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对其中内容、情感和思想等进行提炼和归纳的一种个人思考表达方式。它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的记录。"读后感可以多角度地分析和评价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等。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和宣泄。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一
近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掩卷沉思,意犹未尽,遂决定为案头书,之后可常习也。
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只是没有机缘深究。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费尔巴哈、黑格尔之类,浅尝辄止而已。后来,曾读了一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感觉到了一些哲学的奥妙,便耿耿不能忘怀。后来,也曾探究过一段希腊哲学,也只是兴趣而已,未得要领。
关于中国哲学,只限于文化层面,感觉始终不得要领。总觉得,只有西方的哲学称其为哲学,有一套严密的体系,而中国哲学,似乎是凌乱的,在体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认识也是浑浑噩噩的。当然,现在看来,这纯粹是自己的无知。这似乎也和我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有关,也和文革破四旧否定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有关。还有,由于西学东渐,哲学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以西方哲学的标准来比附我国先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持一种否定态度,也混淆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还是近于无知。如果说知道一点的话,也是很肤浅的。
这次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我的头脑里算是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框架。看到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另类特色的哲学体系。当然,这种认识还很不到位,还需要再读书再学习,争取有一个通常性的了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国哲学也是东方哲学的代表。我还曾读过一本有关印度的哲学书,当时也很觉得了得。其实,每个民族及其文化发展,都有其精华的东西,我们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华之深,我们都应想到。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的哲学大师,人们并不陌生,也是中国文化哲学史上少有的几个有自己哲学体系的大学者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就职于清华大学。《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是其代表作。冯先生称《中国哲学简史》为小史,是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导引。
该书主要阐述了先秦哲学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以及后来的新儒家、禅宗、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梳理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最后简述了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关联和特点。可以说,这本书给我们绘制了一幅中国哲学由古至今的发展网络图。其中,对涉及的要点进行着很好的解读。使我们不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中国哲学读本。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文化和哲学混为一谈。这也不足为奇。所以,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文明史的东西,往往缺少哲学性的解释。哲学是从深层次寻找原因。是文明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力量。是一种认识、观点和精神的向导。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明了许多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会是那样发展。就会明白,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体现了哪些源流。
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收获颇丰,自然不用概述。但读书中的许多火花还是有必要记述一下的。虽然属于挂一漏万。比如,中国哲学精神对人的主导,以儒家为例,主张入世,主张成为圣人,其人格特征为“内圣外王”。“内圣”是其修养的成就,“外王”则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道家主张出世,但道家也没有不问世事。《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于内,道家游方于外。这个方即社会。外也好,内也好,都以“方”为坐标。所以,儒道两家正好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两面,既强调入世也不排除出世。这就使得中国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平衡感。知识分子最为典型,有句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入世出世的生动写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为无为的问题。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曾有一个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这里的立,是指“立于礼”,是说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就很得当。这里的不惑,是说这时成为智者,论语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则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违的东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变的。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人在能控制的范围内要竭尽全力,对于命的东西,也就是无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东西,人们只好平静地接受。这就是“知命”的意思。这就引出了有为和无为的的问题。我们知道,儒家讲究有为,道家讲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强调顺其自然,而儒家的有为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所以“人定胜天”只能作为口号,鼓舞士气,真正天数定了的东西,你是无法战胜的。儒家主张的是在知天命的情况下的有为。有一种说法,叫尽人事,听天命,表现为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
还有,程朱的理学和陆王的心学。朱熹讲万物归于理。所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认为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是其理。举例说,人发明舟、车之前,已有舟、车之理。有如西方哲学抽象之规律。理,看不见摸不着,形而上也。但它主导者万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隶,只有顺从理而行事。陆王的心学则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认为,宇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用句通俗的话说,无我即无世界。像西方唯心主义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万理只有与人相交时才有意义。不相交时,对于宇宙或对于人都是“归于寂”的。应用于社会,人的行为归于“良知”。
最后,说说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人生在世,做人做事,冯先生认为有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所做之事并无觉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做各种事。但并不总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了解到社会的存在,意识到是社会的一员,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具有道德的意义。四是天地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情,构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争取做的好一点。在利己的同时,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争取上一个层次,到道德境界,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至于天地境界,我们仰望就可以了。冯先生说,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大家都见贤思齐吧。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二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两遍。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三
终于拿到了冯友兰著作的中国哲学简史了,这本书被列为大学生必读书单里边的第一本,而且国内外的很多学校的推荐书目里都会有这本书,这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经典入门读物,在人生的旅途上做思想的行者。
其实在我们真正开始做了解或者是读哲学书之前,很多人都会对哲学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甚至觉得哲学特别的高深,但实际上哲学只是一种思维或者是思想,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当你真正的了解这些以后,你就会对这个世界拥有更多的触角,而冯友兰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泰斗,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后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后来又任清华大学的哲学系主任。在世界上一些知名学校和机构担任重要职位,他创立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影响深远,具有崇高的国际声誉。这本书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学校,包括国外学习哲学的通用教材。感觉现在这个时代里很少再有像冯友兰这样的,只有文学造诣的,或者说是称得上泰斗的人。
很多大家都公认,冯友兰的这本书,在今天来看,仍然是最好的中国哲学史。中国的思想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概念,怎么来回互相呼应,怎么相互解释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对于一些开始读中国思想史的读者,或者是大多数西方读者来说,最好的入门书,还是冯友兰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从他最早出版到现在,已经70年了。冯先生指出,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往往只是做提示,并不做说明。在讲到老子哲学时,冯先生指出,名家和道家都揭示出了超乎形象之外的形上存在,名家的形上存在是有名,也就是可以命名,道家的形上存在则是无名,既无法命名,道,是万物之所由来,它不是万物之一,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因此它没有名字。我觉得读到这里来说对于某些理科生来说,就可能像读绕口令一样了。冯先生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结合得最好的就是《庄子》和郭象的《庄子注》,《庄子》用的是施的方法,它通过可感的事物,把人引入到了一个独与天地精神自由往来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哲学的最高境界,《庄子注》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辩论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中的诗句用散文一一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庄子》原书附有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总之,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对中国的思想是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和了解,但是要想深入透彻的,更加的理解哲学的话,还是需要将中国的国学名著在好好研究一下,写到这里,突然又开始佩服作者的博闻强识了。这本书读完之后,你会觉得冯先生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对某些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才是一个读书人该追求的境界。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有了一个比较省劲的方法,就是按照他的读书方法去读书,或者是说通过他的指引去做一些参考文献的阅读。毕竟中国的哲学著作比较少,这一本书是顶尖级的。建议大家收藏。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四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五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怪像的逻辑当中不假思索,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视程度,眼中超过了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习,中国的学生们从高中开始,结束了填鸭式的语文教育之后,在接下来的大半辈子里天天都在使用着母语表达,但却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除非主动寻找机会学习。同样的,外国的月亮也照在哲学上,不论是社交网络还是名人大咖,时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学思想求助的风潮,我并非挑动知识的国别边界问题,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舍近求远,置我们眼前成熟环境下的中国哲学于不顾呢?原因是虽然生长于中国哲学环境当中,但我们自己确实对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认知,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守在什么样的精神财富边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习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近,这对于我们学习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冯友兰先生,长久以来这位河南南阳的老乡,为河南人带来很强的自豪感,我虽久闻大名,但也是至今才鼓起勇气拜读大作。冯老写作本书,他不但是一位中国哲学史家,其自身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因此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的高度绝非一般简史可比。在书中,我对于冯老提到为什么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读起来中国的这些哲学经典都会感觉不连贯,难理解,这件事记忆深刻。他在书中说道,不同于西方希腊的古典哲学家们,可以以专职的哲学家和辩论家自居,一生用哲学当职业,专门著书立说。中国的哲学家们上自著名的思想家,下至我们不知其名的思考者,他们总是著书立说的很少,我们往往要从他们和友人的通信当中,仔细寻找才能找出他的学术思想,这也就免不了会造成表达的不通顺和理解的障碍。
也正是因此,冯老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一部通览中国经典哲学思想的作品,才成为了连同中国人自己在内大众,了解和全面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一条通途。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六
迄今为止,阅读《中国哲学发展简史》我用时最长。目前看了两遍:第一遍虽用心,但有好多地方不懂,很影响进度,于是就大致略看下去;第二遍边看边想边划,每一章节后及时做笔记。每到理解、慨叹之时,就翻到,看看冯友兰的照片。他眼镜中的道道“圈圈”,好像是树轮,蕴含着他的思考和哲学,折射出他对人类的贡献。他长长白白的胡须,是那样的温和、儒雅和健寿……对于大师,尤其哲学大师,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语言来表达出我对他的崇敬,我只知道我会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前方路清晰,坎坷中也会自然……什么对我来说好像都有了答案。事情分不出好坏了,因为好的会让我知道思考的正确,从而坚持;坏的会变为财富帮助我更快的成长……真不知道如何谈出我的收获,以下选择前天所看内容(第五六章),择其要义浅谈一点感受。
……看完孔子、墨子和杨朱部分之后,我突然感觉到古人和我们现人是一样的,当一件事物的真理出现之前,都是根据需要和自我认知,阐述自我之见,然后在互相认知和反驳中,在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发展中,慢慢缕清或者整合出新的理论!历史证明,发展和进步就是在否定和探索中见证从而前进的。
孔子的思想,正名(名实相符,履行各自责任和义务)、仁义(仁指一切德性的总和。义指事之宜,即应该。43页)、忠恕(忠: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恕,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44页)、知命(知天命,努力后的顺其自然)……孔子强调“忠恕之道”,也就是“絮矩之道”,以本人自身的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用现在的话说,强调内在修养。
墨子之后杨朱,生于墨子和孟子之间,是道家第一个阶段的代表人,他又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他的基本观念是“为我”“轻物重生”!……再之后的孟子很厉害,他提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四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和政治哲学(人是政治动物,只有圣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王。王道注重内德,霸道注重外力)。孟子高于孔子的地方,是将个人修养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看到“孟子”部分,我很激动,似乎有曾经看到西方哲学史中读到“康德”的部分……阅读我国哲学发展史,目及所至,在彼此的冲突中,到孟子阶段时,使我仿佛见到黎明时的曙光,前进发展了一大步。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七
“哲学”是一个西洋名词。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分为物理学、伦理学和理论学三大部分。用现在的术语说,是指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三大部分。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他以反思为中心话语,以人生为对象,认为“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哲学内容的各个部分是紧密相关的,比如人生论以宇宙论为根基,也连带知识问题,知识论可证宇宙论,三者“相即不离”“互有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在2017年新星出版社整理的全新修订注释版本中,对照1948年英文原始版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书中,冯友兰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并指出,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哲学思想和各家学派观点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很多研读者都有这样的同感:你或许不同意冯友兰的某些观点,但你绝对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但是,他也能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其他各家学派的思想,以时代人的思想与倾向为我们阐明观点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他总是以一种宏观的把握,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中国哲学史的脉络,为后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学术追问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哲学总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而又各家学派自成一说,故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著称于世。冯友兰先生从史学的角度,用一种宏观的视野,以时间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各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由起源到发展的清晰脉络。
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冯友兰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一个文化盛世。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和平而努力。冯友兰先生在对中国的哲学史向前推进作出精确阐明的同时,将思想与情趣相结合,让人发现哲学的思维也能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例如冯友兰先生在讲解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是首先引出“白马非马”的命题,接着从三方面论证这个命题,以此引发读者的兴趣并进一步阐述“共相”的具体含义。
冯友兰先生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中国哲学世界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哲人的宏大气度。他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十分明确,让人觉得中国的哲学史是在一个不断发展之中的过程。在命题“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中,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在具体的内容中为我们对比了儒家和墨家在观点上的异同。
他概括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则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孔子是以为文雅有修养的君子,墨子则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同时也指出,墨子对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义并没有提出异议。他或许在内心之中也对某一学派的观点具有倾向性,但却以一种科学的精神进行分析,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哲学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的发展。这种比较和分析不仅仅需要一种精神,更需要对于中国哲学发展史的理论研究,一种纵横全面的思考和总结。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时代精神的思考方式和学以致用的学术兴趣。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突破了哲学的晦涩难懂,将中国哲学融入历史,富合故事性的同时又富舍哲理性。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魅力之美,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各自组成了中国哲学的必要部分。而串联这些学说的,则是历史这条主线。相比于西方哲学的神教旨主义,中国哲学更注重挖掘人的道德和精神。总的来说,中国哲学更能体现历史的韵味,令人沉醉。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八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九
朋友:“哲学?我这辈子好像都没看过本哲学书。”
我:“不会,你看过,好多你甚至能背下来。”
朋友:“快说出来让我惊讶一下。”
我:“《逍遥游》”
朋友:“……”
其实,我的朋友绝对不是一个人。我相信,很多人对哲学的认识,都是亚里士多德、尼采之类的西方哲学家,和他们那些云里雾里,不怎么有趣的著作。而说道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家——老庄孔孟,总会有种微妙的违和感。
中国人不信仰宗教,中国人缺少宗教的观念,是因为中国人太重哲学。中国人对待哲学,不是将它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和学习,而是将它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我们的诗歌,音乐,艺术,融进每个人的骨血之中。
可能因为它离我们太近,成了一种非常理所当然的东西,我们反而不能看清。就像我的那个朋友,《逍遥游》她能流利背诵,却从没有认为这是一篇哲学经典。这种无意识的状态在普通当中普遍存在,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大概也就在此,将我的无意识变成了有意识,开始尝试用理性的,哲学的视角来思考中国哲学。
首先,这本书的原文是用英文写作,目标读者自然也是英语读者。而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了解可以说十分的少了。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让西方读者理解,这本书的内容自然不会太过艰涩,很适合中国读者作为哲学入门来读,也是哲学入门无法绕过的必读书。
作为一本“简史”,这本书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挖掘这些这些思想背后反映的时代因素,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方式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家,相信,每个读者都能收获不少有趣的启迪。
今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大家都重新开始重视起传统文化了。不管是如火如荼的汉服复兴运动,还是各种诗词、汉字有关的电视节目,都在不断提醒我们,有些东西不能遗忘,也不该遗忘。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应该由我们这一代去继承和发扬。而这些东西当中蕴含的理念,都能够在哲学中找到归依。
有一种说法,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虽然这种说法本身有许多需要斟酌的地方,但是它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错。中国的文化,甚至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生活,这一切的发展过程都与哲学相扶相依。其间虽然经历了各种冲击,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一脉相承的核心,反而是将不同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不断吸收、同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中国哲学中有许多与西方哲学不同的地方。中国哲学中蕴含很多矛盾,其实却是和谐统一的。著作通常是零散、短小,却内涵深远。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政治、文化。世界上大概再没有一个国家会如此了。也经常有外国朋友觉得,中国人没有信仰,无所敬畏。不信宗教,并不是没有信仰,我们信仰自己的哲学,信仰“大道”,信仰“仁”,或者信仰“法”。即使我们的心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神祇供自己顶礼,我们心里却始终有天地可以敬畏,有万物与我同游。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十
近年市面上以《中国通史》为名的著作突然风靡,诸如钱穆、吕思勉先生以至于蔡东藩、易中天等作者的著作,也被冠以《中国通史》之名大行售卖。然而前二位先生著作于普通读者而言,毕竟稍显晦涩,而后者虽亦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但终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容易造成读者对历史的错误理解,遑论读者的.读书方法和思考方式,也未必见得正确恰当。
事实上,市面上一直缺乏一套合格的向大众普及中国通史类的读物,而《五万年中国简史》一书,或多或少的填补了这个空缺。是书汇聚了业内诸多享有盛名的研究者,根据其研究领域而撰写一部横跨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的中国通史,且许多篇章基本上是作者学术著作的通俗改写,故是书基本保持了著作的学术性和严谨性。且这些作者多数又能深入浅出的以学术角度,向大众普及专业性质的中国通史内容,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然而,作者关注领域不一,使得是书缺乏一种一以贯之的理路,打散为各个单元的形式使得前后逻辑不能很好贯通;且不同篇章之间质量确有高低之别,一位稍稍受过历史专业训练的读者,便可指出一些篇章之中的不妥之处。而且普通读者倘若未经相关学术训练或阅读经历,则难免在阅读本书过程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当然,这一问题存在于所有学术著作或文学著作的阅读过程中,并非是一本书的写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十一
近日,我重温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再次感受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思想经历了由分化到融合的过程。正如书中所分析,周朝后期中央权威下降,官师一体走向官、师分离,由此产生了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按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歆所分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随着秦、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儒家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官学,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来的佛家思想所长,在宋朝时形成了儒释道合流的新儒学。通过不断融合实现完善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修身养性、追求幸福。无论是作为入世哲学的儒家,还是作为出世哲学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与自身的关系。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内圣,就需要注重内在修炼,修炼的重点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论上,新儒家“陆王心学”引入了佛学中禅宗顿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后以敬存之,强调通过“格物正事”实现“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学”则强调尊“理”养“气”,“气,使人各不相同”,并认为通过个体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实现个体快乐。道家更关注于人如何获得自身幸福,通过追求个体自由自在地发展实现相对幸福,通过“以理化情”实现绝对幸福。
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儒学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对他人的博爱,并且这种博爱由孔子时期分为“君子”、“小人”有差别的爱演变成了孟子时期无差别的爱。道家虽然不主张损害自己利益去关爱他人,但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就连武士阶层出生的墨家,也强调主张“兼爱”,并将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卫为主的“非攻”范围。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家国天下、内圣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国天下”,路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法是构建一套以“礼”(对君子)和“刑”(对小人)为核心的人伦和社会治理体系(例如三纲五常等)。然而,现实中,“内圣”的人,未必能成为“外王”,例如,奉行“仁义”的宋襄公失败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却成功了。对此,儒家给予的“内圣外王”的解释是:“内圣”可以为“外王”,“内圣”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选,但“内圣”不一定最终成为实际的“外王”。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谛,无论在什么状态、无论在什么职位,我们都需要尽力做到“内圣”、主动做好自己、承担好自己的职责,这本身就是在践行“家国天下”的梦想。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知行一体。儒家在早期并未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儒家与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学派”将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强调“天理”,人的行为应遵循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新儒家“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则将宇宙视为一个精神的整体,“心即理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实现“致良知”。而道家则认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运行规律“常”。
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国社会环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系统解释,然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未真正解决人们的动力问题。早期儒学认为一切天定,要求人们“尽人事、听天命”,新儒学认为遵循“天理”、“良知”,但并未解决“天命”、“天理”、“良知”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的问题。在激励约束机制上,采用外部的“礼”、“刑”对人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规范矫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个人身上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这样必然导致社会监督成本过高、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补充,根据道教,个人自觉修身可以实现长生不老;根据佛教,个人据礼行事、遵纪守法是前生“业”的“果”和来世“果”的“业”。事实上,我们知道,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教伦理的核心动力机制也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为了赎自身的“原罪”。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整体国力的显著增强需要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的、统一的、强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主流哲学思想体系。如何基于个体自我监督而非社会监督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因应当今中国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变化。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与高度稳定的传统农业社会相比,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已经从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经济转向以大规模组织生产为单元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人们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与此对应,集体、组织和单位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上升。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显现,家庭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家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此外,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于血缘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于共同社区和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会网络生活方式转变,由此,人们的自我修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必将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去血缘”、“去家族”化。最后,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超道德力量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弱,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探寻规律性而非神秘力量。这些新变化,对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则,解题者谁?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十二
发现我现在真的是看了某些书的时候,才特别有写点什么的想法。看看过去几篇,貌似都是这个触动的。这本书讲述的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企业史。如果说看到哪怕2005年以前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遥远的时候,看到05年以后,真正是让我震撼。其实,震撼我的并不是这本书,而是那种生活在历史中,特别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中的感觉。
看历史的时候,恐怕没有谁不会去幻想自己穿梭于那个时空的。比如看《大秦》的时候我就喜欢幻想自己是秦王手下的某个牛人。然而,当我们真正看自己所处的这个时空的时候,难免不会觉得自己生活的平庸与无聊。日子一天一天的过,05,06,07等等仿佛一个个没有意义的数字,除了感慨自己又老了,哼唧一下要奔三了,仿佛也不会对一个个年份有那么多的触动。
然而当有人细心的把我生活的世界记录下来,然后展现给我的时候。我就惊讶了。换过一个视角,原来是这么天翻地覆。浮浅的讲,05年股票998的时候如果我把英国带回来的800多英镑投入股市,又或者在06年的时候,买一套房子,现在俺也许就真的战胜cpi了。深沉的讲,我一定错过了社会利益再分配的一个阶段,而利益分配的下一个阶段,我也一定没有太多的筹码可以决定自己的利益。然而,回顾这段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一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改革开放30年来,这样的机会应该是越来越公平的给我这种普通人。当然,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不公平,可是,与70年代相比,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想到认识到这些不公平本身就是社会公平的进步。
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中国简史的观点,历史是人民推动的。改革30年,其实也是人民推动的。但是,精英阶层往往能加速或者延缓这一过程。我肯定不会成为精英阶层。但是,这样的书看完以后,起码我愿意从井底向上爬一爬,再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然后思考自己如何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十三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十四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中国抗疫简史读后感篇十五
本书中讲到:“人类的天性,本来是爱好和平的;唯生活不足,则不能无争;而生活所资,食为尤亟。”所以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农业,则生计宽裕;而从事务农这一职业,又极其和平,社会能比较安定,在一个相对比较安稳的大环境下,能产生较高的文化。如两汉时期,因在汉初提倡修生养息,文学方面诸家并起,竞向前途,开辟新途径,散文和辞赋要求句调的调整,词类的美丽;出现编年和表志纪传两体;汉武帝立新声乐府等。古代的农业社会,彼此之间也都是各自独立,不甚相往来的。
谈到体制,隋唐制度的发展承前启后,尤其对后世发展有着重大借鉴意义。隋唐时期设三省六部,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封驳,尚书省承而行之;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唐朝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都隶国子监。隋唐始设选举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唐朝设明经、进士两科。唐朝会《六典》,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行政法典。
罗素说:“东西洋人,是各有长处的。西洋人的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东洋人的长处,在于合理的生活。”追根溯源,西洋文化的根源发生在游牧时代,而游牧民族本来以掠夺为生的,所以西洋人好斗争;中国文化的根源则是农耕社会,生活比较平和,所以中国人喜讲调和。因此,西洋人是专想克服外物的,更懂得利用天然之力;中国人是专讲与外物调和的,更多地去适应天然之力。
过去的何必还念?一个民族亦当向前迈进,何必回顾以往的事呢?然而要前进,要先了解现状;而要了解现状,则要追溯过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然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依然要学习新的事物,对待外来文化要善意的去看待,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21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