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说课稿(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4:29:29
画的说课稿(优质12篇)
时间:2023-11-10 14:29:29     小编:飞雪

总结是反思的结晶,它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为了写出有说服力的总结,我们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你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总结文章,获取灵感和写作技巧。

画的说课稿篇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西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10册第18课《百里杜鹃红》,说课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评价。

一、说教材。

《百里杜鹃红》在教材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意义的课程安排,一方面,百里杜鹃作为贵州人文与自然的世界性标志,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身边的文化,激发对多彩贵州的自豪感与热爱家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很好地结合了小学美术新课标的理念,在基本了解,观察与体会杜鹃花的过程中,绘画联系实际,触发学生想象与创造性的思维,符合地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需要。

在本课中,涉及到两个学习内容,一是对称式纹样,二是均衡式纹样,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认识百里杜鹃,了解杜鹃花,学习杜鹃花对称式纹样的简单设计,第二课时完善第一课时的纹样上色及学习杜鹃花的均衡式纹样设计。

(一)、教学目标。

我认为要让学生综合能力凸现于课堂,应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差异的表现为基础,将作业要求灵活划分,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使教学人本化,为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充裕的空间,因此,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百里杜鹃的独特景色及对杜鹃花的基本认识,初步学习单独纹样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发挥想象,大胆表现,通过对杜鹃花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对杜鹃花变形后的图案的自由绘制,设计及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习与思考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生活及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生自由,大胆的表现与愉快的合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

进行设计与绘画单独纹样。

二、说教法。

我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前边这个“法”是一般的教学规律,不大变的,是个“定量”,而后边这个“法”则是多样、灵活的,它考验着我们教师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空里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是个无限量的“变量”。在该堂课中,我认为应立足于从美术学科的创造表现中延伸对科学以及现实社会的联系。以下是我设计的教法:

1、音乐引入。

“兴趣是的老师。”好奇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以音乐导入美术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进入想象与活跃的氛围。

2、故事引申。

在一堂美术课的常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修饰与趣味举动尤为重要,本课教学的杜鹃花是大部分人所不陌生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相关故事穿插能使学生进一步对主题内容升华的情趣,也可以更好地衔接到下一个思考与操作的过程。

3、师生互动,探索表演。

在对花朵的认识中,教师准备的资料给课堂充实了大量的'知识内容,不断激发起每个人个性化的思考及强烈的学习动力,以各种形式展开艺术实践尝试,教师引领着学生分析用各类综合性方法表达自己的创意,突出“独特、个性、创新”。

三、说学法。

教学最终落实于学生的“学”,它不仅仅是结果,更强调过程及获取知识的方法。这节课,我作了以下指导:

1、组织教学:教师围绕设计对了解百里杜鹃,认识杜鹃花,以掌握杜鹃花变形为单独纹样中对称式纹样为主体的线索,逐步推进,明确重点。

2、明确学习的组织形式:以个人独立创作并进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创新离不开团体集中的思路。

3、加强认知与表现结构:学生对设计以及造型已经有了基本明确的认识,但还不够巩固,这就需要在过程中结合具体操作和对作品的分析评价、张扬,鼓励新颖、奇特的设计作品,让学生真正了解设计与表现的思维方式,更为理性地欣赏,评述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乐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听歌曲《我爱家乡杜鹃红》,边听边感受歌声中表达的是什么内容?

(2)、提问:这首歌是为什么地方唱的?(鼓励学生举手回答,积极触发了学生与教师互动)。

(3)、师介绍百里杜鹃风采及人文环境。

2、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百里杜鹃,了解杜鹃之花,感受杜鹃之美。

(1)、引导同学打开课本第36页。

(2)、教师板书“百里杜鹃红”。

(二)、课题分析。

课题是内容的灵魂,紧扣课题,可以增强教的宗旨,及把握学的目的。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百里”说明了什么?

(1)、引导学生用一个字回答(大、长)。

(2)、生回答后,师引导学生从本课找出一句说明百里之大的句子。

(3)、学生举手回答“百里杜鹃总面积达130余平方公里”,教师引导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该句。

2、师引导学生思考“杜鹃红”表达的含义。

(1)、师生讨论,说明杜鹃花的种类、颜色。

(2)、教师穿插一段关于杜鹃花扎根彝山的故事(诱发学生想象,思考与探索的兴趣)。

(3)、教师提醒学生,红花和白花不能入食(法制安全提示)。

(三)、教学新知。

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本课教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感受绘画的技巧,在此,由于小学美术课堂旨在技能而不着重突出技术,因此对于相关的概念只要学生明白,不作深入理解。

1、师出示杜鹃花写生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杜鹃花变形后的单独纹样图案。

2、师张贴“单独纹样”,师引导学生想象与认识什么是单独纹样。

3、认识对称式纹样及均衡式纹样。

4、强调本节课让学生掌握的内容为:“对称式纹样”。

5、激发学生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展现对称式纹样,(这里,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表现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双手模仿各种形式的对称式,让学生简单直观的了解对称式的一般概念,在进行小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体现出学生自发性创造的活跃性,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团体合作做好铺垫)。

6、师示范单独纹样的一种绘画方法。(在示范中,教师着重强调以杜鹃花的一般纹样五片花瓣为设计内容,并让学生观察范画中的对称式纹样近似生活中的五角星,教师讲授以五角星的绘制方法设计杜鹃花纹样,并提示学生只要设计五片花瓣的组合,不拘于特定的相同纹样)。

(四)、学生练习。

1、组织学生大胆想象,小组合作。(提醒学生每个小组设计的内容有一定的合作性,不能单一的存在,这个环节体现的是学生的创造与小组合作精神。)。

2、教师巡视指导,推动学生的思考,创造与课堂的活跃性。

(五)、作品展示。

鼓励小组循环上台展示作品,以不同的纹样摆出不同的组合形式,展现学生的风采,使学生在展示中体现创造的自豪感。

五、说评价。

体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以“设计思维活动”作为主轴综合贯通,使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延伸,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方式相结合,即重结果,又重过程,同时关注学生是否理解自然与艺术的相互关系以及融合。

新课程促使我们要求自己不仅要有很好的美术素养、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引领他们的动态,让同学们共同发展、进步、教学相长,交流相长。

画的说课稿篇二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向学生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周年审美世界,抽象绘画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升华,其表现方式抛弃了客观情景再现的.羁绊,表达的内涵更加广阔、自由。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绘画作品,欣赏不同美术元素释放出的魅力,用身心感受抽象绘画中的节奏、韵律等各种关系带来的整体美感。

二、学生情况。

从学习基础上看,学生在前期的美术课中曾不习过点、线、面、色彩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美术语言进行过创作,能够感受其美感。学生也曾欣赏、接触过一些野兽派、立体派画家的作品,具有初步的感受。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质疑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美术形式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欣赏评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抽象绘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

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大胆表达自己对抽象绘画作品中情感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

四、教法与学法。

(一)、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的发言添加。

这是一幅抽象风格的作品。

(二)、感知与体验。

1、出示《昼夜平分点》《元题》提出问题:在这些抽象画中运用了哪些美术元素?你有什么感受?(运用了点、线、面、色彩、等)。

三幅有什么特点:分别是以涂抹色块、用几何形、以粗放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的。

2、体验创作抽象画。

播放几段不同特点的音乐,请学生根据不同旋律,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进行创作体验。

提问:这样的创作体验给你什么新的感受。

(兴奋、尽兴、自由、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

(三)、欣赏、分析与评述。

学生根据作品及相关资料,结合问题进行小组欣赏与讨论。小组汇报:《光之间》作品中点、面丰富,相互呼应;色彩柔和、愉快,使人感受到宁静、浪漫的美感和情绪。

《有红、黄、蓝、黑色块的构图》。

小组汇报:作品的画面组织和分割均衡理性,造型简洁,富于节奏,秩序和庄重的美感。

《沧桑之变》《坐着的妇人第一号》两幅各有什么特点,表现怎么的情感。

(四)、思考与总结。

1、抽象画有什么艺术特点?

2、出示作品请学生挑一挑如些作品是冷抽象,哪些作品是热抽象。

画的说课稿篇三

《认识抽象画》是一节欣赏.评述课,五年级的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抽象画,在一些学生看来,抽象画就是胡乱画的,是一种不美观的事物,其实这种观点很片面,是不正确的理解。

学生不喜欢也不懂抽象画是有原因的。第一,思维定势,长期接触非抽象绘画作品,久而久之思维固化。第二,审美单一,学生普遍认为写实绘画最美,不太了解审美是多元的、丰富的。第三,教师引导不足。教学中老师往往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很重视,对抽象画这类学生不太有兴趣的内容则避而不谈,甚至有老师自己也不懂抽象画,把意象的绘画说成抽象的。第四,家长排斥。如果看到孩子画了一幅“抽象画”,很多家长则嗤之以鼻,严重打击孩子对抽象画的接纳。第五,重视不够。基本看不到有关方面重视发展抽象画的举动,各种绘画比赛展览也很难看到抽象画的影子。

在本课学习中,我不足的地方首先是把欣赏评述的教学模式讲成了造型表现课程,而且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太少,没有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是自己在单一的灌输抽象画的教学思想,应该以学生的思想为主,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和想象空间。其次,重难点的把握也没有精准,稍微有一些偏离教学主题。上课的语言有一些零碎,容易让学生不知所然,不能很形象生动的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我总结出了在本节课中需要改正的一些教学方案,现实生活中,抽象画虽然少见,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让我们的同学接受抽象画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平时教学中可以积累学生容易混淆成抽象画的作品,再展开对抽象画的学习了解。

画的说课稿篇四

绘画是门视觉艺术,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具象的,写实的作品容易理解,而对抽象的作品则表现出更多的疑惑。看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就有同学会说“乱七八糟的”、“太抽象了看不懂”等等,像这样的作品还包括吴冠中的.《山村》、《吴家作坊》、马蒂斯的《舞》等等。在一些人看来,抽象画就等于胡乱画的,或是太难无法理解。

五年级《认识抽象画》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逐步明确和认识抽象画,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于开拓学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课。但由于不少学生对于抽象画有片面的认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并不顺利。

我通过比较2幅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抽象画的特别之处。思考同样表现的是音乐,画家为什么会采用这样(抽象的形式)来表现,以此来使学生逐渐明白抽象画也有丰富的表现力。

接着从抽象画的定义、内涵、价值等方面分析一下。抽象画(抽象艺术)定义: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似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纯粹视觉形式。并结合有关作品来展开讨论。因为生活中也有不少实例(如:街头雕塑,装饰品等不少也是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学生也能理解。

抽象画作品中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具体形象,纯粹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组合的视觉形式。但抽象艺术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其创新思维是所有艺术中最活跃的,因此,要从艺术中领悟创新精神,抽象艺术无疑应该是首选。当代抽象画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之中,无论是抽象画家还是善于欣赏抽象画的人,思想行为都是比较超前的。

只有让学生理解掌握了抽象画知识,明白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抽象画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也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学生才会有感而发,真正走入抽象画的世界。教师要积极发现并解决学生所面临的疑惑,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合理引导学生学习抽象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让他们接受甚至喜欢抽象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受益良多。

画的说课稿篇五

活动目标:

1、掌握季节的变化,通过观察,萌发对春天植物变化的兴趣。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画中的春天。

3、能体验绘画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春天的景象,并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提前去周边的景点,让孩子观察,自己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然后自己复述。

2、四开的图画纸、彩笔(若干),在春天盛开的花的图片和春天的景色。

活动过程:

1、出示在春天盛开的花的图片和春天的景色。

教师逐一介绍这些花,并告诉孩子这些花都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让孩子回忆:

(1)你看到的桃树是什么样子的?小草有什么变化?树又有什么变化?等等的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猜一猜,你看到的景象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发挥想象,更重要的是引发幼儿再次观察的欲望,能通过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3、今天我们来说说春天,画画春天。

4、分组作画:小朋友们可以将你觉得特别美的春天的和你的好朋友分享,让她帮你画下来,然后再角色对换。

5、分享幼儿的作品。

教师: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和你看到的一样吗?(每个人看到的春天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延伸:

以后每天依然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观察,所不同的是:要开始带着任务去观察,让孩子观察得更仔细。再随着时间的变化,再让孩子把所看到的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来看,孩子都能比较好的回忆和发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样子,也都能发挥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样子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发挥自由的空间。孩子能通过在看、闻、摸的基础上去想一想,说一说,并动手画一画,充分的体现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次活动的随意性较强,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热爱,鼓励孩子更多的尝试,孩子通过绘画的形式在纸上记录着自己对春天的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老师的观察与指导,也有利于孩子的参与与实践,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表现春天景象的细节上,可以利用音乐、图画、动画的形式来展示给孩子,让这样便于孩子在作画的时候有更好的创作。

画的说课稿篇六

上课开始,我扮演同学们喜欢看的小小智慧树里的红果果教小朋友儿歌导入,紧紧吸引住孩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带出后面的课程内容,在探究活动中,我层层递进,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先出示大量鱼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自然界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接着我就示范,在此过程中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到形状,老师想给你们来个超级变变变”,一下子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都认真的看着,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加深印象。说大鱼,我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小组讨论怎么才能把鱼画大呢?接着请一个学生前来试试,评价后,教师又出示两条大小不同的鱼,启发学生理解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教师讲解之后,就是学生自己创作阶段,我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巡视指导,在作品展示时,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评议,然后将每一组中画的最大的同学请到上面进行作品展示,并让他们自己说作画的过程,锻炼他们的胆量。

通过反思,我感觉还有许多的不足,值得今后改进。

1、对画不好的学生的鼓励可以多些,再多些,鼓励的方式要改进。

2、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对一年级学生“即画大鱼,又画美鱼”的要求可能稍微高了一些。由于学生作画慢,难以当堂完成任务,心里急躁。

3、由于教学过程中先画大鱼外形这一环节的设置,个别学生不愿意放下听老师讲评学生的作业,想接着把画完成,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要做到注意力迅速转移很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组织教学这方面的训练,多向一年级的语数老师取经,加强对学生的常规训练,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画的说课稿篇七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懂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可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2、教学目标:

(2)、过程方法: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色彩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变化。

关键:理解色彩的搭配规律与情感表达。

4、学情分析:

初二年的.学生在初一年的时候已学过《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对于色彩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我们发现学生在小时候,虽然对于色彩知识知道得并不多,却能无拘无束的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随着认知的成长,学生反而失去了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色彩搭配知识的同时,又激起学生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少些条条框框,多一些情感的发泄,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5、教材处理:

我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书本教材,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选用教材中的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作品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让学生更注重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

6、资源分析:

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亲身体验参与课堂教学。

课程资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教学。

学校资源: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图书馆等资源。

教师资源:教师通过网上和课外图书收集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扩大教学容量。

1、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教师不是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这一现代教育观念。在作业设计上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的作业。

2、引导教学法:教师首先创立一种开放性的氛围,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发现,根据学生的个性表现和长处所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掘这两方面的潜力,以学生能寻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为最终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3、谈话式教学法:采取谈话式教学法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1、游戏学习法: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出于学生的兴趣,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2、创新学习法: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在观念上突破以前的定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胆突破,力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的见解,共享彼此的材料,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整体协调能力,既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在团队合作中突显个体创造能力。

4、体验学习法:学生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体验、感受大师对色彩的运用。体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这也是一种创新学习的心智活动。

1、倡导“表现性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画的说课稿篇八

有幸听了戴老师的谁画的鱼最大这一课,由大海引出课题,让学生观察鱼有几部分组成。分析各个部分能够用哪些图形概括,本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在感受和认知中,学会比较和鉴别物象的大小特征。

在自然界中,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大与小的对比现象。大的和小的在一起时,情感交融,富有一种浓厚,生动的气息。将大的和小的有比较地组织,构置在一起,会很自然地流露出美好的情趣。本课所选的“鱼”是小学生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也是学生最喜爱表现的绘画题材之一。但本课的教材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画出一条条“美丽的鱼”,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大鱼和小鱼,理解大鱼和小鱼的差异,将大鱼和小鱼和谐,自然地组合在物体间的大小感知是通过对比得出的,大小是相对的。本课通过大鱼,小鱼的造型表现,让学生感知大小对比的原理和表现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对比表现,能画出“大鱼和小鱼”愉快地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反映集体生活的'幸福和欢乐。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形成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作画的习惯还没有形成,通过学画大鱼来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比比谁画的鱼最大,并且认识鱼的一些基本外形特征。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鱼画的过于雷同,所以戴老师事先给出了一些鱼的基本外形,供学生参考。并且以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中鱼的形象应该怎样设计,进而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整堂课,戴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认真”两个字。从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具准备,展评环节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可见戴老师非常认真地准备这堂课。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

画的说课稿篇九

2、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应知: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应会: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3、重点:对鱼造型的把握

4、难点:对主体物与次要物体大小比例的掌握

1、根据愉快教学原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会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根据课程理念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于教材中怎样呈现,是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否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标致。为此我以建构主义理念和课程改革目标为指导,更新教材观,打破旧教材模式,探索新的呈现教学内容模式,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打好基础。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学习的途径也多种多样,所以我在达成设计、应用这一块时,可采用多种方法。

1、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案例学习,使学生知其是什么?了解材料、技法及形式特点和怎样创造出来的。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习得主导知识和技能以及美术学习的思维方法。并成为举一反三的典型。

2、把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学习,把知识设计成学习情境中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在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内化知识建构知识。3、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学习,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的过程。

1、听声音导入,再看课件,观赏海底的各类鱼。

目的是完成欣赏、评述。通过欣赏,评述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感受热带鱼鲜艳的色彩的美丽的花纹,形状,外形,环境。

2、欣赏农民画〈戏鱼〉。

目的:1、是丰富欣赏内容,体现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美术知识、拓展审美眼界。从未巩固知识点大小通过对比与衬托而产生。

3、鱼的大与小如何凸显这一点,让学生知道是在对比中产生。

4、课后延伸。

让学生不仅发现了美,还要创造美,明确大小产生于对比,以及关于鱼的知识点: 部位 花纹 外形 环境 。通过教师的演示,树立了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为下节课做了很好的准备。“相信你们也能做得那么好,起到一个很好的延伸作用。

以上就是一年级美术:谁画的鱼最大 说课稿.

画的说课稿篇十

本课的设计目标旨在训练学生敢于充满画面大胆作画的习惯,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所表现的鱼的异同,初步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我在教学构思中,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确定了审美、技能、情感三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技能目标,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以“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画一条漂亮的大鱼”为重点,着重解决“自然与创作的区别及让学生了解如何突出重点、大胆创造”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引导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美术文化从小扎根孩子的心田。整节课以“美”为主线,运用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欣赏艺术之美、讨论美从何而来,达到创造个性美,领会美在自然、美在生活、美在创造的目的。学生通过体验、尝试、思考、讨论、游戏、交流、创作等活动层层深入、自主学习,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创作中表现自我,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课堂开始,我以谜语激趣导入,紧紧吸引住孩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带出后面的课程内容,在探究活动中,我层层递进,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先出示大量鱼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自然界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接着我就示范,在此过程中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到形状,老师想给你们来个超级变变变”,一下子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都认真的看着,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加深印象。说大鱼,我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小组讨论怎么才能把鱼画大呢?接着请一个学生前来试试,评价后,教师又出示两条大小不同的鱼,启发学生理解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教师讲解之后,就是学生自己创作阶段,我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巡视指导,在作品展示时,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评议,然后将每一组中画的最大的同学请到上面进行作品展示,并让他们自己说作画的过程,锻炼他们的'胆量。在结尾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我充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运用各种鱼的图片、优美的范画、板书,海底世界背景图、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发课内外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互动、玩中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课堂教学做到张弛结合、气氛活跃,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及动手能力和谐并进。同时重视课堂知识的延伸,体现新课程发展性、生活性的理念。

画的说课稿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朝阳市朝阳县尚志乡中心小学教师,金国杰。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9个主题活动《奇妙的指纹》。

一、选题背景。

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指腹上凹凸的纹路。指纹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四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如何让学生关注生活,具备问题意识是本主题活动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习惯。

二、设计理念。

“以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目标”是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奇妙的指纹》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中,我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指纹的种类和独特性;通过动手实践学会拓印指纹;通过调查了解指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合作探究中创造出有趣的指纹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个主题活动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观察指纹生成问题(1课时);

第二阶段知识交流,研究问题(2课时);

第三阶段制作指纹分类表(1课时);

第四阶段创作有趣指纹画(1课时);

第五阶段拓展活动总结评价(1课时)。

我今天主要介绍第四阶段——创作有趣的指纹画。

三、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指纹的.类型,学会用拓印的指纹经过加工、组合、拼摆成有趣的指纹画。

2.技能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合作,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动手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和活动方法,能较好的完成本次活动。

五、活动准备。

课件、白纸、水粉色、印泥等。

六、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整个活动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我先把前几个阶段做个简单介绍,重点介绍第四阶段段的教学过程。

(一)观察指纹生成指纹研究问题(1课时);

2、你有什么办法把指纹取下来吗?

3、展示比较拓印成果,引导正确拓印方法。

4、再次拓印指纹。

用、指纹和命运的关系。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的子课题,并形成四个研究小组,我根据学生。

的特点,适当调配,尽量使每名学生在活动小组中都尽显其能,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

(二)知识交流,研究问题(2课时);

在这一阶段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小组同学除了在上网、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外,还通过走访、调查、询问父母、老师等方法进行了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在班内交流。其中第四小组的同学们,在调查指纹和命运的关系的时候,组内同学自制了调查表,走访了各行各业人士共120人,但在整理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图片)这时我及时指导他们将其分类,筛选、归总,从而得出结论指纹与命运的好坏毫无关系。

(三)制作指纹分类表(1课时);

本阶阶段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制作指纹分类表,建立自己、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指纹档案,这样不仅增进亲情、友情的亲密度,还可以留作独一无二的纪念品。在加强情感交流的同时又能让其更好的与他人沟通。

(四)创作有趣的指纹画(1课时);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活动,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用自己的指纹画各种有趣的指纹画。于是我为孩子们搭建了表现平台——创作趣味指纹画。这也是我本次说课的重点。在本阶段的活动中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分组实践----设计制作----成果分享----交流评价----活动小结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回忆下指纹的特性是什么?有几种类型?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你们知道指纹除了这些用途之外,它还能做什么吗?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指纹画)这些美丽的图画,用一根手指就可以完成了。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创作《指纹画》。(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分组探究、实践。

我引导学生:大家在设计制作之前,先来探究一下用指纹作画应该掌握哪些作画技巧呢?

学生讨论、探究后,汇报:(视频)(应该先掌握拓印指纹的方法、了解拓印出的指纹形状、了解印染颜色的深浅等。)。

我引导他们:下面把你们的方法亲自实践一下吧!

学生开始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在自制印泥时水分的多少拿不准;有的印出的指纹不清晰;还有的印出的形状和想象中的差距很大。)我适时参与其中,和他们一同寻找解决办法。

学生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汇报:(视频)。

(1.拓印的方法有:勾、抹、印、点等方法。

2.印染颜色的深浅、清晰度等与水分的多少有关。

3.可以用五颜六色水彩粉制作拓印的印泥。

4.开始先用铅笔勾勒出设计图案的轮廓,有了经验后,可以根据指印的大小和颜色,直接作画。)。

我随即大屏幕出示:(指纹作画技巧)。

教师:掌握了这些方法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创作了,在创作之前老师有个温馨小提示:(大屏幕显示温馨提示)。

1、注意印泥的水分掌握。

2、用后工具摆放要整齐。

3、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4、保持卫生,注意安全。

第三环节:设计制作。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构思,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属于你们的作品。看哪组最有创意!好,开始创作吧!(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视频)。

(制作时,第一小组对小狗的形状把握不准,我及时参与,倾听他们的想法后,和他们一起动手制作,享受创作的乐趣。)。

第四环节:成果分享。

同学们,作品完成了么?请同学们按小组的顺序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共同分享一下吧!(视频)。

通过展示作品,让他们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

第五环节:交流评议。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中你最喜欢你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评一下评吧!(学生评议)。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评议,使学生能正确看待事物、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倾听和接受他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环节:活动小结。

教师:孩子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使我们身心愉悦,还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方法。课下带着同学们送给你的意见和建议,和家人、朋友或同学继续创作更多更美更新颖的指纹画吧。

我通过对本次活动的肯定和总结,让学生在享受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学会与更多人交往,将本次活动延伸。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能更好的突出本阶段的活动主题。

奇妙的指纹。

指纹画。

作画技巧:作品展示:

温馨提示:

(五)拓展活动总结评价(1课时)。

在本阶段我通过实验教学生如何提取指纹,将指纹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到生活之中,本主题活动也便迎来了总结评价阶段。这是两个评价表,(图片)一个自评表,一个互评表。我让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全班评议等方式进行评价,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与欣赏能力。

七、活动效果。

本次主题活动,学生们知道指纹的类型,了解指纹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指纹与命运没有关系等,并利用指纹创作了各种有趣的图画。对指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活动,加强了学生对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我意识到动手制作这一部分是难点问题,有些孩子对图形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困难,我没有在制作之前做基本图形的画法、颜色的搭配等方面的指导,所以在制作时延时,部分作品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出现。由于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处于成长阶段,说课中一定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同时对各位领导给予我的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表示深深的感谢!谢谢大家!

画的说课稿篇十二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板书课题)。

(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对话平台。

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6、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领读、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教者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竟赛活动。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用游戏的方式将上节课的生字再现,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背诵。

给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背诵。

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

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近、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反义词吗?(游戏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练,提高了教学效率。)。

拓展。

1、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写字。

1、出示文、六这两个要求会写的字。你会读会写吗?(领读,齐读,然后书空。注意六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2、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3、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评议展示。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教会学生运笔的方法,把字写工整、写漂亮。)。

教学建议。

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可视时间和学生情况任选其一,不必面面俱到。

阅读在线。

出门肥肥胖胖,

进门瘦瘦长长,

倚在门旁,

眼泪千行。

(雨伞)。

一个小姑娘,

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荷花)。

五个兄弟,

住在一起,

名字不同,

高矮不齐。

(手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26700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