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我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从书的整体结构和主题出发,简要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炼出核心观点和主题思想。其次,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从个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书中的情感描写和心理描写,探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启示。还可以从语言表达方面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评价书中的文字、结构和思想深度。最后,我们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全文,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为其他读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接下来是一些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江城子读后感篇一
秋日午后,披一肩长发,慵坐窗前。在一米阳光的爱抚中,握一杯香茗,在茶香悠长的飘逸中,品一首宋词,隔时空,聆听先贤的心声。捧一颗善感的心,欣赏大师灵魂深处的舞蹈,任那温情的文字之石在心湖激起层层涟漪,打湿了自己的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大文豪苏轼的被世人誉为悼亡诗之首的有名的词作江城子,悼念的是自己的亡妻王弗。既然怀念的是自己的亡妻,那么可以从爱情和亲情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词。
爱情的角度。“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作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是深受苏轼的敬爱的,她秀外慧中,老成持重,陪自己的丈夫读书,在那段红袖添香的日子里,他们的爱情是最为甜蜜的。王弗是苏轼事业上的好伴侣,她对苏轼的仕途极为看重,鼎力相助,不惜躲在帘子后面倾听苏轼与朋友们的对话,为他的人际交往严格把关,并且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直觉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告诉自己的丈夫应该小心提防的小人。所以,她凭借自己在苏轼事业上的支持赢得了他的敬爱,在她的“千里孤坟”旁,苏轼亲手为她栽下三万棵雪松,作为自己对亡妻的爱情表白。同时,她还赢得了德高望重的大学究公公苏洵的认可,苏轼最终才会按父亲说的在王弗离世一年之后,又将王弗的棺椁运回四川葬在自己母亲的墓旁。“多情自古伤离别”,大文豪苏轼心胸豁达,却是性情中人,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然娶了第二位妻子王闰之和自己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所以更加显示出诗人对亡妻难能可贵的情深深意绵绵,和牵挂之真切。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正值苏轼政治上的不如意,被贬官流放,与第二位妻子王闰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像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时候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她和苏轼应该是一对最纯真质朴的“贫贱夫妻”。虽然,王闰之那么温柔体贴,任劳任怨视前房的孩子如己出,关怀备至,令苏轼感动不已,但是,王弗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最爱的、最需要的人,就是在平静的幸福的日子里会被淡忘,而在人最寂寞、最孤独的时候才会被想起的人,而王弗的名字就在那个夜晚,被苏轼在睡梦中呼之而出。感谢那个夜晚的星星格外明亮,是它们不知疲倦的闪烁才有了这首词的熠熠生辉!
上阙写的是苏轼的政治浮沉,是在与结发妻子诉说自己在与之阴阳两隔之后的宦海沉浮人生失意;下阙写的是自己与妻子相遇的梦境。最稀松平常的细节往往最令人动容,“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正梳妆”,年轻秀美的妻子在对镜贴花黄,“女为悦己者容”,在古代更为如此,此句足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琴瑟合乐,和苏轼对当时政治如意生活的怀念之情。再次见面的他们,纵有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相思泪翻飞,在彼岸花的鲜艳怒放中,令人唏嘘叹惋。
苏轼对在最苦最难的日子里陪伴自己的第二位妻子王润之充满感激之情,所以在死后与之合葬,长相厮守。对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是一种对知己的爱,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愉悦。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为拥有这样的红颜而欣慰!
苏轼,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一生拥有着三个优秀女人的爱,和众人的仰慕;而林徽因,作为一个优秀的女人,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她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她让金岳霖默默牵挂了一生。爱情故事丰富了他们的生命,滋养了他们的事业和人生。
亲情的角度。夫妻百年,都是从最初的浪漫爱情,转变到最后的温馨亲情,而后者才是婚姻幸福长久的保鲜膜。所以,这首词打动人心的地方还在于他是悼念亲人的佳作。“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佛教教人参透生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拈花微笑之间。道理都明白,但是,但凡是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那份痛彻心扉,那份寒凉刺骨,个中滋味,终生难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的,难忘,难忘母亲弥留时刻的牵挂与不舍;难忘母亲去世后那由温热、柔软变得逐渐冰凉、僵硬的手臂;难忘母亲被火化车拉走时,那忽被一阵风吹起盖在脸上的盖布,露出来的那蜡黄但安宁的仿佛睡着了的脸,你走么?你真的不再管我们了吗?我在心底绝望呐喊,我清楚的知道,再回来之后那个小盒子里的温热的骨灰已经不再具备母亲的温暖,从此,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少了一样最为宝贵的东西。我听见,我的心,“哗啦”一声破碎了。
思想的小溪在经典的沃野奔流,敲击下这些文字。这时,楼下悠扬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响起,把我的思想拉回到现实中。一杯香茗已经变凉,从窗外望去,小区里的几个孩子追赶着一个不知从那捡来的破风筝,开心地叫着;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用很大的声音在说话;一直不读后感知从哪里来的流浪猫在喵喵叫着,寻寻觅觅。忽然记起,幸福,就是活在当下。
江城子读后感篇二
开始看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是因为十点读书会。我喜欢海斯勒平静的叙述方式,喜欢他眼中看到的甚至中国人都未曾“看到”过的中国。
在《大坝》这一章里,海斯勒提到他在教学生写作时碰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学到经典的句式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这一句式,这令海斯勒很是无奈。
原文中这样写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变成积习难改的文抄公。全校上下的学生得到的教诲就是模仿范文、抄抄写写,不加质疑地接受。”
身为中国式教育下的产物的我们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在我们的学生时代,经典的文章段落往往是需要我们背诵的,完成背诵任务的标志就是我们能一字不差地默写出需要背诵的段落。上到作文课,如果有同学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句式或描写,常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更多的同学就会依样画葫芦。我难以去评价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好是坏,因为我们大多是从这样的教育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我觉得,有时候背诵优秀经典的文章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会培养我们写作的方法与灵感。但任何学习都不能只是死记硬背、不加质疑地接受,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分析、灵活运用,学习更多的应该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
海斯勒在书的前言中提到自己在中国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候是一个观察者,另一些时候又深深融入当地的生活。一方面,他旁观着人们对三峡大坝的壮观兴奋不已,却对以后即将被淹没的城镇(自己生长居住的地方)、历史古迹无动于衷。假期的时候,他乘船顺流而下或者徒步沿着乌江去到远一些的地方,看看沿河而居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长江沿岸丰富的历史。另一方面,他在涪陵这座小城生活、工作、学习。为了学习汉语,他每周在同一个时间去同一个地方,慢慢地一些人就对他熟悉起来,常常同他聊天。出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许多人会主动接近海斯勒,就这样,整座城市都在教他说汉语。乘公交车遭遇小偷时,他对中国人的看客心态感到懊恼和无奈。而参加比赛时,他又对中国人把纯粹的体育竞技变成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场”感到无比苦恼。
修建三峡大坝的利弊得失无法衡量,而在此居住的人们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这项工程几乎漠不关心。对公共事务的疏离也到了令人不解的地步。在我的老家农村,很多道路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几乎无法行走。去年很早的时候,住户们集资让村里给修水泥路、修桥,可是直到今天路也没有修好,前段时间正值农忙,家家户户忙着收割小麦,村里用挖土机把路挖开,铺上了碎石砖,可是依然没有开始修。农民们抱怨不已,但也没有人去向村里抗议。我想,过去人们不关心公共事务或许是因为不明白那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少大的变化,在只能管好温饱的生活里,大家关心的只是这些变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切身利益。况且在中国,我们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大家“枪打出头鸟”,于是几乎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大家习惯了观望。
很多事情对错我觉得无法衡量,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学会独立去思考一些事情,与我们有关的、无关的。毕竟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有了网络了之后,信息更是泛滥。不思考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退化,终将无法分辨是非。
江城子读后感篇三
皓月当空,他孑然一身,独行于碎石小路,两侧矮松林立,山风微冷,万籁无声。穿过密林,他住了脚,身后树影斑驳,风吹影动,眼前空地,孤坟兀立。
石碑上覆着浅浅一层青苔,他摩挲着有些模糊的碑文,字里行间全是他当年留下的泪迹,只是,温度不再。触到那两个字,手指久久不能移开。王弗,他朝思暮想的名字啊,就这么永远地刻在这冰冷的石碑上了。
念之心切,爱之情深,牵肠挂肚,只此一人。如今相见无期,思愁无际,生死殊途,叫人肝肠寸断。他闭上眼,往事历历在目,无尽的悲痛充斥心间,欲出而不得。
十年如一日,独卧林间的她,只有那寒月相伴,该是怎样的凄楚。
十年如一日,相隔千里的他,对冷月望眼欲穿,又该是怎样的孤寂。
他深深吸了口气,十年漫漫,物是人非,发已斑白,音容皆改,若重逢,她可还相识?
梦中楼上月下,一切宛如从前。小轩窗前,对镜梳妆,盈盈转身,莞尔一笑,那是眉目依旧的她啊!他伸出手想抓住些什么,可指间空无一物。她笑靥如花,他噙泪难语。相顾许久,无言以对,唯有泪千行。恍然梦醒,枕湿欲滴。
窗外月色朦胧,相思难收。回首她离去的刹那,岁月无声让人害怕,他多希望时间停下,可以永远陪着她。看楼下,枯藤长出了枝丫,原来时光早已翩然轻擦。他独登高楼,举杯邀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他知道,王弗离他而去已有十年之久,他亦知道,他再也无法与她相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只是不愿承认,只是不愿忘却。
苏轼一直固执地坚信,只要他不忘她,她便永远活着,活在他心里。
于是,这刻骨铭心的相思之痛注定伴他一生。
江城子读后感篇四
涪陵是我从未生活过的故乡,我在重庆求学四年,这是我情感最丰富也最充盈的时光。涪陵离重庆很近,但是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去过涪陵。
初读江城是在大四的寒假,离开重庆一个多月,久居家中,返渝心切,终于找到了一本关于重庆的高分书来解渴。初读一遍,我似乎并没有理解其中文字的珍贵,只是觉得写的很细致,算是九十年代西部地区的众生相。再读江城便是在两个月之后,在一条破旧的三峡游轮上。在整个旅途中,我丝毫感受不到所谓“高峡出平湖”的豪迈,只觉得长江很可怜,像是一条被束缚住的、身材日趋臃肿的巨龙。黄昏时分,阳光洒在似湖而非峡的江面上,我拿出电子书又读了《大坝》那一章,陷入到了和彼得海斯勒同样的伤感。我伤感于已逝的过去,他伤感于无可避免的未来。在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彼得海斯勒写道:
我细细地看了周围人的面孔,看到的是惊叹和决然——惊叹于大坝的宏大,决然地忍受着寒冷,决然地要把工程的每一丝进展尽收眼底。即便在那些婴儿眼中,我似乎也看到了这样的神情。
那些婴儿和我大概是同龄人,二十年后,面对已经完工的大坝,我依然会惊叹,惊叹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错误。我觉得,无论三峡大坝的象征意义或实用意义多么强,长江不该变成这个样子。“高峡出平湖”并不值得夸耀,人类应当为自己的自私向其他生灵表示愧疚,即便这种自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
距离离开重庆还有三个月,我似乎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彼得海斯勒的生活。我尽可能地在重庆多走一些地方,多见一些人,多拍一些照片,多吃一顿火锅,就像一个在沙漠中的旅人,在离开绿洲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地补给。我终于还是去了涪陵。
我几乎去了书上写的所有地点,涪陵县城、涪陵师专、乌江、长江、白鹤梁,也隔江眺望了白山坪和插旗山。每到一个地点,都会拿出《江城》读一段相应的章节。彼得海斯勒说:
我渴望着弄明白,这座城市是怎样运转的,那里的人们在想些什么问题。
而我想知道的却是,二十七岁的彼得海斯勒当时在想些什么问题。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异乡人身处一座在中国数以千计的普通县城里,那些书中为中国人都津津乐道的生活细节是怎么被他发现的。可一路走下来,我的收获并不大,除了书中已经写明的,我很难用作者的视角和去观察到新的细节。诚然,我是一个生长于平原之上的北方人,但终究也是一个县城青年,这种家长里短充盈着整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于我非常熟悉。重庆四年的生活,也已经让我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坡坎、方言、棒棒、山川与河流,也早就融进了我的生活。我变得当局者迷了。
离开涪陵时的心情,倒是和彼得海斯勒一样:
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这块地方了。那是我在涪陵的最后一个春天。
这也是我毕业前,最后一次去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
回到北方后,对重庆的思念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从未想过每年都会按捺不住回去一趟,更没有想过会带着一个同样读过《江城》的姑娘再次来到了涪陵。但我从未奢望能再回到过去的日子,那个做什么事都不遗余力、不计代价也不想后果的年纪已经过去。重庆这座山城中埋藏着我曾经最放肆的笑,最心痛的哭,每当踏上这片土地,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节奏和我躯体深处的某个东西产生了共振。就像两个正在转动的齿轮,咔哒一声啮合在了一起。
江城子读后感篇五
亲爱的妈妈:
您好!
上次快要期末考了,您每天给我做营养早餐,晚上还陪我复习——看书、听写、背书、抄写……“妈妈,您休息一会儿吧!您已经有3天没好好睡觉了!”我说。“没什么,”您笑笑说:“考试要紧!”还有,您记得吗……?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多少?而我却不懂得珍惜。妈妈!谢谢您这几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谢谢!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天天开心。
爱您的女儿:彭念颖。
六年级:彭念颖。
江城子读后感篇六
我是在一个阴晦的下午看完这本书的,看完的时候,夕阳从云层里出来,何伟坐上江船和涪陵告别,他的学生们在江岸上,忍住眼泪。
曾经有想过写点什么来记住我终将变成回忆的故乡。读完《江城》,忽然觉得,也许我对于小镇人民——区别于乡村,也区别于大城市——了解与解读得甚至不如何伟透彻。
也许从一个彻头彻尾接受“全球化”教育的人的视角,能够拥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之心去看待某一个人群,以完全局外人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美丽和丑陋。
不过可以欣喜的是,在书的后半段何伟时不时提起他之前的并不完全正确的观点。从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慢慢有了喜好和厌恶。他开始会在除夕的夜晚尽力叙述感受到的幸福,记录和与一个擦鞋工的.摩擦。
初到涪陵的时候,彼得海斯勒和亚当最感到不适之处都外化在政治环境上。除此之外,还有人民的眼光,这种眼光,至他们离开涪陵也没有变化。
阅读的周期太长了,就只能从目录中回忆一些内容。第二年,何伟的记录从景色变化成人,他也开始在不变化的环境下观察变化。这种中国人的视角,能给人以兼稳定和改变的结果。
对于何伟书里的中国人,“这就好像看一个空白无意义的笑容,突然间发现,一生的苦难背上都堆积在那笑容四角。”
而对于何伟本身,则“不论在这城市生活的某些时候多么舒服,生活依然并非正常,永远也不会。”
江城江城。
江城子读后感篇七
想要了解一个城市以及生活在那个城市里的人,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条件。
比如,要在那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会混淆一个城市和其他城市的记忆而遗忘了她独有的魅力;这段时间不能太短,太短会不足以深入的了解她的内涵而浮于城市的表面或者第一印象,这些又往往存在突发因素产生的理解偏差。所以,两年时间,似乎刚好。
又比如,不能是那个城市土生土长的人,本地人会因为耳濡目染或者风俗习惯等原因,或多或少的天然赞美自己的故乡,也有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或多或少的贬低轻视自己出生的地方;不能是来了之后就定居这个城市的人,这样的人会因为“以后时间还长”而疏于深入了解这个城市,又可能会因为“我就是因为这个城市什么什么好处才来的”而先入为主的自信于她的优点而忽视她的不足。所以,何伟在涪陵既是两年后就会离开的旁观者,又是两年间以老师的身份置身其中的角色,刚好可以亲疏结合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城市。
其实《江城》是一部很平淡的书,平淡到,我一度以为这就是何伟在涪陵师专工作时,每一天日记的合集,似乎也确实如此。但这平淡中又带有一份新奇,新奇在于一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城市,竟然让我这样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读出了自己曾经的回忆以及一些,因为习以为常而不曾注意的那些生活细节。这些细节细微到像阳光普照大地一般普通,这些细节又重要到像阳关滋润万物一般不可缺少。比如,酒桌上的文化,比如,人们对钱的看法。
在中国,酒桌上的学问绝对是一门学问,从如何落座,谁主谁从,到如何倒酒,如何开场,如何敬酒,敬酒词怎么说,到如何劝酒,甚至如何争酒,是一对一单挑,还是二对一多对一,或者是“群殴”,这里面的门道绝对可以写一篇硕士论文。而何伟作为普林斯顿和牛津毕业的高材生,真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不长时间就在涪陵师专工作期间的几次酒桌吃饭中,把其中的门道窥探了个十之八九,写在书中,让人捧腹又格外真实。
时至今日,我仍然感觉,人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依旧围绕着“钱”来展开。买的房子涨了多少钱、房子装修省了多少钱、股票亏了多少钱、大卡的工资比某某单位又少了多少钱……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之间无论是否相识、无论年龄差距、无论兴趣爱好,只要谈到关于钱的这些话题,似乎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距离,人与人之间还是谈钱最不伤感情啊。
江城子读后感篇八
踏着流浪的步履。
峰迴追寻千万里。
江城,再次与你相聚。
多少熟悉与陌生。
谁为我设下洗尽迁尘的宴席。
倾吐恍如隔世的悲喜。
如何捡拾那落定尘埃的往昔。
寻找失落时光中的你。
站在黄昏的'街头。
数落青春的雨滴。
随着叹息的行踪。
飞回岁月的思绪。
也许你难于面对遥遥的归期。
也许你无法接受守望的凄迷。
虽然与你别了很久,很久。
但不堪怎会随风而去。
也去你不在为我哭泣。
也许你已冷却了情感的天地。
但我要用真诚的爱。
来赎回你的情和义。
也许你不愿在回忆过去。
也许畅快的把我忘记。
但在我人生的驿站里。
永驻你的温馨和甜蜜。
当我再次投入你的怀里。
流浪的心啊。
盼你能再次为我遮风挡雨。
江城子读后感篇九
在读完这篇宋词后,感慨万千,眼泪竟从心里流了出来。这人世间多少生离死别在不同地方上演,古人用悲怆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千古哀思。
本人最爱苏轼诗词,还幻想过若能穿越古今去一睹真容,但这种念头自然是要打消的,八零后的我整日把胡思乱想当作每日必修课,却恍惚的在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曾留下自己满意的作品跟别人分享。我连自己把什么目标放在第一位都不清楚,更别谈怎样让人生活的精彩且更有价值。古人和今人有何不同,都逃不过一个情字纠缠,回头已不见深爱的人那熟悉的面孔,即使那人已在他的世界从此化作一缕星光,只能远远观望。我们都有不甘心的时候,那纠结的心情恨不得一次被深埋起来。我们会在最失意的时候想起那些曾给过自己安慰的人,那也许是给自己的伤痛用的一剂良药。苏东坡和爱妻离别时的痛楚世人都可体会,那是永别,而十年中那空荡荡的思念究竟能寄往何处,吟一曲千古离歌,饮一壶愁绪任往事纷飞。谁没有此生最难割舍的相思,也枉在这人世走一遭,多情人总能给世人留下千古绝句,让后人去体会和醒悟,那不是十年相思苦而是余生的难忘。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是否会觉得狂躁不安,或是满腹情愁却不能倾倒在这虚伪的人世,活的苦不堪言。我们在挣扎着,想咆哮,想痛哭,想狂笑,不知作何是好,最后不得不平静下来坦然接受这可恶的一切。人类存在于这世界有多久悲欢离愁就有多长,鬓如霜又怎样,梦里的你依然如往常,在泪眼朦胧中是那么清晰。有时会想放任自己尽管让脑子一片空白,糊涂度日算了,却又没法控制思想仍旧挂念他,想必会有许多人和我有同样感觉。
苏轼纵然才华盖世为官清廉也难逃奸臣迫害,两度被贬饱受离乡之痛,在人生大起大落的狂流中淘洗着灵魂,仍然以苦为乐坦然面对一切。很难想象这位以豪放著称而感情细腻的大才子是怎样承受的,而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却不同,稍受些委屈就大呼其不堪忍受的程度,真不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抵抗灾难的本能的退化。我们在坠入低谷时会想去做什么,任命运的摆布还是顽强的对抗,不畏惧一切或把一切看作如风一样,就随它去吧,没什么放不下的。
我很欣赏古代那些英雄豪杰如钢一般的气节,如水一般的柔情,不得不令人折服。就如同在严寒中还能从容绽放的梅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令人醉在其中,任冰雪在看似柔弱的花瓣上层层覆盖。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
“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文化大革命’,会觉得那个时候非常的荒唐可笑。也许今后的人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看法。”
这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涪陵的记忆,也是是那个年代中国的小缩影。国人对外国人的看法,作者也是描写的淋漓尽致,让我看的十分不爽,回想一下现在一些人对外国人也还是一种跪舔的态度。
关于政治话题,作者也说了一些,跟那个时期的作者有大致一样的意思,但是他作为外国人,这个话题又写的比较直白大胆一些。
讲自己跑步厉害,随便拿第一;三峡大坝的建设破坏生态;讲自己随意花钱,不攒钱,其他人工资低;自己如何受欢迎和重视;计划生育....他的大框架好像是写的一些外国人爱看的故事,虽然我不能否认真实性,甚至觉得有些问题是需要反思的,但是这的确是有一些刻意描写。这样的描写绝对是他的书大卖的原因之一。
其他方面,作者对回忆的记述和翻译者的功力是很厉害的,读起来如临其境。以前的涪陵不会再出现,现在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涪陵。曾经的涪陵显得极其可贵,而当时的所有人可能都不曾觉得,甚至有点羡慕他们,在那个看似平凡如水的时期,居然有人为他们用笔记述了当时的些许片段。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一
本讲述一个在涪陵支教的美国人,用身在其中又清醒独立于外的视角,讲述一个江边小城——涪陵的江、山、人、城的书。
那是1997年,那是中国开始变化又变化最大的那几年,生活在那一年的人,多数经历了影响一生的事件,而课堂上的美国文学课,总会夹带着中国特色主义的戏剧,美国人在当地幽默地称自己为洋鬼子、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他们知道怎么样带来最佳效果与当地人相处。
作者融入了涪陵,偶尔也被排斥。但他始终带着悲悯,做了一个温柔的旁观者。他细致地观察江、白鹤梁、大坝上涨的水位、人们的生活、种的粮食。很多明明应该我们去观察去保护去记住的细节,竟被一个美国人写得那么动人,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我们的东西,却被我们忽视。比如,在白鹤梁题刻的文字、书画,在1997年只有寥寥无几的人关注了它;幸运的是,现在的白鹤梁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在水深40米处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作者的描写让身在中国的我们用另一个视角看中国,我想我们并不是要一致地讽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总是又穷又落后,是要从外国人的描写中看到我们真正需要改变和进步的地方。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二
看见1996年到1998年的中国,倍感亲切,二十多年后看见过往不曾留意的时空他处的模样,看见三峡留在书里从无到有的变化。文字是有力量的,就算这世间翻天覆地地变化着,翻开书本,看那一天那些人的悲欢喜乐,依旧鲜活,时空在眼前的文字上交汇,看见过去,又活在他们的未来里。当真是一切都值得去记录。
一千多年后的长江水位只高了五厘米多,而世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少英雄豪杰,多少壮志未酬的憾事,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流水带走的光阴,其实对于河与岸来说,不过是日常罢了。而三峡水坝修建后,10年就可以冲刷掉这一千多年来留下的历史痕迹。
站在1995年的人们的立场上看三峡大坝的修建,历史尘埃落定之前也曾波澜壮阔过。他们对于未来的担忧在现在看来还如此鲜活。他们担心的白鹤梁的保护,在注释里提到2009年已经完成,虽然网上搜不到什么资料,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看上面那“中流砥柱”四个字是如何的苍劲有力、力透纸背的。
群众和乌合之众只有一线之差,那是道德底线。1975年板桥水库与20年后的三峡大坝,足以见得人的力量有多大。“民主即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容忍”。体现为容忍的民主感觉就像是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军训的由来也很有历史。历史由当下的人抒写,有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才刚刚开始没多久。
为什么我们听过那么多结局是圆满的、胜利的英雄故事,不是因为成功的人占大多数,而是很多很多失败者的经历没有被编成传奇故事。
用小手指留长指甲的方式证明自己从事的不是体力活,真是细节处暴露傲慢和偏见。永远不要丧失幽默感,一旦没有了笑声,这里会变成一个阴森凄冷的地方。
祖先们沿河而居,是为了肥沃的土地和生存。而江河浩荡,不管岁月静好还是沧桑,都和时间一起奔流向前,永不回头,带走了记忆里故土的模样,穿过人群城市,和她两岸的人们一起去往令人担忧又向往的未来。只希望过往有人记得,未来一切都好。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三
秋日午后,披一肩长发,慵坐窗前。在一米阳光的爱抚中,握一杯香茗,在茶香悠长的飘逸中,品一首宋词,隔时空,聆听先贤的心声。捧一颗善感的心,欣赏大师灵魂深处的舞蹈,任那温情的文字之石在心湖激起层层涟漪,打湿了自己的心: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大文豪苏轼的被世人誉为悼亡诗之首的有名的词作江城子,悼念的是自己的亡妻王弗。既然怀念的是自己的亡妻,那么可以从爱情和亲情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词。
爱情的角度。“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作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是深受苏轼的敬爱的,她秀外慧中,老成持重,陪自己的丈夫读书,在那段红袖添香的日子里,他们的爱情是最为甜蜜的。王弗是苏轼事业上的好伴侣,她对苏轼的仕途极为看重,鼎力相助,不惜躲在帘子后面倾听苏轼与朋友们的对话,为他的人际交往严格把关,并且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直觉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告诉自己的丈夫应该小心提防的小人。所以,她凭借自己在苏轼事业上的支持赢得了他的敬爱,在她的“千里孤坟”旁,苏轼亲手为她栽下三万棵雪松,作为自己对亡妻的爱情表白。同时,她还赢得了德高望重的大学究公公苏洵的认可,苏轼最终才会按父亲说的在王弗离世一年之后,又将王弗的棺椁运回四川葬在自己母亲的墓旁。“多情自古伤离别”,大文豪苏轼心胸豁达,却是性情中人,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然娶了第二位妻子王闰之和自己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所以更加显示出诗人对亡妻难能可贵的情深深意绵绵,和牵挂之真切。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正值苏轼政治上的不如意,被贬官流放,与第二位妻子王闰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像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时候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她和苏轼应该是一对最纯真质朴的“贫贱夫妻”。虽然,王闰之那么温柔体贴,任劳任怨视前房的孩子如己出,关怀备至,令苏轼感动不已,但是,王弗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最爱的、最需要的人,就是在平静的幸福的日子里会被淡忘,而在人最寂寞、最孤独的时候才会被想起的人,而王弗的名字就在那个夜晚,被苏轼在睡梦中呼之而出。感谢那个夜晚的星星格外明亮,是它们不知疲倦的闪烁才有了这首词的熠熠生辉!
上阙写的是苏轼的政治浮沉,是在与结发妻子诉说自己在与之阴阳两隔之后的宦海沉浮人生失意;下阙写的是自己与妻子相遇的梦境。最稀松平常的细节往往最令人动容,“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正梳妆”,年轻秀美的妻子在对镜贴花黄,“女为悦己者容”,在古代更为如此,此句足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琴瑟合乐,和苏轼对当时政治如意生活的怀念之情。再次见面的他们,纵有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相思泪翻飞,在彼岸花的鲜艳怒放中,令人唏嘘叹惋。
苏轼对在最苦最难的日子里陪伴自己的第二位妻子王润之充满感激之情,所以在死后与之合葬,长相厮守。对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是一种对知己的.爱,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愉悦。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为拥有这样的红颜而欣慰!
苏轼,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一生拥有着三个优秀女人的爱,和众人的仰慕;而林徽因,作为一个优秀的女人,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她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她让金岳霖默默牵挂了一生。爱情故事丰富了他们的生命,滋养了他们的事业和人生。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四
在传统思想还未褪去的时刻,改革开放带来的新世界和新思潮与传统激烈碰撞。
在这里。女性们可以把名分看的很重。也可以在欺瞒家人的情况下出轨。城市里的男人总是以压力大为借口而抛弃自己的家人。而在乡村里的男人,仿佛从来不会抱怨。
还有我们的政治生态。老一辈的干部们思想虽然很保守。但他们是真的忠诚于自己的信仰。不会首鼠两端。而,年轻的干部们。仿佛是在裂缝当中生存。他们总是限制年轻人们。限制一些行为,限制一些思想,哪怕明知这样做是不合理。
但中国就是中国。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蛮夷就是蛮夷,外邦就是外邦。除华夏九州以外的地方皆是一片荒芜。我们从来就不需要蛮夷的思想,我们只需要他们的工具。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五
说到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人看来,大概堪比地球人和火星人吧。两方价值观不同,生活条件也天差地别。多数人看到活生生的老外,都忍不住要好好瞅瞅吧。
涪陵这种五线城市,突然来了个美国人,无疑是对整座城市的冲击。好在何伟是个善于观察的人,心态放得平稳,看什么事都是好奇优先,终于算是融入当地了。
当然,完全融入是不可能的。即使从一座城市移动到另一座城市都会被当地人排斥,更别提从一国到另一国。
对于涪陵这座常年飘荡着煤灰的地方,何伟多数时候充满热情。他爱城市的山与水,爱纯朴善良的人们,爱认真学习的学生。但也有某些时刻,他对异国城市也有着不解。
在这里,什么些能说什么不能说,何伟即使在离别之际也抓不准。但他的不满是肯定的,其中还夹杂着无奈。
自卑或许是产生这些的原因之一,家长制或许也是原因,贫穷或许更是根本。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国家,从外来发达国家角度或许难以理解,可这些问题终有一日会得到解决。
何伟可以将涪陵作为第二个家,在发表表扬和批评之后继续旅行之路,可生在这片土地的我们不行。从第三者视角看待中国的曾经,并努力前行,或许是我们需要做的。这,大概就是何伟所理解的“沉默而又隐忍的中国人”吧。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六
昨天看的ted,说要多读些来自其他文化的书,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看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在重庆叫涪陵的江城支教两年的经历,真的涉及了很多外国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如政治、文化、历史。
他不止一次提到文革,也不止一次提到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些早已根深蒂固地成长为中国的文化,是以中国人写的文字表达的观点与他的很不相同。过于严苛、矫枉过正的政治体系和语言,限制了中国人的思维,甚至使他们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自由创作的灵气。
写社会学读书报告时候,就读到了中国人对面子的重视。两年内这个外国人也体会到了这些。还有生育、婚姻、外国人、潮流等等主题。作者拿中国和美国进行了很多对比,对比之中可以看出,没有哪种文化是优于其他文化的,各有利弊,重要的是属于哪些人,又被哪些人传承。中国对婚姻的“忠实”使人们不愿意离婚,但却难以避免婚外恋比例的增长;而美国的“开放”使人们更加自由选择和决定婚姻关系,但离婚率却因此很高。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没有优劣之分,即使很多眼界开放的中国人羡慕西方文化的自由。
和很多当地人成为了好朋友,但在临走还是受到了带有偏见的“暴民”对外国人的攻击。最感同身受的是,他说他喜欢涪陵,不是因为他是多么完美的城市,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充满人性的城市,正是那些好的坏的交织在一起,让他更能理解这座城市,融入这个城市。
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写照吧,没有人是完美的人,大家都在生活的起起伏伏中艰难度日,有笑有泪,幸福充实。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七
读《江城》爱江城胜过寻路中国,但是又欣喜自己是先读的寻路中国,后读江城。
无疑江城里是有许多因为时代、个人身份导致的偏见和不解,寻路中国中作者已经完全没有了90年代刚来中国时的敏感与窘迫,多了身为旁观者的从容以及作为见证者的感慨。
作者在涪陵的那两年,既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又饱含着江城的特色。1996年,我六岁,妹妹的出生大概是我那一年唯一记得的大事,人生的记忆录像带好像是从上小学开始才按下录影键,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完全记不起96年的世情。
于是读《江城》,明明是我出生后的年代,却让我觉得陌生非常。
何伟经历过的96年的中国,天空是灰蒙蒙的,城市是脏兮兮的,只有各色各样的人是无比鲜活的,而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步伐,又不知道将带着这个脏乱的小城去往何方。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在温州,老火车站附近永远黑漆漆的露天天桥,每次去都能碰到一溜不同专业的乞讨者,建设较早的城市因为缺乏维护保养而显得藏污纳垢,天空阴沉,人群熙攘,大家张口是钱闭口也是钱。
《江城》中最爱的一章是第十章:农历新年。
好的文章能让人共情到不禁落泪,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分的渲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个人的新年,既是新奇的,也是孤寂的。当你对一个文明一个国度产生巨大的好奇,你觉得你已经有点了解有点融入,但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在巨大的欢庆下,你才发现自己对它其实一无所知。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八
在没有人打扰的长假里安静地读书十分惬意,就如王小波《万寿寺》所写「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一本文学类的书往往会使我进入另一个世界,看到与自己现实生活不同的风景。
《南方人物周刊》对于此书的评价「何伟笔下是真的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十分精准,这是一个「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作为一个生活在90年代中国的美国人,何伟的笔锋并不冷酷,更没有一味的批判,反而充满了温情,尝试去理解,去记录。
何伟在涪陵这个小城市教授文学,在90年代很多文学内容都跟政治相关,何伟是这么描述的。
当学生的时候,我就在寻找这样的东西——文学仍可欣赏的迹象、人们为愉悦而阅读、除却政治的因素,其本身就至关重要。我因此明白过来,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将会像他们那样思考文学。有时候,在他们埋头完成作业、而我眺望乌江的时候,我会微笑着告诉自己:我们都是逃亡者。他们逃避了“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我逃避了解构主义。外面的两江之间,涪陵城一如既往。而在这里,我们阅读着诗歌,我们感受着愉悦。
许多的历史古迹和城市会消失。小城的人没有人关心这些损失,大家更多的是在意新城市生活会不会更好。书中并没有批判,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伤,但是何伟写到了「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贫穷」。
《江城》还描述了很多事务,不是我能讲清楚的。它像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将江边的城市和90年代的中国的真实地给了读者,而且有很多东西至今未变。我读过最后时莫名地感动,我喜欢这种感受。何伟19年回到四川教书了。他一直在看着涪陵这座城市,未曾离开。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四年的情谊浓厚,时时萦绕在心头。心里想着别处,却无端想起心上人的身影。对于孤身一人的苏轼来说,这是一种煎熬。
纵使相逢应不识纵使是一个假设,此人已不相信他们能够破镜重圆,但苏轼明知如此却还是如此幻想,表明了他对妻子思念之入骨。而这之后还接着一个应不识,再特别思念一个人时,肯定希望她来到自己的身边,希望他认得自己,但苏轼却没有如此。透露出他的凄凉萧瑟和无尽苦楚。
这首词,上阙写此人对妻子的怀念,写实。下阙写此人在梦中所梦到的情景,写虚,虚实结合,表达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江城子读后感篇二十
十年一梦,千里孤坟,阴阳两隔。涌上心头的是无尽的凄凉,沧桑见证的是两鬓如霜。数得尽的是三千烦恼丝,道不出的是十年的相思情,情也芊芊,意也绵绵。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回忆是无声的叹息,叹息是永远的别离。
昨夜幽梦,重归故乡。小轩窗前,梳妆台边,仍是你生前最美丽的容颜,一颦一笑,宛若生前。四目相视,相顾无言,唯有千行热泪,诉说十年的思念。
为情所伤,纵使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一个豪放派的始祖性诗人也在劫难逃。也许他心中该有一处最柔软的角落吧,“带泪,并且不可触摸。”
十年的光阴,从相遇到相知。又十年的岁月,从相别到相念。
十年,苏轼以十年时光为弦,和着血泪,伴着心痛,独品一杯清酒,自赏一轮冷月,在月光之下,在天地之间,谱就一首断肠曲,弹与天下有情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28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