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活动总结(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3:56:02
课改活动总结(实用15篇)
时间:2023-11-15 03:56:02     小编:QJ墨客

总结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评估,有助于我们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接下来是一些项目实施和管理的总结经验。

课改活动总结篇一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效课改研磨课教研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月九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研工作高效课改研磨课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此次活动是我校规模较大,参与面较广,参与人数较多,收获也是最大的一次活动。这天,也是全体教师最辛苦,最忙碌的一天,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参与说、讲、评活动,还要抽出时间参加听课、评课,完成班级管理,作业批改等系列工作。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的合作。

众所周知,对一所学校而言,教研工作的重头戏就是抓好教研课。这次活动老师们的参与态度是另人满意的,各位教师都进行了精心准备,整个活动进行的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综合以下几大亮点:

一、教学知识、重点、难点定位比较准确,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二、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已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甚至有的老师运用自如,已经和自己的.教学融为一体。

三、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不在是单调的学生自己学习,而是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从合作的效果来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也更坚定了我校的课题研究——小组合作。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使用,逐步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

四、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习方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猜谜语、动手做等活动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在是单纯的“好、不错”等,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进行不同的评价,评价语丰富精彩,而又是那样的润物细无声。

六、教师转变了角色,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七、课后老师们及时评课,反馈信息,有利于改进,有效的促进了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老师们之间还进行了私下交流,商讨、探究,互相借鉴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基本达到了我们设计本次活动的目的——交流、研讨、共勉、提高。

当然,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就是要从问题中寻求答案,在疑惑中解疑,这才是目的。本次活动,也有许多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1、部分老师课前备课不充分,研究教材不到位,所以重、难点把握的程度不到位。同时还存在知识点,点拨不到位的现象。

2、小组合作不要摆形式,应具有实效性。

3、个别教师教学语言不够规范,评价语言单一,缺少激励性,榜样性,争论性的评价方式。

4、个别教师缺少耐心,亲和力不够。

5、教师驾驭课堂的应变力还有待提高。

6、教师普遍紧张,由此在授课中产生知识不全面、不准确、陋项等现象。

7、教学中,时间分配不合理,一节课完不成任务,只好拖到下节课在完成。这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希望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能成为有效的课堂,不在拖任务,那么我们的教学进度也能高效完成。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促进了教师之间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领略到了教师们对知识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工作负责的可贵品质。希望各位教师通过此次活动,要认真反思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层次。

课改活动总结篇二

队旗飘飘,融入我们的生命和血液;星星火炬点燃信念的火、照亮心灵的灯。

下午,我校全体师生相聚一起,热烈举行庆祝元旦“红领巾伴我成长”新队员入队仪式。队会上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少年先锋队队歌》,一年级新生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全体少先队员举起右拳在队旗下庄严宣誓,雄壮的誓言,铿锵有力的呼号响彻校园的上空。接着老队员代表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新少先队员代表全体新生讲话,在队旗下表决心,然后大队辅导员讲话,对一年级的新队员表示祝贺和对全体队员提出希望,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由于本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在学校师生中宣传力度大,因此取得了圆满成功。

主要表现:

1、全体师生高度重视,活动准备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播放《队歌》、《红领巾之歌》营造氛围。

2、大队辅导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性高,从对新队员培训、入队前教育到活动彩排等等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3、学校老师大力配合,队伍的组织严谨、有序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课改活动总结篇三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坚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课改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落实学校的工作部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现将我在课改以来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所学校的教研工作带头人,只有不断的转变教育思想,不断的完善充实自我,才能不断地增强课改的能力,担当起学校课改的领路人。

因为新课程改革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更需要学会互相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几年以来,我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课程培训等。并通过互联网、教育理论专刊等途径积极接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行之有效的结合实际,深入思考,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撰写教学论文,大胆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断增强了自身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能力。

1、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

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造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来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强化自我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分析,参与教学诊断,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悟,与课改同成长。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积极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订出阶段性学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认识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功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为了使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在改革这条路上,我深知没有创新精神是不行的。自2004年我推行课程改革之初,我就率先在我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慢慢开始摸索“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当时也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课余时间阅读了不少的报刊杂志,特别是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是每期必看,只要是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我都会记在心里,然后在课堂上加以运用,看看有没用效果,效果怎样,是不是比原来的好,课后不要及时写自己的点滴体会。如《新课程新在哪里?》、《构建、形成、落实“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初探》、《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浅析》、《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等,这些东西对自己的成长都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其次是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同时不断优化学生的学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要求自己每节课必须要走下高高的讲台,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茶余饭后,我会拿笔写写自己今天某节课的体会,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无论长与短,好与坏,先把它打印成册,日后慢慢修改。现自己撰写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达50余篇,在《汉中教育》先后发表文章7篇,先后荣获市、县奖励达10余次。

光自己进步还不行,还要能带动其它教师共同进步才行。课前课后只要自己有什么好的方法,奇异的思维,都要与同事们共同分享,能让同志们都能处在一个积极而又融洽的教科研氛围之中,致使带动了一大批老中青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自2006年以来,我带领全校教师狠抓校本研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课改素养。改以来,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得到提高。为了着眼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立足于课堂教学,依托校本教研制度,扎实推进“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能做到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在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坚决落实县教研室规定的“两周一教研”、“一月一培训”的教研模式,致使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全体教师先后编写了校本教材《仁村风采》,校刊《丹桂教苑》,鼓励教师积极拟定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致使我校教师先后在国家、省、市、县一级发表论文多篇,有效地推进了我校课改工作的进步。

总之,唯有主动付出,才有丰盈的果实得以收获。我相信世间任何事,只要你倾注全部热情,用心去做,总会有最丰厚的回报。这也是我心中始终不变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明天的我会做的更好。

课改活动总结篇四

我校为期两周的教师课改公开课活动圆满结束。这次公开课活动是为巩固课堂深化研究成果,在当前教育改革“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的大气候下进行的,目的是让每位教师以课堂教学达标为契机,学习改进我们的教法,注重指导学生学法,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巩固、对子帮扶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老师都拿出了自己最高的授课水平,相互研讨,集体备课,在达标听评课中亮点频出,各有所得。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1、这次活动大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打造出一堂成功的课,他们积极准备,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2、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老师们普遍采用了导学案这种好的方式,这正是体现了我们老师更加关注学生学法的指导,每位老师都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同时对学生学情了解较深刻,做到预设问题能够靠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3、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加强情感道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彰显人文情怀。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温故知新,知识的迁移,适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4、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巩固多了,学生扎扎实实学习的多了。敢于把课堂时间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课堂呈现浓厚的学习气氛,一课一练,一课一得,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亮点方面

1、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传授准确到位,课堂结构较为严谨,能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同时注重了小组实验探究、合作、巩固、评价。

2、课堂教学能尊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小组合作探究、评价、对抗、巩固用得非常好,真正体现了本次课堂达标活动小组的强大作用。

3、通过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能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相互的切磋,讲课教师主动和组内教师共同商量,从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到重难点的突破,易错易混点的把握 ,包括当堂训练和检测。充分体现“先学后教”“兵教兵”的授课新理念,相信有更多的老师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誉。只要你参与,就会有收获。这也正是我们这次课堂达标活动的目的。

二、值得探讨的内容

1、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问题设计缺乏梯度。问题的预设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部分知识距离学生最近知识储备有多远,每一层次学生能够解决不同问题。

2、留给学生质疑、解惑的时间不够充分,激励手段较为单一。课堂中教师为了显示课堂热闹不冷场,不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时间,直接进行学生讨论,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的产生。

三、存在的问题

1、集体回答问题次数过多,无效提问“是不是”、“对不对”、“听懂了吗”等太多,造成部分学生不肯动脑,不能体现个体差异。

2、对教材挖掘不到位,重点难点不突出,课堂结构不合理。

3、老师的导入再吸引人一些、课堂节奏再快些、操练方法再多样些、再把课堂多还给学生一些、多注意小组的合作和对子帮扶巩固,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

总之,本次课改公开课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课堂教学交流,展示的平台,对于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要继续在教学中完善我校“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小组合作评价的新方法新措施,强化当堂检测和达标,实施帮扶对子减少待优生。课堂好比一个舞台,它让学生在这里学会学习的.方法,寻求学习之乐趣,也让老师尽可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业绩,在优质课评选中获得成绩,我们还需要改进的东西很多,我们一起努力吧。

秋风习习,秋高气爽,小辛营小学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级公开课听评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各位授课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各具特色,不拘一格的课堂,让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们在迷人的画面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解读文本,感受文本传达的情意,真是大有收获!现将本次活动的点滴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件制作精心,紧扣文本主题,那精彩的画面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活泼,有的优美,有的惨烈,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孩子们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了的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教师的语言极具感染力,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潸然泪下。

三、游戏的穿插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给课堂增添了很多活力,同时也放松了孩子们疲惫紧张的神经。这在一年级的课堂中表现极为突出。另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张老师的一堂读书交流会,她站在一个相当高的理论高度,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新型的别具特色的意义深远的公开课,有读书益处的传授,有阅读方法的指导,还有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其说给孩子上了一堂好课,不如说给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宝贵机会,真是太棒了!

当然再好的课也有它自身的缺点,我们在听完每一节后都会做认真地评课,扬长避短,多多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争取让各自的教学水平有更快的提高.

课改活动总结篇五

晚上,我校举行了第三次课改沙龙活动,本次课改沙龙活动到会率高,收效也很显著。活动的主题是“也谈我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活动中,老师结合本班及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很多好的措施和方法,我们发现,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课改的理念,课改再也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最后,秦校长围绕两个问题作了总结性地发言。

一、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学质量。

1、树立在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抓好教学的观念。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2、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不唯分数,旦求分数。在各种考试竞选人才的大社会背景下,我们也更理直气壮地求分数。

二、怎样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设计的质量很关键。

重点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四点:

(1)要吃透教材。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深钻细研,条分缕析,不仅要熟练地把握教材,更要准确地驾驭教材,还要了解该部分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精选内容。各任课教师要精选题目,把课本陈旧、过易、过难或重复的内容果断地删除,在辅以必要的补充,以保证练习的系统性的高质量,防止师生的低效劳动。

(3)优化教学过程。该讲的就讲清讲透,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处,该练的就练细练实,抓住典型,限时限量,保证效率。使教学活动过程优质高效。

(4)注重多维思考。尽可能对每个问题,每道题目都分析清楚,并与前后内容进行比较联系,然后再进行横向思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认识和分析问题。努力做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每位教师要注意课后反思,在反思过程中,重新进行课堂设计,也称“二度设计”,“二度设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果非常明显。

2、教学过程的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能够组织好的课堂纪律,教师要注意自身充电,增加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注意表扬的艺术性,有些老师的表扬显得很苍白。

3、检测的质量。

重点是抓好作业和课后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领会知识较弱的学生一定要降低教学难度,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课改活动总结篇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少先队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殊效应。课程改革是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课改”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那么,如何把“课改”精神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让少先队组织在“课改”中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如何让学生作班队活动的主人,感受到班队活动的乐趣,更积极自觉地投入班队活动呢?把“雏鹰争章”引入班队活动是一个好办法吗?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体现了队员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它促使队员不断进取,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争章活动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立奖章。把争章活动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将争章的激励机制引入班队活动,发挥奖章的目标激励作用,鼓励队员积极争章,就会提高队员发挥自主作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优化结合会给班队活动带来良好的效果。

第一、班队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很好地体现,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和活动宗旨。

第二、活动中学生自主活动量及参与面可以很好地得到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如我班开展《绿色献礼》中队活动中,全班每一位学生,人人争先恐后找资料,个个抢着发言。每个学生最起码都有一次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活动中不管事先准备发言还是即兴发言,每个学生都精心准备发言,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发言质量,活跃了活动的气氛,相互交流,自己教育自己。提高了自主参与积极性和实效性。

第三、活动过程的评价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雏鹰争章活动中,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小队里的集体评价,体现了评价的自主性和群众性。如在开展《绿色献礼》活动之后,我利用晨会课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让全班同学自己评出本次活动标兵、活动积极分子、活动表现明显进步的队员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第四、将班队争章活动与各门学科学习、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在班级里设立了“争报章”、“荣誉小功臣”、“送喜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功能、开展活动的积极性,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活力。

着眼于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把“课改”与“队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争章活动找到了拓展的载体和空间,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功能得到了拓展。对学生来说,其间所获得的各种素质的锻炼培养却是不可估量的。

体验教育作为少先队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是通过组织少年儿童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和感悟,从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少先队体验教育思想作指导,借助少先队成熟的活动经验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有利于主体德育的开展。

一、它改变了老师的作用,使老师一改往日居高临下的权威地位,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内容,只是从旁加以科学的辅导,真正地把“教”改为了“导”,充分肯定了学生自己的价值。

二、这种体验活动更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又是自己选择的,学生的活动热情和探究欲望特别高。他们自己采访,自己调查,自己整理材料,深刻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认识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体验性活动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达到目的,大家想方设法,各显神通,大大提高了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为了得到资料,他们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水平以及小队活动的管理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班队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完成学科作业的同时又参加了少先队的活动,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又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自己的体验活动能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队组织的帮助,队员的研究劲头就更高了,活动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

五、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有兴趣的问题,精心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探索主题,把当前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学生关心的各种现象引入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如在《绿色献礼》中队活动前,我布置了一个课前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在你日常生活学习中,村上,社会上,你发现哪些现象对社会造成了环境污染?有哪些危害呢?”为了得到详细资料,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村上、公路边、到工厂去调查,去了解,发现问题,大大提高了他们克服困难调查研究的能力,他们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及小组的管理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这次活动,拓宽了视野,发现了严重污染的问题,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找到了对策,既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又提高了活动能力,队员体验活动的劲头更高了,活动的效果也更好了。

在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少先队活动和“课改”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改活动总结篇七

20xx年秋季,我校开始正式推广“三·五·四”问题导学模式,力求通过编制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合作解疑,力求通过展示交流实现师生、生生思维碰撞动态生成解决新问题,力求通过训练提高、梳理反思夯实基础、形成体系、提升技能。基于这样的目的,我积极参与了本校组织的太谷二中、新绛中学观摩学习活动,参与了中国教师报主办的高效课堂培训活动,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感想,但一时颇显杂乱无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反思、比较、并与实践相碰撞,逐渐使这些收获与感想变得有序起来,现慢慢梳理如下:

太谷二中的“三·五·三”学案导学模式,提出了三种课型(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以及与之对应的三种学案(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设置了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每种课型的环节在表述和要求上略有差异),符合学生主体学习的一般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激情。但如果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操作则略显繁琐、僵化、死板。我校的“三·五·四”问题导学模式,在“四”这一块比较灵活。这四种学习形态,既可以看做是四种课型(在大“三·五·四”环节中),也可以看做是一课时内的课堂教学诸环节(在小“三·五·四”环节中,研习部分包括“合作解疑”和“展示交流”环节),这种设想较好的解决了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有机融合问题。在学生训练有素的前提下,可以使学生自觉地由自主探究过渡到合作解疑,无需外加的指令。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课型,师生易记,易于操作。“三”这一块包括“三案”,即教案、学案、巩固案,突出强调了教学设计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作用,突出强调了学生知识积累、知识建构、梳理反思在学习中重要地位,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师生行为更加规范高效。

太谷二中的班级小组建设机制,突出强调外力评价在规范学习行为中的作用,“他律”的痕迹比较重;而新绛中学提出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则强调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很强的“自律”性。两个学校的课堂管理模式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既要以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约束学生,又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更要想方设法的创设情境,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具备持久学习的强大动力。

“会说的是好把别人教会,说话,坐着思展示环节学生度进行学习,而不必拘泥于既定座位;“展示是检验,自主是标准”、“展示最为关键,总结才能提高”、“学习要靠读书,做题只是开始”、“课前做好报告,课堂展示风采”理顺了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梳理反思的关系;“会说的是好学生,会听的是好老师”规范了学案导学中师生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能把别人教会,自己才算真会”,则更加强调了学生学习中自主、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学生夯实基础、巩固提高、拓展延伸的重要意义: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想得通”,还要在此基础上“说得清”、“用得活”,最终达到“记(掌握)得牢”的理想效果。

太谷二中的“三·五·三”问题导学模式与新绛中学“问题解决”导学模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任务问题化;都是以问题发现为背景,以问题解决为基础,以问题生成为目的,以问题探究为快乐——“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事学习,带着更多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人生”。这与中国教师报倡导的“高效课堂”的理念是一致的:既想通过学案导学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没把考试、分数视作洪水猛兽(认为学生考试、争取分数也是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多年来,高效课堂曾推出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九大范式”学校,今年又推出包括阳泉市第十二中学在内的“新九大范式”学校。高效课堂的首倡者之一,中国教师报资深编辑李炳亭教授的许多课改理念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他为学案导学制定了一般意义上的模式:“五步三查”模式。这种模式与所有学案导学模式的流程大同小异——五步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整理学案;三查是指:独学后查自学进度、生成问题;小展示后查存在的共性问题;学案整理后对学案的批阅、纠错。——但“小展示”的环节对于我们这些刚开始展示交流的师生来说很有启发:小展示在小组内,可放在“合作解疑”环节的结尾,鼓励学生对所展示的内容形式进行预演彩排。可以使全班展示更加高效简练,也便于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发现共性问题。

“课改不是创新求异,而是回归原点。”用这样的观点反观我们的“三·五·四”问题导学模式,特别是它的实施具体要求“三·二·一”学案制,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灵活处理,切忌生搬硬套,僵化呆板。三课时用完一个学案,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怎样安置,决不应僵化的理解成教材或课标规定的三课时教学内容,而是在三课时内学生能够完成的内容。——即以1课时内能完成“自主定位”和“合作解疑”,1课时内能完成“展示交流”为标准分配教学内容,编制学案。两个学案完成后追加一节讲评课,也应视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而定,可以追加一节,可以追加两节,也可以不追加。——一切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成长需要为转移。学案的格式,学案的使用,各学科、每个人没必要整齐划一,要呈现出学科特色、学情需要、个人教学风格。——“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三·五·三”问题导学模式适合于太谷二中,“问题解决”导学模式适合于新绛中学。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我们的“三·五·四”问题导学模式和学案实施中的“三·二·一”学案制,使它成为适合我校并能促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教学模式。“三·五·三”问题导学模式能使太谷二中成为晋中乃至山西的名校,“问题解决”导学模式能使新绛中学让张卓玉厅长看到“中国教育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三·五·四”问题导学模式和学案实施中的“三·二·一”学案制同样能使阳泉市第十七中学走出困境、走出矿区、走出阳泉。

课改活动总结篇八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效课改研磨课教研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月九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研工作高效课改研磨课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此次活动是我校规模较大,参与面较广,参与人数较多,收获也是最大的一次活动。这天,也是全体教师最辛苦,最忙碌的一天,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参与说、讲、评活动,还要抽出时间参加听课、评课,完成班级管理,作业批改等系列工作。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的合作。

众所周知,对一所学校而言,教研工作的重头戏就是抓好教研课。这次活动老师们的参与态度是另人满意的,各位教师都进行了精心准备,整个活动进行的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综合以下几大亮点:

一、教学知识、重点、难点定位比较准确,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二、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已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甚至有的老师运用自如,已经和自己的教学融为一体。

三、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不在是单调的学生自己学习,而是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从合作的效果来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也更坚定了我校的课题研究——小组合作。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继续使用,逐步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

四、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习方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猜谜语、动手做等活动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在是单纯的“好、不错”等,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进行不同的评价,评价语丰富精彩,而又是那样的润物细无声。

六、教师转变了角色,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七、课后老师们及时评课,反馈信息,有利于改进,有效的促进了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老师们之间还进行了私下交流,商讨、探究,互相借鉴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基本达到了我们设计本次活动的目的——交流、研讨、共勉、提高。

当然,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就是要从问题中寻求答案,在疑惑中解疑,这才是目的。本次活动,也有许多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1、部分老师课前备课不充分,研究教材不到位,所以重、难点把握的程度不到位。同时还存在知识点,点拨不到位的现象。

2、小组合作不要摆形式,应具有实效性。

3、个别教师教学语言不够规范,评价语言单一,缺少激励性,榜样性,争论性的评价方式。

4、个别教师缺少耐心,亲和力不够。

5、教师驾驭课堂的应变力还有待提高。

6、教师普遍紧张,由此在授课中产生知识不全面、不准确、陋项等现象。

7、教学中,时间分配不合理,一节课完不成任务,只好拖到下节课在完成。这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希望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能成为有效的课堂,不在拖任务,那么我们的教学进度也能高效完成。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促进了教师之间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领略到了教师们对知识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工作负责的可贵品质。希望各位教师通过此次活动,要认真反思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层次。

课改活动总结篇九

第三次课改沙龙活动总结12月16日晚,我校举行了第三次课改沙龙活动,本次课改沙龙活动到会率高,收效也很显著。活动的主题是“也谈我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活动中,老师结合本班及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很多好的措施和方法,我们发现,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课改的理念,课改再也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最后,秦校长围绕两个问题作了总结性地发言。

一、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学质量?

1、树立在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抓好教学的观念。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2、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不唯分数,旦求分数。在各种考试竞选人才的大社会背景下,我们也更理直气壮地求分数。

二、怎样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设计的质量很关键。

重点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四点:

(1)要吃透教材。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深钻细研,条分缕析,不仅要熟练地把握教材,更要准确地驾驭教材,还要了解该部分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精选内容。各任课教师要精选题目,把课本陈旧、过易、过难或重复的内容果断地删除,在辅以必要的补充,以保证练习的系统性的高质量,防止师生的低效劳动。

(3)优化教学过程。该讲的就讲清讲透,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处,该练的就练细练实,抓住典型,限时限量,保证效率。使教学活动过程优质高效。

(4)注重多维思考。尽可能对每个问题,每道题目都分析清楚,并与前后内容进行比较联系,然后再进行横向思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认识和分析问题。努力做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每位教师要注意课后反思,在反思过程中,重新进行课堂设计,也称“二度设计”,“二度设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果非常明显。

2、教学过程的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能够组织好的课堂纪律,教师要注意自身充电,增加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注意表扬的艺术性,有些老师的表扬显得很苍白。

3、检测的质量。

重点是抓好作业和课后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领会知识较弱的学生一定要降低教学难度,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课改活动总结篇十

通过这次的远程培训,本人收获很大。现从以下几方面对新课改进行分析总结:

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摸索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一、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质疑。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能大大提高其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注意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的中心环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注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个体感受,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的教学就是要让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学生的自悟探究,并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将书本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最终要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并能自主运用。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所以急需改变现状。

新课程改革灵活性较大,这使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面临空前的压力,但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塑性。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勇于面对挑战,在新课程实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完善自己,力争成长为新课改中的佼佼者。

通过新课改培训,收获很大,我深刻地认识到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克服语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

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我们,一是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门学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四、要善于交流合作,借鉴别人长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对于新教材我们也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借鉴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应是对语文新课标最恰当的评价。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因为创新而丢掉传统,割断历史,也不因为继承而放不开手脚,固步自封。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这规律就包含着数千年来语文教育的丰富积淀。比如,阅读教学的口诵心记、学思结合、温故知新、躬亲实践,写作教学的读写结合、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等等,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弘扬。又如,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的大家,如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他们的语文教育理论是科学化、现代化、民族化的理论,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高山,值得我们继承。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继承的厚实土壤,创新就失掉了根基。

五、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即便有心劲儿也没时间捕捉,没功夫理会,于是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失,教学实践在费时费力中不见成效。而本次培训,给了我们教师这样的机会,有完整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教师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学习,同位次的交流和沟通,学员之间的交流撞击出思维火花,互相学习,在反思中进取。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反思显得最有价值。而作业的原创原则,也使大家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从艰涩走向了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整合,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培训只是我们教师个人成长的一个加油站,但培训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学习的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敖汉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课改活动总结篇十一

20xx年9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郊区、走进荫营联校、走进南窑庄小学。我满怀激情积极地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的几年里,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逐渐从最初的疑虑走向赞同、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索、从学习新知走自主创新,我的数学课堂已不再是让学生默默聆听和接受的40分钟,也不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抒发真知灼见的用武之地,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一种对话、一种交往,师生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我说你写,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20xx年,我积极学习引进“洋思”经验,勇于探讨实践镇联校推出的“凝练目标—学法指导—强化练习—总结反馈”课模,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绽放出令人欣喜令人心醉的光彩,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我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主席,而是走进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在学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我的新思路、新模式不仅焕发了数学课堂活力,而且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可和赞同。此外我还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实践证明: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受益非浅。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

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课堂分层练习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如《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

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一开始就显示血色很难过熟悉的国旗和手帕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学生现状时,学生说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即隐去着两个图形的色彩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同样在认识长方形时,先显示火柴盒的模拟图形,并与实物对照。认识立体图上每个免得形状,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谈后用不同色彩显示三条虚线,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直观图。再用分别着色的方法来显示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后面。这样通过分层演示,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

例如教学《利息》时,不是让学生单纯第在课上进行利息的计算,而是先让学生在课前到银行进行实地调查活动,了解利息方面的知识,课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教材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真切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学生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到期利息的计算比较简单,教师防守让学生独立计算,对延后支取和提前支取这两种复杂的情况,则组织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的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着学习数学的快乐。

我谦虚谨慎,和同行经常研究教学,切磋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探讨最优的教学策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如:学校开展系列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研讨活动,以及开展的相应的说评课研讨活动、教学反思总结活动等,我讲的六年级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科学合理教学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设计、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为学生营造了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氛围。在教学方法上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想办法让学生能够手、口、眼、耳同时并用??,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们的赞誉。我所参与的联校电教展示课《圆面积的计算》,赢得了镇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所有的这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新鲜的活力和生机。课堂教学效率迅速提升,我连续多年的教学成绩在镇联校组织的同年级同学科期末测试中,始终处于上游水平。

研究》于20xx年9月获山西省二等奖;《扬起“采编”的风帆,凸显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获山西省一等奖;《浅谈数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获山西省三等奖。20xx年1月《采果集、教材补充、情感放飞三部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获区级二等奖。;《浅谈如何创造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获区级二等奖、获山西省教育学会三等奖;20xx年10月《《采果集》《教材补充》《情感放飞》三部曲凸显三维目标》获国家级一等奖。由于教科研成效显著,我多次被评为出席镇、区的先进、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课题研究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丰硕的成果。

为了适应课改的需求,给学生营造充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空间,我根据新课标要求,在以往语文学科实验教材补充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到在数学学科教材补充的实验工作,以此来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潜能。由《采果集》——《教材补充》——《情感放飞》三部曲的实验、创新、拓展,实现了由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

《采果集》顾名思义采集硕果,即:采集学生自己认为精妙的佳作,它包括好词佳句、中小学生作文,名家名篇,优秀诗文,歌词,甚至是自己喜欢的歌词,句段等。将这些内容搜集整理后,进行编辑,以版报的形式,配以形象的画面,分条分块进行展示,图文并茂,颇具学生风味和创新意识;《教材补充》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与扩展,它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指的是在未学习课文之前,学生针对课文所收集和整理的朝代、作者、人物介绍、历史背景、以及根据课文内容查询的地理风貌、地域风俗等。而作为广义的补充指的是学习课文内容之后的学生创作,他可以是续写、也可以是体会、感想。《情感放飞》——教材探秘是依据教材单元主题,进行扩充内容,学生自主创设,自主编排,自主撰写,撰写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总之,《采果集》《教材补充》以及《情感放飞》三部曲有利于学生扬起采编的风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科学习内容,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知识,用语文,砥砺知识,发展能力。

我所代的连续两届六年级学生撰写的作文、小论文等先后四十余人次在不同的国家级别中获奖,如王锦霞同学的《高尚不需要理由》、王梦露同学的《别挤啦》在湖南省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王丽婷同学的〈鞋〉刊登于小学生报上等等,举不胜举。我撰写的《《采果集》、《教材补充》、《情感放飞》三部曲凸显三维目标》专项研究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实践证明,没有课改就没有《采果集》、《教材补充》、《情感放飞》的实验。教材补充的实践探索为课改添光彩,三部曲是课改中展露的一颗亮丽的明珠。

聆听大自然,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聆听课改的真谛,可以给你智慧的灵光和启迪。在实施课改以来,我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处处可见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孩子们和我一道制定学习计划,积极踊跃的发表看法、讨论、交流时思维碰撞的火花,课堂上充满了自主学习的气氛。同行们都说,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要这样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使自己得到较大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新课改环境中,我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着。

今后我将继续深入课改实验研究,在学习中改变、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在提升中飞跃??。回首所走过的艰辛和快乐,我深感欣慰。让我与课改继续碰撞、持续交流、相互融洽;通过思考、实践,让我的思想飞扬,最大限度地展现生命的独特魁力,感怀课改,深化自我。

参考文献:新课标。

课改活动总结篇十二

我一直参加课改工作,见证着课改的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现将我的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后,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二、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1、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3、运用生活,产生例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例题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三、评价学生学业标准的变化。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

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用数学学习档案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数学过程,可以全程、多样、有效地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

四、评价考核教师标准的变化。

课改活动总结篇十三

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我总能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新知识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在数学教学中,注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发挥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春天来了》后,组织学生去郊外走一走,寻找大自然的足迹,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尚差甚远,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努力奋斗!

课改活动总结篇十四

这次能有机会参加2011年甘肃省新课改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相信通过培训一定会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次新课改培训为期八天,今天是第二天,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了解和学会了许多有关新课改的理论知识,懂得了如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贯串新课改的思维方法,观看了一些有关新课改的视频,同许多一线教师交流了有关新课改的问题,感觉收益颇多。但是由于新课改培训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理论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不短学习,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总之,我一定会充分地利用这八天时间,不断地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成果,并努力将所学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

今天是新课改培训的第五天,总体而言,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自己的收获不小,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比如,如何将培训的成果很好地融入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问题。继续努力,相信一定能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

历史学科培训总结(我的)。

为期八天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即将结束,通过这近八天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新课改的理论知识,对新课程及新教材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觉得真是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学校及教育部门给我提供这次培训的机会。首先我对自己在这八天的培训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8月2日是培训的第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机房打开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网,如饥似渴地学习新课改的相关内容,首先认真阅读了《高中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高中新课程的结构、评价、培养目标及内容有所了解,并认真做了阅读笔记。8月3日,我认真观看和研读了北京四中赵利剑老师主讲的《高中历史“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教学研究》专题讲座,觉得赵老师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讲得很清晰,做到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尤其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相当透彻,让我印象深刻。8月4号,我观看了人大附中郭井生老师主讲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研究课》专题讲座,郭老师的讲座分为四部分,其中的第二部分,创新主题教学策略,包括三部分即经典材料、精致分析,创设意境、生动呈现及案例教学便于理解,对我影响很大。郭老师用具体的材料及案例对创新主题教学策略作了详细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真正懂得了如何丰富课堂生活,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等。8月5日至6日,我认真学习了北师大附中白幼蒂老师主讲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于发展”的教学研究》及北京教育学院吴波老师主讲的《“西方民主思想”的教学设计》,通过这两个专题讲座视频的学习,我搞清楚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知识结构以及如何把握重难点。8月7日至8日,我主要学习课程列表中的选修课的内容,比如,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方案解读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此外,利用时间撰写研修日志、教学反思、完成每天的作业以及在班级论坛发帖和回帖等等。可以说,我充分利用了这八天时间,学到了许多新课程知识,受益匪浅。

通过八天的培训,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我深深地懂得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其设计要考虑知识与目标、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三者不能偏废其一,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设计好了三维教学目标,才能突出教学重点。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如何运用创新主题教学策略。历史史料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历史经典史料,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其深入分析,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创设意境,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及枯燥的历史现象和事件;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案例,化繁为简,转抽为具,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差异是传统教学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多种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从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总之,八天培训让我对新课改对新教材有了全新的理解,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当然八天的培训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时间是很短暂的,需要学习的新课改理论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以后我一定还会利用多媒体网络不断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增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对“创新主题教学”策略的看法。

人大附中郭井生老师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研究》专题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创新主题教学策略。郭老师共讲了三个策略:1.经典材料,精致分析;2.创设情景,生动呈现;3.案例教学,便于理解。郭老师对这三个创新主题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1.经典材料,精致分析。就是将历史经典史料进行精致分析,然后让学生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他举出了个例子“梭伦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利仍旧很有限。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以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总之,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全球通史》。依据材料归纳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就这段材料带着学生进行分析,从选段中可找出梭伦改革的内容有废除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建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影响有这次改革是对国家权利机构进行的改革,在组织上为雅典民主奠定了群众基础。这样运用一段比较经典的资料,学生们就能很好理解梭伦改革的内容。

2.创设情景,联系生活。指的是在讲授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枯燥的条文时,要联系生活,创设情景,让学生广泛参与。并认为安徽省滁州中学的古鹏及重庆临江高级中学的尚宗发在讲授《古希腊民主政治》时,创设的情景非常生动,值得借鉴。他们的课堂导入是这样的,班级里的事务,比方说“班费应该收多少”,用什么方式来决定最好?学生们就会思考,有的学生就会说“大家民主觉得最好”,这就是民主决定的生动呈现,学生就能很好地将抽象的古希腊民主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3.案例教学,便于理解。就是运用案例化繁为简,转抽为具,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和案例结合起来将,便于学生的理解。安庆一中的张昌东与昆山市一中姜忠明在《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中,在讲述罗马法时,运用了几个具体的法律案例,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深刻地理解了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原则。比如,案例模拟法庭,让学生自己当法官来判决案件。案例为“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合适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只有一份财产和二十几个奴隶,为此加图告上法庭”,那么法官将如何判决?学生思考,老师解说,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奴隶制也是不可侵犯的,所以最终的判决是卢修斯家的奴隶被作为一种财产和物品判给了加图家。通过这个案例的说明,学生们就深刻地理解了罗马法的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原则了。

郭井生老师运用具体的案例,清晰地讲授了创新主题教学策略,让培训教师懂得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创新主题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方便学生理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历史研究拥有丰富多样的经典史料,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穿插一些经典史料,这样即丰富了课堂内容,有便于学生的理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情景,联系日常生活,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及枯燥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广泛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补充一些教学案例,化繁为简,转抽为具,方便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印象。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经典材料,创设情景,补充教学案例,这样的课堂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果。

在五天的新课程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及“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三个专题讲座,通过观看专家的课程专题讲座,参与互动话题的讨论及思考与活动中问题的思考,我领悟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专题课程的知识结构及把握专题课程的重难点,发现了教学中的困惑并找出解决的对策。总之,通过这五天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通过五天的培训,结合三个专题讲座的学习,联系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专题设计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专题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一些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历史教学的课程设计的形式,采取专题的形式,虽然有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历史改革的趋势,但是课程设计的完全改变,却使许多一线教师不适应,尤其是广大45岁以上的老教师,课程设计的突然改变让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新课改培训很有必要,也是讲授新教材的教师必须要参加的,通过新课改的培训及一线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学习,对新课程的专题设计有了了解,才能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每个专题的课程内容较多,给一些教师带来一些困难。传统的教材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顺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交往及民族关系等为中心来编排课程内容,结构简单、明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古今中外的历史放入不同的专题里面,一线教师的普遍反映是讲授的内容较多,有的在传统教材是两、三节的内容在新教材中是一阶段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传统教材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放在各自所在朝代中讲授,内容零散,所占章节比较多,新教材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为一章讲授,从先秦一直到清朝前期,时间跨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为主线,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第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专题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及多样化教学,采取了更加人性化,更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设计,这虽然符合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从长远来讲,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要改变几十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确不易。这就要求他们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节教学方法。

因此,作为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尤其是广大青年教师,要加强学习新课程的相关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处理教学的各种问题。第一,适应新课程专题设计的模式,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第二,抓住每节课的主题,做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第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总之,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我们都要高度重视新课程培训工作,增强对新课改的理解,认真聆听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领会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虚心向有新课程代课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对当前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指新一轮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的动因是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及由于高中教育的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对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看法我是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师,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查阅与学习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关的资料,我对普通高中教学改革有了自己的看法。我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和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倾听专家、教授的有关新课程的教育讲座,观看教育影视资源等,形成了自己的思考,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我的教学思想开始活跃起来,不断创新,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把先进的教育经验应用到课堂中。在实践中摸索反思,找出弱点和不足,吸取教训,及时总结积累点滴经验。

首先,我认识到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看准方向和坚定信念,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其次,教学改革和传统的教学不同,而是将同一学科的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教科书按照模块编写。比如,高中历史就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部分,选修课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专题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课,有利于学生历史课的学习。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好多,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减轻学生负担,对于老师来说,虽然对于刚开始教学会带来一些困难,但是通过学习和总结,教师会逐渐掌握教学改革的精髓,也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中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提示:最后一次作业,请大家抓紧时间完成。

8月9日作业题(根据考核要求,作业字数800字以上。)。

提交者:代宏刚(提交时间:9/8/2011am9:38:05)答题内容:

为期八天的新课程培训到今天就结束了,首先要感谢各位专家提供如此丰富的视频及材料,让我们对新课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其次我要感谢学科辅导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回顾八天的培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大附中郭井生老师主讲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研究》中的第二部分,“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郭井生老师认为“创新主题教学策略”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经典材料与精致分析、创设意境与联系生活及案例教学与变繁为简。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史料丰富,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经典材料,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设意境与联系生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广泛参与,将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和枯燥的内容,用很类比的方法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授雅典民主政时,教师就打比方说“咋们班班费应该收取多少?用什么方式来决定最好?”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个同学,所以他们会积极发言,有的同学说那就同学们举手民主决定最好,于是教师就解释说这就是民主决定的生动表现,这样就让学生对抽象的民主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案例教学与变繁为简,就是结合课程内容,运用不同的案例分析,以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述罗马法时,运用几个具体的法律案例,既激发学生对罗马法律条文的兴趣,又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原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灵活运用郭井生老师的创新主题教学策略,将对我们的历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找出新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对培训工作的建议:第一,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有关于新课程的专题讲座、互动对话、案例评析以及在线交流、研修日志、作业等,但是由于培训时间短暂,缺少对教学实践的要求及专家的指导,我认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才是新课程培训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二,培训时间短暂,新课程培训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所牵涉的问题很多,八天的培训时间,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应该适当增加培训的时间。第三,新课程应该结合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不同要求,比如,许多老教师不懂计算机,就不利于新课程培训工作的进行。总之,在这次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也衷心希望有更多的老师有新课程培训的机会。

课改活动总结篇十五

20xx年秋季,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校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并结合校情制定了详细的课改方案,调动精干力量,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参加课改的班级6个、学生280人、教师14人,在我校的扎实工作下,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新学期开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资料,制定课改计划,方案,领导小组等。领导小组负责课改的决策和协调。课改指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抓课改的管理和实施。并推选了一批教育观念新、教学技能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了课改指导组。各小组各自明确职能,有效发挥组织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评估功能,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实验的顺利进展。派老师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后讨论交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2结合实际,改变方式,践行课堂,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解决教师中存在的思相理念问题,为此我校首先在组长年轻教师中开展实施,充分发挥课改年级的带头作用。学校每周进行一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即公开示范课、说课活动,教学经验交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观看教学实录等通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以课改实验为中心内容的校本培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既充实了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使课改实验得到了纵向发展。

3、改变教学设计为导学案,通过在子弟,联小黎阳参加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组小组长的作用,在组内形成“生教生,生练生,生强生”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学生自主参与,教师退居幕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延伸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它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控究,交流展示,反馈提高的拐仗。所以我校又对导学案的设计集体研讨,然后编写,拿到课堂上去实践,再结合学情和生情,再修改,最后打印下发给学生,每次留一份存档,作为进行考核的依据。

4、每天“一节课”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我校规定骨干教师每天讲一节课,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和研讨。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当堂讨论解决,及时纠正。总之,我校正处于课改探索中,相信我校教师们会在以后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将课改坚持到底,使课改能得到家长、学生、领导的认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04603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