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编写教案时要注意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确保教学效果的评估。教案中的评价和反馈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可以合理设计评价手段。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一
欣赏《月亮月光光》。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智育目标]:
1.能背唱《小小的船》。
2.能有想像地去欣赏《月亮月光光》。
[素质发展目标]:
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悉、准确地唱唱名。
[教学难点]:
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印有doremifasollati的卡片、小灯笼。
学生演唱歌曲唱唱名。
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学唱歌曲《三个和尚》,跳木桩。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
[智育目标]:
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素质发展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继续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不同情绪设计不同伴奏型教学准备。
动画片录象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二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
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中的唱名。
2、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模唱小动物的歌{师:小鸡怎样叫?生:叽叽叽……(略)}。
(三)模仿小动物跳舞。
播放歌曲(老爷爷赶鹅)。
师:谁能说,我们模仿了那些小动物?(小狗、小兔、小鸭子等等)。
(四)课题导入。
师:讲故事(略)。
(五)大屏幕:小红帽。
师:这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歌曲中唱了怎样的一个小故事呢?
(六)学唱歌曲。
1、师范唱。
师:喜欢这首歌曲吗?
2、歌曲中唱了怎样的一个小故事?(小红帽带上糕点,去看望外婆……)。
(创编意图:让学生思考,小红帽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呀?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4、(1)出示节奏图——1条(8小节)(略)。
学生打击节奏。
(2)出示节奏图——2条(8小节)(略)。
学生打击节奏。
(3)出示节奏图——3条(8小节)(略)。
学生打击节奏。
师:小红帽说呀,要用比赛的形式读儿歌,你们愿意吗?
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共三条)。
5、学唱名。
师:小红帽过生日这天呀,外婆为她做了七顶漂亮的小红帽,她还给这七顶小红帽取了好听的名字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这七顶小红帽的名字,它们真的很好听的。
(1)师:弹琴(doremifasoulaxi)七个音符。
(2)师:你们说,它们的名字好听吗?(生——略)。
(3)师:我们再看看它们长的漂亮吗?
粘贴:(小红帽贴图,音符1234567的写法)。
(4)师:小红帽说了,比一比谁的耳音最好,谁猜对了,就会把生日礼物送给他,请同学们注意听啊!
6、学唱旋律。
(1)师:弹琴。
(2)师:教唱数遍。
(3)纠正难唱乐句。
7、学唱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
(2)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3)纠正难唱乐句。
(4)熟悉歌词。
(5)师提问a:小红帽给外婆送糕点,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自豪)。
师:唱1,2乐句要唱的轻快。
提问b:小红帽高高兴兴为外婆送糕点,路上,她最怕遇到谁?(大灰狼)。
师:唱3,4乐句要唱出小红帽担心的样子。
提问c:小红帽凭借自己的机智,躲过了大灰狼,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小红帽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甜蜜梦乡)。
师:唱最后的乐句时,要唱的轻快、愉悦、渐弱。
提问d小红帽用智慧躲过了大灰狼,这样的结果同学们满意吗?(满意)。
提问e在生活中你们如果遇到了像大灰狼这样的坏人,会怎样做?(略)。
(5)齐唱歌曲《小红帽》。
(6)独唱歌曲。
(七)歌表演。
师:小红帽要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你们高兴吗。
(1)分组表演。
(2)师指导。
(3)成果展示。
(八)小结本课。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红帽》,并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学习歌曲《小红帽》歌谱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式,一句一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红帽》。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哪位同学知道《小红帽》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
2.欣赏《小红帽》动画,教师向学生讲解《小红帽》童话故事。
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播放进程讲解故事,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故事内容。
二、学习歌曲。
1.初次聆听《小红帽》歌曲(或教师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观察老师范唱时的表情,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师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响)。
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3.歌词学习。
(1)运用节奏朗读法,学生齐读歌曲的歌词。(歌词节奏朗读)。
(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字、生字或复杂的节奏型。
(3)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诵读歌词。
(4)全班学生再次齐读歌词。
(5)教师可让学生在诵读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要求:教师可先范读,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可让学生创编简单动作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小红帽》歌曲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学生随《小红帽》伴奏(或教师伴奏)小声地学唱歌曲。
(3)教师用琴指导学生感受八度大跳的音响(学生静听—默唱—轻唱,反复多次),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4)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不要让学生的错误重复发生多次以后才纠正,否则会事倍功半。
教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声跟琴模唱,对八度大跳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歌唱方法(呼吸、姿态)与状态;用力度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绪:歌曲开始,小红帽带着糕点到外婆家,情绪欢快、力度中强;歌曲后两句表现小红帽担心有大灰狼,力度轻柔;最后是轻松欢愉地和妈妈进入梦乡,力度渐弱。
5.巩固复习。
(1)播放《小红帽》歌曲学习,学生跟唱。
(2)分小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
(3)学会歌曲以后,学唱唱名。
三、集体创编歌表演。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创编歌表演(根据歌曲提示的场景变化及三个情绪转换,进行创编,动作可由歌词提示,也可参照动画或其他想象情景)。
(2)学生小组表演创编成果。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及时指导,多鼓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红帽》,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一个童话故事。同学们还能够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创编出更好的表演。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四
音乐教学设计应该是音乐教学实施前的一个有计划的教学准备和安排活动。由于音乐教学设计是一种课前的预设,所以它是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或者称为前提,有了这个环节我们才能进入课堂去上课。
“备课”是大纲时代的词。它是教师上课前对教学过程的准备。主要有两个着眼点:教什么和怎么教。备课备的是教材、教法,但是它忽略了一个问题。教学设计的提法可以说是对教学实施前的一个整体性的思考,它不仅仅关注教材、教法,所有与教学、操作、实施有关的一切因素都要在教学设计中得到解决和处理,特别是学生的音乐行为方式、学习心理都应该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充分得考虑和体现,也就是要备学生。过去从教师方面考虑的多,现在要从学生角度多考虑;过去是教师想让学生达到的目的,现在要考虑学生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大纲时代的目的性特别强,就是知识点。而现在的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变了,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设计维度上要突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指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教学内容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正确、深入,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教学资源方面,教学准备充分,开发和使用的教学资源符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3)教学设计的分析。
包括:学习内容怎么选择,确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用教材教。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特点,即: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逐步形成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学习者已具备的艺术知识、技能基础和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态度以及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4)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取向的核心,对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音乐思维和创作的方法,能用音乐语言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参与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获得对音乐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其人格。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知识领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系、统一在一起的。新课程主张三维目标的实现,但并不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是均衡实现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整体实现。
新课标专为教学目标写了一条教学建议,主要三个要点:
第一,老师设计目标时要把目标具体化,要写的明确简洁、指向清晰,不要涵盖这节课完成不了的目标,要可测评、可达成、可操作。
第二,目标涵盖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都要在目标设计时体现出来。
第三,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5)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备教材部分,备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是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远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
(6)了解学生的.音乐需求和学习特点。
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需求和学习特点,这一点在教学设计时至关重要。不同学段学生的音乐生理、心理是不同的。其次,老师还要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需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主体,那么主体对音乐有什么需求是老师应该关注的。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对音乐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必须考虑。今天的课程改革,改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时候,教师教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所以,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的改变,老师要考虑学生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音乐生理,了解他们的音乐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教学。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五
1、知识学习:学习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及构思方面的知识。
2、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领会“立意、选材、构思”的写作思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情感体验:感悟童年,珍视童年。
身临其境,思路真正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将心中事、心中情,转化成文字进行表达。
师:同学们,还记得唐鼗是如何赞颂青春的吗?(有些同学应该知道,利用多媒体显示:我的青春是一盆火,浓浓的是热烈,旺旺的是光明。之后师生齐读。)
师:唐鼗将青春比作一盆火,是因为青春有火一般的热情和激情。我们,刚刚步入青春大门的新一代,老师想测验一下大家的热情程度,请大家用发自内心的火热为属于我们的青春鼓掌、喝彩。
生:热烈鼓掌,有的学生发出欢呼……
师:通过大家的掌声,老师看到了大家火一样的热情。我们能永远如此热情呢?
生:能(精神饱满、振奋)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不知大家愿不愿意猜?
生:愿意!(刚刚受到鼓励,感情激越)
(当学生看到题目后,很多人举起了手,看他们的表情可以知道他们听到过这个谜语,当时我灵机一动,没有让学生把答案说出来。让学生重点说谜语是怎么猜出来的,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生:(异口同声)童年……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步入多彩的童年……
(利用多媒体显示:“多彩的童年”的字样,以及能够引发学生童年回忆的图片作为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回忆童年的激情。)
1、仿写句子,概括童年。
生1:童年象一壶酒,浓烈醇香。
生2:童年象一首歌,旋律优美。
……
2、高歌一曲,回味童年。
师:非常好!大家对童年的理解相当透彻,有的同学说童年象一首歌。今天老师还真为大家准备了一首童年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一同回到童年,去享受美妙动听的旋律吧!(放录音《丢手绢》)
生:闭眼欣赏……
师:你最喜欢童年歌曲中的哪首?能唱几句吗?
生1:我喜欢《让我们荡起双浆》(唱)……
……
师:合唱……(学生兴致很高,边唱边拍手)
3、活动起来,感受童年。
师:童年的歌声依旧回荡,童年的笑脸依然清晰。但如果我们的儿时没有了游戏,我们的童年一定会大失光彩。在你小时候,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有的同学跃跃欲试)请以“我最喜欢……因为……”的句式发表你的见解。
生1:我最喜欢“踢毽子”因为刺激……
生2:我最喜欢“老鹰捉小鸡”因为它是一个团结协作的游戏……
……
(学生们具有玩的天性,到这一环节,更热情了,很多同学意犹未尽)
生1:好!(思考)
生2:小时侯和小伙伴过家家,我们拿小石头当馒头,拿树叶当饺子……
师:哇,你们的小日子过得真富足。真有意思!好,其他同学呢?
生3:我小时侯给小猫眯刷牙,挨了猫咬,爸爸还说我自作多情呢……
师:你肯定很委屈吧!不过,老师支持你,下次可要小心呦。(学生哈哈大笑)
生4:我小时侯误喝了妈妈的香水,以为自己要死了,写过一封遗书。
生5:我小时侯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我拿了小伙伴的彩笔,爸爸批评了我,还打了我,我还给了小伙伴。现在我明白了爸爸打我的原因。
师:你真诚实,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同学们,让我们为他的诚实鼓掌。
生6:我三岁时就失去了母亲,没有母爱,我很伤心……(落泪)
(此时,其他同学都很沉默!)
生6:好……(露出了笑脸)……
生1:我从中体会出了童年是充满快乐的,五彩缤纷的,无忧无虑的。
生2:当年爸爸打我,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
……
生:单纯、天真、幼稚、淘气、顽皮、好奇、活泼、童言无忌……
(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时间已到)
生:(异口同声)我愿意……
(利用多媒体显示要求: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刚刚与我们擦肩而过,哪些往事是你最留恋的?哪些事情是你最难忘的?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生:(根据步骤构思、列提纲)
师:(大部分学生都已完成)请把你的构思讲给大家听好吗?
生1:我要写的这篇作文的题目是《儿时趣事》,中心是表现童年的“趣”,利用童年时过家家的事来表现中心,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生2:《弄巧成拙》,中心是表现童年的无知和幼稚。重点写一件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洗肥皂而把肥皂洗没了的小事。祥写心理活动。
生3:我要写缺少母爱的童年的几件小事,表现孩子的渴望。主要内容放在心理描写上。题目叫《深灰色的童年》。
……
(学生们简单复述自己的写作思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生:自己解决……
师:(情不自禁地鼓掌)你们都是小勇士,老师尊重你们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团结协作,攻克难关。
(利用多媒体显示:1、还记得林英子吗?他的爸爸去世了,当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时,有是同学哭了。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吗?2、还记得小姑娘和卖灶糖老汉的对话吗?虽有点滑稽,但不乏真实。3、“就算山珍海味总吃也会烦”)
生: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其中,做必要的指导、引路)
(学生进行交流之后,多媒体显示:1、讲真话、诉真情,做到真情实感。2、人物语言动作等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3、构思力求新颖独特。)
生:能……(开始写作)……
(不到20分钟,大部分学生就已经完成了写作任务。)
生1: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能这么快……
生2:我感到很轻松,一气呵成,真舒服……
……
师:我能理解,同学们倾吐心声之后的快感,有的同学都不敢相信自己。想知道你成功的秘诀吗?让我们蓦然回首:(多媒体显示:见板书)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孕育了酸甜苦辣,人生包涵了苦辣酸甜。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让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去品味生活;做人生之舟的舵手,去创造人生。同学们!珍惜拥有,展翅翱翔吧!祝大家一路顺风!下课!
写作秘诀
信心十足拓思路
品味生活胸有竹
水到渠成情流露
多读勤练创一流
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面,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应该注重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擅长写。但对于课外阅读资源相对匮乏,社会接触面相对狭小的农村孩子来说,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恰恰阻碍了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发展。他们视作文为畏途,所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是语文老师首当其冲的任务。
这节课我以课本上的作文指导课为依据,着重完成了这项任务。首先我选择了学生们最熟悉不过发童年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想说。正因为这一点,学生对于这节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以歌曲,游戏激发了他们的表达的欲望。课堂上,学生们的主动性和活跃的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达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接着将话题转入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此时的学生已不再是被压抑的畏惧者,相反他们每个人都成了激情欲溢的表达者,不管是童年的趣事、伤心事甚至是偷东西挨打的经历,也都被他们一一道出,毫无遮掩。学生们的真诚让我感动,从没有过的高涨的热情让我欣慰。课前我虽为“由事及感、悟”的引导大伤脑筋,但在课堂上,我只大稍微一引,学生们一下就从往事中领悟出了许多对童年乃至人生的感受。此时,对于学生的写作,已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接下来的列提纲,求技巧,写作的过程,相对占的时间较少,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们竟然出色地完成了写作任务,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正在他们为此而津津乐道时,我安排了总结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了成功背后的秘诀,刻意地强调了自信和写作思路的重要性,我觉得,这种亲身体验、实践的过程会让学生们获益匪浅,受益终生。
与其说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倒不如说是一节综合活动实践课、写作引路课。学生们出色的表现、奇特的构思,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上完这节课感触颇深,“没有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的老师”,当然,这次教学只是一次粗浅的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摸索、完善。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课件展示沙漠)。
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
(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
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3、走一走,唱一唱。
(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三、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课件播放:2.1|2—|1.6|6—)。
走啊走,走啊走。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
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课件播放:2020|1220|3616|6—)。
前面有青草,前面有水喝。
前面有歌声,前面有花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
3、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
四、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
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
(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五、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
2、唱一唱,演一演。
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六、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春晚版的《难忘今宵》(播放完毕后,大家觉得春晚的这最后一道菜怎么样啊?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
二、目标展示。
1、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
三、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2、视唱(试着演唱歌曲的谱子)。
3、体会歌曲的歌词大意。
四、展示质疑。
学生通过自己视唱,找出自己不会唱的乐句。然后教师教唱解决。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作者简介:乔羽词,王酩曲。重点了解乔羽:山东济宁人,作品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均获全国大奖。
2、歌曲产生背景。既然咱们说这是春晚的最后一道菜那么这首歌是不是就是为春晚特意创作的呢?(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他想到了乔羽。此时,乔羽正为组拍《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排练而疲于奔命。黄一鹤匆匆忙忙地走进乔羽的办公室说:“我是来求援的,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要用!”乔羽一惊问道:“你说的‘马上’,是什么概念?”黄答:“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你写,写好就拿走!”乔羽一看黄导急得不行,叹口气说:“你早晨5点钟来拿吧!”乔羽送走黄一鹤,已是凌晨3点钟。
价值也就出来了,转而又想,这是咱们中国人最吉祥的一个夜晚,再来一段吧!“告别今宵”就是这么简单,《难忘今宵》诞生了。凌晨5点,乔羽把稿子交给黄一鹤派来的一位编辑。一首歌词在两小时内完成,这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3、学习歌曲。
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歌曲。在学生歌唱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谁的歌儿多》2游戏《我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
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4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脑小奖品。
课时安排:
需要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一些小朋友们熟悉的幼儿歌曲,让他们自由随乐跟唱。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
7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三活动评价。
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下课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律动“飞机,火车,轮船”
3师生问好。
二歌表演。
师生共同表演舞蹈《两只小耳朵》。
1请学生看黑板:三个人头,表情分别是快乐,着急,幸福。
图例:
2请学生上台表演:快乐,着急,幸福的表情和动作。
3照书上动作规范学生。
快乐——拍手。
着急——跺脚。
幸福——拍肩。
四节奏游戏。
学生跟老师一起做。
1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
2我着急,我着急,我就跺跺脚。我就跺跺脚。
3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我就拍拍肩。
1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2看,大家一起跺跺脚。
3看,大家一起拍拍肩。
五师生共唱《我快乐》。
1老师唱学生听。
2学生跟老师一起唱。
3学生自己找朋友互相拍手唱。
4学生上台表演。
5学生集体跟琴有表情演唱。
六小结评比。
七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板书设计:
我快乐。
快乐——拍手。
着急——跺脚。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九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4/4。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土拨鼠》。
情绪热情、欢(明)快忧伤、低沉。
力度强弱。
速度快慢。
结束音16。
色彩明亮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效果。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十
教学内容:
1.了解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2.欣赏两首管弦乐曲《朝景》、《奥塞之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欣赏管弦乐曲《朝景》。
1.边听乐曲,边想象乐曲描绘了什么景象,体会“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教师揭示题目——《朝景》,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3.教师介绍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4.播放主题音乐,让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5.复听乐曲,当学生听到主题出现时,用举手的方式表示,听后说出乐曲的哪些部分听到了主题旋律,划分乐曲的三个部分。
6.找一找乐曲三个部分中演奏主题的主要乐器(小提琴、中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
三、欣赏管弦乐曲《奥塞之死》。
1.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2.教师介绍此曲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视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感受音乐的凄凉和哀痛。
3.副厅乐曲,感受主题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现,想想前后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4.欣赏完乐曲,学生讨论并回答:
(1)作曲家选择了什么乐器组的乐器演奏全曲?
(2)乐曲的三个部分有什么不同?其中第二部分时如何表现出与第1部分的不同的?
(3)第一部分主题再现时,力度发生什么变化?
四、小结本课。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的:
1.学会16个生字,其中会写“哪、脸、原、轻、巾、阵、探、野”8个字,认识“舞、雾、柔、纱、翠、笋、秧、蚕”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用“那么„„那么”仿写句子。3.激发学生喜爱春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春天的风、雾、雨和太阳的特点,以及给大地带来的新景象。
2.感受语言的美,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收集春天的有关资料:图片、诗歌、词句、影象等。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教师在学生发言中及时点拨,进行语言训练。)。
2.有一位的诗人他也很喜欢春天,他为春天写了一首优美的小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回忆以前的学习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怎样做?
3.检查、指导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师相机指导:“翠、笋、蚕”是平舌音;“纱、阵”是翘舌音;“阵、探、蚕”是前鼻音;“轻、秧”是后鼻音;“舞”是第三声;“雾”是第四声。
(2)你们能给生字宝宝组词吗?看谁组得又快又多。
(3)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
师指导:“哪、巾、阵、探”可与“那、中、陈、深”作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识字方法不强求一致。)。
(4)巩固练习:赛读生字卡片、开火车组词。
(5)练写生字。
(6)实践检查:把生字朋友放回到课文你们还能读准吗?
(7)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自由读课文,思考:春天在哪里?你在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用横线把这些地方划出来。
2.指名回答,老师板书:枝头、草原、竹林、田野。真不错,你们把文中的春天找到了!真会读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感悟。
1.找到你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什么?带着感情读一读让大家欣赏。
2.师生共同研讨学生所说所读。(通过课件演示、图片展示、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进行补充、评议、朗读。)。
第一节:
a:课件演示“微微吹”、“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指导朗读。
b:出示文字: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
请学生自读、讨论: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读出感情。
第二节:
第三节:
b:出示文字: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竹笋从地下长出头来了。对比异同,感情朗读。
第四节:学生自学,分小组比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此处设计没有固定教学顺序,顺学而导)4.师生合作,以问答形式朗读全文。
3.背诵课文。(根据板书自由练背,指名背诵)。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说一说。
四、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仿照课文写一段。提示:春天在小河里。
五、布置作业。
选择:找春天,写春天、画春天、唱春天、读春天„„。
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十二
1.认识6个汉字:雾、薄、换、笋、探、蚕。会写6个生字:洒、换、探、枝、野、暖。认识里字旁。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1.感受并读出诗中春天的美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正确读、写生字。认识新部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
有一位的诗人他也喜欢春天,他为春天写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回忆以前的学习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样做?
[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假期后很可能遗忘了学过的方法,因此在此安排识字方法的回顾]。
3.选择适合你的方法认识这些字。
[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4.检查、指导识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同时渗透汉字知识和指导识字方法:
雾:怎样记?(形声字、换、加一部分)。
薄:(上下结构、加偏旁)。
换:为什么提手旁?读诗中句子,在语境中识字。
笋:上面竹子头,与什么有关?
探:跟哪个字像?
蚕:什么结构?
b:巩固练习:开火车读、游戏读、赛读等。
c:实践检查:把生字朋友放回到课文你们还能读准吗?
d: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评议读字音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
(1)再自由读课文,思考:春天在哪里?你在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用横线把这些地方划出来。
(2)指名回答,老师板书:枝头、原野、竹林、田野。
(3)真不错,你们把文中的春天找到了!真会读书。
3.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春天?
(2)读一读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什么?带着感情读一读让大家欣赏。
(3)师生共同研讨学生所说所读。(通过课件演示、图片展示、文字说明等多种方式进行补充、评议、朗读。)。
一节:a:课件演示“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指导朗读。
b:出示文字: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
请学生研读、讨论: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读出感情。
b:出示文字: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竹笋从地下长出头来了。
对比异同。进行感情朗读。
四节:采取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评议、比赛理解课文。朗读课文。
4.师生合作,问答形式朗读全文,进形整合,理清结构。
5.填空练习。指导背诵方法——按顺序背诵。(板书提示)。
6.背诵课文。(指名背、自愿背。)。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说一说。
五、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仿照课文写一段。
提示:春天在小河里——。
六、布置作业。
选择:找春天,写春天、画春天、唱春天、读春天……。
七、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枝头风柳条、桃花。
草原雾草。
竹林雨竹笋。
田野太阳麦苗、菜花、蚕豆。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会写字。
1.自学生字。
2.质疑、解疑。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读音、结构、笔顺、易错处等)。
学生选出需要指导书写的字,大家研讨,老师通过板书、课件演示指导。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让学生能够听辨“独奏”这一形式。
2.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渐强、渐弱在歌曲中的表达。
3.歌曲对比,让学生领悟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理。
4.歌曲《大海》,让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重点、难点:
1.f”,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表达。
媒体准备:多媒体、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练习:
听音乐做动作,按位置坐好。
二、导入新课:
2.听读读,感受歌曲旋律。
(1)师:大海那么美,我们安静欣赏一首独奏曲《大海》。
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请安静地闭上眼聆听(并说其旋律特点,出什么乐器演奏。)。
(2)出示大海歌词,请同学加上伴奏音乐有感情的轻声朗诵。(展开对大海的描述,感觉语言美。)。
(3)展示大海的有关图片,欣赏大海的美。
3.学唱歌曲。
(1)用:“呜”来模唱一下这首歌曲旋律。(可要求学生做一些身体摇摆等的动作表现曲子的优美,积累三拍子的感觉。)。
(2)可用手模仿海螺的形状,再用“呜”吹出歌曲旋律。(注意要轻点,优美的感觉)。
(3)根据歌曲的旋律画出旋律线,例如:波浪形……(请学生用手模仿画线来感受旋律的美。)。
(4)把歌词加在旋律里唱一唱。
(5)听录音范唱,要求学生轻声范唱。
(6)学生跟琴范唱歌曲。
4.游戏。
(1)回声的游戏。师:海浪是怎样冲上岸的呢?冲上来的声音很大,退回去的声音很小……(像回声)老师唱前一句,生接后面一句。交替做“回声”的练习。
(2)为歌曲伴奏。师:浪花的声音是怎样的?怎样表示合适些?(引导学生用纸抖动的声音来模仿海浪的声音效果,)师:请你们抖动纸的声音为我伴奏好吗?(注意倾听个声中的强弱和乐句的韵律。)。
6.图画表现大海的美。老师有很多材料,(蓝色的绸布,海鸥,小鱼,海船。。。。)请同学上来给我设计,拼贴出一幅美丽的大海图画。
三、小结。
作业布置:复习歌曲。
板书:课题《大海》。
美丽大海图画。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十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过程与方法】参与欣赏合唱感受艺术歌曲带来的美感,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简单的音乐语言评价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欣赏认识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用具。
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和相关的资料、录音机、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
提问:(1)《白雪公主》出自哪部童话集?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
(2)同学们都知道德国有哪些的艺术家和诗人?
(黑格尔、马克思、歌德、贝多芬、海涅、门德尔松……)。
2.词曲作者简介。
海涅:德国的诗人,他一生写有三千多首诗句,有一千多首被作曲家谱写成了曲子。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4岁从母学习钢琴;8岁学习作曲;9岁登台演奏钢琴;17岁发表作品《仲夏夜之梦》已属作品。1834年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时,他阅读了海涅的抒情诗,灵感突现,迅速写下了这首被世人广泛传唱的名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新课教学。
1.配乐朗诵,强化歌词。
播放由双簧管演奏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教师示范,感受节拍。
(播放歌曲的伴奏,教师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歌曲的歌词其实是一首抒情小诗,出自诗人海涅之手,而生性浪漫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则为它谱上旋律,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美妙的歌曲吧!
3.分步学唱。
(1)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用lu轻声模唱.教师要随时提示学生注意用演唱《回声》时的头声感觉。
(2)学生控制音量。用lu模唱。
(3)学生轻声随琴唱曲谱,教师可轻声附和,同时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尤其注意几个音程跨度较大的地方(5到低音7;低音5到3)。如发现音准问题要及时纠正(第一和第二乐句的音均属大跳),可以采取分组模唱音程或手势的方法强化概念(在和三度音程中逐步递减过渡音或手势提示音高变化)。
(4)学生熟练后,再次演唱曲谱。
此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乐句比较,找出规律。尤其是起音和乐句结尾的特点(出示谱例幻灯片)。可以起到降低难度,同时训练学生观察力的作用。
(5)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教师随时注意纠正。
在歌词演唱中,一定要让学生认真感受词意,同时注意美声唱法的咬字位置。
(6)学生随琴控制音量变化演唱。音量的变化正是与旋律的起伏、拍子的强弱完关结合。
师:这首歌的弱起小节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提示学生划三角感受六八拍的起伏感,同时在第五拍吸气策六拍进入)。
看看哪几个乐句存在弱起小节?我们的气息、呼吸该怎么控翻呢?我们来试一试。
(7)学生控制气息,注意弱起处的换气。练习演唱几个有代表性的乐句(第一乐句为例)。
(8)学生常握正确的换气方法,演唱全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中最有韵味的地方是哪里?该怎样演唱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来(学生自由提出自己见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等表现要素的变化来演唱。)。
师:在这首歌中,我最喜欢的是几处倚音的运用。(教师演唱带有倚音与不带有倚音的歌曲,学生对比效果,感受歌曲中借音的润色作用,并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练习演唱。)。
(9)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喝全曲。
师:关于这首歌我找到了几个不同的版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怎么样,这首歌虽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歌曲的意境依然没变,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能不能用几个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我来播放音乐,大家可以随着音乐、跟若感觉自由地做动作。你可以独舞,也可以邀请其他同学与你共舞。
(反复播放歌曲范唱,教师带领学生用动作体脸6/8拍的摇摇感。结束后,教师揭示歌曲的节拍——6/8。)。
(三)巩固提高。
1.欣赏《致音乐》。
(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分析歌曲的结构。
(2)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品。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的许多作品已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的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第八交响曲》、《鳟鱼五重奏》等器乐曲,至今仍是世界音乐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然而,最能代表舒伯特艺术的还是他的六百余首歌曲,对于后人的影响也,被称为“歌曲”。最的歌曲有:《摇篮曲》、《小夜曲》、《圣母颂》、《魔王》、《野玫瑰》、《鳟鱼》,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3)再次听录音,哼唱歌曲,记熟主旋律。
2.参与表现,课外延展——回归生活。
师:同学们的歌声太美了。我听得如痴如醉,能够听到你们这样的歌声让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类好!这首歌让我们在歌声中飞到了梦中的乐园,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将你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最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把歌声中的美凝固在纸上,做成风筝,放飞天空!
播放歌曲,学生在事先准备的白纸风筝上作画。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让我们将共好的愿望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天空吧!
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十五
听音乐进教室:(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
1、导言:
2、初听:
(鼓励学生欣赏乐曲后,根据感受发表自己见解:热烈、奔放、欢快、载歌载舞……)好,就让我们一同领略用如此炙热的音乐语言来倾吐心声的民族,有着怎样灿烂的民族文化,请同学们通过彝族人网查找关于彝族节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资料。(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教师播放《快乐的啰嗦》)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
a.、节日:插花节、植树节、祭龙节、赏花节、火把节……(多媒体播放火把节盛况) b、民歌:叙事歌、山歌、情歌、儿歌。(学生复习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细跳月、打拽舞、烟盒舞。(舞蹈队学生演示基本舞步) d.乐器:巴乌、唢呐、月琴等30余种。(一学生用琵琶演奏《快乐的啰嗦》)
4、复听:
我们在对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请同学们在来欣赏这首《快乐的啰嗦》,同时分辨一下这首乐曲可分为几段?(听的过程中用身体表现音乐。)
5、分段听:
a、教师出示主旋律,并请学生分辨其在第一乐段中出现了几次? b、感受下一乐段,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变化。 c、感受三乐段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 d、用a.b的形式表现音乐。
6、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喜欢的乐段:
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以及在场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四、师生再见:(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
小学音乐合唱教案设计篇十六
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具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你喜欢春天吗?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三四五月是春天。春天已经来了。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一切会变得十分美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诗歌。
2、出示课题、齐读。
3、“春天在哪里”是一篇很美的课文。它要求我们多读课文,要读得熟、读得好;还要注意学习字词,学习句子。
4、“春天在哪里”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后面可加什么标点符号?
5、练读,注意语调往上扬。
6、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四次,都表示提问,句末语调都要上扬。不过,在课题中,并没有标点,也不表示提问,就不必把语调往上扬。(再读课题)。
二、范读,了解大意。
1、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把说春天在哪里的句子划出来。
听课文录音后,学生回答。板书:枝头草地竹林田野。
2、看插图,理解词语“枝头草地竹林田野”
3、学说话:春天在枝头,在草地,在竹林,在田野里。
三、自读,读准字音。
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有几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边评议边正音。
3、针对学习中有困难的字进行指导。
(1)认读6个生字。
雾薄换笋探蚕。
(2)指导生字的书写。
洒: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西字,第五笔是竖弯。
探: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枝: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支,支的第一笔横要短。
野:左边是里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予。
暖:左边是日,右边是爰,这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蚕:上下结构,天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讲评学生的书写。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了解每一节大致写了什么。
五、作业。
书写生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62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