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用这些教案范文作为参考,你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一
1、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使学生准确的分辨左、右两个位置。
2、意识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教材配套光碟及自制电脑课件
一、认识上、下。
生:文具盒在书的上面,书在文具盒的下面。
2、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真能干!现在请你们根据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情况,用上面、或下面说一句话。
3、想一想,摆一摆:
把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上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把本子摆在书的下面。
想一想,什么东西在最上面?什么东西在最下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二、认识前、后、左、右。
1、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按要求打手势。
如:上、下、前、后、左、右。
2、真不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
指名介绍——同桌互相介绍。
4、想一想,站一站。
(1)学生a在学生b前面,学生c在学生b后面。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2)学生a在学生b左边,学生c在学生b右边。谁在最左边?谁在最右边?
5、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呀,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总结:(1)上下、前后、左右这六个方向,会用这六个方位词进行说话。
(2)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必须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这些知识你们是否都学会了呢?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有关练习题好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13第3题。(出示课件)
瞧,小明的玩具柜上摆了一些什么东西呀?
你看到小飞机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东西呢?你还能怎么说呢?
那小熊猫的四周又摆放了哪些玩具呢?
说得真棒!那电话、小兔子、小汽车等等,它们的四周又摆放了什么玩具呢?
2、教材p13第4题。(出示课件)
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海边拍摄的照片,现在就请四个小朋友一组观察这张图画,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吗。比比哪个组说得最好,说得最多。
3、教材p13第5题。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看,那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他们中间谁走错了呢?(小红)
如果只有小红走对了,我们应该怎样规定?这样规定好吗?为什么?
4、下课出教室游戏: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间(二大组的第三、四座的位置)
师:我左边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前面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后边的小朋友出教室;等等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二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事例帮助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学生掌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并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这一学段的《确定位置》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用第几排第几列的方式表示位置。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就地取材,结合教室这一具体情境,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不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列、行的含义,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2、把你的想法写在老师发的纸上。(老师巡视,找出不同的三种写法,其中一个包括用列、行的方式来描述的。)。
3、投影展示三个同学的写法。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同学的写法,你觉得他们各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引出用行和列来表述更清楚,明确。
二、教学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一)座位图中认识列和行。
1、谁能说说什么是列?(老师板书列)。
生:竖排叫列。
老师明确小结:人们习惯上把最左边的一列看作第一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2、那什么叫行呢?(老师板书行)。
生:横排叫行。
老师明确小结:在说行时,人们都习惯把最前面的一行叫第一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二)逐步抽象,在圆圈图上认识列和行。
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现在我们把他们坐的位置都用圆圈表示出来。(课件出示)在这个圆圈图上找一找张梓健的位置。(老师板书:第5列第3行)。
1、用列和行确定位置更准确,但是数学家们又想出一种更简洁的方法,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一次当数学家的机会,你们也来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写在另一张纸上。
2、学生上台表示(5/3 5列3行……)。
3、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有5和3)。
4、师:你认为哪个更简单呢?请这位同学说,为什么把5和3隔开,
5、应该先写列数,再写行数,张梓健现在的位置是在第5列第3行,所以应先写列数5,再写行数3。中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再加上小括号,完成板书:(5,3),像这样的表示方法我们叫“数对”,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五三”。
指名板书 提问:“为什么同样的两个数字5和3,表示位置的位置却不同呢?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下面听口令做动作(看谁反应最快)。
请第二行的同学挥挥手。
请第三列的同学站起来。
请第五行的同学拍拍手。
请第四列的同学跺跺脚。
明确了列和行,过一段时间我们也要开家长会了,你能用数对的方式向你的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吗?写在数学作业纸上。
2、出示甲壳虫地板图,用数对表示一些甲壳虫地板的位置(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在同一列上,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在同一行上。)。
3、会说话的字母。
四、总结、谈收获。
1、师: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谈自己的收获。
2、师: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比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浩瀚的宇宙绕地球14圈后,在内蒙古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能迅速的找到返回仓就是应用了蕴含着数对原理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关于数对的其他应用。
板书设计:
第5列第三行 先写列。
(5,3) 后写行。
课后反思:
较好之处:1、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巩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变换不同的观察者,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3、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经历自我探索、发现的过程。
不足:1、虽然我有意识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但是,却没有给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
2、怎样从第几列第几行到数对的形式,应该先让学生体会以前的表述形式不够简洁。记录起来比较麻烦,因此找一种新的表示形式。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四
“确定位置”,学生已在低年级时有所接触,会用“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这些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基于此,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小红在座位图中的位置。之后,引出一种大家都认同并熟知的位置描述“第几列第几行”,并细致的讲解“列”与“行”的定义,然后再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并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之后,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听写“第*列第*行”,从而引发一种更简单明了的描述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位置。经过细致的介绍数对的写法、读法后,组织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和自己朋友的位置,通过多个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数对的掌握情况。然后的教学就跳出了教室的范围,来到学校会议室,观察瓷砖的不同,并用数对表示特殊花色的瓷砖,学生的回答能基本正确,之后出示答案,组织学生观察瓷砖对应的数对,联系瓷砖的位置,说说发现,这里通过多位学生的补充,最后得出“同一列(或行)的位置,它们的数对中第一(或二)个数都相同”。
这一环节虽然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让学生完整的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相信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学生在描述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第3列第2个”、“第2排第3个”。小强的位置没变,但同学们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小强位置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已具备了确定列和行的经验,因此,便很顺利地得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小强是在第3列第2行。知道了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后,再将所站位置的场景加以抽象,用圆圈表示实际场景中不同的位置,详细地标出每一列每一行,让学生在圆圈图中找出小强的位置,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表示位置还可以用更简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并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当学生学会从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后,我又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认识教室里的列和行,并学会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本节课学生学的比较感兴趣,课堂效果较好。
《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反思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的最大特点情境图,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就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这节课,我做了一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演示出了情境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第一课时刚刚上完,感觉难度不大,学生兴趣也很高,讲解了列、行的界定后,在班上找一找列、行,然后我说几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学生猜是哪个同学,学生更是兴趣高涨,紧接着就揭示数对的写法和表示意义,学生领会很好。对于数对的读法有些疑问,是不是读××列、××行?还是就读数字加逗号?不过为了不引起异议还是让学生读××列、××行了。
此外,我还设计了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按要求围成不同位置的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各个三角形顶点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平移前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既巩固数对知识,又复习近平移的相关内容。这里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中学的教学服务,特别是中学的函数、坐标等方面的内容都以此为基础,所以千万不能在这里让学生产生歧义。
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是在以前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来认识数对的含义,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的,前者是后者重要知识及方法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必要拓展以及抽象与提高,咋一看上去,学生前面已具备了描述位置的经验,此时用抽象的数对表示位置并不困难。但一、二年级的肤浅认识以及相当一段时间的生活中“五花八门的”表达位置的方式的充斥。一方面为描述位置提供了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为统一认识提升抽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为此,我教学设计时注重一是从生活中寻找有关“位置”的丰富材料以丰富其内涵,一是引起对“位置”的表达上的不统一,认识上的不确定的矛盾,大大地激发同学们不断探究表示位置的“标准化”方法的强烈欲望,通过同学们亲生经历有效地探索,最终寻得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了对抽象的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深刻理解。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要。
课伊始,我以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在同学们十分焦急地帮班主任王老师找钥匙中引出了问题:“大家对钥匙所在位置的理解和老师说的不一致,怎样才能准确快速地确定它的位置呢?”,这时引起了“位置”的真实存在与对它又难以理解和寻找的矛盾冲突。激发了同学们探究“统一标准”的强烈欲望,紧接着我借用教本的情境图创设了“猫博士”对小兔和小猴进行智力测试的生动场面,小兔和小猴描述小军的位置是那样的振振有词,当两种不同描述方法同时呈现时,同学们已体会到不同说法的标准的不统一,不简明。我没就此罢休,再次让同学说说自己的描述方法,不仅满足了各自表达的欲望,提供了丰富的比较材料,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表达方法的“多而杂”。这时探究准确简明的表达位置的方法已成了每个同学迫切的内在心理需求。
二、逐步抽象、探究方法。
通过以上丰富的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同学们“情感”能量的积蓄,抽象表达的内涵已丰足,探究方法的热情空前高涨,我认为到了放开让同学们自己创造既准确又简明地确定小军位置的方法的绝佳时期,课堂上生成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精彩,更让叫绝的是有同学用极为抽象的(3、4)或(4、3)来表达小军的位置,数对应同学们的需要而产生了。(3、4)与(4、3)中3和4顺序的矛盾再次引发了同学们探究“统一”的欲望,我借机引导同学们自学课本上相关内容,同学们豁然开朗了。因为有了以上同学们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物作为丰富的背景材料和同学们亲自探究,最后的抽象成用数对表示位置好似已经简单到了只是一种表达“形式”而已,但同学们理解是深刻的。
最后:考察与欣赏。
原来我们也能够选出这样好的方法即用数对表示位置,掌声响起,同学们欣赏自己。最后同学们不仅欢迎老师对他们这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还争着互相考问,有巩固,有提高拓展,还提出了继续探索的问题,掌声不断,同学陶醉了。下课的最后一刻,同学们用刚探究获取的表示位置的方法,对王老师钥匙所在位置进行了假设,终于帮班主任找到了钥匙,解决了课始困惑的问题。课应帮班主任王老师找钥匙而生,在为找到了钥匙的欢呼声中而胜利结束,而孩子们的那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令我振憾,这不仅是知识上的征服更是情感上的升华,那是孩子们从“枯燥”数学中寻得的“美好与魅力”,在“艰辛”探索中收获的“快乐与自信”!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五
1.知识技能。
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2.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观察:教材第54页图6.2-1.
活动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5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
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
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
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
活动2: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应注意的问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举例)。
展示问题:(教材第62页,公园平面图)。
春天到了,初一(13)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丽、李华三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告诉了他们的位置.
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
王丽:“我这里的坐标是(200,300)”.
李华:“我在你们东北方向约420米处”.
用他们的方法,你能描述公园内其他景点的位置吗?
让学生分别画出直角坐标系,标出其他景点的位置.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教材第60页第5题、第8题.
五、备选练习。
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某一公园的各个景点.
菊花园:从中心广场向北走150米,再向东走150米;
湖心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50米,再向北走100米;
松风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50米;
育德泉:从中心广场向北走200米.
2.教材第65页第4题。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六
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媒体多媒体课件教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材p49的思考:不管是出差办事,还是出去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幅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是北京市地图的一部分,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教师出示以下问题: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5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教师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三)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学生能由教师引导欣赏北京市地图,并能思考教师所提出的各个问题: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能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完成示意图.
学生能在小组内分析出以下问题: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并能根据描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过程。
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四)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并适当的强调有关的知识点: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
(五)布置作业习题6.2第1,2题.
学生能在小组内经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学生能由教师的引导完成本节课的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你有什么收获呢?并能归纳说出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板书设计。
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引入资料及出处。
教后记。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小六数学教材第2~3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能用数对表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重点:
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座位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如:我叫__,在第_列第_行。(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形成共识。
1、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列要从左往右数,行要从前往后数。
2、我会说:说出例1中各位同学的位置,__,在第_列第_行。
3、认识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
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外加括号,中间逗号如:张亮同学的位置是第二列,第三行。
可以用数对表示为(2,3)。
4、我会表示:用数对表示例1中每位同学的位置。
5、我会思考:比较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总结:数对中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6、巩固练习:
(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具体的含义。(2)用数对介绍两个好朋友的位置。
(3)我的反应快:老师随机说出同学的位置,被说到的同学迅速站立。(4)做一做: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7、拓展:
同列,列不变行变。
同行,行不变列变。
(3)我会思考:如果用(x,4)表示某个同学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不能,因为有字母,是未知的,只能确定是在第四行。
总结: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要用两个数据。
8、我会观察:观察例2,怎样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一个点表示一个场馆的位置。
点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一个交点对应着一个数对。
9、我会表示:用数对表示例2中动物园内各场馆的位置。
10、我会标: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大家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位置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第1页。
家庭作业:书本第4页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板书设计:
位置。
我叫__,在第_列第_行。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列要从左往右数,行要从前往后数。用数对表示位置:
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外加括号,中间逗号。
如:张亮同学的位置是第二列,第三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2,3)。同列,列不变行变;同行,行不变列变。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八
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材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还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例如,练习一中的第6题,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后顶点所在的位置;第7题,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大量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并通过前几个年级的学习也获得了确定物体位置方面的许多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本单元中,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例2中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分别是(1,4)和(6,4),使学生发现这两个数对中数的特点,与这两个场馆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练习一中的第6题,使学生发现图形平移后,位置变了,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中的数也相应的变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本单元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2~7页)。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首先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下来,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学生位置的方法。
“做一做”呈现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位置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情境。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例1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在学生解决“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这个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的位置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将教师的表述“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与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中亮红灯的位置联系起来。再使学生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并让学生体会到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才使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有一致的结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说一说其他同学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用(2,3)表示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含义”,使学生体会到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一些同学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表示座位的数对,让学生说出这些位置上的学生的名字。
最后,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先表示行数再表示列数,那么你能写出表示张亮的位置的数对吗”“如果不约定先表示列数还是先表示行数,你能判断(2,3)表示的是哪个座位吗”,使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由于在直角坐标系中是按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表示点的位置,所以我们在这里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也是按先列数再行数的顺序。这与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经验可能并不一致。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可能会说张亮坐在第3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就是(3,2)。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约定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记作(2,3)。
(2)教学“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说一说,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班中进行交流。
2.例2。
编写意图。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一是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然后,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大门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并通过“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把方格纸的竖线和横线分别与例1中的列和行建立起联系,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3,0)的含义。再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熊猫馆、猴山、大象馆、海洋馆等场馆的位置。
接下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1,4)和(6,4)这两个数对中的第2个数都是4,并结合动物园示意图,明确在方格纸上这两个场馆是在同一条横线(行)上。教师还可以提问“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让学生发现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确定这个场馆在哪一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有关练习一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现实生活的应用。第2题,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教学时,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国际象棋的知识,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教师也可任意摆出一个棋局,然后提出问题。第3题,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册中“重要地名索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位置的方法,指出或表示出某地点所在的区域。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解释清楚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
第4题和第5题,都是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配合例2的练习。第4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在完成第(2)小题时,注意提醒学生不仅要按abcde的顺序连结,还要连成封闭图形,所以还要连结ea。第5题,可放手让学生同桌间完成,在活动前提醒学生思考“如何能说清楚、画准确”。
第6题和第7题,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第6题是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发现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第7题是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第8题,是让学生用数对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九
张老师是借班上课,原本增加了教学难度,没想到她却巧妙地利用了这点,通过师生对话,互相认识,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张老师又通过“座位”继续学习。
“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后面学习过程中,张老师总是通过适时地提问、鼓励,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表示方法。从最初每位同学寻找、确定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再到全班同学共同表示出班中两位同学的位置。每位学生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两位同学的位置,很多都是用文字加以描述,但几乎都比老师速度要慢。这时,张老师适时地问道:“为什么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老师已经好了。”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老师用了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张老师又鼓励同学们:“你能像老师一样创造出又快又好的记录方法吗?自己试一下。”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又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两位同学的位置,不仅简单,而且方法多样,张老师说道:“这些方法比第一次方法简单很多,大家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就这样,通过不断的尝试、分析、比较,学生不仅学会了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他们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十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整理与提高中《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活动课,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比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因此本节课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创设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景,让学生明白确定物体的位置的表示方法,进而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意识,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同时为今后学习地理、几何初步知识等打基础。
2、教学目标: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资源,我拟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2)能够初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理性思考。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得到成功的体验。
(2)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师生的互动,感悟知识,体会有序数对与物体位置相对应的数学内在的联系。
(3)渗透《两纲》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并掌握有序整数对正确的书写格式与它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先横后纵的表示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的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然后通过一段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和小胖一起参加小队活动,很自然地将教室的位置转化到用数对表示“海岛地图”的景点位置。我以游海岛贯穿始终,注重运用引导法、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有意识地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探究的方向,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通过观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在综合运用环节中多媒体的使用犹如学生身临其境,步入郑成功纪念馆,通过参观讲解民族英雄,渗透《两纲》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拓展习题“巧画正方形”和生活运用“巧解棋局”中多媒体演示形成了简单的师生交互。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有关序数的概念,知道可以使用一个序数表示在一条直线上人或物体的位置。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使用数射线,已经建立了数(自然数)与数射线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二年级第二学期,通过“东西南北”,也为直角坐标系做了一些铺垫。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也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课间操站排、教室的座位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利用多媒体ppt制作了有趣的情景,在教学中渗透直角坐标系的初步概念,使学生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一)情景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由于小胖这个人物是教材中虚构的小朋友,并不存在小胖的教室,但是多媒体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通过课件展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教室,通过情景找小胖坐在哪?由于很直观的展现了“小胖的教室”,学生在找位置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规定,就会造成同一个位置表达不同的情况,从而引入寻求一种能既清楚又准确地表示位置的统一方法。
(二)尝试学习、探索新知。
1、探究一:
(1)以规定的标准找教室中四个小伙伴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介绍数对的书写方法和表示方法。在这里多媒体可以自由的选择任务,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将抽象的横线、纵线展现在学生眼前,将抽象化为具体。
(2)找(3,4)(4,3)是否坐着同一个人吗?为什么?多媒体教学在这里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使位置中的小朋友变色后移到对应的数对上,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2、探究二:
在现实教学中游海岛,参观纪念馆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难,我在教学中播放了海岛的画面,同时配上海鸥飞行和游船行驶入海岛的动画效果,在加上海鸥此起彼伏的叫声,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犹如身临其境,闻到了海水的味道,感受大海宽阔的胸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等多项感官。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十一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1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多媒体教室上课情境图。
【师】这是上多媒体课的情景,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单独桌子,教室的前面 是一个控制台,控制台的左下方是一个座位表。如果哪个同学有问题要问老师,只要按一下秘书桌上的按钮,座位表上相应位置的红灯就会点亮,老师就知道谁要发言。
【师】播放动画。这时,红灯亮了,是谁提问了呢?
【生】(看课件中红灯亮的位置)是张亮在提问。
【师】那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吗?那们就来找一找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2 探索新知
[1]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课件展示多媒体教室全景大图,请同学们仔细研究座位表和同学们座位间的关系,找一找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可以看教材19页,在教材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
【生】在教材上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就是张亮呢?
【生】红灯亮的是第二列第三行,学生座位中第二列第行的就是张亮。
[2]明确行列的含义
【师】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师】同学们,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生】是。
【板书】(第2列、第3行)
[3]认识数对
【师】为了表示方便,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括号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师】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生】括号里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板书】(2,3)
[4]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你能用数对来表示王艳同学的位置吗?
【生】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师】括号里的3和4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王艳在第三列,4表示在第四行。
【师】你们能不能用数对表示赵雪的位置呢?
【生】赵雪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是(4,3)。
【师】括号里的4和3表示什么呢?
【生】4表示赵雪在第四列,3表示在第三行。
【师】赵雪的位置能用数对(3,4)表示吗?
【生】不能,赵雪的位置在第四列第三行,而第三列第四行的位置是王艳。
【师】看来,数对(3,4)和(4,3)不仅是数的顺序不同,它们表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我们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规则,数对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
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写一写孙芳,周明,李小冬的位置。
指定一个学生上白板上写。
[5]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老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
[6]巩固拓展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情况,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举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
【课件展示】1、楼宇案例门上表示几层几号的按钮。
2、电影院里的座位——几排几号
3、象棋棋盘
[7] 课堂练习
1、用数对(3,2)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几个图案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
苹果用数对表示(4,3);西瓜用数对表示(2,1);香蕉用数对表示(4,1);樱桃用数对表示(2,3)。
2、下图是国际象棋。
(1)她是怎样确定棋子位置的?
(2)你能像她那样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白方的“王”从左向右数在“e”列,从下往上数在“1”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e,1)。
[8]课堂小结(ppt投影)
【生】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我知道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板书
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第2列、第3行)——(2,3)
数对 (3,4)
(4,3)
列 行
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十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整理与提高中《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活动课。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比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因此本节课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创设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景,让学生明白确定物体的位置的表示方法,进而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意识,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同时为今后学习地理、几何初步知识等打基础。
2、教学目标: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资源,我拟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2)能够初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理性思考。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得到成功的体验。
(2)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师生的互动,感悟知识,体会有序数对与物体位置相对应的数学内在的联系。
(3)渗透《两纲》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并掌握有序整数对正确的书写格式与它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先横后纵的表示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的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场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增强学生对确定位置的认识,丰富学生对物体定位的直观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我在教学思路中体现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变式提高---归纳小结”的基本模式。首先,以愉快教学方法为主,通过计算机带孩子们走进富有情趣的“小胖的教室”,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用一种统一方法既清楚又准确地表示位置,进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一段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和小胖一起参加小队活动,很自然地将教室的位置转化到用数对表示“海岛地图”的景点位置。我以游海岛贯穿始终,注重运用引导法、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有意识地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探究的方向,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通过观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在综合运用环节中多媒体的使用犹如学生身临其境,步入郑成功纪念馆,通过参观讲解民族英雄,渗透《两纲》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拓展习题“巧画正方形”和生活运用“巧解棋局”中多媒体演示形成了简单的师生交互。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有关序数的概念,知道可以使用一个序数表示在一条直线上人或物体的位置。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使用数射线,已经建立了数(自然数)与数射线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二年级第二学期,通过“东西南北”,也为直角坐标系做了一些铺垫。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也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课间操站排、教室的座位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利用多媒体ppt制作了有趣的情景,在教学中渗透直角坐标系的初步概念,使学生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一)情景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由于小胖这个人物是教材中虚构的小朋友,并不存在小胖的教室,但是多媒体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通过展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教室,通过情景找小胖坐在哪?由于很直观的展现了“小胖的教室”,学生在找位置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规定,就会造成同一个位置表达不同的情况,从而引入寻求一种能既清楚又准确地表示位置的统一方法。
(二)尝试学习、探索新知。
1、探究一:
(1)以规定的标准找教室中四个小伙伴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介绍数对的书写方法和表示方法。在这里多媒体可以自由的选择任务,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将抽象的横线、纵线展现在学生眼前,将抽象化为具体。
(2)找(3,4)(4,3)是否坐着同一个人吗?为什么?多媒体教学在这里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使位置中的小朋友变色后移到对应的数对上,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2、探究二:
在现实教学中游海岛,参观纪念馆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难,我在教学中播放了海岛的画面,同时配上海鸥飞行和游船行驶入海岛的动画效果,在加上海鸥此起彼伏的叫声,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犹如身临其境,闻到了海水的味道,感受大海宽阔的胸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等多项感官。
(1)根据数对找位置:将生活中具体形象转化为地图中的小方格上的景点位置。
(2)用数对表示位置: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用数对找到观光景点中的特殊位置,确定先找景点在横轴上对应的数,再找纵轴上对应的数,也就是先横后纵。
在这一环节中,多媒体配合学生的回答,能使相应的景点进行旋转,使相同的数变色,用有颜色的线条展现特殊数对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更好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3、综合应用:
到达了郑成功纪念馆,去迷宫寻找开门的钥匙。从入口开始用数对标出每次拐角处的关键数对。在游戏中综合应用数对表示位置,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很自然的介绍了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显示“大门的钥匙在哪?”,设置悬念,创设困难情景,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心里。在学生找出拐弯处的数对后,多媒体中小丁丁的不断行进和最后获取钥匙,则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用钥匙开门,展现民族英雄郑成功事迹,多媒体在这一环节的使用犹如学生身临其境的步入郑成功纪念馆,通过参观讲解民族英雄,渗透《两纲》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像这样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再配上前后情景的贯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三)总结知识、拓展感知。
总结并拓展练习――“巧画正方形”中多媒体线条和正方形的逐层显示很清晰的向学生演示了取点的方法基点的特点。接着介绍生活中的数对,像:国际象棋的棋盘,电影票上的几排几座,门牌号,气象台风的位置,火车票的座位号……,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后,反过来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巧解棋局”,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由于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但是在总结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用富有挑战性的针对生活运用――“巧解棋局”的练习,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多媒体可以随时进行任意棋局的交换,并演示出每一棋局对局的过程,将学生真正置身于我所设计的生活运用练习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形成了简单的师生交互,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四、说练习安排:
整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将尝试练习分四部份。第一部份为情景一:小胖的教室,认识数对,并根据数对找具体的位置;第二部份为情景二:游海岛,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和特殊数对的表示及位置;第三部分为情景三:迷宫找钥匙,学生根据目的自己用关键数对确定具体的位置,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第四部分为情景四:拓展思维题――“巧画正方形”和生活运用――“巧解棋局”,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亲身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五、板书设计:
先横后纵横线上的纵线上的(3,2)。
数对有序(2,1)(5,4)(6,2)。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十三
第16页例题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4题。
1、 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确定位置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描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请你填写。
1、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 ),第二个数表示( );两个数之间用( )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 )括起来。
2、小红坐在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3、(1,3)表示第( )列第( )行;(3,1)表示第( )列第( )行。
以口答的形式请学生来说说怎样填写。
谈话导入:
1、出示没有标出列与行的公园平面图。
师: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你能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来标出列与行吗?
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上标一标,指出:图中的第几列依次用0、1、2、3------表示,第几行也依次用0、1、2、3------表示。(呈现完整的方格图)
2、探讨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点的位置的方法。
(1)提问:这张方格图中列与行的表示与上节课中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及时:列与行的数序都从0开始,0既表示列数的起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第几列和第几行都直接用数标在横轴和纵轴上。
(2)提问: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想的?
(3)提问:小明想去儿童乐园,你能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的位置吗?
追问:平面图上儿童乐园和书报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时有什么共同点,表示什么意思?大门和书报亭用数对表示时的“3”意思一样吗?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
3、猜景点。
(1)任选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让同桌猜一猜景点的名称。
同桌学生可交换角色进行练习,然后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
(2)提问:如果想去的景点用数对表示是(—,6),可能是哪个景点?为什么?一个数能正确地表示景点的位置吗?用数对中的两个数才能正确地表示平面图中景点的位置。
(3)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
4、“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第1题的图片及要求,学生先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然后交流。
(2)学生先在图上标出四个点,然后按顺序连结这些点,再判断围成的是什么图形,简单说明理由。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学生可同桌间互相。
1、“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用数对表示点a、b、c的位置,然后在图上标出点d、e,再顺次连结a、d、e、c、a,看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最后全班交流。(提示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检验每组对边是否平行)
2、练习三第4题。
3、阅读“你知道吗”。
课前思考:
恰当的复习铺垫既巩固了前一堂课的内容,又有利于新知的学习,设计这一环节在这课中相当的必要。由于学生已有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经验,顾校长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先示范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大门的位置,再让学生尝试用数对分别表示儿童乐园、水池等景点的位置,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采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也很感兴趣让一个学生说数对,让另一个学生猜。
授后小记:
在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景点的位置的时候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之间一个说数对,另一个猜是什么景点,这样两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因为只有在一个学生说对数对的情况下,另一个学生才能正确猜对对方所指的景点。
课后反思: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将数对的知识与平面图形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1)数对中的两个数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2)数对中有一个数相同,表示的位置则在同一列或同一行;(3)数对中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只能确定物体或点的位置在某一行或某一列。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十四
适用于中等学生
3.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2―4 页
4.教学目标
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5.教学难点分析 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检查课前准备):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1、教师引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留时1 分钟)
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 师问: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你怎样发现的?(大约 8 分钟)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1、基本练习(4 分钟)
2、应用练习。(10 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a: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 b: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c: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小结: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游戏(猜谜语):
师: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 问题一: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好吗?(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 问题二: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 问题三: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 问题四: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 问题五: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 问题六: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3、延伸:
1、用圆作画。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十五
通过具体事例帮助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学生掌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并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重点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媒体多媒体课件教法引导发现法。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材p49的思考:不管是出差办事,还是出去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幅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是北京市地图的一部分,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教师出示以下问题: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5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教师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三)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学生能由教师引导欣赏北京市地图,并能思考教师所提出的各个问题: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能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完成示意图.
学生能在小组内分析出以下问题: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并能根据描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四)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并适当的强调有关的知识点: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
(五)布置作业习题6.2第1,2题.
学生能在小组内经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学生能由教师的引导完成本节课的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你有什么收获呢?并能归纳说出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教后记。
数对表示位置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右,前后、上下,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过程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前和后、上和下。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能用前后、上下、左右方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渗透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王国里有很多游戏,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咱们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雪亮,看的最仔细。教师和一学生做游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都是反义词。
师:说的很好。上对应下,前对应后,左对应右。谁还发现什么了?
生: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时有两个小朋友,而做“左左右右”时就一个小朋友了。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个小姑娘不知道左右,去问她的小伙伴了。看来我们要想把这个游戏玩的更好,必须会区分左右才行。
二、探索新知。
1.区分左右。
师:那么你知道哪是左,哪是右吗?
生:写字的那个手是右手,不写字的那个手是左手。
生:吃饭时,拿筷子的那个手是右手,扶碗的那个手是左手。
师:同学们说的很棒。通常,我们写字和拿筷子的那个手是右手,现在用右手给老师打个招呼。同桌检查一下。
师:现在听老师口令。用右手摸摸你的头发(同桌检查),用左手摸摸你的鼻子(同桌检查),用右手拍拍你的胸脯(同桌检查)。
师:好,非常棒。我们把右手边称作右,左手边称作左。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以自己身体的“左右”去判断物体的“左右”。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一般情况下做事情时,都是以右手为主,左手帮忙一起来做,比如:我们写字的时候一般右手拿着笔,左手按住本子,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漂亮。可见,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团结、合作,完成很多事情。我们同学们之间也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做很多的事情。
2.找一找。
师:其实在我们身上还有很多像左手和右手这样的好朋友,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哪些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同桌互相说,师再指名说)。
生:都有左右之分。
师:对,左右是一对好朋友。
3.小游戏、进一步感知左右。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
师示范,然后学生独立做一次。
4、体验左右相对性。
小结:当你们方向一致时,左右是一致的;
当你们面对面时,你们的方向是相对的,左右是相反的。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课件出示上、下楼梯的情景)。
师:上楼的小朋友和下楼的小朋友都是靠他们的右边走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以走路人为标准,所以就出现了图画中的情况,虽然他们都是靠右走可有的小朋友上楼梯,有的小朋友下楼梯。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靠右行?
不管上下楼梯,还是过马路,都要礼让右行,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
三、认识上下、前后。
师:刚才的游戏中,除了左右,还有哪些表示物体方位的词?
生:上下,前后。
师:现在同桌相互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师巡视,一会儿指名说。)。
教师通过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四、上下、前后、左右的综合运用。
1.同桌相互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师再指名说。
2.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哪些表示物体位置的方向?
生:上下,前后,左右。(师板书,揭示课题:认识位置)。
3.同桌合作,利用桌上的物品摆一摆、说一说。
摆一摆:
在书桌上摆一本数学书,在数学书的左面摆一块橡皮,在数学书的右面摆一把尺子,再在数学书的上面摆一个文具盒(笔袋)。
说一说:
1.摆在最左面的是()。
2.摆在最右面的是()。
3.数学书的位置在()下面,()上面,()左面,()右面。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34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