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调研报告大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44:14
人社调研报告大全(22篇)
时间:2023-11-11 12:44:14     小编:雅蕊

报告通常包含背景介绍、问题陈述、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部分。要注意报告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和流畅。通过阅读这些报告范文,您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人社调研报告篇一

根据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统一安排,我3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星火乡王家庄村,围绕该村发展的“家底”是什么,制约因素有哪些,脱贫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问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交流等形式,在对王家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剥茧抽丝”式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发展规划和帮扶对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发展现状。

王家庄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xx年,农民人均收入2994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18.8个百分点。

摸清底子只能找对路子。在调研的过程中,我重点走访了14个因不同原因而致穷的贫困户,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交流会。在交谈中,农民普遍反映,虽然村上整体比较贫困,但近年来发展变化比较大,他们有着深切感受。综合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我认为王家庄村有四个方面的发展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殷实基础。

——农民求富愿望比较强烈,发展思想内力集聚。从座谈情况来看,贫困户虽然因各方面原因处于贫困状态,但是求发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或抓好果园培植管理、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购置现代化农具、或外出务工创收,对家庭收入项目和居住条件改善都有着明确打算。由于塬地大面积种植苹果,粮食种植逐渐向条件艰苦的山地靠拢,耕作中存在诸多不便,农民饱受劳苦,进行梯田整修、改造产田的愿望强烈,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高涨。粮食种植投资大、效益低,农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账”,对于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实惠,感同身受。绝大多数群众求富思富的思想“内驱力”,必将成为尽早脱贫致富的动力之源。

——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收渠道有望拓展。王家庄村属于星火乡苹果产业起步最早、发展势头最好、最有望率先产生经济效益的村。据统计,全村塬面耕地已有83.7%纳入苹果栽植范围,苹果产业户人均占有果园面积0.85亩,最多的户达到11亩。xx年,已经有少数果树零星挂果,预计在xx年将开始大面积挂果,届时苹果产业将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座谈中,我向23名群众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92.9%的群众最关注苹果产业发展,认为最急需措办的实事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在即将挂果的攻坚期,农民在果园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多、时间长,如白银科户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1亩,今年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专心进行果园管护,有他这种念头的农民在王家庄村不在少数。村上加大了果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xx年,采取贷款和自筹等方式,投资32万元,在292亩果园完成了引水通电和防护栏安装,有效解决了果园浇灌难、管护难的问题。

——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xx年以来,村上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农电线网改造项目、自来水入户项目和村级道路硬化项目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72户建成了沼气池,接通了沼气。除庄湾社外,其它6个社全部重新布设了高压线路和入户线路,新安装了2台大功率变压器,电力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190个户接入了供水管网,从临近的罗家坡水厂引入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人畜饮水不再困难。xx年,村上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投资85.4万元,水泥硬化村级主干道路3条4公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村级班子能够履职尽职,组织保障比较有力。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既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也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在调研过程中,我对该村班子履职情况进行了重点了解。王家庄村现有村干部4人,担任村干部年限最长的已达到30年,最短的也有,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级事务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群众组织能力、社会管理能力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85.7%的群众认为村干部能够胜任目前工作,78.8%的群众希望本届村“两委”班子继续留任,群众普遍认为村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协作,热心村级事务,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较好,在村中威信较高。去年果园引水时,村班子成员主动跑部门、搞衔接,申请县上水利部门免费投放水利管道5700米,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二、抓住发展瓶颈深挖致贫根源。

只有把致贫的原因找准,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体。导致该村贫穷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制约因素诸多,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从群众素质来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导致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在调研中,我发现,该村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均衡、产业技术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问题比较突出。村上统计数据显示,该村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达到407人,所占比例高达50.2%。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民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过程缓慢,在学习产业技术、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过慢。全村现有的3xx年劳力中,能够熟练掌握建筑、运输、养殖、餐饮等实用技术的仅有35人,占10.9%。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因缺乏一技之长,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业进不去,只能选择从事建筑小工、餐饮服务等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收入低的重体力工种,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就果产业而言,全村能熟练掌握果业技术的人屈指可数,多数农民在果园管理和技术关口只能依靠县、乡技术人员,甚至由乡、村干部及果业技术员代劳,日常管理和技术要求跟不上。同时,由于农民自学能力弱,对于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和农家书屋藏书读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虽然求富愿望强烈,但是苦于创业无门,只能盯着几亩地,守成有余,闯劲不足。

二是从产业发展来看,投入高收益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导致增收效益不高。国家税费改革后,不再向农民征收税费,并且每亩补助52元的粮食直补,但近年来,化肥、地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节节攀升,而粮食价格却基本保持平稳不变,种粮只能让农民停步在吃饱饭、满足基本生活的阶段,致富奔小康无从谈起。我与农户粗略算了一账,按照今年的农资价格,种植一亩小麦除投劳外,投入高达240元,以目前的粮食价格,每亩地净收益只有350元左右。在收获季节,因劳力不足,如再雇劳收割、打碾,每亩地的收益将更加有限,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农业模式,使得土地产出在农民收入方面所占比重非常小。果业发展上,群众将大部分劳力投入果园管理中,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精力从事其他创收项目,苹果产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慢,在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情况下,增收渠道非常有限。定植苹果后,全村“果粮争地”现象较为突出,果农种粮吃饭只能依靠山地,但山地地质不好,耕作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粮食产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三是从基础设施来看,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条件较差导致村级发展基础不牢。据村干部介绍,全村1354亩山地,其中25°以上的陡坡地面积达到1004亩,15—25°的坡地也将近350亩,这些土地进出道路不畅,现代化农具进不去,产出的粮食回收难,种、收全靠畜驮人背,老百姓只能自我调侃地称之为“扁担庄稼”。郭前沟社1.5公里的主干道路至今仍是土质路面,排水不畅,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群众意见很大。庄湾社45户的用电线路仍为低压线路,电力故障时有发生,电压过低时农户夜间的基本照明都成问题,并且输电线路老化严重,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给农户生产生活用电及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村上主干道路宽度仅为3米,双向车辆交汇基本要“你躲我让”,随着村上的发展,以目前的路面,难以大型汽车通行和果品外销运输的需求。目前仍有395亩果园没有通电引水,也没有安装防护设施,用水用电跟不上,果园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四是从经济状况来看,集体经济收入过低、无力措办实事导致改善民生实力不足。村上无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部分集体用地退耕还林补助、公用地承包费和转移支付的村级办公经费,全年仅为1.39万元,除去每年的报刊征订和办公运转等费用后,所剩寥寥无几。但每年村上办公费用、农民培训、果园管理等支出都在10万元以上,尤其是果园管理方面,乡村两级采取各承担一半费用的方法,每年都为农户无偿投放化肥、农药、地膜、套种作物籽种等,在集体收入不能保障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贷款的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本就薄弱的村集体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重重负债之下,村两委班子虽有心干事,但无力办事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比如,近几年,周边许多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村上虽也有设想打算,但苦于没有资金,只能望而兴叹。全村虽然有95%的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医疗报销需要接通互联网,4.8万元的接口费用农民无力承担,村上也无力承担,群众看病、买药费用无法就近报销,只能年底到乡卫生院“算总账”。

五是从家庭支出来看,婚嫁看病建房支出大,负债过多导致农民收支失衡。该村近年来因结婚、患病、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导致贫困或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全村现有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65人,供读一个大学生每年支出在1.5万元以上,供读一个高中生每年支出在1万元左右,过高的教育支出使许多家庭陷入了困境。由于该村所处地理条件较之塬区乡镇较为落后,加之受社会风气影响,近年来结婚所需彩礼节节攀升,去年已经高达9万元,123户因儿子结婚而债台高筑。还有部分家庭因患重大疾病不得不四处举债,以我联系的王润堂家为例,王润堂因患腿部恶性肿瘤,先后3次在西安等医院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前后花费15万多元,除新农合报销4万多元外,至今还有11万多的外债,这对一个本就收入微薄的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由于受近年“5.12”地震、“7.23”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户举债建房的现象也比较多,这些都是导致贫穷的重要因素。

六是从劳作投入来看,青壮年劳力外流,老龄化比较严重导致发展劳力供给不足。目前该村16岁以下的人口有173人,占全村人口的21.2%,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1xx年龄人口,40%选择外出务工,实际留在村内的劳力少之有数,绝大多数家庭中只剩老人、妇女和儿童,这部分人体力不足、劳动效率不高,但却承担着家务、种养和果园务作等多项繁重的劳动任务。同时受年龄、教育程度等各方面条件所限,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劳作技术掌握不够。随着村内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大,目前劳力现状显然远不能满足果园管理需求。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有一户3口之家,儿子长年在外打工,两位老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家中定植了9亩果园,种植xx年即将进入挂果期的果园,要特别注意精心务作、特别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注意肥料投入。同时,要抓好果树行间套种,结合市场需求科学选择套种作物,提高果园配套收益。提前着手对果品市场进行考察,加大果品宣传推介力度,尽早达成销售意向,为果品销售做足准备。

人社调研报告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在淘汰过剩产能、培育新的增长动能过程中,引发结构性失业等“阵痛”在所难免。妥善安置分流企业职工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不仅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及社会和谐稳定。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化解结构性失业难题,需要政府部门提早预警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帮助失业人员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推动全区劳动力供给结构优化,防止“阵痛”变成“巨痛”,确保就业局势和社会稳定。

一、失业人员现状。

以我区为例,随着*、*等区内大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被关停的“散乱污”企业,累计产生就业转失业人员*万余名,由于所属行业大部分传统老工业、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失业人员普遍存在:

1、年龄结构偏大。登记失业人员中年龄在*岁至*岁年龄段的比例最高,达到了*%;

男性*岁至*岁年龄段的比例为*%;

*岁至*岁年龄段比例为*%;

*岁以下年龄段比例*%,导致再就业过程中缺乏年龄优势。

3、择业观念成旧。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分流职工要在国营企业工作才算正式工作,而在民营经济、个体经济中从业只是临时工,过去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国有,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这种落后的就业观念使失业人员不太接受灵活就业。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岗失业人员大多数为“*”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较重,他们不得不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二、建议与对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职工安置分流和再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总量与结构并重、供需两端发力、就业政策与宏观政策协调、统筹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普惠性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推全区发展。

(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要切实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调结构、稳增长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健全完善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创业的长效机制,加大“*”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困难家庭成员、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同时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不断促进经济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就业失业动态监测。

健全就业和失业监测报告制度,密切关注辖区内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失业状况,重点监测企业关闭破产情况、企业职工失业情况以及返乡农民工数量等优化监测企业样本结构,有计划地把产业结构调整涉及企业纳入监测范围,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和分析利用水平,对涉及职工人数多、安置分流任务重、稳定压力大的行业、企业,实施重点监控,为预防规模性失业提供预警。

(三)加大宣传强化就业引导。

一是加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应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普法教育,以更好保障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分流职工重塑就业思维,树立“有劳动收入就视为就业”的新理念,抓住新行业、新业态的蓬勃涌现,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四)加强服务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全面落实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服务、企业吸纳就业、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自主择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补贴,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及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吸纳城乡劳动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挖掘民营企业、工业园区以及村(社区)就业岗位,为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开展主题招聘活动和发布就业岗位。

三是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简化有关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积极与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的监督机制,做好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补贴、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补贴以及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等就业扶持政策落实。

(五)优化结构扩大就业渠道。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创造更多的有效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二是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再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加强创业园区、创业街区等孵化基地建设,健全“项目推荐+创业培训+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四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全面提升创业服务质量,切实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六)加大培训提升就业保障。

一是培养失业人员树立终身培训的观念。从就业角度来看,职业培训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国际劳工局在相关报告中指出:“过去,一个工人只需要一种技能就可以保证其工作*-*年,甚至终生不丢。今天,工人们将不得不进行终生培训和再培训。”报告表明再培训和终生学习是新型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目标。在*世纪,职业培训是每个人一生中的行动工具。经过培训后实现再就业的失业人员更应该树立“终身培训"的观念,自己虽然再就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其掌握的技能会逐渐贬值,因此,要想不再次失业,就得在工作期间加强在职培训力度,增强其专业技能。

二是建立失业人员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促进失业人员积极参与再就业培训,政府应建立起失业人员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行将再就业培训与就业安排、工资、奖金、晋升及福利待遇相结合的做法,逐步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凭任职资格重新上岗和得到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激励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参加再就业培训,同时,将再就业培训与失业保障制度相结合,强制劳动者参加岗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三是规范失业人员培训流程,提高培训实效。主动顺应顺应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模式,根据就业需要、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标准,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推动职业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结合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定向、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构建政府主导、校企对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开展旨在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培训。同时建立培训评估制度,建立高水平、专兼职的职业培训师资队伍,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合理确定职业补贴标准,严把培训质量关,切实提高培训后就业率。

产业结构调整涉及企业职工安置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关社会稳定,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动能加速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就业和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支撑。

人社调研报告篇三

我们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已有几个月了,现在第一阶段已完满结束,我们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进一步加强了干群关系,通过活动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全村基本情况。

xx镇xx村地处xxxx,与xxxxxxxx相邻,全村现有x个村民小组,xxx户,xxx人,总耕地面积xxxx亩。近年来,xx村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依托xxxxxxxxxxx优势,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拱棚瓜菜、日光温室、设施养殖和特色林果为主的产业逐步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民致富难。相当一部分村民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只能是望富兴叹。二是部分农户因病致穷,生活困难。在调查中发现,病、残是导致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该村有一部分。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合”等医疗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有的农民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二)联系户基本情况。

xxx,xx岁,xxx文化程度,家庭人口x人,耕地面积xx亩,家住xx镇xx村x组,因病及缺乏劳动力致贫,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外出或就近打工为主。粮食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种植较杂,主导产业以xxx为主,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羊存栏仅有xx头。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与联系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了解掌握了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和未来打算。从交流情况来看,联系户虽然因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目前处于贫困状态,但是求发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对家庭收入项目和居住条件改善都有着明确打算。

二、建议及对策。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落脚点就是为了群众。面对农民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极度渴望,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发展,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和农民群众更能接受的方式,找准制约因素,抓住薄弱环节,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加以解决。

(一)抓住农民素质提升这一关键,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上做文章。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关键。xx村要抓紧抓好农民素质教育,有效整合农民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等教学资源,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涉及“三农”工作的土地流转、农业科技、计划生育、安全维稳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党的各项强农惠农、为民富民政策,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政策意识、法制意识和发展意识。要抓紧抓好致富技能培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产业形势,利用个人自学、村两委组织集中学习等形式,发挥远程教育、无线广播等资源优势,按照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各阶段产业管理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开展培训。要抓紧抓好农民思想观念转变,采取组织外出观摩、邀请专家到村讲课等形式,引导农民摒弃头脑中的陈旧观念,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提高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主动性,努力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新型农民队伍,为主导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奠定深厚基础。

(二)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在提高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上做文章。增加农民收入,根本上就是要立足村情实际,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要结合农村现有种养殖产业,积极探索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用好用足当前农业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要引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尽快着手改变目前单纯以xxx为主的种植业结构,不断加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应用,努力培育1—2种本村特色产业,为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有效提高土地产出,增加务农收入。要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采取集体购置或引导农户自主购置等方式,添置一定数量的现代化农具,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抓住农民自我教育这一核心,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上做文章。加大对现有村级阵地配套建设力度,配齐配全相关设备设施,把村级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的作用真正发挥起来,建立定期开放和值班制度,丰富报刊、图书内容,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文化知识学习,满足农民对文化知识的多元化需求,最大可能地为农民创造学习条件,引导农民学知识、学文化,在全村营造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传播科技文化、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知识,用先进、健康的文化思想引导村风民风的转变。要持久深入地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及时发现并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一批文明新风先进典型,分层次进行表彰奖励,努力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和睦、邻里互助、文明卫生、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鼓励民间文化人才组建各种健康的农民社团组织,利用各种节日和农闲时间,开展健身活动、知识竞答、特长展示等活动,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以更加和谐的环境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三、下一步的打算及措施。

一是思想上重视。集中精力安排部署,通过集中辅导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理解惠民政策,对难以把握和有疑问的地方,集中联系咨询相关业务单位,努力做到把政策吃准吃透,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用。有些干部“进村入户”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人到位了,心思和精力没有到位。虽说该看的地方看了,该去的地方去了,就是发现不了问题,对基层的情况心中无数;有的下去指手画脚乱指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基层添了乱,引起群众不满。

二是真心实意做好事。按照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民利、造民福,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才能真正感召群众、凝聚群众。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首先必须从心底里视群众为亲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当前,群众主要的意见,集中反映在“门难进、人难见、事难办”。要充分发挥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优势,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矛盾,真正把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怀着赤诚之心、赤子之心,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需,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四是积极引导群众。坚持既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方法,因势利导,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甘当学生,问需于民,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觅得良策,真正使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人社调研报告篇四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组织干部分批次深入庙渠乡黎明村开展村情村况调研,围绕该村重点发展的产业,制约发展的因素,脱贫致富的出路等一系列问题,采取深入了解,详细调查,认真摸排,广泛座谈,耐心交流等形式,对黎明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制定帮扶计划,帮扶目标,帮扶措施等。

一、基本情况。

黎明村位于庆阳市镇原县庙渠乡东南部,自然条件艰苦,地形半山半塬,交通十分不便,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相对贫乏,产业开发不足,致使群众增收困难。

全村共辖8个自然村,总户数393户,总人口1825人,劳动力1239人,外出务工人员530人,劳动力文盲、半文盲人数为160人。有贫困户279户,贫困人口1259人,贫困面超过70%。全村耕地面积7600亩,多为山地,塬地较少,梯条田和川塬地面积300亩,人均耕地面积4.16亩。

(一)基础建设。

水资源及水利设施:该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自来水入户105户,目前仍有25户群众存在人畜饮水困难,占全村总人户数6.3%。

交通状况:村内行路路面等级低,晴通雨阻,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砂石公路通至2个自然村,总里程4.2公里,其余村组行路均为土质路面,迫切需要整修拓宽硬化。

电力设施:主要以照明等生活用电为主,通电农户393户,居民生活用电正常,但照明电线的网改地埋改造尚未全部完成。

(二)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方面:黎明村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糜子、黄花、果品、瓜类、蔬菜等。拥有日光温室10座,瓜菜种植面积640亩。苹果栽植面积150亩,挂果面积50亩,幼园面积100亩。

牧业方面:黎明村素有养殖传统。现有牛存栏量542头,羊存栏量只,猪存栏270头。

(三)社会事业。

医疗卫生:现有村卫生所1处,医务室1间,医生2人。

文化教育:现有村小学1所,教职工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基本上达到了100%。村部设村级农家书屋1处,乡村书画屋1处。

基层组织:黎明村委班子现有干部3人,平均年龄40岁左右,村部现有砖混结构办公用房7间,设村“两委”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工作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农家书屋、乡村书画屋、双联办公室、综治维稳办公室、妇女之家等。

二、致贫原因分析。

通过对黎明村的村情、民情进行广泛调研、认真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该村农民致贫原因主要有:

(一)资源相对贫乏,自然条件艰苦。全村耕地大多数属于山耕地或坡耕地,作业机械化程度低,且田间耕作道路崎岖不平,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不足。

(二)生产方式单一,产业开发不足。全村农业主要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比重较小,且信息闭塞、缺乏技术、资金短缺,整体生产水平不高。

(三)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经济发展。村内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致使人畜饮水困难,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尤其是村内道路路面狭窄,土质疏松,下雨出行道路泥泞不堪,车辆通行困难,给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物质运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四)思想消极保守,群众增收困难。村内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村民观念陈旧保守、思想保守,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机会少、能力差,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较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

三、帮扶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针对庙渠乡黎明村贫困村实际,县委宣传部按照“讲政策、听民声、帮小康、促和谐、夯基础”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全方位的帮扶工作。特别是结合部门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建立“文化联村”机制,注重精神帮扶,变“输血”为“造血”,为黎明村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新气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送信息,提升群众文化水平。行动以来,宣传部先后向庙渠乡黎明村捐赠文化科技图书、光盘70多套,价值25760元,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农业科技、生活常识、医疗保健、文化建设等方面,不仅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而且能够有效提升群众文化水平,切实增加致富动力。同时,宣传部向庙渠乡捐赠电脑10台,向黎明村部捐赠39英寸液晶电视一台,在有效改善文化设施条件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了解世界、拓宽视野的新工具、新途径、新方式。全县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及时联系邮政部门,由帮联干部自掏腰包,为23户帮联对象订阅《甘肃农民报》23份,为帮扶户来年致富提供信息渠道和技术支持。

人社调研报告篇五

我国目前的人口13亿多,约有9亿农村人口,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长时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民的增收致富,教育发展不理想,资金不到位,农村失学率一直高于城市,城乡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财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不能让我们的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贯彻落实《中共玉门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玉发10号)以及执行《玉门市疾控中心“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玉疾控【2012】15号)文件精神,落实联村联户干部任务,是达到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脱贫致富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一)东湾村基本情况玉门市昌马乡东湾村位于昌马乡东南处,全村人口789人,共计221户,耕地4850亩,党员48人,4个党小组,成员7人,交叉任职,全村困难群众34户99人。

(二)帮扶对象基本情况潘述山,家庭人口1人,无劳动力,耕地面积0亩,因无劳动力而致贫,家住东湾村二组,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常言道:“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要切切实实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谋取福利。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进村入户,走到群众当中去,接接地气,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以脱贫致富。甘肃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正是加快全省脱贫致富步伐的实际举措。此举,一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我们必须看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节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保持工作连续性,一步一个脚印,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帮群众脱贫致富,否则就成了“应景之作”。为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扎实开展,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重视,集中精力安排部署,可以通过集中辅导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理解惠民政策,对难以把握和有疑问的地方,集中联系咨询相关业务单位,努力做到把政策吃准吃透,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用。有些干部“进村入户”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人到位了,心思和精力没有到位。虽说该看的地方看了,该去的地方去了,就是发现不了问题,对基层的情况若明若暗,心中无数;有的下去指手画脚乱指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基层添了乱,引起群众不满。

二、实施了走访纪实制度,联户干部将走访时间、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开展好联户走访工作的“参考书”。

三、真心实意做好事。按照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民利、造民福,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才能真正感召群众、凝聚群众。村民反应比较多的现阶段问题都牵扯到农产品的生产、运输等。如:道路路况较差,老百姓出行、生产、生活方面的存在困难。与此同时积极联系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农业技术专题授课。

四、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首先必须从心底里视群众为亲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当前,群众主要的意见,集中反映在“门难进、人难见、事难办”。要充分发挥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优势、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矛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群沟通主渠道的`定位职能和运作方式。真正把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怀着赤诚之心、赤子之心,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需,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五、紧紧依靠群众。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领导者的思想是否符合实际、作出的决策是否正确,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真切、最具体。要坚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甘当学生,问需于民,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觅得良策,真正使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善于向群众学习,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帮扶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六、积极引导群众。坚持既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方法,因势利导,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

人社调研报告篇六

根据我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安排部署,我包挂***村,联系2户困难群众。通过多次和村干部,联系户面对面交流、座谈,初步了解摸清了村级“家底”,找准了制约发展因素,脱贫致富的途径,在对***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思考中,构成了发展规划和帮扶对策,帮扶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干群关系,通过活动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好事,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初步形成了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帮扶工作的思路、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全村基本情况。

***村地处***郊9公里处,人口2473人,耕地11350亩。近年来,***村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依托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品牌,以拱棚蔬菜、**蔬菜、花卉、玉米制种,**瓜为主的产业逐步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民致富难。相当一部分村民由于思想保守,经济来源窘困。因人均占地多,广种薄收,春天贷款,秋天还,到头来一无所有。二是没有技术特长,集约化种植意识淡薄。农民对拥有土地意识特别强烈,加之近几年年轻人不愿回家务农,绝大多数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种地,但求温饱,缺乏创新,接受新技术、新思想较缓慢。在调查中发现,思想保守、没有技术特长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三病、残致穷,生活困难。生病无钱医治的群众在该村有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各种条件优越,高龄老人增多,子女减少,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合”“社会养老保险”等待遇,但是有的农民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二)联系户基本情况。

***,50岁,文盲,家庭人口2人,耕地面积0亩,家住***村*组,因高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低保、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生活所需面粉等必需品有子女提供。***,50岁,医科大专文化程度,家庭人口3人,耕地面积8亩,家住***村*组,因儿子患精神病致贫,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外出打工或就近打工为主。粮食作物种植主要以大麦为主,无经济作物种植和主导产业。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与联系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了解掌握了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和未来打算。()从交流情况来看,联系户虽然因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目前处于贫困状态,但是求发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对家庭收入项目和居住条件改善都有着明确打算。

二、建议及对策。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落脚点就是为了群众。面对农民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极度渴望,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发展,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和农民群众更能接受的方式,找准制约因素,抓住薄弱环节,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加以解决。

人社调研报告篇七

为准确掌握我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成效,推动后续活动更好开展。近期,市人社局组织专班对我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涉及的18名院士专家和17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基本情况。

“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面向企业开展战略咨询、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自2020年在我市开始实施,省里先后选派24名院士专家与我市23家企业对接。2020-2021年,共推荐17家企业与18名院士专家对接,其中:4家企业放弃与选派院士专家对接;13家企业能积极与院士专家对接,每月获得院士专家技术咨询服务或现场指导。服务期内,院士专家到企业服务3次或3次以上的有11家,少于3次的有2家;共解决28个技术难题;有9家企业服务期满后仍与院士专家有联系,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7家企业与院士专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促成12个科技成果转化,达成项目协议金额约5200万元;有5家企业获得院士专家提供的技术人才培训,共培训1061人次。

二、主要模式。

1.战略决策咨询型。该服务模式主要是借助院士专家渊博的学识,对企业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开展咨询和技术服务。2020年至2021年,共有11家企业获得选派院士专家约150次决策咨询指导服务。例如,湖北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袁汉文对接成功后,获得水产品养殖发展战略咨询服务约22次;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教授吴正平与湖北恒荣机械有限公司对接成功后,倾情提供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咨询服务约17次;湖北九珠蛋业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系副教授黄茜和盛龙对接成功后,获得禽蛋壳膜副产物前瞻性研发探索咨询服务约13次。

2.科技项目合作型。该服务模式主要是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特定技术难题、亟待突破的重大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合力攻关,借助院士专家的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指导和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2020年至2021年,共有7家企业与专家开展约12个产学研项目合作。例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忠与仙桃市忠善黄鳝苗种繁育合作社进行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育项目合作。

3.科技成果转化型。该服务模式主要是企业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直接引进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投入市场产生效益,这也是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合作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2020年至2021年,共有5家企业引入专家团队技术研究成果12项,运用于产品研发和生产。例如,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运用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欣教授团队的瞬态高压驱动无机粒子注入有机纤维溶熔表面研究成果进行新型复合纤维及制品的产品开发、生产和推广。

三、

主要成效。

1.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明晰。企业借助院士专家管理学识、信息来源等方面的优势,科学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提高了企业决策的前瞻性,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例如,湖北宏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周勇博士团队,双方以“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为纽带,深入开展沟通交流、建立了“讲真话、做实事、能做事”的关系,共同开展规模化中华鳖养殖场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研究,并对养殖场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路线进行了短、中、长期三个层次的规划。

2.企业生产效能有效提升。院士专家渊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专业眼光,解决了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优化了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增强了企业生产效益。2020年至2021年,院士专家共帮助对接合作的13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8个。例如,仙桃市忠善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李忠博士殚精竭虑的亲自示范指导下,解决了亲本选育、水温变化、控制效应时间等多个方面的黄鳝苗种繁育难题,使该合作社2021年增产鳝苗3500万尾,实现了效益翻番。

3.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在企业与院士及各领域专家学者之间形成了共融共享共赢的良性互动,企业通过引进院士专家及其科研团队科研成果或与院士专家合作攻关,生产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例如,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季旺带领硕士研究生团队与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研发人员联合攻关,进行黄鳝制品加工和保鲜技术研究,现场指导20多次,解决技术问题12个,开发新产品6种,推广新技术6种,转化成果6项,带动农户就业40多人,带动农户增收300多万元。允泰坊公司产品由单一的“风干鱼”拓展到“生鲜鱼制品”和“即食休闲鱼制品”等多个系列,年销售额从不到8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万元,实现了一年翻一番,三年翻三番的飞跃。

4.企业人才队伍经受锻炼。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院士专家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常年致力于创新成果产业化,拥有专利技术或科研成果。企业本土人才通过消化吸收新技术、跟班研究新问题,视野得以拓宽,技术得到升级,获得了难能宝贵的成长锻炼机遇。2020年至2021年,院士专家共为我市5家企业培训技术人才1061人。

四、存在问题。

1.部分专家参与感不强。2021年的“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中,仙桃市聚兴橡胶有限公司与省厅选派的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雷巍巍进行对接时,专家迟迟不来的理由是企业地址太偏僻和学校被动安排的任务,不得已在临近年终考核时经过对接单位催促才象征性地通过电话了解企业,并未实际深入到企业了解实情。

2.个别专家匹配度不高。2021年的“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中,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因省厅匹配的专家在短暂的对接后不能解决塑料安瓿自动设备技术上的需求,没有继续与专家的对接。

3.少数企业配套上不足。据走访了解,少数企业因场地设施、实验设备等配套设施不完备,导致专家团队服务企业时,无法就地开展科研活动,经常需要将材料带回实验室,影响了研发效率。例如,2021年,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系副教授黄茜、盛龙在帮助湖北九珠蛋业有限公司解决腌制蛋类斑点率较高的问题时,要进行小范围实验,但是企业不满足实验所需的必要条件。

五、对策建议。

1.以更好的待遇保障增强专家参与活动积极性。省人社厅文件规定院士专家服务期满完成任务后,每名专家将会获得省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补助5000元。通过调研了解,企业普遍建议提高专家补助待遇,以便更好、更深入、更长久地与专家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确定更多的研发内容,出更多的研发成果。

2.以更科学的考核方式增强专家服务企业的实效性。根据要求,专家6个月的服务期满后,省人社厅组织人社部门和有关企业对院士专家服务企业工作进行考核。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要选派的专家与企业有过沟通对接,都算考核合格。但是有些专家认为我市企业技术需求层次太低,不太感兴趣,活动参与率不高,并未给企业后期的发展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建议制定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专家“实打实”的服务企业。

六、下步打算。

2022年6月6日至11月30日期间,发挥宣传员、联络员、接待员、服务员的作用,促成6家企业与省厅选派的6位专家成功对接,促进院士专家赴我市企业开展技术诊断服务。

1.当好宣传员。通过微信群和电话联系的方式,及时将省厅推荐的专家人选反馈到各企业,督促各企业主动与院士专家联系,进一步厘清需求,明确服务事项和时间。

2.当好联络员。及时联系专家就企业需求进行充分沟通,确认合作意向;随时保持与企业和专家的紧密联系,跟踪了解专家服务企业情况。

3.当好接待员。院士专家首次来仙桃时,局党组书记亲自接待,后期由分管领导接待,固定服务专员全程陪同。每次接待于事前向市委组织部报告。

4.当好服务员。为院士专家赴企业开展技术诊断做好服务保障、服务记录、典型宣传工作。

人社局工作计划。

人社局工作计划。

人社调研报告篇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按照x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要求,x年x月x日—x日,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人社系统民生服务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梳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人社系统民生服务工作的几点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社系统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x县政府组成部门,为正科级行政单位。主要职能是统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落实工资福利政策、企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劳动用工管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负责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事业管理、促进创业就业。

人社局机关有行政编制x个,实有人数x人,其中科级领导x人,副科级领导x人。参公编x个,实有x人,事业编制x人,实有人数x人。其中有x个行政股室:分别是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公务员管理股(x年x月撤销,职能划归县委组织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培训教育股、就业促进股、社会保险股、医疗保险股、劳动关系股、工资福利股、规划财务审计股、劳动保障监察股(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政策法规宣教股、行政审批办公室。

直属x个股级事业单位,分别是事业人员档案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人才开发与储备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与劳动保障监察股合署办公)。下属x个科级单位,即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就业服务局、人才公共服务局。各镇乡街设有人社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x人。

领导重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多年来,县人社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惠民生与促发展相结合,大力推动扩大创业就业,全面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加强改进人才管理机制,稳步实施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努力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制定了《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十三五规划》,并每年制定年度计划,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x年,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被自治区人社厅授予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x—x年度优质窗口单位。x年x月,被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x-x)五年先进集体。x年,在年度部门考核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x年至x年在年度部门考核中,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强化服务意识。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x县人社系统特别是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集中开展业务政策和服务标准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x年,以全面提升人社窗口单位人员素质,夯实行风建设基础为目标,x县人社系统范围内开展了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

倡导人社文化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素质。x县人社部门始终秉承“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核心理念,树立“尚贤、厚生、严谨、包容”的人社精神,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规范业务流程。为使工作人员全面、准确的把握服务事项和业务流程,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人社局编制了《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业务工作流程》,对人社系统x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规定每项业务经办所必须环节,每个环节都明确了经办人、工作时限、责任人、工作内容,注明所依据的政策、法律、法规,以保证业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高效运行。此项工作得到了市人社局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

三是全面推行表格信息“不用填”。凡是参保人员已经填写过的、其他人社窗口填过的、社保卡内有记载的,不再要求群众再次填报。四是实现了省内跨地区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办理手续“最多跑一次”,全面提升办事效率,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五是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审核时限一站式办理,简化了工作程序,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

梳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x项;

梳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x项。人社局无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行政审批证明事项。

优化服务,建设优质服务窗口。

一是健全社保大厅服务设施。对前台受理区、后台审批区等各类功能区进行了相对区分,配备了排队叫号机、自助查询办理一体机。

二是实行了窗口服务新规范,服务窗口建立了“三明亮、四公开、五制新规范”,即亮明身份、承诺和标准,公开办事程序、依据、时限和结果,实行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是推进综合柜员制深入实施。x年,人社系统共x项对外服务事项进入服务大厅,实现业务一窗综合受理。将过去的养老保险、退管、公共业务等业务由原来的多个窗口多个股室办理变为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结,减少了经办环节,简化了办事手续,合理调整配置了经办资源,实现了窗口办理两个以上业务,只排一次队。

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为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执法行为,依据上级文件要求,我局制定《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宁人社发[x]x号),制作x县人社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以及x县人社局“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人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

x以来,我县劳动监察大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各类用工单位x家,涉及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等行业,主动检查x次,专项检查x次,涉及劳动者x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针对个别企业存在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我县劳动监察大队下发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整改决定书x份,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上报整改结果。相关企业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上报整改情况。

(四)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积极落实以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总方针,全面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确保我县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x人;

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

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x人,城镇技能培训x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万,扶持创业x人,带动就业x人。

三是实施“创业就业孵化工程”,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大众创业,积极支持推动网络创业、绿色创业等新的业态发展,真正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优化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以孵化效应催生创业效应,以孵化热情激活创业热情,以孵化氛围浓郁创业氛围,进而实现创业就业、自主就业。以创业者的需求和愿望为导向,对进驻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企业和准创业者,落实择业指导、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创业成功率,不断带动就业稳定增长。

转移x个月以上x人;

劳务收入实现x亿元。

五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在x人力资源网专设职业介绍、人事代理、创业指导、人才招聘等服务窗口,并开辟了用工和求职信息专栏,在人才公共服务局服务大厅开设了用工和求职信息展示板,在铁西街道和服务大厅等人群集聚地放置了x台人才e站服务终端机,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六是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x县创业学校”为培训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实施。通过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免费创业培训和实训,让他们掌握自主创业知识,激发创业潜能,提升自主创业能力,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每年完成创业培训高校毕业生x人左右,有x名毕业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

七是开展了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人社平台服务功能,认真开展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认定工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落实就业政策和开展就业创业帮扶活动为内容的“五送一落实一帮扶”活动,对认定的全县就业困难毕业生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就业创业帮扶,共帮扶城镇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蒙授生、长期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x人,自x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核拨经费x万元,专门用于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

(五)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依法进行工伤认定工作。x年x月,该项工作下放到各旗县区。x年x月至今共受理工伤认定申请x人次(x年x人次,x年x人次,x年x人次,x年至今x人次)。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x人次(其中不予认定工伤x人次),其余x人正在调查核实过程中。

二是认真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x年x月,该项工作下放到各旗县区,成立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建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x年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的共x人,其中:因工伤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x人,因疾病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x人,该x人中x人作出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x人放弃鉴定)。x年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正在准备阶段。

三是社保扩面有成效。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巩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成果,扩大参保覆盖面。积极探索利用“助保贷”引导为失地农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体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提供的贷款,解决困难群体稳定脱贫解困的新路子,为全市首例,共办理助保贷款审核手续x万人。截止目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共x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人数x人。工伤保险参保x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x人。

工伤保险金x万元;

失业保险金x万元;

从x年至x年x月,共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x万元。

工伤保险金x万元;

失业保险金x万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x万元。

六是全力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继续开展领取待遇人员生存认证工作,配备了自助认证设备,推广手机、电脑等媒介认证,加大信息比对、上门服务、部门协调认证力度。追缴冒领、重领待遇资金。落实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七是推进社保卡制发应用。为推进社保卡发放工作,x年制定了《x县社保卡制发x天会战实施方案》,抽调人社系统和银行人员成立x县二代社保卡制发工作“x天会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项职责办公室和九个任务承包组。截止x年x月末,x县社保卡制发工作共采集信息总数x人,制卡完成x人,发放总数x人,未制卡x人,制卡完成未领取数x人,制卡中x人,制卡数是x人,制卡率是x%,发卡率是x%。

(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助推人才成长。

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岗位设置聘任工作。x年,按照赤人社办发x号文件要求,全县按照市级标准统一进行了岗位设置。提高了高级比例,缓解了全县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设置聘用矛盾。目前,正高岗位设置x个,副高岗位设置x个,中级岗位设置x个。正高岗位聘任x个,副高岗位聘任x个,中级岗位聘任x个。

x年正高x人,副高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x年正高x人,副高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x年正高x人,副高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加强高技能人才管理。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持证上岗。鼓励各类培训学校调整办学方向,强化操作技能训练,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引导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近五年来,我县高技能人才考评人员共计x人。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改革举措。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加大技能人才选拔力度。截至目前,我县现有高技能人才x人,其中高级技师x人,技师x人。

(七)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一是加大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力度。经人社部门协调,x年县政府制定处置农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指导思想、适用范围,成立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应急响应及处置程序均做了系统规范,使我县应对农民工工资突发事件有了制度性规定。x年我县制定x县“治欠保支”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治欠保支”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x三年“治欠保支”工作计划。每年x月份(元旦、春节期间)集中清理整顿全县项目工程中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协调解决全县各工程项目,补发农民工工资,使全县近几年元旦、春节前未发生群体性讨薪上访事件。

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监察与专项检查,及时查处损害劳动者权益案件。与全区同步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及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督促县内企业依法用工,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是推进了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力度。基本建立了以专职监察员为主导、兼职监察员为依托、监察协管员为基础的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

四是扎实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行网上用工备案。加强各用工单位备案工作的监督,强化劳动用工备案信息动态管理,完善业务操作流程,把用工备案作为各单位缴纳社会保险,享受工伤、失业待遇,确认劳动关系,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所从事岗位工种及评优评先审核等劳动保障业务的前置程序,引导各用工单位积极开展劳动用工网上备案工作。经多年努力,现备案人数已达到x人。

(八)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在人社局统一安排下,对系统内提供的人员,县扶贫办给的人员,安排对就业培训愿望、就业愿望等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建立台账,为精准施策做准备。在此基础上,结合上级以及县里对就业扶贫工作的整体安排,制定《x县创业就业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出台了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为全面完成任务奠定了政策基础。

县人社局成立就业扶贫领导小组,对就业扶贫工作进行部署,随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县就业局对就业扶贫工作落实了任务和责任体系,做到了政策衔接无缝服务。同时县人社局、就业局就就业扶贫政策组织了宣传,印发了就业扶贫服务政策明白纸和就业扶贫信息简报x余份,通过乡镇街劳保所和村协理员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分类施策、助力扶贫。根据贫困劳动力的情况,结合相关就业扶贫政策,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开展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劳动力脱贫本领。对有培训愿望的人员采取集中技能培训。利用国电集团对口扶贫帮扶资金和国家专项资金,与平煤高级技工学校合作,累计培训电工、电焊工x人。安排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培训贫困劳动力,x年通过蒙东技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人)。为了全面推进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县委县政府在x年x月份整合资金x万元,对有培训愿望的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给予x元/天的生活补贴。为了推进短期适用技术培训,县扶贫领导小组及时出台了对贫困劳动力实施适用技术培训的意见,县里整合资金,由乡镇政府组织会同农牧林业等部门实施,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全县各乡镇街均不同程度的对贫困劳动力开展了适用技术培训。x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种养殖x期班,生态护林员x期班,共计培训x人。

二是搭建平台,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近年来,共组织劳务推介活动x次,印发招聘简报x万余份,印发公告x余份。将征集到的x余家企业和近万个工作岗位就业信息集中发布,为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提供便捷服务。x年x月x日,与石景山区人社局共同组织的以助力脱贫为主题的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在天义中京广场举行。包括石景山区推荐的x家企业在内的县内外x余家企业到现场开展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x多个,有x名贫困劳动力,近千名社会求职人员到现场参加,现场达成就业意向x多人。

三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直接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近年来,x县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累计开发岗位安置了x名贫困劳动力。x县需要护林员岗位,为了推动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县里责成林业部门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从x年以来共安置贫困劳动力x人从事护林员岗位。针对贫困户大学生就业难情况,县委经和农商银行沟通协商,以企业出资为主,安置贫困家庭大学生到乡村做扶贫协理员。符合自治区专项就业资金使用条件的,用就业专项资金,其余费用均由县农商银行出资。初定两年,期满后由农商银行负责安置x%以上人员到本行工作。据初步测算,农商银行每年出资x万元,就业专项资金x万元,共安置x个大学生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x名。

四是强化创业指导服务,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并有一定创业条件的扶贫对象,组织创业指导和培训,引导他们树立创业意识和提高创业能力。

五是支持产业和企业发展带动就业。x县注重发展各类产业来促进就业扶贫工作,在中京工业园内设立创业孵化基地,落实企业援企稳岗政策,为企业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等,为产业和企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带动了x县整体脱贫。例如近年来,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累计援助企业x家,发放稳岗补贴x万元,救助职工x人,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稳定员工,减少裁员。积极实施失业保险降费率制度,减少企业和员工负担。

六是深化京蒙合作,积极落实合作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

开展了工作对接;

x年x县人社局与北京石景山区商定了x项协作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社保扶贫工作。

各类特殊困难群体x人的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人。按时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清零达标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受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就业难度较大。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解决好人们的就业观转变问题,目前亟待加强就业观教育。

二是农民工工资清欠难度大,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亟待加强。

三是未形成完善网络办事系统,“一网通办”进度缓慢。人社系统业务专网、互联网、行政审批网没有对接并联使用,导致审批所需的申请材料两网同录、重复提交,影响网上审批效率。

四是“放管服”改革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事项没有完全进大厅。工作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事项只是接受咨询业务,无法实现全流程办理。

企业人员退休在人社局经办,档案存放在社保局。

六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够。个别工作人员存在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办事效率慢等问题。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政治必修课,持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树立民生为本理念,加强窗口经办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

(二)以民生为本,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降低劳动者就业创业门槛。加大推进创业孵化工作力度,实施创业就业孵化工程。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引进外地先进做法,深化合作,实现创业孵化基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拓宽孵化渠道,大力推进孵化社会化,把孵化基地开辟到各产业中、各企业经营环节里,形成大众孵化。推进特色培训工作,进一步打造特色培训品牌。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网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库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全程信息化。落实人社领域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加强京蒙劳务协作,促进有组织劳务输出。综合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做好贫困劳动力托底就业。落实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三)以扩面为主,全面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工作力度,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尽快完成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任务。落实好各项保险待遇,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加大社保基金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定期定量和不定期不定量的基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认真落实社保扶贫任务,抓好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代缴工作。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特殊工种审批等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制发应用工作。

(四)以稳定为基,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加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及行政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原则,加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力度,提高办案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服务窗口,完善综合柜员制经办机制,尽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实行柜员制改革。因人社业务工作服务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避免办事群众重复跑,建议人社系统各单位集中办公,开辟一楼作为人社系统服务大厅,解决办公分散问题,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目标。

(六)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公共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适应“互联网+”、5g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全面践行“互联网+人社”,全面支撑清单内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进一步提升智慧服务能力,着力让办事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办理民生服务各项业务。

 

人社调研报告篇九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局及早着手,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同时,按照县上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畜牧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方案》,召开了行动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帮助群众寻找发展思路,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距县城15公里。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550户、2236人,耕地面积6238亩、人均2、8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左右。目前,该村支柱产业以劳务输出和养殖为主,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自然条件差,山地面积较大。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二、半年来取得的成绩和采取的措施。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高度重视,深入xx村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联系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推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开展。

(一)认真调查摸底,联系帮扶对象。三月份以来,我入村对联系户xxx家进行对接走访,认真了解和掌握有关家庭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等情况。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帮助他们拓宽发展思路,全力为他们提供优质有效服务,积极与。并帮助其积极争取农村惠农政策资金。

(二)理清发展思路,合理制定帮扶计划。根据深入帮扶户调研,了解了包扶户的实际情况后,我制定出了符合实际的帮扶计划。按照本户基本情况,女儿女婿在天津打工,年收入2万左右,xxx本人身体硬朗,在家务农,从最初养殖1头牛,现在发展为基础母牛三头,今年青贮4袋秸秆尝试。10月18日送去太阳灶一台,并帮助安装,告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积极与民政办衔接,按时上交大病救助所需各种表格及证件复印件。根据政策多给予支持,给予办理低保。参加合作医疗,宣传重大疾病住院大额医疗费用补偿政策。根据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发放养老保险金等。争取其它扶助政策。不定期与联系户交流,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为其家庭尽一份小小的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该村自然条件差,山地面积较大。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二是xxx的老母亲年迈多病,单独一人居住。

三是家里房屋太少,计划修四合院,但庄基地无还在协调兑换。

三是各种惠农、扶助、救助政策宣传还不到位。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宣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的申批程序,补贴物种、标准等政策。

二是宣传重大疾病住院大额医疗费用补偿政策。积极与民政办衔接,按时上交大病救助所需各种表格及证件复印件。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以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为重点,通过财政扶持、项目整合、民间投资、群众参与、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把更多的'建设项目安排到最落后、最急需的地方,确保贫困村、特困户的面貌都有积极变化。一方面,着力改善群众发展条件,积极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快贫困村道路,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行路难等问题;另一方面,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利用好“一池三改”沼气、太阳灶等清洁能源,引导群众养成爱惜环境、美化村庄的良好习惯。

四是不定期与联系户交流,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为其家庭尽一份小小的心。从帮扶对象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按照一户一方,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他们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机构设置。

根据xx文件规定,人社局内设x个股室,分别为:。同时下辖xx个事业单位,分别为:。

(二)人员情况。

全局目前共有编制xx名,其中行政编制xx名,事业编制xx名,在编在岗干部职工xx人,其中男xx人,女xx人。

干部学历情况: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研究生学历xx人,本科xx人,大专xx人,中专以下1xx人。

二、人社系统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社工作政策性强,征缴、监察、参保、仲裁等工作联系紧密,内容复杂,致使县级人社部门在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方面仍有许多问题,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干部的业务技能已不能适应新政策、新环境的需要。现部分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学习接受能力不强、工作责任心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二)干部学习培训不到位。相关培训学习针对性不强,容易大而化之,陷入形式主义,不能充分结合当前人社工作实际,无法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难以起到提升自我的作用。另外,所办培训多为单一业务培训,复合型交叉型培训教少,培训内容也较为简单。工作人员的专业政策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都有所欠缺,难以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基层队伍建设不到位。一是人员管理较为吃力。人社部门缺乏对基层平台人员统筹调配使用的权限,他们工作中承办的是人社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但在工作中又难免受到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影响和干涉。二是基层引进和留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难度大。

面对存在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人社干部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人社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原则,全面加强人社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作风和能力建设,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提供坚强有力地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要把思想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进一步深化学政策、学理论、学业务、学做事、学做人的各项活动。从全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解决对策办法,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工作中,全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推动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要把能力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部署,制定出台符合人社系统干部队伍发展需要的干部管理制度,提高人社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力、创造力、发展力和服务力,增强放眼全局、把握全局、服从全局、服务全局的意识和本领。注重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为人社事业全面发展再做新贡献。

三要把机制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按照严格“入口”,畅通“出口”的要求,建立系统内干部交流制度,使人社干部能进能出,保持人社干部队伍的活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竞争择优机制,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在系统内部实行竞争上岗,部分岗位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创新干部选任方式,从严管理干部。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制度、惩戒制度等制度,形成对人社干部严格监督的制度保障。

四要把作风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继续开展以精神文化、廉政文化、行为文化、道德文化、学习文化和环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展示人社部门新形象、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执行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从领导干部做起,从小处抓起,厉行节约。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一

根据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统一安排,我3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星火乡王家庄村,围绕该村发展的“家底”是什么,制约因素有哪些,脱贫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问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交流等形式,在对王家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剥茧抽丝”式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发展规划和帮扶对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发展现状。

王家庄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00户811口人,耕地面积2175.1亩,塬面面积821亩,仅占37.7%,山地1354.1亩,占62.3%,人均2.68亩,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定植果园687亩,退耕还林面积2216亩,三荒造林面积2100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而杂,主导产业以苹果业为主,养牛业没有形成规模,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以农为主、以粮为纲的贫穷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较少,全村从事建筑业的30户,从事运输业5户。xx年,农民人均收入2994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18.8个百分点。

摸清底子只能找对路子。在调研的过程中,我重点走访了14个因不同原因而致穷的贫困户,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交流会。在交谈中,农民普遍反映,虽然村上整体比较贫困,但近年来发展变化比较大,他们有着深切感受。综合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我认为王家庄村有四个方面的发展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殷实基础。

——农民求富愿望比较强烈,发展思想内力集聚。从座谈情况来看,贫困户虽然因各方面原因处于贫困状态,但是求发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或抓好果园培植管理、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购置现代化农具、或外出务工创收,对家庭收入项目和居住条件改善都有着明确打算。由于塬地大面积种植苹果,粮食种植逐渐向条件艰苦的山地靠拢,耕作中存在诸多不便,农民饱受劳苦,进行梯田整修、改造产田的愿望强烈,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高涨。粮食种植投资大、效益低,农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账”,对于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实惠,感同身受。绝大多数群众求富思富的思想“内驱力”,必将成为尽早脱贫致富的动力之源。

——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收渠道有望拓展。王家庄村属于星火乡苹果产业起步最早、发展势头最好、最有望率先产生经济效益的村。据统计,全村塬面耕地已有83.7%纳入苹果栽植范围,苹果产业户人均占有果园面积0.85亩,最多的户达到11亩。xx年,已经有少数果树零星挂果,预计在2012-20将开始大面积挂果,届时苹果产业将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座谈中,我向23名群众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92.9%的群众最关注苹果产业发展,认为最急需措办的实事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在即将挂果的攻坚期,农民在果园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多、时间长,如白银科户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1亩,今年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专心进行果园管护,有他这种念头的农民在王家庄村不在少数。村上加大了果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xx年,采取贷款和自筹等方式,投资32万元,在292亩果园完成了引水通电和防护栏安装,有效解决了果园浇灌难、管护难的问题。

——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xx年以来,村上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农电线网改造项目、自来水入户项目和村级道路硬化项目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72户建成了沼气池,接通了沼气。除庄湾社外,其它6个社全部重新布设了高压线路和入户线路,新安装了2台大功率变压器,电力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190个户接入了供水管网,从临近的罗家坡水厂引入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人畜饮水不再困难。xx年,村上多方筹措配套资金,投资85.4万元,水泥硬化村级主干道路3条4公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村级班子能够履职尽职,组织保障比较有力。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既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也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在调研过程中,我对该村班子履职情况进行了重点了解。王家庄村现有村干部4人,担任村干部年限最长的已达到30年,最短的也有14年,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级事务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群众组织能力、社会管理能力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85.7%的群众认为村干部能够胜任目前工作,78.8%的群众希望本届村“两委”班子继续留任,群众普遍认为村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协作,热心村级事务,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较好,在村中威信较高。去年果园引水时,村班子成员主动跑部门、搞衔接,申请县上水利部门免费投放水利管道5700米,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二、抓住发展瓶颈深挖致贫根源。

只有把致贫的原因找准,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体。导致该村贫穷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制约因素诸多,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从群众素质来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导致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在调研中,我发现,该村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均衡、产业技术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问题比较突出。村上统计数据显示,该村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达到407人,所占比例高达50.2%。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民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过程缓慢,在学习产业技术、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过慢。全村现有的320名青壮年劳力中,能够熟练掌握建筑、运输、养殖、餐饮等实用技术的仅有35人,占10.9%。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因缺乏一技之长,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业进不去,只能选择从事建筑小工、餐饮服务等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收入低的重体力工种,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就果产业而言,全村能熟练掌握果业技术的人屈指可数,多数农民在果园管理和技术关口只能依靠县、乡技术人员,甚至由乡、村干部及果业技术员代劳,日常管理和技术要求跟不上。同时,由于农民自学能力弱,对于农村实用技术教材和农家书屋藏书读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虽然求富愿望强烈,但是苦于创业无门,只能盯着几亩地,守成有余,闯劲不足。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二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认真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是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根本措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更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实现的大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结合全区实际,对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共有公办中小学43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8所,小学32所),在校生42500余人,普遍都开设了法制课,聘请了法制辅导员或法制副校长;有成人中专、教师进修学校、业余体校各1所;社会力量办学机构65家,教职工3000余人;高等教育院校5所,学历教育在校生6**人,一个多元化的大教育格局初步形成。在高校中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随着开发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长,目前小学在校生23356人,借读生6954人,借读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9.77%;初中在校生8705人,其中借读生2505人,借读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8.78%。全区借读生总数近10000人,法制教育也显难度和重要地位。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有些学校对师生的普法教育不重视,对法制教育有流于形式现象;二是忽视法律操作方式方法的传授,宣传教育往往强调事后的依法追究;三是许多学校非常重视法律知识的课堂学习,并以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普法效果的主要指标,客观上使普法教育坠入了单纯追求分数的误区;四是有些学校寄希望于通过每年或每学期一、二次法制讲座来解决普法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五是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一个具体的操作的问题。现在许多学校虽然也经常开展了法制教育,也可讲出一些工作成绩来,但并没有真正花力气来抓,或者并没有抓到点子上;六是大专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少数学生中还存在着潜在的犯罪因素的现象,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到毕业还不知道“**”普法是在做什么,有的教职员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个别的甚至出现违法行为。

针对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落实措施。

及时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确定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思路建立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要求强调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对象要从小抓起构筑起学校、社区和家庭齐抓共管的社会教育体系。每年在人大代表视察和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普法工作中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争取人大代表的重视和支持。在创建“平安西海岸”工作中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每年进行考核验收确保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地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二)突出重点部位,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空间。

青少年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始终是我们工作中关注的一个重点群体,根据“**”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创新思维,力求与时俱进,全力将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经过认真调研、反复酝酿,在全区大中小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调研活动。**年4月,对全区43所中小学校和规模较大的30余所民办院校进行了调查,摸清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情况和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进行现场警示教育。组织中学生到区看守所内的监区,由在押未成年犯以其自身经历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和失去人身自由的感受;使中学生到场坑受教育,活生生的教材和在押人员的泣泪讲述使参加活动的中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他们发表感言,表示决心以此为鉴,加强自身修养,远离不文明和违法犯罪。三是建立法制教育基地,法制文艺进社区,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我区与科技大学联姻,在该校建立法律知识培训基地,组建业余法制文艺宣传队。编排法制文艺节目到学校、进社区进行演出,使学生更加直接地受到法制教育。四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图片巡回展览活动。我区制作了内容涉及政法、治安、交通、消防、劳动、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经济犯罪以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九大类70余块法制宣传教育图版,在中小学校、各大院校进行了巡回展览活动。有10万余青少年参观了展览、接受了教育,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好评。这是我们在广泛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同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摸索出的切合我区实际,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新的法制教育形式,对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促进创建“平安西海岸”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是坚持法制副校长聘任制度化。为全区43所中小学校和30余所民办院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积极指导和参与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帮助学校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六是积极了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突出了学校法制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断探索新时期创建“平安校园”的新思路、新措施。如黄浦江路小学开展形式新颖的普法教育形式,在教育的方法上以“活”字为抓手。改变过去呆板说教的方法,以“活”融入法制教育活动的始终。如利用清明节扫墓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法制教育的形式上以“新”字为主线,采取读书演讲式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在法制教育中得到法制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认识的深化。大家都暗下决心,不但从小要学法守法,还要以优异的文化成绩参与高考,争当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上以“广”字为平台,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法制内容的理解。在法制教育的效果上以“实”字为层面,使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取得实效,着眼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工作,以抓好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为重点,对这些学生的法制教育由所在班的班主任负责,定期进行家访,有针对性地经常进行个别法制教育,重点给予关心和爱护。对“问题学生”由法制副校长重点进行帮助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七是充分发挥了区普法讲师团作用,开展以案释法教育活动。从普法讲师团中抽调部分经验丰富、热爱关心孩子成长并从事过教师职业的政法干警分批到各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案释法。先后组织了30余场专题法制教育讲座,为4万余名中小学生上了法制教育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八是充分发挥律师和“12348”法律援助作用,为青少年维权提供法律保证。根据青少年特点,建立了律师维权岗,培养了一支关心青少年事业的律师队伍,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帮助学校和青少年解决法律难题,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建立了青少年“12348”法律服务咨询平台。每年为全区青少年和外来青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达4000多人次,有效的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坚持依法治校,实行综合整治,彰现教育成效。

抓好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工作和防范工作,共同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秩序,使依法治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制定了《开发区依法治校实施意见》,抽调专人配合教育部门对区属学校建章立制情况进行督导,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系统依法管理的行为。二是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活动。综治、公安、文化、教育、城管、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加大了清除“精神毒品”的力度,制止了含有色情、暴力、凶杀等音像制品的传播,严厉查禁不健康的“口袋书”,取缔了学校周边200米内传播色情内容或进行色情服务的录像厅、歌舞厅、网吧、洗头房、按摩室等。加大了对网吧的管理力度,对全区在册网吧进行同一管理,签订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责任书。对传播有害信息的网吧能及时掌握,严肃处理。通过联合整治活动,清除了污染源,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联防联治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衔接,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有效的预防和遏止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三是培养典型,示范带路,完善校内管理机制。近年来,我们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行业依法治理的重要日程,从组织、制度、评估、激励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构建了学校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协助学校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聘请了校外辅导员和法制副校长,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使我区的依法治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每年都对依法治校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培育了典型,加强了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对依法治校典型进行现场指导,对学校依法管理的事项及法制宣传教育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使全区区属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为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三

开通未央职介微博,累计发布微博2300余条,关注人数达9000余人,全区人社信息一体化平台连通率达100%。

近2年来,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亿余元,举办创业培训班110余期,参培3000余人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120余场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00余人。国家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邱小平,省人社厅厅长翟四虎,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岳华峰等部委、省、市领导多次前来我区调研指导人社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

1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连创新高。

2年来,根据145号文件精神,为曾在我区城镇集体企业工作过的9626名城镇户籍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根据178号文件精神,为曾在我区城镇集体企业工作过的1859名非城镇户籍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补助申领手续,使其老有所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达98%以上。

继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全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2012年以来,共完成区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143人,新录用公务员31人,为我区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为提升队伍素质,我们每年都要结合当年度区委、区政府具体工作安排,制定《全区公务员培训教育实施方案》,与各街道、各单位加强互动联系,通过公务员大讲堂等活动,送教师、送培训下基层。

2暂行办法》,落实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聘任工作,每年都要对全区教育、卫生、农业以及非公组织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3期以上继续教育免费培训;全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学术技术带头人、农村拔尖人才推荐选拔工作成效明显;建立了全局后备干部民主推荐、竞争上岗、交叉轮岗机制,调整科级领导干部10人,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严格执法维权,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将劳资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力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实现无缝覆盖。出台了《xx区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和《xx区处置农民工工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整治非法用工等多项检查,仅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448人次,接听电话1668起,检查用人单位307户,依法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12件,涉及劳动者1980人,涉及金额3650万元,依法纠正和处理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55件,结案率达100%,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83件,协调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64起,涉及农民工2585人,追讨工资5150.26万元。

3

受理劳动人事争议286件,工伤认定60件,时效内结案率达到100%;不断完善xx区劳动者之家硬件软件配备,与辖区定点医疗机构和法律专业机构协作,定期开展健康卫生、法律维权知识与咨询;开设图书阅览室和网吧,购买法律知识、技能操作指南、医疗保健等5000余本专业书籍,30多类报刊杂志供劳动者免费借阅;免费开放篮球、乒乓球、健身器械、象棋、跳棋等多种器械设备,将免费培训、免费职介、免费读书、免费体检、免费健身、免费维权劳动者六免费服务送进工地、企业、社区、村组。2年来,共为劳动者提供六免费等服务11000余人次,发放慰问品价值1.5万余元。

4不赴省、零进京上访的目标。

做好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和养老保险工作,落实退休干部两项待遇,多次为全区离退休干部组织时政报告会、外出健康疗养和各类文体活动。向区政府申请专项经费9万余元,对我区离退休干部活动室进行了全面翻新,升级了硬件设施;切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时足额发放全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在工作中,我积极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自觉将本部门的各项工作置于人大代表的监督之下,不断淡化权力意识,强化服务理念,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到区人社服务大楼参观指导,开展座谈交流,主动向区人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征求代表意见建议,结合实际认真整改。2年来,共答复区人大代表建议8件,涉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提升城市新市民综合素质、汉长安城申遗区搬迁村民就业培训等多个热点、难点问题。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5

首先从自己做起,认真领会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带领全局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熟、作风扎实的复合型人才;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党组织的领导和决议,要求同志们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自己绝不逾矩,从思想上牢筑拒腐防变的防线。

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扎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积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全局党员干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互相监督,共同遵守,提高全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6题,近年来,全局无一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情况发生。

回顾任职以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还存在相当差距,需要不断改进提高。一是系统学习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对一些新知识、新要求的学习也十分重视,也特别想静下心来学习,但系统学习的时间常常难以保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二是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克服急躁情绪。人社工作政策性强、标准高、要求严,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有时会有急躁情绪,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改正。

7

|

8献。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四

为更好地服务于2017届高校毕业生,提高办事效率,高台县人社局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报到工作。

一是简化办理流程,做好接待咨询。在县人社局网站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及时更新政策法规、办事指南、招聘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报到登记、求职招聘、政策咨询等服务。高校毕业生持报到证、毕业证、身份证即可办理报到手续,已在外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可由家长代替办理。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向毕业生和家长详细介绍报到程序,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

二是设立专门窗口,实施“一站式”服务。县人才服务中心专门在政务大厅设立了毕业生服务窗口,对报到登记、政策咨询、档案托管等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为毕业生报到提供便利,高效完成报到事宜。此外,县人才服务中心专门设置的政策咨询窗口,为有创业梦想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登记服务,扶持大学生成功创业。

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库,完善基础台帐。建立健全信息台帐,将高校毕业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是否就业等内容进行详细登记,统一录入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录入工作。

四是设立求职招聘室,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高台县人社局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于前来报到的毕业生,仔细询问就业情况,热情提供求职招聘服务,力争做到使每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五

信息化就是络化,计算机、电脑的普及。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人社信息化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要求,全面打造公共人事信息服务平台,在辅助领导决策、加强对外交流、推进效能建设、实现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较好地实现了人事政务公开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工作手段信息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从单项、孤立、局部的应用向系统应用过渡;从统计、计算、报表向日常管理服务过渡;从简单的联机向计算机络过渡。这些应用成果为全局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干部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例如目前我们广泛应用的工资软件,把人事工作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一次录入人员基本情况,工资数据便自动生成,极大的方便了工作。然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在新形势下,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如何加快人事信息化建设,服务人才人事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要求,要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廉政勤政,确实为老百姓服务。人事部在《关于加强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要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服务人事人才工作大局,服务社会公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加快推进人事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人事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为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

加快推进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在由传统人事管理向公共人事服务转轨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人事工作信息化建设正在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坚持服务理念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应时代需要的公共人事服务新机制。

信息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已经成为社会运转中最重要的元素,信息的采集、传递、发布、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人事部门作为管理社会事务的一个重要部门,依靠传统的手工搜集、制作、汇总、分析,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人事管理与服务信息准确、全面、快捷的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实施行政行为,达到施政目标,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针对当前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管理要素的多样性、信息源流的复杂性以及跨区服务的特殊性等特点,把加强人事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人才人事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手段,寻求服务载体,不断提高对大容量人事信息的综合利用和处置能力。

近年来,我们以建立公共人事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快自身职能转变,优化整合职能,理顺内部关系,规范工作流程,简化审批事项,放大服务环节,夯实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制度,较好地实现了“三个转变”:由科室分块独立运作向整体配合转变、由等待上门办理向络在线服务转变、由纸质档案式管理向信息数字化管理转变,为全面实施人事信息化服务创造了基础条件。

我们把推行人事政务公开,作为推进公共人事信息化服务的重点,大力推行人事信息公开,实现内部信息工作五化:办公自动化、流程规范化、政务公开化、服务透明化、对外宣传信息化。规范人事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人事局站等形式将与服务对象利益密切相关的人才招聘、人事考试、专家选拔、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奖励、工资查询等事务,除涉密事项外,都本着实事求是、民主监督的原则,实行政策、程序、结果“三公开”。

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我们紧紧围绕实际工作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全力打造方便快捷的人事信息化服务平台。

人事人才工作信息化,核心是要加快推进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结合实际,搞好系统硬件建设,配置必要的设备,保证系统运行还要加快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及时推出集信息采集、存储、输入、发布为一体,并可处理相关人事业务的“人事管理系统软件”,认真做好各类人事人才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不断丰富系统的服务内容,为人事人才工作的各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方便群众办事,优化我们的服务机制,我局投入专项资金,添置更新办公自动化设施,全局计算机配备率达100%,初步满足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水平,组织开展办公应用软件培训。目前,全局形成了以办公室为中心,各科室为节点,连接全体工作人员的人事业务信息络,在机关内部基本实现了信息交流、业务办理的无纸化办公。同时,为确保信息安全,我们制定了《计算机络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计算机感染病毒破坏信息数据,杜绝泄密情况的发生。

人事管理信息化同其他行业实行信息化管理一样,其主要内容是数据管理。针对纸质台帐资料在统计、汇总、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我们先后建成了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工资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等多个数据库。同时,加强数据库的维护管理,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提高内部信息共享面,有效避免了在工作中因信息不畅带来的被动,从而提高了人事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

在互联上建立人事局站,及时发布公务员招考、人事考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人才招聘等信息,使人事人才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年5月16日远安人事正式开通,我们牢固树立“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人才”为主题的三服务办理念。为达到加强引导、增强互动的目的,开设有公文阅览、办事指南,政务公开,培训考试、表格下载等栏目,并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请您留言、答疑解惑3个栏目,在人事局和群众之间架设了3条沟通对话的绿色通道,依托络轻松实现了与广大干部职工的“零距离”接触。建站四年多来,累计访问量已达45万人次以上,信息发布已涉及考试培训、职称评审、求职招聘、岗位设置,理论调研等多个方面,成为我县点击率较高的站之一。

随着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纵向数据传输通道的互联互通,我局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对于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把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

人事信息化建设应当根据本地人事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围绕与人才和用人单位关系密切、社会关注的工作和事项实施。开发与应用并举,通过应用促进人事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随着系统逐渐完善并投入运行,信息系统已成为人事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建立与之配套的运转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根据需要随时增加、修正信息资料,切实维护信息体系。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与交流,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人事干部队伍。加大络知识和应用软件培训力度,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

人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必须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统一规划,共同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既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使用,也可以将模块拆分单独使用,在必要时还能扩展集成为络化人事管理信息单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录入,实现信息的共享。

加快推进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尤为重要。随着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计算机络上传输的信息量将越来越大,数据安全保密工作不容忽视,完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要同步配套完善安全保障和防范措施,从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三个方面强化数据信息安全。

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强、具有创新意义的系统工程。促成干部信息由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建立人力共享机制,发挥整体优势,提高人才竞争优势,是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给人才人事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不断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人事部门创新力、凝聚力、竞争力,更好服务人才人事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六

基层党支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团结广大群众的核心,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对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根据学院相关部署和安排,我们紧紧围绕自身发展建设方面存在问题来进行调研。为了把基层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实践党的先进性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我支部成员对本支部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下面就党支部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以期对进一步推进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有所裨益。

根据学院的要求部署,我支部通过支部座谈会、个别访谈、入户调查等三种途径对本支部情况进行了摸排调查。

支部名称: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支部。

支部书记:曾宁远。

本支部近年来开展的活动如下:

每次会议内容是根据学院安排和部署的,在结合我们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展相关活动,深入学习当得相关精神和文件结合我们大学生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观点,我们大学生党员自身应该怎么做。制定支部工作计划,进行民主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发展计划,制定培养、教育、考察积极分子的各项措施。通过每一次的会议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认清自己所处位置存在哪些问题。

结合本支部的特点,我们每个月都开展一些活动(户外素质拓展、党史竞赛)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增强支部的凝聚力,也可以丰富大家的党史知识。

我们支部的成员曾经服务于多项活动。新生军训服务、校运会志愿者服务、社区体育指导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一定程度锻炼了同志们的动手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服务人民的作用。

帮助有意愿入党同志入党志愿书的填写,解决相关疑难问题,一帮一活动通过经验交流、座谈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学业。

准备在郊区小学选取一名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作为我们支部的帮助对象,开展这个活动就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贫困学生。我们采取每月每人一元钱,由支部牵头做这个事情。

尽快适应大学的组织生活。入党申请书基本上是全数递交。党校结业情况比较乐观但是还是有少数同志未能顺利毕业。我们完善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考察人制度,驻班党员也落实到位。

本支部根据学生党支部分类定级评分参考标准支部自评评分81,定级为一般。存在的为题方面:组织活动创新方面不够,会议过于传统化。同志们的思想认识还不够高,对组织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些我们在积极研究对策,争取早日解决。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我们支部有那么一群人一直不断的在追逐梦想,不懈奋斗,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终于登上了荣誉的舞台。她们给我其他党员同志树立了榜样,确立了赶超的目标。她们满载荣誉而归,朱玉同志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二年被评为学校“学生标兵”获得国家奖学金。余萍同志连续二学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陈锋、牛放、雷华军等同志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周容等同志获得专业前5%奖学金。刘婷、付翔等同志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载荣誉而归。通过以上列子还是可以看出我们支部人才济济,希望以后有更多同学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面,是我们支部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支部多名党员同志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专业和学术上都有重大突破。彭涛、任贵同学考取北京体育大学,杨文婷,朱从兵考取成都体育大学。李宏伟因为专业和成绩突出被保送到四川大学。

通过上面的列子不难看出,本支部的党员是比较优秀,们希望通过支部的一些优秀党员、先进党员典型事例带动其它同志们跟据这些优秀党员的情况发挥他们各自的先进模范作用促进支部党员树立自己个人目标,前进动力,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共同进步、成长。

党员同志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论是学习、生活上都要起到表率作用,本支部同志学习成绩非常凸显,专业知识非常扎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同志。

2011年朱玉参加校运会一举打破两项纪律(200米400*100)女子跳高冠军。2011年朱玉、余萍同志参加全国健美操比赛进入全国总决赛。2009年余萍、朱玉同志参加校级啦啦操比赛获得一等奖。陈兴权同志2011年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标枪第四名2011年中国农业院校运动会400前八。三十六届校运会优秀运动员。常宏同志参加校园吉尼斯活动荣获迷你铁人四项冠军。曹定兵同志获得花式上篮冠军。以上只展示了个别同志的荣誉成果,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同志向荣誉看起为自己争光,为我们支部争光添彩。

(1)存在问题。

上没有党员,发现党员分布趋于高年级,这样的结构不利于新鲜血液的输入。男女比例不是很协调。预备党员还占多数。

组织生活过于单一化。同学们讨论不够热烈没有得到开会的效果。

(2)整改措施。

大二和大三的同学基本上处于预备党员和党员这个时期所以人数比较众多。还有就是支部发展党员的相关要求所制约,由于我们社体专业人数不断增加,院上分给我们支部的名额逐步减少所以限制了班级推选入党积极分子的人数,这样也不利于低年级的同志发展。我们应该调整名额分配,更多名额倾向低年级的同志,高年级适当减少。还有就是毕业生应单独计算这样可以减少名额的分配,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改变这一局面。

认真学习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发展历程,学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净化思想。

也能起到一定对比的效果。最重要一项就是党员的资料管理,我们支委牵头副书记负责党员的资料管理,组织委员负责预备党员的管理,宣传委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资料的管理。这样实行责任制以后再那个环节出了出问题要负责到人。这样更加细化支部管理工作。

以上建议和意见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推动转型跨越新实践,着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要求,我多次深进自己的联系村,围绕联系户发展的“家底”是甚么,制约因素有哪些,脱贫的前途在何方等一系列题目,采取面对面交谈征求意见建议等情势方式,在对长川乡敏家咀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思考中,构成了发展规划和帮扶对策,帮扶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帮扶力度,通过活动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好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现初步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帮扶工作的思路、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

一、全村基本情况。

敏家咀村距离**县城6公里,平均海拔2825米,年降水量518毫米左右,无霜期65天,年平均气温3.2℃,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封冻早、气温低,气候属高寒干旱区。全村分共6个村民小组,186户、870人,433个劳动力。总面积3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83.1亩,荒山荒坡2200亩,人均耕地3.0亩,其中川地1.2亩。种植业以小麦、青稞、洋芋及油菜为主,一年一熟,小麦平均亩产220公斤,青稞平均亩产160公斤,洋芋平均亩产1000公斤;全村有大家畜65头;经济作物658.6亩,常产4.5万公斤,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该村有贫困人口738人。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是在调查中发现,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是导致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二是病、残致穷,生活困难。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该村有一部分。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合”等医疗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有的农民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全村有“一池三改”沼气用户20座(户),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该村有小学一所,教学教室10间、170平方米,学生125人,教师5人,其中:公办教师4人,民办教师1人;有村级活动室一处。

区位优势一是交通便利,有**合公路依村而过;二是村民外出劳务意识较强,减少剩余劳动力;三是全村土地土质较好,多为黑土;四是水源丰富;五是微、小型企业发展较好,目前有砖瓦厂一处、建材厂一处。

二、联系户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结构情况:户主xxx,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健康;妻子xxx,文盲,在家务农;长子xxx,小学文化程度,健康;儿媳xxx,小学文化程度,健康;弟xxx,残疾。

2、土地占有、种植结构情况:全家耕地面积25亩(一等塬地12亩,二等13亩),平均每年种植棉花10亩,占比例40%,有机葡萄5亩,占比例20%,小麦5亩,占总粮田面积20%,孜然3.5亩,占比例14%,玉米1.5亩,占6%。

3、固定资产及设备情况:占有房屋9间,其中土坯房3间,砖混结构房6间,四轮农用车1辆,架子车1辆,电视机1台、电冰箱1台。

4、其它主要产业情况:从事养殖。年均养殖猪1头,种羊4只。

二、经济收支现状:

全年家庭总收入35000元,其中:农业收入30000元,养殖业收入4000元,馈赠收入1000元。总支出29060元,其中:农业支出10950元,养殖业支出1950元,家庭生活费支出4320元,医疗费5000元,其它支出6840元。当年纯收入10500元,人均2100元。

3、制约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对该家庭基本情况和经济收支现状了解分析,制约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现有粮田12亩,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亩,占总面积20%,玉米种植面积1.5亩,只占总粮田面积的6%,小麦亩产量580斤,而玉米亩产量达800斤,是小麦亩产的1倍多,从市场价格相比基本平衡,据此应该调整玉米种植量。

2、养殖业发展规模太小。现养殖猪1头,羊4只,养殖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1%,是该家庭发展的辅助产业。但养殖数量较少,发展规模太小,效益不高。

3、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主要是缺乏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经验,在肥料投资,田间管理人力、技术投资方面资金不足。导致影响葡萄产量和质量。

四、帮扶计划:

1、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可调整为1:1.5。

2、扩大规模,增加猪和羊的养殖数,()扩建圈舍,科学饲养,以增加家庭收入。

3、帮助聘请葡萄管理技术员现场培训指导,掌握科学管理技术知识,提高葡萄管理水平,帮助解决化肥投资等问题。

二、建议及对策。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落脚点就是为了群众。面对农民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极度渴望,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发展,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和农民群众更能接受的方式,找准制约因素,抓住薄弱环节,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加以解决。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八

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迅速投入帮扶行动中,周密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摸底调查,科学合理规划,扎实有效地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确保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崇联领办发〔20xx〕21号《关于做好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督导检查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开展摸底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于家湾村共有7社397户1657人,耕地面积4811亩,人均2.9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80元。共有贫困户220户,贫困面占全村总户数的55.4%。我局在县委统一安排的基础上,结合于家湾村贫困状况,扩展帮扶范围,确定采取“132”帮扶方式,即:县民政局联系锦屏镇于家湾村1个村,科级干部每人联系3个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联系2个贫困户。我局共有科级干部7人,一般干部10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共联系贫困户41户,占到了全村贫困户总数的18.6%。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会议精神,一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收看了甘肃卫视频道直播的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实况,及时召开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意识,号召积极投入到行动中。二是组织单位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讲话精神和《崇信县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深刻理解“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三是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了《崇信县民政局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和行事历,布置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活动专栏,通过深入贯彻学习,为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保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顺利开展,成立了崇信县民政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2名副局长和老龄办主任任副组长,抽选各科室业务能力较强的4名一般干部为成员,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办公室,承办日常事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摸底调研,科学规划。

一是准确确定联系户。为确保“双联”工作取得实效,我局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以及工作人员与锦屏镇包村领导、村两委班子召开了专题会议,把特困家庭筛选做为帮扶重点,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农户广泛宣传,调查研究村情户情,合理确定联系户。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户家中进行全面摸底调研,重点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生产生活条件、经济收入、查看住房条件、贫困原因和群众目前最需要解决和最关注的难点问题,并认真记录民情日记、填写联系卡,把调研结果详细登记在册。

二是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帮扶户的家庭现状及具体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年度帮扶计划、8年帮扶规划,明确了近、远期帮扶措施和目标。积极扶持发展主导优势产业,采取逐棚提升的办法,帮助村社和菜农对全村所有菜棚进行标准化管理,培育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点1处,新修日光温室100座,小拱棚400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人均1.5亩。同时,统筹指导于家湾村基层民主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协助改善基础设施,亮化周边环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帮扶,使联系的41个贫困户逐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收625元,到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稳步脱贫,到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水平。

三是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春耕之际,由于常年风吹日晒,蔬菜工棚已破损,蔬菜专业合作缺少周转资金,我局干部职工自掏腰包筹集资金8000元,帮联系户购买菜棚竹竿8000根,为每个联系户购买化肥3袋。计划年内为于家湾村筹资帮扶资金5万元,目前已落实帮扶资金3万元,配送农业科技知识图书500多册,召开群众座谈会5场(次),参会群众人数645人,聘请专业人员,举办政策宣传和农业种植技术培训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20余份。帮助联系户解决无息贷款、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等困难45件,协调31户联系户推销果蔬菜4.5吨,输转劳动力4人。认真开展摸底调研,确保金秋助学活动取得实效,积极开展“亲帮亲、户帮户”主题实践活动,帮扶丧失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空巢”老人6名,帮扶20xx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至2500元之间的贫困“边缘户”11户,有效缓解了联系户实际困难。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有序开展。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双联”行动的认识不到位,片面的理解为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下农村就是为帮扶村和帮扶户提供物质、信息,导致帮扶户对此行动的期望值过高,主动行为不高,自我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的现象。二是帮扶村的整体规划缺乏统筹安排,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指导,专业性、前瞻性、指导性不强,致使帮扶单位与帮扶村制定的帮扶计划落不到实处。三是帮扶致富计划不全面,思路不够宽,眼光不够远,方法不够多。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强统筹安排。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把本职工作同帮扶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保证帮扶行动顺利开展。二是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准确定位,进一步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努力改善于家湾村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意愿,帮助群众理清思路,依托现有的特色产业基础和条件,壮大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并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展致富增收渠道。

人社调研报告篇十九

在“聚焦改革情系民生”报告会上,市人社局副局长陈蓓透露,对于我国的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并轨改革,今年本市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展前期数据调研等基础工作。

陈蓓称,关于养老金双轨制,为配合完成此项改革任务,今年本市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了解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情况,同时从制度完善、基金收支平衡、财政投入、经办能力建设等方面统筹研究,待国家颁布具体政策后,本市将按要求并结合实际进行落实。

此外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意味着以延迟退休为突破口,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乃至社会保障制度将面临再次调整。延迟退休的事权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进行顶层设计。本市将积极做好数据调查等基础工作,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制定本市的实施意见和落实方案。

目前参保人员定点医院的变更尚不能实现全月变更,每月25日到次月5日不能办理。一些参保者认为不太方便。陈蓓说,每月这几天不能办理是因为社保系统需要进行社会保险数据的财务结算、内网和外网的数据同步以及政策联调等。目前社保部门正考虑优化流程缩短这个期限,方便参保人员办理手续。

人社调研报告篇二十

为贯彻落实《成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促进农民经济快速发展,成县县委办公室在乡村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座谈,了解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及发展的潜力,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村情。

村地处乡政府西部约8公里处,东邻宋山村大陈能干社,西接双旗村高家沟,南以镡河乡石垭子为界,北有麦罗山普贤殿,并与双旗村上庄社相连。该村下辖、西沟2个村民小组,截止20xx年底,全村共有37户,农业人口137人,非农业人口3人。全村共有劳动力88人,外出务工人员31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12人,占劳动力的13.6%。

1.自然资源。

村属浅山丘陵区,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海拔900-1320米,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615.2毫米。全村共有耕地525亩,人均占有耕地3.75亩。境内林草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光照时间长,是发展核桃、畜禽养殖的适宜区。

2.特色产业。

该村特色产业主要以核桃产业为主导,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核桃已实现了全覆盖;同时该村盛产弥猴桃、毛栗、柿子等林果,是群众的一大收入来源;畜禽养殖以生猪、南江黄羊、黄牛、土乌鸡为主;中药材种植主要有桔梗、柴胡、苦参等;另外该村还种植有一定面积的烤烟。

3、贫困户基本情况。

该村共有贫困户12户,43人,其中低保户xx户42人,五保户1户1人,这些农户家中大数缺乏劳动力,智力水平低下,主要收入为种植业收入及惠农资金收入,收入单一,人均纯收入约1600余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该村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2.1万元,人均纯收入2945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7.9万元,占总收入的61%,畜牧业收入15.5万元,占总收入的25%(年内出栏肉猪51头,肉鸡413只),第二、三产业收入8.7万元,占总收入的14%。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但交通道路条件差,全村道路均为砂石路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村村小学已撤并,村级办公场所为4间砖木结构房屋,村上无正规的医务室和文化活动室。

三、所采取的措施。

在全县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我办对乡村深入进行走访,对农户家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座谈访问。根据县委制定的《成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坚持“四个定期”、做到“五个结合”、实施“六个一工程”、实现“五个显著提升”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该村实际,多策并举,分步实施。通过和农户的座谈了解,掌握了贫困户和普通群众的基本情况。村在产业发展上应以核桃做为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养殖、烤烟、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

1、加大核桃产业技术投入力度,加快核桃树品种改良进程。按照“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生长季节,不同生长期的树,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核桃树综合管理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使核桃树综合管理工作力度逐年加大,管理措施逐年细化,管理的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核桃产业发展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及时研究解决生产种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行规模化种植,紧紧围绕发展规划目标,结合全县的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扶贫开发等政策,项目及资金应向发展核桃产业倾斜,扶持促进核桃规模连片种植,努力扩大种植规模。

2、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通过干部联系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核桃产业大户,使产业大户普遍成为核桃树栽植、嫁接、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干果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能手,形成一套适合本村实际的管理模式,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组织群众开展核桃树种植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制定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基地建设作业流程,确保核桃树种植质量。特别营销管理模式上,严格标准,制定出从生产到最终加工包装等任何一个环节的标准,使核桃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标准化管理;完善网络,生产环节以产业科技推广及营销网络为基础,通过建立网络、规范管理来推动核桃产业走向市场;策划活动,通过策划、组织举办办核桃文化节。不断创新核桃饮食品种,提升核桃在饮食中的文化品位,扩大核桃品牌的市场影响。

3、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加强烤烟种植技术帮扶,提高烤烟品质,严格烤烟产品收购管理,确保烤烟收购价格合理,提高群众种植烤烟的积极性。

诚信为本,加强合同签订管理,坚持“稳得住、控得住、提得高”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稳定烤烟种植规模,签足计划,种足面积。全面推行烤烟生产“户籍化”管理。同时根据气象资料、烟苗长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苗床肥水管理。做好移栽前的备耕工作,全面实行分离式移栽。高标准要求,确保移栽质量。

人社调研报告篇二十一

经过此次深入调研,发现在管理上的松散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尽管大多是个别行为,但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和隐形的危害,很难在短期内被发现,一旦问题显露出来,就可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了群体问题。这样就会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特别是对外业务较重的单位和部门,影响的不仅是工作效率问题,更多的是引来了群众的埋怨之声,影响和破坏了单位形象。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二是中餐期间仍有部分人违禁饮酒;三是在办事过程中仍有收受他人礼品和接受宴请的现象;四是办事作风拖拉,态度刁蛮,推诿扯皮;五是吃拿卡要、小恩小惠现象;六是令不能行,禁不能止的问题;七是着装不规范、有穿奇装异服的现象。

针对目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

能与党和人民保持一致的后果。

个别领导干部在管理方面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严格管理是“整人”。因为担心丢选票,害怕得罪人,就会出现“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之间,包着让着”的现象。一些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或者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蜻蜓点水、避重就轻,或者避实就虚、言不及义,或者看似批评、实为表扬。出了问题,应进行组织处理的不及时处理,该承担责任的不及时问责。其结果就是,作风上的不良倾向得不到及时纠正,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情酿成大事件。

纪律观念是根植在每位同志心中的,只要心里念着纪律,做事就会有原则,有底线。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同志还是好的,能够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对纪律怀有敬畏之心,以此为“高压线”,不敢触碰。可偏偏总是有少数人我行我素、顶风违令,总有人怀着侥幸心理以身试令、敢碰高压线。这是对纪律严肃性的蔑视,是对个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群众利益的不负责任。

为了应付检查,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应当知道,规章制度的制定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制度不仅要人看,而且要人记,更要人去做。内容再好的规章制度,不去认真落实,只能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

问题的出现,主要的根源和本质,还是在思想意识上,是价值观、原则性的偏离。是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主观能动性的方向发生了偏差。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管理工作的松散现象,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性修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正确的价值观和原则性,同血液融合在一起。要慎始,进一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以律己,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慎微,守住小节做到警钟长鸣,从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防微杜渐。要慎独,自觉地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慎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与道德修养紧紧联系在一起。要慎行,做到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不为。要慎终,永葆共产党人高风亮节,切实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思想改造到老。

责的态度,关心爱护、从严管理。这里的从严管理,一方面强调的是人员的自我管理,即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对人员的组织管理,即把从严的要求贯穿到人员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必要的组织调整和处理,形成人人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良好局面。

在进一步落实严格管理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方法步骤进行。对那些工作中故意隐瞒不报,甚至包庇、协助当事人弄虚作假的单位、部门和相关人员,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一些制度建立上仍然存在的漏洞,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梳理、整改和完善,做到没有制度约束的,建立制度,有制度约束的,按照制度一丝不苟、不打折扣的执行和落实。建立并强化监督机制,在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群众监督,开展全方位的监督,认真对待群众举报的人和事,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通减少,反应迟钝而老化,人们的积极性消磨殆尽。应结合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的相关特点,研究提出一套与机关、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岗位轮换机制,为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制度和环境的保障,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让原有的“一潭死水”活起来。

现如今,人员的管理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管理转化为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管理创新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将成为一切组织制胜的关键。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管理就是服务”已经成为共识。鉴于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现代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想做到与时俱进、从容地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必须始终坚持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创新的内容至少要包括六个方面: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组织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而首要问题为理念的创新。为此,我们应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意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良好平台。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和谐之基,人才是发展之要。

人社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统筹负责从最基层的劳动者到最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使用与管理,承担着事关老百姓最基本的就业、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事事关乎发展,件件关乎民生,责任重于泰山。如何能够全心全意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摆在每一位投身人社工作的人面前的一件大事。群众满意,说明工作做到位了;群众有怨言,说明我们的服务保障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建设一支有着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人社队伍,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此次调研,找到了人社队伍建设的症结。人社队伍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更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结合调研所形成的成果,我们在查找了人员管理的相关问题和制度的遗漏之后,决定对以下几项管理制度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现代管理和人本管理理念,对制定《加强工作纪律的意见》提出建议。

需要修改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

人社调研报告篇二十二

xxxx。

xxxx。

xxxx3。

6

个县。

(

市、区。

)

16。

个劳务输出大县也同步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材料汇总、部门会商和数据分析相结合,对农民工回流、就近就地就业、回乡创业和市民化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xxxx。

2000。

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

50%。

以上,对促进我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农民工转移就业、大众创业、技能培训的支持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

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2478.9。

万人,其中,省内转移。

1339.7。

万人、省外输出。

1136.2。

万人、外派劳务。

3

万人。全省实现劳务收入。

35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

全省农村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达。

5503.1。

元,比上年增加。

500。

元。今年一季度,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2289.8。

万人,同比增长。

0.2%。

其中省内转移。

1211.6。

万人,同比增长。

2.9%;。

省外输出。

1076.6。

万人,同比下降。

2.7%;。

外派劳务。

1.6。

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劳务收入。

930.5。

亿元,同比增长。

9.8%;。

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1431.5。

元,同比增长。

141.7。

元。

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工资下降等,对我省外出务工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农民工返乡时间提前、返乡人数增加。春节期间,全省返乡农民工有

1753。

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

70%。

2015。

年同期相比,数量上有所增加,同比增长。

3%。

2016。

3

月底,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省外输出。

1076.6。

万人,同比下降。

2.7%。

分析一季度各方面的情况:省内和省外转移就业平分秋色。省内转移占

52.9%。

同比增长。

3.3%。

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

省外转移占。

47.1%。

同比下降。

2.7%。

0.5%。

同比增长。

0.09%;。

自发转移占。

74.98%。

同比下降。

3%;。

21.98%。

同比下降。

1.5%;。

制造业占。

43.94%。

同比下降。

2.3%;。

电子商务、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

14.05%。

同比增长。

3%。

逐渐实现年轻化我省。

xxxx。

20。

岁以下农民工占。

5.94%。

岁占。

26.14%。

岁占。

24.01%。

岁的占。

35.61%。

增长。

4%。

51。

岁以上占。

8.3%。

16.3%。

初中学历占。

71.09%。

高中学历占。

10.12%。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

1.97%。

同时,通过参加培训后再就业占比逐年提高,农民工从打工谋生型向体面就业型转变、从体力劳动型向技能操作型转变加快。

从广安市

6

(

)

统计情况看,

2015。

年农民工月均非农收入为。

2600。

元左右,同比增长。

10.8%。

其中月均收入。

1500。

元及以下的占。

6.7%;1501~2000。

元的占。

12.6%;2001~2500。

元的占。

15.5%;2501~3000。

元的占。

14.5%;3001~3500。

元的。

"

20.7%。

3500。

元以上的占。

30%。

月均收入在。

2001。

元以上的农民工占到了。

80.7%。

比上年增加了。

9.6。

个百分点,呈现出收入逐年增长,低收入者比重减少的趋势。增长幅度的高低正好与绝对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现出差距缩小的趋势。

(

)

24。

小时值班制度,坚持“一地举报投诉,区域联动受理”,涉案。

1000。

元以上的挂牌督办、追踪到底。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完善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快速结案。

2015。

年,我省未发生一起农民工欠薪群体性上访事件。

省上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

xxxx。

省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

(2015~2017。

)

》等政策,省级财政安排。

1.7。

2000。

万元,用于返乡农民工初创培训、创业辅导和创业技能提升补贴。据统计,

2015。

年全省返乡创业人数约。

8

万余人,同比增长。

10%;。

创业农民工人数。

5

万余人,同比增长。

12%;。

回乡创业企业。

7000。

余家,同比增长。

20%。

带动新增就业人员。

40。

余万人。返乡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

3

万余人,同比增长。

2.3%。

主要是技工需求增加,用工成本上升。对

xxxx。

200。

26.51%。

同比增长。

8.12%;。

10%。

左右,个别企业达到。

20%。

特别是“五险一金”比例高、融资成本高。

从我省

2015。

14.8%。

53.8%。

的明确表示不愿转户口,目前只是暂时待在城里,还有。

31.4%。

82.4%。

的受访者选择大中城市市区,列首位的是省内地级中等城市市区,占比达。

55.7%。

其次为成都市区占。

22.7%。

选择省外大中城市市区的占。

4%。

而愿意落户省内县。

(

市、区。

)

的只有。

14.9%。

35.3%。

在愿意者中还有。

32.2%。

52.6%。

31.5。

个和。

26.3。

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一是城市生活成本高、城乡户口差别不大、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以及农村土地有较大增值潜力,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不愿落户城镇的四大主要因素。二是收入低、房价高、就业不稳定,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三大主要障碍。三是住房、养老、子女义务教育三大难题,是进城务工人员的主要诉求。

统筹保障随迁子女就学权利,把常住人口,包括随迁子女纳入到区域教育的发展规划之中,保证所有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就近就学。进城农民工出现生活等困难的,按照规定提供社会救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临时救助和城市医疗救助。固化农村权益,把农民的承包地、林地、农房等资源,变为可出租、抵押、变现的资本,成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购房等方面的资金来源,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个别市州还在支持农民“带地进城”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民工工资由大幅增长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增幅有所放缓。

部分建筑业、制造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持续低迷,企业新增用工缺口开始收窄。

农民务工工资水平在经过前几年快速提高后,已处于较高水平,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幅趋缓。

尚未转移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或学历偏低,转移的难度较大。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目前,我国有近

3

亿农民工,分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对于如此庞大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各级政府还处于真空地带,尤其是在解决农民工诉求方面,存在着踢皮球和相互推诿现象。建议具体明确一个综合协调部门为农民工的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理顺各级关系,联合作战,形成合力,系统解决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市民化问题。

大力推动农村产村

“七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完善产权权能,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改革措施落地,从法律层面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让农民工带着权益进城,留得下、能生活。尽快明确土地承包经营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对第三轮土地承包期限给予明确,一方面有利于防止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结束后产生新问题、新矛盾,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集体和农民尽早作出选择。

加大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培训,着力培育一技之长,扶持就业创业。对于农民工技能培训,要强化行业协会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用工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度,以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实现就学即就业,避免学用脱节和第二次培训。对于农民工创业培训,要从国家层面制定职业农民培养综合计划,实施职业培养战略,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战略性任务、阶段性目标和具体举措,重点培训一批种养殖大户和经营能手。

新生代农民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从跨出农村的那一天起,就不准备回到农村去,如果无法融入到城市,长期在城市中找不到理想位置,就会有被社会边缘化的危险,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当前除了关心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外,还要从社会公平公正出发,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地位平等、民主政治权力等,让他们能在居住的城市真正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当选人民代表和进入政府、社区管理层

要完善相应的人民团体制度,通过加入工会等组织,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使他们最终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实现“新城市人”的目标。

加快地方法制建设步伐,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督促用人单位抓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等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按照平等、公正、共享的原则,加快制订和建立适用所有劳动者群体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体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厉处罚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用人单位违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克扣工资、违章盲目指挥生产、逃避社会责任等现象。建立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畅通农民工维权诉求渠道,加大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社会群团组织在维权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7239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