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13:07
2023年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实用19篇)
时间:2023-11-11 17:13:07     小编:BW笔侠

成功需要勤奋和毅力,付出总有回报。如何进行有效的辩论,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资深职场人士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总结写作技巧,快来看看吧。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一

相信大家看到李子言事件心情都会比较沉重,这个比我们小一点点的孩子本来应该像许多同龄人那样在大学里学习,但是他接下来的生命却要在监狱中度过。更让我们难受的是他认为生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在监狱也许比在社会中生活更好。显然,导致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家庭,还有我们的社会保障。

在他成长过程中,我认为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抚养费支付监管问题。

父母离婚后,李子言的父亲仅仅支付了4个月的抚养费,就不再支付。对于李子言和他妈妈而言,每个月150元也是一笔重要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他父亲能坚持支付这笔钱,也许他妈妈就不会因为经济压力过大而离开,有了母爱的温暖,也许不会发生今天这个事件。

因此,我们看到,抚养费的支付是一个问题。资料显示,对于不按期支付抚养费的问题,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这是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保证支付,如一次性支付,以物品来替代义务等。这样,至少能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

李子言在北京市未成年救助中心一直待到小学毕业。然后成了流浪儿童,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如果他能继续得到社会救助,至少保证他在未成年之前能够健康成长。所以,社会救助相当重要,目前,我们国家针对流浪儿童也建立许多救助站,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现在救助站主要采取主动报名的方式,我认为应该加大救助站的宣传力度和主动性,很多孩子病不知道这些机构存在。其次,在流浪儿童密集的地方建立流动的救助站,便于发现和救助。再次,民众应该参与到救助的活动中来,看到流浪儿童,应该主动帮助,帮他们联系救助站,找到容身之所。

帮助流浪儿童,是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能够伸出援手,给他们温暖,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这就是我的一点感想,谢谢大家!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二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城乡低保提标重大战略部署,州委、州政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州人大常委会对州政府2012年以来的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进行审议和开展专题询问,强力推进全州低保等社会救助各项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全面完成1、切实抓好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准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减量提标、实现同步小康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有效衔接,通过农村低保“减量提标”,到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扶贫标准、小康标准“三线合一”,达到6200元(1000美元)/人/年,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728元/月/人。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是保障困难群众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的重大政策,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实际,各县(市、区)克服各种困难、问题,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按照省、州要求圆满完成了2015年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基本完成了低保信息系统对象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基本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目前,全州有城乡低保对象29.7万人,比上年减少29.2%;城乡低保标准分为2个档次,都匀市、福泉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为一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95元/月和2640元/年;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县10个县为二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40元/月和2580元/年。全州城市、农村平均低保标准提高到453元/月/人和2594元/年/人,分别增长17.35%和30.47%;城低保、农低保月人均补差305.24元、135.6元,分别增长15.5%、50%。

2、通过“分类施保”,加大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对“三无”人员、老年人、重病重残人员、在校学生、计生家庭和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施保”。在享受补差确定的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城市低保对象增发10%—30%的补助金,农村低保对象增发20%的补助金。目前,低保对象中享受增发补助金的特殊困难对象9.34万人。

(二)“特困人员”供养取得成效。

1、开展“特困人员”摸底排查。按照省、州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排查摸底、建档立卡、信息库建设工作,基本摸清了困难群体底数,基本建立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2、及时出台特困人员政府供养政策。及时拟制并报请州政府出台了《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特困人员政府供养工作的通知》(黔南府办函〔2015〕59号)文件,全省首家对“特困人员”动态管理、供养政策、供养责任、监管责任进行了规范,对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各县市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加强供养机构和设施建设、完善供养政策、强化供养责任,有效保障了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全州供养特困人员(五保、三无、孤儿)10072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935人,集中供养率达39%,集中供养率达比上年同期增长26%。

3、加大敬老院设施和机构建设力度。2015年我州建设敬老院20所(省补助7所、中央彩票公益金补助13所),投资规模、建设床位数量都是历年没有的。今年,州局与州编办共同出台了支持敬老院政策,明确了敬老院性质、编制。全州投入使用43所敬老院32所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法人登记率达74%,有编制人员74个、管理服务人员302人。今年全州获得五星级敬老院4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3个,分别是上年的400%、100%、75%。

4、大幅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州集中供养对象提高到3500元/年、分散供养提高到2200元/人,分别是上年的159.1%、122.2%。

(三)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取得新进展。

1、抓好受灾人员救助。针对今年以来洪涝灾害等各自然灾害频发实际,切实抓好受灾人员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安排、因灾毁损农房恢复重建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生活。全州共投入自然灾害救助、冬春救助资金9000余万元用于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共救助受灾困难群众39.22万人。同时,全面开展了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全州政策性农房保险79万户,实现农房灾害保险全覆盖;己理赔农房609户,兑付保险金215万元。

2、全面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支出1040万元,通过全额资助、部分资助方式,资助36.7万人参加了2015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743.5万元,对困难群众8600余人次实施门诊救助、住院救助。通过资助参合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

3、开展“救急难”。共支出800余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000余人次。各级救助机构排查、甄别求助人员12000人(次),对自愿受助者实施救助7500人(次)。

4、发展志愿服务、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活力。目前,全州有慈善组织117个、志愿服务组织60余个,有党员、青年、巾帼等志愿服务队伍1400余支,注册人员13万余人。这些志愿组织、慈善组织,通过在社区(村)开展“点亮微心愿、情暖千万家”和“德润黔南·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慈善情䁔万家”等慈善活动,社区(村)困难群众的问题、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四)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各县(市、区)充分利用镇(乡、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厅普遍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通过政策上墙、发放明白卡、编写惠民手册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同时,明确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转办、分办流程及办理时限。社会救助服务窗口认真受理群众的申请,截至目前,全州共求助事项4399件,已全部办结。

二是各县市基本建立了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低保信息核对机制,出台了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细化政策。

二、较好完成了州人大常委会对全州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情况审议和专题询问。

一是加大了低保调研、检查、督查工作。上半年,州局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了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主要成效调研、走访,认真听取州人大代表、县(市)人大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意见、建议,结合联系县市民政工作开展的调研、检查,以及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资金专项检查,深化了对全州低保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把握。二是配合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完成了对各县(市、区)城乡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对象认定、资金管理开展专题调研。三是按照州政府安排,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和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完成了州人大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评议和专题询问。

三、

正确分析和看待当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等与全年工作要求有差距;目前五保集中供养率最低的县才22%,床位利用率最低的50%,有3个县(市)未落实敬老院机构人员编制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二是部分县(市、区)低保减量过快、过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相适应。省级下达我州今年减量的建议数是1.4万人,但最后减下来,全州减了11.3万人,是省建议数的10倍,全州13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的保障人数占当地农业人口数比例已低于省部署规划的到2020年占比6.5%这个点,把省州部署规划6年的减量计划在一年全部减完,最低的县占比只有2.18%。三是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细化完善不够,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四是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救助能力还需增强;五是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还需加强,大救助工作格局尚需建立。

四、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当前突出问题整改。

一是抓好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与全年工作差距,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二是解决好低保减量过快、过猛问题。要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政府网站、民政网站等宣传低保为重点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大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学习、宣传,深入排查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认真受理困难群众低保申请,确保应保尽保。

三是抓好州人大审议提出、民生监督检查等发现的低保突出问题整改,提高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要落实好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受理和审核主体责任,确保县级民政部门对审批对象不低于30%抽查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乡(镇、街道)对低保申请对象100%入户收入核查责任落实到位。要借鉴贵定等地低保对象公开等做法,按政策抓好低保对象公开、公示、举报受理工作,严肃纪律、规矩意识,对“关系保”、“人情保”等优亲厚友现象,对因化解征地拆迁、维稳等矛盾而未经入户调查和家庭收入核查将某个群体和个人纳入低保范围的问题,对不符合低保条件而骗取低保待遇的行为,必须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严格依纪依法按政策查处。要开展跨部门低保(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强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调查,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

五、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救助安排是对困难群众托底线、救急难的政府救助安排。

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一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工作目标及牵头部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各层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三是明确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共同构成了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我州贫困面大、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托底线、救急难任务重。民政部门作为社会救助工作主体职能部门和牵头部门,必须深化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学习,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落实;要履行好牵头部门责任,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做好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落实。

我州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因病致贫返贫、因灾致贫返贫、多种原因导致临时生活困难问题突出。同时,我州贫困面大,有54万贫困人口;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有留守儿童7.6万人、留守老人4.3万人、留守妇女2万人;特困供养人员上万人。做好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必须排查好、动态管理服务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对象,必须善于学习借鉴、敢于积极探索,紧密结合实际,抓好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创制,统筹好政策的有效衔接,细化好对象范围、工作程序、政策标准等政策内容,才能避免政策执行的随意性,源头上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加快实现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强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1、抓好救助设施建设,解决好有场地开展救助服务问题。各县(市、区)要结合民政十三五规划编制,适应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在谋划民政建设项目中统筹好救助设施建设。按照县(市、区)建齐救灾仓库、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精神病医院(优抚医院)等统筹谋划好建设项目。按照乡(镇、街道)建齐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被撤乡镇己建社区服务中心应统筹考虑)和村、社区建齐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幸福院)谋划好建设项目。

2、抓好救助机构建设。要清醒认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市场服务的边界,适应新变化、新要求,适应兜底线、救急难、保障基本生活政府救助职责要求,建立健全政府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切实做到有机构履行职责问题。当前,特别要根据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困难人员社会救助需要,按照决不能再出问题的要求,年底前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县级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救助机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困难群众赡养、监护、抚养、扶养、照料评估,探索政府机构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中机构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切实解决有机构履行社会救助评估职责问题。

3、抓好救助队伍建设。要按要求落实各类救助机构(救助局、救助站、福利院、乡镇社会事务办、敬老院等)编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及时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各类救助人员救助政策、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街道)、村(居)低保干部培训,强化“三支队伍”(基层低保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志愿者)建设,切实增强救助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

(四)加强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

民政部门要承担起社会救助的主体职责和牵头职责,加快构建“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良好工作格局。要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强化社会救助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责任意识,强化乡(镇、街道)受理、核查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强化村(居)属地责任、配合责任。围绕社会救助对象发现、认定、快速响应、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等机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充分整合各项救助政策,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三

同志们:

今天的座谈会时间不长,但是大家谈得很清楚,我们听着也很有意义。刚才,瞿海市长和建球县长先后代表郴州市和宜章县介绍了市、县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形势,把民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部署和需要民政部关注、支持的问题先后作了汇报,谈得都很好,足以看出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和对保障基本民生、创新社会制度等工作的高度重视,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明显的。新一年的工作部署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也体现了全国民政工作系统的一些业务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落实。从中部省份来看,湖南省的民政工作有很多创新和创建,有多方面的成绩和经验走在全国的前列,对于市、县所提的请求和需要关注、支持的事项,我们要给予适当的倾斜。尤其是罗霄山片区构成的四个县,是民政部门牵头支持扶贫开发工作也兼带民政事业倾斜发展的地区,所以我们也一定给予关注和倾斜,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在民政部的资金安排和项目安排上给予支持。

这次来宜章和今天座谈会的主题,就是了解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情况,研究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要开创社会救助工作的新局面。之所以提出这个任务和目标,是因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国务院格外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在换届后半年多的时间,就把社会救助立法工作提上了日程,决定制定和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今年1月4号公开发表征集意见、2月4号开始梳理,吸纳地方部门和社会公众意见,做了些修改。修改稿和领导同志的审定稿,跟公开发表稿没有原则上的变化,只有词语修饰的变化,并且近日就将颁布实施。

社会救助办法在以立法形式体现的制度建设上,主要有八个方面的新任务、新提法和新要求。一是把社会救助体系在以往实践和单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为一个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也就是“八项制度”(即: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五保供养、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灾害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制度)加上“社会力量参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明晰的完整社会救助体系。二是明确了民政部门统筹负责的社会救助协调机制。也就是社会救助体系由民政部门统筹负责,其他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工作。这个协调机制在中央是由民政部牵头的社会救助部级联席会议,在各省是按照国务院20xx年45号文件的规定,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一般叫作领导小组。三是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要尽可能的实现一门求助、及时受理和转办。就是在乡镇、街道和县级民政部门,除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比如教育,完全是走县级教育部门和所在学校的途径实施教育救助,其他的一般都是在乡镇和街道一门受理、及时办理和转办。四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核对机制是分两个方面来突破,一个方面是根据救助申请对象的请求或者委托,可以核查住房、车辆、公积金、存款、证券等多方面的财产收入信息,这也是在行政法规中予以的规范和授权。另一方面,各部门在救助工作上不再另建体系,实行信息比对部门共享。五是把社会救助制度托底线和救急难的功能结合起来。救助办法新强调了救急难的功能,并且在临时救助章节中,对急难救助问题作了描述。六是社会救助方式是资金保障、生活照顾,或者说是帮扶服务和心灵慰藉相结合。社会救助不单纯是资金保障,还要有生活帮扶和心理慰藉,尤其心理慰藉进入社会救助方式是一个新的创造。七是救助经办机构入法。这是第一次把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作为法律定位的工作机构,进入到行政法规之中。全国用于社会救助资金,仅城乡低保就1560多亿元。去年全国有26个省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救助了9300多万人,发出救助资金是93.4亿元。这次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在国家层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今年已经安排了预算32亿,下半年就应该进入分配安排阶段。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把它管好、用好、监督好,确实需要加强救助经办机构的力量。当然,救助经办机构,我们主张传统办法和新办法结合应用,你有调剂编制的条件,就调剂编制,没有调剂条件的,就购买服务,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八是明确了救助标准。八项救助制度中除了明确规定县级民政部门制定范围和标准以外,绝大多数都是要求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制定标准,因此湖南全省统一城乡低保指导标准是完全符合这个方向的。

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为新契机,我们要依法行政,把社会救助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开创新的局面,要从五个方面作出新的努力。

一是适当扩大救助范围。对低保而言,是伴随标准的统一,应保尽保,可能会带来适当扩大范围的问题;而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还有其他一些专项救助,超出低保、五保范围的困难情况,有的是由县级来认定,有的是由设区的市级以上来认定,这样也会把低保边缘群体扩大到一些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的范围。

二是逐步提高救助水平。我们现在的救助水平,受发展阶段的制约,总体上还是偏低的,仅能保障最低的基本生活需求。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与物价波动相挂钩,还是要逐步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平。

三是要保证救助时效。救助暂行办法中对救助时效也是有规定的。下一步,怎样来发现急难问题?一方面是要及时受理和转办救助申请,另一方面是要主动救助,切实保障救助时效。

四是要完善救助方式。资金保障、生活帮扶、心理慰藉相结合的救助方式,不仅是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而低保实施需要心理慰藉,修复缺损的社会功能,救急难可能就更需要专业社工服务,比如像有的大病医疗超出承受能力,锯腿啦;又如,安徽有兄弟俩患白血病,结果弟弟自杀了,把治疗的机会让给哥哥,像这些事可能就不光要解决救助时效,还要解决多种救助方式的综合应用。

五是要完善工作手段。科学的认定低保救助对象,提高认定的准确率。我们过去是以传统手段为主,入户调查、邻里索证、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再加上部门的联动核查,传统的依然要用好,同时要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就是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核对机制,并且信息共享,提高救助工作的准确率。

湖南的社会救助工作长期以来是做得比较好的。20xx年初,我们在长沙召开全国年度人员工作会议,也推广交流了湖南以社会救助为主的工作经验。近几年湖南的民政工作,尤其是社会救助工作,以去年制定和实施的35号文件为标志,又有新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希望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后,湖南能够在市县两级踊跃的开展创新试点工作,在国家总体制度实施和本地具体制度制定中能够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新的经验,取得新的成效。

谢谢大家!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四

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城市“三无”、五保、城乡低保、低保边缘人群和因灾、因病、因残、因祸等造成的各类困难群体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是在新常态下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举措。社会救助工作量大面广,特别是对于处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存在城乡困难人口基数较大和地方财政投入压力较大的矛盾。新常态下如何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有许多工作尚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办法》实施以后,多地按照办法和上级的有关要求,成立了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等协调机构,加强了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的组织领导,但从实际情况看,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社会救助工作项目繁多、任务艰巨,救助工作包含多种方式,相应地涉及多个部门,而且由于部门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既有民政、教育、卫生部门实施的救助,也有人社、工会、共青团、妇联、扶贫等部门提供的救助,各部门在具体实施救助时,一般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漏救和重复救助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发生互相推诿的情况。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政府逐步增加了救助资金投入,但财政投入与社会救助事业发展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社会救助资金的供给和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在临时救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困难群众一旦遭遇突发性灾害(火灾)、不可预测的事故(车祸)、难以预料的重大疾病等,其基本生活就难以维持,对临时救助依赖性较大。虽然目前部分地方已经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但救助的标准还比较低,加之困难群众本身的自救能力比较差,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基层尤其是乡镇(街道)级财政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救助资金大多依靠上级补助,各种救助资金虽有文件要求按一定比例列支,但由于这些要求缺乏刚性约束,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列而不支或多列少支。

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安排劳动就业等办法,让这部分对象凭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退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深层面杜绝“养懒汉”、“铁饭碗”等不良现象,实现深层次救助,提高社会救助效益和质量。

以我县为例,以纳入阳光救助信息平台的城乡困难群众约11.29万人,城乡低保对象67180人,乡镇(街道)从事民政工作的人员129人,仅城乡低保平均每一人要负责520名低保对象,还有其他的如优抚、五保、孤儿等民政服务对象。个别乡镇(街道)还把招聘的民政协理员安排从事其他工作,到了社区和村委会人员更少,一人身兼数职,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跟踪调查低保对象是否就业,很难完成救助对象的调查和核定,季度审核、半年审核、年度审核有时成了一种形式。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救助工作量越来越大,规范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成本随之增加,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乡镇(街道)民政工作经费每年原则上按不低于每1名低保对象5元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相应的业务工作经费基本没有落实和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加强综合救助能力建设。要按照《办法》的要求,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解决救助分散、重复、遗漏、迟缓等问题,提高综合救助能力,形成社会救助“无缝隙”覆盖。一是健全机制,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我县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统领全局、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成员单位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为依托形成高端管理平台,实现救助部门全参与、救助内容全覆盖、救助信息全共享,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搭建平台,集约高效。要完善“一门受理、协调办理”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统一受理救助事务。同时,各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救助站,村和社区要明确社会救助协理员。最终实现所有社会救助事务通过一个服务体系审批,所有社会救助资源实行“一个口子进出”,实现“一门受理,一表办理”,建立起规范有序、集约高效、顺畅便捷的社会救助运行新机制。三是分类救助,形成合力。进一步明确职责,分类救助,提高救助的准确性和清晰救助的界限。属于医疗的能全部归入卫生系统,属于基本生活保障的全部归入民政系统,就业救助的全部纳入入社部门等,形成“统一救助,分类实施”的运行机制。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形成“托底救助、鼓励就业、社会帮扶”三位一体的救助工作新机制,使救助资金、物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得到合理调度使用,避免出现施救中的重复、遗漏或者相互推诿现象,以降低救助成本,提高救助效果。

(二)拓宽救助资金筹集渠道。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匹配、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物价指数变动相衔接、动态增长、制度规范的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除了加大对上级下达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和考核评估外,应要求乡镇(街道)要建立社会救助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新常态下,国家对民生改善的投入只会越来越大,因此要抓住机会。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困难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财政资金支持有限,要继续完善经常性社会捐赠体系,建立公众捐赠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新时期的社会救助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壮大救助资金,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三)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发展。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的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救助的“二元结构”,提高社会救助的公平性。一是强化制度设计。切实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完善临时生活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特殊生活困难。二是加强衔接配套。加强社会救助与其他民生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再就业政策、扶贫开发之间的衔接配套,适当保持距离,形成梯次保障结构。三是加大统筹力度。要在坚持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加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统筹力度,着力推动城乡社会救助事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救助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救助措施和办法。促进各相关政策措施在保障对象、保障政策、保障标准、保障资金、服务管理网络等方面的互联、互动、互补,增强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及个人积极投入社会救助工作,利用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项目招投标活动。

(四)加强基层救助机构和队伍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民政工作人员队伍是抓好社会救助工作的保证。一是要加强基层救助机构建设。各乡镇均要建立和健全社会救助机构,在总编制不增加的前提下,扩充乡镇社会救助机构人员编制,从乡镇现有人员中调剂解决或采取“以钱养事”的方式招聘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办事。二是合理确定工作经费。社会救助工作面广量大,应根据工作量合理确定县、乡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标准,安排的工作经费视为同级社会救助配套资金。或者在社会救助经费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工作经费,确保有钱办事。三是加强救助工作装备建设。通过向县、乡两级配发交通工具、数码相机、摄影机、电脑等,不断改善救助工作装备水平。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努力达到“五个一”,即:一个网络、一个资源库、一个平台、一个网站、一个安全体系,由配备的相关人员及时、准确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动态信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流程统一、救助规范、数据一致,以有效增强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强化对社会救助的监督检查。要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监督检查的力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的意义。要强化对社会救助工作各个节点的督查,重点要在救助对象认定够不够准确、审批流程够不够规范、工作责任够不够落实、基层能力建设到不到位等问题上加以督促和检查。建立社会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的效益和质量。从建立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入手,通过联合监察、审计、财政、民政等部门,定期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清理和整顿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的监管力度,有效规范从业人员职务行为,减少错保、漏保、骗保现象的发生,防止挤占、挪用和截留社会救助资金,及时发现、纠正、惩处“关系保”,“人情保”,确保社会救助制度公平实施,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通过督促检查,推进社会救助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和落实,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五

根据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安排,6月上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社会管理专业第一代表小组,围绕“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如何有效开展社会救助”主题,深入襄州区11个镇(街)及区民政局,通过座谈、随机走访、查阅工作台账资料等方式,对全区今年以来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全面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低保工作规范运行。一是及时上调救助标准。今年以来,襄州区根据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规定,及时上调了社会救助资金,并补发了4月、5月社会救助资金上调后差额部分。二是严格备案管理。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及时将张湾、肖湾新成立的7个社区46名两委班子成员名单和区财政局提供的三类人员信息全部录入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系统,进行备案管理,并每月复核相关信息,实现了城乡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全覆盖、无死角。截至20xx年6月,全区城市低保对象共611户1030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06.94万元,其中1-6月新增城市低保对象38户63人、新增发放资金3.45万元。

(二)农村低保工作扎实有效。按照“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原则,加强对各镇(街)农村低保工作的监督力度,各镇(街)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每月上报镇(街)村(社区)两级公开公示相关资料,确保城乡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截至20xx年6月,全区农村低保对象共6279户11626人,累计常规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740.22万元,其中1-6月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46户500人、新增发放资金18.96万元。

(三)农村特困供养落实到位。围绕做好农村特困供养工作,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襄州区民政局全面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压实协议责任,落实协议内容,鼓励动员生活不能自理的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到农村福利院集中供养。截至20xx年6月,全区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899人,累计常规发放农村特困供养资金1710.90万元,其中1-6月新增特困供养对象52人、新增发放资金4.54万元。

(四)临时救助惠民显著。一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通过建立完善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规范救助审批,加大救助力度。对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视情先行给予临时救助,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新冠肺炎患者,根据需要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全区20xx年1-6月份累计临时救助9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69.36万元。二是提升临时救助时效性。积极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0xx年共计发放5次临时价格补贴,累计发放1480.57万元。

(五)专项救助保障有力。为更加有力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一是及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共发放生活物资救助15427人,资金482.97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600户,1008人,发放救助资金50.40万元;农村低保对象6272户,11511人,发放救助资金345.33万元;分散特困供养对象2317人,发放救助资金69.51万元;集中特困供养对象591人,发放救助资金17.73万元,并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中患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人,按规定发放护理补贴470元。二是及时开展生活物资配送。疫情期间共为城市低保对象开展了三次基本生活物资配送,每次配送32个社区,3030人次,发放米、油、面条、鸡蛋、肉等基本生活物资15万元,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有些地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因社会救助工作项目繁多,任务繁重,实际工作中在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福利慈善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兜底工作,但对民政具体政策的宣传却不到位,在社会救助政策宣传中有重城区、乡镇,轻偏远农村现象,加之有的民政助理员兼职过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具体的社会救助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致使部分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及办理程序缺乏了解。

(二)基层民政工作队伍亟待加强。各镇(街)民政办承担着区民政局各股室及二级单位、区军人事务局、区水利局、区残联、区应急管理局、区医保局、区卫健局共7个单位的日常事务,面对低保工作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程序规范、信息准确的工作要求和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调查核实、落实低保管理措施的工作标准,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民政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各村(居)基本没有配备社会救助专员,均由村(居)委会人员代为负责,造成救助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三)救助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多头管理,涉及民政、医保、教育、工会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统筹协调机制,造成政策之间既有重叠交叉也有覆盖不全,对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导致重复救助和救助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社会救助工作社会化参与水平较低。政府提供社会救助,承担了绝大多数的社会救助责任,而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深度及其力度明显不足。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仅1个,且建立时间短、规模小。

(一)加强救助政策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对已有政策的落地普及,持续拓宽政策的知晓度,重点围绕社会救助政策的系统性宣传和普及,以社区为阵地,以重大活动为载体,以“两微一端”为路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对救助条件、办理程序、资金发放、就业激励政策等内容的宣传,确保救助政策领导干部熟知、工作人员精通、广大群众了解,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制度政策的普及率,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树立低保对象主动退保的典型,加大对社会救助对象失信惩戒措施及案例的宣传,为实现精准兜底救助保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力度。要着重加强乡镇民政所建设,配齐配强乡镇民政所工作人员,解决办公场所和必要工作经费,确保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城乡村(社区居)委会设置社会救助协管员。此外,对从事社会救助服务的社工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并根据《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相关规定,采取政府决策、政策调整、社会救援等多种手段,积极发展社会救助民间组织,鼓励、引导、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会救助,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提高入户调查准确率,解决基层社会救助入户核查力量薄弱问题,不断充实社会救助队伍力量。

(三)强化社会救助的精准认定。要严格实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每季度对所有在册和申请的社会救助对象进行集中信息比对,从根本上解决低保户确定不精准的问题。要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直接按人施保,对低收入对象、重病重残对象、一年内申请救助未获批准对象等,开展摸排核查,予以重点关注;对参与扶贫项目的农村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并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待其实现稳定脱贫后再动态清退,做到保人保户相结合,实现应保尽保。

(四)建立完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规定,按时足额发放社会救助金,并对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可视情先行给予临时救助,一段时间后生活仍然困难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对获得低保后生活仍困难的高龄老年人、未成年人(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其他生活困难人员,对其本人按不低于本地低保标准20%的比例增发补助金。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六

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以及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为切实扎实落实社会救助“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工作要求,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民办函〔20xx〕111号)、省民政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方案》(黔民办函〔20xx〕89号)精神,按照市民政局《关于转发省民政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安市民发〔20xx〕186号)工作部署,为切实推动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发展,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方案”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政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国务院、省、市、区关于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实际,着眼8+1社会救助框架体系,重点从八个方面对如何抓好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机制等工作,明确了原则和方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方案”提出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着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努力打造统筹衔接、政社互补、高效便捷、兜底有力的多层次综合救助新格局,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的总体目标。是遵循《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现状发展的必然方式;是切实解决社会救助多头管理、服务形式固定和僵化问题有效途径;是让困难群众及时有效得到相应救助的措施改革。改革立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初心设置目标,有利于推动社会救助向纵深发展。

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和区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分管副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民政局,强化“方案”实施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的建立,为在系统推进、齐抓共管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救助基础环节事有人管、责有人担、规范运营;实现通过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优化社会救助服务困难群众的工作目标。

“方案”立足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要求和工作实际,提出“精准化、标准化、综合化、信息化、法治化”要求。针对救助对象认定程序促进对象精准、完善按标施保环节规范要求、整合政策资源化解多头管理、精准数据服务服从于大数据格局以及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了根本遵循。

一是明确了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四个机制”建设任务。强调从基层入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同时,健全完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切实履行好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统筹职责。在此框架下,通过改革措施实施,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统筹协调机制、个案会商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二是强调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自我监察。严格执行《贵州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黔委厅字〔2012〕71号)规定,按照“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划分方式,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开展“回头看”,通过夯实基础,杜绝不良现象发生。

三是规范工作程序,促进对象认定精准。在不断规范业务管理的基础上,主要明确通过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增强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及人员、出证机构责任意识,探索建立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约束机制和骗保等行为惩戒机制,建立社会救助失信人员“黑名单”。

“方案”从六个大方面和9个具体工作环节,认真践行民政“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职责。明确在新的形势下,着眼救助为民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通过具体措施实施,结合工作实际,做实、做细、做好基础工作。

一是打造“15分钟服务圈”。主要通过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职责来实现。

二是注重通过常规促进长效。坚持实行城市低保月动态、农村低保季动态、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住房救助等社会救助适时常态化,以及每月15日至20日传送动态电子信息、每月25日前上报经审核纸质资料的管理模式,夯实及时有效救助工作基础。

三是通过强化基层工作力量、建立信息员队伍、主动发现、加强公开并畅通监督渠道、使用“维度”核实经济收入、融入大数据“人脸识别”、助推户籍改革、创新公办养老机构管理等9项措施,补供给侧短板,促进供需无缝对接。

四是瞄准困难群众困难点,扩展救助范围。对症下药把实物救助、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健康护理等纳入社会救助工作范围。

五是坚持示范引路。区内明确示范点,集中精力指导督促,实现示范引领,共同发展工作目标。

六是创新服务机制、强化社会参与,通过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质量。

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行责任单位工作目标量化管理,由区民政局牵头社会救助8+1体系中区有关部门设定量化指标印发落实。具体明确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并结合试点工作实际,梳理总结成功经验,巩固试点工作成果,促进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方案”明确了宣传发动、调研、实施、总结验收和成果运用五个阶段步骤,特别在实施阶段按月明确了具体任务和措施,体现了科学设置、分部实施、推广成果、促进发展的工作流程。

主要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指导调度和切实宣传引导等方面,就责任落实、方案推进和群众参与等工作内容,提出要求。

同时,此项工作作为省市既定的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得到了支持和关注,并呈报跟踪备查。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七

一是持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保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主动发现等机制,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积极构建社会救助工作网络,成立县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救助标准较20xx年底提高10%。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985万元。

二是持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编制完成全县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青云、玉山、石门、店头敬老院的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在振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壹号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开展助老食堂试点。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排查各养老机构隐患37项,已全面整改到位。

三是持续推进专项社会事务发展。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推进公墓信息化建设,加大公墓提升改造力度,建立公墓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公墓安葬日调度工作,农村公益性公墓的使用率达到66%。加快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完成一期建设工程图纸设计、工程量评审和工程招投标工作。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落实离婚冷静期要求,建立婚姻家庭辅导长效机制。

四是持续夯实慈善社工事业基础。强化慈善组织日常监管,规范慈善组织行为。加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选拔10名第二届临沭和谐使者候选人。

五是持续协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圆满完成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抓好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构建村级民主自治体系。规范撤销农村社区村委会设立村村委会工作,对全县33个名称不规范的农村社区进行整改。持续推进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共清理对外挂牌和内部门牌、制度图板共11300多个。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层民政力量薄弱,城乡低保、养老服务等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逢山开路的决心有所弱化;问题导向不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底线、风险不够明确。下一步,县民政局将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依托县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推进镇街社会救助服务大厅、村级社会救助工作站建设,加快构建县、镇、村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按时间节点推进敬老院、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助老食堂建设工作。持续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排查和消除养老机构安全事故隐患。落实民政专项事务。切实提高农村公益性公墓的使用率,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计划于9月中旬前建成墓穴2336套。推广沂水“追思会”丧葬礼仪模式,力争年内丧事简办率达到90%以上。推动基层政权建设。提升村级自治组织能力建设,进一步修订《村务公开目录》,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协调机制,探索“党建带社建”实践内涵,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新建一批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继续推行镇街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工作。优化社会组织环境。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进社区社会组织改革,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由一般性经济社会服务向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方向转变。促进慈善社工工作。推进社会工作站建设,支持引导“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抓好慈善组织认定和公开募捐管理工作,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动。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八

为了加快推进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创新与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庆阳市社会救助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作用,市政府印发了《庆阳市创建全国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市实施方案》。为按时完成市上的创建任务,结合有关要求和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持续发展”和“服务大局、先行试点、探索创新、加快发展”的原则和要求,以改善民生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突破,形成有利于社会救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全国社会救助事业创新发展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救助制度更加完善,救助工作管理更加规范,救助资金得到落实,救助标准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管理服务机构得到加强,全民济困意识更加浓厚,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为全国社会救助工作的典范。

三、创建任务。

积极研究。

总结。

新形势下社会救助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胆探索创新,逐步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推动城乡低保统筹发展。按照制度统。

一、标准有别的思路,遵循既考虑城乡共性又突出各自特点的原则,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低保政策体系,促进城乡低保服务同质,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保障的均等化。一是建立科学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场菜篮子计算法为基础,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指数为标准,及时调整低保标准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发展得到提高,不因物价上涨受影响。二是建立低保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探索建立低保家庭财产申报、收入核定的标准和办法,为准确确定救助对象提供科学依据。三是规范完善低保对象分类施保政策。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城乡低保分类施保的规定,积极探索低保边缘家庭的救助工作,充分发挥低保的保障作用。四是全面核查保障对象。把对象准确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创建活动期间,再次对所有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核查,完善困难家庭档案。五是健全评议公示过程。坚持所有新增低保对象必须经过听证会评议才能进行审批的制度;适当扩大评议主体的广泛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年内各乡镇、区低保办组织对所有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听证评议。建立低保“长期公示”制度,在各村组、社区、人群居住集中的地方开辟专栏将低保对象基本信息进行长期公示,在区政府、各乡镇、区低保办分别设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把监督权交给群众,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一是调整完善医疗救助政策。适当扩大医疗救助人群,逐步探索将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家庭老年人和中等收入家庭年医疗费支出数额较大的无业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救助范围;完善医疗救助方式,形成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参保参合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和慈善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和补助水平。二是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总结我区解决特大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做法,出台《西峰区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救助实施细则》,逐步提高救助范围和救助效率,切实解决部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三是实施“一站式”救助服务方式。在资金保证到位的情况下,在全区推行新农合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制度,实现救助对象“随来随治,随走随结”,医疗费用“同步结算、同时兑现”,提高救助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四是做好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一是通过医疗救助制度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二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单位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三是通过部门合作,加大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增强医疗收费透明度,规范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目录,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四)加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力度。一是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根据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及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五保供养标准,达到当地一般居民生活水平。二是逐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结合实施“霞光计划”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敬老院和农村五保家园建设项目,年内建成温泉中心敬老院,新建五保家园两所,提高集中供养率。三是提高五保供养机构管理服务水平。彻底纠正重建设、轻管理,重生活、轻服务和集中供养机构脏、乱、差问题,达到院容院貌整洁、环境绿化美化、院民衣着整洁、服务热情周到、院民生活舒适。

(五)推进临时救助制度建设。认真研究临时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形式和救助措施,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规范操作管理,研究制定支出型贫困家庭临时救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准确把握临时救助制度特征,在救助范围上,主要对低保和专项救助覆盖范围之外的群众提供帮助,体现“拾遗补缺”的特点;在核定救助对象时,要对支出型贫困人群给予更多关注;在救助功能上,要区别于低保“济贫”功能,主要解决群众遇到暂时性、突发性困难,体现“救急”的特点;在救助程序上,要区别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实行严格逐级审批的程序,在特殊情况下可由民政局直接实施救助,体现救助时效。

(六)落实相关配套救助和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司法援助和法律救助制度,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救助和服务。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阶段各项减免政策,逐步减免高中阶段学费;制定优惠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深化爱心助学行动,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缓解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继续落实好对低保对象、下岗职工的参保减免和农村特困群众的参合代缴政策;逐步减免门诊费用,落实济困病床减免。制订就业援助计划,积极扶持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努力改变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

四、实施步骤。

去年,区政府安排开展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要按照创建活动总体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巩固成果,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部署阶段(3月1日—3月31日):具体抓好三项工作:一是集中时间对有关负责同志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熟悉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二是结合全省开展的“低保宣传规范年”活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示范市的目的意义、创建内容和活动安排,以及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9月30日):各有关部门对照创建任务,分析工作现状,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全面抓好落实。低保办、各乡镇民政办重点要对救助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对保障的对象按城市100%、农村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抽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实行责任追究。区政府将随时组织检查组,对核实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在全区通报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

(三)整改提高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各乡镇、民政局结合审核审批工作,严格对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保障对象认定、社会救助机构建设、工作人员配备、配套资金落实、工作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完善方案,及早进行补救和完善,确保按期完成创建任务。

(四)检查验收阶段(11月1日—12月20日):各乡镇、民政局对创建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市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总结,进一步查缺补漏,于10月底前将自查报告上报区政府,区政府组织人员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结果纳入全区民政工作目标管理年度考核,不达标的乡镇限期进行补课。

五、保障措施。

各乡镇、民政局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抓好落实,确保创建任务全面完成,达到活动效果。

(一)加强资金保障。一要足额配套救助资金。对全省安排开展的救助项目,救助资金省上补助后,区财政要按规定足额配套列支和及时拨付使用。要加强救助资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要建立社会救助资金随财政增收自然增长机制,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的实惠。二要落实工作经费。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由区财政按上年度支出救助资金总额的1-2%安排(上年救助资金共支出6347万元,应列支63万元),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予以保障。

(二)强化队伍建设。一要充实工作力量。要按照区政府确定的社会救助工作机构人员编制,足额配齐人员,满足工作需要。二要开展业务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对从事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尤其对新调入人员,民政和人社部门要组织开展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和机关工作能力建设培训,提高政策执行能力。

(三)加强协作配合。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研究解决城乡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抓好创建活动。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财政部门要做好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和监督使用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强卫生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做好医疗减免政策的落实工作;建设部门要做好困难群众的住房救助工作;教育部门要做好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人社部门要做好就业援助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司法部门要做好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公安、交通、城管、卫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履行好监督职责,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全面落到实处。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争创全国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市是新形势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规范社会救助工作,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党和政府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真正取得实效。

(二)开展政策宣传。要把全省开展的“低保宣传规范年”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全区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贯彻于创建活动全过程,专题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既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又要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政策,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熟练执行政策的能力,推动全区社会救助政策全面公正落实。

(三)严明工作纪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严明社会救助工作纪律,严格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对在创建活动中弄虚作假、违规操作或引发群众上访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层层追究。对清查出的骗保和保障不准的对象,要取消保障资格并及时收回领取的社会救助金。属于国家干部职工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查出问题较多的部门,要追究领导的责任。

(四)注重活动实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工作操作规范,加快推进全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依据法制化、申请审批程序规范化、家庭收入核实科学化、救助金发放制度化、档案管理制式化、救助对象管理动态化、管理队伍专业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工作监督经常化,努力把全区社会救助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九

从北京回来,急做的事情,首先是召开校长会议。

各位校长,我们将启动一场教育的体制改革,这场改革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在座的各位。因为,本来我们可以安稳地履职很多年,现在则随时可能失去职务。以前,制约我们工作的婆婆不多,但是今后,我们将时刻处于家长和老师的实质性的制约中。我们的许多工作必须说服那帮婆婆才能开展,因为教育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

校长们,我们能登上这个宝座,与我们的勤勉、睿智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事实上不需要接受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评价和监督,因为我们的职位来自教育局。所以,我们只能认认真真地把应试教育推向极致,我们明知应试教育对学生、对老师有巨大的副作用,明知这不是理想中的教育,我们也只能违背自己的理想,这是人格分裂。做一辈子错误的工作,我们心明如镜,这是很痛苦的。

校长们,今后,每学年末,大约在六月中旬,校长必须接受两次信任投票。一次是全体教职员工,一次是校级家长协会,当然也可以全体家长。在两次投票中都取得50%以上的得票率,才能留任。不设留任的年限。

票面只有两个选择,信任和不信任。如果在其中一次投票中信任票不到半数,校长将自动去职。学校将在七月初竞选新校长。新校长竞选之时,也是全体学校中层领导免职之时。

新校长可以独自任命除了书记之外的全部学校领导,他们只对校长负责,而校长对全体教师和家长负责。

从此后,校长再也不需要看局长的脸色行事了,这是对校长的解放,也是对教育的解放,希望各位把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变成生龙活虎的教育现状。

这个举措,不是针对个人的升迁。此举最大意义在于,决定了教育的方向。以前的应试教育属于官僚办学,此后的教育属于真正的人民教育。

一个光明磊落,有人格魅力,深谙教育规律的校长,是教育的巨大资源,也是社会之宝。所以,凡是每年都能通过教师和家长信任投票的校长,可以一直连任到退休。

从今以后,你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抵制教育局下发的各个不合理文件,但要坚决执行家长协会和教师协会的决议,因为他们才是我们的婆婆。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

在座的各位解放军同志,同志们:

xxx素有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市区和xxx成功创建国家双拥模范城,驻地部队与地方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驻地部队是我们金华人民的子弟兵,关心关爱驻地部队家庭困难官兵,既是支持军队建设、提高国防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解决家庭困难官兵解决实际困难、全身心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市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慈善总会联合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了驻地部队困难军人救助专项基金—连续5年开展了“关爱亲人解放军”温暖活动共出资37万元先后为困难官兵提供资助185人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今年市慈善总会安排资金20.6万元为103位困难官兵每人给予元资助资助金虽然不多但表达的是政府和社会对人民子弟兵的一片心意、一种关爱。

驻地部队是xxx的“定海神针”,xx每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部队官兵的支持,每项荣誉的取得都凝聚着广大官兵的辛勤汗水,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兰江抗洪抢险、创卫、城市武装巡逻、春运、急救等危难险急任务面前,总是驻地军队不怕牺牲、不顾安危,冲在最前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正是有着驻地部队与全xxx人民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有xx的和谐稳定。子弟兵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大家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关爱亲人解放军”活动作为慈善“拥军”的一个项目,我们将一直继续坚持下去,努力将这个项目做大做强,争取为驻地部队子弟兵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关心军队建设,用各种形式帮助家庭困难的官兵克服困难。同时我们也希望家庭有困难的子弟兵坚定信心,安心部队工作,为保卫国家、支援地方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一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11月25日下午,湘潭县社会救助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县民政局召开。会议由副县长谭捍卫主持,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房产局等23个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县民政局分管社会救助工作的杨立新副局长就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和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参会人员根据本单位职责就《湘潭县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职责》、《湘潭县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湘潭县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操作规程》、《湘潭县关于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的通知》进行了讨论和发言。最后,谭捍卫副县长要求,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要规范工作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排查核实,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县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中进入了重要的阶段,为全面启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二

同学们:

今天这个会议参加的人员都是每个班在学习方面的佼佼者,绝大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居于年级前40。今天,请大家到这里来,主要想通过这个会,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我研究了近4年来我们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成绩排名和高考成绩排名,发现高二时平均名次在年级前50的同学,高三时有超过38人仍居于年级前50,比例超过78%,高二在年级前100的同学,高三有超过72人仍居于年级前100,比例超过72%。也就是说在座的同学们将来都有70%以上的肯能性列于年级前100,从而进入重点大学行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100个同学中仍然有20多人成绩滑落。我想同学们都不希望自己加入后面我所提到的行列吧。我相信,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学中,都是智力较突出,学习习惯较好,并且肯下苦功的学生。我这样说,其实也就是向大家说明了要成为优秀学生的几个必要条件:智力突出,学习习惯好,肯吃苦。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法宝是:目标!明确的目标!都高二了,请你千万不要回避自己打算上什么学校这个话题。要向上什么学校,你现在就要对自己提要求。比如说,想要上南开大学,那么你的成绩至少要做到稳定在学校前10,甚至前5,平时考试成绩至少要600以上。比如说,想要上东北大学,那么你的成绩至少要稳定在学校前30名。比如说,想要上辽宁大学,那么你的成绩至少要稳定在学校前60名。你想要上什么样的学校,就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考南开大学的学生会不会经常抄袭作业,上课走神,错题不改,回家什么作业都不做呢?如果连这些行为都做不到,那你想考南开,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梦罢了。只有那些没有目标,或者以考上个学校就ok的学生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放纵自己,对于自己犯的错误采取了抵赖,掩盖,借口等方式蒙混过关。所以我对大家提出的要求就是:你准备报考怎样的学校,你就要用相应的标准,甚至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否则,这种打算只能是幻想罢了。接下来,我再从行为上给大家做一些指导:

1、各类作业、试卷等要积极主动接收老师的检查与辅导,高度重视自己的错题,及时纠错,并对错题进行反思,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咨询。如果说,把在座的各位同学比作汽车发动机的话,那么老师就是你们的涡轮增压器,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能迅速提升你的效率。据我所知,在座的成绩居于年级前10名的同学有5~6人在考试考完后拿着试卷请老师分析提意见的习惯。

2、要学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善于与老师沟通,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实现理想的豪气与野心。你要通过与老师的交流给自己有效的动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帮助自己学会自律,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学习。

重视步骤,做题不严密的毛病;纠正审题不清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解决和反思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加强记忆,保证记忆题目的得分;提高书写质量和规范;注意提高做题速度,学会分配做题时间等。同学们,你们跟其他人不一样,是以考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为任务的人,因此粗枝大叶绝不该是你们的习惯。加强自己审题的训练,增强题感的能力,避免出现审题不清、不到位、题感不强的毛病。要多进行定时定量定项训练即针对性训练。在考试中要认真阅读题目,要看见、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每一处提示,可做简单的勾画。仔细审题时,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综合,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在做好会做的题的基础上,关键是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哪怕只写一个方程式或公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大意或书写不认真、文字表达不严谨,分子式书写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潦草、涂抹太多、不规范导致的失分不在少数。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同学们要规范答题,解题步骤合理,数据分析处理得当,语言表述严密,逻辑性强,书写整齐清晰,给阅卷老师形成良好的印象。

4、要教会自己悟透“学会”的三个标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1)寻求得满分。凡做题目,首先要达到得满分的程度,对题目的每个步骤都要想得清、写得出、讲得明;关键步骤一步都不可以少;做题的格式,甚至字母汉字都不能错;(2)熟练化。熟练化是精益求精的过程,是将一个题目的各个部分节奏化模式化的过程,是将每个步骤精炼化的过程,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3)要学会思考探究总结、举一反三。要学会对课堂上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梳理,要积极进行对例题、习题的探究,要积极精选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要学会基础题常做、重点题会做、会的题做对、做对得满分的好习惯,要使复习总结经常化、日常化等。

5、每次考试不要仅看自己的排名,更要看自己的考前思想、心里精神状态,寻求更好的分数的增长点。每次考后分析不仅要看成绩更要看自己是不是集中精力全心身地投入了?是不是情绪比较激昂且比较稳定?是不是在考试时遇到难题及意外能冷静处理和对待?身体是不是健康的,睡眠是不是好的?食欲怎么样?同学关系及与老师的关系怎么样?只有我们自己的状态进入佳境,高考时才能处事不乱,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里尤其是尖子生,更要学会自我减压,要看到自己的实力,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自信。

心态积极是高考成功的保障。高手过招,胜在心态。良好的心态是考场超常发挥的关键。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实现自己心里中的理想,对考试中出现的难题要敢于挑战,敢于争取成功。(1)重视每次小考,要越考越好。在现阶段,我们会组织多次单元检测,自主练习,阶段测试等小型考试,这些小型考试可以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了解我们的学习水平。解决在前一阶段学习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就更有可能在期末考试,高考中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因此,我们要重视模拟考试,在思想上把小考当成是大考,高考来对待,在小型考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考试策略和考试状态。如果能够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越考越好。(2)不管输赢才会赢。导致许多同学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就是,考试过程中患得患失,他们希望考试成功害怕考试失败,考试过程中对分数念念不忘,一旦解题不顺,就认为自己“完了”。这种想法一旦产生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情绪,从而干扰后面的解题甚至是后面科目的考试,近而导致考试失败。正确的做法是,考试过程中我们要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不去思考成败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当前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静下心来思考就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如果能够这样,超常发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6、加强自己薄弱科目学习,要加大落实数学、综合科目的强化训练的实效。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综合、数学意识,要树立“3-1=0”的思想。要加大训练量与质的力度并注意分析。要使综合和数学成绩成为尖子生的亮点,成为自己分数的有效增长点。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三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街道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年初提出的“重点工作出亮点,难点工作求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推进,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完成,做一件成一件,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今年以来,我街道被评为“湛江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下辖的九二一社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学雷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街道九二一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五老牵手红领巾,共圆美丽中国梦》活动全国示范单位”。

20--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我街道始终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为增强辖区党员的党性修养,进一步改进街道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思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一是抓好“三个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通过抓好队伍建设,夯实党建基础。根据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要求,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继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系列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抓好规范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展好基层党建规范提质行动,推进组织规范化。依法依规完成20--年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坚持社区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三会一课”预告制、反馈制、联系制,健全了各项制度,确保党建工作有条不紊,继续完善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20--年共接访群众789人,走访群众9822户,占应走访比例超过96%,走访个体工商户932户,占应走访的比例100%,收集到问题意见32条,为群众办实事32件。通过抓好作风建设,增添干事创业动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牢记“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执行街道重大财务、人事工作议事、公务接待、物品采购等制度,公车统一维修、定点加油制度和干部体检制度,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党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按程序办事,按原则办事,增强街道工作透明度,提高群众满意度。通过扎实有效推进“深化‘543’工作机制,巩固党群桥梁”这“书记项目”,为群众办实事,化解矛盾,促进了辖区和谐稳定发展。

二是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一方面提前部署造氛围,实时跟进掀热潮。我街道党工委将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收听收看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广东做出的“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批示精神,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和部分老党员集中观看党的开幕和闭幕大会,会后动员广大职工干部撰写心得体会。另一方面精心组织灵活学,多措并举抓落实。街道党工委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制定学习方案与学习计划。11月2日,街道党工委召开深入学习精神全体干部大会。13日,学街道召开习贯彻党的精神专题学习会议,街道中层以上干部及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参与专题讨论,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各抒己见。同时街道党工委还在辖内各社区及街道办公大楼,拉挂横幅5条、张贴标语15幅,制作宣传栏6个,滚动led屏宣传口号300余条,并通过“党支部微信群”等载体为学习贯彻精神营造浓厚氛围。作为党工委书记我坚持带头学习宣传贯彻精神,到驻点的九二一社区开讲“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主题党课;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区委号召,精心安排班子成员及社区书记到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组织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党章知识考学等系列活动;各党支部召开学习贯彻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和相关座谈会,使党员学深悟透党的精神。

(二)构筑经济发展坚强后盾。

一是用心服务辖区企业。我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间,分别为湛江市昱华纸品有限公司、湛江银虹饲料有限公司。湛江市昱华纸品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工业产值3171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4.41%;湛江银虹饲料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工业产值4952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37.71%。街道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2间,分别为湛江市粤隆金属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湛江新供销华合农资有限公司。湛江市粤隆金属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前三季度销售额79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99.3%;湛江新供销华合农资有限公司前三季度销售额5458万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4.05%。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7138万元。其中湛江朗日志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凤和广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01万元。二是全力督查安全生产。街道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严抓安全生产。今年来,街道干部按照分工深入走访检查辖区生产经营场所。在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我街道联合区安监局、赤坎消防大队、寸金派出所等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重点场所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20--年街道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大检查260人次,共检查生产规模企业5家,旅店、酒店、娱乐场所6家,其他单位29家,通过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28起,已整改隐患128处,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三是大力加强宣传培训。通过派发安全知识小册子、宣传海报张贴、呼吁群众关注广东消防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及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等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20--年我街道及企业悬挂标语25条,横额30条,张贴宣传画32张,出黑板报5期,发放宣传资料1400份,开展安全咨询1次,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1次。

(三)城市管理迈上新台阶。

一是开展各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今年是湛江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国检的关键年,为顺利通过复审国检,我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今年以来,我街道组织挂点街道“五城同创”工作的市、区单位,辖区单位及居民群众共开展爱卫运动5次、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6次,共计清理卫生死角13个,清理垃圾38车。对辖区内的7处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进行了4次更新,大力开展以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为重点的健康知识宣传,促使爱国卫生月活动深入群众。积极联系消杀公司对辖区内的大院、小区进行消杀,较好地完成了春秋两季的灭鼠、蚊、蝇、蟑工作。二是继续做好“门前三包”整治工作。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门前三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门前三包”工作方案,将临街门店年审办证与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挂钩,组织街道城管办、社区、寸金执法中队及寸金工商所每天10:00-12:00一同到临街商铺巡查,做到定人、定段、定时,定岗,落实责任,促使门前“三包”制度落到实处。三是积加大数字城管工作整治力度。安排专人对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案件进行接收、分类、派发及答复,对无主建筑垃圾、积存卫生死角、无主井盖、店招店牌破损等问题,及时派发并处理。今年以来,我街道在下辖四个社区居委会、寸金城管执法中队及乔银环卫公司的配合和支持下,数字化城管系统案件处理率大大提高。截止目前,我街道共收到市派遣城市管理案件239件,办结239件,结案率100%。我街道的案件处理率在全区名列前茅,多次得到市、区“五城同创”办的肯定。四是积极做好“两违”巡查工作。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严格做到“5盯1”(领导班子,股级干部,社区书记,社区干部,执法队盯一个违法建筑),确保每天巡查到位,坚决杜绝新增;通过利用街道“两违”工作微信群、短信群发系统等发布信息,使全体工作人员快速、全面掌握情况,达到信息上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及时的效果。目前我街道辖区2例违建都已全部停工处理,其当事人均表示配合工作,无事态扩大化,街道整治“两违”专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五是全力开展创文工作。我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为三大抓手,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建工作:通过举办道德讲堂、“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评选善行义举榜等方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关工+义工+社工”三结合的模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失庭”三关爱活动,组织各项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们充分发挥辖区高校多、大单位多的优势,组织岭师、湛教、卫校、中心医院、“五老”等十几支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交通协管、环境卫生清洁、消防安全巡查、家电维修、医疗义诊、文艺义演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今年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60多场次,有力地推进了创文工作。

(四)推进平安惠民建设。

我们秉承“公心唯上、民生第一”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目标,切实服务好辖区困难家庭、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等,认真做好社会救助、优抚、老协、双拥、慈善、殡管、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工作。一是确保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应保尽保,20--年以来审批低保户15户。二是落实各项政策,关爱慰问优抚对象。今年慰问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等240人;建立“新候鸟之家”,对200名流动儿童实行帮扶;配合区四套班子领导开展结对帮扶4人;联合市慈善会开展慰问活动,慰问困难群众40余人;组织慰问单亲家庭20多人,援助妇女儿童10人,援助重大疾病人员2人。三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积极做好残疾人实名制普查工作,对全街道的549名残疾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挨家挨户的上门普查;认真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医疗保障工作,配合区残联为辖区82名精神病人发放免费服药卡。四是继续做好老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积极开展活动,并每月做好全街道高龄老人津贴的发放工作,20--年新办老人优待证727。五是做好ww工作。从今年4月份起就已经ww期,结合街道周末的应急值班,采取“特事特报、急事急报、大事快报”的值班报告方式,明确每天的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责任到“人”,责任到“时”。实行危险重点人员24小时“一盯一”,敏感人员“一盯多”。强化矛盾化解制度。利用驻点工作、下户调查、座谈会和申报补助等工作机会和工作场合,及时掌握处理各类矛盾苗头动向,把矛盾化解在基层,20--年至今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2宗。

(五)计生工作有新突破。

我街道辖区常住总人口数39061人,其中常住总人口为37093人,流入的流动人口3460人。今年以来,我街道以推进孕前优生检查为工作核心,着力突出计生服务特色,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街道连续十年被评为湛江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一是开展人口计生主题活动。今年开展人口计生主题活动5场,开展“讲座30多场,发放宣传单张和宣传品3000多份。今年“全面两孩”政策的宣传活动共举办5场、板报1期、张贴海报60张、悬挂横幅5幅、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二是做好服务帮扶工作。今年共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678人,701538.6元,共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困难家庭15户,发放了慰问金28500元,发放慰问品1000多元,共申请了特别扶助金25人,发放特别扶助金157000元,组织落实符合条件的居民参加孕期前优生检查308人。三是全力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今年我街道共制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栏5个,张贴海报500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同时也全力配合寸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户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和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年来共建立健康档案人数38681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4703人。

(六)劳动保障落到实处。

一是灵活就业方面。今年,我街道共为灵活就业人员进行备案登记305人,共受理了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申领社保补贴400人,补贴总额1349040.1元。二是医保方面。我街道在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过程中,认真做好参保工作,到目前为止,我街道201-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5595人(未加大学生)。三是居民养老保险方面。今年我街道共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72人,并配合社保局按时完成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生存认证),保证了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得到按时发放。

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街道将继续按照市区党委、政府要求,严要求、真抓实干,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党建规范工作。一是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契机,通过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离退休党员工作站及党代表工作室等平台,紧密联系辖区各大单位,整合资源处理辖区热点、难点问题。二是以党建规范化为目的,争取上级支持逐步解决街道办事处(现租用邮政公司闲置办公楼)与寸金社区居委会(没有自主产权)办公场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筹集资金购置辖区内临街破产企业或单位闲置办公楼;另一方面,支持辖区房地产项目尽快建成并按相关规划无偿提供社区工作用房。

(二)突破经济发展瓶颈。一是争取各级国资系统的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盘活辖区破产企业,整合厂区推进都市型经济厂区建设。二是继续对辖区商务楼宇进行排查,全面掌握辖区现有帮助企业落户的平台情况,突破岭师校区、小产权房等难以协调的场所。三是借助岭师、农垦厂等单位资源,引导辖区单位组建科技团队,吸引高附加值、高新技术、无污染、用地集约的工业企业进驻辖区发展,精心培育适合赤坎实际的都市型工业。

(三)保持民生服务优势。一是以“创文”工作为切入点。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大力招募各阶层、各行业的优秀精英充实到志愿服务队伍中,让我们的队伍成为真正的“多面手”;加强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同时结合群众需求,发挥各队伍自身的优势,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志愿服务。特别是保证“关工+义工+社工”三结合的模式开展“三关爱”(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失庭等弱势群体)活动。二是以“巩卫”工作为得分点。积极处理各类督办及诉求工单,争取办结率在全区排名保持名列前茅。三是以“公卫”工作为突破点。集中力量,狠抓基础性工作,规范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提高信息质量,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公卫服务水平。注重强化“公卫”工作层级动态管理,积极探索共驻共管,扎实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争取街道连续11年被评为湛江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座谈会、全省20_年民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20_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安排部署20_年全市社会救助和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任务。刚才,德江县民政局作了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发言,他们的发言,内容非常丰富、亮点纷呈、学习参阅性特别强,大家务必要认真学习借鉴。明锋同志和冉琴同志分别就20_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要点和城乡低保提标相关事项进行讲解,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20_年,全市各级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主动作为、全面创新、服务大局,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基本民生安全网兜底作用,为促进我市社会和谐稳定和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抓手,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合力初步形成。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后,我们主动作为,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及时向市政府汇报,主动争取市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及时建立了市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各区县按照市里的做法,先后建立了县级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明确了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具体职责,明晰受理、分办、转办、反馈工作流程和办理时限,全市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各司其责、分工协作、运转协调、整体推进”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德江县推进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工作得到了省社会救助局的充分肯定,并将其做法转发全省参阅学习,是省社会救助局转发全省2个县区做法之一。

(二)以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城乡低保工作持续加强。一是科学测算,标准合理。20_年,我市城市低保标准从338元/月提高到392元/月,增幅为16%;农村低保标准从1780元/年提高到2104元/年,增幅为18.2%。二是扎实开展低保年度收入核查。全市共抽派国家干部5740人、村、组干部8371人参加提标核查工作,通过核查,全市共退出城乡低保对象3.5万余人,全市城市低保对象34155户67241人,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2.3%;农村低保对象303139户717044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9%,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2.4亿元,其中,城市低保金1.5亿元,农村低保金10.9亿元。三是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得到认真落实。通过核查,全市共有粮食救助对象76614户144142人,发放救助粮食880.6万斤。在提标核查工作中,石阡县“扩展群众参与、增强群众监督”的创新做法得到群众认可,群众满意度高;德江、玉屏等县强化组织领导,对低保工作滞后乡镇的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和问责;印江、碧江、万山、江口等区县推进低保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四是低保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根据《省民政厅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活动方案》(黔民函〔20_〕165号)文件要求,我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规范和改进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工作,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新成效。全市共复核低保对象8346人,退出低保对象2092人,其中,纠正人情保、错保509人。玉屏县、石阡县、德江县等区县在专项整治活动中由县纪委和组织部牵头对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待遇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以争创星级敬老院活动为载体,农村五保供养服务和管理得到持续提升。20_年,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2816人,集中供养人员6499人,集中供养率为28.49%,集中供养标准平均5841元/年、分散供养平均2902元/年;敬老院142所,管理服务人员495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165人;争取到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敬老院建设项目18所,中央彩票项目资金5401万元,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有序推进,全市有92所敬老院完成法人登记;星级敬老院创星活动深入开展,20_年全市共24所敬老院获贵州省星级农村敬老院称号,20_年全市共申报了14所敬老院。20_年全市累计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9431.86万元。

有效缓解了城乡困难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确保困。

难居民得到了“托底式”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现了以区县为单位的全覆盖,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发挥救助效能明显,《实施办法(试行)》获得省社会救助局转发全省参阅学习,德江县对重性精神病人实行新农合承担80%医疗费,民政承担20%医疗费的做法得到省厅领导肯定。20_年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1.21亿元,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28亿元,共救助86万人次,社会反响较好。

(五)以建立健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为抓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改革既定目标任务,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初步形成,基本完成了核对机制“四个一”建设,即一个核对制度、一个核对协调机制、一个核对中心、一个核对平台,市政府召开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联席会,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明确了专人负责核对工作,核对平台已进入调试阶段,一些地方结合城乡低保核查积极推进手工核对工作,重点核对税务缴纳、工商登记、房产和车辆等拥有的情况,对通过核查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依法及时停止保障,全市通过核对退出低保对象有1560人。

(六)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抓手,临时救助工作得到认真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_〕47号)精神,认真落实临时救助政策,“救急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临时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_年,共实施临时救助1061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054万元,有效救助了因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以及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七)以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为抓手,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取得新成效。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20_年1月9日至15日和4月14日至18日分别组织8个督查组对全市的城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进行明察和暗访、9月9日至11日组织两个检查组以交叉检查方式开展了全市城乡低保工作绩效考核、11月10日至15日组织三个检查组分别对全市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民政部门内部层级监督与积极协助外部监督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平时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同志们:20_年是我们社会救助工作获得丰收的一年,无论是国务院颁布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还是国务院全面建立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这些都是我们基层期盼已久政策得以建立,对我市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_年是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我们自加压力、自我突破而外,还有两点体会:

第一,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20_年,市委、市政府将我市社会救助制度创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36项任务之一,将10所敬老院建设和城乡低保提标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省民政厅,特别是省社会救助局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在社会救助资金安排上给予我市重点倾斜。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运筹帷幄,没有省民政厅,特别是省社会救助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可喜的局面。

第二,离不开各级民政系统的努力拼搏。“上下同欲者胜”。过去的一年,各级民政部门同心协力,创新发展,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汗水和心血。没有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拼搏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低保规范化建设推进不平衡;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统筹推进,逐步加以解决。

二、明确工作重点,扎实做好20_年社会救助工作。

20_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救助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市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座谈会、全省20_年民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20_年社会救助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统筹谋划好“十三五”发展,努力开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事业新局面。要抓好“五个重点”。

(一)以加快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为重点,继续推进大救助工作格局。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民政部门是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各级民政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主动开展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建设研究,要从联席会议运转、部门职责、会议内容上多下功夫研究,用机制创新引领工作推进,真正发挥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真正形成“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各司其责、分工协作、运转协调、整体推进”的大救助工作格局。要加快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和具体办法,进一步细化救助管理部门职责和任务,明晰受理、分办、转办、反馈工作流程和办理时限,依托乡镇政务大厅、办事大厅等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深入推进“社会救助服务窗口”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社会救助“绿色通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二)以城乡低保提标核查为重点,继续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精细化建设。一是认真做好低保提标核查工作。今年城乡低保标准由市里统一制定,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同意,我市农村低保标准由2104元/年提高到2460元/年,城市低保标准由392元/月提高到450元/月,已向社会公布实施,各区县要抓紧安排部署低保提标核查工作,扎实开展收入核查,提标核查中务必要防止提虚标,补助水平过低的区县要千方百计赶上来,不要掉队,要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二是深入推进低保规范化、精细化建设。从我市低保规范化建设态势来看,我市低保规范化程度与贵阳、毕节等市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市10个区县中已经处于规范化和常态化巩固阶段有碧江区、德江县;万山区、玉屏县、江口县、石阡县、印江县处于迈入规范化阶段;思南县、沿河县、松桃县还处于准备进入规范化阶段。保障面较大的区县要认真研究低保规模问题,要强化动态管理,把该保的人保起来,把不该保的人清出去,不能让有的人钻空子,要从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等每一环节上下功夫进行规范,要将低保档案建设贯穿于每一个低保工作环节。三是要加快健全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和投诉举报制度。务必要做到有备案必调查,有信必回,当前,低保问题成为社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群众不满,甚至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必须更加重视低保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低保问题。四是推进精准救助。要抓紧建立县级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核对工作,全面开展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科学公正认定救助对象。

(三)以实现敬老院三项目标为重点,提升敬老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在20_年1月21日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敬老院床位利用率、集中供养率、法人登记率三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省政府副省长慕德贵与各市州政府分管领导签订了责任状,今年将对未全面完成三项指标的市州政府进行约谈,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20_年18所敬老院建设各项工作,确保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积极向省厅争取20_年敬老院建设项目,实现我市农村敬老院全覆盖。二是提高床位利用率和集中供养率。全面完成床位利用率85%和集中供养率40%的目标任务,希望大家对这项工作要上心、用心、尽心,做到心中有想法、手中有办法,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坚定不移抓落实,不遗余力地抓落实。三是继续抓好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全面完成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率85%的目标任务,未完成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区县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分管市长与各区县政府分管县长签订责任状要求,加快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进度,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四是继续抓好争创星级敬老院工作。以创建星级敬老院活动为契机,努力推进敬老院管理制度规范化、人性化建设,打造五保对象温馨、幸福乐园。

(四)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为重点,推进医疗救助工作换档提速。一是要抓好铜府办发〔20_〕189号文件贯彻落实。要严防对医疗救助政策进行缩水、打折扣,损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二是要抓好一站式平台建设。继续巩固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相衔接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结算机制。三是探索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工作新模式。要强化对重性精神病人医疗救助工作,切实纠正民政部门对精神病人救治实行大包大揽的错误做法,抓紧探索建立特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新模式,特别是精神病人救治实行新农合承担80%医疗费,民政承担20%医疗费救助新模式,各区县要在年底前全面建立。

(五)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进急难救助工作。一是学习贯彻“两个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_〕47号)和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补全临时救助制度短板,各区县要按照兜住底线、稳步发展的思路,抓紧开展临时救助政策调研,努力消除临时救助制度盲区。二是用好用足“两个文件”精神。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_〕47号)和贵州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当前社会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黔民发〔20_〕51号)要求,盘活低保存量资金,将部分低保结余资金用于低保对象的临时救助支出。三是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要围绕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认定机制、快速响应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切实抓好救急难工作,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必须要守住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条底线,有效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和心理底线的悲剧性事件发生。

三、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这次会议对今年社会救助和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各区县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各级民政部门要把社会救助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带头抓,分管领导和救助局长要具体抓,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及时解决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向各地党委政府汇报,力争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取得支持,确保工作有地方开展、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有设备作后盾。

(二)积极沟通协调,凝聚工作合力。社会救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群众关心。要加强与发改、财政、人社、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他们最大的支持,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凝神聚力,共同推动社会救助事业创新发展。

(三)开展绩效考核,推动政策落实。按照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印发的《贵州省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试行)》(黔民发〔20_〕37号)要求,我们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方式和奖励惩处措施,以交叉检查方式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激发各级民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各区(县)改进工作和民政工作绩效目标考核的重要因素。

同志们,20_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今年社会救助工作目标任务。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五

尊敬的领导、老师,各位寝室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分管教学的刘校长、教导处的王主任、还有我们的女生辅导员方老师,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寝室是学生休闲、学习、生活的综合场所,学生寝室的管理,一直是学生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寝室卫生工作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今天我们把学校对女生寝室管理的一些具体想法和做法,和在座的交流,以促进我校寝室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们请女生辅导员方老师就寝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做一些具体的要求:

那么寝室长是什么?寝室长主体的职责有那些,我把这个也向大家作一下说明:

第一,寝室长是一名干部。有的寝室长是寝室同学选举的,有的寝室长是班主任任命的,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他都是一名干部,因为他代表着、协调着、管理着一个群体。

第二,寝室长是一个桥梁。寝室同学有什么问题、意见,不可能逐个去找班主任或学校领导,而要通过你们;学校有什么要求,一般也是通过你们转达。你们是连接同学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

再次,我想谈一下寝室长在开展工作中的方法,也就是“寝室长如何做”。

第一,明确职责,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理。不要将规则死着用,这样很容易伤室友和气,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要在学校要求与同学感情中找到平衡点,既不伤感情,又能做好工作。

第二,做寝室闹钟。比如,在就寝、起床时间到时,就叫一下室友,不仅工作做了,还能加深点同学感情。及时开灯开门,提醒下值日人员。

第三,关心寝室同学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本寝室同学擅自离校或外出逾期未归,熄灯时未回寝室,同学之间闹矛盾,吵架等情况及时向班主任、值周老师、等有关部门或人员汇报。

第四,明确寝室管理内容,做好5s管理。有哪些项目?(寝室长回答)。

第五,管理好就寝纪律,让每一个在你管辖区域里休息的同学都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有饱满的热情去感受校园生活的幸福感。

寝室工作很细很复杂,但是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女生管理的各项工作,也会做得越来越好。祝大家能在新的学期里取得好成绩,学习进步!谢谢!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六

2005年,全市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目标,按照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要求,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社会救助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一口上下”的救助工作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市县两级都建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所有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工作管理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成绩显著;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得到很好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推开;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还有慈善救助、住房救助、结对扶贫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活动广泛开展,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去年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0大项,其中有许多与社会救助工作有关,到年底全部圆满完成。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提高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超额完成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年底前,碧浪湖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150套廉租房全部建成;“星光计划”继续扎实推进,26个老年活动室建设圆满完成。三是重点难点工作有突破。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6.9%,提前完成省下达目标。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市共有173.45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筹集资金5452.64万元。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意见,累计救助41807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45.39万元。还有市惠民医院的挂牌成立、各级民间慈善组织开展的大病救助等,都为缓解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低保工作还须进一步完善,如何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建立低保对象红绿卡制度等,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水平还须进一步提高;三是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机构力量和经费还没有完全到位,救助资源整合工作仍须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

社会救助作为大社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为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创新破难,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平共处,它的基础就是公平与公正。近几年虽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但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去年,市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状况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摸底调查,全市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有5万多人,约占总人口的1.95%,说明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困难群体,要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来解决市场化带来的差异和不公平问题。从这个趋势看,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是创新破难为民服务,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本届政府任期内的一项重要目标。当前,全市正在开展“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大学习、大推进活动,如何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破难,深化为民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问题。在社会救助工作的理念上,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把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真正作为各级各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在社会救助工作方法和手段上,如何改变我们以往各部门单兵作战的方法,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政策上的衔接,从简单的零星社会救助,转变到按项目重点推进上,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在社会救助工作的机制上,如何从原来的随意性救助向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制度的长效服务转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不断探索。

三是完善体系建设,对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各项制度也已基本到位。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目前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无论在政策制度上,还是工作方法上,都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按照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一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如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上;在搭建基层统一的救助平台,实现救助信息的畅通、共享,建立“一口上下”运行机制的探索上,还需要继续下功夫。二要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内容。在解决困难群众吃、穿、住等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还要帮助解决医疗、教育、司法等方面的特殊困难,从不同方面提供多种救助服务,加固社会“安全网”。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捐助制度。在继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捐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今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目标任务很重,做好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抓好“九个救助”:一要强化认识救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二要落实责任救助。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在加强资金、物资救助的同时,搞好生产自救,扩大救助网络工作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各部门既要按照职责,完成好常规救助任务,又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创造亮点,形成特色。三要整合资源救助。在现有政府救助、社会性救助工作的基础上,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整合社会救助资源,构建完整有效的网络平台,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充分有效使用各种救助资源,确保社会救助不重复、不遗漏。四要营造氛围救助。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抓好社会救助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抓典型抓示范,营造良好的救助工作氛围。五要带着感情救助。扶贫帮困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次思想升华,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坚持为民服务宗旨观念的高度,带着感情、充满真情地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也是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检验。六要实实在在救助。对明确的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任务,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对明确的各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要一件件抓落实,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取信于民。七要不漏一人救助。对政策范围内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工作要细而又细、实而又实、深而又深,努力做到应救尽救、不漏一人,让每一名困难群众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八要健全机制救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协调机制、政策体系、创新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努力构筑社会救助的长效管理服务机制。九要夯实基础救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县区、乡镇、街道的职能作用,整合资源,夯实基础,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进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作重点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富民惠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在完善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和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

1.抓好基础工作,夯实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做好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抓好基础是关键。去年我们对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状况进行了调研,基本掌握了底数。在此基础上,今年要着力做好动态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网络化管理,随时掌握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为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打下扎实基础。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救助平台都建立了,但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我们要继续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按照“六到位”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保证社会救助工作必需的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把政治素质好、业务精、群众观念强、工作得力的干部,充实到社会救助机构中来,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平台,使基层网络平台真正发挥作用。

2.抓好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市委、市政府又确定了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对被列入的社会救助工作,一定要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取信于民。一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进一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就业培训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二是住房救助工作。继续实施廉租房制度,解决市区百户“双困户”的住房困难。经济适用房20万平方米年内结顶。全面完成360户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三是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市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条医疗保障线”制度,进一步健全合作医疗困难群众救助机制,切实缓解部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四是慈善超市建设。今年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在中心城区和县区政府所在地的主要乡镇,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慈善超市,为探索实物救助打好基础。另外,如继续推进示范老年活动室建设、实施法律援助等为民办实事项目,都要抓紧抓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3.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对各项具体的社会救助工作,我们必须抓紧抓好,但同时,还必须着眼于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健全协调机制。各级困难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各项工作的协调,加强政策、工作衔接和资源要素的配套。如农村合作医疗与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政策衔接,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元旦春节各级各部门组织的走访慰问等,办公室要积极参与,加强协调,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健全政策体系。三是健全督查机制。社会救助制度、政策的实施,关键要落实到为民解困这个基点。今年要组织对重点救助工作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抓进度,促落实,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工作的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部门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水平。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七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宝南区委、曲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将宝南区近几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宝南区位于_东北部,黄河三角洲的最前沿,南临黄河,东北两面环海,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辖七个乡镇办事处,178个行政村,政区面积2365平方公里,人口23万。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立足本区实际,扭住发展不放松,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社会救助方面,坚持统筹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加大投入,走出了一条切合宝南实际的社会救助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创新理念,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一贯高度重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其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从保稳定、促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认真抓紧、抓好。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社会救助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乡两级不断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狠抓投入,保证了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的落实。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失业职工、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以及农村因病、因残致贫人员不断增多,社会救助范围和强度进一步加大,仅靠传统的救助模式和救助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实际需要。针对这一实际,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切实把工作落脚点放到以人为本、全面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上,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阳光190”社会救助工程,建立了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热线,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以政策扶持、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辅,集医疗救助、贫困生救助、住房救助等多元化救助于一体的新型社会救助机制,切实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利益。

二、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扎实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

为保证新型救助机制的快捷、高效运转,切实把好事办好,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健全配套机制,落实救助政策。为切实提高“阳光190”救助的成效,充分发挥其一口把关、一体化救助的作用,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宝南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城乡贫困学生救助暂行办法》、《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救助工作规范有序。具体实施中,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好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凡应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村(居)民和农村五保户,在患重大疾病时,优先享受医疗救助,救助费用按当年发生医疗费实际个人负担部分酌情给予救助,但全年累计救助额原则不超过5000元。二是抓好贫困户子女教育救助。对享受低保和无力支付学费的贫困户子女实施就学救助,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区分大学、高中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三个类别,分别确定救助标准。救助资金来源于“扶贫助学基金”和“‘春蕾计划’救助资金”。三是抓好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户住房救助。凡农村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因受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损坏的或者因其它原因导致住房困难的,均可以申请住房救助。救助资金按区乡村三级1:1:1的比例负担,每户给予救助金额不超过5000元。

(二)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救助资金到位。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宝南区救灾救济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对救灾救济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发放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承担”的管理体制,及时列入财政预算。今年全区用于社会救助资金达220万元。二是实行资金分级管理。对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严格落实“两证一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全面推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制度,低保对象凭低保证和身份证可以直接到金融部门领取,行动不便的低保对象,由金融部门直接送到家中,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是严格资金发放程序。确定救济对象时,严把一个“细”字,坚持做到基层民政干部深入农户,进行全面详细地核实,使应该享受保障的一户不漏,不该享受的一户不保。工作中进行严格把关。首先是把好调查关,做到“三防止”、“四准确”。“三防止”,即:防止只凭单位申报,防止凭个人关系,防止凭印象;“四准确”,即:家庭成员关系搞准确,家庭收入核准确,当年开支算准确,贫困原因查准确。其次是把好评审关,实行“四公开”、“六程序”。“四公开”,即:政策公开、范围公开、对象公开、标准公开。“六程序”,即:城市低保按个人申请、居委会调查、初步审核、乡镇(街道)审核、区“阳光190”社会救助中心审批、张榜公布的程序运作;农村低保按本人申请、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或村民代表评议、张榜公布、村委会申报、乡镇审核、区“阳光190”社会救助中心审批的程序运作。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实施分类分标准救助。对农村贫困户实行等级化管理,对年人均收入低于800元以下的家庭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对800元至1200元的实施临时救济,对1200元至当年人均收入水平的实施社会互助。

(三)强化效能监察,提高服务水平。为切实向贫困群众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加大筹资力度,建设了400平方米的“阳光190”救助服务大厅,建立健全了各项服务制度,实行一站式办公。落实限时承诺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落实对救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制度,及时督促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每月5日前将上一个月的救助情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同时,将“190救助”工作列入了全区政府提速和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区监察部门定期检查各项承诺制度落实情况;“阳光190”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对违反规定,虚报冒领等现象,予以严肃查处。广大服务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有求必应、有难比帮、热情服务、快速救助”的工作宗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形象。自“阳光190”社会救助中心成立以来,共处结各种来电来访265件次,发放救助金45.945万元。全区共有526户878人享受城市低保,1086户1773人享受农村低保,20共发放低保金186万元。

三、齐抓共管,社会互助,努力营造社会救助工作合力机制。

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着眼于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大救助格局,根据各职能部门工作特点,进行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强化责任,形成了各负其则、综合管理的良性工作机制,为社会救助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救助新路子,实行结对救助与群众自救自助相结合,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工作,健全了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络,设立了捐助接收站,把每年的4月20日、10月20日作为“集中捐助日”。自以来,先后开展了大型捐助活动七次,累计捐助资金137.61万元,有效解决了社会救助资金不足的现实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救助工作地深入开展。

虽然我区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和要求,以利于我们不断改进提高,努力将宝南区社会救助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八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一次新的动员和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城乡统筹、分类指导、稳妥推进”的总体思路,从建立和完善各项救助制度入手,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建立困难群众社会帮扶救助体系的意见》、《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规定》、《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市爱心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市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和文件,推动救助工作由单一的基本生活保障向医疗、教育、住房等全方位扩展,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自然灾害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形式多样、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从起,市委市政府连续四年将城乡低保、敬老院建设、城乡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列入“十件实事”,集中力量,加大投入,认真办理,保证了困难群众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城市低保制度日益完善,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城区低保标准由最初的105元提高到现在的190元,县市低保标准由最初的90元提高到现在的160元,目前,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95万人,人均月补差达到134元。

二是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实现了从临时救助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转变。经过三年的扩面提标,保障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年9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20元,保障人数从3.5万人增加到7.9万人,约占我市农业总人口的3.2%,人均月补差达到52元。今年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标准要提高到1140元,人均月补差将达到60元。

三是建立健全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制定完善了救灾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干旱、冷冻、风雹、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来先后下拨救灾资金2778万元,为受灾群众恢复住房4802间,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灾区稳定。特别是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市民政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在第一时间投入支援玉树抗震救灾的工作,向灾区紧急运送救灾帐篷240顶,组织社会各界捐款3445万元,捐赠棉衣棉被2.8万多件,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解决了免征农业税后农村五保供养问题,五保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分散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1200元和2400元。大力实施“霞光计划”,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三年来市县乡三级共投入1亿多元,新建改建敬老院64所,超额完成敬老院三年建设任务。集中供养五保对象达2861人,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较好地改善了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

五是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并逐步完善,设立了4所惠民医院,对困难群众实行“十五免十五减半四优惠”等优惠政策。资助9万多名农村困难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大病救助,全市医疗救助对象达到13.9万人,以来共发放各项医疗救助金250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还在武陟县、解放区开展了医疗救助同步结算试点工作,目前工作进展顺利。

六是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社会互助成效明显。成立了市慈善总会,县级慈善协会的数量达到6家,开办了43家慈善爱心超市,开展了“温暖隆冬行”、“慈善助你行”等一系列有声有色有效的慈善救助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四年来共募集爱心基金2500多万元,使6249名困难学生得到救助,3159名大病患者缓解看病困难,1.8万名困难群众得到救济,4300多名五保对象的生活有了改善;大力实施“微笑列车”、“重生行动”等慈善医疗项目,免费实施唇腭裂手术8000多例,项目实施在全国领先。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们努力构建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成效是明显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标准较低,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低保特别是低保边缘户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三是敬老院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敬老院编制、人员、经费保障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四是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还不够规范,救助门槛较高,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影响了救助效果。五是基层普遍存在工作力量薄弱、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救助工作。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以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目标,以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医疗救助工作、敬老院配套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健全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配套衔接,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新跨越做出新的贡献。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巩固城市低保工作成果,不断提高救助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城市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二是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低保对象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与失业保险和再就业的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在保障其家庭基本生活的同时,探索限期享受低保待遇、逐步退出的路子,促进脱保就业。三是提高低保规范化建设水平。要健全和完善申请、审核、审批、评议、公示、档案管理、资金运行、信息统计等制度,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行程序化管理、规范化操作。要充分发挥社区评议小组的作用,将社区公示作为重要环节抓好落实,全面提高基层低保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规范社会化发放程序,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目前审计部门正在对城市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各地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五是制定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今年,省里将出台《河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各县市区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出台《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实施细则》,合理确定低收入家庭标准,确保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二)规范完善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与城市低保相比,农村低保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客观上存在着低保对象人数多、家庭收入核实难等实际困难,特别是一些地方存在有错保、漏保、人情保等现象。在今年开展的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工作中,各地要把规范农村低保工作摆上日程,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全面复核农村低保对象。各地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对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认定。乡镇、村级要进行100%的入户调查,县级民政部门对申报对象入户率不得少于40%。要严格执行申请、审核、审批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村乡县三榜公示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对象认定准确无误,杜绝人情保和暗箱操作。

二是做好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今年的“十件实事”,要求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95元,将人均月补差由52元提高到60元(含上级物价补贴10元),保障面由3.2%提高到3.9%左右。这里我强调一点,在农村低保工作中,要坚决克服和纠正不按户保按人保的问题。一户只保一两个人或两三个人,目前各县市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省里会议也专门强调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的低保制度是按家庭收入来计算的,保障也要以家庭为单位来保障,按人保不符合低保制度。目前大部分县市区扩面提标工作已近尾声,我们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对我们的工作来一个回头看,对存在以上问题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三是科学合理区分对象,健全完善分类施保制度。各地要综合考虑低保对象的家庭收支情况,按照家庭成员的病伤残程度和劳动力状况等因素进行分类,合理确定各类对象的补助金额。原则上,将农村低保对象分为三类:一类为长期重点保障户。包括主要劳动力伤亡、重病、重残,家庭其它成员无劳动能力等特殊困难家庭。二类为长期保障户。包括主要劳动力伤亡、重病、重残,家庭其它成员劳动能力较差,生活状况短期内不会有很大变化,需要长期保障的家庭。三类为短期保障户。包括家庭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但需要赡养或抚养的人口较多,负担过重的家庭。

四是完善农村低保统计台账,加强信息化建设。省厅计划用两年时间为办事处和乡镇配备城乡低保微机,去年配备的重点主要是办事处,今年的重点是乡镇。根据民政部和省厅的要求,各县市区、乡镇都要建立农村低保统计台账,实行计算机管理。此次扩面提标完成后,5月20日前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并上报市局。

(三)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努力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健全五保对象审批机制,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省共有五保对象47.1万人,占全省农业总人口的6‰,全国的比例在3-4‰,而我市五保对象只有4312人,只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1.72‰,这个比例与全国全省相差太大,不符合我市实际。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由于五保供养资金从转移支付中支出,所以一些乡镇和个别县拒绝将五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造成五保对象人数逐年下降,我市的五保对象人数在全省最少,以至于该享受的补助资金享受不到。各县市区一定要按照《五保供养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澄清五保供养人数,把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供养范围。二是加强敬老院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敬老院配套设施建设也被列入了今年市委市政府的“十件实事”,按照敬老院“三年建设、两年配套”的工作规划,今年要重点完善13所中心敬老院的取暖、洗浴、卫生医疗和部分乡镇敬老院的取暖等配套设施。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筹资400万元,市级财政已列入预算200万元,县级财政一定要足额按1:1的比例配套资金,乡镇可根据经济实力,完善取暖、洗浴、医务室等设施。目前,市级方案已经制定,下一步要与各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初步确定6月底前完成太阳能洗浴设施配套,8月底前完成医务室建设,10月底前完成取暖设施配套。三是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敬老院管理上水平上台阶。我们已经完成了敬老院建设任务,敬老院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下一步要把工作重点转到管理上来,努力提高敬老院的管理服务水平。我们计划在全市开展“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和“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目前相关文件正在运作中。各县市区要按要求配备必要的管理服务人员,认真落实敬老院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希望各县市区的领导能够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五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适当增加入住人数,巩固和提高集中供养率,完善敬老院管理服务制度,今年各县市区政府都要出台当地的敬老院管理办法,要通过加强服务管理,确保五保对象住得进、留得住、过得好。

(四)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做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参保参合工作。各地要按照政策规定,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时缴纳参保、参合费用,切实把城乡困难群众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中来。各地参保标准有所不同,都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参保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预算解决,不得从现有医疗救助资金中支出。二是做好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工作。要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结算信息平台,健全以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医疗费用为核心,方便快捷、监管有效的同步结算机制。今年,省里要求40%的县市区要开展同步结算试点工作,试点县市区医疗救助对象平均住院率力争达到3%。我市武陟、解放作为第一批医疗救助同步结算试点单位,工作进展顺利,武陟已建立了民政、定点医疗机构和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资金结算、垫付渠道畅通的医疗救助体系。今年我市其余县市区均被省确定为同步结算试点单位,我们将在近期召开医疗救助同步结算试点工作会议,安排全市的启动工作。三是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功效评价激励机制。要把医疗救助的筹资情况、资助参保参合情况、资金支出情况、人均救助标准、平均住院率等作为医疗救助功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资金补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推动医疗救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五)探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做好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临时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解决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客观要求。各地要加大探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工作力度,注意把握对象确定、救助标准、审批程序等关键环节。要加大对临时救助的资金投入,将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根据当前的经济情况,市政府决定今年的“爱心一日捐”活动推后至8月19日进行,各县市区要做好准备工作,继续重视抓好“爱心一日捐”的资金筹集,最大限度地发挥爱心基金在助学、助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重视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

集中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对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烈士褒扬工作,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有姓名记载的烈士有3674人,全市有烈士陵园7所,褒扬安葬烈士7817名;有散葬烈士墓44处,散葬烈士46人。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市烈士纪念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破损严重等问题,急需进行保护改造。

这次省政府统一安排集中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既是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育群众主体功能的现实需要。各县市区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保护改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扩大内需的项目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

(一)明确目标,加快推进。要按照统一部署,集中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全面保护改造。改造的重点是:烈士纪念墓地、纪念碑、纪念堂馆、纪念堂祠、纪念雕塑、纪念广场等主体纪念建筑设施。保护以改造翻新为主,原则上不得改变原有建筑物位置和格局,不新增纪念设施规模,保持原有陵区的风格风貌。对散葬烈士墓,由墓地所在地政府安排资金进行统一修缮保护。保护改造工程要在9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二)突出主题,科学规划。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保护纪念设施、弘扬革命精神、方便群众瞻仰为建设目标,以改造主体烈士纪念设施为建设重点,以突出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优美的环境和气氛为设计原则,统筹考虑短期改造与长远发展,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分步实施,坚持节俭节约,避免奢侈浪费。保护改造方案要按规定程序报批,要广泛征求烈士遗属、军队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使改造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三)严把质量,加强监管。保护改造烈士纪念设施责任重大,在工程质量、建设程序方面不能有丝毫闪失。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确定施工单位,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项目协调、检查和验收,确保每个改造项目都成为精品工程。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切实用好每一分钱,对于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要严肃处理。

(四)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涉及宣传、发改委、财政、文化、文物、旅游和军队等多个部门。各地要加强部门协作,争取相关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优惠、舆论导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

(五)强化管理,提高水平。在集中力量搞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各地要认真搞好职业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讲解员的选拔、培训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要下功夫抓好陈列展示,不断提高宣传展览效果,把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同志们,做好社会救助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改造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艰巨光荣,让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

社会救助会议讲话稿篇十九

这次市消安委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成绩,深入分析面临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消防工作。刚才,x同志对今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德刚同志通报了去年全市消防工作考核情况,市民政、商务、教体三个部门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消防工作形势。

消防事业肩负守护生命财产安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必须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十三五”以来,全市消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提前布置建设了一批消防站所,按照规范化要求迁建了消防机关,全市消防处置能力显著提升。消防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消防队伍改编,全面落实相关保障,市县镇各级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夯实。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五进”活动,城乡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日益增强。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市火灾死亡人数呈现下降态势,取得的成绩应予充分肯定。

但要清醒看到,我市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去年,全市共发生火灾事故x起,死x人,受伤x人,直接财产损失约x万元,火灾事故起数、经济损失双双上升。特别是x中心城区消防工作任务艰巨,去年发生的x火灾和今年x火灾,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当前,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一是火灾隐患较多。新社区工厂、城中村、出租屋等领域火灾隐患突出,电动车因充电造成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居民住宅小区管理缺失、消防车通道被堵塞占用、消防设施无法正常使用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农村火灾事故易发多发。二是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缓慢。目前,我市仍有未整改销案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x家,其中挂牌督办的x家单位整改进度缓慢,一直带病运行,存在极大潜在火灾风险隐患。三是基层消防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地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流于形式,小火亡人火灾事故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一些老旧小区消防配套设施不足,消防安全受到威胁。特别是消防设施装备相对薄弱,高楼层消防救援能力不强。四是监管不到位。个别行业主管部门未能认真履行职责,“九小”场所、社区和农村消防监管缺位。

我们指出的系列问题,都是“定时炸弹”,若不及时解决,将成为明天的火灾事故。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清醒认识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公共安全和消防工作的批示指示,以及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训词精神,认真落实《x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全面消除火灾隐患,从严遏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发生。

二、全面提升火灾防控救援能力。

(一)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年初,市消安办印发了《x年x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清单》,各部门要围绕清单明确的x类x小项重点任务,强化措施,抓好落实。人社、自然资源、消防等部门要开展新社区工厂消防安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督促企业落实标准化管理。发改、公安、住建等部门要加强消防车通道治理,加强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标识化管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深化消防安全治理。商务、文旅广电、教体、民政等部门要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博建筑、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开展消防标准化管理。公安部门要加强“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全面提升防控水平。

(二)紧盯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去年全市x%的火灾都发生在居民住宅小区,因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分别占火灾总数的x%、x%,主城区火灾占火灾总数的x%。各有关部门要总结规律性特点,把居民住宅、电动车充电等作为监管重点,加强经常性检查,督促物业公司、居民小区管理单位加强电动车、电气线路等日常防火暗访检查,组织物业管理人员、楼长、网格员等逐楼门、逐楼道开展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各进驻式安全生产暗访督导组要把消防安全检查纳入重点检查督导范围。同时,要加大新社区工厂、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城中村等薄弱环节消防安全监管力度,落实技防、人防、物防措施,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巡查、自查频次和力度,用好处罚、约谈、关停等措施,始终保持火灾隐患整治高压态势。

(三)强化问题整改。各部门要把火灾隐患整改作为消防监督的重点,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对列入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在新闻媒体予以公告,公布隐患内容,明确整改期限,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接受社会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本系统内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负领导责任,定期向政府和消防部门报告整改情况。对目前仍未销案的x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列出清单,倒排工期,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完成整改,确保重大火灾隐患全面彻底整改到位。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新闻宣传部门要统筹各类宣传力量,督促相关方面履行消防宣传教育责任和义务,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优势,形成全社会“消防大宣传”格局。要以提高居民防火意识为重点,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化农村以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宣传教育,注重宣传效果,避免因犯常识性错误造成悲剧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五)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消防部门作为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持续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我市消防救援队伍应急处突能力。要结合市情特点,加密全市消防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分布和时效保障,加快山岳水域救援队伍建设,强化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配备,加快市级战勤保障基地和东坝片区消防站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化救援装备能力。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联通、应急联动,形成统一指挥、全域覆盖、处置高效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三、铁肩扛起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一)落实各级政府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强化政府统一领导和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部署本地区消防工作重大事项,定期研判消防安全形势。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要加大消防工作协调、指导力度,督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

(二)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深化“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制,做到监管无漏洞、无死角。各相关部门要常态化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找准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和薄弱环节,逐项制定整改措施。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督促问题整改,织密织牢火灾防控网。

(三)落实社会各方主体责任。消防和公安部门要按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级划分,全面推进一二级重点单位和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管辖的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强化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四个能力”建设,加强消防知识教育培训,落实消防设施年度维保检测,在重点区域推广安装简易火灾报警装置。特别是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要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安装电气火灾监测设备,切实提高火灾防控等级。

同志们,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希望大家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责任,全面提升消防救援能力和火灾防控水平,以忠诚、责任、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平安有序的发展环境。

同志们:

今天,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干部监督工作联络员进行座谈交流,从而拓宽干部监督渠道,整合干部监督资源,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关信息,切实增强干部监督工作合力,提高干部监督工作质量。下面,我着重就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干部监督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干部监督信息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干部监督工作是整个干部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进一步畅通干部监督渠道,更有效地实施对全区各级干部的监督,是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的有力措施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从而在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

近年来,我区陆续推出了一些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使干部监督工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干部监督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还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应该说,我区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确有极个别领导干部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这在客观上与干部自我手段不多、信息不广有关。这就要求我们组织部门采取更为有力、更为有效的监督措施,把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使干部少犯甚至不犯错误。我们建立干部监督联系会议制度,目的就是随时发现干部队伍和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教育、提醒、诫勉和组织调整等制约措施加以改进,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我区建设一支能够担当发展重任、经受住各种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应有的作用。

干部监督工作是干部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衡量干部工作质量高低的主要目标就是看能否选准用好干部,配齐配强班子,而干部监督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区委在选拔任用和管理干部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干部监督工作,认真实行和完善了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公示制度、票决制度、年度目标考核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等。但是,目前我们所采取的这些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表象之外的情况,对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以及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仍然比较难以考察,难以掌握,有时还会被表象所蒙蔽,导致不能准确地识别干部。我们联席会议的各个成员单位来自于方方面面,长期在监督一线工作,接触面比较宽,对我区干部比较熟,大家能够及时和直接听到社会各个层面对干部工作和干部的反映,也能及时和直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相对的比较容易了解。而这些,对于我们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而言都是十分珍贵的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所以,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干部监督信息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学习,牢记使命,切实履行监督职责1、加强学习,提高水平。我们各个单位选派的干部监督工作联络员是经过认真挑选和慎重考虑的。尽管大家都具有相应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但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对于我们多数联络员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工作任务的开展,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各位干部监督工作联络员要注意学习,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围绕当前干部监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意见和措施,不断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2、牢记职责,加强监督。干部监督工作联络员受区委组织部委托履行监督职责。监督的对象就是全区的科级干部以及全区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只要是涉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属于大家的职责范围。另外,根据部务会研究的意见,在座的各位,既是我们干部监督工作联络员,负责对本单位以及全区的科级干部进行监督,同时也是我们区委组织部部风监督员,欢迎大家以各种形式对我们组织部的各位干部以及组织部机关作风建设进行监督和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如果觉得向别人提意见怕不放心的,还可以直接向我反映意见,我们也一定会诚心诚意地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

政法机关主要是对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进行惩罚;

第二道防线是纪检监察等机关的监督,起的主要是惩治、警示和挽救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克服怕得罪人等错误思想,以对昂昂溪干部队伍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地大胆地开展工作。

三、扎实开展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工作,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新课题。今年5月,中纪委、中组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也是对全区开展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一次动员和部署。大家要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认真学习,积极配合我们全面开展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今后,区委每次调整干部后,对于那些提拔或重用的干部,请大家务必倍加关注,特别是要关注社会上对他们的评价,看他们的口碑如何,是不是适应所任职位,有没有什么不良反映。

此外,对区委和区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请大家多提出来,不要有所顾忌,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有效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现象的发生。

同志们,干部监督工作很辛苦,希望大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职责,为推进昂昂溪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昂昂溪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

今天,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从而拓宽干部监督渠道,整合干部监督资源,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关信息,切实增强干部监督工作合力,提高干部监督工作质量。

新时期的干部监督工作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总的要求是,按照《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意见》,结合“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以有关党内法规为依据,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有的同志说,干部监督好比是防护网,可以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这很有道理。目前,有的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正常的监督,认为监督是限制人、束缚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因此抵触、逃避监督;有的同志监督意识不强,总认为监督是纪检、监察、政法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做好业务工作就行了。在实际工作中怕越权、越位,不敢理直气壮地开展干部监督工作。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与纪检、监察、政法机关的监督比较起来,不同点在于,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虽然也有日常监督,如抓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但大量的或主要的工作还是对已经触犯了党纪政纪的领导干部进行查处;政法机关主要是对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进行查处;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则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过程实施监督,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党内监督方面,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组织部门干部监督,起的主要是引导、防范和矫正作用;第二道防线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起的主要是惩治、警示和挽救作用。组织部门的监督,是通过管理体现出来的,一方面,通过考察考核和群众来信来访,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对有问题的干部批评教育,对工作平庸、不胜任现职以及问题较大的领导干部,根据党委的决定,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予以调整、降职、免职、责令辞职、撤职等。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干部任用条例》以及其他有关党内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

责重,但作用上相互衔接和补充,目标都是一致的。希望大家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密切配合,协同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第三,需要各成员单位和监督员要及时互相交流干部监督的信息。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的建立,为共同利用干部监督信息资源搭起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各成员单位要把信息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干部监督工作联系会议成员单位信息沟通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及时向县委组织部报送有关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希望通过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一个覆盖面广、资源丰富、渠道畅通、利用方便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系统。第四,要加强对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的领导,增强队伍的责任心。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是一项十分严肃、慎重、细致的工作,也是解决干部查处与任用脱节问题的重要举措。各联席单位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单位的联络员在本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受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办公室的指导。各联席单位要为联络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要及时听取联络员的汇报,支持联络员履行职责,帮助联络员做好有关干部重要问题及情况的通报联系工作。联络员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确保收集、通报信息的质量,如实通报干部群众举报反映的情况,做到收集一件,通报一件。联络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收集和通报的内容。

同志们,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是一项新建立的制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服务,为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提出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同志们:

刚才,信访局和劳动监察大队分别通报了xxx年度全县信访工作情况及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情况,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些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强调、一直在督促,但落实情况始终不太乐观。今年,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专门督查各乡镇、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以及负责同志的履职情况,如果部门单位今年仍然像往年一样不作为,把上访群众推给县委、县政府,我们再研究、再问责。

下面,我就做好新常态下信访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充分看到形势之严峻。当前的祁连,正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随之不断增加。而且新形势下的信访诉求存在由个人表达为主向集体化、组织化方式转变的趋势,相同的诉求集体反映、不同的诉求捆绑反映、不同的群体串联反映,并由自发的集体行为向更加严密的组织趋向变化,有共同诉求、有牵头人物、有组织网络、有行动计划,老问题尚未消化,新问题层出不穷,信访工作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

(二)要充分看到任务之艰巨。从xxx年与前几年信访情况对比看,我县的信访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是数量越来越多。xxx年,共接待来信来访63批,较xxx年的28批同比上升80%;二是范围越来越广。去年,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涉及劳资纠纷、草场纠纷、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前几年相对较少的涉法涉诉、揭发控告、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规模越来越大。xxx年接访63批349人次,平均每批5.5人次。而xxx年共接访36批62人次,平均每批1.7人次。每批增加了3.8人次,上升率达到了224%。分析到这里,我们应该有所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这样的局面?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的机制不健全,群众上访的盲目性仍然很大,导致非正常上访、群体性上访数量增多。而另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工作仍然有问题,一些工作或多或少的存在不细、不均、不到位,导致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上访寻求解决,群众形成了“信访不信法”的习惯。

(三)要充分感到责任之重大。当前,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纵深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越来越重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对信访反映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务必认真解决。省委书记骆惠宁批示: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一定要注重法治思维与方式,以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省长郝鹏批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政府建设中统筹谋划,努力提高法制化水平,妥善处理好信访问题,切实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深入领会中央和省、州、县的安排部署,做到排查排查再排查,落实落实再落实,化解化解再化解。

要结合“法治祁连”建设,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就地解决,全面提升我县信访法治化水平,使信访工作真正回归到“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理诉求”的本位上来。

(一)强化法治思维,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关。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就是对政府和广大群众进行双向规范的过程,一方面规范政府的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一方面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规范、有序反映诉求。首先,要把政府的工作规范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上来。法律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准绳,规范信访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解决信访问题,既不能敷衍塞责不解决,也不能简单走程序草解决,更不能突破底线乱解决,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抚救助到位,对没有法律依据或已经解决到位仍坚持无理上访,经教育疏导后依然我行我素缠访闹访,甚至串联他人抱团上访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其次,要把广大群众的诉求规范到依法解决上来。群众维权的方式是多样的。今后,按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积极引导信访人依照规定程序向政法机关提出,使合理合法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得到解决,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第三,要把信访人引导规范到合法信访上来。要加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消除“信访不信法、以访压法、以闹求决、以访谋私”等不良现象,教育引导信访人合法上访。

(二)强化群众工作,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信访工作归根结底是做群众工作。一是要树立群众观点。群众信访是对干部的信任,如果把群众的小事当做大事来抓就会平安无事,而如果把群众的诉求不当回事则迟早要出大事。因此,必须树立“信访无小事”的意识,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二是要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懂得“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但哪些是不稳定的因素?哪些方面容易引发上访问题?怎样处置信访案件?少数干部存在怕信访、躲信访、推信访思想,甚至不愿意从深层次了解问题本质,拈轻怕重、推诿扯皮,导致“接访一次,形象折一段;讲一次话,威信降一截”。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贴得近的方法、靠得住的手段,在思想上尊重,在感情上贴近,在方法上依靠,在行动上帮扶,积极稳妥化解各类信访矛盾。三是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信访局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实行“阳光信访”,确保每件信访事项登记录入、挂号办理、终结销号,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信访人到任何部门上访都能做到“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研判、可评价”,提高信访工作公信力。同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素质,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助推信访问题有效解决。

(一)健全信访责任体系。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把信访问题妥善解决在基层,不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刚才的信访工作情况通报很好的为我们摆出了问题,各部门、各乡镇要认领问题,属于哪一个部门的问题就由哪一个部门解决,属于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访问题,由信访局牵头协调解决。要切实发挥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下设的十二个工作组的作用,属于自己工作范畴的决不能推诿扯皮。

(二)强化信访工作措施。今年,我们要全力加大对各领域项目的动态监管,要进一步强化对《劳务用工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由县委政法委负责牵头,信访、城建、国土、经商、司法、劳动监察以及项目实施单位要全力、无条件配合,要抽调人员成立专项检查组,对重点项目是否存在分包问题、是否按要求开展社会风险评估、是否规范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是否足额缴纳用工保证金等问题进行清查,发现一起、清查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三)强化信访工作权威。信访局要充分运用好“第一交办权”,履行好交办转办权、立案查办权、协调处理权、督查督促权、通报情况权等6项职权,对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处置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等问题,有权直接向各乡镇、各部门进行交办、督办。各乡镇、各部门要支持信访部门履行“第一交办权”,强化信访工作权威性。

同志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信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作精神、坚定信心、创新举措,扎实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为确保全县的和谐稳定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这次市区人大信访工作联席会,通报和交流了市、区人大上半年信访工作情况,探讨了贯彻落实盛华仁副委员长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的措施。今天的会议,既是每季度一次的市区人大信访工作联席会的例会,也是为了在各区换届选举中,更好地倾听人民群众呼声,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人大监督作用而召开的一次信访工作会议。

从刚才市、区人大介绍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我市人大信访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涉法信访件更为集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理的信访中,涉及审判机关的信访事项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在信访事项总数中所占比例由年初的42.2%上升到了6月份的54.1%。二是集体上访增多。办公厅上半年共接待集体上访87批,2460人次,占信访总量的41.1%。三是上级人大交办的信件所占比例呈增高趋势。上半年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向我市交办了263件,占办公厅来信总量的20.9%。根据这些情况,按照上级人大关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部门以加强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加大督办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

会议开得很好、很有必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当前,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呈良好态势,人民安居乐业,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总体形势很好。但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冲突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等各种因素引发的信访活动日趋活跃,来信来访所提出的信访问题解决的难度增大。全市人大受理的信访量在持续增加,集体访、重复访仍较为突出。上级人大交办的信件还将继续增加,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去年以来,全国人大、省人大对信访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提出了很高要求。盛华仁副委员长在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会议上,专门就做好人大信访工作提出了“5句话20个字”的要求,即“分别受理、综合分析、统一交办、定期反馈、严格督查”的工作机制和“四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要求做到所有来信来访,件件进行登记,件件记录在案,随时可查,达到百分之百;所有来信来访,都要有人拆阅,有人接待,进行分析、归类,达到百分之百;所有来信来访都要交办,都要把办理责任落实到单位、个人,达到百分之百;所有来信来访,件件要有回音,达到百分之百。

我市人大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很繁重,市、区人大常委会必须提高对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按照盛华仁副委员长提出的信访工作机制,围绕“四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我曾对办公厅信访部门的同志说过,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同时也是获取真实信息的重要渠道。长期以来,人大机关听的是“单声道”,往往只能从听取政府部门的汇报中获取信息。通过这种“官方”渠道了解到的信息,难免以偏概全。信访信息最真实,虽然不一定都是对的,但它能帮助我们掌握全面真实的情况。人大机关信访部门除了继续做好信访件的交办、转办、督办工作,更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为常委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提供客观真实信息,从而改变人大长期以来只能听到来自政府声音的现状,变“单声道”为“双声道”,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

人大信访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不直接处理具体问题。我们把信访件交给同级“一府两院”和下级人大办理,通过督促检查,促使信访问题的解决。因此,信访工作应当纳入常委会的整体工作中,建立规范、高效的信访办理工作机制,把信访反映的问题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具体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信访工作融入人大监督工作的全过程,与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人事任免等工作结合起来。信访这个窗口不是孤立的,而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观察哨所,是前沿阵地。信访部门为监督工作提供信息来源,既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促使信访问题的解决。大信访格局还表现在,人大信访工作不仅仅是信访部门的事情,各专门委员会、各工作机构都要关心和重视信访工作,同时要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动的机制,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各区人大常委会交办、转办了一些信访件,各区人大常委会都很重视,及时向“一府两院”交办,并按期反馈办理结果。但各区领导的重视程度、信访件办理质量和按期回告率还存在差异。当然,要达到“四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还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各区、各部门领导的重视,通过每一位信访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到群众来信n件,接待来访n人次,合计n件次。对来信来访重点交办80件,其中:办公厅重点交办17件,到期9件,已回告9件,按期回告率100%。人大机关信访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耐心接待每一批来访群众,认真办理每一封来信。认真进行综合分析,编发《信访简报》14期、《信访动态》34期,向市委报送信息33篇,为有关方面提供了信访信息。今后,各区人大常委会也要加强综合分析,为人大监督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各区、各部门应当利用好人大信访信息资源,对其中反映的信访问题要积极主动地督办,依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信访工作不在于信息量的多少,而在于信息传递的效率高、效果好。既要掌握大量的信访信息,又要督促依法办理,促使信访问题得到解决。

加强信访工作的保障机制,是适应新的信访形势的需要,也是提高人大信访工作效率和信访工作质量的前提。首先要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建设,夯实信访工作基础。要规范和完善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坚持常委会主任接待制度,完善法官接待制度,坚持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回复信访人制度,坚持集体研究制度。做好来信来访和回复情况的登记、归档和统计,按规定报送信访情况统计表,按期对上级人大交办件作出回复,及时对来信来访人给予回告。其次,要重视和关心信访工作。各区要有专人负责信访工作,要有接待场所。要明确人大信访部门是人大常委会统一协调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职能机构,负有信访受理、工作联系、协调、督办的职责。要按照《中共武汉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武发[2006]4号)文件精神,加强市区人大信访工作机构建设,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同志们,希望市、区人大常委会和信访部门通过这次联席会,进一步夯实人大信访工作基础,强化落实“四个百分之百”工作目标的措施,健全信访工作机构,充实信访干部队伍,加大对信访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培养使用力度,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加强督办,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访工作质量,为全市的稳定和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我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推动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持断提升完善,全力打造全国民生工作品牌。下面,就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试点单位和基层干部狠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认可。

(一)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是落实上级一系列政策要求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要求。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的任务目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x省贯彻〈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若干措施》,提出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对照上级要求,我市社会大救助核心理念和工作模式完全符合上级精神,实现了困难群众应得救助及时全面享受,真正构建起了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是增强民生保障、改善民生能力的集中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具体体现。社会保障是一个大的概念,宏观来讲,主要指政府层面的保障政策,包括保险、救助和福利。保险与劳动贡献密切相关,福利是面向特定人群,而救助扮演的是补差的角色,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关键,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让广大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三类保障政策的性质来看,只能从救助入手,通过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整合各方面救助资源,解决贫困问题。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运行,正是基于对三类保障政策的综合分析,充分发挥了救助的补差功能,达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

(三)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是服务发展大局、推进改革攻坚的集中体现。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x,离不开发展的高质量,更离不开民生的强保障。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特殊人群。社会救助面对的服务对象,就是最需要关心的人群。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是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权益的长效措施,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底线保障措施。另外,省里今年流程再造攻坚行动提出了“1+12”的内容,我市在省里的基础上,提出“1+14”的内容,特别把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纳入流程再造攻坚。我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要严格落实xx书记在动员大会上提出的“乡镇审批是常态,县级审批是例外”的要求,紧密结合流程再造改革攻坚任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优化简化审批流程,促进救助事项协同办理,提高救助精准度和有效性,推动社会救助申办便捷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应助尽助。

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建成运行,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饱含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市工作专班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6个工作组的全体同志不分昼夜、忘我工作,推动了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各县市区第一时间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布局网点建设,配齐配强队伍,确保了全市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市直有关部门结合单位职能,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目前,社会大救助体系已正式运行,但体制机制的建成,只是搭建起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一个平台,要让这个平台真正发挥好作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各级各部门要重点围绕“1335”开展工作,始终聚焦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一个目标”,统筹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统筹衔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政策、统筹组织社会力量“三个统筹”,深化相对贫困人口主动发现机制、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救助保障机制、适应相对贫困人口多层次需要的动力提升机制“三大机制”,强化制度、平台、网点、队伍和保障“五大体系”,对现有工作再一次全面梳理,查漏补缺、持续改进,争取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重点抓好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完善提升,夯实x大救助全国民生工作品牌的厚重度。

(一)完善提升政策统筹力度。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各类救助政策、各类社会福利和保险政策以及各种社会力量进行统筹完善、整合衔接,对各项政策进行流程再造。在完善“三个统筹”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三点:一要深化流程再造。前期时间,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有效开展了社会大救助流程再造工作。但从实际效果看,流程再造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希望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抓紧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认识流程再造既是“放管服”的一项改革,也是一项完善本单位本系统救助流程政策的机遇,是规范政策落实、规避问责风险的有利时机。大家务必要按照“减不可减、放无可放”和“乡镇审批是常态、县以上审批是例外”的原则,尽量缩短审核时间,减少申报材料,下放审核权限。二要推进政策的完善创新。要结合上级文件要求,从困难群众的需求和保障出发,从政策保障、社会补充、“物质+服务”救助多层次分析,查补政策缺失、不足和漏洞,及时健全完善,不断夯实体系运行的政策基础。三要将救助政策落实及时纳入大救助平台。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工作专班将部门救助政策措施及时纳入平台运行。在这里再明确一下,所有救助政策必须无条件纳入大救助运行平台,所有福利政策本着自愿的原则纳入运行平台,所有福利和保险政策数据必须实现与大救助平台的实时对接、互通共享。市里已经制定政策,从x月x日起,各项政府性救助资金全部纳入大救助平台统一出单,从现在到2020年年底作为调试期,从2021年1月1日起,所有政策性救助资金不通过大救助平台出单的,各级财政部门不予资金拨付。

(二)完善提升工作体系建设。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制度、平台、网点、队伍和保障“五大体系”。这五大体系是器之底座、车之底盘、楼之桩基。一要持续推动制度体系的构建、完善和提升。大救助的制度体系从类别上看有五大类,即救助政策、福利政策、保障政策、动员社会力量的政策和大救助运行政策体系。这五大政策体系的统筹、衔接、融合是大救助体系的根本,这既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长效推动的工作,也是迫在眉睫需要从当下做起的工作。希望各级各部门对照自身实际,从最紧迫最需要的事情入手,推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今天的会议上,提交了三个政策性文件供大家讨论,希望会后按时限要求提报意见。二要推进平台体系的健康运行。目前,大救助“一网三平台”已建成运行,当前保障平台的健康运行是关键。这次建设的x大救助新平台,核心内涵是依托大数据、运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起的新机制。因此,数据是平台健康运行的关键和根本。从前段时间看,各级各部门克服困难,静态数据已全部提供到位,下一步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动态数据的实时共享,只有这样,贫困人口主动识别、政策找人实时预警才能准确及时。希望各级各部门抓紧行动、主动作为,与大救助工作专班及时对接,实现动态数据实时共享。三要扎实建好市县乡村工作网点。当前各级工作网点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就网点建设,市工作专班已下发了指导意见,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县建中心、乡镇(街道)建工作站、村(社区)建服务站的要求,把网点体系建设好。根据掌握的数据,全市已建成市县中心网点x个,乡镇工作站x个,村(社区)服务站x个。这些网点建设质量怎么样?是不是符合要求?请同志们先认真的梳理查摆一下,自我检视、完善提升。四要保证工作队伍体系的完备和高效服务。当前,市县大救助中心基本都配备了工作人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在工作专班继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市县“专班制”向“中心制”的转变,让大救助中心逐步全面接手工作,真正运转起来。五要不断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各县市区要严格贯彻执行《社会救助资金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贯彻落实意见,保证年底前实现救助项目资金全部在平台内发放。要做好与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的对接,及时公开发布社会救助信息。要对接好x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失信惩戒数据库,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要真正发挥社会大救助监督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各级各部门工作成效给予客观公正评价,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鞭策效果。

(三)完善提升机制核心功能。“三大机制”是构建起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核心功能,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重心。一要完善提升相对贫困人口主动发现识别机制。社会大救助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对困难群众的主动发现和主动救助,这一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数据的完整以及实时动态更新。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工作专班的工作,及时提供相关数据,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更新维护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平台的主动发现和主动救助作用。二要完善提升救助保障机制。各县市区要建立特别困难群众“一事一议”制度,在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衔接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实现规范化运作。要用好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探索拓展“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三要完善提升动力提升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研究好动力提升机制,组织好培训,拿出切实高效的落实方案,及时反馈真实高质量信息,确保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一)压实工作责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会上印发的《关于建立x市社会大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和《x市社会大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的有关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章办事,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大救助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社会大救助工作专班要继续实行2个月的集中办公,统筹协调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集中抓好社会大救助体系完善提升工作,不断提升社会大救助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市直有关部门救助政策没有纳入平台的要抓紧纳入,确保尽快把平台系统运用起来,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要及时反馈到市工作专班办公室。市直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在动态数据的汇集方面积极配合、鼎力支持,确保社会大救助体系发挥最大作用。各县市区一要加大督导力度。从平台内提取的数据看,已开展的业务主要还是围绕民政工作,会后各县市区要抓紧部署安排,对其他纳入平台的项目推进情况进行再督促、再落实。二要配齐工作力量。多数县市区能按照市里要求,配齐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但仍有个别县市区社会工作岗位没有落实到位。12月底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社工人员要全部落实。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站硬件设施配备,抓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平台。三要落实工作待遇。目前,x个县市区已有x个县市区落实村级协理员待遇,x个县市区尚未落实,部分落实待遇县市区村级协理员为网格员兼任,共同享受待遇,尚未实现人员待遇单独由县级民政部门管理发放,要按照有关要求抓紧落实待遇。

(二)凝聚工作合力。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提升的工作,未来的工作任务量还很艰巨,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在“三大机制”建设上,需要大家凝心聚力共同推进。在这里我强调一下动力提升机制。社会大救助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而动力提升机制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消除贫困的强本之策,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目前,动力提升机制在教育帮扶、劳动参与、精准帮扶、社会联动等方面规划了提升路径指引,共涉及x多项事项、x多个部门。目前市工作专班已经对x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信息化设计,下一步工作中,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好工作,让这一机制发挥出最大能量。

(三)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大救助体系是一项新生事物,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实践、勇于创新。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工作不仅要宣传工作经验做法,还要宣传通过社会大救助体系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例,切实叫响x民生品牌。要创新形式、深化感受,创新宣传方式,策划相关活动,让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深度融合,切实增加群众知晓率、认同感和获得感。

同志们:

刚才,x同志通报了去年以来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情况,x公安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我们审议并原则通过了《x区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去年以来,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基本实现全覆盖,取得了积极成效。突出表现在三个“到位”:一是协调推动到位。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启动以来,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县政府实施方案全部出台、领导小组全部建立、工作机制协调运转。二是工作推动到位。严格落实“一单一细则”,按时完成“两库”建设;完成省级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3次,区级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1次,基本实现发起一次或联合参与一次双随机工作的目标,为实现常态化积累了经验。三是监管服务到位。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初步建立企业免检免扰制度和企业家容错纠错机制,助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服务、积极作为的结果,也是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距离全覆盖、常态化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有的部门没有彻底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同时,还在继续采取传统的市场“巡查制”,加重了企业负担;有的部门没有理顺工作机制,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不明确,导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息归集等工作融合度不高;有的监管靶向性不强,随机抽查的质量和效果不佳;有的企业反映还存在多头重复检查、检查过多过滥、随意任性执法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部署要求,年底要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同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也是我区“重点工作攻坚年”、差异化流程再造、“互联网+监管”的重要内容,更是对标深圳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的重要改革事项,抓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大反思大提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力度推进改革任务。要正确处理双随机监管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双随机监管与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双随机监管与关心关爱企业家的关系,坚持“强监管”与“减干扰”实现有机结合,坚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让服务走在监管之前,持续夯实工作基础,不断优化制度机制,着力提升监管效能,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工作标杆,全力做好今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今年双随机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实现“常态化”。常态化要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抽查事项,要涵盖各行业、各领域,实现多样化;二是抽查任务,突出重点、贯穿全年、有序推进,实现日常化;三是业务支撑,有“一单两库一细则一平台”完整体系,实现制度化;四是抽查结果,抽查事项、抽查计划和抽查结果全部公示,实现公开化。实现这四个方面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大抽查力度。今年部门联合抽查,在参与部门、抽查事项、抽查企业数量和抽查次数上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参与部门从去年的x个扩展到今年的x个,抽查事项从x项增加到x项。抽查企业数量方面,预计检查企业户数达到万户。抽查次数方面,去年是要求每个部门发起或参与一次;今年的目标是“1+n”,即要求每个部门至少要发起1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参与多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这也是“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企业减少干扰的必然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围绕实现监管常态化的目标,严格按照今年抽查计划要求,细化工作方案,夯实目标责任,主动发起抽查,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8127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