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教案应当与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阅读这些教案范例不仅可以启迪我们的教学思路,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一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1班原有学生37人,现转入1人,共38人。2班38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2班的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作业习惯的自习习惯,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二
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1、试一试。
2、练一练。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三
统计表、笔、奖牌。
课件《首先有一个苹果》。
记录卡、圆点、谜宫、图片、添添去去操作卡每队一份。
学习简单的统计计数方法。
在数学游戏和竞赛中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乐。
在看看记记、添添去去、贴贴说说中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教师:今天我们这里有红、黄、蓝、绿四个队来举行一次智力大比拼竞赛活动,现在请每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喊出你们的口号!
教师: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项比赛:看一看、记一记。请听规则:等会我们要看一幅图,你们要很快地记住上面的.东西,记得越多越好。(看图)这张是记录卡,在你刚才看到的东西的下面贴上圆点,一组上一张,我们合作完成。贴对一个加一颗星,贴错一个要扣一颗星哦。(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每组的操作卡,看看你们组上可以得到几分?(集体验证对错,奖励五角星。)。
教师:刚才这些东西还藏到了卡片里,他们和数字玩起了游戏呢。看一看这张图片,要想让**和数字变成一样多,可以怎么用什么办法呢?这也是我们第二轮的比赛。请听游戏规则,每组上都有10张卡片,把每张卡片上的物品都要和数字一样多,每个队员都要动手操作,做完一张再拿一张,直到把10张卡片都完成。计分是这样的,做对一张加一星。(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队的卡片吧,请小队员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做对了几题,可以得几星呀?(还有三队可以请其她老师帮忙计分。)。
教师:这十张卡片还做成了一本书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看ppt:首先有一个苹果。)你们发现这本书里藏着什么数字秘密呢?(数字越来越大。)。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每队最后的得分情况吧,一起来数一数。*队获得了冠军,我们为他们颁发“智慧星”奖。
教师:猜猜猎人扔出蜂窝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最后苹果又是谁吃到了呢?我们回教室后再把这本书看完。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四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数字卡片。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
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
2、提问(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小数点大小变化。
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二位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三位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
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
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五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和立体图形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一、情境导入。
学生可能回答。
在认识钟表时,我学会了两种时间的写法,如早晨7时30分,也可以写成7:30。
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半时时,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师:说得真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好像同学们头脑中就有一块表似的,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真棒!再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还有球。
我的文具盒、课本都是长方体的。
我玩的魔方是正方体的。
我们用的水桶、水杯是圆柱的。
我们上体育课用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都是球。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讲的实例非常恰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看到钟表、几何图形等立即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二、巩固训练。
1、认一认,连一连。
师:我们的知识点说得很到位,那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呢?看一看,想一想,做这些事情该是什么时间?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习题。
2、几何图形。
师:给下面的物体分分类,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题)。
(学生应该很容易地将已学过的形体进行分类)。
3、位置。
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95页第2题和第3题。先自己解答,然后我们再交流订正,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认识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时分针和时针的特点;还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再次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我们的教材学习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学生看图回忆生活中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印象更深刻;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能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几何形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六
1、通过活动使幼儿自主探索各种排序方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意识。
1、红、黄色卡纸若干,自制面包若干;。
2、自制地图一幅;。
3、模拟场地;。
一、音乐导入:
教师和幼儿听《感恩的心》跟随老师进入场地。
二、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打来了求助电话,说他们那里发生了火灾,虽然大火扑灭了,但是它们没有食物吃,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了,我们一起给他们运一些面包去吧。
师:但是通往森林是没有道路的,只有一张地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路出发吧。
师:现在出发,出发前先按纵向报数(每队幼儿从第一个开始报数),报数完后带上面包和物品出发!
三、引导幼儿根据要求解决困难:
(1)遇到小河:
1、师:怎么办?(搭桥)那我请小朋友们分组,搭一座有规律的桥吧!
2、请幼儿分成四组将这些卡纸铺成各种各样的长长的桥。
幼儿分组边讨论边操作将这些卡纸根据颜色铺成各种规律的桥。
3、幼儿分组讨论操作。
4、师:“铺好的小组请站到旁边,我们一起看看哪个小组搭的桥是有规律的。”
5、集体讨论幼儿操作结果,和全体幼儿一起从第一队开始按顺序读出泡沫板颜色,等找出规律后再问幼儿,如果再向下接着按这样的规律排,应该再放什么颜色?(此处让个别幼儿来操作)。请小朋友快速的过桥我们继续前进!
(2)进入丘陵地带:
1、师:晚上了,我们要休息,怎么办?(铺地毯)“地毯有什么形状的呢?(幼儿回答:一般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那我请小朋友们分成四组根据卡纸颜色铺成有规律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地毯。“好,现在开始行动”。
2、铺好地毯的士兵请迅速归队,我们一起看看每一组铺的地毯是什么规律的?如图:
第一组:——。
第二组:——。
好,现在开始休息!
(3)(大约1分钟后)进入大山:
1、师:早上起床,我们要翻过大山,怎么办?(铺路)那我请小朋友们分成四组边讨论边操作将这些卡纸根据颜色铺成有规律的长方形路。师:要求要按规律,不能和前面的一样。
2、师:“铺好路的小组迅速回队,我们一起看看每一组铺的路是什么规律的?”
3、总结点评。如果再向下接着按这样的规律排,应该再放什么颜色?请小朋友们快速翻过大山我们继续前进!
四、结束活动:
师:“我们终于到达了森林,让我们把面包送给小动物们一起来舞蹈吧。”活动结束。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七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20xx》版本中大量改革了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从编排上看,充分利用了图片、卡通、表格与文字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从而配合了儿童认知规律,直观形象的呈现学习材料和教学信息。其主要作用(并非如编者说的那样: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笔者个人认为:这样安排降低了以往版本中教学信息和学习材料的难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这一论点将在下面作具体论述。)实践中大量的材料印证了一个观点:学生更能接受新教材,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上有前所未有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
关于现代教育理论中对学生观、教育观的论述颇多,不同学者和国别的研究成果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套教材所推崇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其编排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教材明确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其意义不在于推进了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转变。而在于使用本套教材的教师将被迫转变业已成型的教学观念。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感受。客观的讲这种被迫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改变了一代教师的.教学观,其意义不亚于对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所起的推进作用。
红尘万千的世界中,信息和素材是难于挑选的。虽然教材难免受编者认知水平的限制和时代社会的限制,其所选信息和题材不会尽如人意。但和过去版本相比较已经有积极的变化。(去我们总是感慨:为何我们所学不能所用,为何我们总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一些将来毫无用处的东西)比如在〈多位数的认识〉一节中,教材选取了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藏书量等既包含人文信息也包含现代文明成就的信息。还大量选入了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大量信息作为学习题材。体现了时代特征和题材的现实性特征。在〈规律〉一节中,教材选取了具有挑战性的题材。从三年级选取的图形变化特征到四年级的数据变化特征,无一不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挑战。同时数学的趣味性也在其中得到很好体现。
让人遗憾的几个疏漏。
知识是成螺旋形上升的,思维也是吗?我们不谈这个命题,但是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却是不能不谈的命题。前面讲到西师版数学教材的信息呈现方式以直观化为主要特征,起到了降低学生接受学习信息难度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上的作用的认识,本人没有断言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仅仅说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有前所未有的提高。其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认知发展特点的:中低段学龄儿童的认知以形象化为主,直观教学信息能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加速思维过程,提高思维效率。
以解决问题为例:以前版本中,大量文字单一呈现,学生对众多信息分析很难短时间形成一个清晰脉络。大量的错误和低下的教学效率就体现了这一点,同时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仍然难以改变部分学生分析能力底下的状况。相比较,西师版教材所选用解决的问题条件更多,关系更复杂,但是教学效率却很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广泛表现为强过以前学生。本册书中就有超过4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但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解决。再对比教材呈现的方式:以前版本是以单一文字叙述;西师版版本是以卡通、文字叙述、图片结合呈现的,阅读题目就可以发现,题目已经给各项信息分类了,思维的跨度缩小了,条理更清晰了。这就是直观化起到的显著作用。
就象一把双刃剑,过分直观化同样有不利的影响,人的思维总是由直观到抽象的,某种意义上讲越抽象越简单。教材一味追求呈现方式的多样型,必然带来不利于抽象思维发展这一后果。一种近乎全盘否定似的抛弃多年的教学经验,否认抽象呈现的重要意义一定会对教育产生消极后果。这一点的担心是有依据的:知识来源于实践,抽象的知识是不是都要去体验,去直观的体验呢?相信没有人会那么幼稚。
时间仓促,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必赘言,不必举例了。
教材在高段的编写在关于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建议不但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抽象呈现还要考虑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需要,对整个学习内容的呈现有所变化。这也是广大教师心愿(高段在解决问题上是否还能高效,学生思维能力是否仍然有前所未有的发展)。
改革中,对于难度的把握是一个不容易看清的东西。只有时间才能做判决。西师版教材在数与代数中积极体现对过去版本中算理淡化处理。侧重于学生探究中对多种解法的把握,或者说是编者出于对思维广度的考虑吧,但是很显然他也有一个天生缺陷,对思维深度不不足,这和前一点讲到的教材的呈现方式一味追求直观化必然导致不利于抽象思维发展一样。二者都有思维深度的缺陷。
建议以社会发展为前提,以社会需要为指向,选取对应用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数与代数知识作为学习内容,算理和算法应该兼顾,即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可或缺。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与思考。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n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平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如3,2,3,5,3,4中3是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平均数。
(2)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4、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数。
二、例题讲解:
三、课堂练习:
复习题a组。
四、小结: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计算。
2、理解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五、作业:
复习题b组、c组(选做)。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
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十
1、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帮助他通过现实与寻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
2、教学策略:
设置悬念——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3、教法学法:
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选择与创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奥运会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将运用激励性语言、肢体语言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十一
1、进行函数初步知识渗透。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十二
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致力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提升数学能力。在这条道路上,我采用了数学疑探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深刻体会到数学疑探教学模式的巨大作用,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从什么是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数学疑探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数学疑探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如何落实数学疑探教学模式和数学疑探教学模式对教育的影响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理性探究、探索和发现的数学教育方式,它将数学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一种启发性的、探究性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由探究和疑惑探索来建立数学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与创造力。通过数学疑探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出数学素质,并培养出积极认真的态度、互相合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疑问、实践等一系列表达方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全面、有效地掌握知识。数学疑探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具策略性、操作性、实际性,以及思维要素的考虑和综合应用,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和方式。
在实践中,数学疑探教学模式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首先,设计课堂活动时可以加入三分钟新知、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选择性的预习、课堂自主探究和讨论等方式,实现学科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积极学习。其次,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在线作业,让学生在网上参与问答,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这些活动将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想,使他们更加主动、有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最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真实的情景问题,让学生通过理性思考、探索发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思想能力。
落实数学疑探教学模式,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更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实践性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实践的目标;二是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设置指导程序,努力发掘并引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三是引发学生的疑惑,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出现一些难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解答,并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策略,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四是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互动性学习。
数学疑探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变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活跃且富有启迪性。它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批判和创新的能力。其次,注重学生探究和实践,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建立更深远的学习知识体系,开展更广泛的实践活动,做到知识的创造性与应用性完全结合。第三,引导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形成合作精神,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数学疑探教学模式在数学教育领域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是有效教授数学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学科知识的本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索、独立思考和创造性人才。数学疑探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教育者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带来自由、探究和积极的学习体验,用启发性教育、思维导向教育和新媒体教育,给教育带来深刻的课堂体验与创新思维,从而引领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创新与进步。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十三
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担任的角色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而非纯粹的传道授业。
在实践中,我体验到了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变化。首先,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其次,它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讨论、合作、创新的能力。再次,它减少了教师的直接干预,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发现问题,解决难题。
在实施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提前进行详细的备课,确定教学内容及讲课计划。同时,要寻找合适的问题或疑问给予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施中依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一节课时间内,能够完成课程设计。其次,在讲解某个问题时,不能过于笼统,必须分步骤、细致地进行讲解。还有,不能一味地鼓励学生,如果某些学生实在无法完成一些任务时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第五段:总结。
总之,数学疑探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在实施中,教师必须掌握好教学方法和实施技巧,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耐心的引导,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制作年历。
教材在学生学习完“年、月、日”这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制作年历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认识年、月、日。
课题。
认识年、月、日。
课型。
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各年份的年历卡。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时=()分1分=()秒。
1时=()秒240分=()时。
1分25秒=()秒82分=()时()分。
2、提问:
(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
(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纪等)。
(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
3、导入新课。
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问: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年历卡)。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5)合作探究。
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6)讨论交流。
教师根究学生的回答内容,板书:
一年12个月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31天。
4、6、9、1130天。
229天或28天。
(7)质疑:你们每人手中的年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这几个月呢?(是)对!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这几个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数都是30天。(是)。
(8)认识大月、小月。
讲述: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都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数都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2、巩固。
3、记住大月、小月。
教材上介绍了一种左拳记忆法,应该怎么数呢?
(1)出示左拳图。
(2)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个月的天数。
(3)根据图,全体一起记忆。
(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记忆。
(5)再介绍一首儿歌,加强记忆。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四、思维训练。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五、板书设计。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十五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疑探教学数学教案篇十六
数学疑探模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模式,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将从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优势和心得体会五个方面介绍数学疑探模式教学。
首先,数学疑探模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数学疑探模式教学源于俄罗斯教育理论家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一个根据反馈调整行为的过程,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亲身操作、实践和发现。数学疑探模式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发现问题中的数学规律和模式。
其次,数学疑探模式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教师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操作,逐步发现数学规律和模式。最后,教师总结、复盘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第三,数学疑探模式教学的实践效果。数学疑探模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数学疑探模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具备了探索数学领域的能力。
第四,数学疑探模式教学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数学疑探模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实践和发现来探索数学规律,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同时,数学疑探模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此外,数学疑探模式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数学疑探模式教学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在实践中,我发现数学疑探模式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获得更深入的数学理解。同时,数学疑探模式教学也提醒我,作为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而不是只传授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我相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疑探模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数学疑探模式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还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数学疑探模式教学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带来更多的教学成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80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