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调研报告(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7:47:15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实用18篇)
时间:2023-11-12 07:47:15     小编:MJ笔神

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可以参考相关的模板或范例,以便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文本。语言应该与读者的背景和专业知识相匹配。在写报告时,可以参考这些范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技巧。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硬化路面建设迅速,改善了农机的交通环境,给农村道路运输的车辆安上了翅膀,上路行驶的拖拉机逐年增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拖拉机相关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与损害。按照上级的调研内容,我们深入村屯和农户详细了解,找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节点,找出问题和原因,形成如下报告:

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对拖拉机的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更要深入细致,主要是对政策法规的宣传更要深入人心,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当前有些地方因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宣传教育方法单一,不能只在墙上刷几条标语、在空中悬挂几条横幅、向群众散发几份传单而已。缺乏直观形象的效果,只流于形式。有结合实际的生动的典型案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达到明显的效果,起到震撼和警示作用。

农村道路目前为混行路面,供各种车辆和人畜通行,农村拖拉机和两轮摩托车迅猛增加,道路较窄,安全标识不配套,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由于农民安全意识的原因,大部分农户能遵章守法,积极办理拖拉机登记入户手续,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不办理拖拉机落户和安全技术检验,更有一些人为了降低成本把安全当儿戏,达到报废标准的拖拉机和安全设施不可靠的拖拉机仍旧上路行驶,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我市加大对农机驾驶人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持证率在迅速上升,驾驶员驾驶操作技能和法律常识在不断提高,但还有一部分人比较被动,还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督。

农机监理对上路拖拉机监督存在路权问题,对乡村道路上路拖拉机的管理力度不够。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二

近年来,定远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追赶跨越、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牢牢抓住打造千亿盐化产业和建设现代中等城市两大龙头,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开放活县、商贸兴县、城镇带动、统筹发展三大战略,着力打造白色盐化之都、红色旅游胜地、绿色生态家园,开创了追赶跨越、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正在日益彰显出将相故里、盐化之都、红色之乡、江淮明珠的独特魅力。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坚定不移地把城市建设作为优化环境、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先导工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坚持以大思路谋划,大手笔建设,大力度推进,以新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促进了县城规模的快速扩张,拉动了城市人气的迅速聚集,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优化了加快发展的投资环境,提升了定远的对外形象,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拉开了框架,扩张了规模。几年来的科学规划、大力开发和加快建设,全面拉开了中等城市的发展框架。城东新区构建了8平方公里的路网框架,建成了6平方公里核心区;工业园区构建了15平方公里路网框架,建成1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县城。

二是提升了品位,彰显了特色。按照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中等城市的发展规划,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新区基本形成了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能的行政办公区;以人民广场、生态公园、花园湖主体的休闲景观区;以龙星宾馆、定远宾馆、伟华新天地主体的商业服务区;以定远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主体的文化服务区;以城市花园、伟华幸福城、安盐国际、天裕国际花园、合蚌路安置小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合蚌路两侧组团开发形成的十里商业街;以“一环一纵一横”骨干的路网组成快速交通网,改善了人居环境,彰显了城市特色,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是改善了民生,聚集了人气。通过大拆大建,共拆迁面积19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2.1万套,有9000多户居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小区,提升了生活质量;通过引进苏果购物广场、阳光商业广场、嘉禧广场、伟华新天地商业街、金马时代广场等一批知名商家,改善了群众的购物环境;通过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和城市景观,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聚集了城市人气。

(一)坚持高点定位,全力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用大视野定位城市发展方向,以大目标完善城市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紧紧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立足整体谋划抓定位、突出概念策划抓特色、着眼总体规划抓布局、注重详细规划抓项目,摒弃小县城的思维局限和规划尺度,加快完善以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大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以高起点规划打造“新定城”名片,委托东南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等知名设计单位,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新城区控制性详规,即:到20xx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万人。明确城市发展重点,建设突出“依托老城、南进东扩、紧凑发展”的空间发展策略,拉开中等城市框架;以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工业区扩张、高铁站区建设为依托,实行四区联动,推进城市组团开发;以建设泉坞山森林公园、南城河风光带、花园湖公园为重点,推进三片(带)开发,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城市建设发展重点,合理安排项目时序,让城东新区“靓”起来、老城区“活”起来、工业园区“旺”起来、高铁站区“动”起来,确保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二)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有牵动力的项目我们按照“东扩南进,三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集中谋划一批具有牵动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先后实施了“5个8”、“4843”、“5635”项目建设工程。在实施中做到“五个突出”,即: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融资近9亿元,在城东新区和工业园区建成道路27条70.7公里,初步拉开了中等城市框架。突出商业项目建设。完成了鲁肃大道十里商业街建设,世界500强企业大润发投资2.5亿元的超市项目等超级大卖场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投资20亿元的汽车五金城、10亿元的青岛北极星购物中心成功落地。突出住宅小区建设。引资70亿元、建设320万平方米商品房小区,提升了城市凝聚力。突出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在城东新区规划了占地169亩的体育中心,占地618亩的滨水休闲带,占地542亩的中央生态绿地公园已开工建设,建成投资1.2亿元的省级示范高中定远中学新校区,投资3亿元的县总医院已投入使用。突出三产服务项目建设。立足定远高铁站为京沪高铁线中心站的区位优势,以京沪高铁为主轴,以高铁站区为中心,以“两湖(青春湖、桑涧湖)一山(泉坞山)”为依托,在高铁沿线的1.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区,开发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园,把高铁站区打造成京沪高铁两端及沿线区域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商贸文化休闲中心。

(三)坚持解放思想,着力破解城市建设难题。

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中会遇到诸多难题,我们坚持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全力化解,确保城市建设顺利进行。

一是着力破解资金难。采用捆绑方式,成功运作了行政中心大楼、人民文化广场、定远剧院、花园湖公园等项目建设。采用招商方式,建设了总投资1.3亿元的定远宾馆和龙星国际大酒店等服务设施。采用代建方式,融资超过10亿元,建设完成了80万平方米安置房及22公里城市道路。今年又筹集资金9.2亿元,14公里高铁连接线、新区体育中心、生态公园和安置房等项目顺利启动。采取招拍挂方式,规范土地市场,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力求土地收益最大化。

二是着力破解土地难。完成土地整理2.1万亩,获省批准各类建设用地1.7万亩,有力支持了城东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三是着力破解拆迁难。在政策上,实行“三榜公示”。在安置上,把比较好的地块先期用于安置房建设。在生活上,建立健全生活保障。在扶持就业上,积极为失地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已安置就业3000余人次。

(四)坚持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城乡建设提速增效我们注重把领导力量、优秀干部、主要精力向城乡建设倾斜,集中指挥,分片作战,强力攻坚,聚力突破。

一是分工负责。打破分工界限、部门界限,强化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分工推进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赋予职权,限期完成。

二是加强调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重点工程进行一周一调度,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对个别进展缓慢的重点工程,实行一天一调度。

三是督查通报。对各项工作实行量化、实化和细化,挂图作战,倒排进度,强化落实。

近年来,我县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xx年始,先后启动实施城建项目78个,累计总投入80余亿元,城市面貌有了新的很大变化。但与周边城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抓城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城市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高邮、利辛近年来城市建设(好:)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动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城建,放眼长远,立足当前,把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推进城市化步伐作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创造性地推进城市建设。

(二)搞好城镇规划,进一步发挥好规划龙头作用。实践证明,城镇化发展,规划必须先行。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大规划投入力度,不仅要修编总体规划,而且要搞好系统的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以及城市设计。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定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留足城镇发展空间,并充分体现定远自然景观、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确保规划的超前性和科学性。在县城,重点要对县城规划区内道路、排污、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统筹规划,使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等协调统一,做到分区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三)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破解城市建设中的瓶颈制约。我县财力有限,更要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城市投入不足的难题。要坚持适度负债理念,充分发挥投融资载体和操作平台作用,盘活、收储和运作县属范围内经营性用地和闲置资产。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争取银行更多融资,巩固和扩大与各商业银行的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要认真做好城建项目包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注册资本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信誉,按照“大招商、招大商、招优商”的要求,广纳国内外客商,参与我县城市建设。

(四)树立彰显个性的理念,精心打造特色城市。对我县城市建设工作而言,应注重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的培育,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既要注重城市建设量的扩张,更要注重城市发展质的提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增强发展的“软实力”;既要注重城市融入现代元素,更要注重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彰显深厚历史文化的底蕴,同时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定远的人文景观,把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

(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可。

持续。

发展的城市建设路子。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走可。

持续。

发展之路,不仅注重当今的开发建设,还要为后人留下可。

持续。

的发展空间。当前,定远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超前谋划,增强节约意识。要着力于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依靠群众建城市,建好城市为人民;突出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占有量,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要加快实施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使“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坚持安置区建设先于房屋拆迁,力争做到“零过渡”,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解除广大被拆迁户的后顾之忧,为加快城市建设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三

为了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掌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科学内涵,以及今后甘泉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二次解放,促进二次创业,结合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县委常委会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由副主任李新生、邢子洲同志带队,人大常委会财工委抽调相关人员,于2019年7月3日至7月20日,深入到志丹、绥德、延川兄弟市县进行考察学习,7月15日召开了由城建局、经发局、财政局、土地局、街道办、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甘泉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和今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

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它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从根本上讲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的是通过城市带动农村,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xx大、xx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了城市管理,使全县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1998年《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北关小区详细规划》、《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规》、《太皇山小区控制性详规》、《县屯小区控制性详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了关家沟、太皇山等20个村庄建设性规划。今年着手对1998年《甘泉县城总体规划》实施修编,目前,前期调研论证11000地形现状图测绘已完成,预计9月底完成修编任务。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几年来,县政府累计投资7006万元,开工建成了县城主街道、长青路、康乐路、太皇路、迎宾路、美水路、宴宾路等主要道路和西台巷等23条支巷道改造工程,改造城市道路总长9442.2米,巷道1633米,目前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格局。

三是城市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县城每条道路改造均设地下排水(污)渠,主街道砌筑电信、广电、照明共用地沟,城市公用管道,全部进入共用地沟铺设,建成县城中心广场、美水广场、火车站广场;县城5000方净化水厂建成;城市绿地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5.13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11座;2019年投资5万元在主街道增设四个大型公益广告牌;县城路灯总数达562盏;天然气用户达到5468户,入户率达到75%;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随着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使用,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

四是城市文明形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3万平方米,城区保洁面积45.6万平方米,环卫工人由原来78人,增加到现在155人,先后投资54.85万元,新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1辆垃圾车、2辆三轮车),新投用垃圾桶700个,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使县城环境卫生状况大大改善,达到全日保洁。

五是监察执法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整治效果较为明显。坚持执法与开展宣传相结合,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文明执法,按程序执法,采取查纠与规范相结合的监管办法。针对停车问题,由城建、交警、交通部门实行定点规范管理,划定停车位,针对居民区施工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问题,由城建部门结合施工审批,划定临时堆放点,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同县委要求相比,同甘泉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同人民的期望相比,同兄弟县区发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规划滞后,品位不高。我县的总体规划1998年制定的,而且只有县城总体规划,没有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到2019年以后才制定了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至今还没有出台,制定的控制性规划,仅仅占到规划区内35%左右,而志丹县可以占到85%以上。由于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缺乏理性研究,使我县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形象意识和商品意识,出现了“旧城不旧,新城不新,既不传统,又不现代”,城市建筑既没有风格,也没有品位,千篇一律。如环城过境路及三岔路口七扭八歪,不够规范,特别是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把关不严,没有统筹协调,各自为阵,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显明。

二是思想不够解放,经营城市理念陈旧。我县的城市建设没有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能通过产权置换,盘活城市国有资产,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没有真正通过招商引资,把个体、民营企业家吸纳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重建设轻管理,建管责任落的不实。形成了建设工程抢着抓,管理工作绕着走,给钱就干,不给钱就看着办,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管理工作滞后的被动局面。加之,机制不活,措施不力,建管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说起来是齐抓共管,实际是关系松散,职责交叉,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的城管合力,城市经常化、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致使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绿地、户外广告和野广告混乱等现象长期得不到彻底整治,严重损害了市容市貌。

四是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制约性和强制性。城市建设和管理要上档次,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等制约手段作保证,必须采取严管重罚加强管理。外出考察兄弟县以及外省先进城市经验,一条就是严管重罚,提高全民爱护城市的意识,从而达到城市干净整洁。近年来,我县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加之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较少,且素质低,城市管理执法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各级领导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创新意识不强,对全民城市意识教育不够。没有真正教育全体市民自觉养成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蒂等良好习惯。有些甚至法律、法规可以不遵守,我行我素,所以加强对全民的公德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真正确立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一是要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形象的塑造,品位的提升,关键是规划。在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上必须按照县委提出的“先规划后实施,富规划,穷实施,铁规划,钢实施”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拉大框架,详规区域,整合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功能,突显特色”的原则。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根据县城地理条件,按照立足县情,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分区域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甘泉城镇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基础,建设定位为“强化一个中心,建好一个工业区,确立四个支撑点,治理三山游乐区,开发两河风景线,整合三级体系”的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强化一个中心,就是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个工业园就是麻子街工业区;四个支撑点,就是将姚店、太皇山、县屯、杨家砭作为县城连接农村的桥头堡;治理三山游乐区就是县城西山、灯笼山和凤凰山;开发两河风景线就是洛河、劳山河;把剩余的七个乡镇划分三个级别,按照各自承担的经济社会责任,逐步发展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优先抓紧对麻子街、姚店工业园区和杨家砭小区南北大门的科学论证,调整好建设布局,配套好城市服务功能。总之,县城总体规划要吸取历史教训,汲取百家之长,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既体现地方特色,又突出现代气息,真正能够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在执行规划上,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条龙”。对违章违法建筑要不徇私情,严格执法,树立规划权威。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做到功能配套齐全,调整好间距比例,留足空地搞绿化。在旧城整合开发改造,要强化一类区的保护力度。今后县城规划区内,每年确定工程建设项目,都要组织力量,提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论证项目的可研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征求大多数干部群众同意的基础上予以立项建设,沿街每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外观造型、色彩、抗震性能,都要由领导小组把关,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方可实施。并要同时考虑停车场严重不足和公用设施不配套、人文环境、休闲娱乐、凸显现代城市品位、构建和谐文明新甘泉等因素。三是《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没有审批之前,是否暂停审批单位、居民修建,维持现状。如南台小区、西门坪环城路、杨家砭小区。

(二)运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一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突破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首先要抓住国家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加大争项目的力度。其次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特别是要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转让土地和部分设施的使用权。今后新编制《县城总体规划》,新区建设可采取帮畔造地,挖山造田等方式开辟可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按照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下硬茬折旧建新,分步实施,在旧城(西台区)改造上实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策的办法招商引资,放手让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城市公用设施,共同进行房地产开发和产权置换。最终达到“经营市场化,资源资本化,投资多元化”的经营机制,不断探索城市经营新路子。

(三)调整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因素,综合开发城镇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城市建设的经营运作,量大面广、头绪繁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涉及部门、单位、乡村、个人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资产的整合,若处理不好,将会引发矛盾,好事不能办好,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考虑综合开发不能单打一,必须做到水、电、路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照顾不同阶层各方面群众利益,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此,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认识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大多数市民拥护和支持。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原则。统筹考虑资产的运作方案,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增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三是让百姓得实惠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建设和改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为老百姓谋利益、得实惠上来,不是就建设搞建设,就改造搞改造,更不能搞个人政绩工程,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镇建设带来的好处。

(四)理顺体制关系,合理设置建管机构。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如何解决我县目前城管工作中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县实际,参考各兄弟市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按照权责相等、权责一致的原则,建议成立“甘泉县城市管理局”,内设环卫园林处、市容监察大队、公用事业科、市场管理办公室。同时撤并市场管理中心,职能交由城管局下设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重新调整和明确内部管理部门职能。今后,政府要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按照“全国卫生城”的要求,认真找差距、定措施,强化城关镇、街道办、城管局、公安、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职能,重新划分责任区,形成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一要强化依法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引入竞争、奖罚、监督、制约等用人机制,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责任感,形成严格执法,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二要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抓好门前“四包两禁止”,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验收奖罚。三要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街道办的职能作用。今后,街道办、社区对城市环境卫生实行全方位管理,重点对居民小区、车站、城乡结合部、洛河、劳山河两岸、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部位进行督促整改,实行分片承包管理。四要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城市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方面。就本级财政保管理,建设投入靠外引,建议每年按比例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市容城管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建立稳定增长的市容环境管理资金投入机制,保证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大解放。面对日益繁重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鉴借兄弟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必须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调度县级几大班子和全县领导干部的力量,推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及逐级组阁制(就是根据包抓项目组阁指挥部及办公室人员),把重点项目实施责任分解落实到包建领导身上,直接向县委负责,其中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由县级领导担任,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和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要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径,也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地、不间断地搞好宣传教育,做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现代化人同步进行,通过教育,使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培养遵守城市管理规范的自觉性。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四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我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积极推进“智慧路南”建设进程,8月份,区政协组成调研组对全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实地察看了有关现场,听取了区政府的工作汇报,与区政法委、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商务局、工信局、科技局、行政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进行了座谈。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区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立足全区实际,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了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智慧路南”建设已经开始起步。

(一)注重基础先行,智慧城市建设根基得到夯实。一是政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区直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加大了对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初步形成了技术比较先进、系统内上下结合、功能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政务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以“智慧民生”建设为切入点,民生领域信息化服务开始起步。自去年网上审批系统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截止目前累计办件1915件,并逐步推进了居民健康卡、民政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社会保障综合系统、数字校园等服务民生项目。

(二)注重示范带动,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结合我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探索实施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为总体目标,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构架的“三全七化”网格管理体系,搭建了社会治理新平台,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目前,全区143个村居,建立508个网格。

(三)注重融合效应,智慧产业发展初露端倪。近几年,我区在有效促进相关产业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注重项目管理,为“智慧企业”和“智慧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促进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金融服务等多个产业类别。二是推动面向产业(园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创建国际新型的“互联网+虚拟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创新驱动路南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培育,强化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一批技术先进适用、商业运作模式清晰、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和应用模式。截至去年底,引进、培育了58同城、易物天下、易车网、志金科贸等电子商务企业40余家,开发建设了报春钢铁网、志金钢铁网、唐山北方国际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借助阿里巴巴、天猫、美团等知名网站,开拓网上信息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路南财经大厦为载体的河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从调查情况看,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先进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存在差距,前期工作推进困难。少数部门单位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执行力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够多,有时甚至存在敷衍应对的现象,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工作进展缓慢。

(二)整体规划尚未确定,先期投资重复浪费。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尚未出台明确的整体规划,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各部门单位开展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突出,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三)缺乏服务平台支撑,信息整合有待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而我区尚未建立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导致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无法统一,数据交换标准不一致,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形成了“智能孤岛”。例如,大多数部门单位、小区村居均安装有视频监控,但是在需要调取影像资料时,无法通过共享来获取,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舆论宣传引导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群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度普遍不高,成为推进此项工作的瓶颈。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宣传推介不够。智慧城市是为市民而建,在实施前要让市民从一开始就了解相关推进计划,使市民对可使用的城市资源有认同感,如水电、公共设施等“智慧城市”提供的各项服务,让市民与城市连接,推动城市更加绿色、低碳。二是数据收集不够。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味追求科技的炫酷,而是给予市民生活上的便利和帮助,让百姓受益。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城市中各个角色的充分关注,在大数据时代,提升城市“智慧”。

(五)融资机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缺乏保障。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投入,缺乏相关融资政策,社会投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从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单一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建设需求,甚至成为建设发展的瓶颈。

智慧城市是城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推进“智慧路南”建设工作,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智慧城市建设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将给城区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对我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认识建设“智慧路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发展大势,从全局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案例,增强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尽快明确发展规划。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成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要有效衔接“智慧唐山”建设,借鉴先进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搞好顶层设计。要按照适度超前、特色明显、注重实效的要求,把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明确的建设时间表,统筹建设各领域的智慧项目,有计划、分层次的协调推进。

(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大脑”,要首先完成对平台的搭建。要加强与移动、联通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对城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超前的基础保障。同时,要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区场开发能力。

(四)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区政府要在保证引导资金到位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拓宽投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要吸收有资质、有实力的运营商投资,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区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五)科学推进工作重点。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联通的原则,围绕我区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坚持有基础的先行、有急需的先上、有实效的先干,着力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扩大“智慧路南”建设的覆盖面,努力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区运行管理体系,使“智慧路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五

年度道路客运市场结构调整工作,市处组织两个调查组于20。

xx。

年10月16日至31日对全市道路客运市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以市区至各县(市)城关及周边主要地(市)的客运干线及农村客运市场为重点,对客运市场的供给、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部分线路的客运经营成本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组通过实地跟车考察,到车站、企业现场查验相关统计资料,召开经营者座谈会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下一步道路客运结构调整的方案提供了依据。

调查将全市干线客运市场分为市区至各县(市)城关线路、市区至周边主要地(市)线路、距市中心20km范围内与公汽同线经营的短途客运线路及部分超长客运线路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市区至各县(市)城关客运线路。

市区至各县(市)城关客运线路一直是市处调控的重点。近几年,围绕压缩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调整目标,采取了严把车辆准入关、退三补三、资质评审、信息引导等方法,客运市场主体结构、运力结构及经营结构有了明显改善,部分线路的客运供求关系已趋于平衡,并处于稳定、健康发展状态。目前这些线路上,中、高级车发展到79台,占在线运力的30%。零散客运经营业户已全部完成调整、归并工作。

(1)襄樊至南漳线路。

运输能力分析:在线运行车辆44台,1204座,分属3家企业。其中:高级车1台,中级车(主要为依维柯)16台,普通车27台(大多为29座宇通车)。以高中级车日发3班,普通车日发2班计算,每日最高送达旅客可达5680人次。

运输需求分析:该线经营者联合经营后,为降低消耗,依市场需要对班次进行调整。10月份,中级车平均日发2.5班,普通车1.5班,出站实载率80%,该线实际客流量为3580人次/日。

经营情况分析:

1、运输收入:2002年9月份,该线客运总收入为:656617元,其中:客票收入570000元,货票收入62320元,包车收入24297元,实际运行车辆41台。单车平均收入:16015元。2002年10月份,受黄金周旅游客运需求大增的影响,该线总收入达889938元,实际运行车辆44台,单车收入20225.8元。

2、运输成本:以南漳籍29座宇通车为例,其月均消耗(不计人员工资)分别为:油料3600元;轮胎及修理费1400元;通行费2000元;养路费、客附费、运管费2620元;工商管理费260元;营业税344元;保险费500元;上交公司管理费1700元;折旧(以车14万,6年计算)1944元;检测费60元;客运站代理费1000元。合计15428元。

从车辆运行实载率及经营者盈利能力方面来看,该线处于比较均衡的水平。

(2)襄樊至保康线路。

运输能力分析:在线运行车辆15台,423座,分属二家企业。其中,高级车2台,中级车2台,普通车11台(大都为30座东风、宇通车型),以日发1班计算,每日最高可运送旅客846人次。

运输需求分析:9月份车辆平均实载率为60%,客流量为507人次/日。

经营情况分析:

1、运输收入:据调查车辆日均收入900元,月收入27000元。

2、运输成本:以保康籍29座宇通车为例,其月均消耗分别为:油料5500元;轮胎及修理费1700元;通行费2280元;养路费、客附费、运管费2700元;工商管理费360元;营业税700元;保险800元;上交公司管理费4500元;客运管理费1000元;折旧1944元;车辆月均审验费250元,合计为21734元。

襄樊至保康线客流量较小,但由于市场开放程度小,缺乏竞争,且车辆行驶里程高,票价到位,单车盈利能力处于较好水平。但车辆总量与其档次上不能适应保康开发旅游资源的需要,特别是在五一、十一旅游高峰期,其运输能力不能满足旅游人数激增的要求。

(3)襄樊至谷城线路。

运输能力分析:在线运行车辆43台,另有乡镇始发至樊城25台,挂长跑短10台在线经营,实际车辆78台,1485座,分属6家企业。其中,中级车17台(依维柯),普通车61台(大多为19座东风车)。以中级车日发3班、普通车2班计算,日最高可发送旅客6514人次。

运输需求分析:该线经营者联合经营后,停运车辆27台,实际运行车辆51台,1050座,车辆日发2班次,实载率80%,实际客流量为3360人次。

经营情况分析:据调查,该线车辆平均收入在1.2万左右。收入较低原因主要是停运车辆参加分配。

襄谷线实际核准经营车辆只有43台,843座,但由于大量乡镇始发车辆及部分挂长跑短车辆(谷城至武汉、荆门)参与襄谷线经营,加大了襄谷线上供大于求的矛盾。

(4)襄樊至老河口线路。

运输能力分析:上线车辆34台,645座,分属二家企业。其中,中级车(依维柯)20台,普通车14台(19座东风)。以中级车日发3班,普通车日发2班计算,日最高发送旅客可达3354人次。

运输需求分析:该线车辆出站实载率在80%,故日均客流量2600人次。

经营情况分析:

1、运输收入:20。

xx。

年9月份,该线客运经营收入总额达49.5万元。其中依维柯车平均收入1.8万元,东风车9000元。

2、运输成本:以18座依维柯车为例,月支出分别为:油料2700元;轮胎及修理费1000元;通行费500元;养路费、客附费、运管费1600元;工商管理费30元;营业税(含个人所得税)300元;保险800元;上交公司管理费800元;折旧3333元(车价24万,6年);检测费60元/月,客运代理费1000元;合计12123元。

该线车辆总量少,车辆运用率高,加之上交公司管理费低,单车利润处于较高水平。但车辆大多属于小型车,座位数较少,因此,遇客运高峰时,运力略显不足。

(5)襄宜线。

运输能力分析:上线运行车辆43台,另有33台起讫点为宜城乡镇的车辆投入营运,合计76台车辆,1411座,分属6家经营单位。其中,中级车5台(依维柯),普通车71台(大都为19座华西、东风车型)。按日发2班计算,可送达5644人次。

运输需求分析:该线实行联合经营,停运车辆30台,运行46台,782座,出站实载率90%,日均客流量2815人次。

经营情况分析:

1、运输收入:该线月收入为80.23万元,46台车平均分配,单车可达1.744万元,但由于停运30台车辆也参与分配,其收入将低于此水平。

2、运输成本:以19座东风车为例,月均消耗分别为:油料3180元;轮胎及修理费800元;通行费1220元;养路费、客附费、运管费2280元;工商管理费150元;营业税(车船使用税)430元;交通检测费53元;公安检测费69元;上交公司管理费1400元;客运代理费1000元;折旧990元。合计12030元。

该线由于大量乡镇始发车参与襄宜线经营,导致了襄宜线运力大大超过运量的矛盾;同时,停驶车辆参与分配,致使整体盈利水平降低,经营者缺乏发展后劲,也是导致该线车辆结构(仅有5台中级车)在全市处于最差水平的重要原因。

(6)襄枣线。

运输能力分析:该线上线车辆50台,933座,分属7家企业。其中,中级车(依维柯)19台,普通车31台(大都为19座东风车)。以普通车日发2班为据,中级车日发3班计算,日发送旅客可达4344人次。此外,乡镇始发至襄樊车辆有36台,720座。

运输需求分析:车辆出站实载率80%,日发2班,日均客流量3000人次。

经营情况分析:

1、运输收入:20。

xx。

年10月,襄枣快速线(21台车)总收入404215元,单车平均收入19428元。

2、运输成本:以依维柯为例,其成本为1000012000元/月(各公司收取管理费不同)。

(二)进城短途客运线路。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进城短途线路客运车辆缺乏应有的调控,导致车辆总量过大,技术等级偏低,形象较差,已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

一是车量总量过大。进入城区的主要线路有:樊城至泥咀(81台)、樊城至欧庙(22台)、樊城至内燃机厂(67台)、樊城至东津(23台车)、樊城至伙牌(11台)、樊城至牛首(23台)、樊城至黄集(27台)、樊城至双沟(48台),总量达302台。另与泥咀、内燃机、伙牌、牛首同线经营的公交车近40台,运力大大超出实际需求。由于供大于求产生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日益加剧。

二是经营者盈利能力差。除少数客运线路外,大部分线路的客运经营处于微利状态,与公汽同线经营的更差。据调查,上述线路单车月收入70008000元,成本在60007000元(不含折旧),盈利能力差导致经营者无力更新新车,陷入买报废车、二手车上线经营,而又导致竞争力差的恶性循环。

三是车辆技术等级低,结构不合理。上述车辆大都为已行驶5年以上的1519座的小型客车,且不少为原城市客运淘汰下线及公路客运调整下线车辆,车辆大多破旧不堪,车容车貌技术状况较差,油耗大,污染高。

四是经营行为不规范,形象较差。由于竞争压力,经营者相互争抢客源而在城市干道沿街揽客、压站候客等屡禁不止,已成为影响城市交通和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是与同线经营的公汽车辆矛盾多,协调难度大。长期以来,由于中巴车与公汽的管理隶属于两级政府中的不同部门,虽同线经营却不能同站点、同管理,相互之间经营矛盾、管理矛盾乃至冲突虽耗尽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量精力来协调,但未得到根本解决。

六是管理难度大。中巴车大部分为个体车主,经营高度分散,且经营者成份复杂,自律性较差。

(三)襄樊至周边主要地(市)。

由于主导企业的参与,襄樊至周边武汉、荆州、宜昌、十堰已完成了运力由普通车至中级车,再发展到高级车的两轮调整。上述4条线路有客运车辆98台(襄樊至武汉40台,襄樊至十堰25台,襄樊至宜昌12台,襄樊至沙市21台),其中普通车25台,中级车34台,高级车39台,公车公营车辆27台,基本形成了以中、高级为主体,以公车公营为主要经营形式的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武汉线公车公营的资金年回收率34.4%,沙市线资金年回报率26.7%。

(四)南方线路状况。

枣阳、襄阳、谷城是我市三个重点民工输出县,输入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几年来,该客运班线得到长足发展,从事南方线路运输的卧铺客车近100台,目前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以枣阳为例,每年有八、九万人在广东、浙江等地务工,以广东方向为主。公路运输是以大型卧铺客车为主要运输工具,但其经济效益却在下降。主要原因为:

1.其他运输方式的冲击。枣阳正处在京广铁路线上,近几年铁路运输几次提速对公路运输冲击相当大。从时间上相比,枣阳广州坐火车一趟只需18小时,而从公路卧铺客车就得2428小时;从票价上相比,火车票价每人81元,而汽车为每人160元,春运期间汽车票价上涨但火车票价却不上涨。经常出现一个村十几个人到广州打工,2人带上所有行李坐汽车,其余人节省钱坐火车的现象。

2.周边地区汽车争抢客源。打工的人绝大部分是农村人,面大地广,客源不集中,有很多人在农村设点,拉客后以低于正常票价3050元的价位转卖到其他客车上,从中谋取1040元的利润。

3.实载率下降,运输成本相对提高。根据国家规定,卧铺车由原来的2+2型改为现在的1+1+1型,车座位由原来的47座变为现在的31座,座位减少34%,但是票价没变。而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单本运输成本也逐年增加。以枣阳澄海的卧铺单车为例,其一个月运输成本为:人员工资2500元,燃料费用6150元,轮胎磨损为1000元,修理费200元,折旧2000元,通行费6200元,养路费1020元,运管费256元,客附费2210元,工商、税金487.5,车、人保险费800元,10项支出月合计成本为22823.5元。该车座位为31座,单程票价为202元(春运期间340元),每月跑2.5班,以此计算,该车平均实载率达到72.9%时保本经营。但是近来年,外出打工的人形成了三、六、九往外走,七不出八不归的规律,所以客流量有疏有密。若赶上客流量少的班次,平均实载率达不到72.9%,经营就亏损了。据了解,目前平均实载率达60%。

为降低成本,枣阳、谷城等企业正淘汰卧铺车,更新大型高级客车。目前全市已更新34台。

调查中发现,全市干线客运结构调整虽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跨县(市)干线上经营主体的高度集中与车辆经营的高度分散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通过资质等级评定,零散客运车辆全部进行了集中、归并,但大部分仍属挂靠经营,企业仅仅履行收费职能。企业主体职能的缺位是目前客运线路上车主自发联合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制约下一步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二是部分线路上车主联合经营,实行了平均分配的大锅饭政策,保护落后,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者缺乏更新车辆的内在动力。同时,车主为维护既得利益,抱成一团,排斥其它先进的运力、运行方式进入市场,又将成为推进结构调整的阻力。

三是市区至城关线路上客运组织结构尚未有质的突破。受种种原因制约,有的是一条线经营企业较多,利益点难以协调;有的是认识不统一;有的是资金不足等,致使以线路为纽带,公车公营的运行方式在市内干线上仍未出现。

四是进城短途客运车辆结构调整任务重,困难大。因现行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襄阳区进城客运中巴与城区其它进城客运车辆、以及与公汽同线经营的客运车辆一直不能实行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制约短途客运车辆结构调整的关键原因。特别是与公汽同线经营的客运经营者或是担心市政府要取缔中巴车,或是害怕中巴车总量下降,公交车的班次要增加,一直不愿更新车辆上线经营,致使车辆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五是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调查中,也发现客运车辆负担过重,有些收费标准过高,部分区域客运市场失序等问题,需要运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20。

xx。

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三年,抓好20。

xx。

年的结构调整对于实现十五客运结构调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下一步的客运结构调整提出如下建议:

1.客运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的目的是发展运输生产力,提高道路客运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调整的内在动力是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优化结构。就我市客运干线上客运市场现有的格局来看,无论是襄南线、襄老线的供需基本平衡,还是襄谷线、襄宜线自发下线车辆,都是市场竞争所形成的结果。

2.运力的调控应将供需基本平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目前行政审批保留的情况下,行业管理应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调节,以实现运力供给与运输需求的基本平衡。在调控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四个因素。一是必须满足社会对道路客运日益增长的运输服务要求,即围绕安全、舒适、方便,严把车辆的技术等级、舒适等级关,合理安排发班密度,提高道路客运服务水平。二是保证市场经营主体有一定的盈利发展能力。企业是运输结构调整的主体,只是通过对总量的调控,保证经营者的经营处于一定的盈利水平,经营者才有升级、调整车辆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同时,多年的实践也表明客运经营者有利可图是减少恶性竞争、保持客运市场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三是调控应保护和促进竞争。当一条线路上的客运利润处于较高水平时,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为其它资本、先进经营方式进入市场提供宽松的环境及公平的竞争条件,建立起正的落后的运输工具、运输方式及时退出市场的机制,以促进结构的上档升级。四是建立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输市场调查制度,对客运运力供给、运输需求及运输经营成本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市场供需求平衡点,为制订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3.调控的方法应因线施策。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管理力度不同,各条线上市场环境有很大差异。且目前运管部门承担着保持运输市场稳定的任务,因此,在对运力进行调控时,要根据各条线的实际实施不同的方法。如对与公汽同线的进城短途客运线路,首要的任务是理顺管理体制。对所有进入城区的客运线路及车辆由一家管理,实施统一的调控政策。争取政府出台对与公汽同线经营的客运中巴与公汽车辆发展的调控政策,采取发放补贴、给予城市客运出租车经营权、由公汽公司出资购买同线中巴车经营权等措施,逐步调整、下线客运中巴车。在维持现行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对上线运力要压缩总量、提高车辆新度系数,对部分供需矛盾突出的线路实行退二进一,更新车辆必须是新度系数不低于0.6(使用年限未超过28个月的二手车)且技术等级达到二级的客车。在市区至各县(市)城关线路上,襄南线、襄保线、襄老线保持总量不变,重点发展中、高级车,考虑到目前襄保线、襄老线车辆均以小型车为主,可适当增加一些座位数较多的中、大型车。襄谷线、襄宜线则是压缩总量,重点发展中级车,通过实施退三补二(即下30个座位,上20个座位),将运力供给能力降至目前实际运行水平。在跨地线路上,下一步的调整重点在发展品牌线路、创塑品牌形象。

4.客运结构的调整应将经营结构的调整放在首要位置。调整不等于上几台高级车,调整也不是搞挂靠经营。对当前出现的各类联合经营运管部门要认真研究,规范引导。在进城短途客运线路上,鼓励经营者以线路为纽带,自愿实行联合,自律依法经营,并引导其发展成具有法人地位的、规范化的公司。在市区各县(市)城关线路上,鼓励沿线经营单位牵头,采取公车公营、股份合作经营、品牌经营等多种方式,实行联合经营。在跨地线路上,主要依托主导企业,扩大公车公营覆盖率。

农村客运市场作为道路旅客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运输市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的乘车出行需求,沟通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加快了农副土特产品的流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我市农村客运市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市场发育程度的限制以及交通部门重视、引导不足等原因,全市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许多问题。

襄樊市辖三县三市五区,105个乡镇,2961个自然村,农业人口总量4150806万人,农民年均收入2176元。全市农村客运线路共计209条,1170台营运客车参营,总座位21407座,其中农用中巴车203台,2171座。主要车型有:友谊、华西、牡丹、微型面包及部分小东风等平均为17座的普通中巴客车,许多为客运干线上调整下线的二手车。全市乡镇至城关全部通达班车,乡镇与乡镇及部分村组间班车通达率达84%,村组与村组间除班车参营外,尚有近2万余台简易车(电麻木)参与短途旅客运输。农村客运市场主要运输组织方式:一是县(市、区)汽车客运站在部分乡镇设立分站或客运代办点,统一进站售票;二是部分线路经营业户以线路为纽带组成客运联合体,实行循环发班;三是大量的简易车在乡镇、村镇客源较集中的区域停放侯客,以出租客运的形式存在。

1、各地运输市场发育程度不一,制定统一的导向政策难。我市下辖三县三市五区,有三个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有的地区农民年均人平收入不足1500元。收入水平底导致运输消费需求不足。从调查的部分乡镇来看,由于农民年均收入普遍偏低,对出行需求的要求首先是价格低廉,其次是出行方便,最后是安全舒适。从旅客构成成份看,乘坐班车的大多为进城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和部分经商人员,农民之间走亲访友多用自备运输工具和租乘简易车辆。此外,农村客运市场还存在着季节性强、客流不集中等特点。而现有客运班线,无论是其运行方式,还是管理模式,远不能适应此客观要求。仅就价格来说,一辆从事客运的7座面包车一个月要交纳的税费1700元(不含车辆折旧)左右,而一辆机动三轮车(麻木)一年的费用仅为5001000元。客运经营者维持正常经营依赖于一定的客源和必要的价格水平,而这又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形成在有些区域农民坐不起客运班车、经营者无力经营班车的局面。

2、从事农村客运的运输工具繁杂,准入把关难。近年来,随着农村路网改造步伐的加快,乡镇之间、村组之间铺筑、硬化了路面,通行条件的改善带来了多种运输工具的参营,而目前市场上缺乏既符合客运车辆技术等级条件,又能满足农村客运对车辆价格低廉的要求,导致大量的农用车、报废车、三轮摩托车以座位少、价格低廉、方便灵活,能实行门对门运输的优势占领了绝大部分乡镇与村组间的运输市场,形成了道路成网络,麻木通万家的市场格局。

3、行业管理中存在职能交叉,经营监管工作难。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市农村客运市场均存在着收费与管理职能交叉的矛盾,局规费办或交管站负责收取农村四小车辆的各种规费,但不参与管理。而县(市)运管所履行客运管理职能又在乡镇无触角,导致大多数参营车主认为收费后就该允许参营,对运管部门整顿农村客运市场进行抵触甚至围攻、打骂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农客市场秩序清理整顿难度加大。

4、农村外出劳力多,旅客流量下降。近几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农村剩余劳力多是老人、小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客流量。客运量不足也是制约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农村客运市场的实际,当前发展农村客运要因地制宜,分层规划,培育市场,促进发展。

1、正视农村客运市场的实际,平稳解决农村客运车辆技术等级与行业管理要求差距较大的矛盾。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日益重视,特别是《安全生产法》出台以后,取缔农用中巴车从事旅客运输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农民承受能力差,农用中巴车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经营市场,依靠交通部门一家之力取缔农用中巴车既不现实,也不利于农村客运市场的稳定。因此一是对已参营的农用中巴车要实行两个限定,即限定营运范围(村组之间十公里以内)、限定营运期间(两到三年为宜),逐步淘汰。二是要严把车辆安全关,对达不到安全标准(以公安部门是否核发客运车辆的行车证为据)的,不核发客运经营手续,并强制下线。

2、因地制宜,分层规划,积极培育、发展农村客运市场。一是在运力结构调整上,对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内区间客运干线,鼓励发展高中级客车,逐步淘汰老、旧、破及技术状况不达标的车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乡镇间,鼓励发展适合农民携带农副产品的普通车辆,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出行需求。二是在运力调整政策导向上,除鼓励经营车主更新车辆外,还可借鉴、偿试买断经营的模式淘汰老、旧、破和农用中巴车,即已买断车辆的方式获取部分乡镇线路的经营权,买断的资金由受益人(新车主或运输企业)承担,然后统一更新车辆。三是在客运班线的发展和管理上,要分层规划,区别对待。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及县(市)城关及乡镇线路上,以发展定线客运、班车客运、城乡公交为主,推行经营主体民营化、客运车辆小型化、班次运行公交化,通过加大发班密度,方便群众出行。在贫困地区及乡镇至村组支线上,重在培育农村客运市场。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只要符合安全准入条件,就允许进入市场,不搞强行挂靠。要进一步搞活经营,客运经营以区域为主,不定班、不定线、不定站、不定价。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客运车辆实行准入登记制,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从业人员资格证的核发从简。

3、加大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大量电麻木、简易车从事农村客运,给农民出行带来一定方便,但安全隐患极大,对农村客市场也有较大冲击。因此在客运干线上,对此类车辆要重点打击,坚决制止。可由交通主管部门委托各乡镇交管站进行管理,同时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与相关职能部门一道进行综合整治。

4、适当降低农村客运经营者税费标准,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从农村客运经营成本的调查结果看,各种税费占经营成本近50%,还有部分不合理收费。建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适当调整税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针对交通内部的各项规费,可按经营线路的冷、热程度做调整,不搞一刀切,切实减轻农客市场经营业户的负担,放水养鱼,为农村客运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六

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我县城市建设工作,研究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加快“山水人家、童话世界”城市建设步伐,积极提升城市品位。自8月份以来,县人大财经工委多次到建设局开展调研,通过将近两个月的调研,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县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城市面貌有了新的很大变化,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

政策处理难度大。农田山林征用、房屋拆迁等难协调,政策处理时间长、费用高,难度大,制约了前巷拆迁区块项目、城东南路项目拆迁、浮云路形象街区等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

城市管理困难大。城市管理包括市容维护、环境卫生、交通整治、治安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部门职能分割、市民素质的缺乏、投入相对缺乏等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困难。

违章建房有不断蔓延之势。各类违法违章建筑,包括超标建房、一栋多层、擅改功能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城市面貌,给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建设造成极大的困难,而且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各种社会问题。

提升城市品位的要求更加迫切。与周边相邻的城市相比,我县加快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局面及我县“中国童话旅游休闲城”的目标,必须通过彰显独特的城市品位,着力培育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增强我县的综合竞争力。

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综合反映。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调研组提出如下意见:

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只有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科学规划,统一利用、统一开发、统一建设,以规划引领发展,让发展符合规划,才能更好地推进xx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后发赶超。一是要确保规划决策的科学性。重要规划项目实施前应充分论证、科学决策,除了重点考虑建筑物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内饰外,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外观美化问题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要树立超前的规划意识,因地制宜,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小之处都要考虑周全,使整体规划具有完整性和合理性。二是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城市规划不能因人而变、易人而废。规划一经批准,就要一以贯之。规划实施和规划调整均应得到规划审批委员会的'批准,任何个人无权变更规划,确保长远规划不走样,片区和重点规划按图落地。三是要提高城市形象设计水平,突出城市个性。一个有品位的城市,应具备融合性、体现地域性、反映功能性、彰显文化性等特征。xx要体现个性化,应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认真做好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各片区建筑物的造型、色彩进行统一规划,并有所区别。功能区域空间应跳跃布局,增强城市建筑的韵律感和层次感。建筑物和广场的设计要与“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城市主题和我县历史文化相一致。道路建设、楼房造型、街景亮化、灯箱广告等都要有xx特色,尽量不照搬其他城市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区一景、一街一景、一路一景的独特景观。

进一步加大违法建筑的查处力度。

违法建筑严重扰乱了城市规划建筑管理秩序,影响了城乡发展环境和社会稳定,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坚决制止。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网格化管理专业巡查机制。加强巡查队伍力量,全覆盖巡查,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在第一时间发现在公共场所、道路等违法搭建、违法堆放等现象,并依法及时予以查处。二是要按照“依法整治、合情合理、杜绝增量、严拆存量、疏堵结合、积极稳妥、解决问题、确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全县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彻底地查处违法建筑。教育引导违法建筑单位和个人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查处违法建筑。坚决杜绝和遏止新的违法建筑的产生,发现一处查处,拆除一处,使违法建筑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要使城市管理工作规范化,就必须依法建立廉洁高效高素质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这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基础。一是要强化城管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为民服务和大局意识,树立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处置城市管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人员培训制、试用和辞退制等制度,健全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和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督察,保障各项任务的完成。三是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巩固和延伸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作为工作重点,下大力气探索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积极破解困扰城市管理的“瓶颈”难题。

大市民安居乐业创造美好家园的要求。要大力宣传“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理念,营造“管理城市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增强市民的公德意识,使广大市民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加入到城市管理的行列当中,以爱护城市卫生环境为荣,自觉克服和纠正影响城市形象的不良行为和生活陋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维护城市形象,为“六城联创”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七

近三年来,我主要负责单位几个建设项目的报建工作,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现状有深刻亲身体验与感受。现就城市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浅析如下:

有国家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在自有使用土地上建设的一般性建筑物。通过正常途径办理,从报建到开工所需过程与手续的情况。

1、必经的报建手续太烦琐、办案时间太长。

下面我将有关手续按报建顺序一一列举如下:根据计划和土地条件找设计院设计图纸;更改规划设计条件;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调整设计;申报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建筑方案;申报建筑设计方案;;;;申报规划放线制作放线册;申报详细面积指标表;后备齐资料申报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配套设施费减免,交费、办理档案移交手续;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并找另一个施工图审查出具施工图审查报告,后准备所有资料报建委办理施工图审查备案;申报人防设计图纸审查。确定招标代理机构,制作公告、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工程量清单,拦标价、招标文件等、,报招标中心审查同意、招标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摇珠、发招标文件、答疑、开标、发中标通知书、签定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制订施工方案、监理方案等资料后准备资料申报余泥排放、办理质量监督、缴纳劳保金等等。准备资料申报施工许可证。。开工。共计428个工作日。按每月20个工作日计算是21个月有多。这里还没有计算市里面要求的使用国家资金投资的项目设计方案招投标的时间,且上面所说的是在完全顺利,不存在任何周折的情况下,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办案窗口会经常挑你毛病不收案,办案过程会让你补充材料等等,加上申报单位自身的一些盖章审批、设计单位的出图总会浪费一些时间。那样真是整整两年时间啊!如果在加上征地、竣工验收、办理产权,呵呵,整整一个跨5年规划。

职能部门收案条件所要求提供的资料太多、不尽合理。

办案过程反复。

几乎每个案子递送以后,经办人员都会去看现场。所以即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每报送一个案子,都要去该部门4次虽然不是必须接送经办人员,但一般情况下都会做的。当经办人员发现报送的资料不符合规范或还有什么缺陷的时候,会让经办单位补送资料,使办案的工作日不断延长的情况也是十分普遍。

缴纳有关费用手续繁杂。

我个人是支持政府收费,毕竟政府收费最终还是用之于民的,但是现在的收费手续太繁杂,许多部门都有收费的项目,而且收费的时候还必须报送大量的文件资料,否则不收,也无法办理下一步手续,搞得交费都要到处求人、交费都交得郁闷,真是让人费解。

这种报建的管理有它的可取之处,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均设置了办案窗口,整个办案过程均有相关规定与内部程序,比较规范;二是在整个申报的过程中,各部门、人员之间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能一定程度的预防腐败。

但从实践来看存在更大的是弊端和负面影响:

1、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手续繁杂、报送资料及来回次数多导致报建人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大量的纸张、交通费用支出。二是由于报建时间太长,延缓了建筑物投入使用的时间所造成的社会效益的损失,特别是涉及贷款的项目,增加了投资人的成本。三是将这些纸质批文扫描入电脑,浪费政府的人力物力及计算机存储空间。

2、导致建设计划没办法在所下达的年度计划里完成,严重影响国家及地方按照计划执行。一般建设计划都是以年度下达,按现在的手续,不要说年度能完成了,本年内连启动都不可能,一个计划要拖后三四年才能执行完毕。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根本不符合国家或地方计划部门的投资意愿。但现状就是这样。

3、导致政府的改革、精简机构成为了一句空话。由于手续一直没有简化,而是越来越多,所以政府的改革、精简机构人员就变成一句空话,编制少了,人员多了,事也多了。这种情况从另一个层面讲增加了政府的运作成本,也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行为。

个人见解。

我认为,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指引社会发展的,不是处处设关卡、设门槛阻碍社会发展的。政府要管,要把好关这是肯定的,但需要象现在这样如此烦琐的管理吗?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事了,一个问题设置了太多的管理机构了,而且各机构各自为政无法做到有机的联系。

1、政府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东西,而且管的太烦琐了。

建一栋一般的楼房,没动工之前要在规划局报送4个案,在局里的时间共计120个工作日,加上设计、修改和准备资料等环节,整整近一年。人家会认为,广州市的规划局管的那么细,广州的规划应该很好。这里我想问一句,广州的规划真的管好了吗?有个案例:市中心区的一块地,申报规划设计条件的时候给定了40米的限高,1.8的容积率,退缩马路20米。为什么呀?周围的建筑都是沿街而建,而该建筑却要退入20米,拉出个不象样的空缺;周围几乎都是3以上的容积率,为什么给我定了1.8这么低呢?有什么依据呢?为什么重新申请调整,又给调高了?难道城市规划真像人家说的,就是领导的`一句话吗?我认为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当是一个整体的规划,一个区域,一条街,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思维,是这个区域这块地不能建什么,容积率不能高于该区域的整体容积率是多少,应具备多少的绿化率、应按原有街道形成的退缩规定退缩,限高是多少,外观要避免什么,这些宏观的条件确定了不就可以了,规划局成立那么多年,象这些整体的规划条件应该早就有了,一个案子进来一查属于哪条街,哪个区域,一套上去就可以批复了,为什么还要去查什么60米的主干道退缩20米,40米的道路退缩15米等等无用的规划条文呢,难道东风路这样的主干道的边上的楼都拆了,往两边退20米吗?如果规划部门把每一个区域、每条街按现状结合实际早就制定了规划要求,不就不需要老申请调整了,这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不要自己给自己预留太多的空间了,那样不但会折腾人,而且会给腐败创造条件。

2、同一条线上的各职能部门资源没有共享。

这就是为什么每报送一个案件需要复印那么多的相同的批文和资料并提供原件核对,那就是各职能部门不能在同一条业务线上的其他部门获取这些资料,甚至同一个局的不同处室。而政府每年在各职能部门的网络建设花费了大量的经费,政府职能部门都拥有技术含量相当高的硬件设备,而这种费用究竟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这些设备起到它真正的作用了吗?难道真的就是为了实现现时政府部门根本无法实现的无纸化办公吗?而实际最节约的这些信息共享竟从来没人去考虑、去做,从和职能部门的人员闲聊的时候知道,我们现在报送的纸质资料他们要将它扫描进电脑,一个word文档一般只有几十kb大小,而一张扫描图片一般是几百甚至几千kb,如果每个部门都这么做,那将浪费多少计算机储存空间啊。

3、所有的手续只增不减。

一般,每发生一件意外事故,政府部门领导重视,要加强管理,那么该线上的部门就又增设一些关卡来“加强管理”,但是,极少会将一些不需要提供的手续减掉,导致手续越来越多,提供的资料也越来越多。我在想最近泥头车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牌无证的泥头车呢?说明登记的车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什么那些车不登记呢?是不是因为我们所设的门槛太高,收费太高,导致难办理且利润太少呢?加上执法又不到位,人家认为反正难以办理,而你又不来捉我,那么就冒冒险罗。我认为,如果一味的抬高门槛,设置关卡,只会导致恶性循环。

改进工作的思路。

我所接触的只有城市建设这条线上的部门,所以也只对这条线上的工作该怎么改善进行思考过,只是个人思路,不尽完善。

1、规范政府给职能部门的联系,共享资源。

这件事由于涉及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问题,应由市政府直接牵头来做。主要有两步工作:一是一个案件一报送,就应该有一个编号,之后所有职能部门对该项目的批文都围绕这个编号来,可以根据该编号查到所有的批文。二是基于各职能部门现有的网络设备和硬件的基础上,设计一套软件系统将这些批文共享,并根据各职能部门审批的需要设置调阅权限,审批的时候调阅该编号所需其他部门有关批文。三是政府仅在档案馆储存一套完整的纸质档案资料。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复印大量的纸质文档,浪费大量的纸张、政府的档案库空间和计算机存储空间。

2、进行改进后减少有关手续、减少办案时间。

按报建部门顺序逐步罗列如下。

规划局。一栋建筑未开工就要在规划局出入4次实在是不合理。主要改进如下:一是规划局应当根据现有的航测图、地形图、建筑物情况等资料综合将广州市的地块进行统一的规划,根据现实的情况平均确定各区域用地的容积率、马路及周边退缩、高度限制等硬性指标;二是根据现状确定某些地块不能建设哪些类型的建筑物并明确它,至于该用地能建什么建筑我们则不要给予明确,可以由土地使用单位根据自己的立项自行调整;三是将上述的用地规划资料提供给市民进行查询。这样一来,在规划局申报的手续可简化为两次:一是根据公布的规划条件与限制和单位的立项批文申报规划方案,规划局可以对方案是否违背规划条件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二是根据规划局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方案并取得各专业部门意见后申报工程规划许可证。

人防办、疾病预防中心、环保局、消防局。这几个部门的手续可以同时办理,基本也是必要的,缩短一些办案时间即可,在15个工作日以内。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则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时间,但也必须明确。

图纸审查工作,包括初步设计审查、基坑支护审查、施工图审查,这些工作属于政府部门不该管的事,但可规定那些工程必须要有就行,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有资质的另一家审查单位将各自的责任负起来。但是建委可以出台相关的规定,加大对设计和审查机构的约束和严厉的违规处罚力度。

建委和招标中心。一是建委可联合招标中心做一些审核工作,在申请招标的时候审核必要的图纸审查工作。可减少施工图审查备案的手续;二是建委作为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将所有应缴纳的所有费用在申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时候一次性根据有关图纸、有关规定计算清楚,同时能够办理减免的也同时办理,所有应缴纳费用一一用列明后一次性缴纳,再进行分配呢?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手续,减少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大量的工作量。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

对于一些政府部门下属企业,象招标中心、规划设计院等部门,也应当规范其相关手续及行为,现在这些部门由于成了必走的手续,办起事来比政府部门还烦琐,收费标准也太高了。

如果按这种手续改进一下,估计在上述前提下经10个月左右的报建就可以动工。虽然有些理想化,有些短时间内还暂时无法实现,但可以按这种方向发展,总能有所改进。

国家在提倡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我想应当是在保证节约型社会的前提下再考虑节约型政府,如果政府多花一元可以让社会节约十元,那么政府应当多花这一元,各职能部门不应为了各自的利益去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这样才是真正的节约。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政府收费也是应该取缔的,但是我却支持政府收费,毕竟政府收费还是用之于民,如果适当提高一些政府收费能够减少这种浪费社会资源的目的,可以适当提高。

广州这几年发展很快,并且都是大手笔,这都很好,为广州市民创造了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但是,上述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我的接触面比较窄,比较了解的也只有城市建设这条线。提出的改进措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不尽完善。我相信,其他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也应当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简化手续来改进。还有一些政府遗留问题:例如购买商品房没有取得房产证,许多单位历史遗留下来的房屋都没有产权证等等,都需要政府下决心去解决的问题,不要让这些个体到处去碰壁仍无法解决问题了,也不应让这些由于以前政府监管不力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责任和风险转嫁给这些小业主。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八

5月中旬,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统一部署,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先后深入延长、黄陵、安塞、宝塔四个县区以及市城管局及其下属单位,专题调研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情况。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通过调研,委员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狠抓城市管理队伍建设,以内提素质,外树形象为载体,在具体落实中,牢固树立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亲民管理、文明执法、有情操作”的工作理念,按照“倡导人性化管理,推行亲民型执法,坚持规范化监察,构建服务型城管”的工作思路,实行“调查核实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的“四心”工作方式,规范管理标准,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行业形象明显改善。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的城市服务功能及管理工作得到了提升和拓展,城市队伍建设中涌现出了不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近期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旅游环境大整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则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及各县区始终把城市建设管理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如:近年来,志丹县抓早动快,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城市整洁靓丽,综合功能大大提升。安塞县坚持“城市带动”战略,先后实施了县城供水水源和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供水能力达到5000立方米/天,有效缓解了供水紧张和供水水质问题。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使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达85%以上。特别是xx年以来,先后投资3亿元,实施了中心街拆迁安置、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场改扩建、一道街、二道街共十几座商住楼等一系列老城区改造工程,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延长县投资1200万元改造大型综合市场一个,市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一层为营业面积xx平方米的农贸综合市场,二层为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的超市,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投资新建了一批城市管理中所必须的环卫设施,购置了一批环卫用车设备,使市政环卫设施日趋完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黄陵县在打造“人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山水之中的生态旅游城市”过程中,建立了城市建设和综合管理的长效机制,紧扣“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县城”的名片,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着力改造市容环境,提升了城市综合品位。

(二)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目前,全市除甘泉县、宝塔区外,其余11个县都成立了专门的城管机构。延安市城管局共有城管执法人员200余人,安塞县城管局共有在编职工58人,临时聘用特殊岗位61人,环卫工人201人,公益性岗位105人。延长县城管局共有编制66人,环卫工人180多人。黄陵县城管局现有干部职工300余人,其中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有干部职工30人,包括清洁工在内的各类雇佣人员达140余人。

全市城管系统通过抓学习,提高队伍素质;抓规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抓作风,塑造执法队伍形象;抓规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使城管队伍素质提高了,执法规范了,形象改善了。

(三)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率有所提高。

通过全市城管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率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安塞县、延长县居民对城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调研过程中通过对居民发放《城管执法调研问卷》,就城管的行业形象、执法文明程度、管理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延长县调查对象93%以上的认为城管行业形象好、80%以上的认为城管执法文明、87%以上的认为管理效果好。安塞县与延长县问卷调查情况基本一致。但延安市城区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率不高,7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城管行业形象差、60%以上的认为城管执法野蛮、85%以上的认为管理效果不大。

通过调研,委员们共同认为,全市各级城管机关在抓班子、带队伍、练业务、强素质等方面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随着城镇规模的急剧扩大,进城农民数量的日趋增加,城镇市民的数量在成倍增加,城管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不能适应城镇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机构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统一。

城市管理量大面宽,有无证经营的取缔问题、有环境卫生的违规问题、有车辆的乱停乱放问题等等,执法机构众多,交叉执法、重复处罚的现象比较普遍。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机构有城市管理、工商行政、公安交警、环境卫生管理等系统,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权限,但没有形成合力,责权利难以统一。目前,甘泉县、宝塔区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

(二)城管队伍有待扩大,城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调研情况看,各县普遍存在城管队伍人数少力量薄弱的问题,加之临时聘用人员占了很大的部分,人员素质偏低,执法水平不高,影响城市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城管工作人员待遇有待提高,设备需要更新。

目前,城市管理队伍中临时聘用人员的待遇特别低,连维持他们的个人生活都比较困难,更难以养家糊口维持家庭生活。过低的待遇无法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还容易出现执法过程中违纪现象。

国家推行依法行政,市民的素质在提高,法治意识在增强,迫切要求城市管理要做到依法行政,城管处罚更要做到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程序合法。目前,城管执法过程中取证、固定证据、保留证据所必须的设备严重不足,影响城管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城管执法环境差,安全保障差。

一是延安市城区是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及商业资源等都集中城区较小的范围内,在街道狭窄、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多的老城区,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社会闲散人员和流动商贩活动频繁,这加大了城管执法难度。

二是延安市区在进行老城区改造时,先后将一批大中型农贸市场改建为商场、超市,而在新城区建设时却没有规划建设配套的市场,致使农贸市场数量逐年减少。延长、黄陵、安塞等县都有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摊位费都比较低(延长县农贸市场的摊位费达到每月每平方米12元)。但延安市城区现有的农贸市场,大都是由企业、村集体或者个人投资修建的,摊位费高,不少摊位费达到每月每平方米400元左右,导致市民买菜难、买菜贵,农民卖菜难等问题。目前,与日俱增的城市人口数量和逐年减少的农贸市场数量,形成了一对较为突出的矛盾,市民买菜难、买菜贵,进城菜农无市可入、无市可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增加了城管执法的难度。

三是城管执法人员人数有限,面对人数较多的流动商贩及围观的社会公众,一旦发生冲突,城管执法人员的安全保障就成了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城管力量。

城市管理牵扯到公安、工商行政、城管监察、城市环卫及规划商业系统等,如果单一靠城管一家来管理城市,城管部门有责无权,根本无法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难以实现管理目标。延长县的做法是成立“县城市管理指挥协调机构”,主任由政府县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市管理部门,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城市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决策、统一协调。为此,建议市县政府借鉴延长县的经验,进行必要的完善,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组织领导,整合城市管理的各系统力量。

(二)增加城管相关部门的编制,提高城管人员素质。

目前,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都聘用了很多临时雇用人员,待遇没有保障,执法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和城管相关的部门缺人,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为此,建议市政府协调编办、劳动人事等部门增加城管相关部门的编制,招聘大学生进入和城管相关的部门,减少甚至不用临时雇用人员,以壮大城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使城管人员收入有保障,执法工作有信心和激情。

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城管人员的.素质。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保依法行政;二要进行业务培训,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规范执法程序,确保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三要进行一定的军事化训练,增强执法人员的体能、强化执法人员的纪律意识。总之,城管人员的培训要做到学习常态化、培训常规化、训练军事化。

城管教育培训在外延上还应扩大到城市居民层面。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广大城市居民深刻认识乘坐“黑出租车”、“黑三轮车”等非法营运的车辆,是很危险的、不安全的;在非法经营的地摊上、三轮车上购买东西,商品质量无保证,合法权益容易遭受伤害,使广大城市居民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不在非法经营的地摊上、三轮车上购买东西。通过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改善城管执法环境。

(三)探索城管新方法,减少城管冲突,提升城管形象。

1、探索城市管理组织协调的新方法。与城市管理相关的部门有工商、公安(交警)、城管监察等部门,如果各自为政,每家都人员不足,无法把城市管理好。应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既可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能提高管理效率。比如车辆的乱停乱放问题,让交警、城管监察、环卫工人等共同参与到监督管理中来,情况就会大大改变。凡是划定停车的地方,都安排监督管理员,做到停车就收费、违停就及时纠正。

2、探索城市管理设备利用的新方法。在城市治安交通管理中,“电子眼”对闯红灯、超速以及其它违法行车行为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城区的各种监控设备特别多,城市管理可以借鉴车辆行驶管理,充分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做好城管的调查取证。对一些盲区、盲点进行必要的补充监管,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城管监控系统,以提高城市监管的效率。

3、探索城市管理方式的革新,实现政府、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城市管理要通过部门联动、社会管理、服务外包等方式,实行综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比如环境卫生管理,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将环境卫生的清扫、垃圾的外运等业务,外包给环境卫生方面的企业(公司),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外包费用按协议支付。

(四)加强城管相关宣传教育,建设包容性城市。

对于城市来讲,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中国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有不少城市外来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原居民的数量,外来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对于延安城区来讲,目前,真正的老延安人占不到现有城区居民的十分之一。城市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的用电、用水、道路、卫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引导教育外来人员学会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原来的一些不利于在城市生活的习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各种活动,让城市各群体间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建设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城市。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九

一、汝城“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该县着力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挖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重点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农业致富能手,迅速壮大现代农业发展规模,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统计,到2012年底该县“家庭农场”实现农业总产值达11.56亿元,“家庭农场”发展形势良好,凸显以下特点。

1、“家庭农场”基地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到目前为止,该县“家庭农场”已发展鲜果种植面积是12.5万亩,年产水果7.5万吨,总产值1.5亿元,品种为李、梨、柑桔、板栗、锥栗等,主要分布在文明、土桥、濠头、岭秀、永丰等乡村“家庭农场”;发展时鲜蔬菜面积14.8万亩,其中田庄早季蔬菜2.5万亩,卢阳、泉水、大坪、马桥、井坡等乡村春菜、冬菜6.6万亩,马桥、延寿、外沙等乡镇“家庭农场”发展朝天椒、生姜等蔬菜面积4.3万亩,商品蔬菜年产值达3.2亿元;在卢阳、大坪、土桥、马桥、泉水等乡村“家庭农场”发展花卉盘景苗木种植28.9万株,年经济收入达1.2亿元;在泉水旱塘等“家庭农场”发展硒山茶叶种植面积3000多亩,在盈洞乡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6000多亩,在卢阳镇斗山、泉水镇白泉、土桥镇黄家等乡村“家庭农场”种植水稻6.8万亩,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年创经济收入达100余万元;在热水、大坪、卢阳发展杂交制种面积3500多亩,创经济收入50余万元;在卢阳、大坪、泉水、井坡、马桥、土桥、田庄、永丰、集益、热水、三江口等乡村建成了家庭牲猪养殖基地86个,年可出栏生猪6.5万头,创经济收入3.46亿元;在卢阳、土桥、井坡、泉水、热水、暖水等乡村建成家庭水产养殖基地49个,年产鱼类2.2万吨,年创经济收入1.8亿元。

2、“家庭农场”农业经济收入稳步增长。该县现有养殖、种植、休闲初级规模“家庭农场”1200余家,2012年“家庭农场”创农业总产值11.56亿元,分别比2009年的6.82亿元、2010年的8.46亿元、2011年的9.98亿元,同比增长170%、137%、116%。按农业种养类别分,其中家庭养殖(畜禽200只以上)有172户、鱼类养殖(年产10吨以上的)有68户,主要分布在卢阳、泉水、土桥、马桥、大坪、井坡;家庭粮食种植(200亩以上)有149户,主要分布在暖水、热水、卢阳、土桥、泉水、井坡、大坪、集益;家庭水果种植(年产水果20吨以上)232户,分布在文明、盈洞、永丰、卢阳、马桥;家庭蔬菜种植(年销售蔬菜20吨以上)298户,主要分布在田庄、暖水、马桥、大坪、卢阳、土桥等乡村;家庭茶园种植(200亩以上)有224户,主要分布在卢阳、泉水、三江口、暖水等乡村;家庭金银花种植(400亩以上)有98户,主要分布在盈洞、岭秀等乡村;家庭花卉盘景苗木种植(200亩以上)有16户,主要分布在卢阳、大坪、土桥、马桥、泉水等乡村“家庭农场”;随着该县“家庭农场”数量增多和规模化发展,“家庭农场”对基地的发展规模、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模式日趋增强、日益明显。

3、“家庭农场”农产品牌凸显地方特色。近年来,该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迅速,其中泉水旱塘“家庭茶场”的“硒山茶”、小坦镇的“小米辣”、文明乡的“水晶梨”、田庄乡的“反季节蔬菜”已获得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在产品认证方面,全县完成农产品认证14个,其中无公害食品12个,绿色食品3个;在基地认定方面,以朝天椒、水晶梨和蔬菜为重点,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5个,完成朝天椒、水稻、茶叶、奈李、水晶梨和蔬菜等产地认定27.6万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基地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该县特色农产品种类众多,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农业产业发展是有面积无规模、有数量无效益、有特色无品牌。如水果、蔬菜种植虽种植面积达26.5万亩,但由于缺乏机械化生产、规模化作业,集中连片种植300亩的都很少,很难形成农业产业规模、保持品质优势,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当前,该县“家庭农场”年农业总产值上100万元以上没有一户,产值上50万元以上100万以下的家庭有109户,产值上50万元以下的有498户。由于“家庭农场”数量多、规模小、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实力弱,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三是农产品品牌优势市场认可难。到目前为止,该县“家庭农场”能走出郴州的农产品仅有水晶梨、奈李、冰糖橙、花豆、朝天辣、板栗等极少数农产品品牌,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带动该县现代农业发展。

四是创新意识不强影响产业发展。“家庭农场”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出身,又是典型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抗风险意识不强,家庭农户扩大再生产资金能力有限,抑制了家庭农场大发展,同时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深根蒂固,部分农户对机械化作业认知程度还不够,生产观念有待更新。

三、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一、抢抓政策机遇,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土地、财政资金等资源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倾斜。农业组织化已成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重点,为今后惠农政策注入新内涵。一是要依托财政补贴政策。在财政补贴方面,要鼓励地方将新增农业补贴、财政奖补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向该方向倾斜,说可能扩大“家庭农场”发展数量和规模;二是要建立经营扶持专项资金。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省、县、乡三级联合建立土地规模经营扶持专项资金,以其为导向,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与承包农户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并出台地方“家庭农场”评估标准,健全和完善“家庭农场”各项登记备案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三是要出台土地流转发展规划。地方政府要牵头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加强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建立有形市场,搭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交易平台;四是要实施“互换并地”政策。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鼓励各地方行政村开展“互换并地”工作,减少农户耕作的地块数,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土地利用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通过“互换并地”促进土地流转的空间很大。据国家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以互换形式流转土地达1610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2%。

二、拓宽融资渠道,突出服务组织化优势。资金周转困难已成为目前“家庭农场”发展中的一大致命因素,随时危及到“家庭农场”的生存与发展,解决融资问题是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第一要务。一要是建立融资服务机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明确一名分管农业工作实职领导专门负责农业项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信贷、融资等服务工作,组建“家庭农场”发展规划办公室,与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合署办公室,鼓励各地设立农业担保公司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提供融资服务,允许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承担涉农建设项目。二是要优化装备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地方各级政府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采取先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提升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要引导规模化经营。目前,该县种植业和粮食生产有条件实行规模经营,调研中发现种粮大户的效益比一般种粮户更为可观,也更具备种粮积极性,粮食种植的规模化经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三、夯实农业基础,构筑多个板块受益平台。笔者认为,农业组织化建设将创造多个农业板块的投资机会。一是要建立多层面受益平台。就种植业的规模经营而言,品种培育业、农业机械和服务机构有望受益。此前,按照《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战略部署,国家将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种业的景气度预计处于上升通道之中。二是要注重发展农业机械化。几千年历史证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将与规模经营模式相辅相成,农机板块各行各业将受益。三是要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其中了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

南溪交通区位好,城市亲水性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匮乏,仅仅依赖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为此,南溪充分审视自身实际,主动融入到川南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大的发展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抓区域经济的发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形成了独特的“南溪模式”,走出了一条强区富民、和谐崛起的科学发展新路。20xx年以来,南溪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4.9平方公里,达到9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增加了6万人,达到14万人左右;全区城镇化率提高了9.62个百分点,达到46.22%。南溪十分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统筹发展城市新区与工业园区,罗龙工业集中区已入驻企业129户,20xx年实现产值152亿元。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轮驱动下,20xx年到20xx年,南溪gdp年均增长17.2%,达到84.0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了7.2倍,达到4.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6%,达到195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5%,达到7928元。南溪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20xx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激励发展先进县(区)。归纳起来,南溪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经验之一:科学民主定规划,大手笔追求高品质,知名团队绘就新南溪。

城市怎么建,建成什么样?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20xx年初,南溪组织党政领导、相关干部和企业家到广州、深圳、珠海、重庆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集众家之长,仔细梳理和反复论证别人的做法在南溪的可行性。多方学习借鉴后,南溪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开展城市策划,将长江文化、历史文化、休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着重做好“古”、“水”两篇文章。聘请知名城市专业策划团队深圳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南溪城市发展战略策划方案》,提出了南溪“仙源福地,上善水城”的城市品牌定位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城市总规和控规编制。引进了世界500强之一的阿佩克思公司编制《南溪城市发展战略策划》;引进成都锦里古街设计团队和四川美院设计团队强强联合创作“千栋千面”的《桂溪河商业古街》;引进深圳建筑设计总院编制《南溪西城城市设计》;引进水立方的中方设计总负责单位中建国际设计咨询公司(ccdi)进行桂溪河水上主题公园设计;引进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滨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经验之二:无中生有造亮点,河滩地上建新城,推陈出新打造南溪精品。

城市发展的载体是什么,亮点和特色在哪里?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关键问题。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南溪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无中生有”,以修建滨江防洪堤开发4.76平方公里滨江新城为标志,城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xx年9月,南溪以滨江堤三期工程开工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滨江新城建设的序幕。城市“三横五纵”骨干道路、桂溪古街、五星级宾馆等引擎项目快速推进,南溪职中迁建、综合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建设,带动长江国际、凯丽香江、盛景天下、巴塞罗拉庄园等一大批城市商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4.76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初具雏形,成为各地竞相学习的典范。南溪善于画龙点睛,通过打造桂溪古街等亮点景观迅速提升了城市品位。桂溪古街完全从一张白纸上绘建,融合了千年南溪的城市古韵和长江首善的水城风韵,整个建筑风格汇集了川南、江南水乡的民族风貌特色,将桂溪河水引入街内穿行,形成了“巷穿城、水融街、楼重院”的别致空间。同时,南溪还打造出一流的滨江景观带,形成“一带一心三核六区”的格局,充分展示了南溪的文化魅力与理念。

经验之三:市场运作添活力,大招商带来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项目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怎样快节奏地推进城市建设?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重中之重。南溪坚持“梯次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将新城开发建设划分为“首期核心突破、二期拉开骨架、三期全面开发”三个阶段。引资1.2亿元建设滨江及桂溪河景观带工程;引资5330万元代建6.5万平方米安置房;引资8000万元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罗龙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同时在城市管理中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一律交由市场管理。如滨江景观带,政府遴选专业的园艺管理公司锦绣园进行管理和维护;宜南快速通道两旁绿化带项目,完全由企业投入推动土地流转,建立起大型的苗木基地,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南溪十分注重对项目的策划与包装,积极对外招商引资,通过加强与广东四川商会、重庆四川商会、北京商会等的战略合作,大力开展定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积极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重庆博正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滨江护岸堤三期工程及罗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广东蜀粤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文体中心打捆项目。南溪在项目建设中全面推行“代建制”,专门成立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对政府性项目实施代建,切实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为确保政府资金效率和干部廉洁,20xx年以来,南溪还通过优化方案、财政评审、决算审计等措施,有效审减项目投资2.4亿元,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经验之四:团结拼博创辉煌,党政齐心铸就铁军精神,和谐拆迁催生南溪速度。

怎样形成共识,如何加快建设速度?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核心环节。南溪在地上地下均无丰富资源的条件下,意识到唯有团结拼博、创先争优,才能超常推进南溪经济社会发展。南溪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领导班子的理念和思路得到高度统一,大家讲奉献、讲大局、讲风格、讲团结,坦诚布公、共谋发展,凝聚成了一股激情创业的强大合力。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公开遴选项目设计单位和营销单位,在遴选会上由区四家班子领导、专家、相关部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组成的评审团集体投票确定。凡涉及公众利益或城市形象的项目,如城市公交站台的样式和色调,都提交政府常务会集体审定;重要项目的设计方案由四家班子领导联席会确定。为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南溪推行“5+2”、“白+黑”,形成了为民服务铁的信念、众志成城铁的团结、令行禁止铁的纪律、勤政廉政铁的作风、勇争一流铁的目标的“南溪铁军”精神,在工作中采取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方式,以重点突破带动了全面推进。同时,南溪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和谐推进征地拆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解决安置群众的后顾之忧,南溪还从20xx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建立实施了《南溪县失地无业年老人员生活补助简易参保试行办法》等制度。

二、从南溪城市建设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之一: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发展的高度,重编制更要重执行。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方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追求和目标。只有重视城市规划,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并且严格规划执行,城市发展定位才能体现,城市发展的追求才能实现。南溪在规划上坚持大手笔、高标准,不仅高水平编制《城市发展战略策划》、《滨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等总体性的规划,还特别注重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质量。同时,南溪十分注重规划把关,决不轻易调整规划。

启示之二:项目建设决定城市发展的速度,重生成更要重推进。

抓城市建设,说到底就是抓一个个具体的项目。项目建得好,城市才发展得好;项目建得快,城市的变化才大。在城市规划区内,不同的项目都有不同的主管部门、不同的业主和不同的承建单位,由于项目实施的具体环境不同、工作水平各异,往往造成不少项目推进缓慢,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南溪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抓项目、抓招商、抓投入,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抓手就是建立政府性项目代建制,专门成立了直属事业单位重点项目办,汇聚了30多名各方面的专家和人才,统筹实施各级各类项目建设。

启示之三:资金保障决定城市发展的广度,重投入更要重市场。

资金问题是城市建设中的难点,仅仅依靠财政投入推进城市建设难以持续。南溪为适应城市建设资金需求,在原国资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溪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了南溪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政府性融资平台和政府性投资平台。南溪还将城市建设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畴,积极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引资,实现了“以地生财,聚财建城”。

启示之四:人才队伍决定城市发展的力度,重管理更要重提升。

人是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变化大不大,发展快不快,最终取决于人才。在城市建设中,不仅需要管好用好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有效提升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满足城市建设不断提高的新要求。南溪出台《南溪区股级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有效地治理和解决了“中梗阻”现象。强化对城市项目的服务管理,推行并联审批制度,对城区所有建设项目特事特办,优化服务,优先审批。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方面的人才,充实到工程指挥部。南溪每年还安排1000万元教育培训资金,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并且借助铁军讲坛平台,邀请城市规划建设、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不断提升干部和企业家的城市建设经营理念,有力推动南溪城市品质的提升。

三、工作建议。

党的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把宜宾放在全国和长江经济带、川滇黔区域去定位和谋划,确立了建设“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形象定位。这是深刻把握形势、充分审视市情、凝聚各方共识后形成的战略决策,是宜宾城市建设新的纲领性要求。当前,全市上下正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推进城市建设发展。我们借鉴南溪区的主要做法,立足宜宾城市规划建设实际,围绕“拓新城、改旧城、建中心、造亮点”的要求,主要提出五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建议之一:科学制定规划,刚性实施规划,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规划高度重视,目前,我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经确定,总体规划正在抓紧制订。下一步,应以编制出台高水平、高标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科学推进具体节点的城市设计,尽快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抓紧编制修建性详规和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加快编制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街景设计和沿街建筑色彩的设计,促进总体规划与控规、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无缝对接,通过精细规划促进城市建设上品位、上档次。同时,进一步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执行和落实规划。

建议之二:优化项目实施平台,注重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好项目推进速度的问题。

根据各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平台,尽量避免多头实施、多头管理的情况。除有明显政策要求等情况外,政府性投资项目在直接委托市级建设主体代建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选择项目代建单位,切实推动项目建设速度、质量、效益整体提升。在财政、审计、监察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政府资金效率和干部廉洁。针对推动难度大的重大项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力量,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靠前解决,共同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建议之三: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围绕三产互动、产城相融,加快“三个中心”和“六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经营城市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城市。围绕“三个中心”和“六大基地”的建设任务,抓住市民普遍关注的重大区域、重点地段、重要节点,下大功夫加快推进一批城市建设项目,迅速提升城市形象;应抢抓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退城入园”,鼓励大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建议之四:高度重视城市风貌塑造和功能完善,培育城市风格,提高城市品位。

在城市建设中,追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树立自己的独特风味和环境品位。高度重视城市风貌塑造,对每一栋单体建筑都从造型、色调上进行严格把关。科学规划造绿,有序推进现代城市亮化工程,切实做到历史与现代,建筑与人文融为一体,展现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名城风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城市综合体、大型卖场和星级酒店,切实留住外流的高端消费,努力吸纳周边城市的消费群体。加快建设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设施,对独具特色的古迹、古街、公园进行包装和打造。应培育和提升酒文化、长江文化、工业文明,对拟建、在建的城市文化设施进行旅游包装,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旅游景观。应结合城市文化元素、给城市以人文文化内涵,全面提高旅游的可停留性。

建议之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拆迁等问题,依法管理好城市。

以群众利益为上,让好处真真切切落实在百姓的口袋里、群众的房子上。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将拆迁安置作为党委政府推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变“要我拆”为“我要拆”;尽量创造条件满足群众的要求,切实做到“拆迁一处、造福一片、稳定一方”。坚持建管并重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切实做到“重心下移”。整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力量,落实日常巡查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消除城管盲区。特别注重调动和发挥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市民诚信、规范、参与的观念,使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和市政设施成为广大市民高度自觉的行为习惯。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一

据《纽约晨报》消息,公共土地基金会(thetrustforpublicland)美国城市公园排名(parkscore)评比结果20日(周三)出炉,今年有75个城市参加评选,纽约市和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并列第五。并列第一的是明尼苏达州的明尼波利斯市和圣保罗市。华府排第三,三藩市排第四,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第七,麻省波士顿第八,加州圣地亚哥和西雅图并列第九。这个排名是非营利的,在三个方面衡量城市的绿色空间:公园访问量;公园设施;公园拨款和公园面积。

纽约市的排名较往年略有下降,基金会副主席和城市公园发展部主管adrianbenepe说,评分咬得很紧,纽约市在访问量和拨款两项得满分,确实值得骄傲。纽约市公园占地达到百分之二十之多,百分之九十七的纽约人居住在距离公园只有10分钟步行路程的范围内,相对于百分之七十一的全美平均水平来说相当高。全市有大量的操场,篮球场和遛狗园,比例也相当高。adrianbenepie曾经是城市公园专员,他说纽约市唯一不足的项目是园区规模。虽然遍布五个区有几十个公园,但面积较小,平均规模为1.1英亩。他指出,还有一些社区没有公园。他说,今年的评比新增加了15个城市,因此纽约的排名受到影响。去年十月份,市长白思豪宣布拨款1.65亿元改善纽约各区的公园。benepe指出,拨款是重要的,但市长更应该考虑创建一些新公园。

基金会的公园委员会主管mitchellsilver表示,未来的城市公园改进项目将参考这次评比数据。“这个评比在与国家的公园政策对话中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同时,我们也很乐意参与到在排行榜顶端全国领先的城市公园系统改进计划中。”他在一份声明中说。

下面是纽约在今年城市公园评比各项得分,资料来源自/。

排名:第5名(从75个城市中评出)。

人口:840万。

公园拨款:20/20。

公园访问量:40/40。

总分:92/120。

综合评分:76.5/100。

网站列出纽约市公园评比的具体数据:

城市面积:187,946英亩。

公园总面积:39,006英亩。

公园平均面积:1.1英亩。

公园面积占城市面积百分比:20.8%。

公园每英亩服务人数:216。

最大市政公园:pelhambay(布朗士),2765英亩。

最大访问量市政公园:中央公园。

每名居民拨款:172.4元。

每万居民篮球场:3.5个。

每十万居民遛狗公园:1.6个。

每万居民活动场地:2个。

每万居民娱乐/老人中心:0.1个。

人口密度:每英亩44.7人。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二

一、科学、严密规划,现有118km的管网多是逐年小步走“见效快”形成的小口径管网,且大部分呈树枝状分布。近年供水量一增大,瓶颈问题就显现出来。尽管出厂水压力为0.45mpa,但至管网末端已锐减至0.15-0.2mpa,甚至更低。这主要表现在管网末端的南坝片区、后河桥片区、高位区龙泉片区和回风片区。

3、高位调节水池损坏,直接影响压力调控。

xxxxx供水区域多分布在离水厂较远的中下游地段,为使出厂水输水干管较均匀地向城内输水,在靠近江北水厂的白云台建有砖砌结构的高位调节水池两个,总容积3500m3,除调蓄水量外,主要功能是起稳压作用。由于北二环开发建设,水池周围山体截脚和放炮施工作业等影响,致使1号水池(20xxm3,)已开裂无法修复,仅剩2号水池在低水位状态下维持工作,使之调蓄和稳压作用大大减弱。管网水压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增加,高峰供水时压力波动尤为突出。目前城区不仅出现高地段、高区位、高楼层欠压缺水,甚至出现了低区供水压力不够现象,如南坝片区、北门片区和后河小区。

4、新建住宅小区供水后遗症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xxxxx旧城改造,新区开发,xxxxx各处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一片片居民小区商品住宅群,大多数是7-12层的小高层建筑。但供水水压问题从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从设计、施工到建成交付使用,均无楼院供水加压设施。靠城市供水管网压力是否能直供到顶,开发商似乎从未怀疑过。而实际上,小区室内室外给水系统不完善,供水设施不配套,交房后供水问题层出不穷,高层位住户反映热水器打不开,厕所排便冲不走的欠压问题严重存在,物业管理跟不上,水一通,供用水双方矛盾加剧。

5、一户一表供水方式改变后,所需服务水头增大。

实行一户一表、水表出户以后,多采用首层集中分户,各户分设单根小口径(dn。

20)主管入户的供水方式,较之以往每户有多根大口径(dn40或dn50)主管分别进入厨、厕、卫的供水方式,管径变小,管线增长,阀门和附件增多,使管道阻力损失成倍增加,对配水管网上的用户接管点处的服务水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所提到的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的要求,相当于将水送至6层建筑物所需的最小水头,而实际上六层住宅“一户一表”所需水头往往要大得多,因此,分户表后,不少用户反映水压不足。

二、xxxxx供水压力不足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1、近远结合,科学规划。

为实现中等城市供水目标,按照xxxxx新的总规修编要求,20xx年,xxxxx圣泉水务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供水设计院完成了20xx年城市供水专业规划。拟建成多水源、大环网、分区分压城市供水系统。

2、加大投入,加快管网配套建设和高压区位供水加压站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管网水压。

现已完成城市给水管网改造规划、可研及一期工程的初设评审。一期管网改造(低压)工程已进入第一标段的施工阶段,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6610万元完成一期管网改造项目,使xxxxx供水管网现状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为二期建设、近远结合打好基础。二期工程主要解决城市高区位加压供水问题。目前正积极筹备加压站选址、完善用地手续等供水加压站建设前期工作。

3、增加变频恒压装置和修缮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

为弥补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功能不足,江北水厂在送水泵房增设了变频恒压装置,对稳定出厂水压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远端管网压力调节作用不大。为此,积极组织修缮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高位调节水池功能恢复后与变频恒压相结合,实现近、远端水压综合调控。

4、积极协助用户,在搞好“一表一户”工程的同时,大力推行楼院二次加压设施建设。

城市供水是一个从水源取水头到用户水龙头的庞大系统工程,要供好水,仅靠供水公司一家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解决高楼水压不足问题,就更离不开开发商、业主和用户的配合与支持。我们认为,从现状看,推行楼院和小区二次加压供水是解决高楼水压不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从长远看,也是最可靠最根本的`办法。因为二十多年供水事业走过来的历程随时提醒我们,供需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供需矛盾是存在的,只是迟来与早来的问题。如果不下决心解决好楼院的住宅小区的加压供水设施,供用双方始终会受到水压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夏季和供水高峰时期。在推行二次加压工作中,为做到有章可循,明确供用双方的义务与责任,应严格遵循和依照国家有关城市供水和建筑给水的法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即国家和四川省供水条例,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四川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宅供水“一户一表”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等要求“城市公共管网供水水头必须达到28米,多层住宅6楼以下采用市政管网水压直接供水,高层7-12楼实行加压供水”。这些均是协调供用水双方关系,确保加压工程质量的可靠依据。为此,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城市发展出发,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和督促有关规划、设计、开发、施工及物业管理等单位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共同推动二次加压措施顺利实施,使之落到实处,从而解决好当前全城人民用水的迫切需要。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三

一、住宅所在地区小资料。

本次调研地点选在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田园居住宅小区。该地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西,渭河北岸,东距西安市83公里,西距宝鸡市100公里。自然环境良好,相对高差小,地势比较平坦,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9℃,平均降水量635.1毫米。整体发展局势较好: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条件不断改善,商饮服务业蓬勃发展,民营科技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也有较大发展。

二、田园居住宅小区。

田园居小区位于神果路,共有三个出入口,分别为北门、南门和东门。社区道路人车混流,且路面宽度不是很宽而且没有明显的指示方向。社区内拥有自己的小超市,卫生所,自行车棚,幼儿园,休闲广场以及活动中心等。小区并未采用商住楼,没有地下停车场,但设有地下室。布置特点为行列式。社区道路采用人车混流,路面老旧,停车位少且停车线模糊,造成居民停车凌乱随意,给大家带来不便。

标准住宅楼建筑长度约为80米,进深约为30米,建筑层数一般为5至6层,有ab两座高层。建筑色彩为淡粉,建筑户型为一梯两户。社区内设有水池,雕塑,花架及其他建筑小品,可供人们休闲散步之时作观赏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草地上放置有景观石,休闲之余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三、总结。

田园居小区建设使用时间较久,整个小区不免有些苍老之气。通过这次调研,我觉得,小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电子监控设备较少,而且停车位过少,没有地下停车场导致的车辆任意停放,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加上小区道路人车混流,对行人安全多有不利。此外,通过了解,下午2点至6点这一时间段内,小区内主要为老人,设置的老年活动中心,秋千等基础设施,也考虑到了老人及儿童的需求。休闲方面,小区公共设施及公共活动绿地可用性不高,总体给人感觉拥挤,道路较窄,部分健身器材也有所破坏,对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也较少。美观方面,小区建筑色彩采用粉红色,公共绿地设计也不错,有很多建筑小品水池之类的设施。

总体来说,田园居小区地理位置较好,设施齐全,适宜居住。附两张小区内景图。第一张为休闲场地,第二张为一建筑小品。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四

近年来,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尤其在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市民城市意识不强、树城市形象与扩就业保民生压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重担当,克难攻坚,做了量工作,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注重宣传引导,公众的文明意识逐渐提升。区政府坚持把宣传教育引导作为抓好城市管理的前提,一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及流动宣传车、办橱窗、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开展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近年来,共印发《致巴城市民一封信》、《致经营业主一封信》、《耻知识二十问》、《居民环境卫生公约》共计5万余份。二是以开展七进(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活动和五、十、百、千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自觉性。三是以城市管理及执法工作的正典型案例,倡导文明次序,抵制和纠正陋习。通过加宣传教育工作,城市管理的良好舆论氛围逐步形成,公众参与支持城市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近四年来,无一起因耻执法而引起的群事件发生,实现了耻执法零。

(二)注重部门配合,城市环境逐渐优化。在构建耻工作格局中,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积极参与,城市经营秩序逐渐优化。一是加了治理力度。按照严管区、一般控制区、开放区三种管理模式,组织耻职能部门开展了集中整治,解决了市民映较强烈的川剧团片区、街心花园四周的骑门摊,草坝街、通佛路、红路等主干道的占道经营等老难问题。开展了城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城区原防疫站门口、职业中学对面、印盒路等7个临时自发形成的农贸市场进行了整体搬迁,在南坝水井湾、二环路等设置临时菜市,对原肖家巷市场、北门市场重新进行划线定点。为规范停车次序,解决车辆乱停乱放、行人乱穿马路的现象,区政府成立了区车辆管理中队,加对各类车辆乱停乱放的管理力度,增设了人车隔离带和交通标志,增设了摩托车、自行车停放点239处和3个货运停车场,并在社区、居会中聘请了60名交通劝导员专门治理行人乱穿乱行现象。开展联合执法,加了对违章违规搭建的整治力度,拆除了南池路、江南滨河路等处违章搭建遮阳雨棚5000余平方米,在科技园依法拆除了违法建筑5。8万平方米。二是推进城市风貌塑造。按照整体美观、结构安全、画面清晰、边框精致的要求,重点从户外广告、门市店招改造入手,组织专业人员对老城区破损、陈旧的户外广告进行了全面清理拆除,打造了西外街、东城街及钟鼓楼步行街的店招广告示范街,完成了回风道店招店牌和户外广告的升级改造。三是完善经营功能分区。对部分小街小巷及便民开放区域实行划区、限时、分类管理,先后规划设置了24处水果、花卉、小吃、百货、夜市、卤菜等临时经营区,设置临时经营摊位余个,解决了25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三)注重建设投入,市政基础设施逐渐改善。一是加强对草坝街、回民巷支道、南池北路、钟鼓楼街等江南片区69条75千米街道进行了集中整治改造,维护和新增铺设雨污管网36千米。完成了江南滨河路3500米后期河堤工程建设,完成了滨河路骆硬化17500平方米。二是加强了公园绿地、河堤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风景林地等的建设和管护,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4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9%。三是加强了光亮光景工程建设。在老城区建永久性路灯4822盏,简易路灯385盏、建led数码管3800米,led灯带1600米,在江南滨河路、街心花园等处建立了光彩设施,光亮设施已覆盖了江南城区主干道和滨河路沿岸,在部分小街小巷增设了夜间照明路灯。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保洁队伍等四支队伍。小区管理落实了业主负责人、楼院长责任。二是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西城街道办事处组织辖区居民重点对小街小巷摊点随街乱摆、乱停乱挂乱搭、小广告、污水、噪音等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现象进行了有效地整治;东城街道办事处先后对辖区内的四个农贸市场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并多方筹资10多万元购置垃圾车、制作广告栏、提供公益性岗位;回风街道办事处坚持政府统一规划、业主抽选摊位、严格功能分区的办法,成功搬迁了3个农贸市场。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效益的发挥,影响了城市化总体水平。

(一)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支持参与度不高。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特别是在当前城市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变样的新形势下,城市建设战线长、任务重、压力,政府及其部门正全力以赴推进、集中力量攻坚,尚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和推进城市管理,致使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要求高,但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认知度和支持度、参与度不高,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现象普遍存在,市民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体制不顺,管理职能交叉分散。虽然我区采用了8+1城市管理机制,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系未能真正形成,管理体制上存在条块纵横,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部门分散执法力度不到位,形成都管都又不管局面。比如现有的城市管理涉及到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场管理、噪声和环境污染及车辆管理等职能,相应地分散在建设、耻、工商、环保、等部门,职能过于分散,又没有综合的职能机构予以牵总协调,工作难以衔接,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管理权威,使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得到最发挥。

(三)规划控制及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加了城市管理难度。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巴城人口逐年剧增,江南老城区的规划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详细规划滞后,加之受体制的影响,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乱搭乱建、违规建设、无序开发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加了城市拆迁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另外,我区集贸市场、公厕、停车场、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与民生之间的矛盾突出。占道经营、乱行乱走、乱停乱、乱搭乱建、乱排乱放、建筑工地乱象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老城区部分建成区排污管网设计不合理、管网陈旧,下水道经常堵塞,依靠社区治理难;回风片开发的力度在不断加,但排污管网建设却一直滞后,社会响强烈。

(四)城市管理投入不足,耻机构职能有待加强,执法难较突出。由于历史欠帐多,我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简陋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容,城区市政设施幅增加,城市管理运行成本提高,但城市维护费没有同步增加,远远不能适应现行城市管理的需要。耻机构的职能有待加强,目前区耻局尽管有行政执法人员49人,协助执法人员220人,但我区城市建设起步晚,市民的文明意识不强,增加了管理难度,相应增了城市管理压力,耻任务艰巨。同时因其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行政处罚权该集中的不能完全集中,执法难问题比较突出。

(五)城市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我区城市管理执法目前主要依据的竖家和省的一些法律法规,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制度办法,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未能建立起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

(一)进一步加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氛围。要切实加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广市民的道德意识和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市民自治作用,积极引导市民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平台加强对市民的耻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提高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使广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支持理解并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强力推进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努力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责任感,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整合力量,形成城市管理合力。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提升现行8+1耻工作模式,积极探索职能部门之间双边或多边联合执法和托执法,探索职能部门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管理职能托与街道办事处,切实增强条块管理的互补性。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耻格局,进一步加强耻机构职能和社区在管理城市中的职能,全面整合现有耻资源,着力完善城市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协调,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建议区人民政府尽快制定《巴城江南老城区城市管理办法》。

(三)进一步加城市建设管理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区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投入力度。要着力完善城市管理配套公共设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解决好各种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的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水平。要加强对职能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力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纪律严、作风硬、善于打硬仗、群众满意的行政执法队伍,以此适应城市管理不断发展的需要。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五

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城市建设。

供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掌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科学内涵,以及今后甘泉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二次解放,促进二次创业,结合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县委常委会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由副主任李新生、邢子洲同志带队,人大常委会财工委抽调相关人员,于2019年7月3日至7月20日,深入到志丹、绥德、延川兄弟市县进行考察学习,7月15日召开了由城建局、经发局、财政局、土地局、街道办、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甘泉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和今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

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它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从根本上讲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的是通过城市带动农村,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xx大、xx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了城市管理,使全县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1998年《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北关小区详细规划》、《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规》、《太皇山小区控制性详规》、《县屯小区控制性详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了关家沟、太皇山等20个村庄建设性规划。今年着手对1998年《甘泉县城总体规划》实施修编,目前,前期调研论证11000地形现状图测绘已完成,预计9月底完成修编任务。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几年来,县政府累计投资7006万元,开工建成了县城主街道、长青路、康乐路、太皇路、迎宾路、美水路、宴宾路等主要道路和西台巷等23条支巷道改造工程,改造城市道路总长9442.2米,巷道1633米,目前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格局。

三是城市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县城每条道路改造均设地下排水(污)渠,主街道砌筑电信、广电、照明共用地沟,城市公用管道,全部进入共用地沟铺设,建成县城中心广场、美水广场、火车站广场;县城5000方净化水厂建成;城市绿地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5.13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11座;2019年投资5万元在主街道增设四个大型公益广告牌;县城路灯总数达562盏;天然气用户达到5468户,入户率达到75%;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随着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使用,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

四是城市文明形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3万平方米,城区保洁面积45.6万平方米,环卫工人由原来78人,增加到现在155人,先后投资54.85万元,新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1辆垃圾车、2辆三轮车),新投用垃圾桶700个,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使县城环境卫生状况大大改善,达到全日保洁。

五是监察执法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整治效果较为明显。坚持执法与开展宣传相结合,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文明执法,按程序执法,采取查纠与规范相结合的监管办法。针对停车问题,由城建、交警、交通部门实行定点规范管理,划定停车位,针对居民区施工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问题,由城建部门结合施工审批,划定临时堆放点,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同县委要求相比,同甘泉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同人民的期望相比,同兄弟县区发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规划滞后,品位不高。我县的总体规划1998年制定的,而且只有县城总体规划,没有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到2019年以后才制定了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至今还没有出台,制定的控制性规划,仅仅占到规划区内35%左右,而志丹县可以占到85%以上。由于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缺乏理性研究,使我县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形象意识和商品意识,出现了“旧城不旧,新城不新,既不传统,又不现代”,城市建筑既没有风格,也没有品位,千篇一律。如环城过境路及三岔路口七扭八歪,不够规范,特别是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把关不严,没有统筹协调,各自为阵,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显明。

二是思想不够解放,经营城市理念陈旧。我县的城市建设没有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能通过产权置换,盘活城市国有资产,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没有真正通过招商引资,把个体、民营企业家吸纳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重建设轻管理,建管责任落的不实。形成了建设工程抢着抓,管理工作绕着走,给钱就干,不给钱就看着办,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管理工作滞后的被动局面。加之,机制不活,措施不力,建管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说起来是齐抓共管,实际是关系松散,职责交叉,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的城管合力,城市经常化、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致使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绿地、户外广告和野广告混乱等现象长期得不到彻底整治,严重损害了市容市貌。

四是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制约性和强制性。城市建设和管理要上档次,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等制约手段作保证,必须采取严管重罚加强管理。外出考察兄弟县以及外省先进城市经验,一条就是严管重罚,提高全民爱护城市的意识,从而达到城市干净整洁。近年来,我县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加之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较少,且素质低,城市管理执法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各级领导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创新意识不强,对全民城市意识教育不够。没有真正教育全体市民自觉养成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蒂等良好习惯。有些甚至法律、法规可以不遵守,我行我素,所以加强对全民的公德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真正确立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一是要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形象的塑造,品位的提升,关键是规划。在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上必须按照县委提出的“先规划后实施,富规划,穷实施,铁规划,钢实施”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拉大框架,详规区域,整合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功能,突显特色”的原则。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根据县城地理条件,按照立足县情,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分区域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甘泉城镇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基础,建设定位为“强化一个中心,建好一个工业区,确立四个支撑点,治理三山游乐区,开发两河风景线,整合三级体系”的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强化一个中心,就是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个工业园就是麻子街工业区;四个支撑点,就是将姚店、太皇山、县屯、杨家砭作为县城连接农村的桥头堡;治理三山游乐区就是县城西山、灯笼山和凤凰山;开发两河风景线就是洛河、劳山河;把剩余的七个乡镇划分三个级别,按照各自承担的经济社会责任,逐步发展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优先抓紧对麻子街、姚店工业园区和杨家砭小区南北大门的科学论证,调整好建设布局,配套好城市服务功能。总之,县城总体规划要吸取历史教训,汲取百家之长,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既体现地方特色,又突出现代气息,真正能够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在执行规划上,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条龙”。对违章违法建筑要不徇私情,严格执法,树立规划权威。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做到功能配套齐全,调整好间距比例,留足空地搞绿化。在旧城整合开发改造,要强化一类区的保护力度。今后县城规划区内,每年确定工程建设项目,都要组织力量,提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论证项目的可研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征求大多数干部群众同意的基础上予以立项建设,沿街每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外观造型、色彩、抗震性能,都要由领导小组把关,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方可实施。并要同时考虑停车场严重不足和公用设施不配套、人文环境、休闲娱乐、凸显现代城市品位、构建和谐文明新甘泉等因素。三是《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没有审批之前,是否暂停审批单位、居民修建,维持现状。如南台小区、西门坪环城路、杨家砭小区。

(二)运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一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突破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首先要抓住国家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加大争项目的力度。其次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特别是要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转让土地和部分设施的使用权。今后新编制《县城总体规划》,新区建设可采取帮畔造地,挖山造田等方式开辟可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按照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下硬茬折旧建新,分步实施,在旧城(西台区)改造上实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策的办法招商引资,放手让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城市公用设施,共同进行房地产开发和产权置换。最终达到“经营市场化,资源资本化,投资多元化”的经营机制,不断探索城市经营新路子。

(三)调整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因素,综合开发城镇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城市建设的经营运作,量大面广、头绪繁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涉及部门、单位、乡村、个人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资产的整合,若处理不好,将会引发矛盾,好事不能办好,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考虑综合开发不能单打一,必须做到水、电、路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照顾不同阶层各方面群众利益,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此,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认识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大多数市民拥护和支持。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原则。统筹考虑资产的运作方案,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增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三是让百姓得实惠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建设和改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为老百姓谋利益、得实惠上来,不是就建设搞建设,就改造搞改造,更不能搞个人政绩工程,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镇建设带来的好处。

(四)理顺体制关系,合理设置建管机构。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如何解决我县目前城管工作中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县实际,参考各兄弟市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按照权责相等、权责一致的原则,建议成立“甘泉县城市管理局”,内设环卫园林处、市容监察大队、公用事业科、市场管理办公室。同时撤并市场管理中心,职能交由城管局下设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重新调整和明确内部管理部门职能。今后,政府要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按照“全国卫生城”的要求,认真找差距、定措施,强化城关镇、街道办、城管局、公安、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职能,重新划分责任区,形成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一要强化依法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引入竞争、奖罚、监督、制约等用人机制,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责任感,形成严格执法,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二要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抓好门前“四包两禁止”,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验收奖罚。三要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街道办的职能作用。今后,街道办、社区对城市环境卫生实行全方位管理,重点对居民小区、车站、城乡结合部、洛河、劳山河两岸、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部位进行督促整改,实行分片承包管理。四要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城市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方面。就本级财政保管理,建设投入靠外引,建议每年按比例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市容城管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建立稳定增长的市容环境管理资金投入机制,保证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大解放。面对日益繁重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鉴借兄弟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必须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调度县级几大班子和全县领导干部的力量,推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及逐级组阁制(就是根据包抓项目组阁指挥部及办公室人员),把重点项目实施责任分解落实到包建领导身上,直接向县委负责,其中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由县级领导担任,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和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要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径,也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地、不间断地搞好宣传教育,做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现代化人同步进行,通过教育,使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培养遵守城市管理规范的自觉性。

(一)城市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据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已完成,待政府审查,人大审定,公示后报政府批准。目前已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规划大纲、功能分区、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方向、重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按照一主(沿口旧县)、一副(街子)三组团(飞龙白坪组团、万善组团、烈面组团)的三头并进城镇化发展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规范产业聚集区,引导产业项目聚集组团发展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各区域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城镇面积达29.45平方公里、人口达28.57万,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拓展。美丽家园、城市会客厅、城市综合体、沿口古镇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美丽家园工程,将为武胜中心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会客厅将展示“江湾湖畔休闲城”的城市形象;县城“东扩、北拓、西进、南移”的各个项目正有力推进。与此同时,武胜县以营造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魅力为目标,倾力打造的“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民生工程建设深得民心。强化供水管理,确保市民喝洁净水、放心水,及时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可靠性及管网水质进一步提高。县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实现安全供水508.2万吨;加强供气管理,确保市民用上“安全气”,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气行为,规范燃气市场秩序。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2.5%。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一)旧城改造相对滞后。根据估测,全县旧城区占全县城区面积约12%,居住人口约1万人,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在呈现出房屋破旧、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管理困难等问题,居住群众也迫切希望对旧城实施改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旧城房屋密集,空间狭窄,若按照国家规范审批方案,旧房拆除后房屋无法修建。二是邻里关系复杂,因旧城房屋密度大、空间狭窄,规划执行过程中触及周边利害关系人较多,协调难度大。三是我县现有旧城更新多为楼房业主进行,未形成有效的片区改造,增加改造难度。四是武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未通过法定程序审批,执行起来有法律层面的瑕疵。近年来旧城改造多数有法律纠纷。五是从旧城改造成本看,由于旧城区土地相对城郊新区价格更高,拆迁补偿难度更大,改不如扩。

(二)城市功能不尽完善。一是城市生活管网与建设不同步。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各部门缺乏必要的统筹衔接,“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与城市管网铺设,常常不能同步,造成城市路面反复开挖的情况。二是中心城区交通路网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容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车辆迅速增长与路网建设滞后的矛盾日渐凸显,在中心城区,一遇上下班高峰期和公共节假日,经常车满为患,拥堵现象十分严重,整个县城没有一个规范的停车场,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从而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影响市容市貌;三是没有规划进城车辆清洗场所,特别是遇到雨天,车辆带泥进城,严重影响城区环境卫生;四是背街小巷路灯照明设施缺失,造成主街亮而背街小巷黑乎乎的,形成治安、安全事故多发地段。五是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休闲的公益性设施建设相对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群众对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满足中心城区市民的休闲场所日显不足,文体“四馆”建设迟迟不能落实。

(三)城市建筑形式单一。城市建筑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的外部显现给人的总体印象。目前,武胜城市建筑总体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轴线不突出、天际轮廓线缺失。二是缺乏城市个性特色。三是建筑结构单一。四是与武胜“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城市名片不符。五是设计理念陈旧。六是建筑物层次混杂,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品味和现代气息没有得到彰现。

(四)城市管理尚有缺失。一是城管局不具备基本的主体执法权。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其第三章对“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作了严格规定: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八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根据这部法律的规定,武胜县城管局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并不具备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资格。二是设施权属多元,管理责任不清。道路上的公交站牌、电信杆、电信箱、垃圾箱按职责应由各职能部门、单位负责设置、养护、维修、保洁,但事实上从这些设施建设完成后,就从未进行过保洁,更不用说养护、维修,破烂于路旁,严重影响街道的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形象。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单位是社区,但多数无人管理,成为卫生死角,人居环境较差,居民意见大。三是管理部门多,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如流动摊点的整治管理。工商、城管、住建、公安按各自的职责均对其有管理,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都能说出不管的理由来,最终谁也不愿意管,只有城管孤军作战,游商、摊贩与城管队员打游击,难以达到规范管理的效果;又如户外广告的管理,其主管部门为工商和住建两家,按职责住建主要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进行管理,对广告的规格、式样、颜色、设置地点及是否影响城市容貌进行审查,对破残、未按审批要求设置及未办理设置许可手续的户外广告进行规范化管理;工商对广告公司申报的广告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但往往其后续管理职责基本上没履行,对没有进行申报违规的广告视而不见,造成大量的户外广告没有申报和审批,城市户外广告就显得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四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水平不高,人员来自各个阶层,特别是我们的一线职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部队复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管理水平相对较弱。专业人才缺乏,如美学、广告规划、给排水专业人才短缺,园林绿化等技术人才很少,客观上限制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投入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目前,环卫作业方面,县城仅有洒水车2辆,无现代化清扫作业车,只有1辆是符合规定的垃圾清运车辆,且油耗相对较高,其余垃圾清运车辆均为电动三轮车,不能达到密闭运输的要求,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从事环卫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只有650元,与其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极不相符,而从事此项工人作的大部分是年老的女同志(其中70岁以上的占40%),安全隐患突出。

(五)居民素质有待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务工人员涌入县城,由于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变,还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个教育和引导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习惯的过程。由于部分市民的综合素质差,随地吐痰、乱占道、闯红灯、破坏公共设施、私搭滥建、装修扰民、邻里矛盾、养宠物随地大小便等现象还较为普遍。

(一)尽快研究出台旧城改造政策。旧城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要把加快旧城改造作为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的大事来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建议:一是尽快研究确定旧城改造相关政策。二是由符合资质的公司作为业主进行片区旧城更新工作,形成规模,减少规划执行难度。三是对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使旧城区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四是对旧城区破旧危房分步进行改造加固,消除住房安全隐患。五是尽快完善武胜县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并按法定程序审批,从根本上解决法律上的问题。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继续坚持搞好土地清理工作,坚决树立“先造环境后卖地”的土地管理利用策略,在上宗土地拍卖中,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宗地块的道路的铺设、环境的打造,提升土地市场价值,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为城市建设开辟融资渠道提供条件。二是构建城市道路骨脊,至少拉通两条横纵贯穿的城市主干道,使城市建设根据主干道走向规划。三是开展城市亮化建设,对背街小巷进行全面亮化,安装路灯,有效降低治安、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四是在中滩桥及嘉陵江大桥适当位置设立两个进城车辆强制冲洗站,解决泥车进城影响市容问题。五是尽快打通人民北路大通道,分流建设路的客货车辆,同时,对新规划的城市会客厅综合体等项目要预先设地下停车场或建立立体停车场。

(三)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的。作为现代城市还要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过去,由于我们对城市功能认识有偏差,对环境建设重视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城市建设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要从一味追求城市规模转向寻求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上来。一是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实行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二是要把水电气、公用设施、灯饰工程等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决防止道路反复开挖的情况发生。三是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坚持稳中求进,不能遍地开花。特别是旧城拆迁建设,要坚持开发一片,完善一片,环境建设先行,真正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

(四)重视城市特色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我县无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我们有可开发利用的青山绿水,这是武胜城市建设十分珍贵的财富。加强城市的特色建设,首先应加强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建筑样式要力求现代化、多样化,改变清一色“火柴盒”、“豆腐块”的状况;其次应建立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娱乐广场等公用设施,增加人文景观,给城市融入文化内涵;另外,要特别重视伊斯兰民族文化资源和沿口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五)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应该坚持城市管理“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树立大城管的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一是理顺关系。建议由县政府组织召开涉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会,对现有的各自管理职能进行整合优化,理顺职能职责,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解决城管部门的执法权。县公安局选派35名热爱城管事业、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公安干警,担任城管执法小队队长。选派到城管执法的公安干警,编制保留在县公安局,日常工作仍在公安局,只是在进行城管执法时,协助城管局开展相关执法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加大对城市管理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环卫资金,购买至少1辆吸扫车,解决目前县城清扫不彻底,只扫垃圾无法扫除灰尘的现状。再添置1辆垃圾转运车,解决目前1辆垃圾转运车24小时运转且不能及时完全转运县城生活垃圾的现状。四是从改善城管执法环境着眼,疏堵结合,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重点地段的城管执法力度,逐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议在人口密集的旧城区和市场功能不完善的城区,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管理的疏导点:如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划出固定的街段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既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扩大了就业,完善了城市功能,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六)积极推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建议把管理工作推向市场,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使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提高。可以选择一部分道路的清洁打扫实行招标管理,面向市场确定清扫队伍,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调动社区、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奖惩等办法将社区工作重心调整到城市管理上来,合理调整社区管理城市的自主权,挖掘潜力,促使市容市貌管理同就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调动社区、单位及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七)加强市民文明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同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软实力”。一要强化教育引导,多方位推进素质提升。把提高市民素质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长远和近期的文明教育计划,从学校、家庭、单位和社区着手,加强对德育工作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二要完善互动机制。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及时推出各项文明建设方法举措,建立全民监督机制,规范政府部门执法行为,同时提高市民自身的文明意识。三要搭建公共平台,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实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和谐共进。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六

城市管理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课题。为了全面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有针对性的提出“畅通、蓝天、清水、清洁、绿色、宁静、平安”等七大工程,使城市经济步入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延安市城区的交通秩序和运营状况明显优于榆林。五是榆林城区没有专门停车场,车辆存放只能挤占机动车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站点、公交线路设置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区建设的需要。六是市区交通流量大的21个平交路口,只有9个实现了红绿灯信号控制,且无安装电子监控器,有些交通标志、标线也没有按标准设置。七是出租车管理不严,无经营年限限制。非法营运的无照车、摩的、三轮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事故不断发生。八是一些商场、酒店、医院门前熟食、瓜果、杂货摊点乱摆,夜市占道经营,直接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林城区污水排量约20000立方米/天。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雨污混流,导致榆溪河干流、榆阳河水质恶化。五是城区垃圾处理不够及时。目前,榆林城区日产生活垃圾450吨,工业、建筑垃圾800吨。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简陋,且缺乏市场运作机制,因此,形成了垃圾乱堆乱放,处理不够科学的弊端。

4、噪声污染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城区车辆鸣笛没有彻底禁止,高噪声的拖拉机等进入市区运载建筑材料,超时限夜间施工,商业、娱乐业无限制播放音乐,婚丧嫁娶鼓乐彻夜不停,使噪声与日俱增。据市环境监测总站“十五”期间对城区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噪声污染五年均值上升为72分贝。

5、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主要是管理缺乏统一性、全局性。由于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混淆不清,出现有利的事抢着干,问题绕着转,工作生搬硬套,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如榆林城区自来水供应就涉及到榆林市建设局、水务局、榆阳区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四个管理部门和市自来水公司、区红石峡供水站、经济开发区水厂、尤家峁水库及市、区水资源办等十个部门和单位的同时,榆林市区社会治安秩序不良,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使一些居民缺失安全感。还有城区绿化与城市建设没有严格按规划协调发展,不仅绿地面积小,而且人为破坏绿地的行为也比较严重。

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实施“七大工程”,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城市发展新环境。

1、畅通工程。旨在整顿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市民提供一个畅通、便捷、舒心、安全的交通环境。

4、清洁工程。旨在动员一切力量,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一是垃圾处理实行公司化运营。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市场化运营或地段物业化管理,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如大千保洁公司,用42万元购置的6辆垃圾收集车,收集解放路、新建路、长城路等路段的垃圾及西沙两地块的清扫保洁工作,运行良好,很受市民欢迎,是实施城市清洁卫生工作的有益偿试。要实行建筑垃圾完全处理,生活垃圾分置处理,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出建筑垃圾处理费,承接单位按规划填埋造地,建成土地进入市场获取一定效益。生活垃圾可回收的要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医疗废物及危险品废物等的处理,处理厂由国家出资建设,公司竞标经营,处理费用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由政府定价,废物产生单位承担。三是要采取重点整治,突出检查,夜间巡查等办法,治理清除乱贴乱画行为。要采取联合执法的办法,整治乱停乱放的行为。要加快城区公用厕所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形象。四是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由市区统一组织实施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制定行动纲领、任务和目标,将责任细划分解到每一单位、街道、社区。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闲置地址、铁路、国道沿线、加油站、车站内外、集贸市场、夜市、河道等处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氛围。

5、绿色工程。旨在增加绿化面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建设环城绿色屏障。要将东线的东沙林场至七里沙、西线大墩梁、北线红石峡万亩生态公园,南线三叉湾农田绿化带和河堤林带,延伸连接成环城区立体绿色屏障。为了有效保护林地,要划出地块,建立公墓,让现有墓地集中入驻公墓。要逐步开放林地,发展集休闲、观赏、度假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二是保护榆阳河、榆溪河旁农田绿化带。对榆溪河从黄庄至红石峡河川湿地、农田带,要采取非常严格的保护制度和措施进行保护。三是对榆林城区范围内所有绿地、树木实行造册登记,挂牌管理。要实行绿地树木认证管护和门前绿地树木管护责任区制度,使城区绿地、树木走上以法管理的轨道。四是做好城市规划,改变过去胡同式街道、插空建房的布局,每隔一定距离应建一小块街心花园。对绿地可实行冠名建设,凡投入一定资金建设绿地的单位或个人可设立冠名标志。

6、宁静工程。旨在减少噪声,为市民创造和提供一个舒适、宁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是对进入市区的车辆一律限速、禁止鸣号;要划定不同区域限制三轮并禁止农用拖拉机等高噪声车辆进入城区,以减小噪声污染。二是要采取种树、设绿蓠的办法,在道路两侧建立隔离带,以缓减交通噪声。三是建立城建、环保、公安、工商联动机制,对建筑、装璜、娱乐、商业叫卖和婚丧嫁娶鼓乐噪声进行管理和限制。特别对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管理,要求设置屏障,限制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噪声干扰。

7、平安工程。旨在化解矛盾、预防犯罪,提高公共安全的防范意识,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七

连云港市气象局杨庆宁。

一、引言。

防雷技术服务是我们气象部门参与和加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防雷技术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当地招商引资项目。本次调研就是针对连云港市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展开。经过本次调研,我们不但探讨了开展防雷技术服务的方式方法,而且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理念发生了兴趣。她山之石能够攻玉,在我们开展气象科技服务的同时,领略和吸取企业的先进理念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二、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1881亩,总规划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50亿元港币。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是集展示、交易、会展、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仓储(普通保税仓、出口监管仓)、配送、货运、检测、金融结算、人才物流、行政办公、星级酒店、高端住宅等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品种齐全、一站式采购”的世界商品交易中心,融商贸、购物、餐饮、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交易城。

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一期开发建筑约50万平方米,将于10月份投入运营。建成后的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将容纳4万经营商户,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带动区域上下游产业的聚集,构建地区商贸枢纽的建立,必将推动华东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现代化程度最高之一的综合商品交易中心和强大物流基地。

2、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困难。

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一方面拥有深圳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的成功经验开疆辟土,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主要存在着资源方面风险、资金和服务保障问题等。

(1)资源风险。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源:人数就是人的数量,这里即包括经营商户人数、务工人数、也包括消费者。根据连云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市常住人口为439391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1月1日零时的465370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59787人,减少5.58%,年平均减少0.57%。建成后的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约4万经营商户,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面对逐年减少的人口,面对庞大的人数资源,这些人如何来、怎么来都是华东城将面临的风险。招商资源:生产企业需要招商,营销企业也需要招商。能够说,招商是企业营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必由之路。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主要经营家具装饰建材、皮革、服装、家纺、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名牌折扣)、小商品、电子数码、汽车用品及配件、农贸等产业门类,如何招到这些资源,如何招到好的资源关系到企业的长久发展。

(2)资金问题。

企业的发展必然依托于固有资金,没有资金项目就无法继续进行,没有资金就没有好的硬件配套设施,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总投资超过50亿元港币,这样庞大的资金不可能也不会一步到位,那么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好企业前期开发将是华东城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华东城按期完工按期投入使用的重要保证。

(3)服务保障问题。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企业的发展靠自身,同时企业的发展也要有支持有保障。服务质量关乎企业建设周期,服务技术关乎企业的安全运营。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作为连云港重大和重点项目,必须依托各相关部门的职能控制和技术服务。如何在有限的人力、物理、财力下得到超预期的服务也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开展防雷科技服务的步骤和措施。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

作为提供防雷技术服务的单位和部门,我们在切实了解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风险和困难后考虑到,虽然我们不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提供资源,但我们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气象资源技术支持和优质防雷技术服务。

1、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服务。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型商住城—绿地观湖一号。我们相信防雷工作技术人员在总结多项目的经验教训后必能够为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提供科学、安全、准确、有效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为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集大型商场超市、宾馆、办公、住宅为一体的300万平方米多功能群体工程,其存在的雷击风险具有比较复杂的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华东城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华东城的功能分区布局,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风险计算,划分雷电风险等级区域、防雷类别(等级),确定防护措施和雷灾事故应急方案等。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可为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保证防雷工程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图纸审核和竣工验收的技术服务。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核和竣工验收是华东城防雷安全的有力保障。

经过图纸审核确保防雷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经过竣工验收确保防雷措施符合防雷设计或达到更高标准的要求。

3、常规检测的技术服务。

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靠近大海,由于海风的常年腐蚀安装的防雷装置老化、破损的概率将大大超过正常数值,因此为了保障防雷装置的正常运行,对华东城各建筑物进行防雷装置年度检测尤为重要。

经过常规检测,及时发现防雷装置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经过常规检测,全面了解防雷装置安全现状,做到心中有数。

四、企业风险开发引发的思考和启示。

连云港华东国际商贸城是一个开发中的项目,其开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风险,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但企业能够勇敢前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对我们的工作也裨益良多。

1、创新创优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思考。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优人(集体和个人)才会有进步。雷电业务的发展要求提高科技含量,优化配置资源,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集约模式发展更能提高防雷技术服务的效率和效益,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共事业,对发展防雷减灾技术服务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弥补事业经经费不足的层面上,不能把防雷减灾技术服务定位为简单的“创收”,要进行防雷减灾技术服务集约发展,就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发展理念和定位上找准位置。要从公共气象服务的高度认识防雷减灾技术服务集约模式的发展,凸显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能。

2、创新创优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启示。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管理和防雷技术服务值得我们深思熟虑,按照正常程序,项目不可能按时竣工,那么只有打破常规,特事特办,管理与技术服务同期进行,经过管理促进技术服务,经过技术服务解决管理问题。各项防雷工作开展有序,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调查,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协调机制。

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连云港的规划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随着江苏沿海开放和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连云港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环渤海经济圈啮合城市,产业经济带的桥头堡与出海口,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连云港的战略地位价值决定了华东国际商贸城落户连云港的必然,华东商贸城商业价值体现了连云港未来发展的前景。同理,我们集体的价值决定了个人的发展,个人的价值体现了集体的进步。防雷工作做的好才能体现气象服务的价值理念,才能决定防雷工作人员的素养和个人价值体现。以人为本,为了企业,依靠企业,创新创优。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开发区相关领导为了企业能尽快把工作落实做好,多次与我们沟通协调,往返于两地区(新浦区和连云区)之间,这种工作激情和工作责任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作为提升气象防雷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09月27日。

城市道路调研报告篇十八

20xx年以来,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党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为促进园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我局20xx年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园林局共有党员854人,51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总支11个、党支部40个。近几年来,济南市先后获得全国造林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誉称号。我局也先后获得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机关、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建设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十几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和100多项市级荣誉。

根据市委要求,从5月份开始,在全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争做园林先锋活动。全局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基层党组织51个,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党员854人,组织开展公开承诺的基层党组织51个,组织开展公开党员承诺的党员610人,基层党组织、党员作出承诺291件,基层党组织、党员承诺为群众办实事57件。根据园林实际确定以讲党性、做模范、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以创先争优、争做园林先锋为载体,结合园林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分类提出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园林服务先锋、敬业先锋、管理先锋、重点工程建设先锋等具体活动要求。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强化组织保障,我局及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委员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强化了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化领导带头,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确定活动主题和载体,制定实施方案,带头参加宣誓承诺活动。强化活动保障,安排必要的活动经费,为开展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保障。

二是基础工作扎实。全面摸清摸清科学发展观活动问题整改情况、党员干部思想动态情况、党员基本情况等情况,为活动开展夯实了基础。对照有关文件要求,对近年来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针对查找出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切实增强了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是宣传氛围浓厚。采取会议发动、媒体联动、标语促动、宣讲推动、典型带动等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易知易懂的宣传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每个单位都制作宣传板报和展板,发创先争优活动简报26期,并召开两次推进会,在全局掀起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

四是认真落实双诺、双述、双评制度。全局各级党组织把实行双诺、双述、双评制度作为推定创先争优、争做园林先锋活动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落实到工作中。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履岗能力。加强调度检查,督促党员切实做好认岗、承诺、践诺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1、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局党委对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明确全年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20xx年党务重点工作来抓。

2、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党建工作制度。继续坚持3会1课制度,党建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各基层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活动,按部署及时组织理论学习研讨会,认真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年七一前和年底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明确党员管理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抓好党员发展,在认真摸清各党组织发展党员状况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和要求,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建立入党对象培养名册,有计划地发展党员,有效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园林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纪念建党89周年,对全局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检查考评,表彰了对近年来为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园林事业发展做出突出的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4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3、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切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园林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常性工作中去,在对我局落实长效机制情况进行检查梳理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十二项制度的意见》、《关于建立全局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4、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基层党组织每月组织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观看一次廉政影片,起到了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充分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无一例违法违规事件发生。

5、认真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局党委对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将其列入党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并抽出专人负责党费工作,建立了专门的党费账户、账本。党费收缴采取以总支、支部为单位每季度集中上缴的方式,由组织人事处汇总后,定期定时上缴市委组织部。结存党费的使用,局党委严格按规定审批,严肃党费使用纪律,明确党费使用范围,做到专款专用,账目清楚。

6、立足实际、团结一致,携手共建工作稳步推进。我局充分发挥园林行业优势,带动尧庄村发展草花养殖业,种植草花三十五万盆,且免费提供一万元的花种,为村民增加收入四十余万元,逐步改变了经济空壳村的落后局面。从提升办公硬件设施和党员学习活动条件入手,投资三万五千元为共建村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为党员学习活动室添置了棋桌、椅、党员学习书籍和与农业相关的图书三百余套。投资一万元,在村委门口安装了宣传栏,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三农相关的政策提供了平台。以美化、亮化为目标,我局投资十四万元,为尧庄村主要干道全部安装路灯,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方便。

我局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创新精神不够,全体党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在精细化管理要求下,党员作为各基层党组织的骨干力量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学习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需进一步提高党员学习培训效率,不断探索改进党员活动的形式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查找的问题,找出根源,彻底整改,努力将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要进一步加强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到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做好工作上,体现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行动上。要在培训干部工作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

二要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要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核心价值,教育和引导园林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深入实际,了解实情,体察民意。在干部选拔任用时,要把能否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作为首要条件。

三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拓宽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要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不断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要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本职岗位和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把握大局,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奋进,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为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局根据一年来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对照基层党建工作自查表,认真进行了总结自查。自查得分100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1059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