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指用于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书面计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我们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教学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教案的成功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
教案课外延伸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变化。
2、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体会到社会进步与发展。
教学准备。
调查表、相关资料,每人搜集、拍摄本市道路照片传至班级邮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一——取经之路。
1、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图片唐僧师徒四人)你喜欢哪个人物?现在我们不谈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也不谈憨态可爱的猪八戒,我们穿越1300年,来看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走的是什么样的路?(板书:路)播放视频《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师徒四人在山林里,雪原上等地行走录像)。学生回答问题。
2、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人们开辟出来的道路何止千万条,路,早已经在人们的脚下越走越宽。(板书——完整路,越走越宽)。
3、我们大胆地想,唐僧师徒四人穿越到今天,想从长安也就是西安再去印度,想一想,他们又会走怎样的路呢?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路,越走越宽。【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西游记》激趣导入,视频中穿越过去去看所走的道路。再从现在的角度启发思考道路的变化。对比中学生感知时代的变迁,道路的巨大变化——路,越走越宽。
二、探究活动一——山村之路。
1、出示山村泥泞的道路图,让学生谈感受,启发思考:晴天一脸土,雨天一脚泥,除了难走,还会带来哪些不便呢?借助赵本山的小品《三鞭子》视频片段,截取外商来考察,说山里全是宝,运不出去,汽车运,没修路;驴车运,绿色食品变黑色食品了;飞机运,不够油钱这一段。
2、学生看后谈感想。预设“要想富先修路”;修好了山村路,蔬菜、水果特产等货物能运输出去了,走向世界各地;村里的人也可以走出村,看曾经遥远的世界。路,越走越宽。【设计意图】本环节把离学生较远的山村之路,通过图片和小品《三鞭子》来让学生感到在山村一条好路对于村里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感到路修好了,人们的日子好了——路,越走越宽了。
三、调查活动一——家乡之路。
1、课前布置调查本市过去的路,现在的路的情况。(问家长,观察,拍照等),课上提问汇报交流。
2、小组交流。
3、班级汇报预设:路从窄到宽以本市主要大街等的发展史来谈,借助图片,并猜想本市现在最宽的路双向可以有几车道;绿化美化方面从景观树等方面;设施齐全方面从排水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结合图片来谈。
4、拓展他乡之路韩红在歌声中诉说家乡之路一——青藏铁路学生看视频,说说这样的天路在建设中一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启发思考:面对世界上最高的铁路,我们要感谢谁呢?预设:感谢政府的关注,管理;道路工程师的技术支持;筑路队员的艰苦付出(甚至生命的代价)。【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家乡(他乡)的道路变化为内容,结合具体的道路材料、绿化美化、道路设施等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环节发展学生的社会调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他乡路的设计中结合天路的视频歌曲,初步认识青藏铁路,并渗透修路艰难,感谢政府对偏远地区的关注和设计师的高超技术,向为修路付出牺牲的辛苦的修路工人们致敬。
四、延伸畅想一——未来之路。
1、欣赏几张道路的图片盘山路、彩色路、山谷上的索桥、上海外滩的路、北京五环路。
2、本市的“两横两纵”快速路的设计动画展示(视频)学生看后教师启发:你想说什么?教师小结:让我们满怀着憧憬在5年之内,就会踏上这样没有红绿灯的、一路顺畅的快速路。相信我们长春的路越来越好,我们的路越走越宽。【设计意图】从身边熟知的道路,到特色道路的图片展示,憧憬未来道路的变化,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今年本市井字形“两横两纵”的规划并要施工的实践,展望未来,进一步增强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课后留下作业,设计未来的道路。
五、课外作业一——小小设计师设计未来城市的道路。科技发展家乡的路小调查温馨提示:
1、可以自己调查,也可以访问家长、邻居或是村里的老人。
2、可以贴图片,或者附在后面哦!
3、可以从路面材料、路的历史、路上绿化设施等方面来调查啊!
教案课外延伸篇二
活动准备:。
12个音筒、红色盖6个、蓝色盖6个、工作毯活动过程:。
1、走线,手指律动。
2、介绍工作名称取工作: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工作是感官领域听筒的工作,老师在取工作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是怎样取工作的。
3、铺好工作毯,取来工作,取出红色盖子的音筒散放在工作毯下方,任意取出一个红色的音筒放在耳边摇、听,摇听后摆成一排。“这些音筒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我们来找一找和它发出声音一样的音筒。”
4、取出蓝色音筒,放在工作毯下方,左手捏红色音筒,右手任意捏一个蓝色音筒在耳边摇听声音,声音相同就反转底部,对比错控;声音相同错控相同,就放在一起。声音不同,继续换下一个摇听,直到找到相同的声音,对比错控,以此方法进行逐一配对。
5、将蓝色组收回,请幼儿进行配对练习。
6、对比声音的强弱,摇一摇哪个声音强、哪个声音弱。
7、收工作。
(先收红色,再收蓝色)。
教案课外延伸篇三
1.知识目标:
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灯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2.过程与方法:
在做品茶和观察蜡烛活动中,能够发现并交流事物的更多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生活,实事求是的习惯。
重难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在品茶和观察蜡烛的活动中能够说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打火机,一大杯水。
学生分组材料:分别装有少量绿茶,红茶,菊花茶的纸杯三个,蜡烛一支,吸管三根。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感觉器官。
学生回答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皮肤感觉软硬冷热等等。
2.授课:
(1)观察蜡烛。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感觉器官,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老师的手中有一个蜡烛,每个小组拿到后用我们刚刚说出的观察方法好好观察蜡烛,并打开实验册第五页把你们观察到的写在实验册上,最后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老师提示观察蜡烛不能用嘴巴尝的方式。各小组领取一个蜡烛开始观察,观察结束后学生回答蜡烛的颜色,形状,闻上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摸上去滑滑的,软软的,油油的。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看到了蜡烛中间这白色的灯芯,那么这白色的灯芯是做什么的呢?(学生回答点火)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把蜡烛点燃,观察点然后的蜡烛,告诉老师你们有没有什么新发现?也不要忘了把你们观察到的记在实验册上。
老师把每一小组的蜡烛点燃,提醒蜡烛点燃后不能直接去触摸但可以将慢慢靠近来感受温度。师:现在好多小朋友都有了许多新发现,但是点燃的蜡烛温度很高,那我们把它吹灭后再来闻一闻它的气味。
老师倒数321,学生把蜡烛吹灭,闻了闻蜡烛的气味,实验结束。学生回答蜡烛会融化,白色灯芯会变黑,有烧焦的气味等等。
(2)品“茶”活动。
老师将饮料发给各小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学生回答,可以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分辨出可乐雪碧芬达。
师:刚刚好多小朋友都正确说出了三种饮料雪碧可乐以及芬达,那么现在老师就增加实验的难度,小组长把眼睛蒙上,其他小朋友给他喝一杯饮料,看看哪个小组长可以猜对。
各小组长用眼罩蒙住眼睛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开始实验,实验结束,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第一次用鼻子和舌头可以猜出来,第二次只用舌头不容易猜出来。
学生回答应该把用好多感觉器官一起观察。(3)挑西瓜。
学生回答看颜色,看花纹,拍西瓜听声音,闻一闻等等。
师: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么以后去买西瓜的时候,每个小朋友一定可以帮父母挑一个非常好吃的西瓜的。
板书。
眼睛。
看
鼻子。
闻耳朵。
听嘴巴。
尝
皮肤。
摸
教案课外延伸篇四
1.初步学会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2.懂得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要写的内容。
2课时。
第1课时。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
2.完成习题1,围绕一个总起句说一段话。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课间十分钟》一文中哪一项课外活动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为什么?今天,我们也要运用总起分述的方法来介绍自己所喜欢的课外活动。出示课题。
二.课外活动分哪几类呢?学习课文中的一段话。
思考: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
分述部分把课外活动分成哪几类?用什么词连接?
每一类活动又有哪些项目呢?选自己喜欢的一类活动,仿照课文用总分段式说一说。
三.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三句话中各应围绕哪几个词说?
2.以第3句为例指导把话说具体。
复习《课间十分钟》第4。
段的写法。
围绕总起句,抓住丢沙包这项活动攻和躲的特点,把一个一个动作写得生动、具体。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好玩在哪里呢?我们可分哪几个方面介绍?
(老鹰、
母鸡、
小鸡)。
老鹰、母鸡、小鸡各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动作?投影提供一些词语。分三个方面把总起句说具体。
自由说指名说、评议同桌互说。
评议标准:是否围绕总起句;句子是否通顺、连贯。
在1、2句中选一句说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习题2,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读课后习题2,明确习作要求。
二.讨论习作内容。选一项活动是指一项具体活动。如跳绳、丢手帕等就是一项具体活动。可从体育活动、科技活动、班队活动、兴趣活动等中选一项活动。
三.学生选好自己要写的项目。先想好总起句,在轻声说说这段话。有困难的同学可围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好玩这句话说。
四.学生自己写作,指名好、中、差各一名学生。教师巡回指导。
五.待学生基本完成作文后,讲评。
讲评要求:句子是否通顺、连贯?
是否围绕总起句写?
分述部分几个方面是否写具体?
讲评作文。
六.作业。
抄写作文。
教案课外延伸篇五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快一起来看看幼儿课外活动教案吧!
情况分析:
大班的幼儿求知欲望强烈、设计此游戏可以丰富他们的反义词词汇量,做到从玩中学。
目标:
1、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2、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准备:大量的反义词。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什么叫做“反义词”?(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并提问。(教师说词,幼儿说出相应的反义词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师:叫做“正说反做”?(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玩法:邀请5~6人一组进行比赛,教师说口令,幼儿作出相反的动作,做错者退出此游戏。(10个词一组)。
规则:说完口令后,幼儿没有作出相反的动作则为输。
三、结束部分。
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
教案课外延伸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和这四首诗的文学常识。
2、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运用想象描绘诗歌的艺术画面。
3、理解、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积累诗文语句,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
5、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诗人表达的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古诗,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
3、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在把握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庭中有奇树》:
(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是对于哪些作品的评价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一起品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和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二)、评价及文学地位:
对《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钟嵘给过“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高度评价;《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实五言之冠冕也”;明代谭元春说:“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异议。”
问一下学生:“《庭中有奇树》属于几言诗?”
五言诗在《古诗十九首》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却是到了《古诗十九首》,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发展。
(三)、文学常识介绍:
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学根据诗句进行自由、合理想像。请两位同学具体描绘一下前四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同学描绘一番: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后四句讲解------先释词:第五句中的“馨香”是指“香气”、“盈”是指“满”;第六句中的“莫”是指“没法”、“致”是指“送到”;第八句中的“别经时”是指“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接着给五分钟时间给同学根据诗句进行自由、合理想像。请另外两位同学具体描绘一下前四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同学描绘一番。
(五)、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折其荣”,目的是“遗所思”)。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不矛盾。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贡”,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六)、有感情地朗读及流畅地背诵。
请一位同学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再次感受此诗的艺术魅力;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背诵此诗并叫两位同学起来背诵。
二、学习《龟虽寿》:
(一)、导入:读题解题,走近作者。
(二)、预习反馈:检查学生字词及内容理解预习情况。
(三)、活动探究:
活动。
一、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1.范读。2.指名读诗3.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读诗、订正。
4.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前四句为第一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意思是说神龟虽然长寿,可还是难免一死呀。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和就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这四句诗说明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这在当时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紧接着在第二层中间四句中,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中,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这几句诗中,曹操自己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认为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后六句为第三层。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继发壮怀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能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这里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国,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活动。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教师进一步介绍写作背景,结合图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2.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
活动。
三、总结提升,背诵古诗。
三、布置作业:
1、注音。枥()。
冀()。
贻()。
沥()。
骥()。
怡()。
3、解释书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4、预习后两首古诗词。
第二课时。
一、学习《赠从弟》: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就随《赠从弟》这首诗来感悟古代诗歌意境。
(二)、走进诗人: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从弟:堂弟。亭亭:高貌。
瑟瑟:风声。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罹:遭受。
凝寒:严寒。
(四)、教师范读读全诗。
(五)、自读全诗,感知诗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六)、学习全诗,探究讨论。
问题一: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问题二: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问题三:如果把这首诗赠给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
(七)、齐读全文。
(八)、总结全文。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二、学习《泰山梁甫行》。
(一)、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自读理解。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异气:气候不同。
[2]剧:艰苦。
[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4]行止:行动的踪迹。
[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6]翔:绕行。[7]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三)、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一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一由穿梭毫无顾忌。
(四)、鉴赏: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一居。
所以“妻子象禽一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三、学生齐读这四首诗歌。
四、自由背诵这四首诗歌。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这四首诗歌。
2、完成《学法大视野》上的相关习题。
教案课外延伸篇七
教材介绍: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酸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教学目标:。
1、透过绘本「苹果树」的教学活动,了解植物的生老病死,与人类的生老病死的差别。
2、进而体会出关怀植物、关怀生物;
3、进一步体会出父母亲的辛劳、多关心父母的苦心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绘本故事名称,并请幼儿欣赏绘本课件ppt。
2、分析:。
男孩小时候真的很爱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树的感情,不再单纯,他只有在缺乏某样东西的时候,才会去找树;他向树提出要求的时候,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好像树「理所当然」要给他……。即便如此,树对小男孩的付出依旧没有条件……。你会像这个男孩一样吗?如果我们跟小男孩一样,接受恩典的时候,没有感恩的心,你想,爸爸妈妈会有多么的伤心呢?圣经教导我们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在字典中,「孝」的意思是「尽心奉养父母」﹝动词﹞或「有孝心的」﹝形容词﹞;「敬」则有「尊重」、「有礼貌的献上」﹝动词﹞、「恭敬、慎重」﹝副词﹞的意思,结合起来,简单的说就是:在态度上,要尊敬父母;在行动上,要常常表现出你对他们的感谢。
你对爸爸妈妈的态度正确吗?恭敬吗?可以从以下的问题中,好好的思考喔!
(1)我会主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例如:做功课、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等。
(2)我会常常跟爸爸妈妈说请、谢谢、对不起。
(3)我会主动帮忙做家事,例如:倒垃圾、折衣服、擦地板等等。
更不会摆一张臭脸。
喔,或许你会想:这些真的很难做到耶!但是只要你开始做,就一定会进步喔!
3、问题讨论。
1.故事中的小男孩,要求树为他做哪些事?
2.树为什么答应小男孩的要求?
3.你觉得小男孩知道树为什么愿意付出他的一切吗?小男孩有什么回应?
4.说说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为你做的一切。
5.你上次跟爸爸妈妈说谢谢,是什么时候?你常常会这样做吗?
6.通常你如何表达你对爸爸妈妈的感谢?你又可以有什么样的进步?
教案课外延伸篇八
一、研究背景:
智障学生感知觉的总体特征是感受性慢、感觉范围狭窄。注意力容易分散,其无意注意占优势,相对于正常儿童,他们过于依赖新奇的刺激和较强的注意对比度,范围狭窄,其注意广度仅有正常儿童的一半,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智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其语言发展水平往往与其智力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智力受损的程度愈重,语言发展水平愈低。思维能力比较弱,思维刻板,不会变通,缺乏独立性。主动性不足,有不可抵制的冲动,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不能与人很好地沟通交流,对颜色、气味不敏感。在情感交流方面,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有的智障儿童缺乏交往热情,态度冷漠,有的表现为热情、真挚,但由于交往范围狭小,因此常感到孤独。
二、训练内容。
(1)视觉训练:通过辨别物品的大小形状感知事物。训练器材:深度灯镜(针对自闭症、多动症)、动感彩轮、颜色转换面板、泡泡管、波波池、引导性协调训练器、发光面板、彩、幻彩发生器。
(2)听觉训练:音乐能令人感到愉快,利用听音指图让孩子辨别物品发出的声音。
(3)触觉训练:通过触摸物品感受事物。训练器材:无线互动地毯、触觉套装。(4)味觉训练:用鼻子去闻各种东西。
训练器材:水果香味盒、香薰发射器、食物卡片。
三、训练对象:
本班14名学生:
四、时间安排:
2017.9.11——2017.15。
2017.10.2——2017.10.6味觉训练。
教案课外延伸篇九
课题:复习课(图形配对游戏箱)场地:多感官训练室教学目标:
通过训练提高同学们对不同形状图形的认知,相对应的音乐给予反馈训练听觉能力;提高同学们手、视、听觉综合协调能力,提升图形认知能力。教学过程:
1.让同学们依次排好队,老师逐一对学生进行训练。2.步骤:
(1)打开红色电源开关,通电时内置红色指示灯变亮,开机提示音,完成开机。
(2)开机后,使用过程中将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组件放在相对应的槽里,会发出相应的音乐。
(3)可通过面板上“模式”键切换不同的模式,模式不同音乐风格不同。
(4)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产品附带的usb音乐下载线通过“音乐下载”接口更换产品音乐。
(5)当不再使用该设备时,关闭电源开关,再切断该房间的总电源。3.教师总结。
教案课外延伸篇十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教案课外延伸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合):大家()午好!
1.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接下来,请欣赏我们班的古诗词名句集锦——。
(一)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
():描写柳树的诗句:夕我往矣,杨柳依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写桃花的诗句:过去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荷花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描写春风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描写春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雪景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太阳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写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描写星星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二)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描写春节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七夕节的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描写中秋节的诗句: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描写重阳节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会吟诵这些诗词名句——。
():思念亲人时,我们会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朋友要远去,我们会吟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母亲节到了,我们会吟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站在黄河边,我们会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站在长江边,我们会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现在,请大家再欣赏我们班的背诵大王为大家展示自己课余时间积累的诗词——。
1.江南(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
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诗歌提升了我们的气质,():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诗的馨香,():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诗情画意!():我们的展示到此结束,(合):谢谢大家的聆听!
教案课外延伸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2.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
3.乐意在小实验中与同伴交流,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包装好的奶粉足量,被子、调羹每组一份,搅拌棒若干。
2.每人三个一次性被子(里面放有相同数量的饮用水),一根搅拌棒,一个透明杯。
3.各种果蔬汁、酱(苹果、香蕉、胡萝卜、番茄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策略。
1.教师出示整包奶粉。
2.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说明。
指导语:
1.这是什么?你喝过吗?谁泡给你喝的?
2.怎么泡呢?一起来看包装上的说明。
二、泡奶粉。
策略1.教师出示三个杯子,杯中放一样多的谁。
2.三个被子中加入不容量的奶粉,引导幼儿观察奶粉浓度的不同。
3.幼儿尝试泡奶粉。
指导语:
1.三个一样多水的杯子,分别取名为1号杯、2号杯、3号杯。
3.根据你的口味,去试试泡一杯你喜欢的奶粉吧。
4.交流讨论:你在泡奶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奶粉泡在水里不见了,这是溶解现象。如果杯中的水量不变,奶粉加多,味道就浓,奶粉加少,味道就淡。
三、调配果味牛奶。
策略:。
1.教师出示苹果汁、番茄酱等。
2.将自己的果味牛奶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
教案课外延伸篇十三
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表情的高度,对日后进行创作有较好的帮助,并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1、人物是素描研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很多专业画家研究的对象。我们可以从很多大师那里找到他们画的人像素描,并可见其所具有的艺术质量,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创作画中的设计稿,但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研究素描头像的作画技法应对有关艺术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时对艺术的思维、观点进行培养和锤炼。这样有利于在绘画成长的过程中发育健全。研究人像素描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1、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
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从头骨研究开始并借助头骨及肌肉解剖知识以及面部细节的帮助,大致掌握不同角度俯仰透视时头部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2、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
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3、头像的画法步骤。
掌握画素描头像的方法和步骤,始终进行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比较,坚持从全局出发,从大处入手刻画,注意结构和比例关系。小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只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表示则可。
确定脸部的`大轮廓、体积特征和比例之后,标出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要考虑面部的高点和低点,细部的加工要仔细研究形体。从各方面多角度观察模特。找到对象的面部特征和心理表情,在逐渐加重暗部颜色的同时,更加清楚地画出明暗面、中间色,并使色调从属于整体并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细节。
画素描的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比例关系、构图和模特的特征上,训练学习习惯,从不同角度观察模特儿,在任何时候都清楚头部各个面在空间中的状态,头部骨骼和肌肉、在脸部不同表情状态下其结构在细节上的相互联系,明暗和色调以及对细部造型研究,所以这些都必须统一于一个整体,做到画面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完整性。
1、头骨的结构:
头骨是由呈球状的脑颅骨、额骨、颧骨、眼眶凹穴,以及连接牙齿的上下颌骨所构成。
2、简化头部的形体的观察方法:
头部的体积,可以借助最简单的立方体来理解,再进一步分析正面和侧面是不同方向的两个面。
3、头部的动势和透视:
找到头部的中心线与眼、鼻、嘴三条平行线成直角相交,头部倾斜时他们的关系不变。
1、标准比例:发际到眉毛为上停,眉毛到鼻底为中停,鼻底到下巴为下停。
2、三停五眼:正面看脸部最宽处为五个眼睛的距离。
3、不同角度的透视变化。
1、重视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要熟悉他们的形体结构,理解五官由于脸部表情的变化而形成的变化。
2、眉、眼、鼻、嘴、耳:
深入观察掌握结构,各角度的透视变化。
3、肌肉对表情所起的作用:
头部骨骼决定头的形状,脸部肌肉决定脸部的表情,学好解剖知识掌握脸部肌肉收缩对表情的影响。
1、头、颈、胸的关系:
要简单的理解成几何形体,掌握解剖知识,及前后关系。
2、头发的表现:
头发的不同样式,体现了人的各种身份和性格,表现时要注意大型和整体关系的把握,注意远近虚实的刻画。
3、头部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认真观察每个人的不同的皮肤颜色和身份特征,年龄、性别等因素,依靠线条和明暗来刻画对象。
4、背景和头像的关系:
背景的刻画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头像,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
1、结构素描和全因素素描:
结构素描主要指以线为主的素描。全因素素描是包含光影反映真实的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子。
2、工具:
铅笔、碳笔、木炭条,专业的素描纸、绘图纸、宣纸、新闻纸等,画板、画架、橡皮、定画液等。
1、大体阶段。
先观察,首先看对象的特征,主要任务是整体入手,安排构图、定位置、确定结构轮廓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要求动势、头、颈比例和基本型正确,画出大的明暗交界线及投影位置。
2、深入刻画阶段。
深入刻画,是进一步地刻画对象,根据作业要求、时间长短来确定,刻画的细致程度,以长期作业为例,要更加细致地调整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达到造型精确,更加仔细地观察并牢记第一印象,理性的分析加上感性认识,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及心理活动,做到画面人物形象生动,但深入刻划阶段要求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着重刻划和神态有关的部分(五官),所以,深入刻划阶段主要是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过程。
3、调整完成阶段。
调整阶段,主要任务是上大色调和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这样过程,要多动脑,少动手,对画面进行全面检查,对画面黑、白、灰的调整统一的过程,不要进行大的修改,以观察概括和加强减弱等方法,突出主要五官刻划,屏弃琐碎的不必要的非本质的东西的描写,努力做到使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做到画面的完整和谐统一。
完成阶段,画到什么程度是一张素描头像的完成呢?一张完整的作品,要求画面色调统一,黑、白、灰安排合理,线条排列及轮廓线处理有虚实软硬的变化,并尽力做到自己极限,错的地方要及时修改,按步骤制作,要求到任何阶段画面需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一张完成的作品,跟人的个方面素质、修养密切相关,在一定时间里要多读、多看大师的作品,从中吸收精华。
1、长期作业:
时间要把握好,严格的按步骤要求进行,多些理论的分析,完成在解剖、透视、三大面、五大调子、结构等方面全因素的写实头像。
2、短期作业:
时间控制在四课时左右,要求造型准确,结构严谨,线条流畅,作业具备完整性和可观赏性.
3、时间安排:
短期作业:四—六课时一副男、女青年头像。
长期作业:十—十二课时一副中、老年头像。
教案课外延伸篇十四
知识与技能:学习折、剪、卷、粘等纸造型的简单方法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根据拉花的用途设计制作出一种以上的拉花。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和参考示意图进行制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
重点:初步学习参考示意图进行制作的方法,并根据拉花的用途,使用多种纸材、运用纸造型的方法设计制作出不同的拉花。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折叠后拉花的展开技巧以及有规律的组合体现出的拉花的秩序美。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使用一定技巧将一张纸在不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变长吗?(生尝试)。
出示课题《多彩的拉花》,出示制作方法:拉起来,粘起来,连起来。使生对拉花的制作有一个浅显的认识。
1、拉起来,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图形,请生感受纸张的变化)。
2、学习制作课本上第三种拉花形式。
(1)拿出纸张,画一画,剪一剪,(注意与纸边留点距离),拉起。
(2)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被拉起来的?
(3)询问学生学会了吗?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巩固。
3、比一比,谁的创意更有趣?(出示例图:蜗牛排排队,雪娃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学这个样子,剪一剪、拉一拉。(学习书上第一种剪法)你是这样做的吗?确认孩子剪的方式是否与课本一致。
5、比一比,谁的拉花长,为什么?
6、你观察出来了吗?(思考,得出结论:剪的线条越细,拉花越长)。
7、做一做,连一连出示三种拉花,请生连线,思考这几种拉花是怎样做出来的?
8、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子的拉花,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使用粘的方式)。
9、你能想出多少种粘接方法?
10、挑战新任务(书上第四种)。
说一说,制作拉花时应注意什么?
剪、折、粘贴的制作方法不同,拉花就会千姿百态。
拉花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怎样运用?
你想把拉花装饰到哪里?(图片展示)。
做一做,连一连(书上第二种)。
教案课外延伸篇十五
教案目标:
1、在幼儿对诗歌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及画面,知道泡泡与其他两个事物的关系。
2、帮助幼儿体验诗歌明快且活泼有趣的情感基调,以便更好地把握诗的内涵。
3、指导幼儿寻找、观察“泡泡”,并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教案准备:
1、与诗歌对应教具一套。(星星、月亮、雨点、乌云、葡萄、藤儿、小朋友、音符、欢笑等图片)。
2、幼儿操作教具若干份。(小草、小花、高山、大地、彩虹、苹果、梨、果树、蝌蚪、青蛙、鸡蛋、母鸡、海浪、大海等图片)。
教案过程:
一、吹泡泡。
1、随音乐自由唱唱跳跳吹泡泡的歌曲,体验快乐情绪。
2、老师:我们吹泡泡是怎样的?(圆圆的,有大、有小)。
3、今天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泡泡,和你们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图片,欣赏诗歌。
1、出示星星。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星星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因为月亮和星星总是在夜晚一起出现,而月亮比星星大,就好像星星的妈妈,所以说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
2、出示雨点。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雨点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雨点是乌云吹出的泡泡?
3、出示葡萄。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葡萄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
d、藤儿还会吹出哪些泡泡?
4、根据图片,师生共同念上面三句。
a、现在我们把“什么是什么吹出的泡泡”连起来讲一讲。教师接上最后一句: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一串串欢笑。
b、老师提问:我吹出的泡泡是什么?
为什么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一串串欢笑?(因为我吹泡泡是的心情和唱歌、欢笑是的心情一样,都很开心,所以……)。
5、集体念诗歌两遍。
三、启发仿编。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泡泡,现在请你们到后面去找一找,说说你找到的是什么泡泡。(幼儿自由选择“泡泡”,如:蝌蚪、海浪等)。
2、依次请三名幼儿示范仿编。并把第一个幼儿的图片替换到黑板上。
3、全体幼儿进行仿编。每三个一组把编出来的诗歌念给客人老师听。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真棒,又编出了那么好听的诗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想象用手指表现不同东西的新奇感。
2、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玩手指游戏,感受玩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图标一张;卡通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出示小手,引起幼儿兴趣。
(1)拍手游戏引出课题。
(2)介绍小手。
老师作神秘地说:“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的手可以干什么呀?手真有用。”“而手指还可以做游戏呢。”
师:你能把我们的手指一根一根的伸出来吗?
幼练习(师鼓励)。
(二)学习、理解儿歌。
1、教师念游戏儿歌一遍。
教师带指偶表演一遍。
提问:
(1)儿歌的题目是什么?
(2)五个手指头变成了什么,幼儿每说出,教师就伸出手指再次表演一遍。
2、学习游戏儿歌。
提问: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儿歌图标。
3、学念儿歌。
(1)请幼儿跟老师一起读儿歌、玩手指游戏。
(2)根据幼儿的情况,教师可适当的拿掉图标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三)亲子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师:这个游戏我们还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想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
(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手指游戏一遍。
提问:刚才儿歌念到哪一句的时候我们的游戏不一样了呢?
(2)教师再次示范,鼓励幼儿练习。
2、(亲子互动游戏)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和爸爸、妈妈们玩玩这个有趣的手指游戏。让孩子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四)表演儿歌。
请几对家庭带上来表演这个游戏儿歌。
【活动目标】。
1.学习抱球跑的动作。
2.能听到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增强跑的能力。
3.对球类运动感兴趣,乐意参加有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皮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热身运动:
(1)绕操场跑两圈;。
(2)身体各部位活动。
2.教师示范玩球,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皮球)。
师:皮球的玩法有很多哦,可以拍一拍、跳一跳、用手投球、滚球、用脚踢……。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自由玩球。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皮球,在地上玩一下,用聪明的脑袋想出更多不一样的玩法,记得注意安全哦!
2.教师小结(请3名幼儿示范)。
师:刚才我看到小朋友都特别棒,想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玩法,谁想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呢?
三、游戏“我和球儿来赛跑”
1.教师讲解玩法。
2.幼儿第一次游戏,请幼儿追赶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幼儿第二、三次游戏,幼儿超过球,将球拦住。
4.教师小结:表扬大胆加入游戏的幼儿,鼓励幼儿下次活动能把球滚的远,追的快。
5.游戏“送大皮球回家”。
6.教师带领幼儿将大皮球放进篓子里。
四、结束部分。
幼儿随教师做“小鸟飞”的动作离开活动场地。
教案课外延伸篇十六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中职语文教学课外拓展延伸的必要性,结合由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的尝试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注意问题,中职语文教学课外拓展延伸是其课程性质与特点的需要,是开放语文学习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打好基础,应量力而行。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语文课程担负着“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的任务,教学过程建议“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可见,中职语文教学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质量的.评定都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为中职语文教学进行课外拓展延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由于受“上高中考大学”和社会对中职学校偏见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明显,许多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中职学校基础课程的语文教学也陷入了困境,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极大的挑战。由于受“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的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通用”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限制,导致语文教学脱离中职生的实际需要,产生了“语文学习没什么意思”的想法,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普遍喜欢气氛活跃的课堂,希望老师多讲课本外的内容,能够积极参与有兴趣的学习活动。因此,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顺应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主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中职语文由课内向课外做适当的拓展延伸,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学习资源是极度丰富的,这也决定了语文的课外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向生活延伸,这样就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会提高。
中职语文教学开展课外拓展要立足教材和课堂教学,脱离了课内文本和课堂教学,就偏离了“教学”的目的,更谈不上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了,课外要为课内服务的。坚持用好课文,以课本为原点,运用语文学习的例子,使拓展与延伸带有浓郁的“语文味”。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拓展、文体创新、任务认识、方法运用等多种手段,在认真阅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到突破,设定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拓展延伸的点。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这样的学生,他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文章又写得很好,但是其语文成绩却并不是很理想,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现行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上存在着问题。语文学科考查内容过于呆板,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对于课外拓展知识的考查很少,我们是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我们强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拓展语文知识,可却极力把对语文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个圈内进行,这是对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的一种漠视。因此要巩固好语文知识的课堂到课外的拓展,教学评价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外知识拓展,才能最终达到语文学习所要求的结果。
中职语文教学课外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我们要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外拓展延伸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发挥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利用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建构者,让教师摆脱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从而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外拓展延伸过程中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84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