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科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的收获(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0:17:23
最新内科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的收获(3篇)
时间:2023-01-12 10:17:23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科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的收获篇一

护理查房

患者xxx,男,74岁,因突发胸痛6+小时于2012年10月11日22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背心及左颈部,程度剧烈,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无咳嗽、咯血,背部撕裂样疼痛、晕厥等症,立即由家属送往我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科住院。患者患病以来未进食、精神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发现高血压升高4+年,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以上,正规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祥,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下 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 138/84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体力型,急性病容,平车送入,自动体位,神清语晰,精神差,查体合作。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及震颤及抬举样搏动,心界不大,心律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入院诊断

1、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诊疗计划

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溶栓等药物对症治疗,急查心梗三项、bnp,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头痛 与血压升高有关

(1)饮食与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发病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食用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少刺激类的清淡饮食,提倡少食多餐。(2)給氧:鼻导管给氧,2-6l/min。面罩吸氧,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心理护理:疼痛发作时应用专人陪伴,护士应耐心的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与安慰,向病人讲明在ccu任何病情变化都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无需担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

(4)止痛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若头痛难忍,可遵医嘱使用减压药物治疗。

(5)监测患者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

2、活动无耐力 与急性疼痛,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和康复训练并向患者讲解其重要性。例如心肌梗死5-7天后可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3、有受伤的危险 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若患者感觉不舒服,嘱其卧床休息。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若头晕严重,应协助在床上或床旁大小便。伴恶心、呕吐的病人,应将痰盂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防止患者取物时跌倒。必要时床旁加护栏。

(2)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①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②指导患者预防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指导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应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4、有便秘的危险

与紧张恐惧、卧床、活动少、进食少有关。

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者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

5、焦虑、恐惧 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及担心疾病控制与预后及治疗费用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安慰、支持,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6、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等

安置床旁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情况;观察有无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湿罗音。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利多卡因、除颤仪;避免引起猝死的诱发因素,如饱餐、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7、知识缺乏 与医疗信息来源受限、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勿用力排便、按时按量服药。

护理评价

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主诉疼痛消失,血压稳定,住院期间未受伤,对自己的病情也有了一定了解。未有便秘及高血压危症出现,饮食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好。

健康指导

1、坚持服药

出院后患者仍需要严格遵医嘱坚持服用口服降压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未经医生同意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的变化需定期监测;身边和家中应备有急救盒,其中包括:保心丸,硝酸甘油等。如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时,应急呼“120”救助及时就诊。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求患者构建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进食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的鱼类及豆类优质蛋白,少吃高热量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少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忌烟、酒、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因烟中含有尼古丁,对心脏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过量饮酒可增加高血压加重的危险。

3、定期监测血压

嘱咐患者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最好每日在服用降压药前后均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以供随访时调整药物剂量,注意稳定情绪,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

4、适当运动

⑴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⑵ 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例如病人出院后可适当步行(在运动开始阶段)、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3-4天,开始时每次10-15min,逐步延长到30min/d以上。

⑶ 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⑷ 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⑸ 此外需注意的是,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外国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因此,锻炼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午后及傍晚进行。

内科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的收获篇二

消化内科护理查房

姓名:何晓玲 学校:西南医科大学

基本信息:郑一,女,80岁,重庆人,汉族,丧偶,医保,芒种时节发病,育有3个子女,子女体健。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无特殊。家庭和睦,社会支持系统良好。对疾病部分了解,认知能力中上。2016年6月7日11时14分入院。

主诉:反复上腹胀痛4年余,再发伴纳差1周。

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饭后明显,伴有反酸烧心,嗳气,曾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自诉期间曾出现黑便;经住院治疗好转,其后患者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长期服用保护胃粘膜药,症状可缓解。1周前患者因感冒受凉后腹部胀满加重,伴食纳减少,反酸烧心,为求进一步诊治,由门诊拟“纳差待查,糖尿病,高血压”收入我科。入院时:患者上腹部胀痛,饭后加重,伴有反酸烧心,嗳气后觉胀满缓解,口干口苦,食纳差,无恶心呕吐,偶有咳嗽咳痰,右下肢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夜寐差,大便干结,2-3日1行,小便色黄,夜尿频多。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片,bid,血压控制可。冠心病病史,服用血栓通片、银杏叶片。20余年2型糖尿病史,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r降糖,早26u,中18u,晚26u,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曾患糖尿病足,现已治愈。重度骨质疏松症及右侧锁骨骨折病史,曾行右侧股骨置换术。

入院查体:t36.6oc

p78次/分

r19次/分 bp160/82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轮椅推入病房。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眼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肺部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可闻及吸气末湿罗音。心律齐,心率:78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剑突下及上腹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无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右下肢可见长约10cm手术瘢痕,右下肢活动障碍,右侧锁骨错位,右上肢活动障碍,无明显疼痛。膝关节屈伸困难,无关节肿胀,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生理反射存在。左侧第四足趾可见一小溃疡,表面黑色结痂,无流脓。

辅助检查:

胸片:

1、右侧锁骨中段、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未愈合)

2、心影增大

3、主动脉弓壁钙化。 心电图为正常心电图。

查血:葡萄糖:11.5mmol/l,钾:3.49mmol/l,渗透压:310.8u/l,c反应蛋白:17.8mg/l,尿常规:葡萄糖+3 28mmol/l,酮体:+-0.5mmol/l,白细胞+-15cell/ul,隐血:+2 80cell/ul,红细胞:2-5/hp。血常规:白细胞:8.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8.1%,中性粒细胞数6.9×109/l。

腹部彩超:部分肝实质回声增多、欠均质。心脏彩超: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二尖瓣轻度返流。中医诊断:胃脘痛

脾胃湿热证

西医诊断:

1、慢性胃炎

2、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3、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骨质疏松症

6、右侧股骨置换术后

7、右侧锁骨中段陈旧性骨折(未愈合)

8、右侧肱骨外科颈陈旧性骨折(未愈合)

诊疗过程:入院后遵医嘱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治疗上予降糖,降压,ppi抑酸护胃,氨基酸营养支持,活血化瘀,穴位贴敷调理脾胃,穴位注射通络止痛,脑电生物反馈改善头晕头痛。

6.8骨科会诊加用口服碳酸钙d3 1片,bid;阿法骨化醇0.5ugqd,依降钙10iu肌注2次/周。

6.12 加用拜糖平控制餐后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为早18u中6u晚14u

6.15 尿培养提示尿路感染,选用头孢西丁抗感染。

现患者诉食纳稍好转,饭后胀满减轻,伴反酸烧心,嗳气,口干口苦,头晕头痛减轻,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右下肢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咳嗽缓解,夜寐差,大便通畅,小便色黄,夜尿频多,无尿痛。6.19 血常规钾3.21mmol/l,加用氯化钾缓释片1.0gtid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疼痛:腹痛与胃粘膜炎性病变有关。

(1)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可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来减轻焦虑,缓解疼痛,病情缓解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理疗:可穴位贴敷:双侧天枢、大横、大肠俞等穴位清利湿热,理气和胃止痛。穴位注射足三里等缓解疼痛。

(3)遵医嘱予以抑酸护胃等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2)加强营养

(3)预防感染

3.夜尿频多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1)休息:保持心情愉快,休息宜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或坐直。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焦虑。

(2)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加强个人卫生,增加会阴清洗次数,减少肠道细菌进入尿路感染机会。

(3)用药护理:遵医嘱予头孢西丁抗感染治疗,观察疗效及用药后的反应。

4.水电解质紊乱与患者代谢障碍有关

(1)遵医嘱用药,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定期监测患者电解质情况

5.躯体活动障碍:与骨质疏松及骨折有关

(1)协助基础生活护理。

(2)指导患者正确活动:进行患侧的功能锻炼,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活动量以机体能耐受为宜。

6.焦虑: 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关

(1)应耐心细致的回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介绍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情绪。

(2)应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流,主动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病房环境及病室的病友,减轻紧张恐惧心理。

(3)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刺激。

7.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病因,避免诱发因素,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史,告知患者监测血糖和血压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及损伤胃黏膜。少食多餐,三餐定时定量。限制食物中胆固醇及糖分、脂肪的含量。多食蔬菜,吃含糖少的水果:如小番茄,猕猴桃等。

(3)用药指导:根据病人的病因,具体情况进行指导。教育病人遵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不随便停药及减量。

8.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1)评估诱因:即评估是反应性低血糖还是药物性低血糖。前者见于少数2型糖尿病病人的患病初期,因餐后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延迟出现,大多数发生在餐后4-5小时。后者多见于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为人胰岛素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

(2)病情监测:一般血糖低于2.8mmol/l时出现低血糖症状,但因个体差异,有的病人血糖不低于此值也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观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尤为重要: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老年糖尿病病人应特别注意观察夜间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3)急救措施: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

(4)预防措施:护士应充分了解病人使用的降糖药物,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更改和增加降糖药物及其剂量;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不宜控制过严,一般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即可;普通胰岛素注射后应在30min内进餐;初用降糖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指导病人了解低血糖的诱因、临床表现和处理;病人应随时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食品,以便应急时食用。

9.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高血压危象

内科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教学查房的收获篇三

内科护理查房:2010-2-25 15:00 内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续护士长:欢迎书记,吴主任及各位护士长参加我科护理查房,这次查房内容是呼吸衰竭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人的护理。大家一起学习、讨论,提高我们的护理业务水平。现在由我来汇报病历。患者特需2床 刁星臣 男性 91岁 由于矽肺常年在内科治疗,从50年代开始间断住院。本次病人于2年前摔伤左腿由第一医院手术后返回我科住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间断用抗生素,喘定,复方甘草片,喘安等药物治疗,间断低流量吸氧。近2月患者病情加重,时有发热、咳嗽、咳痰、体温最高达39.5。睡眠5-6小时/天。食欲欠佳,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口唇及甲床无紫绀,可平卧,无压疮,二便正常,血压120-160/80-90mmhg。于2010.1.20测体温,痰较前增多,可自行咳出,为黄绿色,先后静点拜复乐,谱能,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洛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邦达,丁胺卡那霉素,特冶星等抗生素,并予平喘、止咳、化痰、静脉营养支持。街2010.2.19晚22:40患者出现呼吸急促33次/分,心率130次/分,血氧饱和度86%。于2.20 12:30患者出现呼吸困难,spo246-61%,心率120次/分。给予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模式岁s/t,并予血浆200-400ml/天。患者痰液较多,不能自行咳出,必要时给予吸痰护理。痰液为黄绿色。于2.23早8:30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心电监护:窦律,频发房早,偶发室早,心室率120-132次/分。spo274%-87%,呼吸急促,33-36次/分,颜面发绀,口唇及指甲紫绀,予呼吸兴奋剂维持静点,常规液体静点。这次查房与以前不同,要求每个护士自己去找资料,或找书或上网,学习有关知识,大家一起讨论,补充。现存在由低年资护士开始。

龙洁先来。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使肺脏不能完成正常的气体交换而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分类 根据血气变化将呼衰分为低氧血症型(i型)和高碳酸血症性(ii型)

ⅰ型 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正常,多为急性呼衰,于较高浓度拿或高浓度氧进行疗。当氧分压大于70时应逐渐降低氧浓度,因为长期吸入高浓度氧可引起氧中毒。

ⅱ型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同时氧分压下降,采取低浓度持续给氧。提出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粘稠、痰量多、昏迷有关 措施:(1)观察痰液的性质、量;

(2)协助病人翻身、扣背;(3)及时吸痰;

(4)遵医嘱进行超声雾化;

(5)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在18-22℃,湿度在50%-60%。二.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 措施:采取氧疗及机械通气 护理常规

1、随时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病人神志、呼吸、紫绀、尿量变化,并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2、每日更换呼吸机回路及湿化器,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

3、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为防止吸痰时引起的通气不足,在吸痰前后给100%氧气1-2分钟。

4、观察并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地发生,如肺感染、肺不张、肺与纵隔气压伤,通气不足和通气过废、氧中毒、循环障碍。

5、密切观察并及时纠正与人工通气有关的并发症,如导管阻塞或脱出、气囊滑脱或破裂及气管粘膜受压引起的缺血、坏死。

6、保持积水瓶处于呼吸回路的最低点并及时倾倒积水,以防积水流入病人气道发生呛咳。

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昏迷、排泄物刺激及机械通气有关 措施:

1、定时按需协助病人变换体位,按摩骨突处

2、衣裤、褥垫保持柔软、平整、干燥、清洁无渣

3、指导正确使用便器、气圈、气垫床

四、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措施:

1、严密观察呕血及黑便发生,并记录其量与性质,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

2、维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应用止血剂,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 孙宇飞补充:一.有口腔黏膜感染的危险 二.营养不足

杜洪明讲一下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续护士长:这个病人有短暂清醒,已告知的心理护理

陈书记补充1.该病人应重点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很遗憾未做。

2.还应注意吸痰前后加大吸氧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颈、肩在同一水平,保证有效吸痰。 3.还有你们问的问题:病危病人的基础护理,能否为患者翻身,拍背?该患者有自主呼吸可 以而且必需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除。一般除脑血管病的有自主呼吸可以翻身,拍背。强调 昏迷病人应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慰。

4.病历存在问题:重症死亡时无具体生命体征;护理记录吸痰前后无高流量吸氧。吴主任做指导:护理前辈们的经验如使用无创呼吸机如何保证气道湿润?可以用头皮针接抽 满水的注射器,把头皮针管接口,再按面罩,需要时注水。为避免胃肠胀气,可以用纱布做 小罩罩住口,保证用鼻呼吸。呼吸机管道处理,一般面罩一天一消毒,管道每周消毒效果最 好。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怕,勤学习,好的方法对病人无害就可以应用,还要搞科研,写出 论文。强调濒危濒死病人做任何操作都应告知病人及家属,防止发生纠纷。护理计划及措施 在护理记录应有落实记录,如室内温湿度如何控制,病室及呼吸机消毒,隔离如何做的。提问:多巴胺外渗后如何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66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