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热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07:28:16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热门19篇)
时间:2023-11-09 07:28:16     小编:GZ才子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能力。情感表达是情感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和培养。以下是一些行业内的最新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您了解当前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一

大学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实是非常有前景的专业,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无处不在,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传达行业的介入。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涌现,急需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才。虽然国内各大艺术院校都在不断扩招,但是市面上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二

婚姻状况:已婚年龄:28。

现所在地:沈阳市东陵区身材:165cm/60kg。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工作经验:3年。

希望地区:沈阳市月薪要求:面议。

希望岗位:文职类。

【教育状况】。

毕业院校:沈阳市鲁迅美术学院学历:大专。

语言能力:英语(一般);普通话(良好)。

教育经历:年月——年月院校/机构名称专业职务。

05月至06月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专。

09月至07月毕业于沈阳市商务管理学校商业事务管理专业中专。

【工作经历】。

年月——年月公司名称职务离职原因。

206月—8月在沈阳印之美图文设计公司,职务:平面设计工作,

月—7月在沈阳市金色麦田广告公司,职务:广告平面设计工作,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外向、个性活泼开朗、爱好广泛;具有较强的协调和适应能力;有一定相关的工作基础;本人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的办公自动化和一些平面设计相关软件,有一定美术功底。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能力,相信我会是贵公司合适的人选,同时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合作的机会,让我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也会用自已的努力和贵公司一同成长!!!

【求职意向】。

应聘行业:文职类应聘职位:行政文员/助理/设计助理/。

工作地区:沈阳市工作类型:全职。

月薪要求:面议食宿要求: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

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

本专业培养规格为应用型创意人才。

根据市场、中等设计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需要,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专业能力结构方面,要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方面能力的培养。

创新时代创意为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是完善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个模块中建立起一个体现这个培养方向的正确指导思想,即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新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学和技术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四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就业去向在如下领域:新闻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广告、户外广告、企业cis策划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刊物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手绘、网站形象设计、网页制作、flash、动画设计、商业摄影、家装设计、效果图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制作、栏目包装、企业形象宣、传片、产品专题片、会议礼仪拍摄、影视编辑、语音编辑、mtv制作、电视片头制作等。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五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高:158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重:40kg。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平面设计师: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排版设计:

工作年限:0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1000--1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东莞,深圳。

工作经历。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广告。

担任职位:平面设计。

工作描述:主要设计海报、宣传单、折页、菜谱,

离职原因:家里有事。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潮汕学院。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主修三大构成、编排设计、标志设计、flash动画制作、包装设计、企业vi设计、广告策划设计、图形创意设计、字体设计、网页美工设计等等,精通phtotoshop、coreldraw和ai等等软件,熟练flash软件制作,懂得3dmax和cad等软件。

详细个人自传。

作为初学者,我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作为参与者,我具备诚实可信的品格,富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很强的吃苦耐劳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个性乐观,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具备强大的设计潜能.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六

摘要: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数字信息传播的环境中,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优良特性,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不断实现设计语言及形式的创新,做到视觉信息的有效与人性化传递,真正展现出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形式特点。

本文试图从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语言特征、传播特征及审美特征入手进行具体设计形式的探究,以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动态形式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基本设计元素——文字在动态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形式,从而为其它动态设计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设计语言。

一、视觉传达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理念与艺术之辩。

计算机的简易操作性把人们带入“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设计作品的层次差别很大,数字多媒体介入设计,合成时代到来,程式化的设计比比皆是,而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借助技术的优越性走的更远,保持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在发展和质疑中不断推进。

如同20世纪末,计算机刚被应用于设计,许多设计师还在传统手工制作和数字化工作方式之间徘徊时,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已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伙伴,数字化的艺术形式频频出现,大大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

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颠覆传统的设计方式,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的深入。

视觉传达设计现如今呈现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局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实施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使设计作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而使设计师有了更多思考创意的时间。

但是数字媒体技术为我们带来优越性的同时,也使我们陷入技术依赖的怪圈,造成创意语言的缺失,技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却难有回味的感觉。

随着设计工具及过程的网络化,设计师对电脑的过度依赖,使得设计思维、创新意识、设计能力逐渐被弱化。

有些人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会软件就可以做设计了,其实不然,设计思维以及设计感觉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培养,软件技术仅是实现设计师思维理念的工具而已,当然,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创造出更加精美的设计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设计注重的是想法、创意、内涵,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被技术支配,成为工具的奴役。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数字化进程中,现代的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现今的数字媒体技术把设计理念更好的表达出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设计作品个性特征的缺失。

贡布里希认为当来自外界的刺激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合时,信息量就小,反之不符合时,信息量就大,人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新颖性成正比关系,信息传递中越新颖的目标越容易吸引注意力。

我们正处于视觉信息泛滥的时代,个性化、差异化、新颖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是信息有效传递的前提,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便捷,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目前的设计作品同质化与程式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立创新的精神。

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没有了时空的限制,资源的共享使设计师在灵感的启迪上有了更多的共享,从而也使设计的地域差异越来越来小,许多设计师从网络中直接下载素材使用或模仿他人的创作,丧失了主动创新的欲求,使得设计作品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非常严重。

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之所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创意或者表现手法上的新颖性。

数字时代,技术的支持极大的解放了设计师地工作量,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设计的创新上,创造出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从而适应新时代人们不断求新求异的需求,体现出时代的创新理念和诉求。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挥之不去的数字化趋势。

数字媒介的发展和兴起,是现代数字科技,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共同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媒介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现代数字图像,影像,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

其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使信息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实现。

社会文化形态的进步,也促使数字媒介得以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数字媒介有了存在的依托和成长的可能,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

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设计等新型高科技综合手段,使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打破了以往平面的、静态的宣传效果,以个性化的和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快速而多变地传递着各类信息。

这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必然的大趋势,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迫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

数字化成为当代设计挥之不去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包含众多设计领域,而本文是从整体上来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虽然对动态文字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该方面理论分析有限,未能进行比较深入透彻的挖掘,因此这也是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科技部高新司.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2011.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七

虽然国内各主要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术系的有关专业都不断地在扩大招生人数,但培养出的设计专业人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由于商品市场的刺激和需求,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一直是社会热门行业。

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已无处不在,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超市、银行、大中型商场橱窗、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传达行业的介入。

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涌现,急需经过系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

设计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对那些想深入学习设计的朋友,建议你到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会设计的精髓知识。

为你推荐清美培训中心,清美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一贯严谨治学,秉承学样的专业优势,在艺术设计培训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学研讨活动。

使得我们一直走在专业发展的前沿。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这都是为了各位同学多了解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好不好,请大家认真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1】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平面视觉符号——文字、插图和标志,来传递给接受者各种信息的设计。

其主要功能是起到传播和推广的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常被称为平面设计,它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例如:报纸、杂志上的各种平面广告、道路两侧的广告牌、灯箱等都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在设计学中,其内容主要包括:广告设计、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数码影像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采用“设计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贴近于实际应用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平面广告设计流程及内容,掌握平面设计领域中各种设计项目的设计规律与表现技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多种平面设计软件,使学生具备可以完成平面广告设计任务的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九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艺术基础,是培养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实践基地,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艺术创意人才,将会持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该文从论述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内涵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进而阐述文化创意产业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呈现出的特征及其与视觉传达设计在互动发展中的未来趋势,以期促进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带来了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的产业形态中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使视觉传达设计从传统工艺美术、装饰设计逐渐延伸到影视、动画、广告、网络、游戏等新兴领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选择的重要支撑力量。视觉传达设计业已经深刻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与特征,对视觉传达设计业的创意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并借助现代科技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对现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开发和运用,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能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是由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后来逐渐在全球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创意是其核心。其特别强调人的创造力、技能、天赋的运用,是一种智力型产业。文化是其灵魂,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开发和利用使创意产业有更强的竞争力;科技是其重要支撑,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开发具有更大的开发空间,逐步走向全球化。文化和创意是受时空限制最小的全球性资源,已突破文化产业领域,渗透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

1.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培养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人才21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可谓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人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担负着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急需人才的重要任务。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尚未完全与文化创意产业接轨,培养出来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知识技能和创意思维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艺术设计教育产出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存在错位。这就要求高校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模式,调整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培养出具有文化创意产业实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文化创意产业能推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相继开展了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但目前一些高校的改革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重点关注教学方法和创意思维的创新,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视觉符号文化传播与沟通的学科核心问题,本质上没有触及学科内涵研究和课程体系改革,难以形成灵活的综合素养人才培养机制,难以满足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国家大力发展、推动视觉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关键时期,高校亟须改革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促进学科朝着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应用专业人才的方向发展。3.文化创意产业能拓展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新兴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注重人的精神消费需求,体现市场经济、科技信息与文化艺术的新型文化产业,体现着现代的市场价值和文化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现在已经从传统领域迅速扩展到影视、网络、游戏等新领域,这些新领域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也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兴学科领域。我国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几乎所有艺术设计专业都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有的高校开设了视觉艺术方向,有的高校开设了数字艺术方向,有的高校开设了影视图像设计方向,还有一些如商业娱乐设计、多媒体设计等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方向,加快促进了学科的交互和发展。

三、文化创意产业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呈现的特征。

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富有文化创意理念,是人的文化知识、科学技能和智慧灵感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人员是掌握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设计高手和特殊专才,在这一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将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的生产要素渗透到有形的产品中,通过有形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现出无形的文化创新意识,是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的结果。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要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产业。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产品是文化与技术的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如影视广播、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的文化产品都是与数字媒体新科技结合的,是市场经济、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等与创意设计相互融合的产物,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4.高集群性文化创意已不再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个体行为,而是文化知识和创意载体传播的集体行为,这一行为是产业发展形态与社会运作方式的集体良性互动,会因此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地理集聚,是知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统一体,形成集群化的环境,对周边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四、文化创意产业和视觉传达设计在互动中发展。

1.视觉传达设计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如果将文化创意应用于其中就会提高其设计品质和艺术价值,使其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文化创意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视觉传达已经跳出传统的装饰范畴,进入了更加广泛、具有更加丰富内涵的文化艺术领域,如广告设计、动漫、手游、影视等,使艺术形式更加新颖化、文化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文化创新更加鲜明化,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文化创意产业能推动复合型、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带动了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巨变,能使其顺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主动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建构复合型多学科背景的教学研究和课程体系。高校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多措并举,设置必修、选修课程,拓展通识课程,扩大研修课程范围,建设复合型多学科课程体系,培养适应视觉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高校应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与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结合,将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化、产品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意意识和设计创意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3.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高校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建设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注重创建文化产业学习交流平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基地建设模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创新开发设计产品,培育创新型应用专业人才。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把科研项目、实训建设、顶岗实践等方式引入教学,提供最新的实际设计案例,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使教学内容能适应新兴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建立“现代学徒制”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工作室导师为主导,整合学校艺术设计资源,通过生产项目真做实战,将课堂教学、教室空间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培养学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设计思维目前,部分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存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缺乏创新思维训练和培养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出现。这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能够应对时代变化的能力,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熟练掌握作图软件操作,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把握现代审美趋势,使设计的作品符合创意产业和文化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作品的现代文化品位。高校要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合理安排学生到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学习、实践,提前培养学生对行业的了解,积累其社会实践经验,加深其对视觉设计的理解,提高其技术研发创新与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注:该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背景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创意市集’在高职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sjd760038。

参考文献:

[1]侯静雯.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才智,2014(2).

[2]闫雪梅.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思路探析.歌海,2016(3).

[3]周光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艺术百家,(3).

[4]徐耀东,邵晓峰.创意人才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

[5]陈桂珍.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

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家庭普及仅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电子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信息革命的巨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会计电算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广大会计人员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处理方式,提高了会计处理的效率。以采集、处理和报告企业财务活动为主要职能的传统会计和审计,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及应用的状况下,形成最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提高会计核算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工方式要几个人几天完成的会计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记录、汇总和分析会计信息,准确迅速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行状况,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2.保证会计业务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按程序自行完成各项数据的计算与记录,只要输入的数据正确无误。计算机会计可以大大地扩充手工操作所不能涉及的领域,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手工记账的错记遗漏等问题,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避免了在手工处理账务时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节省了时间、人力,使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减轻财会人员工作强度,促进会计职能转变。实现电算化后,只要将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存储、传输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财会人员能够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管理现代化提供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绝大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要求广大的财会人员学习掌握有关电算化知识,以适应工作要求。同时,会计人员从传统的会计记录、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观测、控制等管理活动,全面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因此,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及时更新,不断提高从业素质,适应更高要求的工作需要。

1.对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影响。电脑软件业发展迅速,使用于会计行业的财务软件更是层出不穷,一些会计软件就已宣称“不需要懂会计”。计算机将自动完成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工作。会计电算化在财会行业的普及,将减少核算型财务人才的需求,除了少量的会计研究人员外,将增加电脑系统开发人员、硬软件维护人员、操作人员的需求量,逐步取代传统的会计人员。未来的财务人员将主要从事财务分析工作。由多种电子设备、软件、磁介质组成的新型操作工具,将实现整个会计行业“无纸化”进程。

2.对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以ram(读写寄存)方式存在的“数据库”替代了传统账簿。其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随意编排,反复使用,对数据库进行一定的操作处理即可直接得到财务报表。因此,各种账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也使与之相适应的平行登记过账、结账、对账等技术方法丧失了存在的`依据。

同时电子计算机以其强大可靠的运算能力占据着会计实务检验中的重要地位。平衡验证法是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方法,包括试算平衡、总账与明细账平衡、单项与合计平衡、横行与竖行平衡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将使这一方法得到简化,只需输入(原始数据)、处理(由计算机进行)、输出(所需要的信息)即可完成财务数据处理流程。

3.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传统的手工做账中人与人的联系是主要的,因此,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联系设计的。如:凭证的记录与接收控制,现金与账务的责任划分等。而在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储存方式采用ram(读写寄存)的方式,它能不留痕迹地进行修改和删除。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准确与完整,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结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建立起一整套更为完整、更为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真实有效性。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影响的具体表现。

1.数据收集方式不同。传统会计是收集各种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这一过程都是通过手工记账的方式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会计电算化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审核后的记账凭证,采取多种方式将记账凭证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常用的方式有键盘输入和语音输入记账凭证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扫描仪器或是通过远程调制解调器网络输入(主要指网络终端如仓库等部门的实时数据处理)将数据扫描录入,还可以通过电脑自动生成固定格式、内容的凭证(主要指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关费用的计提及年终转账等比较固定业务处理)。

2.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同。传统会计主要是由多人分别登记现金银行、往来、费用、存贷等各种明细账和总账,定期进行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核对,因而及其容易出现数据处理和数据之间的不平衡。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这些数据均可由计算机成批或实时自动处理完成,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3.会计期末信息的报告方式不同。传统会计需要财会人员从账簿或其它资料中提取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分配、填制、计算小计、合计等,审核无误后,按使用者的需要编制成各种分析报表。而电算化会计系统只需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自动提取,加以运算,就会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有效提高了财务数据分析的科学性。

4.会计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无论是记账凭证、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磁介质上,不再需要纸张和太大的空间,只需为数不多的磁盘、磁带或光碟,减小了保管的难度。

5.会计数据的审核方式不尽相同。传统会计中数据的审核全部是人工进行的,受到个人本身素质和潜能的影响,很难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在电算化中,部分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中设置一定的勾稽关系,让其实时或成批自动完成,减少了人工成本,大大提高审核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会计将受到电算化会计的巨大影响。在此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提高计算机操作技术水平,才能够适应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需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一

姓名:

女22岁。

学历:本科。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工作地点:

求职意向:教师|美术教师|其他职位。

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学习能力强善于创新有亲和力。

工作经验(工作了2年8个月,做了1份工作)。

工作时间:20xx年4月至20xx年12月[2年8个月]。

职位名称:主班班主任。

工作内容:幼儿园到初中的学生,一共带领三个班级,幼儿班卡通及手工,小学初级班卡通动漫,大班五六年级及初中素描水粉国画。(负责备课,上课,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交流。)平时节假日画室举办活动也参与布置交流,也能够单独带领学生外出写生,招生工作也负责!

20xx年6月毕业xx学院视觉传达设计。

在少儿美术培训这行,从大二开始,已经有三年教学工作经验,与学生能融洽相处并交流沟通,深得学生与家长们的喜爱和信任!自己所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已考取了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证!本人为17年应届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工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如需更多了解,我有个人详细简历!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二

随着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平面设计是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传达信息的一种途径,所以对于色彩的运用有着十分严格地要求。色彩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之外,还能影响人内心的情感。在我国美术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艺术家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色彩体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色彩是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对当今社会的平面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度挖掘我国传统色彩的艺术魅力,并将其运用于我国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无疑有助于当今平面设计取得快速发展与进步。

一、传统色彩概论。

自我们伟大中华文明形成以来,我们的艺术家便不断探索,寻求色彩之美,在无数的实践与摸索当中,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色彩体系,它是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与象征,它与各个民族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审美观等紧密相联,是不同民族对美的一种向往与追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色彩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是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体系有儒家的五色体系,佛家的色彩体系以及道家的黑白色彩等。

1.五色色彩体系。

我国的传统色彩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演化而形成的,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以及意识形态。五色色彩是我国儒家学派极力推崇的色彩理念,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五色色彩的理念,所谓五色,即黑、白、赤、青以及黄色这五种颜色。在西周时期传统五色理念正式形成色彩体系,而儒家所主张的也是这一时期的色彩体系。我国传统五色色彩体系对哲学思想更加的看重,这是与西方三色色彩体系不同的。我国传统色彩还是对社会地位以及身份的一种象征,儒家学派认为,正色象征着尊严以及权威,而间色则代表着身份卑微以及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古代王室的衣服都是正黄色的,这代表着君王有着至高的身份地位以及无上的权利。

2.佛家色彩体系。

我国佛家的色彩体系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唐朝比较兴盛的时期主要注重冷暖色调的对比,以朱砂和青绿色为主,到了唐朝中期,则是以赭石、土黄以及土红色为主,使得艺术画面比较柔和与平静,从此,我国传统美术便开始了对“和”的追求与探索,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道家的黑白主张。

道家主要主张黑白两色色彩体系,这也符合道家的“无为”思想,道家认为色彩是对自然本质的一种破坏,倡导无色理念才是对自然的回归,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种平淡的自然之美,该理念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黑色的极力推崇为我国后来书法艺术的创作以及绘画艺术对于色彩的选用有着直接影响。

现代平面设计是对人视觉上的一种传达,色彩对于平面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恰当的色彩运用能够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与享受,大大增强设计效果。传统色彩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要素,无论是在图形信息的呈现方面,还是在文字意象以及审美情趣的.表达上都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平面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形与色是密不可分的,图形、文字以及色彩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色彩运用与图形之中,能够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极易吸引人的眼球。将传统色彩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无疑能够使得设计更具民族特色,增加作品的创意性的同时,还能够赋予设计作品民族气息。中国传统色彩中的五色色彩、无色色彩等主张,具有寓意以及象征等表现手法,具有比较特殊的文化韵味,能够增加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渲染力,使得作品图形更能够传达某种讯息,增强图形艺术感染力,将传统色彩与具体的图形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将设计内容等传达给大众。传统色彩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图形信息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加大了平面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当今平面设计中文字中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在文字的设计形式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要做到协调。将传统色彩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文字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增加视觉的美感,还能增加文字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从艺术设计上,还是从色彩搭配上,传统色彩都对文平面设计中的文字的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民族元素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了平面设计当中,传统色彩是民族元素的一部分,以儒家、道家以及佛家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色彩体系在艺术设计当中的运用,影响了我国平面设计的审美意境,使得我国的平面设计不断追求阴阳之美,自然之美以及以“和”为美。所以说,传统色彩的运用大大影响了平面设计对美的追求以及审美情趣。我国传统色彩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元素,是我国对于艺术不断追求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哲学思想以及民族艺术文化,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的艺术瑰宝。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三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internet和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在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行业,给传统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认为,以网络化、知识管理、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商务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四

法务会计是会计学和法学相结合的一间新型的边缘性学科。只是被部分国家所接受。它强调秩序的规范,不但要建立、健全各种保障体系,而且更主要的是关注己经颁布实施的各种法律制度的规范状况和执行力度,并对这种执行结果进行归类量化,认真确认;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加以检验,判断定性,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以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良性竞争;监督权利人在获得合法财产权益和既定利益的同时,全面履行法律规定的各种义务。产生法务会计有其必然性。

(一)单纯会计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使得现代会计控制力度不足。

虽然,现代会计和实务的不断和完善大大提高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现代工具的不断创新,当代的经济现象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同时也使得有关部l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日趋复杂。为了应付这一社会特征的需要,近几年,世界各国不仅强化了对经济活动监管的力度,同时也颁布了成倍于前几年的会计规范,力求便会计语言尽可能正确反映复杂的经济现象,以便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不仅能通过会计语言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还可以通过会计这一信息系统来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然而,不管各国政府作了多大的努力,面对经济过程的复杂化与多元化,使得具有控制与反映作用的会计日渐乏力。比如,某国有破产清算时,共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得为若干万元。而这项资产转让所得的处理则涉及到《企业破产法》、《民法通则》、《税法》、《合同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规定,这些规定不是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身所解决的。因此,现代会计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法制化的要求,不但要求会计能随时解决计量和核算等常规,还应能有效地解决破产企业财产清算、保险理赔、海损事故损失分割、税收理算、侵占公司财产等特殊问题。

(二)会计量化标准的不严格和证明力度的乏力。

法律对经济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必须通过会计信息和会计证据来具体量化和证明。任何一类法律对经济行为和财产权利的规定是否得到了贯彻执行,不能由该法律自己来证明。比如《公司法》明确规定了成立各类公司的法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要证明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达到国家的法定标准,只有靠会计信息和会计的证据。由于会计基本原则和与法律规定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管理实践中会计工作与法律执行的偏差。如在流转税和所得税时,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之间产生的差异的调整,已是广大会计工作者普遍接受的事实。但是随着经济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新型经济业务的不断产生,隐形经济业务的不断增加,会计理论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多,单凭会计知识或法律知识都不能完整地解决这些问题。比如a公司与b公司之间原不存在任何的经济关系,a公司聘用的经理利用职权将a公司的货币资金投人b公司作为b公司的注册资本,经中介组织出具验资报告后又将读部分资金转回a公司。这件事情的纠纷给a公司是否造成损失?a公司经理人是否就此事非法获利?恐怕简单地从会计或法律的角度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如果利用会计证明与法律制度的有机结合,深层分析,答案就一目了然。

(三)现代审计功能的弱化。

现代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加重了企业破产的因素,这些破产因素包括舞弊和企业自身经营决策的失误。当然,也包括了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变。作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他们总是期望注册会计师能在企业破产之前,将可能发生风险的信息,提前告知报表的使用者,但注册会计师却认为,他们一般只能对前期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表示意见。他们只对不遵循公认审计准则而产生的审计失败而承担责任,难于完全满足公众的要求,因此社会公众的期望与注册会计师职责的差距日益拉大。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一种更为独特的调查方式,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来予以解释。

(四)法律实践的要求。

自从有了财产物资的分割和经济利益的确认,便产生了法务会计的实践运用。只是当时由于受到立法体系完整性和财产利益关系的相对单一性的限制,法务会计并末被人们所认识,只有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海上航运业和保险业的发展之后,海损事故损失理算和保险理赔接受的产生,才将会计与法律相结合的业务推到了会计实务的主要地位。其后,各国依靠税收确保国家财产收入的重心日益确定,个人利用职权侵占公共财产等非法行为急剧增多,最终便税收理算会计、司法会计等法务会计实践越来越被会计界和法学界所接受并倍受重视。现在,通过法律来调节经济活动中的所有行为,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特征。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各种企业单位,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公司法》、《合伙法》《票据法》、《证券法》等的出台和实施,经济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票据继承和欺诈行为对非货币化经济业务核算带来的各种问题,更促使大部分会计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认识到,必须有既精通会计又熟知相关法律规定的专门人才,才能确定与胜任那些日益增多的特殊的经济业务。

二、法务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可见,法务会计是全面吸收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学理论特别是证据学的基本理论,也吸收审计学中部分审计的技术方法和统计学中的某些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间新型学科。法务会计与诸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不同,它不是某个“单一会计”,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会计,它是某一领域的业务,它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审计部广,其主要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国法制体制的完善程度和各种法规对经济或财产问题规定的详细程度,从目前我国法律实践来看,包括保险赔偿责任理算会计、税收理算会计、社会福利保障会计、物价利得会计等。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工和完善,本质上也是法制经济的完善,对会计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一)对财务信息的确认、解释更为准确有效。

法务的产生和运用,充实了会计。根据的特殊规定,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在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法定经济标准、经济界限规范过程和报告结果进行、检验、、认定,并为法庭提供证据。它远远超出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且对财务的确认与解释更为准确、清晰。当某一团体对某一事项产生抱怨、质辩、谣言、疑问时,法务会计能很快地确认出财务事项的要害所在,并根据经验与所掌握法学和会计学的理论,作出相关的认定,向冲突的双方解释。这种冲突的双方包括一般民众与管理阶层。例如,当涉及到某一国外司法诉讼时,法务会计人员会用通俗的语言对相关的财务问题予以解释。这种解释也正是法务会计的职责。当财务问题得到确认之后,法务会计就须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取得相关的证据来说明上述与质疑、谣言相关的财务事项。当然,在调查取证时,不仅要证实这些事项的存在,还要精通复杂的公认会计准则,报表披露规则,内部控制原理及与公司管理有关的人的行为要素。

(二)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法务会计作为一间新型的复合型边缘学科,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为了适应这种新世纪的要求,高等要培养大批的符合需要的法务会计人员。法务会计学科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精通会计,熟悉相关法律。

法务会计是运用会计专业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所以,首先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地位、不同时期的会计实践的变化情况应了如指掌,否则将会无从下手。其次是对经济行为或财产权益规定机关的部门或行业性法律较为熟悉,否则会因法律知识的欠缺而使从业者所提供的报告与要求解决的问题之间,缺乏紧密相关性。法务会计所应熟悉的常规法律知识极为广泛,因此一位法务会计的`从业者,首先应是一位法学者。

2、高尚的职业道德。

保密、自律是从业者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法务会计解决的大部分问题都会涉及到不同单位或者相关的商业秘密或执法秘密,所以从业者对委托人负责,只能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报告给委托人,在法律规定的保密期内,不能私自将涉及的相关,有意或无意泄露给与委托人无关的单位和个人,更不得未经允许私自保留与报告相关的证明材料。

3、独立敬业的精神。

这也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体现,独立与保密是密切相关的,为了保密的需要,从业者不能与他人商讨、磋商正在委托解决的具体问题,也不能与解决同问题的其他执业者商讨同一问题,以免从业者之间相互因资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格感染力的而影响他人证明结果的客观性和独立公允性。

(三)为解决复杂、特殊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在法制建设过程中,曾碰到了许多与会计相关的法律问题,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无法完美地解决。比如,上海浦东的一位投资者向法院提出诉讼,就红光实业公司的虚假财务报表,要求认定责任。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不能确定投资者的经济损失,故法院不得不以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而将此案驳回。再比如在琼民源的舞弊案中,尽管对相关的责任人已作出了刑事以及行政处罚,但在民事诉讼中如何来确定有关人员的过失责任,也缺乏相关的依据。法务会计的出现,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问题圆满地解决,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四)强化了会计的控制职能。

传统的会计运用会计专门核算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与真实性,根据确认的标准控制经济活动的合法与合理性,通过所提供的信息揭示在执行计划或预算时的偏差。会计控制的依据是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而法务会计根据法律的特殊规定,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在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法定经济标准和经济界限规范过程和报告结果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它主要处理财务事实与企业问题的关系,并运用于法律上的鉴定。法务会计经常涉及舞弊调查,并为管理部门、律师或者私人调查服务。它经常帮助管理部门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以减少管理部门的舞弊发生。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五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数字信息传播的环境中,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优良特性,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不断实现设计语言及形式的创新,做到视觉信息的有效与人性化传递,真正展现出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形式特点。

本文试图从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语言特征、传播特征及审美特征入手进行具体设计形式的探究,以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动态形式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基本设计元素——文字在动态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形式,从而为其它动态设计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技术、理念与艺术之辩。

计算机的简易操作性把人们带入“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设计作品的层次差别很大,数字多媒体介入设计,合成时代到来,程式化的设计比比皆是,而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借助技术的优越性走的更远,保持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在发展和质疑中不断推进。

如同20世纪末,计算机刚被应用于设计,许多设计师还在传统手工制作和数字化工作方式之间徘徊时,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已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伙伴,数字化的艺术形式频频出现,大大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

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颠覆传统的设计方式,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的深入。

视觉传达设计现如今呈现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局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实施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使设计作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而使设计师有了更多思考创意的时间。

但是数字媒体技术为我们带来优越性的同时,也使我们陷入技术依赖的怪圈,造成创意语言的缺失,技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却难有回味的感觉。

随着设计工具及过程的网络化,设计师对电脑的过度依赖,使得设计思维、创新意识、设计能力逐渐被弱化。

有些人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会软件就可以做设计了,其实不然,设计思维以及设计感觉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培养,软件技术仅是实现设计师思维理念的工具而已,当然,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创造出更加精美的设计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设计注重的是想法、创意、内涵,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被技术支配,成为工具的奴役。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数字化进程中,现代的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现今的数字媒体技术把设计理念更好的表达出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设计作品个性特征的缺失。

贡布里希认为当来自外界的刺激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合时,信息量就小,反之不符合时,信息量就大,人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新颖性成正比关系,信息传递中越新颖的目标越容易吸引注意力。

我们正处于视觉信息泛滥的时代,个性化、差异化、新颖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是信息有效传递的前提,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便捷,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目前的设计作品同质化与程式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立创新的精神。

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没有了时空的限制,资源的共享使设计师在灵感的启迪上有了更多的共享,从而也使设计的地域差异越来越来小,许多设计师从网络中直接下载素材使用或模仿他人的创作,丧失了主动创新的欲求,使得设计作品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非常严重。

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之所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创意或者表现手法上的新颖性。

数字时代,技术的支持极大的解放了设计师地工作量,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设计的创新上,创造出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从而适应新时代人们不断求新求异的需求,体现出时代的创新理念和诉求。

挥之不去的数字化趋势。

数字媒介的发展和兴起,是现代数字科技,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共同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媒介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现代数字图像,影像,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

其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使信息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实现。

社会文化形态的进步,也促使数字媒介得以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数字媒介有了存在的依托和成长的可能,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

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设计等新型高科技综合手段,使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打破了以往平面的、静态的宣传效果,以个性化的和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快速而多变地传递着各类信息。

这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必然的大趋势,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迫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包含众多设计领域,而本文是从整体上来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虽然对动态文字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该方面理论分析有限,未能进行比较深入透彻的挖掘,因此这也是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1]科技部高新司。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2011.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六

我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名相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文中记载“失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事业之所以能有稳固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人民为根本国家才能巩固,否则国家势必会危亡。公元前(490-421)中世纪欧洲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及人本主义思潮。人们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人权。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鼎盛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以认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而对设计对象做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一)设计与文化的和谐。

我国历史悠久,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如果脱离这种背景去设计,设计就会在精神上被孤立。设计与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实践来看,设计应当适应文化,因为脱离了文化的设计产物是无法被人们所接受的;而文化又是设计的产物,纵观设计的历史不难发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包豪斯”院校提出的“由繁至简”影响着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设计变得简化和有趣。

(二)设计与宗教的共生。

现代设计源于欧洲,同时也源于欧洲的艺术和工业大生产的糅合。世界很多高端的艺术都源于宗教,如文艺复兴使其的教堂壁画及中国敦煌的壁画等。最高尚的艺术源于信仰和自我的人性释放,因此设计为了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必然进入以人为本的高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藏传佛教经过了在中国若干年吸收、融合、发展和变化,如今已经发展为极具中国特色一种藏传佛教的装饰艺术。藏传佛教通过许多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无论是与佛教教义相关,或是有只为纯粹装饰目佛教装饰纹样,都使得设计作品成为村求代表本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风格的突破口,都为现代平面设计增加了新设计元素。如今流行的装饰图案“宗教几何学”也是为满足人们个人的需求而产生并发展的一种装饰纹样,而这种装饰艺术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启示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心体会。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变一件事物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每一次的改变事物的现状都可以称之为设计。设计的出现是体现人的思想并创造出合理的生活服务对象,设计的完成也是人类合理规划的范畴。“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客观决定的必然。由于人的个体化差异,人的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人的需求、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原因,使得不同的人对“以人为本”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正确的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加以区分。同时这种“以人为本”的需求又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两种。不论在建筑设计还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客户所传达的需求有时是设计案例所依托的实体必须存在的理由,如包装设计必须依附于色彩和结构;建筑设计必须依附于材料和空间划分,这些都是客观需求。但往往设计师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还要考虑客户个人对宗教等精神层面的所带来的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意识,设计中的任何目的与结果都不单单是直接性的为人服务或完全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是从设计目的和设计需求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性目的的满足对象需求,在设计目的结构中,最终都会落实到对人的某种需求的分析与满足上去,最终都会以人类的`“存在需求”为中心。

三、“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所解决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大道至简”的包豪斯美学标准至今影响了很多伟人,比如乔布斯认为,简约化设计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让人能直观地感觉到它的简单易用。设计上的简单并不总能带来操作上的简易。有时候,设计得太漂亮、太简化,用户用起来反而不会那么得心应手。不论是苹果产品的外观还是界面设计都遵循了“从简”的理念,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产品并没有因为简化而在操作上带来麻烦。反观当下的很多的设计作品一味追求形式化而忽略了包装设计的基本保护功能,这种设计应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一些极端的形式主义者认为形式是设计的全部,因为形式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力的主要因素。但是他们只看重了形式却忽略了功能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反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能在设计中及时纠正形式主义错误,重新建立起设计带给人们的便利。我们现在所推崇的“设计以人为本”,当然也不应只注重产品功能而忽略或轻视产品外形,而应该从设计的原始目的也就是人的需求这种深层次的元素出发,对设计的各种层面、各种涵义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者在分析对象的需求时,要考虑兼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层需求,要有人与物和谐共存的意识,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因素,能真正做到“设计为人”,一方面,要将设计品与人类划为一个生存空间进行思考,形成一个人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的客观需求和主管情感等因素,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作为载体来表达出来。脱离了人的设计是不可能存在的,设计最终体现出和打动人心的是设计的人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在认知观念上有了新的进展。作为设计者要正确地理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优化自身的资源结构、把握正确合理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使得设计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七

摘要: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数字信息传播的环境中,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优良特性,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不断实现设计语言及形式的创新,做到视觉信息的有效与人性化传递,真正展现出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形式特点。

本文试图从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语言特征、传播特征及审美特征入手进行具体设计形式的探究,以数字媒介中视觉传达的动态形式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基本设计元素——文字在动态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形式,从而为其它动态设计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一)技术、理念与艺术之辩。

计算机的简易操作性把人们带入“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设计作品的层次差别很大,数字多媒体介入设计,合成时代到来,程式化的设计比比皆是,而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借助技术的优越性走的更远,保持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在发展和质疑中不断推进。

如同20世纪末,计算机刚被应用于设计,许多设计师还在传统手工制作和数字化工作方式之间徘徊时,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已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伙伴,数字化的艺术形式频频出现,大大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

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颠覆传统的设计方式,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的深入。

视觉传达设计现如今呈现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局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实施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使设计作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而使设计师有了更多思考创意的时间。

但是数字媒体技术为我们带来优越性的同时,也使我们陷入技术依赖的怪圈,造成创意语言的缺失,技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却难有回味的感觉。

随着设计工具及过程的网络化,设计师对电脑的过度依赖,使得设计思维、创新意识、设计能力逐渐被弱化。

有些人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会软件就可以做设计了,其实不然,设计思维以及设计感觉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培养,软件技术仅是实现设计师思维理念的工具而已,当然,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创造出更加精美的设计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设计注重的是想法、创意、内涵,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被技术支配,成为工具的奴役。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数字化进程中,现代的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现今的数字媒体技术把设计理念更好的表达出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设计作品个性特征的缺失。

贡布里希认为当来自外界的刺激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合时,信息量就小,反之不符合时,信息量就大,人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新颖性成正比关系,信息传递中越新颖的目标越容易吸引注意力。

我们正处于视觉信息泛滥的时代,个性化、差异化、新颖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是信息有效传递的前提,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便捷,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目前的设计作品同质化与程式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立创新的精神。

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没有了时空的限制,资源的共享使设计师在灵感的启迪上有了更多的共享,从而也使设计的地域差异越来越来小,许多设计师从网络中直接下载素材使用或模仿他人的创作,丧失了主动创新的欲求,使得设计作品呈现大同小异的现象非常严重。

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之所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创意或者表现手法上的新颖性。

数字时代,技术的支持极大的解放了设计师地工作量,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设计的创新上,创造出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从而适应新时代人们不断求新求异的需求,体现出时代的创新理念和诉求。

挥之不去的数字化趋势。

数字媒介的发展和兴起,是现代数字科技,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共同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媒介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现代数字图像,影像,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

其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使信息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实现。

社会文化形态的进步,也促使数字媒介得以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数字媒介有了存在的依托和成长的可能,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

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设计等新型高科技综合手段,使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打破了以往平面的、静态的宣传效果,以个性化的和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快速而多变地传递着各类信息。

这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必然的大趋势,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迫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包含众多设计领域,而本文是从整体上来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虽然对动态文字设计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该方面理论分析有限,未能进行比较深入透彻的挖掘,因此这也是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科技部高新司.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八

信步于欧洲城市街头,不论是在罗马、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各个文化都市,还是在街头的门窗、墙壁、抑或飞驰的地铁上,都充斥着一种兼具野趣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涂鸦。上个世纪末,嘻哈文化如泉涌般不断四散,涂鸦艺术这方丽水也开始缓缓流入亚洲大地,这一新生的艺术文化现象相继出现在日本、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涂鸦艺术这种生长于草根、丰富于后现代主义风格上的艺术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蓬勃壮大,可谓是影响到了当代生活的各式领域。

笔者在欧洲以及国内各大城市走访时,便被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所震慑。涂鸦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个性时尚的特质和自由的创作精神亦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核相得益彰,它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在颠覆与整合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视觉元素进入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

从一方面而言,涂鸦艺术尽管看似处于“亚文化”之中,但却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其大众性和视觉传达设计实质相同,反映出平民化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而言,涂鸦的绘画图式、艺术符号及其色彩均是视觉表达的形式之一,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中,部分是以一种陈旧和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美“泛化”的时代,如何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个性化的涂鸦艺术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如何不仅仅停留在涂鸦艺术的表层,而是内外深度剖析寻找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语境和新媒体科技下,涂鸦艺术介入设计领域后又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笔者立足于涂鸦艺术的图式,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开启一种与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新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研究背景。

涂鸦艺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这种在争议中发展却又兴盛不绝的图画传统,起源于60年代美国城市底层大众的街头文化。西方的涂鸦艺术从违规的街头肆意创作、涂鸦地区划分的合法化、到涂鸦艺术学科的设置和博物馆的诞生,再到如今多元化、多媒体结合的涂鸦艺术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进历史。

文化研究领域上,早在1983年,美国便诞生了两部有关涂鸦影像的经典纪录片——charlieahearn拍摄的《野性风格》(wildstyle)与tonysilver导演的《风格大战》(stylewars)。片中呈现了对各涂鸦者在家中或街上的创作片段,真实还原了艺术家们涂鸦的构思过程与生活状态,为世人提供了研究涂鸦艺术的宝典与创作的基础范本。同时,也逐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涂鸦艺术家,如bleklerat,jean—michelbasquiat,keithharing,banksy,pureevil,faile,thelondonpolice,wkinteract等。笔者在欧洲走访期间,在街头任一书店均能翻阅到大量与涂鸦艺术相关的英文专着,因此不论从历史还是大众渗入度而言,都可见国外对于涂鸦艺术的研究及其所涉猎的领域探索相对更为宽泛,在视觉艺术、图式领域等也都有着诸多论述及相关着作。

就国内而言,涂鸦艺术这股艺术的春风在20世纪末开始吹入国土,尽管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已然成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长期艺术运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国内涂鸦艺术家不断涌现,涂鸦艺术的创作语言和内容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土文化元素被纳入其中,成为新的表达形式。如老一辈涂鸦艺术家叶永青,曾灶财,张大力,黑荔枝,李球球;当代青年涂鸦艺术家debe,4get,candybrid,黑鸡先生mr。ogay等。同时,涂鸦团队遍布中国各大城市,不论是民间的自办活动,还是全国性的大规模比赛或展览,都可见此艺术形式正以其张力迅速走入年轻人的文化圈之中。

视觉传达设计类论文篇十九

现阶段,无论是视觉传达设计行业还是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都处于一个懵懂又困惑的时期,要想走出困惑,该行业必须去寻求其新的发展趋势,以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视觉传达设计一词最早出现于1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原意为“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材料的发明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已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媒介相关联并相互作用的设计新领域,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并渗透进社会的各行各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其内容包括:广告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等,它依托媒体的发展而发展。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首先,新媒体强调的是影音文字信息的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力,并获得视、听、触、嗅、动等多方位的体验与享受。

(1)二维空间向三维四维方向的发展。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为海报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

在国内曾一度被称为平面设计,其主要原因是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在二维空间内进行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更新颖的设计形式吸引受众,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近期,也已经有一些国内外奔走在设计前沿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已然开始了二维向三维空间发展的探索。

如日本艺术家松枝悠希近期作品《逃跑系列》,成功的将二维平面图案转化表达为三维模式,旨在突破传统的二维印刷产品。

比之传统的平面作品,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有效传递相应的信息。

当然,随着对新媒体新媒介的认识与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可以从二维表达华丽转身为三维形态,还可以考虑进入四维时空,即在我们设计作品中融入时间的概念,深化设计理念的表达,增强受众对设计作品的印象,从而更好的传递信息。

如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坐落于市中心的“正在融化的北极熊”雕塑,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极熊冰雕慢慢融化,露出骨格,意在警示人们关注我们的气候变化,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效的完成了信息的传达。

(2)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转变。

当人们疲于大量静态视觉信息的时候,动态视觉信息为受众视觉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走向动态设计的发展已经不再有任何技术障碍,而成为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动态视觉信息较之静态视觉信息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传递的信息量也更多。

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可提高有限视觉空间的利用率。

数字媒体广告,网页设计等领域都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动态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空。

当然,视觉传达的其它领域也可以尝试动态化的设计,如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有待视觉传达设计师们继续探索。

(3)超越视觉,走向多感官信息传递。

感官是人类感觉外界刺激的器官,主要有眼、耳、鼻、舌、身五官,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视觉,是人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

因此人类社会的信息传达方式一直把重点放在视觉传递上。

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人的眼睛每天被大量的视觉信息所充斥,因此,单纯的视觉信息传递已很难在进入受众的眼睛的同时进入受众的大脑,达到有效传递。

当然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视觉传递方式依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只是在视觉传递的模式中适当加入其它感官信息来辅助完成信息的传递,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例如,曾经有家美国食品公司,在薯片的包装袋中加入了薯片的味道,让消费者在接受视觉信息的同时,也能接受到嗅觉的刺激,从而更好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最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触觉感官传递的辅助信息传递更是操作简便,如凹凸文字的设计,不同视觉信息载体的触觉肌理,都可以辅助视觉信息达到信息的有效传递。

[3]刘燕。网络会展与视觉传达设计[j]。美与时代(上)。2011(9)。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6354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