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可行的行动步骤。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一个好的计划呢?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愿景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根据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步骤和时间安排。此外,要遵循SMART原则,确保计划具备明确的目标、可衡量的进度、可实现的行动、与现实情况相符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时间的设定。最后,要善于调整和适应,因为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况的变化,我们需要相应地调整计划。我们可以从以下范文中参考一些常用的计划写作模板和句式,以及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一
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2.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哪里?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
物。
3.食物按味道可分为几类?答:食物按味道可分为酸、甜、苦、辣、咸五类。
4.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5.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淀粉?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
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哪些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答:小麦,土豆,地瓜,大米,玉米。
7.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蛋白质?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9.常见的配餐有哪几种?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10.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答: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象叫做溶解。
3.怎样加快溶解?答:研碎、搅拌、加热都能加快溶解。
4.怎样用最快的方法制作一杯冰糖水?答:把冰糖研碎,倒在杯子里,倒上热。
水,用筷子搅拌。
到原状态。
生。什么叫水的净化?答: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8.请你写出橘子汁配方。答:桔汁6份,糖1份,水3份。
1.植物的身体有哪几部分构成:答: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个部分组成。2.一株成熟的番茄由哪些部分组成?它的种子生长在什么地方?答:一株成熟的番茄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它的种子生长在番茄果实里。
3.为什么说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答:因为植物能为人类提供食物、生活材料、氧气,美化生活环境。没有植物人类就会灭亡。
4.植物的根分几类?各举三例。答:1.有须根系:如小麦、大葱、韭菜的根。2.直根系:如棉花、玉米、芹菜的根。3.变态根:如山药、红薯、红萝卜的根。
5.观察、描述大豆的根和韭菜根的特点?答:大豆的根,中间一根很粗大,其它的细长,属于直根系。韭菜的根,像胡须一样,粗细差不多,属于须根系。
物越茂盛。
8.为什么不能拔苗助长?答:因为拔苗助长会把根上的根毛破坏掉,植物吸收不到水分和养分而死亡。
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蒸腾对植物、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好处?答:1.促使根吸收水分和养分。2.降低植物的表面温度。3.湿润空气。
素是绿色的,所以叶子是绿色的。
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18.天然氧吧指的是什么地方?何时进入最好?为什么?答:指的是大森林。下午进入最好。因为下午阳光最强,光合作用最快,放出的氧气最多。
19.盆栽一颗柳苗,5年后增重34倍,说明什么?答:植物是依靠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的。
化碳,放出氧气。
21.长期放在室内的植物叶子会发黄,是什么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答:室内植物得不到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会发黄。应移到有阳光的地方。22.你能根据大树辨别方向吗?答:能,生长茂盛的一侧是南方。
23.在鱼缸里种植几棵水生植物有什么好处?答:鱼缸里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可以供鱼呼吸。
24.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到植物的各部分的?答: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内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25.叶制造的养料是怎样运输到植物的各部分的?答:叶制造的养料是通过树皮里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的。
26.植物的环割有什么益处?答:对植物环割后,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下去了。使这个枝上的果实长的有多又大,从而增产增收。
27.有些植物的茎是长在底下的。请你写出三例,描述它的形状。答:藕,棒状。马铃薯,马铃状。圆葱,鳞片状。
和传播种子的作用。种子具有繁殖作用。
1.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是什么?答:热气球点火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重量变轻。这时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所以热气球会上升。
2.抽油烟机为什么按在炉灶的上方?答:因为炒菜做饭产生的热空气重量轻,往上升。这样安装正好能把油烟抽走。
3.怎样制作孔明灯?答:用竹条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灯笼。点燃下面挂盘里的松脂,孔明灯就会升上天空。
气球。
5.举出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实例。答:热气球升空,孔明灯升空,纸蛇会旋转,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实例。
6.压缩空气具有什么特点?答:压缩空气有弹性,能反冲。
8.举出压缩空气能反冲的的实例。答: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这都是应用了(反冲力)的作用。
9.救生圈、橡皮舟,为什么要充气?答:救生圈,橡皮舟充气后重量增加很少,而体积增加很多。在水中会受到很大的浮力,并且还有弹性。10.喷气式飞机、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答:喷气式飞机、火箭的燃料点燃后,产生大量的气体向后喷发,会产生巨大的的反冲力,推动喷气式飞机、火箭飞上天。11.什么叫叫大气层?答: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1.怎样使用酒精灯?答: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打开再盖上。
2.什么叫热的良导体?举例说明。答: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例如:金、银、铜、铁、铝。
3.什么叫热的不良导体?举例说明。答: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例如:塑。
料,木材、毛皮、棉花、泡沫。
4.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答:用毛线织一个套,套在杯子上。
5.为什么锅体用金属做,锅把用木头做。答: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做成锅体传热快,饭熟得快。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做成锅把,传热慢,不烫手。
6.水变热了,为什么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答:虽然瓶颈部分水变热了,但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也不能对流,下面的水温度还很低。所以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7.热的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每一种的含义是什么?答:热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热的传递方式叫做传导。
液体或气体中较热的部分和较冷的部分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叫对流。
热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辐射。
8.冬天,暖气是怎样是房间变暖的?答:暖气片附近的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质量变轻而上升,周围较冷的气体过来补充,形成了冷热气体的相互流动,从而使房间变暖。
9.在加热冷粥时怎样使粥惹得更快?答:用勺子不停地搅拌。这样可以加快对流。10什么叫辐射?举例说明。答:热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辐射。太阳的热是以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热多,感到暖和。
雪很快融化。
色深,吸收的辐射热多,所以融化得快。
19.说出“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科学道理?答:冬天下三场雪,麦盖三层被,来年小麦一定大丰收。这是因为:1.雪是白色的,散发地热慢;2.雪里面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不易传地热。3.雪可以冻死农作物害虫。4.第二年春天雪融化了,雪水滋润麦苗20.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答: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有(集热器)(循环管道)和(水箱)组成。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三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有趣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通过学习,使学生: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通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天气变化,向学生进行看图听懂天气变化知识。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
2.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规律。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1、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2、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3、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4、家庭科技活动。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四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五、课时安排。
单
元
课
题
第一单元。
1、我们的食物我们吃什么。
2、我们的营养。
3、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
4、水变咸了水里有什么。
5、怎样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
7、水里有什么。
8、植物的身体。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9、植物的根。
10、植物的叶(一)。
11、植物的叶(二)。
12、植物的茎。
第四单元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课
时
15、小火箭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18、杯子变热了。
19、水变热了。
第五单元。
20、它们会生热吗热的传递。
21、谁热得快。
211111。
研究与实践。
22、太阳能热水器。
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211。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五
1、本册教材在内容上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编排上注重了以专题研究为主,体现各单元课时之间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做到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河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1、通过对比试验与大量的事实来证实,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2、教师应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准备。3、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搜集。4、教师正确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五、教学进度:同县教研室教学进度。
一、单元名称:热胀冷缩。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两课,分别是《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及自行车胎在夏天充足气容易爆裂的原因。三、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上册研究了《热的传递》之后继续探究有关热的问题,学生们经历了对物体冷热现象的探究活动后来学习的。四、单元目标:知道物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能举例。五、设计思路:在炎热的夏天,以自行车太容易爆裂这一现象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对气体在受热或受冷时的体积变化进行深入探究,再拓展到对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研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单元准备:温度计、冷水、热水、酒精、玻璃管等七、单元实践:制作温度计八、课时安排:2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岩石的科学。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认识岩石》、《做个岩石百宝箱》、《岩石的用途》、《岩石的风化》四课之间以“石头”为中心,揭示了进行“真实”问题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习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并能给岩石分类。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各种岩石设计一系列探究岩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岩石的特征,还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四、单元目标:认识自然界中的岩石的种类,知道岩石的制作方法,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
五、设计思路:本单元以“石头”为中心,揭示了进行“真实”问题学习的认识过程,即对未知自然事物进行科学探究的认识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研究技能和态度。
六、单元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等七、单元实践:采集、观察岩石。八、课时安排:4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土壤与植物。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保护植物》,在这一单元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对与土壤,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搓泥巴、种植物······几乎每个孩子的游戏道具都离不开土壤,所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意识到保护土壤重要性。四、单元目标:知道土壤的构成及土壤的不同种类,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五、设计思路: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成分,在初步了解土壤成分的基础上继而引入《土壤的种类》《保护土壤》。
六、教具学具准备:猜忌土壤、搜集有关土壤形成的资料。七、单元实践:收集土壤,探究土壤的成分。八、课时安排:4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光与我们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择光作为探究主题,安排了《认识光》《玩镜子》《筷子“折”了》《彩虹的秘密》《飞旋的陀螺》和《光与我们的生活》六课内容,主要研究生活中光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们几乎从呀呀学语开始,就耳闻了诸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以天体为背景的动人神话故事,他们装着满脑子的疑问:光是如何传播的?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学生们探究的动力和源泉。四、单元目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五、设计思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光”,探究身边的现象和事物,首先让学生回忆关于光的已有知识,提出自己的猜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他们的相互交流和启迪来认识光与我们的生活。
六、教具、学具准备: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筒等七、单元实践:小孔成像实验,消失的硬币八、课时安排:6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我们的家园——地球。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航海家的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我在哪里》《苹果为什么落地》和《测量重力》五课,本单元就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知地球,更多的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三、学情分析:浩渺、神秘的宇宙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他们缺乏对地球的系统了解,甚至对于认识地球的魅力观察,探究与发现,也许从来就未曾领会过,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四、单元目标: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仪,学会看地图,地球仪,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学会使用测力计。五、设计思路:本单元以地球的形状为切入点,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史,让学生在感知和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完成他们心中关于地球粗浅的解释。六、教具、学具准备:地球仪、小纸船等七、单元实践:地球仪的制作八、课时安排:5课时九、单元反思: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六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
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四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土壤与岩石”、“和谐的自然界”、“热与我们的生活”、“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和“地球与我们的生活”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对有生命物体的与研究。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透镜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对植物、生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植物向哪里生长,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还有哪些。对地球运动的探究从地球昼夜开始,通过对日出、日落的观察的实验,研究探讨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交流并观察月亮的变化情况。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七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
1、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2、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3、能有目的的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情况:
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共138人,共3个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
2、学困生情况及转化措施: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八
易金玲。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七、周次及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1。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
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
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国庆放假。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机动。
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保护我们的听力;机动。
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运动起来会怎样(二);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机动。
复习。
考试。
易金玲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九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第一单元天气——1—5周。
第二单元溶解——6—9周。
第三单元声音——10—13。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4—16周。
总结——17周。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十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在延伸到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水里有什么》单元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引领,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植物的生活》单元以身边常见的植物为观察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精心做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植物的内部结构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直接与间接的科学实验,认识植物身体的构造功能。通过对植物生活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直接与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从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内部构造的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功能有较深的了解;《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时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热的传递》单元以“热”为载体,展开观察、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质中传递的方法,验证太阳能热水器所选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热的关系,体会到利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探究方法,具备独立做科学的能力;《研究与实践》单元,选用与本册研究密切相关的“食物”与“太阳能”知识,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我们的食物。
2、我们的营养。
3、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
4、水变咸了。
5、怎样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
7、水里有什么。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8、植物的身体。
9、植物的根。
10、植物的叶(一)。
11、植物的叶(二)。
12、植物的茎。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力。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5、小火箭。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
18、杯子变热了。
19、水变热了。
20、它们会生热吗。
21、谁热得快。
22、太阳能热水器。
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十一
四年级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科学》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制定。
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我们的食物、水、植物、空气、热,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从学生对食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饮食与人的健康。(包括1、2、3、课)。
2水里有什么: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课)。
3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课)。
4空气和水: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上升以及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包括13、14、15、16、17课)。
5热传递: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应用。(包括18、19、20、21、22课)。
6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观察能力:学习用目测方法观测风向、风力,用测力计测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3、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认识水蒸气凝结的条件,水的三态变化。
4、分析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热的三中传递方式。
5、动手能力:学习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热的三种形态及应用,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六、主要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暗示法。
七、教学进度:
一课时一课。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2、本册单元目标:
(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观察并模仿动物运动的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2)位置与运动。
通过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能选择参照物,定性的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经过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力与运动。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体验各种力作用的不同结果,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意识到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昼与夜。
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
(5)交通运输。
鼓励学生对常见的交通工具分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十二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所教四年级2个教学班。这些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包括1、2、3、课)。
本单元是在继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在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度用学到和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小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包括4、5、6、7课)。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科学探究的经历,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借助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本单元在本册书中编排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包括8、9、10、11、12课)。
本单元主要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空气及水的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包括13、14、15、16,17课)。
本单元主要选取了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现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如杯子变热了,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游动等进入相关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18、19、20、21,22课)。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1观察能力:观察植物的身体结构,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3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6想象能力: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想象蒸发的本质,叶、茎的内部构造。
7动手能力:学习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等。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00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