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结就是对我们的收获进行梳理和反思。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纠纷,保持良好的人际和谐关系?通过范文的参考,我们可以提高总结的质量和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总结作品。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一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一篇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
这篇课文是第一组当中的一篇。第一组共有四篇课文,教学的主题是了解和认识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学生的自我感受,培养他们发现、观察、创造能力。这四篇课文的组合是按照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景物、场景的顺序编排的,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景物的观察思考逐步推进到广阔复杂场景的观察、理解和想象。
本组课文从新课改的角度上说,采用了课文学习点的深入和整体训练延伸发挥的编排方式,融知识学习、个性培养、审美教育、创造发挥为一体,较好的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理念。
本课是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删改。主要通过春天景色特别是“燕子”这一形象的描写讴歌了春天及生活的美好。课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分不同的侧面刻画燕子的形态、动作及所体现的美丽内蕴。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1)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燕子的外形、动作等的特点。
(2)体会课文中诗化的语言美。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掌握本课字、词及句子。
难点在于:
(1)培养学生做细微、具体、准确的观察。
(2)从课文具体描写出发,使学生更开阔、生动的想象。
我再说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方面,运用情景教学在情感化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一诵读为线索整体感悟和具体指导分析相结合,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可的学法主要采用自我吟诵、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方法。
本课我分为四个环节: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2、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3、分读赏析;
4、回读升华,积累拓展。
一、 在导入环节根据本课内容,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春天,燕子在空中翻飞往来的场景,并配音乐,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在播放画面的同时,让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在我们播放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然后过度到本课的学习。
二、 在初读感知环节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投入感情,然后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三、 分读赏析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感情分读课文,并体会情感。为了推进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我准备采用“诵读小标兵”的竞赛方法最后评出“诵读小标兵”。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
1、带着“小燕子是什么样”的问题诵读第一段,然后投出一只燕子的具体画面,让学生详细观察燕子的色彩、翅膀、尾巴等的形状,同时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理解燕子翅膀轻快;尾巴似剪刀的特点,并板书燕子特点的重点词语:活泼、机灵。
2、投出燕子在春天成群结队归来的画面,让学生观摩画面后,带着“小燕子为春天带来了什么”的问题朗读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赶集似的聚拢”。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赶集似的聚拢”及“增添生机”,我特别设计了一个学生模仿燕子叫声的教学细节,理解“增添生机”。
3、播放燕子在微风中、阳光中翻飞的画面片段,在画面的启发下,采用小组代表竞赛的方式,形象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创造性的模仿小燕子飞翔的样子,突出重点词语:掠过、一转眼、横掠过、偶尔、波纹、荡漾。分组讨论这些词语的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对燕子声音和动作的模仿、关键词语的体会和想象,来观察和理解燕子飞翔的动态特点,从而突破课文重、难点。
4、投出燕子在电线杆上的画面,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放下课本,观察多媒体画面,想象燕子和电线杆的构图像什么,引导学生沿着“五线谱”想象到音乐,然后鼓励诱导学生根据这个画面唱出一两句自己创作的春天的歌曲。最后让学生明白用五线谱打比方,我们不仅看到燕子的空间想象,同时仿佛听到春天美妙的旋律。
5、通过读课文最后在整体播放整篇课文的画面和《嘀哩嘀哩》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把本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父母听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二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22课《丰碑》第2课时。
2、教材简析:这是讲读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3、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丰碑是第七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详写与略写”。学懂了这篇课文,落实了这一训练重点,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不单是从的内容去理解,还懂得从材料的安排来理解的结构,从而也使学生知道在写作中详略得当地进行写作,安排材料。
4、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学大纲,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三个方面全面考虑,而且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1)本课时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因此,可确认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在教学时,我围绕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领悟了理解人物品质的方法,培养了学习能力,因此,理解人物品质重点的语段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是本课时的思想的教育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5、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灵活合理的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做到讲与练结合,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从而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学习讨论,从描写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衣着的词句中品词、析句,从而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课文写将军的情感变化的语段,实际上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军需处长的伟大,在教学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去分析将军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他的心情,让学生在想一想、划一划、议一议、读一读的过程中,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由题入文,设置悬念。
一上课,让学生齐读课题后,便让学生回答课题“丰碑”是指什么?让学生知道丰碑是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紧接着我问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学生从课文中便能找出答案,这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这时我让学生知道军需处长在军队中是负责管理什么的?这为体现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于是我又问道: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这样设置么悬念,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的内容。
(二)剖析课文,理解中心。
赞扬的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这也是教学中需要学生领悟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抓住了最能体现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语段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描写军需处长的课文第七自然段。在教学这一重点段时,我首先利用媒体展现了被冻僵的军需处长的画面,以画面来感染学生,再找出有关自然段让学生学习讨论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军需处长的?并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学生不难找出“安详”“镇定”“单薄破旧”这些词语用得好,然后我进一步诱导学生去分析。我问道:“为什么军需处长穿得这么单薄?”这样一点拨,使学生明白到这是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他们最缺的是棉衣。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我紧接着说:“这么严寒的天气,军需处长的穿着这么单薄,他明明知道自己会被冻死,可他的神态为什么这么镇定,这么安详呢?这一问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明白了军需处长这么做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所以,他十分镇定、安详;他们明白了军需处长这么镇定、安详是因为自己尽到责任,死而无憾;他们明白了军需处长这么镇定、安详是因为早已把死置之度外了。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便让学生体会到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配乐朗读,并进行配乐范读,在读中进一步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一股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对将军的描写,实际上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在教学这一重点部分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将军看到老红军牺牲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划出这些词语体会。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我让学生填表分析将军的情感变化。我问学生,当看到冻僵的老战士时,将军为什么叫军需处长来?当没有人回答他时,他为什么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白这时将军认为军需处长没给这位老战士发棉衣,以至冻死。这是军需处长失职造成的严重后果。他要叫军需处长来追究责任,这也为下文体现军需处长的伟大作了个埋伏;当将军知道这位牺牲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将军为什么向这位军需处长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这是一个较难的问题。这一个军礼,包含了将军复杂的感情。他为自己错怪了军需处长而内疚。这一无声的军礼,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和对军需处长的哀悼。学生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从中体会到了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使同学们再次受到震撼。在分析这些句子的同时,我让学生比较“愣了一下”和“愣住了”有什么区别;“抽动”和“抖动”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得到训练,也学会在特定的句子中体会词义。在分析清楚将军的情感变化后,我让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学生在读中再一次被军需处长的伟大感动了,再次激起了情感的波澜。
为了落实这一单元训练重点,我紧接着问道:“课文为什么详写军需处长牺牲时的神态、动作、衣着和详写将军的神态、动作、语言?这一问让学生知道:这都是为了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也让学生知道和中心思想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应详细些,为学生今后习作作铺垫。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已能体会到军需处长那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这时我便问: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我让学生边看图边回答,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分析问题,这时学生都能说军需处长的外形,确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更重要的是他舍己为人、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永远铭记在战士们心中,解决了这一画龙点睛的问题,学生便由表及里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在讲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会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坚定的?让学生体会到战士心情的沉重,但心中因为树立了军需处长那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充满了胜利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因为受到军需处长的鼓舞,战士们一定能经受严峻的考验,一定能战胜重重困难。这样,也使同学们从中受到鼓舞。
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不仅在战士们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同学们的心中也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一样永垂不朽。人们常说:“文道结合”。在总结课文时,我便对学生说:“你从军需处长身上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纷纷把对军需处长的崇敬表达出来。
为了巩固堂上所学的知识,我给学生布置两题作业:
(1)用“湿润”“晶莹”造句;
(2)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三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写于1901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高尔基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学习抒情性语言。自然这也是顺应新课标“阅读”部分的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多层次诵读课文,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背景,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3、了解烘托、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有关海燕、高尔基、写作背景等资料,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以朗读为主线,设计精巧的微型话题,通过多层次诵读,探究课文的深刻内涵。
3、通过猜谜语、当翻译的活动感受象征手法,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根据《海燕》的本身特点和语文课的要求,“读”历来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象征、对比和烘托的写作手法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体会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则是作者的初衷,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人文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美文需要美教”,本设计力求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发现、个性化体验、艺术性创编等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并在读、说、写的层进训练中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2、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给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圈点批注、仿句说话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所以我采取以朗读为主线,通过设计精巧的微型话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和谐的桥梁,进行平等式对话教学。
课前预习阶段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掌握字词。课文阅读教学两课时。第二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完成作业。以下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自然地导入新课。
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海燕”的资料)。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高尔基唱给“海燕”的颂歌。(板书课题、作者)。
(学生介绍作者)。
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查找课文有关资料的工作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学生能力。
(二)、多层诵读——感知课文内容(24分钟)。
1、播放录音听读。
要求学生凝神静听,用概括性语言说说你听后的感受或描述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认真听读,从而奠定本文的朗读基调,营造出一种激昂热烈的课堂气氛。说感受和说画面的环节是学生通过听读之后再创作的过程。
2、分组合作研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完成如下任务:
a、用——画出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找出暴风雨的变化,并按照“暴风雨”的格式起小标题。
b、身处这样的险恶环境,海燕的表现怎样呢?请同学们用~~~~~画出直接描写海燕的段落或句子,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并补充题目“的海燕”
c、海上其他的海鸟面对暴风雨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读一读相关的段落,圈画出关键词。并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用“面对暴风雨,心想:。”的句式说话。
这是课文研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里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起标题、补标题和揣摩心理的方法有利于打开学生阅读的思路。当学生找出合适的词句的时候,其实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已经有了一定深度。
3、指导揣摩精读。
(1)、验收分组学习效果,指导朗读。完成部分板书。
(2)、《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共分三个乐章。你能划分出来吗?
(3)、思考:暴风雨渐次逼近的险恶环境对于表现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体会写其他海鸟对于表现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这一教学环节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通过指导朗读、赏析、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在感悟散文诗的优美意境的同时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的英姿,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对比反衬的写法。
4、角色对抗演读。(暴风雨vs海燕vs海鸟们)。
起立诵读的形式,甚有气势,符合本文朗读要求,也是提高朗读效果的创造性方式。依据上一环节的分组,动员学生结合三个场景分三部分演读,体会语气、节奏和情感上的变化。
(三)、难点突破——感受象征手法(10分钟)。
1、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海燕》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写成的?
(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背景资料。
(2)、教师补充讲述发表过程中的小故事。
应该说时过境迁,学生对诗中“海燕”象征意义的理解颇有难度,而本诗教学时必须得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才能理解“海燕”的意义。在处于困惑不解之时呈现“写作背景”,能帮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顺利地理解了海燕的象征意义。
2、作者仅仅是在描绘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场景吗?如果不是,那么作者写到的一些具体事物都代表了什么呢?大家不妨把它当谜语来猜猜。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总结:实际上这里面正是运用了一种文学表现手法,那就是——象征。
3、从刚才的猜谜语活动中大家能发现“象征”是怎么回事,又具有什么特点吗?
(象征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往往着眼全篇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意义。)。
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用直接、机械的讲解,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中水到渠成的理解。
4、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一个活动:当翻译!把本文的文学语言译成直白的语言。这样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和象征手法。
(1)、老师作示范:“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可译成:“在大革命风暴来临之前,人民群众还没有觉醒,xxx势力喧嚣一时。革命先驱在顽强自信的奔走呼号,宣传革命……”
(2)、请同学们选择其他相应的语句进行翻译。
极富创意的“当翻译”活动,把复杂的枯燥的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行为变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无穷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探究过程。
(四)、拓展延伸,体验升华(8分钟)。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转瞬间,一百多年过去了。而今,俄国的革命形势与百年前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就连国家名称也经历了“沙皇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独联体(包括俄罗斯)”的变化,真是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但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仍有不朽的生命力。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让海燕的积极、勇敢、乐观的战斗精神在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下面请大家以“暴风雨”为话题讲述自己的故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遭遇过怎样的暴风雨,又是如何战胜暴风雨并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在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后,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的教学理念,完成了教学难点。
2、自主创编——仿句说话: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生命本身不同寻常,所以不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句式:假如我是(),我将对()说(),因为()。
启发学生可以对课文中的对象说,也可以对现实中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搏击长空的雄鹰对屋檐下的燕子、青海玉树地震中救援人员对压在废墟下的待救女孩……)。
在处理练习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内教学走向课外,让文本教育走向现实教育。
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风云雷电:【xxx势力】。
暴风雨(的变化):孕育—迫近—将临【革命风暴】烘托。
高傲、勇敢……的海燕:渴望—迎接—呼唤【革命先驱者】对比。
海鸟们:呻吟、飞窜、恐惧、胆怯、躲藏【假(不)革命者】象征。
大海及波浪:歌唱、迎接、熄灭【人民群众的力量】。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四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内容。
《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叙述具体,文质兼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为三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及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个文本并非需要细细咀嚼文字,从文字中嚼出微言大旨的经典文本,而是一个需要从整体上去学会把握的普通文本。对这样的文本,框架把握比咀嚼文字更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我拟定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更多苏教版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因此,本课立定于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
1、体现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
2、体现学习语文的特点,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3、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创设情境教学法。
课中,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挖掘图片中的情感意义,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学会表达,多角度的思考。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理解课文。
2、阅读感悟法。
阅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通过阅读想像画面是进入文本很好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生课堂自由研读、课后搜集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方法。
(一)激趣引入教学。
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在出示课件的同时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这样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1、品味“彩塑”
质疑问难,激趣读文。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发兴趣,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
文中出现的佛教人物基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此我适时地展现各种彩塑,特别是睡佛的画面,使文字活了起来,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中。在接触了彩塑绚丽多姿的形象后,学生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到图片再回归文字,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艺术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然后进行追问:面对这一尊尊彩塑,游人们无不啧啧称赞。如果你是游人,你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最后,我充满激情地小结:感受着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来读一读吧!通过这样的美读,可以让学生体验、感悟、熏陶,在语言的海洋里领会情感。
2、回味“壁画”
教学这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能体会到壁画“宏伟瑰丽”的语句,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尤其是飞天图片,用文中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句群,再运用这种描述方法,写一写飞天还有哪些形态。所有这些都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这一段的教学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了壁画的“宏伟瑰丽”,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确和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的方便快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3、体味“藏经洞”
“画出自己更多苏教版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感受深刻的句子”抛出话题,让学生勾画。适时播放珍贵文物和文物被盗的文字资料,“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想?”再次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接着,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4、学习最后一段。
教师利用课件展现敦煌的风沙、石山和工匠们制作彩塑、壁画的画面,进一步理解“敦煌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我采用直接切入重点段的学习,分别介绍洞穴里的“彩塑”、“壁画”、“藏经洞”,借助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莫高窟》一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同时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三)积淀情感,延伸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其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完课文后,我利用向学生提建议的方法,引导学生课后搜集一些有关莫高窟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样引导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为开拓学生思维留下空间,也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板书要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珍贵文物。
以上是我就《莫高窟》(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阐明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新的情况会随时出现,新的问题会随时生成。我将以教材为起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做出科学的判断,采取合理的措施。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五
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xx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老王》的教学设想。
《老王》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4单元的第2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杨绛通过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充分抓住同学生活环境特点和心理特点。现在的学生对于“xx”时期的情况了解较少,很难体会到当时人与人之间关怀的难能可贵,更难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借助这篇美文,让学生感受的社会情怀,关心身边的人。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词语,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理解课文,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为我的教学重点,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采用的是多媒体导入和谈话导入相结合的方法。由苏芮的《奉献》导入课题。这是一首奉献的颂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进入课文主题。
接下来播放几张明星照片和相关资料图片,并谈话导入: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关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关注过身边的普通人?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杨绛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以一组反差相当大的图片进行对比导入课堂教学,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我会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接着,教师介绍杨绛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之后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还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接下来是细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的环节。
我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全文,结合同学讨论、小组交流的方式总结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总结出本文主要写了老王的“苦”和“善”两部分,“苦”表现在谋生手段艰难,生理上有缺陷,居住条件恶劣。“善”表现在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愿要报酬;身体病重,还要来谢恩。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接下来进入到疑难解析环节。我会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件事情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对文章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请学生反复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把握本文中老王老实善良、施恩图报的形象以及作者同情关心弱者的品质特点。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体悟,我会组织学生讨论并思考:怎样看待街边乞讨的人?别人向你乞讨会怎样做?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注弱势群体,并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面对不幸的人,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请记住不要放弃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机会,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
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如果你是老王的邻居或者认识的人,你知道了老王的死讯后,你有什么想对老王说的?请写一段话。
板书的内容即明确了文本的逻辑框架,又从内容具体深入解读了课文。简洁清晰明了。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六
本节课是语文新教材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心灵诗语》中第五篇。从内容上来讲,新教材在思想教育上突出了育人的特点,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习的情感体验。本单元共编集了九首诗歌。这些诗作长短不一,中外兼有,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祖国,对母亲深沉情感的表达,这充分体现了《两纲》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民族教育”的要求。而且,这些诗作想象丰富,情感澎湃,言语形式自由,契合青少年多梦而富于诗情的年龄特点。所以本单元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首《仿佛》在教材编排时尽管是泛读篇目,但鉴于以怀念母亲、赞颂母爱为主题的文章学生已多次学习,已有相关的学习体验,而现代诗歌的教学刚刚起步,为此,我们备课组对本节课(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它作为精读篇目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五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并不活跃,但对于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平日课堂上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喜欢说,其他同学比较安静。他们对于写作有一定的兴趣。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以及考虑到诗歌教学的整体性,我们备课组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泛读改成精读。希望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体验很快地进入到诗歌情境中去,深刻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并能结合自身情感体验,化所学为所用,进行小诗或诗歌片段的的创作。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思念母亲的主题学生应该不陌生,这样有利于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
我们知道,主体性学习一方面要求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以人文性创设愉悦的氛围培育学生群体,真正使学生个人、群体与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方法,以使他们充分体会这首诗朴实的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深情。
一是情景创设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感氛围,帮助理解。
二是朗读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读中悟。
三是讨论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广泛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
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品读法,在读中悟;
二是合作探究法,共同讨论,突破难点;
三是切身体验法,由诗中情感联系自身的体验,进行创作。三、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等方式,感受诗中诗人丰厚的念母、爱母、颂母的情怀。
2、通过对诗歌的品读理解,尝试借助于某一形象抒发心中的感情,创作小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把这首诗的教学重、难点放在了朗读、品味诗歌,用心感受朴实的文字间汩汩流淌着的念母、颂母的深情上。
三、说教学过程。
对于这一堂课的具体授课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把整个过程分成七个版块:
第一部分——诗歌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希望通过对诗歌的诵读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新诗作铺垫。
第二部分——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第三部分——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地尽情地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第四部分——读出画面。我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诗歌欣赏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生对诗歌画面内容的理解要先于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而画面的把握为下一环节品读文字背后的滋味,读出诗情蓄势。
第五个部分——读出诗情,也就是催动情感,深刻理解主题,这是教学上螺旋上升的环节,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我设计第一步由教师范读;第二步让学生合作品读。现代诗歌教学的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第三步,全班交流,并把品读出来的滋味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给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在能够把握文章真挚深沉情感之后,请同学读、集体读,以便巩固刚才的成果,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情感之中。
第六个部分——读写创作。读诗、品文只是在“学”的层面上,而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生活。现代诗歌的教学亦应本着这个根本,由学至用。
应该说,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对现代诗歌的创作练习上是重视不足的,许多中考作文要求就有明显的限制——“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在考试这指挥棒指引下,教师极少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语文新教材八年级第一学期《心灵诗语》单元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写作现代诗歌的能力。”我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尝试诗歌的写作是可行的。首先,从理论上讲,应该鼓励我们的学生们“诗意”地生活着,对人间、社会、世界、生活的关怀怀有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们懂得:我们的情感生活,是在生活中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昧,走向高雅、精致、聪慧的生活;其二,现代诗歌在文字理解的难度并不大,进入诗歌的状态也不是很困难,学生在大量的朗读,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诵后,是很容易走进创作的氛围与诗意之中的。
由于学生的诗歌创作只是刚起步,本节课只要学生能把自己想的情感借某一形象写出来,哪怕只有两三句,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后的创作中再逐步要求依据音律节奏分行排列,最后才提出适当考虑双句或小节末的字的大致押韵的问题。
这个环节实现了对课本的拓展,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走出文本,然而又结合文本,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练以及借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物来表达情感的写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第七个部分: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情况自组小组,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完成对课内所学的延展,而建议学生均能去完成的读诗给父母听或者以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式告诉父母对他们的爱的作业,则融入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七
正确认识课标,理解课标,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找到切入点,结合点,有的放矢,准确地把握教材,实现高效的课堂。七-九年级属于课标中的第四学段,各学年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七年级下在本学段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基于此,课程标准从五大板块上确定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2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在阅读中。
1、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3、揣摩关键词句,精彩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写作上,条理清晰地叙述一件事,力求通过具体生动的叙述来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
口语交际中,认真倾听,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综合性学习中,结合课堂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学习成果。
对此,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说教材的编写体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六个单元阅读板块、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附录。
阅读单元包括单元提示,五篇课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分为精读与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选取10首优秀诗文,目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语文互养。
名著导读的书目是《童年》《昆虫记》,以此来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使课内外有机联系起来。
附录是临摹和欣赏颜体书法,增加书写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2教材的编写特点。
特点一:按照专题组织单元。
教材突出语文与人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细化为六个单元专题:第一单元成长经历;第二单元爱国;第三单元杰出人物事迹;第四单元文化艺术;第五单元探索未知世界;第六单元关爱动物。单元专题的安排,将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培养之中。教材首先为成长中的青少年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榜样,接着又引导学生关心文化生活,欣赏艺术,培养创新精神,敢于探索,善待我们共同的生存伙伴,关爱生命。这既突出了语文与人文关系,又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特点二:本册教材注重实用性,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本册书课后的知识链接是有关“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共四篇小短文,它们是:朗读的好处;要读出感情来;朗读要注意要旨;学习快读。依次对应的文章是1、8、21、24课。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朗读要领的理解,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此外,课后练习的设计也注重了阅读链接,如第9课《土地的誓言》就附带《松花江上》;21课《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拓展《斯科特临死前的绝笔信》;28课《华南虎》就以英国诗人布来克的一篇《老虎》进行拓展阅读。这些实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既可以将阅读走向深入又能激活并提高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他还是“诱饵”,引领着学生走向更美的风景。
特点三:七下教材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
教材在习题的设置上强调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的课后第三题: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设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不对?为什么?试分组或在全班讨论;在《木兰诗》中也有这样的练习,如习题四“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练习为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教材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综合性学习部分,如“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安排的活动有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并与同学交流;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常用俗语、谚语、成语并写出意义和相关故事;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调查黄河的缺水断流、生态破坏等事实;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等等,最后要求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写出自己对黄河的希望与祝福。这样,就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采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逐渐增加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八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一)教学过程引入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疏通文义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有省略)。
写景赤壁景物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咏史英雄周瑜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九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本课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美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全文主要是讲小男孩怎样拯救被困的小鱼,这就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本次说课的是第二课时,其重点和难点是:
第一:由一个捡鱼的小动作、小故事中,深化学生对弱者,尤其是对受伤的小动物的爱心帮助。从而引导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第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中孩子们已经学习过6个,剩下的2个生字在第二课时中完成,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转变教与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设计时,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2~6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内容或读书,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同进步,在解决疑难中大胆创新,从低年级就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2、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利用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个特写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和小鱼盼望获救、渴望获救的心情,为理解下文做了孕伏。总之让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课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他们对生命的珍爱,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
3、以读为主线,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朗读,在读中分析文章。这样既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又较好地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而这节课的多种朗读方式,正是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我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如自由读、学生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读,例如,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先由学生自由读,体会小鱼的感受,再让学生看课件,结合具体情境再次体会小鱼的感受,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树立起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为了落实低年级要加强识字写字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把识字写字融入到“救小鱼”的情境之中,使学过的生字新词再次复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特别是写字,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在老师的反复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
3、学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1、认识前面词语中的8个生字,
2、会用“白白家里有……有……还有……”来说话,
3、会写一个生字“下”
德邦有一位学者有这样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的同时早将15克全部吸收了。因此我想教育之境界,莫过于盐入汤中。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被吸收;同样知识也需要渗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尤其在一年级的起始阶段,认字更是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溶解在课堂中的每一步。
1、愿意表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一开始,我就设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和一个难的谜语,简单的谜语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觉得学习并不是那么困难接着一个难的谜语让孩子都猜不出来,然先我通知他们在本课的教学中有答案,这时孩子的猎奇心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培养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课中“白白的家里有……有……还有……”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交流的一种最直接的对话。而课始激情能否激发是一堂课成败的闭键。一个开头看似微不足道,可也要精心琢磨。每个学生的每一分钟都需要“营养”,为师的必须悉心“浇灌”。我在一开始安排了一个“趣味引入课题”这个环节中用了两个谜语,先出“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乌葡萄”,让学生都为自己能猜出谜底而沾沾自喜时,再用“老大天天演戏,老二每天作文,老三千里传声,老四送来黑暗。”这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包含了4个谜语。一年级的孩子本身就喜欢猜谜,而且这个谜语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又很新奇,不象一般的'四句话只猜一个谜底,同时这里面也包含了“报、纸、灯、电、视”5个生字宝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学习的环境。接着是结开谜面初步识字。这是第一个环节的延续,利用第一步所营造的兴奋状态进入到对生字的学习,这应当说是对识字这碗汤的浅尝。
拨动课堂琴弦的往往是在课中,一堂课的精彩之处莫过于吹皱一池春水,使之流动起来,活泼起来。我们课堂的气氛就如同这池春水,如何使之流动,使之活泼起来,为师的不免要使出一些“伎俩”!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创设了一个字物的搭配情境。先让学生看图来说说白白的家里有哪些东西,说的时候还不能随便说,必须用上句型:“白白的家里有……有……还有……”在说的进程中肯定会提到“沙发”、报纸”、“台灯”等物品,这时再引出三个重点要认识的偏旁“火”三点水和提手旁,同时说字形,记字形,如“火”字偏旁,我们可以说,他把腿一缩,多有礼貌!然先再将生字放到词语里再认,采用“小组读”、“同桌读”、“自由读”、“一般读”等形式加以正音,确保面向全体学生。最先将课件中的物品变成不带拼音的生字再进行认读,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情境中,用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来饱励学生,催发课堂的生命。这个环节就是对认字这碗汤的享用。
如果说,一节课是老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桥梁的话,那么老师对学生课先和教学稳固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石。抓住课终时机,渗透识字方法,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举和愿望。一节课40分钟,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没那么长时间,那么是让最先的几分钟就在嘈杂声中结束吗?回答当然是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向这最先的几分钟再要效率。这时游戏是个好方法,如“抢气球”。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往上飘的气球时,学生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读,也可以集体读,一般读,既锻炼了反应能力,又是对生字的稳固;也可以让学生给生字再找朋友,这是新旧知识的结开运用。最先一个环节是生字的书写。先学习笔画点的书写。起笔轻轻,落笔重。本课的生字比较简单,“下”这个字写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下它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这些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然先再写,再评,相互促进。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将穷人这一课简单的说一下。
《穷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组第9课,作者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在深入钻研课本,了解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我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独立阅读,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并由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并深刻理解穷人夫妇善良、宁愿可以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感悟品味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课中,我准备抓住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这条情感线索,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在直接、整体的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有自己的所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蕴含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文本读进去,想开去,用“心理视线”的方法读书,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智力受到启迪,并受到美的熏陶。以此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我准备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现在着重说说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主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文章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板书)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抓住重点语句细读深思、用心感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体会他们的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这样,学生就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选择责任,选择实践良知,这是最重要的东西。选择爱,主动给别人爱,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为下节课作了铺垫,也能和学生在他们已有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遗憾。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还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二
《理想的翅膀》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春天的脚步”为主题展开。
《理想的翅膀》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在春暧花开的季节,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想扎出不同样式的风筝,并将这些风筝放飞到蔚蓝的天空,展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远大的志向,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的向往与憧憬。文章的语言富有童趣,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读起来琅琅上口,语言简炼、层次清晰。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小伙伴”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2、体会课题的含义,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我”和“小伙伴”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教学的难点是:激发学生初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合作交流、朗读感悟。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读词语,回顾课文内容,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交流释疑,整体感知
首先,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来读。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当中。
接下来,我用课件出示句子或段落请喜欢该句子或段落的学生品读感悟。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从而找出文中“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要放飞这样的风筝,使学生感悟到,“理想的翅膀”就是风筝,风筝就是他们的理想,放飞风筝,就是放飞理想。在此环节中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分析课文的能力,达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3、拓展延伸
当学生感悟到,风筝就是他们的理想,放飞风筝,就是放飞理想时,我引导学生说说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要放飞这样的风筝?让他们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学生初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三
匆匆是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作者先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然后通过“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这一系列生活情趣的描写,具体再现日子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最后抓住“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结尾,照应开头,突出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内容展开联想。阅读的时候,先要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想开去,想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与同学、老师广泛交流,借以活跃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技能目标:能按阅读提示抓住课文的内容,学习作品中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欣赏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现实,教育学生不要虚度光阴,从小就要珍惜时间。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内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想开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
5.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查找资料。
本文文辞优美、情感浓郁,只有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领会中心思想,体会语言的美,所以采取情感教学,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
指导学生运用“读读、划划、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划出重点词句,展开联想,培养自己的观察、语言表达、思维、朗读的能力,积累规范语言,感受时间的匆匆,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时间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你们能背出一些有关时间的格言吗?
生:(略)。
师:是啊,同学们都在感慨时间太少了,时间太快了,作家朱自清细心地发现,原来时间是这样匆匆溜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匆匆》。
板书课题16《匆匆》。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文中的‘匆匆’说的是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2〉指名读课文,并及时纠正读音。
3〉‘匆匆’什么意思?你读懂了什么?
(三)深入研读,引导探究,品读悟理。
师:课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如果有,请找出答案。
生:作者向我们提出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者作出了回答,在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
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节。
1〉自由读,读懂文中叙述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理解。
重点探讨这句话: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自由读这段话。
b你读懂了什么?
c把你的理解放进句子中去读。
d你的日子是怎样匆匆而过的?
e能用这样的格式来说吗?
在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过去了。
通过探讨学生可能会讲:。
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了。
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了。
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了。
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了。
3〉齐读第三节,再次体味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
4〉小结。
小结课文,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家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惋惜,教育学生不要虚度光阴,从小就要珍惜时间。
(四〉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1.请同学们课外查阅有关朱自清的资料,他是怎样度过他的日子的呢?
2.仿照作者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断。
16匆匆。
时光易逝--------珍惜时间。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四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是长春版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板块第二课《荆公改字》。
这一板块的主题是推敲,包括三篇文言文,《贾岛推敲》、《荆公改字》、《欧阳定稿》。表现的是古人严谨创作、反复推敲的学习态度。《荆公改字》一文选自南宋洪迈的《容斋续笔诗词改字》卷八,主要讲的是《泊船瓜洲》一诗草稿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王安石改来改去,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课文虽然短小,所表现出的王安石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炼字精神是足以让人深受感动的。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荆公的绝句《泊船瓜洲》,第二部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修改过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从课初的学生初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范读,学生练读,齐读。到课中,边理解边读,一直到理解后的背诵。可谓是把读和诵贯穿始终。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本篇课文的学习完全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手中的工具书自学完成的,特别是在体会王安石改字的精妙,我请同学们把王安石曾经用过的“到,过,穿,送,染”等字送回诗句中,通过读自主地发现,体会。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习语文的特点。结合以上内容和我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制定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把文章改写成小故事。
3、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体会推敲炼字的名族文化智慧。
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课文,体会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教学难点: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二)、出示提示,探究目标
(三)、交流汇报,落实目标
(四)、当堂训练,检测目标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六)板书设计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五
的重点。
夯实基础知识教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不懈追求。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我在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和初步学会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文本,体会女娲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并能较流畅地复述故事。
故事离不开人物,人物才是故事的灵魂。本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女娲,是一个充满神奇力量,更是一位具有博大爱心、不畏艰难的神。学生也乐于了解这样的人物形象。所以我将本课教学思路定位在理解人物形象这一条线上,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1、联系教材,揭题导入,唤出“神”。
导入新课时,联系本单元前面的两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读过或听过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说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教师小结人物共同的特点——“神”,并板书出来,牵出本节课的线。
2、自主合作,初读感知,走近“神” 。
但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较大困难,为此,我有层次地设计了两个问题。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女娲的词句,想一想:女娲为什么会这样做?小组内充分交流,合作探讨后,全班汇报。在学生弄明白女娲为什么会有课文中这些举动后,我再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女娲的什么精神?经过层层深入探讨后,这时,学生们就能较容易体会出女娲的精神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在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但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还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我在学生讨论之前就着重提示同学们:在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词句说给其他同学听,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自己的理解。在学生讨论时,我还逐组指导学生发表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
为学生唤出“神”后,继而进行整体的感知后,对于学生而言,又向“神”走近了一步,为下一阶段的细读感悟做好了铺垫。
3、抓住重点,细读感悟,品味“神”。
学生在有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后,对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进一步表达的欲望,我就顺势进入下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进一步品味人物的“神”。
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这个过程是课文的重点。刚才这一课堂教学片断,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女娲找五彩石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出女娲不怕困难的精神。
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烹调出浓浓的语文味来,我觉得,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要抓住几个词和句。如为了找五彩石,“她忙了几天几夜”“又找啊找啊”“终于”都是重点,我通过置换词语、重读关键词、想象情景、拓展说话等方法体会女娲找石的艰难,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读,体会女娲找石时间之长,心情之焦急,行动之劳累,这几个简单的、并不引人注目的词语,经过一番品味,学生就能感受到词语中所蕴藏的情感。
4、联想拓展,赏读升华,讲述“神”。
在读最后一段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当你看到天边五彩的云霞时,你想说什么?看到那美丽的五彩云霞,我好像看到了——,将学生的朗读体验进一步提升,并借助“传说”这个词语,联系女娲补天的神奇,引导学生认识到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神奇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抓住刚才品读的重点词句,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学生在再一次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基本上都能够较流畅地把故事讲出来。在老师配以视频感染后,少数同学还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配以肢体语言,把故事讲得更生动,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时教学中,我遵循了“以学生为本、以朗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在读悟交融中实现与文本的自然融合。着重于学法的指导,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培养学生自主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通过情境创设,鼓励合理想象,在故事讲述中激活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纵观全程,我经过反复的研讨--实践、实践—反思,把教学定位于:避免面面俱到的繁杂,把“研究人物形象”定为主调,将“方法指导”贯穿始终,借“想象复述”深化提升,在大胆的取舍中力求简约实效,在深入浅出的研析中追求本色语文。
但我在教学中也凸显出诸多不足之处:
在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语不够到位,在品读文本时引导的过程中也不够灵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敢放开,压制了学生的一些质疑,没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教学参考中要求指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我也没有做到位。
最后谈谈我在构建高效课堂实践中的一些困惑,与各位老师探讨。一是课堂中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特别是中年级的学生,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课堂预设与顺势而导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倾听。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六
各位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虽有嘉肴》,我说课的内容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设计四个部分。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我们使用的这套语文教材,注重联系生活,扎实、灵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多样性和阶段性,初一年级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排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教学本课拟用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背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确定的。
能力目标: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这是根据单元教学要求以及本课在整个初中语文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作用而确立的。
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目标: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这是根据课标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
另外,根据七年级文言文的教学特点与学习重点,我把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作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把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作为本课难点。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课所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但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另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青春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所以,本节课我会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的点拔以及引导。为此,教学本课我将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朗读"法贯穿读、说、析、品、评,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特别是感情丰富与含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中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
品析语言法:本文构思巧妙,感情浓郁,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使学生学会品析散文语言。
小组讨论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交流中突现,既发展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预习、"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多摘抄积累、熟读成诵等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语言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中间采用朗读领悟、合作讨论、拓展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比较阅读中训练思维,在老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说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教具应具直观、形象、生动、省时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幻灯片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创设了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用情感唤起情感,用感悟引起感悟,用智慧启迪智慧,是语文教学的独有特点。据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诵读感知——分步品读——积累迁移的步骤进行。其教学分为五个基本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复习导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这样导入,衔接旧知识,又联系新知识,学生在欣赏了作品以后,迫切想知道同样类型的文章,别人又是怎样写的呢?悬念的设置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新课进行过程中,学生会随时把自己的文章与课文进行比照,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时间比较长,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第二环节、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初读课文,进入意境。
第一遍:听读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第二遍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教师在屏幕上显示一些易读错的字,供学生参考。
第三遍小组内互读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其间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教师先进行学法指导:(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然后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最后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
第三步: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分析品味。
文言文应以诵读为教学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相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分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第四环节:探究作品创造阅读。
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在这一环节,主要是探讨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第五环节: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课堂最后5分钟,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学生正感受到“收获”的满足感时,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收获”变为创造。首先,师生一起以填空题的形式概括文章主旨,让后让学生探讨“教学相长”的意义。
以上是教学的主要过程,“注重兴趣与感悟、注重朗读与积累、注重个性与反思”,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是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是我“生命课堂”教学理念的实践!或许,由于学生的阅历,他们还无法完全理解这篇文章,但是,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堂课,把“教学相长”的道理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心灵中,在学生灵魂与思想的原野里播下一颗种子,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随着阅历的增加,对这篇文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让学生学会感悟,学会阅读,学会积累,学会表达,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落,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云享受那精神的盛宴,云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以上说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七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考散文阅读《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讲评课。
学生做中考散文阅读题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所以我将这节讲评课定位于从中考散文阅读中探究散文解读之法。
《课程标准》指出:“精读评价是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这篇散文4个小题主要考查了整体感知(考查文意理解、作品结构思路)内容分析:(信息筛选、作者目的)。作品鉴赏:(写作手法赏析、体会作用)独特体会:对阅读材料的个性理解这几个考点。
初三学生对散文这种文体已经不陌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知识容量的扩充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自己的知识系统化,在实践中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四个目标:
1、对知识点查漏补缺。
2引导学生学会解答散文试题的常规步骤。
3.教学生理解散文主旨的方法(评讲7题、10题)。
4.教学生理解散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的方法(评讲8题、9题)。
学生读散文时很多同学都容易弄懂“写什么”却不易弄懂“为什么写”和“怎样写”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理解散文主旨的方法”和“理解散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其中“理解散文主旨的方法”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确定重难点后利用大家集体回忆和现场做题的方式落实1、2两个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设中建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据此我采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该法课堂教学容量大、展示的知识体系直观明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点评互动法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系统论原理、优化原理、迁移原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达到学生与文本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问题得以暴露、知识得以完善、能力得以整合提升。
寻根溯源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虽然考试素材取自课外但解题方法一定会源于课内,指导学生掌握课内文章与阅读素材的联系。引起学生重视平时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触类旁通法各类试题都是依据课标拟定的对同一类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举一反三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
教师分析素材(考点、题型、答案)及根据小题得失分情况统计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找出典型错误答案和出色的正确答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复习散文的相关知识。
(二)概述训练情况、创设情景导入讲评(2分钟)。
介绍本次训练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点名)、最低分(不点名),并介绍成都市近3年b卷考试的散文阅读评价情况,引出对散文知识及考点的复习。
(3)散文部分知识点及常见考点盘点(6-8分钟)。
学生回忆以前讲过的有关散文的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散文相关知识点及常见的考点。(目标1)。
(4)练习评讲(20--24分钟)。
1、真题再现(6分钟)多媒体展示练习素材和失分情况最严重的第7小题,学生现场再做教师有意识提醒大家用刚才所复习到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用投影展示三个同学先前练习时和现在练习(优生1个、中等生1个、后进生1个)的答案,(同时下发学生做过的练习题)请他们看这次的答案和测试时的答案有何异同。(目标2)。
教师引导指出解读散文的一般步骤。
一、初读文本弄清写什么。
二、审清题意再读文本弄清为什么写。
三、结合问题局部探究弄清怎么写。
四、紧扣题意规范作答。
2、习题讲解(14--18分钟)(目标3、4)。
a结合习题7的讲解,老师讲析把握散文主题的常用方法经阅读分析,本文适合用“从材料入手概括”。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文章的主旨:文章描述杨木桩生命成长的过程,抒写了作者从杨木桩生命成长历程中获得的一种生命的感悟和启迪。
主旨分析出来后,对第7题进行解答:
第7题: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本文的标题其实就是用一个非常形象地比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第9小题失分较多,重点讨论第9题“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描述了杨木桩的成长历程时,也融进了我的态度及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要分析文章的前后关系我们不妨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分析,得出第9题解答。
内容上:杨木桩成长过程的变化必然引起我思想情感的变化(由漠。
视杨木桩到喜爱杨木桩)。
结构上:开头的抑为结尾的扬做铺垫。
这样结尾有点明主旨的作用。
首尾相扣,突出文章的主题。
答题的模式:明确的判断+具体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所起到的内容上的作用+这种手法所起到的结构上的作用。(注意语句要连贯流畅)。
3、引导学生分析失分原因,知识储备不足的加以补充,答题不规范的加以训练,非智力因素丢分的要杜绝如看错题、答漏题、书写失误等。
(5)拓展延伸我来做考官(5--10分钟)。
请同学们利用这篇阅读素材预计20xx年我市对散文阅读教学的评价,从不同角度不同考点出发自拟3--5个题目(当堂拟一个,余下的作为课后作业)并给出相应的参考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的要求。这个活动学生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感悟等方面入手命题。对不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提高。检验学生在讲评后有没有收获同时也可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完后同学间相互交流并向老师推荐一两个进行全班交流点评。
(六)课堂小结(1分钟)。
再次强调散文阅读评价的关键点,鼓励大家树立信心探寻规律,取得更好的成绩。
阅读评价年年翻新,试卷讲评各个不同,恳请各位指正,谢谢。
观潮课文说课稿篇十八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根据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指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在教学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注意点:这节语文课,事先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体现重中之重,体现学生自我的感悟和表达,通过个性化朗读来突出人物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在诸多的教育教学论著中都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上课伊始,预设了“看见图上很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说说,紧接着引出王冕,从而简单介绍王冕,然后问少年时的王冕是怎样一个人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设计了学生自由品读“母子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还进行分角色赛读。课堂通过这一形式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情感式教学法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设计了情感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了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然后紧扣第4自然的重点字词,体会两个“舍不得”说明了什么?可能有的学生说:“‘舍不得吃’说明了孝敬母亲。”有的说:“‘舍不得花’说明了勤奋好学。”体验到了王冕的可贵品质后,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深挖教材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吃”和“花”两方面的情况,对照王冕,进而受到思想教育。这也符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思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面临这样的社会,学生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这一思想,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结合课文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读中悟情法
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了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首先由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找出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其次,在教学第二段、第四段时,采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
2、分析法
如课文中一句,王冕母亲让他去给人家放牛,他却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还有“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已见。
3、看图表达
学生:会说一些词:如,清香诱人,五彩斗艳、晶莹剔透……
(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人在画图中”美的熏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果图。让学生自由说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反思与少年王冕的差距,从而更深地感悟王冕孝敬母亲的品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这也是本环节设计的根据,从而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品读课文。
(1)、简介王冕。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布置活动内容:自由读后,进行赛读。指导朗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环节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3)、围绕中心,主动探究(教学第2、5自然段)
教师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对话”.
哪些字词体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
(4)、按照时间顺序,多年后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
(5)、学习第5自然,朗读课文。
欣赏雨后美景,说说感受?并问这个时候你想怎么做呢?(可能学生会说背下来,画下来,抄下来等),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
3、课堂延伸
(1)、欣赏二十四孝图的两幅图。《卧冰求鲤》、《戏彩娱亲》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孝敬长辈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联系实际,你喜欢王冕吗?喜欢他什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4、诵读与欣赏
选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诵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56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