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1:23:29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九篇)
时间:2023-01-10 21:23:29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一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

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

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精确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国庆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

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xx,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

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xx,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近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2万。

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4舍;5、6、7、8、9入,介绍“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学习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卡上。3、组织简单、清晰的语言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数线图上标出,发现233482接近20万,;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万;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近似数20万。

请多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给予鼓励。

3、教师小结: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

4、如果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帮助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

5、引导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精确数和近似数,加深认识,并感受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学生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学生认真看要求,仔细数数位。特别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认识,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时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近似数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6页-57页。

1、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含义。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理解平行线定义中“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的含义。

一、情境导入,整理明标

1、复习导入:

师: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现在请你在你的本子上画出一条直线,再回忆一下直线有哪些特征?

预设:(1)直的(2)向两边无线延伸(3)无法测量(2)没有端点

师:在你刚才所画的直线旁边随意再画一条直线,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

预设:通过回忆直线的特征,构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平行与垂直。

2、整理明标

(1)认识平行

(2)认识垂直

二、明确路径,合作探究

问题一: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而发现什么是平行。

问题二: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讲授,得出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

三、展示反馈,对抗质疑

问题一:认识平行

(1)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每组中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你能按位置将他们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2)操作: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将它们分类。

(3)汇报:

(1) 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4)出示定义:我们将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下了一个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提出问题:你从刚才读的这句话里找到那些重要的信息?

(6)汇报:①同一个平面内②不相交

(7)对抗:为什么要强调一定要在同意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行不行?

(8)演示:出示画着两条平行的直线的白纸,然后将纸沿着两条直线中间剪开,成两个平面展示。

(9)提出问题:如何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b);生活中有平行线吗?

(10)小结: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平行线的存在,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问题二:认识垂直

(1)操作:跟着老师一起来量一量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汇报:成90度和不成90度

(3)出示定义:我们将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的情况下了一个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对抗:你从刚才所读的这句话中得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5)汇报:①相交②成直角

(6)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表示他们呢?(a⊥b);生活中有垂直的例子吗?

(7)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的例子,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四、检测总结,拓展延伸

1、练习

(1)教材第57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2、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课后拓展:

(1)判断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③、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的平行线。

(2)下面的图形有平行和垂直的情况吗?

出示“双杠”图让学生找出平行与垂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三

p116页的练习二十五的第20题。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迁移思维的能力,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再一次亲历列表法、假设法等解题的过程,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难点: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

一、情境导入

师:“鸡兔同笼”是一道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数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

师: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

生2:假设法,一般情况都适合,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

师:今天我们复习“鸡兔同笼”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两个图形之间没有公共边)你能算出分别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和多少个正方形吗?(学生回答)

师: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票价是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买门票共花去210元钱,其中儿童有几人?(学生回答)

师:三年级(4)班48人去北海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条,每6人克坐满一条大船,每4人可坐满一条小船,且每条船都没有空位,他们租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学生回答)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2:我学会了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

生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性。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总结得出: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先提出假设,如果假设后的情况与实际不符,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我们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逐一板书:假设、调整、检验)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假设→调整(列表、画图)→检验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四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图片、题卡。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第48页6——9。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五

1.教学中课本上的结论是否就是定论?

2.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万一发言一发不可收,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或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

3.课堂上小组讨论是否会流于形式,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

最近,我教《约数和倍数》这一章,感到非常头疼。因为我教书8年来,一直认为这章概念多,难理解,要想学生学好,必须讲得细,扎扎实实练好每一节。所以,我认真备课,把要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准备讲得清清楚楚。但事与愿违,上课时,许多学生觉得挺简单,我在讲解时,他们不停地插话,打断我的思路;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错误百出,真是“自以为是”!但是不让他们插话,认真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趣索然,趴在桌上不想听课!我真是不知该怎么办,甚至埋怨这班学生不如其他班的,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后来,我停止了抱怨,开始反思:如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呢?嗯……对!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

2.自己默默地想一想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新课。

(黑板上出示)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如能简便,请用简便方法计算;如不行,就用短除法来求。

11和12 8和15 12和18 21和7

学生们认真地观察这些数字,进行着思考和计算。一会儿,有的学生喜形于色,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的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索(进入了状态),5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轻轻问:“段老师,讲讲吧?”我歉然一笑,说:“老师现在不会告诉你的。”接着又向大家说:“现在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意见。”

一句话击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些学生认为4个题都可简便,有些学生认为有三个可简便,有些学生还认为简便的方法不只一种。这时,我出示了一张表:

根据工作表,小组长带领组员思考要探究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着进行实践证明……在一番自主活动之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探究过程——

生:我认为第一组“11和12”可以简便计算,它们相差是1,最大公约数就是1。

生:(对刚才那个学生反问)我认为你的想法是错误的,11和12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

生:(支持第一个学生)我举了好几个例子,比如7和8相差1,最大公约数就是1。

生:我认为只要是两个互质数,它们的公约数就只有1,因此,最大公约数也是1,例如:第一组中的“11和12”,第二组中的“8和15”;而其中11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1,也正好相差是1,这是一个巧合,也是正确的,但它不能代表所有互质数的求法,只能代表相邻的两个数的求法,又因为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我们为何不把它归为一类:两个互质数,最大公约数就是1。

同学们听后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

师:同学们,道理只有越辩越明,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投影出示)

生:我们组认为第三组“12和18”求最大公约数也可用简便方法,可以用公约数6去除,再看所得的商还有没有其他公有质因数,结果没有了公有质因数,因此,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6。

生:(反对刚才那个同学所说的)我们在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时,只能用质因数去除,怎么能用公约数去除呢?

生:是啊!只能用公有质因数去除,6是一个合数,不能用6去除。(一片议论声。)

师(引导):大家想一想最大公约数是求什么?

生:是求两个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师:既然这个最大公约数既是18的约数,又是12的约数,因此,就可以用18和12的公约数去除,大家之所以习惯用公有质因数去除,是因为短除法当时从分解质因数演变过来的,但从最大公约数的意义考虑,是可以用它们的公约数去除的。

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并且有恍然大悟的神情。

生:我发现第四组“21和7”也有简便方法,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7,7的约数有7,21的约数也有7,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较小数7。

生:我对刚才那位同学进行补充,因为21是7的倍数,所以,21的约数必定有7,7又是它本身的约数,因此,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7。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这就是第二个规律(投影出示):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经过刚才的发言,举手的人渐渐少了,可有一位同学仍坚持不懈地高高举着手,我便请他发言。

生:我认为除了老师您黑板上的例子可以简便,还有一种可以简便处理的方法,那就是: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也是1,虽然它包含在互质数这一类中,但仍比较特殊。

他的回答着实让我和同学们吃了一惊,当时,我也对他的答案是否正确把握不准。于是便领着学生们进行验证,发现果然是正确的,同学们都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接下来,同学们又认真地看书中例题,并且积极地做了相关的练习题。

上面这个案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它体现了我思想上的一些创新和转变。

1.由指令性活动向自主性探索转化。

在前段时间教学时,总是对学生不放心,结果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真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这一节课中,学生自己在进行观察、假设、探究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始料不及的。

2.由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在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见解,此时的合作有了基础。当有了不同意见时,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当意见相同时,就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表现欲,那小组合作怎会流于形式呢?可能这会“浪费”些时间,但这让我们的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和能力啊!

3.课本不能被当作惟一不可改变的标准。

课本在学生学习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在这节课上,学生们总结出来的规律可能被分别归入书中几类,但他们所发现的细微的结构特征是书上所没有的,它是那样有新意,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一刀切”呢?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特别是要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只有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究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地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六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对称物体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1、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3、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4、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轴对称图形。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

2、教材分析

(1)轴对称图形是图形运动教学的进一步深入。轴对称主要是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教学设计主要是联系学生亲身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此节内容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画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学生会判断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体验过“图形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轴对称和平移。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和平移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内容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本单元将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平移,教学时要重视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与同桌探讨交流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4、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降低了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一个图形有多个对称轴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找出所有的对称轴,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轴对称图形纸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准备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轴对称图形纸片。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许多有趣的图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吧。(出示课件)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图片,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么?

生: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抽学生进行表达。

师:同学们发现了他们的可以平均分成两份这一共同的特征,但它们还有一些别的特征,同学们发现没有?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发现这一特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探究新知

1、系统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

师:那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老师这准备了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实验。课件展示小实验。(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指导学生用双手体会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

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同学们,现在给你们一个图形,你们会不会对折?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对折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是怎么对折的。

生:学生分组实践、讨论和交流。

师:走近学生,观察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将本小组实践的结果向全班汇报。通过对折我们发现长方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发现同学们非常聪明,很快就得出了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正方形呢?怎么对折,你有几种方法?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片对折,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对折的。

生:学生分组实践、讨论和交流。

师:走近学生,观察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将本小组实践的结果向全班汇报。通过对折我们发现正方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正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2、练习巩固

师:我们找到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别的图形你会找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纸片观察、对折,看看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学生分组实践、讨论和交流。

师:走近学生,观察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将本小组实践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师:用手展示怎样快速的找出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学生先观察,然后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完成书上练习,之后集体订正。

三、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四、展示课件,给出方格纸上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请用刚才的方法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展示情景图)

师:观察方格中的松树图,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话找出对称轴。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dg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通过对称轴对折能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从这幅图我们知道a和a是一组对应点,b和b也是一组对应点。那么请同学们观察,图中a和a有怎样的关系?

生:点a和点a分别在对称轴的两旁,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3

师:那么请同学们看看点b和点b。

生: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

师:对应点a和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么?对应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么?

生:学生观察,并回答

板书: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师:连接图中点a和点a,你看对称轴和对应点的连线怎样? 连接b和点b,他们的连线和对称轴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点a和点a的连线于对称轴垂直。

师:连接图中点b和点b,点e和点e也是这样么?

生:(小结)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巩固新知

师:练习下面各题。

观察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出对称轴。

找出图形中的对应点(三组),分别说说,他们到对称轴的距离。(学生练习巩固新知)

五、知识小结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1328-579426+98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口算练习(1)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②竖式怎么列?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计算。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10.84+2.6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书上第2页练一练第2、3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p.3,例3、例4)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1、口算

0.3+0.41.5+0.52.4+1.24.5-0.95.3-4.8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3.14-2.090.96+4.688-7.56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用珠算计算。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26.75+3.425.72-9.8

(2)书上第4页2、4。

p.41、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八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一、口算

2500?5000?250100?2558?29250?19?1533?3+16?7+5

1、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47?28?(735?49+7)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5?(12?12?12+12)

=240?(100?25)=5?(0+12)

=240?4=5?12

=960=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41?16)?(89?64)

(375+31?16)?(89?64)

1、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2、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178x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x12514—389—111

87x201125x88

66x9928x3+28x5+2x28

25x47x4098x27

23x37+27x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

课本p125—1263、4、5、6p129—1306、7、8、9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篇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

1、复习旧知。

出示题目:比较大小:0.26和0.260 1.500和1.5 1.42和14.2 50.2和5.02。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2、导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第一环节 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756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