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52:19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通用14篇)
时间:2023-11-10 09:52:19     小编:灵魂曲

教案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期待学生通过这节课能够实现什么样的能力提升和知识掌握。其次,教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后衔接性。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教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后,教案的评价和反思环节也很重要,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接下来是一份教案参考资料,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过程方法:1、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3、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反复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词语积累。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3、通过诵读悟诗情。

教学难点:1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意。2、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ppt。

过程设计。

一、淡话导课。

二、解诗题和作者。

1、解诗题。

书:写所见:(诗人)所看见的。

诗人把夜晚所看见的景物写下来。

2、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吗?让他穿越时空来给我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三、三读诗歌。

(一)一读解字词。

1、初读古诗,用笔圈出诗中的生字、词语,并画出诗歌的节奏。

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生字:萧、梧、促。

词语:书、见、萧萧、寒声、动客情、知、挑促织、篱落。

节奏划分:2/2/3。

(二)二读绘意境。

1、孩子们,诗歌的文字高度凝练,一字、一词、一句话就会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请孩子们再读诗歌,边读边想,把自己读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试用“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是从诗中---------读出来的”句式说话。读完同桌之间交流。

2、抽学生班上交流,师生作评价。

(三)三读悟情感。

好诗我们要反复朗读,理解诗意,才能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齐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抽生讲述诗意。

3、男女生互读,思考: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指导背诵。

1、读一首好诗如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读一首好诗如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读一首好诗如与诗人促膝交谈。好诗就让我们把它背下来,珍藏在记忆深处。孩子们,快快背下来吧,看看谁是最强大脑!

2、教师巡视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夜书所见》2、预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二

教材简析: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设计理念。

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用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对话激趣,导入古诗。

1、同学们到外地去作过客吗?在别人家里作客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说说?

2、为什么总是想家?

3、刚才,他说的在人家家里作客的心情,大家都有过吗?

4、好。这就叫:作客的心情。下面,我们学一首古诗【课件:夜书所见叶绍翁】看看诗人在外作客时是怎么想念家乡和亲人的。先齐读题目。

5、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

8、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

10、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诗歌就知道了【课件出示:全诗】。自由默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2、【课件出示生字】谁来拼拼音?

3、【课件出示生字:“促、深”】这两个字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那就不要加点!

5、这首诗都能通读了。能背吗?谁来?

6、现在,同桌的互相背,看能背这首诗的有多少?

7、看来多数同学都能背这首诗了。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背一次。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1、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提个要求: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课件出示:前两句】先学前两句,仔细默读,认真想,在重点词语下边画一横。想好了就举手。

2、你说对了。不过,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课件出示:“秋风、落叶、寒冷,江上刮来秋风??”】这前两句诗中“秋风呀、落叶呀、寒冷呀,江上也刮来秋风??”这么一个夜晚,诗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认真体会后,谁想好了谁回答。

4、对,诗人这时确实感到孤单、寂寞、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的心情就会很容易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6、现在来学后两句诗【课件出示:后两句】。【课件出示插图】边读边看看注释。

7、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

10、【课件出示:“知”】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看见(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知”字该怎么解释?(料定)。

11、这些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料定”多少带有肯定的意思,要确切些。请再读全诗。

13、是的,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那么,这首诗的第二句写了“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是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客情;在后两句诗中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

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16、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课件播放: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17、(范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我再请大家齐读全诗。

19、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越睡不着,越兴奋。)。

20、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21、你们看:“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吧!

四、拓展阅读。

1、你们还读过那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试试!

2、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课件出示】,请你们认真听一听,跟着一起体会诗歌的感。

3、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首古诗带回去背一背,讲一讲,你一定会成为现代小诗人的。

五、作业。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叶绍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三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品“挑”)(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2.齐背诗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

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

夜书所见听:寒声秋风思乡、孤独。

感:动客情。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四

1、引导学生们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们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们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们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们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五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1、课文插图。

2、学生们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们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们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们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们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们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们练习书写生字。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六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i《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c《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过程方法:1、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3、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反复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词语积累。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3、通过诵读悟诗情。

教学难点:1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意。2、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ppt。

过程设计。

1、解诗题。

书:写所见:(诗人)所看见的`。

诗人把夜晚所看见的景物写下来。

2、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吗?让他穿越时空来给我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一)一读解字词。

1、初读古诗,用笔圈出诗中的生字、词语,并画出诗歌的节奏。

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生字:萧、梧、促。

词语:书、见、萧萧、寒声、动客情、知、挑促织、篱落。

节奏划分:2/2/3。

(二)二读绘意境。

1、孩子们,诗歌的文字高度凝练,一字、一词、一句话就会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请孩子们再读诗歌,边读边想,把自己读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试用“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是从诗中---------读出来的”句式说话。读完同桌之间交流。

2、抽学生班上交流,师生作评价。

(三)三读悟情感。

好诗我们要反复朗读,理解诗意,才能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齐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抽生讲述诗意。

3、男女生互读,思考: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读一首好诗如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读一首好诗如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读一首好诗如与诗人促膝交谈。好诗就让我们把它背下来,珍藏在记忆深处。孩子们,快快背下来吧,看看谁是最强大脑!

2、教师巡视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八

1、在欣赏与游戏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图画。

相关图片,树林、蝉等背景图。

一、引导讲述。

1、师:今天我班要来一个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好哇。(出示牧童图片)。

2、提问:认识吗?和我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服饰、头发上辨认)。教师讲解: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所以和我们的穿戴都不一样。

3、(出示牧童骑牛图)提问:这个小孩在干什么?教师解释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骑黄牛。

4、他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你开心了会干什么?

5、出示第三幅图片,引出第二句:歌声振林樾。师小结:这个牧童骑着黄牛也很开心,大声的唱着歌,把树林里的小鸟也惊醒了。师念:歌声振林樾。

7、师:牧童也想去抓这只鸣蝉呢,抓住了养在家里,让它天天给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鸣蝉。

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办法?(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述去要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去抓)。让幼儿学学怎么样才是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引出第四句:忽然闭口立。

二、学念古诗。

1、师: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刚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诗,名字叫《所见》,听陈老师念一遍。

2、师完整念古诗,引导孩子一起念2—3次。

三、情景游戏。

1、(播放鸣蝉叫声)听,我们这里也有鸣蝉,快找找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树林背景图,上面也有许多鸣蝉。

2、想不想抓住它们?要怎么抓?(引导幼儿说出轻轻的没有声音的去抓、或者捂住嘴巴等)。

3、师幼一起边念古诗边把椅子当黄牛游戏,念到最后一句时下椅子站立,没有声音,轻轻地走向背景图去抓鸣蝉。分享抓住后成功的喜悦。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九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诗句中的“”和“”两个词最能体现诗的主题,写出作者的情怀和感受。(2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孤独(2分)。

2、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1分,答对1点就可)以及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1分)。(2分)。

诗意: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十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注释:

1、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2、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3、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翻译:

夜黑了,

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

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十一

作者:查慎行  朝代:清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译文】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赏析】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十二

作者:张立军   文章出处: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

一、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部分学生在学前就有接触。就本课而言,有学习第一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如,第二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在教学中,对“含”字的理解要走几个回合。“含”的本意是包含,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义,教师要帮助学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认识。根据图画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从而升华对“含”的认识。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学生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及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

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

生:“春种一粒粟……”

师:你背的是哪一首?

(生沉思)。

师:谁来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

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学生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还知道别的吗?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

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还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同时板书)。

(生读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按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又读,有了进步,群体练读。)。

(公开课上再次给读得不够的学生以时间,让其练读,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教风朴实。)。

师:就这样边说边读,还有读懂的内容吗?

生:我把整首诗都读懂了。

师:可以说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师:他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飞”,他说的是飞快的意思。

师:不错,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

师:那你想怎么说?

生: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

师:他也有一个词补充得好……。

生:“好像”!

师:对。就是这个“疑”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板书:疑)。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了个“疑”字。

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温故而知新。这里不但扎实地解决了“疑”字,而且通过运用,使学生感悟到李白诗词的风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想象这景象,自己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为什么这里说“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不说“像是银河落九天”?

师:谁帮他解决?

生:因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师:(转向提问的学生)你比较一下,同一个意思,用哪个字好呢?可以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板书:生)。

生:因为这里还有产生的意思,所以用学生的“生”。

师:对,可以综合着理解,先产生而后升起。明白了吗?

(学生会意点头)。

师: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壮观的景象只有远望才能一览无余。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谈,指名读。)。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

生:(齐喊)想!

(放录像,同时点出画面中的“生紫烟”、“挂前川”。)。

师: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再次练读)。

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学生有表情带动作地练读统背,后集体背诵。)。

师: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很壮美的图画。那么《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己读几遍第二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学生自由练读)。

师: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这一环节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受到他们的欢迎。]。

(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自学《绝句》,老师巡视指导。)。

师:画画的同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能先汇报一下吗?

师:谁能帮忙?

生:应该说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转向前—学生)可以这么说吗?

生:可以。

师:请你继续。

生:门口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不错。其他同学想一想,如果把“含”字的意思加进去,可以怎么说?

生:在翠绿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鹏在自由自在地唱歌……。

师:描述得非常生动。

生:一行白鹭悠闲地飞上了蔚蓝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赞许地点头)理解得好。谁知道“含”的本义是什么?

生:(抢着答)包含!

师:刚才这个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

(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加深了理解。)。

生:他说得自然生动,不死板。

师:对,这样解释就把诗的意境描述出来了。还有用其他方式汇报的吗?

生:我用读的方式……。

师:画画的同学停下笔来,我们一块儿来欣赏。

生:(大声)“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两只小鸟欢叫跳跃,这句诗该怎么读呢?你们试一试。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一生读)。

师:对前两句,有没有不同的读法?

生:(轻快地)“两个黄鹤……”

师:(赞许地)好啊!连诗人愉快的心情都读出来了。大家再试一试。(学生再次自由练读)。

师:这景象在同学的笔下也已经画了出来。谁来展示?

(实物投影展示一学生的简笔画)。

[这几个回合中,老师的激励语言很精彩,学生学得很开心。]。

师:请你用诗句描绘一下你的画。

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那诗人在哪儿呢?(众人笑)。

生:(沉思片刻)诗人应该在房子里。

师:干什么呢?

生: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

师:(满意地点头)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师: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

师:什么样的绿?

生:翠绿。黄鹤可以加上黄色。

师:好,这样的色彩才够明快。再看诗句,还有没有?

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黄色的。

生:房子是……。

师: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学生们沉思)。

生: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

师:对,这是听不到的。继续找。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的想力。咱们来一次画配诗,同学们可以用诗句来描绘这幅画。

生:(看着图画,练习背诵,纷纷举手。)。

师:不少同学想试一试,咱们一块儿来背诵。全体起立,背诵时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全班同学放声背诵)。

师:回去继续背诵这两首诗。李白流传至今的诗大概有九百九十多首,杜甫流传下来的大约有一千四百多首,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好吗?下课!

【总评】:

张立军老师执教的这节课,40分钟学习了两首古诗,容量大,方法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张老师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他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自学提纲的设计,符合四年级的要求,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疑’是“像”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绝句》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张老师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张老师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庐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张老师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观察点的巧妙解决:“我应该站在哪儿望着庐山瀑布来吟诵这首诗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观察点后,老师仍引导到“再看一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十三

三月专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单元目标:

1.阅读本单元课文做一次愉快旅行。

2.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3.掌握字词、感情朗读。

本课目标:1.会写“亭”。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4.培养说旅游见闻的兴趣。

精彩提示过程体验课堂回放学习延伸。

李白被称为诗仙。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天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

a.初读古诗感悟大意为了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和魅力,复习巩固解词解诗句的方法。

(1)看插图晓大意(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3)查字、词典选解释。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初读图通过看图画,初步感悟。

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b.再读古诗.情感体验提出思考题:李白看到了什么?李白想到了什么?解决思考题,李白看到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想到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随机让学生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从诗题中找出再一次强调孤独。

a.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可以先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有感情地用诗句说,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验他人,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味的能力。

b.搭建与美术沟通的桥梁,培养审美能力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学生只要认真画出构图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不做太高要求。

a.读古诗想古诗回忆你知道的古诗,哪首与这首相似,学生不难想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来。

b.读古诗译古诗出示另外一首李白的诗。学生试着翻译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口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古诗舟夜书所见教案篇十四

生1:李白。

生2:杜甫。……。

师:刚才第一位学生说对了。

生:李白。

师:(板书李白)李白姓李名白,字——?

生:字太白。

师:号谁知道?

生:好喝酒。

师:那是爱好的好。

生:号诗仙。

生:《静夜思》(背诵)。

师:从这首诗你能感觉到的是怎样的诗人?

生:思念家乡。

师:那是一位乡愁满怀的诗人。

生:《赠汪伦》(背诵)。

师:这里又是怎样的诗人?

生:结交朋友。

师:李白对朋友有情有义,李白的诗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诗,学完这首诗,我们再来想一想,这儿又看到了怎样的一个诗人。

上课开始。

师:看课文,谁来读读题目。

生:(读题目。)。

师:师:谁来说说敬亭山。

生:敬亭山在安徽省市郊。

……。

师:(补充介绍敬亭山)知道了敬亭山,谁再来读读题目。

生:(读。)。

师:请注意敬亭山前面两字。

生:(个别读、齐读。)。

师:李白独坐敬亭山,坐出了怎样的情怀?

请大家自己读吧,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自由朗读。)。

生1:(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

生2:(读。)。

师:别紧张,后两句再读读。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他们两人的朗读有什么不同?

生:女同学读得很有韵味,

师:你也来读一读。

生3:(读。)。

师:读诗光读通读顺可不够,还要读出滋味来,怎样更好地读出滋味来,我想还要了解诗的意思。自由地读读,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生:(自由读。)。

师: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意思吗?我们再请同学来读,从他的朗读中,看他读懂了多少。

生:(读。)。

师:后面的“敬亭山”声音拉长,我们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了敬亭山。

生:(读。)。

师:读了几遍下来,也许遇到了困难,把你的困难说出来。

生:“孤云独去闲”是什么意思?

师:那是对字句意思的不理解。

生:“相看两不厌”是对什么这么满足?

……。

师:刚才的问题,我们把他归纳一下,一就是对字词的理解的困难,一就是对写法的探究。那么让我们走进敬亭山。

师:“独”是什么意思?

生1:孤单。

生2:单独。

生3:只有一个人。

师:谁?

生:李白。

师:诗中有没有词说明他是一个人?

生:“只有”。

师:什么是“只有”?

生:只有一样。

师:那么我们来互相对看,现在,我的眼里只有你,你的眼里只有谁?

生:只有你。

师:你去把“只有”写在黑板上。

生:(板书)。

生1:我找到了“飞鸟尽”。(板书)。

生2:我找到了“独去闲”的“独”。(板书)。

生3:我找到了“相看”。(板书)。

师:我们从诗中找到了李白是一个人在敬亭山。找到“飞鸟”和“独去闲”的一起站起来,听他们来比一比谁体会得最深。

生:(比较读。)。

师:季鸟的天空没有一只鸟,“众鸟——”

学生:(再读。)。

师:同学们他们读完了,你来评一评,

生:(评价。)。

师:同意吗?我们也来读一读。

师:还有两句(范读)谁来试试?

学生:(个别读。)。

师:范读全诗。

师:(出示图片敬亭山)他一生登过七次。我们知道,李白喜欢游山玩水,去过无数的地方。现在,他为什么又去了呢?和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诗。

(读全诗)。

师:为什么?为什么他现在要久久地坐在那儿?

生:因为他很孤独。

师:你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孤独,了不起。

生:他在欣赏风景。

师:他在静静地听大自然的声音。

师:在听大自然的声音,他会想到什么呀?让我们从白居易的诗中去想想他此时的想法吧!

(出示白居易的诗《夜雨》)。

齐读《夜雨》。

师:感受到了什么?

师:这首白居易的诗,正代表了——。

可以感受李白对家人的思念和他的孤寂。

师:多好,再读一遍。

生:(再读《夜雨》)。

师:此时李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敬亭山,是什么引起了他如此的孤独呢?想一想《独坐敬亭山》的诗句。

生:引起李白孤独的是孤云和众鸟。

生:因为鸟儿云儿都是成群的在一起的,可是李白只有一个人。

师: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已被唐朝政府贬官,生活的坎坷和艰辛使他感到孤独。

生:(再读。)。

生:敬亭山也很孤独。

师:同病相怜的敬亭山。

生:静静的敬亭山。

师:正如我现在的心情,知音啊。

生:没有亲人,偶尔只有孤云。

师:你找到了我,我找到了你。就让我们——。

生:相伴。

师:同样的山,在李白的眼里,木瓜山又是怎样的山呢?(出示《望木瓜山》)请人来读一读。

生:(读《望木瓜山》。)。

师:在李白的眼里,木瓜山又是怎样的山?

生1:生机勃勃的山。

师:前面两句写了太阳和鸟儿,后面两句注意到了吗?

生2:我注意到了这儿李白也是写思乡之情。“客心自酸楚”。

师:愁肠百结啊。

师:同样的山,木瓜山使他倍添酸楚,而敬亭山呢?

师:在李白的眼里,敬亭山给他带来——。

生1:安慰。

生2:关怀。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

生:(写话练习。)。

师:当天空的鸟越飞越远,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

生:如今你我相遇,总算找到了知己。

师:敬亭山轻轻地对李白说——。

生:李白啊李白,你怎么还不回家?

师:不用问,不用说,一切都在不言中。

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师:当天上的云儿越去越远,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

师:不用问,不用说,一切都在不言中。

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师:当晚霞散去,夕阳西下,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

师:不用问,不用说,一切都在不言中。

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生:相看两不厌,只有李太白。

师:你觉得是怎样的一个李白?

生:孤独。

师:你怎么去安慰他?

生:我就是你的亲人。

生:你有很多的朋友。

师:还记得《赠汪伦》吗?

生:(背《赠汪伦》。)。

师:李白你永不孤独,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大声诵读你的诗文。让我们一起来背——。

下课。

附:

白居易——《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李白——《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我的看法:上课老师对文本解读很深,上出了深度;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回归了语文的本色。善于用比较学习,以书本为立脚点,尽可能多方位地全面体会语言和人物情感,课末以积极的引领走出了本文比较哀伤的主题,引入材料的运用效率高。可惜的是教师如能更多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更能深入浅出一些,就更好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17165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