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论文(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22:01:23
单片机课程论文(模板20篇)
时间:2023-11-08 22:01:23     小编:书香墨

总结可以使我们从复杂的事物中抽丝剥茧,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对于那些与常规不同但又无法用已有分类描述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下面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一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谈话多从自我出发,能静下心来倾听的不多,学生更是如此。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就要先有倾听的意识,接着再教给倾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强倾听训练,这样,学生才能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

关键词:倾听;意识;方法;训练

1听与倾听之区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同时也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听”与“倾听”的区别是什么?[1]“听”与“倾听”,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听”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接受和捕捉,是人对声音的生理反应,是人的本能,是被动的;而“倾听”是将声音转换为意义的过程,它包括感知、理解、评价和反应四个阶段,需要利用逻辑思维和原有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由此看来,“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所表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倾听也是一门艺术。

2学生倾听之现状

卡耐基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上帝创造人时给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要人少说多听。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老师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聊天、做小动作、发呆,没兴趣倾听;老师提出问题,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答不到点上,不认真倾听;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有人打断,有人窃窃私语,没耐心倾听;在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随便插话或立即否认,或没兴趣再听,这除了耐心不够外,还有先入为主,带着成见在倾听;还有一少部分学生,听完让其复述内容,他只能说一两句或什么都说不出,这是只用耳朵不用心倾听。

3阻碍倾听之原因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是家中的太阳,自我意识强,为人处世多从自我出发,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感受;表现欲强。小学阶段尤为明显,老师提出问题,争着发言,没被允许,就心生怨气,不听他人意见。家长和老师也大多只强调学生好好听课,至于倾听,倾听的重要性,怎样倾听,谈论不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再加上现实浮躁的环境,学生能静下心来倾听的较少。

4培养学生倾听意识

在传授方法之前,要先树立“倾听”的意识,要让学生清楚“倾听”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一种修养。一是反复告诫学生,会倾听是有修养的表现。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二是家校联合,联系家长,告知教学计划,让家长也时时提醒。三是标语提示,可在教室张贴有关倾听的标语,让学生自己从名言中吸取力量,转化修养。四是推荐优秀书本,适当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优秀读物,只要有一两个学生读,就会慢慢带动其他人。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会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能获得信息,“一个随时都在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可在闲谈之中成为一个信息的富翁”。倾听能发现问题,既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也可以对照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倾听能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研究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学会倾听的人,才能关心欣赏别人,人际关系才会更加融洽。要让学生明白:会倾听的人才会学习,只有听清了别人的观点,才能集众所长,成为最会学习的人。倾听就是一种学习能力。

5传授学生倾听方法

态度决定一切。要反复告诉学生,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倾听也是这样,我们要尊重讲话者,这是倾听的第一步。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去理解每一个讲话者的内容、情感,才能抛却自己的成见,理解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应带着虚心学习的心情去倾听,倾听别人的.优点,也倾听别人的不同点。只有用尊重、理解、虚心、学习的态度,你才能心平气和地倾听,你才能听有所得。一是要专心,坐正身体,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不身在曹营心在汉,要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地倾听。二是要有耐心,要耐心听完,不随便打断,不急于表现。即使不赞同,也要等听完再发言。三是要细心,细心倾听发言者的内容、情感、语气、语调,并结合人物体态,揣摩发言者隐含在言语背后的信息(非言语信息)。四是要用心思考,发言者的主要内容我能否概括,发言者的观点是什么,有无道理,好在哪里,错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补充等。同时,倾听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坐正身体,不做与倾听无关的事情,眼睛注视讲话者,用微笑或点头来回应等。倾听的前提是安静。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静下心来专注倾听。要让学生静下来,可采用: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慢慢静下心来。

(2)提醒:教师提醒,注意不要急躁,要心平气和,春风化雨似的善意提醒。也可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有时不用声音,将手放在嘴上,示意就好。

(3)交换角色,换位思考。让喧闹者当老师、当主持人,来体会吵闹时的心情。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倾听榜样。“没有学会倾听的老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要想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老师首先要会倾听。王尚文教授说过:“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老师要努力营造倾听的教室。

(1)专注耐心,暂忘教案。“多数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没有去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的确,在教学中老师更多地是关注每节课的进度,所以在倾听学生发言之前,“对怎样理解其发言,就已经胸有主见了”,“只想听到学生的意见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也就是带着答案在倾听,如果学生的发言与答案不符,要么引导学生接近答案,要么不与评价。这种倾听及反应,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影响其他学生的倾听意愿。所以老师在倾听时要暂时忘掉教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专注耐心,不要畏首畏尾,被教案死死捆住[2]。

(2)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要想听到学生的不同心声,就要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由于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各异,在发言时有的声音哄亮,语速连贯,表达顺畅;有的词不达意,言之无物;有的声音细小,吞吞吐吐;这时如果老师急着赶进度,打断学生或表现出不耐烦情绪,或随意给学生贴上标签,就会给其他学生做出不愿倾听的榜样。不管哪一种发言,老师都要耐心倾听,好的多表扬,不好的多鼓励,从而给学生树立倾听的模范。

6加强学生倾听训练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老师和家长反复强调几句就行的,它需要长期的训练。一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度和长效性。

(1)听写词、句、段。听写词语和句子是小学阶段常用的,在初中仍然沿用,只不过听写时老师的提示只要一遍,目的是培养其专注度。听写段落时可先从一句一句开始,然后再整段。内容可由叙事类过渡到写景类。

(2)听文章,听后概述。可先由教材中的课文开始,用录音播放,学生闭眼静听,听前讲明要求,听后让其概述故事情节。课文内容可能有的学生事前已读过,所以还可从网上下载录音,内容也由叙事类渐增至说理类,播放量也可由两遍过渡至一遍。

(3)听写作文。在作文教学中,也可选用优秀的范文,老师朗读或找学生朗读,刚开始读三遍,然后让学生复述在作文本上,看谁复述得最完整,评出标兵。慢慢过渡到一遍,要求相应宽松:可以完整地复述,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改编。或者读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或者复述一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整地写一篇。这些既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倾听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化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1)及时表扬、鼓励。在每次倾听完学生发言后,都要给以表扬或鼓励,表扬要到位,不要含糊地说“你回答得很好”,可抓住其中一点,如“你回答得很完整”“你的观点很新”“你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勇气”“能说这些说明你思考了”等。

(2)游戏比赛。如在第一阶段中的听写活动中,可用比赛的方式,看谁在一分钟内听写的最多,看谁听写得最完整,看谁复述故事最好,评出标兵,适当给以物质奖励,一张奖状、一本书、甚或一个苹果一颗糖,都能使学生获得自豪感幸福感。

(3)密切联系家长。孩子的成长是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的。老师要密切联系家长,把孩子的点滴进步汇报给家长,让家长也鼓励孩子,因为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自信。

(4)找朋友。让学生学会倾听,并让他们把这种方法用到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看能否改善人际关系,看能否交到新的朋友。三是培养学生主动倾听的能力。主动倾听,应该说是带着疑问去倾听,对方表达的内容正确与否。对方的观点和支撑有没有问题,如果同意,有没有更好更准确的表达?如果不同意,我如何表述?包括对方表达的技巧、用语、逻辑、顺序、结构、风格等全方位的审视。这在读书中叫“八面受敌”,倾听也要“八面受敌”,在听的过程中,拿起笔,在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一个简记。这就叫带着问题倾听。

(1)倾听小故事,互相提问题。每周利用一节课十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一组,两人互讲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故事,并提出一个问题,看谁听得认真答得巧妙。

(2)听文章,后评论。可先由叙事类文章开始,老师也可由学生朗读一篇文章,在学生听完后,可进行如下训练:让学生点评朗读情况,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让学生评论其中的人物形象,甚或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法发表评论。这些训练一段后,可找一些简单的议论文,听后让学生找作者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是否赞同,理由是什么。文章最好是学生自己查找,这样才有兴趣参与。

(3)听新闻,后评论。每周一新闻热点,让学生轮流准备播报,在学生听完之后,发表评论,每次可找5位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观点不能重复,可以补充。

(4)组织演讲、辩论比赛。在比赛前,老师可播放一些演讲辩论视频,讲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怎样演讲,怎样辩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演讲或辩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素琴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南朗云衢中学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二

1、教师观念和授课方法有问题目前我国对职业院校大力扶持,对教师学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新进教师学历要求都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专业水平都很高,但由于未进行师范素质培养再加之高职生源素质相对较低,这就形成了较大反差。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自身受教育的方法迁移的教学工作中来,还是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这种被动地位的存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以及对计算机教学的兴趣,从而难以真正的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生基础层次不同高职院校生源来国内不同的地区,部分同学经常使用电脑操作相对熟练,而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电脑,对电脑比较陌生,因此,导致学生间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差异主要是多个原因引起的:一是计算机科目被部分中小学忽略,从而造成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的特点;二是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很多家庭都购买了计算机,从而为学生学习、操作计算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也有很多家庭未购买计算机,部分学生很少或从未使用过计算机,这都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3、课时的减少为教学带来巨大压力近十年各高职院校相继压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时数,而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加之部分高职对学生有考证的要求,这使教学课时的减少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要求产生了明显的矛盾。4、硬件环境影响教学质量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增加,现目前计算机硬件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由于资源的限制计算机基础课程部分课程在教室授课,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实训课有可能进行大班授课,由于资源不足,有可能两位同学使用一台电脑,人数过多既不利于教师辅导也不利于学生练习。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当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老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的建设,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用心去教学,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师范素质的培养,使其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重视教师的培训,为教师提升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搭建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教师的知识水平、职业素养、教学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需大力加强各方面的建设。

2、分层教学的应用由于学生基础层次不同的客观事实的存在,进行分层教学是全面教授各层次学生的有效方案。在学期授课开始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去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班级总体情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听懂学会,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分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的分层,还应对教学目标、备课、练习、评价进行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主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备课分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更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划分不同的知识重难点,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能学懂能学会。练习分层是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练习题,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最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评价分层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客观的评价方式,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原有的基础知识的提升幅度作为标准。

3、教学模式的改革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情景,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基础上进行教授课程内容。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辅导和自己的主动实践来掌握知识点。任务驱动能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教学。微课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几分钟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微课是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微课补充并强化关键知识点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移动教学。移动教学就是基于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和学生使用手机、移动电脑、ipad等移动设备,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移动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可以利用现有移动平台如微信、qq等,也可以开发自己校园的移动平台;其次准备好授课所需的资料如教学内容、参考资料、课件、习题等将其上传至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移动教学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弥补课时不足的现象,也非常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和深度学习的需求。

4、硬件资源的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加大硬件资源的建设,满足该课程的全机房授课,使学生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达到最理想的授课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三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应用范围涉及工业测控、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等领域,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近些年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加强,许多文献也曾报道单片机技术教学与改革的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旨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优秀电子专业毕业生。我院自创建以来,就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过作者和院系老师对教学实践改革的努力尝试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教学实践改革体系,本文将主要针对我院单片机教学与实践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

一、教学与实践改革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在单片机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以单片机理论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实验常安排一些像清零程序、拆字程序、排序程序等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基础实验,从而难以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些教师强调笔试的重要性,势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更多精力用于考试过关,而难以使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和应用。例如,循环左移和右移指令的讲解,只做理论上的推导,很难加深学生的印象,若能引入适当的eda技术将这个循环左移和右移过程形象地展不出来,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

2.传统教学的内容问题。由于单片机教材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教材中提到的理论与实物已经是儿年前的市场产品或者是面临淘汰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过时的知识,却没有看到新的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体系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启发性实验太少,没有大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基本没有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和训练。

3.学生对实践和动手缺乏积极性。不少学生对单片机的实践性缺少认识,不主动参与实践和设计,他们宁愿将时间放在英语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却对单片机技术的实践和操作缺少兴趣,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4.学校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在我们三本学校,教学实践改革除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外,还会受到其他重要客观因素的阻碍,例如,电子技术迅速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购买先进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同时也需要一些可以供教学展不的实物,再加上联系校外企业供学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活动资金,这些势必给教学实践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客观条件在短时期内仍然很难改观。

二、教学实践改革简单可行的几点新建议。

单片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作出改进,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新的方法值得探索和大胆尝试,我们经过初步探索,总结出以下一些可行的新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例如:在单片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第一堂课给学生展不单片机制作的实物,如流水灯、电子琴等,使学生对单片机的应用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具体抽象内容之前,采用proteus等仿真软件将教材中的实例或实际工程案例中用到此知识点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新版的、内容丰富的优秀教材,力求做到纵观全书,抓住关键,勤于总结,将具体内容与工程实践案例相结合,对实际应用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精讲,提出一些与工程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活跃课堂氛围。在实践教学中除验证性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外,加入课程设计环节,在具体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向学生介绍单片机应用的优秀网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当前有关单片机的新书讯、新技术和新发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延伸和补充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丰富和拓展单片机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独立进行软硬件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鼓励学生展不自己的成果。其实在各班的学生中,都不缺乏对单片机设计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那么就可以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单片机的设计工作,例如以各宿舍为单位,这些同学平时接触和共同探讨的机会比较多,可以让那些敢于动手,积极表现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然后争取到少量活动资金,建立兴趣小姐,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参与单片机技术的设计实践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上讲台展不各小组的设计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做到教学相长。

4.请高校研究生作有趣易懂的产品设计报告。以往常有教师向院上提出应该多请专家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尽管学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然而许多国内专家总是忙于手头工作,或者因为路程问题,最后不能完成这一愿望,即便有的专家过来作完报告,却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学生往往反映太过深奥,或者难于理解,或者与所学知识关联不大。对此,我们可以请来高校一些发表过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利用周末过来讲解和展不他们的设计成果,这些研究生往往非常乐意奉献自己的'论文成果,因此讲解得较为详细具体,并且可以做到浅显易懂,而本科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情况下都能听懂。例如,上次一个高校的研究生给学生讲解led点阵显t屏的原理和设计,学生们听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激情,并且把这份激情投入到以后的单片机设计和工作中去。

5.考核方式改革。通常来说,考核就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学生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督促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因和动力。在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课堂考勤占10%,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的评定进行量化。这种考核方式突出的特点是平时成绩比例为我院最高,同时对其考核将一半的分值设定为实验成绩,并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从实验态度、完成实验的情况、实践动手能力和课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量化。

单片机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加强实践应用能力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积极性,只要努力探索和寻求新方法新思路,总可以使得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很好地得以进行,使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四

(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根据市属农业高校学科发展与建设在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服务于农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围绕提升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促进了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农业信息化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将最新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精神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致力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知识和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社会对从事工程项目或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北京郊区农业信息化现状调查、用人单位需求调研等。通过调研了解到: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更多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都去了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虽然高校培养的学生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是对接的不太令人满意。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很多企业也在为寻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而苦恼。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教育部推行了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部署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加招生的工作,逐渐将硕士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重视与加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高级应用型人才分析。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构成的。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相同层次的人才可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培养类型不同,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硕士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硕士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过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业领域理论知识转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领域专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兽医师、规划师等。按照高级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专业硕士学位与学术性硕士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培养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思想、观点、方法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习与实践,而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胡思乱想。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社会需求是创新的动力。根据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其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领域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既包括基础知识或基础理论创新、应用知识或应用理论创新,也包括技术、手段、工具和方法创新,还包括操作技艺和操作技巧创新。因此,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均需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侧重不同。

四、加强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我们从研究市属高校学科发展建设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需求的关系出发,针对当前农业高校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进行了《农业信息化导论》等领域主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以课程建设促进培养人才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农业信息化方向科学研究和服务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作用。

1.更新教育观念。结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我校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的办学定位,重点研究并建设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农业信息化导论》等课程。创新课程内容,将各门领域主干课的总学时均由原来的40学时减为36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时间;在《农业信息化导论》课程的36学时中,将原来40学时的纯理论课,改为26学时的理论课,实验课为10学时,由5个实验构成,增加了实践环节。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等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物联网新技术、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本文认为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指:研究生具备掌握不断更新的计算机与信息知识技术的能力;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参加科研的实践中,利用已掌握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已经具有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经验,新颖性地解决学习与农业信息化领域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通过在实验课中增加创新实验项目、在课堂讨论中为创新性见解加分、课程论文评分中增加创新性分数等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农业信息化导论》课程的5个实验包含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动力与压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转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舞台。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系统,或建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数学模型,这样的实验任务需要联系所学过的多门专业课知识,有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与开放性。学生从中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自主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并将反转课堂等引入教学过程之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一些关键概念、重点知识,并向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与问题。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组织上面,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与研究不确定性推理时,结合模糊推理理论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模糊推理来解决呢?结合病虫害的识别过程,怎样设置推理的条件?又如,在讲授农业生产中的建模时,分析树木的生长量数学模型、动物种群的繁衍模型等都可以用函数迭代生成的系统进行描述,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用混沌理论来描述与分析。而且,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会出现“蝴蝶效应”,分析这个初始条件,找到奇异吸引子,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建立农业模型的过程与成就感,促进了学生转化理论知识、创新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检测规则,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家居系统,建立了一种新的蔬菜生长数学模型等。通过教学改革,我院研究生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五、结语。

几年来,我院重点研究并建设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农业信息化导论》等课程,进行了相应的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及教学改革的实践。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自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和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指导的2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一人获得学术创新奖,一人获得百伯瑞科研奖。本教学研究为提高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做出贡献。今后,还要继续进行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2]丁雪梅,甄良,宋平,等。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1-4.

[4]程丽,张晶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学周刊,,(2):7-8.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五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技术核心课程。该课程是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基于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发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属于职业学习领域课程之一,它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担任单片机程序的编制、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等岗位的重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扩展、单片机的应用等,培养学生具有单片机的编程、硬件的结构设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这对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整体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共设置9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均应从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教学的标准。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岗位具体工作对能力、知识、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本课程总体目标是实现学生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2、知识目标: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掌握单片机的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等各种指令系统。掌握单片机软件编程的方法;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硬件扩展的方法。

3、态度目标: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实践意识;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有关岗位的要求,我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反复研讨后,选择了贴近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将教学项目组织为5个对应的能力训练项目。

(三)教学方法设计

另外,还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资源设计

使用高等职业教育时空技术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等作为教学参考教材,实行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网络教学环境;推荐优秀网站,建立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件等内容的教学资源库。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利用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条件,让学生有目的的,主动地去学习。

四、小结

文章介绍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思想,对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资源设计也进行了探讨,实现了课程的初步整体设计,这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六

《供配电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我院学生大部分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基本属于“被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板书和ppt展示讲解,对电气设备的认知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认识教学,带领学生到电力企业变电站实物参观认识实习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缺少感性认识;原有实验室设备也仅限于验证性训练,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仍然以书面试卷方式进行,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水平仍得不到提高,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解决供配电实际工程和运行管理中的一般技术问题的技能将达不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调研和追踪,发现学生到工作岗位上,甚至不敢动手操作。

根据《供配电技术》课程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一、二次设备的安装、接线、调试、基本设计;能够对负荷进行用电监察,保护电气设备,;能够熟练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初步设计,能够独立完成变电站倒闸操作任务;取得电力部门核发的“进网电工许可证”和“特种工操作证”相关职业核心能力资格证”。就迫切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把“教什么”“怎么教”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强化实践环节,尽可能多的采用实践教学法。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在就业中所需的岗位技能,我系电气教研组也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学习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性较强课程多采用的《项目教学法》,努力把理论知识优化成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实训项目。根据课程需求,学校重金引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仿真软件和模拟操作装置,可以真实的模拟工作过程,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将课程设计成5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分解为多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我就以项目四“二次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维护”中的任务四“自动装置的检验与调试”其一实训项目“二次回路高压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故障检测”为例,介绍一下项目的推进、项目的完成、项目的评价。

(一)布置实践项目内容要求学生认真识读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原理图,给出对应的安装接线图并能够进行正确的接线,在认识中完成实践。

(二)规定本期项目预期目标查阅断路器分合操作要求,并会对高压断路器进行模拟分合操作,进而上升到更高层次,根据灯光信号回路判断断路器控制回路是否正常,判断故障存在位置及故障原因。在推进该项目时,首先简单给学生讲解电气回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正确的断路器操作规程,让学生分组协作;其次,现场巡视,指导学生正确接线,在对断路器控制操作时,互相交流操作过程和故障查找方式,期间只对学生进行引导,答疑解惑。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收和总结,再次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找出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课程内容掌握现状,指出加以改正和完善。

《供配电技术》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从原来课堂要求的“要我学”为自己内心认识的`“我要学”,能够在实训室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目标、有要求地认真实训,项目教学法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和交流协作能力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最终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岗位能力需求严重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熟悉工业企业变配电系统的工作环境,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快更好地实现从学生向电力行业及其他行业电气化发展第一线工作者身份的转变。根据学生第三学年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综合实践锻炼,反映回来的信息更加说明,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项目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电力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学生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学生与工作者之间的无缝对接,受到来我校招聘单位的一致好评。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明确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技能竞赛可以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教学实践成果共享、校际交流构筑了平台。但是在组织参赛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技能竞赛仅成为权宜之计,一些学校为了竞赛而竞赛,技能竞赛和专业建设存在着相互独立运行,不能相互促进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客观分析技能竞赛和职业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道路。

理实一体化课程有效地将船舶专业课程理论学习与造船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了以往造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突出了船舶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顺应了企业发展要求。因此,分析技能竞赛和职业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将技能竞赛与理实一体化课程整合,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奋进精神和团队意识,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主要内容。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标准,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公共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中一些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可以开发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以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电工技术”“船舶材料与焊接工艺”“船舶建造工艺”等课程,可以开发成理实一体化课程。

我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竞技体系已经相对完备,基本形成了国赛、省(部)赛、市(校)赛的三级竞赛机制,可以满足高职院校不同层次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竞赛需求。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以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的相互适应,构建寓教于赛的教学模式,分层次、分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

1、技能竞赛与课程建设互动机制。

高职教育技能竞赛与课程建设互动机制是指课程的学习为技能竞赛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技能竞赛又对课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对教学结果进行应用和检验评价,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服务于专业的培养目标。两者互动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

高职教师可以以竞赛项目作为实施教学的载体,将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在课堂上进行分解、落实和传授,可以使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相适应。例如三福船厂举办的船舶装配技能竞赛由理论比赛和操作技能比赛两部分组成,理论比赛占20%的比重,操作技能比赛占80%的比重。对应于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中的课程为“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与装配技能大赛有比较密切关系的课程为“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材料与焊接”,在制定这些课程标准时,需要考虑技能大赛的具体参赛规定。装配技能大赛的笔试主要考核选手基础理论知识、安全常识及识图、画图、计算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船舶放样、船舶基本结构、船舶装配、焊接基础、钢料加工、机械识图、船舶力学、安全文明生产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则要求参赛选手通过下料、切割、定位焊、拼装等一系列工序独自完成相关的装配工作,重点考查选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工时定额、装配间隙、定位焊接要求、构件的外形尺寸、面板表面的平整度。“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课程组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就需要考虑上述技能大赛要求,并将其分解到具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中,这既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也是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服务,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专业技术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有助于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技能竞赛宗旨,将对应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建设相融合,通过专业建设方案,将竞赛项目纳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在修订专业课程体系时,要考虑技能竞赛的项目,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材等,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观。

(1)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生产一线从事船体生产设计、船舶修造施工、船舶检验、船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并可向船舶舾装生产设计员与施工员、船舶涂装生产设计员与施工员、轮机员等岗位顺利迁移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前必须至少获取船体放样工、船体装配工、船舶管系工、船舶焊接工艺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项,同时必须获得全国普通话证书和高职高专英语证书。

(2)三福船厂“船舶装配”竞赛宗旨:通过本项竞赛,重点检验参赛选手船舶放样和船舶分段、总段装配技术方面的综合职业技能,同时考核参赛选手的统筹计划能力、工作效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等。引领高职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相关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提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推广,促进能进行船舶放样和装配工作、具备一定技术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竞赛宗旨非常契合,所以可以将职业技能项目与专业课程建设相融合,将竞赛项目纳入相关课程学习体系中。

二、课程建设的理念。

“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是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船体建造的主要工艺和操作为主,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船舶制造行业高技能人才从业必备的船舶建造施工工艺编制和建造施工操作的专业技能,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达到能够进行船体手工放样、船体装焊的能力。

改革课程内容,主要侧重船体建造部分,不再将舾装、涂装、下水、实验等纳入到课程内容中;“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在教学中采用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分为理论和实训两个部分。通过对我院船舶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实践能力的调研以及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结合课程学习的特点,发现之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理论实训分开,学校实训条件不足,教师理论强、实践能力欠缺,与行业职业技能要求脱节等。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引导下,我院船舶专业与三福船厂建立了“厂中校”实训基地,三福船厂船舶装配技能竞赛客观反映了船舶行业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竞赛标准和内容与“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致。以此为契机,本专业将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及竞赛标准与课程教学融合,将“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教学改革与职业技能大赛紧密结合。

三、竞赛项目与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应该对应技能竞赛项目,进行专业课程内容选择。根据课程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目标,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将教学内容的更新体现在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并通过竞赛活动促进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更新教学理念。我系在具体操作中,提出了以职业大赛推动项目教学法应用的思想,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通过一个或几个项目,以大赛形式组织学生团队来完成项目过程,实施基于大赛和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最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同时,以技能大赛模式为突破口,促进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也使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根据装配技能竞赛的内容和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本专业对“船舶修造工艺”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共选取了6个项目,分别为500吨散货船船体手工放样、1000teu典构件加工、1000teu典型构件装配、1000teu分段装配、1000teu船台总装、1000teu船体测量。从技能竞赛目标入手,借鉴船体建造施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充分考虑学生今后所面对的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进行船体手工放样、船体钢料加工和船体装配、船体测量操作的能力,将职业技能竞赛知识技能点与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融入课程项目中。课程具体包括:船体手工放样、船体钢料加工、船体构件装配、船体装配及船体装配测量等与船体专业相关内容,更贴近船体专业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的需要。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

课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和技能竞赛项目进行。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均明确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设计了任务项目,通过任务训练,学生掌握技能竞赛知识点,培养了职业技能。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由企业技术人员根据船厂和技能竞赛操作要求进行评价,每个教学单元任务完成情况汇总于任务考核评价表,作为学生一个项目的考核成绩;终结性评价由学校老师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船舶修造工艺”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技能为要点,同时要与相关技能竞赛相融合。因此,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形成面向能力培养、面向岗位就业的创新教学模式。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八

关键词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控制工程基础。

引言。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在很多有理工科专业的高校都有开设,并且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1]。该课程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以及测控专业和过程控制与装备工程专业的整个知识结构框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紧密联系和应用先行课程的知识,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2]。该门课程是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教好和学好该门课程就成了我们师生面临的首要任务。但事实上该门课程包含的内容丰富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点多且难度较大,先修课程较多且难度也较大,再加上“我院”该门课程的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所以老师会觉得该门课程难教,学生也会觉得难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教好和学好该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在“我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1)课程本身知识点多,先修课程多,难度大,学生畏难情绪大。

“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的概念抽象,涉及数学知识多,尤其是复变函数课程中的拉氏变换部分。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需要运用到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等课程的一些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对这些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要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而事实上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掌握这些知识,更别说灵活运用了,所以学生在学习“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时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课程本身的难度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学生不来上课,即便来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还有一部分同学基础知识薄弱,就算认真听讲也听不懂老师讲解的知识,再加上课程内容的前后连贯性强,前面章节的知识没听懂,后面章节的内容就更难听懂,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不够客观,存在误区,因而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控制工程基础”阐述的是原理性知识,很多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觉得只是学习一些空洞的理论[4]。我院机制和机电专业的部分学生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和不客观的地方,认为该门课程和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或者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深造关系不大,所以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

(3)教学课时少,难以详细讲解各个章节。

我校有两个专业开设“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但由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大纲可知,该课程的课时为40课时左右,但是该门课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目前我校该课程选用的教材为王积伟等主编的《控制工程基础》,该教材包含了8章内容,而由于课时原因,我校讲授该门课程的老师通常只讲解了前面4章内容,且其中关于matlab分析部分都没有足够的课时来讲解。

(4)未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

雖然“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很多理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还开设了相关的实验课程,但是实验课程一般就6个课时左右,相对于理论课时非常少,这么少的实验课时很难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别说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了。另外,学生对于实验环节的认识和重视度都不够,上实验课时态度不够端正,不够积极认真,对于分组实验,有的学生会依赖其他组员,自己根本不动手做实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够强,没法单独完成实验,因此教师觉得“难教”,学生也觉得“难学”。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九

结合“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及我校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教学改革建议:

(1)阐明学科特点,让学生正确认识该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强调“控制工程基础”课程讲授的自动控制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强调该门课程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前景,强调学好该门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让学生带有目的地学习该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时要尽量结合与我们的生活切实相关的控制系统实例进行讲解,例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及自动停车库控制系统等,让学生意识到学好该门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控制系统的设计者之一,而这些控制系统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另外,老师还要不断介绍自动控制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让学生认识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该课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4]。

(2)多开展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同时,老师还要多与学生交流,积极融入到学生当中,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适当的时候还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以上措施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开展互动式教学,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讨论,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为了增强互动教学的效果,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让他们先自主学习再相互讨论下次课要讲授的内容。上课时每组随机抽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来讲解学习的相关内容,该组同学可进行补充讲解,其余同学和老师可向该名同学提问,然后老师根据这几名同学在讲解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纠正,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建议学院适当增加该门课程的教学课时,同时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

前面提到了我院该门课程的课时为40个课时左右,以至于很多重要知识点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如果建议学院将该门课程的教学课时增加到60个课时左右,就可以多讲授一些知识点,并且可以将知识点讲解得更详细。

教学课时有限,而要讲授的内容又那么多那么难,这对于讲授该门课程的老师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学院要想办法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丰富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学院可以将老师送到外校进行培训,也可以将专家请到学院给讲授该门课程的老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包括老师的讲课技巧、板书技巧及课件的制作技巧等,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将内容丰富且难度大的知识点有效地教授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最好由教授该门课程理论课的老师来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因为该老师更清楚理论知识的讲授情况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才可以充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之间的联系。同时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和老师积极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实验项目和内容,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逐步用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实习项目取代现今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简单验证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3结束语。

本文根据我院“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而创新的学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

摘要:证券投资课程是高校需要加大实训操作的课程之一,目前我国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针对目前高校证券投资教学的不足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让证券投资课程取得新的进展,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证券投资人才。

高校证券投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实践课程的课堂教授环节及内容,让实践课程真正意义实现。在教学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教师需要相应增加实训操练内容以实训促进课堂的开展。

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应当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就业中才能应对自如。在大学生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高校一方面需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立足和更好的生存。对于证券投资学来说其专业度更高需要学生对知识又更加深刻的认知。高校在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投资的新型观念以及方法教授给学生。要想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性教学,很多学生在学校内根本无法准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科,所以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毫无头绪。在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逐渐找到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定位,明确自己在所学专业中扮演的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未来的目标设定。全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证券投资课程相关知识更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才能拥有更为丰富的专业水平能力。对证券投资而言实践更胜于理论知识,在对其进行投资分析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指导又需要丰富的专业实战经验为支撑。某种程度而言证券投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业课程而存在,更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高校在证券投资教学上应当积极响应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历程,在此基础上明确证券投资学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且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固定,在对证券投资所做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虽然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证券投资类知识,但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能够熟练运用有关知识。很多学生缺乏对证券投资学科交易技能的运用甚至对证券投资学中隐藏的风险评估无法客观对待,这让所学的证券投资知识无法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现在很多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习惯性将资产定价以及投资管理作为重心,教师过度重视技术层面的内容却没有做到对技术进行有效且理性的分析。目前高校内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非专业性教师,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教学的模式。即使教师能够考虑到实践教学的方面但是所采用的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在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时未能将相关交易软件充分利用进行模拟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过程中清晰的看出其中应当重视的要点。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模拟操练比较的死板教条,并未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投资的方法窍门,所以总而言之没有能够真正做到实践教学。

1.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情境。如今高校几乎已经能够实现对证券投资学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所欠缺,为了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让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努力根据课程内容要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实施。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营造出实践教学的情境氛围,设置的情境氛围应当具备相对应的学习要点。在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证券投资有关的模拟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踊跃参加,经过不断的训练将操作技巧全部掌握。为了达到预想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效果给学生营造实践教学氛围高校可以购买金融类相关软件,给学生创造出模拟的实验基地,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放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在实训基地中的模拟化交易让学生能够对实验操作的得心应手。学生也可以充分运用起证券投资中的股票发行以模拟炒股的方法增加实训操练的机会。

2.将校内实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结合丰富实践教学。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不仅由高校课堂组成,还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辅助来帮助实现。高校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证券投资实践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自行发挥给学生自由选择实训单位的机会。高校内的实训课程一般会选择在学期内的固定学时完成,校内实训课程一般是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教授,给学生模拟操作的机会。在模拟操作中通常包含有模拟分析的板块以及模拟进行交易的板块等等。在实训时为了增加学生学习乐趣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对实训比赛进行适当的考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在学时内的实训课程应当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最佳,在最后的实验实训课程也需包含在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量的模拟资金让学生进行模拟投资,在模拟投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模拟投资情况。让学生既能学到证券投资学知识又能有实训操作的机会。校外的实训基地一般需要符合校内的实训课程内容,校外实训基地应当与高校签订相关协议,共同为学生的证券投资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可以将实习工作队伍进行完善成立专业的领导队伍,让学生可以在这一实习基地中更好的参与校外的实践活动。高校在实习基地中企业也可以让优秀的业务高手来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挑选比较热点的证券问题作为讲座的讲解重点,让学生第一时间对证券投资学新的变化及时了解掌握。

3.建立网络指导平台,开展实时跟踪指导。高校在进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时需要搜集足量的网络资源,根据我国证券投资交易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我国每天的证券交易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证券投资学的课时设置也非常紧迫,导致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会反复对证券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分析才能对实践做出相关的决策。高校为了给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学实训课程提供便利会在班级中设立有专门的课程实训的讨论处。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平台充分的运用起来,准确并且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去钻研探讨,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教师指导的结果进行融合。所谓网络跟踪指导就是利用互联网实施教学辅导,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顺利进行。

四、结语。

高校为了让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应当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找出相关的学习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互联网媒介进一步完善证券交易的系统,让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证券投资的实践性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广勤.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4).

[2]于丽红;兰庆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一

摘要:为解决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不浓、对学习内容理解不透和授课效果不好等问题,从课程的特点及其在专业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出发,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方式的具体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结构;教学改革;建筑学。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原理和结构形式的概念及选择。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结构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结构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所涉及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与实际工作关系密切,因此,教学的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意义重大。结构专业水平体现在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上。在教学方法上,单纯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效果很差。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讲授的同时增加了课堂提问、学生实例讲评、大作业等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特点。

(一)题目大,涉及的内容宽泛。

在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形式和规模上与学生以前接触的问题不同。在数学、物理或力学等课程中,每一部分知识点都有对应的练习题,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在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中,题目往往很大,即使将题目限定在一定范围,学生在完成小范围知识点的练习时,仍难以理解与其关联的整个过程。例如,混凝土的构件设计,小范围内容的练习题是给定构件的内力、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等条件,求解钢筋面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并不理解内力、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如何得来。而内力的求解过程包括荷载汇集、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是一个大的过程,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等问题也涉及规范、构造及经验等诸多因素。在小范围的练习中难以对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题目大,内容宽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讲授显得枯燥乏味,如果一部分内容没学好,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二)内容难度较大,在有限学时内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

构件设计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懂,讲得太浅学生有可能理解不透,听不下去;讲得太深学时不允许,对于建筑学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只能选择概要式地讲解,这样会造成学生似懂非懂,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深度很重要。

(三)内容范围广,在短学时内难以掌握到一定的宽度。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涵盖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的构件设计、结构选型、大跨度设计、结构抗震等内容,是多门课程的组合应用,内容范围非常广,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全面掌握。

(四)内容涉及相关课程和相关专业,在有限学时内达到技能培养的难度较大。

结构设计从方案到结构选型、结构布置、荷载汇集、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及施工图绘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步骤繁杂、涉及面广。解决这一题目涉及建筑使用要求、力学知识、结构构件设计、结构设计理论及众多设计规范。对学生来说,难以全部理解,弄清各步骤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难度很大。

二、改革措施。

针对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的上述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实例介绍、强化实用训练,改进考核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措施,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运用结构知识的能力。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建筑结构与选型涵盖的内容多,在有限的学时内,必须区分轻重和深浅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会直接参与结构设计,但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会有密切配合,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影响,掌握结构知识对于建筑学学生有很大帮助。基于此再次调整和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定位。

1.有主有次。

在有限的学时内主要的内容多讲,次要的内容少讲。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结构设计原理次之。对于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掌握,对基本设计方法应有一定了解,但不需要达到结构设计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对与建筑学联系不多的结构内容作简单介绍或不讲,对建筑设计能够产生影响的结构知识重点介绍。对概述、构造知识、结构布置力求掌握,对结构设计过程做到了解,而对于截面设计理论则省略不讲。例如,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虽然由结构专业来完成,但是该问题对建筑设计甚至方案设计有影响,因此选择重点介绍,从“构件设计的构造要求”到“截面尺寸初步确定的方法”,全面讲解截面尺寸的确定过程和影响因素。再如,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内容多,难度大,而建筑学的学生只需作简单了解。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只需介绍查表法如何利用《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做截面设计,内容简练,方法简单实用。

2.把握内容的整体性。

把握内容的整体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材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入手,因此例题和练习题都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入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小范围的例题和练习题不能让学生对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内容的繁杂与学时的限制使得教学的系统性不强,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讲好概述部分。概述是对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知识体系的全面概括,从全局入手介绍了课程的作用、地位和基本概念,讲好概述能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概述中,从建筑设计过程、阶段、专业配合的介绍中阐明建筑与结构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

(2)强调对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构件设计原理、公式推导则作简单了解。强调实用性,重点介绍构件设计的程序、基本方法、实用设计方法并辅以贴近实际的练习。注重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配合能力的培养,将荷载汇集、内力计算及截面设计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设计过程的理解。

(3)从构造的特点入手讲解结构形式,用力学的方法理解结构形式。重点介绍结构形式的概念、特点、选型条件及结构布置原理,并在实例及练习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的结构意识,加大内容的横向联系,拓展综合运用的思路。

(4)注重将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交叉与融合,拓展内容的广度。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广泛运用力学原理、概念来指导设计,但是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与选型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将刚刚结课的建筑力学运用到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中难度较大。这当中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的差别,学生还不熟悉如何将力学的概念及方法运用到建筑结构中去。例如,在建筑力学中讲到的约束形式有铰和固定端两种,而实际的建筑有的只是接近这两种的约束形式,因此,需要将实际情况加以简化。再如,学生在建筑力学中掌握了在给定的计算简图中计算结构内力的方法,也就是说计算简图作为已知条件,但是在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中需要学生将已有的设计条件加以简化,得到计算简图。针对此,在教学中设置了接近实际的练习,将不同的课程内容有效地交叉与融合,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实例中理解设计过程。例如,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内力、材料强度等作为已知条件,而在实际设计中这些条件并非已知,需要设计者自己确定。为了让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程序、内容、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将例题和练习题的范围放在实际结构设计的环节,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实际工作状态确定练习内容。例如,给定建筑平面图,确定梁的荷载及内力并设计梁,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了解荷载汇集的方法和计算简图的确定方法,然后运用力学知识计算结构内力,掌握构件设计内容及与前面各步骤之间的联系。

(二)课堂提问。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为讲授。单纯的讲授使课程变得枯燥,改变这一现象的有效方法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教师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最直接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提问中,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问题中得到新的问题。因此,将学生课堂提问的效果计入成绩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真实评价。与闭卷考试不同,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得到正确答案。在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堂提问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记录,收效良好。课堂提问主要安排在每次课开始,提问内容以上次课讲授内容为主。这样学生对每一次课都很重视,改变了平时不听讲,期末突击考试的现象。提问的范围也比通常的考试范围更广,可以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主动回答与被动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每次提问开始时不指定学生回答,以主动回答为主,并对主动回答的学生在计分时给予鼓励。

(三)变考试为大作业。

采用何种考核形式将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特点不适于闭卷考试,以往采用开卷考试。然而两个小时的开卷考试不可能真实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能力,实际是将考试内容限定在教材的范围内抄写答题。这样造成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时按照教材答题过关的现象。这也反映出学校的能力考核方式与实际工作存在的差别。实际工作就是开卷考试,它既可以看书、查阅资料,还可以与他人探讨、请教,实际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比较大,制约因素多,可以有多种方案,答案不唯一。为此,采用接近实际工作的“大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每学期根据学生完成“大作业”的情况确定成绩。根据结构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将“大作业”划分为荷载及内力计算、构件设计、结构布置、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和大跨度结构选型。同一类型的“大作业”可以有不同的题目,例如:“楼板荷载及单向板内力计算”“悬挑雨棚荷载及内力计算”“高层框架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等等,尽量避免题目雷同。在“大作业”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资料的查阅,荷载汇集、内力计算、构件设计、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等内容。阶段性的“大作业”可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紧迫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内容具有“多、难、散”的特点,学生难以适应,进度跟不上,影响学习兴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入参与其中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大作业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教学周期,避免了学生考前突击的现象。在自主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二

摘要:高职教育推动着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电子商务必须与相关产业对接。本文从电子商务服务于旅游产业入手,以智慧的旅游为行业背景,分析了电子商务与旅游产业对接的必要性、智慧的旅游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以及实施电子商务与产业对接,实现理实一体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智慧的旅游;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专业与旅游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应用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并催生了新兴业态。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传统行业和传统企业纷纷加快了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电子商务应用从传统平台服务型消费电商,转移到以产业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商务,如旅游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服装电子商务等。因此电子商务必须和行业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产业,整合产业与互联网,运用电子商务模式整合创新传统价值链和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转型。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互联网与生产服务各领域加快融合,特别是旅游电子商务迎来了新一轮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需求。如何培养既懂行业又懂电子商务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为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模糊,课程类多面广、什么都学、学而不精、特色不突出。电子商务专业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开设的新兴专业,高职院校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有针对性、实践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服务区域经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必须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必须要结合行业,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电子商务与旅游产业有着天然的适应性,旅游是信息密集型产业,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点,较少涉及物流,旅游电子商务一直以来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炙手可热。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和信息化结合发生了两次革命,第一次革命为web2.0时代的互联网与旅游业的结合,第二次革命为智慧的旅游,旅游o2o为智慧的旅游新的应用。智慧的旅游把旅游与电子商务完美结合起来,电子商务为智慧的旅游发展保驾护航。随着旅游市场格局的改变,旅游类电子商务人才尤其缺乏,作为高职院校应主动融入到产业的变革中,不断探索旅游产业市场的发展动向,开设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课程,不断优化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效的对接。

2智慧的旅游视角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的新要求。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在电子商务多元化的今天,旅游业的电子商务一路高歌猛进,移动旅游电商也成为新一代的交易新模式,智慧的'旅游是中国旅游建设流行的最新概念,它已经成为实现国家旅游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的旅游通过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提高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使市场的参与者、管理者实现全面信息化。互联网技术日新月益,云技术、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催生着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改变旅游市场竞争的格局,旅游如何与这些新技术连接?这对旅游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旅游行业整体电子商务化,从业人员要具备跨界知识与技能人才,不仅要掌握电子商务知识,还要通晓旅游专业知识,以及市场运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一个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今天需要的人才,纯粹掌握电子商务技术,脱离了产业,脱离了实际,无法展示专业人才的优势。目前电子商务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技术应用型、复合商务型、战略管理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精通电子商务技术,知道“如何做”电子商务。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能够搭建电子商务,进行网页制作等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和推广企业产品和服务。复合商务型是目前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主体,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和高级应用创新型人才。熟悉商务活动的业务流程,掌握网络营销、品牌管理、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具有为组织设计完整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能力。战略管理型是高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能为企业设计电子商务的战略构想和总体规划。智慧的旅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的应用,旅游电子商务人才要掌握跨学科知识,将电子商务技术融入旅游各要素。

3智慧的旅游视角下电子商务服务旅游产业理实一体化发展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要对接,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呈校热企冷的局面。职业院校要在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的指导下改革思路,通过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多种合作。职业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开展学徒制办学,联合招收学员,定向培养某方面的电子商务人才,探索基于“校企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这一种工学结合的模式可以大在激发行业企业参与的热情。职业院校也可以与企业共创科研构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在利益一致、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组,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践项目,与学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发专业课程,让企业派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实践、企业的实践项目中来,使校企合作由宏观层面走向微观具体操作,切实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智慧的旅游建设一直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电子商务专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地方智慧景区、智慧的旅行社、智慧酒店等项目中,加强与旅游企业的深入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专业视野。

3.2制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开发特色的课程标准。

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定位模糊,课程体系难以凸显职业性,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与现实脱节。电子商务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如何结合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产业。电子商务专业一直都是泛泛而学,学而不精。因此制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成为关键。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尝试把通用性的电子商务岗位作为基础培养目标,把与某个产业结合电子商务岗位作为拓展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地方产业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改革,形成电子商务品牌,对接地方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现在的课程资源,将电子商务技术课程融入到相关产业,实现专业课程对接行业职业岗位,课程标准对接行业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以行业的工作过程为主导,分析相关产业电子工作岗位群,明确岗位职业能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义乌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学院),依托义乌小商品专业市场的优势,大胆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成为国内电商专业标杆。

3.3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复合型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教学内容更新快。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思路,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岗位技能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进行广泛调研,探索构建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电子商务专业链,实现关联专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围绕电子商务这条主线,教师要结合本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教学,要不断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电子商务内容和各个专业或者科目有机融合在一起,立足本地,服务区域经济。教学方法要以项目为主体,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通过引入企业典型项目,围绕电子商务岗位具体要求,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有计划组织教学过程,可以采取慕课、微课等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注重引入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开发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应用创新。

3.4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专业+创业”要全程贯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意识,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创业相关课程,通过专业实践引导学生的创业愿望,最终付诸行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学生参加院、省和全国的创业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项目策划、创新思维能力。学校要加大力度营造创业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创业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与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推举校园创业明星,并给以经济支持。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行业,产学研相结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旅游产业作为电子商务应用的重要领域,是地方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因其与电子商务的天然的适应性,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向,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尝试立足于旅游产业,培养符合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肖丽辉.对接产业需求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3).

[2]刘亦雪.智慧的旅游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opec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职教培训,2016(22).

[3]苗年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行业人才需求接轨研究[j].教育科学,(01).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三

我们的课程设计有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出租车计费器系统(包括255计数和5万计数);另一个是温度报警系统。实习可以在实验室或宿舍进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进行。

出租车计费器的设计是第一周的内容。因为有了老师的设计图纸和程序,你只需要改变你要求的变量。单片机编程主要使用汇编语言。说实话,我不能掌握汇编语言。充其量,我只知道。学校安排的课程真的太少了。我只学了几节课的语言学习,整本单片机书的内容也学了三分之一以上。

第二周的内容是温度报警系统的设计。这个内容没有现成的程序和设计图纸,我们需要真正自己编写。最令人沮丧的是画设计图纸。根据实验要求上的图片,加载程序后无法正常运行,多次更改失败。计算机上软件的版本差异也会影响交流。有些元件型号不同,但在选择时图形确实相似,导致选择错误的元件,影响结果。

在过去的两周里,实习真的有点沮丧。程序中的许多内容都不理解。我觉得我们学到的内容不足以编写这两个程序,但我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理解它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充满了乐趣。当我理解了程序的一些陈述并绘制了所需的设计图纸时,我很高兴成就感自发产生。

无论是知识还是其他方面,这次实习都让我受益匪浅。课堂上的'学习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单片机,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枯燥。然而,我在实习中看到甚至使用了单片机及其系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对单片机知识的理解和水平。在这个课程设计中,我意识到了合作与团结的力量。当我们遇到无法设计或无法设计的地方时,我们将在qq小组中讨论或帮助学生。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在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都非常重要。有了团结,就会有更多的想法、思维和情感。

单片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老师和一些工作的朋友曾经说过,如果你学好了一台单片机,用这种技术和技术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非常有限,但单片机仍然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如果我们学好了单片机,我们将有更多的生存成本。最后,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学生们对我的帮助。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四

单片机作为一种最简单的软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一些单片机程序的简单录入是费城必要的。

如:led显示器、键盘和显示器的应用和原理。

在被刺实训中我们每个人通过一个八位流水灯的制作,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小小应用,既增强了我们的好奇心,又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

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单片机手动的开始平台的完善与成熟。

只要你有想法,单片机就有可能让他成为现实。

这里我学习完protues软件后的第一感觉是,虽然这软件工作不稳定,但是会有相当不错的效果出来。

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一定会有帮助的。

在这次试训中不仅只对单片机编程有了新的认识,还对整个单片机的开发平台都有了一厅的了解,这是一笔不错的收获。

通过这几天的试训,使我的感触很深,真实“条条大路通罗马”,要达到目的,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方法。

只要你的方法不错!五花八门都可以,而且是各有特色。

走出来的结果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

在编程中“简”字贯穿于整个程序设计中,越简单越好,毕竟单片机留给用户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是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试训中有苦有甜,当我们为一个很难攻破的程序找出路时,心情烦躁,感觉自己很不可理喻,当程序一点一点编好后,自己从心底感觉到一点小小的安慰,看着自己的成果。

感觉很欣慰,有一丝丝的甜意,几天的实训使自己的思维逻辑也有了小小的进步。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五

做了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和感想。

我们的课程设计有两个主要资料:一个是出租车计费器系统(还包括255计数和50000计数);另一个就是温度报警系统。实习能够在实验室里做,也能够在寝室里自己做,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寝室里做的。

出租车计费器的设计是第一周的资料,由于有了老师的设计图和程序,只需要改一下自己所要求的变量就好。单片机的编程用的主要是汇编语言,说实话,我对汇编语言谈不上掌握,充其量只是了解。学校安排的课程真的太少了,关于语言部分的学习只学了几节课的资料,整本单片机书的资料也是学了三分之一多一点。

第二周的资料就是温度报警系统的设计。这个资料没有现成的程序和设计图,需要我们真正亲手去编,最郁闷的莫过于画设计图。按照实验要求上的图画了出来,加载程序以后却不能正常运行,改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同学们电脑上软件的版本差异也影响了交流。有些元件的型号不同,但在选用时图形确很相似,致使选错了元件,影响了结果。

这两周的实习真的有点郁闷,程序里面的好多资料不懂,自我感觉是单片机我们所学的资料还不足以编出这两个程序,但是只好硬着头皮去看去理解。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充满了乐趣,当看懂了程序的一些语句,画出了要求的设计图,那我喜悦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知识上还是其他的各个方面。上课的时候的学习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单片机,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枯燥乏味。但在实习中见过甚至使用了单片机及其系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单片机知识的理解和水平。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又让我体会到了合作与团结的力量,当遇到不会或是设计不出来的地方,我们就会在qq群里讨论或者是同学之间相互帮忙。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在此刻的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团结会有更多的理念、更多的思维、更多的情感。

单片机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老师和一些工作的朋友都曾说过,如果学好一门单片机,就凭这个技术这门手艺找一个好工作也不成问题。尽管我们在课堂学到的资料很有限,但在以后的学习中单片机还需要好好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学好了单片机也就多了一项生存的本钱。最后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忙,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忙。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六

结束了两周的电视机实训,我们又迎来了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怎样样,先感谢学校给我的这么多机会.真正的学到了东西.为期一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让我们受益匪浅.此次课程设计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考察了我们的焊接水平与编程潜力.对于我们应用电子技术的学生而言焊接是不成问题,也很顺利;可到了编程时就出现了很大的障碍,先开始的显示时钟还算顺利,下面的报警部分就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还有加上报警时的音乐也是我们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由汇编转化成c语言得来的.本来还以为编程会很简单的,等到实际操作起来才明白它的复杂性,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得心应手,理解流程是有思维的前提.单片机是我们上学期开设的课程,所以很多专业知识也都忘记了.但是经过我们一步步的努力,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最后没有白费,效果渐渐地出现了.其实本身程序的思维是正确的,只是步骤中有点小错误,所以导致整个程序的结果很乱,在仔细修改程序之后,最后一步步地到达效果了.

编程序舍弃了,到网上下载了一段音乐程序,是c语言编的.要让音乐在我们的红外报警系统中唱出来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虽然找到了音乐程序,但要让音乐程序跟我们的主程序融合在一齐得花费点心思了.

最后在全组人竭尽全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程序基本编写成功,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享受我们成果之时,不得不感慨单片机的重要性与高难度性,所以为期一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没有浪费,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们对单片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虽然最后结果是出来了,可这与老师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她引导我们的思路,本来一窍不通的我们经过老师的点拨基本上通了,所以说老师是功不可抹的.

总而言之,单片机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忙,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七

我们的课程设计有两个主要资料:一个是出租车计费器系统(还包括255计数和50000计数);另一个就是温度报警系统。实习能够在实验室里做,也能够在寝室里自己做,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寝室里做的。

出租车计费器的设计是第一周的资料,由于有了老师的设计图和程序,只需要改一下自己所要求的变量就好。单片机的编程用的主要是汇编语言,说实话,我对汇编语言谈不上掌握,充其量只是了解。学校安排的课程真的太少了,关于语言部分的学习只学了几节课的资料,整本单片机书的资料也是学了三分之一多一点。

第二周的资料就是温度报警系统的设计。这个资料没有现成的程序和设计图,需要我们真正亲手去编,最郁闷的莫过于画设计图。按照实验要求上的图画了出来,加载程序以后却不能正常运行,改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同学们电脑上软件的版本差异也影响了交流。有些元件的型号不同,但在选用时图形确很相似,致使选错了元件,影响了结果。

这两周的实习真的有点郁闷,程序里面的好多资料不懂,自我感觉是单片机我们所学的资料还不足以编出这两个程序,但是只好硬着头皮去看去理解。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充满了乐趣,当看懂了程序的一些语句,画出了要求的设计图,那我喜悦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知识上还是其他的各个方面。上课的时候的学习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单片机,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枯燥乏味。但在实习中见过甚至使用了单片机及其系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单片机知识的理解和水平。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又让我体会到了合作与团结的力量,当遇到不会或是设计不出来的地方,我们就会在qq群里讨论或者是同学之间相互帮忙。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在此刻的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团结会有更多的理念、更多的思维、更多的情感。

单片机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老师和一些工作的朋友都曾说过,如果学好一门单片机,就凭这个技术这门手艺找一个好工作也不成问题。尽管我们在课堂学到的资料很有限,但在以后的学习中单片机还需要好好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学好了单片机也就多了一项生存的本钱。最后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忙,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忙。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八

一、设计简介。

对单片机系统的功能进行简单介绍。

二、系统介绍。

简单介绍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有哪几部分组成三、硬件电路设计。

对硬件电路的各个模块功能和工作原理的介绍,包括外围扩展芯片功能的介绍。

介绍程序的组成和功能,画出程序流程图,附上程序清单。采用c51或汇编语言变成均可。推荐采用c51。(把源程序发到邮箱:)。

五、仿真结果。

对硬件电路和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并给出仿真结果和说明。

六、总结。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十九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它主要是培养我们通过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且这一次课程设计采用的万用板搭建电路,想要焊接出来的电路板看起来整洁美观,我们便需要从全局入手,要有全局统筹局部的思维,这样才能更快捷设计出整齐美观的电路板。

刚开始时,由于自己的专业基础不足,对课题设计有一些恐惧。刚开始只是对照电路图一个个元件进行焊接,没有对整个电路结构进行布局。有经验的同学提醒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最后有些电路根本无法焊接上去。有了这种意识之后,我立即决定停止焊接,在同学的帮助下开始对整个电路图进行合理的排列,根据不同的电路部分的不同的特殊要求来安排位置,以达到最佳。最优的效果。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慢慢的对此次课程越来越感兴趣。

然而在用程序对硬件进行调试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整体焊接完毕后还是不能实现功能,通过一步一步的测量调试,检查出多处漏焊、虚焊的现象,修改后还是有很多的问题,用万用表不断的测试也找不到问题所在,而且用尽了各种方法检查了很久之后,任然没有有这样一个想法,但是没有做出来心里实在是很不甘心,因此我还是向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同学请教,鼓励自己做下去。在他们的帮助下,发现有的电线上的绝缘胶皮由于焊接时,温度过热有部分破损,导致部分短路。一些残留的锡使得有些键盘与键盘之间连接了起来,却又很难被发现。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后,终于能基本实现功能。

问题得以圆满的解决,课题设计圆满结束,在此过程学到的细心,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将使我受益终身。这其中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是感谢我们的课题设计老师段正华教授的帮助。由于对电路原理的不熟,对汇编语言的不精通我对课程设计很惧怕,但是段正华教授一方面在理论课上教育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争做一流的学者,并很详细很专业的为我们讲解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此有了宏观上了解,并能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时,也给我们很多技术上的指导,让我们能在此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操作技能。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三极管pnp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单片机课程论文篇二十

首先总体上谈一谈看法:

1、我从不说51是基础,如果我这么说,也请把这句话理解为微机原理是基础。

2、对51单片机的操作本质上就是对寄存器的操作,对其他单片机也是如此。

库只是一个接口,方便使用者使用而已。

3、汇编语言在工作中很少用到,了解就好。

4、51的p0口很特别。

5、c语言就是c语言,51单片机就是51单片机,算法就是算法,外围电路就是外围电路,传感器就是传感器,通信器件就是通信器件,电路图就是电路图,pcb图就是pcb图,仿真就是仿真。

当你以后再也不使用51了,c语言的知识还在,算法的知识还在,搭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技能还在,传感器和通信器件的使用方法还在,还会画电路图和pcb图,当然也会仿真。

6、51单片机是这个:

而不是这个:

7、当程序调试不如人意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查资料,51单片机最大的好处就是网上资料非常多,你遇到的问题别人肯定也遇到过。

作为学习者,问人可能更方便点,但一直这样是培养不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接下来上点干货:

首先要放清51的定位,跟我一起再念一遍:51只是个工具51只是个工具51只是个工具。

当然51还有一个地位就是大学生单片机启蒙教程。

换句话说:单片机只是个工具单片机只是个工具单片机只是个工具。

然后什么是基础:模电数电微机原理,然后熟练翻阅数据手册,可以试着做一些模块或者最小系统练练手,c语言其实也可以算工具吧,就单片机来说,作为必要条件也算作基础吧。

总之51/单片机可以实现很多事情,但这不是一定说51重要,而是你如何利用51。

哦对了,当你使用更高级的芯片的时候,很多底层的东西慢慢可以忽略了,甚至很多芯片厂商都会提供库给你,你可以安心的专注于自己的算法而不是如何去控制单片机。

当然你最好还是要有一个芯片怎么通过寄存器及各种逻辑电路工作的概念。

还有说一下你大学课余生活的选择、首先那种机器人实验室或者学生领导的实验室,适合打比赛刷奖状、长期下来你的模数电技能能有很大的锻炼,甚至你可以收货一些专利,而且学生之间气氛也还不错。

另外一种就是找个导师跟着学习、帮忙、做项目,尽管最开始可能感觉导师分配给你的任务怎么都和单片机无关啊好无聊,但是你能在某个领域收获不一样的技术。

当然前提是你要喜欢导师的研究方向了,一般院网站都有或者去知网看这个老师发表的论文。

谈谈我的经历吧。

1、一个没有c基础的的我,从师兄老师那打听到学51从郭天祥的视频开始,所以我就下载了全套来看。

刚开始看真是头都晕了,点亮一个led灯还可以,到了第二课的延时函数就吃不消了,可以说我耐力差吧,没有坚持,可以说我没恒心吧,不是真正想学东西的人,当时的我没有把它放心上,只是看了4课而已,其实对里面的程序不太理解的,于是就停下来不学了。

到了大二下学期,我发现要学点技术,所以重抄旧业,学期单片机,然后再重第1课开始看起,结果发现以前不明白的东西现在豁然开朗。

我写这经历是想说,如果当时我坚持下去,不懂的地方看多几遍,不懂再看再看,就不会浪费大半年的时间了。

有些知识理论靠时间的积累,第一遍看不懂,第二遍看不懂,第三遍可能就懂一点了,刚开始上手一件事是会遇到类似的情况的。

2、当我学了1个月后,学校里有个比赛,团队需要一个人搞硬件,于是我自己提出搞硬件,为什么?因为在学单片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只会跑程序,连原理图都不怎么会看,单片机的接线我都是看开发板提供的资料来接的,很狗血吧。

于是我就开始接触altiumdesigner了,这是我这学期学的第二个软件。

是看视频入门的,刚开始看的是郭天祥的视频,结果发现看不下去啊,太长太累了,看完一集好痛苦啊,于是我搜搜,结果发现一个很好的教学视频,用的也是比较新的版本,叫《边学边玩altiumdesigner》四人行工作室开的。

我真的提感谢作者这种开源的精神的,对我们初学者帮助很大。

跟着他的视频学习1个月,会画出51最小系统,基本布线,不过我觉得还是不够(当然不够啦,你才学了一个月……)

3、在学altiumdesigner的过程中涉及到电路分析,也就是我们现在学的《电子电路基础》,于是爱折腾的我开始捣鼓起multisim12.0,这是一款电路模拟仿真的软件。

跟着老师学挺慢的,但是教材又高深了一点,比如说分析放大电路,稳压电源,教材上的东西大多列出公式,对于零基础学习的.朋友是挺苦逼的,而且老师也是赶鸭子式,讲考试内容。

这里建议大家买一本书《电子设计零基础》第二版,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但从此就迷恋上了他。

刚开始他不会介绍一大堆公式,以一个例子开始教学,一步一步教你认识元器件(这里对学pcb是有帮助的),然后从电路图的一步分开始分析,接着分析怎么系统,书本结合multisim仿真,教你一步一步使用里面的控件。

写到这里自己总结下:

对于1:学单片机最重要的是

1.先认识单片机,了解单片机的主要组成和各个管脚的定义及功;推荐书《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胡汉才(很熟悉吧。

呵呵这就是我们大学的单片机教材啊!!经典中的经典啊!基础中的基础啊!!人家几十年的教材没有变是有道理的,原理这种东西不会变到哪里去的。

不用专门去看,当作了解,对你理解编程是很有帮助的。)

2.了解一些单片机汇编知识,方便后续调试;这本书《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里面就是讲汇编的,一举两得。

3.掌握单片机中断机制;

4.掌握单片机定时和计数器;(3和4是对单片机内部寄存器的控制,要熟练掌握。

那些外部拓展功能大多都基于这些内部控制)

5.掌握单片机的串口通信。

以上是对想从事单片机学习的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对于2、3:2、3可以在一起讲,这是硬件部分的。

altiumdesigner主要学原理图库设计,pcb库设计,布线。

没入门的朋友看下视频,不要求什么都会画,起码要会用人家的库,把人家的库移植过来自己用,这样可以快速上手这个软件。

到后来再慢慢完善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这在里一直头疼我的就是封装的问题,当时我连封装是什么都不懂,自己看视频查了资料,才慢慢有点认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4933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