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峡课堂小结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9:18:20
最新三峡课堂小结范文(15篇)
时间:2023-11-12 19:18:20     小编:QJ墨客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进行优质教育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清晰、言简意赅,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寻找灵感,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峡课堂小结篇一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中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抓重点语句、段落,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人物情感,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优点:

1.培养学生思考、质疑能力。

2.通过抓重点语句、段落,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3.在中心话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同时逐步深入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4.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渗透朗读指导和背诵指导,使理解与诵读交替进行,互相促进,成为有机的整体。

不足之处:

1.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的同时,应与课外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对“冬至”的认识更准确。

2.在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收获的习惯上多下功夫。

三峡课堂小结篇二

教了十几年的英语,但是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不断的在学习与积累着,努力的想使自己的教学走上更完善的道路。努力的在寻找着一条比较系统的,有序的教学方法。这条教学之路能够适应学生,促使他们喜爱英语,不让一人掉队;也能够适应教师,使之踏踏实实,有条不紊的付出并有一定的收获。

在聆听他人的课堂教学与感悟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英语课堂上,非常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多说。不管能力强的、中等的、弱的,只要在课堂上多说,甚至抢着说,这样的学生进步是最大的。分析一下:

1、能说证明他在听。

2、能说证明他在记

3、能说证明他听懂了

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中,我很重视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中的言语的激励,提问的设计和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不止要让一群学生能说,应该是让全班学生都有说的欲望与机会。

我在课堂上从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和鼓励。有时候还会对他们翘起大拇指,来一句“great”。听得学生心花怒放。他们就再也不会怕开口了。对于有些胆小的学生我会微笑着说“don't be nervous"

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提问分层次,有易有难,让强的学生更强,又顾全大局。而这样说,实在太笼统。去思考一节课在一些环节中如何将提问进行分层次才是真正思考的关键。比如:在训练听力时,我对听辩单词这样简单的题目我就叫成绩差的学生回答,而对于比较长的句子我就点中等偏上的学生重复。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觉得学有所得,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设计对话的环节,我将最主要要学习的句型制作在课件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能力的强弱来根据句型操练对话。短的,只需操练课件中的对话;长的,可以创设一个场景,模拟操练对话。

在每次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设计有一、两个学生操练的环节,比如:全班的talk about,学生间的dialogue,及操练句型等。因为我觉得课上学生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既可以培养他们大胆说的习惯,也可以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一举两得。但在实施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学生喜欢跟能力强的学生操练。这样,能力弱的学生说的兴致也没了,而且更不愿说了。而把强的学生和弱的配在一起,强的又不愿意。于是,我动了好一会儿脑筋,试着让弱的学生加入,先听别人说,再试这和一方一起说。用此方法来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英语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过去的的教学生涯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怎样才能将每一节课的环节设计的更合理,更有条理一些等。当然,在下学期中,我会在实践中解决我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峡课堂小结篇三

不久前,幼儿园举行了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每个教师都精心准备,认真参赛,为大家献上了一个个精彩无比的教学活动。我作为小班组的评委,也有幸观摩了小班老师的五个教学活动。说是评委,但更多的还是带着一种学习的姿态参与的。听课后,我真的深深地被我们的老师感动了,不管是音乐活动、语言活动还是科学活动,我们的老师都能游刃有余,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对教学的认真执着以及本身具备的出色素质都让我不由得大声喝彩。这次的观摩也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老师在一次次的比赛、一次次的展示活动中,已经磨练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特色、风格了,也因此,每一次的观摩总能带给我们新的惊喜和感动,而这次,感受尤深。下面我就针对我听的几个教学活动做一下简单的小结。

一、 教学活动中的亮点:

1、实。

在活动中教师都非常关注目标的达到,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抓住了重难点,让活动在扎实中出彩。如:科学活动《小动物家作客》,马老师以到小动物家去作客作为线索来贯穿整个活动,通过敲门、准备礼物、找朋友等游戏来让幼儿认识4以内的数字。这样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又如:音乐活动《丰收》,虽然教具很简单,只有每个幼儿一个大沙球,和黑板上的几张图谱,但张老师通过让幼儿把沙球想象成松果、浴球,然后捡松果、吃松果、洗澡等各种活动的层层递进,让幼儿不觉得乏味,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学目的又能很好地落实。

2、趣。

教师们都能关注幼儿的情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小班的孩子都特别喜欢圣诞节,喜欢圣诞老公公,张老师就以圣诞老公公送礼物来引出活动,小班的孩子对此尤为感兴趣,所以一下子就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之后的活动中,张老师又请孩子和小雪花一起跳舞,同时运用了道具——铃鼓,孩子的兴趣被大大激发,在欣赏、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如,在科学活动《春天来了》中,孙老师请幼儿做小花,去寻找相配的蝴蝶朋友,这样的找朋友游戏也是小班孩子喜欢和熟悉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了按要求分类。

3、乐。

在两天的听课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快乐,一是执教老师在上课时那种欲罢不能的激情投入;,二是听课者的笑声连连;三是孩子的快乐。那么这快乐的原因在那里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活动生活化。

几乎每个活动都是提取了孩子生活中的元素,经过老师的艺术梳理让活动变得有艺术。因为孩子有经验,有台阶,不难。如:语言活动《谁最羞》,诗歌不但短小、简单,而且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表现了各种动物形象自主独立的心理。但教学的同时对幼儿也有一定的要求,就是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经验,而小班幼儿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并对小动物有一定的认识,所以郑老师选择这个教学内容是完全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同时,小班的孩子对家人还有很强的依赖感,教师正是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了孩子的这一特点,所以选择了这样一首诗歌,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郑老师还设计了一张简单易懂的诗歌结构图,试图通过观察、猜测、表演、体验等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正是因为有对孩子能力的正确估计,有真正从孩子出发来设计、考虑活动,使孩子在整个活动中表现精彩,不但很快学会了诗歌,还创编了新的诗句,让人赞叹。我想这就在生活化的内容中体现了和谐,在和谐中感受到教学活动有品质的快乐。

原因之二:因为游戏所以快乐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天性,因此教学活动中有了游戏的参与让孩子变得更快乐。如:音乐活动《丰收》不仅选材很有特点,而且张老师把难点部分都用肢体动作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幼儿在游戏中欣赏、学习,难点也就不觉得难了。又如在科学活动《小动物家作客》中,到小动物家作客——观察小动物的家——送食物给小动物——与小动物游戏这四个环节,都以情景游戏的方式展开,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主动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让幼儿在自然、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获得了有效的数学经验。

二、需要再思考的一些问题。

1、关于品种和品质的问题。

是不是不太常见的课就是好的呢?怎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有品质的呢?我们更多的应把精力和视角放在扎扎实实的活动中,要讲究质量,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形式。

2、关于兴奋和兴趣的问题。

有的课大家听的很乐,是不是一定好呢?有时候,我们往往会被表面的兴奋所掩盖掉很多问题。

3、关于教学和教授的问题。

教学与教授不是单向的,需要教师与幼儿进行和谐的互动,来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在活动中我们不要回避幼儿,我们要学会怎么教,怎么互动,怎样推动孩子往前走,不要着急,要学会等待幼儿,观察幼儿自主表达。

4、关于经验提升的问题。

我们在活动中不仅仅是大量依靠孩子原有的经验展开活动,还要考虑在活动中,让幼儿创造的是什么?幼儿的经验有没有提升?能不能产生新的兴趣点?这都是需要教师去思考的问题。

这次观摩活动带给了我们老师许多新的启发,新的收获,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思考,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不断地探索与思考,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快乐、创造快乐!

三峡课堂小结篇四

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树立良好的教风及学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校值周领导每日都要进行两次以上的课堂巡查。现将本学期第八周的巡查情况小结如下:

1教师没有迟到空堂、打手机、坐教的情况出现,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上课正点到达,很多老师能做到提前候课。师生互动较好,学习主动。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老师是李光忠老师。

2学生上课纪律总体很好,基本上没有大声喧哗,秩序混乱的情况。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听讲较认真。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是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五年级的学生。

1老师授课行为很规范,不接打手机。时刻课堂为重,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发现老师有体罚学生的现象,对待调皮学生,老师能耐心教导,细心引导。

2师生的互动较好,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在课堂上积极地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李泽玉等老师。

1中个别教师的普通话有待加强,发音不够标准。

2.部分老师的课堂组织教学有待提高,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加强教师普通话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2.有针对性的加强组织教学,需要提高的老师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提高。学校进行传帮带的工作,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对新教师的教学进行一对一的深入指导,帮助新教师提高。同时学校也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监督工作。

三峡课堂小结篇五

为全面更好地开展我园的省级课题《幼儿园游戏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有效深化课题研究工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结合我园的教学特色,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在第七周我园的课堂评优课如期展开,共评出2篇优秀公开课。此次评比活动,发现我们教师开课时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发现了老师的闪光之处,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开课中的亮点:

1.赵洁、张玉霞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环节设计合理,目标达成度高。她们在教学活动中能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教学,效果较好。可见在此次评比中她们还是下了一定功夫的。其他老师有的活动也不错,但还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从本次开课可以看出:大家基本上已经能够理解“整合”的含义。老师们能紧紧围绕我园的省级课题进行,设计了较有价值的渗透式数学案例,提高了各年龄段幼儿的数学兴趣及操作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我园教师对于游戏与课程整合这一领域的理解。

2.大部分老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参与课堂教学。

3.在活动中,大多数老师都能不同程度地引导幼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得较好,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做到了师幼互动,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1.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设置的内容多,教学活动的重、难点不够突出。

2.有的幼儿内向、不肯发言,教师应怎样引导他们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呢?教师的提问能否吸引孩子?让他们乐意发言,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要努力增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和力,使幼儿能在公开课时,做到大方、自然、更加活跃而又能体现班级常规。(有些幼儿一兴奋就忽略了常规,出现插嘴、忙东西、讲话,思维不集中)

4、有的老师设计的活动很好,但在教学中缺乏激情,过于平淡,教师语言不严谨、不流畅、承上启下的语言运用不好,过快或过慢,导致这节课失败。

5、还有的老师在环节的设计上还不够新颖,创新意识不够。既然是公开课,就不能等同与于平时的课,就要下功夫,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这次活动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更加明确了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峡课堂小结篇六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落实新教体(20xx)2号、(20xx)5号文件、(20xx)4号明电要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促进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均衡提高,把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的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情况做以简单小结。

我校成立了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领导组,由校长牵头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局相关文件精神,领会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精髓,为开展活动做好前期的理论指导。

组长:贾建军

副组长:董向歌

成员:唐会霞史海霞李利平郭占芳董书宏

金保柱唐保成杨守锋张根才

结合上级会议精神,我校安排了如下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培训内容,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同时进行学习反思,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认真地参加学习,书写学习笔记,认真书写学习心得体会等。

1.新教体(20xx)2号,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新郑市教育体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新教体(20xx)5号,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新郑市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

3.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关键。-----田宝宏

4.观音寺镇中心校关于开展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

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在学习培训期间无辜不得缺席,实行会议签到制度,确保学习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全体教师在参加培训学习期间无一人次请假。

通过本次的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培训学习,为全体教师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构建“道德”课堂,精心打造“一号工程”,努力让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让教师实现在自我更新上的专业发展,让学校实现在均衡基础上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我校要以此次培训学习为契机,大力营造分课型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氛围,引导全体教师积极进行课题立项,认真实践,总结经验,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课堂小结篇七

在上竖笛课之初,学生不会吹,觉得学起来很难,有放弃情绪。我在上课时就请吹得好的同学来表演,平时很调皮的一个小男生一曲《龙的传人》征服了不少听众,文静秀气的小蔓吹了一首《希望》让其它女同学羡慕不已。虽然是几首简单的曲子,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竖笛的欲望。以致于上课时,其它同学经常会要求让他们来示范。“竖笛小师傅”的头衔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通过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的方法让实验班的学生对学好竖笛这个小乐器有了信心和动力。

虽然在渔坪小学开展器乐教学实验研究的时间不长,但通过这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感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一是通过“器乐进课堂”的活动,转变了教和学的方式。过去的唱歌课,学生不会识谱,老师从头教到尾口干舌燥,而现在学生认识了简单的节奏型,就可以通过吹奏的方式来识谱唱谱,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竖笛这个工具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极为有利。

二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竖笛价廉物美,简单易学,同时它有固定音高、有助于学生掌握时值、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有助于解决学生唱歌的音准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使其能够进入音乐之门。在刚把竖笛引进课堂时,很多家长都觉得这对孩子很有好处,至少可以学会一门简单的乐器,甚至有会吹笛子的家长还给我打来电话,询问竖笛和横笛的区别。也有家长因为孩子吹出来的声音不成曲调对竖笛表示质疑,对这些,我都一一给家长解释,我想只有孩子们学到了一定的.程度,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就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三是通过器乐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音乐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组织、设计、分工、合作、讨论、协商的方式开展音乐学习与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利用学生资源进行教学的好方法。在教学时,我常采用分组训练再合作表演的形式,刚开始有的同学自顾自的吹,不管别人,结果导致小组成绩欠佳,有的同学相互埋怨指责。我及时指出了他们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合作精神,再美的曲子有了不和谐的音符自然就听起来刺耳,所以我们必须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才行。

在我的带动下,我校其它两位兼职音乐老师也行动起来,二年级音乐老师把竖笛引进了课堂,音乐课上笛声悠扬。而一年级则主要以自制的乐器为主,如用矿泉水瓶制作的沙锤,还有用树叶卷出的笛哨等开展音乐教学,这些小玩意儿既让低年级的小朋友感受到童趣,又有了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体会到原来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通过县文联陈哈林主席和县研训中心田玉红老师的牵线搭桥,在全国音乐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组织了全国来自各地二十多名音乐教师暑假在我校免费支教,为我们学校捐赠了大量的乐器,并表示要长期关注我校器乐教学工作的开展,这一活动的开展无疑给我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打了一支强心剂。

虽然《山区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教育价值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结题,但教育的道路是漫长的。通过实践也证明了器乐进课堂对学生学习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价值的东西自然要为我所用,所以我们会沿着“竖笛进课堂”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一定会让艺术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峡课堂小结篇八

这是一篇记叙作者游览三峡经历的游记。

全文以游览的时空为序,从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闻名世界,写到船进三峡,亲眼看到三峡神奇的自然美,再写巫山十二峰美丽的传说,转而对葛洲坝工程发出由衷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三峡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迷人山川的无比热爱。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真切的情感。文章用词准确,文句形象、生动、贴切。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长江三峡壮丽的景色吸引着游客。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了作者乘游船游览三峡的情景。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作者感叹三峡自然美,更赞叹人间奇迹。

1.学会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4.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形象,感受三峡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怀。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第一课时。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可你知道长江上壮丽而神奇的'三峡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

2、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三峡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三峡游》在读中感受作者优美的文字,开展丰富的想象,一同随作者游览三峡吧!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2.互动交流,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3.作者游览三峡时,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

4.作者同你们的感受相同,浏览全文,找到能概括作者游览三峡感受的句子,带着你们的体会读一读。

5.初步指导感情朗读句子: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更有人间创造的奇迹。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

过渡:为什么说“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呢?下节课,我们再次读文,细细去品,深入去感受。

1.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2.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2.为什么说“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读文,细细去品,深入去感受。

1.默读,看看哪些景物让你有美的享受?抓关键词句品一品,说一说,再美美地读一读。

2.全班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

1.抓住课后习题三的句子去品:第一句生动形象地将对对峙大江两岸的陡峭的石壁比喻成人们所熟悉的大门,可见石壁陡而险,而且这石门还是被江水推开的,可见江水之急之猛;第二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流急船快,神速至极,眨眼之间山峰就落在身后很远。

2.感情朗读,读出此处的喜爱与敬畏之情。

1.形美,传说美。

2.读出陶醉、赞美之情。

1.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大坝的作用:

(1)谢洪防涝;

(2)水力发电等体会大坝真是人间创造的奇迹。

2.读出赞美、自豪之情。

(四)小结,感情朗读写景部分。

通过读文、学文,我们不仅随同作者游览了三峡,看到了——(生:动态的山水画、内外兼美的神女峰、高大雄伟的大坝);也同作者经历了他的情感历程——(生:从企盼的“兴奋”到欣赏的“赞叹”,最后到“美的享受”)。

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学习这篇课文也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啊!说说自己学完本课后其它的感受与收获吧!

三峡课堂小结篇九

1、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疑释难,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

三峡课堂小结篇十

对于一堂整合课程来说,网络制作人员与语文教师的配合是否默契对整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这次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参与网络制作的人员和课程指导老师和作课教师积极配合,互相帮助,交换意见,顺利完成了这次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网络制作和教学录像任务。

不足:由于课程整合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教学设计还是畏首畏尾,没有太放开,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还有待研究提高。

这种课程刚刚接触,教师对网络教学比较陌生,使用多媒体广播教学操作起来显得不流畅。

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参与一些这样的活动。

三峡课堂小结篇十一

须知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包含的知识点极为繁多,包括公式、法则和性质等,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高效率地记忆和灵活性地应用,便需要配合相对简洁性地语言将这部分内容予以总结与概括,这便是所谓的课堂小结。至于其在现代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且实效性较高的方法,则具体如后续一一呈现。

一、系统性地梳理归纳。

这类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谓是经常出现的,一旦说某类课题内容讲解完毕之后,教师便需要将具体的解题方法等细节加以梳理总结,而其间可以沿用的手法众多,包括图表记录等形式,主要目的便在于进行重点和难点标记基础上,引导学生加深对不同章节核心内容的印象,最终衍生出完善化的知识体系。经过实际考察发现,这类方式存在一类显著性的优势,就是可以确保课堂小结的完整和系统性结果,并且还可以使得课程的中心内容得到简洁和明确地表达。如在进行三角形全等条件这类课题讲解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预先将全等的条件一一陈列出来,保证学生完全明确这类要求之后,令他们结合实际进行富有针对性的'选取,为日后深度明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奠定基础。长此以往,初中生便可以更为清晰地把握数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提升单位班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实效。

二、合理性地拓宽延展。

拓宽延展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结过程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工序流程,毕竟单纯掌握课本中提到的知识点是不够的,唯独进行教学内容适当程度地丰富,才可以顺利发散个体的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极为关键的要素便是问题,所以,教师务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协调性地引导,保证彼此倾力合作,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解决一类难题。如在进行认识三角形这类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包括本堂课之中大家掌握了哪些内容等,基于此,学生便会依次阐述“三角形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线段首次连接产生的图形”、“三角形包含三条边,以及三个内角”等。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保证结合学生个体的知识掌握状况,进行更为深层次的问题设计,令学生在独立思索、小组探究过程中激发出愈加强烈的学习欲望,进一步调动课堂和谐愉悦的氛围。

三、实时性组织实践活动。

透过客观角度观察,初中生群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跃,特别是在较强的发散性作用下,使得教师能够在课堂小结过程中预留部分时间,鼓励学生结合相关课题和实际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不同类型知识点的理解并从中收获满足感。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类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实时性地给予学生个体鼓励,毕竟如此,才能确保他们掌握原有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地锻炼自身的思维创造实力。

四、清晰性地对比异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期间,异同对比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引导模式。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认证新传授知识和已学内容,在保证清晰化辨别不同概念之间差异性的前提下,锁定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彼此的独特性,为日后初中生对比分析实力提升,提供一定的保障条件。在该类指导方式作用下,初中生便可以持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并且提升各自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技能。如在进行菱形的性质以及判定这类课题内容讲解时,教师会发现学生经常混淆菱形与矩形的概念,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小结活动期间,教师可以考虑将这两类图形的判定条件加以同步梳理和对比认证。表现为:“菱形即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其每条对角线各自平分一组对角的同时,两条对角线还相互垂直;矩形,则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同时其内角各为九十度。”在该类指导方式影响下,初中生便会深度明确各类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区别。

五、积极性地鼓励质疑。

在正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期间,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困惑现象,为避免他们学习自主性遭受打击,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思索并且快速发现相关问题。特别是在一堂课接近尾声阶段的时候,教师要适当腾出一些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讨,保证个体提出疑问之后可以独立进行解答,之后教师总结他们讨论后获得的结果,保证针对性地化解学生内心的疑问之余,提升该类群体的智力水平。如在鼓励学生进行一类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类问题,即怎样利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张制作一类无盖长方体,并且保证其一定大小的容积。之后鼓励学生进行集体探究和独立思索,确保在合理依据辅助作用下强化他们的创造能力,为他们日后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和完善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等目标贯彻,做足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指导环节,所以,作为一类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务必要实时性设计和灵活性沿用各类创新性的设计方式。长此以往,令初中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进一步提升他们独立思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三峡课堂小结篇十二

这学期一开始我校就开展“高效课堂”活动,并给出了实施意见。我们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学生的绝大部分学习时间,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还是沉闷压抑;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彼此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既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学校内部的教育均衡发展,我校把“高效课堂”作为重中之重。

在“高效课堂”中我们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一、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能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二、教师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同时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热烈和谐融洽、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生机勃勃、趣意盎然。

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展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主要的是胸怀与个性的袒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流淌。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情。

当然,我校在推行“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要么设计的检测题没有时间做;要么,在学习过程中问题不当,破坏语境,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透彻理解教材,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习题检测,才能真正高效的完成教学。

三峡课堂小结篇十三

师:长江风光,三峡最美,然而,我国最早介绍水系的地理著作《水经》中关于三峡的只有十五个字:“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意思是长江之水向东流过巫县南边,盐水从县东南流注入其中。北魏地理学家郦道远以为这样过于简单,特地“践跻此境”,也就是实地考察,写成《三峡》一文(板书课题)。

二、听读美文。

师:让我们先来观其美景,听其美读。(cal播放配乐视频朗读)。

师:“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读起来真是豪情满怀,回肠荡气啊!请同学们自己也试着读读《三峡》,碰到难认的字作一记号。

生自由读,边读边标出难认的字。

师:哪些字比较难认?

生:阙,曦,襄,溯,*,漱。(师一一指正其读音)。

师:联系词语来认识它们会更好,请看老师事先找好的(cal显示):

(生读)。

师:有没有发现此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生:有很多四字短语。

师:是呀,这些四字短语读的时候,一般用二二节拍,比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现在我们把下面的四字短语读一读。(cal显)。

生读。

生: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师:哪些地方要有顿音呢?比如“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四样事物。再比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里的“泪―沾―裳”一字一顿,愁肠寸断。

三、情读美文。

师:扫除了拦路虎,掌握了朗读技巧,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三峡》,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生自由读。

生:我从第一段里读出一种豪迈之情。连绵的群山,一片壮阔、阳刚,还隐天蔽日,多么雄奇啊!

师:是的,面对巍峨的山峦,总会有豪情油然而生。你认为这段中,哪些词应刻重读?

生:七百里,连,略无,重,叠,隐,蔽,自非,不见。

师: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话,让我们也感染一番豪情。

生读。

师:这段中,“略无”一词,“一点儿也没有”,极言山之连绵,可比用“俱无”一词有气势多了。好,请继续发表想法。

生:第二段中写到夏天水位上涨,漫上山陵,连上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也就是说航道不通,我想到电视上看到的关于洪灾的新闻画面,感到凶险。而如果有王命急宣的话,那船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船速飞快,既惊险刺激,又惊惧不已。

师:惊惧不已,水涨得那么大,水流又那么急!请你读出一种惊险感。

生读。

师:建议读的语速可以快一点,因为水急呀!好,继续――。

生:我从第三段中读出的是一种愉悦的感觉,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文中直接有一句话叫“良多趣味”。这里有素湍,有绿潭,有怪柏,有悬泉,有瀑布,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请读――。

生读。

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处身其间,身心和悦。

生:第四段有点伤感,因为这里写到霜旦,深秋季节,树林和溪涧里一片寒意和肃杀,耳边还有猿的哀鸣。

师:请读一读。

生读。

师:泪―沾―裳,哀伤之情。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感情朗读,咱们发现,三峡一文虽是写景之作,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波澜起伏,豪迈――惊惧――和悦――凄婉。看来,此文“水”很深呐!

师:今天这堂课上到这儿,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解释加点字;第四题,翻译课文中间两段,体会语言特点。

三峡课堂小结篇十四

我们语文组教师有通过观察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良好愿望,都有强烈责任感,加之学校教学处、教学科研工作的要求,我们在4月13是组织进行了一次以课堂观察诊断为主题的主题教研活动。九年级备课组四位教师开设了四堂复习教学研讨课。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过程回顾:

活动前的准备:设计(选择)观察记录的工具。我们准备了“教师的移动位置”、“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参与度及成效分析”、“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四份观察工具。对参与观察的教师进行明确的分工和简单的培训。确定两位教师划“教师的移动位置”图;确定三位教师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表,其中两位记录左边两组学生(相对人数较多),一位记录右边两组学生;确定三位教师记录“学生参与度及成效分析”表,其中两位记录左边两组学生(相对人数较多),一位记录右边两组学生;确定三位教师记录“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没有再作具体分工。

进入课堂进行观察:依照事先选定的记录方式,我们对观察对象进行了观察并及时作了记录。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特定的观察任务,所以所有老师观察活动都十分认真、专注。

观察后的汇报:在观察后的第二天,我们对观察的记录作了汇报,交流了进行课堂观察的感受。因为是观察汇报,所以我们较多的对课堂场景进行描述,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对图表进行呈现,没有过多的发表观察者对这堂课教学设计或者教学效果的评价。从交流的内容中我感受到老师们大多觉得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但同时又觉得还有很多做法值得探究、改进。

二、对课堂观察开展点滴的思考。

由于对课堂观察研究还处在尝试阶段,在交流时老师们就觉得还有许多做法值得探究、改进;我对我们开展的课堂观察活动进行了反思,现将点滴反思汇报如下:

观察的焦点不够集中,结果是观察有效性不够高。

我们在观察前确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教师的移动位置”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参与度及成效”观察、“各种提问行为”观察,但在实践过程发现,一次课堂观察根本观察不了那么多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一次观察活动中穷尽课堂现象的`方方面面,只有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的中心,根据观察中心收集观察资料,记录并统计有关数据,这样的观察才更为有效。因此,今后再进行课堂观察一定要确定一个焦点,而且最好有被观察者提出。比如:如果我对我课堂表扬的技能不够自信,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以对“课堂表扬技能(有效性)”为观察焦点的课堂观察,达到提高表扬技能,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观察前培训仓促,观察工具选择欠佳,影响了观察信度和效度。

在确定观察的中心和观察的工具之后,我们虽然也依照记录方式的要求及准则对观察老师进行了最简单的培训,但由于仅仅是利用课间的十分钟时间,加之对观察工具的不够熟悉,因此最后发现观察误差比较大。(有的观察者对观察工具使用不够熟悉,观察在上课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有的是两位观察者观察相同的对象,但记录的内容差别较大。)其实,如果需要多个观察者进行观察,就需要较细致培训,这样才能达到较高的一致性。如果所选择的是定量的观察表,那么就需要对观察者进行(操作观察表所要求的)具体规则和技巧的培训,以提高观察的信度。

课堂观察可以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参与课堂观察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渐渐提高工作的责任感、成就感,满足感。教师会养成合作意识,教师间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会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充满活力的,具有实效的教研氛围,最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峡课堂小结篇十五

这次课堂观察我们组观察的老师是方洁老师,方老师上的课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幸福的收藏》,我的观察点是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虽说这节是语文实践活动课,但其中也蕴含了口语交际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5—6年级的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根据课堂上我的观察统计,这节课听课学生共有29人,参与人次是34人,参与人数20人,占69%;主动参与20人,占69%,被动参与9人,占31%。其中程度好的12人,参与8人,占67%;表现一般的13人,参与9人,占70%;学困生4人,参与2人,占5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面较宽。方老师上的是六年级的课,我们都知道,一般学生到了五六年级,都是越来越不愿意发言,发言权总是掌握在个别学生的手中。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学生的发言面还是挺广的,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见,这与方老师平时的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二、老师能够广泛地利用好语文学习的资源,珍视体验,使学生能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导入部分从一组童年的照片入手,勾起学生童年的回忆;接着又用一个心理测试小游戏,使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幸福、品幸福;第二部分老师又利用了一个催人泪下的公益广告,找到幸福不仅是享受的过程,更是给予;最后,又以游戏和一组照片结束课程。

三、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是否自在,关键是自己是否被关注,整节课方老师不仅珍视优秀生的体验,还珍视表现一般和学困生,提高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

建议:

1、语文老师要在具有教学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塑造自己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学色彩的教学形象,但本节课课堂气氛过于低沉,建议老师用自己的优势吸引学生,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2、参与的基础不是服从,而是平等。这节课上,小组讨论时,学生七嘴八舌发言,但是,老师对他们正讨论的内提了一个问题,结果课堂马上变得安静,与先前判若两人。原因在于老师在确定提什么问题时,没有考虑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学生的参与不是他们自发的要求,而是对教师的服从。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当然,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存在着个体、文本内容、教学环境、教师心理差异因素,很难在每一堂课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可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准参与度。”但教学是充满希望的艺术,只有憧憬,才有更高的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3465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