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学习这些教案,你可以提高你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一
1、体验万花筒图案变化带来的美妙感受及自己制作万花筒的乐趣。
2、能自己拆装、组合万花筒,发现物体成像与镜片的多少、排放角度、花片多少等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制一个万花筒(制作材料:塑料片和锡箔纸做成的"镜片",每位幼儿3片;牙签盒、桌面垫板卷成的筒各1个)。
2、自制的碎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谜语导人课题:小小花瓶,身藏百花,转来转去,千变万化。
2、引导幼儿观察万花筒,通过自己拆装探索万花筒的秘密。
(1)组织幼儿自由欣赏自制万花筒,发现它的千变万化,激发起探索的兴趣。
(2)引导幼儿自己拆开万花筒,观察其结构,了解万花筒里有三块长方行的镜子,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花片,还有装花片的小盒子。
(3)指导幼儿探索形成美丽图案的奥秘。
逐步实验:物体在1面、2面镜片前分别是什么样子,3面镜片应该怎样排列才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发现物体成像与镜片的多少、排放角度、花片的多少等因素有关。
3、帮助幼儿组合安装好玩花筒、继续观察探索。
活动延伸更换不同的花片探索转动效果。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圆和连接的方法,塑造出猪八戒的基本形象。
2.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火柴等辅助材料。
2、泥塑范例一个。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它是谁?教师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变变变。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材料及方法,引发幼儿泥塑的兴趣。
(1)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它吗?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学捏面人的老爷爷,捏一个猪八戒吧。
(2)观看猪八戒泥塑步骤图。(幻灯片)。
(3)师:捏泥人可不是一样简单的事,除了要用到橡皮泥外,还要用到很多东西,小朋友们可要听清楚老师手里的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用的,要不你的泥人可就做不成了。
第一步:头:123,321,小手搓,搓汤圆,汤圆搓得圆又圆。
(指导时,问幼儿:手心转啊转,团团团汤圆,我团得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变变变,变变变,团圆变成圆鸡蛋。
第二步:鼻子,耳朵:上述一样;然后是123,321,小手搓,搓长条,搓出长条象薯条。123,321,小青蛙,跳啊跳,扑通一下跳下水。
第三步,把捏好的耳朵和鼻子粘上去。
第四步,用黑色的面团捏成僧帽粘在头顶。
2、师:下面我们小朋友就开始你的泥塑创作吧。
引导幼儿独自进行泥塑创作。让幼儿幻灯片中猪八戒泥塑步骤图进行塑造,指导幼儿运用不同颜色的彩泥表现人物特征,同时注意面部特征的塑造要精细,启发幼儿运用辅助材料(火柴等)进行人物身体不同部分的对接。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捏的泥人可真棒,都快赶上捏面人的'老爷爷了,现在老师为你们和泥人照张相吧。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手工区继续进行泥塑创作。
活动反思: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各有各的特点,首先让幼儿知道的特点,抓住特点,然后才能塑造出想要的效果,尤其是面部特征要精细,老师出示范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先前经验,自己捏造喜欢的人物,孩子们对泥塑挺感兴趣,捏的虽然歪歪扭扭,但是看出确实用心捏造,就是用时间比较长,而且面部表情不太容易掌握,一节课幼儿只能捏一个人物,我们捏完后进行展评,孩子们都感到很高兴。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三
一、设计意图:
幼儿往往对看起来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万花筒百看不厌。常常会听到他们说:快来看!我的图案又变了!以幼儿看、玩万花筒为契机,设计出这一活动,可以从中揭示出万花筒这一常见儿童玩具的基本构造原理,继而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身边众多的科学现象,努力去发现、去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感。
二、活动目标: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万花筒的上和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
幼儿记录表:
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 (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 (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 (3)4号万花筒没有碎花片。
幼儿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个万花筒。 五、设计评析
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发展水平。在整个课例中充分设计比、看、拆、装等游戏化活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索、操作材料,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分析、比较、观察、记录等能力。每个活动步骤以幼儿主动操作为主,在活动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使操作活动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用表格记录实验操作的结果,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活动适合分组教学,教师可将各类万花筒放在活动区中,给幼儿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
第二课 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发展阶段
1、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2课时)
一、复习就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万花筒的乐趣。
2、发张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有序的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万花筒的基本结构,理解平面镜反射的道理。
活动准备 万花筒、平面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万花筒实物,引出主题。
2、教师:这是什么?你玩过万花筒吗?
你知道万花筒里面都有什么吗?
你从万花筒里看到什么?
3、小结:万花筒是小朋友玩的一种玩具,有许多小朋友都玩过。
万花筒为什么会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朵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万花筒的秘密吧。
二、展开
1、自由玩万花筒,观察万花筒的变化。
教师:小朋友转转万花筒,看看里面有什么?
小结:转动万花筒里面就会有不同的花朵
2、拆开万花筒探索其中的秘密。
教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万花筒拆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3、教师边操作边讲解三棱镜成像原理。
教师:万花筒里面有三个平面镜,三个平面镜边对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三棱镜,
每一面镜子都能把万花筒里面的彩纸照出来,同时也把另外两面镜子的彩纸照出来,
这样小朋友就可以看到许多彩纸组成的花朵。
这种现象叫做互相反射。
4、组装万花筒,感受成功的喜悦。
(1)幼儿操作。
指导语:请大家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将万花筒组装好,操作时注意拿玻璃时不要划伤手。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组装成功的。
(3)自由玩万花筒,再次感受其中的乐趣。
5、操作其他材料,观察现象。
方法:可以往万花筒里放置其他物品(豆子、扣子等),引导幼儿观察反射成像的现象。
三、结束
1、评价:从细致观察和大胆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2、有机会时请幼儿到三棱镜前观察镜子中的自己。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四
1、通过运用橡皮泥做出各种平面的房子图画,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
幼儿通过团、搓、压等多种方法做出各种不同的房子平面图。
活动准备。
2、知识准备:幼儿会用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的方法在白板纸上贴出一些简单的图画。画过房子的装饰想像画。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出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突然有一天一场火灾把森林烧着了,房子也没有了。没有家的小动物心里多痛苦,怎么办?我们今天就来用橡皮泥做出漂亮的房子,送给小动物做他们的家吧!”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见过什么样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顶怎么样?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子的结构以及房子的多样性。
3、看录像:各式各样的房子。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房子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形状、色彩以及花纹等。
4、以教师为小兔子做了一座漂亮的房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1)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做成的?让幼儿了解将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在贴在白板纸上做成的平面房子。
(2)这座房子漂亮吗?房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用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感受房子上的色彩和花纹的美。
5、介绍制作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介绍制作材料:橡皮泥在泥工板上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做出你想要的形状,再轻轻贴在白板纸上。当你的房子需要花纹时,也可以用冰棒棍,火柴棒等材料为房子装饰花纹。
(2)提出制作要求:小动物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住不一样的房子,看谁做的房子最漂亮,并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6、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充分大胆想像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2)指导幼儿注意色彩的变化和房屋形状的设计。
(3)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出点线等对房屋进行装饰,并指导幼儿用辅助材料吸管等压出花纹对房屋进行装饰。
(4)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团、搓、压的技能,在白板纸上粘贴出房子,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7、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玩具小猴,以小猴参观他们的新家园的形式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小动物感谢小朋友,活动结束。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五
·能运用剪贴、画、插接、搓、团等方法。
·能与同伴商量合作采用不同的材料。
重点难点。
·重点:用半成品、废旧材料制作小鸟乐园,萌发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情感。
·难点:乐园的布局及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有关小鸟的信息,带幼儿到户外乐园玩。
活动过程。
教师读小鸟的来信,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小鸟乐园”。
小朋友:你们好!
你们的朋友小鸟。
提问:信是谁写来的,它希望我们帮它做什么?
二、启发思考,讨论“小鸟的乐园”布局。
提问:
1.小鸟喜欢在什么地方玩?
2.“小鸟的乐园”该有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三、幼儿分区操作,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找朋友合作,展开美工活动。
(泥工区、插塑区、木头积木区、半成品制作区、乐园布置区)。
教师重点指导:乐园的布局及幼儿的合作。
四、展示小鸟的秋千,树枝上搭起鸟巢,小鸟洗澡的喷泉,小鸟喝水的清水池,老鸟搭乘的电梯,音乐旋转的木马……大家一起欣赏、交流,分享为小鸟建造乐园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美术角丰富“小鸟的乐园”的设计。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鸟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在公园里、花鸟市场上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鸟,鸟的世界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对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兴趣,本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中班幼儿已经有了表现事物的需求,但往往表现技能不够。提供活动材料,有彩色画纸、半成品、玩具等,可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操作,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充满自信。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进行,能使幼儿的群体经验互动、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评价的环境中让幼儿以小组和个人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提供和利用废旧物品。激发幼儿形成“变废为宝”的意识。
二、效果分析。
2中班美术活动设计——小小邮票设计家(优质课)。
1.在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启发幼儿设计不同的邮票图案。
2.培养幼儿想像力、创造力和大胆设计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体会大胆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初步学习按邮票特征设计邮票图案。
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根据想像大胆设计邮票图案。
活动准备。
1、实物邮票,自制邮票若干;。
2、小狗袋偶1个;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3、锯齿状绘画纸,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袋偶(小狗皮皮),以帮小狗皮皮寄信的方式引入课题。
二、欣赏讨论。
1、教师通过提问:“你见到过的邮票是什么样的?”启发幼儿回忆邮票特征。
2、出示实物邮票,引导幼儿观察邮票特征。
提问:
(1)这些邮票是什么形状的?
(2)邮票:有哪些漂亮的图案?
3、出示自制邮票,让幼儿看看、摸摸、说说,进一步了解认识邮票的特征。
(1)请幼儿仔细观察后说说:
“这些邮票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枚邮票,为什么?”
(2)师:“除了有漂亮的图案,你从邮票上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邮票上的价格分值等字样。
(3)请幼儿摸一摸邮票的四边,感觉锯齿状的花边。
三、操作思考。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邮票的制作方法,并根据讨论结果示范讲解邮票的设计步骤和构图及涂色要求。
2、引导幼儿讨论说说自己准备为皮皮设计什么样的邮票。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绘画用品,作画。
2、提醒幼儿注意合理构图,均匀涂色。
五、评价作品,结束。
1、举办“邮票展览会”,欣赏展示幼儿作品。
2、邀请幼儿和小狗皮皮一块儿寄信,结束。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六
1、了解万花筒的基本构造和影像变化的原理。
2、通过制作万花筒的过程,培养幼儿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玩具,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请大家都来玩玩这个万花筒,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万花筒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呢?(发现:许多美丽的花,万花筒每转一次,里面的花都不一样)。
3、这么美丽又好玩的万花筒,它是怎样制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万花筒的秘密吧!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一下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如:材料的名字、颜色、形状、材质等,并且也可以让孩子们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见到这种材料。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制作万花筒:把万花筒展开图沿虚线取下来,并按折线折好。把三面塑料镜片用双面胶各贴在万花筒的展开图的背面。(注:贴三面镜片时,缝隙不要过大,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2)使用万花筒看观察图片,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3)提问:为什么我们每一次看到的效果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小彩片在万花筒里不断移动位置,被万花筒里的镜子反射后,就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图案。)。
3、总结:万花筒中,三面镜子放在三棱柱的里面形成一个光线闭合的空间,这样看到的物体的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外两面镜子上,这样反复反射,形成了一个排列很规则、互相对称的几何图案。
(三)互动课堂下面几种情况,哪个看到的物体数量最多?(三角形的)。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万花筒中,三面镜子放在三棱柱的里面形成一个光线闭合的空间,这样看到的物体的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外两面镜子上,这样反复反射,形成了一个排列很规则、互相对称的几何图案。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3、作品展评:哪个小朋友的万花筒最漂亮?
(五)总结延伸用四面镜可以做成万花筒吗?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活动反思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万花筒里图案的形状和花的特征,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万花筒里的图案由于镜面的原因会产生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纹样,比较抽象,孩子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帮助孩子进行观让幼儿观察万花筒,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制作万花筒,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轻黏土,了解软陶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2、巩固黏土活动的各种制作技能及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3、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制作,体验轻黏土作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轻黏土材料的特性与章鱼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把章鱼八个脚分均匀,排成圆。
三、教学准备:
1、幼儿已经掌握橡皮泥团圆,搓条,按压的技巧。
2、背景音乐、教师示范作品若干,黏土若干。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小学生的轻土作品,适时介绍课外知识,开扩孩子们的眼界。
2、小游戏:变魔术。让孩子们了解三原色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3、让孩子们欣赏章鱼的轻土作品,观察它的外形及组成部分,请孩子们发言。
4、告诉孩子们:今天要用的材料是:超轻黏土。介绍一些它的特性。
5、老师详细讲解制作方法与步骤,特别要讲如何做好章鱼的八个脚。
6、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老师给予指导。
五、作品展示。
1、老师对幼儿全面评价、积极评价,鼓励孩子创新求异。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八
一、设计意图:
幼儿往往对看起来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万花筒百看不厌。常常会听到他们说:快来看!我的图案又变了!以幼儿看、玩万花筒为契机,设计出这一活动,可以从中揭示出万花筒这一常见儿童玩具的基本构造原理,继而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身边众多的科学现象,努力去发现、去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感。
二、活动目标: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万花筒的上和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
幼儿记录表:
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3)4号万花筒没有碎花片。
幼儿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个万花筒。
五、设计评析。
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发展水平。在整个课例中充分设计比、看、拆、装等游戏化活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索、操作材料,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分析、比较、观察、记录等能力。每个活动步骤以幼儿主动操作为主,在活动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使操作活动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用表格记录实验操作的结果,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活动适合分组教学,教师可将各类万花筒放在活动区中,给幼儿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九
1、学习用橡皮泥搓成长条的技能。
2、尝试用多种颜色长条并排摆放成彩虹。
【活动准备】。
彩色橡皮泥。
【活动过程】。
1、出示彩虹图片,观察彩虹的特征。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美丽的彩虹姐姐。
你们看姐姐有几种颜色?彩虹姐姐像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彩虹像一座小桥,是几种不同颜色的小桥搭在一起。
2、范做彩虹。
取一红色橡皮泥,给它拉拉长,然后放板上搓搓长完成一座小桥。在拿黄色的橡皮泥,用小手搓成长条,搭在红色小桥的上面做彩虹的第二层。在拿蓝色、绿色的橡皮泥搓长依次往上搭,变成一座美丽的彩虹。
3、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用自己喜欢的四种颜色做一座漂亮的彩虹。
4、欣赏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彩虹,教师重点评价幼儿技能与创作表现。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
活动目的:
l、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制作镜子,发现镜子成像的.原因。
2、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l、黑、白颜色的纸、颜料、布等。
2、教师的记录纸(画四个格子,其中两格分别贴着白、黑的纸)、笔。
活动过程:
l、幼儿比较玻璃和镜子的异同,激发幼儿制作镜子的兴趣。
2、尝试制作镜子。(1)幼儿猜想:你想怎样把玻璃变成镜子一样能照出自己?(2)幼儿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制作镜子,验证自己猜想。(3)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相同材料再做一面镜子,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颜色的材料制作出来的镜子成像的不同。
3、观看录象,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制作过程。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一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小班手工制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手工活动比较感兴趣,他们又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的关爱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我设计《小鸟回家》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学习撕纸、粘贴,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
1、学习撕纸块,用胶棒(或浆糊)粘贴的技能。
2、萌发幼儿关爱环境的情感。
3、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1、绿、黄、橙各色的蜡光纸,乳胶、小筐、抹布等。
2、课件、小鸟图片、画有大树树干图2张。
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撕纸块。难点是撕纸的方法。
1、请幼儿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鸟怎么了?(找不到家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小鸟造一个家呢”(想)“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用撕成的纸块来为小鸟造一个的家,好不好?(好)2、教师示范撕纸的`方法。(提醒幼儿认真听、仔细看)。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撕纸块的方法。
(2)将撕成的纸块,在纸的背面涂上乳胶粘贴在大树上。
3、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树干图,请幼儿为小鸟做一个美丽的家。
4、幼儿自由撕纸、粘贴树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将树叶粘贴在轮廓内。(活动时伴有轻音乐)5、出示“小鸟”,请小朋友将“小鸟”送回家。
6、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环境,关爱小动物。请幼儿将垃圾捡起来送入垃圾筐。
7、活动结束,幼儿听音乐《小鸟飞》出活动室。
在手工区教师带领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树叶。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知道医生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医生工作的辛苦。
2、尝试使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卡片。
活动重点:
制作“爱心卡”
难点:
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活动准备:
1、已收集的关于医生、护士工作时的图片、资料。
2、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装饰材料、颜料、自制的印章。
活动过程:
1、交流: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医生、护士如何工作的材料。
2、讨论:
(1)医生的工作和人们的关系:“医生和护士是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的?”
(2)“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3、想像: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你最想送什么东西给医生和护士?”
4、表现: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2)能运用多种材料大胆表现。
5、交流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制作的‘爱心卡’有什么内容?”
6、延伸活动:
将“爱心卡”送给自己最敬重的人。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三
手工制作——剪纸(2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1.双喜的由来。
二、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
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
谐音:连(莲)年有余(鱼)。
喜上眉(梅)梢。
蝙蝠(福)鸡(大吉大利)寓意:石榴(多子多福)。
牡丹(富贵)龙凤{吉祥}。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
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
要求(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2)、形式不限。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五、展示与评价。
六、小结。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平面镜的特性,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对镜子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平面镜、动物、玩具、音乐、各种透镜、面镜。
活动过程:
一、照镜子,了解镜子的特性。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2、请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镜子的游戏。
3、小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二、镜子反光实验。
1、幼儿分组探索。
2、小结。
三、游戏:小动物照镜子。
1、第一次操作,发现动物数量的变化。
2、第二次操作,发现如何变化。
3、第三次操作,把两面镜子竖直面对面放,进行探索。
四、拓展经验。
2、这些镜子也藏着许多秘密,我们在分区活动的时候再玩一玩,发现它们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活动时,继续探索平面镜的其他特性。
2、在区域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其他镜子的特性。
幼儿认识镜子活动方案。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五
1、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在制作泡泡水的过程中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4、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热茶水、小勺子、不同形状的泡泡工具每人一份,糖、洗洁精四人一份、泡泡音乐、图片。
【活动重难点】。
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抓泡泡”引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体验玩泡泡的快乐。)。
※教师出示吹泡泡的工具。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泡泡吗?大家和老师一起玩抓泡泡的游戏吧!(放音乐)。
2、介绍制作泡泡水的材料。
※幼儿自由观察材料,并说说是什么。
※请幼儿通过闻、尝、摸等方法得知自己面前摆的是一杯热茶水。
※请幼儿通过尝、看得知小碗里放的是糖。
※让幼儿说出洗洁精。
3、制作泡泡水,让幼儿感知制作时的快乐和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试试看热茶水能不能吹出泡泡来?
幼儿用泡泡工具尝试吹泡泡。
※师:热茶水吹不出泡泡来,那么小朋友自己试试添加些什么就能吹出泡泡来。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幼儿操作,重点指导不敢大胆尝试的幼儿。
※让吹出泡泡的小朋友和没有吹出泡泡的小朋友分别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过程。并用图片展示幼儿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茶水+白糖制作不出泡泡水。
茶水+洗洁精也制作不出泡泡水来。
茶水+白糖+洗洁精能制作出泡泡水来。
※教师总结并演示操作的过程。
4、播放音乐,幼儿开始吹泡泡。
※师:没有制作成功的小朋友再来试一试,做一做,然后咱们一起来吹泡泡。
※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吹泡泡,让幼儿感知自己制作出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的乐趣。
5、活动延伸。(让幼儿猜想用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老师给小朋友的吹泡泡工具是些什么形状的呢?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自己制作出了吹泡泡的水,现在呢跟着老师到教室外面一起去玩吹泡泡的游戏并且仔细的看一看这些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好了孩子们,跟着老师走吧咱们一起去玩吧。
【活动反思】。
吹泡泡是每个孩子童年最喜欢玩的游戏,近日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吹泡泡非常的感兴趣,因此就根据本班孩子的能力和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个活动《自制泡泡水》。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虽然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但是对于这样的探究活动他们非常的感兴趣,因此活动很成功。活动中100%的小朋友都开心的参加了活动,而且都是跟着我的步伐走的,只有个别的孩子在制作的时候很想尝尝制作用的材料,不过经过我的强调他们也进入了活动,很值得表扬。因此我觉得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小班很好的开展科学活动!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六
今天,我观看了王老师的一节橡皮泥制作“太阳”的活动课。小朋友对这节活动课兴趣比较好。因为“太阳”是孩子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事物,对它也有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当王老师问孩子们“太阳”是什么样子时,大多孩子们都能够积极并正确地回答老师“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会发光发亮。”
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用橡皮泥制作“太阳”时,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兴奋!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样子。
之后,老师问小朋友“我们怎么样用橡皮泥做出一个太阳呢?”应卓仑说:“把红色橡皮泥搓成圆圆的就是太阳了。”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示同意这种做法。于是老师就按照小朋友说的取了一些红色橡皮泥搓了一个圆圆。陈怡彤小朋友看着老师搓好的圆圆说“还要把它压扁才对!”王老师请她做给小朋友看,只见她将圆圆的橡皮泥放在两手的手心中间用力的拍打着直至变得看上去有些扁扁的她才满意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王老师将这块扁扁的橡皮泥展示给幼儿看时,有小朋友笑着说:“这是饼干。”老师也笑着答:“是有点像饼干,如果想把它变成太阳还需要做点什么呢?”没人响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老师试着引导说:“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太阳是圆圆的,会发光还会发亮,那个会发光发亮的叫做太阳的‘光芒’。我们刚才已经做了一个圆圆的太阳就差太阳外面漂亮的'光芒了。”这时,只听见林禧子小朋友说:“我看过的,光芒是像线一样细细的,我姐姐画的就是那样。”老师说:“林禧子小朋友说得真好。那细细的光芒该怎么做出来呢?”林奕诚抢着说:“我会做,我会做长条。”于是老师请他做给大家看。只见他取下一些橡皮泥放在手心来回搓动,不一会儿就变出了一条细细的长条交给老师。老师提示说:“你们看光芒做好了,好看吗?”孩子们都叫起来说:“光芒太长了!”林奕诚赶紧将搓好的长条摘成几段然后摆放在圆圆的橡皮泥周围。一个完整的太阳终于做好了。小朋友们都拍手说“真好看!”
与小朋友一起做出一个“太阳”后,老师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太阳”。小朋友们都高兴地动手做起来。大多数幼儿都选了红色橡皮泥做太阳,还有个别幼儿选了绿色陈怡彤、黄色和其他颜色。制作光芒时,大多孩子选用同一种颜色,高睿驰、林禧子、陈怡彤小朋友用了各种不同的颜色。虽然小朋友做出的太阳不是很圆,光芒也粗细不均,但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去操作。
最后,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听到有小朋友对老师说“老师,这个太阳怎么是绿色的不是红色的。”这时陈怡彤不服气的说“绿色的好看嘛!有什么关系呀!”老师笑着回答:“太阳本来是红色的,不过这个绿太阳真的挺漂亮的与我们看过的都不一样,是陈怡彤想象的吧!”
“老师这个黄太阳也很好看……”大家也都喜欢上这些不一样太阳了。这次活动课孩子们都表现不错。有少数孩子都逐步有了大胆创新的苗头,值得欣慰。
幼儿制作万花筒教案篇十七
1、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能够按照线条进行剪纸,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制作手工的习惯,能够把所制造出来的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
3、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
手工纸,剪刀。
一、通过出示图片,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活动。
教师:图片上是两个小朋友在跷跷板,翘翘板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们在上面,那么一个小朋友就在下面,他们玩的真开心。
师:那两个小朋友那么开心,小乌龟和小猴子也想玩跷跷板了!我们来看看小猴子和小乌龟玩跷跷板吧!
(教师出示示范品)。
1、出示手工纸,引导幼儿观察手工纸。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手工纸吧!手工纸里有什么呀?他们告诉我们要怎么样做呢?
教师:实线告诉我们要用剪刀剪下,小鱼中间的虚线告诉我们按照虚线折一折。
2、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师: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样制作小鱼摇的吧!
(1)先用剪刀沿小鱼轮廓线剪下小鱼外形,按虚线折一折,再在小鱼的头上和尾巴上的实线剪开。
(2)剪好了小鱼,把小鱼放在一边,再剪下小乌龟和小猴,剪好了以后,分别插入小口子。
3、提示幼儿要注意的'事项:剪轮廓的时候不要把留下白边,剪下的小口子不要超过了实线。注意剪刀的使用。
教师巡视幼儿的制作过程,给予需要帮助的孩子及时的指导,以便于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制作,体验成功制作的乐趣。
四、教师活动,给予制作很好的幼儿表扬。
五、垃圾,结束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89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