去湿土里躺着,听风对着草低语。

过充实的生活。

心烦的时候向可爱的动物抱怨。

用自己的心去倾听别人的心。

在爱中寻找爱。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五

在学校的公开课展示上有幸听到了张老师执教的《囚歌》一课,张老师的课虽不华丽,但是一堂实实在在以读为本的语文课,从朴实的课堂中能感到老师的功底非常深厚,是一堂让听课教师受益颇多的课。现选取几个亮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是语文诸多目标中的中间环节。而且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读为主是这堂课一个显著的亮点,首先是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朗读训练,使课堂教学体现读书为主与训练为主的有机结合。从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读题目,还是读诗歌,老师都尽量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同学,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另外,从课堂上可以看到老师善于精心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循情入镜,悟出真情实感。例如指导第一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一句,当学生没读好“紧”字时,老师提醒“没紧啊”,当学生没有读好“锁”字时,老师又提醒“没锁啊”,当学生声音太小时,老师又提醒“听不到啊”,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学生马上知道了该怎样读。这比我们平时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很空洞地说:“要读得有感情哦!”要实在得多。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课上的好多问题,都可以靠读这个工具来解决。因此,以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是本堂课的又一亮点。在这堂课中,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学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老师介绍完时代背景之后,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让他们提出疑问,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诗歌内容,在读中感悟诗歌含义,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堂课中,张老师设计了一个填补空白即写的训练:“叶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想……。”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充分地合理地想象叶挺的心理活动。从学生的所写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叶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但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我们也发现,可能是因为本首诗歌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张老师就干脆将一些难理解的字词用课件出示,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课。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六

在不同人的眼里,幸福也有着不一样的内涵。曹操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种激昂是幸福;陶渊明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淡泊是幸福;王勃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个豪迈是幸福;李清照诵:“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份安适也是幸福,幸福时刻都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心灵感受,体会,品味。

生在城市的我们,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倾听老师的谆谆教导,能够享受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我们仍不满足,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幸福,一味地要求别人,使悄然而至的幸福又远离而去。而生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在我们眼中,他们一点也不幸福,似乎上天一点也不眷顾这些可怜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的落后,而不得不失去学习的机会,跟着父母去种地,一辈子就只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们不指望能够像我们一样,只望能够上学求知识,这就是他们的幸福,平平淡淡的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一杯白开水,既平淡又必须,幸福是万花丛中的那一点嫩白色,是一朵朵纯洁的茉莉花,微风轻轻拂过,满园都会散发出醉人的香气。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一杯滚烫的咽不下的开水,一块冒油的肥肉,一两滴杯底的清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当我们在寒冷的时候、饥饿的时候、口渴的时候,才会感受到他们带给我们的幸福。你需要静静地以一颗平常心去感受。你的前进路上也会充满阳光,充满希望。不要只感受那触手可得的幸福,更要注意那从你身边不经意的走过,从你指间滑过的幸福,这会给你带来意味无穷的深意。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七

今天上午,我让妈妈帮我用围巾蒙上眼睛,感受了一下盲人的世界。蒙上眼睛后,我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张开双手,试着向前走了几步,一不小心腿碰到了茶几上,唉呀,好疼!我赶紧调整了一下角度,试着继续向前走,在摸索摸索、磕磕绊绊中好不容易走进了卧室,以往熟悉的几步路,今天却变得那么漫长,做一个盲人可真难啊!从卧室我又摸索摸索、磕磕绊绊回到了客厅,听到电视机里传出了悠美的乐曲,原来爸爸正在看电视,可是我却什么也看不见,真是着急啊!摘下围巾,我的眼前又恢复了光明。

原来,作为一个盲人,生活遇到的困难可不止这些,看不见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红的花,有时一不小心还要摔上几跤……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应该关心身边的盲人、聋哑人等这些残疾人,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注: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的帮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八

今天,凉风习习,阳光明媚。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梁老师带领我们在补习社里举行了一次体验盲人“盲人”的活动。梁老师就宣读了活动规则,也让我们抽了签。轮到了我心里想:这一次肯定在他们面前出洋相这下子可惨了,心里想“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他们前面的都体验了一次盲人了。现在轮到了我,老师先那拿纸皮盖上纸巾,盖在我的眼上,叫我按住,然后拿了条丝巾绑住,顿时,我眼前的东西都消失了,眼前漆黑一片。我就转了几个圈,我转圈时,心里时多么的紧张,我的心快要跳出来了。开始了,我拿着粉笔提心吊胆地在摸索,在摸着、扶着的时候我终于摸到黑板就画了朵花,我先画了个圆形,再画了花瓣,然后画了枝花柄,最后画叶子和地面上,完成了,老师就说了:“解开丝巾,来看一下自己的作品,”当时同学们都嘻嘻大笑,我都觉得很难看,老师就给了3分给我,着3分在我心目中已经是最好、最棒的一个分数。从这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中,我明白了:同学们,让我们伸出热爱友情的双手,让自己的爱心散播给每一个残疾人,让他们沐浴在爱阳光下,让盲人的心里有一盏明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九

成功,是人人向往的。所有人都想成功,不管大事小情。成功的喜悦,是人人都想尝到的,我就尝到了一次成功!

记得是今年刚开春,我和妈妈去花鸟鱼市场买龟粮(我有两只小龟,后来死了。)看到了一盆尚处于发芽阶段的一种名为三角梅的植物,我想,梅花一定很美,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也写了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卜算子咏梅》。我就对妈妈说道:“妈,你看那边的三角梅,开起花来一定很美,我们买一盆吧!”“呃,那好吧,不过,如果买下他的话,那么就要你来照顾她!”“好啊!”之后,,妈妈就买下了那盆三角梅,我很开心。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浇水,我问妈妈浇多少,妈妈说浇半个奶锅那么多水就够了,因为他还是小芽,不需要太多水。我就按妈妈的指导浇水、晒太阳。这样日复一日,直到上个月,我突然发现,这株三角梅上长满了花苞,我开心极了,每天更是开心了。一天中午放学,我一开门,就看到他开了许多淡粉色的梅花!很香!堪比我家以前的茉莉花!

这件事使我明白了:“努力,就会成功!”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十

同学们,记得品德课上学的《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一课吗?有一幅画叫盲女,它是画家米莱画的。图中有个女孩正在向那为盲女讲述七彩世界,而她却看不见,她心中是永远的黑暗。今天,我就尝试了做盲人的痛苦。我用红领巾蒙上双眼,下楼时,我伸出右脚,扶着扶手,脚在楼梯的边缘点着,感到有空了,便把脚放在上面,接着左脚也是一样。就这样,我下了楼,到了操场,面对宽阔的操场,却看不见草,看不见鸟儿,心里很恐慌。我紧握着吕牧云的手走了半圈跑道,突然,她把我拉到了操场上。以前,我觉得操场不是很大,而今天,我闭上双眼,觉得操场很大很宽,一直走不到终点,盲人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吗?舟舟、张海迪、霍金他们是怎样度过一生的?假如我是盲人,我会永远看不到七彩的世界,心里是无边的黑暗;假如我是盲人,我会失去原来的信心,就连上学的信都没有了;假如我是盲人,我也永远只能听见大家的欢声笑语,而我一个人在角落里哭泣。盲人天天都是这样的,不是吗?虽然,我不能用我手中的笔,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但作为我们小学生应该尊重、关心他们才是。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十一

我的第二个任务是给花浇水,我一点一点地走向厕所,摸到了水舀子,舀了点水,再一步一步地向花盆走去,走了一会,我想肯定到了吧,于是,我就把水舀子一斜,结果水“哗”洒了一地,我就知道了花盆不在这个地方,于是我又向另一个地方走去,我又把水舀子一斜,水又“哗”的一声洒了一地。我郁闷那!

从上面的这些事情,我知道了盲人非常不容易,我打算,以后见到盲人要给盲人引路,告诉这个地方怎么走,也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

四年级猫听课感受篇十二

上完《触摸春天》这课时,周老师叫我们回家后扮演盲人,来感受盲人的不便。

回家后,我拿出红领巾把眼睛蒙上,爸爸找来一根棍子当拐杖。我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我惊慌失措,不知道往哪边走才能回房间。我在黑暗中拿着拐杖不知所措地向四处伸去,另外一手则向前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走,生怕撞到什么东西。咦?那是什么?我用拐杖碰了碰,哦,原来是鞋柜。我走得很慢很慢,心儿怦怦跳。突然,我感到眼冒金星,头上火辣辣得痛,原来是撞到墙壁了。看来在盲人的世界里真是步步惊心啊!过了这一关,路就好走多了,终于走到自己的房间了,我再也不要这漆黑一片的世界,我要看见洒满阳光的世界,我三下五除二地扯下红领巾,终于看见了充满阳光的世界。

经过这次试验,我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更加关心、帮助盲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4033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