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热点事件 年时事心得体会(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04:30:07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 年时事心得体会(大全14篇)
时间:2023-11-14 04:30:07     小编:笔舞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一

时光如梭,转眼间2021年已进入了尾声。经历了一年的疫情和各种政治、经济事件,让人们不由得思考感受颇深。在这个时节之际,我想就此谈谈我的年时事心得体会。

段落二:疫情的影响

2021年是全球抗击疫情的一年。疫情的确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教训。从去年初的封城,到如今全球的疫苗接种进展,疫情未消,但我们已经学会了适应和反思。在面对可能的未来卫生健康危机时,关注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段落三:政治经济事件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和一系列事件的挑战,各国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气候变化、数字经济三大问题持续焦点困扰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中国的经济仍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而美国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人民币等方面的试水,也引发了各方讨论。

段落四:思考与启示

在这一年中,人们不断在深度思考性别平等、气候问题、数字化社会等议题。此外,在疫情中展现的人性价值如情感互助、相互扶持等也为人带来了深刻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人们在面临人道主义、科技革命、环境保护等挑战时,需要更多地考虑综合利益和持久发展。

段落五:总结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人们智慧和奋斗的一年。不仅是时间的痕迹,也是个人的历程,值得回顾和总结。只有性格、信仰、道德是人一生的精神财富,也是危机时刻的支撑。感谢这一年里给我们带来生命力和坚韧不给的力量,我们将为2022年共创新的可能和梦想而努力。

总之,2021年的时事经历不仅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思维。我们懂得了更多,也在思考着更多。希望未来我们能够凝聚共识,继续前行,为人类和平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二

时事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人们思考与讨论的话题,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渠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时事,从中汲取营养、获取启示。同时,我们要学会思考,通过对时事的分析和总结,获得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关注时事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时事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深入了解社会变化,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了解时事,我们可以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关注时事还能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其次,通过对时事的关注,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时事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智慧,通过思考、分析时事,我们可以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导自己成长。比如,当我们关注到政府在推动环保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时,可以从中学习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总之,通过对时事的思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找到前行的方向。

第三,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还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从而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和改变。现实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能够激发我们对于改变现状的愿望和决心。比如,当我们关注到儿童教育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思考教育制度的改革、家庭教育的培养、社会环境的塑造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推动相关的改革和发展。正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行动,我们才能够逐渐改变社会的不足,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另外,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即使我们身处于一个小小的社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世界的发展。通过关注时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前沿信息和理论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此外,对时事的分析和思考,也需要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时事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关注时事,我们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获取知识,还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和智慧,引导自己的成长。同时,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还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社会问题,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和改变。通过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我们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关注时事,思考其中的问题,获取自己的心得体会。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三

为响应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部署,更深入、系统地解析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中央重大战略决策,改善领导方式,拓宽施政思路,提高执政本领,《时事报告》杂志社创办了《时事报告中心组学习专刊》,今年3月出版。

《时事报告中心组学习专刊》面向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部队的领导干部。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期,每期讲解6~7个专题,并附翔实资料。依据重大会议和重大事件,全年另寄送4期内部专题资料,包括对“全会”和“两会”精神等重大话题的系统解读。

《时事报告中心组学习专刊》采用大十六开本,240页,装印精良,全年定价160元,快递邮发,保证时效。本刊自办发行,读者可登录杂志社网站直接订阅,或是通过当地邮局、银行汇款订阅。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四

首先,对于 "时事" 这一现象本身,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物,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和挑战。时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根源,以便更好地应对。

其次,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敏感和警觉,关注时事动态,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挑战并发现突破。关注时事并非只是为了接收信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怀疑和探究来找到本质上的原因,学会四面八方的思考,从中获得启示和指导,提升自身素养和个人能力。

第三,我们也应该注重保持理性思维,避免跟风和误导。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信息来源丰富,但也存在很多假信息或歪曲信息。我们要通过多方了解和经验积累,以客观的眼光判断和辨别真假,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和清醒。

第四,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时政活动中去。这不仅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人的自觉表现。参与社会活动,可以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己的价值信仰来积极影响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不必急躁和急功近利,而是要持之以恒、力遍当年,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最后,要认识到时事对自己的个人成长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明白自己是时代的一员,理解时代带来的变化和挑战,牢记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也就是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成长和发展。在时事的变化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扩充自己的视野和思考,不断挑战和成功,提高个人素养和能力。

总之,时事政治的体会涉及了很多方面,从个人情感经验到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从关注时事动态到保持理性思维,从积极参与到提升个人成长,每个方面都对我们的未来和前程具有重要性和意义。在时事政治的经验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探寻真正的道路和方向,以省视自身的成长与未来。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五

时事是指当前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时事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新闻和事件,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本文将探讨一些个人关于时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时事让我们更加理性

当我们了解到某些重要但是令人不安的事件时,我们经常会感受到恐惧和不安。但是,通过仔细研究并了解当前的事件,我们可以变得更加理性,更有冷静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困难。

第三段:时事可以启发我们探索自己

时事包含了各个方面的信息,这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时事,可以鼓励我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抱负。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发现自己并探索更广阔的发展领域。

第四段:时事增强了我们的社会意识

当了解和讨论时事事件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这是一个增强社会意识的好机会。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思考,理解不同人的观点和想法,并参与辩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民众对一个特定事件的看法和立场。

第五段:时事可以鼓励我们积极行动

通过研究时事,我们可以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和直接性。这鼓励我们采取积极行动,为重要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力量和影响力扩大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

结论:

总之,时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时事并从中总结与得出有益的信息与思考,会形成新的信仰和观点,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相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在时代之前,不断探索世界的奥秘,追求真理,创造未来的美好。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六

经过9个多月的争论和酝酿,英国政府3月29日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

第二十八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首脑会议预备会议之一、阿盟外长会议3月27日在约旦死海之滨索瓦马举行。与会的各国外长一致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核心问题,实现巴以和平必须坚持“两国方案”。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3月28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国别战略计划(2017—2021),与中国农业部及其他合作伙伴携手共建零饥饿世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七

近年来,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时事新闻的报道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每个公民而言,时事政治意识的培养和精神层面的提高成为了必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归纳总结自己这些年在时事政治方面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并以五段式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一段,阅读与思考的重要性。

时事政治的关注有时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对于大众来说,阅读和思考是获取时政信息和了解政治形势的重要途径。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那么他所接收到的信息就有可能失真和不全面,从而影响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因此,我通常会利用空暇时间,阅读各类时事新闻和评论,同时注重思考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和问题。

第二段,多元化的媒体选择和较量。

在信息时代,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成为了影响公众看待时事政治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每种媒体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诉求,而且很多时候会存在着政治立场上的偏见和偏颇。因此,在关注时事政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元化地选择媒体,结合不同的观点和信息来源,拥有更加全面和立体的看待政治问题和事件的能力。

第三段,跨界学习和思想纵深的拓展。

在时事政治中,与其单纯地关注表象和现象,不如从各个领域去寻找潜藏的思想和启示。俗话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去寻找思想的源泉,才能更好地借鉴和借助各类资源,激发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段,信息价值的评估和知识的运用。

在当前信息泛滥的环境下,良好的信息价值评估和应用能力是关注时事政治的必备素质之一。信息的真伪、可靠性和价值需要我们进行审慎评估和去伪存真,同时也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运用技巧,才能真正理解政治现象和事件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作出恰当的判断和反应。

第五段,公民责任和积极参与的担当。

在时事政治中,公民责任和积极参与是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核心要素。对于个体而言,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担当,同时也需要发扬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以更好地为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总结

通过对自己这些年的思考和实践的总结,我认为时事政治关注不仅是个体生活的必要元素,也是每个公民责任的体现。关注时事政治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同时要有多元化的媒体选择和较量,以培养自己的多元化审视能力和思维深度;同时,我们也需要从跨界学习和知识拓展的角度去思考和了解问题,并在信息价值评估和知识运用方面有所发展;最后,作为公民的我们需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积极参与意识,以实现自身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八

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拓展,国际形势的走向越来越关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受众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种关注从《参考消息》这类以国际时事报道为主的报纸的发行量稳中有升便可看出。

然而,中国的一些国际时事报道至今仍处于严重依赖西方消息源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正在崛起的中国急欲了解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声音;另一方面,国际舆论舞台上“西强我弱”的格局并没有大的改观,国内传播的一些国际时事新闻基本上出自西方主流媒体之手,中国媒体“原创”的第一手报道较少,甚至就连最权威的央视“新闻联播”,不少国际新闻的画面也基本来自西方媒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要以外媒报道为信息源的《参考消息》如何展开国际时事报道就大有讲究了。以本人在参考消息报社长期从事国际时事报道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搞好国际时事报道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要素:

地球上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报纸没有足够版面能够将所有信息悉数收纳,受众也没有时间、精力甚至兴趣一一关注所有新闻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为受众服务的首要功能就是有针对性地提供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并为多数受众所关注的新闻。报道选题选得恰当,对报道来说可谓事半功倍,同时也能体现这家媒体的报道品位和报道眼光。

一般而言,国际新闻报道的选题会根据各家媒体的定位有所不同,但作为大众媒体,影响力和贴近性应该是确定报道选题的首要标准。所谓影响力,是指新闻事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大小。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牵扯面越广、影响度越深的事件越有报道价值;就传播角度而言,影响小的事件一般可以忽视,影响大的则必然要关注。那么如何判断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这里有几个标准:

1.新闻发生的背景:举例来说,同样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何人策划、针对谁、意欲何为等这些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国家、势力、集团策划的背景复杂的行动,与影响力小的国家、势力以至个体策划的行动不可同日而语。

2.新闻发生的地点: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发生在美国和发生在影响力较小的国家、发生在美国的纽约和发生在美国的田纳西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

3.新闻发生的规模: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如果在美国损失微乎其微,则其影响程度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发生惯常顺序的颠倒。所以,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与热点地区、焦点问题有关的事件,特别是发生在世界影响力大的国家的新闻事件,比较适合作为报道的重要选题。因为世界大国的有关动向往往会牵扯到国际局势的变化,受众更加关注便是必然。

而选题的贴近性,多与具体的受众有关。从常理上讲,人们一般对与己有关的新闻关注度会更高一些。所以,对中国受众而言,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国际新闻无疑应成为报道选题的首选。特别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当今世界,所谓“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的分界已很模糊,很多时候,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中国搅起涟漪,而中国内部的许多重大事态同样会在世界掀起波浪。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国受众的报道必须尽可能地寻找国际新闻与中国相联系的契合点。与中国明显有关的国际新闻毋庸赘言,如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在diaoyu岛问题上动作频频等;即使那些看似不那么与中国有关的新闻,也经常能从中发现与中国相关的因素,如美联储的“量宽政策”虽是针对美国经济下的一剂猛药,但实际上却牵扯到中美贸易和汇率政策的冲突,因而必然会引起国内受众的关注。

当然,除了重大国际新闻,报纸上每天所刊登的还有很多一般性的外国政坛、社会、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新闻,这类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则主要体现在抓住受众兴趣和关注点上,即在多数受众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逐星习惯”、“对比意识”等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报纸编辑的选题一定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或以某个受众小群体的关注取向为出发点,而是要去寻求最具共性的受众关注点,只有这样,你的报道选题才会吸引更多读者。

新闻界里流传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不存在不可报道的新闻,只存在如何去报道的问题。”这句话实际就是在说新闻报道的角度问题。大千世界,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喜好嫌恶导致各色媒体发出各路声音,不同的报道角度能体现媒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一条新闻,对于某个国家、势力、集团来说是噩耗,但对他们的对手来说很可能是喜讯。比如俄罗斯多莫杰多沃机场爆炸案,俄罗斯人举国哀悼之时,策划惨案的kb分子肯定正在庆祝。所以,媒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口吻报道新闻事件,往往体现出这家媒体的报道立场。

本文开篇处,我们谈到中国受众对国际时事报道的高度关注与国际时事报道的信息源主要来自西方媒体这样一种尴尬的现状,而且这一状况在短时间内恐怕改变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在有关大是大非和国家利益的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上,中国媒体必须在来自西方媒体的信息源中找准自己的报道角度,必须通过报道表达自己的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避免在报道上成为西方媒体的“转播器”和“传声筒”。尤其在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各种利益交错纠缠的形势下,就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厘清事态脉络,认清事件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从表面上看这是针对恐怖主义势力的一场军事行动,而中国对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是持支持立场的;但这场战争背后实际上还掩藏着美国试图控制中亚这一战略要地的深层图谋,矛头不光对准中亚各国和俄罗斯,也对准了中国。如果我们只是从第一个层面判断这场战争的性质,照搬照用西方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报道口吻,无疑会失去正确的报道方向;而如果洞悉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本质,我们就能通过报道揭示美国称霸世界的深层图谋,从而起到正确引导受众的作用。

只要媒体善于寻找角度,即使在报道中使用了西方媒体的某些信息源也无碍大局,《参考消息》在国际时事报道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报道方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阿富汗战争是个定性比较明显的例子,在日常报道中更多碰到的是所谓“中性新闻”,即那些很难清晰定性的新闻事件,比如最近俄日岛屿争端和柬泰边境冲突。在这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端中,报道同样需谨慎把握基调和角度,采取客观平衡的报道手法,任何不恰当的倾向性表述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报道甚至国家的外交工作陷入被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报道角度问题既表现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宏观层面,也表现在如何吸引受众的微观层面。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事态脉络千头万绪,从哪个角度展开报道,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大不一样。在这方面,影响力和贴近性仍然是选择报道角度的主要依据。就拿对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报道来说,国情咨文涉及方方面面,而对于中国多数受众来讲,他们所关注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在重大对内对外政策问题上的立场变化,二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表态;前者涉及影响力,后者关乎贴近性。媒体的有关报道即可就此展开,而不必“流水账”般地面面俱到。

此外,在一般国际时事报道中,特别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闻事件中的新动向、新变化、新提法、新内容,因为“新鲜”最容易吸引受众眼球。

正如国际政治斗争错综复杂的现实要求中国必须妥善应对各种挑战一样,媒体在国际时事报道中同样需要妥善处理各种敏感问题。这里涉及的就是如何把握报道分寸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如果说报道角度是新闻报道的横向轴,那报道分寸就是纵向轴。对世界上很多事务的把握,少半分即亏,多一分则过,编辑把握好报道分寸就如同厨师把握好烧菜的火候一样关键,这在许多敏感的国际新闻报道上更是如此:该放开报道时就大张旗鼓,该控制报道时就点到为止。当然,把握报道分寸说易行难,它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政策把握能力。

毋庸否认,任何媒体都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因此,如何既开拓报道思路和领域、满足受众日益增强的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又妥善报道敏感国际新闻,是媒体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三个意识”作为行动指针。

我们常提到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是指媒体要顾全大局,让自己的报道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就拿目前震动世界的埃及局势来说,如果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这一事件无疑值得媒体大报特报,但如果纵观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的媒体就不应像西方媒体那般大肆报道当地的动荡和冲突,而是要保持理性客观的立场,把报道重点放到分析引发动荡的背景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上。

当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一些人们早先习惯的报道范畴、报道方式和报道尺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已不再单一。这些变化都要求国际时事报道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所

创新

,有所前进。在许多我们不喜欢、不认同、甚至于我不利的新闻事件面前,是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报,还是主动寻找适合的方式、角度和分寸进行报道,从而占据主动地位?对于西方攻击中国的言论,是采取围追堵截、“密不透风”的应对方法,还是有选择地报道以澄清事实?这也能检验媒体在报道中是否具有“三个意识”。

如果出于怕捅娄子、犯错误的心理而不去客观报道,一遇敏感问题便回避,无异于我们把有关事态的“独家报道权”拱手让于西方媒体,相当于在战场上把阵地拱手交给敌人。

另外,把握报道分寸也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亦即全面把握和局部把握的问题。对有些国际新闻事件应避免炒作,控制其报道规模;而有些新闻事件总体于我无害,但衍生出的枝节问题可能会有负作用,就可在充分报道整个事件的同时对有关问题的报道加以把握。只有善于在敏感问题的报道方面做到收放自如,媒体才能确保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添砖加瓦,而不是“得过且过”,更不是“不帮忙反添乱”。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九

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决定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直接干预。政府的角色将转变为药品市场竞争秩序和合理价格形成机制的维护者。这是对党的十八大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精神的深入贯彻,也是对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创新管理”要求的深入落实。

将药品价格更多地交由市场来决定,政府部门更好地发挥监督监管职能,对我国医药产业价格管理进行适当松绑,有助于促进药品市场价格保持合理水平,有利于解决经典低价药品的消失和鼓励医药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问题。此次药品价格改革,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为核心思想,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的综合监管,完成了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顶层设计。

取消政府定价后,人们不免会担心药品费用会大幅度上涨。而实际上,放开药价并不等于放任不管。确切地讲,只是改变了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理方式。坚持“放管结合”,由原来的政府“单只手”管制药品价格转变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作用,由原来的直接限制药品最高零售价转变为通过强化对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的综合监管,来引导市场价格秩序,从而实现政府对药品价格的间接管控。有关部门将从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监管等方面进行综合监督,群众负担基本不会增加。

取消政府定价后,绝大部分药品的交易价格不会明显上涨。由于药品采购机制和医保控费机制的作用,占大多数的竞争充分的药品,药品价格不具备大幅度上涨的条件,价格不会因为取消最高零售限价而明显上涨;而竞争不充分的药品,比如中成药独家品种、专利药品等,将面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历史价格和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约束。即使部分药品由于竞争状况、原材料成本、市场供求等原因变化发生了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会被另一道屏障——价格行为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

然而,也不能完全排除少量药品价格会有一定的合理增长。不过,价格合理的上涨未必是坏事。例如,一些低价经典老药价格的合理上涨,有助于解决因历史原因导致的成本与价格倒挂问题,有助于保障这类药品的有效供应,从而可以通过替代较贵的同类药品实现总医药费用的节约;对于罕见病用药,a为了保障药品的可及性,允许其合理地提高价格,有利于改善罕见病患者的健康福利。此外,创新药品价格的合理上涨,有助于激发医药企业的创新热情,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其实,群众的药品费用负担并不仅仅取决于药品价格,还取决于用药结构和医保保障水平。在理顺药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医疗行为的监管,实现合理医疗(包括合理用药),改善用药结构,有效降低药品费用支出。同时,医保基金可以结合群众的承受能力,对价格合理上涨的药品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就可以保障群众负担基本不会增加。

推进药品价格的市场化,努力谋求患者利益和产业利益的平衡,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维护市场良性竞争的秩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作者为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

新华网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三把刷子”

5月12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李克强说,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他强调,必须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把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向深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所有社会成员拥有施展才能的公平机会,共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既是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开创新局的施政“先手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职能转变工作的“着力点”,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三把刷子”。此次以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厘清思路、明确目标为主要内容的专题会议,向社会传递出了中央“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的坚定决心和改革魄力,其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攻坚破难的积极效应值得期待。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简政放权。尽管两年多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释放、政府治理能力和廉政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的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但其与人民群众期待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改革措施不落实和不配套的“中梗阻”问题亟待破解。李克强总理日前批评的“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和报送全国劳模材料要盖8个公章的情况就是典型案例。转变政府职能,需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行政乱象,砍掉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和各种行政管理中的繁文缛节,以完善“三个清单”的刚性制度管权限权,便民利民惠民。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坚持放管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其核心就是要保持“放”与“管”的有效平衡。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 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坚持放管结合,就要完善和用好权力清单制度。既要加强权力制约,防止超出“清单”行事的乱作为;又要努力恪尽职守,防止履职缺位的行政不作为。要破解权力集中、大包大揽的行政弊端,戒除慵懒散的机关顽疾,该放的权力大胆放手,该管的事项管住管好,力避失之偏颇、失之于软及“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行政怪圈。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致力于优化服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既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实践需要,更是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分内天职。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就是要打造践行法治、勇于创新、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全新政府。无论是给市场松绑的“放”,还是用好手中权力的“管”,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人民造福。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尊重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以创业创新需求为施政导向,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努力在政策、融资、统一平台、法律、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创业门槛更低、创新天地更广,努力促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巨大发展合力。

媒体聚焦“证明亲妈”:破解之路何在

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他需要提供他母亲是他母亲的书面证明。据了解,这样的奇葩“证明”不在少数。很多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过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要证明你没买过房„„(4月8日《人民日报》)

新华网评:破解“我妈是我妈”式证明的尴尬

要解决老百姓为了一纸证明跑断腿的困局,就必须打破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让信息能够在各职能部门间无阻碍“通行”。把大数据引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推进“互联网+”战略,将互联网平台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互联网模式对传统办公模式的更新换代。

新华每日电讯:切莫把简政放权简化为“技术活”

“无证明,不存在”的行政管理手段,,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务主体与客体的倒挂。要求个人提供诸多证明才能获得某种服务,其直接目的往往就是让服务部门免除了信息筛查成本和后续的责任承担风险,是以个人的“多劳”来换取行政部门的“永逸”。它未能站在服务对象的具体立场来思考行政作为,在根本上还是一种行政本位与权力本位。

新京报:“我妈是我妈”该怎么证明? 根治证明过多过滥过奇问题,当务之急要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从某种程度上说,打破行政壁垒就首先要破除部门“利益壁垒”,难度可想而知。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行政化,向来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顽疾,也是简政放权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大大小小的证明,都是权力的象征,每一次办证都彰显了权力的存在,想让部门简政放权无异于割肉。

中国青年报: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

事实上,这暴露了公共信息服务存在短板,在公民的户籍、医疗、教育、就业、婚姻、生育、违法犯罪等身份信息管理上,处于分散、割据、不系统的碎片化状态,一些政府部门之间壁垒森严,信息不能共享,无法跨行业、跨部门查询公民的相关信息,部门与部门之间又互设门槛,需要公民提供部门认为非常关键的证明,于是导致公民不得不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来回折腾。

长沙晚报:“证明亲妈”羞辱了谁

在一些部门看来,审批就意味着对权力和资源的拥有,甚至可成为其攫取利益的筹码,尽管当下的信息快捷传播手段足以能够让部门融通、资讯共享、平台整合,从而成就“全国一盘棋”的一统格局,但出于懒政不为的自闭心态和对既得利益的难以割舍,他们宁可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愿简政放权和与人联手。

京华时报:以简政放权为“奇葩证明”减负

现在是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时代,把部门信息、公民信息连通起来、共享起来,并不难办。如果实现了综合数据联网,就可以由相关部门内部调取,不用公民再去办那些累人的证明了。这当然有个实现过程,但只要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总想着如何服好务、办好事,问题就会逐渐得到破解。

钱江晚报:证明这件事儿,到底有多难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找工作要开“品行证明”、卖房子要开婚姻状况证明、办公司创业要开“不扰民证明”„„还有更窝心的,是异地养老的老人,每年都要拿一份报纸,拍一张照片寄回所属社区,证明自己还活着。吊诡的是,社区是跟老人打电话联系之后,才布置的这个“作业”。亲耳听到声音还不能证明自己活着,真是“无图无真相”的现实版。

广州日报:以信息共享破解“奇葩证明”难题

“奇葩证明”的最直接原因在于,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没有共享,根本的原因在于行政壁垒的存在和服务意识的缺失。以一个非常简单的证明——“无房证明”为例,对于房产部门而言,如果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不动产信息能够共享,则“无房证明”根本不需要开具。

南方日报:证之殇,孰之过

“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这句广为流传的调侃之语,道出了“人在证途”的无奈和不满。当然,有一些证明是必须的,但有些则看似“证出有名”。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类证明花点钱、找找人就行,或者在没有知情权的社区盖个章也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类证明证件完全没有存在必要。

[点赞“四个全面”]“四个全面”的哲学方法论基础

大国复兴需要思想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特别注重思想的力量,尤其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难题和问题,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实际上,一个民族要复兴,没有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几乎是不可能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立足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判定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发展形势,精准把握时代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根本上是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坚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一段时期以来,西方对中国有一种误解和误判,认为中国的成功,对内主要靠“摸着石头过河”,对外主要靠“搭全球化便车”,由于缺乏自身明确的“顶层设计”与“价值观特质”,因此中国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可持续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力地回击了这种误解和误判,它表明中国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上逐渐形成“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将有力推动从“物质中国”和“经济中国”走向“精神中国”和“价值中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问题。概括起来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型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破解“中国问题”既要坚持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势而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合了“历史视野”(过去、现在、未来)、“政治视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和“世界视野”(中国机遇与世界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真正做到了反思历史又不囿于历史、立足当下又不陷于物化、追求梦想又不流于空想,既坚持历史必然性,又坚持价值合理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着“大局思维”和“系统思维”。总书记主要从国内、国际和党的建设三个维度,对“大局思维”和“系统思维”作了深刻阐述:从国内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际看,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党的建设看,就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如何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有原则的实践”,必将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作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主任)

新华网评:为“四个全面”筑牢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个全面”系列评论之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甫一提出,就已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四个全面”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的背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四个全面”正是这样的科学理论: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它坚持一切从大局出发,与发展相统一。

关于“四个全面”的关系,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这就是要将“四个全面”放在战略布局的高度上来把握。只有持续深入地落实举措,才能不断接近直到实现目标;只有坚持以目标为指引,才能树立贯彻举措的强大信心。

“四个全面”绘制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宏伟蓝图,需要人民群众鼎力支持、戮力同心。基础不变形,大厦就不动摇;基础打得牢,大厦就会更稳固。

为“四个全面”筑牢坚实的群众基础,就要实现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分开来说,“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已深入人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富裕;全面深化改革,是用改革红利让广大人民受益;全面依法治国,是用法治途径保障人民的权益;全面从严治党,是在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关系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

合起来说,“四个全面”承载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个人梦想的实现,就会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要保证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为“四个全面”筑牢坚实的群众基础,需要将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农村地区的发展阻力依然存在,一些农民的生活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发展“三农”的根本途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发展“三农”的有力保障。

只要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事情,就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反复证明的。因此我们相信,“四个全面”的群众基础一定会越来越坚实。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十

高中政治小论文总的要求是要求能运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因此,要写好政治小论文,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真学习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观点;另一方面要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思潮及其变化,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和提炼材料,掌握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这也是小论文创作的唯一源泉。

一、紧跟形势,独立思考,写出小论文的新意。

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对平凡的事情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出其不寻常之处,要重视小论文的新意。所谓新意,就是指小论文的观点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写出有新意的小论文,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今国内外的时事形势,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和集体、国家以至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亲身感受到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新人、新事、新思想,进发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思想火花。同时,要独立思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素材,抓住不放,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分析研究,逐步从外部行为摸清事情的思想根源和实质,从表面现象透视问题的实质。如在撰写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小论文冒,除了要认真学习书本上关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要了解党和国家现阶段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当前国企改革的形势,深入分析、认真思考,才能找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切入点。

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做到小论文的事理相统一。

文章的事与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事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努力去掌握丰富的材料,注意用事实说话,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要对在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分析,经过严格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把道理讲明白、观点说清楚,使论文主题升华,以人以启发。在文章结构上,无论是通过人和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还是运用一定的原理去分析人和事,都必须注意观点和材料相一致,真正做到事理交融、事理统一。同时,要使文章的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才能使人感到自然、真切、合情合理,有说服力,防止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三、以小见大,材料精要,语言简练。

短小精悍是小论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小论文的题目要小,力求以小见大,更有利于全面、深入、透彻地把问题分析清楚。相反,如果题目太大,写多了就长,写短了就空,很难符合要求。写作小论文,需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细心观察,占有尽可能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材料,民时,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选用典型而又具体、生动的材料,选材要精,才会恰到了处。小论文的语言要精练、简明,初稿写完后,要多看几遍,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做到文句通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十一

时事是指当今社会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和现象。它们关注的是各种问题的时效性,是时下社会舆论的热点,而我们作为社会一员,也应该有一个关注时事的态度,并从中汲取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 了解时事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一份子,了解时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时事,我们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到社会现实的状况,进而了解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时事的了解,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启示。

第二段:如何了解时事

关注时事需要有自己的阅读渠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阅读渠道。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各大新闻网站等,以及看电视新闻,关注微博或其他社交媒体的更新等方式来了解时事。当然,更好的方法是结合自己所处的领域,选择专门的资讯,并根据需求订阅相应的资讯。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时事的持续关注。

第三段: 从时事中学到的思考和启示

时事的了解,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可以思考的问题有很多,例如社会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污染,政治理念等等。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反思和启示。比如从劳动力的时薪问题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分配公正;从新冠病毒疫情可以看到社会的协作和互助精神。

第四段:积极借鉴和吸取时事的精华

通过了解时事,也可以发现某些活跃的社会群体,吸取他们的精华,推动自身发展。例如前段时间因为天津港爆炸事件,港口安全又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各个港口企业去参与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把关港口安全是他们价值链管理的核心环节。而一些企业会构建强健的安全体系,去专门应对港口的安全风险。他们的做法是带有可推广性的。所以说在这个事情中我们也可以吸取到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和加深对港口安全的认识,提高对港口安全管理的关注度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五段:时事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通过对时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接地气,及时把握社会的方向性,提高我们的社会领悟度,身居其中也能从时事中得到承担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体验,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思维不断地得到拓展,增强我们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任性度。不仅如此,时事的跟踪也可以培养我们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和定位能力,对深刻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时事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启示。只有具备适应当下、跟上时代的能力,才能够在社会中迅速成长。因此,我们要关注时事,掌握时事,并在其中吸取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一员,为促进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十二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月5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交换了新的的签署文本。这标志着美俄新的正式生效。

苏丹总统巴希尔2月7日下午正式宣布接受苏丹南部公投最后结果——。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在2月13日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上确定公投后将与北方分离,即将建立的新国家国名为。

2月15日正式宣布合并,。纽约证交所表示,经双方董事会同意,双方合并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商业运作阶段,新集团的名称目前尚未确定,但根据双方初步达成的协议,将在纽约与法兰克福设立双总部,这项合并将加强法兰克福与纽约作为世界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新集团同时在巴黎、伦敦、卢森堡及世界其他地方进行业务活动。而双方在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里斯本等其他地方的全国****易所,仍将保留其各在当地市场的名称,所有交易活动将在当地管理规则与框架下运营,合并后的集团将与所有市场的管理者保持密切合作。

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16时50分(北京时间2月25日5时50分),搭载6名宇航员的美国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这是“发现”号第三十九次,也是最后一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大约4000名观众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告别之旅后,“发现”号将进入博物馆。“发现”号此行的任务期为11天,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一个名为“莱昂纳多”的永久性多功能舱、一个固定大型设备的外部平台,以及空间站上的首个人型机器人——“机器人宇航员2号”。搭乘“发现”号的6名美国宇航员将对空间站进行维护、安装新设备,并进行两次太空行走。 “发现”号是美国建造的第三架航天飞机,其名字来源于一艘18世纪的英国探险船,1983年10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戴尔组装完毕,并于转年8月在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执行太空飞行使命。转眼26年多过去了,“发现”号已成为美国现在服役时间最长的`航天飞机,为美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算上未来11天的太空之行,“发现”号“一生”共有363天在太空度过,几乎等于一整年。“发现”号将一共围绕地球飞行5800多圈,飞行总里程达2.36亿公里,相当于太阳与地球距离的1.5倍,或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310次。“发现”号总共将246人次的宇航员送入太空,其中包括人类第一位女航天飞机驾驶员、年纪最大的宇航员、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非洲裔美国人、首位搭乘美国航天飞机的俄罗斯宇航员、首位进入太空的美国议员等等。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十三

电影《唐山大地震》从7月22日零点至7月25日24点,首周末票房超过1.6亿元,创国产影片票房新高。许多人走出电影院时眼睛还挂着泪珠,一些看完电影的`观众说:好久没有这样感动过了。

这部影片的出现,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其意义超出影片本身,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次胜利之作,影片之所以被广大观众所认可,票房创历史新高,主要有以下三点。

突出展现个体经验。《唐山大地震》突出了个体经验的表现,通过主人公李元妮一家人长达32年的情感救赎过程,反映了唐山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并且对地震及灾后个体经验的呈现,贯穿电影始终。任何宏大的电影命题,只有通过个体经验的表现,才能让观众看到其中的意义。面对一个灾难性的历史事件,我们往往选择面对集体,怎样抗震救灾,怎样重建家园,这样的表现方式虽然非常正确,但存在艺术叙述的不合理,过多的宣传和说教,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同。

拍摄态度朴实真诚。不同于以往的商业大片,追求炫目的画面,《唐山大地震》克制了创作中难以避免的技术冲动和戏剧冲动,用真诚而自然的拍摄方式,形象生动的对白,赢得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同,而中国的电影需要的正是这种态度。

融入主流价值观。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影片,都会传递一种主流价值观,《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亲情的可贵、生命的珍贵,以及生活的温暖和希望,让每个人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都有一点温暖和爱,观众的情感得以接受。

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篇十四

时事课是一门非常实用和有趣的课程。我们在这门课程中学到了许多与社会有关的最新信息和知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参加时事课的过程中,我得出了几点心得和体会,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段:对时事课的认识

时事课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政策和法律的变化。通过时事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了解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时事课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增强我们的社会意识,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出更有贡献的人。

第三段:时事课带给我的启示

时事课是一门启示性的课程。它让我们能够对很多事情进行更好的思考,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问题的深层次,更好地理解它们。例如,我们在时事课中学到了什么是假新闻,以及如何判断和辨别假新闻。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看待信息,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创造和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第四段:时事课对我的影响

时事课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课程中,我可以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理解和以前不同了。例如,在课上我们学到了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实在是太片面了。但是现在,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能够去更全面地看待一些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责任。我相信这样的体验也让其他同学像我一样,理解到时事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第五段:结论

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时事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更可以帮助我们发挥更大贡献。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参加这门课程,而机会仅有一回。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时事课,将它的知识和理念带进今后的生活中,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7828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