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书籍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其他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这是一些热门图书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三重门读后感篇一
读读停停,三天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这篇听闻已久的小说--《三重门》。惭愧的说,最早知道这篇小说的名字,是在《征途》游戏的答题活动里。题目是这样的:韩寒于初中时写的----《三重门》体裁是a小说,b散文,c诗歌,我猜一个,选a,于是答对,多了一分。
这时的韩寒,该是有一举成名或是要把多年积在心头的感想一股脑儿的写出来吧?于是我们有幸见到如此之多的恰当得如六月天里吃上一条雪糕般舒服的比喻。还好自己平时博览群书,学富差一点五车,不然还真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不过我觉得比喻有点多了,吃了几根雪糕之后,暑意已消,再多吃的话,可能会拉肚子的。
看着这篇小说,不经意的想起了小妹,她的文章里,似乎有着韩寒的影子……有机会一定要问问她是不是读过《三重门》。如果没有,韩寒可能又要大笑了----有人不要钱帮他打广告,他能不乐吗?不过一想到他一定不会在乎这样的广告,心里不禁又黯了一下。
写了这么多,似乎跑题太远了(看,这就是与名作家的区别与距离之所在)言归正传,因为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快要写完了,再不回归可能就没有机会了。韩寒像一条蛔虫,似乎知道我的所想,用他的笔,将我好多好多想写写不出来,想说又不能完美表达的话,只用一篇文章就做到了。现在天气这么热,弄得我现在又想吃雪糕了。
不过看完之后,我开始有些讨厌小说这种体裁了------非得要这样结尾么?悬念还是……真希望他这样一直写下去。
三重门读后感篇二
韩寒曾经在零下一度里说过:“我无书不看,只是有一个怪癖,唯中外名著不读。”这句话在《三重门》面前,就仿佛枋叔子先生所说的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国家,可以不攻自破,因为很明显的,三重门受围城的影响非常之深,围城之于三重门,就犹如苏联之于建国初期的中国,如果不曾看过围城写出来的书却还与围城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度,那就真是曹操的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了。
这两本书我几乎是同时看的看后被吓得一年不敢用比喻句反观自己以前的比喻什么“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什么“速度快的像一只离弦的箭”其可笑程度高于世间的任何笑话而我的同学们至今依然在用着“友情就像一桶陈年老酒愈久弥香”、“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之类有趣的比喻幼稚得令人失笑然而神奇的是偏偏这样的文章就可以得到高分并且赚得文章有文采之类的评语。
让我们回到比喻句的主题上来,围城的比喻自不必说,成千上万句妙喻,每句足以都让人喷饭满案拍案叫绝,三重门的比喻也不差,比如宋世平在暑期长跑训练时,“面对雨翔时一副悠闲如云中漫步的神态,一旦背对,压抑的表情全部释放出来,嘴巴张得像恐吓猎物的蛇,眼睛闭起来不忍心看见自己的痛苦。”最初看到这句话时,我把视线从书上移开想象蛇恐吓猎物时张开嘴的样子,并张大了嘴巴模仿,模仿之后顿觉可笑,不禁笑出声来。当时我正在学校,同桌见我时而张大嘴巴时而捧腹大笑,不禁惊诧地看着我,疑心我是疯了。
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两本书的主人公都是平凡平常平庸之人,是两位作者戏谑讽刺的对象,方鸿渐不学无术、性格懦弱,林雨翔也胆小懦弱、气量狭小,然而他们的这些缺点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厌恶反而“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为一。”就我个人来说,在我所知道的所有主角里,方鸿渐是我最喜欢的主角,林雨翔则居第二位,我喜欢的就是他们的平凡与真实,不像某些名著,把主角塑造得一本正经道貌岸然,仿佛主流媒体上共产党人的形象。
三重门与围城的相似还表现在其他的一些细节上,比如鸿渐和雨翔都有一个有些文化的父亲,又比如两人都有克莱登大学博士的学位或出版过的作文来维护自己的虚伪的自尊,再比如三重门最后雨翔跟susan打电话的情节,几乎就是围城里鸿渐和唐小姐打电话的翻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重门里的结尾处说:“走还是不走呢?也许放开这纷纷扰扰自在一些,但不能放开——比如手攀住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得流血,不知道该放不该放,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这是很漂亮的一段话,而且也使像我这样的高中生想到了自己学习——即使再努力也绝考不上二本,想要放弃却没有贼胆。这段话我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为之拍案叫绝,赞叹韩寒果然是“用全中国所有teenger里最精彩的文笔来描写这些人怎么活着。”
林雨翔的最终是否出走了,很多人都想知道,但是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韩雨翔”最后确实是离开了学校,而且还被七门功课的红灯照亮了前程,成了最著名的80后作家。
韩寒是我比较佩服的现代作家,我很羡慕他强烈的自信和敢想敢说敢做的作风,我想也许我正像司马迁一样,对自己所没有的充满向往,因为在现在,在还剩一百四十六天就要高考的时候,我依然在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自从高二文理分科后我们老师就常说,对文科的学生来而言,最关键的一科就是数学,因为所有人在政治历史地理外语语文的差距都不大,最多也只能差个十分二十分左右,而差距最大、最重要、最能拉分的一科就是数学。不幸的是我的数学基础奇差无比,而我们学校出的题虽然不像市南三中出的题目那样深得让人掉下去就爬不上来,但无奈自己身高太低,在题目里挣扎一番后便不得不放弃希望,这样一来我的数学成绩就更像闪击战中的波兰军队般顷刻溃不成军,以至于我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单调递增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我的生活非常单调,我对生活的绝望正在递增。
我一直想不懂,为什么能够决定一个学生命运的,居然仅仅是一次考试,我一直想不懂,为什么对文科学生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居然是一个与“文”根本就挂不上边的学科。
写到这里,我觉得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东西像围城三重门以及他们的主角一样,让人觉得无比的滑稽和悲伤。
三重门读后感篇三
《三重门》是韩寒的成名作,我一直没有机会拜读,上周终于在图书馆借来了这一本书,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一本震撼世人的作品。
初始读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在《三重门》一书当中,韩寒以相当高的频率暗讽当今中国的各种时弊。小至生活小事,大至国家教育制度,无一不成为韩寒的笔下亡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在读这一本书之前,我刚刚读完了雨果的《九三年》。同样在作品中暗讽当时政府的弊端,虽然雨果的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明显不及《三重门》,但是其锋芒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九三年》被称为是大文豪雨果最为成熟的一部小说,而《三重门》只不过是新生代作家韩寒的处女作,二者的写作水平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抛开这一点瑕疵不说,但从整体来说,我觉得这一本书给我的感动比《九三年》要来得深。原因很简单,《九三年》描写的是1793年法国大革命的一些事情,对于这样遥远的历史,我们只能从文献资料当中寻找到一点印记。而《三重门》则是描写了一个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这些,都是我所亲身经历过的,对于其中的相似之处自然容易产生共鸣。
在阅读这一本书的时候,一开始是对韩寒笔下的教育界的黑暗以及教育体制的缺陷产生共鸣的。毕竟,我也是一名偏科生,也深受“全能型人才论”的荼毒。再看深一点,就对主人公林雨翔在感情路上的坎坷产生共鸣。但是,有一点我是比不上主人公的是,他跟susan的感情之路的波折,是我现实中所不能遇到的,假若遇到了,我想我自己也未必能够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承受这样高频率的、极富戏剧性的打击。看到后来,就对林雨翔对待学习的态度产生共鸣。林雨翔是一个有潜力的学生,无论从书中的老师,还是从作者的意图,抑或是从我的观点来看,林雨翔都是一个这样的学生。但是,他跟我一样,有一个相当致命的弱点就是,就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在林雨翔升入高中开始,他就没有一种很认真的拼劲,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潜力只要恶补一段时间就可以把成绩赶上来。但是,在初中可以这样,不代表在高中也可以这样。毕竟,初中与高中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否则,也就不用吧高中与初中分开了。而我,则是同样地得过且过,从小学开始就被英语拖着后腿,也因为英语而吃过不少的亏。但是,一堆的教训却并没有换来我的奋起直追,而是不断地为自己寻找借口,得过且过。
再有一点,就是林雨翔的初中、高中生活勾起了我的回忆。中考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很模糊了,好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其实,也就是4年前的事情,只不过,这样的记忆被时间更加接近,重要程度更高,记忆更加深刻的高考所覆盖了而已。但是,我还是依稀记得中考放榜的时候,凌晨两点多钟打电话查询成绩,每出一门成绩,心理就多悬起一分。直到全部成绩出来了,才知道原来自己与理想的学校是差那么远的。当时的失落好像又可以在高考放榜的记忆中找到相同的感觉。
读一本书,想起一些人,忆起一些事。乃是我读《三重门》的最大收获。
三重门读后感篇四
常言道:没了解就没发言权。所以,之前网上热闹非凡的方韩之战,本人一直没表现立场。因为还没看过韩寒的代表作。而今读拜读完矣。窃以为,韩寒这文字如果不完全是他人代笔的,至少也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小说。当然,网上主流质疑似乎是鉴于其父亲专业背景和经历,严重怀疑此作品最可能是其父的代笔。对韩父,此处不多议论。基本上说,对韩公子小说的存疑,可套用网上一评论语大致概括为:“小说所体现出的作者丰富的古今和中外文学名家名著的阅读量,与几年前对媒体公开承认自己其实不太读书,基本不读经典名著的韩寒先生,与其表现出来的谈吐非常不符!”。由是,大众质疑是正常的,质疑是应该的。
另外,兹亦闲议一番:《三重门》书中有两首词,书中作者已经表达说明平仄乱套,此就不继续探讨关于落韵或平仄出律等诗词格律知识问题。眼下社会大学生没几个懂格律,更何况中学生。所以其自嘲平仄乱套,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属正常啦。我在这单纯从此词韵味意境说,话说一个高中生,能如此填词已经展示出乃很有诗心,很有天分的人才了。而且整篇小说时不时都透出作者对宋词,对唐、宋诗人的文字甚至是不常见的典故有相当的老练和幽默风趣的运用。作者一出手小说就插入如此有意境高度的词儿,常理应该是作者时有习作诗词。否则,读者我似得惊叹遇见天人。
特此,转一转,其二首词:
第一首《少年游-忘情》:
待到缠绵尽后,愿重头。烟雨迷楼,不问此景何处有,除却巫山云。
两心沧桑曾用情,天凉秋更愁。容颜如冰,春光难守,退思忘红豆。
文中紧接下面是第二首《苏幕遮-绝情》:
断愁绪,空山居,天涯旧痛,尽染入秋意。缘尽分飞誓不续,时近寒冬,问他可寻觅?
缈苍穹,淡别离,此情已去,愿君多回忆。我欲孤身走四季,悲恨相续,漠然无耳语。
各位看官,对上面这两首词,我们先不论平仄押韵之道。单从吟读的韵味和意境。请问如何?相当有诗人天分吧,如果真是高中生的灵感,乃天才之相吧?!词中连巫山云雨之典故,男欢女爱爽歪歪之夜的名典都化用得如此专业自然,情味绵绵无绝期。请问,一个不写诗词的中学生,一个自己公开对媒体承认其不太读书的,经典读物不太读的年轻人。一出手的诗文就如此了得?并且在本小说之外再无其他诗词习作示人。封笔不练啦?多可惜,多不可思议的天纵英才啊?要知道,诗有别材!又所谓,怀才如怀孕。蕴藏培育久了,该生出来的时候谁挡不住的哦,包括自个。
深夜,我手捧此《三重门》,眼前浮这两首词的时候,拍案叫绝,惊为天人之作也。如果说旧体诗中,五绝、七绝,对少数人来说,靠天赋靠性灵是有可能写几首不错的。不必有多深厚的国学功底,常识和阅历告诉我,这有可能的。但律诗特别是七律和诗余也就是词,常识告诉爱好者,不论是少年游或亦是苏幕遮或其他什么词牌之习作,几百年来的诗词爱好者,基本是必须大量阅读为基础才能写得有味道像样的作品的,且不说阅历几何。
这本《三重门》字里行间,可见作者一再透出对中华古诗词名作和名家的相关背景之熟悉。甚至寥寥几字就用典微妙恰当。且小说中可见作者熟练引用论说,表明读过左传,战国策以及前四史,明清小说更不在话下,特别可贵的是其对外国知名文学作品人物故事有相当的阅历和了解。至此,在下窃以为,有些典故和文学名著知识的提及,或许作者本意是顺便想表现其知识丰富,涉猎广泛之才气格局。然,而今看来:“成也萧何败萧何,在此矣。”特别可疑的是,书中多处,对susan此女同学思慕部分,引发议论和心理描述之语言哪像个中学生的心路。包括上述词作中,其驾驭文字手法娴熟,韵味不错、意境优美的《少年游-忘情》这岂是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某高中生可以玩出来的手法吗?不!这完全是个有文化的相当阅历的成年人,情路上过来人之心语。此处问题点太明显了!如果说韩寒有天纵诗才,既然书中有能力写出那两首很有诗思功底的婉约词。此小说发表之后,为何他偃旗息鼓了呢?韩寒为何不再练笔习作婉约词了呢?这世界是有天才之说的。的确世事无绝对,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比如,外国的,莫扎特先生据说5岁开始创作钢琴曲。可是,他完全没有因为5岁作曲之后就封笔不玩创作了吧,反而越玩越牛逼,越玩越神奇了。直至天妒英才,早逝了去。我们再回溯本国古代,唐代的王维、杜牧,也是年少成名,出名了,创作能力就萎了吗?他们就不玩文字了吗?码不出新的好作品了吗?就不再写出优秀诗篇了吗?不!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天纵英才。真正的天才,人家是如此展现佳制,让人们不服不行滴。所以,上述两首味道还算不错的词儿,让人想不通,韩寒为什么就此收手,金盆洗手不玩了?什么意思嘛?很多人不写诗词,此处他们不疑问,我来疑问哈。
上述种种已经足以说明怀疑有人代笔的合理性,而且此小说里流露的知识面和文字功底和韩公子的谈吐及各种表现的确让人感觉矛盾了,亦不是因为眼下世道纷乱,在下就什么都得多疑问,而是文字面前不得不怀疑。记得几年前,我在和诗友交流,提到韩先生时候就叹问:“韩寒他怎么像个娱乐圈的人而不像码文字的文化人呢?”嘿,才几年过去,韩寒先生果真玩票似的去当导演了。果然娱乐中人矣。电影《后会无期》我也看了,感觉他不是好导演。当然,盛名之下,品牌的召唤,听说票房不错。韩先生发财了。恭喜啊!但愿以后他导的新片质量高一些。否则,迟早要票房危机滴。
话说,这时代怎么啦?可谓:“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耳。”难怪那个台湾谢氏政客来大陆返回台后讽刺道:“大陆已经没什么文化啦。中华文化在台湾。”人家也非完全胡扯啊,人家有资本这么嘲讽我们大陆人啊。
权且当业余文字游戏吧。打住!
三重门读后感篇五
在五年级时我第一次接触了韩寒的作文当时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之后又经过妈妈的介绍读了韩寒的经典著作三重门。
三重门主要讲了本书透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类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韩寒以自我的方式思考着、激动着、愤怒着、抗争着、改变着,透过那些犀利的、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语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灵光闪现。三重门读后感。
第一重亲情写出了亲情,是一个永不衰退的话题。人有百种,对亲情的感悟就有百样。在韩寒的笔下,我看到了他对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抵触心理:林雨翔的父亲会在儿子年幼时逼迫他阅读中华礼貌历史的结晶,也同样在儿子中考在即时,让他上补习班,花重金买补脑、增长记忆的营养品,力求在中考中能发光发热,但他们却忽略了人类最简单也最浓厚的情感。或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远比价值千金的药品更有价值。然,亲情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在用不一样的行为诠释亲情。
这就是我们,年少的我们。或许成长就是一道没有疤痕的足迹。在美丽的夏季,我用我的笔,记录着青春。青春未央吗?有足够的好时光让我们边走边想,边想边挥霍吗?不,从此岸到彼岸,从绿肥到红瘦,快得就像季节的交替。每一年都是这样。
三重门读后感篇六
都是,也都不是。
韩寒所代表的是我们这个群体的观念,这个群体的想法,只是他敢于用文笔表达,用他那自诩的才华,让笔尖流露出一段段真实的情感。
《三重门》这本书,是韩寒的成名之作,他往后的著作我也多少拜读一二。从它们之中,并不能确切地说得到了什么,获悉了什么。看完《三重门》,并不像看完《雾都孤儿》后能感受到当时英国光怪陆离的一面,也不像看完《呼啸山庄》后惊叹人心的复杂险恶。而这本书,是一种现实,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各式各样的青年人。说青年人不稳重,浮躁,一点也没错,因为长者们走过的路确实比我们多了些。
可是,我们这一代有我们的个性,有我们的思想,思想应该是不断更新而并非传承。只有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传承下来的思想道德理念固然可贵,可是令人厌恶的一面却无法磨灭。
中国传统理念中,家长为尊,师长为圣,他们的话就是至理名言,对于这些谆谆教导,我们本应无可非议全盘接受。家长说一,就是一,师长说二,就是二。
而许许多多的家长,都有极强的虚荣心理,他们从小教会孩子,什么叫做谎言,谎言越是动听,就越真实。新东方的郭将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这样的经历,他说:你们的家长是不是也是这样,小时候让你们花一下午硬着头皮背一首奇难无比的诗,晚饭过后拉着你的小手到了邻居面前说:你们看看,我家这孩儿多聪明,他过目不忘啊。你看他刚随便翻了一篇诗,随意瞄了几眼,就会背了,来,孩儿,背给大伙儿听听。背完之后,赞许声如悦耳的鸟声接连不断,叽叽喳喳、哗啦哗啦。
作为家长的他们心里那个乐啊无法用言语形容,就好像中了百万大奖,嘴里含着永远不会化的蜜糖,那种笑容似乎上了天堂。而之后就立马把你们拖回家继续苦背诗歌,日复一日干着同样的累活儿,而他们天天享受飞向天堂的快感。
听罢,我们都笑得前伏后仰,现在想想,感觉这笑话酸味儿浓得很,家长的虚荣心,怎能去损害孩子纯白的内心世界呢?怎能建立在孩子们的痛苦之上?可能举这样一个例子有点偏激,无论如何,家长是尊者,师长是圣人,这个观念仍然会被中国传统教育所坚持着,就好像一块溃烂的肉,你无法阻止它继续溃烂下去,最终愈演愈练。没事儿,还是一块肉呢,还能吃,只是性质不同了罢了。
郭将老师十八岁就大学毕业了,属于一个天才型学生,现在是博士生,可是他的成就,并非和学业成正比,并且曾经深受他学弟的欺骗,却始终蒙在鼓里。
那么,让我们反思一下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国的教育固然是严密的,是筛选智者的不二方法,可是应试教育方式,又怎能让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又怎会真正适合所有的学生?对我们的前途真的有利吗?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了解历史,研读名著,是因为理科题目不断困扰着我们,禁锢着我们的思维。错不在于我们,也不知在于谁的身上,又能责怪谁呢,大纲上的要求一直如此,又怎能随意更改替换?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无边的习题,烦恼时的牢骚,失落时的哀叹了。读好书就一定能升官发财?非也,但你所能得到的机会会比在学习能力稍逊一筹的人多得多。
这只能说明,中国的俗人太多,注重的只是那张比一辆卡车还重的文凭,注重的是你的学历,而你的能力,你是否适合这项工作,都是之后考虑的因素。
在这个俗社会中,我们又能多说什么呢?说多了,会被人骂自视清高,不要脸,不说,憋在肚子里也怪难受的,憋着憋着,吐了一身并不雅观啊,破坏了中国的传统道德美德,有失体统。
所以学学韩寒,学学这叛逆的精神,写点东西吧,写给谁看?写给要看的人看,不要看的人直接无视吧,反正总会有人要看的,除非你自己不当自己是个人,自己写的作品,多多少少还是会自我欣赏的。我想,尊敬的师长们,也无法对韩寒多评价什么吧,他的《三重门》,就是比你写过的任何一篇文章火,人家就是比你牛,你又奈何呢?无奈吧,师长们心里其实及其不希望我们接触韩寒的作品,因为太叛逆,太违背现实的道德伦理观了。
韩寒的作品会不会成为经典,这还有待考证,我们无从定论。可是这样的作品,却实实在在地横亘在我们这年代的文化中,任机枪扫射,原子弹接连炸裂,都无法摧毁这种异调文化。
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可不是盖的。
同是一等奖获得者的郭敬明,就没有这么敢于吐露真言,高谈阔论了。那些催泪的作品,感动过后,十有八九也随着肠胃的蠕动消化了。我对郭敬明的文笔,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下此身如若有此造诣,也不妄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
然而,我更多地佩服韩寒,和他的共鸣是不期而遇的,从没看过有人敢这样写作,更确切的说,是在写自己大脑思维的映照,说它们无聊,确实有点,可是它们真实,真的很真实。我们这个社会,有这么多不足,可是俗人们总喜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所以低调点,不是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吗?所以在掌握权势,可以定你罪名的人面前,卑微地低下头,夸张点就磕个头吧,最好是磕响头,若是脑袋上挂点血渍就更好了。
那样做的话,吃亏的人永远不会是你,而会不会吃鳖那就说不准了。
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只能削去身上的一些棱角,尽量圆滑些,能忽略的种种缺陷就忽略吧,千万不要一根筋,你身上都那么多筋了,就不要紧握着那根凸现的筋不放呀,用点力,把它按进去,凸出来是有个性,可是不符合传统的审美观念呀,所以还是按进去,牢牢按进去的好。
韩寒在老师面前大概是吃鳖吃胀了,便大笔一挥,用他那才高没八斗也有七斗的才华反驳起来,和传统较起劲来,引领这帮现代人,一个劲儿地叫好。而你呢?你又有什么才又有什么能和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斗争?没有吧?韩寒就一个,所以识相点,沉默与爆发,还是选择沉默吧,这么多人都沉默了,不多你一个也不少你一个,跟着大家混混总是对的,随波逐流,这么美丽的成语难道你没听过没学过吗?那么你真的很对不起那些呕心沥血的教导你的尊师。
对着墙壁练习拳击,拿着家里的器具练习天女散花,这一切可能都是你拿来发泄的手段。()那种敢怒不敢言的时代,在中国永远不会全然消退,反而是后患无穷,因此自我发泄为上上策。发泄过后,又痛又胀的是你的拳头,损失的是你的财产,那些你不爽的人,不爽的事情,好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呢,还是冷静点冷静点,换种对自己利益没有损害的方式发泄发泄,总之在这个世界上呢,你看不惯的事情多了,你的眼球也就习惯了。
要敢于做一个俗人,你才能在社会上过得更加愉悦舒适,这种话在我这样一个学生的口中吐出,似乎不太合适,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只是我比大家更早看清看穿罢了。
可悲啊,悲哉悲哉!抱怨为什么活在世界上天天都要受罪呢?上帝笑了,慈爱地对他的子女们说:把你们送来这儿,你们以为是让你们玩的?美死你们了,来这儿,当然是苦汝心志,劳汝筋骨,饿汝体肤,让你们经受重重磨难,才知天堂来之不易啊!
哦?原来是这样。
三重门读后感篇七
任何时代都有任何时代人的烦恼。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时时刻刻都在三重门中迂回、周旋。
无疑林雨翔的经历激起了各时代人的共鸣。或许,现实就是这样的无奈吧。你适应了,不过多一个教育的牺牲品;你尝试去改变,却难于上青天。
很庆幸我在大学,而且经历了那些炼狱依旧有着一个清醒的头脑。大学的包容性很强,我不是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但却依旧要去改变——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无奈吧。
读完《三重门》后,我感受更多的是郁闷与惆怅。作者把一个消极的意味深长的结尾丢给了我们,让我们去无限地延伸。
这是一个消极的包袱,但韩寒本人又点燃了一盏希望的灯火。那桀骜不驯的个性,沉着老调的笔锋和打碎枷锁换得自由的辉煌人生为我指明了方向。
可我有的是另一些东西。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清晰的人生目标,宏远的理想,头脑中既定的方案,已然付出的行动和唤醒内心潜能的钥匙……成功的航帆已启程,我万事俱备。加上对文学的天分,我如虎添翼。
既是此,幸运之神也来垂青,何苦之有?
苦尽甘来,我的时代就要到来!
三重门读后感篇八
初中时,随大流(主要是黄狗啦)开始看韩寒的书,然后几乎看完了他所有出版的书,只是唯一的遗憾,最早出版的《三重门》没机会看。
高一时,问同桌借了看,只可惜被我们班主任收了,那班主任姓赵,对韩寒痛恨至极,好像韩寒抄了他家一样,恨得连《三重门》安安静静的躺在书桌里也不放过。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此,当你还没有幸看一样东西,那东西就已经消失,这里是被收了。只闻书香,还未来得及吞下肚,就被收了,惨!!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把《三重门》搁下了。
高考前的一段日子,生活寂寞难耐,逛书店时又见《三重门》就顺手takeit了。
我看过《三重门》后的感觉是韩寒读完《围城》的感觉:“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虽然我也读过《围城》,但因为我文学功底太差的缘故,没有什么如坐春风的感受。总的说来,看韩寒的小说是不必太注意情节的,最主要的还是看他怎么玩文字,然后顺便把我们也玩一遍。看郭敬明的书就不这样了,只看情节就够了,我不是说他的文笔不好,只是那些文字更适合女人,而且往往越是对女人心理描写的惟妙惟肖的男人越容易变态。
我不知道韩寒写《三重门》的时候是怎么写的,他自己说这本书是他倾注最大的一本说,我想也是,玩什么东西都得投入,何况是玩文字。我觉得写这本书要很通畅是不可能,可能一个比喻要憋很久。
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以前总是强调写文章要流畅,但有时候是需要不流畅的,太流畅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思想了。写的流畅就像排便顺畅,并不是这样不好,只是这远不如长期便秘后突然释放来得爽。
以上本人鄙见,不足挂齿。
三重门读后感篇九
想想《三重门》这本书的年纪和我相差无几就惊人唏嘘不已,毕竟他的作者韩寒也才刚到而立之年。
正如标题所说的,我很高兴在初高中阶段遇到了这本书,因为也许再过两年我根本不会去关注这本书,就算关注了对它的评价或是认识也不如我现在这样深刻。关于这本书,褒贬不一,甚至“贬”更多,确实,这本书可以诟病的地方比比皆是,但鉴于韩寒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而这本书中关于世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同龄人,“贬”暂且不谈。这本书被定义为“青春读物”,代表着这本书不一定是写给青年人看的,但一定是关于青春的。所以,这本书无论好坏,只是看你有没有找到共鸣。
小说的故事是流畅的,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明亮的灰色,作者用一种略带厌世情绪的口吻描述着学习生活中的趣事,这一部分的很多地方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自己的想法自己对于这件事的一举一动被作者摸得一清二楚,和主人公如出一辙,有时候还会情不自禁得笑出来,因为发现了书中描写的蠢事我以前也干过。这一部分,相对而言是轻松和愉快的。第二部分,是沉重的黑色,故事产生了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转折,而接下来的发展愈发不受控制,事情不由自主向着最坏的一面发展,人物也在慢慢改变,或说成长,没有一开始那样单纯讨喜了。直至结局,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然而读者也明白结局必然是注定的,也许没有明说是个最好的选择。
小说的人物塑造是完整的。我相信大部分,大部分男生都可以在男主角林雨翔身上多多少少找到一些自己十五六岁的影子,也有那么一刻,我甚至觉得林雨翔就是当时韩寒的自我写照,同样叛逆,同样才华横溢,同样被禁锢与一个体系之中,这个人物根本不需要读者去揣摩,去理解,因为某种意义上,这就像照镜子,那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而女主角susan,她的每一个决定看似“愚蠢”却又极其符合她的年龄,我们不能用一种已经成熟了的心智去批判书中主人公不成熟,因为在那个年纪,这太容易理解了。
最后说说小说的语言,依旧是那个韩寒,这十几年来,他的语言风格只有日趋成熟却不曾改变,幽默中带着讽刺,也许没有做到如今的针针见血,但也令人拍手叫好。
至于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这既不是一本名著,谈不上精彩更不能算励志,但纵然十年后,二十年后这本书还在,你也不是现在这个你了。你会变得更睿智,更成熟,更完整,而关于这本书,你现在错过了你就永远错过了,没有第二次机会。
三重门读后感篇十
何时代都有任何时代人的烦恼。小学、中学、大学时时刻刻都在三重门中迂回、周旋。
初次开始阅读这本书,并非出自我本意,甚至准确点来说有点被逼迫的倾向。
一个完全不符合当今正在流行的校园青春风和古代穿越风;也跟幽默搭不上太多关系。却不知有什么魔力能让一直不愿意看批判风格的我,几乎痴迷的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直到看完。当时针缓缓的指到十二点时,我轻轻地合上了书,靠在椅背上努力想让自己放松放松。但不知怎么的,脑子里面乱如团麻。不得不说我对于《三重门》最后的结局感到困惑和不解。
韩寒,别人口中的八十后新锐作家,老师眼中严重偏科不求上进的坏孩子,同龄人眼中敢于抨击反抗应试教育的叛逆少年。从他身上看到了八十后一代的思想还苦恼以及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些问题。韩寒被誉为八十后的代表人物,他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放荡不羁的个性?是一种超世脱俗的感官?还是一种叛逆出格的精神?都是,也都不是。韩寒所代表的是我们这个群体的观念,这个群体的想法,只是他敢于用文笔表达,用他那自诩的才华,让笔尖流露出一段段真实的情感。
在故事中,韩寒把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很多弊端和缺点都凸显在了男主人公和他周围的朋友身上。学生们错误的把读书理解为为了以后好挣更多的钱,而并非为了充实他们的内在和培养他们所散发出的气质。可见这些孩子的家长也并非了灌输什么正确的信息以及做出良好的榜样。
虽《三重门》所用之语妙趣横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带着种淋漓尽致、潇洒酣畅的审视。韩寒偏爱中国古代文字,所以文章中也用了不少古文,皆创造出了幽默加古文的领域。可谓不乏充满睿智的幽默感的神来之笔,象征性的,寓言式的传达出了当今时代和社会本质上的真实。但着韩寒的意图一路笑过来,但阖上书册,却发现能值得回味的快乐并不多。小说中四处伏击的调侃和存在着语法错误的比喻不仅没有加强小说要表达的思想,反而使得主题显得七零八落,语焉不详。真正要引起人心灵震撼的力量,在呼之欲出的时候,却又像退潮一样逐渐暗淡。
三重门读后感篇十一
《三重门》写于韩寒高中时期,可以看做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书中的主人公高中生林雨翔毫无疑问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韩寒。现实中的韩寒是叛逆的,而书中的林雨翔也时时在心里生出对现实不满的情愫来,表面看起来小说是以林雨翔和susan的懵懂恋情为主线,但是,只要我们细心些就会发现,韩寒所要表达的中心很显然不是在大家看来很青涩的恋情,而恰恰是被很多人所忽视了的林雨翔的生活学习环境。很明显,韩寒是想表达:怎么样的环境才造就了最后的林雨翔。
可以说,《三重门》是韩寒对当今社会传统教育模式的控诉。
再看林雨翔的家长。不可否认,韩寒尽量用了相对轻松和诙谐的语句,但是在轻松诙谐之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父母的埋怨,林雨翔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很特殊,近乎放牛,把一个没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放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对不对呢?我们看到的林雨翔是自由的,相对健康成长的,但是回头想一想,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其实就是放弃责任,这可能也是导致林雨翔性格缺失的最重要原因。所以林雨翔的发展总是不均衡。
最后在看林雨翔的学校,毫无疑问这里是传统学校教育的模板,在这里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会得到老师的青睐,而像林雨翔这样的“瘸腿”学生一般都是不受老师待见,这个时候马德保作为一个辅导老师就难能可贵了,但是马老师对林雨翔的偏爱却悲哀的反应了现实的一个侧面——教育始终被传统所覆盖着。
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联系到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还有很多地方等着我们去改进,比如: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重视学习而忽视孩子的技能等等。成绩只是一个学生某段时间内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教会孩子生存比让孩子拿到好成绩更重要,社会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怎么样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利于良好人格形成的环境,这很值得我们去探究。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精力,但是,这很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为之努力,不然可能会有更多的孩子像林雨翔一样“沿着一条不知道通往何处的铁路”迷茫前行了。
三重门读后感篇十二
韩寒曾经在零下一度里说过:“我无书不看,只是有一个怪癖,唯中外名著不读,《三重门》读后感。”这句话在《三重门》面前,就仿佛枋叔子先生所说的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国家,可以不攻自破,因为很明显的,三重门受围城的影响非常之深,围城之于三重门,就犹如苏联之于建国初期的中国,如果不曾看过围城写出来的书却还与围城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度,那就真是曹操的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了。
三重门与围城的最大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幽默和比喻,这两本书我几乎是同时看的,看后被吓得一年不敢用比喻句,反观自己以前的比喻,什么“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什么“速度快的像一只离弦的箭”其可笑程度高于世间的任何笑话,而我的同学们至今依然在用着“友情就像一桶陈年老酒愈久弥香”、“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之类有趣的比喻,幼稚得令人失笑,然而神奇的是,偏偏这样的文章就可以得到高分,并且赚得文章有文采之类的评语。
让我们回到比喻句的主题上来,围城的比喻自不必说,成千上万句妙喻,每句足以都让人喷饭满案拍案叫绝,三重门的比喻也不差,比如宋世平在暑期长跑训练时,“面对雨翔时一副悠闲如云中漫步的神态,一旦背对,压抑的表情全部释放出来,嘴巴张得像恐吓猎物的蛇,眼睛闭起来不忍心看见自己的痛苦。”最初看到这句话时,我把视线从书上移开想象蛇恐吓猎物时张开嘴的样子,并张大了嘴巴模仿,模仿之后顿觉可笑,不禁笑出声来,读后感《《三重门》读后感》。当时我正在学校,同桌见我时而张大嘴巴时而捧腹大笑,不禁惊诧地看着我,疑心我是疯了。
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两本书的主人公都是平凡平常平庸之人,是两位作者戏谑讽刺的对象,方鸿渐不学无术、性格懦弱,林雨翔也胆小懦弱、气量狭小,然而他们的这些缺点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厌恶反而“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为一。”就我个人来说,在我所知道的所有主角里,方鸿渐是我最喜欢的主角,林雨翔则居第二位,我喜欢的就是他们的平凡与真实,不像某些名著,把主角塑造得一本正经道貌岸然,仿佛主流媒体上共产党人的形象。
三重门与围城的相似还表现在其他的一些细节上,比如鸿渐和雨翔都有一个有些文化的父亲,又比如两人都有克莱登大学博士的学位或出版过的作文来维护自己的虚伪的自尊,再比如三重门最后雨翔跟susan打电话的情节,几乎就是围城里鸿渐和唐小姐打电话的翻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重门里的结尾处说:“走还是不走呢?也许放开这纷纷扰扰自在一些,但不能放开——比如手攀住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得流血,不知道该放不该放,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这是很漂亮的一段话,而且也使像我这样的高中生想到了自己学习——即使再努力也绝考不上二本,想要放弃却没有贼胆。这段话我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为之拍案叫绝,赞叹韩寒果然是“用全中国所有teenger里最精彩的文笔来描写这些人怎么活着。”
林雨翔的最终是否出走了,很多人都想知道,但是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韩雨翔”最后确实是离开了学校,而且还被七门功课的红灯照亮了前程,成了最著名的80后作家。
三重门读后感篇十三
在假期里,怀揣着愉快的心情读完了韩寒的作品《三重门》,再一次感受到韩寒的幽默。这种幽默的力量真的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把我带回到少年时代。
说到主人公林雨翔不得不从他的童年说起。快乐的童年人似乎都差不多,但痛苦的童年却各有各的不同。林雨翔的童年直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痛苦的噩梦。当村里的同伴都在铁路边玩耍的时候他被文绉绉的父亲关在黑暗的阁楼中,在孤独与痛苦中一遍遍地背诵着诸如《史记》等古文。他始终听父亲的教导——现在背得滚瓜烂熟,以后就出口成章了。也因为这样,在小学时代,他是出了名的神童。
随着林父的升迁,雨翔的中学年代是在城镇中渡过的。因课业繁重他感到学习很吃力,他已没有了资本让同龄人称他为神童,他失落极了;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因林母整天整夜的玩麻将,一无心思料理家务,二无心思管教小孩,最后闹得鸡犬不宁,在这种吵闹中,雨翔从小孤寂的心更加寂寞无助;花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然而又伴随着无限的烦恼。就在升高中的那一年他被susan深深地吸引了,然而他只能把那种爱慕之情暗暗地放在心底,一遍一遍地思念。就因为这样那样的种种原因他中考失败,没能考上高中。最后无耐被父亲用钱送到市重点高中。
韩寒描写的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当代中学生的代表,很多中学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缩影,或从小就被父母逼着读书写字,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父母感情不合闹离婚;或父母恋上赌博,对这个家不管不问;或学校根本就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给孩子提压增负;或在情窦初开的时期被感情困扰着……总之,《三重门》就好像在描写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与林雨翔一样是故事的主人公。
那么,主人公林雨翔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也许作者想留一个广阔的空间让我们去想像,也让我们反省,他并没有在故事的结尾道出林雨翔的抉择。
林雨翔何去何从?当代像林雨翔一样叛逆的学生该何去何从?有这样一则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香港著名歌星邝美云,曾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第三名。在竞选期间,记者提了一个叼钻的问题,“你读书时成绩不好,你是否很笨?”这个问题的确棘手,可是邝美云的回答却发人深思。她是这样回答的:“你们注意到没有,读书时成绩一流的毕业后干什么?可能当工程师、律师、医生;而成绩二流的毕业后干什么呢?他们中很多人却当了那些工程师、律师、医生的老板。”从韩寒的后记中我感受到作者是想让大家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去发展,而不是去全面发展从而全面平庸。作为一名教师读了本书后我更充分地感受到了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应试教育害死人。以后要在教育学生中要真正找到“文化课学习”和“潜能开发”的平衡点,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总之,我们无需烘烘烈烈,在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下我行我素,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时智的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69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