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在以下教案范文中,你会找到一些有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精彩设计。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一
内容摘要:为使小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也为了使他们在今后充满强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从“帮助学生对挫折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利用榜样教育;挖掘教材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挫折教育;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开展心理咨询”等方面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挫折心理健康榜样教育教育资源家校竞赛活动心理咨询。
如今在报纸上、电视上、网络各大论坛中,一则则小学生自杀的新闻不时地刺痛我们的眼睛。这些孩子,正是充满蓬勃朝气的年龄,原本该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然而他们生活条件优越,依赖性较强,心理素质普遍较差,遇到挫折往往会不知所措,有的表现出紧张、痛苦、一蹶不振,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学习效率降低,影响自身的成长。严重的还会失去心理平衡,引起身心疾病,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在绝望中轻生。于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就是关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是当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挫折既会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失败与成功尤如孪生兄弟,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最后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失败和挫折并不是坏事。它能给人以打击,甚至使人丧志和沉沦,但更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及奋起的勇气。大凡有成就之人都经历艰险和磨难,而在逆境中崛起。挫折和失败打破人们主观的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的幻想,教育学生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用理智的态度面对现实,使学生懂得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所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激发迎接挑战和战胜挫折的内在动力。陶行曾经说过创造的人生“是患难与欢乐所织成”,并告诫学生要懂得“失败为成功之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想要退缩时,教师要适时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去面对挫折。当学生因目标过高而产生挫折感甚至引起心理障碍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自己的愿望与要求,学会放弃,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例如在这个学期里,我任教的班级里有名学生,成绩一向很好,平时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可有一次考试成绩却较差,她从此一蹶不振,连上课都常常走神。这时我就抓住这件事,利用课前五分钟讲了《无腿小鸭》的故事,使学生们明白:失败是正常的,只有经过失败,人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吃一堑长一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都可能经过长期的失败才取得成功的。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挫折耐力就会渐次提高,从而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将胜利、失败都化为零的起点。
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能适时向学生提供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上进心战胜困难。榜样主要有以下三类:中外著名的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全国著名的同龄人中的英雄模范;学生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如学生因患病对学习、生活感到灰心,教师可以举出榜样让他们学习。故事主人公对待困难的积极精神,乐观态度以及两相对比激起的上进心会不知不觉影响学生,使他们今后遇到挫折就有方法对待。如张海迪桑兰身残志坚犹自奋斗不息,歌星刘若英成名前曾在某著名音乐人的制作室被判为:“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有所发展。”但她没选择离开,默默留下,端茶倒水,替歌手拿演出服。别人问她为什么,她郑重地说:“因为这是离我梦想最近的地方。”一直的不放弃一直的努力终于让她站上了梦想的舞台。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女子足球世界杯金靴奖得主孙雯,她最初也是个被拒之门外失败者,可是她也选择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默默努力,最终一鸣惊人。她们用事实告诉我们:经历挫折犹自站在成功的边上储蓄能量积累智慧,终有一天迎来成功。他们用事实证明: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挫折不断成长的过程。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成的,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味生活。数百篇课文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抗挫折教育的丰富内容。当然,这种教育不是集中有序的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深深地蕴藏在课文中,蕴藏在字里行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教育因素综合且并存的。教师要正确处理和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抗挫折资源来为学校抗挫折教育服务。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坚韧不拔意志的磨炼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抗挫折教育渗透。例如,讲述患小儿麻痹症的英子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勇敢踏上讲台的《掌声》。又如介绍左腿截肢的博莱克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强自信地与儿童队员们一起出现在波兰国庆检阅的赛场上的《检阅》等课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所以可以采取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可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挫折是磨练意志,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的利器。家长端正了挫折观点后,要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遇到困难要有意识锻炼子女,甚至有意识地给子女制造一些“挫折”,不断地磨练他们。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教师积极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训练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抗挫折能力。比赛中就会有输赢,就会有人失败。在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先让学生明确比赛总有胜负,竞争就会有输赢。当比赛输掉以后,对于学生需要积极的引导,帮助寻找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下次再接再厉。新课程所提倡的激励性的评价在这里就派上用场了,但是绝不能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所有评价都是肯定,这不见的是好事情。对了得到的是表扬,错了得到的也是表扬,学生听到的都是好话,用得多了也就没有是非之分了。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工作,配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进行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要给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心理咨询外,学校还可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条件。因此,应重视培养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加强挫折教育,使我国孩子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卢文学、姜红娟主编《21世纪创新学生健康情商》上。
2、宋宁、陈世锦等主编《儿童心理解读》。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万明春,陶元红.《班主任工作规范与技能》.重庆出版集团社。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二
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的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结果。
(2)聚合抽象训练法。
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3)循序渐进训练法。
这个训练法对学生的思维很有裨益,能增强领导者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领导者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4)生疑提问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或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训练方法是:首先,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5)集思广益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一个组织起来的团体中,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作用。因为,当一些富个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的水平的不同,产生种.种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比较、对照、切磋,这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三
很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第六感,其实说起来这只是一种敏锐的察觉能力,对对危险和机遇的感知能力。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培养自己的危机意识,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经过缜密的思考及时察觉到这种危机并进行未雨绸缪的规划,这样我们促使我们灵感的迸发,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养成思考的习惯。
佛教提倡打坐,其实打坐只是一个静思冥想的过程,为的是多思考和体悟。我们常人也应该多思考,身边没人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可以独立思考,或者定期规划出一段时间来思考自己的生活。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深邃,思维变得更不一样。
要大胆创新。
就思维来说,其实最忌讳僵化和程式化。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思维和常人普遍的观点,要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观点,要懂得假设和创新,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交际思维。
还在幼儿期的宝宝,并非天生就属于交际高手,一点错误都不犯。所以父母在跟孩子接触时,或是孩子和其它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多花点心思观察自己的孩子。在事后跟孩子多加提点和帮助孩子主动交朋友,给孩子多些正面的引导。也好避免孩子因自己的一意孤行伤害到自己和其它小朋友。帮助孩子在往后的人群里知道如何做得更好。
独立思维。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能力,只是因为父母、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得孩子习惯性的选择了依懒。家长的适当放手,可以让孩子更早的独立,毕竟谁都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为他扫平一切的道路。既然孩子始终都是要面对自己的人生,不如早点放手,让孩子从小就培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不在被更可怕的事情压伤前,先学好自己面对和自我保护。孩子开心,做父母的也会更加省心些不是!
举例思维。
有些事在大人的眼里看似简单容易,但孩子在没有和我们大人一样的经历以前,是需要我们用举例的方式,去引导和告知孩子,事情的由来和因果的影响。通过一些举例说明,会更好的让孩子理解对与错,好与坏。在自己要面对时,才有可能给出好的思考和引导思路。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四
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大胆地去想,甚至是异想天开。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了火药,他们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一下谁好、为什么。
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培养他们的思维力。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了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五
从某种角度来说,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都是有主见的。而有主见的孩子,大多都是自信的。那么,问题来了,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给的。因为父母的肯定及赞许,就像一股源泉,总会给予孩子无穷的心灵力量。所以,父母们,对孩子一定要多加肯定和赞许。这很重要。
不干扰,不打断。
很多父母不知道,当孩子在认真而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去干扰他、打断他,哪怕孩子是在玩一件玩具。因为,这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要知道,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他的大脑是在高速转动的,他是在独立思考的。而这时,如果他被忽然打断,影响极其恶劣。
阅读。
阅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儿,当然,前提是读好书。对于孩子来说,阅读,能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更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仅仅是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孩子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因为在写读后感的过程,正是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正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暴露。
数学的发展和数学家们走过的道路是充满挫折的,每一个命题的发现和证明,常常是凭着数学家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但课本却不能把这些都编进去,只能按“定义、公理、例题”的模式编写,直接了当地给出结果,而隐去了数学家们曲折的探索,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如果教师只讲正确的方法,忽视歧路的分析,在课堂上总是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那学生看到的只能是一个魔术师的表演,但学生一遇到挫折就会束手无策。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暴露:一要暴露数学家们的思维过程,在知识的发生阶段和认识的整理阶段,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数学原理和法则的获取及数学方法的形成过程。二要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对例题和习题的解答,教师要暴露起初的思维过程,努力提示方法的思考选择过程,特别要重视歧路的剖析。有时教师不妨学大数学家富克斯的做法,在课堂上把自己置身于“险境”,开设“即席答题”课,对于学生提出的难题“现想现推”,给学生一个机会,看看老师最初的设想是怎样碰壁的,更看看受到挫折后,教师是怎样调整自己的思想,逐步寻找到正确的对策而战胜挫折的,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例如,在教学新教材第九册的连除应用题时,首先将连除应用题拆分成两道与生活有关的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再出示连除应用题,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白这题与上面两道题不同,然后我启发提问:“能不能一步算出每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吗?”学生都回答说:“不能。”接着我又提问学生:“既然这道题不能一步算出来,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析解答。交流汇报时,有的小组说出了两种算法,甚至有个别小组说出了三种以上的方法。这样从问题入手逐步深化认识,不但能够解决学生思维过程中无从下手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思维的流畅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七
学生的求知欲,就是他们从内心想要做好某件事、了解某些知识的欲望,那么,只有学生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才能引导他们去发挥想象力,从而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具有创新性。
学会变换思维方法。
我们要教会学生去变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去加强一些逆向思维的训练,通过逆向思维,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多样化,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所谓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横向思维和联想能力,如果我们在某个方面了解了一些知识,就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尝试去研究问题,能从不同角度寻求答案也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法。
要加强思维的针对性。
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加强思维的针对性,也就是说,思维方式不是每一种情况都可以使用,而是根据不同情况来具体运用思维方式,让思维方式更加具有灵活性。
我们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研讨能力,也就是说,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讨论习惯,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学术氛围,这样,才能出发学生去创新思维方式。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八
这个训练法对学生的思维很有裨益,能增强领导者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领导者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生疑提问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或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
集思广益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一个组织起来的团体中,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作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九
初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一是由于学生个体思想需要和内部动机无法实现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如理想挫折、情感挫折、追求挫折等;二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乃至自然等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如交往挫折、学习挫折、健康挫折等。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多变迁、高竞争、广信息、新变化,虽然给学生的心理成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因素,但同时也使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了。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对挫折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自信精神,是适应现代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有了一定的体会,供各位同行探讨:
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挫折,但是有挫折是正常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二、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信是一个生命的灵魂,是一种无敌的精神力量。而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剖析自信,就是指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理想,从而树立远大志向;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踏实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相信自己可以改正错误,从而具有进取的精神。有了自信才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拚搏,才能不骄、不躁、不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信和勤奋是人取得好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学生长大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这两个重要因素。个人的成长也需要这种自信。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具有这种自信就更为重要。
可见充满自信的心理是做人与成才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小就打好这一基础。教师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教师怎样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信心呢?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然自信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保护自信,培养自信的实践中,又要十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优势、劣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育方法。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是尊重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人,只有当他正确认识自己,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这样做学生才会把握不断进取的主动权,产生自信的内驱力。
三、再次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性格耐受力一个学生如果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矢志不移的恒心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像张海迪、桑兰,因为她们都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所以能够身残志更坚。从这个角度上讲,培养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比锻炼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
所谓耐受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做事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某一学生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可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某一民族学生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那么学生心理的耐受力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只能从挫折中来,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四、最后要给予学生抗挫折能力发展的氛围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学生所遭受的挫折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自然来临的,而不是教师预设故意施加的。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挫折的数量和强度。一定数量和一定强度的挫折能使学生增加知识才干,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超出一定数量、突破一定强度的挫折,教师就要积极介入,因势利导,以增强受挫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恰当地把握挫折教育的适度性。挫折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耐受性来说,决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教师和家长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项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的心理耐受力,又不超过每个学生心理的承受度。同时,挫折的实施还应有一个内在的程序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设置挫折的程度和频率。
有意识地让学生完成某些艰苦的项目,亲身经受挫折的考验。比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可以推出“中国青年共青团行动——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把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共青团的主要任务。倡导学生不要做“笼中鸟”,而要学做翱翔蓝天的雄鹰;不要做“温室的花朵”,而要学做野外的松柏。这样,以吃“苦”为核心内容的各种夏令营就会应运而生。这些方式有助于他们意志的磨炼,但是更持久的、有效的方式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比如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做父母的让孩子品尝一点家庭生活的忧愁。在孩子面前谈论一些令父母忧愁的事:柴米油盐的艰难,事业上的烦恼等等。让孩子懂得人生的路是坎坷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上的挫折也是可以战胜的。把学习中的挫折看成是一个个堡垒,攻破它们,品尝胜利的快乐。
总之,挫折是暂时的,也是永远的,抗挫折能力应该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始终。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都认为,人们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学生的健全心理,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与挫折困难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场所,应该更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
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质是生活常识的系统化,数学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课标》指出:“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所以,教师要落实“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接近生活的内容。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是说,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应该成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索的学习活动。
重视解题的反思过程。
解题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为了解题,还应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需要回顾及反思解题的过程来实现。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反思,对解题主要思路、关键因素和同类问题解法的概括,从而帮助学生从解题过程中抽象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加以掌握,并将它们应用于解决新的问题,成为解题的利器。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一
民办高校。
大学生。
抗挫折。
引言。
当代大学生大多生于8o年代末90年代初,且多为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条件,过分的家庭宠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而他们正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成长关键期,而当面临环境适应、学业竞争、角色转换、能力挑战、情感困惑及职业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时,挫折与适应就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在校人数也逐年增加,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生源质量、个性特征、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有着很大的不同,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挫折教育的意义以及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既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挫折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痛苦、紧张、焦虑,使行为积极性降低,有人会因此而郁郁寡欢,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影响健康与生命,甚至出现悲观厌世情绪,最终酿成悲剧。挫折教育是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并能够坦然面对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加强挫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日常生活,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2.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有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比较顺利,自然而然可能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久而久之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时应该引入挫折教育。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增加自信心。
人在面对困难挫折面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放弃退缩;二是正确面对挫折,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和挫折。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要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对自己会有更大的自信,增加自信心。
4.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同样人生也是充满挑战和竞争,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而学生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就遭受许多挫折,并掌握了应对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5.挫折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能正确的面对、认识挫折,不会觉得挫折很可怕,由此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各种挫折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学生的意志品质更加坚强。
大学生目前正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成长关键期,心智不够成熟,遇到困难挫折不能正确应对,因此预防挫折是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须要的。
1.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积极做好预防引导工作,避免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有利于他们健康、全面成长。
2.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客观要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3.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当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不容忽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比较顺利和受宠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经受的磨难较少,意志品质普遍较薄弱,抗挫折能力较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除了拥有公办大学的学生的特点之外,他们受到家庭、社会等多重压力,民办高校大学生往往更容易遭遇困难而导致挫折。
根据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挫折主要有:
1.学业压力遭遇挫折:众所周知,由于民办高校的录取批次靠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普遍不佳。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他们从中学的紧张学习环境进人到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部分学生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复杂的学习、生活等表现出无所适从,学习方法不适当,大学以自主学习为主,许多大学生还习惯于中学时以教师要求为主的学习方法。学习受到影响而导致挫折;另一方面,基于家庭压力或高考分数等各种因素,他们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但是新专业的学习又对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民办高校的部分学生常常有厌学、弃学等消极反应,学习困难。这些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问题,有的人及时调整心态,接受现实,努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的人则可能产生挫折心理,严重者甚至丧失信心,对学习和考试的焦虑心态与日俱增,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2.环境适应遭遇挫折:大学生远离父母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面临着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同学和师生关系等,所以大学生需要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环境。一方面,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不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再加上自制力比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使得学习生活一塌糊涂,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不同地域、家庭的大学生,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中有许多人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关心他人的意识,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有的大学生来自农村,贫困的家庭经济状况使他们感到自卑,羞于与他人交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张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既渴望与他人交往,但又分不清自尊与自傲的界限,处理不好自我和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因此有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和宿舍的人员不能很好相处,心情烦躁、恐惧,于是选择了逃避,把自己封闭起来。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挫折:在升入大学之前,许多大学生原来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心目中充满了对大学校园浪漫而又美好的憧憬,然而现实的大学校园里,群英荟萃,强手如林,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落差。另外,受到“60分万岁”、“逃课是大学的必修课”以及同时还受到来自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使不少大学生在心里产生了对上大学目的的怀疑,再加上没有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和计划,于是在大学就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对人生未来表现为迷茫、恐慌,但是又不敢面对父母,所以他们心里既为矛盾,于是就遭遇了挫折。
4.面对就业压力遭遇挫折: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求职艰难,就业困难,是近些年大学生充分体会到的。与公办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无论是在综合素质上还是科学知识的学习都明显处于劣势,无法和其它高校的学生竞争,有些大学生找工作不顺利,感到前途渺茫,轻者唉声叹气,整天闷闷不乐;重者精神紧张,丧失信心,甚至走上绝路。因此民办高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就业的压力甚至已影响到刚入学的新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饱和的社会需求,使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焦虑日趋严重,对将来的就业却缺乏信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5.感情遭遇挫折:当前大学生的情感正处于不断丰富、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情感需要十分强烈,这主要表现为对亲情的需要和对爱情的渴求。一方面当家庭残缺或父母关系紧张时,子女缺乏亲情的关爱,使其亲情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受挫。另一方面,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校园恋爱已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失恋”、“被拒绝”等给大学生带来的挫折感往往很深。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造成悲剧。如:2011年9月17日安徽省少女周某因拒绝同校男生陶某的求爱,而遭到对方泼洒打火机油焚烧,惨遭毁容。
目前,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别是大一的新生,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面对挫折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个人因素。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缺失,心里比较脆弱,个体缺乏精神动力,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在压力面前无所适从,在挫折面前怨天尤人,最终导致抗挫折能力下降。另外,他们自我期望值过高,他们其中多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具有心理优势,对个人的理想往往定的很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当现实与抱负水平距离太远时,就会有心理挫折感。
2.学校因素。在大学之前,为了升学率,为了能够使学生考上大学,中学的教育片面的重智力的发展,把成绩分数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缺乏锻炼,在人际交往、适应环境、抗挫折能力方面较差。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只走形式、摆样子,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分虽然很高,但在心理素质方面却不合格,表现为抗挫折能力、意志能力、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等都很缺乏,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益突出。
3.家庭因素。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现代家庭教育重视智力知识教育,轻视非智力教育,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德行的修养,这就造成部分孩子在道德品行,心理健康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家庭教育往往有些偏执,只要孩子愿意的,就一味的满足,使得孩子自小养成了一种“自我中心”意识,一旦现实不能满足要求,便会产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这种过度保护和宠爱使孩子缺少独立的生存能力,在面对挫折和干扰时,就会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会做出过激的反应。
近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不断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针对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在遭遇挫折后的适应和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1.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职业规划教育。
在大学阶段,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弱,就是因为对生活缺少目标,没有人生目标,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使广大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鼓励学生相信自我,树立自信心,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挑战,使得大学生们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而不再彷徨、不再迷茫。
2.把挫折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和教育体系。
作为民办高校,拥有自己的办法特色,办学比较灵活,因此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把德育课、心理健康课、挫折教育等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来达到传授挫折的相关知识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增加了学生对于挫折的认知、评价感悟的新方式,使教师可以体验学生对挫折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大学生们的坚强意志品质培养,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期间安排军训这一环节,其目的就是锻炼大学生在困难中的生存、坚持、协作能力,加强他们的生活自立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新生的军训是良好的抗挫折教育。
二、大三着重进行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大学时代的学习和情感;对毕业生着重进行就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努力的方向,顺利实现就业或者继续深造。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对大学生,我们除了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事,让他们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教育。还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受教育者积极地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而实践证明,社会阅历丰富、社会实践多的人往往比社会阅历缺乏社会实践少的人的抗挫折能力更强,人际关系也要好很多。因此培养民办高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结合民办高校办学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等各种实践活动,还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某些困难,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教会学生面对挫折,自我调适。在实践中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在实践中,使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4.关心关注“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包括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心里素质较差等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民办高校收费较高,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生的挫折感倍增。因此要给与其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在经济上坚持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借助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国家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切实能够帮助到贫困大学生;另一方面,在校园内设立勤工俭学的岗位给贫困学生。在郑州华信学院,每年的寒暑假,学校的就业办都要和一些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广大贫困学生找到假期工作,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社会锻炼,而且还能增加收入,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这一措施深受学生的欢迎。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且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进行培训,在学生遭遇挫折时,辅导员既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又是一名教育者,能寓心理辅导和疏导于创新的思想教育工作之中,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调控情绪,舒缓压力,排解困闷,使学生失衡的心理纳入正常的轨道,避免发生行为的偏差,酿成悲剧后果。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学风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群体价值观。良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人、塑造人,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坚忍不拔、拼搏进取的校风,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学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大学生养成不畏困难挫折、奋力拼搏的精神,更能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民办高校更要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环境育人的功能来对遭受挫折的学生施以关爱,引导和帮助。郑州华信学院的校训“笃诚勤奋、自强不息”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华信学子,使他们养成了勤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品质。
结束语。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挫折教育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客观要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一项系统、长期、全面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意志能力,有效地提高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从而避免大学生的挫折感的产生,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和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陈友银王金亮.民办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0.3.[2]施盛威.对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3]张敏.加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2010.5.[4]陈火欣刘持伟.谈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0期.[5]程喜中肖海彦.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法制与经济,2009年8月.[6]王迎春.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7]黄德健.当代大学生心理挫折探析[j],高教论坛。2006.8.[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1994年8月.[9]江明辉.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其心理弹性干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5月.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二
“自言自语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之方法。它不受时间及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属于你的空间,自己对着自己用英语讲就可以了,此方法是正常课堂英语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
二、如何巧用“自言自语法”进行英语口。
1、自主创造语言环境。
“自言自语法”练习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语言环境。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人会笑话你,尽可以大胆他说。你可以在散步时说给风儿,说给花草树木;你可以在欣赏影片时跟着主人公倾诉喜怒哀乐;你可以在睡前或一觉醒来时说说自己的憧憬,描绘自己的梦境。总之,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采取适当的语速和音调,随心所欲他说。
2、善于模仿。
采用“自言自语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原则:一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型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的小声小气地在嗓子眼里嘟嚷。二要仔细模仿。优美的语音、的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也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则更是如此。此外,模仿时还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任何松劲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模仿得更好。
3、及时复述。
复述方法有二:一是阅读后复述。阅读后复述就是在阅读完一段文章或一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语言采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文中的内容。你可以在复述时使用文中的某些内容,但应尽量避免完全背诵;你也可以在复述时使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或部分句型,作为复述的线索,帮助自己较完整地复述所读材料。二是听磁带或看影片后复述。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采用此种方法训练时,最好使用磁带或影片中的原话来复述,这样可以较准确地矫正自己的语音和语调,体味地道的英语口语。在说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打牢后,就会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转换表达方法,用自己在课堂上新学的词汇和句型来替换一些不常使用或难于理解的东西,对于自己读音掌握不准的词汇可以不用,等复述完后再通过查词典或听录音进行正音。
4、有目的地去选择说的材料。
一段求职信或感谢信等。你可以说说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业余爱好,以及你为什么学英语等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可练习口译。看中文电影,用英语翻译主人公的话语。
5、狠抓句型训练。
句子是说话的应用单位,所以培养口语能力就要狠抓句型操练。采用“自言自语”法训练英语口语亦要求如此。你可以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句型练习“自言自语”,这样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学用结合。
6、说话时要带手势、的动作、的表情。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但它不是唯一的工具。手势、的动作、的表情等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或辅助工具。在日常会话中,这几种思想交流的工具往往是同时使用的。说话时绘声绘色,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自言自语时带手势、的动作、的表情,可以帮助你记忆和自然地使用英语。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三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呢?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在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能熟练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估算。而在下学期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运算定律及性质,积累一些简算技巧。
可见,只有深钻教材,明确计算教学的侧重点,才会有的放矢。
因此计算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算理,正确把握算法,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突破。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只会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在此基础上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除法的笔算、估算时,如果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试着类推,然后小组讨论,进而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学生不仅掌握了口算、估算、笔算的算理,而且在争议中体会了算法的多样化。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弱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必须严格、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因而首先要抓好基础教学,引导学生切实过了基础知识关,为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四年级的计算教学也不例外。
要想让四年级学生的口算熟练,并做到脱口而出,需要分阶段完成:
(1)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后,要求学生每天自己写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即11*2,11*3……一直练习到50*9,然后返回来练习,连续复习三四轮,力争让全班熟练掌握5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样做,不仅夯实基础,而且为后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五年级时学习约分打下基础。
(2)基本掌握50~59的前三个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即50*2、50*3……学生掌握了这些常用的乘法计算,不论是计算速度还是准确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3)在学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后,每天课前用3~5分钟,练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
如140÷70、143÷70等,以此训练四年级学生除法的计算速度。
(4)运用积商的变化规律、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如32*25=(32÷4)*(25*4)=800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计算技巧会与日俱增。
(5)计算练习注重对比学生在计算中,对于一些初看有些相似的题目,计算时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造成错误,所以对这类具有相似性的题目,一定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对比中清楚认识两者存在的差别,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进行计算时加以重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25*4=100这类题目是学生计算时最容易出错的题目,经过分析对比,学生的认识会比较深刻,在以后的计算中就会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提升计算的实效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四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在培养他们计算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习惯也是必要的。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楚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计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
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保证计算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平时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演练的习惯,把检查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
检查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总之,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勤动脑,多试验,尽量找到科学的培养目标,提高实效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四
在小学阶段,学生面临各种各样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真正的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律或是运算法则没有弄清,导致计算出错。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如学生在计算125×28时,很多学生是这样算的:125×28=125×(20+8)=125×20+125=2500+125=2625、这部分学生知道这道题能够用简便方法计算。但在计算时由于乘法分配律用错而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错误。试想,我们的老师在教乘法分配律时,如果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本质,知道该定律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变为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的和,学生在计算时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特别是学生到了高年级,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已经非常丰富了,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学会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做题时能灵活运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时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会解决计算问题。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法则”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整数除法等知识,然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入新课“小明去商店买文具,每支笔0、3元,他用1、2元可以买几只笔?”学生因为有生活经验,所以很快就得到答案。可以买4支笔。可当我请他们用竖式解答时,学生们就产生了疑惑,1、2除以0、3,商4应该写在哪呢?这时,有的学生就说,如果都是整数就好了。我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个迁移点,因势利导的提出,如果把除数变成整数,要是商不变,有什么办法?学生思考,检索有关知识,不一会就回答了: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得扩大10倍。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学生恍然大悟。这里的教学就抓住了“把除数是小数转化为整数而商不变”小数除法法则算理的关键。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铺路”使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联系。接着,我又设计了把除数变成整数时,要使商不变被除数的几种情况(小数位数比除数多,比除数少)的练习。从易到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然后,出示例4,2、434÷0、17=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独立解决,并边计算边叙述解题思路。从而归纳出计算法则,这样,就使新的法则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实际意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真正的理解了算理。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五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关键在于老师,老师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美,体会到文言文的实用才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提高课下学习的自觉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注意力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摸索。
一、把文学史贯穿于教学中编者在编选课文时很有规律,高中一二册的古文都是一定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家的作品都能反映文学特定时期的特征。
《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谁赵太后》等几篇文章让我们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策士的能言巧辩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秋水》《劝学》又让我们初步认识了先秦诸子散文,了解了散文从语录体到对话体到论说文的发展过程。贾谊的《过秦论》让我们领教了赋体政论文的排山倒海之势。《鸿门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好的历史散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使我们明白骈体文不都是词藻的堆积不都徒有华美的外表。《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见证了骈体文的高峰之作也阻止不了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崛起,因为韩柳才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真正代表。《师说》吹响了古文运动号角,吹来了宋代散文六大家,欧阳修——当时的文坛领袖也不得不在苏东坡面前自愧不如。明代的小品文独抒性灵,让我们认识到细腻的情感来自琐碎的小事,最好的散文还要抒写永恒的“童心”。《项脊轩志》不知感动了多少情感中人,《五人墓碑记》难道不是指向封建专制一把利剑?“桐城派”的姚鼐又挑起复古的大旗,激情四射的龚自珍标志着灿烂的中国文代文学的结束,让我们看到近代文学一开始就再难同耻辱分开。
二、精讲细讲尽量出新每一篇古文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对这些独特的地方我们要精讲细讲,力争学生篇篇有收获。
三、实词找规律学习文言文,碰到最多的是实词。
学习的过程中最需要积累的也是实词。古代实词数量少,最大的特点是一词多义。我们要教给学生注意总结一词多义的规律,这样就记得牢,记的多,记得有意思。例如,“诚”这个词学生经常碰到,“诚”的本义是“真心不虚伪”的意思。发自内心的真实就是“真诚”,如“以诚处世,以诚待人”,有时候作副词“实在”“的确”的意思,其实作副词时还有“真实”的意思,此时的“诚”就可以译为“真的”。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有时候“诚”当虚词“果真,如果”这个时候的“诚”虽不是实词了,但还有“真”的意思,只不过成了假的“真”了,如“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诚如是”就是这样。“城”不管如何变化都还有它本来的'意思。明白了这些,不就把“诚”把握住了吗?再如“朝”,本意是“早晨”,古时臣子早晨要去拜见君王,于是有了“朝拜”的意思,朝拜君王的地方于是就叫作了“朝堂”,朝堂是国家最重要的地方,代表着国家,于是“朝”就有了“朝代”的意思。朝见君王,要面向国君,于是“朝”就有了“朝向”的意思,成了介词。
四、虚词也好玩虚词不多指的是数量,要从频率上讲,那就太多了。
古文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势往往是通过虚词表现的。虚词虽然用法灵活多变,但我们要学生明白只要记住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就可以了,因为高考也不考较偏的用法。有的学生总觉得虚词枯燥,其实虚词也好玩。例如下面这句话中的“之”的用法多有意思呀!《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得“之”,我们讨论分析后,就会发现它几乎代表了“之”字的所有用法。我们可以译作“哀叹我短暂的一生,羡慕那无穷的长江”,也可以译作“哀叹我一生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我们可以理解为“吾生须臾,长江无穷”,甚至可以理解为“哀叹我一生那样短暂,羡慕那长江如此无穷”。这样一来,“之”当助词“的”,当结构助词起取独作用,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作指示代词。看多有意思。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六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平时看见过修建房屋吗?“有的说“看见过”。
“那修建房屋先修什么地方呢?”这时,基本上就没有人知道了。于是,我接着说:“修建房屋要先修地基。”
同时,辅以视频,让孩子们清楚修建房屋的过程。“如果地基不打牢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呢?”接下来播放了2009年6月27日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中一栋在建的13层楼房整体倒塌的视频。
看完后,我继续谈话:“同学们,地基不打牢的后果严重吗?”“严重。”“其实,我们数学里面的计算就和地基的作用一样。
如果不把计算做好的话,我们的数学王国也会像刚才画面里的大楼一样会倒塌,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计算搞扎实,这样我们的数学王国才会越来越辉煌。”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一个人只要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能力,变低效为高效。
(一)通过讲述数学家小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喜欢听故事几乎是孩子们的共性。其中,我就给学生讲述了高斯小时的一个出名的故事:有一天下午快要放学的时候,有个班上的很多学生不大遵守纪律。老师就有意要轻轻地惩罚一下这些孩子,于是就出了这样一道题(自然数从1加到100):1+2+3+4……+97+98+99+100=(),算好后就放学回家。“同学们,你们会计算这道题吗?”好多孩子都摇摇头。“那我们接着听故事。”
学生们赶忙拿出纸笔进行计算,但有一个孩子却没有动手,好像在思考。很快这个孩子算出了答案。
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个孩子的名字叫高斯,那一年他才9岁。
后来,高斯成为了德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听完后,学生们对高斯崇拜得五体投地,对计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一题多算,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平时的计算教学时,要善于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如在二年级学习乘加计算时,有这样一道题:是一道看图列式计算题,画的是四盘桃子,前面三盘每盘6个,第四盘有5个,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孩子们几乎都是这样列的算式6*3+5=23(个)先算6*3=18(个),再算18+5=23(个)。
这时,我问道:“有没有其它算法?”孩子们慢慢地进行着尝试。终于有孩子又有新的算法:6*4—1=23(个),先把最后一盘也当作6个,就有4个6,得24,多算了1个就减1个,得23。
然后,我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种算得快些?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第二种算法要快得多,这样就激发出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三、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能力强了,笔算的速度就快,计算的正确性就会提高。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加法、减法口算的练习,20以内的加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对后面乘除法的计算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如学生在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时,有些学生遇到这道题就发生了错误:389*28,第1步算389*8本来等于3112,结果有的得3002、3222……问题就出在7+4等于多少没有算对。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好习惯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
往往有些学生对计算法则都能正确理解和掌握,但还是发生了错误,主要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案篇十七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小学英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优异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大多数的学生却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无形中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制造了障碍。而形成性评价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师评,组评,个人评以及家长评的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参与状况,与他人合作状况,以及作业完成状况等等进行公平地评价,使学生认清自我,学会自我调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是我在教学人教版《新版小学英语》第5册lesson6所设计的各类评价表,见附录。(家长评价一周进行一次,评价表略)通过各项评价后,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漏洞,即时地进行了改正。每节课我都会用类似的评价表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合理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激励性评价用语。如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肯定的同时要多提供否定的信息,激励他们更进一步;给学习感到有困难的学生以足够的肯定信息,调动他们“我能行”的内驱力,增强自信。教师要做到使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中都能看到自身发展的起点与潜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27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