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6:39:08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模板18篇)
时间:2023-11-13 06:39:08     小编:GZ才子

总结是对过去努力的一种回顾,让我们更好地明确未来的方向。总结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采用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这里有一些有用的写作提示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一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教师教学括动的5个系统(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中,监控系统是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教师监控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有效运用中。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活动的取向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诸多方面。

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例如,“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有的学生一节课就可以掌握得非常好,但有的学生需要2课时甚至3课时。如何使这种“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例如,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总之,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细心体会,才能发现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悉心沟通,尝试改进。

尝试改进是在搞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教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如果缺乏沟通,即使发现问题,也较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难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例如,“细胞的化学成分”中有关蛋白质内容是教学中的难点,但难点的成因却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机化学知识,因此不易理解氨基酸的结构以及肽键的缩合,有的学生是由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较难展开形象思维,因而对蛋白质结构的层次理解较差。因此,同样是难点,解决的方法却不一样。因此,教师要会悉心与学生沟通。

师生间沟通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例如,在讲授基因的分离规律时,我们可以通过当堂提问、随堂学习以及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等,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等位基因的概念、分离规律的实质等,进而可以对教学进程作出正确的评价,同时有意识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说,课堂教学中,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同时,通过教师的言语与非言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就立即想法去纠正。

3.潜心研究,调整反思。

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例如,在学习“矿质代谢”一节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缺乏联系的观点,将水分代谢与之割裂出来,所以在对这两方面的知识进行具体运用时显得不是非常顺利(如为什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白天与夜晚的差异很大,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则相差无几等现象的解释)。意识到这个问题,再进行教学时,在矿质代谢学习前,我们有意识地对水分代谢特别是对水分的吸收进行强化复习。但尝试了以后,发现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我们又对教学进行改进、在学习矿质代谢时,引入相关问题,如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那么这两类物质的吸收是否会是同一过程?请根据以下现象对上述问题作出判断:甘蔗对p的吸收,白天比晚上只稍微多一些而甘蔗对水分的吸收,白天比晚上多则倍等。以此类问题开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指向:矿质代谢到底与水分代谢有何异同。在矿质代谢学习结束时,对上述问题再进行追问:什么原因使两者出现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

要成功地调整反思,教师不仅要悉心研究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应该说,教师教学方法得以实施,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关联度;教师在课堂所有活动的取向性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也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我们发现前几年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相对较难开展,学生配合性较差。但近两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些我们一直认为是较难的知识点现在解决起来也好像比较容易了。细心研究,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因为现在“生物高考了”,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方面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作以积极的处理,调整教学思路和对难点的认识等。

实践表明,“反思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二

对于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天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理论上说有效指的是: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有专家给出课堂教学效率的量化公式: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但实际中我们很难用理论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衡量。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当你拿着教材走进教室,面对几十个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也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喜欢物理课?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设计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面对这些问题,现就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笔者谈几点体会与同仁共勉。

初中物理教学不是重在教师的“教”,而是重在学生的“学”。教师怎么引导学生提出和思考问题重于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胜于只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教学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大胆质疑。

学生都知道带鱼很好吃,在市场都见过,但是都没有见过“活”的带鱼,这是为什么呢?对学生来说相对神秘的潜艇,为什么用那么厚的钢板制造呢?拦河坝到处都有,学生是能看到的,但是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会去想拦河坝为什么修造成这样的形状,这些常见的问题在没有学习之前无法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这就激发了学生寻求答案的兴趣。

通过一系列这样的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而且还可以将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分析和总结。同时,学生还可以将预习中所发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堂内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

2.课堂教学,积极思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有些物理规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教师提问提得好,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去思考。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还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找出教师的不足之处,并且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也可以鼓励他们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题型、物理规律的认识和印象。例如:在讲“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时,出一道这样的习题:“某战役中,我军获知敌方在相距80km的地方向我指挥中心发射一枚导弹,导弹的飞行速度是1.6km/s,导弹爆炸时的杀伤半径是200m,我指挥中心人员及时以5m/s的速度跑开,他们能否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地带?请给出不同的解答方式。”出题后,学生就会边读题边思考,并迅速在稿纸上演算起来,几分钟后再提问学生。

学生1:我是算导弹飞到指挥中心时,人能跑多远:。

t=s/v=80km/(1.6km/s)=50s。

s=vt=5m/s×50s=250m200m,所以能。

做完后,我们可以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验算,然后再给予肯定的评价。

学生2:我用是比较时间:。

导弹飞到我指挥中心所需的时间:。

t1=s/v=80km/(1.6km/s)=50s。

人跑到安全地带所需的时间:。

t2=s/v=200m/(5m/s)=40s。

t2。

经过这样一道例题的解答,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解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物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时候,除了书本知识,还要同一些小实验相结合。在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小实验。因为通过学生亲自做小实验,能够更好的开拓他们的视野,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探究新知识。例如惯性实验:拿出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子,一块平硬纸板,一个玻璃弹珠。先把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平硬纸板平放在杯口上,最后把玻璃弹珠放在纸板上,然后将钢制锯条垂直竖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这时候请一位学生上来操作,让他用一只手按住钢制锯条下端保持不动,用另一只手拉开锯条上端,放手后让锯条击打硬纸板,看到的现象是硬纸板飞出,玻璃弹珠则掉入水中。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很简单,任何一个没经过特别训练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寻求答案的积极性。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忠实于实验数据,重视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造,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重要。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帮助,而且要有耐心的指导,也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他们。这样不仅缩短了他们之间的差距,而且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物理书本知识与实验知识相结合,能更好的体现物理现象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

3.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习题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我们在选择例题时要有针对性、基础性、典型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其次,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合作,教师要适度的进行点拨,指引探索方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探究规律进行整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对已学知识加以巩固,多做习题,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举例,自己再运用物理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探索。不仅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以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体会。

1.要让课程面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物理大多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而其中又蕴藏着无穷奥秘,所以我们在上课时所举的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观察、注意、记忆、实验操作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物理现象,充分发挥自身的记忆能力,指导学生对每节课、每一周、每一个单元所学的内容,采用自己熟悉的记忆方式进行整理和巩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必须重视“实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精心选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要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精选习题。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三

1.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符合大纲的规定,教学目的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实际。

2.教材组织处理: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关键准确,知识点全面;注意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思想性和新旧知识之间衔接、过渡、联系;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基础知识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对文章的分析、原理的论证方法,提出过程及其反映的思想方法的讲述应清晰、准确,能揭示内在的联系,所举事例典型、恰当。

4.能力培养:基本技能训练,既要注重量,更应注重质;能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练习和运用;学生能消化并运用当堂教学内容。

5.教学方法:教法选择得当,富有启发性;注意从发展角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把读、讲、议、练合理地结合起来。

6.上课基本功:语言准确生动,逻辑性强,通俗易懂,说普通话,声音洪亮;板书有计划、完整、简练、工整,脉络清楚;教态自然亲切,严肃端庄;教具运用正确规范。

7.课堂组织: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安排得当,课堂气氛和谐;能正确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浪费时间,课容量适度,不拖堂;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方面反应良好,书面或口头回答正确率高。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四

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没关系,至少你思考了,你参与了,很棒”,“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什么事都难不倒你!”等这样的激励声、赞誉声在学生耳畔响起,从而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环境中成长。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这些小小的动作,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很庸俗,可学生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欣慰,他会领悟到老师对他的鼓舞和信任,感受到老师与他心灵的交流,传达了一份关爱和鼓励,这种润物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这种激励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另外,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教师的眼神要遍布教室每一个角落,做到“眼观六路”。不仅从眼神上,而且要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调控自己,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激励和赏识,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适时、适度——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显示出来的智慧方面不一样而已。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长处与不足,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个性特征时常会显露出来。

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一个发现者,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继而适时地对学生有益的内在潜能和外在表现进行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特点、特长产生特定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积极的情感倾向。对存在不足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纵向评价。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激励性评价对其进行鼓舞,让学生产生“我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内部归因。这种评价效能的优势是其他评价方法所不具备的,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特征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适时、适度、适人地对他们的特长、爱好以及不足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促进其个性的张扬和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表扬、鼓励。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

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五

[内容]。

(福建/林华春黎华兴)。

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此。一堂语文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师是怎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是否得当?等等,对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评价,不仅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学标准的落实,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目的、任务,还是教学过程、环节和方法。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实践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改革工作很难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也成为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考试仅仅是质量评价的一小部分,用一小部分来代替全部是不科学的,是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对于克服“片追”现象,克服“高分低能”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有重要意义的。

(1)改进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2)评定功能。

[1][2][3][4]。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六

随着小班化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推进,教育教学中“评价”两字的概念较过去已有了明显的不同。评价不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成为教学的必要手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教学行为的必要依据,成为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小班教学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是对教学评价手段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课堂即时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目标和结果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价值判断。

一、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目的。

小班教学背景下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实现全程分类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小班化优势,对学生采取比大班化更多元、更客观、更具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真正成为反馈小班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的直接根据,从而有力地促进师生共同的积极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不同情况予以必要且及时的点拨、解惑、释疑、表扬、鼓励,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兴趣的产生更浓厚。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一个个体的学习过程,注重反馈信息的快速、准确与全方位。从而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动力,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使知识更优化。

二、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操作要点。

过去英语教学的评价,在课堂上仅限于口头上的一些“ok”、“right”、“good”、“verywell”等简单的评定。刚学英语可能学生对这些评定有一定的兴趣,但久而久之他们对这些单调的句子就会失去了兴趣,感到只不过是教师上课的口头禅罢了。很难继续发挥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因此在小班英语教学中实施课堂即时评价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评价对象的全员性。

课堂即时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由于小班教学教师照顾面的扩大,在评价时,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某个学生。并对全班、小组和个人作出相应的评价。

2、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a、按教学环节划分。

根据英语教学中不同教学环节,教师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一些简单的较机械的摹仿性练习,如英语单词、课文朗读等。评价的着眼点在于语言语调是否准确;对于一些替换性练习,偏重于句型表达的完整和正确;对于综合运用练习则重视学生对新旧语言的综合运用。

b、按课堂组织方式划分。

小班教学的活动方式可分为同桌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师生活动、生生活动等,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全班性活动着重评价其操练内容的准确,集体回答的整齐;对于小组活动,评价的立足点在于小组各成员间的协作配合是否默契及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而对于学生个别反馈,则其重视其回答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响亮,是否反映个性的特点等。

3、按评价方式划分。

按课堂教学的方法上来划分,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

(a)多项评价。其侧重点让学生围绕课文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理解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其主要评价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b)比较评价。意思相同的句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辨析,主要评价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

(c)补充评价。课文的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更加完善对课文的理解并增加对补充知识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思维的完整性。

(d)建议性评价。评价群体合作的精神。

(e)争议性评价。评价相互发表独特见解,培养个性化精神。

(f)赞赏性评价。培养审美意识。

(g)创造性评价。评价创新思维。

三、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宗旨。

评价的整个过程应是积极的、肯定的。小班背景下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评价时应注重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激活整个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在评价时要改变“no”、“not”、“it'swrong”、“notgood”等一类语言的出现,而在课堂上应使用“you'dbettersay……”“it'smorereasonabletosay……”一些较缓的语句,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excellent”“adequate”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愉快的心境。

1、及时反馈学习成果,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教学中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各种形式的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及时的对小组、全班和个人进行评价,纠正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很快地看到了自己学习的情况,激活了整个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燃点起思维的火花,激发起参与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触发了学生灵感,启迪了学生思维的创新。

2、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课堂即时评价,通过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评价,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交换的能力,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互相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促进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品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与交换,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的发展。

3、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即时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因势利导,有效地把课堂上“不懂”、“不会”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4、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发表学生不同的独特见解,最后共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小班英语教学法中教师既是一个语言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点拨者、合作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英语教学课堂即时评价,本身就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师生一起研究、探索问题,从而教师因势利导达到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评价的作用,从而教师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了条件。

参考书目:

1、《中国教育报》。

2、《上海教育》。

3、《高中研究型课程》。

4、《网上资料》。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七

经过接近一年的新课改课堂实践所得,根据自己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反馈情况以及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我对英语教学有了几点体会。课改教学既有让人焕然一新的收获,也有让人彻夜难眠的问题.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基础完全不一样,有高有低。如果都两个班都采取同样地课堂教学模式,那英语能力稍弱的9班级英语水平会更弱。所以在不通的班级我强调的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在9班重视的是非常基础的知识,拓展面并不是很广,更多的是巩固知识增强知识的记忆,通过学习规则,通过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使用达到学习目的。而在另外一个班,基础知识只是一个跳板,我的侧重是利用基础知识达到口语交际,英语思考等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发展。

在新教材中阅读部分在前,中间是语法部分,最后是furtherreading。这样的顺序安排的不错,阅读应该作为教学当中的第一目标,讲课时如果一节课无法完成所有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把阅读当中的一些语法项目留到下一节的语法专项中一起进行,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我会适当的用中文来解释。如果全部用英语讲解,讲完后,学生直摇头,表示不理解。例如:定语从句是高一一年级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第三四单元的阅读部分中出现了一些定语从句,可以让学生先把这些定语从句找出来,等到下一节课再引导学生用归纳法把why,where,when这几个关系副词的用法总结出来。把综合技能部分放到后面,写作时就可以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法、词汇。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新标准把对学生的非智利因素的培养,鲜明地提了出来,充分认识到非智利因素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趋向,它能使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有没有兴趣,兴趣多少跟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老师必须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好的教法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这对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八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教学的系统性与素质教育要求并重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系统,评价指标要能够反映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规律,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为更好地上课服务,更好地反映出上课的基本要求和教师的能力水平。同时,又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因此,评价课堂教学,既要“评教”也要“评学”。不仅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的评价体系,更要建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有利于教师教学特色彰显的原则。

课堂教学受制于学情、教师个性、课型、教学环境和条件,导致了不同风格、千变万化的具体教学。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教学创新和发挥特色留有余地。要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四)激励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当今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所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五)便于操作、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三、评价指标。

本方案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教师素养”三个方面,共7个评价项目、20项指标,对初中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对“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进行加分,以体现评价标准的开放性。

1、教学目标。

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2、教学内容。

(4)重点难点处理适当。教师能够恰当地处理教材,重点突出、突破难点的方法合理有效。

3、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10)教学环节得当,时间分配合理,媒体利用有效。能够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教学效率高;对于媒体利用和直观教具的使用恰到好处,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二)学生学习质量(状态)评价。

使学生达到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体现。因此,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评价,是新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点。

4、学习状态学生活动的质量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水平来体现。

(1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是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

(13)学生的思维水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不同解释能不能进行评价。

5、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是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三个方面。

(16)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是否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三)教师素养评价。

(19)实验操作规范,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

7、教学特色。

(20)教学有特色,教学设计新颖,创新性突出。

四、评价量表。

授课教师:授课课题:

说明:

(2)评课人在阅读教案和听课基础上,根据以上项目和评价指标给出分数,并累计总分(3)得分在85分以上为a级,70~84分为b级,得分在60~69分为c级,得分在59分(含59分)以下为d级。

(4)评委要对所评课的主要特点写出简单评语。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九

传统意义的评课,是听课人通过听课,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板书、教态、教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或专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认识的目的。但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这种听课、评课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不可能经常化。评课时,听课人可能带有情面思想不揭露问题、隐瞒观点或问题谈得不深入;就任课教师而言,课前都有充分准备,或许会有人为的修饰,或许课上面对领导和同仁会有紧张心理,这就难现“原形”。这些不利因素会或多或少影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教师的自我评析是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从而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师自我评价既无任何顾虑,又无时间限制,因而容易表现出较自然、真实的教学行为,不怕暴露问题。而只有实事求是地暴露了问题,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显然这一种评价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更有直接意义。我们应当把自我评价作为一种经常性的业务进修活动来开展。

为了适应jefc的教学方法,提高培养交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技能,教师应着重针对那些对发展交际运用能力最关键的、也是新旧教学思路变化最大因而不容易把握好的教学环节和层面进行评价和分析。例如,教学程序能否体现“五步”教学法;能否通过情景和语境呈现新语言项目;课堂练习是否多样化等等。这里从11个方面列出具体的评析内容,教师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进行较深刻的评析。

(一)教学目的:(1)是否注意把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有机结合;(2)是否区分“四会”要求,突出重点;(3)是否达到教材所要求的教学容量。

(二)教学环节:(1)是否按“五步”教学法设计教案;(2)在不同教学步骤中,是否根据需要变换教师角色;(3)衔接是否自然。

(三)介绍运用新语言项目:(1)是否注意介绍意义和介绍形式两种方法;(2)是否采用口头呈现,让学生从“听”入手;(3)是否创设情景和语境;(4)是否以旧引新;(5)是否随时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6)演示是否清楚。

(四)课堂练习:(1)练习量是否充足;(2)是否有质的变化(从机械形式操练逐步转向意义表达);(3)练习形式是否多样化;(4)练习中教师的控制是否逐步减少,最后让学生独立活动;(5)是否尽量扩大每一个学生参与练习的机会;(6)教师是否随时观察学生的活动,起到组织者和帮手的作用。

(五)分组活动:(1)学生是否明确活动的任务和要求;(2)活动方式是否多样化;(3)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是否多且均衡;(4)活动时教师是否巡视全班,及时发现问题,适当纠错;(5)是否注意控制活动的时间。

(六)教师言语:(1)是否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2)是否用英语发挥了各种交际功能;(3)语言是否规范、得体;(4)是否注意让学生尽量听懂课堂用语。

(七)听力训练:(1)对于对话式课文是否严格从“听”入手;(2)是否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听;(3)学生是否合书静听,不见文字;(4)学生是否在听的基础上练习说。

(九)直观手段运用:(1)是否从实效出发,有目的地正确使用直观手段;(2)携带和操作直观教具是否方便、省时;(3)直观教具是否应有尽有。

(十)课堂管理与效率:(1)是否做到“一课时,一课书”;(2)教态是否自然、大方;(3)板书是否工整、规范、井井有条;(4)是否有较强的导入技能和结束技能;(5)课堂效率是否高。

(十一)关于语言“结构”(语音、语法和词汇):(1)“功能”和“结构”的比重是否恰当;(2)是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语音问题;(3)教生词时,是否留给学生猜词的机会;(4)是否在“介绍”或“呈现”中教生词;(5)是否按《大纲》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讲授语言知识。

英语课堂教学可以评价的方面很多,远不止这些。但选择以上11个方面作为评价点,基本能反映教师对jefc教学思路的理解程度,较能暴露问题。教师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自我评析和自我教育,能较快地掌握jefc最基本、最实质性的教学要领。但是评价内容本身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仅供参考。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改动或补充,但要符合教学原理,特别是注意要反映新大纲和新教材的精神,确保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教师根据以上11个方面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一番回顾和思考,作出较全面的评价,然后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一个或几个自己认为是薄弱的环节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和评价。为了使评价基本准确,可设定评价标准,等级量化。例如:

自我评析——课堂练习。

说明:a—一是;b——不完全是;c——否。

1.练习量是否充足;。

2.是否有质的变化(从机械形式操作逐步转向意义表达);。

3.练习形式是否多样化;。

4.练习中教师控制是否逐步减少,最后让学生独立活动;。

5.是否尽量扩大每一个学生参与练习的机会;。

6.教师是否随时观察学生的活动,起到组织者和帮手的作用。

自我评析也可以在课后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反映、讨论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给教师提供分析和评价的依据,使评析趋向客观性,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经过实践,教师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找出经验教训后,应及时做好自评小结,写在教案后面,为今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明确方向,并为进行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

1.评价的定义:(1)评估价值,确定或者修订价值(todetermineorfixthevalueof);(2)通常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todeterminethesignificance,worth,orconditionusuallybycarefulappraisalandstudy)。

2.评价的内涵:评价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价值与变化判断的过程;此过程是一个综合定性、定量、观察、咨询和分析的复合过程。

由此可见,评价的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处理过程。bloom将评价作为人类思考和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根据他的观点,在人类认知处理过程中,评价和思考是最为复杂的两项认知活动。他认为:“评价就是对一定的想法(ideas)、方法(methods)和材料(material)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criteria)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评价(evaluation)就是通过评价者(evaluators)对评价对象(evaluatingsubject)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符合逻辑的可靠结论。

3.评价程序的步骤:

3.1确立评价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3.2决定评价情境:目的、对象、氛围。

3.3设计评价手段:教学资料、校园考察、能力验证、书面检测。

3.4利用评价结果:提供改革依据、调整教学策略、弘扬先进典型、总结经验教训、确定新的目标。

(1)教学评价就是收集整个教学系统或某个侧面的信息并基于所获信息对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衡量和判断的过程。这个阶段,人们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局限在“客观衡量”和“效果判断”两方面,这种认识受教育测量理论影响较大,与教育测量内涵相混淆。教育测量追求的是“客观”、“准确”,所以教育测量必须以量化来反映测量对象,因此,教育测量旨在揭示“是什么”,绝少论及“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事实上,教学评价也需要量化的支持,但是主要是在量化的基础上来说明“为什么”并且还要指出“怎么办”的问题。

(2)教学评价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客观的把握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便最大限度的求得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以及教学效果做出全面的价值判断。

人们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推进一步,比较准确的把握了教学评价的根本属性,那就是变化和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是处于发展变化状态之中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教学评价绝不可能是静止状态的,而应该是随着评价的对象发展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内涵就在于评价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价值。

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它是落实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巨大动力;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并有利于引导教师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从微观上讲,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授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培养目标的落实、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而且还影响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评价理论的历史沿革。

1.以测量为标志的第一代教育评价。

以后的几年中,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等心理测验的日趋定型对教育测量的标准化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这时期评价就是选择测量工具、组织和实施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为此,这一时期被称为“测量”时期。

•测量性评价特征分析:

•——主要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学业的考查客观化、计量化和精确化,便于经常性和。

大规模的进行评价。

•——主要缺点是:不易测量学生学业的全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品行、性。

格等,都不能做出充分的说明。教育工作包括许多因素,要衡量其好坏,不能只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考查,单靠教育测量的定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代教育评价盛行于20世纪30到50年代。30年代以前,现代教育评价的概念尚未形成,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几乎是同义语。无论是我国的科举,还是西方的心理测验和教育测量,所关心的仅是个体学力状况,追求的是量的大小,而对人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对学校乃至整个教育成就的评价并未正式提出来。

1933年罗斯福实行了“经济的社会化政策”,这一经济政策的实行导致了大批青年没有就业的机会,只能涌向中学。而当时美国的高中课程都是为升大学服务的,于是,中学课程和失业青年的需要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促进和保证课程改革的进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进行了一项课程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从1932年到1940年历经八年完成,史称“八年研究”。

为了评价其研究成果,组成了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泰勒(tayler,r.w)为领导的教育评价委员会。通过这场研究,泰勒和他的同事们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即教育评价就是衡量实际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测量是它的手段。同时,还提出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即“泰勒模式”。

泰勒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编制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到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运动区别开来,泰勒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泰勒把评价理解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也即“评价过程在本质上,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学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以目标为中心,通过具体的行为变化来判断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是泰勒教育评价的主旨。

“八年研究”实际上宣告测量运动的终结,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了采用教育评价方法来描述教育效果这一观点,形成了一个以“描述”为特征的评价时代。

第三代教育评价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到70年代。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使美国大为震惊,促使美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从而对教育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十分关注教育评价的开展,民众也迫切要求对学校的办学成效进行鉴定和报告,使教育评价成了官方和民间共同关心的课题。

为使人们注意到评价的全部作用,克龙巴赫(cronbach)把评价广义地定义为:

1967年,斯泰克发表了《评价的面貌》一文,肯定了判断是评价的两大基本活动之一,同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包含描述与判断两个方面的评价模式。这样,“判断”就成了第三代教育评价的标志。

正如著名教育评价专家顾巴(guba)所说的:“60年代或者更确切地说1967年以后,判断成了第三代评价的标记。”

4.以“同构”为标志的第四代教育评价(1970-至今)。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库巴(e.guba)教授和维德比尔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林肯(n)创立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初步思想最早出现在他们合写的《有效的评价》(1981)和《自然主义的研究》(1985)两篇重要文章中。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1989年他们出版了名为《第四代教育评价》的专著。

“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提出后,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把评价看作是所有参与评价活动的人们,特别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双方交互作用、共同建构统一观点的过程,评价结果也是其双方交互作用的“产物”。

(2)提倡在评价中形成“全面参与”的意识和气氛。主张让参与的评价所有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要求评价者在评价中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人格与隐私,所有参与评价的人都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3)他们提出在评价中存在“价值差异”。认为,参与评价的人们的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价值标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观点将纠正传统评价理论价值是一致的、单一的观点。第四代评价观点的提出,在全世界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5.多元评价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的悄然兴起,不仅有力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理论的提出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

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知/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8种以上智能构成。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一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语言知识,形成英语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得失的重要手段。设计、布置、完成及评价课外作业能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对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

同时对学生作业情况我们也作了一个调查,从问卷调查结果反映目前的英语作业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1、作业偏重书面形式。

由于应试教育的不可避免性和为了便于检查,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淡化了不好操作,反馈评价困难的运用性作业:听、读、说。作业形式单调,乏味,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实践能力。

2、作业中的“拿来主义”

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策略,甚至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搞“题海”战术,布置作业图“量”不求“质”,加重了学生负担,不但耗时耗力,而且逐步消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3、作业没有弹性,缺乏层次。

作业布置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均采取“一刀切”策略。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就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久而久之,英语短腿的学生就越来越多。

4、作业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缺乏激励。

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大都只看完成时间及对错。作业评价只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的真实互动,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总之,学生做课外作业的兴趣不高,作业质量可信度不高,作业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现在这些弊端与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可幸的是,大多数的英语教师也一直在反思其弊端并研究探索新的作业设置与评价方式。

那么,在新课标指导下设计的课外作业该是怎样的呢?

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1,作业要有层次性。

笔者曾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层次,再布置作业,“因材施教”,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布置三种不同要求的作业,在每种层次的学生中指定一人收作业并登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近年来,我又采取了我认为更有效的另一种办法:将作业本身分层次布置。首先,结合当天在课堂上精讲的重要语言点,将包含这一语言点的有关练习分成三个部分,三级跳。课堂上现学现卖其中较简单,基础的部分。让基础差的学生增强运用所学知识的信心。课后再布置中等难度的题型。最后,根据作业的反馈信息,布置中高难度的题型。对每一层次的学生,提出达到多少正确率的要求,挑战自己,挑战其他的同学,激起学习中的好胜心。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目的明确。提高竞争意识的同时,对所学的语言点更达到掌握的目的。

2,作业要有多样性。

goforit设计了大量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新大纲要求“考试、考查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不少教师设计、布置的听力、口语往往是课外练习,跟读,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将此类作业根本不作要求。这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另一方面也丧失了听力、口语作业的作用。

如何布置,批改听力和口语作业?笔者曾采用过这种方式。初中学生特别具表演欲望,因此,我曾要求他们课后将课文内容录音,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猜猜他是谁?”。这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时他们听得更为认真,更具有积极性,而为了自己的录音有被播放的多次机会,学生们会在课后,更为自觉的模仿标准的美式,英式的发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练熟了不少的英语句型。。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方式布置,批改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不仅增加了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很有利。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编作业,交流完成。说到自编作业,在复习阶段,我班的学生会经常问这一句话“今天我们搬石头砸谁的脚”。复习阶段,本应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归纳总结。但现实是很多学生们不会看书,白白的浪费了许多宝贵复习时间。若再作大量重复的练习,也似无这必要。因此,每天我要他们将作过的题目中选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抄在笔记本上,这就是“石头”,自己作或交换作,既达到认真复习的效果,也避免了重复练习的枯燥乏味,学生们极感刺激兴奋。这种设计作业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也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作业要有趣味性。

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加趣味性,使之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如阅读训练的作业,内容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的文章。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收看浅显易懂的英语动画片;竞赛味的英语手抄报比赛;围绕话题编对话,精心合作表演的英语话题表演比赛等。

4,从问卷调查结果得知绝大多数学生为之头痛的作业大概首推“背诵”。

艾宾诺斯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当天忘记70%,第二天忘记75%,根据这一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我们必须让学生及时记忆学过的知识,以减少遗忘。再者,外语教学中,适当的强化记忆也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适当的应用强化记忆的方法。

第一,“图文提示”。“新目标”每一页都有幽默生动的画面,而文字材料相对来讲占的比例小一点,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话,看表格讲句子。

第二,“翻译法”。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需要的材料英译汉,背诵时再做一次汉译英,学生可用同意词组或句型,而不局限于逐词逐句的翻译。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英语的句型,英汉句型的区别和联系,而且背诵过程中也无因紧张而导致卡壳的现象,自我感觉轻松不少。

在教学中将传统和现代有效的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作业的批改。

在传统的观念中,“先进教师”的形象就是那灯光下,埋头批改学生作业的白发鬓鬓的老师。现实是很多老师埋怨,“我们辛辛苦苦地批改作业,作业一发下去,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如果说教师盲目布置练习会将学生带进“题海”的话,那么教师对作业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消耗教师本应用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大量时间,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只重结果(对,错)而忽视过程(错误的原因)。

十多年的初中教学让我领悟到,一个学会“偷懒”的老师可以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关键是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既“偷懒”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如对某些作业“粗改”与“精批”相结合:“粗改”要求“一会”、“二会”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仅给予对、错评价。“精批”要求“三会”或“四会”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学生写错的要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教师自己写好阅后记。这样,在讲评练习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批改。然后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这样的面批不仅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可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在我所任教的班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初一时的一次作业是一塌糊涂,几乎全错。我将她找来,耐心指点其中的问题,这个孩子自尊心很强,她觉得很不好意思无地自容。我安慰她,告诉她初学阶段这是极为常见的,老师很喜欢平时基础不好却踏实努力的她,对她能学好英语极有信心。二年后她英语成绩突飞猛进。“面批”不仅有利于“转差防差”,还可避免大面积地两极分化。

6.作业的评价。

学生作业的批改,不应是简单的对错符号或分数等级。评语应是教师向学生们表达的关注与爱护,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激励和警戒。有时一张圆圆的笑脸(表示鼓励),一个重重的问号或一个大大的哭脸(表示批评),比教师的说教更能起作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后进生的督促和激发,光利用课后补课是不够的,要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闪光点,尤其是作业中的亮点,进行表扬鼓励,对于长期处于落后、被动状态的后进生来说,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许就能激活他们潜在的自信,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走向新的成功。评语可以是一个词。如:great!一句话。如:you‘vedonesowell!一则格言。如:wherethereisawill,there’saway.三言两语随感或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批改学生的英语短文,我们可以尝试只给正确的句子打勾,不打叉,讲评时给出2篇不同风格的范文,再让学生重写短文,之后优秀文章给予张贴,供其观摩学习。只要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掌握英语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所不能涉及。

我们的学生在课外运用英语的机会较少,作业是他们课外巩固课堂知识和运用英语的重要手段。因此,设计好英语课外作业,对学习好英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培养其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总之,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的布置和评价,能使学生感受作业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能起到激励和教育学生的作用,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其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5.宁淑梅“构建‘板块式’家庭作业,培养高中生‘自学能力’”。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二

体育教育目标、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各方面做出价值判断,是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它涉及到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全过程,以及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技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因素。

(一)评课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任何体育教学都是因学习目标不同而设定体育课类别的,2、客观性原则:任何评课,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帮助教师认识教学过程中某些不足和问题,指出优点、亮点和提出改进方法,最终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评课过程中,都应针对教学效果的完善和提高,客观地去进行评价。

4、思想性原则:任何体育教学活动的尤其成功,都能体现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没有教育思想指导的体育教学活动是没有灵魂的体育教学。《课标》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健康第一”。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核心所在,才会评出具有驾驭体育教学活动能力的优秀教师的可能。

要体现全体性、全面性、层次性的体育教育全过程。因此,对那些不能体现教学主体,搞选拔甄别、运动训练式的体育课不应该评为好课。

(二)评课的内容与方法。

评课之前,至少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听取授课教师课前介绍课的设计与实施意向。如果听得不明确时还可以询问,实际上就是在听课、评课前做一些调查工作,多掌握一些信息。其次是查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案。如:目标明确、教材搭配、场地布置、教具运用、运动负荷、重点难点。其三是记录。有经验的教学评价者,常常是边听、边看、边记。三项工作在听课之前完成已构成对教学活动的初步认识了。如何听课、评课呢?我们认为也有“听”、“看”、“记”三个方面。

1、“听”:重点和难点简明扼要,讲解和示范精练准确,学生和教师互动活跃,形式和内容完整统一。

2、“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常规的规范性,教学方法的创造性,教学气氛的和谐性,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器材运用的多样性,运动负荷的适宜性,保护方法的安全性。

3、“记”:高度和远度记适宜程度,组数和次数心中有数,心理和生理都应兼顾,心记、仪器记、听课记笔记。

上述十六句话代表着如何进行评课的十六个方面。当然我们应从新课程理念去理解这十六个方面。如:重点、难点已不再只是过去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而应从《课标》中五个领域中去寻找从一个教材单元计划的深度、坡度、程度中比较;从学生的基础、能力中去分析;从教师自身条件、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去考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按受和运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概念去评价时,并不是让我们忽视体育的学科性和科学性,而是以不同的权重、方式、内容去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学实质性、本质性的教育活动全过程。

总之,评课的工作,是一个学习和指导的系列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看”、“记”、“评”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前四步,将体育教学活动的事件,通过教育学理论的系列“加工”才可能成为最后评价结果的“优秀产品”。只有对平时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事件的“精雕细刻”,才可能使教研员自己成为一个体育教学活动的优秀评价者。

三、评课标准。

1、教师教学能力(35分)(1)教学准备(6分)。

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恰当;场地器材分布合理。

(2)教学方法(8分)。

讲解简明扼要、术语准确,口令响亮清楚;示范动作正确、站位适合;培养学生举趣和能力措施有效。

(3)教学组织(6分)课的结构严密紧凑;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得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教态仪表(5分)。

着装整齐、端庄;教态和蔼可亲、严慈相济;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影响。

(5)辅导帮助(5分)。

保护帮助得法,纠正错误得当有效,辅导方法合理有效,对学生耐心细致。

(6)思想教育(5分)结合课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抓住偶发事件正确教育引导。

2、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20分)(1)新授教材(10分)完成动作35%-45%。(2)复习教材(10分)完成动作55%-65%。

3、学生表现(25分)(1)学习态度(15分)。

注意集中,主动积极,自觉锻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2)意志情绪(5分)。

具有进取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情绪饱满。(3)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5分)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关系互相协作。

4、各项生理心理负荷(20分)(1)生理负荷(7分)。

生理负荷的量度与生理负荷过程合理。(2)心理负荷(6分)心理负荷变化曲线合理。

(3)课的密度(7分)。

课的一般密度合理,练习密度25%-40%。

(一)教师方面。

首先看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教案的编写是否清楚,是否切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是否将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巧、启迪思维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看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灵活合理,课的结构安排是否恰到好处,此外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与示范、保护与帮助、防止与纠正错误动作、运动量和运动密度的控制,都应是分析评价体育课的内容。

再次应看教师的仪表和行为。教师是否服饰整洁大方、举止从容镇定,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吐字清楚、准确、富有启发性,是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上课是否充满信心,是否正确运用口令和手势;一位好的教师要能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既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威严,又能体会到教师的亲切。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看课堂上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课时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首先应看学生上课过程中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可从学生的精神是否振奋、精力是否集中、学习氛围是否活跃、是否遵守纪律、听从教师指挥等方面进行听课和评课。

其次要看学生课堂中是否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学生之间是否团结协作,再要看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

(三)教学内容方面。

体育课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达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娱乐学生身心的目的。但要使学生按受知识、积极思考、自觉练习教学中所传递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堂好的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基础知识必须是先进的,科学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的搭配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须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组织的好的教材内容,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学起来也容易理解、掌握和应用。

(四)场地器材方面。

许多听课评课在这方面更是不够重视,或者根本就忽略了这方面。诚然,不少学校场地器材已基本完善,但是也有大量的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不能达到要求,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听课和课后评课,更应视这方面的分析评价,主要应看教师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运用现有场地器材的能力,以最大的可能发挥有限场地器材的作用,学生分组轮换,器材分配是否合理,还要看教师使用器材替代物的情况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教师想方设法在场地器材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搞好体育教学。

团泊镇中学。

2015.12。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10分)。

1、目标设置:教师“导”的思路清晰,学生“学”的目标明确。

2、层次划分:知识与技能的达成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揭示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内容:(10分)。

1、内容选择:教学容量适度,重难点把握准确。

2、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突出能力培养。

三、教学结构:(20分)。

1、环节设计:课前先学有体现,设置情境、激发动机、展开过程、巩固训练、发展提高、达标检测。

2、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活动、自主学习的时间。

四、教学方法:(20分)。

1、教法优化:教法设计合理,教学方式多样化。

2、学法指导:指导学法得当,能与学情相适宜。

五、教学状态:(10分)。

1、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具有学术研究氛围。

2、学生参与: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参与率高。

六、教学效果:(20分)。

1、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慎密有效。

2、达标训练:能及时反馈练习,教学目标达成率高。

七、教学特色:(10分)。

1、创造性:导学过程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

2、艺术性:导学不出现“超导”与“滞导”现象,艺术性高。

3、生动性:导学具有感染力,课堂教学深刻、生动、形象。

等级设置: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四

我们在课堂中所说得“很好”,“回答的很精彩”等等一系列的话语都属于对学生的评价。笔者认为这样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鼓励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对教师来说,正确的课堂自我评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每个教师都要重视课堂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从而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现将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如下的自我评价总结。

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语言教学的特点,英语课程标准把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同时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三维”课程目标扩展为五个方面,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组成部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的保证。

首先,上课前充分准备。为了在上课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不但细致地分析学生,充分地理解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对学生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堂前的充分准备是十分重要的。课前准备越充分,教师在课堂上就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而教师却无从下手出现僵局。

其次,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牻萄是教与学得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教师的教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如何让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维、积极配合、自觉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改变了教师一人唱主角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和动机,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再次,使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发挥淋漓尽致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事先预设,因此我精心准备,让它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课堂上力争用这一设计来实施。

最后,在课堂后反思。教学不是随着下课铃声的结束而结束。要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课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课后的反思具有现实性和批判性,是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作法的思考,做好教学的课后反思,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思考一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是否应对合理;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优秀的方面继续发扬,不好的方面逐渐纠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然而由于刚刚步入教育领域初步接触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之,及时的进行自我评价使我找出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了自我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增强了自我发展意识。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五

最近,忙碌中匆匆地再次拜读了陈多仁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这本书从教学设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现代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呈现了对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与评价。

在第四章中,书上讲到: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这一部分主要从学业成就传统评价和课堂观察两个方面阐述。其中,学业成就传统评价中的纸笔测试重点谈了测验题目的效度、信度、编制。其中,书中对测验题目的题型:是非题、匹配题、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操作测验的含义、使用及优缺点进行详细地讲解。

看了这部分内容,我想到了目前我们学校科学学科组所正在尝试的`围绕学科育人目标维度下的创新型命题试卷。我们试卷的命题,也试图尝试从对科学的兴趣度,科学学习参与度,学生思维的呈现度,科学应用及科学创新的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首先我们确定了第一套创新型科学试卷,该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问卷,第二部分是科学知识、能力检测题。在第二部分中又分为科学知识树、科学实验室、科学在身边。从整个题型上看,居多侧重学生能力的测试。

该试卷命题结束后,我们就在期末用新命题进行了第一次实践尝试,也收集到了我们学校4-6年级的考试数据以及老师们的试卷分析和教学质量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实践结果:

1、对试卷在命题方向上,的确打破常规命题即试卷命题的新颖性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2、在对学生进行检测后,我们发现学生之间分数差距较大,甚至有些学生面对一些试题根本无从下手。

紧接着,我们老师开始对试卷的难度系数进行分析,发现题型的新颖也导致难度的加大。新试卷命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虽然命题初衷是对学生高层次的认知能力进行测验,可是已适应完成识记内容答题的学生来说该试卷把老师和学生都考到了,学生没有理解到命题的需求,就不能准确地扣题及表述,以致于在答题中没有答中关键,所以丢分普遍。同时,我们结合老师的质量分析和对老师随堂课的监测,也发现目前小学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课时量真正实现等等因素,使得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高层次的认知、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较困难实现。于是,第二次创新型命题在原有方向上结合了传统命题的题型,为试卷第二部分题型添加脚手架,降低学生读题难度,为学生的答题的思维进阶搭建阶梯。在每个创新题型之下,通过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填充降低学生答题的思维跨度,较好地辅助实现创新题型的测试目的。经过再实践,学生分数有了明显提高,也能达成我们预期考核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感觉在我们在逐渐的改变与实践中渐渐清晰了创新命题实践的路径和思路。

于我而言,这样的启示与改变,也正因为阅读了像《课堂教学评价》这样的专业书籍,此书也对我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现代教学评价发挥了更好的指导作用。在阅读中我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只有大量阅读专业理论书籍才可以帮助我们用专业眼光待事,以专业行为成事。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六

这是获取课堂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采用随堂听课这种方法,通常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1.事先准备。

事先准备一方面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就时间、地点、方式、观察重点等事项进行事先约定,另一方面,评价者需要在听课之前了解所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合理确定听课的重点。此外,事先的沟通也有助于消除被评价者的焦虑,让其能够尽量保持教学的自然状态,减少人为表演的成分。

2.课堂观察。

在课堂观察中可以进行全过程观察和有重点观察。前者是指评价者全方位地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在观察过程中,评价者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一些特殊行为保持高度的敏感,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通常这一类观察的难度较大,要求观察者有熟练的观察技能和丰富的观察经验。有重点观察则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先准备的观察工具。有重点观察还包括评价者事先与教师拟定评价重点,如重点学生、重点事件等,在随堂听课中有意识地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观察。

3.课堂记录。

课堂记录是伴随课堂观察进行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事先选择或研制的观察工具进行记录,如弗兰德斯的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等;二是描述记录法,它需要对课堂中的语言和非语言都进行记录,描述记录要求记录时应尽可能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所有内容都完整地记录下来,即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当然也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记录。在记录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一些非预期事件的记录,这些事件及其处理往往能够更清楚地反映评价者的行为动因。

4.课堂快速调查。

常用的快速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简单测试题,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你愿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吗?”“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吗?”“你对这堂课满意吗?”等。

5.评价结果的反馈。

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的反馈往往以课后讨论的形式出现,其主要方法就是评价面谈。一般来说,评价面谈包括下面几个步骤:(1)明确评价面谈的目的,这有助于消除被评价者的顾虑,让其能够畅所欲言;(2)让被评价者阐述本节课的总体安排、设想及其实现的程度,并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3)评价者根据听课记录指出这节课的优势和不足,依据评价标准进行初步的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4)在被评价者对评价者所做的评价和建议基础上,二者就双方存在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5)双方达成共识后,提出对以后课堂教学的要求。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七

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反馈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评价结果的检验。

评价结果的检验一方面要检查评价程序的每个步骤,看其是否全面、准确地实施了评价方案;另一方面要运用统计检验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检验。

2.分析诊断问题。

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等级分类,而是为了有效地促进课堂中的教与学,因此需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并对被评价者的优劣状况进行系统评论,帮助被评价对象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

3.撰写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封面、正文和附件。

封面应提供下列信息:评价方案的题目、评价者的姓名、评价报告接受者的姓名、评价方案实施和完成的时间、完成报告的日期。

正文则包括五部分。(1)概要。它对评价报告进行简要综述,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评价,并且列举出主要结论和建议。(2)评价方案的背景信息。它介绍评价方案是如何产生的,重点叙述评价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其理论依据。(3)评价方案实施过程的描述。它主要叙述评价过程,即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4)结果及结果分析。它介绍各种收集到的与评价有关的信息,包括数据和记录的事件、证据等,以及处理这些信息所得到的结果。(5)结论与建议。它包括对评价结果进行推断,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4.反馈评价结果。

反馈评价结果是指把评价结果返回给被评价对象或上级主管部门,以引导、激励评价对象不断改进、完善自己,同时为教师或教育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反馈评价结果的方式有多种,如个别交谈、汇报会、座谈会、书面报告等。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篇十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的评价制度。以此促进新课改的落实,促进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完善,健全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发展。

评价应充分体现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应充分体现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评价的真实性、民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因此,评价结果与评价对象的奖惩不直接相关,尽量排除评价的副作用;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不同意见,不刻意追求统一结论;不以绝对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对象,重视评价对象的反思和改进。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评价对象的反思应成为评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行多向评价。除领导、专业人员外,更强调同行的参与,有条件的还可让家长、学生参与,以全面了解各种信息。

3.评价方法多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研讨、访谈、观察、问卷、测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4.评价重心下移。不但要评教,而且要评学;不但关注课堂教学预期的结果,而且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变化;不但要对现状作出诊断,而且要关注改进和发展。

5.评价结果的运用不以甄别和奖惩为主要目的。采用“建议”的形式,通过对话和反思,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三、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使用进一步改进的各学科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表,必要时还使用其他的评课工具,如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表等。

四、校内听课评课规定。

1.教师听课评课。

以促进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的。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听课要达到3节。

2.学科的听课评课。学科主任要对本学科的教师要在一个月内每人听一次课,对新教师、有重要研究课题的教师等需要跟踪听课、评课。

备课组长要在每周内对自己组的成员听一次课,并组织好导学案“试水课”工作。

3.“入门课、达标课”听课评课。以展示和交流教学改革成果,促进学习研讨交流为主要目的。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入门课、达标课”讲公开课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评出校级优质课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4371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