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4:27:14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优质13篇)
时间:2023-11-13 04:27:14     小编:笔舞

报告是对某个事件、情况或问题进行详尽说明和分析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在报告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制定一个合理的撰写计划和时间安排,有助于我们高效地完成报告。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一

一年来,本社区按照街道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解决居民就业。

为了做好社区就业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社区就业工作,发挥社区工作者、党员、居民小组长的综合力量,支持就业协理员开展就业工作。使就业工作纳入到社区工作中。做到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并建立了领导负责制,制订了明确的组织制度,就业工作目标纳入社区年度工作计划。网络齐全,工作职责明确。并都上墙公示。

党和政府为推动“再就业工程”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政策逐步完善,这体现了党和政策对失业人员的关心和对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社区专刊专栏分发宣传资料,把党和政府有关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宣传贯彻到居民群众中去,让居民群众通过阅读及时了解有关就业信息。使他们对未来的就业、创业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创业的勇气。思想上得到了稳定,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开展就业调查,认真摸清了社区居民的就业、失业情况。并建立了详细的台帐登记和信息化管理。我社区现有4050人员18人,其中今年已退休3人,为了更好的让4050人员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将4050人员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收据集中录入到电脑中,使他们更快的享受到国家的保险补贴。对4050人员、公益岗位人员,以及其他失业人员统一办理了新一代的就业失业登记,到目前已办理完4050和公益岗位人员的失业证总计24人,还有一部分正在办理之中。党和政府为推动“再就业工程”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本社区安排了公益岗位保洁人员6人,治安联防员3人。我们还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创业服务”,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我于今年接手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协理员的工作比想象中的要繁琐和复杂。好在各方领导和同行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相关政策,了解了工作任务,熟悉了工作流程,逐渐进入了角色。相信在接下来工作中,我一定可以完成我的任务,做一个合格的劳动保障协理员。

一年来,本社区逐步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有培训愿望的失业人员,积极配合街道劳动服务中心做好培训登记,落实培训计划;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提升知识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过去一年,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本社区就业及4050、公益岗位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明年,我们仍将认真落实区人事局下达的相关工作目标及要求,做好已失业人员相关证件的办理、优惠政策的享受等相关工作。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今年的城镇新就业劳动力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多出10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用工单位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愿意加大筹码,展现自己的薪资福利优势或展示广阔的发展前景来主动吸引人才。比如,有单位除了为员工提供交通、饮食、笔记本电脑多项补贴之外,还有结婚生育礼金、免费户口迁调等等。

业内人士介绍,大学生就业情况现在比以前要好转一些,企业招聘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招聘在职人才难度越来越大,企业招聘心态在转变,也会招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进行储备和培养,如果毕业生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眼光长远,机会还是很多的。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三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按照《关于开展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xx]325号)、《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xx]339号)、《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黔人社厅函[xx]835号)要求,我市于xx年1月5日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共入户家访149户,发放政策宣传材料1万份,组织3次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提供合适就业困难人员岗位600余个,活动期间帮助242人援助对象实现就业。此次活动作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实际行动,受到就业困难人员的广泛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了帮助全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市(区县)就业局高度重视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市就业工作会议上召集市(区县)的就业局领导开会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落实活动的各项事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落实了专人负责,研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方案,将援助工作落到了实处。对辖区内确定的部分援助对象进行走访,了解其就业需求和政策落实情况,并对他们实现个性化帮扶。

为了扩大影响,动员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活动,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对这次援助月活动有较明确的了解,使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能充分享受到再就业扶持政策。在所属的人力资源市场街道(乡镇)综合服务大厅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借助宣传版、公告栏、大屏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介绍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援助活动具体内容、专场招聘会时间地点以及各级政府对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的政策措施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困难群体、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的良好氛围,为困难人员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政策服务。

活动月期间,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平台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多渠道提供优质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组织进家入户搞调查,做到基本情况明了。活动期间,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平台的作用,通过进家入户调查摸底,了解掌握未就业和未享受扶持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援助对象的底数和一些基本情况,以便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服务。

二是通过设置专项服务窗口做好审核认定工作,但是由于就业信息系统处于调试阶段,对新产生的就业援助对象录入系统造成一定困难,对帮扶未到位的援助对象,分析原因,将纳入后续日常帮扶工作,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落实政策。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工作,完善登记、认定和退出机制,完全实现微机管理,建立动态管理的制度。

三是"四送"活动讲实效,确保服务满意周到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和送补贴活动。深入实地送政策,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发挥基层平台作用,开展上门送政策活动,对援助对象专门讲解就业优惠政策、享受政策的条件、办理程序和有关部门的责任等,并认真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心的问题。分类帮扶送岗位,针对就业困难对象的需要,各地通过公告栏、新闻媒体、召开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及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免费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并积极落实特别就业培训计划,针对就业群体,提供短期就业培训,增强了他们就业的主动性和就业技能。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四

人之生存,衣、食、住、行无不靠经济来支撑,而就业又是人们获得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途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实在在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他们的生活、医疗、养老得到基本保障。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岗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南充这样一个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经济又欠发达的地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始终是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更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南充”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扩大就业摆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20xx年以来,全市帮助16.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比20xx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因此,就业矛盾仍很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调查,今年全市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数达9.8万人,而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3.7万个,社会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我市的就业困难群体队伍也十分庞大,目前全市尚有“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2.7万人,他们由于长期下岗失业,生活十分困难。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复员退伍军人就业问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市和谐稳定。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构建和谐南充的重要措施,已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十大惠民行动”之一,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构建和谐南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同扩大就业的关系,在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大力发展就业增长弹性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落实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其加快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容量。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兴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要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同时,要把灵活就业作为增加就业岗位的一条重要途径,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要推广劳务派遣、社区组织就业等模式,使更多的人走上就业岗位。

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一要落实好税费减免政策。继续加大落实税费减免扶持政策的力度,支持企业招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二要攻克政策落实的难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我市落实得较差,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工作规律,扩大贷款覆盖范围。要按照新政策的要求,加快推进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机制,力争在扩大贷款规模上有新的突破。三要全面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和技能鉴定等5项补贴政策。要加大对就业资金的使用力度,做到应补尽补,补足补够,将再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惠及下岗失业人员,以提高其就业积极性和就业稳定性。四要进一步加大就业资金投入。要按照市委确定的市级每年不低于200万元,县市区每年不低于50万元的标准,筹集就业资金,并形成制度性安排,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改善创业环境,全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以政策推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已成为新时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项重要任务,要把以创业促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攻方向,努力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今年市劳动保障局、市就业局拟在全市实施“创业在南充”大型主题活动,滤布主要是通过培训促创业、政策促创业、资金促创业、服务促创业四大抓手,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员提供平台,培养更多的小老板,实现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应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营造推动创业的良好环境。出台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敢于创业,支持劳动者能够创业,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减少劳动者创业风险。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电视远程教学等手段,大力推广syb、siyb创业培训模式,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业型人才,提高创业能力。三是培育打造就业园区,使创业者工作有舞台。四是通过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增强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能力。认真落实好促进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全面推广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方法,用更好的服务保障为创业者铺就一条“绿色通道”,帮助其创业,促进其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要继续组织实施好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和“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突出抓好“4050”人员、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和残疾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对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要摸清就业困难对象的相关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实行“一人一卡”和“一户一档”,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结对帮扶”等其他专项援助活动,并采取托底安置、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现有“零就业”家庭在年底前至少有1人就业。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日益成为决定其能否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因素。要把加强劳动者能力建设、强化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进行部署和落实。紧紧抓住职业培训这个“牛鼻子”,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大规模培训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推动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要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积极性,引导各类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要鼓励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突出能力训练,打造技能就业品牌。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资格证书对劳动者就业和成长的导向作用,促使劳动者凭技能实现就业,凭技能稳定就业。

强化就业服务,为扩大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面对企业,面对职工,面对百姓,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关部门特别是劳动就业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就业服务。一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求实效,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继续按照“优质文明服务窗口”要求,全面推行“零收费”、“零距离”服务,为求职人员提供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条龙”服务,为用工单位提供“一次性告知”、“一套手续办结”的人才聘用服务。同时大力开展 “一走五送”活动,将岗位、政策、培训等信息送到企业、社区和下岗失业人员家中。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压滤机滤布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逐步建成市到县,县到街道和重点社区互通互联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发布系统,畅通信息发布渠道,确保信息对称,为求职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统筹城乡就业,探索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在重点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做好新成长劳动力、大学生、复员转业退役士兵、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要把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总体规划,对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进行失业登记,组织其参加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要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重点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保障农民工劳动安全,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加快构建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促进农村劳动者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五

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滤布根据企业职工意愿和市场需求,着重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采取订单式培训、订单式输出的方法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如县职业学校与广东深圳高天公司实行联合办学,开设电子技术应用、电脑文秘、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培训合格后,由高天公司全部推荐就业。县扶贫、劳动保障等部门对农村特困家庭子弟进行扶贫培训,帮助其脱贫致富。今年3月,我县对85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压滤机滤布并于5月份推荐到广东等沿海地区就业。据统计,到10月31日止,全县共对4390人开展了职业培训。

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在于就业机会的增加。为此,桂东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扩容提质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推动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如我县依托水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水电产业。目前,全县共建成电站107座,开发就业岗位600多个。特别是抢抓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全县建成投产的来料加工型企业有永立毛织厂、兴业毛织厂、大塘电子厂等1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2700余个。

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403本,准确率达100%。切实加强劳动、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下岗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再就业环境。今年以来,共减免税费近50万元;有75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贷款101.5万元,为商贸和服务型下岗失业人员申拨社保补贴230人次25万余元。

全县18个乡镇都成立了基层劳动保障站,城关镇4个社区都设立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落实了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做到了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加强了基层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劳务输出、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台账和数据库,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六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但仅仅有15%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主动捡起干净教室中的碎纸屑。20%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其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去捡,但不一定会付诸行动。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大学生处于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所以我们在问卷中也提到了相关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85%。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在采访中,有同学介绍,有的女同学为了买名牌产品,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节食—不仅保持身体苗条而且省钱。可见大学生对时尚名牌的热忠非同一斑。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观察,搜集一手资料。我们来到长春各大超市进行观察,记录那里的客流量,自有品牌商品种类,消费者购买自有品牌商品的情况,跟踪顾客记录其消费过程等。这些事情说起来不困难,但是要落实到实践上,真的是有些麻烦。一方面要分心记录数据,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不能引起超市有关人员的注意,在跟踪顾客是更是很容易就会跟踪丢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进出超市,装作若无其事似的进行数据的收集。最后我们还需要经这些数据整理出来形成观察报告,并进行相关的简单分析。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无经验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道门槛。在这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在就业前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这占的比例为xx%,有xx%的认为自己的承受克服困难的能力薄弱,还有xx%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不敢肯定的,除此之外还有xx%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就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建立责任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后,我市迅速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及时召开了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市长 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做了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项指标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层层分解,定期进行检查。成立了全市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 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同志担任,劳动保障等部门为成员,下设了办公室。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再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制发了《全市就业与再就业目标责任和工作任务督办要点》,将全年净增就业岗位16500个就业任务指标进行分解,由六位副市长作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具体承办,明确了各部门在再就业工作中的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劳动就业机构建设、职业介绍机构和就业训练中心场地等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常深入基层,进行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部门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中,五大连池市每个处级领导干部包扶一个社区,解决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经费、场所、设施等问题,推动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为了保障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顺利推进,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并按照《全市就业与再就业目标责任和工作任务督办要点》要求,层层明确和细化了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建立了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完善了就业和再就业目标体系。各职能部门能够服从大局,恪尽职守,不折不扣落实有关政策,部门之间经常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职能交叉、工作配合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各方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再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检查、督办落实。

(二) 强化职能,协调运作,完善政策体系

(三) 发展经济、开发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四)广泛宣传,转变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后,为在我市创造一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今年三月,市委宣传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了《 市关于开展再就业宣传工作方案》,之后,我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开展了再就业宣传活动。《 日报》和 电视台定期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先进典型事迹;市妇联组织了下岗女工再就业事迹巡回演讲团,深受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市总工会召开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经验交流会,贫困户现身说法,广泛宣传帮扶先进典型,推动了城市“一帮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773名帮扶对象已有748人得到安置,基本实现了脱贫;市劳动就业局举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培训班,对街道、社区的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各县(市)区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 通过开展“再就业宣传月”活动,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电视台开辟每周一期的再就业宣传专栏、在繁华街段设立政策咨询台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掌握了国家和省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

(五) 完善功能,强化培训,搞好就业服务

一是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各级政府能够把劳动力市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加强场所建设、场所管理、完善功能上下功夫。目前,全市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大力帮助下全部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交易大厅,并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实现了信息网络化。我市的劳动力市场已由原来简单的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向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合同鉴定、档案管理、办理社保手续等业务代理的“一站式”服务方向上发展,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六) 增加投入,多方筹措,落实保障资金

(一) 净增就业岗位难度较大

(二) 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迟缓

在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方面,各县(市)区普遍存在怕影响税费征收,算小账的问题,有的地方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中把关过严,有的出台了限制性的措施,致使下岗失业人员意见较大,反映《再就业优惠证》不好使、不管用,影响了优惠政策的落实。另外,省下拨给我市小额担保贷款资金180万元虽已到位,但除爱辉区外,其他县(市)至今没有落实匹配资金,影响了有创业愿望、但缺少启动资金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三)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职能发挥不好

我市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虽已建立,但各县(市)区没有按要求设立专职工作人员,解决办公场地,多数机构普遍存在着无经费、无场地、无设备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了我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陈旧

目前在我市下岗失业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就业靠政府、依恋铁饭碗,重国有、轻民营、不愿干个体,眼睛向内、老守田园,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宁可失业也不愿从事苦、脏、累、险劳动的陈旧观念和惰性心理。

三、 下步工作打算

(一)准备召开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10月中旬,省里将召开全省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全省后几个月的工作。省座谈会后,我市也要召开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借鉴先进地市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部署我市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最近国家和省对优惠政策作了一些相应调整,使之更加宽松适用,更加有利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各级宣传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要让每一个下岗失业人员,每一个用人单位都了解优惠政策,并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各级宣传和劳动保障部门在宣传关于促进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要把对全社会、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思想教育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利用新闻媒体集中宣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各类自主创业的典型,教育和引导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克服传统观念和不良心态,增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信心和勇气。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平台建设。由于各县(市)区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没有按文件要求设立专职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因此很难承担劳动保障部门赋予的各项职能。市政府将要进一步敦促各县(市)区切实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彻底解决无人员、无场地、无经费等问题,以适应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

(四)制定我市就业和再就业中长期规划。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即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市政府要积极研究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就业和再就业发展战略,将就业和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在完善我市国民经济计划和宏观经济改革时,将就业和再就业作为基本目标予以考虑。要组织劳动保障、计划、经贸、财政、统计等部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市实际的就业和再就业中长期规划。

(五)加强督促检查。为了使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市政府要按照《全市就业与再就业目标责任和工作任务督办要点》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地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跟踪问效,定期考核检查,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不得力的,要追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的工作责任。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感谢市人大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目前,我们在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同人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待我们今后逐步加以改进,恳请市人大继续对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给与监督和关注,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八

1、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2、牵手就业,心系人才。

3、职海茫茫,人才领航。

4、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5、营造创业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6、创业出岗位,培训出人才。

7、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平庸。

8、尊重人才就业,期待您的加入。

9、今日莘莘学子,明天蓝领精英。

10、参加人才招聘,实现事业梦想。

11、平等共享,促进就业。

12、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天下英才。

13、创业路上苦中有乐,美好未来手中把握。

14、劳动有合同,权益有保障。

15、全民创业年,人人都争先。

16、创业路上苦中有乐,致富征程险间有路。

17、事业大舞台,人生更精彩。

18、搭建创业平台,全力促进就业。

19、学习改变生活,技能成就未来。

20、招聘新时代,就业更精彩。

21、网络天下英才,共创辉煌明天。

22、与就业同行,与成功并肩。

23、伯乐识英才,就业大舞台。

24、走出去打工,回家乡创业。

25、培养高素质技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水平。

26、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

27、就近参加招聘,个人大展宏图。

28、尊重民营企业家,颂扬干事创业者。

29、创业项目无大小,施展才能有天地。

30、给人才创造学习和提升的空间。

31、敢想就业出路,敢创就有财路。

32、技能就业计划,助你走向成功。

33、选择就业,成就事业。

34、推进全民创业,加速上高崛起。

35、创业致富是机遇,干部群众都参与。

36、创业改变命运,培训提高能力。

37、提高创业意识,弘扬创业文化。

38、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千方百计爱护人才。

39、广纳人才,服务就业。

40、加快银川发展,激发创业热。

41、强创业信心,壮创业胆识,比创业成果。

42、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43、创业新时代,就业好“薪”情。

44、培育创业能人,关注百姓就业。

45、培训提高技能,能力创造机会。

46、毕业来应聘,工作更带劲。

47、鼓励创新、鼓励创造、鼓励创业。

48、创业谋发展,发展促和谐。

49、以博大的胸襟,广纳天下英才。

50、上高创业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51、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事业,全民创大业。

52、放胆敢冒天下险,无畏才能赚大钱。

53、创业促发展,创业促创新,创业促和谐。

54、培育创业骨干,关注百姓就业。

55、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56、你我共同就业,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57、参加就业,各尽其才。

58、发挥潜能,施展才华,创造成功。

59、改善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60、全民创业促发展,科学和谐兴上高。

61、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

62、施展你才华,绽放你的青春。

63、给人才更多机会,给梦想更大舞台。

64、助你创业、帮你兴业、促你就业。

65、就近择业,共创佳绩。

66、艰苦创业谋发展,振兴宜川我当先。

67、海纳百川,唯才是举。

68、创优环境、创新思路、创建大业。

69、就近把握择业机会,成就精彩职场人生。

70、立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71、梦想在心中点燃,创业在脚下实现。

72、培训是就业的动力,素质是就业的保障。

73、用专业的眼光为您撑起成功的蓝天。

74、多一项技能,多一份选择,多一点成功。

75、创业促进就业,建设和谐宜川。

76、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77、创业就业一小步,和谐社会大进步。

78、不依不靠自奋蹄,自主自立求发展。

79、在创业中燃烧,成功在实践中铸就。

80、创新工作载体,树立创业意识。

81、自强创业谋发展,共同富裕奔小康。

82、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心中梦想。

83、扩大城乡就业规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84、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活力之源。

85、发挥个人特长,掌握就业机遇。

86、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梦想的摇蓝。

87、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安。

88、尊重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

89、创业是就业之基、财富之源。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九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2002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2004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十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度每学期研究部署我系就业工作,特别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全系师生进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扩展和就业市场开发,就业工作小组主要建立就业工作档案,做好就业工作会议记录,负责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和组织就业指导工作。学院下拨就业经费专款专用,并从系部创收经费中支持就业工作。

1、我系就业工作围绕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中心,按时上报计划、总结、就业率,高质量完成上报材料及数据。毕业生信息、就业方案报送准确,无漏报、错报现象,纸质及电子文本数据准确规范。

2、就业协议书管理严格,无借用、乱用协议书现象。

3、时刻掌握毕业生详细就业去向情况,所有就业证明材料上交及时,整理规范。

4、招聘会和需求信息发布及时,渠道畅通,由就业专干负责,并及时做好公司人员的接待和招聘会现场秩序,无学生、用人单位投诉。

1、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重点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自主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我系xx届毕业生中共有40余名同学参加了村官和各级公务员考试,4名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到西部去”和“到基层”去的号召,积极应征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15名同学顺利通过“专升本”进入湖南农业大学学习,目前还有数名同学积极准备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2、为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专门召开xx届毕业生安全离校工作动员大会,为学生讲解离校手续的办理程序,在整个离校过程中,我系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全部文明离校。

3、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系从大一新生进校就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模拟职场的锻炼,大三离校上岗前接受专家就业讲座、面试技巧的指导学习。

4、我系每年都会针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为他们面临的就业过程中的困难进校指导和解决,切实做好贫困家庭的就业工作。

就业形势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制定年度就业市场建设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今年暑假刘唐兴主任、邓建平主任、邓灶福书记就前往武汉、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就业就业考察和就业市场建设。xx年下学期邀请12家新单位来我系招聘,提供了216个实习就业岗位。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要求就业专干必须到场接待公司工作人员和维持会场纪律,资助组织召开了23场招聘会。

制定了《植物科技系教育教学与学术成果奖励办法》,设立专项经费奖励全系教职工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与就业做贡献。将市场开发与教学、科研及系企合作结合起来,形成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局面。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或就业基地64个。

根据我系专业,及时搜集就业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收集需求信息岗位634,远远大于我系应届毕业生469。

利用植科系网站平台,并于学院就业信息网链接,通过网站信息全面及时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在xx届毕业生在返校期间进行跟踪调查,收集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及对学院评价意见和召开校友座谈会,形成了书面调查分析材料,在应届毕业生上岗前下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及专业的评价意见,在返校期间收集,并形成书面调查分析,做出我系毕业生总体的评价。

认真开展了就业理论研讨工作,积极撰写研究论文,王伽撰写了《贫困生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杨敬亭老师撰写了《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都针对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分析。

我系根据新时期就业形势的变化并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平台开设了新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如飞信、qq群、系网站、职教新干线等平台发布信息。

系部领导重视就业工作,一是设立专项经费奖励教职工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校企合作单位,形成全系教职工积极投身于就业工作中来。二是系领导通过走访市场,现场调研,校友走访等方式开阔就业市场,稳定了我系岗位需求量并提高了就业质量。

通过全系教职工的努力,我系xx届538名毕业生顺利离校,就业率得到99.2%,教育厅公布的统计数据为90.5%,在往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升;xx届毕业生也分大专业相继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针对xx届毕业生组织了1场中型招聘会、20场余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已经走上了工作实习岗位,截止12月7日,我系就业率已达到73.5%。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7%,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100%,积极为专科生专升本创造条件,xx届毕业生考取专升本15人,占我系毕业生总人数的2.8%。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十一

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镇实施“五大工程”助推脱贫攻坚。

1、鼓励转移就业。免费提供就业用工信息、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与用人单位签订不低于一年劳动合同的给予500元求职补贴,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20xx元生活补贴,以及县内100元、省内300元、省外500元的交通补贴。

2、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并给予每人50元生活及交通补贴。

3、免费参加创业培训,自主创业成功的贫困劳动力,符合条件的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办小微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

4、优先公益安置。对于有劳动能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最难就业的“一无三有”贫困劳动力,通过大力开发特设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每人每月补贴不高于600元。自20xx年下半起,我镇新开发公益性特岗28人,续签保洁员52人。新增加1人。开发公益性专岗2人,每人每月补贴1600元。截止20xx年上半年我镇共计落实安排公益性岗位83人。

5、支持各类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对于符合条件的创建就业就业扶贫基地(人社部门认定),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政策性资金补。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十二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及时入村入户,通过宣传关注微信公众号、悬挂横幅标语、张贴海报、发放用工信息手册等方法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确保我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助力脱贫攻坚。

2、加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监管及培训力度。制定《集义镇公益性岗位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及工作细则,确保公益性岗位工作顺利开展。

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报告篇十三

上半年,溧水区人社局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坚持扩大就业与促进创业并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项工作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半年任务。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103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03%;大学生新增就业310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6%;实现再就业105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0.47%;培育自主创业509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3.63%,其中大学生创业162人、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308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4%、68.4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8%,低于政府3.5%目标1.62个百分点。

20以来,溧水区人社局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搭建就业平台。

拓展就业渠道。坚持举办周六常规招聘会和专场特色招聘会。年以来区人社局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举办了春节大型招聘会以及各类专场公益性招聘会29场,提供就业岗位3.36万余个。

二是组织企业进高校招聘。

2018年上半年,区人社局组织区内37家企业4批次进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以及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举办招聘活动5场次,累计提供就业1400余个,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73人。

三是积极建立跨区域劳务协调机制。

溧水区与陕西省商南县两地人社部门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不定期举办“商南县2018年溧商劳务协作招聘服务周”活动。同时也与陕西省宝鸡市、安徽省芜湖市以及河南省郑州市等多地就业部门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进一步为本区引进劳动力,缓解区内企业用工难现状。

四是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

邀请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以及周边高校先后来溧水实地考察企业,并与企业座谈,探讨校企合作事宜。积极宣传“宁聚计划”,开展落实青年大学生面试补贴、租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来宁来溧就业。

五是稳岗补贴稳定就业。

2018年1-6月企业份申请稳岗补贴共计480家,申请金额共计992.5万元。有效发挥了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六是提供创业贷款扶持。

继续降低贷款门槛,把小额创业贴息贷款申请范围扩至所有劳动年龄段内的创业者,给予创业贷款者不分创业项目和类型,均给予全额贴息。上半年,创业贴息贷款408笔,放贷金额4115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放贷近4000笔,贷款金额达3.7亿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3922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