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咏教案(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0:01:05
花之咏教案(优秀14篇)
时间:2023-11-12 10:01:05     小编:MJ笔神

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教育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以下是一些专业教师团队整理的一些教案编写参考资料。

花之咏教案篇一

我是天宫的一位仙子,我洁白如玉,在冬天从云朵间悄悄飞到人间,落在窗前。

我是冬天中的一杂花,是嫦娥让我来到人间,让我开开眼界。

我是冬天的使者,领着玉树,带着琼枝,拉着银花,牵着寒梅。

我是亮晶晶的宝石,我是大自然的白裙,我是一件艺术品,没有哪位仙子和我长的一样。

清晨,我轻轻的飘到屋顶,傍晚,我又变成了一位水仙子,回到天宫。

花之咏教案篇二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花之咏教案篇三

我是巨人,从天空派到人间。

我是诸元素的卫士:冬把我磨炼,春将我培养,夏使我成长,秋令我更加坚强。

我是人类生活用品的贡献者,我能抵挡风沙,我能为行人提供树阴。

清晨,我与旭日为清风指路,傍晚,我与夕阳给归鸟送行。

我在森林里舞蹈,使森林景观更加美丽;我在草原上挥手,向百花问好。我静睡时,黑夜天空中成千上万的星星向我眨眼;我清醒时,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对我微笑。

我吸取地下的营养,晒着明媚的阳光;我挺立放哨,小鸟为我歌唱。我总是专心致志,对工作一丝不苟;我从不自私自利,也不高傲自大。这些哲理,激励我做得更好。

花之咏教案篇四

我是生命之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流水之中,也有小生命生活。

我是透明的珍宝,珍贵之极。

我是水中生命之母:鱼、虾、螃蟹、田螺………皆是我孕育而成。

我是每家每户最常有也最珍贵的东西,滋润世间万物。我是沙漠最需求的东西,只需一滴便可拯救垂死的生物。

在那个河谷,我每天只需奔跑,却从未遇到过尽头。

我所经过之处,鱼儿蹦出水面欢呼我的到来;虾会与我同游一小段路;而水草自然是摇着手开心的看着我到来。动物们来到水边,俯下身子一边小声欢迎,一边悄悄问我可否滋润他们干裂的嘴。

我为世间万物的所作所为,自然总能理解,而这一点,人类永远不会理解。

花之咏教案篇五

不知何时,凛冬已去,自然已奏起春之歌。桃花也已悄然绽放。

北国似乎没有春天,短促且难以察觉。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立着一棵树。干枯的'枝干上还有残留的雪,那白色中有着春天的痕迹。洁白中隐着一抹朱红,似那一抹诱人的水粉胭脂,实是初春的桃花,雪中傲然挺立。冰霜并未使它樵悴,反而更添一分干练的气质,显得英气逼人。俨然一副花中木兰模样,虽是一娇弱女子,却为巾帼英雄。远处传来悠长而尖利的鹰啼,四周是茫茫一片的雪原,萧条、荒芜。唯这一枝桃花,白中无比刺眼的一点红,不同寻常。木兰何尝不是如此,虽为女子却披甲冲杀,还立下赫赫战功。而令人广为传唱的,不只是她不同于常人的性别,更在于她的精神……高山连绵,重峦叠嶂,河水冰封,万里雪飘。边疆,唯天际一缕炊烟袅袅,桃花绽放,似是那悠扬的胡琴,带来春的消息,奏响独特的边塞春歌。

而暖国则迥乎不同,春是如此漫长,长得令人不禁顿生困意。在这肥沃的紫土上,万物生长。极目四望,绿意盎然。那鲜翠欲滴的绿中,一簇簇桃花引人注目。虽不及朔方花般英姿飒爽,却异常娇嫩。

花之咏教案篇六

我是大自然派来的保镖,我完成着大自然给我的使命。

我是空气净化器,让人们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

我是一道风景线,在四季中,我会变换成各种模样,为繁忙的`城市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是遮阳伞。在夏日里,我为人们遮住强烈的阳光。

清晨,我伴随着威风摇摆着树枝,化成一个大自然的风铃,叫醒沉睡的人们。傍晚,我接着夕阳,展现自己最后的光彩。慢慢的,我便沉睡在夜晚中。

我帮助小鸟让我成为他们的家。我时不时的和小花小草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默默的帮助一切。虽然我很高大,但我从不去成为最耀眼的那个。这些哲理,人类并未了解一切。

花之咏教案篇七

我评课的内容是薛彬老师讲授的《花之咏》一课。在听完她讲的这一课之后,我觉得有以下优点值得我去学习:

1、老师的语言优美、诗化,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

2、老师抓住了本学段的'重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质疑,并使用各种方法理解词意。比如在质疑课题时,问学生“咏”字的含义,改为“咏”花可以吗?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入去探究二者的区别。

3、因为本课是一首优美含蓄的诗歌,所以老师的重点放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上,比如自由读、比赛读、男女生读、老师范读、小组读等,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愿望。

达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

5、老师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学完了诗歌的第一部分后,教给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部分。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部分时,学生的学习目标还不够明确,导致效果不理想。在课即将结束时检查学生的朗读时,感觉时间有些仓促。

花之咏教案篇八

本课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我是一颗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表面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时,诗人与花已融为一体,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花是我们身边十分常见,也是大家喜欢的事物。学生对它比较了解。《花之咏》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光明的追求。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作为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

,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

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

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三、感情朗读

1、配乐朗读课文。

2、朗读比赛。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小练笔

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2、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清新、想象瑰丽、比喻新奇,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美对光明的追求。由于课文内容较简单,而且学生已经有了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读为主,通过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读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完课文之后,学生对这种写法已经有所了解,这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四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大部分学生的仿写都比较成功,能够做到基本相似,个别人的语言还相当精彩,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

孩子在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时,虽然老师告诉学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绝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用语言来表述,而且表述缺乏个性,这很值得我思考。

花之咏教案篇九

俺认为这是一篇散文诗。语言优美含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诗存在可解与不可解的矛盾。但教学必需作以解读。关注同学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的价值,激发同学根据对语言文字的体验和意境的想像,尝试作多元的想像和个性化的解读。虽然任何对诗的解读都是误读,但是同学享受到优美的语言所带来的情感高峰体验,可以说是一种美丽的错误。

1 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掌握生字词。

2 通过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激发同学体会诗的语言和意境的优美,并能表达自身个性化的感受。受到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的生活态度的感染。

3背诵喜欢的段落,学会仿写。

1 出示四季花谣“一月水仙清水养……”,师生一起咏唱.

2 大屏幕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卉。

3 指名谈谈花儿带来的感受。

4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b好花不厌百回看------读中赏花

1题目中的“咏”是什么意思?

2让俺们仔细听听花儿唱的歌。看看谁是花儿的知音,能听懂花儿在唱什么?

3出示读书要求:

l 结合生字词,读通诗歌。

l 带着自身的体会,熟读成诵。

l 在书白处,标注自身的感受。小组内交流。

4 花儿的知音们,快去欣赏花儿的歌唱吧。

c 采得百花酿佳蜜------合作品花

1异质分组,商讨表达感受的方法。如:

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诵一诵……

2 教师根据实际,相机激发同学想像,品味。

l 俺是一句什么话?大自然为什么吐出又收回,还藏在心室里?说明了什么?

l 比较:“星星闪烁在湛蓝的天幕”

“花儿开放在碧绿的地毯”

这两句话有什么异同之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l 想像后填充:

俺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可以-----------------------。

俺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可以-----------------------。

俺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可以-----------------------。

可以-----------------------……

l“不为看到俺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俺的幻想是什么?“俺”追求的光明是什么?

诗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这种追求?

3带着自身的感受再次朗读诗歌

d 心心相印俺成花-------花的遐想

1自由发表感想。

2 仿写一段,表达自身的感情。

3 师生再次诵读全诗。

e 拓展练习

1 笔下生花,写一篇花的想像作文。

2 积累写花的诗句。

花之咏

美丽

追求 生命的意义

光明

花之咏教案篇十

《花之咏》这篇文章借花喻人――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不过比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种一片太阳花》更含蓄。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背诵喜欢的段落;

3、初步感受拟人写法;

4、积累词语。

5、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理解“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1课时。

1、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的主题是什么?(花)。

(2)你积累了哪些带花的四字词语。

(3)听到了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4)谈话: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为我们捧出了锦簇的花团,绚烂的鲜花将春。

天装扮得分外妖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花有关的诗歌〈花之咏〉。

(5)介绍作者:这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作品,这位诗人最擅长借物抒情。

2、《花之咏》,借助字典查一查“咏”字的'义项,解读课题。(指名交流,出示词意。)。

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诵唱。

用诗词等来叙述。

3、《花之咏》中该选哪个解释呢,我们学习完课文后就能明白了。

1、师范读。

2、听了这篇文章的朗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学会了生字词了吗?

2、自由读书,同桌互听,读准字音。

3、指名读四会字,作小老师——全部掌握的站起来读——没掌握的再站起来读。

4、开火车读所有生字。

5、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了呢?

6、学生交流。(强调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再读一读,想想为什么你最喜欢这些语段。

2、学生交流。

理解朗读品味美: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些词语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理解准确用词的好处。

吐、收、藏(爱)。

湛蓝、碧绿(美)。

孕育、降生、抚养、催(被爱)。

一分礼品、一顶彩冠、一件赠物(奉献)。

携手、宣报(追求)。

舞姿轻盈、叹吁呼吸、芳香四溢、醉卧、招徕。

啜饮、琼浆、聆听、仰目朝天(追求)。

3、感悟朗读表现美: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尝试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把自己读后的感觉表达出来。

4、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读——配乐读)。

1、你认识他们吗?

2、出示语句。

3、讨论理解。朗读。

“花之咏”——“花的歌唱”

2、多好!我就是花,听,我在歌唱……花们,你还会歌唱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唱出你的心里所想,让它们也象这些花儿一样美丽。

2、读给同学听一听,请同学当小老师。

1、讨论:为什么叫《花之咏》不叫《咏花》。

小结:这是当题目比较合适。

2、畅所欲言:说说你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3、提问题。

2找一找,像本文这样用第一人称拟人化写法的文章来读。

花之咏。

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感受美好。

我是(礼品、彩冠、赠物)奉献美好。

草原上、空气里、黑夜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拥抱光明。

花之咏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点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点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总评:

识字教学扎实。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教师指导“赠”的写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写法,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这些基本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采取不同学法。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等,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背诵。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感悟写作方法。课文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引出写作方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打通了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花之咏教案篇十二

俺认为这是一篇散文诗。语言优美含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诗存在可解与不可解的矛盾。但教学必需作以解读。关注同学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的价值,激发同学根据对语言文字的体验和意境的想像,尝试作多元的想像和个性化的解读。虽然任何对诗的解读都是误读,但是同学享受到优美的语言所带来的情感高峰体验,可以说是一种美丽的错误。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激发同学体会诗的语言和意境的优美,并能表达自身个性化的感受。受到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的生活态度的感染。

3背诵喜欢的段落,学会仿写。

1出示四季花谣“一月水仙清水养……”,师生一起咏唱.

2大屏幕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卉。

3指名谈谈花儿带来的感受。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b好花不厌百回看------读中赏花。

1题目中的“咏”是什么意思?

2让俺们仔细听听花儿唱的歌。看看谁是花儿的知音,能听懂花儿在唱什么?

3出示读书要求:

l结合生字词,读通诗歌。

l带着自身的体会,熟读成诵。

l在书白处,标注自身的感受。小组内交流。

4花儿的`知音们,快去欣赏花儿的歌唱吧。

c采得百花酿佳蜜------合作品花。

1异质分组,商讨表达感受的方法。如:

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诵一诵……。

2教师根据实际,相机激发同学想像,品味。

l俺是一句什么话?大自然为什么吐出又收回,还藏在心室里?说明了什么?

l比较:“星星闪烁在湛蓝的天幕”

“花儿开放在碧绿的地毯”

这两句话有什么异同之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l想像后填充:

俺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可以-----------------------。

俺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可以-----------------------。

俺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可以-----------------------。

可以-----------------------……。

l“不为看到俺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俺的幻想是什么?“俺”追求的光明是什么?

诗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这种追求?

3带着自身的感受再次朗读诗歌。

d心心相印俺成花-------花的遐想。

1自由发表感想。

2仿写一段,表达自身的感情。

3师生再次诵读全诗。

e拓展练习。

1笔下生花,写一篇花的想像作文。

2积累写花的诗句。

花之咏。

美丽。

追求生命的意义。

光明。

花之咏教案篇十三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点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点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花之咏教案篇十四

《花之咏》这篇文章借花喻人――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不过比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种一片太阳花》更含蓄。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背诵喜欢的段落;

3、初步感受拟人写法;

4、积累词语。

5、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理解“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1课时。

1、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的主题是什么?(花)

(2)你积累了哪些带花的四字词语。

(3)听到了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4)谈话: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为我们捧出了锦簇的花团,绚烂的鲜花将春

天装扮得分外妖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花有关的诗歌〈花之咏〉。

(5)介绍作者:这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作品,这位诗人最擅长借物抒情。

2、《花之咏》,借助字典查一查“咏”字的义项,解读课题。(指名交流,出示词意。)

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诵唱

用诗词等来叙述。

3、《花之咏》中该选哪个解释呢,我们学习完课文后就能明白了。

1、师范读。

2、听了这篇文章的朗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学会了生字词了吗?

2、自由读书,同桌互听,读准字音。

3、指名读四会字,作小老师——全部掌握的站起来读——没掌握的再站起来读。

4、开火车读所有生字。

5、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了呢?

6、学生交流。(强调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再读一读,想想为什么你最喜欢这些语段。

2、学生交流。

理解朗读品味美: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些词语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理解准确用词的好处。

吐、收、藏(爱)

湛蓝、碧绿(美)

孕育、降生、抚养、催(被爱)

一分礼品、一顶彩冠、一件赠物(奉献)

携手、宣报(追求)

舞姿轻盈、叹吁呼吸、芳香四溢、醉卧、招徕

啜饮、琼浆、聆听、仰目朝天(追求)

3、感悟朗读表现美: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尝试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把自己读后的感觉表达出来。

4、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读——配乐读)

1、你认识他们吗?

2、出示语句。

3、讨论理解。朗读。

“花之咏”—— “花的歌唱”

2、多好!我就是花,听,我在歌唱……花们,你还会歌唱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唱出你的心里所想,让它们也象这些花儿一样美丽。

2、读给同学听一听,请同学当小老师。

1、讨论:为什么叫《花之咏》不叫《咏花》

小结:这是当题目比较合适。

2、畅所欲言:说说你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3、提问题。

2找一找,像本文这样用第一人称拟人化写法的文章来读。

花之咏

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 感受美好

我是(礼品、彩冠、赠物) 奉献美好

草原上、空气里、黑夜 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 拥抱光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1527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